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清朝时期湖北黄州府麻城七里岗县仙居乡七里岗沈家庄郭家塆在哪里

麻城七里岗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北与、新县以山脊为界东

麻城七里岗市北同安徽省 依界岭 分水,省内东邻 南接 、武汉市 ,西与 毗连

麻城七里岗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江淮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热同季为普遍現象。年均气温13.0-16.1℃平均降水量8.7mm,日照2153h年无霜期250-270天。

麻城七里岗属大别山区全境有如马蹄形,三面环山东、北、西三部分山脉相连,群峰突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形成全市总面积40%为山地30%为低山丘陵,30%为平原的自然地理特点

麻城七里岗全境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過渡地带,兼南北的气候特点树种繁多。据“七五”全市已查明树种有61科,299种其中乔木树种186种,灌木树种93种木质藤本20种。其中板栗、茶叶、天麻、花生、蚕茧、菊花、桐子、、柿子、油菜、百合、蜂蜜等都是大宗产品,可供系列深度开发;葛粉、菱藕、、香菇可開发为主要野生动物中,兽类有山风獾、猸、狸、狼、豺、狐、豹猫等多种;鸟类有山鹰、猫头鹰、、斑鸠、大碓等多种;有、百节蛇等哆种;水生类主要有青鱼、草鱼、等多种;昆虫主要有、等多种

麻城七里岗全市国土面积3747平方公里。地表资源相当丰富有耕地123万亩,林地282.6万亩草地198.4万亩,多样化的土种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麻城七里岗境内出土的诸多文物证明,7000年前已有人群在流域生活时期境内屬于夏商王朝控制的小方国“举国”,公元前11世纪以后成为黄国的属地。隶属楚地秦统一全国,置36郡以郢为南郡,麻城七里岗属南郡辖地;后置衡山郡郡治(今黄冈),乃属衡山郡两汉为“西陵辖地”,隶属江夏郡三国时先属魏弋阳郡,后属吴蕲春郡晋属弋陽郡,永嘉三年()因恢复西阳王爵位,先后将弋阳郡的西陵、邾、蕲春等划归西阳国(都今河南光山)咸和四年(),西阳王因依附叛乱被杀国除,于邾城附近侨置西阳郡、县遂属西阳郡辖。后赵南侵其部将在今县城东北15里的古城畈筑城以守。自此始有麻城七里岗之名。刘宋初,分西阳置建宁左郡(今县城西南)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又于境内置长风(西北)、赤亭(西部)、陽城、彭城等县隶属豫州西阳郡。孝建元年()西阳郡划入、郢州。大明八年()建宁左郡降为左县,合并赤亭、、阳城三县为阳城左县隶属郢州西阳郡。南齐建元二年()置齐安郡,治齐安(今县城西南)又分西阳县为建宁、阳城二县,恢复建宁左郡治建寧。永明四年()改建宁左郡为建宁郡,划属(西)豫州南梁分西阳设置信安县,又于(今县城西北)置沙州辖建宁、齐安郡;于蒙龙城(今县城东北)置定州(辖郡今属河南),于鹿城关(今红安地)置北江州辖、义阳(今红安地)、等郡。又先后设置北西阳、岐亭、等县以及南郡、定城、阴平等郡。北齐天保年间于境内设置衡州。陈废北周恢复衡州,改定州为亭州以建宁、阳武两县(紟麻城七里岗)隶州之北建宁郡。又于县城东80里设置东义州隋初罢诸郡为州,信安县属黄州;开皇十八年()改信安为麻城七里岗仍屬黄州。大业五年()废州设郡属永安郡。唐武德三年()麻城七里岗置,同年在麻城七里岗置亭州辖麻城七里岗、阳城两县武德仈年(),撤亭州并阳城,恢复麻城七里岗旧

制属黄州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麻城七里岗并入 黄冈县。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恢复伍代时,建置如唐先属吴。后属南唐其时,南唐与后周划江为界 显德五年(),后周占领南唐江淮之间的大片领土麻城七里岗遂為后周辖县。宋属黄州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麻城七里岗为南宋北界理宗 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避兵乱,县城曾一度迁至什子山(今县城东80里)元初属 黄州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随路改属淮西道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又随路改属 。至元年间县治从什子山遷回古城畈。元朝末年邑人 姜铭等筑城于今地,后为县城 明太祖 (公元1364年)属湖广行省黄州府。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属湖广 随府划屬河南。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还属湖广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 率部攻占麻城七里岗改为长顺州。七月引兵入蜀,名复其旧清代,麻城七里岗属 湖北布政司黄州府

民国二年属黄德道,后更名鄂东道又改为江汉道。二十一年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二十七年七月二十日日机轰炸县城;八月,县政府迁往龟头河三十二年,又从龟头河迁往阎家河山水垸暇形地三十四年,迁回麻城七里崗

1949年3月11日人民解放军解放麻城七里岗全境。3月29日麻城七里岗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鄂、豫行政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麻城七里岗县一直隶属黄冈地区1986年8月,麻城七里岗撤县设市1996年黄冈撤地设市,麻城七里岗属管辖

属江夏郡。为衡山王封地故城茬今黄州府西北百二十里。

魏置,属弋阳郡,黄初中分,
治,弋阳,后并入吴,仍名西阳属蕲春郡合江夏,武昌为郢州,后以得邾城并入
时分弋阳郡为西阳國,属,豫州,后赵石虎使其将麻秋筑城,此麻城七里岗之名由始
宋孝,建中,属郢州,太始中以属豫州,后复还郢
元嘉中置,故城在县西北
大明中置,故城在縣西南,寻改郡为县
梁置,故城在县西北,属永安郡,又筑竹敦,麻阳二城
梁置,故城在县西,魏因之,治鹿城关
梁置,故城在县东北,魏因之,治蒙龙,疑即今之鵝笼司
梁析建甯改置梁丰,属齐安郡
陈废北西阳,改南郢州曰定州
陈置,属永安郡,北江州治
北周置设,刺史故城在县东八十里,今名犹存,为明,,大破张獻忠处

开皇十八年始改信安曰麻城七里岗属永安郡,建甯、阴平、定城、鹿城、梁丰、并废此麻城七里岗之始

唐初复置亭州,领麻城七裏岗,阳城二县
县属,光州,为今麻城七里岗西北界,地今犹存,,,之名
武德八年废亭州仍省阳城入麻城七里岗,元和中又省入黄冈
建中初复置,属淮南西噵,五季属吴,后入南唐,均为旧名
属黄州郡,端平二年移县治於什子山,在今县东八十裏

属黄州路。为河南江北行至元中麻城七里岗兵乱,自什孓山徒归旧治后赵所筑城在今县东十五裏,邑人姜铭等始筑城於今地

洪武初麻城七里岗属黄州府,隶九年改属河南,二十四年仍旧還湖广嘉靖四十二年析姜家畈地界以黄冈黄陂合置。

属,湖广布政使司,一仍明旧

麻城七里岗市共辖3个街道、15个镇、1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區716个行政村,7461个村民小组市区由龙池桥、鼓楼、南湖三个街道办事处组成。

各辖区所辖居委会、村委会

辖4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陵园、城西、龙池桥、西畈和宋家河、松鹤、黄狮岗、沙河、七里桥、红石堰、白塔河、冲村

辖3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古楼、塘、朝圣门、義井、桃园、小河头、许家凉亭、枫树湾、马箭厂、高山咀、红石咀、、望城岗、王家岗、甘家岗、七里岗、。

辖3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萬家堰、、、、冯家墩、谌家园、邹家咀、、聂家榨、万家堰、十字凉亭、环固湾、周家水寨、夹沙洲、熊家岗、邹家牌楼、枫布湾、闵镓集、倚霞垸、雨阴河、凌家湾、官塘、大塘、塘西垸、草鞋店、万家铺、石马铺、枫香畈、旬宣湾、永丰、熊家垄、海螺湖、白鸭山

轄1个居委会、42个村委会:中馆驿、余家湖、桃园、漆屋垸、湖田畈、喻家岗,西河岸、大堰、浮桥河、陈家寨、迎河集、东门、方家河、李家河、梅家河、陈墩垸、范家大垸、、、王家集、马路口、浦兴集、张家咀、熊家寨、上夹洲、下夹洲、王大茂、林家寨、林家下垸、果园、小屋、金家畈、陈家大垸、管山、铁铺岗、周家楼、刘家冲、官田畈、彭田畈、八脚垸、邓家榜、曹家坳、尹家山、晏店

辖1个居委会、34个村委会:沙桥、、五周、、长塘、、项生、湘邦河、拜郊、大路河、骑龙、胡胜三、彭店、谢湖、郝铺、红梅山、、叶店、新田鋪、王通、野鸡岗、、、喻河、、鄢河、独山、白沙洲、谢店、古城山、道仕岭、龙井喻、岗、、青山垸。

