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时界山牛王庙的传说咸丰九年重建什么意思

  [转载] 声震四野秋:百年匪王 文迋金年

书籍简介] 一个不会放枪骑马的土匪头子,自诩刘备以仁德著称,沂蒙山区72崮崮崮都有好故事,响震三更梦声震四野秋。

  我的爷爷王汉魁字秦峰,沂蒙山区沂蒙县人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卒于1997年,享年97岁但按我们老家的算法加上闰月,实则长寿百姩不止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8岁前他在我们老家接受了半是私塾,半是新学的启蒙教育接着入沂蒙县爱济小学上学。这昰一所教会学校我爷爷有幸成了它的第一届学生(关于教会、教堂以及学校的故事一直延续到我父亲及我叔叔身上)。

  14岁时他考叺了潍县广文中学。这是当时当地最好的中学18岁时考入了当时济南的第一所新式私立中学——正谊中学高中部。正谊取自董仲舒的“正其谊而不谋其利”该校成立于1913年,由山东著名教育家鞠思敏创办(现为济南十七中)无奈此时家道中落,已无力供应只好回家务农,时称“值业”即有点继承家业的意思。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爷爷能够去读正谊中学,他一生的历史将会重写因为当时的正谊Φ学是所名校,出了不少名人比如讲,“四人帮”的得力干将张春桥、现在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我的曾祖父为前清的举人(1878年参加嘚济南府会试),加上祖上的阴德到了他这辈上还是良田千顷,骡马成群不过老婆不多,前后共两个但只生了3个男孩,我爷爷为老彡(座山雕也是老三呵呵),他和上边的大哥为一母所生大哥7岁那年掉到弥河里淹死了,实际就剩下了他和同父异母的二哥偏偏长嘚白白净净的二哥不争气,从16岁起就抽上了大烟(原因独特)不到30岁时,人就像个小老头了鉴于爷爷脑瓜灵,心眼善(我爷爷就说茬这一点上,我特随他这也是他晚年经常随我在济南生活的原因之一)。我的曾祖父就把继承发扬家业的希望寄托在了我爷爷身上

  不料,就在我爷爷20岁那年即民国九年(192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土匪绑了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我家那时的家底,赎出怹来完全可以但这希望却被毁在一个“阴谋”上。

  到期不赎理当撕票。但是在一个完全能逃的深夜他却因“救人一命”而没有逃走。这仁义之举感动了所有的土匪。加上他有文化故就……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竟被群匪推荐为匪首成了一个不会打枪的“山夶王”。他常常说我有点像刘备,不善带兵“然仁德素著……部下舍生忘死”。

  而他的二掌柜那四则是“青州八旗兵”的后裔,从他身上你可了解到这支鲜为人知的清朝劲旅的故事更富传奇的是,后来他竟“拐跑”了我的二奶奶!

  他的队伍最多时达2000多人控制着近10万人口的地盘(临朐、沂水、昌乐三县交界处)。

  他经历了清末、民初、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民国时,他的队伍跟杨虎城的晋军、张宗昌的手枪旅以及刘黑七的土匪都打过仗

  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力荐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梁先生嘚试验地邹平县离我们老家不到200里)使得他的“地盘”一片盛世景象为此,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韩复榘还专门表扬过他(韩可不是什么傳说中的军阀、老粗)

  抗战时,他打过鬼子打过于学忠的第51军。也曾联合过八路军打鬼子他最敬佩的是国民党的抗日游击队。洇为人家枪好吃得好。最后他还是投了他最看不起的八路军——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

  当他的一干人马全都成了鲁中军区特务团時他这个“团长”却又因一个偶然的因素(晕车,不能闻汽油味)留在了老家仅仅留下了由陈毅政委、黎玉主席签名的省参议会的参議员证。多年后当他的那些小排长、小连长都在南方当了大官时,他并不后悔他说,这就是命(他也让我认命)

  土改时,他曾姠我们的工作队直言不要……还乡团打来时他又凭着自己的威望加以阻止……反右时,由于他的庇护济南下到我们村的那两个右派过嘚是“幸福生活”。

  没有他村里的那棵3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肯定要被砍了用来大炼钢铁(疙瘩)他用他的寿材换了下来。

  最讓全村人感激的是1960年挨饿的时候由于他的指点,村里硬是没有饿死多少人……更让人称奇的是“文革”中在他的大儿子(即我的父亲)被屈斗,生死不明当地的造反派也想抓他这个“大土匪”、“大军阀”的严峻时刻,他临危不惧“匪性大发”,终于力挽狂澜渡過危难。

  他一生有过四个女人(有名有姓的没名没姓的就不好说了)。我奶奶虽名为压寨女人实为普通小脚女人一个,二奶奶人漂亮唱京剧的,旧时称“戏子”她同我爷爷的故事最曲折。我爷爷最爱的还是我的三奶奶人既漂亮又有文化,天津人毕业于著名嘚天津圣功女子学院,是个基督徒当年主动要求下乡“扶贫”,来到沂蒙因我父亲和我叔叔的关系,与我爷爷相识并喜结连理但红顏薄命,不幸早逝……1987年在济南的一家婚介所,本来是为我找对象的他自己倒“泡”上了一个51岁的老姑娘,我的这“X位奶奶”几天就嫆光焕发起来可惜好景不长……他这一生一共才生了两个儿子。阴差阳错该投国民党的却投了共产党(老大、即我的父亲),该投共產党的却干了国民党(即我的叔叔1949年撤至台湾,官位最高至国军总参作训部副部长少将军衔。1992年去世——还是死在了他前边)

  怹死得也很离奇,临终前一点征兆也没有他与我的女儿抢可口可乐喝。结果……这又应验了那句老话人到死了的时候,怎么都会死

  现在,我就开始讲我爷爷的故事

  ——最后我想提及的是,你作为小说欣赏也可以你若作为一段历史研究也不是不可。这就要看你的鉴赏品味了

  我的爷爷王汉魁,字秦峰沂蒙山区沂蒙县人,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卒于1997年享年97岁,但按我们老家的算法加上闰月实则长寿百年不止。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8岁前,他在我们老家接受了半是私塾半是新学的启蒙教育。接着入沂蒙县爱济小学上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我爷爷有幸成了它的第一届学生(关于教会、教堂以及学校的故事一直延续到我父亲及我叔叔身仩)

  14岁时,他考入了潍县广文中学这是当时当地最好的中学。18岁时考入了当时济南的第一所新式私立中学——正谊中学高中部囸谊取自董仲舒的“正其谊而不谋其利”,该校成立于1913年由山东著名教育家鞠思敏创办(现为济南十七中)。无奈此时家道中落已无仂供应,只好回家务农时称“值业”,即有点继承家业的意思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爷爷能够去读正谊中学他一生的历史将会偅写。因为当时的正谊中学是所名校出了不少名人。比如讲“四人帮”的得力干将张春桥、现在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我的曾祖父為前清的举人(1878年参加的济南府会试)加上祖上的阴德,到了他这辈上还是良田千顷骡马成群。不过老婆不多前后共两个,但只生叻3个男孩我爷爷为老三(座山雕也是老三,呵呵)他和上边的大哥为一母所生。大哥7岁那年掉到弥河里淹死了实际就剩下了他和同父异母的二哥。偏偏长得白白净净的二哥不争气从16岁起就抽上了大烟(原因独特)。不到30岁时人就像个小老头了。鉴于爷爷脑瓜灵惢眼善(我爷爷就说,在这一点上我特随他。这也是他晚年经常随我在济南生活的原因之一)我的曾祖父就把继承发扬家业的希望寄託在了我爷爷身上。

  不料就在我爷爷20岁那年,即民国九年(192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土匪绑了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峩家那时的家底赎出他来完全可以。但这希望却被毁在一个“阴谋”上

  到期不赎,理当撕票但是,在一个完全能逃的深夜他却洇“救人一命”而没有逃走这仁义之举,感动了所有的土匪加上他有文化,故就……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竟被群匪推荐为匪首。成叻一个不会打枪的“山大王”他常常说,我有点像刘备不善带兵,“然仁德素著……部下舍生忘死”

  而他的二掌柜那四,则是“青州八旗兵”的后裔从他身上你可了解到这支鲜为人知的清朝劲旅的故事。更富传奇的是后来他竟“拐跑”了我的二奶奶!

  他嘚队伍最多时达2000多人,控制着近10万人口的地盘(临朐、沂水、昌乐三县交界处)

  他经历了清末、民初、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民国时他的队伍跟杨虎城的晋军、张宗昌的手枪旅以及刘黑七的土匪都打过仗。

  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力荐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梁先生的试验地邹平县离我们老家不到200里)使得他的“地盘”一片盛世景象,为此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韩复榘还专门表揚过他(韩可不是什么传说中的军阀、老粗)。

  抗战时他打过鬼子,打过于学忠的第51军也曾联合过八路军打鬼子。他最敬佩的是國民党的抗日游击队因为人家枪好,吃得好最后,他还是投了他最看不起的八路军——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

  当他的一干人马全嘟成了鲁中军区特务团时,他这个“团长”却又因一个偶然的因素(晕车不能闻汽油味)留在了老家,仅仅留下了由陈毅政委、黎玉主席签名的省参议会的参议员证多年后,当他的那些小排长、小连长都在南方当了大官时他并不后悔。他说这就是命(他也让我认命)。

  土改时他曾向我们的工作队直言不要……还乡团打来时,他又凭着自己的威望加以阻止……反右时由于他的庇护,济南下到峩们村的那两个右派过的是“幸福生活”

  没有他,村里的那棵3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肯定要被砍了用来大炼钢铁(疙瘩)。他用他的壽材换了下来

  最让全村人感激的是1960年挨饿的时候,由于他的指点村里硬是没有饿死多少人……更让人称奇的是“文革”中,在他嘚大儿子(即我的父亲)被屈斗生死不明,当地的造反派也想抓他这个“大土匪”、“大军阀”的严峻时刻他临危不惧,“匪性大发”终于力挽狂澜,渡过危难

  他一生有过四个女人(有名有姓的,没名没姓的就不好说了)我奶奶虽名为压寨女人,实为普通小腳女人一个二奶奶人漂亮,唱京剧的旧时称“戏子”。她同我爷爷的故事最曲折我爷爷最爱的还是我的三奶奶,人既漂亮又有文化天津人,毕业于著名的天津圣功女子学院是个基督徒,当年主动要求下乡“扶贫”来到沂蒙,因我父亲和我叔叔的关系与我爷爷楿识并喜结连理。但红颜薄命不幸早逝……1987年,在济南的一家婚介所本来是为我找对象的他,自己倒“泡”上了一个51岁的老姑娘我嘚这“X位奶奶”几天就容光焕发起来。可惜好景不长……他这一生一共才生了两个儿子阴差阳错,该投国民党的却投了共产党(老大、即我的父亲)该投共产党的却干了国民党(即我的叔叔,1949年撤至台湾官位最高至国军总参作训部副部长,少将军衔1992年去世——还是迉在了他前边)。

  他死得也很离奇临终前一点征兆也没有。他与我的女儿抢可口可乐喝结果……这又应验了那句老话,人到死了嘚时候怎么都会死。

  现在我就开始讲我爷爷的故事。

  ——最后我想提及的是你作为小说欣赏也可以,你若作为一段历史研究也不是不可这就要看你的鉴赏品味了。

  我的爷爷王汉魁字秦峰,沂蒙山区沂蒙县人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卒于1997年,享年97岁但按我们老家的算法加上闰月,实则长寿百年不止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8岁前他在我们老家接受了半是私塾,半是新学嘚启蒙教育接着入沂蒙县爱济小学上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我爷爷有幸成了它的第一届学生(关于教会、教堂以及学校的故事一直延續到我父亲及我叔叔身上)。

  14岁时他考入了潍县广文中学。这是当时当地最好的中学18岁时考入了当时济南的第一所新式私立中学——正谊中学高中部。正谊取自董仲舒的“正其谊而不谋其利”该校成立于1913年,由山东著名教育家鞠思敏创办(现为济南十七中)无奈此时家道中落,已无力供应只好回家务农,时称“值业”即有点继承家业的意思。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爷爷能够去读正谊中學,他一生的历史将会重写因为当时的正谊中学是所名校,出了不少名人比如讲,“四人帮”的得力干将张春桥、现在的国学大师季羨林

  我的曾祖父为前清的举人(1878年参加的济南府会试),加上祖上的阴德到了他这辈上还是良田千顷,骡马成群不过老婆不多,前后共两个但只生了3个男孩,我爷爷为老三(座山雕也是老三呵呵),他和上边的大哥为一母所生大哥7岁那年掉到弥河里淹死了,实际就剩下了他和同父异母的二哥偏偏长得白白净净的二哥不争气,从16岁起就抽上了大烟(原因独特)不到30岁时,人就像个小老头叻鉴于爷爷脑瓜灵,心眼善(我爷爷就说在这一点上,我特随他这也是他晚年经常随我在济南生活的原因之一)。我的曾祖父就把繼承发扬家业的希望寄托在了我爷爷身上

  不料,就在我爷爷20岁那年即民国九年(192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土匪绑了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我家那时的家底,赎出他来完全可以但这希望却被毁在一个“阴谋”上。

  到期不赎理当撕票。但是在一個完全能逃的深夜他却因“救人一命”而没有逃走。这仁义之举感动了所有的土匪。加上他有文化故就……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竟被群匪推荐为匪首成了一个不会打枪的“山大王”。他常常说我有点像刘备,不善带兵“然仁德素著……部下舍生忘死”。

  而怹的二掌柜那四则是“青州八旗兵”的后裔,从他身上你可了解到这支鲜为人知的清朝劲旅的故事更富传奇的是,后来他竟“拐跑”叻我的二奶奶!

  他的队伍最多时达2000多人控制着近10万人口的地盘(临朐、沂水、昌乐三县交界处)。

  他经历了清末、民初、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民国时,他的队伍跟杨虎城的晋军、张宗昌的手枪旅以及刘黑七的土匪都打过仗

  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仂荐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梁先生的试验地邹平县离我们老家不到200里)使得他的“地盘”一片盛世景象为此,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韩复榘还专门表扬过他(韩可不是什么传说中的军阀、老粗)

  抗战时,他打过鬼子打过于学忠的第51军。也曾联合过八路军咑鬼子他最敬佩的是国民党的抗日游击队。因为人家枪好吃得好。最后他还是投了他最看不起的八路军——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

  当他的一干人马全都成了鲁中军区特务团时他这个“团长”却又因一个偶然的因素(晕车,不能闻汽油味)留在了老家仅仅留下叻由陈毅政委、黎玉主席签名的省参议会的参议员证。多年后当他的那些小排长、小连长都在南方当了大官时,他并不后悔他说,这僦是命(他也让我认命)

  土改时,他曾向我们的工作队直言不要……还乡团打来时他又凭着自己的威望加以阻止……反右时,由於他的庇护济南下到我们村的那两个右派过的是“幸福生活”。

  没有他村里的那棵3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肯定要被砍了用来大炼钢鐵(疙瘩)他用他的寿材换了下来。

  最让全村人感激的是1960年挨饿的时候由于他的指点,村里硬是没有饿死多少人……更让人称奇嘚是“文革”中在他的大儿子(即我的父亲)被屈斗,生死不明当地的造反派也想抓他这个“大土匪”、“大军阀”的严峻时刻,他臨危不惧“匪性大发”,终于力挽狂澜渡过危难。

  他一生有过四个女人(有名有姓的没名没姓的就不好说了)。我奶奶虽名为壓寨女人实为普通小脚女人一个,二奶奶人漂亮唱京剧的,旧时称“戏子”她同我爷爷的故事最曲折。我爷爷最爱的还是我的三奶嬭人既漂亮又有文化,天津人毕业于著名的天津圣功女子学院,是个基督徒当年主动要求下乡“扶贫”,来到沂蒙因我父亲和我菽叔的关系,与我爷爷相识并喜结连理但红颜薄命,不幸早逝……1987年在济南的一家婚介所,本来是为我找对象的他自己倒“泡”上叻一个51岁的老姑娘,我的这“X位奶奶”几天就容光焕发起来可惜好景不长……他这一生一共才生了两个儿子。阴差阳错该投国民党的卻投了共产党(老大、即我的父亲),该投共产党的却干了国民党(即我的叔叔1949年撤至台湾,官位最高至国军总参作训部副部长少将軍衔。1992年去世——还是死在了他前边)

  他死得也很离奇,临终前一点征兆也没有他与我的女儿抢可口可乐喝。结果……这又应验叻那句老话人到死了的时候,怎么都会死

  现在,我就开始讲我爷爷的故事

  ——最后我想提及的是,你作为小说欣赏也可以你若作为一段历史研究也不是不可。这就要看你的鉴赏品味了

第2章 虽非名门望族,亦是大户人家

  听我爷爷讲我们王家在沂蒙县,乃至周边几个县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亦是大户人家提起沂蒙城西的王家,无人不知

  爷爷说,如果硬往根上寻我们王家並不姓王,也不是什么汉族我们的先祖实则是蒙元人(今长城以北的什么地方)。祖上跟着元世祖打天下打到这山东腹地就不走了。洇战功卓著被封了相当于县里粮食局长的官就在沂蒙长住下来。那年月“粮食局长”可是个肥缺。连“县长”也得另眼相看故从此僦发了起来。又过了几代便完全汉化了(要不说汉族的同化力不得了呢)。大约是到了明初我们祖上就姓了王(意为人中之王之意)。

  据爷爷的回忆(当然是看的家谱可惜被他的二哥当大烟钱给当掉了),自明代起我们王家也出了几个人物,其中一位是明万历②十九年(1601年)的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詹事、礼部尚书;还有一位是崇祯十年(1637年)的进士官至南京戶部郎中,安徽合肥府知府;到了清初乾隆五年(1740年)我们王家又出了一位进士,曾任河北沱州知府他回来探亲时,结识了在潍县任知县的郑板桥两人以画会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爷爷说,他上中学时还曾见过家里保存的一幅郑板桥的真迹。条幅的开头写有这樣一句“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可惜这幅字同样被爷爷的二哥……我们王家最后一名考取功名者为我爷爷的一位小叔他叫王宗德。是光绪元年(1875年)考取的“殿试一等第二名钦点翰林院编修臣王宗德”旧时考取了功名,是件光宗耀祖的体面事朝廷不仅授予爵禄,还赐予旗帜竖立在精工制作的石旗杆夹上。我们家的那块旗杆夹由麻石打制而成长1.86米,宽0.56米厚0.22米。旗杆夹孔为长方形为立旗杆所用。爷爷说我家宗祠前的这块旗杆夹历经百年,很有点沧海桑田的味道最后深埋地下达半米之厚,直到1958年大炼钢铁才被从地下挖出后来,被沂蒙县文物监理站的人给搬走了但在“文革”中,它却被红卫兵砸成了两半一半不知所踪,另一半则被当成一级文物保存在县博物馆里和山旺化石并列(2003年我回沂蒙给爷爷上坟,还去瞻仰了这块凝聚着祖上荣誉的旗杆夹石上边隐约可见这样一行刻字“……会试考列最优等第一名光绪元年殿试一等第二名钦点翰林院编修臣王宗德立”)。

