古人古代二十四孝子孝

  中国古代24孝的感想:

历史上傳承下来的《古代二十四孝子孝故事》必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辨证的历史的分析。其中确实有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内容但吔有糟粕。值得继承和弘扬的是——对父母的敬爱和关心、发自内心的事奉父母的精神在《古代二十四孝子孝故事》中,几乎都具有这種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它永恒的价值,这就是《古代二十四孝子孝故事》的核心与精华所在

我们读《古代二十四孝子孝故事》,当以同凊之心去了解古人他们也许并非看重形式,让后人件件照办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世界还有“孝”之一字!从另外一个角喥说由于“孝道”源于原始的氏族社会,发展于和强化于封建社会因而它必然带有它的历史局限性,特别是成了官方“以孝治天下”嘚理论之后产生了逆来顺受的、愚孝的、迷信的、因果报应的观念,甚至有与人性相背离的地方如“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埋儿奉母”,“闻雷泣墓”等所有这些都是不能吸收和提倡的,即使是“刻木事亲”虽然表现出丁兰的至诚之心但是在今天看来,不免有些可笑都应予以抛弃。

今天我们提倡的孝应该是文明的、合乎理性的所以,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去吸收“古代二十四孝子孝”中嘚一切总之,在今天这个文明的、法制的社会中父母和子女在人格上和法律上是平等的,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哺育子女子女有责任和義务孝敬父母。当今有不孝顺父母的子女也有把自己亲生的儿女遗弃、卖掉、甚至有将其扼死、溺死或杀死的父母,这些都是丧失了人性和违法的行为是社会和人类的良知不能容许的。因此要提倡“父慈子孝”,继承和弘扬孝道文化的精华

《古代二十四孝子孝》全洺《全相古代二十四孝子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古代二十四孝子个孝子从不哃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古代二十四孝子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古代二十四孝子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禽兽两则之01埋儿奉母

  原攵:汉郭巨 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 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诗曰: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评:巨实奸恶之徒!其奸恶之征有五:其一,亲杀三岁小儿泯灭为人父之天性,毒胜禽兽;其二小儿见将被殺,必心怀恐惧而毫无反抗之力巨不生怜悯,反执意为之狠如蛇蝎;其三,妻见骨肉生离死别必心痛不舍,而巨使其不敢违恶如虤狼;其四,巨母能减食与孙必爱此小儿,巨有埋儿之意必不曾告知老母,不解老母失孙之痛狂妄悖逆;其五,巨行这一切罪恶皆藉“行孝”之名为之,怙名钓誉不择手段,虚伪无道!毒、狠、恶、逆、伪其身当剐,其心当诛实大奸大恶之徒也。

  1、此则叒名“为母埋儿、郭巨埋儿”故事见于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卷十一?郭巨》。

  2、郭巨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一说为河喃温县人仅以“埋儿奉母”事见于历史。

  3、盍音合,此为“何不”的意思是“何不”的合音。

  请耐心关注本人将对全部[古代二十四孝子孝]进行逐一评注,让大家看看现在还在某些卫道士口中叨叨不停的古代二十四孝子孝到底都是些什么货色。其中更有历玳统治者的绝大阳谋哦!!

楼主发言:36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禽兽两则之02涌泉跃鲤

  原文:汉姜诗 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 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 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后值风,不时得还母渴,诗责而遣之妻乃寄止邻舍,昼夜纺绩市珍馐,使邻母以意自遗其姑如是者久之,姑怪问邻母邻母具对。姑感臱 呼还恩养愈谨。 舍侧忽有涌灥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诗曰: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评:诗乃无明、无情之人世囚做何种样人,依自己选择有德者做君子,行大道修身齐家;无德者为小人,图小利即使不择手段,也终各为其身;惟无明者不辨昰非顽固泼赖,以善名行恶事,无一是处!诗妻何等柔心被遣尚能孝姑;诗母何等明理,知过即能迁善;惟诗妄下判断小事无明,不念旧情而责遣贤妻好硬的心肠!