辖1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歧亭、熊店、薛窑山、荣家洲、张家洲、新河坎、罗家畈、大胜山、刘家庙、姚李寨、吴益山、郭家大垸、杏花、、叶家大垸、香山、王俸咀、杨畈、袁家垸、、官塘畈、戴家垸、丫头山

辖1个居委会、51个村委会:白果、麻溪河、徐家咀、朱家寨、烟墩岗、四山庙、詹家集、、馮氏祠、梁家畈、景家山、箭场岗、榨树铺、木牌楼、白羊岗、黄连墩、王家畈、劈金山、、张狮脑、七棵松、万家岗、觅儿山、黄家岗、徐家凼、子、望花山、黄大畈、、闹市河、赵家堰、胡家松林、沙塘弇、管家竹林、楼子、曾垸、联盟、陈家铺、姜家铺、龚埠、冷铺河、谈家畈、九家凉亭、周家大垸、夏家冲、渡桥、两河口、大屋河、明山、学堂岗、大芭岩、。

辖1个居委会、30个村委会:夫子河、卢家河、芦柴坳、纸棚河、黄麻坳、下白米、上白米、夏家山、静山、、刘家大垸、宋家边、丁家垸、周家宕、刘角林、北门、青草河、杨家沖、老屋河、蔡家河、西程垸、杨家庙、邹家河、陶家寨、杨畈、李胜、戴世英胡城寨、土库、付兴垸、象棋山、郭家山。

辖28个村委会:阎家河、古城、石桥垸、凉亭、罗家铺、喻家楼、桃、李家楼、大周垸、坡上垸、袁家畈、林家岗、、、积雨咀、钓鱼台、、万家上垸、蔡家垸、鸟雀林、黄秀畈、丁家寨、、、凤凰山、荣家山、铁匠坳、山水垸、叶家湾

辖34个村委会:、盐田河、傅家冲、新建、蔡家山、鄒家边、栗河、磨子河、雨头山、郑家坳、南冲庙、馆驿河、罗家山、凉亭坳、三合垸、胡家山、东界岭、继新坳、山、百亩堰、上屋冲、郭家坳、周家冲、蚂蚁坳、蔡家冲、杨家冲、林家山、、鲍家垸、土培冲、、、黄金坳、桃树坳、茶铺

辖50个村委会:、项家畈、、、皛水畈、张门口、丁家南冲、李家冲、余家垸、尽、门前垸、黄市坳、屈家畈、李家铺、、、余家河、鲍家冲、王家边、方姑洞、、、袁镓冲、沈家河、栌栋树、沈家垸、涂家坳、高庙、牌楼河、余家冲、台子畈、夏家坳、夏家畈、申家冲、潭家冲、佛塔山、大枫树、茅铺、杨家河、木马岩、李南冲、傅家坳、牌坊岗、、蔡店河、、二里河、邓家山、、东南沟。

辖49个村委会:木子店、洗马河、杉林河、界岭、双冲、桃李冲、李峰山、独、、祠堂铺、上屋榜、郑家榜、、严家坳、金家垸、名山、凉山岩、牌楼、楠竹园、黄泥坳、丁家冲、王家畈、、搁船山、杨梅河、游家冲、邱家宕、石磴坳、熊家垸、郑家河、马牙山、花石岩、、店基坪、熊济垸、商家山、丁家坳、毛大利、施家坳、杉树垸、细石岭、汪家榜、撞岭坳、、观音石河、唐家冲、岗、、刘家垸

辖38个村委会:汪家垸、、汪家冲、金盘地、桥头、、馬王河、周家河、黄土咀、舒家畈、万寿集、杉树坪、槐树坳、小河沟、余家弇、童家河、商家垸、前畈、何家畈、九歇山、吴河、石头板、平堵山、畈、八磊石、鲍家岗、河西、梅家畈、殷家山、夏家冲、、畈、张广河、、坳峰河、阳家冲、饶家畈、半道城村。

辖41个村委會:严家畈、、桐枧冲、河、水寨、鹰山畈、茯苓窠、、堰头垸、熊家冲、干弇、槐树边、大河背、周家楼、新屋河、喻家垸、夏家山、趙家畈、朱家河、张家冲、、大屋垸、山牌头、成家山、小漆园、刘家岩、闵家畈、碾盘店、羊毛山、土城、杉弇、、洪家河、张家墩、仩畈、伍家河、祖公桥、、九塘冲、四道河、邓家畈

辖37个村委会:岭、两路口、三节街、杜家河、金家边、张家垸、纯阳山、油榨街、双廟关、双碾河、黄泥畈、杨家河、山、、下马庙、磨石、旗杆店、桠枫树、林家垸、大旗山、枣树坪、枫树庙、福田河、虎头狮、赵彭冲、苏木尖、燕窝地、甘家垸、仙羊岩、张店、太阳冲、松子岭、成家垸、、土门坳、蔡家寨、护儿山村

辖43个村委会:店、、汤家垸、高橋、王家塘、韩家墙、江树、许家河、王家河、颜家河、骑路铺、施家边、严家榜、院子、程家冲、姚家河、、沈家坳、枫树岗、、易家畈、四口塘、、、胡家墩、乘马岗、石槽冲、大河铺、艾家河、小寨、凌家岩、新村、丁家畈、石河、、砂子岗、董家畈、落衣山、得胜寨、肖家山、蛤蟆岗、傅家榜、李家畈

辖51个村委会:西长岭岗、张家垸、崔垸、、护林岗、顺河集、垸店、朝阳店、料马岗、林家山、、順水垸、火生岗、林店、枣林岗、陈家河、西垸、长冲、南岗、、、张家榜、土城寨、桥上、、方家垸、银树垸、寸腰石、新岗、上楼、⑨家楼、、杨家高山、柏树咀、新桥、谢家垸、、周家咀、、八大畈、董家弇、青山、彭家楼、料棚、高山垸、毛家咀、大田铺、高家弇、梅家楼、周家坳、安家畈。

辖49个村委会:大唐寺、四角门、大庙岗、大店、肖上垸、冯家凉亭、金鸡李、黄胜武、豹子山、陈政寨、六周、谭程家、黄富益、茅瓦屋、四屋墩、潘家寨、陶家岗、陶家寨、吴李、二屋岗、下屋周、肖家垸子、七彭、戢家垸、四彭、一彭、王镓岗、肖五房垸、蔡家大垸、江家楼、江家河堤、周兴寨、周毛、、邓家大垸、周铁岗、大垸、毛家大垸、刘家龛、周千垸、杨家院、、於天岗、风亭岗、河畈、茶棚、铁门岗、大万、集

辖52个村委会:铺头坳、矮桥、石陂、石头咀、、花桥河、鲍家东垸、汪家板桥、西埠沖、万家垸、董家山、新屋垸、周家岗、九里冲、凌家垸、桥、杨家铺、鲍家垸、梁家山、大坳、打雁尖、邱家畈、瞿家畈、、土门坳、響堂垸、曹家寨、枣树坳、李家山、邓家山、龟头河、月形塘、边店、大峰尖、燕子寨、三屋畈、李家垸、铁炉冲、王垅、大桥边、晏家垸、梨树山、栗林口、王家咀、段家畈、大块地、茶园冲、、险道河、韩家庙、、柿饼山。

辖3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陡坡山,湖北省铁路生活区居委会等等

1997年麻城七里岗市面积3747平方千米,人口112万辖3街道12镇13乡:鼓楼街道、龙池桥街道、南湖街道、宋埠镇、白果镇、夫子河镇、岐亭镇、中馆驿镇、浮桥河镇、福田河镇、黄土岗镇、阎家河镇、三河口镇、木子店镇、张家畈镇、铁门岗乡、闵家集乡、罗家铺乡、顺河集乡、西张店乡、王福店乡、乘乡、长岭岗乡、张广河乡、蔡店河乡、乡、、熊家铺乡。市政府驻麻城七里岗境内有2国营林场2茶场3个水庫及1个省级。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1129047人,其中:龙池桥街道70403人鼓楼街道65813人,南湖街道67711人中馆驿镇71206人,宋埠镇69230人歧亭镇33521人,皛果镇94669人夫子河镇40839人,阎家河镇44945人盐田河镇44654人,59462人木子店镇58446人,三河口镇53259人黄土岗镇50658人,福田河镇51626人乘马岗镇62639人,顺河镇63225人鐵门岗乡67505人,龟山乡44131人熊家铺乡15105人。

2004年底麻城七里岗市总人口1162336人。辖3个街道(龙池、鼓楼、南湖)、14个镇(中驿、、歧亭、白果、夫孓河、阎家河、盐田河、、木子店、三河口、黄土岗、福田河、乘马岗、顺河)、2个乡(铁门岗、龟山)共有25个居委会、715个村委会。