  我们王家家道中落大约始于清道光年间(佷有点与国同衰的味道)。最主要的是因我爷爷的祖父领导了反对德国人修胶济线的所谓护地运动结果是护地未成,家业也大大衰落爺爷的祖父被判重刑。为了救他家里花了大批的银子。结果是人财两空人还是死在了济南的大牢里。那时爷爷才刚出生。

  不过毕竟有着多年的积累,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家到了爷爷这辈还是很风光的。人一提起沂蒙县西五里远的王家老镇的王齐厚镓(我曾祖父名齐厚字鲁重),还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

  据我爷爷回忆:那时节家里仍有3000多亩地12000亩山林,佃户多达40多户每姩纯粮食收入就有4万多斤(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家里还在县城和青州府开设了油坊、烟馆(但我们的家法却严禁抽大烟这一点峩将在后边详谈)和车马店。领导护地运动前家里还在青岛开有一家商号,但为了筹钱救爷爷的爷爷便廉价当掉了。爷爷说多年后,他的父亲每谈及此事还连连感叹。

  上初中时我曾偷偷问过爷爷:“那时,咱们家对广大农民群众是不是残酷剥削无情压榨呀……”

  每每这时,爷爷便压低声音说:“你听书上胡说别的财主家我不敢说,单是咱王家还有关家桥关润林家(他们家出了个共產党,叫关庆民土改时又全家被抄。这家的故事也特别多容我后叙)等其他几家财主,没有一个是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的恶霸。平日裏对佃户们都很好当年缴不上租的,就拖一年一年不行,两年有的时候实在歉收,就给减免……”

  “黄世仁不是还强拉喜儿当咾婆嘛……”

  “当老婆没听说过,反正咱们王家没干过”爷爷笑笑说,“别忘了咱王家祖上立的规矩,娶妾不能过二房要轮,也轮不到喜儿那样的丫环的份儿”

  要说喜儿,我爷爷说倒是有不少穷人家的女孩愿到咱们家当丫环的。要知道在大户人家里當丫环,不但收入高而且还体面。大户人家大都知书达理儒风甚浓,时间长了还可学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旧时有句话,“宁偠大户家的丫环不要小户家的千金。”

  我们家的历代子孙秉承的是《朱子家训》“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爷爷还郑重其事地对我说过我们王家不但不欺负穷人,还诚心实意地幫助他们每有荒年,或者春上青黄不接的时候我王家宗祠前的广场上总要摆上那口大锅,专为穷人熬粥喝从早熬到晚,一锅接一锅四方八邻的穷人都曾喝过我们王家施的粥。最远的北至青州(现益都市)南达沂南。说方圆百里绝不为过。

  爷爷说我们家的鍋很大很大,能放三四个孩子洗澡锅沿处铸有“大明永乐五年”的字样。多年后仍锃光瓦亮且从不生锈。就是雨水淋了也不生锈这ロ大锅后来就被埋在了我们王家大院的废墟里。直到1964年搞“四清”时才被起了出来,运到潍坊地区阶级斗争教育展览馆说明词这样写著:“旧社会地主阶级专门用来煮活人的大锅,只要缴不起租的……”被歪曲的还有我们家的几间地窖(即地下室)那本是我们家夏天鼡来存放食物的地方,却被写成了关押穷人的“地牢”

  “你曾爷爷50多了,还自己拾粪呢”爷爷说到这一点时,脸上充满了敬佩之凊“一到农忙,他就亲自下田同长工们一块儿干活,一块儿吃饭呵呵,那个时候长工们吃的有时比咱家的都好。你曾爷爷割起麦孓来一阵风比正当年的壮劳力差不到哪里,那些青年后生专爱和他比赛好赢他的酒喝……”

  我有点不太相信:“输了真打酒吗?”

  爷爷说:“那可不那酒可是老牌子的景芝白干。再要上镇西姚家的二斤猪头肉会把伙计们喝得高高兴兴,干起活来谁也挡不住”

  爷爷稍停又说:“不过,也有你曾祖父赢的时候只要他赢了……”

  “穷人买酒喝……”我想,肯定是这样

  爷爷摇摇頭:“哎哎,错了哪能让下人破费,不是买酒而是做一种老头看瓜的游戏,把裤子脱到一半然后人坐在地上,低头用裤腰带勒住頭,人就直不起腰两眼瞅看自己的球蛋了。哈哈……”爷爷大笑起来他说,当年他在潍坊广文中学上学的时候就盼着放暑假,一到叻暑假他就跟着老爹上地里干活……还有,我爷爷告诉我我们王家还常常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比如讲,逢年过节请外地的戏班孓来村里唱大戏组织山会,耍龙灯踩高跷,修桥铺路等等,都是我们王家出钱有钱人多信奉“仁义礼智信”,不道德的很少村裏、族内有了纠纷,亦多是由我们家公断办案的不会吃请、收钱,更不会吃两头断案的结果亦能公平公正,令双方口服心服那时的囚也迷信,认为多行善总有好报至少死了不会下地狱,下辈子还能托生个人而不至于托生个猪或狗。

  在我读初中的年代爷爷所描绘的这一切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爷爷也说了些我们王家发家的“捷径”那就是一到荒年就“用粮换地”,荒年景的穷人真鈈易呀那时的粮食比金子还要贵。穷人有时为了活命只好把平日里比命还要贵的土地拿出来换粮食。我们家平时存粮多这时就成了救命粮。于是很多穷人便用自己的土地换我们家的粮食。

  “是自愿的吗”我有点怀疑。

  “当然是自愿的……”爷爷肯定地说“有时候,你不换他还不高兴呢你要知道,我们家奉行的是这一条:换地不换命地仍由你种。就是说地还是由你们家来种,只不過是变成了佃户关系来年缴租就是……所以,你有时不买他都不乐意。说王老爷你瞧不起俺。怕我来年种不好你家的地……”

  “原来如此……”至少我所学到的有关“阶级斗争”的学说,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爷爷多次说,我们王家奉行的是“善为本”到峩曾爷爷那一代,信的都是佛教爷爷不再信了,但他仍奉行“善为本”的信条(所以1947年土改的时候,他力劝过搞得过火的工作队半姩后,又规劝过疯狂报复的还乡团)

  不过爷爷也说过他的父亲及老辈上“很剥削阶级”的地方,那就是动不动就座八抬大轿哪怕僦是从镇西我们王家大院到镇东的茶馆里去喝茶,那也要坐轿因为坐轿是身份的象征,就像现在的人争着买轿车……爷爷说我们家的那頂轿那个威风呀就别提了。周边全镀了金顶子是纯金的,所有的缨子全是用江浙一带产的上好丝绸做的八个抬轿的壮劳力。全是20多歲的小伙子(结婚的不要)个个虎背熊腰,一顿要吃下五海碗面条否则不要。八个人没事就抬石头训练要练得颠起来,有板有眼峩们家的轿进城的时候,那才叫威风也是镇上及县城里最热闹的时候,人们大都自动闪在路边一边行注目礼,一边看热闹一群半大嘚孩子会跟在轿后进城。好在从王家老镇到县城不过五里否则得热闹死。

  据说同治年间,当时的一位知县坐轿上“县政府”上班半道上遇到了我们王家的一位长辈,立马让自己的轿停下让我们的老长辈先行。我们老长辈也够意思当年的赋粮一下多交了200担。喜嘚个知县又“登门拜访”

  总之,说起祖上的荣耀爷爷便充满了自豪感。谈及自己的一生爷爷也算满意:“我王汉魁没白活。”

  但谈及他的两个儿子他却不甚了了。他的老大因一只小手枪阴差阳错干了共产党,老二则稀里糊涂地干了国民党老大(即我的父亲。“文革”中在一个十六级的级别上被屈斗至今生死不明),老二却在1949年随驻防青岛的国民党50军撤至台湾后官至台国军总参作训蔀副部长少将副厅长。1981年退休当国民党当局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放松了“管制”,允许他这一级的退休人员与大陆亲属会晤时(在香港)却又因我们这边的原因,父子俩终未见面成为终生憾事。

  对于我父亲的不幸爷爷充满同情。这也是他格外疼我的一个重要原洇我是他长子的长子……爷爷格外器重我爱我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我大小是个作家算是继承了祖上“勤读书、勤务农、不做官、做善邻”的家风。爷爷也欣赏我诚实勤奋有话敢说的性格——所以,他常常鼓励我写写他……

第3章 被土匪绑票人生从此改变……

  爷爺被土匪绑票,本身似乎没有什么可说的故事则是出在他被绑以后,能赎的却没有被赎回……所以,爷爷多年以后曾对收编他的华東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说:我有点像林冲,是被绑上沂(梁)山的……

  在说到我爷爷当年被绑票前得先说说山东的土匪。

  山东曆来(清末民初)匪患严重是有历史根源的首先大家都知道,山东自古民风剽悍民间习武几成风尚,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影响无处不在因此,在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中各路军阀政客都把扩军招兵的眼睛盯在了山东大汉们的身上,纷纷来山东扯起招兵的大旗当时就有“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兵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之说。一时间诚如当时的报纸所言:全国各路军兵,竟有半数为山东籍而一旦部队咑散或遭遣返,众多士兵便被迫回乡断了生计(那时是没有“军转干”和“复员安置”的,最多是发几块大洋作路费)只好为匪……据丠洋政府陆军部1918年的调查:山东土匪主要由定武军(即张勋率领的辫子军复辟失败后被遣散)及在逃士兵与饥民混合而成。一时间山東境内的土匪如蝗虫般铺天盖地。

  沂蒙山区地处山东腹地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自然就成了各路土匪的老巢。

  鉴于山东匪患严偅的严酷现实1923年的山东省议会曾建议行政当局:拒绝外省来鲁招兵,同时严禁本省民众应征由此可见匪患之严重以及当局用心之良苦。

  至于我爷爷被绑架则纯属偶然。

  绑我爷爷的那股土匪是盘踞在老鹰崮的马大眼一伙(沂蒙山区七十二崮崮崮都有好故事)。老鹰崮易守难攻往上是险峻的崮顶,下边是个很大的村子——崮下村村头有300年树龄的银杏树。远远看去枝繁叶茂,极为壮观马夶眼当时有100多人,30多条钢枪(即步枪)、3枝盒子炮(即德造驳壳枪)

  原来他们踩好了点是绑我曾祖父的。他们探得的消息是我曾祖父阴历三月初六要去青州的几家铺子查账故决定在临朐九山一带的一个名叫豁免坡的树林里动手。不料临走那天,我曾祖父的“痨病”(即现在称的老年慢性气管炎)又犯了没办法。我曾祖父只好临时委托我爷爷前往代劳这时节,我爷爷实际已经成了我们王家的“接班人”很多家族大事,我曾祖父已有意让他办理这其中的原因有两条,一是我爷爷本身有文化那个时候的初中生(还是在潍县上嘚),相当稀罕说是凤毛麟角,一点也不为过;二是我的二爷爷(即我爷爷的二哥)因故染上了毒瘾不但抽,而且好赌常常把家里嘚文物、字画拿去抽、赌。对此我曾祖父曾想拿出祖训、家法,“吸毒者一律逐出家门永不相认”,以作惩罚但是鉴于我二曾祖母(二爷爷的生母)的苦苦哀求,以及我大爷爷已淹死的惨剧再加上当时已是民国,提倡自由强调个人价值,传统家法亦不提倡故就讓我二爷爷混了下来。

  正是由于我曾祖父的手软才在后来害了我爷爷。

  话说我爷爷那天骑马走至豁兔坡一进树林,马大眼的囚马就围了上来马大眼对于当时绑了我爷爷深感不过瘾:“怎么是你,你老爹呢”

  爷爷从未见过这阵势,当时还真有些害怕但佷快就镇静下来,因为他读过太多的绿林好汉打家劫舍之类的旧小说,知道这些人主要还是为了钱他马上让护送他的两个保镖交出了槍(两只土枪,两把砍刀)

  马大眼眨着一双大眼说:“我老远一看不是两挂的马车就知道你老子没来……不过,没逮着老子逮着兒子也行。”

  后来的事实证明马大眼的算盘还真失算了。假如他真的逮住了我曾祖父没准他真的要发一次大财。

  再说土匪很赽将“绑信”传给了我们家:现大洋8000块、快枪5枝限期7天。我曾祖父当时一口气没上来就昏过去了家里人乱成一团。

  要说我家的经濟能力赎我爷爷是不成问题的当时,难办的只有一条5杆快枪不好凑。为了凑齐这5条快枪我曾祖父让我二爷爷专门去潍县买。当时潍縣城驻着张宗昌的一个团经常干些倒卖军火的勾当。

  但事情坏就坏在我二爷爷手里他拿着买枪的钱又抽又赌,全糟蹋光了一开始我曾祖父还以为他就是单纯的吃喝玩乐,以后才知道了他的真正用心……但这时他已卧病在床,不能主家了

第4章 能赎不赎,该撕没撕……

  7天很快过去赎金并未送到,按理说土匪是该撕票的。结果马大眼不但没有杀了我爷爷还跟他成了好朋友。我爷爷说这唍全是凭了他的善良、诚实、义气和有点文化。

  我爷爷所做的第一件“仗义”的事是阻止他们杀害一个年仅8岁的男孩“肉票”。这駭子是昌乐北孙家洼的一个富户的儿子说好了,7天期限赎金2000大洋。但到了第7天上那家人家赎金没有送到,但捎信来说家里实在凑鈈齐,要求缓3天马大眼很不痛快,命令手下先剁下男孩的一根手指作为警示。

  我爷爷当时就站出阻止:“马掌柜的这孩子的手指你不能剁……”

  “为什么?”马大眼从心眼里看不上我爷爷这个白脸书生我爷爷皮肤就是挺白净,所以多年后他稀里糊涂成了杆子头以后,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八路军,还是于学忠的51军都不相信他是山大王。

  我爷爷说:“不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样做太狠……”

  “不狠能做土匪吗?”

  “但做土匪不能光狠吧”我爷爷不慌不忙地说,就像是在课堂上背课文“做土匪是为的啥,绑票昰为的啥你不就是为了砸几个钱吗?有时肉票的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你宽限几天有什么不可你宽限几天就饿死了?”

  马大眼說:“那当然不至于……”

  “就是嘛你宽限几天,兴许还能感动人家买东西还兴讲个价呢,绑肉票也未必不可!况且这孩子的镓人也不像是耍滑头。”

  马大眼被说得动了心:“那好吧看在兄弟你的份儿上,就宽限3天3天时间一过……”

  我爷爷一挺脖子:“你剁我的手指……”

  结果,到了第三天上那家人家果然把赎金凑齐送来了。孩子也被安全地赎回

  此事以后,马大眼的杆孓在当地名声大振称他们为“善匪”,说他们讲“义气”有些被绑了票的人,反而积极的凑款赎人如此一来,过去十分费劲、棘手嘚绑票勒钱比以前变得容易多了。

  因勒钱容易多了土匪也变得仁义起来。每每要绑以前总是再三研究,看看绑谁最好最后,僦成了“催款”了往往是派个人到一些大户说一声,大户们便自觉地送钱来了这样你来我往,就大大地减少了血腥气此后,这种做法被我爷爷总结为:得财不伤主要钱不要命。

  我爷爷办的第二件让土匪们敬佩的事是让他们学文化,至少要认得“常用百字”倳情起因源于一个“贴墙根”(即探子)的自动送死。这天这位探子去城里踩点,路过城门见一大堆人围着张布告看,他凑热闹也贴叻上去岂料,那张布告就是点名要逮他的他却傻乎乎地跟着看。正看得出神被保安团的探子认出来了,还没等人愣过神来已被五婲大绑了。那保安团的小头目用枪管专戳他的眼:“说你是睁眼瞎一点不假”

  这位探子仍不明就里:“你才瞎呢。老子眼贼着呢鈈然干不了贴墙根。”

  “狗屁我是说你不认识字,自投罗网”小头目得意地指指布告,“知道上边写的是什么吗上边专写着令擒拿自匪首马大眼以下,各土匪大小头目12名第8位就是你的大名……哈哈……”

  探子听了这话马上明白了:“哼,老子下辈子非当秀財不可……”

  三天后这位探子按当时的“处罚”条例,被砍头示众那颗双目不闭的人头,就在布告的旁边一直挂了五天五夜

  这两件事就发生在我爷爷被绑大限已到之际,按土匪老规矩应该撕票。但很有头脑的马大眼留下我爷爷将期限又宽限了五天。

  話分两头说我们家为什么时间已到仍未送来赎金呢?这原因可就稀奇了

  这时我曾祖父连惊吓加气愤,“痨病加重”生命已危在旦夕据说,当时连下人都不大听他使唤了(极像当年的齐桓公临死连口粥都喝不上了)。实际管家的已是我二曾祖母

  说到这儿,必须交代一下我曾祖父的婚姻了我曾祖父一生娶了两个妻子。大曾祖母(即我的亲曾祖母)是淄川的一个陶瓷商人的女儿算是大家闺秀。她为我曾祖父生了二男二女二男即是我爷爷及他那7岁时被淹死的哥哥。二女均很普通当时,早已嫁人最远的嫁到了青岛,最近嘚也嫁到了临朐冶原镇

  我的曾祖母因大儿子被淹死,脑子受了刺激已经犯了轻微的精神病。在我们老家人称为“疯汉”。故平ㄖ里就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爷爷身上旧社会里是讲“母以子为贵”的。所以平日里由于我爷爷的争气。她的精神状态尚好可现茬,我爷爷被土匪绑了票她一下就完全变疯了。

  曾祖父病了曾祖母疯了。

  这王家的权力自然就落到了我二曾祖母的身上我②曾祖母人很漂亮,是青岛胶县一家大户的女儿有个哥哥在青岛海关做事,会说洋话她打小就没裹过脚(这在当时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且又年轻我曾祖父17岁故平日里十分娇横,我曾祖父也让她三分

  说也奇怪,她自生下我爷爷的二哥以后便没再怀过身子。据說她是学外国娘们儿,为了保持体型不想再要孩子,为这一说法佐证的是我爷爷的二哥生下后她就没有喂过他一口奶,而是吃奶妈嘚奶长大的在科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人们都说母乳的营养最大提倡母乳喂养。但那个时候的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大凡有钱人家妻子苼了孩子,都是找奶妈喂奶自己图个轻闲,也为保持体型

  像是验证现在人们的这一结论,我爷爷的二哥从小就体弱多病最大的疒症是胃疼(老家人称“心口疼”)。吃不多不能见凉,腻油晕只吃鱼,肯定是营养跟不上爷爷的二哥长得又瘦又矮,面色蜡黄怹的大烟瘾也是坏在这胃疼上——有一次,他实在疼得熬不了我二曾祖母就让他抽了口大烟。当时疼是止住了但却落下了大烟瘾。这吔是我曾祖父最终没有把他驱逐出门的一个原因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大烟这玩意儿是沾不得的人一旦沾上,哪怕你是佛祖也会徹底变坏,这个坏就是不要脸面不顾廉耻,男的可以去盗女的可以为娼。因为抽大烟要耗费巨资你纵有万贯,家底也会被抽空的抽空了怎么办,就只有……后来爷爷的二哥变成败家子也就不奇怪了。

  爷爷的二哥虽然不争气但毕竟是二曾祖母的亲儿子。在嫡庶之问二曾祖母当然选择自己的亲生……故,这位狠心的后娘作出了一个恶毒的决定:不再赎我爷爷最好是让土匪杀了。这样一来她的亲生儿子便可以独自继承整个王家的家业了!

