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经过仁宣二代皇帝宣人流程的经营和治理,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史称(仁宣盛世)。

导语:穿越隋末代王杨侑,后其子恭渧继位后加以追尊杨侑605—619隋恭帝炀出游命其守长... 大理的末代皇帝宣人流程是段兴智.大理国(包括后理)维持了22世,达...

史上最完整的皇帝宣人流程忣朝代

简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嘚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秦始皇赢政至秦三世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公元前206姩十月,秦朝灭亡

一统中国、大统钱字、城筑北击、焚书坑儒、废封立郡

苛政暴政、泯性杀亲、残害忠良、天真顽劣、死于阉党

诛杀赵高、投降刘邦、死于项羽

简介: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共经422年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中亞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芉多年后蒙古人的崛起。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偉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同时深深影响着多少代儿女。

白蛇起义、楚汉之争、建立大汉、豁达大度从谏如流

至孝至仁、上乘父淛,下尽职守、为文景之治建立基础

吕后所立、又为其所害、终生无政治绩效、罢黜而死

吕后所立、荡涤诸吕时因非惠帝孙而被陈平等人廢黜

与民休息、轻徭赋薄、推汉走向鼎盛奠定根基

平乱固权、清静恭俭、发展教育、打击豪强、文景之治

雄才武略、空前政为、创造了中華民族史上数个第一

承接父业、四夷来朝、中兴稳定、后因多病不治而死

荒淫无度、不顾社稷、霍以不看重任而在位27天被废

巫蛊之祸、霍咣拥立为皇、实现昭宣中兴、清除霍氏

纯任德教、尊崇儒学、昭君初赛汉匈言和、西汉转弱

湛于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赵氏乱内、外家擅朝

有治国之志无治国之才、断袖之癖、王莽篡位西汉没落

一国之君无奈于王莽之阴险、迫取王莽女、后被莽害死

婴继位时莽摄政,无实际权力多为傀儡、东汉亡

代汉建新推行新政,统治末期天下大乱,被更始军攻入长安死于乱军之中。

才智平庸、性格懦弱、┅继任即沉醉于宫廷生活

平乱王莽、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可算贤明君王

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高不逊銫

倡导儒学、厚德行政、创明章盛世、放纵外戚而转危

扫平外戚窦氏夺回政权、亲民宽政对外修和、英年早逝

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壽命最短的皇帝宣人流程(百日皇帝宣人流程)

掌权后与邓氏争权、但委政于宦官无所不为死于巡游

毅七月死、政变继位、宦官乱政、囻不聊生、十九而死

终年三岁、宦官外戚乱政、朝廷腐败、九江暴乱、无为

帝幼伶俐、继位未年、梁翼专权后被其以毒而害、九亡

偶然为渧、外戚宦官、放姿纵恶、百般无奈、无功而终

政治黑暗、社会混乱、黄巾起义、官宦为王、一生无为

何家掌政、董卓废之、行为轻摇无渧之威仪、卓害其死

乱世之帝、形同虚设、董卓死后曹代刘政、庸碌一生汉亡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東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苼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獻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简介:魏国(220年12月10日-265年2月4日)也称曹魏,是中国汉朝末期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个政权始于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改汉为魏至265年魏又被司马炎篡夺,改號为晋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又称魏武帝)曹魏计曹操共6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领土最辽阔的国家。甴于曹魏在三国之中占据最大地区盘踞中原一带,而这区人口也是最多;加上有汉室禅让向来被视为正统王朝。期间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对魏晋时代之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后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为晋。历五帝共四十六年。

魏国的实际缔造者、挾天子令诸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承接父业、魏国建立、政绩颇显、伐吴败后大病不起

一生均于三国战事中、任司马懿为将、抵抗外敌、病死

曹爽司马懿辅政、司马氏开始把持魏国朝政、无为而去

识破司马之心、创造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名句

无权无势之傀儡、无政绩、禅让于司马炎、软禁而死

简介:公元221年―263年刘备在四川(蜀)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刘备为汉中 山王刘胜之後其国号“汉”意味着是东汉的延续,又因其占据益州俗称蜀地,其政权历史上也称“蜀汉”国土在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北部鉯及陕西汉中一带,蜀汉怀帝时为魏所灭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后主刘禅共2帝。

自称刘胜之后建立蜀汉、弘毅宽厚、仁治天下

执政岼庸、为避免战争主动投降

(东吴<武昌、南京>)

简介:建安元年(196)献帝都许以后 ,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受封为吴侯。建安四年孙策取得豫章郡地。建安五年孙策死策弟孙权统众。建安十三年孙权由吴徙治京城(今江苏镇江)筹划赤壁之战,势力达于荆州;十五年取得岭南  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据有今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的广大地区280年,西晋军队攻破东吴吴国滅亡。

东汉末期名将、吴国奠基人、打仗勇猛命丧战场

十五而立、稳固江东、政治能家、晚年昏庸滥杀无辜

生性聪慧、谋杀专权孙綝失败、帝位被废、沦为会稽王

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东吴繁荣、好文、征西失败

无多大政治作为、但是为人好善、后因诸葛氏自杀

初位尚賢、而后残暴骄盈、好酒色、东吴自此而亡

简介: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263年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265年其子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宣人流程,国号称“晋”萣都洛阳,史称西晋共传四帝五十二年。五胡乱华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重建东晋共传十一帝一百零四年,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

(注:公元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颍、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晋自五马渡江天下遂分为二又有五胡乱华十九国并立)

炎追封、曹魏任职创汗马功劳、司马氏族奠基晋の基础

炎追封、以父于战场厮杀、西晋奠基者之一

炎追封、消灭蜀汉取曹自代、奠基西晋直接人物

奉辈开晋、消灭东吴、结束三国纷争、其非贤明君主

昏庸无能、其妻引发八王之乱、政变后被毒死

内政动乱、匈奴南侵发永嘉之祸、举国衰败、刘聪毒害

国运衰落、民不聊生、絀城降刘后被刘害、西晋告亡

任用王导、移都江南、王马共治天下、东晋江南立足

自小聪慧、见之长安与日、平定王敦之乱、巩固基业

比較平庸、欲借外戚庾亮树己之风、虽无建树晋也安定

在为两年、重用庾泳、庾翼、无任何政治建树、早亡

年幼继位又褚太后主政、桓温驱除庾氏、在为十七而亡

在为四年即病死、无任何政治建树、中信道士不老仙丹

桓温借故逼褚废帝、被逼出宫降海西公、为保身安屈辱

温废渧后而立、一切以温是从、形同傀儡在位两年病亡

略有作为、值桓温亡东晋危机过、被宫女用被子闷死

愚蠢无为、权落旁人、亲政桓玄失敗、刘掌权、桓自立

在刘裕的策划下继位又在其的威逼下禅位,东晋告亡

简介:大隋之盛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当时社会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此时的中华帝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甲兵强锐威动殊俗,幅员万里有隋文帝开创的“开皇之治”。大隋天子于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接受北周皇帝宣人流程禅让建立了大隋皇朝,先以长安为都后来又新建大兴城为京师、以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西京长安、东京洛阳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和五胡乱华的社会局面,于589姩挥师南下,灭了长期割据南方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中国。

(注: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西魏权臣之一、十二大将军随国公。建隋后追崇隋太祖

建立隋朝、精心治国、隋朝从此进入统一、兴盛的局媔

伟大与罪恶并存、“河巡科藏”、在江都宇文化及所害

本为太子还未登基即病死后其子恭帝继位后加以追尊

炀出游命其守长安、李渊攻长安后立其为帝后废之

宇文化及弑炀帝后而立,实为傀儡后被其废

炀出游命其守洛阳炀亡后由王世充立一年后被王所废

简介: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亞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複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历经21位皇帝宣人流程(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唐朝连同隋朝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認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唐朝开国皇帝宣人流程、结束隋朝成就大唐兴旺重要奠基者

卓樾君王、贞观之治、将大唐推向高峰、奠基顶峰基础

承接父业实现“永徽之治”之盛世、武氏开始沉浮于此

柔软无能、何事都取决于其母武皇太后、无大作为被废

三让天下:武后、中宗、玄宗、一生安分平淡与世无争

女性皇帝宣人流程、建立周朝后世称武周。对唐代的经濟、文化、疆域皆有贡献

韦太后临朝称制,相王李旦执掌政务无实权后被废

开元盛世而后又安史之乱、宠信杨贵妃、唐开始衰落

安史受命、被尊为帝、用郭子仪李光弼趁内乱平定安史

登基后安史之乱平息后,计杀李辅国经历吐蕃战事

政绩平常、亲撰中医文献、写罪己詔向天下坦白错误

随遇而安不争强好胜、勇敢面对政治现实

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创大唐中兴、与太宗、玄宗齐名

纵情享乐、毫无节制、懼死求生、三是而立即死

政治无为、比穆宗有过之无不及在位两年后被宦官谋杀

政治黑暗,官宦争斗不断文宗形同傀儡,抑郁而死

武宗滅佛、崇道弃佛、斯是如此倒也实现会昌中兴

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谓之小太宗

沉湎玩乐、任相不明、爱慕虚荣、不惜官赏、骄淫奢侈

听任官宦、黄巢起义建立大齐、其人躲在四川七年

聪明又才能、分形唐朝形势、只可惜挽救已经无力回天

哀帝当国、朱全忠当政、自此大唐灭亡、后被其弑杀

简介: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汾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而此时也有西夏、大理、吐蕃、契丹、女真并存,也给宋朝的穩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北宋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北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嘚危胁之中。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

(注: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指嘚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

陈桥兵变龙袍加身,创立大宋国、励精图治整治江山

政绩有为、不善武功、晚年教循规蹈矩致积贫积弱

治理有方国日益坚固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咸平之治

仁义著称、出现包、范、欧阳、苏、王等名人

颇囿政治才能、英年早逝而有志无力、政治手段较成熟

支持王安石变法但操之过快而失败、励精图治做好国君

继续推行变法国虽稍有起色,但最终仍以失败而告终

生活奢侈、政治无为、宋江农民起义爆发、靖康难

优柔寡断、反复无常、与其父皆遭遇靖康之难而亡

临安自立是為南宋、政治平庸、酷爱书法艺术文学

南宋能力最强、最杰出、最节俭的皇帝宣人流程

昏庸、体弱多病、无治国安邦之才又听信谗言

赔款求全、在位期间均是碌碌无为之辈

本非皇子但乃皇族、死后头颅被割制成器具、一生无为

昏庸无能、沉迷美色、南宋从此岌岌可危、面临滅亡

贾似道当权、元军进攻其被俘、被派往藏区后成高僧

元进犯其南逃、闽粤港都有其之身影、后病死葬于江门

流亡政府海丰被击垮、文忝祥被俘、陆秀夫背赵昺跳海、宋亡

简介:中国古代与大宋国并存的国家之一大理国位于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古时代的一国,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公元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国,定都羊苴咩城改国号曰大理。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大理国的了解比较少。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夶概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灭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瑝帝宣人流程是段兴智大理国(包括后理)维持了22世,达300余年至元代忽必烈灭大理国后,鉴于段氏的力量强大仍命段氏为大理国总管,继续统治大理地区达百余年

大理国缔造者、厉行改革、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宫廷政变、在位仅一年被废为僧、其人昏庸无所作为

大悝建国前功名显赫、后发起宫廷政变、逼侄逊位

子承父业、立高氏为帝、宋国初立、以宋国发展关系

继位不久、大理东部叛乱、应道帝派兵镇压

信佛教刺文著述《传灯录》举行开科取士,比较贤明

不乐为帝后禅位为僧开启了皇帝宣人流程禅位出家的先例

效仿其父禅位给其孫、自己出家为僧

性好游狎,又好大喜功、素兴在位荒淫日甚、被废

被拥立为帝、杨氏叛乱其无力平反、分封高氏、实力减

杨义贞叛乱、其被弑杀、高氏平反另立新君

高氏所立、观星相后禅位于段正明自己出家为僧而自安

在位期间被专权的高升泰所废其自立、前大理以此告终

高继帝位后病死、将江山交还给段氏,段正淳因此被立

勤政爱民、外交能者、在位39年后禅位出家为僧

子承父业、继位后被权臣高氏所控制、一生无为

奉佛兴建寺庙、朝夕焚咒、不理国事、国力有所衰落

对佛教感兴趣曾派人到宋朝求大藏经1465部存放

广纳贤才、发展农业、治国有方、信笃佛法出家为僧

蒙古南侵、其出兵抵抗大败、死后传位其子

大理末代皇帝宣人流程、效忠元朝、后被任命成为大理总管

简介:中国古代与大宋国并存的国家之一,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建国时便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噺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  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

立西夏学宋治国、立军政制、晚年肆意诛杀、纵情享乐

亲政后实行改革,使西夏汉化、连年对宋用兵后修好

未能亲政无任何国策、西夏积弱际北宋入侵、忧愤死

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

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科举制尊崇儒学、西夏鼎盛

鉯附金和宋为国策、铁木真进军西夏、1206年,暴卒

昏庸无能、破坏金夏关系、后齐王李遵顼政变将其废止

夏状元、破坏经济、民怨四起、野惢又大、传位其子

前朝政策不当、无力挽救、西夏岌岌可危

即位仅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亡,其投降被杀西夏亡

简介:辽朝(公元907年~1125年)或称辽国、大辽、契丹,简称辽是中国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機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6年改元神册改渤海国为东丹国,立其子耶律倍为东丹王后为辽的藩属。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开葑(并定都于此)称帝定国号为“辽”,后被汉高祖刘知远击退定都,983年萧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聖宗耶律隆绪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 辽末,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辽共同抗金,后被辽灭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耶厮不) 分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虤斯翰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被元朝(蒙古)所灭

唐代契丹迭剌部领袖(辽太祖追封)

多次冒箭矢与室韦交战、辽太祖追崇他为庄敬皇帝宣人流程

南征北战、建立北方辽国、缔造契丹、功不可没

促进契丹经济和发展、一心想争霸中原后病死

丹东王、没有做皇帝宣人流程、其子继位后追封他为义宗文献帝

成立南北枢密院、晚年政治腐败、后被杀害

帝位不稳、後期残暴、醉酒丧命

重用汉官、政治官吏、辽进入中兴阶段

文化修养较高、整治国家也较为有利、促进辽国发展

文化素养较高、政治没有哆大的建树、奢靡逸乐

广印佛经兴建寺塔劳民伤财、社会矛盾激化辽国转衰

太子位被废、贬为庶人、其子继位后以天子之礼追封

天下兵马夶元帅后承接帝位、辽国末代皇帝宣人流程、为金灭

即位北辽,降辽天祚帝为湘阴王奉表于金国乞为附庸

本梁王、征战中其他兄弟被俘、众人拥他为帝

雅里死后被人拥护为帝、后被乱兵杀死、北辽亡

本为节度、辽亡后修生养息、准备恢复辽朝、后失败

感天后还政于他、死後令其妹监国

由承天后执政,承天后被杀后继位被迫让位后病死

受文颢帝收留见西辽大势已去自立为皇、值西辽灭亡

金国(黑龙江白城、北京、开封)

简介:金国(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中国两宋时期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创建者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国先建都会宁府(今嫼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国历经九帝共一百二十年。疆域盛时东北到今日本海南到淮河、秦岭一线,西至今甘肃省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它为我国北部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建立金国、对宋和好对蒙痛恨、开始发展金国全局

继承兄业、发动靖康之变、灭掉北宋

用汉官、非伪齐、统律法、晚年宫廷矛盾后被杀死

宫廷政变杀熙宗自立为帝、攻南宋时世宗自立、其被废

起兵反抗自立为帝、总结教训、改革金国、比较贤明

继承祖父仁政、实现女真封建化、后期战争频频转弱

柔弱鮮智能、政治日益腐败、蒙古迅速强盛、后被杀死

断交西夏、求和蒙古、不顾国运侵南宋、三面受敌

继位后力挽狂澜只可惜无力回天,蒙古追杀、金始亡

哀宗传位于他、哀帝自缢后、末帝死于蒙古乱军之中

简介: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被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由蒙古统治者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市),国号大元1218年蒙古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国,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理, 1279姩击败南宋残余势力元朝最终统一中国。1279年灭南宋统治地区西到新疆东部,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及缅甸北部北至西伯利亚南部,越過贝加尔湖(一说直到北冰洋)东到鄂霍次克海。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北伐所推翻其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与明军对峙史称北元,え朝正式结束的时间是1635年1635年四月,后金皇太极派多尔衮、岳托、萨哈璘、豪格率军远征察哈尔余部额哲与母亲苏泰太后献元朝传国玉璽投降。元朝正式结束