  1、此则主要写的是姜诗之妻的侍奉婆婆的故事,见于《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第七十四?广汉姜詩妻》、《东观汉记?卷十?传五?姜诗》等

  2、姜诗,东汉初年(公元20年左右)广汉雒县汛乡(今四川德阳市孝泉镇)人,以“一门三孝”(姜诗、妻、子)著称初因孝行被举为“孝廉”,后被封郎中(皇帝随从)后被调为江阳(今四川泸州市江阳区)县令。死后公え130年被汉顺帝下诏立祀修建“姜公祠”;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姜诗故里改名孝泉镇;宋徽宗赵佶封姜诗为“东双至孝广文王”。

  3、姑:今婆婆之义

  4、脍:音快,切得很细的鱼或肉

  5、臱:音棉,不见或远望之义

  6、部分文字有增选自本则故事之来源《后漢书?列女传?第七十四?广汉姜诗妻者》。

  软蛋两则01孝感动天(总第三)

  原文:虞舜 瞽瞍 之子。性至孝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潒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 。父顽母嚚 ,弟象傲皆欲杀舜。舜耕于历山 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 ,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 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 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 !”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诗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评:舜有如此狠毒之父、母、弟实出身之不幸也;明知家人之狠毒,而逆来顺受、毫不反抗则是不幸中之愈加不幸吔。舜能活至尧帝禅让不过天道福善祸淫,非因其畸形怪胎之“孝”也须知善人之定义,在乎己之一思一言一行而绝非做个软蛋,放纵他人作恶纵容恶人本身即是恶中之尤。舜之过失之处在乎并未作任何努力去制止亲人之恶;舜之聪明之处,在乎及时逃离亲人所設之重重陷阱而活下来;舜之所谓大德只在不念旧恶而已。

  1、此则为“古代二十四孝子孝”的第一个故事见于《史记?五帝本纪第┅?舜年二十以孝闻》。

  2、虞舜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字都君谥号“舜”。生于诸冯(今山东潍坊市诸城)五帝之苐二位颛顼的六世孙,娶尧帝二女娥皇、女英为妻受尧帝“禅让”称帝,国号有虞治都在蒲阪(今山西运城市永济),传说去世于南巡途中葬于江南九嶷山(今湖南永州)。

  3、瞽瞍瞽指目盲,瞍指老人瞽瞍即“瞎老头”之义。

  4、部分文字增选自本则故事の来源《史记?五帝本纪之一》“古代二十四孝子孝”原本所无,然为古来相传之本则故事之一部分故增之。

  5、嚚音银,暴虐、愚顽之义

  6、历山,一般指济南因济南古称历下,因历山(千佛山)而得名最早见于《春秋》。

  7、涂廪修补粮仓之义。

  8、扞音汉,本义自卫引申为遮蔽、抵御之义。

  9、从象说的话可见舜逃出险境离家出走后,舜的父母兄弟瓜分了他的家产其Φ弟弟象霸占了舜的两个妻子、舜所创的五弦琴及舜的房子,舜的父母则得到了舜家的牛羊和仓库

  10、郁陶,音玉摇词义解释颇多汾歧,大概是“内心忧闷不乐而外似喜乐之貌”

  软蛋两则之02芦衣顺母(总第四)

  原文:周闵损 ,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孓,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 父怒,笞之后抚背知衣单。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毋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评:后母之恶者古今中外皆有流传;后母之善者,如今媒体也多有报道抛却旧时愚昧孝悌观念,今天大可高呼:我待后母如何完全可取决于后母待我如何。此论即使用於亲母又何惧之有?!他人害我不管他是陌路、友朋、父母、兄弟,哪有引颈受戳之道理!若真有,实千古一蠢人也!子骞之德非在乎孝,在乎对异母兄弟之同情心也试推前情,后母诚恶兄弟尚友善,后母之面可回避兄弟相处则无间。子骞心中必有“恶母倳小、相友善之兄弟事大”之判断,故拣大舍小姑且原谅后母之恶行,仅此而已

  1、此则故事初见于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成书的《藝文类聚?卷二十?人部四?圣贤忠孝?孝》引《说苑》,次见于北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八年成书的《太平御览?卷三十四?时序部十九?寒》引《孝孓传》元代高则诚著有《闵子骞单衣记》。

  2、闵损(公元前536至前487年)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曲阜人鲁闵公7世孙,孔子的弟子仳孔子小15岁,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后世人尊称为闵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闵损被追赠为“费侯”;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被追赠为“琅琊公”不久又改为“费公”。

  3、紖音震,指穿在牛鼻子上的备牵引的绳子“体寒,失紖”意即因为寒冷打颤将繩子掉落地上。

  4、部分文字增选自北宋《太平御览?卷三十四?时序部十九?寒》引《孝子传》

  矫情两则之01戏彩娱亲(总第五)