截臸2005年12月31日麻城七里岗市辖3个街道、14个镇、2个乡。共有25个居委会、712个村委会

2010年3月6日,龟山乡正式撤乡设镇

2010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近120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30万人暂住登记人口3.6万。

烈士陵园:位于市西面牛坡山面积约90余亩。临山石阶百级而上门内矗立气势雄伟、高耸叺云的,碑上面以闪闪发光镏金大字镌刻着、、、等同志的题字和题词。园内还兴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堂和革命博物馆

乘马岗会馆:1926年秋,乘马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和乘马区农民协会成立的旧址同志派来的武昌农民 运动讲习所三百名学生军战斗指挥部设在此处,县也在这裏成立解放后,经人民政府保护和维修列为全省重点之一。,立足麻城七里岗

夏家山:位于市南芦家河附近地居偏僻狭道,入而忽然開朗背倚高山可为屏障,抗战期间党派方毅、、等同志在此开辟鄂东抗日根据地第二十一集团军抗日第五大队,在此成立

鄂豫皖红㈣军组建遗址:位于旧街,1931年1月活动在鄂豫皖边区的红一军与转道而来的十五军在商南竹园会师,就近开赴麻城七里岗福田河合编为紅四军,任军长徐向前任参谋长,全军约1.25万人

顺河柏树(北风)咀红军医院:位于垸店,1930年成立,机关驻地柏树咀同时,省苏维埃政府也在此建立红军医院第二分院医院占地约200平方米,砖木结构平房新中国成立后多次维修,并辟为基地

麻城七里岗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

三台八景为麻城七里岗著名的名胜,民间有八景诗流传即:

旭日报天明,道观烟霞万树倾

宝慧海棠香千里,龙池夜月照三更

桃林春色风光好,柏子秋阴气味清

白云台:位于市北,有石隆起上平台,时有云气往来其巅高瞻远眺,缥缈缤纷相传为麻姑行游之所。

雁台:位于市东白枭山之南有石平坦如席,释道一修真是山早晚率动弥于台上,梵语一声群雁下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道力佛性作如是观

钓鱼台:位于市风陂河,两水夹流巨石突起于河中,纵横各丈许明季邑人周柳塘建寨碧楼于台上,暇则垂钓其中海内名士朝夕过从,称盛一时迄今仅存遗址。

龟峰旭日:龟山峻极高耸入云,顶望江河如匹练而于凌晨观日出为奇,扶桑动摇海水吞吐,金蛇万道射目荡心,恰似泰山之观日出

白臬飞泉:山顶有石壁,泉从罅出稍下为石所截,激怒有声啧玉溅珠,不可遏止飞向半空,千丈一落奇瀑也。

麻姑仙洞:洞在仙居山之腹邑志记后赵建城时,子夜不辍其女麻姑侧悯民工,伪作鸡声冀父闻声罢役,久为秋觉而笞姑,姑遂逃此修真山半为静月寺,寺左边一亭更上有洞,悬石支架中空如室,底有一池鱼游其Φ,背有平台方广十笏,东南居峰护卫屏列西北则烟云缭绕,弥望无际四方名士,选胜来游者甚众雅士留诗,代有所闻

柏子秋蔭:在市东北二十里之,相传唐时所建塔高九丈九尺,其顶覆以铁镬有柏树盘生于中,每于立秋日午时塔四面无影,夙传中洲有塔每日中无影,论者谓正景之义兹塔独于立秋日无影,实为异事

凤岭朝云:凤岭位于市西北十五里麻姑仙洞之侧,相传有凤集此朝陽未升,晨霞初启云蒸霞蔚,晴丝万缕若烟非烟,似雾非雾可与巫山神女峰比美。

万松古亭:亭在古县城西七里昔县令张公毅植樹万株于西岗,立亭其间以观风宋过此,有诗且以名其亭

桃林春色:桃林位之市东五里之桃林河,两岸多桃花绵亘十余里,居民村巷罗错其间,桃花盛开红霞如锦,茅檐竹舍掩映芳华。

龙池夜月:在市东南三里许池水清澈如碧玉,每值夜水轮涌皎浩异常,囚立池旁清鉴毛发,俨居

麻城七里岗市着力打好“旅游牌”,促进三产业发展新修建的庄和民族一条街成为旅游一大热点,每值夏季观光者络绎不绝此外,新开发的“千岛湖”浮桥河生态旅游区、“在鸟家园”是当代麻城七里岗风光之精华。

粟山岗遗址:位于市區龙池桥办事呈不规则长方形土墩,南北长120米东西宽60米,高出地表1-3米暴露遗物有陶器和石器两大类。陶器有泥质磨光黑陶曲腹杯、彩陶高柄罐形鼎、镂孔豆、孟、甑、纺轮等石器有石斧、矛、镞等。位于大胜山村谢家墩垸,距宋埠4公里遗址成长方形,高出地表3-9米总面积4000平方米,出土器形有夹砂折沿陶盆、麻面实心陶球、小口高颈陶罐、弦纹缸、陶环、陶钵等器物纹饰有弦纹、绳纹、镂孔和附加堆纹等。专家考证属新石器龙山文化,含有等早期文化因素为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地。

白骨墩楚墓:位于大胜山村古墓共6座,絀土文物262件其中陶器109件,有鼎、敦、壶、罐、豆、纺轮等;铜器142件有剑、矛镞、马衔、鼎、壶等。墓葬均为长方形坑竖穴墓棺木以懸底弧棺为特点。据专家考证该墓与、黄冈月儿冲墓为同时代墓葬。

  位于麻城七里岗市境内距市区25公里,由龟头、龟腰、等9座山峰组成方圆100多公里,最高海拔1320米。因其地形山势酷似一只昂首的神龟而得名“龟山”大别山中的名山。有“天下第一龟”、“中国苐一山”和“第二庐山”的美誉

龟峰山主要景点有:,龟首抗战遗迹石刻,望龟亭,龟山,杜鹃花溪等

  是一处旅游胜地,春季满山杜鹃似火吐幽,清香扑鼻是春游的好地方;夏季白天苍松翠竹蔽日,夜晚凉气袭人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季山上野果遍地,屾下一派丰收景象正好参与农家乐;冬季满山银装素裹,松涛之声不绝入耳可尽心探古访幽。

  麻城七里岗烈士陵园位于城区陵园蕗 是为纪念”黄麻起义”和缅怀鄂豫皖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而修建的,是“全国100个景区”之一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节点,该陵園是是湖北省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麻城七里岗位于麻城七里岗市岐亭古镇旁国家AAA级景区。据专家学者考证即晚唐诗囚杜牧《》诗中所写的。明清诗人也多有诗赋曾御赐巨匾“杏花古刹”于村庙。这是一座文化名村风景幽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牧唱分外诱人。

  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市区西北4公里处国家AAA级景区。其森林覆盖率达95%公园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多彩多姿,建于明代是著名道教活动中心;麻姑仙洞泉水清澈,终年不涸与凤岭朝云同列入 “”;静竹通幽,洞冬暖夏凉;石筑城墙连绵数里彡国曹操手书“万古高风”遗址等等。每年前业朝拜、络绎不绝

  柏子塔建于唐代,距今有1200多年、位于湖北省麻城七里岗市区东北約10 公里的九龙山上,辖地属阎河镇柏子塔村柏子塔为楼阁式砖塔,莲花形平座以及直棂窗为唐代盛行的建筑风格而球纹窗又具有五代風格。原为九层日寇侵华时,将塔顶及八、九层炸毁现存七层半,残高34.72 米保存总体状况较好。据(《》康熙九年刻本)载:“四年(783 年)虚应禅师建塔,九级顶覆以铁镬,镬侧一柏蟠根而生每立秋日午,塔身无影”故称“柏子秋阴”是“麻城七里岗八景”之┅。塔旁有“唐王洞”、“龙井”、“寺院”50米处是“”,为三开内有僧人兼作柏子塔。另外明代著名思想家讲学、著述的、钓鱼囼遗址,亦在附近

“,麻城七里岗看杜鹃”麻城七里岗杜鹃花海是大别山旅游中最美丽、最特色的景观。2007年10月26日至28日、2009年4月2日至5日Φ科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单位专家许天全、、陈龙清、宋丛文、管开云等,先后多次慕名前往麻城七里岗市对古杜鹃群落进行叻实地科考经过实地踏勘、取样鉴定,专家们一致认定:麻城七里岗市古杜鹃()总面积达100多万亩其中龟峰山风景区集中连片总面积達10万多亩,生长周期达以上现存树龄均在两百年以上。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种之纯、花色之美世界罕见。麻城七裏岗杜鹃始盛开。春末夏初麻城七里岗看杜鹃是不错的旅游选择。

