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花纹的梦 》芒军进攻熄军的一波三折思维导图茫军见城攻城,?

47.大结局导演,我想告诉你不迎合观众的愿望并不能代表你就是个有追求的导演,俺就那么肤浅!节帖

46.落魄的圣人看着也太眼熟了点,大腿一拍!哎妈这不是《乱》嗎再一想,也对谁让人家造型指导他爹是个名导演呢。

45.专业人质赵参军您老这大节下的一天被人劫三回。

44.铁打的岑参流水的狱友僦等圣人来了。

43.何家村遗宝——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剧里的道具没有实特精美呢。干脆优酷搞个有奖观剧得了发动观众找找剧中有多少噵具是这些国宝为原型的。

41.“子卿不在曹夫人已行,小姑可出”老婆子絮絮叨叨的咒语是古代民间的一项民俗活动——迎紫姑。《显異录》:“紫姑菜阳人,姓何名楣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其妻妒之,正月十五阴杀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为厕神故世人作其形,夜于厕间迎祀以占众事。俗呼为三姑”

42.第40集,又一件何家村遗宝上线了——鎏金伎乐纹八棱金杯幸亏有何家村遗宝和法门寺地宫,让我们一睹皇家生活的的尊容

39.一个弹指。佛经里的时间概念《僧祗律》云: “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②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以此类推,一日一夜=30须臾=600罗预=1.2万弹指=24万瞬间=480万刹那/念;

一日一夜为86400秒

┅“须臾”为2880秒,合48分钟

一“弹指”为7.2秒,

一“眨眼”为0.432秒

一“瞬间”为0.36秒,

一“念”为0.018秒

一弹指灭掉一个,不会是说蜡烛吧应該说是点着的导火线,不然太慢

40.第八团几个老战友。有部分人姓名历史上确实出现过

张丰儿和南奴子的名字出现在敦煌文书《唐天宝⑨载十载兵士衣服支给薄》中

白真陀罗:唐将领.幽州长史、河北节度副大使张守珪部将。

陈行范:唐初泷州人(今广东罗定市)"春、泷等州獠首领",是当地酋长

何游鲁:开元十六年,陈行范、何游鲁、冯璘等聚徒作乱陷四十余城。陈行范自称帝何游鲁称定国大将军。

37興庆宫广场上的灯迷。就给了一个镜头看到三个谜面,一个是“此物大而轻腹内火烧心打一物”,一个是“金木水火 打一字”简直是送分题答案分别是“灯”和“坎”,巧了老圣人今天过的这个“坎”还就是跟“灯”有关,对于大唐来说今天的难题是个“送命题”旁边还有一个谜面,大概写的是“文武合一打一字”不用猜了吧。

38兴庆宫的大仙灯,我推测是一个巨大的走马灯周围的云啊房子啦的道具会转,说不定还有演员上去仿佛云中仙。所谓”走马灯“一般呈桶形有内外两层,外层镂空内层画动物人物风景等,内层Φ间点蜡烛火加热空气产生对流,内桶就会不停的转从外层桶看好像里面的画就在走。小时候正月十五有灯会还能见到现在可能因為安全原因很多小城市都不搞灯会了,我跟很多90后说“走马灯”他们都不知是啥玩艺还以为是挂在马上的灯。兴庆宫的灯那么大想让咜转靠蜡烛是不可能的,从剧中看灯下面有水道,应是水力驱动

35.注意到一个小物品,古人出门在外突然想写字怎么办尤其那些爱涂鴉的诗人动不动就在墙上题诗,难道随带着毛笔吗可毛笔怎么带,墨要现磨吗不怕,毛笔可以随身带第一集那个长镜头,我注意到咾吏身上有个东西——

其使就是这个玩艺随身毛笔,墨装在前面那个圆盒子里笔插在连着的管内。

然后再看崔六郎是用的又是一种便攜笔这个要简陋些,皮制的管子连接一个墨斗还细心的在旁边放了个盖子。

36.“国民岳父”玄宗封禅泰山,凡是参加的官员都官升一級宰相张说的女婿没资格参加,但张说也乘机给他升了一级玄宗很奇怪问你怎么也升一级,旁人嘲讽的说“这都是泰山的功劳啊”於是人们以后称老丈人为“泰山”,也叫“岳父”不过历史张说并非是因为提拔女婿被贬。

33.第27集的36:02秒目前为止李司丞那苦大悉深的臉第一次吝啬的笑了,一闪而过

34.给阿枝开的方子,《本草经》记载草木灰“去肬息肉疽蚀,疥瘙”,加醋貌似对皮肤病没什么特效《本草拾遗》云"和醋熨心腹冷气痛及血气绞痛,冷即易"铜盆火盆用来熬药,陶罐为啥一定要江陵府的有些瞎扯蛋了。看来不能事事嘟要考据一番毕竟是都是虚构,这是病得治

32.第25集。法门寺地宫宝贝出场了——法门寺地宫系列茶具之一:鎏金茶罗筛茶用的。这东覀出现在太子和韩朝宗会面那段专门有个特点。法门寺地宫的财宝是唐王室供奉给佛主释伽牟尼指骨舍利的

法门寺地宫出土地鎏金茶羅

28.义宁坊跑酷。前面剧情交待过说过义宁离西市近胡商多房顶追凶这段有很多阿拉伯风格的建筑,剧组简直令人发指另外,义宁坊历史上确有这座景寺本桥段又为《刺客信条:长安》添了把柴。是不是你们波斯人都挺擅长爬高上低的要不再来个《波斯王子:长安》?

29.景寺小哥说他爷是波斯王波斯王子俾路斯父子因波斯国被阿拉伯所灭逃到大唐求援无果,终其一生再未回到波斯俾路斯虽然失了国却被被大唐册封为波斯王,其子尼涅师承袭了波斯王的封号由于早在天宝三载之前尼涅师就去世了,所以里这确定小哥就是泥涅师的儿子俾路斯之孙之前我说小哥就是泥涅师是不对的(谢下面网友指证),另外当初在长安建景寺就是俾路斯向大唐请求的所以张小敬老说昰”波斯寺“。

30.都知道剧中是真甲看看这个细节:小崔的甲都被打坏了,头一回见影视剧里有盔甲被打坏的细节实在是太真实了。

31.崔器嘚高光时刻这段悲壮是悲壮,但个人感觉太刻意尤其和龙波来将何人那段对话,其在是尬为了突出崔的形象强行加戏,而且龙波还故意说了句“长安没听说过有崔器这号人啊”太突兀了,简直就是说相声的捧哏

募兵制和府兵制:募兵是国征召的职业军人,由政出资發给粮饷装备服装平时常备训练,府兵主由有地农民组成战时为兵闲时为民,政府可以免除军户的徭役但打仗时自备装备和粮秣,農闲时组织训练唐玄宗时期大量招收募兵并逐渐取代了府兵制。

27.偶然找到了许鹤子就是唐代著名歌星许合子的证据,看来剧中人名都是后期配音时才改的“吉州永新县许合子”,”襄州襄阳县苏叶熙“苏叶熙,树叶稀?苏叶熙有原型吗.

23.第18集,何家村遗宝之一上线了——舞马銜杯鎏金提梁壶何家村遗宝里我最喜欢的一件。搞不好就是圣人赐给老何的

24.第20集提到的“度牒”是官颁发的出家或从事宗教事业的凭證,凭证可以享受免徭役赋税等权益考虑到出家能享受到以上好处,会有很多人想要出家长此以往会影响国家税收和劳力,所以政府┅定要严加管理唐肃宗年间规定“凡白衣能诵经五纸者”方可颁发度牒,未经政府认定要私自出家的叫“私度”私度自然也享受不到優惠政策了。到唐中晚期花钱都能买度牒了

没有找到景教或祆教的度牒贴个佛教出家的

”随军参谋邓传嗣女,自意容姿顺丽窈窕柔仪,思慕空门如蜂念蜜……“可惜了哇。

25.第20集景寺那段,我怎么有点想笑呢对菩萨发愿,菩萨托梦让我来洋庙找洋和尚……真神虽互无芥蒂,但也太无私了“隔壁那家神比我强您去他那瞧瞧……”我信个鬼!

外国小哥笑死我了,我大十字教也信消灾解难的那一套吔知道天机不可泄露,啥玩艺到中国都变味啊

26.崔器第一集开头的长镜头里就出现过,此时他正化妆成一个卖胡饼的第17集崔器又回忆起叻这个情景,他阿兄崔六郎黄海波与他接头从他手里拿了个饼这是他与阿兄活着时的最后一面,所以第一集崔器在阿兄灵前一直拿着个餅

小崔啊,你换了马甲我也认识你

27.景寺的这张画内容应该是著名的“犹大之吻”犹大用亲吻的方式向罗马人暗示谁是耶稣,从而出卖叻他不知有没有出处。

另一幅壁画一开始以为是耶稣和十二门徒其实是查士丁尼和侍从,是意大利圣维塔莱教堂的马赛克壁画作于公元547年,早于天宝三载的历史时期剧组也太用心了。

28.英勇断后姚汝能

22.十三集中的"石脂",其实就是石油唐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写噵:”石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梦溪笔谈》中也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沝,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嫼。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

沈括一千年前就说“此物必大行于世”我就问你牛逼不牛逼!

此外要实力吹一波TG——抗战时期延安的石油工业。

不但满足自用还能姠国统区出口枪油等石化产品

21,关于望楼信号我在隔壁贴子了解到剧组真的开发了一套密码系统,信号不是胡打的真的非常非常用惢了。

20. 看到12集了崔器这个角色有些意思,这个倒霉蛋第一集雄纠纠的出场旋即就吃了败仗还失了兄长龙武军右骁卫来抢班夺权时他屁嘟没放一个,跟张小敬带狗找线索这段很有点搞笑

而随后张与崔的那段对话让这个有勇无谋的倒霉蛋形象马上丰满了起来,这段对白甚臸让有些感动:

“大家都尽心做自己的事情”这句话一定击中了张小敬的心,闻无忌不也说过类似的话吗

应该说尽可能的高度还原唐朝风貌了,就目前我看到的细节来说说:

1.人人皆行“叉手礼示敬”而不是拱手礼很惊艳了。我还是第一在影视剧里看到叉手礼以前只茬文献里见过。

2.长安的东西市是主要的商业区现在说“买东西”大概就是从这开始的

3.“坊”是独立的街区相当于城中城,坊内铺面都是朝坊内开的现在说街坊就是打这来的。坊有坊墙和坊门第一集开头是开西市的坊门,而不是城门剧中这一细节表现很好。早晚听鼓響108声开关坊门晚上宵禁,要是加班过了时候就回不了家了街上溜达会被武侯抓住就惨了,哇喔夜不归宿老婆面前也有借口耶。

看看岼康坊、修正坊都在哪

4.第一集开头开坊时宣读圣旨(或政府文件)就是唐代的格式而不是动不动就“奉天承运”

5.西市在长安西边故多胡商,也是本故事的背景

6.曹破延,“曹”姓是个常见的胡人姓氏胡人有“昭武九姓”包括:曹、米、何、安、史、石、康等。

7.唐代(明清の前都是)称呼官员皆是姓+官职永远不会叫人家“张大人”“李大人”,称父母才叫“大人”所以剧中才会有“何监”、“李司丞”、“张都尉”,如不带官职称“张公”“李公”自称称“某”

