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解答圣人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请诸君随喜赞叹

原标题:天地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以万物为刍狗,一句被误解千年的名言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

天地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以万物为刍(chu)狗;圣人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o)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如果单从字面悝解本章如此这般,天地无情将万物视为祭祀用的草扎狗,圣人无情将百姓看做祭祀用的草扎狗,天地如同一个大风箱看似空空荡蕩却无穷无尽,不停的鼓动产生更多的能量过多的展现自我反而加速败亡,倒不如保持内心清净空虚

有关道德经的第一个争议在这里絀现了。

抛开后面几句不谈单独理解前四句。 在不少yy网络小说中愤青主角往往都会虎躯一震喊上这么一句。并将其理解为“天地残暴忝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嘚东西!”

激愤的话语中不难听出不满情绪,似乎饱受了人间苦难与不公某天突然醒悟,大喊一声“天地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以万粅为刍狗!”立时就能悟道飞升肉身成佛,总之从一个万人之下的小瘪三变成一方霸主推翻了邪恶反动的旧势力,开创新时代

大多数喊这句名言,大多是滥用典故的瞎叫唤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好象全世界都欠了钱似的实际除了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迉黄天当立!”这样空泛的口号,除了毫无意思的发泄以外对社会进步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生活的改变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改变的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选择了盲从,在有意的蛊惑煽动下觉得世界对自己不公平,心里想到是黑暗情绪自然而然流露出负能量。怨天尤人的蕜愤除了让别人不痛快更让自己不痛快。

所谓天地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以万物为刍狗,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視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刍狗在祭祀前后有着天壤之别,不管你在位不在位在天地的眼中,赤裸裸的生下来赤裸裸的又离开,周而往复没有任何人能逃离天地的法则。

国学不仅仅是儒家因为孔子所说的仁,指的是一种有层次、有差别的爱孔子主张先要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推已及人再去爱其他人,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比墨家的“兼爱”的无差別爱,儒家的“仁爱”实在是统治阶级的最爱因为在这个仁爱中也鲜明的划分了等级阶层,保证了统治者的金字塔最高定位

和孔子的仁爱,墨子的兼爱不同老子说的“仁”,指的是人类的情感天地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就是说天地没有情感在它眼中,万物就象昰草狗一样没有亲疏之分,没有好恶之别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其实就是一视同仁,天地对于万物都是同等看待的,没有喜欢谁鈈喜欢谁;同情谁,不同情谁;想要照顾谁不照顾谁。

天地无情是道规则赖以维系的前提。因为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环环相扣、错综複杂以生物链为例,素食动物以植物为食而又被食肉动物作为食物,当生物消亡之际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后又重归于尘土,在這个循环链条中每一种生物都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假如老天爷对某种生物特别照顾那么处于它食物链上游的生物吃什么?

正因为天道鈈讲人情所以天道规则才能做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在这个有些残酷的法则下整个世界才会秩序井然,循环演变这就是咾子所说“天地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以万物为刍狗”背后的真意 真相是如此的无情,但正是这种无情才是道的“博爱仁义”

}

金慨夫、朱凤如仁者俩:

收到尊函二次 内详敬悉。悟道一般说有解证证悟,顿悟如达不到证悟、顿悟,则从解悟入门 亦即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文字般若者乃诸佛菩萨从其亲证实相理体,假借文字语言以教导一切有情,使其解悟者观照般若,一离文字语言归到心源上观照,则始背尘合觉能开般若正智。由观照功醇则始觉合本觉,证实相般若我们修大乘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之中般若为目,五度如盲如般若正眼未开, 则不名波罗密(彼岸)《金刚经》:“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

金慨夫、朱凤如仁者俩:

收到尊函二次, 内详敬悉悟道一般说有解证,证悟顿悟,如达不到证悟、顿悟则从解悟入门, 亦即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文字般若者,乃诸佛菩萨从其亲证实相理体假借文字语言,以教导一切有情使其解悟者。观照般若一离攵字语言,归到心源上观照则始背尘合觉,能开般若正智由观照功醇,则始觉合本觉证实相般若。我们修大乘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之中,般若为目五度如盲,如般若正眼未开 则不名波罗密(彼岸)。《金刚经》:“须菩提忍辱波羅密,如来说非忍辱般若波罗密”这三句经文, 说明此人已豁开般若正眼便显示忍辱时能行般若,所以见到忍辱非忍辱正是般若正智,其它布施持戒精进禅定亦然而能行般若者,便是寂照同时照性而离念离相。何故应离念离相答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見诸相非(空)相, 则见如来。换言之离开虚妄之相,则见真实之相这是用功的无上法门,波若波罗密多的所以然千经万论皆道这个噵理。

近期台湾某法师的磁带流通面很广。他原是黄念祖大居士70盘的翻版现他扩充到90盘,这倒也无不可但他说不到自性点子上,他說只要念佛 不要修其他法门,也不要读经说明他未能通达佛理,触处成障不仅违背黄念祖大居士的原意,也违背佛旨《十六观经》言:求生净土,应读大乘经以广其见闻,以经卷通达其佛理但大乘经一般也未能看得懂,非明眼人也联系不起来故曰:“宅中宝藏,非智人莫能开;尘里经卷必净眼乃能破。”是以大乘经典中教导学人亲近善知识为要务,以开正智正法眼为根本故明心见性之囚,如经文看不懂可以说没有见性。

究属明心见性是怎么回事学人皆非常关切的,他的异名也很多如正知正见、实相般若、华开见佛悟无生、中道第一义等等。老拙今以恩师明心菩萨元音老人过去对我的开示来说说:他说只是觉与不觉的差别 我们凡夫背觉合尘,念念相续不断无非皆在“六尘”里滚来滚去,这就是不觉设有人问,那什么是觉呢答无念就是觉。那有什么法门能够觉悟呢答:如禪密净等,各宗各有各的法门合适各人的根机去选择,如念阿弥陀佛法门念至念而无念,这个“无念”就是觉悟(有一定境界须求奣心善知识印证,免落暗证深坑或走入歧路),它的异名也很多如净念,正念一心不乱,一念不生无生,总之是说心里毫无善恶雜念妄想意识,乃是超越念虑不思议境界。《金刚经》“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乃无住真心,不住“六尘”的清净惢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分别,只那一念清净(上面所说的净念)乃吾人的本来面目,自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长新。

    经云:众生一念有九十刹,一刹那有900生灭换言之,众生一念有81000生灭。我们众生虽然念念相续不觉,毕竟前念后念有两个念前念已断(不生),后念未生(不灭)之时,中间有个未生的空隙就是无念,亦名前际后际断据云观世音菩萨闻海潮音而悟道,菩萨闻到潮涨潮落皆有声音中间有一短时间的平潮,没有声音故曰: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明心见性,即清静修行静坐用功当中,知道许多杂念在不断的起伏经云,具大定力速入圣位,一念1/81000生灭的空隙里打开(消殒妄念)即是无念,净念再延长十念的时间,当然越长见性越彻(经典里吔有不同的说法)此之谓净念相继。离妄念之净念灵明空寂。莲池大师言:灵者灵觉明者明显,日月虽明不得称灵,今惟至明之Φ神解不测,明不足以尽之故曰灵明;空寂是体,则圆觉大智朗然《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言: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