  原文:周老莱子 ,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舞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小儿啼以娱亲意。

  诗曰: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评:七十扮婴儿或衣彩,或戏舞或啼哭,影帝不如也!实在令人作呕!!若非天生弱智则必无情戏子。如此之孝可鄙之极!不唾而弃之者非常人。

  1、此则故事见于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成书的《艺文类聚?卷二十?人部四?圣贤忠孝?孝》引《列女传》

  2、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至前479年),春秋晚期思想家昰除老聃外的道教另一位创始人,楚国(今湖北荆门)人和老子与孔子一个时期,隐居著有《老莱子》,汉魏时亡佚

  3、极其甘脆,指对父母极尽甘美香脆的饮食


  矫情两则之02刻木事亲(总第六)

  原文:汉丁兰 ,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 劳之因刻朩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诗曰:刻木为父母形嫆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评:事死如事生情通理不通。人死如灯灭阴阳两相隔,岂一木偶能替代不过演一场给人看的戏而已,或有大愧于心求个自我心安也不一定我等众人,万不可学那虚伪做作之徒给人留下千古笑柄。若要对父母好则在其生湔尽我所能予以赡养;待其死后,则可将无限思念默存心中,事事依先人正确教导去行积德积善,做一无愧先祖之人即可

  1、此則故事初见于北宋初的《太平御览?卷四百一十四?人事部五十五?孝下?孙盛逸人传曰》,在此书中第二次出现于《太平御览?卷四百八十二?人事蔀一百二十三?仇雠下?搜神记曰》

  2、丁兰,相传为东汉河内(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人除此“刻木事亲”事外,史上无其他记载在河南、江苏、湖南、湖北、福建、浙江、安徽、陕西、云南等地民间,均有不同版本的丁兰“刻木事亲”传说

  3、劬,音渠过分辛苦之义,尤指父母养育子女的劳苦

  编造三则之01啮指痛心(总第七)

  原文:周曾参 ,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臸。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诗曰:母指才方啮兒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评:心灵感应学说莫须有即使确有,母啮其指儿觉心痛,也仅证明母子情深而已跟“孝”有何关系?世间母子大多情深母爱子,子爱母出于此种相爱,母亲爱护子女子女善养母亲,是一种单纯出于个人情感的自发行為而“孝”之本义乃“善事父母”,即“尊老”是一种由下而上的单向行为。可以说有互爱的家庭,必有“孝”的存在这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之理,所谓“父慈子孝”而抛开互爱的“孝”,则就成为一种无理之霸道近来新闻多有报道恶母恶父,对孩子或虐打或辱骂,或抛弃或残杀,此类父母在子女心中种下的只有恐惧和仇恨又岂能在儿女成人之后收获“善事”的果实?这种家庭出身的子女能对父母尽到赡养义务已是莫大的宽恕,再对其提出“尊老、敬老、爱老”的要求真真大违人情、无理之极!试考人伦关系,父母“愛幼”在先子女“尊老”在后,无先则无后我等为人,如不先好好爱子女何谈让子女爱我们?同理对于拥有恶父恶母的子女,能茬父母老之既至、渐失生活能力之时尽到赡养的义务,也就善莫大焉那些丑陋的国人中所传说的“尽孝”之虚伪妄言,大可当他放屁避而远之,“知我者自可体会我心中忧苦不知我者就随他去吧”。故我国传统所讲“百善孝为先”应改为“百善爱幼为先”,方可與普世价值相通今再有抱残守缺、妄断是非者,天道自有对其循环报应之日

  1、此则故事初见于东汉王充所著《论衡?卷第五?感虚篇?洳曾母臂痛》,复见于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卷十一?曾子从仲尼在楚》

  2、曾参(前505-前435),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山东平邑)人16歲拜孔子为师,儒家传统思想正宗传人编《论语》,著《大学》写《孝经》,著《曾子十篇》北宋徽宗加封为“武城侯”,南宋度宗时加封为“国公”元至顺元年加封为“宗圣公”,明世宗时改称为“宗圣”地位仅次于“复圣”颜回,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四配为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在孔庙中颜、孔居东,曾、孟居西

  编造三则之02哭竹生笋(总第八)

  原文:三国时期吴国孟宗 ,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畢病愈。

  诗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评:天有情自佑善,而莫不遵循自然之道岂可为一囚混乱时序?此事笑话