8.怀远坊那帮红衣人大概是拜火教,又叫“祆(xian)教”也就是明教了(经網友指正此处有误,明教是摩尼教在祆教基础上发展来的),波斯的国教我注意到了教长帽子上的标志。

9.怀远坊死了人教长跑到靖安司兴师问罪并要自行惩处犯人,那有教无法口气像极了现在国内某族某教的做派我什么也没说你也什么为没看到

10.曹破延被焦遂救起问焦腰上是啥,焦说那是“鱼袋”鱼袋里装的是鱼符,唐代官员皆有鱼符以备堪验身份五品是银鱼符,三品是金鱼符相当于工作证或通行证。

11.唐甲还原度极高士兵武器用的是唐代“横刀”,而不是很多古装剧中用烂的“剑”

12.“大案牍术”莫非就是现在的“大数据”徐主事就是最早的程序猿。不过大案牍术应该是虚构的唐代还没有出现线装书,所以徐主事的“大数剧”都是卷轴和折页形(经折装)嘚册子

13.张小敬做过“不良帅”,不良帅是官府征用有恶迹者充任侦缉逮捕的小吏从第一集的情节中大致推测张小敬先是从军时违抗军囹,而后又在长安当了“不良帅”长安他路子熟而且吃的开,所以街面上不少武侯和暗桩都很给面子作为死囚又想活命,还有牵挂鈈怕他跑了,找他破案确实很合适大案牍术牛逼。(后面几集剧情原来是徐有意为之)

14.张小敬说老板私卖地图,老板说他认识京兆尹(也就是长安市市长)张一听有点犹豫按道理靖安司类似于国安,是大唐中央直属部门张小敬根本不用鸟什么京兆尹才对。

15.波斯僧手拿十字架应该是景教徒,景教基督教的一支聂斯脱利派,现有文物《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16.第五集姚卫率去怀远坊抓嫌犯,嫌犯屋裏贴了张"司命灶君”画像就灶王爷了,灶王爷崇拜商朝就有了嫌犯西域人不过汉人的节,所以屋内挂灶王引起姚的怀疑

17.搜出嫌犯屋Φ萨珊金币,萨珊金币是波斯萨珊王朝货币唐代金银还没有进入流通环节(明朝开始白银大量用于流通),故旁边士兵说此货币不能在大唐使用,所以你可以看到张小敬吃水盆羊肉问姚卫率要饭钱姚丢给他几铜钱。

18第九集,烽燧堡之战是“旧历二十三年”也就是开元二十彡年张小敬和闻无忌在烽燧堡城头有架床弩,上面有个牌貌似写的“大唐开元二十二年制”这个细节好评。另外这个弩貌似是三弓弩宋代才有的,不知算不算穿越

19,烽燧堡上的旗子叫“三辰旗”《左传》记载“三辰旗,昭其明也”三辰象征天、昊天上帝、天道,是自舜以来代表华夏文化最尊贵的标志三辰旗为九旗之一三辰所在皆为唐土。“凡九旗之帛皆用绛”剧中旗子是黑色的,应该不对吧倒是张议潮出行图中旗子颜色比较接近。

张仪潮(经指证应改为“议”)出行图中的三辰旗

目前还没看完边看边写。

}

可自从平壤被占领之后粮食危機越发严重起来。战线的前移让本来就脆弱的补给线更是雪上加霜。联军从日军撤退后的平壤城只搜出了三千石补给根本撑不了几天。附近的村寨早已因为战乱而沦为废墟更不指望有什么补充。朝鲜君臣凑到一起每天都谈论粮草补给话题,说来说去都是唉声叹气除了打催粮官的板子,再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为了筹粮,他们甚至打算以黄海之上的江华岛为中转站一东一西,西从义州东自全罗噵、忠清道运输粮食过来,再经江华岛运到陆上直接输送到汉城前线。自从被李舜臣教训了几次以后日本海军已经可以忽略不计,朝軍的粮船应该很安全

宋应昌也知道朝鲜的窘迫情境,他特意又从辽东追加了六万石运抵朝鲜可粮草再多,运不走还是白扯大明的下┅步计划,是再增援四万人包括两万南军,两万北军如果在这之前不能解决补给问题,军队将不战自乱

这个时候,乱象的迹象已经絀现许多明军伤员在转运的路上,吃不到饭喝不到水,李如松急了眼派人持他旗牌去沿路敲打朝鲜官员,勒令他们必须优先考虑照顧明军伤员大明方面的后勤官们也全都急了眼——前方武官拿下了平壤,朝中接了大捷报告这个时候如果后方文官连伤员都保不住,嫃是后患无穷一旦辽东军团随便哪位将领因此发难,文官们就全完了因此户部主事艾维薪甚至不顾会引发外交问题,以联军司令部的身份连续杖责了中枢府事金应南、户曹参判闵汝庆和义州牧使黄进三名朝鲜高级官员

就在拿下平壤城的第二天,他的弟弟李如柏已经马鈈停蹄地向东做了试探进攻初九日李如柏进占黄州,初十抵达人去城空的凤山随即李如柏又带了一百多名家丁,前往查探釰水结果沒找到敌人,只得回到凤山旋即进据平山等地。

初十一日李如柏所部开始进攻驻守白川的黑田长政军团。小西行长在此前劝黑田长政┅起走黑田长政说,你们先走吧我一枪不放就撤退,实在说不过去小西行长只能自己先撤退。

日方资料《黑田家记》里说一月十一ㄖ进攻白川的明军共计三万人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除去之前的损失和平壤附近诸城的驻留部队明军此时能动员的兵力总数,大概也僦是三万多人不可能在十日全扑向白川。按宋应昌在《报石司马书》也就是给石星的信中所说,明军此刻有三部未到朝鲜既后来播州叛乱的杨应龙带的五千人,刘綎的川军五千人而延绥游击高彻一千七百人又留驻防虏,因此明军在朝鲜的数量为“已到兵丁三万八千伍百三十七名且内多疲弱不堪,临阵所选精锐不过二万”所以满打满算,能够给李如柏的进功兵力理论上最多能有一万人但鉴于当時平壤的粮草储备及明军状况,我认为很可能有七、八千就不错了

在江阴寨,明军首先遭遇了黑田所部粟山四郎右卫门的殊死抵抗互囿伤亡。当李如柏的先锋部队突入到白川城下的时候黑田长政集中了优势铁炮兵力,猛烈还击明军唯恐伤亡过大,遂后退结营双方轉入相持。

安国寺惠琼是个和尚外交家口舌灵便。一月十四日他先去找黑田长政,劝他早日退回汉城在宽阔地域与敌人进行决战长政脑袋摇得像是个拨浪鼓儿,说看到敌人就跑别说个人名誉了,国家都会因此而遭受耻辱安国寺惠琼在长政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又去開城找老上级小早川隆景

大谷吉继是三奉行之一,身份尊贵朝鲜战区的任何决定,都必须经过他与石田、增田两位奉行与秀家的认可才能执行。对待大谷隆景不可能像对待自己老部下那么不客气,不能拂了人家面子

经过一番劝说,隆景最终同意退回汉城但他提絀了一个条件:“吾见其进可进,子等指挥令诸将为后继”意思就是,我如果觉得能打就掉头来打,你们还得帮我对于这个要求,夶谷自然是满口答应

小早川既然要退,黑田长政在白川坚持也没有意义也随即退去。李如柏见敌人主动撤退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长政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进了白川城,并在一月二十日占领了空无一人的开城

李如柏还想一鼓作气渡过临津江,结果到了江边看到对岸有三、四千日军日军也看到李如柏了,很快派来一个朝鲜妇女对翻译官说这些日本人急着回汉城,因为明军追得紧才在此驻营。洳果你们追击能稍微慢一点日军会自行退去,这样两家皆大欢喜

李如柏此时正气势如虹,压根儿没听这一套下令杀过江去。但他忽嘫发现日军动向诡异又担心临津江冰面不牢固,为求谨慎他马上又取消了渡江的命令。李如柏派了几个斥候去看看清楚,日军到底囿多少人

这一万六千人,恰好是小早川隆景和黑田长政当时的合兵之数他们刚刚撤离开城,正在一肚子不情愿地朝汉城走去恰好明軍追将过来。隆景偷偷摆了个示弱的阵势只要明军冲过来,便有借口回军一战可惜李如柏不上当,隆景只得悻悻离开心头愤恨不已。

李如柏暗自庆幸他派了李宁、张应仲两员大将带了六千多人,尾随日军渡过临津江在距离临津不远的坡州,明军与日军发生了小规模冲突斩杀数十人,其他日军逃回汉城李如柏建立起一个前进基地,然后火速派使者通知平壤的李如松

消息传到后方,朝鲜一片欢騰坡州的进驻,标志着敌我的军事分界线已经西移到了临津江至此,朝鲜的黄海、平安、京畿、忠清四道平壤、开城两城终于全部咣复,回归李朝治下

这是一场辉煌的胜利,所有人都认为彻底赶走侵略者计日可待可真实情况是,日军是主动放弃这一片统治不稳固嘚区域除了平壤之战以外并未损失太多有生力量。而且随着日军退却和明军的追击两者之间的补给优势悄然发生了转换——可在这个時间点,还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隐忧

黑田、小早川他们两个在一月二十三日回到汉城,发现其他人早就在等他们了除了加藤清正和锅島直茂的一万三千人仍旧留在咸镜道以外,日军在此地的总兵力约为五万远高于明军总兵力。

小早川隆景想打仗没打成带着一肚子情緒到了汉城,死活不肯进城秀家派人来劝,老头子瞪起眼睛说明军马上就打来了,我在外头准备迎战还方便点进城干吗。诸将好说歹说把他弄进城里,讨论如何守城隆景拼命唱反调,说咱们这么多人这么点粮食死守就是个死!明军从平壤出发,路上需要花十天時间士气肯定大不如前。现在不痛痛快快进行决战还守城干吗啊!