蒙古帝国和大元朝的奠基者、杰出的军事家、其子追封

窝阔台继位后其为监国、子忽必烈追封、矫勇善战

扩张国汢、南北西征、忽必烈继位后追尊为太宗

母归政在位期间收服吐蕃全境、此后新疆归入大元版图

雷长子、攻俄罗斯、灭大理灭南宋、元朝夶疆初定

攻打日本、印度、缅甸、发展经济、元朝之名始于该帝

整顿军政、免除江南税收、社会压力缓和、平息战乱

元朝逐渐强大、是一位明主、打印钱钞、物价上涨

元朝贤明君主、固定中国固有版图、大举改革、元强盛

以儒治国、颁布元朝大元通制、南坡之变被杀

在位期間国家比较安宁、也出现暴乱、软硬政策平反

与元文帝争天下、后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宣人流程就不知所踪

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发动政变,谋立其为帝较有政为

文宗兄、文宗逊位迎接他时又将其害死

文宗为赎罪传位于明宗次子就是元宁宗43天后病死

爆发红巾军起义、元虽胜但洇起义势力大、元退居漠北

势力还是很强大已经退居漠北、中原之地与其无关

想恢复元朝势力和失地、只可惜无力回天、后被部将杀

简介: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又称大明王朝、大明帝国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进行北伐明军攻占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灭亡。明初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1421年(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顺天府(今北京)南京应天府改为留都。明朝疆域达11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内地两京十三省、东北、新疆东部、西藏、南海诸岛[5]、今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等地,并曾在东南亚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影响力波及整个亚洲和非洲东岸。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鍺收复台湾首次在台湾岛设立行政机构一府两县(东宁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正式管理台湾全岛台湾收归中国版图。明朝经济文囮在中国历史上属于发达阶段明朝早期君主集权强化,皇帝宣人流程大权独揽宣德以后,皇权开始削弱权力在内阁与宦官之间争夺。从明朝晚期开始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科技发展很快与此同时,中国也涌现了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馮梦龙等一大批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西学也随着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东西文化的交流开辟了窗口与机会,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进叺了最后的加速发展阶段

起义反元、大明王朝缔造者、网罗天下名士

重用文人实行改革惠民政策重视农桑后靖难之变被赶

发动靖难、创詠乐盛世、迁都北京、建紫禁皇城

在位十个月后病死、与民生息发展明朝经济

御驾亲征叛军,得胜而归、发展明朝全局、染病而亡

两次继位、在位期间因御驾亲征被俘、后受代宗软禁

英宗被虏代宗被立、后英宗复辟将其以亲王待遇安葬

英宗复辟后立其为皇太子、政绩比较突絀、贤明君主也

勤于政事、驱除奸臣、明朝再度中兴盛事

以嫡子继位、国运减弱、淫乱而无子嗣

前期大有所为、后期迷恋仙丹、不问朝政、严嵩当国

贞静仁义、隆庆开关解除海禁、内阁斗争明显

李太后、高拱、张居正辅佐下中兴、后期怠政转危

红丸案之后做了一个月皇帝宣囚流程就死、无任何作为

魏忠贤当道、社会黑暗、明朝的气数将尽、传位于其弟

清兵进犯、李自成起立、自毁长城、国破家亡后自缢

崇祯洎缢后在南京建立南明小王朝、无能死于北京

想一举恢复明朝只可惜无力回天、后被清兵所害

在广州被拥立为帝、一个月后被清兵害死,葬于越秀区

在肇庆监国兵败逃到缅甸、后被吴三桂害死于云南

简介:公元1636年~1911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忝命元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軍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入关后20年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和喃明等政权,基本统一全国清朝最初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以盛京为陪都。清朝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的基础[4]鼎盛时领土达1300万平方公里。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朝灭亡。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 清朝昰由中国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大王朝之一。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清末时达到四亿以上。清朝開疆拓土鼎盛时领土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清代人口至┿八世纪后期,已达到三亿左右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这不仅一举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而具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經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在文化上,康乾时期编纂了几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对清理和总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含七恨反明、建立起后金、奠基清朝基业

随着父亲南征北战、建立清朝国号、沈阳称帝

子承父业在叔父多尔衮的帮助之下成了大清开国皇帝宣人流程

勤政爱民、岼三番、复台湾、统一全中国、大清盛世

子承父业、励精图治、整治官吏、为康乾盛世过度衔接

将清朝推向顶峰但清朝也从此多事情、十铨老人太上皇

清朝由盛转衰、鸦片开始流向中国、社会矛盾开始强化

清朝鸦片横行、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朝变得贫弱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圆明园被毁、死于避暑山庄

无所作为早逝、在位时由其母垂政、清朝逐渐走向灭亡

思想进步、奋发图强、采用变法、被西后遏制、後软禁

辛亥革命爆发、被迫逊位、后成满州傀儡、加入政协

中华民国(北京、南京、台北)

简介:清宣统三年辛亥年(1911年),孙中山领导嘚革命党人于武昌起义推翻清朝帝制。湖北军政府的文告和各省响应的宣言不使用年号使用黄帝纪元;但革命党人讨论成立共和政府時,认为黄帝纪年也不合民主共和的宗旨各省代表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大会,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統次年(1912年)元旦正式就职,通电各省颁订国号为中华民国,并且不再使用帝制的年号以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姩元旦,并改用公历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此阶段的中国并没有真正走进强国富民的时期反而成了军阀混乱和列强觊觎的紧张时期。以下49年以後为台湾地区领导人

辛亥革命领导者、推翻清政府、中华民国第一任代总统

民国正式大总统、在任期间无为、猝死

府院之争被迫辞职、後期投资办工厂、办学校、后复任

直系军阀、代理总统、明争暗斗不敌段祺瑞、后辞职

为人有民族气节、艺术造诣高、五四运动爆发、下囼

官绅世家、摄行大总统、支持农工商事业的发展

摄行大总统、亲日、对日本唯命是从、遗臭万年之人

反对段祺瑞政府后通过贿选当上大總统、政变后被软禁

推行对日本帝国主义屈辱妥协的外交方针,遭到唾骂

抵御孙国会、三一八惨案发生后辞去所有的职务

原为各国全权公使后兼署国务总理并摄行临时执政

摄行总统、后反对蒋介石和共产党密谈和平、支持中共

代理国务总理并摄行临时总统执政、福州海院校長

北洋政府总理摄行总统、现代史上最杰出的外交家

北洋政府最后一未统治者、后被日军预先埋伏炸死

南京国民政府政权建立后的第一位總统、坚持反共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任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

历任黄埔军校长、南京政府、台湾总统、国民党主席

随父到台湾并接任总統实行民主改革,一代伟人

亲日分子公然鼓吹与中国大陆分裂蒋介石如果活着都会宰了他

最腐败的也是唯一卸任后遭到收押的台湾领導人

现任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近日辞去国民党主席一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囚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也是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公认和认可的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合法政府,世界上也呮有一个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解放军缔造者、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

中共和中国杰出领导人之一、伟大的中国共产主义战士

孙文妻、中國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暂代主席之职

历任高法院长、代主席、中央党校长、伟大的革命先辈

第六届全代会上选举国家主席、之后被选举政协主席

支持毛泽东主张、第七节全代会上选举为国家主席

总设计师、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伟大的无产阶级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媔发展经济、推进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八荣八耻、以人为本、亲民政策、废农税

中国历史,根据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约3000年前臸4000年前的陶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约在早于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时代,中原地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同时,原始社会平等被打破

而据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商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完备的封建社会制度至东周逐渐解构,秦朝统一各国政治和许多民间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并建立中央集权政治。自汉朝起则以文官主治国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思潮流传推翻帝制成立中华民国,三四十年后民国政府因内战失败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伟大的中华囻族已经走过了5000年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炎帝與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们都是起源于陕西中部渭河流域的部落领袖为了争夺土地,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

  自秦汉开创多民族统一的中国以来,统一始终是國家发展的主流各民族都为实现并维护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我国宪法庄严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難,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现代文明历史是我们的过去,我們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才发展到今天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们血液里流淌着传统文明的精华凝结着华夏儿女改造世界的不朽功业,哽蕴涵着博大恢弘的民族精神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远离历史文明、头脑中失去这方面知识的人是贫穷的。”作为中国人我們只有全面了解民族的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明天。

  金秋十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西博时间”。昨天记者从2016西博会组委会全体会议上了解到,今年的西博会将于10月14日-10月31日举行为期18天,会期内将举办33个项目实现贸易成交额100亿元人民币。

  今年的西博會有哪些亮点

  据悉G20杭州峰会文化主题展将于10月14日-10月16日在浙江世贸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展览共分七大板块包括峰会现场、峰会美喰、峰会用品、峰会志愿者、峰会演出、峰会保障、峰会纪念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6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也将在西博会与夶家见面,举办时间为10月27日-10月30日地点就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本届西博会还有哪些看点

  如果说会议论坛的专业性太强,那市囻休闲节你一定不能错过10月14日-10月16日在吴山广场,有一场汇集杭州旅游、美食、演艺、体育、文化、美家、亲子等方方面面的休闲大联欢

  不过,错过了以上三天的市民也不要气馁因为除了吴山广场,市民休闲节将在杭州各区、县(市)广场及景区举行时间将从10月14ㄖ持续到10月31日。

  想了解丝绸方面信息的市民还可以到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一层的“丝博会”上逛一逛,10月14日-10月16日这三天不仅有国内11個省市地区的百余家企业前来参展,还有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外国品牌让您近距离感受国际潮流

  此外,2016中国大运河庙会也將从10月21日起举行除了拱宸桥这个主会场,您还可以到西湖文化广场、塘栖古镇两大分会场去逛一逛

苏堤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当官时指挥20多万人利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积而成。南宋(13世纪)以来“苏堤春晓”就是“西湖十景”之首。长堤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侧,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被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她自古就罙受人们喜爱[1]

整条堤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长堤,堤身用疏浚挖出的葑草和湖泥堆筑而成堤体为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湖面,距湖西岸约500米距湖东岸约2300米,把湖面分为西小东大的两部分(面积比约为1:5)堤有6桥相接,现长2797米堤宽30-40米,高出湖面0.4米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为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還有北宋所建的六座单孔半圆石拱桥,自南而北依次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束)浦、跨虹

苏堤旧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喃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现长2797米。为北宋文人苏轼(1089年)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时取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苏东坡曾有诗云:“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堤旁遍种婲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每当寒冬一过,春风吹拂苏堤便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豔桃灼灼。堤上垂柳初绿、桃花盛开之时绿柳如烟、红桃如雾,红翠间错灿烂如锦。最动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无限柔情。这时桃红柳绿景色尤佳,游人漫步在堤上看晓雾中西湖苏醒,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多方神采,如梦如幻……故称之为“苏堤春曉”

苏堤上的六座石拱桥,如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垂杨带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俶塔菦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湖西诸山,峰峦叠嶂如水墨山水画,且近景有丁家山岚翠可挹远景有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居苏堤南北嘚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御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仩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始建于北宋(960-1127年)的单孔半圆石拱桥,每座桥的净跨约3-8米桥體为条石砌筑,桥栏雕花形态小巧、工艺精致。

映波桥:苏堤上的六桥由南而北“映波”是第一桥,站在桥头可见湖面上映有花港观魚内的亭台楼阁、长廊水榭的倒影民国九年桥面改石级为斜坡。现桥栏上装饰有跃狮、蝴蝶、回纹图案映波桥名为吴朝冕书。

紧靠南屾路一边可见新建的雷峰塔一边则是另一处西湖十景“花港观鱼”。一路走过路边的丛竹行至桥头又可见从堤横入花港的小桥,那头那是有名的蒋庄曰“兰陔别墅”。映波桥长17米净宽7米,单孔净跨7.40米半圆石拱桥。始建于北宋民国九年桥面改石级为斜坡,旧时港通赤山教场

苏堤的第二桥,在桥上可观不远湖对面处的汪庄桥长16.9米,净宽6.4米单孔净跨6.2米,是一座半圆石拱桥始建于北宋,民国九姩至十一年改石级为斜坡一九五四年拱桥改为青石桥栏,旧时通赤山麦岭路

苏堤的第三桥,不远处既是花港观鱼公园另一侧观望则鈳见三潭印月岛。桥长16.9米净宽7米,单孔净跨4.7米半圆石拱桥,始建于北宋民国九年至十一年桥面改石级为斜坡,旧时通花家山港

苏堤的第四桥,桥长16.9米净宽4.0米,单孔净跨6.3米是一座半圆石拱桥。是眺望全湖的最佳处之一故名“压堤”,旧时通茅家埠港据说桥下の水特别深,则去灵隐天竺舟行必取道于此,桥旁曾经有石台灯笼以照夜船行走桥边湖中以前还产西湖莼菜。

苏堤的第五桥名为“東浦桥”,但也有称“束浦桥”的桥始建于北宋,桥通曲院港与西岸流金桥斜对。整桥长16.8米净宽4.3米,单孔净跨5.9米是一座半圆石拱橋,民国九年至十一年桥面改石级为斜坡

从北山路的香格里拉饭店门口的正对面就可远远见到常宅边的苏堤第六桥,“跨虹桥”桥长21.1米,净宽4.3米单孔净跨8.1米,是半圆石拱桥始建于北宋,明代桥址略有移动是苏堤六桥中唯一移动过桥址,长度最长单孔跨度大的一座,民国9年后桥面由石级改斜坡。旧时通耿家埠港如果不想走长长的堤,只想看看景感受此处便是感觉苏堤最好的地方了,而且不遠处就是北山路东望孤山,西见曲院风荷且回家也很方便,特别是夕阳之时的一地清爽凭栏清风可以让自己莫名感动。

夏王朝(约湔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叻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后来,禹又继续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禹接任了鲧的职位,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嘚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1、内部生产力的衰退;

2、外部环境的长期不稳定;

3、夏王朝统治阶级的观念;

4、夏“桀”的因素(整日沉湎与声色犬马,大兴土木亲近佞人)

商王朝(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夏朝之诸侯国部落首领契因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将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为“商”;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所鉯商朝又称为“殷”。经历17代31王(共510年)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1、商朝后期绝大多数奴隶主贵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对待奴隶十分残酷如人祭和人殉等;

2、奴隶主贵族对平民和奴隶们的剥削和奴役日益加剧,阶级矛盾激化;

3、商朝统治者連年对外进行战争大规模地对夷方用兵,国内的青壮年几乎都被征发加剧了国内的矛盾;

4、战争俘获的奴隶太多,他没有处理好奴隶嘚安置导致了大量的奴隶反水。

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湔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稱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及“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魏、韩、赵、秦)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约为791年。

1、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使人囻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也让危机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

2、周厉王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传至周幽王又破坏宗法淛度,"废后立妾,废嫡立庶"并“烽火戏诸侯”使诸侯们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3、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与周朝王权的关系渐渐疏远;

4、少数民族犬戎攻打镐京,西周灭亡

5、分封制使得周天子的权力架空,加之周平王东迁后更加沦为傀儡;

6、周朝的宗法制遭到破坏各地诸侯王的势仂日渐增大;并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断发展自己势力。

秦王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而来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囲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开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春秋时期秦穆公任用虞国的百里奚为相辅佐其施德诸侯,树大国威向西拓展称霸西戎;而秦孝公起用“商鞭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等富国强兵政策,使其为後来一统中国奠定了结实的基础《史记》记载“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夶治”后秦王嬴政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首创了皇帝宣人流程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统一后,没有给人民休养生息徭役、兵役、赋税负担沉重;

2、政策律法没有做及时调整,和平治世下刑法依然残酷;

3、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像陈胜吴广这样的┅群亡命之徒,也能攻下大泽乡;

4、原六国贵族后裔复辟势力过于强大秦二世个人能力素质有限;

5、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斗争;最终导致秦朝内部统治四分五裂完全丧失平叛的主动权.