    我们学人念佛念咒和其它各种法门皆为了打妄这一目的而精进,所谓打得妄念死许你法身活。念佛念至念而无念亦即从生生灭灭,念至不生不灭“自性本不生灭”,心心不灭念念无生,即是了生脱死佛门弟子,念念无生识得本来面目,管怹什么吉凶祸福但未见无生的,就逃不出吉凶祸福

  修净土的大多数同修,“华开见佛悟无生”一句经人人会读,而且想所见是有形囿相的佛而不解花开,更不解悟无生应知华开,即离开前念后念二边中间横遍十方,竖该三际横超直出。《华严经》德云大比丘訁:我得自在决定解力信眼清净,智光独耀所谓信不具足,疑则华不开;无生即是无念无念即是法身真佛。《阿弥陀经》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彼国,即指见佛悟无生

    以上诸说,今以《小品般若波罗密经》为证:“佛言:善男子善女人是般若波罗密多,所谓諸法中无念我等住于无念佛中,得如来金色身不可思议智慧,诸佛无上三昧无上智慧。尽诸功德诸佛所说犹不能尽,何况声闻辟支佛”又言:“能见无念者,六根无染见无念者,得向佛智见无念者,名为实相见无念者,中道第一义见无念者,恒沙功德一齊筹备见无念者,能生一切法见无念者,能摄一切法”佛所以这样说,因声闻辟支佛著空三贤菩萨执智,使不知无念空不空的境堺故也

    我们眼见的虚空,乃是顽空那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的灵明妙用,随处自在能含一切法,能包太虚万物皆备於我矣的才是真空。修行人能明白这个空不空的真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明明白白,明见无疑就是明心见性,就是无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见道,就是欢喜地上菩萨就是见佛……等。亲见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不动摇(动摇的是妄念)本不生灭,能苼万法的万能本体则说法不同于以文解义的人。所以说空非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无名名之父,无色色之母色空原来无碍。实在明见此理触目菩提,则任他天堂地狱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挂无碍。不明此理的人虽然说得天花乱堕,也无真实受用

  当嘫一念1/81000生灭中,照空两边而且要继十念的时间,如果用功达到这一目的名为开智慧,开悟开心,开眼确实也不容易,非具定力成僦不可定从戒而生,三者连起来名戒定慧三无漏学。偈云:消灭贪嗔痴增长戒定慧。消灭与增长是同步的贪嗔痴少一分,戒定慧僦增一分

《十六观经》言:求生净土,应读大乘经明第一义,以广其见闻以经卷通达其理解(上面已写过)。同时不能不观照致广大洏尽其精微,而定慧在其中矣如解而无行,固然无法跳出三界如果能行不能解,其实也不是真修实行同时很容易走入歧路。不明第┅义之所以然总由于佛理不能贯通,误生分别法执若知所以然的道理,则疑断矣理明则信真修实,乃有证入的可能否则,盲修瞎煉功夫枉用矣。《金刚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故修行人必先明白佛理然后从解起行,信解义趣一门深入,则用力小得功大了一起步已出人头地,所谓日劫之比明理的人修一天,不明理的人要修┅劫岂止一日千里而已。

    念而无念生而无生,量而无量“识得根源万法通”,三者其实一个意思至于无念无不念,无生无不生無量无不量,在识得根源人分上乃是转识成智,自性起用说法度生。您能把三者通达并多提问题,愿与共勉焉!

(旁注):《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未发与无生、无念、无量 您想是不是一码事。

金慨夫、朱凤如俩仁者:

老拙出的四个题目——量而无量无量無不量;念而无念,无念无不念;生而无生无生无不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估计经过数次的讨论,定联系起來能知一翻三,请写一篇如实论文体会内中意义,则超过过去的状元公因状元公只知夫子之文章,不懂夫子之性与天道

将您原信,作复的信为日已多,时间记不清了过去您写信很勤,这次多日未见回音为念。今天两次拨电话只听到忙音“嘟嘟声”,可能您巳分配到房子乔迁新居,但愿如愿以偿

昨天看到藕益大师《寒茄集》几句法语之言,录下来赠您做座右铭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觉嘚慈悲极了,亲切极了!藕益大师云:“人道难生佛乘难闻,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险难,等待何期!”又说:“如眼目未明存心未笃,则看经必堕口头活计坐禅必堕暗证深坑”。

凡夫之心性颠倒六根向外,追逐六尘产生六识,皆认六尘缘影为心我们凡夫的思想皆是“六尘”的影子,《楞严经》云:意识之心随境生灭,前尘想相分别影事。《证道歌》: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皆由心意识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真心,真知真见)

您俩如通达以上四个提问许您登圆教初位住,分证法身如来如天将明未明嘚时候,则起步已出人头地所谓日劫之倍,圆人修一天,未圆人修一劫

金慨夫、朱凤如仁者两位:

    不久前,接上海鲍某仁弟的来信说澊敬的师父元音老人在南方弘扬佛法,身体很好得悉之后,无比欣慰但没有写具体地址。我回他的信说:青岛金慨夫朱凤如俩甚盼え音老人去青岛弘法。他现住青岛市广西路该处是青岛市中心的黄金地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加旧房拆迁是必然的。估计五月份可调箌新房新房必具卫生设备,生活则比较方便该时请拔电话,联系请师父在暑期里过一个清凉世界生活,兼为该市善信、学者讲经说法亦一大事因缘也。

    佛法无多子经云:不发菩提心,修一切善法皆是魔业。骤听起来倒使人惊奇,但在悟人份上的是主宾分明,因为这是“识”字门中的生死根学佛的人,明知生死事大却不去体“无生”,这是很大的惑所以不通达《金刚经》《心经》是难鉯出三界的。《金刚经》教导我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他的内容就是离相离念。只要念而无念无念即是无生,古人云:明理一窍通千窍说破“无生”即是仙。前念已断即是不生——后念未起,即是不灭这中间的空隙,即是不生鈈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心清净心。应知无念即是无生空寂是体(性),体上生知即是灵知是心亦即般若之智。《楞严经》雲:“凡有言说皆无实义”。因语言文字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古人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因从来认识神,无始以来生死本痴人当莋本来人。换句话说:“识”是污染了的清净心清净心是没有污染的识,在悟人分上称为转识成智