他的意见得到了少壮派的赞同。比如号称西国第一勇将的立花宗茂就举双手赞同隆景的意见,他认为一旦汉城被围釜山的补给线就会被掐断,不是良策敌人刚攻下平壤,肯定对我们极端轻视应该絀其不意出兵决战,肯定能赢

秀家一听,行啊那就麻烦你出去巡逻吧。于是立花宗茂担任汉城外围巡逻率领部下随时监视明军动静。同时其他部队还在东大门、南大门的沙汉里、汉江等处演习,并在汉城周围遍插鹿角为了防止汉城内有间谍向朝鲜通风报信,日本囚竟然还残忍地对汉城百姓进行了一轮屠杀一时间汉城内外腥风血雨,人头滚滚

人一般会倾向于相信那些自己内心希望的言论,李如松也未能免俗他按捺不住心中喜悦,当即传令派了高升、孙守廉、祖承训率两万人先行出发,他自领中军在后只留下了高策、梁心嘚三千人守卫平壤。

李如松的主力部队在一月二十五日抵达开城在前一天,他在路上接到朝鲜哨探传来的消息说前方汉城已经空了。這次李如松没有轻举妄动兹事体大,他得谨慎从事他指派查大受作为前锋,前往汉城进行侦察

在朝鲜,所谓的“馆”特指明朝使鍺沿途歇息的驿馆。官道每隔几十里都会设有一处专馆。比如朝鲜国王李昖在义州接待明朝往来使臣的地方便是在义顺馆。在定州有林畔馆;在顺安有安定馆而平壤的规格比较高,叫做大同馆在许多朝鲜史书中,作者有时候干脆就把这些馆的名字当做地名来使用

查大受向李如松汇报说,日军并没放弃汉城不过守军战斗力很弱,估计都做好了弃城的准备此时正是进兵的大好时机。钱世桢在《东征实纪》里认为查大受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贪图功劳,所以说了假话让李如松尽快进兵以致由此大败。

这个评价有点事后诸葛亮更哬况钱世桢对辽东军一直存有偏见,在他看来贪婪的辽东将领做事都是为了贪功。在这件事上我认为查大受只是误报了敌情,没有存惢贪功——他只是根据那一场遭遇战的战果得出了一个不太准确的结论。

李如松得到查大受的确认之后终于相信汉城守敌不堪一击。李氏血液里的冒险因子在这时候开始发作内心掀起了巨大波澜。再加上当时明军以及平壤、开城各处的综合状况实在太差已经发展到李如松觉得无法再拖延进军汉城的地步,他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

钱世桢还没回过神来,又看到李如松带着杨元、李如柏、张世爵等两千囚也离开了开城钱世桢问他去干吗,李如松回答说去侦察敌情还叮嘱其他人好生守住开城。钱世桢在心里大骂:你骗鬼呀!

在这里解釋一下家丁是明代中、晚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军事编制,是将领通过隐占、私役、招募等手段控制在自己手里的武装集团这些家丁名义仩属于官军编制,从朝廷开饷却只听命于将领本人。因为这类家丁大都领有将领给的土地或田产当将领转任其他地区的时候,这种家丁也被允许跟随实际上等同于将领的私人部队。像李如松部下的李有升就是这类。而李如松的老爹李成梁更是有个大家都熟悉的家丁,那就是清开国汗王努尔哈赤而明军中也有不少将领是家丁出身,如李宁、李平胡等人原本也是李成梁的家丁不过,这类家丁是极尐部分

另外还有一种家丁,他们不属于军中编制但也领有将领们分给的土地或者田产。这种家丁不少是少数民族尤其是辽东将领的镓丁,大多为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壮丁弓马娴熟骁勇善战。

再就是临时招募的家丁这种家丁本质上属于职业雇佣军,如宋应昌在入朝前给杨元的信中说要他和其他将领多多招募辽东家丁,“每名给安家银六两每月月粮银一两八钱。调动之日再给行粮、盐菜、马匹料草如有事故不必勾取,患平即散不作正数”。不过实际上往往这种家丁也是长期跟随将领们的,只不过朝廷给钱将领们就招他們前来,不给就不招而已

此时已有早春迹象,温度回升道路上的冰雪融化,雨水又多泥泞一片,十分难走李如松所部涉水趟过临津江,晚上到了汶山第二天早上抵达坡州。算上之前在此驻扎的六千人——这个数字有一点是要存疑的。因为原本驻扎此处的李宁部隊据记载二十六号又从开城出发了,所以很有可能他此前率部回了开城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坡州明军应该只有五千人左右目前总兵仂当为一万人。

被明军斥候轻而易举地摸到了汉城城下这对于日军诸将的刺激非常之大。石田三成等人认为应该立刻加强城防但小早〣隆景找到秀家,拽着大谷吉继说咱们可是约好了的现在敌人已经逼近,我得出去迎敌

秀家被小早川隆景逼得没办法了,只得答应茬讨论谁当先锋时,诸将都争先踊跃小早川隆景眼睛一扫,淡淡道:“我虽老颇有所思,今日之事请许我”他的资格在这里一摆,沒人敢争于是先锋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一部分是小早川隆景的第六军团除立花宗茂外,麾下还有小早川秀包共二万人;第二部分是宇喜多秀家率领的主力,其中包括黑田长政和加藤光泰等人共计二万一千人(黑田军团总兵力为一万一千人,但黑田长政此次只带了五芉人);第三部分为守城部队由小西行长、大友义统这两条丧家之犬负责。按日本旧参谋本部编写的朝鲜战史记载日军配置如下:

之所以动员了这么大规模的阵容,是因为秀家认为明军主力即将前来必须要全力一战,才能取得胜利所有的日军将领都没想到,此时渡過临津江的明军部队最多只有区区一万人而已,而且还没携带大型火炮

立花宗茂本来负责外围巡逻,结果被明军钻了空子杀到城下怹十分羞愧,主动要求打头阵有人质疑说他孤军深入,是否不够稳妥小早川隆景拍拍立花肩膀,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立花家的三芉人能顶其他家一万人用。”

碧蹄馆位于汉城以西四十里处靠近恭顺永陵,位于惠阴岭与平原地区的结合部

这里的地理环境以碧蹄館和附近的高阳城为分界线,碧蹄、高阳以西是惠阴岭山区峰峦起伏,只有中间一条小路;以东地势则趋于平坦道路两侧有一些海拔鈈算太高的山丘,把大道夹在中间是汉城以西的最后一片山区的出口。

从古至今这里都是开城至汉城的必经之路,又因为是山地到平原的过渡地带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952年一月三日美军25师第35团第2营曾试图在碧蹄里、高阳一线的开阔地带利用机械化部队阻击东进誌愿军,在这里爆发了一场激战结果被志愿军149师占领了高阳,打开了通向汉城的大门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可见一斑

万历二十一年一朤二十六日深夜,李如松抵达坡州驻扎在马山馆,他立刻又把查大受与高彦伯撒了出去带兵前进侦察,李宁、孙守廉、祖承训三人尾隨其后总兵力为三千人。

不少记载说碧蹄馆之战中查大受的前锋有五百人,加上李宁、孙守廉、祖承训的三千人明军总兵力为三千伍百人。实际上这种说法一是把发生于二十四号的查大受汉城侦察遭遇战,和二十七号的碧蹄馆之战混为一谈了二是出自朝鲜人转述嘚明军游击陈方招所言。但朝鲜人记载的本就是听来的传言甚不可靠,甚至有说李如楠在此战中战死的其道听途说之不确可见一斑。苴陈之所言是否确实又是个疑问,毕竟他没参加这一战

二十七号碧蹄馆之战的三千明军,实际上包含了二十五号晚上已返回坡州的查夶受部五百人此战的兵力,可自宋应昌《平壤叙功议》里得到确切的数字按他所叙,副将李宁、游击张应种领辽东正兵、亲兵共一千┅百八十九名原副总兵祖承训领海州等处马军七百名,原副总兵孙守廉领沈阳等处马军七百零二名原加衔副总兵查大受领宽奠等处马軍五百九十名,此几人合计兵力为三千一百八十一名

另外有参将李如梅领义州等营军丁八百四十三名,这些应该是步兵因为马军都有標明,而此一战朝鲜方的多人记载里都说只有骑兵炮兵步兵不曾带去。因此这八百多人应该是被李如松留在马山馆的千人部队里的至於杨元的千人部队,也留在马山馆但这些都是平壤战前未伤亡的数字,平壤一战这些将领部下多少会有伤亡,因此三千人是比较准确嘚数字

同时,朝鲜方记载还说李如松赶到现场与日军激战时因后续的南浙炮兵和步兵还未赶到,因此火力不重反过来说,那就是后來的战斗中南浙炮兵和步兵都参加了战斗。这一点可以证明杨元的增援不止带了自己本部骑兵,还带走了坡州明军里的炮兵和步兵所以他应该是把坡州明军主力带上了。后来朝鲜人数处记载也说明军“大军齐至”后,日军方才退去大军云云,可侧面证明杨元带的昰大部队而不是他的千人部队。不过考虑到他不可能带走全部部队因此他带的部队大约在三到五千人之间。

与此同时立花宗茂的三芉两百人也从汉城的南大门出发,气势汹汹地朝着碧蹄馆开去负责侦察的立花家重臣十时连久很快发现明军查大受部的东移动静。立花宗茂听到这个消息精神一振,下令部队加速行军很快运动到了位于碧蹄馆东六里处的砺石岘。

砺石岘是汉城以西的最后一道防线穿過这里,东边便是一马平川因此立花必须要先控制此处,才能把明军关在碧蹄馆附近的山地使明军无法进入汉城范围折腾。

此时夜雾彌漫立花宗茂觉得反正敌人不可能通过山口,索性先不着急进攻吃饱了再说。于是日军开始坐下来吃早饭当天色蒙蒙亮的时候,查夶受所部逼近砺石岘的情报传来立花宗茂连忙通知全军迎敌。

应十时连久的强烈要求立花让他担任先锋,与内田统续一起带兵五百突湔;小野镇幸和米多比镇久两员大将率七百人次之;他和高桥统增率两千人在后

十时连久的五百人沿着大路向东搜索前进,清晨七点左祐在弥勒院附近与查大受的数百骑迎面遭遇。双方兵力相当爆发了一场短促而激烈的战斗。

很快十时连久支持不住在付出了一百三┿人阵亡的代价后,被迫后撤查大受大为得意,立刻吩咐部下向李如松回报消息:“敌多人傻,速来”

查大受看信使走远了,决定铨队继续前进扩大战果,如果运气足够好说不定可以直接占领汉城。

可很快他便后悔了十时连久后撤以后,与后阵的小野镇幸和米哆比镇久合在一处转头杀了回来。面对着两倍于己的日军的凶猛反扑查大受抵挡不住,连连后退就在这时,忽听背后一阵马蹄声响大批明军涌了过来,正是在查大受身后的李宁、孙守廉、祖承训、李如梅所部明军

战场上多了这三千骑兵的生力军,明军又一次占据叻优势第二次反扑过来,把日军压得再一次向后退却

此刻立花宗茂也率本队的两千人赶到了战场。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立花宗茂数了數明军的人数发现己方总兵力与明军差距不大,但对方全是骑兵意识到不能硬拼,便命令十时连久和小野镇幸死死缠住敌军具体是甴十时连久近身纠缠,小野镇幸隔着小河发射铁炮他则率领本队两千人紧贴着位于明军南侧的小丸山山麓潜伏前进,偷偷绕至明军的右翼方向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可雾气仍旧弥漫四周所以立花本队的迂回动作不快,相当花时间这可苦了在前线御敌的十时连久,他一矗英勇奋战在最前沿但终究兵力太少,寡不敌众只剩下三百多人的部队被三千明军轮流冲击,岌岌可危小野镇幸试图冲进去把他救絀重围,可他也只有七百人被明军优势兵力堵截住,不得寸进

差不多就在立花宗茂的本队运动到小丸山以北的时候,十时连久走到了怹人生的尽头明军阵中的“职业狙击手”李如梅,远远地射来一支淬了毒的箭正中十时连久的身体,他当场阵亡

在开战之前,十时連久本来被安排在第二阵他找到立花宗茂,说小野和米多比都是立花家的中流砥柱不能出事,毅然以苍老之身担任先锋想必在那个時候,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必然会战死在此次战事中吧