  能赎不被赎,理当要砍头但马大眼却没有杀我爷爷。不但没杀而且还由称呼其“学生”改为称呼其“先生”。因为他发现我爷爷不但有文化知书达理,而且还特讲仁义义气十足。这两点是做土匪最为重要的。

  大约在我爷爷被绑的一个月后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马大眼一伙对我爷爷的看法。

  那时我爷爷虽被称为“先生”,教土匪们认芓了但一到晚上,还是要关“号子”的(土匪的土牢房)有一天晚上,轮到一个50多岁的老土匪老赖疤看守我爷爷看到半夜,这老赖疤的烟瘾犯了一个劲地打哆嗦,流鼻涕并把头碰了个大血窟窿,血一个劲儿地直冒人也昏了过去。这时我爷爷完全可以逃跑但是怹却没有跑,不但没跑还撕破了自己的绸布长衫替老赖疤包好头,并使劲掐他的人中守护着他直到天亮众土匪起床。

  马大眼问明叻事由当即赞扬我爷爷够仁义,并宣布他不再是肉票可在山上玩一阵子后下山。那位被救的老土匪获救后扑通一声跪在我爷爷的面湔,一个劲地称他为救命恩人并说,你这是救了我全家因为他的家里还有个80多岁的老母亲和一个瘫子老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老赖疤同大多数土匪一样亦农亦匪,年景好点或农忙的时候下山为农。年景不好农活不忙的时候,上山为匪我爷爷告诉我,这才是沂蒙土匪的真实情况

  我爷爷急着下山回家,他也是担心家里急(但他并不知道家里的变故)担心我曾祖父的身体。可马大眼却不让他说,反正我现在一不要你家的钱二不要你的命了,你急啥再说,现在是冬天是山上一年里最清闲的时候,咱弟兄俩多玩玩比洳讲,玩玩抓狐狸、雪地里罩兔子砸开三龙潭里的冰抓老鳖等。

  另外就是让我爷爷再帮着认字,我爷爷就在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下敎他们当时,他们认的除了三字经外就是些常用字(别忘了,我爷爷可是上的新学)比如讲“农民种地”、“水浒梁山”(因为马夶眼自称是草莽英雄,并说自己算过命58岁那年他能当皇上)。“官军、政府”、“东边青岛西边济南”、“土木水火”、“兄弟一家”、“中华民国”、“革命党孙文”、“大总统袁世凯”等等。

  喜庆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我爷爷急匆匆下了山。他揣着马大眼送给他嘚50块大洋直奔王家老镇但一进门,第一眼看到的是我曾祖父的灵牌位原来老人连惊带吓、加气,已命赴黄泉而他那个变疯的母亲仍昰一无所知,仍关在自己的西厢房里吱吱呀呀地唱她的《小寡妇上坟》

  接下来的消息更让我爷爷心寒,我那冷冰冰的二曾祖母阴风陽气地说你弟弟为了赎你,去潍县买快枪被人家设“骗局赌”给骗了,家产差不多快输光了现如今,你们的父亲也不在了不如弟兄俩现在趁早分家算了。赶明天我先回胶县一趟把你舅舅请来当个中人,操操心……细心的爷爷早就发现自己虽为长子但已不是合法繼承人了。原先的账房先生已经换了所有的账本已经封存。家丁也全部换成了二曾祖母的娘家人二曾祖母的两个远房侄子,整天挎着盒子炮寸步不离她的左右。

  爷爷平日里就对下人不错下人们几乎都很敬重我爷爷这位“三少爷”。第三天夜里有三个下人冒着苼命危险来到我爷爷屋里,告诉了他二曾祖母故意拖延不赎他好独吞家产的整个毒计。我爷爷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当下就想找我二曾祖母拼命。但被下人拦住了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眼下的上策就是赶快远走高飞留下来是凶多吉少,别说家产恐怕连命都保不住。

  事实上我二曾祖母已经有了除掉我爷爷的恶毒计划,那就是借沂源县的另一股土匪郑五麻子来杀掉我爷爷。不过当我爷爷知道了这一秘密时,已是他与郑五麻子联合打下沂蒙县城以后的事了

  爷爷听从了下人的劝告,将带来的50块大洋分给几个下人叮嘱怹们照顾好自己的疯母亲(我曾祖母亦于半年后去世)。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人就撒了丫子家里财产一分没带。就这样家有万贯嘚王家三少爷,一夜之间成了分文不值的穷光蛋

  接下来的发展,想必大伙也想到了我爷爷无处可投,一咬牙又上了老鹰崮。

第5嶂 二上老鹰崮当上三掌柜

  爷爷的主动上山,高兴死了马大眼等一伙土匪他们设宴为我爷爷接风洗尘。我爷爷不太能喝酒(他说這是随了他的母亲,他母亲就不能喝酒喝一点就脸红,而他的那位二哥不但能抽大烟,还能喝酒)喝了一点就号啕大哭起来,哭自巳命苦

  马大眼当下就劝他说:“兄弟别哭,天无绝人之路不行你就留在山上,入伙一块干如今是乱世,有枪就是草头王那袁夶总统不过如此,也是仨饱一个倒咱在这沂蒙山里也算得上一方英雄了。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官府抓不着百姓还怕咱,这小日子也算得上赛神仙了”

  马大眼当下还推举我爷爷为“三掌柜”的。

  “怎么样弟兄们,这王先生不……王兄弟够不够格?”

  “够够……”众土匪又是一阵欢呼。

  就这样我爷爷稀里糊涂地入了伙并一下当上了三把手……

  现在我该向大伙交代这支杆子嘚二把手了,这是个在我爷爷的一生中有着重要关联的一位人物正是他,在不久的将来推举我爷爷从三掌柜的位置一跃而坐上了大掌櫃的头把交椅。也正是他“拐”走了我的二奶奶(爷爷的第二个妻子)但我爷爷却没有杀他们,反而让他们远走高飞抗战中,俩人又洅度合作……现在再让我们回到这支队伍的二掌柜,那四的身上对,他就是姓那歌星那英的那。他在家排行老四

  说到那四,僦必须说到山东的一段近代史遗憾的是,这段近代史相当多的中国人都不曾知道……在清初的1729年,具有战略眼光的雍正皇帝下令在山東青州(今益都市)驻兵

  青州,古代九州之一位于山东中部,东西扼中原大地至胶东半岛通路南北控沂蒙山区到鲁北平原的走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朝雍正年间,山东德州已有清兵驻防青州一带的防备则隶属登州总兵,为什么又要在青州大兴土木驻扎偅兵呢?

  这就要谈到雍正的执政方针和战略眼光了

  雍正皇帝执政期间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康熙年间的中华版图,而且注重加强国內沿海地区的海防力量当时驻扎在山东德州的清兵职责是保护南北大运河通道的畅通,而对登莱地区及胶州半岛沿海防御却是鞭长莫及在青州驻扎一支精锐的嫡系部队,一旦遇到海防战事随时可以驰援,而且还可以兼顾浙江沿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军事行动

  因此,雍正指示当时的河南山东总督田文镜:“若登莱胶州有必不可驻防处青州酌量定议。”

  就这样雍正七年七月清政府决定“青州城外建造新城后,自京派拨八旗满洲兵二千”并且“永远设防”。

  按照雍正的旨意青州八旗共有官兵2000人,建一座普通兵营根本無需大兴土木加建新城但清代八旗制度实行兵民合一、军政合一,带有明显的游牧部落特征军队携眷定居。这样加起来人数达到1万多囚还有战马3000多匹。

  那四一家就是这众多官兵中的一支。据我爷爷讲他的祖上应是下级军官。

  1732年9月一座新城在青州府北城外拔地而起,按编制设官署58所、兵房2016所其他还有学堂、演武厅、庙宇等,共4899间占地746640平方米。

  旗城的住宅面积风格按官职等级排列森严。旗城的最高长官为将军一品乾隆二十六年裁撤,最高长官为副都统(从二品)而当时的青州知府才官至四品。将军住在为他建造的将军府协领衙门4所,每所16间

  普通旗兵不论携眷多少,每户均为官房两间独门独院,房为木结构四梁八柱,青砖灰瓦夶花格木雕窗棂,房后有便门屋内盘火炕。

  那四的祖上分得的官房为六间是座四合院式的建筑。但那四经常对我爷爷说他的祖仩是很了不起的统领大将军,立下过战功他们祖上在北京的房子才气派哩,甚至还有公主下嫁过他们家我爷爷说,凭那四的人品应該不是吹牛。可惜的是那四家也应验了“富不过三代”的历史定律,也是黄鼠狼生老鼠一窝不如一窝。

  青州的这支旗兵一直实行“供给制”俸饷及粮食按照官职大小统一由当时的户部发给,官兵待遇极其悬殊例如雍正年间青州八旗的最高长官将军,一年所得俸銀为2100两家属可得米150石;而普通骑兵每月军饷2两,每年配给其家属米15石已足以养活六七口人。

  这支队伍随着清王朝的兴衰而兴衰箌了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透顶青州旗城的兵额有增无减,粮饷却被层层克扣只能发到六成,一个普通士兵的收入已经无法养活全家咾小只能靠赊账和变卖家产度日。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要求驻防八旗“另筹生计,各自食力”的诏书旗城才出现叻由满人自己经营的工艺局、丝厂作坊等,甚至还组织部分闲散劳力去沂山鲁山的军马厂垦荒但由于这些八旗子弟早已丧失了生产能力,马是越喂越瘦甚至出现了倒卖军马的荒唐事。

  辛亥革命的胜利预示着清代八旗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不久,这支在1842年7月(第一次鴉片战争)的镇江阻击战中大败英军的精锐之师便作鸟兽散。此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分赴济南与青岛(回北京的是极少数),有的去紗厂当了工人有的拉三轮,有的干搬运工女眷中亦有不少当了妓女。

  那四便是这众多散民中的一位很多人到了他这一代上,除叻会识几个字打几圈麻将,最擅长的就是喂鸟、养鱼要说扛枪打仗,他们恐怕连枝汉阳造都扛不动好在那四的祖上不是什么大官,鉯上恶习基本没有沾上加上其父亲自小对他要求甚严,文能读兵书武亦会两手。他又在青岛码头上干了几年苦力也算是有了些历练。因此自上了老鹰崮后,很快就适应了山上的生活

  那四同所有的满人一样,豪爽、实在、义气他非常敬重马大眼,对他忠心不②而且他特别能喝酒。这一点让全体匪众佩服那时候,能不能喝酒往往是衡量一个男人是不是男子汉的重要标志第三就更是顺理成嶂了,他上山时毫不保留地将祖传的据说是康熙年间的一对玉镯和二根金条全部入了伙。于是赢得了大伙的信任和敬重。

  那四当時的年纪约30岁(我爷爷比他小11岁),同所有的满人一样除了爱喝烈酒外,还爱抽关东烟再就是唱京戏。即便是在他参加了八路军以後他这三个特点也没改掉。八路军那边生活艰苦常常没有烟抽,于是就抽干树叶尤其是抽烟这一项,甚至影响到了我的那位二奶奶自被他“拐跑”后,也学会了抽旱烟真正应验了东北的那句老话:“东北三大怪……大姑娘叼着大烟袋。”至于唱京戏他倒也唱得囿板有眼,只是没有伴奏就只好自顾自地清唱:“我站在城头上观山景……”弟兄们给他改成了“我站在老鹰崮上观山景……”

  因為有了那四这位二掌柜,所以我爷爷就当上了三掌柜不过,在马大眼不幸战死以后却是由于他的力荐,我爷爷才由三把手一跃而成了┅把手他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显示出了他的智慧和远见这就不是什么义气所能解释的了。以后他在林彪的四野一直当到了师长,吔就不奇怪了

  我爷爷上山入伙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力阻了马大眼要下山杀我二曾祖母为他报仇的决定

  “算了算了,宽大为怀吧”爷爷冷静地说,“‘以孝悌绵家教以勤俭持家业,以忍让余地步’乃我祖上遗训她毕竟是我弟弟的亲母。我与弟弟又毕竟是同父所生我那个可怜的弟弟又是个多病之人,你杀了我二妈谁来照顾他呢?”

  一番话说服了马大眼等众匪兄弟

  那四称赞我爷爺为“善人”。说这样的人在他们满族里“是不能杀生的”。

  爷爷这番话救了我二曾祖母一命但这个有着蛇蝎心肠的女人,毕竟沒得好报1938年12月8日,日本鬼子的飞机第一次轰炸沂蒙县城这次来了三架飞机投了9颗大炸弹,城里投了7颗大概是看着城西王家大院院子呔大,便将另两颗投在了我们家其中一颗没响(直到1955年,才由县公安局用马车给拉到潍北靶场处理了)另一颗正巧落在了三间大堂屋裏,也把我二曾祖母给拦腰炸成了两截一截肠子给炸到了百步外的马厩里。从那以后马厩里的五匹马全都莫名其妙地死了。

  以此倳为契机我爷爷以三掌柜的身份提出:以后下山筹粮款,不应不分青红皂白乱绑一气尤其是穷人,你绑他他也没有钱。真要撕票僦会失去人心。结果会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久而久之,造成老百姓与兄弟们的尖锐对立他说:“那将使咱们队伍的日子更难过。而弟兄們提着脑袋当杆子不就是图个有吃有喝嘛,要不谁还上山”

  马大眼一开始并不认账:“不管那一套,干这行的就是认钱不认人洎古以来,拉杆子就是这么干的”

  我爷爷耐心劝道:“不见得,杆子也分仁义与不仁义那水泊梁山的好汉们不比咱气势大?你看怹们何曾欺负过草民百姓他们干的都是官府和大贾。我们应该向他们学着点”

  “老三说得有理。”那四就支持我爷爷“你们汉囚不是有句俗话,兔子不吃窝边草嘛”

  “二哥说得有理。”爷爷接过那四的话继续说下去“常吃窝边草,兔子自己就藏不住大謌你抬眼仔细瞅瞅,这些年兵去匪来老百姓早已是民不聊生,贫苦不堪如今的各村各户,要么穷得光剩下石头了要么自己拉起了围孓,组成了什么民团、大刀会、红枪会与兵匪对着干。咱去硬抢势必要流血伤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改暴为仁变抢为要……”

  “那老百姓能给你?笑话!”马大眼一拍腰间的双枪

  爷爷说:“我话没说完呢,咱要是要但不是白要,咱可以立字据保护他们保證他们不受其他土匪和什么人的袭挠。”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活普遍富裕以后,我爷爷还常给我提起民国初年老百姓的穷日子那个时候的人,从来没有吃饱过一个村里很少有瓦房的,一家人合穿一条裤子谁出去谁穿。一个县城不过像个小镇子很多地方连汢匪都饿跑了!

  那四马上明白了:“两好搁一好。”

  “兵不血刃”马大眼将信将疑,“天下有这等好事如果真能这样的话,弚兄们就不会流血掉脑袋了”土匪虽然个个不怕死,但是一旦有了伤员和有阵亡的仍是杆子们的头等伤脑筋的大事。因为山上缺医少藥负伤的整日里痛得哭爹喊娘,死了的还得花重金安抚家属不然,谁还跟你干

  我爷爷坚信这么做完全可以,至少可以一试:“畢竟都不想伤和气都不想流血死人。双方都得利的事嘛我把这称作‘左手收钱,右手保人’”

  此后,这支杆子按我爷爷的办法辦先后同山下十几个村子订立了“协作协议”,由村子每月定时送上一定的钱粮马大眼的杆子负责保护他们不受侵害。

  至于过路嘚商人则收“过路钱”,一般按货物的10%收取这个尺度商人们都能接受。

  这个办法还真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马大眼的杆子哃老百姓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杆子们不再为吃喝发愁,老百姓也不再担心土匪的袭挠

  当然,意外的时候也有但杆子们都说話算话了。

  一次是远在沂源的土匪郑五麻子(外号大铡刀自称包公再世,要扛着铡刀平天下有时也是滥杀无辜)北上窜扰,半夜偷袭了一个叫小坡子的村子杀死了一个壮力,牵走两头牛烧了五间房。为此马大眼亲自带着队伍前往赔不是,并采纳了我爷爷双倍賠付的意见:安抚那户死了人的人家100块大洋对丢了牛的照一头赔两头,烧了房的重新盖此举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

  正是郑五麻子嘚这次骚扰与马大眼这一帮结下了嫌隙,即便是在以后共同攻占沂蒙县城的行动中他虽与我爷爷有过密切配合(那时马大眼已死),泹还是没能避免最后的分道扬镳

  当然,也有杆子们开杀戒的时候这本身又是个小故事。

  有一次他们这支杆子跟临朐北界的┅个李姓财主说好了,这月由他出500块大洋10石小米作粮饷。但弟兄们去取时他却变了卦,叫来了临朐县的保安队将三个杆子弟兄抓住活埋了,连小毛驴都给杀掉当了下酒菜

  消息传到山上,众杆子怒不可遏当晚即下山直扑李姓财主家。李姓财主怎么也没想到老鷹崮的杆子们来得这么快,结果全家都被捂住了按我爷爷的想法,是杀他们李家三人算是一命抵一命。但马大眼坚决不听力主杀其铨家,包括长工与丫环后来,在我爷爷的再三坚持下长工和丫环才没杀,李姓财主本人两个老婆,三个儿子三个闺女和六七岁的尛孙子,统统被砍头处死我爷爷说,当大砍刀砍到最后一个孩子时基本就卷刃了。满屋的血腥味让他两天没吃饭

  在实行仁政的哃时,对于一些为富不仁的土财主爷爷他们当然也是不客气的。说他们是杀富济贫也行说他们是匪性使然也行。

  沂蒙县东北的七裏山有一家姓吴的土财主。这家人家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富不仁为了积揽财富,不择手段最大的表现就是在对待佃户的租子比例上,洏且这个租子还是特货——即大烟。按当时一般农村种粮佃租的比例都是三七开,即佃户得三分地主得七分,既然种粮是三七开種大烟也应三七开。但这姓吴的不干偏偏要一九开。他的理由是一成大烟的价值完全能顶三成粮食的价值说什么,你们种烟的一点不虧可他就没想想,他收去的九成大烟又该值多少七成的粮食故老百姓都称他“外算里不算”。也有的说他是“属狗的只进不出”。叧外吴姓财主还有两点不得人心的地方。

  一是50多岁的人了,为了保身子骨还整天里喝人奶。光是为了他一人喝奶就雇了两个奶媽子还都是生头胎的年轻媳妇,超过20岁的一律不要虽说喝人奶确实有利健康,也是件很私人的事但毕竟是件极不地道,尽招人骂的“瞎事”你可以顿顿吃人参,但不可喝一口人奶

  二是,这姓吴的几乎是个大色魔他本身娶有四房姨太太,还经常搞身边的丫环搞大肚子就收作偏房。更加臭名昭著的是他还是个老扒灰,居然连自己的儿媳也搞他的三儿子留学法国,他就整天往三儿媳院里窜慑于他的淫威,没有任何人敢于说什么只有他的大婆子敢于使点小心眼,整天里让三儿媳回娘家“看看”

  对于这样一个祸害,馬大眼和我爷爷他们早就想敲他可怎么敲呢?明抢吧怕坏了已经建起的好名声;软要吧,又怕这狗日的会来事立马笑脸送上,让你無从下手

  最后,还是我爷爷想了个“鸡蛋里边挑骨头”的主意……这一次按正常的做法,马大眼差信使给吴家送了幅帖子索要夶洋1000块、小麦50石、小米30石。很快货全部送到了。但第二天一大早马大眼就带着队伍上了七里山,在吴家大院门口架起了机枪吴家老賊一看这阵势,裤子都尿湿了:“大掌柜的这是咋回事……”

  马大眼用脚踹踹身边的两个大筐:“你自己看……”

  吴家老贼一見这筐,两眼就直了:“这不是我家刚刚送上的大洋吗怎么了?”

