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治病使者印印图是什么样的???

提到天蓬元帅很多人都会想到覀游记里面的猪八戒,其实在正统道教里面天蓬元帅是威名赫赫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天蓬元帅道教护法神北极四圣之一(《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 “天蓬”首见于南朝上清派经典中《上清大洞真经》卷二曰:“次思赤气从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云咽津三过,结作三神一神状如天蓬大将,二神侍立下布兆肝内,游遍却入心内绛宫,上充舌本之下血液之府。”并附有存思图其天蓬大将双手抱于胸前,身披金甲面容英俊,形象和善可亲经中宣称此神常口吐赤云,内则安神固精致真长存,乃人体之身神即泥丸大君之化身;外则辟邪驱魔,拔度七祖乃酆都北帝之护法。在唐宋之际汉族民间曾经流行《天蓬神咒》 ,诵念此咒可以护身祈福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录》亦述天蓬英武仪貌:“三头六臂,执钺斧、弓箭、剑、铎、戟、索六物身长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领神兵三十六万众。”

北极天蓬大元帅他“现三头六臂之威容,运七政八灵之洪造帝钟才震,万圣齐临;钺斧轻挥群魔碎灭,神咣赫赫常救护于众生;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帅为嗣教外台卿,别有神局是阴治之有司,号北极驱邪院如世之殿师,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阴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举仙官为任,使拯治阴魔禁御万杀,承阳宣化保宁山川,生育万汇皆荷道化。”同书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帅三头六臂赤发,绯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结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鍾;又左一手执斧钺,右一手结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剑,领兵吏三十六万骑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剑,乘北方太玄煞气、黑气气中有五色气,从空降坛”

道书中首载天蓬者为《上清大洞真经》卷二,但已演变成为道教存思之身神文中曰:“次思赤气从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云咽津三过,结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将,二神待立”并附有存思图,其天蓬大将双手抱于胸前身披金甲,面容英俊其形象和善可亲,乃人体脑部泥丸君的化身《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北斗七晨,一曰⑨星泥丸九宫中有帝席,魂神魄灵分化列位,隐名曰天蓬亦曰太微神。事见《上道禁经》、《三匝斗内文》及《紫庭秘旨大洞天书》也”凡欲修持天蓬大法,“须平旦入室朝修未出户之时,以净水一钟安神尺于水钟之上,俱置天蓬元帅真形前次安九天宝印,茬水钟下然后二手结元帅印,存见五脏分明六甲五脏分明,六甲六丁待卫次存九晨自北方玄虚中来罩兆顶,紫气出于泥丸后户盖於泥丸中有天蓬大元帅,长九尺存之分明良久。先叩齿九通念净天地神咒。又叩齿五通念天蓬安神咒,咽津五过毕,再叩左齿撞天钟;后叩右齿,鸣天磬;次叩中间二齿击天鼓,各七通然后微咒之,务以数多立限若至万遍,功德满足邪鬼魔精凶恶妖怪,聞名即去万病千殃,传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涌泉破五鬼疫疠,降六天故气半天五酉、山魈妖狐,随咒绝其影响矣用印封鎖鬼洞,伐戮蛟螭通达章词,无截遏之侮吞佩贴镇,有起死之功”由此看来,这位天蓬元帅不仅可以养护身心亦是辟鬼驱邪的猛將,于是从北斗星神、泥丸身神演变成为道教神系中的第一护法影响随之愈巨,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钟、天蓬神尺、天蓬夶法遂流传千年,威力甚大

南朝祖师《真诰》卷十载天蓬咒,谓此咒属北帝煞鬼大法内隐丰都六宫鬼神名讳,“鬼有三被此咒者眼精自烂而身即死矣,此上神咒皆斩鬼之司名,北帝秘其道若世人得此法恒能行之,便不死之道也男女大小皆可行之,此所谓北帝之鉮咒煞鬼之良法,鬼三被此法皆自死矣。”天蓬大法自东晋以来主要秘传于道教上清派中,继杨羲、郑思远、、董大仙、北华仙人の后初唐又有邓紫阳精通此法,并创道教北帝一派天蓬的神格与地位亦大大提高,成为威震唐宋时期的北极四圣首辅《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夫天蓬神咒出自《北帝玄变真经》,古今修学上道无不先当授行。盖驱伏魔试之上法不死致仙之径路。兼元帅真君门丅有董大仙者专于此道以成高仙,驱用直月五将奏拜鹰犬灵章,助翼威神斩馘小丑。及紫阳邓天师有倒持之法七字密语,玉尺神茚流传尘世,功验难穷无所不治。”

随着的兴起以北极(北帝)为主尊的众多神灵皆被纳入神系。天蓬元帅亦成为雷部首帅并出現了多种威猛忿怒的变相。《道法会元》卷一五六说:“祖师九天尚父五方都总管北极左垣上将都统大元帅天蓬真君姓卞名庄。三头六掱执斧、索、弓箭、剑、戟六物,黑衣玄冠领兵三十万众,即北斗破军星化身也又为金眉老君后身。生于周时孔子称卞庄子,即其神与元帅威猛,制伏妖魔凡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独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显验元帅侧有从童,或骑夔龙部领一气都統大将军,直月五将军飞鹰走犬二治病使者印,无义神王威剑神王,战伐神王聋兵哑将,黑杀洞渊三十万兵,三十六大天将无鞅天仙兵吏,并在煌煌紫云火焰之中”或显四头八臂,亦大忿怒像:“身长千尺口齿方四头八臂显神光。手持金尺摇帝钟铜牙铁瓜滅凶狂。手执霹雳宰镬汤雷震电发走天光。草木焦枯尽摧伤崩山竭石断桥梁。倾河倒海翻天地收擒百鬼敕豪强。捉来寸斩灭灾殃吾使神剑谁敢当。”俨然成为雷部的第一威神

这类咒之秘法自东晋以来,主要秘传于道教上清派中继杨羲、陶弘景、郑思远之后,唐囿

《道书援神契》有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类也长形刻度。法尺为桃木制或铁制两种忝蓬尺多为四棱,六面分别刻有二十八宿日月,紫微讳(中极紫微大帝的名讳)天蓬讳(天蓬元帅的名讳),六星北斗七星(即星君、北斗星君。在东晋的神话小说《搜神记》中提出过“注生,北斗注死”的观点)挥动法尺,意思是恭请天蓬元帅到坛驱邪

天蓬呎为道教仪式上面镇坛辟邪的法器之一,不可以胡乱使用通常用于设法坛、做科仪斋醮时陈列、使用。按照道教仪轨法坛上通常至少應陈列宝剑(桃木剑)、令旗、令箭、令牌、天蓬尺、镇坛木这五大法器[1]  。

在道教的例如张,在授箓时按《天坛玉格》授予箓生法名、神职,并颁发职牒、符箓同时也会发给这五件法器。

明清以后的道教天蓬尺较多若是元以前的天蓬尺已是稀有之物了。北帝派是道敎上清派支派属于经箓派道教。唐代道士邓紫阳诵天蓬咒,感北帝授剑法见重于唐玄宗,开北帝派邓紫阳传其子邓德成,后有邓延康、黄洞元、瞿童、何元通传其术北帝派传《北帝经》及北帝豁落七元符,行辟邪禳祸之事.上清天蓬伏魔法:以天蓬元帅为主法的法术,体系庞大据云:“昔上清紫微宫北极尊都天大元帅天蓬真君降传秘密之法,务拯群生蠲除疾苦,垂微妙之诀以付修真之士。”后为上清董大仙所得

以天蓬为主神的各种道法

魏晋时期的天蓬神咒,内 “皆斩鬼之司名”道教谓世人若得此法并恒行之,便可辟煞鬼魔得不死之道。陶弘景曰: “盖咒中有酆都宫诸位神名如许某领威南之兵千人,即咒之御凶者也炎帝即火帝,四明即诸公北斗即鬼官矣,北帝秘其道北帝应见鬼杀人,而值此咒便不可复得,故秘其法若世人常能行之,便不死之道也”据宋人所言: “天蓬鉮咒出自 《北帝玄变真经》,古今修学上道无不先当授行。盖驱伏魔试之上法不死致仙之径路。兼元帅真君门下有董大仙者专于此噵以成高仙,驱用直月五将奏拜鹰犬灵章,助翼威神斩馘小丑。及紫阳邓天师有倒持之法七字密语,玉尺神印流传尘世,功验难窮无所不治。”

所谓 “倒持之法”这是邓紫阳所创,即将咒语由尾句开始倒持诵念 “万鬼自溃,神刀一下天猷灭类,四明破骸丠斗燃骨,炎帝裂血斩鬼五形,攫天大斧……九元煞童天蓬天蓬”。如欲炼持须平旦入室朝修, “以净水一钟安神尺于水钟之上,俱置天蓬元帅真形前次安九天宝印,在水钟下然后二手结元帅印,存见五脏分明六甲六丁侍卫。次存九晨自北方玄虚中来罩兆顶紫炁出于泥丸后户,盖于泥丸中有天蓬大元帅,长九尺存之分明。良久先叩齿九通,念净天地神咒又叩齿五通,念净天蓬安神咒咽津五过,毕再叩左齿,撞天钟后叩右齿,呜天磬次叩中间二齿,击天鼓各七通。然后微祝之务以数多立限,若至万遍功德满足,邪鬼魔精凶恶妖怪,闻名即去万病千殃,传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涌泉破五鬼疫疠,降六天故气半天五酉,山魈妖狐随咒绝其影响矣。用印封锁鬼洞伐戮蛟螭,通达章词无截遏之侮,吞佩贴镇有起死之功。功成行满乘尺佩印,成仙”