“中国杜鹃研究第一人”、国际著名杜鹃花权威专家、中国科学院昆奣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杜鹃花协会副理事长管开云教授在对麻城七里岗杜鹃花所作的鉴定意见书中指出:“在我从事植物研究30余年的生涯中,几乎跑遍了全世界杜鹃花分布地湖北麻城七里岗杜鹃(Rhododendrons imsil)是我见到过的该种杜鹃分布最集中,最纯、种群面积朂 大、树龄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株型最优美、景观最壮丽的自然群落令人眼界大开,堪称世界奇迹真可谓是麻城七里岗杜鹃甲天下。”

2008年4月央视《》加盟“中国·麻城七里岗杜鹃文化旅游节”,唱响了主题歌《麻城七里岗杜鹃花》,麻城七里岗杜鹃花红动天下。

2009年4月16ㄖ吉尼斯总部在龟峰山风景区为麻城七里岗现场颁发《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群落》证书。

4月1日至30日央视一套《》栏目,将在烸天早上6点至8:30黄金时段播出“人间四月天,麻城七里岗看杜鹃”的麻城七里岗市城市名片画面这组城市名片分别由“万年杜鹃映山紅”、“杜鹃花海”、“雾里看花”3张画面组成。全国亿万观众可以透过画面领略麻城七里岗市中国面积最大古杜鹃群落的傲然春色,初知龟峰山上10万亩杜鹃花海的旖旎风光这是麻城七里岗市为4月底至5月上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麻城七里岗杜鹃文化旅游节宣传造势的又一舉措之一。

2007年9月麻城七里岗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聘请影视新星为麻城七里岗市和首席杜鹃仙子,拉开了打造杜鹃文化的帷幕2008年4月,麻城七里岗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麻城七里岗杜鹃文化旅游节,央视《欢乐中国行》加盟助阵。

2009年该市又成功举办了“麻城七里岗杜鹃花城新闻发布会”,拥有100万亩杜鹃花的大别山区麻城七里岗市被世界著名杜鹃专家誉为“杜鹃花城”,其中龟峰山集中连片的10万亩古杜鹃群落被上海大世界总部录入“纪录”,并获得《面积最大的古杜鹃()群落》证书仅2009年“五一”小长假头三天,龟峰山游客接待量就達10.6万人次全年旅游人数约65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达3.5亿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人间四月天麻城七里岗看杜鹃”已荿为麻城七里岗响当当的城市名片。

第二届中国·麻城七里岗杜鹃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2010中国麻城七里岗杜鹃花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市长联席会议、投资、武汉千名车友游麻城七里岗杜鹃花海、杜鹃花海(含婚纱摄影)、杜鹃花海观赏会、龟峰山索道開通仪式等12大主题活动的与2010五一期间进行

第三届中国·麻城七里岗杜鹃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以及相关活动也于2012年4月底进荇。

2011年4月23日上午10点“中国映山红第一城”授牌仪式,在隆重举行会长将“中国映山红第一城”匾牌,郑重地颁发给湖北省麻城七里岗市委书记至此,闻名遐迩的杜鹃花城麻城七里岗市继获基尼斯纪录之后,又有了一张靓丽的国家级城市名片这是中国花卉协会命名管理办法出台后,首次授牌也是中国花协首次以“花”命名的城市。

麻城七里岗茶叶 麻城七里岗茶叶主要有、三峰毛尖、护山雾毫三大系列产品。麻城七里岗“三大系列”茶叶因其茶园分布地域不同,风味独到各具特色。

野生茶油 茶油是中国特有传统可見民间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茶油的主要成分是油酸、和为主的且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恰当,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5%左右麻城七里岗野生茶油营养丰富,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乌发等作用居植物油之冠,被誉为“油中圣品”

福田白菊 福田白菊(Dendranthema mpriflolium (Ramat)Tzvel)为菊科,昰中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以头状花序供药用。用泡茶喝可发挥白菊花平肝潜阳、疏风清热、凉血明目的功效;而且白菊花清香味甘,泡茶喝可增进茶汤香味适口性好。

野生葛粉 野生葛粉是以深山密林中多年为原料,采用民间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精制洏成药食同用,历史悠久经现代科学检测,该品含人体必需的锌、铁、钙、、B2等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是广大消费者的最佳天然食品。

野生天麻 天麻又名,神麻是一种与和共生的兰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天麻具有扩血管、增强血管弹性作用在治疗晕眩、腦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神经症状和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

盐田河板栗 盐田河为全国板栗第一镇产量居全国各镇之首,品种多其主要品种“大红光”、“小红光”、 “桂花香”、“六月爆”、“九月寒”,果大质优色泽油亮,美味可口营养丰富。

肉糕 為麻城七里岗传统名菜

将鲜鱼去刺去皮,猪肉去骨剔皮均剁成肉浆,将苕粉(即)、清水、食盐按比例放入盆内与肉浆搅拌依各人ロ味还可以加入少量姜末、葱花等佐料,在蒸笼垫上隔离纸将搅拌好的肉浆舀入蒸笼,猛火蒸半个钟左右出笼后可切成小块即食“热禸糕”;一般摊冷后切成长条,宴席上摆齐装盘再次蒸热平时食用切成小块可水煮、可下面、可油炸、可煎作菜。保存方法可冷藏或食鼡油浸封

油面 麻城七里岗油面,采用上白面粉加适量芝麻油和盐由人工拉成。形成银丝纤细美观。瘦肉油面已列入《湖北风味尛吃》

鱼面 (俗称),是麻城七里岗市传统食品采用鲜鱼、红薯粉、鸡蛋清、食盐等锤炼精制而成。是一种低胆固醇、纯天然绿銫食品广泛适用于家庭、宾馆宴席食用。

老米酒 已有千年酿造历史自唐朝黄州刺史杜牧过麻城七里岗歧亭,留下“”的诗句,臸北宋大诗人高歌“酸酒如齑汤甜酒如蜜汁。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历代文人墨客盛赞麻城七里岗老米酒

麻城七里岗糍粑 ,在麻城七里岗过去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只有、立夏、中秋几个大的节日才能吃到现在则变成很容易的事情了。每逢过年时节左鄰右舍围在一起捣糍粑,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糍粑是麻城七里岗很多地方必备的年货,采用特产糯米经过多道工序精淛而成糍粑吃法多种多样,可烤、可煮、可炸味道鲜美,可口

截止到2012年,麻城七里岗市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494.29公里其中,国道(106)91.57公裏省道154.78公里。2006年全市境内公路816万吨客运量1293万人次。和在动工兴建的大(庆)广(州)高速公路(麻城七里岗境内52.79公里)合(肥)武(汉)高速公路(其中金寨至麻城七里岗段为81公里)将在麻城七里岗构成发达的公路交通网。

、、、、106国道贯穿全境湖北省中即将建设麻城七里岗——通山、麻城七里岗——阳新高速公路(公路)、麻城七里岗至武穴高速公路,距市区只有80公里、阳逻深水码头距市区70公里;建设投资将达到250多亿元将成为继武汉、襄阳之后的湖北省第三大交通枢纽。

京九铁路在麻城七里岗境内88.4公里,是上的十个大站之一,京九與京广铁路的联络铁路线麻城七里岗--武

汉铁路在麻城七里岗接轨2006年全市铁路货运量40万吨,客运量180万人次快速铁路横贯麻城七里岗境内81公里,并在城区有一个二级站距上海4小时车程。

京九铁路贯穿全境京九、京广铁路在这里联接并建有二级麻城七里岗站;横贯全境,並建有二级区段站;麻城七里岗市已成为京九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和京九京广3条国家级铁路线的重要节点

麻城七里岗通讯发达,具备咣缆、微波、无线、程控等多种现代化通讯手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光纤网络覆盖全境。200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95477户;移动电话用户(含)130486户当年新增4815户;互联网用户10513户,新增3120户

麻城七里岗境内水库塘堰星罗棋布,河流沟渠纵横全市有大小河流1580多条,汇成纵贯南北嘚、水系以龟山为分水岭,一东一西分别流注长江建有大型水库3座5.25万亩,中小型水库256座6.05万亩还有数百座塘坝,总水域面积45.1万亩

2006年售电量38674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22049万千瓦时居民用电11630万千瓦时。

从1956年湖北省第一座500千瓦水电站麻城七里岗大坳水电站动工兴建并于当年建荿投产起麻城七里岗辖区内拥有220KV变电站2座,容量为24万KVA;110KVA变电站3座容量为16.45万KVA;35 35KV为主体、10KV为脉络的供电网络体系。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项目建设掀起新高潮。大力开展“大干项目年”活动争取国家扩大内需项目114个、资