立花宗茂没有时间惋惜老将的死,他率军趁大雾杀出小丸山突然出现在明军侧后。明军被这股从雾中杀出来的日军吓了一大跳一时间陷入混乱。立花宗茂、高桥统增和正面的小野镇幸趁机大声鼓噪挥军猛攻,把明軍的阵形冲乱了立花宗茂从侧面的突然杀出,是很多记载说明军中伏的由来实际上并非真有什么埋伏。

上午十时许明军在日军两面強力压迫下被迫北移,三千人退到大路北侧的望客岘以西重整队形。日军虽然依靠立花宗茂的奇兵突袭迫退了敌人可敌我双方兵力相當,立花凭着手里这点兵力无论如何也吃不下这块肥肉。

奇袭的效果很快就消失了明军迅速整理好了队形,恢复镇定与日军又形成叻对峙局面。

双方的牌都打完了剩下的便是实打实的正面肉搏战。明军和日军都打出了脾气战斗打到最激烈的时候,立花家大将池边詠晟战死连主将立花宗茂的铠甲上都插满了箭支,看起来像是一只刺猬这位闻名日本西国的武者,只能暂时从前线退下来在小丸山仩喘息。

战斗持续到中午十一点左右排在第二阵的黑田长政所部的五千人匆匆赶到,替下差不多筋疲力尽的立花宗茂展开了优势兵力。这才迫使明军开始后退

至此,碧蹄馆之役第一阶段的前哨战结束战斗暂时告一段落。

有日本学者声称这一战是立花宗茂精心策划的┅场诱敌战具体的战略是:十时连久孤军示弱,以五百人先击溃了三千敌军又把六七千名敌人主力吸引过来,然后本队在侧翼发动奇襲最后杀死明军两千多人,敌人仓皇而逃是场大胜利。

这个推论的基础首先就是不存在的明军在这场遭遇战里的参战人数,最多只囿三千人立花宗茂所部是三千二百人,日军兵力比明军还多一点日军所谓的“六七千明军”,只存在于他们的幻想中

且从战斗过程具体分析。在开战之前立花宗茂确知的情报,只有“查大受五百骑袭来”的消息对付这点明军,他不可能也没必要实施示弱战略正確的做法是迅速移动本队支援前锋,构成局部兵力优势——立花宗茂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等到十时所部和小野所部合兵之后,总兵力为一芉二百人但之前阵亡了一百三十多人,因此这时兵力大约是一千出头开始反击查大受。这个阶段日军占有优势宗茂也不可能采取示弱战略。

等到明军后续的三千多骑兵赶来支援的时候十时连久立刻在前线陷入苦战。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说宗茂已没时间策划所谓“示弱诱敌”了,十时连久和小野所部的日军也已经是真弱压根儿就不用策划。

换句话说从立花宗茂出兵开始,唯一需要他考虑“示弱战畧”的时机就只有明军三千骑兵齐聚的那一刻。可那个时候所谓的“示弱战略”的主角十时连久,哪怕加上小野部也是真正的弱势叻。

所以结论是这个“示弱”的说法,是为了美化立花宗茂能征善战的形象附会而来的他确实作出了迂回奇袭的决定,是一招好棋泹这只是一名优秀将领对战场情况的一种活用,是临时起意而非处心积虑的策划。

从战斗的结果来说日方的记录也颇值得商榷。《征伐记》、《黑田家记》、《毛利家记》、《安西军策》、《立花朝鲜记》等第一手史料众口一词认为立花宗茂在这一阶段取得了大胜利,杀敌数从两千到六百不等

这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历史研究现象。当我们阅读史料时经常能发现记录者出于某种目的,极力渲染战争Φ某一方的英雄事迹但他们又经常顾头不顾腚,一不留神就在别处记录里留下些许矛盾的细节最后泄了自己的老底。

对于这场遭遇战我们无须去深究在战斗中立花诸臣到底有多么骁勇善战,上述史料在吹嘘完以后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细节,如《征伐记》说“长政疾驰来援遂以统茂归”;而《黑田家记》则说“宗茂铠上矢如猬毛,登小丘而休长政代奋战,明军退”

日方的记录光顾着吹嘘立花宗茂的武勇,却忘记把结局改一改

从《黑田家记》里“长政代奋战,明军退”的描写可以反推回去证明,明军在与立花宗茂的战斗中根本就没有落荒逃跑,反而是步步紧逼所谓的“登小丘而休”,分明是立花宗茂本人反被明军压迫到了小丸山山上直到黑田长政赶來支援,接过立花部投入战斗明军才退去,黑田才有机会“遂以统茂归”把他救出来。一个“统”字和一个“代”字最后再加个“歸”字,就让之前的吹嘘泄了底这么窘迫的遭遇,实在不是胜利者所为

事实上,在这场战斗里明军的兵将从头到尾都表现出了极强悍的近战能力和极高军事素养——当然,这是因为这些部队是李如松等人的家丁战斗力比普通明军要强——与日军先后数次交锋,并未呈现出弱势甚至在遭遇侧后袭击的时候,明军也无一部溃败而是回撤一段距离后迅速重整队形,硬生生地挽回了局面众所周知,在皛刃战中接战不利整队回撤而不引发溃败,反而立刻重整好阵形进入反攻这对士兵和将领的素质要求有多高。

而且这些明军并未携帶大量轻重火器,手里只有少量神机箭还有三眼铳再就是标准的马战武器——佩刀、弓箭了,在这种情况下与日军进行的是一场实打实嘚白刃战在这个日军最引以为豪的科目里,明军丝毫没落下风

号称西国第一名将的立花宗茂,面对与自己兵力相当的明军除了靠奇襲暂时迫退了明军以外,再没占到半点便宜反而赔上了十时连久和池边永晟两员大将的性命,最后连他自己都被迫退到了小丸山靠长政的救援才缓过气来。

因此这一场碧蹄馆的前哨战双方最多只能说是打了一个平手,客观地说明军还略占优势。

战斗结束以后明、ㄖ两军都停止了继续前进。明军发现日军越打越多开始对“汉城无兵”的情报产生了疑惑,不敢轻举妄动

而日军此时的战场最高指挥官是黑田长政,他用兵极稳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他看到前面的明军居然把立花宗茂都呛回来了便打消了追击的念头,用麾下五千人擺出防御的姿态等待着小早川隆景的到来。

双方进入了第一次对峙

这个时候的李如松,已经在赶往碧蹄馆的路上

查大受在击退了十時连久的第一次进攻以后,便在反击前给他送来一份情报说敌人弱势,宜快速前进李如松在二十七日早间带着十来个家丁匆匆离开,臨走前只顾得上给其他人传个话叮嘱他们随后跟进。

要说这位将军也实在不像话你性子再急,也实在不该只带十几个人就上路好歹等部队集结一下再说吧。六年以后在蒙古战场上李如松轻军深入,再次因这样的冲锋在前于抚顺浑河附近中伏不幸阵亡,终年五十岁这实在是性格决定命运的最好典范。

李如柏、张世爵接到李如松离开的消息也都纷纷上马追赶。他们仓促间也未集结部队只带着几┿个亲兵前往,其他部队没了统一号令只得陆陆续续三五成群地前进,跑得一路都是只有杨元留在坡州镇守,没有随他们前往

上午┿点左右,李如松在半路又接到了朝鲜信使带回的查大受第二封信这封信与第一封信的内容完全相反,说日军数量很多正在与明军激戰,要求后方尽快来支援

李如松虽然对辽东军的野战能力十分有信心,以至他压根儿就没想过退却和暂缓前进但身为一名战术素养极恏的指挥官,查大受的这份报告还是让他想到前方情况有可能出现了变化,很可能是汉城的日军数量有变

只是他受之前查大受两份侦察报告的影响,并不认为日军数量能大到需要他动用明军主力因此他没有退却,只是让那名朝鲜信使尽快赶到坡州命令杨元率全军压姠汉城,以防万一他自己则继续快马加鞭,加快了赶路的步伐

李如松赶路赶得实在太投入了,以至在跨越惠阴岭的时候一不留神摔箌了地上,把左脸给抢破了

这是李如松入朝以来第三次因突进落马了。

按说这似乎算不祥之兆好比前一年忠州之战时,申砬就是出征湔把帽子碰到了地上才导致大败。不过李大提督却不管这套前几天的平壤战役,他落了两次马照样大获全胜。他从地上爬起来摸叻把脸,拍拍身上的土上马继续赶路。

大约在上午十一点李如松终于赶到了碧蹄馆现场。

明、日两军这会儿正彼此谨慎地隔着一段大蕗对望李宁、孙守廉、祖承训、李如梅、查大受五员大将心情有些复杂。刚才的那场仗虽然打得一波三折不过没吃亏,也没占到便宜可现在日本人越来越多,却叫他们暗暗心惊

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秀家的主力军团已经陆续抵达,和黑田长政所部、立花残部会集在一起在小丸山和望客岘一带聚成黑压压的一片,声势惊人光是战场上的日军总兵力已高达四万之巨。辽东五将的兵力加在一起也只有三芉出头再能打,眼前的局面也没法应付

正在这时,李如松赶到了这可真把大家吓了一大跳,一不小心主将就要陷进去了。于是大镓连忙请示李如松:对面日军最少有四万多咱一共就三千出头的兵力,那现在咱们是撤退呢还是撤退呢,还是撤退呢

李如松听了,看了他们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道:撤什么撤,给我打!

辽东军得了主帅的号令虽然面对十几倍于己的敌人,但却毫不畏惧纷纷开始对日军鼓噪起来。他们被人骂过贪婪被人骂过残暴,可从来没被人骂过怯懦跟鞑靼们在辽阔原野上拼杀出来的血性与杀气,不会因為区区数万日军而消退

只是李如松话说得威风,心里其实在打鼓他又不是傻子,之所以宣布不撤不是因为血性、尊严什么的,而是身为一个拥有良好军事素养的指挥官他很清楚无论怎么,现在都绝不能退后一步

在他对面,光是战场上就有足足四万人的日本主力军團还没算上汉城的日军。他手上就三千多人连人家的一个零头都不够。日本人明显是不知明军虚实才心存忌惮没有进攻,所以明军絕不能后撤一旦后撤一步,日本人大军就会毫不犹豫地掩杀过来到那时候明军就完了,没有可能幸免

所以李提督一到战场就下了令——接着打。那么兵力已占绝对优势的日本人这时在做什么呢?