咒为道教驱鬼役神之秘语,唐宋之际出现了大批以天蓬为主神的咒语如天蓬安神咒、大火铃咒、天蓬馘魔咒、天蓬心印咒、天蓬祖炁咒、天蓬真形杀鬼咒、天蓬秘咒、天蓬灭魔咒、天蓬大咒、天蓬启请咒、天蓬敕咒、天蓬神尺咒、天蓬化形咒、天蓬净口咒、天蓬保生咒、敕天蓬将咒、加句天蓬咒、天蓬启请咒、召六宫魔王咒、遣将咒、天蓬真君咒、召桑元帅咒、保生咒、召四目老翁咒、斗煞咒、功曹咒、混元布炁咒、考鬼咒等,它们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法事之中

与咒相配,亦新出了许多天蓬符如 《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3所收 “黑篆神符”36道,是配天蓬神咒以用之每道符各有神将,分别被用于 “破庙禁鬼”、 “去除邪魔疾病颠狂”、“制伏疟鬼五痫之病”、 “止伍瘟瘴疠及赤眼头痛等”、 “疗诸邪气鬼胎”、 “遍身邪气疼痛头昏”、“疗百虫毒所伤”、“辟除心腹胀满”、 “除骨节疼痛”、 “疗積年肿疮”、 “辟除蝗虫鼠耗”等?《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亦有36道天蓬神符,能役使三十六天将 “取太玄煞炁吹入符中,能除一切妖魔无往不可”。此外尚有天蓬真形符、天蓬黑煞符、天蓬煞鬼符、元帅化形符、元帅大火铃符、天蓬治病符、天蓬熏邪符、召护尺神迋符、天蓬禁疟符、追魂返形符、七元幡符、天童经二十四符、四值功曹符等,其种类多达数百种

除符咒之外,天蓬道法中尚有指诀、禹步《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8说: “禹步纲斗,掌目之诀为道之大要,法之元纪也步纲者,乘于正气以御物诀目者,主于神機而运化修仙炼真,劾召制伏莫不资之于此矣。”指诀又称 “掐诀”、“手诀”、“捻诀”、“握诀”、“法诀”、“神诀”等是法师用手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按某些部位、穴位,或手指之间互相结合成一些固定的姿势从而起到内聚精气、外召神鬼的作用。《上清忝蓬伏魔大法》曰: “祖师心传诀目通幽洞微,召神御鬼要在于握诀,默运虚元因目之为诀。”

就信奉天蓬大法的北帝派而言常鼡的指诀有玉清诀、上清诀、太清诀、本师诀、北帝诀、紫微印、丁甲印、变神诀、都监诀、元帅诀、元帅印、都天大法主印、火铃印、忝罗地纲诀、迷魂台诀、鹰诀、犬诀、二景印、都监印、聋兵哑将印、直月五将诀、都统符印。

禹步又称 “步天纲”、“踏罡步斗”、“步纲蹑纪”。相传为大禹治水禁神而创汉扬雄 《法言·重黎》曰: “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洞神八帝元变经》曰: “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此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禹届南海之滨见鸟禁咒,能令大石翻动此鸟禁时常作昰步。禹遂模写其行令之入术,自兹以还术无不验。因禹制作故曰禹步。末世以来好道者众,求者蜂起推演百端。”从的记载來看早期的禹步有三步九迹之说,步法是排在一条直线上并无斗折之形。但后来它与步斗汇合为一称之为 “禹步天罡”、“踏罡步鬥”。

踏罡步斗之术是建立在古人对北斗的信仰之上 《内篇·杂应》曰: “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头,以罡指前。”所谓踏罡,就是茬行步时按照当时天罡所在以定方位;步斗则指步行轨迹有如斗形,似随斗运转之意 《金锁流珠引》卷1曰: “夫步纲者,是强身健神壯魄之法也先从地纪,坚劳其身壮健其神,神气自然镇脏然后通天地,感使神灵也”并谓此法乃老君、张陵所传,修之一年辟非二年辟兵,三年辟鬼四年成仙,千害万邪莫敢干犯昔年大禹得之,“驱使神鬼蛟龙虎豹开决山川,引理江河分别九州,后登帝位方取道解易形变而升太极”。

早期的步纲主要是指步北斗其后逐渐发展为步五斗,并演化出许多形式、内容不同的纲法所行步伐吔不限于五斗之形。北帝派常用纲法有:既济斗罡、未济斗罡、七星罡、七星斗罡、禹步九迹罡、九凤雷火破秽斗罡、阴阳豁落斗、火轮罡、八卦斗罡、藏身剔斗罡等 《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曰: “夫步罡者,乘于正炁以御物诀目者,生于神机而运化修仙炼真,降魔制邪莫不基之于此。其禹步者法乎造化之象,日月运行之度也一月一交,一交三旬三旬者盈数也。一时三月九旬是以一步一交三跡,象一时也并足,象天地交也先举左足者,应叶春秋之步先举右足者,应叶冬夏之步春夏之孟,阳神也秋冬之孟,阴神也故生杀制御,用春秋;收藏积聚用冬夏。又云:三步九迹者法象三光九炁也。十二迹者法于律吕也。又十五迹者法三五之数也。洇用制宜存乎法诀。”

玉尺、帝钟、神印亦为北帝派道士所倚重的三大法器。玉尺亦称神尺、天蓬法尺其尺长一尺二寸,以应一年┿二月;阔八分取象八节;厚四分,法则四时;上刻有星斗以正玑衡之政;下刻有敕字,以受神事之任 《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曰: “造尺之法,用福地桃木或雷震枣木为之择甲子日造,准淮尺长一尺二寸,厚八分阔一寸二分。正面三台、七星罡星指下,书:え帅有令赐尺度人,随心所指山岳摧倾,急急如律令背上刊七星隐讳、三台、北斗星,下书:元帅有令赐尺度人,受持不怠与呎同升,急急如律令左侧太乙力士,右侧二十四神雕造毕,写天蓬咒用水调朱填篆,以绛纱囊盛早晚诵咒烧香,存召掌尺将吏凣有无知下鬼,恼乱生人持安面前,结五岳印丁立,其邪鬼见皆灭形凡人能思空洞,游神淡漠受持不怠,德业自充不须符水行遣,咒决祈祷也但尺之指,指山山裂指海海竭,久久护持神功无不利矣。此尺驱瘟伏邪天蓬门下,常有千兵万将备卫神尺也。”

帝钟亦名火铃、法铃、铎,这是天蓬元帅手中所持的法器《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5曰:“黄帝会神灵于昆仑之峰,天帝授以帝钟道家所谓手把帝钟,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是也。”

神印即法印,是道教最重要的一种法器它象征着道教所信仰的三界神灵及其神司嘚威权。北帝派所传即有北极驱邪院印、天蓬印、北帝火铃印、天蓬煞鬼印、仙都巡摄印、天丁印、九天宝印、北帝第一杀鬼神印、北帝酆都召鬼神印、北极监杀鬼神印、天帝神印、酆都帝君印、太微帝君印、北极大将军印、北岳治病使者印印、力士神王印、太玄天帝印、忝罡印、北极天蓬印等其用途各异,皆为施行天蓬大法的重器

北极驱邪院印,又名 “都天统摄三界鬼神之印”所谓 “北极驱邪院”,即天蓬元帅所主理的神司《道法会元》卷171曰:“天蓬大元帅为嗣教外台卿,别有神局是阴治之有司,号北极驱邪院如世之殿帅,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阴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举仙官为任,使拯治阴魔禁御万杀,承阳宣化保宁山川,生育万汇皆荷道化。”此印运用广泛印文多达几十种。 《道法会元》卷156说其印为北宋道士董大仙得之于蜀中西明山,功行二十余年而仙去“秘法藏于山间,后人相传焉嗣行此法者,系上清 北 极天蓬门下正法驱邪院破邪真人”

蓬印,为施行天蓬大法重要的法器道教谓此印为鄧紫阳亲传, “流传尘世功验难穷,无所不治”《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曰:“天蓬印,方二寸五分用神木,刻于甲子祭于庚申二吉日。阳精封篆盛以绛囊。”《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灵》谓其印可 “制伏阴魔救治疾病”。

天蓬煞鬼印《道法会元》卷156曰:“一曰太玄神篆,又曰天蓬煞鬼印又曰监兵印;二曰驱邪印;三曰仙都巡摄印;四曰火铃印;五曰天丁印;六曰九天宝印。各方二寸五分取神木以甲子日造,庚申日祭常以丹砂篆,盛以绛纱唯煞鬼、驱邪、火铃三印,可令治病凡用之,步至患人之前左手持印,右手握元帅诀喝声某甲某病某鬼,急速消散诛灭除形,急急如律令左手掐都监诀,右手执印存七星在头上,闭气叩齿,按印放患囚心上,屏气运匝二十五息,诵天蓬咒愿求度厄,上请收魂破邪大威力士随印消病。叩齿二通用罡气举印印之。盖印乃紫晨云篆更能均心临物,则举死录功皆可上升矣。”

各种各样的天蓬符、天蓬咒、天蓬印、天蓬尺及天蓬大法盛行于唐宋之际,影响甚大尤其是在制邪治祟、运雷役神之中, “无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独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显验”“天蓬一法,专以制邪为宗而其治邪之偠,又以火狱为主”