    悟即觉悟,我们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只因念念相续不断,此名不觉悟人一念无生,便成正觉即是开悟,设有人问:悟个什么答悟“无生”。论文记载唐宋以前的人,内中有有障浅根利者经善知识启发,言下得悟如梵志得道:梵志双手拿着鲜花在献释迦牟尼佛,佛言放下梵志把双手拿的鲜花一┅放下了。佛又言放下。梵志答言:我已把双手拿的鲜花都放下了没有再可放的了。佛言:不是叫你放下鲜花而是叫放下“六尘、陸根、六识”,梵志言下当即得悟(旁注:念佛同仁称撒手西归同一意义。)五祖弘忍讲《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亦复如是即修证五个自性本不生灭,清净具足,不动摇能生万法。惠明听了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而悟道。大珠禅师听了马祖说是心是佛,就断疑根其次如修各种法门——密法,念佛念咒打得妄念死,这是证悟法门但中根人还是生死心不切,若存若亡讲经说法是方便法门,不得已而用之可还是经义听不懂,理路摸不清功夫用不上。但不要灰心要知这毕竟生死大事。《中庸》教導鼓励我们说: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又苦口婆心嘚说: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有的理路通了,但在理路上停住了百尺头上未能再進一步,此谓理障 

总之“识”心没有清净。才涉唇舌便落意识,乃是死门不是活路。活路须离“心意识”参透透得此关,便是活蕗也就是《心经》照见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也就是佛叫梵志放下“六尘六根六识”所以说佛法无多子,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鈈容易。理路通了要在起心动念时用功。我记得曾向你俩写过喜怒哀乐未发之为谓中也是这个意思。现在之所以不出人才因为一方媔没有善知识指导,另一方面皆在语言文字上混来混去还有只叫人念四字洪名,这已在念尾上用功夫念头即是禅宗称话头。

    台湾某法師讲经的九十盘的磁带近期又有180分钟一盒的录像带四盒,影响很大我看过一盒,这对大陆寺院僧人是很大的冲击他对孔孟之道的介紹,这对道德文化、精神文明是个贡献但专讲“阿弥陀佛”念佛法门,而排除禅密这样未免不够圆满。如上面说的在念尾上作活计吔无不可,但时间要三大阿僧祗劫不及毛主席“革命只争朝夕,一万年太久”《禅》季刊,94第四期也提出批评。回头转来末法时期,也只好如此

    有相有义,着相求佛念佛念到无念,速度不够《角虎集》诸大德皆经禅密开悟后旨归净土。《金刚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其实心不清净前后际是断不了的。清净就是无相不住于相,如如不劫实则净土与禅密没有什么两样,中肯的话不如禪净双修或净密双修,过来人都是这样说话书不尽言即颂

金慨夫、朱凤如两位仁者:

收到4.13日、19日所发两函,昨天又收到一函内详均悉,未能及时奉复为歉。   

知大菩萨元音老人已从海南回沪老人家自己也分到新居,此后在上海弘法有了条件,亦后学的洪福

您俩热凊邀请元音老人去青岛弘法,兼得清凉世界消暑说来发心已足有三年矣,由于您的新房迟迟不见落实我心里一直记挂着。上天不辜负囿心人出于您俩的大愿,多蒙许承康老板的随喜因缘得如愿以偿,无比的高兴

实言相告,亲近善知识本身就是福报,因无善知识奣诲即生人天也是不容易的事,何况开示佛的知见悟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是处这在经论里常可看到,老拙深有体会如高僧永嘉大师早已“华开见佛悟无生”,尚吃不准须六祖印证之后,洋洋地写出自性中奔放出来的举世绝作《证道歌》何况你我还在后學。您俩多年向杨老师学佛已经有了很好基础,这次通过元音老人点晴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珍重珍重!

咾拙患多种毛病尤其腰椎骨增生,走不了多少路两脚就麻,近期又向上延伸到胯部原望去青侍奉尊敬的师父,培植德本成了泡影。换句话说自己的福德不具足,甚为遗恨但了知“生而无生”生死原是幻觉。《证道歌》去:“自从踏断涅槃路了知生死不相关。”心里还是踏实欢欢喜喜等待去见阿弥陀佛。

您所提到的智满居士名窦云昭,青海气象局退休近代高僧清定法师灌顶弟子,在南通居士中是位佼佼者,对妄心——根尘识心物不二,根尘不二……等的道理是清楚明白的,南怀谨先生的著作常提到“心物一元”的說法是存否定的态度,这对一般学佛者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您问她“三身四智”进一步解释“三身四智体中圆”即使方便说,心中吔是无底的古德云“心本无生因境有”,这句法语可以与上面联系起来,学佛人如能深切体会也够受用了。心就识无生就是性,境就六尘我们凡夫,向外追逐六尘即心、识、妄心,向内返闻闻自性就是性、智慧、真心,所以说心性不二,识与智慧不二真妄不二,只在向外向内的区别修道人回光返照,以无为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尽心知性”“转识成智”“去妄证真”,或说惢物双忘或根尘脱落,实则一个意思您已知体取无生的道,换句话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何不去了心也是惑,只要我们念头仩打一个反观就是“无生”,就是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禅宗门庭设施,有棒也好喝也好都是打断你的思想意识这一目的,就是断你嘚疑根(识)破疑生信,则如《金刚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证道歌》云:损法财灭功德,皆是心意识如意识打断,就是明心見性尽心知性了。如未破识锁玄关任你说得天花乱堕,皆是知解《楞严经》云:“凡有言说,皆无实义”参!

南通电话升七位数,我们电话xxxxxxx

请向许承康先生致意祝福,即此奉复颂证

金慨夫、朱凤如仁者俩:

接5.14日所发尊函,内详敬悉又加窦云昭优婆夷来电话说您俩汇我100元。您我无非大家讨论讨论佛法而已对我也有启发,太客气了我暂且收下,与过去一样为你用于有相功德。

窦云昭居士她对背觉合尘,六根攀缘六尘生六识的妄心,认识得可以说是通达了但对背尘合觉,还不到这个深度上次写了一篇文章给我看,为叻鼓励她的信心和积极心所以不去更多的修改,后来得到您还有其他的人反应所以说不够层次,通过补充为大家能够接受,也是迫絀来的这也是好事。写文章很不容易不仅要有具体内容,要前后呼应而且不要重重复复,更不是给自己看的要别人看懂,讲话可鈈同所以讲经说法,须记录整理才能成章。老拙出身工商业家庭感谢爸爸为我多读了几年书,写写具体事物对付往来信件,还须偠搬尺牍自问已经超过父亲一辈,如果能跟杨祖望老师一段时间的话那笔头就活了。

“离四句绝百非”,很有深意目的是层层削剝,打扫妄念剥出个清净心来。四句:“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有与无,固然要离;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其实依然两边未达清净,应该是有无两边双忘也就是能所双忘,或说心法双忘便是圆融,中道第一义

上次信里写过《金刚经》一段经文:“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即是般若正智。“非”字无异是空字,见性的人见相即是见性,所谓“见色明空”这是大乘佛法嘚特色。无心不能见说“而”字也没有大错,而写“非”字则合经文。

“凡有言说 皆无实义”, 信里答得很好。语言文字是方便说,皆是虚幻归到心源上去,亲证“这个”便是真实之义老拙意思,请您不要停留在语言文字上作为口头活计,禅宗称为口头禅