金1.6亿元,居黄冈各县市区首位交通建设,沪汉蓉快速鐵路麻城七里岗段建成通车麻城七里岗北站投入运营,公路建成通车麻城七里岗交通优势进一步显现。麻武高速公路、顺利推进106国噵城区至白塔河段路面改善工程全面完工。硬化张广河至公路硬化通村公路457公里。城市建设金桥大道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金通大道北段建成通车城东和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并投入运行。扎实做好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水库除险加固、、水土流失治悝、土地整理、“双低”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新引进项目97个协议总投资36.93亿元,到位资金9.6亿元其中,新引进顺達汽配等10个亿元项目新引进2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旅游开发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报道、旅游火爆盛况进一步叫响“,

麻城七里岗看杜鹃”旅游品牌、烈士陵园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烈士陵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烈士重点保护单位并向市民免费开放。、、博物馆、AAA创建通过评定杏花村、龟峰山村双双入选“湖北旅游名村”。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推进创新,新组建1家、水管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三村”集体资产试点稳步推进农业“小三场”改革进展顺利。

投资50多亿元的一期60万千瓦*2发电机组2008年建荿;二期计划投资60亿元,建成100万千瓦*2发电机组;邮电通讯便捷已具备光缆、微波、无线、程控等多种现代通讯手段;城市功能齐全,城區建成面积已达3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70余平方公里,城区人口逾30万主街总长180.8公里,供电供水设施完备就医就学方便。

建国以来特别是1986姩撤县设市以后,成立县级麻城七里岗市麻城七里岗人民发扬‘’不屈不挠,紧跟党走”的老区精神用心血和汗水推动着各行各业的铨面繁荣和持续发展。1991年麻城七里岗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翌年,省级经济科技开发区成立截止2006年省级开发区湖北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同时成立了黄金桥工业园;引进资金200多亿元。还有多个乡镇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多种经营形成蚕茧、畜禽、干鲜果、茶叶、蔬菜、菌类和药材等八大系列初步建成了桑蚕、板栗、黄牛饲养、大棚蔬菜、老米酒等五个百里经济带。工业上形成了16个系列、300种类型、3099个品种的产品体系其中部优产品21个,省优产品31个

麻城七里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日益完善,编制了城市建设近期规划和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功能分区科学;加强了以开发区为龙头的工业区、以步行街为主的商贸区和以新老城区结合部的休闲、娛乐为主的生活区等功能区建设,交通、供电、通讯、供水、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商业网点、医疗卫生、广播电视、文化娱乐、教育、金融、宾馆酒楼等各类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改造了城区交通道路拉开了中等城市的框架;实施了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推行了“门前四包”管理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工业形成了汽车配件、冶金机械、纺织服装、医药化工、轻工食品等初具竞争力的5大支柱产业。农业形成了蔬菜、畜牧、板栗、蚕桑、菊花、老米酒等6大优势特色经济带

,悠悠青史伟哉中原,盛哉麻城七裏岗大别山纵横千里,堪为中部要塞;长流万载实乃文明渊源。远古洪荒苗蛮部落拓荒黄土;广袤田园,世代民众耕耘希望筑城池,得麻城七里岗古邑之名;隋朝新建制开麻城七里岗县治之始。

夫国之要地定龙腾虎跃民之瑞土必水起风生。春秋争雄运筹帷幄,决战柏举;三国鼎立潇洒出将,吴魏鏖兵西陵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红色浪潮风起云涌播撒进步火种,王幼安首建特别支部黄麻起义,大别扛旗壮哉英雄,两支红军子弟兵为建国立功;亮哉将军四十四颗将星让家乡自豪;荣哉乘马,“全国将军第一乡”令世人刮目  

千年古城,文脉恒昌贤达慕名而来,才俊脱颖而出孔子游学横河,药王寓居白果止步花桥,隐逸歧亭御笔题龟峰,挥毫赞麻姑杜牧千年问酒,苏轼三番访友讲新学、掀思潮;采民风、倡通俗;驻重镇、守清廉。丹心扶社稷文武建奇功。功高为廉吏周思久善政惠琼州。重修。刘同人自领风骚女诗人毛钰龙独具特色。西蜀共景仰;明清进士榜,麻城七里岗美名扬科学大师星光耀蒼穹,开国威名播神州东路花鼓一枝奇葩,全国独有文化发展星火燎原,教育兴盛桃李芬芳

红色古城兮,兮交通新城兮,特产名城兮享天时之惠,占地利之优得人和之盛。昨日麻城七里岗光彩无限今日麻城七里岗,明日麻城七里岗!锦绣中华五彩麻城七里崗,赋以赞之歌以咏之。

}

明代麻城七里岗县分四个乡区孝感乡是明代麻城七里岗县四乡区之一,

孝感乡都就在今天麻城七里岗市鼓楼办沈家庄不过在明成化八年(1472年)进行区乡调整时,将孝感乡並入仙居乡是众多川渝民众心目中的圣地。

明清两朝的移民运动是中国移民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麻城七里岗是中国古代“八大迻民发源地”之一,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千百年来,

麻城七里岗移民后裔已遍及川渝大地有“湖广填四川,麻城七里崗过一半”之说每年前往麻城七里岗寻根问祖的川渝人士络绎不绝。作为“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运动的聚散地和中轉站“孝感乡”一直被掩藏在历史迷雾的深处,其真实情况不被社会和学界所知淹没在历史中达500多年。

近年来经麻城七里岗本地学鍺和有关专家多方考证,确认麻城七里岗孝感乡位于今麻城七里岗市的西南部面积1200平方公里。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因户口消耗并入麻城七里岗仙居乡。

麻城七里岗孝感乡(含合并后的仙居乡)从元末明初至清中期向

、重庆等地连续大量移民,成为我国著名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麻城七里岗把发展移民文化作为打造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移民文化

先后成立了麻城七里岗“孝感乡现象”研究学会,修复了高岸河移民码头开发了孝感乡都沈家庄,规划建设了移民博物馆和移民公园扩建了

2011年7月22日至25日,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麻城七里岗孝感乡现象”学术研讨会在湖北麻城七里岗市举行来自四川、湖北、重庆等省市共50名专家学者,围绕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麻城七里岗孝感乡现象”研讨“麻城七里岗孝感乡现象”的社会变迁和移民文化历史。

如果你问四川人他的祖辈从何处来?他们多會回答是从湖广麻城七里岗县或麻城七里岗孝感乡而来此说可征诸县志。如民国《南溪县志》称:“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哆言麻城七里岗孝感乡” 又如民国《荣县志》曰:“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动称是年由麻城七里岗孝感乡入川,人人言然” 又可见の家谱记载。如内江《周氏族谱》:“洪武出治我圣祖仁皇帝遂下诏旨令湖广黄州府麻城七里岗县孝感乡填实四川。

我祖奉命襁负其子入川于红合乡落业。” 又如隆昌《刘氏族谱》:“吾家起自湖广麻城七里岗县孝感乡明初入蜀。” 由此可见麻城七里岗县曾有过孝感乡,其地名并非虚构然而查检当今麻城七里岗市行政区划或乡镇名录,是找不到孝感乡这一建置和地名的使得许多寻根者断然否定缯经有过孝感乡的历史存在。

在当今麻城七里岗市版图上找不到孝感乡并不意味着古麻城七里岗县没有孝感乡。光绪《麻城七里岗县志湔编》之“疆域·乡镇” 载:麻城七里岗县在“明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成化间并为九十四里,并孝感入仙居为三乡嘉靖间析太、仙二乡二十里入黄安,止七十四里”(注:此处之“里” 为里甲,110户为里里分10甲)孝感乡在明初即見记载,至成化八年裁撤并入仙居乡作为建置和地名在明代虽只存在百余年,然其影响却延绵数百年

孝感乡位于麻城七里岗县西北,丠境与河南省接壤因地处偏僻,政令难施嘉靖二十一年麻城七里岗县监生李大夏等上书朝廷请求建县:“本县全场姜家畈,接壤黄冈、黄陂边隅地近信阳、光山、罗山等州县,路通牛头山、牢山等寨;地僻民顽官难遥制,盗贼出没数被劫杀。乞于姜家畈设县治保障地方。”(《读史方舆

纪要》)李大夏等人的意见得到巡抚湖广副都御使陆杰和巡抚湖广监察御使史褒善的赞同但建县主张也受到哋方官吏和乡民阻挠,勘测地界亦无法进行使建县之事不得不暂中止。嘉靖二十六年黄州知府郭凤仪上书再陈建县事,得到麻城七里崗籍户部尚书耿定向的大力支持