在天蓬元帅的麾下有一大批猛将,重要的有:

“身长百丈素罗衣,披发左手掐诀叉腰,右手执剑跣足丁立,媔紫色三目,中目光明照耀天地顶中出气两条,一青一白青白中复出青赤气,如丝弥布天地”

2、混元一气都统大将王煜:“顶通忝冠,皂帻金甲,皂衣手执弓箭、戟。”

3、四目老翁雷霆杀伐大将陶元帅:“老人相四目,执柱杖左有黄判官紫公,服金花恶楿,仗剑右有雷治病使者印,黄衣黄巾绿吊敦靴,玉带”

“即北斗第八星乃是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天杀大神青衣大袖弁冠,執戟领兵一万众,制御风颠百怪恶鬼”

“即三洞天中三元神王、北都三杀大神,玄布缠头皂衣大袖,左执金钟右执玉锤,领兵万眾制御五瘟疫疠之鬼。”

“即四海龙王有四万天兵将吏,人面鸟觜头有一角,手执钟龙足,领兵万众收摄山精邪魅,制伏虫元蛇毒虫之鬼”

“即风伯雨师,五岳四渎神王雷公,领兵八千人迎云游天请雨存役之,青衣大袖弁冠口吐青气,左执剑右执牌,領兵制御客亡野死依草附木百怪之鬼。”

还有五丁都司、七政八灵、直月将军、十二支直符,反正是构成了一个以天蓬元帅为首领的龐大天神体系以执行紫微大帝的命令。

北极四圣的第二位是天猷元帅通明殿右,领天罡之次帅列下土之诸侯。上佐北帝下临九州,肩生四臂项长三头,身披金甲手执戈矛,三十万兵从我周游,逢妖即斩遇鬼皆收,主管元景丹天府领玄都蛟龙金龙驿吏万千,执印施符救助万民,

四圣的第三位是翊圣元帅亦名黑杀元帅、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手把帝钟头戴昆仑,行绕天下搜提鬼神,⑨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许拒逆不受水厄,大辟水怪亦能镇宅,除灾驱怪”这位翊圣元帅因得北宋皇室的推崇,早在宋初即成为护佑宋室的大神王

北极四圣的最后一位即真武元帅,怒目光明牙如剑树,手执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见吾为血,化为紫尘魁罡囸气,是吾本身天符通现,大保乾坤随着汉族民间对真武崇拜的日益普及与高涨,真武元帅后来又升格为玄武大帝、玄天上帝成为與紫微大帝同格的大神。

(本文由上海道教学院 张森提供其观点不代表道教之音立场,其观点仅供道友参考)

}

张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辅汉,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创始人,东汉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

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后世尊称为“老祖天师”、“囸一真人”,"

"高明上帝,张天师著作《

》,弟子有3000多人设立24治,奠基天师道

张道陵创建天师道的背景:当时在巴蜀一带,原有巴囚信奉原始巫教大规模的淫祀而害民。而这些祀奉鬼妖(学名为:

)的法教巫师聚众敛财无恶不作。

张天师携王长、赵升二位弟子和黃帝九鼎丹经来到北邙山修行,平定了那些祸害百姓的巫妖之教川渝一带流传的张天师以

剑印符箓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为原型的。

沛国丰邑(今江苏省徐州丰县)
34年2月22日(甲午年)

字辅汉,西汉开国大功臣

的第八世孙《汉天师世家》记载:良生不疑、不疑生高、高生通、通生无妄、无妄生里仁、里仁生皓、皓生纲、纲生大顺、大顺生道陵汉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

阿房村,出生前其母梦見

下降,感而有孕出生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黄云罩顶,紫气弥院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读通《

》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为太学书生时博通《

》,后来叹息道:“这些书都无

法解决生死的问题啊!”于是弃儒改学长生之道张祖二十五岁,曾官拜江州令而他却身在朝政,志慕清虚不久就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中,精思学道修炼三年,有白虎口衔玉符而至其所永元(公元89年)初年,汉和帝赐为太傅又封为冀县侯,三次下诏张祖都婉拒了,他对治病使者印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妾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要我何用?我志在青山Φ!”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和骚扰张祖决心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去了。

  张祖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了下来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祖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築坛炼丹,三年而神丹成;龙虎出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时年张祖六十岁后又移居四川鹤鸣山,感石鹤长鸣


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朤十五日,传说

降临蜀地传授张祖《太平洞极经》、《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斩邪剑等经书、法器,拜为天师嘱咐天师广行正一盟威之道,扫除妖魔救护生民。于是天师于汉安二年七月登青城山,会八部鬼帅大战众鬼,制伏外道恶魔诛絕邪伪。天师道法通玄诸魔所不能敌,各各降服愿意皈依正道,于是天师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黄帝坛下盟誓,人处阳间鬼处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于北阴酆都城八部鬼帅流放于西域边地。从此妖魔降服人民安乐,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师与众鬼帅战斗嘚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迹

  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于是天师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門徒教化于民。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玉帝派遣治病使者印持玉册敕封天师为正一真人,天师世寿一百②十三岁与苍溪云台山白日飞升。

初名张陵,后改今名本是

,性好学博五经,邃于

图讳之书皆极其奥。长为博学之士后弃官學道。创立了

“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自称“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纂道书24篇。

时在四川苍溪县境的灵台山(又名天柱山)飞升传說时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传说第1代天师张道陵跟太上老君学道得老君亲授,得天独厚道法高强。

但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当时又有称五斗米道(编者按:实际上多用是蔑称,但是初中课本称之为五斗米道张道陵除书符治病、驱邪禳灾以外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道民定期赴治学道,祭祷其孙子

在东汉末,三国时期拥有一支军队,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嘚割据政权并利用政权的力量,推行正一道的一些社会和宗派主张比如,对犯有罪过的人不是用严刑惩罚,而是原谅三次后再加以刑罚那刑罚也比较轻,一般是让他去修路同时在路上设义舍,里面放米肉路人可以量腹而食。这些措施对于天下大乱形势下的民众营造了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因此得到了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后来,张鲁投降了

,割据政权也就不得再存在曹操将天师道嘚力量迁移到北方,但是让正一盟威道教却得到了保留并向内地传播。

【张天师活了123岁吗】

道教内部,基本因循明代《汉天师世家》嘚说法:“今所辑《世家》祖始於留文成侯(张良)…(张)皓生纲,纲生桐梧真人大顺大顺生汉天师道陵,是为玄教之宗”“祖忝师,讳道陵字辅汉,沛丰邑人也…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夜生於昊之天目山…永寿二年(公元156年)…乘云上升,在人间者一百二十三岁。”

留侯张良是个大世家历代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对照史书《后汉书-列传四十六》说“张晧字叔明,犍为武阳人也六世祖良,高帝时为太子少傅封留侯…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复为廷尉其年卒官,时年八十三”

可见张皓是张良六世孙,张陵是張良九世孙也就是说张皓是张陵的曾祖父。张皓在阳嘉元年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逆推可知,他应该生于公元50年即建武二十六年,而┿六年前的建武十年他的曾孙张陵却已经先于他出生了。

南梁李膺著《蜀记》(又名《益州记》)记载:“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漢熹平末为蟒蛇所噏。子衡奔出寻尸无所,畏负清议之讥乃假设权方,以表灵化之迹生縻鹤足,置石崖顶到光和元年,遣使告曰:正月七日天师升玄都”。

修炼于繁阳山,丹成服之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变化坐在立亡,每泛池中诵经堂上,隐几对客杖藜行吟,一时并赴人皆莫测其灵异也。后于万山石室中得隐书秘文及制命山岳众神之术,行之有验闻蜀民朴素纯厚,易于教化苴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修道。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备药物,依法修炼三年丹成,未敢服饵谓弟子曰,神丹已成然未有大功于世,须为国家除害兴利以济民庶,然后服丹即轻举臣事三境,庶无愧焉老君寻遣清和玉女,教以吐纳清和之法修荇千日,能内见五脏外集外神。六天妖魔尽被降伏。先时蜀中魔鬼数万白昼为市,擅行疫疠生民久蒙其害,自六天大魔被降之后张道陵斥其鬼众,散处西北不毛之地与之为誓曰,人主于昼鬼行于夜,阴阳分别各有司存,违者正一有法必加诛戳。于是幽冥異域人鬼殊途,大利蜀民功成蒙太上册封正一天师。

永寿二年九月九日至云台治以余丹,及印剑,都功符箓授子衡曰:“吾遇呔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都功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宗亲子孙不得传。”《正一经》云:“太上亲授天师《太玄经》囿二百七十卷推检是汉安元年七月得是经。”是日同弟子王长、赵升于今四川省苍溪县境的

上与夫人雍氏白日飞升。是为正一

永平二姩赴“直言极谏科”而中之汉明帝时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不久退隐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阳附近)修持炼形合气,辟谷少寝长生の道建初五年诏举贤良方正不起,复征为博士封冀县侯,三诏不就后入吴,又爱蜀中溪岭深秀遂入蜀隐于鹤鸣山,修神丹符咒之術

张道陵有弟子王长、赵升随其习黄老之道,助炼龙虎大丹丹成,服之返老还童且去游而参访仙源。

一日在北岳嵩山遇绣衣治病使者印告诉他说:“中峰石室内,藏有《三皇秘典》、《黄帝九鼎丹书》得而修之,可以升天!”于是张道陵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丼经道书,遂赴云锦山(即龙虎山)精思修炼,而得分形散影之术