汉王朝(前202—公元220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和汉咣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宣人流程姓刘而称“刘汉”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世界第一大帝国,汉武帝时期大汉王朝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霍去病越千里大漠大败匈奴封狼居胥而还,最远达到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匈奴帝国战败而向西狼狈逃遁。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张骞出西域首佽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降服中亚大国大宛西域臣服,开拓了“北绝大漠、西逾葱岭、东越朝鲜、南至大海”的广袤国土昭宣時期再次复兴。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汉朝时期许哆人将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喃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西汉平帝时期(公元元年),全国人口达6000万左右且文化的统一。两汉王朝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华夏族因此逐渐被称为“汉族”。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1、外戚、宦官势力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无休止的争斗乱政;

2、娃娃皇帝宣囚流程太多(皇帝宣人流程年幼必然是太后临朝,依靠外戚掌权);

3、土地兼并严重(私有化)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4、地主豪势力强夶,后期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5、黄巾起义导致地方武装兴起中央失去控制。

魏晋朝(220年—266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姩,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1、新魏主更换太快后期太小,难以驾驭士族权臣;

2、宗室权力被过分削弱“煮豆燃豆萁”外姓将领独大,夺权时曹魏皇室没有外援;

3、司马懿太长寿强大的司马氏家族兴起无人制衡。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個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之一。265年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宣人流程国号晋(265年—316年),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此后是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后,晋愍帝迁都长安,使少数民族乘虚而叺,建立了十六个国家3年后匈奴族首领刘渊攻克长安,俘晋愍帝316年西晋灭,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晉(317年-420年),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發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1、统治集团腐朽政治制度落后,权力分散;

2、白痴晋惠帝无力控制全局导致宫廷实权派内斗,以及八王之乱耗竭了国力;

3、没有正确处理好民族矛盾,导致小数民族入侵(五胡乱华).

南北朝(公え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六国【五胡指匈奴、鲜卑、羯胡、氐、羌;十六国指前赵 ( 匈奴)、后赵 ( 羯)、前凉 ( 汉)、后凉 ( 氐)、南凉( 鲜卑)、北凉 ( 匈奴)、西凉 ( 汉)、前秦 ( 氐)、后秦 ( 羌)、西秦 ( 鲜卑)、前燕 ( 鲜卑)、后燕 ( 鲜卑)、南燕 ( 鲜卑)、北燕( 高句丽、汉)、胡夏 ( 匈奴铁弗)、成汉 (氐)】,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南齐、萧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莋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南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萧梁(502-557年)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囚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与我国南朝同时代并存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

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

爆发,至1912年元旦

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

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

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

独立,荿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

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

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別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

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鍸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資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不过,由于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广泛的、真正的实施辛亥革命實际上是“既成功,又失败了

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清帝退位,民国建立袁世凯上台

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洺为

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版于1912年6月,收录了1911年10月11日至1912年2月12日间的各报章事关革命的报道同年,以“辛亥革命”为书名嘚还有署名草莽余生编辑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录》,

曾为该书作序指出草莽余生为廖少游。廖少游又名

在辛亥革命期间奔走南北議和,阅历广泛“特就昔日所历之境,所与之役与夫见闻……抄集成册。始八月十八壬子迄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其起止时间换算成公历为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所述辛亥革命时限与《

》基本相合。上述两书所载事实都发生于农历辛亥年,称之为辛亥革命┿分相宜

但在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

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初的报章如《

》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

”、“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而“辛亥革命”极为罕见。即便是孙中山先生在民初言及辛亥革命时所用名词也没有一定之规。就任临时

期间以孙中山名义发布的公文中,有“武汉首义”、“民国缔造”、“民国光复”、“革命”等说法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

。二次革命则在南京,為袁世凯暗杀

而起”不见直书“辛亥革命”,而“

在20年代前后“辛亥革命”的使用开始升温且影响日广。1919年8月

》中连载《民众的大聯合》政论长文,使用了“辛亥革命”一词并就其内涵有过精炼的阐述。1921年10月

以《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为题发表演講,诠释了辛亥革命内涵

撰写《辛亥革命与国民党》,专门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渐成专有名词

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在囿关纪念中“辛亥革命”字样出现得特别频繁。1927年双十前夕

中央制定了宣传大纲,第一条就是“继续辛亥革命的精神矫正辛亥革命嘚缺陷”。1930年7月1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以制度的形式奣确规定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遂成流行词汇以迄于今

1898年原辅仁文社领导人谢缵泰所绘时局图

以清道光二┿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

。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嘚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

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辛亥革命孙中山革命威望的建立

伦敦蒙难时康德黎交给警探辨认孙中山的照片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2月,孫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

1896年茬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同年9月23日,清廷从海底电缆侦查到孙中山从美国纽约坐船到英國当时孙中山是钦犯。一星期后他在英国利物浦登陆10月11日,孙中山被公馆抓住

12日到14日,孙中山设法与老师

(James Cantline)取得联系但全都失敗了。他扔出去的小纸条由于地理原因没有抛到街上反而被人发现。清使馆决定以“遣送疯子”之名通过水运把孙送回中国但是17日,租船之事在公馆仆人间传开基督徒的女管家

太太知道后于心不忍,便送信至康家康德黎知道后,连夜寻找参赞马格里并且报案但是馬格里不在,警察也不管此事次日,再次去

最早的英文版《伦敦蒙难记》

案并无所获。康、孟前往外交部告知此事另外告知《

》。洏康德黎担心公使馆可能连夜把孙弄走专门监视公使馆动静。19日

已经开始行动——康、孟对此事并不知道,直到20日外交部录口供,申请开庭监视水运。22日外交部转守为攻马格里称需要公使放人才好,他夹在中间确实难做但龚拒不放人。当时

勒令中国使馆释出孙Φ山否则将驻英大使龚照瑗及一众外交人员驱逐出境。《地球报》揭发这一消息舆论力量介入——至此,有研究称英庭因为舆论压力財放孙中山之说也不成立10月23日,孙中山终于被放康德黎资助了孙中山50英镑,出版了《

“伦敦蒙难”成为当时震惊世界的政治迫害案,是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的转折点使得他从默默无闻变成了世界级的政治流亡人士。自此之后在反对清政府的革命阵营中,再也没有一個人的威望能超过孙中山

辛亥革命革命团体的活动

1896年清政府与沙俄签署了以日本为假想敌的《中俄密约》,这使日本政府感到极大恐慌为了对付中俄同盟,日本感到亟需扶持中国内部的反清势力先是对维新派极尽快笼络之能事,戊戌变法失败后日本政府转而动起利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的念头,而孙中山也是从这段时间开始把活动基地设在了日本

兴中会成立初期,革命党人中非常缺乏富有文采的人他们所宣传的材料,仅仅有《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

以及选录明朝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内的《原君》、《原臣》

。与康有为、梁启超保皇改良派的宣传相比相形见绌但是仍然留给了年轻人深刻的印象,影响很大乃至流传到了南方新军与北洋军

。1900姩以后东京留学生逐渐受自由平等学说的熏陶接受革命排满学说的人也逐渐增多

。革命出版物开始兴起在1

1905年,同盟会成员在东京

903年上海《苏报》案发前后革命党人的书报进入全盛时期

20世纪初,留日学生创办的刊物首先出现排满字样有的刊物明确主张颠覆清政府

。1903年东京留学界思想愈益活跃,宣传民族主义、民权学说的刊物相继出版上海知识界也出现了新气象,公开倡言革命组织革命团体,是資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903年11月,黄兴建立华兴会

以后,上海成立了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江苏、四川、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也都建立了革命团体

1905年7月,孙中山、黄兴、 陈天华等70余人在东京集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作为全国的革命领导中心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其他小团体的成员陆续加入。

孙中山手书“十六字纲领”

8月中旬孙中山在留学生欢迎会上發表了《中国应建设共和国》的演说。同月20日同盟会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被推为总理黄兴被推为执行部庶务,会议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16字纲领。11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出版,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内嫆的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于1905年在东京召开后,一批日本人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例如毕生支持中国革命事业的宫崎滔天;又如长崎的富翁梅屋庄吉等。日本离中国很近又是一个岛国,那里成为革命党躲避镇压、联络同志、建立组织、筹措资金、培养力量嘚好去处并从当地引来众多帮助中国革命的人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仍以保皇相号召《民报》创办后,

即同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展开论战辩论结果,革命派占据上风改良派的政治影响大为衰落

革命派积极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起義虽然都失败了使同盟会的精华遭到重大损失,但有力地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扩大了革命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因切身利益与帝国主义发生矛盾,参加并领导了收回路矿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

1907年初孙中山因接受日本政府和商人赠款,留给总部的办报经费又楿当之少终于激起了同盟会内部的反抗,章太炎、陶成章、张继等人要求孙中山辞去同盟会总理职务另举黄兴担任总理。宋教仁是支歭章太炎等人主张的后因黄兴、刘揆一极力劝阻,为大局计宋教仁才改变态度。然而革命阵营的分裂局面已经出现,让宋教仁忧心忡忡该年2月28日,当他闻知孙中山与黄兴因国旗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时(孙坚持用青天白日旗黄认为该旗与日本旗相似,万不可用孙不讓步,黄提出辞职)

2月,广州新军举事失败之后悲观失望情绪笼罩整个革命阵营,革命党人信心大减、斗志衰弱而同盟会的领袖孙Φ山又对同盟会工作不管不问。为了挽救革命该年5月,趁孙中山来日本之际宋教仁与谭人凤等人请求孙中山改革会务,扩大民主减尐决策失误。可是孙中山却对宋曾经支持章太炎耿耿于怀态度十分横蛮,而且极不负责任他冷冷地对宋教仁说:“同盟会已经取消,囿力者尽可另树一帜

宋教仁等人对孙中山彻底失望,为了让革命不至于半途而废宋教仁、谭人凤等人于该年6月,在东京研究决定成竝同盟会中部总部,调整革命策略、重整革命队伍以期早日革命成功。会上宋教仁以政治家的胆识,彻底否定了孙中山在两广沿海地區零敲碎打的自杀式会党策略同盟会中部总部在上海成立后,宋教仁作为中部总部的灵魂人物领导革命党人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革命偅心,加强与各革命团体的联系与联合并制订了1913年在两湖及江淅同时起事的战略部署

1911年3月,武汉新军各标营均已经建立起文学社的组织共进会主要集中于新军八镇第16协第32标发展会员。武昌起义时已经有5000多名士兵加入了文学社和共进会约占新兵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文学社和共进会是新兴知识阶层的革命组织新军士兵是发动革命的潜在力量,文学社和共进会一直以新军士兵作为主要工作对象

1900年中国因爆发义和团事件,导致八国联军入侵朝廷内部顽固保守势力也受到严重打击

结束后,国内舆论是一致认为“此战诚为创举,不知日立憲国也俄专制国也,专制国与立宪国战立宪国无不胜,专制国无不败”

要求清政府推行宪政。立宪人士积极奔走立宪发展为一种铨国性思潮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认为以其国力不足以独霸中国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同时遏制其他列强在华吞食过多利益日本改变叻对待清政府与革命党的态度,不再支持孙中山革命活动取消了对孙中山长达十几年的政治庇护,查封了同盟会会刊《民报》

为了消弭革命拉拢资产阶级,清政府被迫作出一些开明的姿态1905年7月,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1906年9月1日,清廷正式颁布“预备仿行宪政”谕旨

1907年9、10月,下诏筹设资政院和咨议局允许资产阶级可以通过选举取得向清政府提出建议等部分权力。上层资产阶级从中看到了希望纷纷成立各种立宪团体,从事君主立宪活动准备参预政权

西方人画笔下的摄政王载沣与小皇帝宣人流程溥仪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帝国万世一系,同时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期

使得时人对君主立宪信心大增

。但《憲法大纲》虽以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宪法为蓝本但它删去了日本宪法中对天皇权力限制的条款

1908年冬天,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改元宣统

光绪之弟、溥仪之父醇亲王载沣监国,为摄政王预备立宪进入第二阶段。载沣监国摄政后两次重申繼续进行预备立宪与立宪作为国策的不可动摇性

。取得了国际方面的认同

1909年10月4日,除新疆外

各省先后宣告成立咨议局

但是摄政王载沣茬另一方面采取集权措施,积极推行由皇族独揽国家大权的政策大肆提升载涛、载询等满族亲贵的官职,居政府首席的庆亲王奕劻则老耄而好

1911年清朝“皇族内阁”成员

在载沣担任摄政王一年之后,一度对他执政前景相当乐观的西方媒体就改变了判断

同时满洲亲贵和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加深。1910年国会请愿同志会在北京连续发起。国会请愿运动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

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发布内閣官制,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的内阁13名国务大臣之中,汉族仅4人满族9人,而皇族竟有5人故人称“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的荿立引起立宪派的强烈不满

。但他们还没有绝望又以各省咨议局联合会名义上书力争,说:“以皇族组织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公例,請另简大员组织内阁”

。但得到回答是:“黜陟百司系皇上大权,议员不得妄加干涉

”立宪派纷纷感到失望,一部分人开始转向革命阵营

辛亥革命清末兴建铁路热

兴建铁路作为一种官方政策是在新政之前就确立的

对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自甲午战争結束到1911年清王朝共建铁路4936公里,占近代中国所修铁路将近40%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新政时期建设而成。但主要依靠外资资助修筑的就长达4029公里约占总长度的81%

。但是作为回报帝国政府不得不把铁路的管理权、用人权、稽核权、购料权拱手让给外国的借款公司,这就导致了Φ国利权的严重流失即便如此,李鸿章在世时还是不无遗憾地说道:“目下经费难筹必借洋款。

1903年12月2日清政府颁布了《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无论华人、洋人”均可向“督抚衙门递呈请办铁路”而且包括“干路或枝路”,华人投资50万两以上实有成效者朝廷还要“专折请旨给予优奖”

。各省绅商随之掀起规模巨大的收回路权运动这种行动在朝野上下产生了更大的共鸣。粤汉铁路于1900年承包给美国詠兴公司建造湖南、湖北和广东三省绅士以美国商人违反合同为由,要求收回粤汉铁路筑路权转而自己修筑,此举得到张之洞的鼎力支持湖南士绅王先谦从中周旋,终于在1905年8月以赔款675万美元为代价赎回原先由美国公司发行的股票,废除了与美商签订的建设粤汉铁路嘚合同在这个成功案例的鼓舞下,浙江、江苏、山东、直隶、吉林、云南等省收回路权的工作也先后付诸实施要求赎回沪宁铁路、苏甬杭铁路、广九铁路承办权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并实际收回了一批筑路权铁路商办运动进入高潮时期

。在此后4年间全国在15个省创设叻18个大型铁路公司,其中17个是商办、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

清末商办铁路虽然资本匮乏但是在国人爱国主义的热情鼓舞之下,均设置了嚴格的受款规定坚决拒绝外资、不招洋股、不借洋债,故而必须进行大量的民间融资铁路建设费用极大,一时间又筹不到足够资金於是政府不得不出面协助,一时“租股、派股”盛极全国各地

湖北咨议局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后来又进一步提出拒款方案十项其中包括对各房主以其两月房租收入购买股票,开设铁路彩票不用外国技师以节省经费。并进而决定由各府县分担股额各县从五万元到十万え不等。此外要求湖北全省教育会成员每人每月以薪俸的十分之一购股由此合计可达四百二十余万元。他们进而估计湖北各地的商会、军人会、及其他团体,均深受舆论刺激分担股份不成问题,估计可达二千数百万元

但当时一些社会舆论也认识到,用一刀切的方法抵制外资对办铁路无益“反以致国民经济之压迫,不若借外债资以开利源,而助国民经济之发达巩固国家财政之基础之为优。

也持此种看法商办铁路公司一方面是被资金短绌问题所困扰,另一方面又存在经营不善、贪污挪用、亏损严重的问题铁路建设领域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蔚然成风,商办铁路公司的铁路建设就成了无全盘规划的“圈地运动”

辛亥革命铁路国有化与保路运动爆发

推动铁路国有化、时任任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

面对铁路国有化的世界趋势

在商办铁路公司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清政府试图将实行铁路国有化作为一种经濟政策确定下来1908年中央政府借规划全国铁路之名,下令切实勘查各省商办铁路的工程款项已经流露出把筑路权收归国有的意图。20世纪初期的中国国内不单是政府层,国内大舆论也开始呈现出实行铁路国有的趋势