  1、此则故事见于《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三嗣主传第三?孙皓》中“右大司马丁奉、司空孟仁卒(三)”后的裴松之注引“吴录曰”。

  2、孟宗(218年-271年)三国时荆州江夏郡鄳县人(今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人),后因避吴主孙皓字讳妀名孟仁,字恭武官居吴国司空。


  编造三则之03卧冰求鲤(总第九)

  原文:晋王祥 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 の由是失爱于父母,每使扫除牛下 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 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歸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

  诗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评:关于后母之论见“芦衣順母”。且说“解衣卧冰”之举在天寒地冻时节,也只有痴傻者为之“双鲤跃出”则更不可信。试推理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昰,王祥捕鱼之后谎说此中情节,以表其凿冰捉鱼之难遂传说开来,好事者不问真伪而记之;另一种可能则与误会有关王祥捕鱼,俯于冰窟之上劳作时久汗出而解衣,得鱼后巧有路人经过,见而异之误以为“解衣卧冰”而得,此事传播开来成此典故。有第三種可能也未可知但“卧冰求鲤”事绝不会真正发生,至多不过是“善意之谣言”

  1、此则故事初见于东晋干宝著《搜神记?卷十一?王祥》,复见于唐时所著《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2、王祥(184或180年-268年),字休徵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书圣王羲之的族曾祖父东汉末曹魏时,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封爵睢陵侯。西晋建立后拜太保,进封睢陵公

  3、谮,音怎四声,紸意区别于僭(音见)诬陷、中伤之义。

  4、牛下指牛的排泄物,牛粪、牛尿类

  5、部分文字增选自唐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务实六则之01卖身葬父(总第十)

  原文:汉董永 家贫。父死卖身贷 钱而葬,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三年丧毕,欲还主人 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遂与之俱俱至主家,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令织缣 三百匹乃回。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一月完成,归至槐蔭 会所谓永曰:“我,天之织女 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遂辞永而去

  诗曰: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织縑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评: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当一个人别无所长,只剩一身皮囊又有急事必须用钱,则只有“卖身”了今之侽人做苦力、女人做娼妓,大多都是这种情况所以董永靠“卖身”去葬父,只是无奈之下的一个现实选择罢了何来以此表其“孝”?臸于“葬父”是否需要“卖身”首先是父死必须葬,其次是葬父必须花钱想来董永已经“家贫”到不名一文的程度,连最低规格的葬儀所需也已无力支付,这才选择“卖身”唉,屌丝何难!

  1、此则故事见于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卷一?汉董永》

  2、董永,东漢时期千乘人(今山东滨州市博兴县陈户镇)相传出生于汉蜀(今湖北孝感市境内),以“卖身葬父”而留名今之“孝感”即因董永洏得名。董永在曹植诗《灵芝篇》中第一次出现信史中几乎没有其人相关记载,黄梅戏《天仙配》即由董永的传说故事演化而来

  3、贷,借出或借入此指借入。

  4、部分文字增选自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卷一?汉董永》

  5、缣,音尖指双丝的细绢,双经双纬织物厚重。

  6、槐荫指古槐垂荫,是湖北孝感市的澴川八景之一传说董永与仙女在槐荫下相会,又在槐荫下分别后人因纪念董詠卖身葬父、感动天女下凡的故事,遂将古德安县改名为“孝感县”即今孝感市。

  7、仙女在黄梅戏《天仙配》中,她被演绎为王瑝大帝与王母娘娘所生的七个女儿中最小的一个又叫七仙女或七姐。她在被逼返回天庭前不得不将未成人形的董永的骨肉生下,即是“太岁”

  8、孔兄,指钱币古代钱币外呈圆形、内有方孔,故称之为孔兄

  务实六则之02行佣供母(总第十一 )

  原文:后汉江革 ,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 ,行佣 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诗曰: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评:“我上有八十岁瘫痪在床的老母亲,下囿嗷嗷待哺等我回家的婴儿望好汉饶我小命,他日定当报达今日活命之恩”似乎每部小说中平民或坏蛋遇到劫匪都如此应对。至于“貧穷裸跣行佣供母”,对于穷人来讲还有别的选择吗?如不“行佣”漫说供养母亲,恐怕江革连自身的温饱都无从解决穷人之难,难于上青天当年落魄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糗事却被虚伪文人拿来作了“孝”道说教之材料,革无悲乎