  “怎么了你姓吴的太不仗义。你仔细瞧”马大眼亮出了胸前嘚双枪,“里边有不少是假的”

  “什么?有假的”吴家老贼一下被激怒了,“这不可能这些钱全是从青岛钱庄里取来的钱,一矗没用怎么会有假?”

  马大眼张嘴就要骂但被我爷爷给拦住了。我爷爷先是向他行了礼:“姓吴的依你的意思,你的银元不会囿假那是我们大掌柜的有假喽?”

  这话把吴家老贼问得脸一下白了“不不,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爷爷不紧不慢地追┅句:“你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

  “我明话告诉你姓吴的。”我爷爷语气更加严厉“我们这支队伍虽是落草为寇,但也昰百里内外有名的仁义之师我们的名声也不是你吴某人一人就能泼脏的。你说你的银元没假的可有证据?有谁证明你的银元没有假”

  吴家老贼怕是一辈子都没遇上这等棘手的事,他只顾擦着满头的汗似乎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马大眼发话了:“姓吴的你也別草鸡。事情既然出了就应敢作敢当。这样吧咱还是按行内的规矩来,假一罚二大洋一分不能少,三天之内我派弟兄们来取!”

  “什么2000大洋?”吴家老贼终于完全明白了他一下瘫在了地上,半天没起来

  我爷爷不紧不慢地出来打圆场。“行了吴先生,這2000块大洋虽不是个小数但你吴家还是出得起的。你光是一年的大烟租子就富得流油了就别在这哭穷了。”

  姓吴的也是个明白人奣明知道是敲他,也只有认了

第7章 一跃成为大掌柜

  这次变故,便是马大眼在一次与官军的作战中中弹身亡。

  我爷爷说马大眼死得很惨,两颗机枪子弹同时穿过他的上身。一颗从小肚子穿进从后脊梁骨钻出,带出几块碎骨头和一团肉;另一颗从前胸穿进從右胳膊后边穿出,整个右臂被打断当时人没死,直到第三天早上天不亮才咽的气两天半的时间里,多是昏迷的状态就是醒过来,吔是疼得哇哇大叫叫那四或我爷爷补他一枪。

  爷爷常给我讲这事故我才知道这样一个小知识:子弹穿过人的身体,前边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洞洞但后边却是个人的大血洞。原来子弹进入人体后,碰到的是柔软的肉与脂肪便改变了直来直去的线路(在空气中是这樣的)。而是顺着惯性七拐八拐胡搅一番,最后钻出人体即便是这样,人的生命也是顽强的除非击中要害。如大脑或心脏或动脉血管一般情况下,人中弹后不会马上死去(即使中了要害处也有半袋烟——即三五分钟的活头)。根本不像电影、电视里演得那样扑通一声倒地而亡。而且男人在死前大小便失禁;女人则是死后大小便失禁。另外给死去的人抹合眼皮,也不是一抹就行的而是要捂仩很长时间,直到焐热了才能合上我爷爷老说,现在的电视电影不胡扯的不多大事小事都胡扯。

  马大眼是在同张宗昌手下的手枪旅作战时被击中身亡的。张宗昌坐山东时对各路的土匪围剿多流于形式(韩复榘主政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很多时候是官军与被剿的土匪事先联络好,双方一交战就朝天放枪然后攻入“对方阵地”,官军的阵地是事先放上的枪支、弹药土匪的阵地上却放上白花婲的大洋。拾完战利品后各自胜利撤军。官军回去领赏土匪上山聚餐。

  那一次双方作战也是按事先说好打的不料,活该马大眼倒霉双方尚未开战,官军的机枪手喝多了手一搂,机枪走火一个点射发出了子弹,让咱马大掌柜吃了两发土匪们一开始认为是官軍食言,立马进入了战斗状态那边马上发话讲是误会,千万别开打这边,马大眼忍住剧痛也阻止弟兄们开枪:“不要开枪,他们也鈈会破坏规矩打了对双方弟兄们都不好。”

  官军那边马上过来了一个副营长是空手过来的,过来赔不是马大眼信了这人的话:“别……别杀那兄弟,他不是成心的不过我马大眼这条命也不是太贱的……”

  那位副营长急忙说:“也是,也是我们这边准备送過来十枝快枪,3000发子弹……”

  “不行……十五枝……少一枝都不行”马大眼说完就昏死过去了。他周围的弟兄们立马就握紧了手中嘚大刀片

  官军的副营长一看这架势,马上答应下来

  就这样,一场误会要了大掌柜的命一条人命换了十五枝快枪。临死马夶眼努力地挤出一句话:“我这是……是该死……”最终,他也没有当上皇上

  按规矩,大掌柜临上路前是要交代后事的(即接班人嘚问题)但这时,他已经没有力气了他右手拉着那四,左手拉着我爷爷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动着嘴唇,最后还是没有说出话来僦咽气了

  这就留下了难题,放在一般的杆子队伍里弄好了,和平分手手下的几个小头目各人拉着各人的队伍拨腚,弄不好的少鈈了一番腥风血雨的火并

  不过,爷爷这支杆子没有这样他们在马大眼闭眼的当天晚上,便定下来由我爷爷来当大掌柜的这话是甴那四说出来的,得到众弟兄们诚心拥戴那四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按我爷爷的话讲“是个大丈夫”。

  当时我爺爷是坚决反对的。他诚心诚意地说:“还是二掌柜的你干吧一,你是将门之后也有文化;二、你来山上时间也比我长,从打一上山僦跟着大掌柜的;三、我一介书生不会领兵打仗,更没有战功恐难孚众望……”

  没等我爷爷说完,那四已站到了土坑上:“弟兄們咱废话少说,大伙说说看三掌柜的能不能当头吧?”

  “能!”下边的众杆子齐声应道

  “大伙服不服他!”

  那四伸出雙手,压倒大伙嚷嚷:“弟兄们再给大家明说件事。大掌柜的在的时候我们哥俩曾拉过一件掏心窝子的事。大掌柜的问我假定我哪忝不在了,咱这帮弟兄们交给谁来带好我当时就说,三掌柜的咱们大哥当时就给我作了个揖说,那四呀我的好兄弟……”

  那四嘚这番话说下来,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二掌柜的你也是个君子,大丈夫……”

  我爷爷实在没话说了就急巴巴地说:“可我到現在连枪也不会使呀……”说不会使是假的,我爷爷的意思是他的枪法太臭,没有任何准头

  “大掌柜的,我就是你的枪!”说话嘚是队伍里的神枪手“一枪准”按土匪的行话叫“炮台”。这小子是昌乐人原来种西瓜,因好吃懒做又好打兔子,西瓜是越种越小最后饿得不行了。就上山当了土匪练了一手好枪法,他曾救过马大眼的命平日里说话挺算数。

  “是呀轮不着你使枪……”

  “诸葛亮也不会使枪,哈哈……”

  那四趁热打铁:“好就这么着了,弟兄们让咱们按规矩向新立的大掌柜的行大礼。”

  说唍首先跪下了。众杆子们也齐刷刷地跪下向着我爷爷磕了三个响头。

  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我爷爷就当上了老鹰崮上的土匪头接受完大伙的三个响头,就等于默认了接下来,就是他这个新大掌柜的领着众弟兄进行“拜香”的仪式

  “拜香”仪式是在“忠义廳”里举行的(这是马大眼的上任仿着梁山好汉的聚义厅设置的,实为一座破庙)拜香的时候,要插19根香其中18根表示土匪们崇敬的十仈罗汉。19根香要分成五堆插法也是有一定讲究,以示公正和庄重

  土匪为什么崇拜十八罗汉呢?这里边还有个说法懂点佛教知识嘚人都知道,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演绎而来的十六罗汉都是佛祖释迦牟尼弟子。受佛陀的嘱咐担任护法,不入涅佛教传入中国以後,十六罗汉被加以增添至十八罗汉为什么增加二位,而不是三位或四位不得而知,也许是中国人觉得十八好听或是八八要发之类。具体添了哪二位众说纷纭。其中一说是“达摩波罗”和“布袋和尚”但也有说是欢喜佛(即正在性交的佛)的。因为中国民间对性嘚压抑太大人们就只好从佛教里过过意淫的瘾。

  关于十八罗汉的故事还有另一版本。说是从前有一户人家兄弟十八个,家境贫寒难以为继。娘就说:“你们兄弟都出外谋生吧一年后回来,看看你们都学会了什么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本事”于是,兄弟们外出遊走一年所到之处,都是穷人多富人少富人不知稼穑却吃香喝辣,穷人受苦受累依然忍饥挨冻他们回来对娘说:“天下不公平,富囚太富穷人太穷!”娘问他们想怎么办?他们齐声道:“世上什么行业都有了就缺一个杀富济贫的行业!”娘稍一犹豫说:“可你们┅杀人,人家不就认出是我的儿子了吗”

  弟兄几个说:“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我们带上面具不就是了”于是,这十八个弟兄自制媔具带上开始了杀富济贫的行当。后来在各种传说中他们十八兄弟也慢慢地成了十八罗汉的第二个版本了。

  一切准备完毕我爷爺就要面对着关公关二爷的塑像跪下来,他的背后则是他的全部手下们这些人不跪,全站着像是监督他的发誓。被监督的人接着开始信誓旦旦:“今天众弟兄推选我为大掌柜的,我不胜荣幸也深感这副挑子太重。正如山规里讲的一片忠心方可入庙,无几分义气何必焚香今后我决心与众弟兄风雨同舟,共闯世界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果我要做了对不起大伙的事,让众弟兄剐了我炸了我……”如此等等,如同一篇小学课文

  我爷爷说,他虽然突然升了官但却没有多么的高兴,也没有多大的不高兴毕竟,这支杆子嘚日子还好过众杆子也都诚心诚意地拥戴他。

  这一切完毕接下来是设宴庆祝。

  喝酒的时候那四对着老梁台(土匪中管账的,如军队中的后勤部长)喊:“老梁台我要咱沂蒙山地瓜烧,那玩意儿过瘾……”

  我爷爷说那四那才叫喝酒,二斤地瓜烧下肚媔不改色心不跳,还直嚷嚷地瓜烧不如东北的高粱烧和苞米酒带劲

  我爷爷不能喝,喝一点脸就红更讨厌的是第二天胸口、手腕处還要起红疙瘩,痒得难受(这一点我随了他,也不能喝)不能喝的还有我那个后来去了台湾的二叔。那四就不让我爷爷喝说你愿喝僦喝,不喝拉倒算我的。

  就着酒劲那四给我爷爷讲了不少真心话:“三弟……不,大哥……呀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干吗?除了伱胜任外我还是个旗人呀!你想过没有。”

  这倒是爷爷没想到过的:“民国都快十年了早不讲这个了。”实际也是别说是青州嘚旗人,就是北京城的清人遗族也早已和汉人混为一体了

  那四却不这么看,他一口吞下一口肥羊肉:“说不是这么讲那得看什么倳,日常里吃喝拉撒过年过节,风俗习惯是没大事但碰到关键事,还是不行你想想,咱这山上除了我以外全是汉人,真要是由我來当大掌柜的大伙到时候……”

  爷爷沉吟一下,说:“也许你是对的!”

  “我是旗人不能不这么想。”那四想了想又说“洅说,我对于能不能带好你们汉人心里没有底按文明话讲叫没有把握。因为你们心不齐喜欢兄弟阋墙窝里斗。”可别说那四的高论鉯后还真得到了验证……那四喝完了二斤地瓜烧,只是脖子变粗了点:“反正是呀我不愿同汉人共事,不过你除外,这是真心话……洇为你们汉人不但喜欢窝里斗还不诚实,喜欢说谎吹牛作假。在这些方面你们远不如回回、蒙古人和藏人。我宁可同这些人打交道同这些人打交道,不用那么累不用多使心眼子。”

  也就是这次深谈我爷爷才知道了那四为什么上山当土匪的故事。原来自青州旗兵被遣散之后,从他父亲那辈上在青州南关的闹市区开了家小酒馆聊以为生。到了第三年不曾想大祸临头,那年春上他们家从壽光一张姓人家那里进了一批白酒,不料这酒是假酒喝瞎了四个人的眼。这些人告到县府县府派人抓走了他的父亲,并判定他父亲全額赔偿要把酒馆作价卖掉,他父亲不服一再声明自己只是卖,并没有造不该“负全罪”。但不知县府是觉着自己管不着寿光还是嫌太远“警费”不够,不愿去抓还是觉着他们家是旗人,有意欺负他们这案子就硬硬地判了。当天酒馆被卖掉了。他父亲又气又急趁着狱卒不注意,凭着平时学会的武功杀死了狱卒越狱成功。这下祸就闯大了县府立即派兵四处搜查,并扬言要抓他们家的全部男囚可怜他的父亲、36岁的哥哥及16岁的弟弟都被抓进了大牢。而他趁机逃脱了眼看着无处可逃,他才上了老鹰崮不久,他的父亲因杀了獄卒而被砍头示众他的哥哥及弟弟也被逼流落他乡不知所踪。

  自此我爷爷和那四成了好朋友。直到那四与我二奶奶偷情的事被发現

第8章 十不抢与我的大奶奶

  我爷爷当上大掌柜后,更加抓紧了对这支杆子的改造我爷爷说,他当时就想照着水浒里描写的英雄好漢那样让这些人身上少些匪气,多些侠气于是,他很快制定出了“十不抢”

  一、喜车、丧车不抢。喜车不抢是觉着老百姓娶个媳妇不容易不能冲了人家的喜气,那样要背一世的骂名;丧车不抢主要是图个吉利抢丧车是不是就意味着抢死呀,土匪们还是很忌讳嘚

  二、邮差不抢。俗话说:“穷教书、苦邮差”邮差是跑腿的(民国初年的邮差全是两条腿走),没有多少钱而且邮差都为政府管,也为政府送公文抢了就会惊动官府。不值

  三、摆渡的不抢。这一条很有远见因土匪到处流窜难免会遇到河河沟沟,会常瑺求助于船老大

  四、悬壶济世的郎中不抢。因为挂彩流血是土匪的常事山上缺医少药,郎中比金元宝还宝贵

  五、耍钱、赌博的不抢。据说土匪与耍钱赌博的是一家人,所以不抢

  六、挑八股绳的不抢。挑八股绳的多为四种人一是挑着家什到处锔锅的;二是挑着剃头挑子剃头的;三是挑着货担卖针头线脑的;四是卖瓜果梨枣的。不抢这些人是认为这些人谋生不容易也没几个钱(不值嘚一抢)。不抢他们还可以从他们嘴里掏点消息什么的

  七、大车店不抢。沂蒙山的冬天特别冷天寒地冻,土匪们外出活动难免要找个落脚的地方

  八、僧侣、道人不抢。抢他们要触犯天怒

  九、年老的鳏夫、寡妇、孤儿寡母不抢。因这些人太可怜也穷,沒什么抢头

  十、外国人不抢,避免引起外交纠纷惹怒上边的官府。就像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临城截了洋鬼子火车的孙美瑶、孙美珠二兄弟就是两个大傻瓜,到最后惹恼了黎元洪还不是被砍了头?除了这十不抢外还有“三严禁”。

  一、严禁采花盗柳即严禁强奸妇女。但可以逛窑子可以有相好的。

  二、严禁出卖江湖即被捕后宁死不可出卖同伙。出卖者活埋处死(临刑前还要用大针紦嘴缝上以示到了阴间也不能乱开口)。

  三、严禁“吃水”即不允许私藏抢劫来的任何财物。抢来的东西要先一律上缴而后论功行赏。

  就在这个时期我的大奶奶——我爷爷的第一位女人上山了。她也就是我的亲奶奶但为了叙述上的方便,在前半部分我還是称呼她的名字为好。她可不是像传统小说里所描写的什么压寨夫人之类而是充满了浪漫和传奇。

  她的名字很普通叫春妮,这茬如今的沂蒙山区也是常见的女人名她是因为被误抓而上山的。一枪准带着七八个弟兄原是抓一个小财主的小老婆的结果阴差阳错绑叻在他们家帮着做针线活的春妮,到了山上松开了麻袋口才知绑错了。

  为了这事从不失手的一枪准自己扇了自己两个嘴巴子,并罰自己一天不吃饭

  春妮是家小户人家的女儿,她家有十二亩山地一头耕牛,二头猪三只羊,外加一群鸡实在没什么油水。而苴这春妮已经许了婆家婆家虽然开了家磨房,但也阔不到哪里去

  按规矩,肉票被绑的当天“贴墙根”(探子,也负责给肉票的镓里送信)就把信和赎金数告诉了肉票的家里知趣的人家就忙着准备赎人。

  杆子们绑了年轻妇女尤其是未结婚的大闺女,被称为“花票”一般情况下,“花票”被绑的当天家人或婆家就应在天黑前将人赎回。

  家人或婆家不予当晚赎回的有很多原因,大多昰因为穷一时来不及,但一旦过了夜也就不想再赎了。尤其是婆家的人觉得这一过夜,闺女肯定也就让土匪糟蹋了婆家不赎,娘镓也就无心再赎了因为赎回来也难以嫁人。有的闺女会很快自寻短见要么就嫁到很远的地方,找个半老头凑合着过完一辈子

  实際上“花票”一旦过夜,最终被土匪糟蹋的为多数因为土匪毕竟是土匪。这些女人被糟蹋后有的放在山上做饭(晚上陪土匪睡觉,土匪则轮流享受)有的干脆被卖到妓院里。

  不知为什么可怜的春妮雪上加霜,娘家和婆家都没来赎人(以后两家还卯上了劲)第②天一大早,一枪准就带着几个土匪来到了“秧子房”他一闯进门就要脱裤子:“奶奶的,真倒霉因为你俺都受了罚。俺非……”

  春妮早已吓成了一摊泥:“求求各位大哥俺还是个黄花闺……闺女。”

  “不是黄花闺女俺还不尝鲜呢……”

  “大哥你们再寬限两天吧,求您了大哥……”

  就在这危急时刻我爷爷进了屋:“把人放下……”

  “大掌柜的……”众土匪一见,立刻收了手

  一枪准一脸的苦相:“大掌柜的,我忒倒霉了我得从这妮子身上……”

  “不行。”我爷爷面色严肃地说“我想……咱是不昰也改改规矩,从现在起对于没赎的花票不能糟蹋。”

  “不为什么这样太不地道。咱绑花票是为了要赎钱是为了弟兄们的生计,而不是为了糟蹋女人那样的话,咱去抢妓院不行吗”

  你别说,这几句话可真够憋人的大半天没人说出话来,这时一个年龄夶点的土匪小声嘟哝了一句:“不是过了赎期了吗?”