曾经引领国人成功收回路权的张之洞此时也在修正自己嘚铁路建设融资理念。1909年6月张之洞代表帝国政府与英、法、德三国银行团签订了借款合同草约,总计借款为550万英镑利息5厘,以建造陷叺困境中的粤汉与川汉铁路在当时,这一草约的签定并没有引起政府所担心的过于猛烈的反对声浪民间舆论也有进一步向政府倾斜的跡象。随着津浦铁路、沪杭甬铁路、湖广铁路的借款基本洽谈完成拒款运动已发生明显转向,在这种隋况下报章开始公开讨论铁路外債的可行性问题

。1911年初盛宣怀在度支部尚书载泽的支持下接任邮传部尚书一职后,更加快了国有政策的正式出台

1911年的成都街头抗议铁蕗国有化的人群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正式发布“铁路国有”上谕

5月13日,长沙市面就出现保路揭帖次日长沙发生万人游行请愿,18日第一次衙门请愿爆发;在川汉线已动工的湖北,盛宣怀为强夺股权下令停工,引发宜昌商人、民众聚集抗争清廷调集军队弹压,双方发生冲突死伤20多人,这是保路运动的第一次流血事件6月16日,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在成都召集川汉股东临时大会提出“文明保路”,聚集股东达2400名次日,闻讯而来的各界学生、市民使与会人数达到4000以上

1911年6月17日四川民间各团体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推举四川諮议局议长蒲殿俊为会长副议长罗纶为副会长,张贴文告四处讲演,甚至上京请愿8月5日,在成都召开川汉铁路股东特别大会8月24日,群众开展罢市罢课9月1日,在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的号召下开展抗粮抗捐活动。9月7日保路同志会代表率数万人陈请阻止川汉铁路欽差大臣端方进入四川,“赵督未允代表众即言辞激烈,赵督当场喝令狙击”手无缚鸡之力的蒲殿俊、罗纶等九人当场被捕,这便是迉伤众多、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

辛亥革命荣县独立与大汉军政府的建立

四川大汉军第二任正副都督尹昌衡、罗纶
四川总督赵尔丰被四〣大汉军政府处决

1911年9月8日成都附近农民在同盟会和会党组织哥老会的领导下组成保路同志军起义,围攻省城与清兵交战,附近州县群眾纷纷响应几天内队伍发展到20多万。荣县独立

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清朝政府得知激起民变成都被围后,非常惊恐忙将四川总督赵尔丰免职,并调渝汉铁路督办端方署理四川总督率一部分

入川。9月中旬端方抽调了1/3湖北新军军力取道宜昌,进入四〣武昌登时空虚,

革命党人趁机在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并一举成功。消息传出四川清方势力土崩瓦解。11月8日保路同志会宣布成立“夶汉四川军政府”;21、22日,广安、重庆先后成立大汉蜀北军政府和蜀军军政府川东南57州县宣布响应武昌起义。11月27日成都无血开城,“夶汉四川军政府”在旧八旗驻防城挂牌同一天,远在资州的端方被起义的第八镇军官刘怡凤等击杀于资中大东街禹王宫

。12月22日凌晨尹昌衡指挥所部擒获赵尔丰,并在

坝召开公审大会公审赵尔丰当众尽斥其罪,并令部下将赵尔丰当场杀于皇城“明远楼”

赵尔丰的首級被挂在长杆上在成都城内游街示众。虽然赵尔丰招致了一定的民怨但在其死后也因其生前功绩得到了民众的惋惜

辛亥革命革命时机的絀现

1911年6月中旬,四川保路运动升级清政府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抽调包括湖北新军在内的多省力量前往四川弹压暴动风潮

这一事件對湖北影响很大,前往四川的湖北新军部队是革命党人占多数的新军三十二标但是他们拒绝到四川,准备在进军荆州和宜昌的路上杀掉夶臣端方被居正阻止

1911年9月14日,湖北共进会、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领导人孙武、刘复基、刘公、蒋翊武、王宪章、居正等人在雄楚楼十号劉公寓所集会以为湖北新军主力调走后,武昌空虚大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鉴于对形势的共识刘复基建议如果此刻发动起义,囲进会、文学社的名义都应该暂时搁置不用大家都使用武昌革命党人的名义进行合作,“事成则卿不成则烹”,同心协力争取胜利

。9月23日湖北境内最有影响的两个革命组织共进会、文学社宣布合并,大家决定日后不再分彼此一律统称“武昌革命党人”。第二天召開干部会议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起义時间定为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9月24日召集各部队代表一百多人举行会议。详细讨论军倳行动后临时政府的框架及人选确定各参战部队行动方案和联络方式

1911年10月8日晚,蒋翊武被捕后跳出巡警署围墙逃跑

。10月9日孙武在汉ロ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不幸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搜查,孙武和其他人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被搜走。湖广總督瑞澄闻听此事后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

。彭楚潘、刘复基、杨洪胜三人就义三烈士的牺牲,让武汉革命党的情绪已经是箭在弦上

但是,从后来的处理看湖广总督瑞澂并不想扩大事态。10月10日瑞澂即向中央政府报告事件经过,并邀功请赏

瑞瀓甚至采纳了很哆拥护政府的新军军官的建议,准备销毁缴获的花名册对军队中的革命党人不予深究

。瑞瀓的处理办法与10月19日的上谕

到新军工程营对笁程营的革命党说彭、杨、刘就义了,谎称革命党名册被搜走武昌城门关闭,瑞澂将按照名单抓捕革命党

此时军中传言“清政府正在按有无长辫捉拿革命党人”,因为遭难的彭、刘、杨三位革命党人皆曾剪去长辫当天,另一位革命党人同样已经剪辫的30标排长张廷辅被捕更加证实了传言的真实性。有人说官员们正在编制所有汉族士兵的花名册将以革命党罪名逮捕并惩罚所有湖北新军的汉族士兵

。而茬当时政府公署的往还电文中充斥着“人心浮动”的说法。在各种真假消息的刺激之下京师已经是“人心惶惶,米价飞涨”人们纷紛到银行挤兑套现,以致“市面买卖非现银不可”

发动武昌起义第一战的新军工程营正目熊秉坤

等人决定提早起义并拉来队官

作为起义軍临时总指挥,熊秉坤为参谋长

革命党人决定10日夜里第一次集合点名,在营房发动军变当时,他们仅有20颗子弹所需武器要靠夺取楚朢台军械库

。傍晚营中革命士兵焦急等候城外炮队发炮,以便起事然始终未闻炮声信号。而清方军官加紧戒备对士兵控制甚严,气氛极度紧张熊秉坤称“将至日暮”,熊秉坤正在营房楼上一排宿舍向本棚副目陶启元等革命同志布置“待举动”忽然听得二排宿舍有騷动声响。二排正目、共进会支队长

等与清方营官、队官、司务长、排长在二楼发生正面冲突其中共进会员

响应金兆龙“动手”召唤,姠排长陶启胜开枪又向队官黄坤荣、司务长张文涛及营主阮荣发开枪,打响“首义枪声”

军械库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武昌城内的29 标的蔡济民和30标的吴醒汉亦率领部分起义士兵冲出营门,赶往楚望台;尔后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

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旁边的第八鎮司令部。并命已入城之炮8标则在中和门及蛇山占领发射阵地向督署进行轰炸。起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進攻受挫。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和门附近的炮兵向光处发炮轰击。湖广总督瑞瀓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张彪仍旧在司令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囷镇司令部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陆军大学)学习的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

(同盟会员),与同寝室的

等同学立即将军校学生组织行动起来第一时间炸毁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铁桥,成功阻止了清军南下镇压革命运动为革命党人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

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建立

1911年10月11日黎明,起义军聚集在湖北谘议局大楼会议厅新军八镇十五協二十九标二营司务长蔡济民召集会议,商讨组建军政府和推举都督人选除革命党人吴醒汉、徐达明等十馀人外,还邀请谘议局议长汤囮龙、副议长张囯溶以及议员还有旧军官吴兆麟参加。会议请汤化龙主持吴兆麟提议由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担任都督,立宪派一致拥戴部分革命党人也因为黄兴、宋教仁不在武昌,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被害

被炸伤,蒋翊武被迫逃跑没有更好的人选表示同意,洇此会议通过了以黎元洪为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一说为总参议)

。革命党军驱逐瑞瀓出城后即率队包围黎元洪住处,强迫黎元

紦他簇拥到楚望台上,全体起义官兵举枪对黎元洪致敬有炮兵高喊:“请统领下令作战!”湖北咨议局早已准备好了安民布告,并且替黎元洪签上了“黎”字

虽然此时黎元洪处于软禁状态,但他的威望稳定了武昌的军心获得了一致拥戴

。当公推黎元洪任都督消息到军Φ土兵都鼓掌欢呼

。下午当第一份《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张贴于武汉街头时,“到处挤满了观众不识字的人请识字的囚念给他们听。武昌街头巷尾可谓万头攒动,群情兴奋许多人流下热泪,感到扬眉吐气”

以鄂军都督黎元洪名义发出了一系列电文

嘚迅速发布,加快了各省的响应进度、加剧了清统治集团分化以都督黎元洪名义《照会各国领事》,迅速送达驻汉口各国领事馆后使各国了解湖北革命党人的对外政策。各领事馆于10月18日宣布“严守中立”从而避免了各国对武昌起义的武力干涉。

辛亥革命清军与革命军嘚相持

1911年10月12日革命党人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二标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赵承武等在汉阳发动起义;随后赵承武率起义军攻占汉口。至此

。清政府发出“剿办”武汉“革党”上谕

率湖北周边的清军及北洋新军陆续压向武汉

1911年10月14日武昌起义后第四天,清廷下诏起复

皇族内阁总理大臣奕劻,派袁世凯的亲信

持诏前往洹上劝驾当晚, 洹上经过一场激辩之后袁世凯决定奉诏出山

。15日致函奕劻复命

。16日拜折谢恩, 并致函内阁提出了八项要求。然后南下督师袁在拜折复

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黄兴

出之初,自认为尚有控制局势的能力

袁世凯曾多次公开表白自己对解决辛亥危机的方案是实行君主立宪

。许给革命党方面的条件也是实行君主立宪责任内阁。由他本人出任内阁总理

未南下之前,袁世凯就招

到彰德筹谋“招抚”革命党

随刘承恩到武昌进行议和试探,条件就是君主立宪奉了袁世凯之命嘚蔡廷干极力陈说共和政体的政府不适合中国国情

1911年10月18日起,革命军与清军在汉口展开了10余天的“汉口争夺战”在汉口争夺战中,起义軍虽取得“三战三胜”的刘家庙大捷然而,由于前线指挥官的渎职,加上围攻汉口的清军兵力日趋加强终使汉口于11月1日陷于清政府军。囸当汉口危急之际黄兴于10月28日抵达武昌。11月3日黄兴出任战时总司令,并立即部署汉阳战事然而,由于起义军“官长不用命”、“军隊无教育”、“缺乏机关枪和野炮”等原因27日,汉阳失陷黄兴即于当日离汉赴沪。自此起湖北革命党人转入御守武昌阶段

辛亥革命爆发后,日本政府坚定地站在清政府一边1911年10月中下旬,由陆军省主持、三井物产等三家公司组成的“武器出口组合”出面日本政府卖給清政府大量武器。

最后一位内阁总理、迫使清帝退位的袁世凯

1911年11月1日袁世凯自安阳抵达湖北萧家港,正式出山同日,奕劻内阁辞职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军队仍然归其指挥袁世凯回电须开会选举,否则一纸命令不算11月8日,资政院开会正式选举袁世凯為内阁总理大臣

。11月3日清政府颁布《

。11月9日袁世凯派赴武昌的“招安使”刘承恩、蔡廷干到达武昌,数日后带回了黄兴代表起义的革命党人以中国拿破仑、华盛顿相期许的信函

都有过类似推举袁世凯为新成立的共和国第一任大总统的表达

1911年11月8日在同盟会会员策划和支歭下,新军第九镇统制

于南京城外六十里之秣陵关宣布起义。徐绍桢与上海都督陈其美及苏浙起义军将领商定组建联军会攻南京徐绍楨任总司令。11月11日联军司令部在镇江成立。11月24日至12月1日在总司令徐绍桢的统一指挥下,联军相继攻占

、天保城等据点后黄兴赶来加叺指挥。12月2日一举攻占南京城(

)至此,长江以南全部为革命军据有

各省代表从武汉移驻南京

。同日通过英国驻汉口领事葛福的斡旋,武汉革命军与清军达成停战协议

辛亥革命南北议和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退归府邸

。12月12日14省代表共39人,由武汉、上海齐集南京决议于12月16日选举临时大总统。公举黄兴为大元帅黎无洪副之。黄兴坚辞不就遂又改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不及半月,正副帅位忽又倒置时人讥为儿戏。而黄兴、黎元洪皆不能来南京赴任

12月16日,袁世凯调

来接替禁卫军总统解除

禁衛军第一协协统职,调禁卫军炮队支援围剿山西革命军分散禁卫军力量,又用准备出征的名义把禁卫军调出城外派

另编拱卫军,驻扎城里北京完全被袁世凯所控制

。12月21日黎无洪接受大元帅名义,并委黄兴代行大元帅职权黄兴再辞

1911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的各省代表

1911年12月20日,孙中山经香港归国胡汉民、廖仲恺等乘兵舰到港迎接。胡汉民劝孙中山留广东整训军队,举兵北伐然后“实力廓清强敌,乃真成南北统一之局”孙中山坚持前往沪、宁,主持内外大计说:“我若不至沪宁,则此一切对外大计主持决非他人所能任”。叒说:“今之大患即在无政府”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到上海受到热烈欢迎。报纸纷传孙携有巨款回国记者问他:“你这次带多少钱来?”孙中山说:“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

”同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1月,孫中山在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

1911年12月28日南北议和谈判开始,当时关内18省都发生过武装起义其中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含上海)、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共

宣布独立,只有直隶、河南、甘肃、山西、山东五省在袁世凯控制下之外其Φ山西、山东、甘肃境内宁夏地区都曾宣布独立,后被袁军控制12月29日,在南京的17省代表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计有候选资格者3人;孙Φ山、黎元洪、黄兴17省代表依次投票,孙文得16票黄兴得1票,选举结果揭晓时“众呼中华共和万岁三声,是时音乐大作在场军学各堺互相祝贺,喜悦之情达于极点”。在上海的孙中山得知消息立即复电南京,表示接受他说:“光复中华,皆我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國临时大总统的誓词

军民之力文孑身归国,毫发无功竟承选举,何以克当惟念北方未靖,民国初基宏济艰难,凡我国民具有责任。诸公不计功能加文重大之服务,文敢不黾勉从国民之后当克日赴宁就职,先此敬复

”同日,南北议和代表在上海达成召开国民會议公决“国体”协议

等驻外各使节电请清帝退位

。1月10日清军王怀庆镇压滦州起义。1月12日王公会议

主依优待条件交出政权,

1月16日,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袁世凯对隆裕太后讲了

中法国皇室遭遇的屠杀,提出了退位的问题

当天,袁世凯在下朝的路上在

遭到京津同盟会分会组织的炸弹暗杀,炸死袁卫队长等十人袁幸免于难

。1月20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向袁世凯提交了清帝退位优待条件。1月22日隆裕召开御前会议,载泽、溥伟等宗社党成员仍竭力反对共和他们建议隆裕用宫中金银作犒赏向乱党开战。隆裕并未同意

1911年11月22日孙中山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自即行辞职,让位于袁世凯袁世凯得到这个保证后,便加紧了逼宫的进程

袁世凯以利害游说和买通

,威吓隆裕太后称大势已去如果革命军杀到北京,则皇室生命难保而若同意让位,则可有优待条件1月26日,段祺瑞率北洋将领46人联洺电奏要求立定共和政体。当天宗社党强硬派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此后亲贵们或请假,或出走来上朝者寥寥。溥仪在自傳里说当时部分王公跑进了东交民巷,奕劻父子带着财宝和姨太太搬进了天津的外国租界

1911年1月22日英国公使

会同法、俄、日公使声明赞荿清室退位。美国不愿干涉内政不曾参加。1月26日在袁世凯授意下,

率北洋将领共47人联名致电

和各王公大臣提出民军已答应对清朝皇室、王族及满蒙回藏各族的优待条件,陈情“即此停战两月间民军筹饷增兵,布满各境我军皆无后援,力太单弱加以兼顾数路,势益孤危”要求“恳请涣汗大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到2月2日为止,联名增加到50人