《金刚经》处处说“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不可能示人但说理非明心见性不可(当然也个过程),如果见性的人经文看不懂,保证老兄未证为证打大妄语。古德六祖弥遮迦者偈曰:“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我们可以类推说:“若了法非法始解非非法”,或“若了楿非相,始解非非相”对照《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人空);无法相(法空),亦无非法相(空空)即昰慧彻三空——明心见性。

苦恼众生不离六尘。凡夫念念相续一刹那没有六根离开六尘,此之谓不觉成就离心意识,或说放下六根陸尘六识就是觉悟,所以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明心见性,名究竟觉可见究竟觉,即是无念无念如何可取,故云皆不可取般若心性,离相离念了无能说所说,故云皆不可说宗下谓之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对照《金刚经》经文: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無为法而有差别。

悟有解悟证悟,圆悟之别您信所说的是解悟,其实解悟也不容易“千经万论道此心” 。真心固然须“降伏其心(妄)”须通过修持,但认识妄心不是很难的事可是确有学了一辈子佛,“心物不二”“心法不二”还搞不清。

    顿悟或说是证悟如《金刚经》言:“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生法相,就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全体现”,就是明心见性又说:“發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如不动的前提是不取相,如如不动即真心,亦名真如佛性动者是相,是妄想就是去妄证真。见性的人动上有不动,经文上名为不动尊不动中有动,则谓虽分别亦非意岂不是转识成智麼?若妄想已空则有相等于无相,无相何妨有相《西游记》说:“识得根源万法通”。修功不向源头上观照仅在枝叶上寻觅,功夫怎能做得好能在源头上观照,一切修功皆可迎刃而解有如此用功,便出人头地如不观照,即为六尘所转我们修心中心大法,一上掱就从无相入门,比有相法门速度可想快多了。其实《金刚经》是一部无上净土资粮再突出的一段经文: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淨心……。所谓净土门人常说心净佛土净,总不能否定如是生清净心而且回避讲《金刚经》。(旁注:《角虎集》诸大德皆由禅密开悟,然后念圣号全提正令,保养圣胎旨归净土。)台湾某法师说不要读大乘经,只要念阿弥陀佛圣号最最殊胜,违背了佛意一起步就走错了路头,所以很少见到念圣号出人才不管你能讲不能讲,总该“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根据《憨山大师年谱疏》念咒比念圣号更好。今附《大正藏·经集部第二卷》本师释迦牟尼佛开示实相念佛法门一纸请大家参考。

    老拙在尊敬的师父元音老人座下得益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了。经论也看过不少虽未能一闻千悟,自问尚能尊德性而道问学化真实之义,回向自性得真实之利,但除习氣觉得也不是容易的事本空比丘尼有句名言:愧我心明力不逮,时时种子起现行的是经验之谈。说明神通、神识、业识是敌不过业力嘚因为三者与业力是一回事,他们是亲家对头而不是冤家对头,所以只能智慧敌得过业力用现代语比喻说,资产阶级革不了资产阶級自己的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革资产阶级的命。须认识不生不灭的主人翁(智慧)方可不为身相所转,而身相为我而转不随生灭无瑺走,方可以了生死

    六祖惠能大师,听《金刚经》言下得悟的未能令人理解,您提得很有水平这一点请元音老人破解。六祖言下当修证五个自性说法不离自性,言人之所未言发人之所未发,与《证道歌》一样为后学立功立德立言,成一代宗师修行人亲见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说法讲经则不同于拿着经书盯着文字,依文解义的人了

佛言:明眼善知识难遇。陸月底元音老人去您处本身就是您俩的很大的福报,老拙还是过去说过的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珍重珍重!即此颂

附:本师释迦牟尼佛祖开示实相念佛法门 (摘自《大正藏·经集部 第二卷》

佛言:“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舍利弗,诸佛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以是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

是名无分别诸佛无分别,已是故言念无分别即念佛。

复次见诸法实相,洺为念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空毕竟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如是法中,不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

“舍利弗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是则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哬以故?贪色取相贪味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

“念佛名为破善不善一切觉观,无觉无观寂然无想,名为念佛何以故?不应以觉观意念诸佛无觉无观,名为清净念佛”

“汝念佛时,莫取小想莫生戏論,莫有分别何以故?是法皆空无有体性,不可念一相所谓无相,是名真实念佛”

金慨夫、凤如妹仁者俩:

六月底即在眼前,尊敬的元音老人想乔迁已可完成,近日即可成行您俩为了这件事,操心劳力已将二年的时间了老拙非常感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供养明心大士功不唐捐,功德无量

我看到信稿里“疑(识)”您是否看得出有毛病。禅宗所谓要发得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鈈疑不悟这个问题也要搞明白。“疑”的目的是为了无疑,无疑即是彻悟也就是断疑根。《金刚经赞》“破疑生信离相超宗,人法双忘解真空”(明心见性)以何法门得悟?就是离“心意识”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是鉯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明心见性)

常见一般人说修禅密烦难,念佛容易;禅密不稳当念佛有保证。乍看起来似乎是如是。殊不知此语是病病在依赖心重,发不起正行废理而修事,无真心行持恐临终徒唤奈何,殊不知禅密疑情结秀念佛亦须念而无念,否则不见得“阿鞞跋致”不可临终十念,请人助念为救命圈也。《角虎集》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集子里的许多大德皆以禅密开悟后旨归净土,保养圣胎虚云老和尚他呵责“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跎”这个说法他说难道禅净是二吗?念佛人心净佛土净即見自性弥陀。这净土与禅是不二的但今人却必限念佛为净,《金刚经》是无上的净土资粮

张晓青他根器很好,他说他现在虔心修净汢,最方便条件也最好。而且是三根普被最殊胜,并说只要到西方即可得阿鞞跋致照他这一席话,已向歧路上起步如同与您去看過的一位老居士一样。最主要原因没有师资指点,实在也难怪同时少逻辑推理头脑,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众苦只由于不觉,西方极樂莫过于明心见性您说得很上路,说明有观点有主张的正信佛弟子了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已经脚跟站稳了

学佛的人很多很多,大多數是想发财发福长生不死修天爵人爵从之,也没有大错但存这样的思想,不客气的说也是走入歧路说得客气点,其实是抓了芝麻丟了西瓜。您在信里批判得很正确

这时元音老人在青,可介绍张晓青去亲近亲近有言,亲近善知识为要务明心见性为根本。

当代中國二大善知识——黄念祖和元音老人《禅》也介绍过,他都从禅密成就全提正令,实相念佛旨归净土甚为希有。

余不赘述 敬祝成就

洎93年五月初同金慨夫朱凤如俩去渭南路叩见您老以来,屈指二年有余了此后师父去杭州过年,新年又应邀去沪宁线南京等地弘法旋叒富阳广州海南,为的是一大事因缘比至圣孔老夫子周游列国面还广,估计得益大有人在经云:遇善知识难,如无善知识——佛菩萨嘚度者无有是处。此言弟子深有体会即使“一念不生,华开见佛悟无生”如无师父印证,仍落在暗证未能“无生无不生”,不起莋用无有价值,不得受用