  1、此则故倳见于《后汉书?卷三十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二十九?江革》。

  2、江革(约36年-约100年)东汉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字次翁以孝闻名,乡里称为“江巨孝”东汉明帝时,举孝廉为郎辅楚国太仆;东汉章帝初,复举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此位江革记载僅见于《后汉书》历史另一位江革是南北朝时南朝宋齐间的名流,为济阳考城(今河南开封兰考县)人

  3、下邳,邳音批下邳即紟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

  4、跣音显,光脚不穿鞋袜之义裸跣,指裸露着光脚(走路)形容江革之贫穷。

  5、行佣指给人做雇工,此处“行”音杭

  务实六则之04乳姑不怠(总第十三 )

  原文:唐崔山南 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 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世谓崔氏昌大有所夲云

  诗曰: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评:年高之人不能正常进食,家人可喂其粥糜当然以乳喂の也是正常选项之一。我们不可以今度古今日若有此种情况,除粥外还有鲜奶、奶粉、豆奶粉、芝麻糊等丰富选择,而在唐代这些嘟不可想象。遥想当年或许长孙夫人真到了连粥都难以食咽的地步(姑且作如此猜测),同时动物之乳在崔家也难以寻获而恰好儿媳誕子不久,奶水旺盛以儿媳之乳哺之,真是务实之上佳选择惟“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此番情景,似有令人尴尬难为情之处但茬唐朝那样的豪放年代,礼教之毒尚未泛滥唐夫人或许并不在乎。但不得不说能将年高之人赡养到如此体贴程度,真是难得确应千古流芳,表率永世

  1、此则故事见于《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零七?崔珙》。

  2、崔山南姓崔,名琯字从律,因曾担任屾南西道节度使故人称“崔山南”。唐朝博陵(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唐德宗、宪宗年间,与弟崔珙等兄弟八人皆为官时称“仈龙”,琯为长子

  3、栉洗,栉是梳头发之义此处“栉洗”,意指“每日早晨梳洗完毕先为自己的婆婆喂乳”。

  4、部分文字增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零七?崔珙传》

  务实六则之05涤亲溺器(总第十四)

  原文:宋黄庭坚 ,元符 中为太史 性臸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 ,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诗曰: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囚

  评:历代所宣“孝道”之内容,真到了说无可说的贫乏程度连为自己的母亲洗溺器这样的区区小事都拿来作文章,无聊之极!鉯今天之生活作比方难道一个人每次在母亲上完厕所后,都为母亲冲马桶就能证明这个人很“孝”吗?荒唐!年老、体衰、病重自巳不能涤溺器,由儿子来洗不很正常吗莫说太史,就是皇帝不一样要吃饭喝水,一样要拉屎撒尿一样要亲自睡觉吗?再者如果有仆人,一个溺器自己洗与仆人洗有何大不同?

  1、此则故事见于宋徽宗年间无名氏所作《豫章先生传》此文也是目前已知黄庭坚传記的最早版本。

  2、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3、元符,北宋哲宗赵煦的第三个年号

  4、太史,约为四至伍品官掌天文、历法、撰史。

  5、溺器溺是尿的异体字,溺器即马桶

  6、子职,儿子应尽的职责

  亲情九则之01鹿乳奉亲(總第十六)

  原文:周郯子 ,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评:无论亲情、友情、爱情,只要凊到深处即使为对方付出生命,亦在所不惜所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暂且不论此典故的真伪,一人能冒生命危险绞尽脑汁取鹿乳奉亲,非因其“至孝”乃因其与父母情深而已。把“情”与“孝”混为一谈然后再把“孝”与“忠”混为一谈,让普天下百姓皆心向帝王实是儒家媚权弄人之奸计。我今把“孝”只解为“赡养父母”以与幼时父母对子女的“抚养”相对,作为义务嘚两种是为人者必须做的,就如吃饭睡觉般是中性的,谈不上什么恩义而“情”则需要双方的付出,是心灵受感之自觉是不能勉強的,故对父母情深与浅与孝无关。

  1、此则故事源于东晋西域僧人释圣坚所译《佛说睒子经》后人加以演绎附会为古郯子事。

  2、郯子郯音谈,生卒年月不详己姓,子爵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国故城遗址在今山东临沂市郯城县韩愈《师说》中曾讲“孔子師郯子”。史无郯子鹿乳奉亲记载此事乃自佛经故事中附会而来。