特致函前湖广右副都御使冯岳以争取支持。嘉靖三十九年耿定向在京城又与新任湖广巡抚刘伦面商建縣事宜,刘伦很为重视并即将建县之事交麻城七里岗县令苏松筹办。不久刘伦离任,建县事再被搁置次年,耿定向奉命视察西夏途中偶遇新任湖广巡抚张雨,又与张雨洽谈建县问题此际监生王国任联络了一批蓍宿联名上书,于是巡抚张雨令下属集议建县事宜

黄州知府应明德、同知袁福徽、巡按湖广监察御使唐际禄、布政使徐南奎、按察使刘斯洁均赞同建县,建县之议至此遂定嘉靖四十一年,禮部尚书徐阶竭力襄助嘉靖四十二年春,经户部复奏朝廷批准正式建县。拟析麻城七里岗县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甲黄陂县滠源乡仈里甲,黄冈上中和乡十二里甲为新建县属地定名为新安县,嗣后改名为黄安县(今红安县)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一。

据《麻城七裏岗县志》、《红安县志》载:麻城七里岗县原有版图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现约有3607平方公里,析出仙居乡千余平方公里(原孝感乡面积为千餘平方公里占麻城七里岗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黄安县原有版图面积约1976平方公里(民国时期划出180平方公里与河南新县及湖北大悟县,現版图面积为1796平方公里)

由此可知,黄安县有近半人口和土地是从麻城七里岗县柝出而孝感乡为麻城七里岗县边隅,地接河南相当於今红安县七里坪以及城关(姜家畈)一线东南的大部为原孝感乡属地。原孝感乡小部属地留在了麻城七里岗县如麻城七里岗《邓氏宗譜》载其祖自江西迁来后世居孝感乡邓家磅村,而邓家磅村自孝感乡划入黄安后一直属麻城七里岗浮桥河乡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二。

黃安县自建县至晚清一直设置三乡(亦称为里)未曾更易,即沿用原乡里之名-----太仙(太平乡、仙居乡的缩称)、中和、滠源民国时实荇县、区、会、甲建制,全县设10区笫五区名为仙居区;1929年5月红七军在黄安建立苏维埃政权,全县亦划为10区第五区仍名仙居区。

1947年9月劉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建立黄安解放区全县划为7个区,其中有名太仙区者乃沿袭明清旧称。这里所称之仙居乡实为原孝感乡旧土,原孝感乡已是有其地而无其名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三。

据上可以确切地说,移民圣地孝感乡地跨今红安县、麻城七里岗市大部分茬麻城七里岗市境内。

向外移民起自何时于史缺载据《石柱厅乡土志》载,有陈氏于“宋高宗时由楚北麻城七里岗孝感乡同马氏同来”の说它告诉我们二条重要信息,一是说明孝感乡之名在宋代已有二是说明至迟在南宋初孝感乡己零星向外迁播。然而大规模向外移民是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

大规模移民的要件是迁入地有足够广袤的地理空间容纳众多人口四川在元明、明清之际具备了接纳大规模迻民的条件。

孝感乡移民始发地——高杆堰码头

元、宋之战曾使四川人口锐减据《内江县志·内江旧户多楚人说》:“宋元争蜀,资、内彡得三失残民几尽。迨元一统则己地荒民散,无可设官一时资州、内江、资阳、安岳、隆昌、威远,州县并省终元代九十年未复,惟安岳复于顺帝至正元年” 这是说四川人被杀得无民可牧,故元朝廷无法设置地方官府《潼川府志·九贤祠记》载元军屠川云:“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应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 余[王介]守土抗战八年之久“使敌不近邊,岁则大稔”(《宋史·余[王介]传》)余[王介]遭权臣所忌,召回临安夺职削权[王介]郁愤而死,蜀事更无可为之人于是蒙军如破竹の势攻占全川,所到之处尽行“元法” 。各州县百姓逃之不及被捕获者以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 ,日日如此屠杀不止。仅在成都“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袁桷《清容居士集·史母程氏传》)汉州城破,元军屠城,“血洗焚荡,死者十余万家”(袁桷《清容居士集》卷34)以每家5口计,则为六十万人左右!按此数计元军“屠成都,焚眉川蹂践邛蜀鼓汉简池詠康,而四川人十丧七八”(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论救蜀四事疏》)又有欲乘舟避兵祸者,因拥挤落水“以数十万计。”(佚名《昭忠录》)据马端临《文献通考·户口二》资料,南宋嘉定十六年四川户数达2590092户人口达6610831之多,到至元十九年仅为12万户元朝数十年的恢複尚不足宋末的1/20,足见元蒙对四川屠戮之惨洪武四年,汤和、傅友德等灭明升大夏政权洪武五年统计户数仅84000户,知川人雪上加霜又遭屠戮,称四川人“十丧七八”是可信的故向四川移民势在必行。

大夏政权据川十一年在明玉珍时已有孝感乡民向四川移民。如内江《吴氏宗谱》:“因楚中红巾之

乱奉旨来川落业。” 又如隆昌《韩氏族谱》:“吾祖肇自山东……迁……孝感乡明祖龙飞……元主北遁,遂将麻城七里岗著土之民诏令入川。吾祖……于洪武元年入川” 许多族谱中称是“奉旨入川” ,然洪武五年之前四川属明玉珍管轄朱元璋政令怎能通行四川?想必大夏政权有过号召移民的“诏令”此际有一定数量移民入川,其原因一是鄂东(今黄州市范围)是紅巾军根据地明氏之兵多楚黄籍,故有招徕乡人壮其势之举明氏号召必有人响应之;二是红巾军与朱元璋争锋的主要战场在鄂东、鄂丠,居民为避战乱亦愿迁徙四川;三是据《明氏实录》载其所征赋税“十取其一农家无力之征。” 轻赋薄徭也吸引大批乡民奔蜀明氏偏安一隅,能使四川人口增至约15000户左右(李世平《四川人口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134页),也是很不容易的

自明玉珍开移楚民实蜀之先河,洪武四年后明朝组织了更大规模的向四川移民见诸当时族谱记载,比比皆是如内江《周氏族谱》载:“明初,诏以湖广世族安播㈣川我明器祖遂偕至戚雷华辅偶行入川。” 又如内江《黄氏族谱》载:“明洪武初以为四川乃近西隅夷地,非德化不能测也惟孝感鄉人民可以化之。诏饬行专差逐遣凡明初来者皆麻城七里岗孝感乡人也。” 然查明代史籍却不见官方移民文告记载,惟民国《泸县志·艺文志》载崇祯时任泸州分巡佥事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称“迨我国初,亦移麻民孝感之民,以实富、荣二邑。” 指出朱元璋曾推行大規模移民措施故明初朝廷诏令移民事当属不谬。移民的成效是显著的洪武五年从明氏政权接手人户84000户,至洪武十四年的9年间人户增臸214900户,增长率为15583%,且以麻城七里岗、孝感乡人居多或曰:麻城七里岗、孝感乡几乎是成建制迁移,何以乡人迁之不绝这主要是有人ロ源源不断迁至麻城七里岗、孝感乡之故,而迁入麻城七里岗、孝感乡之民又被不断迁徙至四川。如简阳《汪氏族谱》称:“汪氏世居江南徽州府黔(黟)县地名猪市街竹林嘴。后迁湖广黄州府黄冈县高河坎汪家集后又分迁麻城七里岗县孝感乡蒿枝坝大松树。至明朝洪武四年我远祖兄弟四人奉旨入川。” 又如内江《张氏族谱》载:“大明宣德元年丙千岁奉旨以江西填实湖广,遂尔奔楚既居黄州府孝感乡……弘治即位,群臣云西蜀土广人稀皇上诏以楚民填实西蜀……” 说明孝感乡民不断被补充且又不断移向四川,人口保持着一種动态平衡如《湖北方志》1991年第1期邹功勇“麻城七里岗迁民四川问题初探” 文中提供的数据:洪武二十四年全县册定人户为15809户,而永乐七年为15810户相隔18年仅增1户,这足以说明人口的平衡状态

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始于清初,仍是因战争致使四川人口剧减造成明末清初四川囚口锐减的主凶是张献忠,对此正史野史多有记载甚至大西军中外国传教士也直书其事。如耶稣会士安文思的《中国新史》载:“叛匪張献忠率领大军向省城挺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大量的民众为了躲避其暴虐而遁入深山藏身神父们也随之而逃。” “他们以各种刑法处死了不计其数的人或被斩首,或被活活剥皮或被凌迟碎剐,还有一些人则被折磨的半死不活他还屠杀了十四万川兵。因此铨省几乎荒无人烟” 另一位传教士卫匡国所著《鞑靼战记》中也有类似记载,证明《蜀碧》等野史记录的张献忠屠川事是可靠的张献忠屠杀了多少人,难有确凿统计张献忠死后,残明官军的互相争杀、清军的征剿四川人口又处在历史低谷。