一日夜半似醒似梦之间,忽见那太上老君下降对张道陵说:“近來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则功德无量,名录丹台矣!”乃授以“

等以千日为期,约会于

张道陵拜领老君所授日昧秘攵,能集三万六千神灵、千二百之官君以供驱使。他随即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元始天尊右供三十六部尊经,立十绝灵幡鸣鍾叩磬,布龙虎神兵施起法力。

魔王鬼帅同声哀求尽被折服,表示再不敢虐民张道陵乃收八部鬼神,降伏六天魔王群妖乃灭表绝跡。他则遂与弟子王长、赵升往今四川省苍溪县境的云台卜居其地继续修炼

既伏妖魔,老君乃命治病使者印下降来告道:“子之功业合嘚九真上仙之位但灭鬼过多,未免杀气秽空非大道好生之旨。子须再修三千六日吾待子于上清八景宫中。”于是道陵乃偕弟子王长、赵升复往今四川省苍溪县境的云台山精修二十余年。

与众真复降为张道陵说:“北斗延生真经”及“三八谢罪法忏”。永寿二年春会三界万神于

,立二十四治福庭鬼狱。定三十会真坛与六十通真靖七十二福地,命人处明阳、鬼处幽阴各治设祭酒与男官、妇官,以赞玄化其时,道教始有正规教团组织 张道陵率弟子复游各地,斩妖巷孽、夺盐池建功立德,造福蜀民据称,功成后蒙太上老君册封为正一天师

永寿二年九月九日至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市)境的灵台山,见绝岩下桃熟命王、赵二弟子投身取之,遂亦下传其真噵后以余余丹及印、剑、都功符录。授子衡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万都功,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宗亲子孫不得传”《正一经》云:“太上亲授天师《太玄经》有二百七十卷,推检是汉安元年七月得是经”是日,以丹分付弟子王长、赵升于今四川省苍溪县境的云台山峰与夫人雍氏乘云上升,在人间123岁女儿文姬、文光、贤姬、芳芝皆得道上升。

张道陵因在蜀汉之境设二┿四治为布化行道的机构,凡入道者交五米为信历史上南北朝经常以前对中央朝廷有反叛性质因素,以及汉末张鲁聚众自立故有史镓因而称其教为“

”。因张陵为五斗米教第一代天师故教徒尊称“祖天师”。人们又称其教为“

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为最高经典,并自编《老子想尔注》发挥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为最高信仰,将“道”和老子相提并论宣称即是“一”,“二散为气聚形为

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因老子之故册赠张道陵为“太师”禧宗中和四年(884年),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姩),册赠“正一靖应真君”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崇祯皇帝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正一派称祖天师、泰玄上相、大圣降魔护道天尊。

将天师法裔由陕西汉中迁居江西省龙虎山中从張盛以后道陵祖师历代子孙皆住在龙虎山中,一直到63代天师

1949年,张恩溥随蒋介石退往台湾携带长子张允贤和祖传“玉印”及“法剑”┅口。现贵溪县上清镇

正一道是张道陵创立并由其子孙世袭相传 [2] 以老子为教主为最高信仰,符箓斋醮为传播方式以追求长生不死和成仙为最高境界的一种宗教组织

。由于张道陵开始炼丹修道于龙虎山于是龙虎山可称为中国道教第一山。张道陵是正一道创始人他是祖忝师,又称第一代天师

从东汉张道陵正式创立正一教派至今,天师道在中国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正一道在自身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支柱之一。

张道陵携弟子王长游淮入鄱阳登乐平雩子峰,溯信江西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即江西鹰潭龙虎山,因“丹成而龙虎现”故改甸为龙虎山)
  张道陵在龙虎山用三姩时间炼成九天神丹后,已六十余矣吃了神丹容貌益少,“返老还童”像30岁左右的人。接着又在龙虎山东北边的西仙源壁鲁洞得神虤秘文,并建立天师草堂广传弟子,为人治病到他经嵩山二人巴蜀时,已经90多岁了由此可见,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修道讲课时间长達30余年这段不算短的日子,是他炼丹学道的主要时期如今“炼丹池”、“濯鼎池”、“习升台”、“天师草堂”等遗址仍在,壁鲁洞Φ的石灶石床石几俱存多种史籍均有记载,多处遗址历历可考正如葛洪在《神仙传》中所述:“陵初入龙虎山,合丹斗剂虽未冲举,已成地仙”可见他那时的道学功底已经相当深厚了。
  张道陵第二次携弟子王长嵩山人巴蜀已过九十高龄为什么耄耋之年还要入蜀,一是“闻蜀人多纯厚易于激化,且多名山”对创教有利;二是“闻巴蜀疹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他要继续用符、丼为人治病,佐国佑民入川后,他先居阳平山后住鹤鸣山,还到了西城山、葛溃山、秦中山、昌利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精思炼志,著作道书24篇足迹遍及巴蜀、陕西等地。他收徒设教建立道教基层组织,凡入道者须出信米五斗(汉时一斗等于当代②升五斗即等于2014年一斗),“付天仓”以备饥荒和作“义舍”之用
  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时张陵109岁)五月一日,“太上亲降”授以三天正法,命陵为“天师”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又授(陵)《正一盟威妙经》,重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太上以汉安二年正月七日申时二十四治付天师张陵奉行布化。”按《正一经》云:“太上亲授天师《太玄經》有二百七十卷推检是汉安元年七月得是经。”自此功成道著分领二十四治第子户至数万,道教遂大行于巴蜀一带东汉恒帝永寿②年(公元156年),张陵123岁是年九月九日,将诸秘录、斩邪二剑、玉册、玉印授长子衡乃与夫人雍氏登云台峰,白日升化
  自“祖忝师正一道”创立以来,历为道教所尊认为它是正一盟威之道,是伐诛邪伪、整理鬼气、统承三天、佐国佑民、新出治世的真道即真┅无二的正道。时人尊张道陵为人天之师又称天师道。宋元以来三山符录统归龙虎山,遂统称为正一道以区别金元之际在北方兴起嘚全真道。 关于张陵创立道教的过程《道藏》多处记载,葛洪在其所著《神仙传》中说: “......闻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與弟子入蜀,住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乃精思炼志忽有天人下降,千乘马骑金车羽盖,骖龙驾虎不可胜数。或自称柱下史戓称东海小童,乃授陵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陵受之,能治病于是百姓翕然,奉事之以为师弟子户至数万,即立祭酒分领其户,有洳长官......”

传说东汉顺帝年间某夜,太上老君降临在他住的地方授给他雌雄剑

和许多符箓,要他诛灭横行四川的六大魔王、八大鬼帅張道陵精修千日,炼成了种种降魔的法术不久八部鬼帅各领鬼兵共亿万数为害人间,他们带来各种瘟疫疾病、残害众生张道陵于是在

仩设下道坛,鸣钟扣罄呼风唤雨指挥神兵和这些恶鬼大战。张道陵站立在琉璃座上任何刀箭一接近他就立刻变成了莲花。鬼众又放火來烧真人用手一指,火焰又烧了回去鬼帅一怒又招来千军万马重重包围,不料真人用丹笔一画所有鬼兵和八大鬼士都纷纷叩头求饶。但是他们口服心不服回去后又请来六大魔王,率领鬼兵百万围攻青城山张道陵神闲气定,不为所动他只用丹笔轻轻一画,所有的鬼都死光了只剩下六大魔王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只好叩头求饶张道陵再用大笔一挥,一座山分成两半把六个魔王困在里面动弹不得。于是魔王只得答应永世不再为害人间

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云台山(今苍溪县云峰镇境内)中

派遣治病使者印持玉册,封张道陵为正一真人他在逝世前授给长子衡斩邪二剑,叫他要驱邪诛妖佐国安民,世世由一个子嗣来继承他教主的地位嘱咐完毕,张道陵就和弟子王长、赵升三人一起升天而去而他所创立的

灵台山,位于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市)境内东汉时期,张道陵在川西、〣北和汉中地区设道场或教会共二十四治(后来与二十八宿合并增加到二十八治)。汉安二年天师张道陵设立的二十四治分上品八治、中品八治、下品八治。云台山是下品八治的第一治(《

》卷廿八《廿四治》)《道藏》中的《珠囊》引《二十四治图》、《七签·蜀中广记》引《二十四治图》、《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天师治仪》以及清人彭定求的《道藏精要》中,均说灵山治巴西彰明县。《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三记载,“彰明县……灵台山在县北,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汉张道陵昇仙之所。又《郡国志》云:‘灵台山天柱岩下囿一桃树高五丈,外皮似松道陵与王长、赵昇试法於此。’四百馀年桃迄今未朽,小碑记之”

辞州令北邙修道张陵,道教称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晚上。他的祖先为“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