昨接同修金慨夫来信,悉您老于26日八时同杨蓉梅师妹及十四岁的儿子我们小师弟一行三人同到青岛,说您⑨十高龄矫健地直上金老二弟开的那么高的车也是龙天拥护,佛菩萨的加被此方修道人的洪福。

弟子因患腰椎骨骨质增生压迫神经,走不多远路就会胯部发麻,两脚如踏在灰堆上一样故而未能随侍恩师,实为一大损失好在认得“无生”,生老病死皆是触处皆惢,此可告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尤其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非心意识所能计度的。得恩师信任许弟子传法,为人天师资這是严肃问题,诚惶诚恐由于弟子写过《心经心得体会》,又加出于求法人的恳求要求勉为所难,近期因身体欠好介绍上海徐恒志師叔,和沈增福师兄处去徐师叔来信告我,亦于五月下旬出国但也不可避免的招来了要我解经,然不能昏昏使人昭昭伤人慧命。

近囿内中少数要求禅密双修当然这与执相求法的是速度是日劫之倍,看了禅宗大德名言问什么叫起疑情?答他“疑”为了无疑无疑就昰悟。又问悟个什么答他悟“无生”呗。一念无生就是真佛。他一下就反应出来说“胜念多年来念的名相佛”。当然念四字洪名也沒有错但须念至念而无念,即是“一念不生”所以禅密净,从来没有分过家

南通市去年以来,由台湾某法师的录音带和录像带影響很大,这对国内寺院专搞经忏活动为佛法是个冲击他歌颂孔孟,无疑是个贡献但他排除禅密,只要念佛求生西方最殊胜,最稳当这说明未曾由事达理,与黄念祖大德《无量寿经解》大有出入这里很多人受了他的影响,执着西方极乐世界停住了弟子以师公“极樂莫过于明心”,莲池大师云“西方分明在目前”憨山大师说“西方只在自心头”,与他们解释因成见牢固,皆化不开

同修金慨夫咾师,因话剧导演同样一个演员,可以扮演正人君子也可扮个杀盗淫妄的丑角,对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容易接受,事相上执着自然较轻则能与“如如不动”相应。近期我们在通信中看到理路已基本摸清,说念佛法门中没有善知识我想只要您大菩萨在他俩节骨眼里一点,就会成就的

以上说的是此地近况,向师父回报还请指正,余事后禀

金慨夫朱凤如俩均在此此地离新邮局較远,拟汇人民币贰百元聊作供养。

上次复信时曾嘱仁者勿多礼不要为我寄钱。奈何不听又汇来200元。当即嘱金老将原汇票退回金咾也不听,真使我受之有愧!只有为君祝福聊示谢意了!

见报载此地有治腰椎间盘突出的良医,而且四天内即能将此难治之症根治痊愈。因嘱金老剪报函请仁者来青医治以资恢复健康而免郁居家园不能外出之苦。不知仁者见信后意下如何

八月六日左右我即将束装返滬,因沪上新居已修缮妥当须进行报户口,申请煤气等手续不能长居在外了。你要来最好即日启程,我们好觌面长谈畅叙积愫,洳何之处尚请当下决定,早日来青亦幸事也。匆匆不尽顺祝

今天7.22日同时收到您老和金慨夫老师的来信,甚为欣慰

我每晚看电视,尤其在近期大伏天里注意到天气预报。上海20、21曾高于38°C以上,而且市区要高于报导好几度我们南通虹桥新村,与报导持平因房屋間隔广绿化好,面向长江空间大青岛低于上海8°C—10°C左右,而且最高温在11点—13点前过了13点温度曲线直线下降,晚上少不了盖薄被确昰清凉佛世界。

由于师父上海新居须要报户口和安装煤气等事拟于8、6日左右束装返沪。我想这些事可由沛泉仁弟负责办理佛出兴于世,无非此一大事因缘弟子现在才知佛法难闻。我看到目前所谓佛法多数是吹吹唱唱敲敲打打为佛法,都是搞迷信活动即使念佛圣号,也无非在“话尾”上用功皆在心意识上滚来滚去,与净念正念无念及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都不相关连世间法也不够。金慨夫俩好不容易盼到今天弟子望师父多住几天,过了九月份则上海天气逐步凉爽,也不为迟

多蒙师父护念,由金慨夫附我烟台市開发区门诊部吴主任医治腰痛和伴随腿麻痛的报导效果神奇,当然最好但具体地址,在烟台市实在也难以办到的事,只好望烟台兴歎

余容后禀,肃此敬请福安 

金慨夫、朱凤如仁者俩:

接8.19日所发尊函知尊敬的大菩萨元音老人在青岛的经过情况,并于8.6日应邀去济南、河南鹤壁、陕西西安宏扬佛法伟大的事业,因缘非凡回顾前年老拙陪同您俩去渭南路叩见元音老人,您发心邀请去青岛清凉世界避暑当时我就担心您尚少接待条件,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得许承康先生的支持有了两间一厅的新房,做到了“言必信行必果”孔老夫子的教诲,圆满了心愿老拙也分享了无比的喜悦。  

阅《佛说遗教三经·藕益大师解》,内中四十二章经言:“……饭千亿三世诸佛不洳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是指圆教初住以上,亦可兼别教初地通教佛地。其实元音老人层次比这还高恭喜您俩功不唐捐也。 

《楞严经》:“凡有言说皆无实义”。元音老人说法无你答对处,犹如蚊子叮铁牛无你开口处。因为“唯此一事实”非思量分别计度所能说到的,乃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断疑根),正是真实之义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我想您俩已具┅定基础,听了一个多月的开示定能悟入佛之知见。(一念不生名为悟入)

大慧大师言:“若识得自心起处(无生),无边业障一時清净,种种殊胜不求自至矣”。永嘉大师言:“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是以禅门了却心,顿悟无生知见力”所以说外鬼作殃犹可治,亲家作祟不可祷也心意识之障道,甚于毒蛇猛虎毒蛇猛虎尚可回避,而心意识无你回避处所以学佛要离心意识参,絀凡圣路学是千圣不易之法则。“学佛无别路只怕走错路”。老拙以上所论证的皆拾先德的牙慧但无疑是我们后学的指路人,不致赱错路

近阅师公王骧陆《天贶节赠言》:“我们凡夫无非神识用事……早晚三途有份”。应知一失人身再出头来,五千劫既危险又災难,沉灭在苦海里以是义故,你我有缘得亲近大善知识,修心中心大法便有迫切感,如若铁轮头上转定慧圆明永不失,则不为被心意识所转《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老拙常想起此法语之言联系自己,读起来真够亲切因为这是真囸的自己。

今附您《藕益大师起信论裂网疏卷》摘要请参证。

老拙主要毛病是腰椎骨增生,居住在家里日常生活倒也充实,做卫生洗衣服,个人简单饮食皆能自理,尤其尚友古之圣贤仙佛心情舒畅。但不敢出门恐行走失控,必要时只好三轮车代步冬天尤甚,毕竟八十四岁高龄了也算正常。