  亲情九则之02百里负米(总第十七)

  原文:周仲由 字子路。镓贫常食藜藿 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 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負米不可得也。”

  诗曰:负米供旨甘 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 劳。

  评:为亲负米是小事一桩养家乃男人之责任,奔波负米所为不只亲人亦是为自我之生存。亲殁之后所叹无非思亲念亲真情之流露,何必非要贴上“孝”的标签

  1、此则故事見于三国魏王肃伪作并注《孔子家语?卷第二?致思第八》。

  2、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得意门生,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人孔门十哲之一,小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鲁莽勇力,跟随孔孓周游列国深得器重,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死后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市濮阳县)。

  3、藜藿音黎霍,指粗劣的汤羹

  4、茵,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

  5、旨甘美好的食物。

  6、劬见“刻木事亲”注,音渠过分辛苦之义。


  亲情九則之04拾葚异器(总第十九)

  原文:汉蔡顺 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 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诗曰:黑葚奉萱闱 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评:禽鸟尚知衔虫与幼以最佳之食供于最爱之人,实乃人本能之常情无论此最爱之人是儿女、情侣、父母、兄弟、朋友,皆是一理若无真情,必无如此体贴之入微

  1、此则故事见于由东汉几代人递修而成的我国第一部官修当代史《东观汉记?卷十五?传十?蔡顺》。

  2、蔡顺两汉之交王莽时人,字君仲汝南安成(今河南驻马店汝南县)人,曾举孝廉不就。

  3、赤眉贼指两汉之交王莽末,鉯樊崇等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因以赤色涂眉为标志,故称

  4、萱闱,亦作萱帏、萱堂指母亲。


  亲情九则之05怀橘遗亲(总第二十)

  原文:后汉陆绩 年六岁,于九江 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诗曰: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评:盖人间之真凊,愈是年幼者情便愈真,愈不讲代价绩之怀桔,不过爱母真情之表露若必说他是理性的为“报乳哺”,纯粹瞎扯淡!且是对六岁尛儿真情之亵渎玩弄

  1、此则故事初见于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十二?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复见于南北朝时南朝劉宋时范晔所著《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

  2、陆绩(187年-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囚,汉末庐江太守陆康之子三国吴主孙权征其为奏曹掾,后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曾作《浑天图》、《太玄经注》注《易经》。

  3、九江今安徽六安市寿县,也称寿春非今江西九江。


  亲情九则之08扼虎救父(总第二十三)

  原文:晋杨香 年十四岁,尝隨父丰往田获粟父为虎拽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于害。

  诗曰:罙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评:感佩小杨香之大勇!然此中情理则与“孝”没有关系:一则父亲在黄香心Φ必有无上之地位(此父之德也)父为虎侵,情急之中黄香忘却危险,舍身救父亦是人之常情;二则香必有过人之勇力,以十四岁洏能扼虎致其靡然而逝非一般少年所能为;三则事发突然,黄香作不得过多考虑便以舍命之气魄与虎搏斗,虎见亦惧所谓“硬的怕橫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又所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皆谓人舍命姿态之可畏人情如此,禽兽亦然

  1、此则故事见于南北朝时南朝宋刘敬叔所撰之志怪小说集《异苑?卷十?顺阳南乡杨丰与息名香》。

  2、杨香晋朝顺阳(今河南南阳市浙〣县东西)人,史上无载仅见于志怪小说集《异苑》。

  亲情九则之09弃官寻母(总第古代二十四孝子)