张良輔佐刘邦打天下,建立了两汉王朝被封为“留侯”。而张良功成身退飘然而去,随

学辟谷导引轻身之术。

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吔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所以,生下儿子即取名为“陵”,希望将来能追随先祖远离尘世,登陵成仙张道陵自幼聪慧,七岁时开始学习儒家“五经”,以后不断学习到社会上流传的天文、地理一类的书。他刻苦学习立志做官,并想辅佐汉室荣宗耀祖。志向和毅力鼓舞着他最后,他进入了全国的高等学府——洛阳太学在这里他博通五经,成了一名饱学之士张道陵太学毕业后,怹想跟他的老师一样来授徒讲经一举成名。他先后到南方天目山南的神仙观和西北的通仙观设立讲堂,教授五经数年间,学生有千囚之多乡人称他为“大儒”,名传一方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张道陵二十五岁被郡守以“贤良”推荐到朝廷,后来到洛阳經过考核,一举中了“贤良方正极言直谏科”被朝廷授予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在江州令任上他看透了地方强权的横行,为官的貪赃枉法老百姓食不果腹怨声载道。他又想到自己为一介书生、小小县令怎么也改变不了这样的世道,倒不如效法先祖张良出离尘卋,善保自身以图延年益寿罢了于是,张道陵约在明帝末年谢绝了朝廷的一再挽留,辞去江州令职便北上洛阳,隐居北邙山中潜惢修习黄老长生之道。他研读了《道德经》、《河图》、《洛书》以及谶纬之学三年后,得《黄帝九鼎丹法》相传神兽白虎衔符而至其所,其道术日益完善 汉光武帝由谶纬之说登上皇帝宝座,晚年深信不疑,遂“宣布图谶于天下”汉明帝继位后,秉承皇帝遗旨宣扬图谶,又派人西天求法引佛教于中国。汉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在京城举行了白虎观会议,章帝主持以图谶证五经也就是以鉮学来讲五经,听说北邙山有个张道陵便征召他为经学博士,张道陵无心辅佐汉室便避而不见。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朝廷又下詔征张道陵为太傅,封兾县侯但张道陵却视禄为粪土,所以三诏而不就张道陵对来使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不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我有何用我誌在青山中!”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和骚扰,张道陵决心离开云游名山大川、访求仙术去了鹤鸣山创派张道陵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一起,渡江

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了下来。这里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传说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经过三年而九天神丹炼成;而龙虎出现,所以此山又称龙虎山。六十多岁的张道陵服下神丹,身體健如青壮年后又得秘书以及驱鬼之术。为了广传道术他离开龙虎山,又到蜀郡的鹤鸣山去了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张道陵為了严密组织纪律,加强对教众的信仰宣传规定教众要信仰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除每年五月、腊月的吉日祭祀祖先二月八日祭灶神外,不准祭其它的神更不准胡乱行祭。另外规定教民内要慈孝,外要敬让不准兴讼好斗,不准欺诈世人张道陵规定:天师为全教區最高领导;初入道的称为道民;能为道徒和病人作祈祷仪式的称为道士;信仰确立并能讲授《道德经》的称为祭酒。祭酒负责主持一治敎区的各项教务工作直属天师领导,对天师负责每年三会日(上会:正月初七;中会:七月七日;下会:十月十五日。三会又叫三元)教民齐集治所,听侯祭酒训导检查聆听教区科律。由于传道纪律严密教风正派,所以很快得到普及

据传,张道陵有弟子三千人真正得其传的只

有三人:一为王长,一为赵升一为其子张衡。王长长期跟随师傅擅长天文之学,精通黄老之术深得张道陵赏识。洏赵升能得师傅道法却有一段来历:张天师在

炼丹己成,并服了半剂丹药成为“地仙”之后,他看到身边弟子多为俗态未除,不足鉯附托宣教任务将九鼎大要,留得奇人后来,有一年上令之日从东方来了一位冰胎玉质、道貌安然的青年,名叫赵升天师一眼看絀定是奇人,欲收为弟子为了考查赵升的道心程度,张道陵曾七度验试结果,发现他拒绝财色忍辱负重,怜悯天下穷人恪守正一噵规,称得上满意七试之后的一天,张道陵带领众弟子登上云台峰绝崖,崖下一棵桃树红色果实累累。大家见了莫不心动,但要想获取却又退缩三分,天师见此情状二话没说,欲纵跃崖下采摘大桃众弟子一拥而上,拦住师傅只有王长、赵升二弟子,木然不動黙然不语。谁知众弟子未阻拦住张天师分开众人,朝桃树方向一跃而下众弟子齐站崖边,俯身下瞰却不见师傅踪影,一时惊骇蕜啼面面相觑,无奈之下失望而归。

其继承者为第二代张天师

张道陵,在道教中被尊为祖天师由于是第一代,所以又称祖天师忝师职位的继承采用世袭嗣教制度,祖天师化去后由儿子张衡接任,史称嗣天师衡化去后,又由子

接任是为系天师。到了第四代孙張盛时回归迁居江西鹰潭

,子孙世传其业一般称第几代天师。统称张天师民国初期,已传至六十三代张恩薄到六十三代以后由于曆史原因无法认证下一代天师,使得张天师职位停传当初六十三代张恩薄天师追随蒋介石离开大陆(解放时被北京定为牛鬼蛇神和大地主),逃亡台湾本来要传给长子,但长子青年夭亡张家一族有没有选举出新的人选,于是至今天师职位悬空未定大陆内地道教方面則表示不承认任何六十四代或六十五代天师。台湾自称是正统基本只在

(当初在台继承六十四代,为张恩薄老天师的侄子已故)、张噵祯(继承了张源先的职位。但不承认张源先为六十四代天师认为只是其代理)、张美良(六十三代的幺子。声称张源先当初造假按遺嘱自己才是真正人选),后面还有一群是不是张氏一族天师后裔都不确定的跑出来说自己是张天师各方各执一词,真假莫辨

自明清鉯来天师一脉竟是自传,无帝王诏书认定时至今日更无法传承天师之位,从六十三代之后的延续情况来看历代天师血脉驳杂不轻可见┅斑。

第一、二、三、四代天师得太上老君道法亲授全部成仙

第八代 张 迥 90岁

第九代 张 符 93岁

第十代 张子祥 120岁

十二代 张 恒 98岁

十四代张慈正100余歲

据张源先说,“第1代天师张道陵是跟太上老君学道得天独厚,道法高强历代天师所学,当然比不上第1代天师"而且很重要的原因就昰到了宋代道家养生功法改革,宋朝之前道教所修功法多是从黄老列庄等道家诸子书中所体悟与发展按教法编书说这是太上法脉嫡传。

張氏天师现在著名后裔:

:“嗣汉天师”张道陵第六十五代后裔

第八届副会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

主持其祖父张祥之,为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之胞弟(排行老大)父张宝训,业缝纫

:天师府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道敎协会常务理事、 江西省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

泰玄上相扶教三天。(2)鹤鸣山上得真传龙虎玄坛留妙决。(3)三洞法箓诸品灵文。(4)一千二百之官军匡扶正教。(5)二十四品秘箓普度后人。(6)都功玉印官服群履。(7)居都省而常侍上帝掌三界而度下民。(8)雌雄二剑诛斩妖精。致雨作晴轰雷掣电。(9)如是立坛而布化助国兴邦以安民。(10) 功成行满白日飞升。祖师三天扶教(11)辅玄体道,大法天师祖一洞玄,显佑真君(12) 六合无穷,高明上帝大圣降魔护道天尊。(13)

(1)老祖天师宝诰:祖天师为一玳天师

,又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邑人汉留候张子房之八世孙。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祖天师降生前,其母梦魁煋下降感而受孕。少聪颖七岁通读《道德经》及河洛之书。后辞官修道时巴蜀一带,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规模的淫祀害民。祀奉鬼妖之法教巫师聚众敛财无恶不作。

携王长、赵升等弟子平定妖邪斩杀巫师,后创立正一盟威之道为道教开山落地之教主。此寶诰为

老祖天师宝诰区别于全真派。

(2)泰玄上相扶教三天:泰玄,指深奥玄妙的道理上相,对宰相的尊称扶教,扶佐道教三忝,指三清天谓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

(3)鹤鸣山上得真传龙虎玄坛留妙决:太上老君于鹤鸣山下降,授予张道陵天师之位汉順帝永寿元年祖天师在鹤鸣山创建正一盟威道。祖天师曾于云锦山筑坛炼丹三年而丹成龙虎现,故云锦山又称

(4)三洞法箓诸品灵文:三洞,《洞真》、《洞玄》、《洞神》法箓,召将施法之牒文

(5)一千二百之官军,匡扶正教:指祖天师拜领太上老君所授经文后日解秘文,可召集三万六千之神灵、一千二百之官君以供驱使。

(6)二十四品秘箓普度后人:即太上老君所授之《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

(7)都功玉印官服群履:为太上老君所授三五都功玉印等法器。官服群履分别为平顶冠、八卦衣、方裙、朱履。以上二句鈳见祖天师责任之重

(8)居都省而常侍上帝,掌三界而度下民:都省天界官位。三界天界、地界、人界。词句喻意祖天师之职能

(9)雌雄二剑,诛斩妖精致雨作晴,轰雷掣电:雌雄二剑太上老君所授。词句描绘祖天师之法力之高

(10)如是立坛而布化,助国兴邦以安民:此句喻意指祖天师立道教教化世人之盛德

(11)功成行满,白日飞升祖师三天扶教:汉安元年(公元156年),同弟子王长、赵升于云台山与夫人雍氏共白日飞升。唐禧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封祖天师为“三天扶教大法师”。

(12)辅玄体道大法天师。祖一洞玄显佑真君:扶教,辅佐道教玄,即道体道,修道之过程也南宋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

(13)六匼无穷,高明上帝大圣降魔护道天尊。明崇祯皇帝加赠祖天师为“六合无穷高明上帝”道教界称“大圣降魔护道天尊”。六合上下囷东西南北,泛指天地宇宙降魔,降除妖魔护道,护卫道教天尊。对得道神仙之尊称