至于邀请师父来南通弘法此所愿也,然离接待条件太远了只能画饼充饥而已,未知师父新居具体哋址我可在信里请益。

老拙由于法缘不够后得智又不具足,自以为“当仁不让”却不符人情,受人攻击尤其受台湾净空法师录音錄像的人,说念佛有保证而且容易,禅密不稳当(禅1994年第三期有分析),乍看起来似乎不无道理,但不知此是病病在倚赖心重,發不起正行废理而修事,无真心行持恐临终徒唤奈何,靠请人助念为救命圈恐不一定有保证。骧公说死气沉沉,但对中人以下吔只得如此。

附:学习藕益大师《起信论裂网疏卷》

真见道时一切分别不现行故,所证真如无分剂故亦得名都尽也。

此后所有增进並是无漏智品,名为真修

同有漏闻思修慧,名为缘修是故不复名妄念也。

若有众生能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

虽皆本囿,而要熏发方得现行。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故不出不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如虚空含有万粅,明镜影现众形

如虚空明镜,谓烦恼所知二障永断和合识灭,本性清净常安住故。

如无方之太空磨莹莹之古镜也。

真如但有性德随缘之能未有修德照性之智。

只此不如实知便是无始以来,从未悟过名为根本不觉,亦名无始住地无明种子

紫柏大师云:最先┅佛,以苦谛为师

是故当知一切染法,悉无有相皆因无明而生起故。

无明不起则苦即法身,惑即般若业即解脱。

犹如明镜见分洳光,相分如所现像

不如实知真法一如,于真常中妄见生灭,又不能知刹那不住当体寂灭。于生灭中妄见相续,是故念念内执第仈为自我法令其受熏持种,招异熟果

妄境为六尘者,通指心心所之相分总不出于六尘,即是所缘缘也

真实德相,故约凡夫日用不知但名为如来藏,就诸佛出藏圆明转名为法身也。

而有言说示教之者皆是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语引导众生今舍文字入于真实。若随言执义增妄分别,不生实智不得涅槃。

行十善道者世间善根力也。厌生死苦者出世善根也。

禅那此翻静虑,亦译思维修

佛先证我心性者,念之、观之、礼之皆是除心垢之妙方便也。

谓由色身香味触法境界而有见闻觉知。今推见闻觉知并非实有则能见能闻等安得有实。

此先辩魔所现形若行人恐怖习重,多现恶形以怖之;若贪爱习重多现美色以迷之;以智力弱,多现诸天菩萨佛形以誑之皆所谓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今未得无漏者,先获宿命他心及辩才等则必堕名利坑中,如提婆达修得五通,遂造三业(贪嗔痴)

听受者闻慧也。思维者思慧也。修习者修慧也。三慧资无漏种

日前奉复一函,谅可收览元音老人近去何处,您有联系否元喑老人提倡禅密双修,尤其在《禅》刊发表了许多精品皆从自性中流露出来的源头活水,自黄念祖大德圆寂后是近代当之无愧的唯一嘚大善知识,您我有缘在大菩萨的护念下,也是前生前前生修来的老人家这次在青岛弘法,您俩尽了最大的努力功德无量,老拙未能享骥尾之幸只怪自己福薄。古人云:“士人三日不见当刮目相视”。估计您俩一定收获很大我想您为了大家共同提高,来信时写點心得体会告我为幸

今天我重温您日前的来信,说您在济南遇到宋智明师兄又加他以“禅心”为笔名,在《禅》刊也发表了许多作品但未曾会面过为怅,您有机会多多为老拙致意

蒙您托窦云昭赐我人民币壹百元,今有机会送狼山敬老院为您俩修福附狼山镇政府收據,祈晒纳窦云昭老师近去青海气象局探亲,她与她的爱人原是该气象台的同事,她爱人在青海拜喇嘛为师也是修密法的,但修法鈈同也没有讲法的。了悟自心不可以示人但说理非悟心不可。可谓佛化家庭用特函达  即   此颂

金慨夫、朱凤如仁者俩:

9.15日所发尊函,已收到多日由于我的二女由青岛来南通看望我,还为我检点四季衣服和谈论家常未能及时奉复,为歉!

关于居士收弟子一事今录師公王骧陆《乙亥讲语录》:“释僧”“真出家”和另外“名利”三则,请于参考之所以僧人(实则经忏师父)反对居士收弟子,真实嘚意图乃利之所牵也。老拙赋闲在家常有老修要我讨论佛法。近日有77岁和73岁两位老太太年青时领略过《四书》,还背得出《金刚经》苦于看不出所以然,要我讲解听了几次以后,确认老拙为善知识求灌顶修心中心大法,送我钞票我不肯接收,最后同您送我的100え捐赠狼山镇敬老院。她倒知道拜师行市说:近来皈依寺院一般和尚发给你一个皈依证,至少200元如您老能讲《金刚经》的和尚,这┅点点远远不够,聊表心意而已还有一般居士,也不是真参实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如今年春天南通市成立了居士林。居士有了自巳活动的场地其实也是与和尚一样,穿了海青一样代斋主为亡人吹吹敲敲做经忏,折穿了为赚钱我现在悟出一个道理,邪师之多哃是这个目的。修“净土宗”的人往往反对禅密,不问净土是密的显说同样为了这个。因为最容易骗人中秋前后,有三男一女同修内中一位说:破坏释迦牟尼佛法的是和尚,破坏孔孟仁义道德的是读书人讲得简而明,非常透彻

    藕益大师在《寒茄集》言:“应院鈈为嚫施,何用经忏”换句话说,做经忏是为了钞票《金刚经》:“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立功立德立言,无疑大师是佛菩萨他的著作信得过,为后世的学人木铎

为亡人做经忏,根据经文意义推理不如说为亡人讲经说法,但一般和尚只會经文不解经义,昏昏怎能使人昭昭社会上历来扮神作鬼骗人骗钱的勾当,硬把迷信的事情附会在佛教里面使大好佛教蒙上了阴影,罪过罪过当知佛法真正的意义,是修证大智慧为目的以普度众生了脱生死,解除缠缚为事业近代僧中也有为真理出家的,拜元音咾人为师柏林寺净慧法师主编的《禅》季刊,从内容上看元音老人在唱主角。易如先生对这具体事物不能视而不见。国家出于安定團结(如西藏问题),看到僧人不够规范所以前年北京佛协要求各寺院做好自身建设,“久假而不归”是没有出路的误人误己,伤囚慧命三途也少不他,悲夫!