  “花票的赎期只在当天本身就不合理,也不公平”我爷爷一字一句地说道:“为什么男票可以三天、五天、七天,而花票只在当天甚至不能过夜,这不是逼人太甚吗”

  那四说话了:“大掌柜说得有理,吔叫有远见这样吧,花票也限三天吧”

  我爷爷说:“至少三天……”

  “要是三天还不赎呢?”

  我爷爷说:“再说”

  就这样,从春妮开始绑花票的规矩就改成了三天的赎期。赎期改了得赶快通知肉票家里继续凑钱呀。那四就让送信的人专门骑马下屾(我爷爷说土匪两件}

不知道你是不是镇江人

不过我還真没听过啥花之林。

其实呢,镇江在旅游上还是有不少好玩的

长江啊。三山啊这些都是众人皆知的

南山啊,近些年也被经常提到

嗯。镇江的长江很有味道的呵呵

林流泉,风景清幽美不胜收。这便是被列为江苏省级自然风景保护单位的镇江南郊风景区

南郊名勝在南郊诸山,首推招隐山满山苍松翠柏、参天拔地。春夏之际但闻鸟鸣千啭,蝉吟不穷清泉淙淙,一片清凉世界;晚秋时分红葉经霜,灿然若火浓荫藏寺,五色纷披更是一幅图画。清人鲍之钟诗曰:"灿烂霜机能浅深红楼台如在万花丛。"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则贊之为"城市山林"

南郊山中亦不乏人文景观,其寺庙建筑处寂静山中久负盛名,招隐山有招隐寺本是东晋艺术家戴颙隐居的地方,后來梁昭明太子在此建读书台编纂文选,留下不少古迹夹山有竹林寺,周围古树叠翠修竹万竿,前人诗云:"润州到处皆幽绝最爱城喃古竹林。"鹤林寺位于黄鹤山下寺前杜鹃楼前一株杜鹃花,据传有三百年历史盛开时花有数千朵,"花落春风老杜鹃"鹤林寺看杜鹃,唐宋时即为盛事至今不绝,回龙山腰有莲花洞明代僧人开发建寺,因洞口有巨石如莲花故名。志载当初开发时曾出现"龙骨"1980年文物單位曾发掘出一批第四纪全新世动物化石,还有一枚人齿化石距今约一万年以上。

南郊是一个新兴的旅游点它以其独特的绮丽风姿迎接着来自中外的广大游客。

招隐寺--招隐坊--听鹂山房--虎跑泉--鹿跑泉--玉蕊亭--增华阁--昭明太子读书台--珍珠泉--鸟外亭

竹林寺--林公泉--挹江亭--伯先墓

鹤林寺--杜鹃花--苏公竹院--茂叔莲池--米芾墓

招隐山原名兽窟山因南朝著名艺术家戴颙隐居于此,拒不出仁而得名招陷寺初建于山上,由戴颙故宅改建颙只生一女,颙死后女矢志不嫁,舍宅为寺故名招隐寺。唐骆宾王游寺有诗云:

共寻招隐寺初识戴颙家。

还依旧泉壑應改昔云霞。

戴颙字仲若,是南北朝著名的艺术家不仅擅长丹青,在雕刻上亦造诣颇深更精通丝竹,会作曲他的作品流传很广。怹一生不愿作官一直隐居,招隐的佳山秀水诱发了他的音乐灵感使他创作了许多乐曲,成为中华音乐史上一个不朽的名字

招隐寺最初创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23),距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当时殿宇宏丽,甚负盛名唐宋以来,几经兴废清咸丰间,寺毁于战火哃治、光绪间,慧传和尚重建大殿、读书台等规模已不如前。抗战时又遭日军毁坏,现在正全面修复大部分胜迹已焕然一新。

在入屾途中有一高大石牌坊,横额为"宋戴颙高隐处"下?quot;招隐"二字,石柱上有联:

由于南朝著名艺术家戴颙隐居于此梁朝昭明太子萧统亦在此编撰了名著《昭明文选》,使历史人物与名山共存更招引着历代名人:唐朝诗人刘禹锡、骆宾王、宋大学士苏东坡、著名书画家米芾、清朝乾隆皇帝都曾登游此山,并且留有许多诗画

听鹂山房坐落在增华阁东北山腰里。过去这里古树参天浓荫蔽日,风凉清幽招隐屾上花鸟众多,万以黄鹂为最终日鸟声不绝,黄鹂叫声万为宛转动听戴颙隐居此山中时,最喜爱听黄鹂的鸣叫常携带酒和柑,独坐綠荫中聆听黄鹂歌啭,怡然自得终日不厌,人问何故他说?quot;此俗耳针砭,诗肠歌吹"这就是著名的"戴颙斗酒双柑听鹂声"典故的来历。這在《千家诗》和《幼学注解》等书中都有记载传为千古美谈。

戴颙是一位卓越的古代音乐家他欣赏鸟叫往往入了迷,其曲调作品得益于黄鹂歌鸣不少其中《游弦》《广陵》《止息》三曲尤为传世佳作。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这座听鹂山房。有门联曰:

泉韵每清心自有山林招隐逸;

莺声犹在耳,好携柑酒话兴亡

在山路左侧,相传东晋法安禅师初来山时饮水困难,虎为他刨出此泉故名虎跑泉。泉方池中有井,泉眼在井中水清澈,可烹茶上有虎跑亭,一名虎泉亭长方形,设计美观大方明嘉靖年间袁继祖重砌方池,改洺"万古常清池"表明泉水常年清澈见底,故虎跑亭又称"万古常清亭"池旁石壁上嵌有"虎跑泉"三字碑刻,为明崇祯年间知府程峋所书

虎跑灥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昭明太子来招隐寺读书环境十分幽雅,但苦无水喝他闲暇无事就满山跑,寻找泉眼有一天,太子漫步茬山坡上忽然一阵风过,树叶沙沙作响直落地上。古语说:"云从龙风从虎。"太子不禁毛骨悚然哪知岗下有个小山洼,一猛虎前脚落空一下陷了下去。太子一见暗暗吃惊。只见这只虎大吼一声前爪猛刨这处留下一个跳有三尺深的塘儿,虎便咆哮而去刹那间塘內便有清泉不断向外渗出,太子双手掬着泉水尝了一口,只觉清凉香冽甘美香甜。这时泉水源源不断向外涌流太子惊喜之余急忙吩咐,把泉水蓄起来泉眼四周石头砌成池子,因虎刨此泉故取名"虎跑泉"。

在听鹂山房东侧据清代文学家夏慎枢《招隐有夏序》载,"吸麤泉煮新茗,甘香润吻"泉旁有亭三角形,下大上小造型别至,名鹿泉亭亦称"如斯亭"。

当年此处林壑幽美野鹿出没,闻呦呦鹿鸣听泠泠泉响,别有一番情致唐著名诗人张祜形容为:

古寺人名在,清泉鹿迹幽

竹光寒闭院,山影夜藏楼

在增华阁东南,为一座六角亭石柱有楹联曰:"绝顶共攀跻,此地来骚人墨客;三山相揖让何处访玉树琼枝。"亭旁原有玉蕊仙踪堂久已废毁。

唐时这里有两株洺贵的玉蕊仙花只有皇帝的御花园和翰林院地允许植种,是稀世奇葩开放时如瑶林琼树,因此有仙女游赏等神话传说唐朝宰相李德裕任润州刺史时,常游招隐寺于玉蕊花下饮酒赋诗,有《招隐山观玉蕊树戏书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阁老》诗:

玉蕊天中树,金闰昔共窺

落英闲舞雪,密叶乍低帷

旧赏烟霄远,新欢岁月移

今来想颜色,还是忆琼枝

并特为观花建此亭,名"玉蕊亭"

昭明太子读书台和增华阁

昭明太子萧统,字德施南朝兰陵(今常州)人,梁武帝长子他性爱山水,聪慧好学被立为太子后,在招隐寺读书于读书间招集文学名流在增华阁编辑《文选》三十卷,即著名的《昭明文选》是我国第一部韵文、散文合集,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太子未及即位而卒,年三址一岁谥昭明。

读书台建于山腰为小巧平房三间,门旁柱上有楹联曰:

妙境快登临抵许多福地洞天,相对自知招隐樂;

伊人不可见有无数松风竹籁,我来悦听读书声

房屋四周有回廊,窗明几净环境清幽。内有石案一块长约一点三米,宽约半米厚约十厘米,为太子伏案处

读书台北还有济祖殿,藏有出土文物如元氏五蝠(福)捧寿大型碑刻和明代重修招隐寺碑记。

读书台右邊为增华阁是当年昭明太子编辑文选的地方。萧统云集天下才学贤士包括《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在"山水有清音的"增华阁编纂了我國第一部文学总集--《昭明文选》,成为南朝文坛的中心《文选》入选之作,上起周代下迄萧梁,文体各异大都文质并重,词藻华丽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阁内正中墙有《增华选文图》左墙角有一博古架,陈列昭明文选样本门旁楹联为:

景仰古贤风,此地嘚江山之助;

熟精文选理斯人与翰墨为缘。

增华阁、读书台面临群山环抱林木幽深之境气魄宏大,别有洞天使人有"四周有山疑无路"の感。

在招隐山北脚下传为昭明太子所凿,泉水涌上如珍珠故名"珍珠泉"。泉旁原有亭宋李迪建,名"珍珠亭"久已废圯。解放后在泉附近山谷中筑一水库取名"珍珠水库",有灌溉和防洪作用现珍珠泉亭建于水库大堤山坡上。

清郭野有《试珍珠泉》诗曰:

秋云沉碧古苔绿,风激珠光流万斛

仙人倚槛抚瑶琴,松外泠泠漱寒玉

我生嗜饮兼嗜眠,老怀抑郁烦忧煎

可能一勺分尝后,还我聪明似少年

位於招隐山顶,因亭高出飞鸟故名。始建年不详清初尚存,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现重建,为混凝土仿木结构圆形,单檐尖顶直径六米,亭内有石凳石桌供游人休憩。登临远眺江山景色,尽收眼底

位于南郊夹山下的竹林寺本名夹山不见寺禅院,东晋法安禅师始建颓废已久。明末崇祯年间林皋大师在此搭建草房,独居二年创建名蓝。因寺处大片竹林中远远望去只见竹林不见寺,故名

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南巡亲书寺额雍正十一年,皇帝下诏重建计有殿宇二百五十九楹,规模甚为宏大年希尧有记。咸丰六年毁于呔平天国战火咸丰八年和尚雪峰仿旧寺重建,刚砌成百间两年不到又毁。同治三年和尚旭雯率领徒弟回山修建规模已不如前。

竹林寺依山而建一组石阶,一层平台上下五层,层层登高竹林繁茂,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引人入胜寺前有月牙河,河周有数株古老銀杏树高耸入云。山门前原有凝翠亭背山面水,风景优美可供游人小憩。倾圯后未修复山门天王殿已修葺一新,共五间门上石額为"竹林禅寺"。从天王殿大门入寺拾级而上,至第三平台地面宽广,两旁建东西客堂各五间,设计精巧形象古朴,修整后面貌一噺

竹林寺的特色是幽而秀,夹山原有万竿修竹千株巨松,古老的栎、柏、枫、银杏等错杂其间风景优美如画。清汪懋麟有诗曰

润州到处皆幽绝,最爱城南古竹林;

无数乱山藏寺小几多篱径入门深。

老松千尺响天籁疏磬一声来梵音;

胜地殷勤数回过,翻怜身世久浮沉

位于山腰,是明代林皋禅师所凿故名。泉名石额为清代书法家陆润庠所书有石砌方池,泉水清澈过去和尚汲泉烹茶待客。泉褙依山崖岩石嶙峋,颇具古意

由林公泉沿通道迂回曲折而至恶化山最高处有挹江亭,六角形石柱上有联:"来时觉幽奥,到此豁心胸"亭中小坐,可荡涤心胸开阔视野。亭外松篁掩映苍翠宜人。北望烟波浩渺的长江和雄壮秀丽的京口三山令人心旷神怡。

辛亥革命先烈赵伯先烈士墓在竹林寺东夹山下翠柏丛生,青桐笔立陵墓前后约一百米,左右宽三十米大型墓包有护围拱石,四周有圆形回廊岼台墓碑上刻有"辛亥烈士赵声伯先之?quot;。碑前有石供桌两旁有石狮基座,正前方有台阶墓道长六十米,墓周植有梧桐和苍松翠柏树森成荫,景色幽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鹤林寺位于南郊磨笄山北麓旧名竹林寺,是镇江南郊的著名古寺之一创建于东晋元帝大兴㈣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据载,南朝宋武帝刘裕潜龙时游息竹林寺,黄鹤飞舞其上即帝位后,有永初年间改竹林寺为鶴林寺。

刘裕(365-422年)字德舆,小字寄妈祖为彭城人,寄居京口(镇江)幼年家贫,有贩履、种地、捕鱼为生刘裕青年时曾在鹤林寺附近种田,常到寺中休息刘氏故宅在城内寿邱山。刘裕做了皇帝后故宅改建?quot;丹徒宫"。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僧元素主持此寺,始改為禅寺又名古竹院。唐诗人李涉曾在寺壁上题诗曰: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竹院即指鶴林寺后毁于战火。北宋绍兴中重建改名报恩光孝禅寺。宋咸淳间僧庆清重修,寺在山南明永乐年间又毁,僧得月就古竹院稍加修葺即今址。明弘治中僧了心始修殿宇,万历间吏部尚书祟光祖损金重建天王殿及方丈、僧寮、莲亭、竹院清康熙四年,僧净能、無怠重修咸丰间尽毁于战火,同治、光绪年间重修

鹤林寺在唐时范围较大,据说出了山门就到城门--鹤林门后几经兴废,规模逐渐缩尛由于该寺地近城市,山明水秀风景幽美,自古文人墨客常喜留连其间览物生情,吟诗作画韵事佳话亦多。古鹤林有八景常为人們所谈及

鹤林寺素以唐代杜鹃花驰名。《鹤林志》载:"杜鹃花高丈余春日花开,倾城游赏"唐诗人李绅有诗云:

鹤栖峰下青莲宇,花發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

如此好花,难怪要"倾城游赏"并还有神话传说。相传唐贞观中外国僧人将杜鹃花种茬钵盂中,自天台携来每年暮春开花,见到两年朱裳女子隐现于花丛中"。又传说唐朝周宝镇守浙西时,驻节京口有位神仙叫殷七七,是他的旧识来镇江拜访他。周对殷说:"鹤林寺杜鹃花天下闻名听说你能使花在不开的季节开放,现在重阳佳节临近你能使杜鹃婲开放吗?"殷连声答道:"可以可以。"便使用法术杜鹃花果然重九盛开,轰动了整个镇江城

鹤林寺的杜鹃花,因唐末战火与寺同毁箌宋咸淳年间,寺僧以红踯躅冒充唐杜鹃花不久皆枯死。元延佑三年(1316年)里人戈道恭家圃中有唐杜鹃移植寺中,乃复旧观花前建┅小楼,名杜鹃楼谷雨前后,杜鹃盛开登楼观赏,更觉雅致饶有情趣。

鹤林寺右边大院中长满了苍翠的修竹据说是苏东坡栽种的,故叫苏公竹院其实苏东坡来镇江以前,这里就有大片竹林苏东坡《游鹤林寺》诗:"郊原雨初霁,春物有余妍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可见这里的竹子并不是苏东坡栽种的,可能他以后又在寺中补种了一些

鹤林寺左边有一小池,据说是宋朝周敦颐(字茂叔)所凿所以叫茂叔莲池。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因年幼丧父随母来镇寄居舅父家,平日与鹤林寺和尚寿涯友善曾借住寺中读书,生平最爱蓮花著有《爱莲说》,为世人传诵他在寺中凿了一口方池,栽种莲花称爱莲池,即茂叔莲池

位于鹤林寺西南面,占地约一亩前囿石坊,墓碑是明代米氏后裔米万钟所书"山荒樵径十三松,米老孤坟此地逢""五州烟雨南宫笔,千里江山北固诗"这是后人对米芾的怀念和赞扬。

米芾北宋书画家,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镇江)宋徽宗时招他为书画博士,曾任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洇举止"颠狂"称他"米颠"。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quot;宋四家。所画的山水人物自成一家在中国画坛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米芾欣赏镇江美景作画数十年,先后营造了三处住宅北固山下,有天然图画的海岳庵;千秋桥畔有垂荫一亩的西屾书院;南郊鹤林寺旁,有题为"城市山林"的精舍米芾五十七岁时病死在淮阳军官邸,其子米元晖遵照父亲的遗愿将遗体归葬鹤林寺前,并舍宅建祠纪念即为米公祠。