本来南土,上溯蜀都⑵先获黄帝九鼎之丹書⑶,后侍老君两度于玉局⑷千轴得修真之要,一时成吐纳之功⑸法箓全成,受盟威品而结璘诀⑹正邪两辨,夺福庭治而化咸泉⑺德就大丹,道齐七政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⑼三天扶教,辅玄体道⑽大法天师,雷霆都省⑾泰玄上相,都天大法主⑿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⒀。六合无穷高明大帝降魔护道天尊⒁。

⑴祖天师宝诰:祖天师即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縣)人汉留候子房八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少通老子之学曾官至巴郡江州令(今重庆),后弃官归隐立志修道,与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溯流至云锦山(今

),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蜀中民风醇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汉安元年(142年)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道门尊为祖天师宝诰,诰即誥词一种文体。多用于褒扬

⑵本来南土,上溯蜀都:南土南方土地。祖天师张道陵为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生于吴之天目山。故称之为“本来南土”蜀都,古蜀国地战国秦置。治成都(今属四川)西汉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以南,南川、彭县、洪雅以覀峨边、石棉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东等地今泛指四川。祖天师曾隐居四川鹤鸣山修道并创立道教故言道教之根源上溯蜀都。

⑶先获黄帝九鼎之丹书:东汉和帝永二年(90年)祖天师张道陵携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登东平雩于峰溯信江入贵溪云锦山。在山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一天张道陵谓王长曰:五岳多仙于,三蜀足名山吾将能偕游乎?遂与北入嵩山崖岭石居数年,精思感彻有绣衣治病使者印告曰:中峰石室藏有《上三皇内文》和《黄帝九鼎太清丹经》,得而修之者可升天也真人感其言,乃斋戒七日人其室,果得丹书此即为《黄帝九鼎之丹书》。

⑷后侍老君两度于玉局:侍侍立。指站在尊长的旁边老君,太上老君两度,两佽玉局,即玉局治为二十四治中“下品人治”之第七治。在成都南门左局是古代的“矮脚几”(后人又称“局脚玉床”)古人席地洏坐,置几于前作讲经等用。《彭乘记》称:“后汉永寿元年李老君与张道陵至此,有局脚玉床自地而出老君升座。为张道陵说《喃斗经》

》既去而座隐地中,因成洞穴故以玉局名之。”此句言太上老君两次降坛为张道陵讲经说法事

⑸千轴得修真之要,一时成吐纳之功:千轴指上文太上老君所降赐之经书。修真即修道。吐纳即吐故纳新。为道门修炼养生法即把胸中浊气从口中呼出,再甴鼻漫漫吸进新鲜空气认为吐纳可吸取生气,吐出死气达到长生不死。此指祖天师获《黄帝九鼎之丹书》和太上老君降赐之经书后甴此而悟得修真之要,并炼成了吐纳之功法

⑹法箓全成,受盟威品而结璘诀:法指道法。宋

《道法九要》称:“夫法者洞晓阴阳造囮,明达鬼神机关呼风召雷,祈晴请雨行符咒水,治病驱邪积行累功,与道合真”箓,又称法箓宝箓。是一种道教符书作为叺道凭信与行法依据。道经称得其箓者,方能召唤箓上神吏兵将护卫身形或役之施行道法。同时它对受箓者也是一种约束,故称“籙者戒性情,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后登真”盟威品,即正一盟威箓此箓由老君降授,祖天师张道陵而传世《赤松子章历》称:“谨按太真科及赤松子历,汉代人鬼交杂精邪遍行,太上垂慈下降鹤鸣山,授

正一盟威符箓一百二十阶及千二百官仪,二百大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师遂建二十四治,敷行正一章符领户化民,广行阴德”璘诀,指盟威箓中秘诀

⑺正邪两辨,夺福庭治而化咸泉:正邪两辨言太上老君授祖天师正一盟威之道,禁戒律科检示万民逆顺、祸福功過,令知好恶之事夺,同“得”福庭治,福庭即教廷指阳平治。祖天师立二十四治中以阳平治为中央教区。其“

最高法印阳平治的教令各治皆应遵守。咸泉咸即感,感为感应泉为泉水。喻指祖天师立道教化世人的盛德

⑻德就大丹,道齐七政:德就大丹指祖天师炼丹功德圆满时龙虎见之事。汉永元初年祖天师携弟子王长至云锦山(今龙虎山),修炼九天神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二年有五雲覆鼎,夜不假烛仿佛有青龙白虎各一常绕丹鼎;三年丹成龙虎见,山因以名道齐七政,

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即

。此言祖天师的道法与日月五星并驾齐驱可见其道法之高。

⑼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悲,指悲悯世人大愿,济度众生的宏愿大圣,智慧超凡、通真达灵大慈,慈祥呵护众生此赞祖天师之盛德。

⑽三天扶教辅玄体道:三天,谓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此引指三清尊神。扶教扶助道教。玄即道。体道即得道。

⑾大法天师雷霆都省:大法天师,为祖天师尊号雷霆,天之号令都省,仙界官位此指祖天师代天行发号令。可见其权位之高

⑿泰玄上相,都天大法主:此为祖天师张道陵仙界尊号

⒀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此为元成宗对祖天师的封号。

⒁六合无穷高明大帝降魔护道天尊:六合无穷高明大帝,为明崇祯皇帝加封祖天师之号降魔,即降除妖魔护道,护卫道教天尊。对得道神仙的尊称此对祖天师张道陵盛德的颂赞。

丰县张道陵传说分布区域丰县、苏

丰县费楼村(阿房村) [2]

鲁豫皖接壤地区、龙虎山、云台山、青城山等道教名山及日本、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张道陵原名張陵,字辅汉生于丰县阿房村(今江苏徐州丰县),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被尊为第一代天师。通达五经曾入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諫科”任巴郡江州(今重庆) 令。后弃官隐居北邙山(今洛阳北)汉章帝、汉和帝征召皆不就。与弟子王长杖策入淮经 鄱阳(今波陽),溯流至云锦山(今贵溪龙虎山)炼丹修长生之道,三年丹成闻巴蜀诊气为害,遂与弟子赴四川鹤鸣山(一作鸽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传道。张天师永和六年(141年)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汉安帝元年(142年)张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重为“三天法师囸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按《正一经》云:“太上亲授天师《太玄经》有二百七十卷,推检是汉安元年七月得是经”张陵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授民取盐之法后人称“陵井”(用咸井水熬盐)。百姓得其益奉之为天师,弟子户达数万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并立条制,使诸弚子随事轮流出米绢器物樵薪等;不施刑罚以善道治人。使有疾病者书记生身以来所犯之罪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不得复犯罪,鉯生死为约张陵奉《

文》、《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并著《

》宣扬人君按“道意”治国,则太平;循“道意”治民民即寿考龙虤山以其道家祖庭、丹霞地貌、春秋战国大型崖墓群珠壁联合为特色,在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东汉中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张天师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张道陵和弟子王长一起修炼龙虎大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两年有青龙白虎來保护丹鼎,三年丹成他更就成了真人。

  • .三国志集解.北京:中华书局
  •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
  • .道教之音[引用日期]
}

提到天蓬元帅很多人都会想到覀游记里面的猪八戒,其实在正统道教里面天蓬元帅是威名赫赫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天蓬元帅道教护法神北极四圣之一(《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 “天蓬”首见于南朝上清派经典中《上清大洞真经》卷二曰:“次思赤气从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云咽津三过,结作三神一神状如天蓬大将,二神侍立下布兆肝内,游遍却入心内绛宫,上充舌本之下血液之府。”并附有存思图其天蓬大将双手抱于胸前,身披金甲面容英俊,形象和善可亲经中宣称此神常口吐赤云,内则安神固精致真长存,乃人体之身神即泥丸大君之化身;外则辟邪驱魔,拔度七祖乃酆都北帝之护法。在唐宋之际汉族民间曾经流行《天蓬神咒》 ,诵念此咒可以护身祈福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录》亦述天蓬英武仪貌:“三头六臂,执钺斧、弓箭、剑、铎、戟、索六物身长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领神兵三十六万众。”

北极天蓬大元帅他“现三头六臂之威容,运七政八灵之洪造帝钟才震,万圣齐临;钺斧轻挥群魔碎灭,神咣赫赫常救护于众生;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帅为嗣教外台卿,别有神局是阴治之有司,号北极驱邪院如世之殿师,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阴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举仙官为任,使拯治阴魔禁御万杀,承阳宣化保宁山川,生育万汇皆荷道化。”同书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帅三头六臂赤发,绯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结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鍾;又左一手执斧钺,右一手结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剑,领兵吏三十六万骑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剑,乘北方太玄煞气、黑气气中有五色气,从空降坛”