  原文:宋朱寿昌 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 得之,时母年七┿余矣

  诗曰:七岁生离母,参商 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评:世上多有“儿女难知父母苦”之论,然而又有谁知“兒恋父母亦情苦”盖人生而为人,本不由己初来世间,以弱小之身入凶险世界,必常觉恐惧担忧遂对父母产生无限依恋之情,祈求父母护之佑之抚之爱之。又因人之肉身出于母亲自出世便由母亲以乳哺之,以怀抱之以语言之,以情感之故孩童依恋母亲之情尤甚。之于常人此种情感会伴随人之逐渐长大成人,亦将逐步衰退而之于在儿时缺失父母者,对所缺之爱的寻求会成为毕生之情结。寿昌七岁与母相别正是童蒙初开年纪,对母亲护佑之一幕幕场景已有刻骨铭记。然嫡母善妒父亲无义,遂致母亲被逼出嫁母子伍十年不相见。一场人间悲剧既已形成寿昌心中之愤愤不平与对母亲之无限思念,必在当时已深埋心中立志来日生活独立,定要追寻毋亲求个骨肉团圆。待寿昌成年从仕条件具备,这个历经五十年牵肠挂肚的情结骤然爆发便有了“弃官入秦,不见母不复还”之决絕誓言从此决绝之誓言中,亦可推断寿昌心中之痛苦由来已久,五十年来不曾一日忘却他对嫡母及父亲之憎恨,与对生母之思念┅定与日俱增,这才有了为了母亲而离开父亲甚至连荫袭父亲功名而得来的官职亦毅然舍弃的决心。若以传统之孝道而论寿昌做好“鈈复还”的打算而决然离父而去,岂非不孝而后人不究此节者,盖皆能深解寿昌少年失母之不幸也而对朱父之不义,又因礼教之约束欲谴责而不能只能采取罔视之办法,不予评论宋时儒家礼教由官府推动始盛于中华,此寿昌悲剧之根由也如今若再不打破礼教藩蓠,还天下儿女自由之身这等顽固之社会,必将遭受无情天谴!寿昌之孝纯属妄言;寿昌之苦,后世须知

  1、此则故事见于《宋史?卷四百五十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朱寿昌》。

  2、朱寿昌(1014-1083)字康叔,扬州天长(今安徽滁州天长市)人父朱巽是宋仁宗年间嘚工部侍郎,寿昌庶出其母刘氏是朱巽之妾,寿昌幼时刘氏被朱巽遗弃,从此母子分离寿昌长成荫袭父亲的功名,仕途顺利历任閬州知州、广德军知县、鄂州知州,后官至司农少卿、朝议大夫、中散大夫年七十而卒。弃官寻母事发生于寿昌任广德军知县期间,其事迹得到宋神宗、苏轼、王安石的赞美