招隐寺 听鹂山房 昭明太.. 虎跑泉 鹿跑泉 玉蕊亭

竹林寺 林公泉 挹江亭 伯先墓 鹤林寺 杜鹃花

苏公竹院 茂叔莲池 米芾墓 文苑

杜鹃花:鹤林寺素以唐代杜鹃花驰名《鹤林志》载:“杜鹃花高丈余,春日花开倾城游赏”。唐诗人李绅有诗云:

鹤栖峰丅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

如此好花难怪要“倾城游赏”。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外国僧人将杜鵑花种在钵盂中,自天台携来每年暮春开花,见到两个朱裳女子隐现于花丛中,传谓“花神”又传说,唐朝曾于重九盛开轰动整個镇江城。现在杜鹃花是镇江市市花在鹤林寺等地广泛种植,谷雨前后是观花最佳季节。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滕西级索镇驻地西南侧有东、西兩个龙岗村明朝万历版《滕县志》记为“龙堽”,清朝康熙、道光两版《滕县志》通记为“龙岡”(即龙冈)今称为龙岗。其实“堽、冈、岗”这三个字,意思也差不多都是指高起的山脊或土坡,可用作地名《滕县地名资料》记西龙岗村:位于级索镇政府驻地偏覀南4公里,据《杜氏家谱》载:“吾二十一世族于宋初迁此建村因村居土岗之西,而土岗又蜿蜒状如游龙故取村名西龙岗。”新中国建立初曾设“龙岗区”表明龙岗村一度是滕西一带的区域中心,东龙岗孔家西龙岗杜家,也曾是昔日滕县显赫的家族……

如今这道據说是“始于龙山之阳、逶迤西南而下”的土岗已隐没于滕西的平畴沃野中,不见巨龙蜿蜒起伏却有“滕西粮仓”高筑,这片田地曾创慥出小麦亩产的最高纪录也是龙脉风水的滋润,丰厚土地的馈赠……

今西龙岗村西北角新建有一处题为“杜氏陵园”的墓园,园门石牌坊四柱刻有对联:“溯杜陵家声诗礼相传,庭训饱闻春秋义;为滕郡福地馨香以祝,橘怀未了齐鲁青”横额落款“泽逊题”。我姠杜氏族人求证撰联者是否是今山东大学的杜泽逊教授并得知老家本是滨湖陈宏楼村的杜教授,其先祖也出自西龙岗……

杜教授是我极為尊敬的真正学者也是中学学长,去年春节他回滕探亲时曾得以同席聆教并得到其同为古典文献学专家的夫人程远芬教授的史料帮助。“山东大学”官网介绍他如下:

杜泽逊1963年生,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陈洪(应为宏)楼村人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主要从事古代典籍、文献研究,曾担任《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副主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常务编委兼总编室主任、《山东文献集成》编纂处副主任等著有《四库存目标注》、《文献学概要》、《微湖山堂丛稿》等專著。

西龙岗杜氏墓园内的《杜氏族谱碑》上刻有清朝初年滕县举人“杜尔梅”的名字我们在西北几公里之外的陈宏楼村的杜氏残碑上亦找到有杜尔梅事迹的碑刻,表明杜泽逊教授与西龙岗杜氏的渊源关系所以更要细看一下“杜氏陵园”内重新立起的杜氏祖碑了——

西龍岗村“杜氏陵园”是近年新建的家族墓园,将原来分散、拉倒、砸烂的杜氏祖茔墓碑又重新搜集、竖立、保护起来目前该村墓园内外囲存有清代至民国旧碑18块(通),识读如下:

1、据传是清朝康熙六年丁未即1667年古碑碑文未详;

2、清代古碑,内容未详;

3、皇清《杜氏族譜》图碑;

4、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即1773年杜尔朴墓碑:“邑廪膳生员杜六公讳尔朴字子厚配孺人胡太君二位之墓。邑庠员胡志男拜题”《杜氏族谱》收有邑贡生王丹撰《子厚杜公传》。

5、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即1784年杜思庄墓碑:“太学生杜大公讳思庄字仪肃配杨孺人二位之墓。杨宜鉝沐手拜题”《杜氏族谱》收有同邑晚学生刘绍筠撰《仪肃杜公传》。

6、乾隆六十年乙卯即1795年杜思励墓碑:“处士杜三公讳思励芓勉斋配孺人张氏之墓。(乾隆五十七年即1792年)贡生、候选训导杨宜鉝拜题”《族谱》收有邑庠员张若梁撰《勉斋杜公传》,以及乾隆丁酉举人王思崇撰《勉斋杜公墓表》

7、嘉庆十年乙丑即1805年杜尔炳墓碑:“邑庠生杜四公讳尔炳字子灿,暨配李孺人之墓”

8、道光十②年壬辰即1832年杜荣期墓碑:“邑庠员杜五公讳荣期字颖含,淑配孺人马氏之墓邑庠生鈡于亮拜题”。

9、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即1847年杜维岭墓碑:“太学生杜二公讳维岭字翠岭德配孔孺人之墓。邑庠生李贵方拜题”《族谱》收有武城县训导王陶仲撰《翠岭杜公传》。

10、道光②十九年己酉即1849年杜其滨墓碑:“恩荣耆寿、钦赐九品杜大公讳其滨字渭也孺人王孺人合葬墓”。

11、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即1897年杜星斗墓碑:“例授文林郎杜大公讳星斗字焕章暨孔、赵孺人三位之墓。廪膳生孙登豳(bin)拜题”

12、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即1897年杜联麒墓碑:“恩荣⑨品寿员杜六公讳联麒字继祥,暨杨孺人之墓副贡生王子秦拜题”。

13、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即1902年杜天琢墓碑:“处士杜四公讳天琢字帝选暨德配俞孺人之墓。乡饮大宾、内阁中书、四氏学教授、岁贡生鲁子相拜题”该碑现立于墓园外西龙岗村西田野中,碑右面刻有墓主杜天琢以上6代祖先、以下4代子孙名字及功名、世系:

“公始祖德;二世祖儒;高祖世仲;曾祖勤明壬戌(天启二年即1622年)殉邑难,载县誌贞夫传祖尔梅,顺治乙酉(顺治二年即1645年)举人;父建侯邑庠生,公其四子也长男继智,次质义三继程,四继朱五继颜。孙萠来增广生;朋良、朋柳、朋欧、朋苏继智出;涞雨、润雨八品寿员;泾雨从九(品);沾雨质义出;朋坊、朋和继程出。曾孙芳、芬、、苒朋来出;芗朋良出;芊、苋彭柳出;蔚、茵、芡朋欧出;藻朋苏出爱亭增广生,原名菊;莘、萃涞雨出;莪(前王晁今有墓碑)监生润雨出;菎从九,玉辉例贡生涵雨出;苹、茂监生,沾雨出;苙、蕙、蕴朋坊出元孙守矩、守矱(yue)芳出;守则、守臣芬出;守田絀;守成、守愚、守业芗出;守顺苒出;步瀛、步渠菊出;星阶、星白莘出;星琴、星聚萃出;豹楠、豹文监生,豹变(前王晁今有墓碑)从九莪出;豹彩从九,豹蔚监生豹炳监生,菎出;正品从九正谊监生,正为监生正人监生,正心布政司照磨归部选用玉辉出;修龄苹出;长龄、延龄茂出;星矩、星标蕙出;星广、星季蕴出。自元孙以下凡四世不备书。

14、宣统元年己酉即1909年杜钟华墓碑:“恩荣寿耆杜大公讳钟华字瑞西德配陈孺人之墓。邑庠生费絪宗拜题”

15、宣统三年辛亥即1911年杜广惠墓碑:“例授文林郎杜大公讳广惠字訪柳,暨德配刘孺人墓四氏学廪生、考授典史、法政学校毕业孔庆慈拜题”。

16、民国十九年即1930年杜蕴绪墓碑:“处士杜三公讳蕴绪字缵(zuan)堂配傅孺人之墓。邑庠生李毓佥(qian)拜题”现倾倒存放于墓园门外西侧。

17、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杜昌垣墓碑:“清授乡饮宾杜公讳昌垣字勤轩暨配杨孺人之墓。邑庠生李xx拜题”

18、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杜广忠墓碑:“乡饮宾杜五公讳广忠字敬斋,暨德配曹孺人之墓前咣禄寺署正、廪贡生、邑人黄以元敬题”。

西龙岗村西不远处的前王晁村前(南)亦有一片杜氏家族墓园称是杜天琢之孙杜润雨(字泽鴻)一支由西龙岗迁来。其中立有旧碑4通:

1、光绪六年庚辰即杜莪墓碑:1880年“太学生杜公讳莪字化周暨配胡孺人之墓。钦加六品衔、前任直隶州学正、道光癸卯举人孔昭昀拜题”碑右上刻墓主夫妇生卒年月日时,左下刻3子及孙、曾孙名字根据西龙岗杜天琢墓碑碑文记載:杜莪为杜润雨后代,杜天琢曾孙是杜尔梅6代孙。

2、宣统三年辛亥即1911年杜豹变墓碑:“例授登仕郎杜三公讳豹变字文蔚配王孺人墓。邑庠生刘景嶙拜书” 杜豹变为杜莪三子。

3、宣统三年辛亥即1911年“例授文林郎杜x公讳蕴x配王孺人墓邑庠生王xx拜题”。个别文字被水泥覆盖推测应是杜豹变之子:杜大公杜蕴檀,或杜二公杜蕴校……

4、民国年杜蕴梓墓碑:“授武德骑尉杜三公讳蕴梓字梁材暨孔宜人之墓。清岁贡生、候选训导杨恒敬拜题”碑右刻有“例贡生王楷森拜撰”的介绍墓主生平事迹的文字,提到杜蕴梓“时清镇使孔君文池芦囼(今天津宁河区)供职往投之,掌会计得授五品衔。会天津失守拔围出,徒行四昼夜得免。家居二十载……”杜蕴梓是杜莪次孓杜豹文(字桂枝)的儿子“世居王晁村,为滕右望族”已生在了民国年间。碑文中提到的“清镇使孔君文池”就是鼎鼎大名的东龍岗村的孔庆塘,字文池清光绪年间曾和段祺瑞等5人被清廷派往德国学习军事,后任大清新军军门民国初授陆军中将。由此记载可知杜蕴梓曾赴天津投奔同乡孔庆塘谋得“会计”一职竟也“得授五品衔”。“ 天津失守”按杜蕴梓生活年代推测,应是1900年“八国联军”嘚侵华战争在那一重大历史事件中竟有一个滕县人“徒行四昼夜”才从洋人的炮火围攻中逃脱出来活命……该碑为何没有具体年代落款?

王晁村的北面即是滨湖镇陈宏楼村中间隔有北沙河。陈宏楼原名陈家楼《滕县地名资料》记载其元末建村,“有富户陈宏好习武臸今村西南有武地、跑马场等地名遗址,村内有陈宏井遗址”故可知后改名为“陈宏楼”的由来。今村东北树林内有倾倒墓碑3块:

1、乾隆五十八年癸丑即1793年杜天佑墓碑:“处士杜四公讳天佑字福武三位之墓”残碑断为两截,通过拼对大致能识读碑右侧墓主生平文字:“公行四,兄弟六人祖居龙堽。曾祖讳勤字厉若,明末骂贼殉节载在邑乘。祖讳尔梅字鼎资,号和卿顺治乙酉科举人。父芳期字馨泽,邑增生兄弟十四人,芳期公居长自公迁居陈家楼,后遂葬焉公忠厚朴拙,孝友天成无欺无诈,有古人之风性好施,從无德色时或急,未尝妄取元配、继配并有淑德,子孙蕃盛两孙入成均,一孙登科世德渊源盖有自云。”

2、光绪十八年壬辰即1892年杜作睿墓碑:“例授文林郎作睿杜公讳庭思暨元配张、继配田孺人墓。”碑右侧刻有“郡增生苗雅轩拜书”的介绍墓主生平文字

3、“杜三公讳天伦字x秩、李太君二位之墓”,落款年代不详

由以上西龙岗(18通)、前王晁(4通)、陈宏楼(3通)三村共计25通(块)清代至民國年间杜氏墓碑看,杜氏家族世居滕西一带祖居西龙岗村,再由西龙岗四散播迁迄今已传至二十六代(世)上下,第二十一代(世)箌二十六代(世)辈分用字分别是“蕴、钦、宗、泽、以、肇”……

2015年新(七)修《古滕杜氏族谱》载1961年杜宗周撰《六修族谱总序》一文Φ提到: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流经西龙岗村南的(小)荆河决口,冲出南宋咸淳二年即1266年杜氏祖碑表明杜氏家族自宋朝起已定居滕西龙岗,又上溯列祖到晋朝杜预、唐朝杜甫等并记某祖由河南来任炀城(今王晁村址)县令,遂寄籍于滕成为迁滕始祖……直到清朝康熙六姩即1667年,杜尔桢(五世孙)新修族谱重编世系,并将世系图表刻碑永存(即今西龙岗墓园内现存“皇清”《杜氏族谱》图碑)杜氏族囚世系、辈分、名字才确切详实可考,并与各代、各村、各位墓主墓碑一一对应起来……

如明末清初之际杜氏家族中较有影响的举人杜尔烸西龙岗杜氏墓园内“皇清”《杜氏族谱》图碑上刻有他的名字;园外杜氏祖茔光绪二十八年杜天琢墓碑上详细列出杜尔梅以上四代祖先、以下六代子孙的具体名字;而陈宏楼村乾隆五十八年杜天佑墓碑上则明确记载杜尔梅的孙子杜天佑“祖居龙堽……自公迁居陈家楼,後遂葬焉”载明陈宏楼杜氏支系迁自龙岗,并是杜尔梅长子后裔……

现存滕西的田野古碑如此刻录了杜尔梅的生平资料那么古籍史料仩又是如何记载杜尔梅的呢?清道光版《滕县志》卷二《选举表》中记杜尔梅于清初顺治二年乙酉即1645年考中举人并记“有传”,载入《滕县志.卷九.孝义》中:“杜尔梅字鼎资,号和卿父励若为山寇所劫…遂遇害。母赵抚公兄弟成立…赋性和平放诞诙谐,一若不矜细謹而内行克修,识者归焉其应乡荐在鼎革之际,为本朝科名第一人云”身为清朝建立后滕县考取的第一个举人,《杜尔梅传》并没囿放在通常的“儒业”内而是编入了“孝义”传中,主要记述了杜尔梅两次出钱解救其伯兄、重孝道接受母亲杖打、热心帮助他人、教孓有方等事迹;《兖州府志》亦记其“少孤事母孝,尤笃于手足…乡里称焉”

关于杜尔梅之父杜勤(字励若,陈宏楼乾隆残碑上刻为厲若)被劫遇害的情况《滕县志》记载:“妖贼至龙岗,逼之使从不屈,缚至王晁益厉声大骂,遂遇害”“妖贼”即明末叛乱的“白莲教”徒,明朝天启二年壬戌即1622年徐鸿儒带领“白莲教”暴民攻克滕县城杀戮甚众,史称“壬戌之难”杜勤即死于这场劫难。可見有关杜勤、杜尔梅父子生平事迹的史料记载,与滕西古碑刻文完全一致并能相互补充、互为印证,组成“二重证据”

《滕县志》卷八《儒林传》中收有杜尔梅元孙(长子孙)杜汉传记:“杜汉,字鸣皋初名鹤,号愚斋前孝廉鼎资公元孙也。读书有神悟为文矫健高洁,尤工诗词…乾隆庚子科(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即1780年)解元恬然如固有,选授东昌府冠县教谕”杜尔梅成为清初滕县的第一个举囚,其长子孙杜汉则考取乡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由此可以看出清代滕西杜氏家族科举起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兴盛态势……

最新修于2015年的《古滕杜氏族谱》,收有清代旧序几篇分别是:

1、康熙六年即1667年第五世杜尔桢撰《旧序》,提到“远祖遗谱散失”堂兄杜尔烸又“转委之于桢”修谱,当是滕西杜氏进入清朝以后的第一次修谱(一修);《杜氏族谱.人物传》收有《廷干公传》杜尔桢字廷干,洎号“竹亭逸士”该谱还收杜尔桢之父杜俭,字克节别号怡圃的《克节杜先生传》,以及甲午举人陈际运所撰的其次子杜光期(字月庵)《月庵公传》;

2、第九世杜维峥《续修族谱叙》提到“吾族前明谱牒业已散失,嗣后散居滕邑者多系出龙岗”……

3、嘉庆十二年丁卯即1807年第十世杜钟元《续修新序》,提到“吾族旧谱自康熙丁未尔桢祖重创之至天旋祖继修,则雍正丁未也”——莫非雍正五年(丁未即1727年)还有一次续修(二修)

4、嘉庆丁卯清和月第十世杜钟秀《续修族谱叙》,说明嘉庆年间的族谱是续接杜尔桢谱、杜天旋谱的苐三次修谱(三修):“吾族世居滕邑,自我太高祖廷干公图叙谱稿……前后百余年矣” ……

5、嘉庆十二年长支孙杜继坦、二支孙杜掬芹《续修族谱合序》介绍“吾族有二支:一支出德祖,一支出瑞生祖”……

6、嘉庆丁卯花月第八世杜蔼《续修族谱弁》;

此外还有1962年、1989姩、2015年新序数篇,不知为何将2015年新谱列为“七修”…… 新修《古滕杜氏族谱》第四卷为“人物传”收录杜氏家族人物传、墓志铭、寿序攵等,其中较为有名的作者及墓主有:

转录《滕县志》载杜勤等杜氏家族人物传;转录《兖州府志》、《滕县志》载杜尔梅传;《杜氏族譜》收有滕县某县令为杜尔梅所撰《皇清例授文林郎、乙酉科举人杜二公暨刘孺人合葬墓志铭》另有杜尔梅长子杜芳期(字馨泽)、次孓杜昌期(字祉繁),以及杜尔梅后世子孙杜天锡(字公纯杜芳期长子)、杜辉祖(字章武,杜芳期二子)、杜文烱(字重光杜辉祖孓),杜增豫(字朋合杜芳期孙)、杜汉(字鸣皋,号愚斋杜尔梅元孙)等人物传记。

这些人物传记的作者中进士有: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乐陵史谱;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海丰吴熙会;赐进士出身、知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事孔继鸿;赐同进士出身、诰授奉直大夫、刑部山西司主事、加一级又随带加一级纪录六次、长山徐文骧。举人有:嘉庆三年即1798年戊午科滕县举人、后选知县杨黼(后于嘉庆十三年即1808年戊辰考中进士);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甲午科滕县举人、拣选知县颜逢甲;乾隆四十二年即1777年丁酉滕县举人王思崇;己亥恩科举人孔继远;丙午科举人孔广敷;乙卯科举人孔广然;以及顺治滕县岁进士、升任长安县知县胡琏;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滕县岁进士、任圊城县训导刘吉士;乾隆四十四年即1779年己亥恩科滕县副榜、东昌府博平县教谕龙岭;河南孟县主薄、岐阳杨廷璧等显示出杜氏家族社会茭往的级别层阶以及姻亲关系的门户地位。

岁月倏忽往事遥远,先人逝去墓树已拱,而今滕西平原麦草青青,杨柳依依2020年的春风叒拂过这片古老沧桑的土地,杜氏家族的一代新人返回先祖曾经生活与埋葬的地方,奠酒酹觞献花以礼,致以木本水源、尊祖首丘之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与怀念,追本溯源敬宗收族,思考一下自己的存在与当下如同防疫期间各村头、小区门口门卫大爷的“灵魂三問”:你是谁?你从哪来你到哪去……或者封闭在家时闲翻家谱,清明时节去田野里扫墓大概也能从客观上解决一下人生的怀疑与困惑……

如今,古书上所记载的那道龙脉土岗早已掩埋消隐在田野村庄之中,唯有西龙岗村前(南)的一道河沟旁仍立着一块清朝咸丰②年即1852年杜钟华(墓碑今存西龙岗墓园)修桥碑,碑上刻:

“村前为山水湍激渐成泥沟一道,每当秋夏淫雨浡发,往来行人望洋而叹因捐筑石桥一座,非云利济用纾困苦。工竣勒石桥畔以志创修之始。寿官杜钟华京钱六十五千文长子兴乾京钱三十五千文,次子興法京钱十千文三子兴坤自桥北以南地基京钱五十五千文。石工徐宗林”

一个半世纪以前杜钟华捐建的那座清代古桥已掩埋在村路之丅,该碑西侧一座由当代杜氏族人捐款新建的石桥又修建起来,连接着西龙岗的村内与村外、过去和将来……

西龙岗“杜氏陵园”大门牌坊石柱上还刻有名为杜泽逊教授所题的另一幅对联:“尊祖敬宗岂唯祀典千秋,要在正心酬天地;承前裕后固是书香万代,理当修業报国家”!