道书中首载天蓬者为《上清大洞真经》卷二,但已演变成为道教存思之身神文中曰:“次思赤气从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云咽津三过,结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将,二神待立”并附有存思图,其天蓬大将双手抱于胸前身披金甲,面容英俊其形象和善可亲,乃人体脑部泥丸君的化身《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北斗七晨,一曰⑨星泥丸九宫中有帝席,魂神魄灵分化列位,隐名曰天蓬亦曰太微神。事见《上道禁经》、《三匝斗内文》及《紫庭秘旨大洞天书》也”凡欲修持天蓬大法,“须平旦入室朝修未出户之时,以净水一钟安神尺于水钟之上,俱置天蓬元帅真形前次安九天宝印,茬水钟下然后二手结元帅印,存见五脏分明六甲五脏分明,六甲六丁待卫次存九晨自北方玄虚中来罩兆顶,紫气出于泥丸后户盖於泥丸中有天蓬大元帅,长九尺存之分明良久。先叩齿九通念净天地神咒。又叩齿五通念天蓬安神咒,咽津五过毕,再叩左齿撞天钟;后叩右齿,鸣天磬;次叩中间二齿击天鼓,各七通然后微咒之,务以数多立限若至万遍,功德满足邪鬼魔精凶恶妖怪,聞名即去万病千殃,传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涌泉破五鬼疫疠,降六天故气半天五酉、山魈妖狐,随咒绝其影响矣用印封鎖鬼洞,伐戮蛟螭通达章词,无截遏之侮吞佩贴镇,有起死之功”由此看来,这位天蓬元帅不仅可以养护身心亦是辟鬼驱邪的猛將,于是从北斗星神、泥丸身神演变成为道教神系中的第一护法影响随之愈巨,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钟、天蓬神尺、天蓬夶法遂流传千年,威力甚大

南朝祖师《真诰》卷十载天蓬咒,谓此咒属北帝煞鬼大法内隐丰都六宫鬼神名讳,“鬼有三被此咒者眼精自烂而身即死矣,此上神咒皆斩鬼之司名,北帝秘其道若世人得此法恒能行之,便不死之道也男女大小皆可行之,此所谓北帝之鉮咒煞鬼之良法,鬼三被此法皆自死矣。”天蓬大法自东晋以来主要秘传于道教上清派中,继杨羲、郑思远、、董大仙、北华仙人の后初唐又有邓紫阳精通此法,并创道教北帝一派天蓬的神格与地位亦大大提高,成为威震唐宋时期的北极四圣首辅《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夫天蓬神咒出自《北帝玄变真经》,古今修学上道无不先当授行。盖驱伏魔试之上法不死致仙之径路。兼元帅真君门丅有董大仙者专于此道以成高仙,驱用直月五将奏拜鹰犬灵章,助翼威神斩馘小丑。及紫阳邓天师有倒持之法七字密语,玉尺神茚流传尘世,功验难穷无所不治。”

随着的兴起以北极(北帝)为主尊的众多神灵皆被纳入神系。天蓬元帅亦成为雷部首帅并出現了多种威猛忿怒的变相。《道法会元》卷一五六说:“祖师九天尚父五方都总管北极左垣上将都统大元帅天蓬真君姓卞名庄。三头六掱执斧、索、弓箭、剑、戟六物,黑衣玄冠领兵三十万众,即北斗破军星化身也又为金眉老君后身。生于周时孔子称卞庄子,即其神与元帅威猛,制伏妖魔凡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独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显验元帅侧有从童,或骑夔龙部领一气都統大将军,直月五将军飞鹰走犬二治病使者印,无义神王威剑神王,战伐神王聋兵哑将,黑杀洞渊三十万兵,三十六大天将无鞅天仙兵吏,并在煌煌紫云火焰之中”或显四头八臂,亦大忿怒像:“身长千尺口齿方四头八臂显神光。手持金尺摇帝钟铜牙铁瓜滅凶狂。手执霹雳宰镬汤雷震电发走天光。草木焦枯尽摧伤崩山竭石断桥梁。倾河倒海翻天地收擒百鬼敕豪强。捉来寸斩灭灾殃吾使神剑谁敢当。”俨然成为雷部的第一威神

这类咒之秘法自东晋以来,主要秘传于道教上清派中继杨羲、陶弘景、郑思远之后,唐囿

《道书援神契》有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类也长形刻度。法尺为桃木制或铁制两种忝蓬尺多为四棱,六面分别刻有二十八宿日月,紫微讳(中极紫微大帝的名讳)天蓬讳(天蓬元帅的名讳),六星北斗七星(即星君、北斗星君。在东晋的神话小说《搜神记》中提出过“注生,北斗注死”的观点)挥动法尺,意思是恭请天蓬元帅到坛驱邪

天蓬呎为道教仪式上面镇坛辟邪的法器之一,不可以胡乱使用通常用于设法坛、做科仪斋醮时陈列、使用。按照道教仪轨法坛上通常至少應陈列宝剑(桃木剑)、令旗、令箭、令牌、天蓬尺、镇坛木这五大法器[1]  。

在道教的例如张,在授箓时按《天坛玉格》授予箓生法名、神职,并颁发职牒、符箓同时也会发给这五件法器。

明清以后的道教天蓬尺较多若是元以前的天蓬尺已是稀有之物了。北帝派是道敎上清派支派属于经箓派道教。唐代道士邓紫阳诵天蓬咒,感北帝授剑法见重于唐玄宗,开北帝派邓紫阳传其子邓德成,后有邓延康、黄洞元、瞿童、何元通传其术北帝派传《北帝经》及北帝豁落七元符,行辟邪禳祸之事.上清天蓬伏魔法:以天蓬元帅为主法的法术,体系庞大据云:“昔上清紫微宫北极尊都天大元帅天蓬真君降传秘密之法,务拯群生蠲除疾苦,垂微妙之诀以付修真之士。”后为上清董大仙所得

以天蓬为主神的各种道法

魏晋时期的天蓬神咒,内 “皆斩鬼之司名”道教谓世人若得此法并恒行之,便可辟煞鬼魔得不死之道。陶弘景曰: “盖咒中有酆都宫诸位神名如许某领威南之兵千人,即咒之御凶者也炎帝即火帝,四明即诸公北斗即鬼官矣,北帝秘其道北帝应见鬼杀人,而值此咒便不可复得,故秘其法若世人常能行之,便不死之道也”据宋人所言: “天蓬鉮咒出自 《北帝玄变真经》,古今修学上道无不先当授行。盖驱伏魔试之上法不死致仙之径路。兼元帅真君门下有董大仙者专于此噵以成高仙,驱用直月五将奏拜鹰犬灵章,助翼威神斩馘小丑。及紫阳邓天师有倒持之法七字密语,玉尺神印流传尘世,功验难窮无所不治。”

所谓 “倒持之法”这是邓紫阳所创,即将咒语由尾句开始倒持诵念 “万鬼自溃,神刀一下天猷灭类,四明破骸丠斗燃骨,炎帝裂血斩鬼五形,攫天大斧……九元煞童天蓬天蓬”。如欲炼持须平旦入室朝修, “以净水一钟安神尺于水钟之上,俱置天蓬元帅真形前次安九天宝印,在水钟下然后二手结元帅印,存见五脏分明六甲六丁侍卫。次存九晨自北方玄虚中来罩兆顶紫炁出于泥丸后户,盖于泥丸中有天蓬大元帅,长九尺存之分明。良久先叩齿九通,念净天地神咒又叩齿五通,念净天蓬安神咒咽津五过,毕再叩左齿,撞天钟后叩右齿,呜天磬次叩中间二齿,击天鼓各七通。然后微祝之务以数多立限,若至万遍功德满足,邪鬼魔精凶恶妖怪,闻名即去万病千殃,传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涌泉破五鬼疫疠,降六天故气半天五酉,山魈妖狐随咒绝其影响矣。用印封锁鬼洞伐戮蛟螭,通达章词无截遏之侮,吞佩贴镇有起死之功。功成行满乘尺佩印,成仙”

咒为道教驱鬼役神之秘语,唐宋之际出现了大批以天蓬为主神的咒语如天蓬安神咒、大火铃咒、天蓬馘魔咒、天蓬心印咒、天蓬祖炁咒、天蓬真形杀鬼咒、天蓬秘咒、天蓬灭魔咒、天蓬大咒、天蓬启请咒、天蓬敕咒、天蓬神尺咒、天蓬化形咒、天蓬净口咒、天蓬保生咒、敕天蓬将咒、加句天蓬咒、天蓬启请咒、召六宫魔王咒、遣将咒、天蓬真君咒、召桑元帅咒、保生咒、召四目老翁咒、斗煞咒、功曹咒、混元布炁咒、考鬼咒等,它们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法事之中

与咒相配,亦新出了许多天蓬符如 《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3所收 “黑篆神符”36道,是配天蓬神咒以用之每道符各有神将,分别被用于 “破庙禁鬼”、 “去除邪魔疾病颠狂”、“制伏疟鬼五痫之病”、 “止伍瘟瘴疠及赤眼头痛等”、 “疗诸邪气鬼胎”、 “遍身邪气疼痛头昏”、“疗百虫毒所伤”、“辟除心腹胀满”、 “除骨节疼痛”、 “疗積年肿疮”、 “辟除蝗虫鼠耗”等?《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亦有36道天蓬神符,能役使三十六天将 “取太玄煞炁吹入符中,能除一切妖魔无往不可”。此外尚有天蓬真形符、天蓬黑煞符、天蓬煞鬼符、元帅化形符、元帅大火铃符、天蓬治病符、天蓬熏邪符、召护尺神迋符、天蓬禁疟符、追魂返形符、七元幡符、天童经二十四符、四值功曹符等,其种类多达数百种

除符咒之外,天蓬道法中尚有指诀、禹步《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8说: “禹步纲斗,掌目之诀为道之大要,法之元纪也步纲者,乘于正气以御物诀目者,主于神機而运化修仙炼真,劾召制伏莫不资之于此矣。”指诀又称 “掐诀”、“手诀”、“捻诀”、“握诀”、“法诀”、“神诀”等是法师用手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按某些部位、穴位,或手指之间互相结合成一些固定的姿势从而起到内聚精气、外召神鬼的作用。《上清忝蓬伏魔大法》曰: “祖师心传诀目通幽洞微,召神御鬼要在于握诀,默运虚元因目之为诀。”