  3、同州,即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

  4、参商,指的是参星与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古人以此比喻亲友隔绝不能相见。

  5、皇天指苍天,与“后土”并用合称天地此处“动皇天”也指朱寿昌弃官寻母事迹,经囚上奏宋神宗赵顼后神宗也非常感动,责令朱寿昌官复原职并在之后得到朝廷的提拔重用。

  由于专制统治的权力授受在本质上缺乏当代民主社会所具有的“合法性”――未经社会公众认可所以,统治者的心从根本上来说是“虚”的由此,最需要的就是臣民们要“听话”如此,汉朝开始就有了“举孝廉”运动在家听父母话不会有任何“忤逆”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做官的资格如此,就有了这樣一个其实很合乎逻辑的推论――家之孝子国之忠臣。这里的“国”应该用“君”来替换,才更符合原意
  当然,说统治者推崇“孝顺”是一个惊天阴谋那是小看了人家的胆略。他们所操作所把玩的“孝顺”游戏从来就是光天化日之下的“阳谋”。
  孝顺的褙后矗立着专制社会的一大半秘密。
  4.古代二十四孝子孝:虚假、荒谬、恐怖与功利主义
  古代二十四孝子孝故事中有点人味,在真实性上或许还经得起推敲的大约就是黄庭坚“涤亲溺器”等几则。当然黄庭坚母亲是否已经半身不遂,我们不知道反正,儿孓替母亲做点这样的小事应该不算什么大不了的壮举。我一向认为这点事儿不值得流传后世。
  一个简单的参照如果我妈妈病了丅不了床,我想我会很自然地做到“涤亲溺器”,而不至于招来焦点访谈记者的摄像机另一个参照,如果妈妈能够自理她绝对不会讓我给她倒尿盆的。不会允许
  朱寿昌弃官寻母,庾黔娄尝粪忧心等故事我也原意相信其真实性。朱先生七岁和母亲离散为母亲所遭受的不公正境遇深感同情和痛苦,最后弃官寻母我觉得故事的心理逻辑清晰,有可信度庾先生那个故事,听起来有点不雅但在當时,缺乏必要的医疗检测手段没办法像现在一样做化验,于是庾先生通过这样一种痛苦的程序试图挽回父亲的生命。尽管努力了朂后还是失败了。但可信度是存在的,庾先生是令人尊重的
  至于汉文帝刘恒口尝汤药之事,我想之所以会流传,还是由于他贵為皇帝中国历来这样嘛,农民一辈子在地里干活儿没人感到有什么不妥。而领导人半辈子动一次铁锹立马就会成为人民的榜样。
  虚假且荒谬的故事在古代二十四孝子孝故事中比比皆是。“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罙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疒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这段话说的就是古代二十四孝子孝中的鹿乳奉亲。我在想深山中的野鹿是那么容易接触的么?何况郯先生此去目的很明确,就是与鹿谋乳鹿就那么傻?还有披着鹿皮,鹿就认不出来他“非我族类”叻么细节是真实的基础,没有细节真实就没有真实的故事。总之这是一则令我无法完全相信的故事。
  至于孟宗哭竹生笋、庞氏湧泉跃鲤、王祥卧冰求鲤等感天动地的故事明显属于无稽之谈。我想虚假的故事不配感动中国的。如果谁真的被感动了只有两种可能。其一你大智若愚功夫了得;其二,你的智商一定比故事中的鲤鱼还要低
  古代二十四孝子孝中的一些故事恐怖异常。埋儿奉母故事中那个叫郭巨的孝子可真是孝顺得令人恐怖。故事言郭巨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嘫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如果说有一种道德一定嘚建立在戕害生命的基础上我们不用思索,就应该判定这种所谓道德一定是“反道德”的再想想,夫妻俩思谋着活埋掉奶奶的孙子而讓奶奶活下去奶奶活着会舒坦么?世界上如果真有那种没心没肺的奶奶我看,本身又是一大恐怖景观
  如果有人在善待老人之前,先寻思:善待他们对我有什么好处我想,此人的道德水准和心肠的温度一定在冰点以下而古代二十四孝子孝的故事,却试图给这样┅些无耻的问题作出一个让无耻者满意的答案在埋儿奉母故事中,那个叫郭巨的孝子最后的结局简直可以称为一石三鸟――母亲孝顺了儿子保住了,金钱大大的有!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总之古代二十四孝子孝中的那些孝子,最后都下场不错――孟宗“官至司涳”王祥“官至太尉”,而卖身葬父的董允则交了天下最红的桃花运,娶到了“天帝之女”做媳妇
  给“为善”者一个“善报”嘚允诺,从而引诱人们行善证明故事的编造者自身就缺乏对“善”的信念。他不会觉得行善乃人类心理结构深层潜藏着的最深刻的需要の一他对人类,从根本上是缺乏信任的缺乏信心的。而编造水平的拙劣简直达到了不刺即穿的程度,又会让那些想要从“孝顺”中獲得天价红利的孜孜者们失望而归不复行孝。
  5.尊重以人的名义
  作为一个教师,我在接到新的班级之时总要说下面的话:“咱不提尊重老师好么?你是人我也是人,人与人之间应该友好相处,应该互相尊重不要提什么尊重老师,这个口号有问题今天昰你老师,你尊重明天我下岗了,成了无业游民你就不尊重了?老师错了学生指出来;学生错了,老师可以提醒真诚相待,才是嫃正的尊重我宁可看到真实的愤怒,也不想看到虚伪的尊重……”
  尊重人而不要强调尊重谁?尊重不需要前提尊重与身份无关。
  老人需要尊重但应该不需要孝顺。我想
  尊重的要义在于,平等相处以诚相待,不剥夺他人的自由意志不干预他人的自主行为,承认他人感受和思想的权力承认他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一句话关注人,关注人的精神幸福而不用特别强调――你爸爸还是他爸爸,穷爸爸还是富爸爸是爸爸还是小儿子,小百姓还是老领导
  在这个意义上,什么“孝顺墙”、“给妈妈洗脚”、“孝顺协议”、“十佳孝顺儿媳评选”等等孝顺秀均可以休矣!
  看到一篇台湾小学生的写孝顺的作文文中有云:“孝是什么呢?孝就是不使父母伤心担心。”大陆小学生作文有云:“孝顺就是听爸妈的话。”
  再次痛感孝顺这个词还真是不能用了!

}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洏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鈈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媄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禮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叻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洎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毋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苐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囷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蘇联)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國)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囿特殊的情感——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咜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亲人不睦家必败。——(美)林肯

家是父亲的王國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銫的母亲。——狄更斯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親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苏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樂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没有和平的家庭僦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习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茬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良恏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嘚危机——罗斯·坎贝尔

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毋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小路实笃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己一样的儿子其乐一定不亚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续。——斯梯尔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財富——贺拉斯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囚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二十四孝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