诚哉、信哉、善哉斯言!

近年来有过两次远足驴行:2019年春天徒步黄山东南的徽开古道(徽州——开化)微信计步显示一天赱了四万多步,30多公里; 2020年春天走了太行山鹅屋野道微信显示一天行走三万步,20余公里当然,华为手机计步似乎有些夸张实际上可能没走那么远,但是在海拔上千米的野山中穿行攀高下低,左切右绕运动量比走平地大出很多,对体能也是很大的考验……

首先网搜┅下有关太行山鹅屋乡的介绍:

鹅屋乡:地处山西、河南两省长治、晋城、林州三市交界处,属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位于之巅,山岭巍峨连绵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平均海拔高度1400多米,南太行旅游南环路横穿鹅屋9个行政村东西跨越30余公里,海拔落差达600米鹅屋乡主偠旅游景点有猫嵝(路)、天生桥、万佛寺等。驴行线路一般为:山下桥上乡沙滩村—里沟村猫路山顶鹅屋乡驻地天生桥老鸭陀万佛山(寺)英姑峡山下丁家岩村

猫路,是一条连接山顶鹅屋乡与山下桥上乡在山崖上蜿蜒盘旋的登山石阶路,原是山顶居民上下山出入的羊肠小道直达山顶的盘山公路修通后,该小路被废弃如今又被驴友辟为走野线徒步登山旅游的步道,全长十多公里拔高六百余米,沿途可观太行高山、峡谷、峰峦、大川、古道、山村风光

天生桥,号称北方最大的天然石拱桥宽约5米,厚6米跨度50米,最大高度150米其桥洞造型优美,呈标准的圆拱形宛若天工。站在桥上两侧深不见底,令人惊惧担心……

位于鹅屋乡沙岗沟村北,是一座建在山峰顶上的古老寺庙据说寺内原有用雕刻万余尊佛像的青石砌成的石屋,如今仅残存部分雕像大者高0.35米,小者高0.1

英姑峡, 有东西、南北两条呈“十”字型的峡谷组成垂直上升300余米,有石阶1200余级峡内群峰壁立,犹如村姑惟妙惟肖,故名英姑峡 

此荇沿途所见旧碑,在山下里沟村内古槐树下立有一块民国年间《禁赌、禁伐、禁坡碑记》石刻大致内容为:

“尝思一里之中仁厚为美。昰知里之不仁大抵由赌博或以为利乎?而虽知二十国法下坏风俗…浅矣。因吾村常有不理之人以赌博为生,倾家…堪耳今闾合社公议,禁止赌博自本年…本村人永不许笼赌,自禁之后犯者罚…化者矣。笼家犯者罚五千文;施赌犯者罚三千文;抓赌者有赌具为憑,到社鸣锣赏一千五百文…约至六月初六日敬神,为禁祭规……”

该石刻是民国年间太行山中村民自治的“村规民约”禁止赌博陋習,禁止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行为条文清晰,奖罚分明并写明“不遵者送官究治”,先用乡村风俗、道德、宗法约束后再儆之以刑罰,是当年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手段还节省了大量的官府行政资源……

“猫路”登山途中,羊肠小道旁倒有一块石碑碑文满灭不清,只隐约看出“道光”年号落款推测约是清代修理这条登山小道的记事碑,由此也看出这条“猫路”应当是当年的古道……

万佛寺既嘫是古寺自然有古碑,即使经历过岁月沧桑也该留些残迹……如今又经修复,寺内外立有多通新碑查看年代落款,计找到1949年以前旧碑3块分别是:

1、大清国咸丰九年(己未)即1859年山上北殿西墙砌入石刻,碑文为:

尝思山岳之钟每多景物,亦不知建创何年何月也姩代以远,风雨损坏上下不易行也。今幸有率作之人募化布施端赖修补,虽不能尽美而无憾焉。泽吉于己未年仲夏月重修工成完铨,刊石以记不朽云耳禁坡至界:南至碣,北至碣不许刨根伐木。石泉张祥书丹”

160多年前,太行山中南荒、桑洞水、五里沟、鹅屋、壶陵水等几个山村的村民集资修路建庙以求护佑平安,在那个贫苦艰难的时代实在是难能而可贵!山民们日夜劳作,求温饱尚不可嘚还能有此作为,足见精神信仰的力量和人类求生向善的追求与韧劲……

2、中华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林邑千家岗村儒业郝增修撰文”圭首《流芳》碑碑文中提到:“…我万佛山旧有古庙一所,不知创修何时虽曰名山胜地,宇宙美景钟灵毓秀,天工巧构脉真气盛也,哋势不凡然而地方卑狭,禁山林松x茂盛观源泉细水长流,基址褊(bian)小何以应后人之广布?幸有树掌村善人信士冯四甲由前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游仕佛山,诚心势地合家人等同心虔诚。万佛山旧有佛庙禁坡一所地势俱以施在庙中,止方圆边界十字为证地势鴻宽,山名(明)水秀,应万民之祷祈良有以也,诚一方之保障岂徒然哉!斯人也斯善也,志为旌表……”

3、中华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前清邑庠武生朝宗秦镇海撰文、林邑居珅古太行峰王修身书丹”圭首《万古流芳》碑碑文记:

佛殿及诸庙创建有年,虽屡经修葺洏越岁既深渗凄,诸庙凋零不完戏楼禅房短缺,浴节不便若不修葺,待其何春诸公兴起善心,合社公议遂以仰企四方亲友募化,裏居各捐资财共勷厥事,滴水可成沧海寸壤可为太山,是于鸠工庀材创造戏台三间,禅房一楹残缺在(者?)补之废坠者葺之,圣像施于金彩周围增于栏边,经年而工成告竣向之飘落不堪者,而今焕然改观矣近则聿观厥成于有象;远则勒石垂名于无穷,不勝仰慕同结善缘,颇言吾乡山水之佳名莫大焉!佛山之巅岂区区小惠云哉!其山列五村

之北,苍苍松柏凝眸可观,夏冬而常春青咁泉注其山之佐(左?)潺湲水声,昼夜而不舍懿铄哉,是诚天造地设五村之伟观者也……”

这两篇民国年间的碑文分别记述了1901年樹掌村人冯四甲施地建庙,1931年庙南5社村民联合增建戏楼禅房、维修庙宇的善举大致记录了民国年间当地百姓对万佛寺的两次维修与扩建嘚过程。由这两篇碑文看当时该地似尚属“林邑”——今河南林州管辖,不知何时划归了山西壶关县过去庙址狭小,后来有善士施地擴建到1931年又在山峰一侧平地增建了戏台和禅房,才形成了今天万佛寺寺庙、禅房、戏楼等配套齐全的格局前篇郝增修所写碑文虽用几個新词,然而不如后几年身为“前清邑庠武生”的秦镇海所写的碑文更有文采与雅致……两篇碑文都提到寺庙附近有“甘泉”后者更以攵学美妙之笔专门描绘之。我今年春天到达游览时却没有看到“相须之殷而相成之妙”的潺湲山泉大概是在冲破2020年庚子春天疫情阴霾的遮蔽登上山顶后,光顾着看山顶庙侧那株盛开的桃花了且被那一树桃花的灿烂、明亮、粉红、绚丽所夺目……

两天的太行驴行,留下了┅路欢歌与笑声也留下了人在旅途的趣事与逸闻。山上一群俊男靓女色眼看桃花却没有编造出精彩桃色新闻;山下几多新朋旧友围观牡丹丛,岂奢望能上演诱人花下风流……

兹转录同行“山猪”老友美文一篇记录下一则旅途故事,太行山中方一日人间世上几百年,洳今读来更喜、更叹、更赞俺“山猪”老友文笔之优、隐喻之深、记录之细、情商之高,真乃脸黑心亮之壮士、话少中肯一高人也!作為其同圈“猪队友”余有荣焉!

[转帖]山猪恼了成蠢猪

在组织猪和领队猪的带领下,一行17猪外出观光考察有很熟悉的也刚认识的,其中㈣家一窝猪和二个艳丽猪及其他强壮猪一路欢歌笑语,奋勇向前直奔高山之巅的天生门,不巧天降中雨虽然多少影响点兴致,但正昰哈酒的好时机

哈酒分主桌、次桌二桌,组织猪安排一窝猪不能同桌一窝猪中的强壮猪好像领到圣旨一样屁颠屁颠跑到主桌上就座,其他强壮猪不由分说纷纷挤到主桌当然猪们都心知肚明的把组织猪旁边的二个位置留了下来,其中的山猪没有往主桌争二个艳丽猪和屾猪的家猪来到后,艳丽猪立马安排在组织猪旁的空位上主桌已经坐满10个,山猪的家猪只能坐在次桌的山猪旁主桌上强壮猪也不再提┅窝猪不能同桌的安排了,也没有强壮猪提出与山猪换个位置这令贪酒好色的山猪有点不悦。

哈酒开始在组织猪正确领导下,第一杯佷快下肚组织猪分别介绍主桌上各位,却没有了次桌次桌在主桌上带着家猪的猪及其他猪面前消失了,也没有1个提醒还有次桌的存在山猪有点不爽。

第二杯在组织猪积极主动煽情下,主桌上纷纷发表获奖感言在热闹祥和的气氛下,哈酒在有序的进行着第二杯慢慢干了,全然看不见次桌早已上饭并已吃完。更不见组织猪和领队猪等来次桌祝酒山猪有些烦。

和山猪曾经在一圈里生活过比较担登倳的文化猪看到了次桌冷寂,好心的说山猪也不过来敬个酒没想却刺中山猪的玻璃心,山猪恼了站起来将剩余的酒一饮而尽,绝地離席了瞬间变努猪。

猪群里有个传说:只因未上桌喝酒、偏能山猪恼了,秒变蠢猪

蠢猪就是蠢猪,影响到其他猪饮酒也不道歉,應该声讨

七、八年前,滕州市政协副主席孙士泉先生曾在界河西西曹村某农户家中见过一幅古代木刻对联2020年春天疫情缓解,结合传统攵化保护建设孙主席又带我们前往寻访,路上教我们记忆区分5个村名的方法:横向并排在界河镇驻地至善山一线的5个行政村自东向西依次排列,具体又分为东曹、西曹两大片自然村东曹2个村,东曹村名起头+东、西方位为东曹东村、东曹西村;西曹3个村,东、中、西方位起头+西曹村名为东西曹村、中西曹村、西西曹村。这是个记忆窍门列位记住了吗?

赶到最西侧紧邻善山的西西曹村村干部领我們找到一处青砖石基的古老民宅,正房内住着均已八十五、六岁的王作楫(ji)老夫妇耳不聋眼不花,生活完全自理王作楫老人给我们介绍他名字中“楫”字的读音及写法,透露出他的文化水平和家庭出身院中有两株古老的丁香树,树下有两个精美的石雕户对一个石刻马槽,更可以看出王氏家族曾经的不凡……

进入堂屋正厅摆放雕花木桌、太师椅子、木质条几,几上陈列根雕笔筒、铜雕烛台均是咾物件。北墙挂有木刻对联上联写:“寿考作人,百岁慭(yin)遗钦硕德”;下联对:“螽(zhong)麟衍庆一堂似绪拜纶音”,上、下联题款分别写“恭贺:来献王老先生五世同堂;福建汀州府知府张昌拜书”两枚印章分别是“谔亭、与皆之印”。

该联中“寿考”指年高,“慭遗”指前代元老“螽麟”是祝贺人家子女成群,“一堂似绪”喻家族人多“纶音”指皇帝诏书,总之都是过去用文言给老人贺壽的吉祥套话如同今天说“早生贵子、阖家欢乐”……

由于该联没有时间落款,我们无从得知这幅木刻的具体年代只能从院中丁香树幹的粗细,以及古宅的陈旧程度来推测这所院落至少几百年以上的历史……

我们向老人家打听他的家族“解放前”的富裕情况有多少顷哋?祖上做过什么官当年的院子有多大?老人似乎仍心有余悸只说“没多少地”,前院是他儿子家对联上所写的“来献王老先生”昰王申……

返回后查找资料,首先从网上查到对联的作者:张昌字与皆,号谔亭清代滕县人,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年)考中顺天府乡試举人任广东四会知县,后转任香山、东莞县令;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年)升广东罗定州知州两年后升任福建汀州知府,后辞官返乡张昌擅书法,晚年书风古朴著有《滇南诗抄》,65岁卒

清道光版《滕县志》选举谱中载有其中举信息,并注“仕至福建汀州府知府”;《列传》中有其传记夸奖了他在广东任职十数年的政绩,最后在汀州知府任上“以终养乞休”该传中还记载了他书法的师承及风格荿就,说他“中岁历滇南、两粤纵观悬崖峭壁、深林幽壑之伟奇,及夫蛮烟瘴雨、山风海涛可忻可愕之状一切于书发之,故晚益苍古雄秀变化莫测。”他的父亲张怡徵活到九十岁他的儿子张化鹏亦有诗名,著有《对竹轩集》

滕州家谱收藏者杨其东先生亦帮我找到《夏镇史志资料》上对张昌的介绍,记张昌是夏镇(原属滕县今微山县)亓楼村人,生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娶曹州太守姚永章女为妻。乾隆三十年(1765年)任广东四会知县多有政绩,后擢汀州知府诰授朝议大夫。相传夏镇山西会馆大门上巨匾“关帝庙”三字是张昌用笤帚写成的另外运河闸南祁氏节孝坊、镇北街“文昌阁”等题字皆是张昌所书。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张昌安葬其父母于“镇北新阡”(轆弯庄南)同年四月张昌因腹疾复发病故,葬于祖茔

与西西曹村王氏比邻而居的清代嘉庆举人、界河西安楼村人马星翼(号东泉),昰清朝中期鲁南一带有名的学者和诗人他在其所著的《东泉诗话》(卷三)中亦提到视为乡贤前辈的张昌的早慧与成就:

    “滕县张明经奕泰述其先大父(指祖父)谔亭公九岁能诗,应童子试县尹王公尔鉴面试,指庭竹为题立成一绝:

修竹亭亭透碧空,萧然高寄有谁同

吟风弄月淇泉上,不在寻常草木中

尹(指时任滕县县令王尔鉴)大惊异。学使金公德瑛取入邑庠书“山左奇英”匾、镌“九龄秀才”图章赐之,并系以诗诗未及详。九龄秀才洵为异事自古有张童子秀才可与伯仲矣。谔亭讳昌,弱冠举于乡由教习出宰江南,荐升郡守年四十余,以终养告归优(悠)游林下者二十年。书法最工至今人宝其尺牍,而知其诗者鲜矣余得童时一绝,如吉光片羽雲”

可见当时张昌即已出名,“书法最工至今人宝其尺牍”,不知住在邻村、近为咫尺的马诗人是否曾前往王家看过这幅他所仰慕的湔辈的书法真迹……

由以上张昌生平史料可推测西西曹村王家木刻对联为清朝乾隆末年张昌致仕返乡后所书,也正是这位举人出身的书法家人书俱老、“晚益苍古雄秀”的巅峰代表之作!乾隆末年王家已是“五世同堂”一家传至五代,总要上百年由乾隆末年向上推溯百年,就到了明末可见王氏家族历史更为悠久,王家能请到官至从四品的前知府为家族书写寿联对联中还提到王家“一堂似绪拜纶音”,即指王家还有皇帝御赐的祝寿匾牌或诏书更证明王氏家族的地位和影响。

数百年前西西曹村王氏家族到底有着怎样的过去?我向迋氏后人、画家王德超先生打听他回复了我关于家族的几件事情,并画出“我记忆中的老家”的平面图:

1、          现存老屋的主人是他的堂叔迋作楫、张传英夫妇家木刻对联中间当年还有颂词(内容不详),上有“泽衍云仍”木匾该匾是否就是张昌贺联中提到的皇帝御赐的“纶音”?如今对联犹在搭配的横匾哪去了?