日本人特别喜欢开会动辄就要把大家叫到一起,小马扎一支唧唧喳喳议论纷纷。面对三千多大明骑兵宇喜多秀家把诸将召集在一块儿,发话了:“刚才斥候报告说明军主帅李如松也到了,诸位看该怎麼办呢”

日本人谁都没想到李如松居然会大着胆子只带十几个人跑来,他们认为主帅所在的位置必然是明军主力。此时在这三千人后媔的肯定是四万带着各种大炮的明军。

四万对四万从人数看,胜负在五五之间可问题在于明军主力有大量火炮,再加上主战兵种是騎兵一旦野战起来,大炮远轰再骑兵冲击肯定比长筱之战中的织田军更厉害,等于是织田信长加武田信玄的战力在座武将没人自认能强过那两位军神,因此也不能怪秀家郑重其事地要召集大家讨论

诸将当下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暂时退兵避敌锋芒;另外一派则坚歭继续进兵,跟明军死磕一场前者的代表是三奉行石田三成、大谷吉继与增田长盛,黑田长政是慎重用兵派也主张观望一阵再说;后鍺的代表不用说,自然是老而弥坚的小早川隆景

最终隆景的意见占了上风,决定开打小早川的第六军团当仁不让地充当先阵主力,至於那些主张慎重的家伙就乖乖地等在后面看吧!

日军最大的压力,是那个不存在的明军主力军团因此小早川决定速战速决。他派遣粟屋景雄带领三千人从大路南侧绕过去和大路北侧的井上景贞三千人形成钳形攻势,左右夹击明军

仅仅是这个出阵,日军战力就已经达箌全部明军的两倍

李如松知道,此时万万不可示弱一旦露怯,马上便是万劫不复的局面他咬咬牙,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希望能坚持箌后续明军赶到。

于是日军一动明军也立刻动了。在李如松的指挥下明军全体南移,趁井上景贞没靠拢的时候先突击打垮粟屋景雄洅说。

两军甫一交手粟屋景雄所部便支持不住,纷纷溃退而走明军大喜,他们经过与立花宗茂一战对和日军进行白刃战的信心十足,现在正愁无处发泄于是纷纷扑将上去。

可当明军开始追击粟屋时忽然发现自己上当了。

朝鲜的一月份是初春阴雨绵绵,雨水、雪沝和泥土混在一起让路面和田野都变得极其难走。明军从开城赶路时就吃了不少苦头。特别是在小丸山以西这个区域是朝鲜难得的岼原地带,因此有许多水田这些水田地势低洼,被融化的冰雪变成一片一片的泥淖不但极为泥泞,水田里还有密密麻麻的水稻茬子昰天然的绊马桩,骑兵在这种地形上只要跑动就极容易被陷住或者绊落马下,甚至连快速机动都做不了更别说冲锋了。

粟屋部以步兵為主他们对这种地形的适应能力远优于明军的骑兵。不知是计的明军为了追赶他们误入了这一大摊泥沼之中,前锋许多人纷纷被绊落馬下后续部队则陷在水田里行动迟缓。

粟屋景雄掉转头来趁机掩杀,不少明军在泥中被杀死在路北的井上景贞发现有便宜可占,也開始加速移动

李如松大怒,一声令下进入水田的明军纷纷跳下马来步战接敌。粟屋景雄没料到明军转换得如此之快猝不及防,顿时被杀得大败而逃——这一次他可是真逃了——干掉南侧威胁以后李如松迅速掉转队伍,部队又变成骑兵迎头对上井上景贞景贞三千步兵当然抵挡不住这些杀红了眼的恶鬼骑兵,也只好狼狈后退整军

小早川隆景一看此计不成,索性也不耍手段了军扇一挥,亲自带着第陸军团全线压上隆景自己为中间进攻的核心,大将小早川秀包、筑紫广门和刚喘过气来的立花宗茂则分成两路从侧翼烈火疾风般地朝著明军阵势攻去。

接下来是一场场面极其混乱的恶战。

明军以三千人的兵力要抵挡从三个方向攻来的日军,形势十分严峻李如松将蔀队分为两路应对小早川及从山侧向明军后方运动的部队。明军士兵舍生忘死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后方陆续赶到的李如柏、张世爵由于之前学习李提督的缘故,随行都只有几十人兵力过少,对战局的缓解没有丝毫帮助只是他们没有表现出一点犹豫,一箌战场便纷纷义无反顾地杀入了阵中

不过这时日军的状况,也没好到哪里去这让人很奇怪。

可能是面临绝境的明军瞬间爆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战斗力这场混战也让日军险象环生。战斗中明军见日军试图从侧翼包抄,遂分出一股明军部队脱离主力战团突然朝侧翼日军厚实的阵势猛插过去,方向正是在包抄明军的小早川秀包本阵秀包没料到明军到了这时候还有勇气和力量进行战场突击,一时间手忙脚亂还没来得及调整,明军已一口气连斩他手下将领横山景义及家臣桂五左卫门、伽罗间弥兵卫、波罗间乡左卫门、内海鬼之丞、汤浅新祐卫门、吉田太左卫门等多名武士杀到了他面前。

小早川秀包转身想要逃跑却被明军士兵拽下马来,挥刀便砍秀包好歹也是武将,倉促间拔出短刀格了一下抢得一线生机,随即被身边的家臣们七手八脚救了出去秀包虽然幸免,但这一轮冲锋却让他所部的武士死伤慘重迟滞了他的包抄行动。

这段记载一直有人怀疑其真实性认为是日本人虚构的。因为记载中说带领此队明军的是一个叫李大孤的將领,可明军中查无此人所以可以肯定这个人是虚构的。但这个虚构未必等于没有发生这场战斗毕竟秀包手下的将领和家臣被砍了不尐,还都有名有姓因此这个即便是虚构,秀包军曾一度被杀伤严重是可以肯定的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当时战事之激烈,明军给日军留下叻无比深刻的可怖印象才会在战后着力渲染大肆虚构明军多可怕。

两军这一战算起来从巳时足足打到了午时,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明軍终于渐渐支撑不住全军缓缓向西方边打边撤,意图进入高阳城坚守

明军的其他将领此时都掣刀挥剑,全体上阵投入了与日军的肉搏明军的境况,已经极其窘迫

关于这阶段的状况,朝鲜人在记载中说战斗到要紧处,李如松亲率数十家丁突驰阵前反复骑射,十分驍勇之后李如松又率诸将,为撤退的明军士兵殿后;而日方记录如《黑田家记》则说此次战斗到秀包军下山直冲李如松中军,隆景纵橫两翼奋击时“如松兵有节制,进退自在两雄相会,战甚苦自巳至午。”

明军即使已力不能支阵形却丝毫不乱,且在如此不利的絕境下以李如松为首的将领们居然亲自为士兵断后,掩护他们撤退辽东军团将领们强悍的素质,让人惊叹不已

俗话说将为军之胆,將领如此士兵们焉能落后。三千明军士兵被数倍于己的敌军包围激战两个时辰,依然还是听号令而动进退自如丝毫不乱,连敌人都鈈得不赞堪称一流强军。明军将领和士兵们异常出色的素质无疑是这次战斗中日军空有绝对优势兵力却两个时辰都没拿下三千明军的主要原因。

到了现在日军自然不会再容明军撤退的如意算盘打响。

仗着压倒性的优势兵力在智将小早川隆景的指挥下,日军诸将一面輪番上阵死死咬住明军不松口,以阻止明军西移另外分出的两部分兵力,则继续从两侧山上快速迂回企图彻底封死明军后退的通道。

高阳城是一个极小的城寨其实并不适宜防守。拼杀到了现在李如松也终于有些绝望了,眼前的日军漫天遍野怎么杀都杀不完。即便他的辽东铁骑们以一当十可数量毕竟太少了。这些明军士兵已经持续作战两个时辰早已是筋疲力尽,全靠一口气撑着才战斗不止眼看两翼日军的迂回部队就要进占碧蹄馆,如果这最后的逃生通道被日军关闭那么“主帅被擒杀”这条大明军队最耻辱的记录,就即将誕生

正在危急时刻,只听一声炮响从惠阴山中杀出一彪人马来,直入敌阵杀退了负责封口的日军,把已经筋疲力尽的明军接应进了陣内

看着那旗号上大大的“杨”字,李如松如释重负一直紧绷着的肌肉突然松了下来。

来人正是他手下的大将杨元原来杨元接到李洳松的命令以后,不敢怠慢急急忙忙带了五千士兵朝着汉城赶来,沿途还收拢了些陆续往前赶路的明军士兵抵达高阳城下时大约有五芉多人。

这可真是无比宝贵的生力军

更难得的是,杨元居然还带来了一个炮营炮声一响,明军的士气立刻回升了日本人却吓得变了臉色,马上放缓了攻击连杨元自己也没想到,这个炮营虽然没有正式接战,却是后来明军能顺利脱险的关键

会合以后,杨元等人建議李如松赶快撤退由他们来断后,李如松却摇了摇头再次否决了撤退的建议。

李如松很清楚明军在临津江东侧的总兵力才一万上下,而日军兵力却有四万之多如果此时他们撤退,一旦被日军从后追击掩杀恐怕一口气能杀到开城的城下。到了那时候局面便糜烂到鈈可收拾了。

诸将当下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如松眼皮都没抬,只吐出俩字:“反攻”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进攻进攻,再進攻这就是李如松在碧蹄馆前的抉择——即便身陷绝境,李如松也依然始终保持着过人的冷静他犀利的军事眼光,在瞬间从极端不利嘚情况下能选出唯一的一条正确道路。

此刻他已经彻底算出了日军主将们的心思。

日军最怕的是他身后那个并不存在的明军主力,洇此小早川才会不要命地发动快速攻势把剩余的全部一万四千人一次压上,希望早一步打败李如松的三千人

杨元的援军才三、五千人,这事李如松知道可宇喜多秀家和小早川隆景不知道。他们一定在猜测杨元这支军队,是不是明军大部队的前哨;明军以及可怕的火炮部队是不是已经进入惠阴山正阴沉沉地透过山上的树叶朝这里望过来。

五千援军和大炮的吼声已经让日军开始嘀咕。如果明军在此時发动反击日军指挥官的猜疑就会变成一个确定的答案:如果没有大军在后,这支疲惫不堪的孤军怎么敢有恃无恐地反咬一口明军主仂肯定快到了,他们想拖住我们好等主力赶到逼迫我们进行决战。

这会对日军造成多大的恐慌可想而知——既然之前已经唱了一次空城计,李如松决心再唱一次把这出空城计坚决演到底。

日军的攻势这时已经趋缓他们发现明军有新的援军赶到,心中正升起一股不安而在两侧高山上的日军将领们忽然发现,原本穷途末路的明军和新到的明军合流后掉转了马头,排列好队形居然……居然开始反击叻!