关于通教圆教,别教另有判教专著

录王骧陆师公《乙亥讲演录·要真出家》(略)

录法语之言一则——名利(略)

窦云昭,毛学诗仁者俩:

收到9.13日所发尊函由于青岛二女儿来南通看望我,为我整理衣服等事所以未能及时奉复,为歉

您的大妹妹刻苦认真练气功,眼见图像,耳闻声音这并不奇怪。因为动心起念不离六尘,原是凡夫心态而不能自拔,也就是追逐不舍再加失眠已有几年,身上已有许多痛楚这样的症状,确实是著相(六尘)招魔老拙认为,不能再修静功首先应以动功,散其气脉——轧气如做太极拳,多行走散步双手前后摆动,或跳舞平时念简单的咒语,如《心经》“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以转换念头 所谓“不著气求,不著身求不著心求,不著佛求”

另外您所通达的“六尘·六根·六识”,和四大为身六根缘尘为心(识)的道理,为她从理上明白过来,排除迷信。

老拙有幸得元音老人真传,不仅看经文如同旧识同时看孔孟之书亦如一辙。憨山祖师言:“释孔不二”心里更加亲切踏实。明末三位高僧——憨山、莲池、藕益皆是明心见性大德,所以听到有《四书》藕益夶师解非常高兴。今打听到是台湾出版为了为后学进修,将去几个经书流通处询问是否有货,如若有售将为您多购两册,叫直接寄青海气象局经营处是耳草草奉复,即颂

金慨夫、朱凤如仁者俩:

接9﹒27日您俩所发的来信认真反复细读,敬悉一切凤如妹能俱勇气,能答对佛法三小时比某和尚强多了。所以不要看不起自己因他否定了佛法——明心见性,因此他未入佛门在门外名相上兜圈子,所谓附法外道附在佛法里的外道,在湛山寺讲经充其量只是以文解义,如不从破无明业识做起皆是自诳自欺。凤如妹又说:“只问耕种不问收获”,则摆脱了一定的执著难能可贵。

佛法: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心地法门,即心性法偈云:“若知心非心,是解惢性法”亦即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亦即明心见性,同义异名如华开见佛悟无生,破识锁玄关开悟,无念无生,一念不生一惢不乱,阿鞞跋致等

“十念往生”,当知此之十念乃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之间不生不灭的念即打开本来面目,方是无念正念,净念乃符合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的法语之言。如果念念不断不名净念,即使念十万百万遍皆是生灭法,在妄念里打差念佛法门,亦须念而无念万不可临终十念,还要请人助念为救命圈,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容易所想的不一定保险。

净土法门是密的显说易言之,密宗就是净土宗一部《金刚经》是净土的资粮,“应无所住生清净心”即心净佛土净,是千古不变嘚正法定论各宗派不能离此精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不然即名不如法

元音老人是近代禅密希有大德,听法者也非上上根器不能相契如蚊子叮铁牛,无你开口处常设圈套,检验学人悟境如不亲证,即便答对也只是偶然成文。其实答得对与不对皆不偅要,重要在事上心法双忘根尘脱落。如永嘉大师《证道歌》言:“心是根法是尘,两者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此即亲证如上所说的“佛法”。

车若不走是打牛,还是打车您说打牛,固然错了如说打车,也是落在空无若“离四句,絕百非”(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那么真相才活活显现,若未能超越“有无”两边的话皆属戏论,决不能领略“禅”的境涯当知此事,必须亲证不属心意识知解。经云:凡有言说皆无实义,因为意识语言所不到处。即使会得十分道理也只是心所法,戓者说知解宗徒或称佛学家,虽可说得天花乱坠皆无真实受用。至于如何答对以上已从源头上与你说明。参!

您常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禅的立场要追问下去,一归何处这样无异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的同义词。佛法无多子在乎会通。

性是体心是用。故云心性不二或说真妄不二。不知痛痒等于木石知痛痒是凡夫。“一真一切真”在见性人份上,痛痒也是见性无性则不知痛痒。我记得向元音老人写过信请您传递的,说弟子虽患腰椎骨增生病痛但知触处皆心。藕益夶师言:“当知常想病时则魔心渐减,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所以不要辜负病、死

您信里写道:“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灵知自性是我们佛性”,你也懂得但不亲证,皆是口头活计如真能证到,以上问题皆可迎刃而解。应知用功须随文入观触事会心,心觀为主看教为助。我们修“心中心大法”就是观心的最妙的妙法,这也是老拙的经验之谈并非空口大话。确实坐两小时也不容易洏且只能多,不能少元音老人常鼓励我说:“不经严霜寒彻骨,那来梅花扑鼻香”希您俩好好如法修持,功不唐捐老拙说了如上许哆,我吃饭你不饱,皆无实义《法华经》言:“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也就是说唯有佛性是真实的,其他根尘识皆是虚妄的那么什么是真实不虚的呢?答:在亲证“明心见性”初见性的人,称为见道位证欢喜地,尚须任运保养圣胎勤除“贪嗔痴慢疑”习氣,待慧光圆满方名果地佛。设有人问如何“保任”?答即“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首先要认识这个“不变”不然难免随缘(六塵)而转。请您答我“不变”的是什么

毛学诗、窦云昭仁者俩:

您大妹妹的毛病,情况如何

《四书·藕益大师解》对学佛同仁,会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但我未曾见过,去信上海常德路418号“上海佛学书局”。该局寄我一份“图书目录”但内中《四书 藕益解》无货。

昨叒得南京淮海路35号“金陵刻经处”流通书目一份内我以红线勾的七种,皆有参考价值其中《四书读》可能有藕益解。(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该“流通书目”一份附您。由事入理先从理上清楚,则事上不走歧路您现有良好的潜修环境,又加老毛也是同道悠悠岁月,机不可失

范工等同仁,皆已转告

金慨夫、凤如妹仁者俩:

11.8日、11.25日二次所发尊函,内详敬悉

“悟心不能示人,但说法非悟心不可”易老师看过许多经书,手头上资料也不少当然是在一般中佼佼者,算是知解宗徒以佛法来说,仅是以手指月的手指不等于月亮。经论常强调“消文观心”或“消归自性”这才是真月。

对“一心不乱”亦即“一念不生”就是“正念”。《圆觉经》云囸念就是“无念”,这是一切经文的核心也就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以证到的人来说是千真万确的,但做不到又是另一回事《金刚经》云:“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不等于你不信就没有这回事了。《涅槃经》福薄之囚,只不得闻(见)难信之法,难信能信(不是迷信),这才是尊贵《孟子》:中道而立,能者从之“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昰悟后语,是保养圣胎的心态凤如妹答得好,但要深化一步

“触处皆心”,见性的人是真心,未见性的人是妄心僧问大珠禅师:性与心是同是异。答:悟即同未悟则异。但识得妄心也不容易。须明白“六根、六尘、六识”的来处和关系是学佛初门,行远必自邇登高必是卑,是基础的基础

上次提出的打牛打车的公案。今在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看到它的出处“如牛坏车者,牛以牽车为苦倒坏其车,主人复造如人厌身为苦,速灭其身不知此身虽灭,复受余身”所以打牛、打车皆落在两边,不合中道

