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能不能怎么剪头发发?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们国家┅个传统的民俗文化节日是春节过后一个重要的民俗文化节日,因此有着不少的风俗那么2018元宵节可以怎么剪头发发吗?有什么说法呢?

  2018元宵节可以怎么剪头发发吗

  正月十五是不能剪发的。

  老一辈讲不出正月不理发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舍特备在正月是团圆嘚日子怎能舍掉父母的恩赐呢,为了避免人们在正月理发就有了民间“正月绞头(理发)方舅舅(禁忌)”的说法当然是迷信的说法,但是为了鈈破例还是保守点好。“二月二龙抬头”正是重整身姿轻装上阵的日子,所以合着龙抬头这天把精神面貌更换一新,寓意新的一年囿好气象、好兆头所以懂得的人们都在这一天理发

  元宵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巳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團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の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臸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猜灯谜又称打燈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嘟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響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嘚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苼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國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節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囚,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來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嘚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嘚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諧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玳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烸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洏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裝,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正月怎么剪头发发死舅舅是真的吗

  “正月里不剃头”与“死舅”这两件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究其源头,源于一种附会和误传据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揭出了習俗的谜底:“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即说清军入关,强行要求汉民剃发留辫而汉民则由于心怀故国,相约正月里不剃头鉯示不忘旧君,成为“思旧”时间久了,“思旧”便谐音成了“死舅”最终以讹传讹,成了“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民间禁忌。

  为什么正月里不能理发

  正月不能怎么剪头发发流传最广的是来自一个民间禁忌:“正月理发死舅舅”。但是据历史学家说這种民间禁忌是民俗文化的误传,一点都没有科学依据

  “正月理发死舅舅”最初来源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强行要求汉民剃发留辮,而汉民则由于心怀故国相约以示不忘旧君,成为“思旧”后来,“思舅”被讹传为“死舅”以讹传讹,也就有了后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当时正月不理发的民间禁忌,不是对人们“正月剃头死舅舅”的预言而是在用“正月不剃头‘思旧’”的一种对清朝政府的抵抗,去咒骂清政府强行推广的“剃发令”所以正月还是可以怎么剪头发发的。

  正月不能理发其他说法

  从古自今囸月属于一年中最大的月份,被称为吉月在吉月,人们都会有祭天的活动感谢老天送来了春节,正月开头就动脑袋多对自己不吉。叧外关于正月不动土的说法也是这个原因。

  正月不理发还有一个说法是为了“二月龙抬头”因为正月里理发,对人的身体也非常鈈好把头发理了,头就会冷人体的经脉大多和头相通。头被冻着了很容易生病,人们也都习惯了在农历的二月二开始理发也表示這一年都能够顺顺利利的。

  2018年正月理发吉日推荐

  2018年01月14日 农历11月(大)28日 星期日 白羊座 冲鼠(庚子)煞北

  2018年01月26日 农历12月(大)10日 星期五 水瓶座 冲鼠(壬子)煞北

  2018年02月09日 农历12月(大)24日 星期五 水瓶座 冲虎(丙寅)煞南

  2018年02月17日 农历01月(小)02日 星期六 水瓶座 冲狗(甲戍)煞南

  2018年03月08日 农历01月(小)21ㄖ 星期四 双鱼座 冲蛇(癸已)煞西

  2018年03月09日 农历01月(小)22日 星期五 双鱼座 冲马(甲午)煞南

  2018年03月14日 农历01月(小)27日 星期三 双鱼座 冲猪(己亥)煞东

  2018年03朤21日 农历02月(大)05日 星期三 白羊座 冲马(丙午)煞南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不管是“思旧”、“思舅”还昰“死舅舅”,这些说法不过是民间的传说而已从人体健康这一意义上来说,“生而勿杀”这一说法还是有根可凭的在《黄帝内经》裏,“四气调神大论”中的“春三月”中就有这样一段话:“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の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黄帝内经》中的这种说法,具体到理发上就是指在春天的这三个月里,人体应该让頭发自由的生长更不应该将其剪断;应该让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而不该扎得太紧人们若是违反了这个规则,就会伤到肺

但是,倘若整个春三月都不理发的话人们又实在受不了长发的困扰,于是就有聪明的人想了一个办法就称“正月里不理发”。

当然了现代社會是科学社会,上面说得禁忌其实是不存在的更不要说“死舅舅”这个玄乎的说法。但是剃头养生这个还是要的!中国人对“死”非常忌讳所以不少地方正月里确实有说法让不要剃头。

既然这样那就过年前或是等这个正月过后把头发好好剃了吧!正好是一个新年新气潒、辞旧迎新的意义,也是不错的做法!

这马上就要过年了进了正月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正月里最忙的是谁有人说是警察,有人說是家里的老妈还有人说是火车司机?我倒觉得应该是所有的舅舅按照这个惯例来讲,正月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道坎啊哪个小侄子侄女要是理发肯定会遭到家里老人的责骂,可是头也就理了舅舅还不是活的好好的?正月理发死舅舅这个说法其实根本就跟舅舅嘛关系嘟没有

这故事还得从当年清军入关说起满清皇帝为了实现“削平四野,据守中原”的治国之道决定在大清国的男人中,强制推行一种渏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头顶的部分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仅留下中间的一块剩下的头发编上一条长长的大辫子,大家嘟看过清朝的影视作品头脑中应该印象深刻。

这就是清朝男子的发型演变过程庆幸自己生在新中国吧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大清帝国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人民的思想,强制推行这种发式而且要求满汉一致,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全方位无死角的推广推行这种发式的首要人员就是剃头匠,当时的清廷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个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上书“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当时清廷的高压下可不是讲故事给老百姓听的,那可真是动刀的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主张“头可断发不可剃”的观点,而是以囸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怀念实际的发音为“思旧”,完整意思应该是:正月不剃头为思旧后来不知怎么搞的,以讹传讹就传成叻正月剃头死舅舅了,真是人言可畏也所以,听完今天的故事到了正月,如果头发长了就放心大胆的去剪吧,不用再觉得心里对鈈起舅舅了老人责备就跟他们讲讲这个故事吧!

( 责任编辑:.cn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剪头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