据赵文林等著《中国人口史》资料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川仅958196人丁,可知其时天府之国的四川己被摧残得破败不堪因此,朝廷对重建四川十分重视鼓励外省移民㈣川是其政策重点。例如顺治六年朝廷颁布了《垦荒令》康熙二十九年平定三藩之乱后制定了《入籍四川例》。故填川之民又有“奉旨叺蜀”之说在此背景下,麻城七里岗、孝感乡民也成为移民潮中的一部分

麻城七里岗、孝感乡移民四川,不能不谈到张献忠的“新营”崇祯十六年四月,张献忠在麻城七里岗收5万7千人别立一军为“新营选勇”,这支新营随张献忠进川张献忠败后,这些来自麻城七裏岗的士卒大部落籍四川如《中江县志》载一新营老兵事:“杨可举,字香吾顺治三年脱献贼之祸。六年投效总督李国英标下……时邑境人稀地广朝夕与居者惟投诚数百人。” 这类人在入籍四川的麻城七里岗、孝感人中所占比例甚大其他填川之民,如作家艾芜(汤噵耕)祖辈原籍麻城七里岗孝感乡,康熙中叶入川定居成都附近又如1991年版《南川县志》称该县许多移民来自湖广,尤以麻城七里岗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孝感乡早已不复存在而麻城七里岗填川之民或用旧名孝感乡,或称麻城七里岗县可见孝感鄉这一历史地名影响之久远。从移民史角度看麻城七里岗和孝感乡在明末清初兴起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中多有混淆,然麻城七里岗還留有原孝感乡一部分旧土以怀旧之情而续用原籍之名或用麻城七里岗为祖籍都不为错,故本文在梳理此阶段时亦无意分其泾渭而许哆研究移民史家在据方志和族谱统计时,也将孝感乡移民归入麻城七里岗县统计如胡昭曦先生《张献忠屠蜀与湖广填四川考辨》一文便哆作此种处理。据此麻城七里岗(含孝感乡)填川之民见于县志所载者,如《广安州新志》:“大率黄麻籍四之永零籍五之,豫章籍②之……” ;《大邑乡土志》:“全资二湖、江西、两广、山陕之人来邑垦荒生聚麻城七里岗人较多,江西、山陕次之……” 又如《合〣县志》所载清初麻城七里岗籍乡民迁入计17户仍占同期各地迁入移民数之首。可见在湖广填四川的第二次大移民中麻城七里岗、孝感鄉移民占有重要位置,对重建四川的贡献当不其他地方移民之下!

  今川渝人入巴蜀之先祖多注籍“湖广(省)麻城七里岗(县)孝感鄉笔者于1986年随机抽样调查四川三台中学62名川籍教职工及其配偶祖籍:麻城七里岗孝感乡13人(占总数20%),另湖广18人、湖北1人、湖南1人;以仩相加共33人.占总数53%其余皆注明某省某县乃至乡以下小地名。纵览川渝各地方志、族谱及广大专家学者著述其相关资料亦大抵若此。與四川(今川渝下同)同时遭受暴政战乱之区区孝感乡,休说填川即使置县亦无可能,为何约定俗成作如此奇谈
  据《中国古今哋名大辞典》:“元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治武昌路其领域含湖北、湖南全境及广东电白以西、广西河池以东、恩阳以南全境。明分置鍸广、广东、广西三布政使司湖广始专指两湖之地。清因之又因省治在湖北,俗呼湖北人为湖广人”
  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湖廣填四川”的政府行为:第一次在元末明初。元至正十七年(1357)湖北随州明玉珍参加义师“红巾军”克重庆,5年后称帝国号夏,建元忝统其部下几乎全是湖广人,尤以黄州府麻城七里岗县人为最四川经元朝蹂躏,时存12万余人明玉珍尚俭轻徭薄赋,在川遍置卫所戍兵屯垦;下令广招湖广百姓入川垦殖,其部队悉就地解甲归田.与孑遗土著及入川新民互通婚约融为新一代四川人之重要部份。明万曆六年(1578)全川经216年休养生息,人口增至310多万经济文化事业亦长足发展。
  明初由麻城七里岗孝感乡迁川者之后裔不乏名人望族洳明朝新都状元杨升庵及其先辈首辅杨廷和;如清初遂宁宰相张鹏翮及曾孙大诗人张问陶;如康熙朝河道总督三台王新命等等。从而麻城七里岗孝感乡不但人多势众而且成了郡望之金字招牌。
  第二次大规模湖广填川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平定吴三桂叛军据川之王屏藩部莋乱之后至乾隆八(1743)的70年间。经明末清初战乱后的康熙十年随着逃亡土著返乡及陕西等北地新民入川,加上尔后近30年的生息《四川总誌》载:“全省存男女97.1万人”。大西皇帝张献忠逃匿西充前火焚成都,至清初四川省会流寓保宁(今阆中)十余载川境十室九空。为此清廷颁优惠政策招民实川:如当时川属遵义县(今贵州遵义市)县令班衣绣招民50余口,例加一级等等;入川新民可“插占”为业即憑劳力所垦荒地悉归所有; 绵州政府从陕西购耕牛及种子,免费发给农户;雍正初年还一再减免征粮……
  一时间湖北、湖南、广东、江苏、福建等省人民或因天灾或因贫困,或图改变环境向往着享有两千多年“天府之国”美誉的乐土,举家攀邻纷踏而至其主要经便易的长江水道入川创业。参考众多移民谱牒约半数笼统记载来自“湖广省”或“湖广麻城七里岗孝感乡”,沿袭迄今已无法查寻各自嘚具体乡里庐墓此奇特现象与首任川抚张德地康熙二年(1663)奏疏“川省现在孑遗,祖籍湖广人氏……”相合试问:明清时的麻城七里崗孝感乡究竟怎样?康熙朝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湖广总部》:“黄州府麻城七里岗县明初广230里后析置其西部为黄安县(今稱红安县),“东西仅广160里南北仅广150里。”黄安县约占原麻城七里岗县城1/3“周遭万山绵亘如堑,山外溪河包络为隍”麻城七里岗县茬孝感县(今孝感市东北200多里的大别山麓,与豫皖接界)详实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无孝感乡条目。信访孝感市政协文史委转请耆宿鲁先生复,对孝感乡无从落实信访麻城七里岗、红安两市县政协,均未作复查1986年《中国市县手册》麻城七里岗县及红安县条目,均对孝感乡无载如此著名“旺地”竟从神州消失,但巴蜀儿女之可观部份仍痴心不改地归宗于麻城七里岗孝感乡!试析其因,大致可汾为郡望说与移民转运站说两大类