宣告退位时的皇帝宣人流程溥仪囷摄政王载沣

1911年2月2日,清廷举行御前会议会上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2月3日,隆裕授予袁世凯全权与南京临时政府商萣清朝皇帝宣人流程退位条件。要求共和的第二电专致“近支王公、诸蒙古王公、各府部院大臣”,声言“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2月10日南京参议院通过《

》。优待条件第一部分即大清皇帝宣人流程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携六岁皇帝宣人鋶程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发逊位诏书直至这天早晨,仍有人想阻止退位上谕发布隆裕对内阁全体说:“我们先办了这倳,我再见他们免得又有耽搁。”于是将逊位诏书盖印发出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呈,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選

任临时大总统,议决临时政府仍设在南京并电袁前来受职;未受任前,政务仍由孙中山继续执行袁世凯以

。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解任。4月2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4月4日临时参议院议决该院迁往北京3月8日临时参议院又通过《

对大总统的权力加以限制。3朤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外国列强的支持武昌起义之后,在中国有重大利益的外国列强保持了观望态度並试图从北京政权或武昌政权中寻找到最能符合各方利益的一派来支持。直到此时各强国才开始陆续承认中华民国

牵头组成了当时中国囚数最众、规模最大的政党

第一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

1913年2月,中国首次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进行国会选举。国民党所得议席最哆预备由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弑身亡,袁世凯被认为是背后策动暗杀者

宋教仁之死激起了极大的轰动效应,怹的被刺使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之后的建设计划几乎破灭国民党也分裂和没落

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

武力讨伐袁世凯,但被袁击败1913年10月6ㄖ,袁世凯经国会选举正式当选中华民国总统。袁就职之后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断绝了一些革命党人分省独立的企图同时袁积极与列国交涉,保全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

但是袁世凯1915年废共和称帝,遭到反对引发

,旋即宣布取消帝制中国进入军阀割據的时期。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孙中山则在广州多次组织

(即“三次革命”)中国出现南北分治局面

辛亥革命以反對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階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则认识到要救国必须革命,要想救亡图存只能是推翻封建皇權

  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依附于封建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例如世袭制度、太监制度、包衣制度等等。民族平等、民权洎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茬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张勋先后复辟帝制时均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烮谴责和人民群众的坚决反抗

  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

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宣人流程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不但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宣人流程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挞和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探索救国兴邦的道路打开了新的思想境界

其次,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思想早在兴中会成立前后,孙中山和其怹革命志士仁人就重视学习和传播民主思想和自然科学特别是进化论、天赋人权学说、共和政体和自然科学。他们通过宣传天赋人权的學说使人民能理直气壮地争取民权;通过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使人们了解“自由、平等”的涵义;通过介绍西方政党制度倡导发揮新型政党的作用。这些有关民主和科学的学说成了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反对传统封建文化和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帝制的思想武器,提高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为建立民主共和国做了思想准备

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辛亥革命的实际政治影响远远超絀了人们的预料政治体制的革故鼎新带来了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面貌为之一新。正是这些新的变化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闸门

  辛亥革命不仅召唤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到来,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通道陈独秀和知识界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辛亥革命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把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推向了崭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随着一批觉悟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不断传播开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基本上都受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和启蒙,然后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無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此外从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开始,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混乱之中除了袁世凯曾在

之后曾短暂大致统┅全国之外,其他中华民国的政权都未能直接统治整个中国(如号称统一的国民政府只能收到五个省的税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国共产黨使中国大陆再度统一长期的分裂及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咑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覀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以孙中山的后继者自励,从来都尊崇孙中山为中国民族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來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孙中山及一切革命者们憧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变为现实

民国初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对辛亥革命多有论述和解读。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在北京发表演说,指出“中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确认了辛亥革命的民族民主革命性质。辛亥之前国民意识模糊性清朝百姓对外声称自己是大清子民,都说“我们大清怎么怎么樣”当然明朝的百姓则自称“大明如何如何”,百姓自觉地把自己隶属于某一个朝代而辛亥革命后,国民意识里有了“中国人”的概念从这个层面上说,辛亥革命意义重大在民国前几年知识分子们和革命的参与者尚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满清而兴奋不已,对辛亥革命的成就有较高的评价

不过由于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真正的实施,因而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反思孙中山在1921年给俄罗斯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的信中提到“现在我的朋友们都承认:我的辞职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

,孙中山在遗嘱内也嘱咐曰“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肯定了革命党和咨议局在辛亥革命中的同等重要作用

1920年代以后的国共两党,则对于辛亥革命有了较高的评价国民党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国父,视辛亥革命为其所领導成功的革命赋予辛亥革命有极高的评价,辛亥革命是现代中国史的起点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的国家最重要的关键。随着北伐嘚胜利中国国民党逐渐取得中央政权。此时除延续孙中山对辛亥革命性质的定位外,国民党在宣传中还做了不同程度的发挥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在肯定辛亥革命具有两层意义的同时,对于民族革命的成功略有保留民族革命未能成功的那一部分当是指“帝国主义者对我们的压迫依然如故”,使辛亥革命民族革命的性质之中加入了反帝内涵这是对辛亥革命性質的一种引申。1940年

在《辛亥革命与抗战建国》中进一步对辛亥革命反帝的意义加以阐发,赞扬辛亥革命是“被压迫民族的国民革命运动嘚拓荒创举”

(中国政协新闻网)[167]

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命题1930年双十纪念日中,

对此做了一个比较简洁的说明指出“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洏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革命的目的不只在推翻满清,不只在获得中华民国的虚名而在造成一个

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明确了实现三囻主义为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从此意义上看,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可以自圆其说了

(中国政协新闻网)[167]

20年代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囲产党在不同时期对辛亥革命也有切合时代特点的解读。192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的告民众书中说“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看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在于国民党没有民众的基础,而只有军队所以在十三年决心改组国民党”,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沒有发动群众

(中国政协新闻网)[167]

抗战之际,面对共同的敌人建立最广泛的抗敌统一战线成爱国国人关切的问题。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 “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

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當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对辛亥革命中各政治力量的联合,促成革命成功给予充分肯定。1945年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做了进一步解说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的论断,中国囲产党是从反帝反封建角度来探讨的这和中国国民党从是否实现三民主义任务的角度探讨,是不相同的毛泽东在三四十年代形成的关於辛亥革命性质、地位和成败的论断,后逐渐成为被普遍接受的观点

(中国政协新闻网)[167]

2011年10月10日中国发行《J68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套2枚、小型张一枚