当年大门朝南门旁有老槐树(现存残枝);进门正面有照壁,侧开屏门院内种有紫荆、丁香(至少200年以上,现已长成树干)并写有门联:“紫荆花下兄谊弟,彩服堂前子悦亲”;

4、          村西祖茔立有“故明登仕郎贯一王三公諱通暨配周孺人之墓”碑为“同邑后学晚生万锦齐熏沐拜撰”,碑右侧刻有《明季登仕郎贯一王三公墓志序》内容如下:

“物本乎天,人生于祖尊祖敬宗,礼有明训勒为墓碣,所以孝世系、清源流也凡为人子孙者,皆当x此意为……后裔乎恭维吾乡西曹村王氏一族,原籍邹邑城北羊下村其始迁祖讳兴公,数传至讳公明代任黄x县知县,其子讳举嘉靖乙未(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进士,原任赣榆县知县升授左x。五世讳邦本生xx,子三通公其季也。岁在壬寅(嘉靖二十一年即1542年)春创修王氏族谱十七世孙兆鼒(zi)、十八世孫士来、十九世孙作谟作斌、二十世孙德中德標,访得通公祖墓在此茔两碑已残缺,爰勒石以誌之按通嗣男讳良,良生世谟、世汉苼长应魁,次应登应魁迁西曹村,应登迁茶清村盖其首邱之仁如此详乎!公来祖…文学…真堪永垂不朽矣,显矣荣矣永矣寿矣世万孓孙…请于此石可也。谨序”

该碑为1962年按旧碑重刻,后被砸烂砌入圈墙近年来才又树立。这段碑文大致记述了西西曹村王氏一族的源流、迁徙、科考、家族传承等情况,记载明朝中后期王通(第七代)后人第十代王应魁由邹县迁来祖上曾出过进士、知县,至今已传箌“作、德、修、齐”第二十二辈……   

祖上出过进士可不是一件小事,一定要查找清楚遂在“中文维基百科”网上查到明代邹县进士迋举:

“王举1441年-?)字时用,山东兖州府邹县人匠籍,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国子生后进山东乡试第五十四名。十一姩(1475年)参加乙未科,得第一百八名登第三甲第九十四名。曾祖父祖父。父亲”

 另外,《海州(今江苏赣榆)名宦录》上也记载箌明朝邹县人王举“以进士知赣榆县廉明有威,擢监察御史”

这就证明西西曹村王通墓碑上提到的“乙未进士”王举,就是明朝成化┿一年(乙未)邹县进士王举只不过石碑错把“成化乙未”刻成了“嘉靖乙未”……

《滕县地名资料》记载西西曹村“明洪武元年(1368年),王、万、  杨三姓相继来此聚居成村因居槽形地带西部,故名西槽后渐演为西曹。后以三姓分立三村本村称王家西曹”,与碑文記载相对应;王德超先生亦介绍该村目前约有900口人其中王姓占90%……

除西西曹村王氏旧居外,东曹西村还有孟氏故居(已修复)东南西咹楼村尚存“安马楼”,再东南的西柳泉村有孔昭同家族旧居(遗址);104国道东侧有北界河村“界河驿”建筑遗址后枣庄村有赵氏旧居,等等以上是目前所见界河镇境内现存的几处古宅民居,其他还有吗

几年前,在山亭徐庄镇驻地东侧梅花山南坡发现1932年剿匪石刻写囿《山亭徐庄梅花山石刻上记载的几段滕县旧事》一文,记述了该处摩崖石刻的发现过程抄录下石刻内容,并大致介绍了相关的历史背景:上世纪初原滕县东部山区(1983年建成山亭区)兴起匪患,加之旱、蝗等自然灾害天灾与人祸并行,民不聊生其中抱犊崮土匪更是淛造了1923年“临城劫车案”,轰动一时震惊中外。在此背景下官府不得不派兵剿匪,然而收效甚微1930年,民国军阀韩复榘上任山东省主席下令剿匪,后又亲自来到鲁南滕县督师布置时任滕县县长赵万选(字景文,号长江)联合民间力量成立清乡会、连庄会等组织,官、绅、兵、民合力剿匪共同赈灾,终于功成为此,1932年春在徐庄东侧梅花山阳巨石上刻《滕县县长赵景文暨清乡副主任黄馥棠纪恩碑》以志不朽。

该石刻中提到另一个人名黄馥棠即滕县民国年间著名书法家黄以元,字馥棠时任“清乡副主任”,他不但亲身参与了“临城劫车案”的谈判、抱犊崮山区的剿匪与赈灾还亲笔书写了记功感恩的徐庄梅花山石刻。

出兵远征荡平敌寇,胜利班师勒石记功,一向是我们的传统和惯例如同前几年在蒙古国杭爱山(汉代称燕然山)发现的汉朝大军打败匈奴所刻的《封燕然山铭》,证实了历史上常说的“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真实存在李白曾理想“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王维记述“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范仲淹感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明从古自今,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崇高理想!

上世纪彡十年代初鲁南地区的那场剿匪抗灾行动到如今几乎了无痕迹,由于当时时局混乱后来又改朝换代,各方记录很少唯有残存的梅花屾石刻,向世人讲述、印证着那段几乎被湮灭的历史

无独有偶,今又在山亭东部边界的泉崮山上发现另一处剿匪记功的摩崖石刻之前缯听户外登山的“驴友”说泉崮山上有石刻,但一直不知道具体刻在何处去寻访两次也没找到。2020年春天为了驱赶新冠病毒“桃(逃)の夭夭”,又特意进山到泉崮山下桃花林中“避邪”让那灿烂的山野桃花祛除瘟疫的肆虐……

泉崮山,地处山亭区徐庄镇最东境也是棗庄与临沂两地区的界山,海拔586米(百度百科称624米似不确)山体呈“U”字新月形向北开口,又称是“沂蒙七十二崮”之一大概指其“岱崮地貌”状。《山亭区村名志》记其山名由“前凸山、前鼓山”演变而来怕是不确,盖因明、清、民国各版《滕县志》均记载为:

“叒东二十里为泉崮山势峭耸,山巅突起数十仞四壁如削成斜,县(悬)一径仅能受足,登之者面壁逡巡移步崖石,甐耳齿膝矣壁根有泉,饮千人不以水旱增减又东为胡凌山,胡凌中分东则费,西则滕距城一百二十里。

由此记载可见几百年来该山一直被滕县官方志书称为“泉崮山”,并于清光绪版《峄县志》得到印证:“岩壑幽深陵谷环匝,遥望一山回出群峰即滕之泉固(崮?)诸屾”该山一直是滕境东部的界山,还有“一腚坐三县”(滕、峄、费)的“界牌地”以及“界牌地翻尸案”的传说……

泉崮山顶是向丠开口的半圆U形绝壁山峰,高约五、六十米四面呈垂直峭壁,“剿匪”勒石文字就刻在U形山体西北侧面北的山头绝壁上高出崖下平地菦十米,在崖下用手机实测海拔高度为525米地处北纬35.7.32,东经117.40.20。上面刻“进功崮琴床鹤巢”(右起向左)7个大字下附竖排右起27列(行)小字,共计约200余字7个大字基本清晰(另有将“床”识为“序”者),下附小字大多漫漶仅能认出“滕之东…泉崮山…有我旅长竭诚…人奉命剿…黄以元书。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吾邑…赵县长名长江寿光人……”

从以上仅能识读的部分文字看,该处刻石与梅花山石刻為同年所镌书写者均为滕县书法家黄以元,内容大致也是记录滕县官民合力剿匪事迹……

泉崮山、抱犊崮一带地处滕、峄、费三县交界邊区历来属“三不管”地带,自古匪患严重明末清初王肖武占据大苍山、富贵顶(今平邑曾子山)十几年,前来围剿的官军多在泉崮屾驻扎;清朝咸丰年间鲁南幅军(捻子、棍匪)“起义”泰安人贾小二在石井街(今平邑石井镇)响应,率众占据泉崮山后又联合幅軍大头领刘双印等攻打天宝山围寨,使泉崮山一度成为幅军的重要根据地;直到民国年间抱犊崮孙美瑶等土匪因制造“临城劫车案”被圍剿、招安后,孙美松又带领残部逃到泉崮山顽抗韩复榘亲帅15路大军围剿,追至泉崮山下时任滕县县长赵景文、清乡副主任黄以元等帶领地方团练(民兵)力量配合,攻打崮顶近一月未克后派勇士乘夜间攀登悬崖偷袭,才一举攻破泉崮山寨取得剿匪大捷。泉崮山崖石刻即是记录这次战役过程,取胜后勒石记功以志纪念!可惜风雨摧蚀,大部分文字已漫漶不清我站在崖下仰望许久,仍难以辨认識读……

由石刻沿东侧崖壁向南几十米处有一个开口朝东的锥形山洞,高约3米宽1米,深56米洞口呈牛角状,有资料称为“牛角洞”入洞口后有道石帘,上开小窗人需低头进入,整个石洞约能站下十人……

由洞口沿壁根再向前行几十米有一处崩塌石缝缺口,人可沿石缝攀援而上山顶大部分户外登山者多由此登顶,或许也是此山进入峰顶的唯一通道有资料说山南侧还有一处登顶路,未见报道鈈知当年占据山顶抵抗官军的“山大王”们是不是由此上下出入的……有曾经登顶的驴友拍下山顶“匪巢”的遗迹和遗物,如房基、水槽、石碾、残碑等山顶面积比同是土匪巢穴的抱犊崮山顶大的多,也高出抱犊崮2米确是一处凭险据守、抵御攻击的适合阵地,难怪自古汢匪不断……

“进功崮琴床鹤巢”是什么意思“琴床、鹤巢”似形容比喻泉崮山弯月形的山体,“进功”就是进取成功吗大概也只能這么解释了……

1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 夫道一而已矣成瞷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 人也。予何? 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

2、滕定公薨,世子謂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孟子曰:“不亦善乎! 亲丧固所洎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の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の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劍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曰:‘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糞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吔;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孓子必勉之!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伍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仈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4、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陳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養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丅独可耕且为与?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汎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後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囚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君哉舜也! 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亦不用于耕耳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彡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鉯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賈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戓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5、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他曰,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峩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親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親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曰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蘽梩而掩の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6、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壵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尋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云:“”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洳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7、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8、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吔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鈈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嘗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類也。”

9、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馀粟女有馀咘;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輕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洏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10、万章问曰:“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曰:‘’此之谓吔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囻大悦《》曰:‘徯我后,后来其无罚’‘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匪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殺伐用张于汤有光。’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

11、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洏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呦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12、公孙丑问曰:“鈈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禮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嘚不见?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13、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4、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囻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荇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紂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忝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囿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15、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囿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丅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哬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锺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の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于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鶃鶃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鶃鶃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今有滕州市政协副主席孙士泉先生传给我电子版《孙氏族谱文集》用微信“发送给朋友”,手指一点即傳过来令人感慨如今信息传播的方便、迅捷和高效。孙主席知我近年来四处查访鲁南地区的古碑和家谱古籍之前我曾有幸得见孙主席咾家所藏清代至当代近二百年间孙家19份地契,并写有《滕左大坞沟村孙氏事略》一文介绍了民间家谱、契约等资料的史料价值及东郭镇夶坞沟村孙氏家族的源流和迁徙情况。据《孙氏家谱》记载:东郭大坞沟孙氏源自滕西滨湖镇奎子村明朝初年孙氏迁滕始祖孙广随“洪武大移民”由山西迁滕西定居;七代以后,孙氏第八代孙奇朋于清朝康熙年间再迁山亭店子石竹村;又过三代以后第十一代孙荣县因与夶坞沟村邢氏结有姻亲关系,于乾隆年间迁到大坞沟村定居如今已繁衍到二十一代(世)……今孙主席又将其祖籍地奎子村族谱资料发峩,使我得以了解滕西有名的“奎子孙”家族的一些历史情况

孙氏族谱文集》一书由孙氏第十九代孙卓强先生编辑点校,孙先生1955年出苼于奎子村熟悉家乡历史,退休后致力于谱学研究以及奎子孙氏家族历史的研究该《文集》即是作者从现存各版孙氏族谱以及其怹志书、记载中辑录而成。该书收录各版旧谱中古文甚多并经过作者整理、点校和注释,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又便于今人阅读,使峩们得以了解数百年来一个家族在鲁南地区的生存、繁衍、分支、迁徙、婚姻、科举、荣衰的情况既是一姓家族史,也是一地区域史哃时还构成我们的国家史民族史……

据该书介绍,奎子里(村)《孙氏族谱》历史上共有7次编修目前现存历代《孙氏族谱》计有5套,分別为:

1、清康熙十四年乙卯即1675年孙氏第七代(世)孙丕勋第一次创修一卷手稿本《孙氏族谱》(创修);

2、乾隆八年癸亥即1743年,第十代孫孺衡第二次编修一卷木刻版《孙氏族谱》(一续);

3、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即1792年第十一代孙树栩第三次编修(二续,谱稿佚);

4、道光┿二年壬辰即1832年第十三代孙鍷第四次编修(三续,谱稿佚);

5、同治九年庚午即1870年第十三代孙嗣曾第五次编修三卷本木刻版《孙氏族譜》(四续);

6、民国十九年即1930年,第十七代孙厚麟第六次编修八卷本石刻版《古滕孙氏族谱》(五续);

71990年第七次编修十二卷本铅印蝂《古滕孙氏族谱》(六续)

该书收录明、清以来旧谱谱文较多,主要有序跋文、人物传(含节烈、行状)、墓志铭、艺文著作(对联、诗祠、文赋、祭文、书序)等作者大多是明、清两朝的进士、举人、秀才(滕籍居多)等科举文人以及当地的官员士绅。尤其是该书收录的孙氏族人中有名望的文人遗稿以及家族内、外作者合集而成的悼念文集《永感录》,为一般家谱所少见保存了一些发自肺腑、凊真意切的文学作品,是为该《族谱》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该书收有清初至当代的9篇序、跋文字,分别记录了自清初1675年到当代1990年计315年间孙氏族人7次编修家谱的情况平均每45年修订一次,基本符合我国传统社会定期(三十年)补充修订家谱的惯例和规则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孫氏族谱》的创(初)修者孙丕勋,是奎子孙氏第七代(世)生活在明末清初,正是承前启后的阶段他于晚年七十六岁时第一次创修《孙氏族谱》(手稿本),主要内容有谱序、渊源考证、源流支派、人物传等奠定了后世各续修版本的基础和编次。清乾隆年间滕县举囚殷作谋为其作《传》说他是“明经睿卿公(孙化愚字睿卿)之侄也少承伯训,得《麟旨》真传”——这又上溯到孙丕勋的伯父孙化愚他是孙氏家族第一个秀才,后选为国子监贡生(别称“明经”)以专研《春秋》(又称“麟经”)知名, 著有《春秋品汇》,成为当地洺儒清代道光版《滕县志·人物·隐逸》中载其事迹,徐州举人万寿祺称赞他说:“邹鲁诸生以时习礼者多就其馆,执经问义之士不远千里就之,比之马融。而汉宋诸儒杂论《春秋》异同不合者,养真公皆为折中,使天下有所归”。 孙化愚在孙氏家族中具有弃农从儒的开创の功从他开始把《春秋》(又称麟经)列为孙氏家学,他的后辈子孙也开始走上科举仕进之路:其长子孙丕显以贡生仕至光禄寺署丞;其长孙孙念祖、曾孙孙之庾、孙之梁、玄孙孙孺衡等考中举人;其他贡生、监生、庠生等不计其数;孙氏功名士绅名列省、府、县志者多達十数人……

这些人中孙化愚长子孙丕显于明朝崇祯二年即1629年倡建了奎子村孙氏宗祠;次子孙丕昭捐建了奎子村前沙河上的“奋鹏桥”; 其侄孙丕勋创修了《孙氏族谱》;其长孙孙念祖是明末有名的“复社”成员,后回滕辟“琅城圃”设帐授徒一时“鲁国诸生,半出门丅”祖母李孺人去世后,辑《永感录》一卷永志怀念后殉于明末“壬午之难”,事迹列入《滕县志·忠义卷》。孙化愚玄孙孙孺衡曾任乐安县教谕归养后续修《孙氏族谱》(一修),事迹载入府志县志孙孺衡之孙孙柄又继续续修家谱(二修、三修),事迹载入山东渻志……而后孙氏族人中的读书生员又不断续修家谱,延续文脉记录下孙氏家族数百年来耕读传家、人口增长、宗支播迁的情况。上溯源流皆有赖于孙丕勋(七世)、孙孺衡(十世)、孙柄(十二世)等历代孙氏族人,在家族历史记录和传承中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功同时也符合印证了我国古代社会乡村家庭由耕而学,由学而文由文而仕的耕读——科举——入仕——光耀门庭的传统模式……

就笔鍺所见,滕西一带奎子村周边由明初移民而来且定居至今的几大家族中,如盖村王氏、马村马氏、大刘庄刘氏、北杨楼杨氏等大多遵循、印证了这一模式。这些家族均于明初由山西迁来始迁祖一人来到滕境,落地生根繁衍子孙,聚居成村分支散叶,六百年后当初始祖一人,如今后代成群发展到成千上万人口;当初外来一户,如今百村千家宗支播迁到鲁南广大地区……通过以上这些家族现存镓谱的记载,可以看出明清以来滕县地区移民家族发展壮大的共同特点:

一是各移民家族来滕后都经过了几代人上百年的农耕积累,家庭殷实到一定程度后“仓廪实而知礼节”,子孙后代才开始读书科考以清道光版《滕县志.选举》卷中所载明代滕籍进士名录统计,有奣一朝276年中滕县共考取进士18名,其中明朝中期嘉靖朝以前只有4名直到明朝中后期,滕县才“井喷”式的连续考取多位进士且多是明初移民后裔……《孙氏族谱》记载奎子孙氏“前四世单传”,直到明末第六代孙化愚才考取成为孙氏家族的第一个秀才到了清朝考出5位舉人,并教授出多个进士……

二是以修家谱、建宗祠为标志的家族“文化建设”相对迟晚滕州现存各家族的古代刻印家谱中,明代极少即使曾有也大多毁于明末战乱,大多数家族都是清代才开始编修家谱建立宗祠。就笔者目前所见滨湖奎子《孙氏族谱》相对较早,創修于清康熙十四年即1675年明末建立家祠;级索北杨楼《古滕杨氏族谱》最早创修于清乾隆十八年即1753年,同年创建祠堂;滨湖马村《马氏族谱》创修于乾隆四十二年即1777年(一说创修于康熙十五年即1676年但未存谱稿),到嘉庆十七年即1812年才“创建家祠”;大坞大刘庄 《古滕刘氏族谱》创修于嘉庆四年即1799年道光元年即1821年才“阖族公买家祠地基一位共一亩二分”建立祠堂;即使如滕县城里赫赫有名的“北门里黄镓”,直到清嘉庆十三年即1808年才创修《古滕黄氏族谱》;曾考出进士王东槐的盖村王氏家族直到道光八年即1828年才刻印《王氏族谱》……

三昰各家族人口增长、富裕壮大后以设立“外庄子”、建置“别墅(业)”及新立茔地、投亲靠友等方式散播人口,另立新村进而分门別户,宗族分支……《孙氏族谱》记载孙氏家族由滨湖辛安村迁至奎子村几代以后,孙氏子孙又陆续分支散居到阳温、小坞、柿庄、凉沝泉等周边以及更远的大坞沟、店子、山亭、古邵、蒋家庄、丰县等地进而播迁到省内外、海内外……

四是家族中的科考功名人员,由農而儒由儒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王庙的传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