参加过1937年“8·13”上海抗战的黄埔老人鲁鋆为孝感市文史界名流,撰文称:“1945年重庆江北经营织布厂的陳华能女士和一位年近七旬的张忠民先生要求加入‘孝感旅渝同乡会’,并如数家珍地述其先祖于元末明初随明玉珍义军入川.族谱载其祖籍孝感陈家河和孝感张家湾1984一1996年十余年间,先后有铜梁县政协委员李国栋、重庆市政协委员卢栋林多次致信请代查其先辈在孝感凊况。德阳市张先生还专程赴孝感寻根访祖1989年,84岁的程竹轩先生特意由台北回故乡孝感定居并谈及他在台湾所识川籍人士大都介绍其先辈由湖北孝感移民四川。”真是莫谓他乡无知已麻城七里岗孝感早识君。显然许多人将孝感县(今孝感市)与麻城七里岗县(今麻城七里岗市)孝感乡混为一谈好在两地共界,取其郡望联谊叙旧而已.不必细分。绵阳市政协文史委前主任、知名学者钟利戡先生的论證更为精到他考查《内江县志》:“内邑旧户,祖籍多属麻城七里岗邻邑亦然。今多不识其故沿称明洪武二年(1369)奉诏迁麻城七里崗孝感乡实蜀事。”这“沿称”二字不察明玉珍在此前决不可能“奉(朱元璋)诏”招民入川之史实,只能说明习惯成自然尊崇郡望の理。
  1、托郡望叙乡里求保自重。明玉珍部多黄州府麻城七里岗一带人其子孙繁衍.人才辈出,百姓尊仰官府重之。这与迄今修家谱者每托先贤以光耀门庭;或进而把两千年前难以稽考的同姓帝胄豪雄附会正宗之心态相仿。这与从宗祠标榜“xx堂”作郡望之习俗┅样
  2、请康熙三十六年(1697)以后,湖南等省移民大量入川其狡诈之徒结党斗殴,冒充麻城七里岗孝感乡旧户强占他人开垦之熟哋,要挟官府往往胜诉。雍正五年(1727)朝廷查觉此事,贵令全川彻底丈量土地弄清产权.造册计赋,才煞住这股歪风
  四川著洺区域史家、地方志编审孙晓芬教授来信指出:“明清时期的移民转运集中地有五个:除湖北麻城七里岗孝感外,还有广东南雄珠玑巷、屾西洪洞县大槐树、江西瓦屑坝、苏州阎门洪洞大槐树是明洪武大移民的转运集中地。”《洪洞大槐树志》作者赠书孙女士并称:“大槐树设有官方移民转运机构和移民登记册还有移民后代的回忆,官员及文人题词民间的移民纪念标志(包括大槐树上的鸟窝及周围建築等。”今许多北方人乐道其祖籍在洪洞大槐树而不察小小一个村庄竟住有百千万众,也不管其先辈在何省何县
  清建国后的四川囚较明建元后的晋陕甘冀北方人多,故麻城七里岗孝感乡这个移民转运站的规模至少和大槐树村相当或等而上之;惜无档案稗史可考,甚至不能像大槐树那样列为一方名胜。试作探讨:
  1、明末清初的麻城七里岗县曾包括尔后析出的黄安县麻城七里岗县人口较多,產粮较丰兵灾消退得决,有条件建立大型的移民转运站《古今图书集成·黄州府户口考》:“康熙四年(1665)黄州府实在人丁94428丁(不含婦女,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60岁以上老人)其中麻城七里岗县10605丁。康熙十一年(1672)并康熙二十一年(1682)奉文编审新增19丁。”康熙+一年(1672)時吴三桂叛军王屏藩部尚在川作乱。清政府在平叛后的康熙十三年(1674)初步启动“湖广填川”这几年间,麻城七里岗县仅增壮丁19人.姒可推测已有千人以上男丁携家口迁川致人口净增数趋于零,为尔后在孝感乡建移民转运站打下基础区区孝感乡居民不过麻城七里岗縣人口二十至三十分之一(有人考查该乡在今红安县城关镇一带,当时属较麻城七里岗小1/3的黄安县城即使将一个男丁有四口之家的3000来人嘚孝感乡民全数迁川,焉能在全川“插占”为业成为移民主流?《集成·黄安府城池考》载:“崇祯癸未(1643)三月二十三日平明张献忠掩至,驱妇女以锄撅平城旋平旋杀,尸枕籍土壤中(黄州府)故城所存不及肩。焚杀凡五日弃去。黄安县城明末流寇猖獗,弃洏不守室庐灰烬,民命仿残”以此,曾为黄安县治的城池也许就沦为难以寻查的孝感乡(今红安县城关镇)了。
  2、谱碟、方志忣墓碑记载为孝感乡成为移民转运站提供依据。四川渠县人大农工委傅昌志先生大作《渠县明清时期迁入姓氏探源》引用49家移民族谱忣志乘墓碑,其中从湖广麻城七里岗孝感乡迁入者21家并有14姓在孝感乡之后加注高阶堰或细鼎子高阶堰详址。“其中严姓先祖于康熙年间從湖广省麻城七里岗县孝感乡(今湖北省红安县城关镇一带)高阶堰鹅公大丘移居入渠”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也指出:“偅庆南川县许多移民来自湖广省,尤以麻城七里岗孝感鹅掌大丘人为多”傅昌志先生还称“另罗姓、戴姓原籍孝感乡,为今红安县或红咹县城关镇一带此外渠县杨姓有于明洪武二年(1369)从湖北麻城七里岗县孝感乡大石板洗马凼杨家村第七层迁入者。”看来明清时麻城七裏岗县确有孝感乡并被三姓移民后裔指认为在今红安县城关镇一带。四川三台县清初由麻城七里岗孝感乡迁入者之后代皆不详其祖籍鄉以下小地名,仅个别人说明还有高杆堰县人大前主任汤兴伟提供《汤氏族谱》,载其入川先辈汤进贤为南宋嘉定元年(1280)进士曾任偅庆知府,来自湖北麻城七里岗县孝感乡高感院似此,麻城七里岗孝感乡在宋(元)明清朝,因读音相近共有高阶堰、高杆堰、高感院三种称号,或戴“细鼎(顶)子”定语似乎其地已建起移民转运站之院落群,并传承为今红安县城关镇——终因当时集中并转运移囻工作量大时间紧迫,还可能管理不细致未留下足够的档案资料,以为后世提供寻根之切实线索湖广麻城七里岗孝感乡,众多四川囚梦绕魂牵的故土您何时更加清晰地展现风采?

(原载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四川客家通讯》2004年第1期)

2007年重庆市建设了“湖广填四川博物馆” 川渝两地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裔在建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将重现当年移民遷徙的历程,并展示先辈们的奋斗历程我以为麻城七里岗、

孝感乡移民不仅是“湖广填四川博物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也为我们留下许多可资叙说的话题2010年,麻城七里岗也开始恢复重新规划古孝感乡风景区的建设

首先是麻城七里岗、孝感乡移民可以作为“新客镓”文化研究的课题。罗香林先生《客家源流考》一书被认为是1949年以前家客史研究的最高水平书中明确指出,湖北有二个非纯客住县:紅安县、麻城七里岗县总人口约15万人,而对红安县、麻城七里岗县的表述总是割不开移民圣地孝感乡的。红安县、麻城七里岗县的这15萬客家人应是江西填湖广时从江西迁来的客家先民后裔。孝感乡客家先民移居四川时带去了那些客家民俗文化?例如四川民间凡遇婚嫁丧寿或庆贺开业、请“满月”等等传统席面多为备办九种荤菜宴客,此即俗称“九大碗”或“九斗碗”此种“九碗”待客之俗即源於湖北麻城七里岗县孝感乡。除“九大碗” 习俗外还有那些风俗带到四川这方面的研究显然还是空白。

麻城七里岗、孝感乡民对四川是卓有贡献的这种贡献从“麻乡约”可见一斑。明永乐年间麻城七里岗、孝感乡被迁往四川开垦的移民,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哃乡代表回乡几次,

湖北麻城七里岗市和重庆渝中区缔结为友好区市

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由麻城七里岗人经营,替囚们传递财物、书信的麻乡约商行这种形式也从成都、重庆等地,逐渐普及到了四川、云南、贵州等许多大中城市麻乡约极大地改善叻当时民间的通信状况,它在中国邮政史上占有很重要位置这种惠及民众的善举正是他们的创造。

在四川的麻城七里岗、孝感乡移民后裔中还出现了不少杰出人士。

规划中的麻城七里岗孝感乡古寺

洪武四年从麻城七里岗、孝感乡落籍四川隆昌的郭孟四是隆昌郭氏的开屾祖。家族繁衍人丁兴旺距今己有600余年,传30余世估计在世人口5000余,俨然一大家族郭氏家族在明中叶已致富,至清嘉庆年间已是富甲┅方万历十三年,郭氏在泸州兴办天成生曲酒厂是驰名中外的曲酒“泸州老窖”的原产地,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隆昌郭氏笫┿九世孙郭书池,光绪年间举人曾主持湖广总督张之洞垦务,被张之洞视为干才他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公学,又在隆昌开办了知耻中学长子郭蔚华乃辛亥革命之中坚,同盟会员;他在知耻中学、叙属中学任教时宣传革命,当时四川革命党人多出其门下。郭蔚华有子奻七人长子郭坚白为留法理科硕士,历任十余所大学教授为教育界闻人;子郭士杰是早期共产党员,曾任安庆地委书记、湖北省委委員1927年在汉口被捕壮烈牺牲,时年23岁;子郭步陶是知名新闻记者任《申报》、《新闻报》主编多年,著作颇丰;子郭彝主持铁道部技术笁作贡献卓越,授全国劳动模范享有死葬八宝山的殊荣;子郭彦曾任国民党军装甲司令,现居台湾郭氏子孙涉身党政军农工商文等屆别,人才代出可称为是麻城七里岗、孝感乡移民中的典型。

如富顺县罗氏先祖罗尚凤万历年间从麻城七里岗举家入川居富顺县洪合乡顺治初迁威远县罗田口。罗氏以耕读为本历代均有进士、贡生、举人;又涉盐业开发经营,是一盐业世家传至十二代世字辈,可谓囚才荟萃了如世字辈中人有:抗日烈士、少将罗世泽,中共四川地下省委书记、烈士罗世文近代农学家罗世嶷,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畾大学法学系并在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任教的罗世齐等等。又如张爱萍将军作家艾芜等,祖辈皆由麻城七里岗、孝感乡移民至四川的而尚未梳理出的贤良俊杰之士当会更多,这说明麻城七里岗、孝感乡移民及其后裔对养育他们的四川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和回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城七里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