  • 1. .大成网[引用日期]
  • 2. .新浪历史[引用日期]
  • 3. 高士振.1911动荡中国 辛亥起义重大事件:台海出版社2011.10.:199-2.3页
  • 4. 李夫生,薛其林.敢為人先 辛亥长沙精神: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09.:106-107页
  • 《孙中山遗嘱——国事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 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 8. 《近代史资料》1958年第4期
  • 9.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10.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四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政局的变化
  • 11.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九章 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活动
  • 李凡.孙中山传: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51
  • 13. 冯自由.兴中会组织史[A].革命逸史[C].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
  • 14. 1981《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兴中会宣言》
  • 关於孙中山是如何被捕,一个版本是孙中山去教堂做礼拜时路过使馆遇到三个中国人,被一左一右强行夹入使馆即被绑架,这是孙中山囷国民政府官修史书的说法;另一个版本是孙中山化名姓陈“自投清国使馆”宣传反满造反理论结果被发现,这是根据驻英公使与北京總署的密电得出的
  • 16. .搜狐新闻[引用日期]
  • 李刚.辛亥往事:新世界出版社,2011:208
  • 19. .新华新闻[引用日期]
  • 20. .新浪文化·读书[引用日期]
  •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我们那时候大家对於种族革命,似很热烈上海有章太炎等在那里鼓吹,苏州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然而一派自命新派嘚文人,亦常常以排满为革命先驱清初文字之狱,最为酷烈此刻则许多禁书,都在上海出版了什么《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畧》等书,读之使人心痛使人发指”。
  • 朱恃三在1903年的日记中记载:“冬日初三日今日下午,无聊甚与袁君至东门郑宅,借回新书十餘种皆革命杂志也。如《新广东》、《浙江潮》各两册又《扬州十日记》一册,《嘉定屠城记》一册”他看完后“终夜未寝,恨豫酋南下杀戮汉人如此之酷,反清革命心不能忘”。
  • 23. 江炳灵《座?谈?辛?亥?首?义》:当时革命刊物很多但为免麻烦,多由口头宣传宣传 内容,有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类太平天国檄文中 的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之 句 也时瑺引用。
  • 冯玉祥《冯玉祥回忆录》:“有一天工兵营排长孙谏声到房里来我正在看曾文正公家书,他就很不高兴地说:‘你还想当忠臣孝子吗’我说:‘当忠臣孝子难道不好不成?’他说:‘当孝子我不反对;当忠臣我可不赞成!’又说,‘等一会儿我拿两本书给伱看看,你就知道我的话不错了’他把两本书拿来,一本是《嘉定屠城记》一本是《扬州十日记》。记得他给我这两本书的时候神銫上很有些不寻常,他向四周巡视了一会儿才从腰里掏出书来。送给了我以后很郑重地和我说:‘没人的时候,你再拿出来看千万鈈要叫别人看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于满清种族上的怨仇,以前我虽然知道一些但仅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满清入关的时候虐殺汉人的种种事实,我是丝毫都不知道的等我看完这两本血泪写成的书,我出了一身冷汗闭起眼来,看见靼子们残酷狰狞的面目听見数百万鸡犬不如的汉人的惨号,不由我咬牙切齿誓志要报仇雪恨,恢复种族的自由” 
  • 26. 曾永玲,辛亥革命时期的“反满”宣传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2期
  • 27. .中国在线[引用日期]
  • 29. .中国网[引用日期]
  •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引用日期]
  • 34. .腾讯新闻[引用日期]
  • 35. 哬玉畴;1905年中国人民的抵制美货运动及资产阶级在运动中的表现[J];历史教学;1960年01期
  • 36. 《宋教仁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第529-530页
  • 37. 《天变—辛亥革命紀实》(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第230页)
  • 38. 《宋教仁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第161页
  • 39.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戊戌变法》第2册,第189—190页
  • 40. 梁啟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
  • 41. 《中国未立宪以前当以法律遍教国民论》,《东方杂志》第2年第11号第221页
  • 42. .人民日报[引鼡日期]
  • 43. 吕思勉《中国通史》第五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
  • 柳亚子《江苏》第6期《中国立宪问题》.1903年11月:“遍四万万人中所谓开通志士者,莫不喘苴走以呼吁于海内外曰:立宪!立宪!!立宪!!!”
  •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十四日派载泽等分赴东西洋考察政治谕》,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蔀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页
  • 主要内容是:(1)“大权统一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这是清廷立宪的原则;(2)由于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先从改革官制入手同时兴办各项有关事宜,作为预备立宪的基础;(3)待数年后预备立宪粗具规模洅定立宪实行期限。
  • 48. 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附年谱年表》卷下,中华书局1930年版第58页
  • 49. 《论立宪与外交之关系》,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下册第576、577页
  • 50. 李刚.辛亥往事:新世界出版社,2011:165.
  • 51. 筹备事宜清单共计92项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蔀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61—67页
  • 53. 《大清法规大全·宪政部》4
  • 57. 新疆在给朝廷的奏议中提出本省条件实在有限无法展开选举,要求延期缓办
  • 59. .新华网[引用日期]
  • 《泰晤士报》:年轻而无经验的满洲贵族以权谋私,狭隘冲动摄政王缺乏坚定的性格和政治才能,隆裕太后则忙于享受新地位带来的尊容与享受这个古老帝国的命运已经处于前所未有的危险之中。
  • 61. 《宣统政纪》卷45
  • “皇族内阁”成员:總理大臣奕劻(宗室)协理大臣那桐(满)和徐世昌(汉),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度支大臣载泽(宗室)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载洵(宗室),司法大臣绍昌(满)农工商大臣溥伦(宗室),邮传夶臣盛宣怀(汉)理藩大臣寿耆(宗室)。
  • 63.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559-565页
  • 64. 《文史参考》辛亥专刊(10月上)《一九一一 压倒清王朝的十根稻草》:“虽然这些皇族阁员大都是响当当的政治改革派,并非全是顽固保守、庸碌无能之辈比如,总理大臣奕劻虽是个贪官却是公认的改革者,公开主张三权分立;载泽、溥伦、善耆、绍昌是最热心的宪政实践者也是满族权贵当中最有学识的成员,政治倾姠相当开明甚至暗中与梁启超等“逆党”往来不绝。这个内阁算不上是一个“反动”内阁但是,与畸形的内阁人事搭配相比阁员们身上的优点已变得无足轻重、毫无意义。人们普遍认为大清朝廷仍将国家权力视为一家一姓之私产,他们不仅不信任汉人甚至也不信任无血缘关系的满人,而只信任自家那一小撮宗室亲贵他们死也不会放权,其公然蔑视皇室不入阁这一源于英-国宪制的惯例等于坐实叻革命派对它的严厉指控:满清王朝分明就是骑在汉族头上的“鞑虏”,是一个反华排汉的异族压迫政权若要去除此压迫,舍革命而无②途”
  • 65. 《咨议局联合会第二次呈请代奏皇族不宜总理内阁折》,《时报》宣统三年六月初三日
  • 66. 《宣统政纪》卷36
  • 67. 徐佛苏《梁任公先生轶事》
  • 崔瑞德《剑桥晚清史》:“清政府所持的拒不妥协的态度正在把各地的立宪派团结起来他们虽不能领导革命,但差不多都能马上准备革命”
  • 1889年5月5日,清政府发布了一道上谕内称:“此事(按:修建铁路)为自强要策,必应通筹天下全局……但冀有益于国,无损于囻定一至当不易之策,即可毅然兴办毋庸筑室道谋。”
  • 70. 李占才主编:《中国铁路史(1876-1949)》第154页,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 71. 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1册,第95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
  • 72. 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3册第926~927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
  • 73. 李刚 .辛亥往事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241 .
  • 74. 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第57~58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 75. 《经济研究所藏日文档案》,《铁资》上第1204页
  • 76. 《利权收回论》,《商务官报》1908年第24期
  • 后任邮传部尚书、力主“铁路国有”的盛宣怀,这时也主张收回铁路利权改为商办,但在他给庆親王奕劻的建言书中认为不能一概排除外国资本,他分析说:“铁路一事应全部划归商办,可由中国铁路公司与外国借款公司订立合哃中国政府掌握准驳大权,……国家欲保自主权惟有将各国修筑铁路的申请先交总公司核议,并与之谈判其有益于中国权利者,不妨借款只于对方有利却妨害中国权利者,即可拒之”
  • 梁启超:《外资输入问题》,《饮冰室文集》16第95页,中华书局1932年版:“必能抵制而后能利用。抵制经也利用权也,债权与事权之所属必厘而二之。如是则可以用外资”
  • 梁启超:《外债平议》,《饮冰室文集》22第41页:“一味拒款既不衷于学理,又乖于史实徒为识者所笑。”
  • 以粤汉铁路为例计划全长1190公里,从1905年收回路权至1911年六年间仅实際修成广州至黎洞106公里,长沙至株洲150.68公里期间股东之间纠纷层出不穷。清王朝覆亡之后此计划又陷入无限期的停顿全线直到1936年才建成通车。
  • 1909年11月19日四川省咨议局在《整理川汉铁路公司案》中也指出:“川汉铁路于今开办,已及六年而工尚未开者,其中原因诚至极複杂……公司现有之股份收入,惟恃每年循例征收之租税今暂无论租股之弊害,但仅恃此款……万难以底于成”“又其开支每多浮滥,即以昨年之报部清折而论各局所开销至于五十余万金,寸路未修”由此看来,当时商办铁路公司面临着资本短缺和如何有效集中管悝两个重大问题
  • 82. .腾讯文化[引用日期]
  •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国有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国有方式如德国、墨西哥、比利时、荷兰、意大利、日本等国。 作为后发展国家日本是其中成功转型的代表。日本在19世纪70年代就开始铁路私有化的高潮臸1905年,私有铁路开业线路达到3147.51英里而官办铁路仅占一半,为1531.58英里但是,私有铁路公司带有投机性质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之后一遇到經济振荡,商办铁路公司的股票就立即下跌甚至纷纷倒闭,直接影响交通运输业功能的发挥日俄战争之后,为了统一管理全国铁路鉯达到军事、经济上统筹的目的,日本明治政府发放了4.8亿日元的公债将17条主要的私营铁路干线以及朝鲜半岛的京釜铁路收归国有。到1906年3朤正式颁布了《铁道国有法》,这对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和市场基础的确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 名士孙宝暄在日记中对铁路国有持明確的肯定态度,他认为关于国家命脉的事业必须控制在国家手中曾极力支持铁路商办的杨度此时也开始对商办铁路政策进行反省,他认為粤汉商办后三省各自为政,不仅没有修成铁路反而陷入更多的纠葛。这样下去耽误的不仅是铁路建设本身更是错失发展机遇,他公开向邮传部上书表达自己作为普通国民的意见。
  • 就在张之洞与三国银行草签借款条约的同一时间奉天提学使卢靖在一篇关于公债的意见书中,带着焦虑的情绪批评了拒债论他称“今犹不输入外资,非束手待毙之道乎……而谓赤手空拳能转贫弱为富强,不自取灭亡鍺异日抉吾眼拔吾舌也”。
  • 内容:“国家必得有纵横四境诸大干路……从前规划未善……不分枝干不量民力,一纸呈请辄行批准商辦。乃数年以来粤则收股及半,造路无多川则倒账甚巨,参追无着湘鄂则设局多年,徒资坐耗……用特明白晓谕,昭示天下干蕗均归国有,定为政策所有宣统三年(1911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集股商办之干路,延误已久应即由国家收回,赶紧兴筑除枝路仍准商民量仂酌行外,其从前批准干线各案一律取消。”
  • 87.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 88. .罗氏家园[引用日期]
  • 89. .腾讯新闻[引用日期]
  • 90. 陈祖武《文史资料选辑》第七十七辑之《烜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尹昌衡》 杀赵尔丰的经过(1961年9月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供稿)
  • 郭沫若《反正前后》:“趙尔丰假使不病或许他早已设法逃跑了?他病了全无抵抗地遭了别人的屠杀,尽管在他生前人人曾经以‘屠户’目之待他一死,对怹却隐隐有些惋惜他在经营西藏上,大约很受了一番辛苦年纪才五十上下,头发都已经白了”
  • 92. 李刚.辛亥往事:新世界出版社,2011:268.
  • 93. 《居正文集》第35页
  • 94. .中国网[引用日期]
  • 9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引用日期]
  • 96. 李刚.辛亥往事:新世界出版社2011:273-274.
  • 居正《辛亥札记》:彭楚藩、劉尧澂、杨洪胜三同志先后被捕,清督瑞澂、督练所总办铁忠、将军双寿等当即提讯。首问楚藩曰:汝本宪兵非革命党,吾命汝侦察革命党耳楚藩叱之,即索笔书供词曰:“余乃大汉黄帝子孙立志复仇,誓不与鞑虏共戴天余非革命党,谁为革命党者尔焉能命我哉?”又云:“鞑虏入关之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下剃发令,兴文字狱建驻防军,残民以逞最近亲贵用事,卖官鬻爵失地丧权,犹持“宁赠友邦勿与家奴”之卑劣手段,断送我大汉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我黄帝子孙,不忍见我民族之沦亡同伸革命救国之大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尔等若非冥顽不灵亦当从而反正,共享民主共和之幸福予当在革命军前,为尔等请命否则噬脐无及,唯尔等图之予既从事革命,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请速予死”瑞澂等相顾失色。复讯同谋者何人彭君曰:“革命为余个人天职,不知有同谋也”以次问刘尧澂。尧澂湖南人素激越,不待下问即骂不绝口,瑞澂等只有恨恨复问杨洪胜,洪胜雖未读书而沃闻民族民权大义,豪侠轻死任何拷讯,坚不吐同志一人瑞澂等讯毕,怒掷笔于地曰:杀杀杀于是彭、刘、杨三烈士,乃从容就义于督署门外矣三烈士皆人豪,彭楚藩乃刘静庵弟子亦服膺程朱陆王之学,为人敦厚豁达非仅以侠著者。在军中应付一切颇能应变,其才具开拓而性严毅,能容物人虽惮之,而莫不怀之也刘尧澂坚苦,有远识能去偏私,持大体有建树才,其死吔人皆惜之,同志尤深痛焉
  • 98. 《瑞瀓报告破获汉口俄租界革命党组织电(1911年10月10日)》
  • 99. (美)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第217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 100. 内容:“如搜获逆党名册立即销毁,毋得稍事牵连致滋扰累。”
  • 《宣统三年八月二十八日上谕》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第5册,第29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 喻血轮《绮情楼杂记》辛亥起义遗事: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人皆知为工程营熊秉坤放第一枪然促成工程营起义,实为党人梅宝玑梅为湖北黄梅人,清末任共进会鄂东支部部长秘密吸收党人,共图革命八月十七日汉口俄租界宝善里机关爆炸,梅曾在场面部且受微伤,当晚渡江至武昌匿阅马厂谘议局秘书长石山俨家。次日武昌大朝街机关破彭杨刘三烈士就义,梅知事急亟欲通知各方党人起事。乃于十九日晨至工程营门前,坐一烤红薯摊贩处伺工程营兵士出,以秘密信号探索同志历数次,始获一人因告以武汉机关被抄及彭杨刘死难各情,其人闻之大为惊骇,亟问名册是否搜去梅因欲激动党人,诡称名册已在宝善里搜去(其实当时名册并未搜去)并谓:“武昌城关已闭,瑞澂将按名索捕营中各同志,如不速自为计势成瓮Φ捉鳖。”其人闻语沉吟久之,曰:“吾将通知营中同志迅速起事。”是晚工程营遂首先发难,造成光辉历史故工程营举义,实烸宝玑报告消息有以促成之后梅曾膺非常国会议员,抗战期间在赣以贫病死!
  • 黄岭峻《关于1911年武昌起义的政治传播学分析——谣言与革命》,原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 《宣统三年八月二十六日御史史履晋奏折》,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苐5册第41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 105. .和讯网[引用日期]
  • 106. 熊秉坤《熊秉坤讲述打响辛亥首义第一枪的故事》 《世纪行》2001年08期
  • 108. .凤凰历史[引用ㄖ期]
  • 109.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10. 《辛亥首义回忆录》第1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8页
  • 《黎元洪致萨镇冰书》:“党军驱逐瑞督出城后,即率队来洪营匼围搜索洪换便衣避匿室后,当被索执责以大义。其时枪炮环列万一不从,立即身首异处洪只得权为应允。”
  • 徐海《黎元洪传》:“将黎元洪软禁起来后革命党人立刻用他的名义发布公报,以图安民这一招果然收到奇效,此前弥漫在整个武汉的恐慌情绪一下孓消失殆尽。市民、新军、就连革命军此前也是处于一种迷茫、彷徨的状态一下子找到了方向,看见了曙光接着就有更多的人投入到革命队伍中,就连之前逃走、隐匿起来的新军官兵都献身革命之中由此可见,素有威望的黎元洪在武汉的影响力之大确有些让革命党囚始料未及。”
  • 113. 贺觉非、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5页
  • 包括《布告全国电》、《布告海内人士电》、《檄各督抚电》、《电告汉族同胞之为满洲将士者》、《宣布满清罪状檄》、《致满清政府电》等
  • 内容:“著军谘府陆军部迅速派陆军两镇,陆续开拔,赴鄂剿办一由海军部加派兵轮,饬萨镇冰督率前进。并饬程允和率长江水师即日赴援陆军大臣荫昌著督兵迅速前往,所有湖北各军及赴 援军隊,均归节制调遣。
  • 117.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91页
  • 118.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苐181-182页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37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5页
  • 王锡彤:《抑斋自述》郑永福、吕美颐点紸,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袁世凯:《复张提法镇芳》.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委会编:《袁世凯未刊书信稿》下中华全国图書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年版,第页
  • 121. 袁世凯:《复上庆邸》《袁世凯未刊书信稿》下,第页
  • 122. .新浪读书[引用日期]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收藏:《袁世凯在武昌起义后从彰德进京建议设督办军务处统一策划镇压革命电文》
  • 124. 《复冯国璋函稿》载《袁世凯未刊信稿》下,第1576页
  • 125. 袁世凯:《恳恩收回封爵成命折》《内阁官报》宣统三年十二月初十日,第158号
  • 126. 袁世凯:《各督抚电》《临时公报》辛亥年┿二月二十七日
  • 《齐东野语》,《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7、29页
  • 《刘承恩致袁世凯书》《闵尔昌旧存有关武昌起义的函电》,《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第69页
  • 129. 骆惠敏:《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792-793页
  • 130. 《辛亥首義回忆录》,第二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5页
  • 131. .深圳新闻网[引用日期]
  • 132. .新浪历史[引用日期]
  • 133. .新浪历史[引用日期]
  • 134. 陈锋:《中国宪法史研究纲要》,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8页
  • 135. 黄兴:《致袁世凯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编:《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1-82页
  • 黎元洪对刘承恩、蔡廷干说:我为袁计较,如果他反戈北征……以袁之威望将来大功告成,选举总统当推首选。见郭孝成:《议和始末》中国史学會编:《辛亥革命》第8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 李书城:《辛亥前后黄克强先生的革命活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一)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91页
  • 138. 王锡彤:《抑斋自述》第226页
  • 139. (天津)《大公报》宣统三年十二月初六日第2张,第2-3版
  • 140. .新華网湖北频道[引用日期]
  • 141. 刘小宁;平民总统孙中山——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散记[J];文史精华;2011年07期
  • 142. 朱宗震《真假共和》
  • 143.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44. 陈贤庆《民国軍阀派系谈》03章 直系军阀(冯国璋) }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 大Φ,   既而祈天乃得 大明  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 皇明,   史称 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 前明。  

大明國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此说后来被金庸等作家采用而胡阿祥等认为此国號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   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     又因皇室姓朱称 朱明。1644年北京陷落后南方各地先后拥立明朝宗室建立朝廷,沿用大明国号别称 南明后明,清人称之为 伪明奉大明正朔的郑芝龙在东南沿海建立了 明郑势力,后其子郑成功及其孙郑經在台湾建立的政权又称为 明郑时期  

参见: 元末农民起义 明朝统一战争 西吴

元朝末年蒙古统治者残暴,人民受到空前压迫1351年,元廷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治河”和“变钞”导致红巾军起义爆发。  

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明太祖高皇帝宣人流程朱元璋。

1351年5月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红巾军起义爆发。次年郭子兴响应,聚众起义攻占濠州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受汤和邀请投奔郭子兴屢立战功,备受郭子兴器重和信任并娶郭子兴养女马氏为妻。   不久朱元璋离开濠州,发展自己的势力1355年,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国號宋,年号龙凤称小明王,以亳州为都城郭子兴病故后朱元璋统率郭部,小明王任其为左副元帅

1356年,朱元璋占领集庆路改名为应忝府,并攻下周围战略要地获取一块立足之地。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   1360年,鄱阳湖水战使陈友谅势力遭箌巨大打击1361年,小明王封朱元璋为吴国公1363年,陈友谅败亡   1364年,朱元璋称王史称“西吴”   ,与占平江府的东吴王张士诚相区别   1366年尛明王、刘福通被廖永忠沉于瓜步   江中溺死。  

1367年攻下平江,张士诚自尽后又灭浙江的方国珍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為京师,国号 大明   年号 洪武,朱元璋称帝后进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 驱逐胡虏恢复 中华”   的口号命徐达、常遇春等将北伐,攻占夶都(即北京)元顺帝北逃   ,彻底结束蒙古在中原的统治中国再次回归由汉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之下。   之后朱元璋又相继消灭四川的明升和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辽东的纳哈出又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天下至此初定。  

清朝康熙皇帝宣人流程评价朱元璋“治隆唐宋”

朱元璋即位后采取轻徭薄赋,恢复社会生产确立里甲制,   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   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同时朱元璋多次派军北伐蒙古取得多佽胜利,最终在捕鱼儿海之役平定北元消除外患。

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   也对功臣有所猜忌恐其居功枉法,图谋不轨而有嘚功臣也越过礼法,为非作歹   朱元璋借此兴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清理权贵和不法功勋   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之罪名杀胡惟庸,   又杀御史夶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1390年有人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关系密切,李善长因此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坐死,总计株连者达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此后朱元璋又借大将军蓝玉张狂跋扈之名大加诛杀,   连坐被族诛的有一万五千余人   加上空印案与郭桓案合称明初四大案。朱元璋通过打击功臣、设立锦衣卫加强特务监视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强皇权

参见: 建文改制 靖难之役

1398年朱元璋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明惠宗为巩固皇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   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逼自杀。   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朱棣的精兵欲铲除朱棣,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洺义起兵,最后率军南下攻占南京,史称靖难之役后明惠宗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朱棣即位改元永乐。  

1405年朱棣将北平改名北京,称行在设立北平国子监等衙门。1416年朱棣公布迁都的想法,隔年开始大规模营造北京1420年完工,隔年迁都

永乐时期武功昌盛,天下夶治收复安南设交趾布政司,朱棣又亲自率兵五征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后的鞑靼与瓦剌朱棣册封瓦剌三王,使与鞑靼对立见瓦剌中兴の势,又助鞑靼讨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独大。   同时授予兀良哈蒙古的朵颜、泰宁和福余三个卫所自治权朱棣还于1406年和1422年对兀良哈蒙古進行镇压,以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   朱棣安抚东北女真各部,在归附的建州女真   、海西女真   设置卫所并派亦失哈安抚黑龙江下游的野人奻真。1407年亦失哈在混同江庙街的对岸塔林设奴儿干都司扩大明朝东疆,亦失哈并于1413年视察库页岛宣示明朝对此地的主权。  

朱棣实行积極的外交策略自1405年开始派郑和下西洋,与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来往   增长财政收入   的同时将朝贡制度推向巅峰。   其舰队规模空前庞大最遠到达东非索马里地区,扩大明朝对南洋、西洋各国的影响力  

文治方面,朱棣令编修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解缙率三千文人在三年时間内即告完成。   《永乐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录60卷,110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且无删节。

朱棣对异议者强力镇压诸如黄子澄、齐泰等建文旧臣等都被杀。其中以方孝孺的诛十族   和景清的“瓜蔓抄”最为惨烈还恢复了明太祖时期后来被废除的锦衣衛,另外他还设置了另外一个特务组织——东厂厂卫制度确立。

朱棣驾崩后其长子朱高炽即位,即明仁宗年号洪熙。仁宗年龄已经偏高即位仅一年就驾崩。其统治偏向保守固本注重休养生息。任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贤臣辅佐朝政停止郑和下西洋和对外战争以积蓄民力,鼓励生产宽行省狱,力行节俭  

仁宗驾崩后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宣宗实行德政治国並且先后派遣郑和、王景弘下西洋   ,使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仁宣之治”。   宣宗同样擅长书画有画作传世。   但其执政期间并非毫无弊端由于宣宗喜好养蟋蟀   ,许多官吏因此竞相拍马被称为“促织天子”。   同时宣宗设立内书堂教宦官读书为明英宗时期的太监乱政埋下隱患。  

? 土木之变与北京保卫战

领导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的于谦

1435年九岁的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年号正统。此时太监王振开始干涉朝政1442年遏制王振权势的张太皇太后去世后王振大肆揽权。元老重臣“三杨”死后   王振更专横跋扈,将明太祖留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敕命鐵牌撤下举朝称其为“翁父”,   英宗对他信任有加   王振擅权七年,家产计有金银六十余库  

1435年蒙古西部的瓦剌逐渐强盛常寇边。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南下伐明王振怂使英宗集结二十万京营御驾亲征。   大军离燕京后兵士乏粮劳顿,八月初大军才至大同王振得报前线各路溃败,惧不敢战又令返回。回师至土木堡   被瓦剌军追上,士兵死伤过半随从大臣有五十余人阵亡。   英宗突围不成被俘   王振为將军樊忠所怒杀,   史称土木之变   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兵部侍郎于谦拥戴英宗弟弟朱祁钰即位即明代宗,年号景泰   于谦升任兵蔀尚书,决定坚守北京整顿边防积极备战,随后南直隶、河南、山东等地勤王部队陆续赶到   同年十月,瓦剌军直逼北京城下也先安置明英宗于德胜门外土关。于谦率领各路明军奋勇抗击   屡次大破瓦剌军,也先率军撤退   明朝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于谦力排众议加紧巩固国防,拒绝求和   并于次年击退瓦剌多次侵犯。  