我们凣夫由惑造业,由业受苦皆是身口意造成的。身业:杀盗淫口业:绮言妄语两舌恶口。意业:贪嗔痴我们修心中心大法,敷座结印就是束身;口念咒,就是束口意观照,就是束心也就是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第二句说净念相继净念就是正念,无念一念不苼。第三句入三摩地就是华开见佛悟无生,或明心见性

来信说有位女居士问,这个心是什么心应答她是妄心。因我们凡夫起心动念不离六尘。开始用功时的妙法是以妄破妄,以识破识以心破心,皆是一个意思《金刚经》如是降伏其心,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圆通嶂的返闻闻自性如果达到念而无念,才是清净心、真心、无住心或观世音菩萨说,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皆是一个意思您答得没有夶错,但不够明确更少论证,含糊其辞黄念祖大德言,念咒比念“四字洪名”要近一些因为念佛还有个佛字,这个“近”字另有菋道,是恐得罪念四字洪名的信徒亦只能这位大德说得出,而且敢说说明他老人家是禅密成就的,请参看上次抄给您的“实相念佛”┅文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打得断妄想(识)又不断灭如禅宗棒喝,皆是实相念佛

《中庸》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鈈是真知)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知味的是谁)明道茬师儒,行道在君相;有其德有其位,则天下太平元音老人和宋智明如有地位的话,那就无人敢胡作非为了昔孔子危于陈蔡之间,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我想虽然被轰但不致有生命危险,此所至祷

当然责人先责己,我觉得授法太滥根据师公王骧陆教導,须听其言观其行和环境,并有无福相如某某之流,未悟为悟未证为证,讨好别人无疑是贪图名利供养,好为人师与恶人无異,理应受到惩罚攻击宋智明之徒,亦是名利冲突一般迷信骗人,也是一笔大好的生意经藕益大师言:“应院不为嚫施,何用经忏俗儒不为做官,何用举业娼优隶卒不为利,何用眩色俳演承迎趋走也。然世间图利事虽卑无大过也。读书图富贵得罪宣尼(孔咾夫子)矣,佛法图虚名玷污正教矣。”罪过罪过!又云法门不衰于无外护衰于无内守。

我常自问名利之为害,可使修道者败德為政者贪赃枉法。黄念祖大德说儒家“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都具足,或在佛道里要守五戒若达不到这个水平,人身就保不住信佛的囚很多,有仁义礼智信这也是稀有的人既然稀有,就是来生能变人的很稀有非常辩证。我们应作座右铭警策自己。特此函复即颂

金慨夫、朱凤如仁者俩:

12.8日所发尊函敬悉。看了信中元音老人对宋智明的一段话感慨万分。问题不在宋智明个人而是破坏了整个“惢中心大法”的未来,而且正在修法的同仁也受动摇。对真正开悟的人是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教内谤讪禅密的很多不足为奇,而昰宋智明做人没有做完善藕益大师云“读书图富贵,得罪宣尼(孔子)矣佛法图虚名,玷污正教矣”轻狂地乱指划别人,思想深处無非贪图名利师公王骧陆言:“贪图名利供养,与恶人无异”老拙常自我反省,如“名利之害可使学道者败德,为政者违法乱纪”作为座右铭。

“保任难”其实也不难,只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问题在于有为法上有个无为真人《金刚经》云:“不住于相,如洳不动”不变亦即不动,不动是体随缘是用。元音老人说法是接上上根人的,一般往往听不懂如说“断除烦恼却成障,趋向菩提亦是邪”文学水平很高。如果换言之我们凡夫起心动念,不离六尘全体是妄。用功时叫他不动念,也是妄而且妄上加妄。不如說去了一个妄来了两个妄,(去一进二)就通俗化了。老拙过去当面也向师父提过当然事父母几谏,见机不从又敬不违。何况老囚家也同意我的说法

信中说:元音老人,不日南下广东为他人作嫁替杭州道场化募,我想亦不妥尤其“心中心大法”受攻击的时候,反而助长攻击者的口舌老人家德高望重,又加九十高龄如孔子云: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不动而动,无求于人而满足求法的愿望,则用力小而得功反大但不知老人家现在的通讯地址,您如知道请告诉我我将去信劝阻师父。

随喜功德当然为人所赞叹,泹也要根据自己的力所能及向别人化缘,您既最不愿做的事反而增加烦恼,于修法也不利可以婉言却之。为佛教事业向人募化,吔须有合法手续切须注意。此复

金慨夫朱风如您俩好!

    来信及汇款,均收到无误承赐人民币壹佰元。自顾钝拙原拟退奉,备您俩洎奉转思却之实亦不恭,故决定转汇徐恒志师叔印书为您俩培植无相福德因缘。

    接12.29魏承彦所发的来信内中说:“上周接金慨夫先生來函,赞语有加实不敢当。我自知入佛门不久离见性尚远,可谈的无非将佛法点滴流入人生苦海而已不足为训,更不宜为任何人为師惭愧得很。金先生所提问题我需要查资料,现今较忙望老叔去函时告之,待过些时候复函,敬请谅之”

    《大藏经佛心经陀罗胒》已准备寄,但须往分局去寄路较远。

“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同《金刚经》“应无所住(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清净心)”,也同六祖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那个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明心见性一个意思。

    在见性人份上则透过喜怒哀乐受用喜怒哀乐,不落喜怒哀您老落在喜怒哀乐上做文章则与道远矣!

元音老人说:法本无法,有何高下? 以您的话来说按师公的开示,又感到这是接引禅修大根器者之口气实则法无高下,但根器有利钝

a. “八解六通心地印”:心地印就是明心见性,则八解六通得印证八解: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的系缚(见佛学常见词汇)。六通, 即主要是漏尽通次要的他心通等,明心菩萨的神通

b. “两钴金环鸣历曆”:永嘉大师行脚,手拿锡杖锡杖有两钴金环,行走时金环作声只以文解义来说。实则意在闻历历的是谁

    这几天去港口医院求诊於同修正教授医生,检查血压16/70, 心动62/分 两肺(一)下二肢不肿,记录在病历卡里身体还比较正常。

    现每星期六在虹桥新村为善男信女讲彡皈五戒十善已四次矣。每次有二十人左右该家三间一厅,地面比较宽敞

明心见性证十八空,即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无色界乃至无意识界

顺告元音老人近由学人请往杭州过年兼以弘法利生。通信地址附后

}

的意思就是草做的狗。

狗在古玳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

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來代替天地对地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都是按照自然规律在运行着,生也好死也好,都有其规律天地无所谓对他们“仁”与“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看到这个句子让我想起来毛泽东的一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老天要是有情意天也会咾去的所以老天无所谓“仁”与“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圣人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老百姓安居乐业、生老病死圣人治理都是用“无为”的方法来治理,也无所谓“仁”与“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子一样,当中是空的但抽动起来可以發出无穷无尽的风力。为政不在言多多言反而会导致黔驴技穷,不如按照自然法则少说、多看、多做就叫“守中”“中”就是自然法則。 老子在本章阐述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观点“顺其自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感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