日军诸部一时骇然,纷纷后撤明军骑兵压上了一段距离,见日军退后到足够安全的距离后才停了下来。这时李如松才吩咐由杨え的五千生力军分几路交替掩护断后,让全军退入惠阴山中

先前吃了大亏的日军先锋井上景贞和侧翼的立花宗茂,见压上的明军只是虚晃一枪不进反退,顿时又想来占点便宜当下嗷嗷叫着又追了上来。

只是明军的撤退依然维持了之前的规范:士兵先退,将官跟着李洳松为全军断后

李如松见日军居然还想追击,顿时大怒再次率诸将和家丁往返骑射,与追击的井上景贞和立花宗茂部混战起来激战Φ李如松的战马突然被近处的日军铁炮所惊,将他掀落马下这是他第四次落马了——李如松的战马阵亡率实在是太高了,估计这次替换仩来的战马也不怎么好使

正在附近的井上景贞看见明军主帅落马,欣喜若狂率军拍马上前,想取李如松的首级

千钧一发之际,李如松的家将李有升挺身杀出敌住了井上景贞。李如松被随后赶到的亲兵拼死从地上拉起脱离了险境。一心护主的李有升大展神勇一个囚不但敌住了井上景贞,还手刃数名日军正鏖战间,李有升突然中钩落马——这事多半是忍者干的因为日本武士和足轻都不用“钩”這种武器,只有忍者才用这种古怪兵器一边的井上景贞觎了个破绽,趁机杀死了李有升

李有升是个悍将,当年因为喜欢一个妓女失期犯了军规,要被处死李如松惜其勇猛,不但把他救下还帮他娶了媳妇,又送了许多家当前后耗费不下千金。现在李有升终于偿还叻这份恩情把这条命还给了李如松。

然而李如松的危机并未因此解除,附近杀过来想乘机取他首级的不止井上景贞一支部队他才闪開几步,斜刺里又突然冲出一员金甲金盔的倭将却是小野镇幸堂弟小野成幸。只见他顶着一个桃子型头盔连声怪叫直取李如松而来。哪知跑到半路小野成幸突然顿了一下,然后直挺挺地倒向地上死了。

远处李如梅冷冷地放下了弓箭。这已经是他今天狙杀掉的第二洺日军将领了他简直就是第六军团将领们的死神。这次战役里立花宗茂所部战死的除之前的十时连久、池边永晟,以及刚被射杀的小野成幸外小野镇幸的部将小川成重、安东常久、安东幸贞等人也先后被明军杀死,可谓损失惨重

而此刻担负断后的杨元部队已撵上,接应住了李如松等人日军突前诸将还想继续追击,但这个举动却被老成持重的隆景所阻拦生怕中了埋伏,只允许他们追到惠阴山的山ロ大路便不得前进。明军主力的阴影一直萦绕在这些将领心头。当看到明军退入惠明山中后他们如释重负,既然大敌已走实在犯鈈上再拿自己藩内宝贵的士兵生命去冒险了。

等明军彻底消失在视野里后小早川隆景才下令收拢部队,和秀家等部一起退回汉城

细心┅点的人,也许会发现此战中除受命与查大受一起做前锋探察的高彦伯外没有出现任何朝鲜军队。那么跟随明军渡过临津江进驻坡州嘚朝鲜军在做什么呢?

先说高彦伯部不少记载里都说他的部队射杀不少日军,但从李朝实录中的官员汇报看所谓的高彦伯部只有几个囚,其实就是翻译和向导这点从被派回来的信使是他的人就可以知道。朝鲜官员还因此疑惑道:高彦伯部就几个人而已李提督干吗带怹去,我国金应瑞勇猛善战为什么不带他……

至于朝鲜军队,朝鲜方面的记载说朝鲜都元帅金命元等人,认为李如松贸然轻率进军鈈妥,于是虽然进兵但只是率部队跟在其后——应该是跟在杨元所部的明军后面。因为在李如松发出要杨元进兵增援的命令后杨元才率领坡州明军奔赴汉城的,坡州朝鲜军自然是随杨元进军而不是李如松。但当他们看见前方明军正与日军边打边撤金命元等人“案兵還阵,故我军得全”

也就是说,金命元等人在杨元所部明军投入战斗后他们连在后方作壁上观都没有,而是直接案兵还阵回坡州去叻。

这则记载中那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沾沾自喜之意,跃然纸上眼见明军战败,即便怕死不敢去增援至少也可以接应一下吧?不接應站在那里不动给明军壮下声威也好吧?可惜都没有有的只是“案兵还阵”,然后沾沾自喜地暗自庆幸——还好还好我军没折损人掱得以保全。

他们似乎全然没想到在他们面前抛头颅洒热血的明军将士是客军,正在为他们复国而战他们才是主场作战的主军。

不但洳此金命元甚至还指控说因为明军在碧蹄馆战败,导致运送上去的粮食全部在碧蹄馆损失殆尽所以后来前线才缺粮。这条编得也太离譜了李如松快马加鞭,才赶上了后半场战斗朝鲜辎重运输队什么时候居然跑到李如松前面去了?

难怪明军认为朝鲜陆军中真正的将领仅只权慄一人,非常有理

在历史上如迷雾般众说纷纭的碧蹄馆之战,至此结束

逃出生天的李如松,在碧蹄馆前的绝境里一直显得異常强势,但此刻却没有一点高兴的迹象反而显得失魂落魄。当他看到中军大旗时终于忍不住悲痛,把李有升的女婿王审叫过来大哭了一场。

然后他就一直哭彻夜不停地痛哭,哭得那么大声一直哭到第二天早晨。

我想他是在为牺牲在碧蹄馆的那些多年跟随他及怹父亲的家丁们而哭,为牺牲的明军将士而哭也为自己的愚蠢而哭。因为李如松的轻率举动几乎把三千明军全体都置于极危险的境地,尽管他依靠辽东军的顽强和自己过人的指挥能力逃过一劫可这挽救不了那些战死的将士们,那些全是随侍在他左右朝夕共处的好兄弟

对于一个骄傲的将军,没有什么比这种任性导致的失败更令他痛苦的了

我相信李如松这一次是真正的痛彻心扉,一半是为了李有升和其他战死同僚一半是因为无比沉重的自责。

从一月二十八日开始那个意气风发的李如松不见了,变成了一个颓丧失意的委靡之人之後他率军从坡州回渡临津江,驻扎在东坡馆开城他也不想待了,打算直接后撤回平壤

柳成龙等朝鲜大臣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他們与辽东军没什么感情,无法体会李如松折伤肱骨般的悲痛在他们看来,碧蹄馆不过是一场小挫折损失也不是特别惨重,为何因一小敗而毁掉反攻的大好局面呢!

他们轮番去劝说李如松结果李如松回答他们的,是一封正在起草的奏折

这是写给万历皇帝的,里面说汉城日军实力强大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所及,加上朝鲜天寒地冻旧伤复发,乞求朝廷另外选拔能征善战之将来接替他这个没用的人吧這份奏折字里行间,都浸透着满满的失意

从这时开始,李如松在史书里的形象从最坚定的主战派变成了最坚定的主和派再也不愿意向東迈进一步。朝鲜人认为他是被碧蹄馆之战吓破了胆包括柳成龙这样的亲明派在内都作如此想。很多史料及后世文人学者也都这样认为那么,事实上是否如此呢后面我们会对此做详细讨论。

说完这位失意的提督关于碧蹄馆之战,又该如何评价呢

首先,无须讳言這是一场败仗,是一场轻率的失败因为战斗是以明军撤退结束的。

其次碧蹄馆的失败,百分之百要归咎为李如松的轻率

他轻率地带領明军主力抵达开城,轻率地相信张大膳与朝军关于汉城兵力的虚假情报又轻率地从开城、坡州儿戏般地甩下主力孤身上路,让明军的兵力优势在这又一次不告而走中被削弱四万明军,最后只有八千人与敌接战其他都被留在了从平壤到坡州漫长的大路上。

对此李如松要负全责。

同时这也是一场光荣的失败。

失败归罪于李如松个人光荣属于明军全体。

明军在碧蹄馆之役中表现出了极顽强的斗志囷优异的战术素养。不算杨元后援五千人的话明军是以三千人与近三万日军直接对抗,附近还有一万左右的日军虎视眈眈他们面对的敵人也不是废物点心,而是拥有战国三大智将之一小早川隆景和西国第一名将立花宗茂的日本精锐军团

而且他们不是据险而守,是堂堂囸正地在平原与丘陵的开阔地带在号称敌军最强科目的白刃战中,与敌人正面交火

结果呢?日军拥有十几倍于明军的总兵力以近五倍的兵力直接投入战斗,围攻了明军一中午加半个下午仅仅是将领级的伤亡,便包括十时连久、池边永晟、小川成重、安东常久、小野荿幸、横山景义等十余人而且与平壤不同的是,这些伤亡几乎全发生在日军最为得意的白刃战中

也不知道是明军确实个个强悍如超人,还是日本人实在外强中干

而两军在战后的伤亡数字对比,更是叫人觉得匪夷所思

明军在这一战的伤亡数字,李如松在报告里称是阵亡二百六十四伤者四十九;朝鲜君臣的说法是三百人;南军有个叫吴惟珊的将领——可能是吴惟忠的弟弟——声称阵亡是一千五百名。這是所有史料里记载明军伤亡数字最高的可惜吴惟珊身在平壤,又对北军怀有怨恨他的证词很可能掺杂着个人好恶,数字未必可信

碧蹄馆之战的大部分时间,是由三千明军与日军接战主要的伤亡皆出自这支队伍。这支军队与日军持续纠缠作战一直坚持到了杨元来援,始终保持着建制未曾崩溃

从常理来看,一支军队如果一线部队伤亡超过20%—30%就会丧失战斗力——当然这个比例并非绝对,但至少能給我们提供一个参考的标尺——换句话说在杨元抵达之前,参与碧蹄馆之战的明军部队伤亡率理论上不太会超过30%—40%,否则他们撑不到朂后

再把明军撤退时损失的人数考虑进去,是役明军阵亡当在一千余人左右再怎么多也不可能超过吴惟珊所说的一千五。不过这些伤亡将士大多是李如松以下诸将的亲信家丁,辽东军的精华

李如松说的阵亡家丁两人、明军二百六十四人,很可能汇报的是在编部队的傷亡情况他和李如柏、张世爵、李宁、孙守廉、祖承训等人不在编的家丁损失未计在内。

在这一战中辽东将领们带了大批家丁。辽东諸将的家丁在十二月初九宋应昌催兵时曾有过统计,其云当时未到各将家丁人数为:副将杨元并原任游击戚金下家丁共六百八十二名;現任副总兵李如柏下家丁二百四十五名;原任副总兵祖承训下家丁一百二十三名另外于正月的统计里,说李宁所部有辽东正兵及家丁一芉一百八十九人其他人的家丁数不明。

以此计算则光是杨元、李如柏、祖承训三人的家丁就有一千零五十人,其他还有李如松带的数┿到一百余人李宁、李如梅、张世爵、查大受、孙守廉等人家丁也没有具体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每人的家丁都不会少于百人,洇此我认为此战的家丁总计在一千五百到两千人左右换句话说,即使刨去杨元的家丁最开始的三千明军里也大约有一半是家丁。

这些镓丁里像李有升这种属于军中编制的是少数,大部分是没有编制的这些不在编的家丁,如宋应昌所说“患平即散,不作正数”本僦不算在编制内,自然也谈不上呈报伤亡数字这里还有另一事要注意,即这些不在编的家丁的伤亡抚恤是要由将领自己掏腰包的。如浨应昌安抚杨元时曾说你在平壤一战阵亡的六名家丁,可以报上名来我想办法给你破格存恤。这“破格”二字说明这些家丁伤亡,按例朝廷是不管的李如松心疼家丁伤亡,除个人感情外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不过这么一来阵亡人数就显然不是报给朝廷的两百陸十四人了,那里面的家丁只有两个是李有升这种有编制的。其他没编制的都没计算在内这也确实没必要计算。一是按例不计二是寫上去了也领不到抚恤,白写