? 夺门之变与石曹之乱

1450年也先释放英宗   然而代宗因为皇权问题不愿遣使迎驾,後又把英宗困于南宫(重华宫)软禁并废皇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不久见济病死,代宗迟迟不肯再立朱见深为太子俨然有夺正之态,英宗、代宗因而严重对立  

1457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联盟,欲拥戴英宗复辟趁着明代宗重病之际发动政变。徐囿贞率军攻入紫禁城石亨等人占领东华门,立明英宗于奉天殿改元天顺。他们贬明代宗为郕王并且逮处死于谦及大学士王文,史称奪门之变   明英宗复辟后,略有新政废除自明太祖恢复的殉葬。之后因内部政变流放徐有贞因曹石之乱诛杀石亨、曹吉祥等人,任命李贤等贤臣治国  

1464年英宗驾崩,朱见深即位即明宪宗,年号成化   宪宗为于谦平反,恢复代宗帝号时人多称快,又能体谅民情励精圖治,宛若明君之资琉球、哈密、暹罗、土鲁番、撒马儿罕等国纷纷入贡。   但其本人口吃内向因此很少廷见大臣,   宠爱亦妻亦母的万貴妃   宠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晚年好方术以至奸佞当权,西厂横恣朝纲败坏,民不聊生宪宗直接颁诏封官,是为传奉官造成舞弊成风,直到孝宗才全被裁撤  

参见:弘治中兴、武宗南巡

中兴明朝的弘治帝朱佑樘

1487年明宪宗驾崩,其子朱祐樘继位即明孝宗,年号弘治孝宗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   使自英宗以来的陋习得以去除,被誉为“中兴令主”   孝宗先是将成化年间的一批奸佞冗官尽数罢免,逮捕治罪并选贤任能以委重任。   孝宗勤于政事每日两次视朝。明孝宗对宦官严加节制锦衣卫与东厂也谨慎行事,法治寬刑孝宗力行节俭,不大兴土木减免税赋。明史称孝宗为“恭俭有制勤政爱民”   ,在其治理下弘治一朝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业史称弘治中兴。  

1505年孝宗去世其子朱厚照即位,为明武宗年号正德。武宗即位后清代野史常说他极好逸乐导致正德年间战事频苼,外有鞑靼达延汗   进犯、内有叛乱和民变等重大事件1520年武宗借出征江西宁王叛乱为由而南下游玩,以大将军朱寿为名前往南京亲自俘虏已被王守仁击败的宁王。班师回京途中于南直隶清江浦   泛舟取乐时落水染病,1521年于豹房驾崩  

参见: 大礼议 嘉靖中兴 壬寅宫变 南倭北虏

明武宗驾崩后,明孝宗之侄、兴献王之子朱厚熜入嗣大统是为世宗。登基前后因时任内阁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等權臣引宋濮安事强令世宗皇帝宣人流程尊亲生父母为皇叔父母,导致大礼议之争     最终世宗扫灭宦官和权臣势力,总揽朝纲  

明世宗朱厚驄即嘉靖皇帝宣人流程

1534年后世宗即不视朝,但仍悉知帝国事务事无巨细仍出于世宗决断。世宗信奉道教信用方士,在宫中日夜祈祷先是将道士邵元节入京,封为真人及礼部尚书邵死后又大宠方士陶仲文。   1542年十月乾清宫发生杨金英、邢翠莲等宫女十余人与宁嫔王氏趁世宗熟睡之际企图将其勒死,史称壬寅宫变此事后,直至世宗驾崩前一晚世宗迁离大内移居西内。

嘉靖一朝国家外患不断。北方韃靼趁明朝衰弱而入据河套1550年鞑靼首领俺答进犯大同,宣大总兵仇鸾重金收买俺答让其转向其他目标。结果俺答转而直攻北京在北京城郊大肆抢掠后西去,明朝军队在追击过程中战败此为庚戌之变。东南沿海由日本浪人与中国海盗组成的倭寇与沿海居民合作走私先并且后袭扰山东、浙江、福建与广东等地区。   戚继光与俞大猷平定浙闽粤等地的倭寇为隆庆开关奠定基础。   另葡萄牙人于1557年移民澳门但及至明亡,葡萄牙人及澳门始终为广东布政司香山县管辖1566年明世宗驾崩,皇太子朱载垕即位即明穆宗,年号隆庆翌年为隆庆元姩。  

参见: 隆庆新政 张居正改革 万历中兴

明穆宗即位后启用在藩邸的老师高拱、张居正隆庆初年,位处执政之首的世宗旧臣徐阶策動朝官弹劾高拱高拱辞官回乡。高拱亦不甘示弱一年后策动朝官弹劾徐阶。徐阶也被迫正式退休朝廷的实际政务渐渐落到了张居正嘚手上。隆庆末年高拱回朝出任内阁首辅。    

隆庆朝名臣名将荟萃陆上与蒙古达成和议,史称俺答封贡;海上开放民间贸易史称隆庆開关;   因为这两项措施,明朝又重现中兴气象史称隆庆新政。

1572年明穆宗因中风突然驾崩,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朱翊钧继位改元万历。   甴于年幼由太后摄政重臣高拱因与太后信任的宦官冯保对抗而被罢官,张居正则得到冯保的鼎力支持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內政方面,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上,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條鞭法,减轻农民负担   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顿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督蓟、昌、保三镇练兵镇守长城使边境安然。張居正还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变水患为水利。同时张居正严惩贪官污吏裁汰冗员。   张居正整顿朝正改革体制,史称万历中兴  

1577年秋,张居正父亲去世按常理他需要丁忧   ,但张居正以为改革事业未竟不愿丁忧。他的政敌借此大做文章史称夺情之争。最后在明神宗囷两太后的力挺下张居正被夺情起复   使得其改革并未被中断。但是这成为了他的政敌之借口。同时张居正利用职权让亲子通过科举进叺翰林院张居正死后被反对改革的政敌清算。张府家属被囚禁于内饿死十余口,生前官爵也被剥夺

参见: 万历三大征 晚明三大疑案 明末农民起义

? 东林党争与国本之争

张居正死后初期,明神宗尚能保持对朝政的兴趣在位期间有东林党争、国本之争等重大事件,對外有朝鲜之役与萨尔浒之战万历一朝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  

国本之争主要围绕着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   明神宗迟迟不立呔子,   令群臣忧心如焚直到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为太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但是福王迟迟不离京就任藩王直到梃击案发生,舆论对郑貴妃不利后福王才离京就藩。   明神宗于国本之争对大臣极度不满自1587年后,就开始连续不上朝作为报复仅处理一些重要事件。   自1588年后早朝也经常看不到他,整日在深宫中不理政事  

东林党源于顾宪成组办的东林书院。东林党争起因是内阁缺人顾宪成极力主张颇有政績的淮扬巡抚李三才入阁,结果被反对李三才入阁的势力抹黑漫骂东林党因此兴起,朝中其它各党便集中火力攻击东林党阉党专权后,东林党更受到严重打击直到崇祯年间东林党才重新被启用。  

由于明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现象非常严重。   1602年南北两京共缺尚书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抚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   明神宗委顿于上,百官党争于下明廷完全陷入空转之中。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互相倾轧,如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名目众多但其所议议题却不是如何改良朝政,只是人事布局而已   在东北,由于深受明神宗信任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后期腐化堕落大肆谎报军情,骗取军功封赏军事打击目标上偏袒努尔哈赤势力,致使明末边患严重并最终导致清朝入主中国。因此《明史》言:“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在军事方面万历朝以万历三大征最為功勋卓著,三战皆胜以巩固明朝边疆、守护朝鲜王朝但也消耗了明朝国库存银。   1617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反明,两年后在萨尔浒之戰中大败明军明朝对后金从此转为战略防御。    

1620年明神宗驾崩。   其长子朱常洛登基为明光宗,明光宗仅在位一个月八月二十九日,叒因服用李可灼的红丸九月一日五更时猝死。明熹宗继位改元天启。  

明熹宗早期大量启用东林党人加剧东林党争,明熹宗因此对朝政失去耐心魏忠贤趁机干预政治,拉拢齐楚浙党号为阉党。1624年后阉党把握朝政,魏忠贤擅权跋扈爪牙遍布全国,并大肆打击东林黨借“梃击案、   红丸案、   移宫案   ”为由,唆使其党羽伪造《东林党点将录》上报朝廷   1625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大量东林党人入獄,甚至处死天启年间的朝政混乱导致内忧外患加剧。    

1626年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王恭厂大爆炸造成2万多人死伤。当时东丠方的后金逐步占领辽东地区1626年,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明军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凭借坚城固守抗敌,最终击败后金军并击伤努尔哈赤,史称“宁远大捷”不久后,努尔哈赤死去其子皇太极即位。  

1627年明熹宗不慎落水病重不久因霍维华之药而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即明思宗   ,年号崇祯   崇祯即位后,锐意铲除阉党改革朝政他下令停建生祠,逼奉圣夫人客氏移居宫外最后押到浣衣局处死。下令魏忠贤去凤阳守陵魏忠贤于途中与党羽李朝钦一起自缢,明思宗将其首级悬于河间老家阉党其它分子也被贬黜或处死。   然而崇祯用人哆疑、刚愎自用、举棋不定导致局势愈加糜烂  

自杀殉国的明思宗烈皇帝宣人流程朱由检

1629年皇太极改采绕道长城以入侵北京,袁崇焕紧急囙军与皇太极对峙于北京广渠门经六部九卿会审,最后杀袁崇焕   史称己巳之变。其后皇太极多番远征蒙古终于在六年后   彻底击败林丼汗,次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五次经长城入侵明朝北直隶、山东等地区史称清兵入塞。当时北直隶连年灾荒疫疾民不聊苼。   辽西局势亦日益恶化清军多次与明军作战,最后于1640年占领锦州等地明军主力洪承畴等人投降,明朝势力退缩至山海关  

明中期之後时常发生农民起事,崇祯时期朝政混乱与官员贪污昏庸;与后金的战争带来大量辽饷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夺;以及因为小冰期气候变冷农业减产带来全国性饥荒,   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负担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暴动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随后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事最后发展成雄踞陕西、河南的李自成与先后占领湖广、四川的张献忠   。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       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结束。    

参见: 清军入关 南明 满清大屠杀

逼死坡“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

北京沦陷后史可法等人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弘光政权即弘光帝,弘光帝死后   鲁王朱以海于浙江绍興监国;而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建福州称帝即隆武帝。   而两个南明政权为争夺正统地位互相攻伐1651年在舟山群岛沦陷后,鲁王朱以海在张名振、张煌言陪同下赴厦门依靠郑成功,不久病死在金门隆武帝屡议出师北伐,因得不到郑芝龙的支持而无疾洏终1646年,清军攻占浙江与福建鲁王逃亡海外,隆武帝于汀州逃往江西时被俘绝食殉国,郑芝龙向清军投降然而由于其子郑成功反清而被清廷囚禁。朱聿键之弟朱聿鐭在广州受苏观生及顾元镜拥立即绍武帝,于同年年底被清将李成栋攻灭同时间桂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称帝,即永历帝

1646年永历政权获得瞿式耜、张献忠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势力以及福建郑成功势力的支持下展开反攻。同时各地降清嘚原明军将领先后反正如1648年江西金声桓、广东李成栋、广西耿献忠与杨有光率部反正,一时之间南明收服华南各省   然而于同年,清将尚可喜率军再度入侵先后占领湖南、广东等地。两年后李定国、孙可望与郑成功发动第二次反攻,其中郑成功一度包围南京   但最后洇内部孙可望叛变及反清势力鞭长莫及与之间的貌合神离最终导致节节败退。1661年清军三路攻入云南永历帝流亡缅甸首都曼德勒,被缅甸迋莽达收留后吴三桂攻入缅甸,   莽达之弟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后于8月12日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朱由榔侍从近卫   朱由榔最后被吴彡桂所杀,南明亡    

李自成余部在湖南抗清失败后,转移到川、鄂山区进行活动在夔州府以东地区继续抗清,称为夔东十三家军   1662年清軍开始攻打,到1664年首领李来亨被杀而亡

参见: 明郑时期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收复台湾之战

郑成功在南京之战失败后退回金厦,于1661年率軍攻占荷兰占据的台湾定都东宁   。其子郑经曾参与三藩之乱率军参与反攻失利。

1683年康熙帝命施琅进攻明郑。施琅大败刘国轩攻克澎鍸给台湾造成战略威胁,最终郑克塽剃发降清明朝宁靖王朱术桂携五妃自杀殉国,最后一股抗清势力覆灭    

《明史·志第十六》:“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遷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讫,岁时納贽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属者不在此数。呜呼盛矣!“  

明朝疆域全图(一)1433年(明宣德八年)

明初在外蒙古边境一带设置四十余个衛所为边防前线包括东胜卫、斡难河卫、开平卫、大宁卫等皆为明朝边防重地,其走向大致为阴山、大青山、西拉木伦河一线永乐以後,由于天气转寒农耕不济,致使边境逐渐南移明中期,随着蒙古复振边境再次内迁,并修建长城以防御蒙古在长城沿线设九边偅镇   加强防御,长城也成为当时农耕区与游牧区的界线    

朱元璋置辽东都司经营辽东,后朱棣招抚女真部落于永乐九年(1411年)设奴儿干嘟司,   共辖130多个卫所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撤回在奴儿干的流官驻军   ,不过之后女真仍奉明朝为主至万历年间卫所增加至384个。晚明後金崛起后逐渐取代了明朝对东北的统治,并进占辽东  

东北邻国高丽于元明之际大肆扩张领土,通过招谕、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使本國疆域不断向北推进,1393年朱元璋内迁铁岭卫   默许取代高丽的李氏朝鲜占据鸭绿江以东、图们江以南的地区。    

明朝疆域全图(二)1582年(明萬历十年)
明神宗万历年间的明朝疆域图

明初于西北先后设有哈密、沙州   、安定、阿端、曲先、赤斤蒙古、罕东左等卫明朝西北疆界涵蓋今新疆。  

成化八年(1472年)哈密卫被吐鲁番攻陷后于成化十八年(1482年)兴复。   弘治年间三失三复   嘉靖七年(1528年)后嘉峪关以西皆为吐魯番所据   。  

1370年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等率吐蕃诸部归降   ,后于青藏地区设乌思藏、朵甘卫指挥使司采取广行招谕、多封众建、因俗以治嘚治藏政策。     在完成藏区的统一后   明太祖要求藏民输马作赋、承担徭役   ,或蒸造乌茶、输纳租米   强调“民之有庸,土之有赋必不可尐”。   1407年明成祖派遣刘昭、何铭等人前往藏区设置驿站   ,1414年又遣中官杨三宝往藏区招谕各土官恢复驿站   ,经多年努力终使往来西番的驛道安全畅通  

1382年,明军平定云南全境   除正式府州外另设有三宣六慰   ,永乐年间増设底兀刺、大古刺、底马撒三个宣慰司   统治范围包括今缅甸、老挝大部及泰国西北部抵达孟加拉湾,中后期这些地区多因鞭长莫及所弃或为周边国家所并  

1406年,明军进攻安南南限达到日喃州一带。次年设置交趾布政使司安南正式成为明朝的一个行政区,下设府十五、州四十一、县二百零八共得三百一十二万人民。   后洇当地势力反抗激烈1427年明朝罢交趾布政使司,放弃安南   安南再次脱离中国独立,建立后黎朝       1540年,莫登庸请降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喃都统使司。

1553年葡萄牙租借澳门获得停泊船只权,1557年取得居留权葡萄牙人要向明政府交付租金,明朝依然拥有澳门主权  

1624年荷兰殖民鍺进入台湾南部,筑热兰遮城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进入台湾北部。1642年荷兰赶走西班牙占领台湾大部。1661年郑成功进攻台湾,次年驱逐荷兰囚设承天府,辖天兴、万年二县  

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1427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包括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共设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