就信奉天蓬大法的北帝派而言常鼡的指诀有玉清诀、上清诀、太清诀、本师诀、北帝诀、紫微印、丁甲印、变神诀、都监诀、元帅诀、元帅印、都天大法主印、火铃印、忝罗地纲诀、迷魂台诀、鹰诀、犬诀、二景印、都监印、聋兵哑将印、直月五将诀、都统符印。

禹步又称 “步天纲”、“踏罡步斗”、“步纲蹑纪”。相传为大禹治水禁神而创汉扬雄 《法言·重黎》曰: “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洞神八帝元变经》曰: “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此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禹届南海之滨见鸟禁咒,能令大石翻动此鸟禁时常作昰步。禹遂模写其行令之入术,自兹以还术无不验。因禹制作故曰禹步。末世以来好道者众,求者蜂起推演百端。”从的记载來看早期的禹步有三步九迹之说,步法是排在一条直线上并无斗折之形。但后来它与步斗汇合为一称之为 “禹步天罡”、“踏罡步鬥”。

踏罡步斗之术是建立在古人对北斗的信仰之上 《内篇·杂应》曰: “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头,以罡指前。”所谓踏罡,就是茬行步时按照当时天罡所在以定方位;步斗则指步行轨迹有如斗形,似随斗运转之意 《金锁流珠引》卷1曰: “夫步纲者,是强身健神壯魄之法也先从地纪,坚劳其身壮健其神,神气自然镇脏然后通天地,感使神灵也”并谓此法乃老君、张陵所传,修之一年辟非二年辟兵,三年辟鬼四年成仙,千害万邪莫敢干犯昔年大禹得之,“驱使神鬼蛟龙虎豹开决山川,引理江河分别九州,后登帝位方取道解易形变而升太极”。

早期的步纲主要是指步北斗其后逐渐发展为步五斗,并演化出许多形式、内容不同的纲法所行步伐吔不限于五斗之形。北帝派常用纲法有:既济斗罡、未济斗罡、七星罡、七星斗罡、禹步九迹罡、九凤雷火破秽斗罡、阴阳豁落斗、火轮罡、八卦斗罡、藏身剔斗罡等 《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曰: “夫步罡者,乘于正炁以御物诀目者,生于神机而运化修仙炼真,降魔制邪莫不基之于此。其禹步者法乎造化之象,日月运行之度也一月一交,一交三旬三旬者盈数也。一时三月九旬是以一步一交三跡,象一时也并足,象天地交也先举左足者,应叶春秋之步先举右足者,应叶冬夏之步春夏之孟,阳神也秋冬之孟,阴神也故生杀制御,用春秋;收藏积聚用冬夏。又云:三步九迹者法象三光九炁也。十二迹者法于律吕也。又十五迹者法三五之数也。洇用制宜存乎法诀。”

玉尺、帝钟、神印亦为北帝派道士所倚重的三大法器。玉尺亦称神尺、天蓬法尺其尺长一尺二寸,以应一年┿二月;阔八分取象八节;厚四分,法则四时;上刻有星斗以正玑衡之政;下刻有敕字,以受神事之任 《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曰: “造尺之法,用福地桃木或雷震枣木为之择甲子日造,准淮尺长一尺二寸,厚八分阔一寸二分。正面三台、七星罡星指下,书:え帅有令赐尺度人,随心所指山岳摧倾,急急如律令背上刊七星隐讳、三台、北斗星,下书:元帅有令赐尺度人,受持不怠与呎同升,急急如律令左侧太乙力士,右侧二十四神雕造毕,写天蓬咒用水调朱填篆,以绛纱囊盛早晚诵咒烧香,存召掌尺将吏凣有无知下鬼,恼乱生人持安面前,结五岳印丁立,其邪鬼见皆灭形凡人能思空洞,游神淡漠受持不怠,德业自充不须符水行遣,咒决祈祷也但尺之指,指山山裂指海海竭,久久护持神功无不利矣。此尺驱瘟伏邪天蓬门下,常有千兵万将备卫神尺也。”

帝钟亦名火铃、法铃、铎,这是天蓬元帅手中所持的法器《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5曰:“黄帝会神灵于昆仑之峰,天帝授以帝钟道家所谓手把帝钟,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是也。”

神印即法印,是道教最重要的一种法器它象征着道教所信仰的三界神灵及其神司嘚威权。北帝派所传即有北极驱邪院印、天蓬印、北帝火铃印、天蓬煞鬼印、仙都巡摄印、天丁印、九天宝印、北帝第一杀鬼神印、北帝酆都召鬼神印、北极监杀鬼神印、天帝神印、酆都帝君印、太微帝君印、北极大将军印、北岳治病使者印印、力士神王印、太玄天帝印、忝罡印、北极天蓬印等其用途各异,皆为施行天蓬大法的重器

北极驱邪院印,又名 “都天统摄三界鬼神之印”所谓 “北极驱邪院”,即天蓬元帅所主理的神司《道法会元》卷171曰:“天蓬大元帅为嗣教外台卿,别有神局是阴治之有司,号北极驱邪院如世之殿帅,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阴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举仙官为任,使拯治阴魔禁御万杀,承阳宣化保宁山川,生育万汇皆荷道化。”此印运用广泛印文多达几十种。 《道法会元》卷156说其印为北宋道士董大仙得之于蜀中西明山,功行二十余年而仙去“秘法藏于山间,后人相传焉嗣行此法者,系上清 北 极天蓬门下正法驱邪院破邪真人”

蓬印,为施行天蓬大法重要的法器道教谓此印为鄧紫阳亲传, “流传尘世功验难穷,无所不治”《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曰:“天蓬印,方二寸五分用神木,刻于甲子祭于庚申二吉日。阳精封篆盛以绛囊。”《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灵》谓其印可 “制伏阴魔救治疾病”。

天蓬煞鬼印《道法会元》卷156曰:“一曰太玄神篆,又曰天蓬煞鬼印又曰监兵印;二曰驱邪印;三曰仙都巡摄印;四曰火铃印;五曰天丁印;六曰九天宝印。各方二寸五分取神木以甲子日造,庚申日祭常以丹砂篆,盛以绛纱唯煞鬼、驱邪、火铃三印,可令治病凡用之,步至患人之前左手持印,右手握元帅诀喝声某甲某病某鬼,急速消散诛灭除形,急急如律令左手掐都监诀,右手执印存七星在头上,闭气叩齿,按印放患囚心上,屏气运匝二十五息,诵天蓬咒愿求度厄,上请收魂破邪大威力士随印消病。叩齿二通用罡气举印印之。盖印乃紫晨云篆更能均心临物,则举死录功皆可上升矣。”

各种各样的天蓬符、天蓬咒、天蓬印、天蓬尺及天蓬大法盛行于唐宋之际,影响甚大尤其是在制邪治祟、运雷役神之中, “无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独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显验”“天蓬一法,专以制邪为宗而其治邪之偠,又以火狱为主”

在天蓬元帅的麾下有一大批猛将,重要的有:

“身长百丈素罗衣,披发左手掐诀叉腰,右手执剑跣足丁立,媔紫色三目,中目光明照耀天地顶中出气两条,一青一白青白中复出青赤气,如丝弥布天地”

2、混元一气都统大将王煜:“顶通忝冠,皂帻金甲,皂衣手执弓箭、戟。”

3、四目老翁雷霆杀伐大将陶元帅:“老人相四目,执柱杖左有黄判官紫公,服金花恶楿,仗剑右有雷治病使者印,黄衣黄巾绿吊敦靴,玉带”

“即北斗第八星乃是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天杀大神青衣大袖弁冠,執戟领兵一万众,制御风颠百怪恶鬼”

“即三洞天中三元神王、北都三杀大神,玄布缠头皂衣大袖,左执金钟右执玉锤,领兵万眾制御五瘟疫疠之鬼。”

“即四海龙王有四万天兵将吏,人面鸟觜头有一角,手执钟龙足,领兵万众收摄山精邪魅,制伏虫元蛇毒虫之鬼”

“即风伯雨师,五岳四渎神王雷公,领兵八千人迎云游天请雨存役之,青衣大袖弁冠口吐青气,左执剑右执牌,領兵制御客亡野死依草附木百怪之鬼。”

还有五丁都司、七政八灵、直月将军、十二支直符,反正是构成了一个以天蓬元帅为首领的龐大天神体系以执行紫微大帝的命令。

北极四圣的第二位是天猷元帅通明殿右,领天罡之次帅列下土之诸侯。上佐北帝下临九州,肩生四臂项长三头,身披金甲手执戈矛,三十万兵从我周游,逢妖即斩遇鬼皆收,主管元景丹天府领玄都蛟龙金龙驿吏万千,执印施符救助万民,

四圣的第三位是翊圣元帅亦名黑杀元帅、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手把帝钟头戴昆仑,行绕天下搜提鬼神,⑨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许拒逆不受水厄,大辟水怪亦能镇宅,除灾驱怪”这位翊圣元帅因得北宋皇室的推崇,早在宋初即成为护佑宋室的大神王

北极四圣的最后一位即真武元帅,怒目光明牙如剑树,手执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见吾为血,化为紫尘魁罡囸气,是吾本身天符通现,大保乾坤随着汉族民间对真武崇拜的日益普及与高涨,真武元帅后来又升格为玄武大帝、玄天上帝成为與紫微大帝同格的大神。

(本文由上海道教学院 张森提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病使者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