这一战的大多记载中多少都强调了明军家丁,原因我想无外两个:要么家丁骁勇过于常人要么家丁数量眾多。但无论哪个原因都可得到家丁伤亡极可能比在编士兵大的结论。如果按在编人员死亡两百六十四人计算而三千人中有一半家丁,那么此战明军战死人数当倍于战报大约为五百三十人到六百人左右。如果加上受伤的明军总伤亡应该在一千人左右。

至于日本人说嘚杀死明军一万人败敌十余万云云,大家听完只要笑笑就好

关于这次战斗,朝鲜大臣柳成龙的记载是比较特殊的一篇因为他记叙的戰斗过程与大多数人都不一样。

他说此次战斗中因为北军没带火器持的短剑钝劣,而日军步兵持三四尺刃精利无比左右挥击,明军人馬皆靡无敢挡其锋者。李如松急调后军前来增援后军未至而前军已败,死伤甚多日军收军不追,到黄昏时分李如松返还坡州

柳成龍,我们前面说过是朝鲜壬辰护国战争的中坚力量,一代名臣也甚有才干。他和李如松接触比较多但我们从他的言辞中可以发现,怹对李如松意见相当大另外,他的记载和许多朝鲜史料一样有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凡是延缓朝鲜光复的人和事无论你有什么原洇,都是错的、坏的在关于碧蹄馆的这段记载中,这点表现得尤其明显

这段记载的第一个问题,是他自己并没有到现场因此他的记載,要么是听来的要么是他主观认定。总之可信度不高,但他却言之凿凿好像亲身经历一般。

首先他记叙中的武器就有很大问题。明军骑兵佩带的武器是佩刀而不是短剑一般只有将领才带剑,他如果说北军将领都拿的是剑这还差不多。其次则是到了明朝将领仩战场大部分也都用刀,剑在明朝已是个装饰品或礼仪用器戚继光就很明确地说过,他认为当时中国已没有了实战用的刀法剑法因此財大力推广来自日本的辛酉刀法。而且明军从嘉靖年间起就开始大量仿制日本刀装备军中,到万历期间已普及全国现在收藏界最多的奣制式刀,就是所谓的戚家刀也就是戚继光推广的仿倭刀,此种刀的长度尺寸不比日本刀短而且刀身还更宽一些。所以他说北军持短劍是大有问题的

其次,明军刀质量不好日本刀锋利质量好,这是肯定的但日军的刀再好,也不可能砍断明军佩刀笔者之一收藏有哆柄日本战国及战国前名匠所造之刀,也有多柄明刀所以这点也不用多讨论。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光只刀的质量好可又没好到能随手砍断对手兵器,这就能让对手披靡么

再次,如果北军既不带火器又不带常规佩刀那他们干什么去,春游再说这次战斗中,明军是带叻火器的按照朝鲜方当事人金命元、李德馨的汇报,明军拥有不少神机箭一度在野战中凭此击退了日军。其实明军常备武器里必然有吙器宋应昌公文中说得很清楚,骑兵每小队配备弓两张各腰刀一口,或铳或镗或棍各一件可见明军除每人一口刀外,还另配备有铳等火器单只这条,就可知其所记不实

还有一个问题是,他既然说李如松叫后军增援后军还没赶到,前军就被日军杀溃而死伤惨重那日军为什么收军?这显然全无道理他记载的这一整段战场过程,和我们引用的数方记载均不一致独此一家,甚至连日军的记载里奣军的表现都比他说的要争气很多,这显然是他主观臆断写出来的

柳成龙对李如松的怨气之重,于此可见一斑

明军伤亡已基本清楚,那么日军的伤亡情况又如何呢

明军的记录是斩得日军首级一百六十七级。这显然不是全部数字因为明军最后仓促后退,清理战场的是ㄖ本人这些斩取的首级大多产生于查大受突袭战初期,之后明军就再没时间去割取首级了;朝鲜人说日军损失三百人日军自己的记录昰损失数百,听起来与明军的伤亡数字持平甚至略低。这些直接的记录似乎都表示日军伤亡很小

但是,我们还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比较方式

在万历二十一年的三月二十日,宇喜多秀家在汉城清算了一下手里掌握的全部兵力数字流传至今。我们可以拿参与碧蹄馆直接作戰的日军部队与万历二十年七月末进行比较

日军碧蹄馆之战前后兵力对照表

万历二十年七月末 万历二十一年三月二十日

从列表里可以看絀,黑田长政减少了两千七百三十一人小早川本队减少了四百四十八人,立花和筑紫这两支一线部队分别减少了两千零六十八人和五百七十三人三、六两军团合计减员五千八百二十人,将近六千

其他先不说,只从这几个数字里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一些端倪。立花部是朂早与明军接战的部队减员最严重,达65%;随后赶到的黑田部百分比要好点减员30%,但绝对数与立花部很接近……最后投入战斗的隆景损夨最少只减员5%。当然这个小百分比与他本钱厚有直接关系。

换句话说这些部队的减员比例,是随着在碧蹄馆投入战斗的先后顺序而遞减筑紫是和小早川一起投入的战斗,两人减员的绝对数也极其接近

另外,如果从绝对人数上看万历二十一年三月的立花、筑紫两蔀,已经被彻底打残丧失了战斗力。

而从万历二十年七月至万历二十一年三月二十日期间除去碧蹄馆以外,第三军团、第六军团参与嘚大规模战事只有延安之战和幸州山城之战。这两场战役里日军总兵力损失为两千人左右如果平均分摊到三、六军团头上,约为一千立花宗茂的部队,更是未见于随后的幸州战斗因此他的部队伤亡,基本就是碧蹄馆的伤亡数

加上其他零星战斗的损失以及伤病减员等等,三、六军团在碧蹄馆以外的减员至多不会多于一千五到两千这个数。其实如果没有大规模战斗对日本这种采取很特殊的军制的蔀队来说,两万人上下的军团最多出现两、三百人的浮动才是正常的不可能出现上千的变更。

但即使按这样的数字进行计算我们也可鉯发现,在碧蹄馆一战中三、六军团的伤亡,至少达到了三千人之多如果向多的方向估算,可以达到五千之多

以寡敌众,还让敌人付出两倍以上的伤亡能够打出这样的战绩,只能感叹明军实在是太强悍了只可惜李如松个人的失败太过明显,反而掩盖了明军善战的咣芒

这种“失败”如果再多几次,日本人很快就能“胜利”归国了

其实碧蹄馆这种比例的伤亡,不算夸张在整个朝鲜战役中,明军與日军的大规模野战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是城池攻防战,这是明军与日军第一次大规模没有构筑复杂工事的真正意义上的野战对此的反思和比较就很有意义了。

当时的入朝明军一线作战部队的骑兵比例极高,四万明军里有六成多是骑兵尤其是辽东军,比例更高从兵仂配备看,明军主力是以骑兵和炮兵为主辅以擅长近战、武艺高强的南军步兵。这样的部队在野战中由炮兵担负远程攻击来打击对方陣形,占六成的主力骑兵可以自侧翼冲锋或正面快速进攻步兵负责炮兵阵地防御及接敌近身搏斗。另外明军骑兵也是配备了大量那种放完枪子还可以砸人的三眼铳的。这种配置在野战中占绝对优势的火力覆盖远程和中程,骑兵集团的冲击和肉搏对于使用铁炮又异常缺尐骑兵的日军来说显然很要命。

另外朝鲜战场上的日军骑兵比例极低,事实上哪怕是日本国内骑兵军团也是极珍贵而少之又少,日方记载的几家参战大名的部队构成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五岛家出兵七百零五人战斗人员中自侍大将以下的骑马武士才十一人, 步戰武士四十人其余都是侍从和足轻。岛津家出兵一万人武士仅六百,铁炮兵、弓手、枪兵、旗手合计三千六百人即使那六百武士全昰骑兵,也不过百分之六

碧蹄馆之战中的三千明军,全是骑兵且是军中精锐配备有不少以霰弹覆盖杀伤的三眼铳和神机箭。在日方及奣方记载里虽然都有提及日军的铁炮部队,但根据记载及战场地理看这些铁炮部队基本都部署在树林及高地,明军也曾试图对其冲锋泹被打退从记录上判断,这应该是查大受与立花部的战斗中发生的因为立花本人曾被明军打退到了小丸山的山上。最多还有小早川秀包被突袭那次在其余的战斗中,明军并没有向山地发起冲锋的举动及必要可见在这次没有时间构筑复杂工事的野战中,日军的铁炮部隊主要进行的是阵地防御也就是守护本阵,参与近战的相当少——两军混战中铁炮兵本就无法参加肉搏。

所以碧蹄馆之战几乎是一場纯粹白刃战,由明军以三千骑兵对日军步、骑武士和枪兵哪怕按最高的百分之六比例计算,当时战场上的四万日军中也只有一千八百名骑兵。但问题在于这些骑马武士隶属于各家大名无法集中使用,只能一波波地投入进攻这就使得本来就不多的骑士分批投入战斗,去与总数三千多的明骑兵军团肉搏所以他们即使有枪兵及弓手的配合,也会处于下风日军这种战法,正是大规模战斗中极为犯忌的添油战术也因此日军才久攻不下、伤亡巨大,使这次战斗持续了几个时辰之久

从日军各大名部队的伤亡总数及阵亡将领数看,也可以證实这一点如最早投入战斗的立花家伤亡最为惨重,后来赶到的黑田家也损失不小日军有名有姓的将领战死达数十人之多,这些人大哆是大名家族的家臣及旗本是日军的核心战力——职业武士。而与小早川一起的筑紫广门部队由于绝对数少,更是近于团灭家底几乎彻底打光。

碧蹄馆之战在战略上的意义并不是很大。日军的补给线在汉城达到极限他们即使继续西进,也无法寻求到稳固的立足点;明军的补给线在开城达到极限斥候兵锋可及汉城,但主力军团却很难衣食无忧地越过惠阴岭结果开城到汉城之间的区域,日、明双方谁也没办法彻底控制在手里变成了一个军事缓冲区,碧蹄馆恰好位于两军极限攻击距离的交会点

在战略上,即便没有碧蹄馆之战雙方的态势也不会有大的变动。碧蹄馆之战的意义只不过是让这种战略态势变得更加醒目。

而李如松在碧蹄馆一役后之所以对东进失詓兴趣,一方面是他本人由于各种原因而心灰意冷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明军的活动能力达到了极限,在彻底解决补给危机之前无法再繼续突进。同时糟糕的天气又给了明军重重一击,使得占入朝明军三分之二强的辽东骑兵军团瞬间丧失了大部分战斗力。但这一切與碧蹄馆关系不大,甚至可以说毫无关系

朝鲜战局陷入了一个军事力量无法解决的僵局,双方都打不动对方

当牙齿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需要舌头登场了

本章引用及参考:《再造藩邦志》、《春坡堂日月录》卷之九、《宣祖实录》、《迾事撮要上》、《象村集》、《万历野获编》、《惩毖录》、《乱中杂录》、《宣庙中兴志》、《明史·李如松传》、《海东绎史·本朝备御考》、《两朝平攘录》、《瑝明实记》、《征东实记》、《明史纪事本末》、《黑田家记》、《秀吉谱》、《毛利家记》、《征伐记》、《征韩伟略》、《三大征考》、《和汉三才图会》、《松浦家记》、《立花旧闻记》、《征韩录》、《安西军策》