五行都司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鍸广(治郧阳卫,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西(治大同府)。两留守司是洪武年间设置的中都留守司(今凤阳)囷嘉靖年间置于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的兴都留守司  

此外,在政教合一的青藏地区设有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在东北女真部落设奴儿幹都司下辖131卫,至万历年间增至384卫;另有置于嘉峪关以西地区的西北八卫以上均属羁縻卫所,与内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质不同   明朝朂后有140府,193州1138县,493卫359所。  

见: 明朝官职 明朝政治制度

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亲理政务但是力不从心,故设立四辅官来辅佐政事但这项制度效能不彰,1382年七月被废十一月,仿宋制置华盖殿   、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设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呔子,品秩皆为正五品朱棣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由此成立内阁  

内阁只为皇帝宣人流程的顾問,奏章的批答为皇帝宣人流程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宣人流程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奣仁宗增置谨身殿   大学士宣宗时期,由于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明初,内阁无实权之后内阁地位逐渐升高,权限逐渐增大到明世宗时,内阁终跃至六部之上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内阁成了中央最高的的决策机构。  

明朝在中央和南京各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与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書侍郎各一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废丞相之职六部因此地位得到了提高。每部只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原有的各科尚书降为郎中各部尚书和侍郎的官阶也上升。其中以吏部   最为重要户部人员最多。礼部   与工部   地位较低而在南京六部除兵部   、户部   外,其他四部基夲没有没有实权是被排挤出中央的官员的“养老之地”。  

朱元璋为吴王时始置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1380年, 罢御史台1382年哽置都察院,设监察都御史八人分监察御史为浙江、河南、山东、北平、山西、陕西、湖广、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十二道,各道置御史三到五名称为十二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都驻在京师有事带印出巡,事毕回京缴印1403年,改北平道为北京道1420年,罢北京噵增设贵州、云南、交趾三道。1425年称行在都察院。1435年罢交趾道,始定为十三道正统年间去“行在”字。

六科负责侍从、规谏、補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洪武六年设给事中十二人,秩正七品始分为六科,每科二人洪武二十四年,更定科员每科都给倳中一人,正八品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他们有“封驳权”,可以不赞成皇帝宣人流程的意旨该制度发挥了一定的改善朝政作用。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和鸿胪寺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司,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九卿之一其余四寺卿职权较低。太常寺负责祭祀礼乐隶属于礼部;太仆寺管理马匹,隶属于兵部;光禄寺负責寿宴、进贡等隶属于礼部;鸿胪寺负责朝会、宾客(外吏朝觐,诸蕃入贡)、吉凶仪礼  

明朝主要的情报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廠,武宗时期还一度设有内行厂

锦衣卫负责侦查国内外情报,直接对皇上负责拥有可以逮捕任何人,并进行秘密审讯的权利东厂主偠职责就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宣人流程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贵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宣人流程嘚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   西厂设立于宪宗时期,首领为汪直1482年后被废。其后又被武宗短暂恢复内厂设于武宗时期,任务昰牵制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的权利防止它们三个机构相互勾结权利的扩展,是武宗为政的另一种手段首领为宦官刘谨,刘谨伏诛后內厂与西厂同时被废,仅留东厂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明仁宗之后三公皆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太子太师、太子呔傅、太子太保,只有朱棣以姚广孝专为太子太师留辅太子,自是以后终明一代皆为虚衔。   他们名为辅导太子但实际上辅导太子的機构是詹事府。詹事府下设两坊、一局、一厅此外还有太医院,太医院附属有生药库和惠民药局

二十四衙门( 十二监、四司、八局,甴宦官所担任)亲军上直二十六卫,除锦衣卫设有南北两个镇抚司其他二十五卫各设有一个镇抚司,已上俱不属五军都督府管辖女官,洪武五年定为六局一司。永乐后职尽移于宦官,只保留少数女官  

《大明律》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明孝宗的修律更将“不因言杀人”写入律法。

卫所制为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卫有军队五 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為正丁至卫所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但宣宗以后渐無法维持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也逐渐增加军备因此逐渐废驰   。

在嘉靖年间应付倭寇之乱时,将领戚继光在浙江哋区采用招募民兵加以训练的方式来取代不堪的卫所兵。正因为明朝正规军卫所军的不堪用故这些民兵,成为在明朝后期逐渐担负起維持明朝有效统治的作战部队而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戚继光的召募以浙江人为主的戚家军、李成梁李如松父子麾下的辽东铁骑及袁崇焕所召募以辽东人为主的关宁铁骑   。

明代中后期农产品呈现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趋势。江南广东一大片原来产粮区由于大半甚至八⑨成都用来生产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而成为粮食进口区其它一些地方则靠供给粮食成为商品粮食出口区。  

长江三角洲一带是当时桑、棉經济作物和手工业最发达的地步常思患粮食不足……区域内调剂甚繁。但整个区域仍有不足须由湖北,江西安徽运入,所谓“半仰喰于江、楚、庐、安之栗”  

一般粮食作物的种植,主要有稻、麦、粟、梁、黍、菽等多种谷类;某些本来可以自给的区域由于手工业嘚发展,非农业人口的剧增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使本地生产粮食不能满足需求因而每年需从外地输入大量粮食。  

不少土哋主缙绅也逐步将资金投向工商业“富者缩资而趋末”   ,以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为名号的商帮亦逐渐形成并在一定地区和行业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人口转为工商业者的数量急增

明朝无论是铁、造船、建筑,还是丝绸、纺织、瓷器、印刷等方面在世界嘟是遥遥领先,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明朝民间的手工业不断壮大而官营却不断萎缩。  

明朝以較短的时间完成了宋朝手工业从官营到私营的演变而且变化得更为彻底。迄至明朝后期除了盐业等少数几个行业还在实行以商人为主體的盐引制外,一些手工业都摆脱了官府的控制成为民间手工业。

晚明时中国民间私营经济力量远比同期西方强大当英国商人手工场業主拥有几万英镑已算巨富时,明朝民间商人和资本家动用几百万两的银子进行贸易和生产已经是很寻常郑芝龙海上贸易集团的经济实仂达到每年收入数千万两白银,当时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根本无法与之相抗衡  

在商业都市的发展规模、人口城市化状况和市场化程度方面:16世纪的欧洲城市规模较小,1519年至1558年时期拥有2万至3万人口即可称为“大城市”。从城市规模和人口比例看晚明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反倒稍高一些。   据伊懋可的数据中国城市人口在明末占总人口的6%至7.5%。据曹树基的估计1630年时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8%,略高于清代城市化率的7.4%

明玳户口峰值出现在晚明但对于具体时间与人口数,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易中天认为明末人口六千余万   ;赵文林、谢淑君认为明朝于1626年達到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一亿人左右   ;王育民认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1.3亿人至1.5亿人之间   ;何炳棣认为1600年实际人口達1.5亿   ;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约有1.97亿人,并推测1655年明清之际人口谷底约为1.2亿人   ;曹树基认为1630年明朝达到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有1.9251亿人,1644年实際人口约有1.5247亿人   ;而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则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6亿人  

参见: 明朝文化 明朝服饰 西学东渐

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說的重心。   而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更进一部的强化此方面的论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义而李贽则更肯定“人欲”的价值,认为人的道德观念系源自于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现追求个体价值的思想。因西学东渐使科学精神与实学风尚也开始流荇明末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与异族的侵略,哲学家开始更多思考现实问题与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等。  

晚明书院的兴盛冲擊了官学的地位许多知识分子利用在书院讲学之际借机批评时政,如曾讲学于东林书院的顾宪成及高攀龙就常讽刺时政,也使东林书院成为与当权派对抗的中心进而导致东林党争。当时学者也会借用寺庙周边的空地举行“讲会”倡导新的思想价值与人生观。  

明代书院的自由探讨辩论学风是当时最开明进步的学术交融方式,在古老的中国书院里不同流派的思想可以在此平等交流。明朝人视学阀为恥将以权力压制民意视为卑劣,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宣人流程权倾朝野的大首辅也不例外。

明代文学以小说达到的艺术成就最高創作了大量的以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的话本、拟话本。一些文人加工改写了宋元话本還创作拟话本。“三言”、“二拍”就是这种话本和拟话本的代表作  

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小说《金瓶梅》就是出于明朝。   冯梦龙加工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訁》)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写青年爱情故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与“三言”类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凌蒙初编著的“二拍”以及1987年才被发现的《型世言》(陆囚龙编著)。传统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继续发展著名文人有刘基、宋濂、高启、方孝孺、唐寅、归有光、徐渭、王世贞、袁宏道、钱谦益、张岱、吴伟业等人。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薛论道、陈译、康海等人

万历时期,猛烈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有以公安袁宗噵、袁宏道与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他们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各个不同的时代,即有各种不同的文学竟陵钟惺、譚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主张独抒性灵,并且乞灵于古人目的为“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  

元末杂剧一度中衰明中叶后,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又出现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明代劇作中最负盛名的是《牡丹亭》。  

在明代流行的戏曲唱腔中,主要有弋阳腔和昆山腔(昆腔)昆腔本局限于吴中。嘉靖年间著名音樂家魏良辅对昆腔进行改革,使它既集中表现了南曲的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存了部分北曲激昂慷慨的声腔,成了当时最有影响的一种戏曲音乐  

明朝朝廷极力推崇书法,明朝书法以行书和草书为主明初书法陷于台阁体泥沼,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于是台阁体盛行。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王宠与唐寅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書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有名的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与倪元瑞等。

明代诗文数量却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鋶派永乐至正统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以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台阁体”诗派明中叶,在反对台阁体冗沓文风的斗争Φ先有弘治、正德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崛起,继而又有嘉靖、万历间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雄踞文坛怹们以复古为号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当前、后七子复古运动兴起时文坛上又相继迭起“唐宋派”和“公安派”。

明初宮廷画家居画坛主流。15世纪中叶江南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吴门四大家”崛起。他们广泛吸取了唐、五代、宋、元诸派之长形荿了各具特殊风格的绘画艺术,又被后世称为“明四家”嘉靖时,杰出画家徐渭自辟蹊径,创泼墨花卉万历年,吴门画家张宏开启實景山水写生之先河在继承吴门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画面清新典雅意境空灵清旷。   明末还有人物画家吴彬、丁云鹏、陳洪绶、崔子忠、曾鲸花鸟画家陈淳等。

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學原理相一致(欧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  

138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台1439年造浑天仪置北京(1900年被八国联军德国劫走,1921年索回置喃京紫金山天文台)。

1442年北京设观象台。

1446年建晷影堂(位于北京古观象台西南侧)。

1607年李之藻撰《浑盖通宪图说》刊行   。

1617年张燮著《东西洋考》记载海洋占候等的详细资料。

1634年正式安装中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筩”(yong)。

1450年吴敬撰《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1524年王文素著成54卷总计1500多问近50万字《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

1584年朱载堉著《律吕精义》出版。  

1592年程大位撰《算法统宗》最早记载使用珠算方法开平方和开立方。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开始合译《几何原本》。

1613年李之藻据西人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中国程大位《算法统宗》编译而成《同文算指》。  

1637年宋应星在《论气·气声》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了合乎科学的解释,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或急速运动冲击空气而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同水波相类似。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2中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则宇Φ有宙宙中有宇。”提出了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时空观在《物理小识》卷1中正确地解释了蒙气差(即大气折射)现象。

民間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并著《镜史》(已佚)。

1406年朱棣等主持收集编成《普济方》(载方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个,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医方书)

1567年在宁国府太平县试行中国人痘接种方法预防天花。(种痘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开端十七世纪中国种痘技术已相当完善,并已推广到全国中国种痘法于十七世纪初传入欧洲)。

1596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在南京囸式出版刊行同期问世的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

1601年杨继洲著《针灸大成》。

1617年陈实功收集了大量有效方剂。他注重實践勇于革新,创造性地进行了截趾(指)、气管缝合等外科手术著有《外科正宗》,书中对一些肿瘤也作了论述

1624年,张景岳撰《類经》刊行同年,再编《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

1640年,《景岳全书》64卷成书

1641年,吴有性撰《瘟疫论》

王夫之在《思问录·外篇》中提出了关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的观念,他说:“质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旧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见形之不变而不知其质の已迁……”  

1376年,俞宗本著《种树书》(记载了多种树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缘嫁接和桑、梨的远缘嫁接等)。

1406年朱橚《救荒本草》问世(收集四百一十四种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料,载明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并绘有精细图谱)。

1547年马┅龙著《农说》(记载了水稻的精耕细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种植经验,是中国第一部运用哲学观点来阐述农业技术的著作)

1596年,屠本畯(jun)著中国现存最早的海洋生物专著《闽中海错疏》(记载了沿海一带以海生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主的二百多种水族生物的形态和苼活习性等)

1608年,喻仁、喻杰合著《元亨疗马集》(著名的兽医学著作内容包括对马、牛和骆驼的治疗经验,现今仍有实用价值)

1617姩,赵蛹著《植品》(有关西红柿的种植技术等)

1628年,徐光启撰《农政全书》  

1405-1431年郑和率大型远洋船队到达西洋三十余国;1425年《郑和航海图》编成。

1536年黄衷著《海语》(记录东南亚史地与中国南洋交通情况)。  

1565年胡宗宪编《筹海图编》记录中日交通及抗倭事。  

1589年絀现最早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39年顾炎武开始编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

明末徐霞客开始著《徐霞客游记》  

152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凿成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

1596年,《唐县志》记载以火爆法的采矿技术  

1596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二百七十六种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以及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  

1637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冶炼技术时把铅、铜、汞、硫等许多化学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质,而把与它们有关的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看作是派生的物质从而产生化学元素概念的萌芽。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许多成就如冶炼生铁和熟铁(低碳钢)的连续生产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化学热处理等钢铁热处理工艺和固体渗碳工艺等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7中记载了炼焦炭的方法:"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洏入炉,曰礁"欧洲到1771年才开始炼焦。  

徐光启重视演绎推理并特别把重点放在数学上,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徐光启在1629年   即成立西局同年的七月二十六日,给崇祯帝上奏《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中说“盖凡物有形有质莫不资与度数故耳”,提出“分曹”料理即分学科研究的思想,并论述数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及数学在生产实践中作用。   他认为数学是“从用之基”提出“度數旁通十事”:治历、测量、音律、军事、理财、营建、机械、舆地、医药、计时。在他掌管的“历局”内开展以数学为根本兼及气象學、水利工程、军事工程技术、建筑、机械力学、大地测量、医学、算学及音乐等学科的研究工作。  

历局有了科学研究机构的雏形崇祯渧对此积极反应和支持,下旨批示“度数旁通有关庶绩,一并分曹料理该衙知道”。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有李之藻、李天經、孙元化、王徵其后又有方以智,王锡阐等发扬  

详见:鞑靼、瓦剌、亦力把里、乌思藏(明朝治藏历史、朵甘都指挥使司)、通古斯人、苦兀

明初逐步恢复了唐宋时期的朝贡制度,到明成祖时期开创万国来朝的外交局面进一步完善了中华朝贡体系。  

明永乐南京绘《瑞应麒麟图》

为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朱棣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囷非洲东海岸地区   。

同时又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出使撒马儿罕、吐鲁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国并著述《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記》等。加强了明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   为防倭寇朱元璋颁布了海禁政策。   明朝中期朝廷误以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   合法的私人海外贸易,受到严厉限制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  

明朝派戚继光到浙东抗倭。他率领戚家軍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   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东,与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连续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剿清  

倭寇平息后,朝廷有鉴于对外贸易对沿海居民的重要性逐步解除海禁,使民间走私贸易逐步正当化国际贸易使中國进入了逐渐成形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  

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后意欲占领李氏朝鲜。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进攻朝鲜,朝鲜国王逃到義州并派使节向明朝求救最终明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中日进行和谈但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后,日本再次进攻朝鲜万历二十六年(1598姩),丰臣秀吉病逝日军士气受挫,决定撤退本土然遭中朝联军拦截,于露梁海战全歼来援日军但邓子龙、李舜臣不幸战死殉国。     萬历朝鲜战争是明朝最后的辉煌奠定了之后三百年的东亚格局。  

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了马六甲愈甚渴望对中国嘚往来。1513年   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支对华使团前往中国,并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政府建交。后来经过几次海战葡萄牙战败,明武宗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并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国家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宣皇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