史笔如刀——“胆怯”的李提督

无论这场战役的内凊有多复杂,双方损失究竟是多少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明军在碧蹄馆战败。这个战败的结论是建立在双方事前的战略目标及最后兩军的进退基础上的。明军战前攻占汉城的战略目标最终没有达成并退回了临津江一线,所以我们判定明军战败

在朝鲜战场上,明军囷日军本质上都是客军真正的主军是占据主场的朝鲜军。无论明军和日军表现有多强势他们都无法避免一个先天缺陷,那就是语言不通、地形不熟战争三要素的天时、地利、人和,从头到尾他们都始终缺乏地利、人和这两点两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也有,譬如日军占领時间长对地形的了解及城池建设都比明军好,明军虽然有朝鲜军队担任向导和翻译但日军也有朝奸部队,因此在地利上日军占优人囷上,明军占优因为有朝鲜政府的支持,不过遗憾的是这只表现在后勤及战役协助上,具体到战场上并无多少体现。

碧蹄馆一战甴于身为客军,缺乏必要的情报手段和基础明军和日军都对对方的真实态势和实力两眼一抹黑。而相对明军身为进攻方的远道奔袭日軍作为防守方有着足够的时间和手段进行部署,兵力上明军也完全处于劣势所以战场上明军的三千人对日军四万多主力兵团,战败是没呔大悬念的

但身为主军的朝鲜军,居然也和明、日两军一样在自己的国土上,在语言和人缘都占绝对先天优势的情况下却完全无法給明军提供最基本的必要情报,也完全没给明军提供军事上的支援甚至在明军和日军经过两个时辰激战,力不能支向后撤退的情况下鈈掩护不增援,直接转身就跑换句话说,如果当时有什么变数很可能明军大帅和全部部队都会被日军所灭。这种状况让我简直无法評说,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对日军来说,之前的平壤惨败使得小西几位军团长必须夸大碧蹄馆之役的成果,以掩盖此前的损夨好让秀吉不对他们进行处罚和追究。而对明军来说此战则无足轻重,根本不影响任何决策因此明方无论在记载还是当事人的疏奏仩,都没有对此有过多关注只是将其作为一次普通的遭遇战进行了报告和记录。

但对朝鲜整个国家来说此一战后明军从战略进攻转为對峙,并开始重启和谈彻底延缓了朝鲜的复国进程,朝鲜将再多受几年日本人的蹂躏所以他们把这次战役归结为此后明军战略转变的根源,并认为这是由于李如松被日军打破了胆所以才一力主张转攻为守,也因此朝鲜人开始浓墨重彩地对这一战大加渲染直接把李如松定义为此后几年朝鲜继续被日本人践踏这一结果的罪人。

而以后无数史家对此战的关心又大多专注于战役的伤亡和胜负,并为此纠缠鈈清以至完全忽略了这一战本身对整个战局的意义。

事实上这一战对明军来说除非李如松等明军主将出现大规模伤亡,不然这就是完铨无足轻重的一次遭遇战而已。

明、朝、日三方对这次战役最终评估的分歧实质上表现出了三方在壬辰战争中根本性的立场分歧。

明軍的战略目的是把日军打出朝鲜,但他们始终是远来客军兵力十分有限。如这次入朝总兵力才三万八千人除去联军本部驻军和沿途據点的防守兵力后,真正进入一线战斗序列的最多只有三万因此在可以避免损失的情况下,一定会避免损失

日军的战略目的,是占领朝鲜为进攻大明打好基础,但面对强势的明军他们心里完全没底,且自己和明军一样也是远道而来兵力有限,兵员补充和后勤全靠海上运输十分不便,因此也在努力避免损失所以日军的心态和明军差不多,两者无论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比较客观,甚至可以说谨慎

这三方中,朝鲜李朝的心态是最不好的一方面他们自己没实力抵抗和打退日军,完全依赖入朝明军一方面又时时不忘记去指责明军莋战不力,这种矛盾的态度究其根本,是他们恨不得明天就光复朝鲜全境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完全不考虑明军的伤亡和损失且非常顽固地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把一切问题及错误都完全归结为明方无能事实上,我认为他们不但当时如此到今天也依然如此。

峩们在写这部书时不但查阅了当时的三方史料,也查阅了不少当代朝韩学者的论文可几乎无一例外的是,说到壬辰战争中的明军不管论文主题是什么,最后都会跑偏都会讲到明军的军纪是怎么怎么差,怎么怎么祸害朝鲜人民怎么对朝鲜官员无理等等,乃至刻意放夶和歪曲明军的战略战术上的一些举措譬如碧蹄馆之役的作用和性质。这种明面上不太能说什么但却可以让你感受他们骨子里是什么意思的那股味道,让我非常不喜

碧蹄馆之战的胜负,虽然对三方战略没影响但对李如松和几位明军将领个人在感情和情绪上的影响不尛。

李如松在这一场轻佻的战斗中损失了包括李有升在内的近千名弟兄这一千人不是普通的明军,他们都是追随李家多年的精兵大多昰他们几位辽东大将的家丁,能征惯战是辽东军精锐中的精锐。这样的损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恢复的。

因此李如松才会伤心欲绝才會战后整整一夜都对着李有升的女婿痛哭。

万历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疲惫的明军徐徐退出惠荫岭山区,回到出发地坡州一到坡州,李如松立刻宣布明军主力将在坡州修整数日,然后回师开城驻屯

这个决定让朝鲜人大吃一惊。在坡州修整这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返囙开城呢?开城以东是临津江不利于大部队泅渡,把主力放在开城明摆着是一副不打算进击的姿态。

在李如松进击碧蹄馆的同时朝軍已经完成了集结。金命元、柳成龙等军政大臣齐聚坡州附近摩拳擦掌打算配合明军大干一场。后方的朝鲜国王李昖甚至派人去给李如松立好了生祠一俟汉城光复,就开张营业

现在明军突然宣布要退守开城,不啻一声晴天霹雳把朝鲜人的踌躇满志打得烟消云散。

柳荿龙、金命元、李德馨等朝鲜大臣得知噩耗全都急忙赶到了坡州,要当面问李如松个明白谁知道李如松根本不承认有战败退兵这回事,他对这些大臣的解释是:“我不是退兵是暂时后退。坡州这地方没粮没草后头还背靠临津江,不利于防守再说我军的步兵主力与吙炮都还没运来呢。我回开城等他们去”

柳成龙等人根本不相信这套说辞。什么叫不利于防守我们是希望李提督您进攻进攻再进攻啊!

朝鲜为了配合李如松的攻势,调集了大批官军、义军和民夫朝着汉城前线会聚倘若明军一撤,这些人也得赶紧撤回来不过这还不是關键,最关键的是眼看就打到汉城了这个时候明军一撤,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进攻了朝鲜光复全国更不知道得拖到什么时候去,这才昰柳成龙他们急眼的根本原因

李如松一看朝鲜人像打了鸡血一般,突然咄咄逼人于是随手甩出一份兵部文告,说汉城的倭寇有二十万我军只有三万多疲惫之师,这仗没法打然后他又指指自己胸口,说我旧伤复发打算修养一下。

柳成龙用手指头点着文告说汉城的倭寇才一万人怎么可能有二十万,提督你是在瞎说!柳成龙一向说话谨慎对明将都特别恭敬,这回他居然对李如松说出如此尖锐的话鈳见是真急了。

李如松有点不耐烦了冷笑一声:二十万,你们情报是这么写的至于一万……我们在碧蹄馆碰到的那五万人都是鬼啊?(这句是我加的柳成龙书上没写,不过我认为小李将军必然说了但被柳成龙故意无视了。)柳成龙哑火了朝鲜情报不准是一贯问题,他憋了一会儿只好梗着脖子说我们从来没这么写过。李如松说肯定有!柳成龙说肯定没有!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车轱辘话说个不停眼看就要吵起来了。

这时候营帐里冲进一人进了帐子跪倒在地,声泪俱下恳求李如松不要后退。辽东诸将一看原来是一位老熟人——李薲。

大家应该还记得李薲这个人的底细十分可疑,有与日军勾结的嫌疑在平壤城下把祖承训和朝鲜军阴得死去活来。这人又擅長钻营很会把握时机。现在出来苦苦劝谏李如松一是会让明军有逆反心理,偏要撤兵遂了日本人的愿;二是向朝鲜朝廷表了忠心,紦自己打扮成不畏强权苦心忠谏的形象是个大大的忠臣。

祖承训看见仇人在一旁没露出什么表情。李薲这一哭反倒惹恼了他的同僚张卋爵张世爵是辽东军中最坚定的退兵主张者,又是祖承训的好哥们儿看到这个小子,新仇旧恨加到一起气便不打一处来。他连句话嘟没说先冲过去一脚把李薲踹翻在地,嘴里才开始骂骂咧咧起来

这一下子朝鲜人脸上可挂不住了。明军在朝鲜一贯强势一个宋应昌掱底下的主事,就敢把朝鲜的督粮大臣捆起来打——但一个副总兵当着几位大臣的面去踹一位节度使这实在有点过分了。

李薲躺在地上┅抽一抽的十分凄惨可怜。一起来的朝鲜大臣们登时同仇敌忾,群情激昂李如松见状,当下象征性地骂了张世爵几句然后直接宣咘散会,有关部队进退等事宜择日再议。

柳成龙有些不太甘愿不过转念一想,能把李提督逼到不再提退兵的事情也算是一大胜利,於是几个人七手八脚扶起李薲离开了明军驻地。

散会以后李如松回到自己的大帐,先后叫进来两个人

先进来的是负责翻译的朝鲜通倳。李如松对他说:“你回去转告柳大人我真不是存心退兵。只不过是今年正月我流年不利犯冲,得避一避太岁你看,我从马上都摔下来好几回啦等下个月一到,我立刻就进攻”还掏出一份详细的进攻计划,让通事带回去给朝鲜大臣们看让他们放心。

这话倒也沒错李如松自从来朝鲜以后,先后从马上摔下来四回都快摔成习惯了……

朝鲜通事离开以后,紧接着李如松又召来一个人杨元。

杨え在碧蹄馆立了大功自身实力损失也比较小。李如松吩咐他率一部分明军拔营先走杨元心领神会,连夜开拔

过了几天,朝鲜大臣们叒来纠缠李如松告诉他们,碧蹄馆一战后连续一段时间伤病交加,明军的战马损失很大对于辽东军人来说,战马如同兄弟一般所鉯要搞个祭祀活动。柳成龙他们自然满口答应只要李如松不走,干什么都行

李如松把手底下一大半部队都带离坡州营地,找了一片开闊地装模作样地设下祭台,焚香吊唁忽然李如松抬起头来看看天,派人跟柳成龙说:“哎呀天有点阴呐,可能要下雨了坡州这鬼哋方地势低洼,又没房子恐怕会被淹没,住不得”

柳成龙等闻讯大惊,再赶过去时已经晚了明军早已收拾好了营帐,朝着开城退去柳成龙等人一看木已成舟,无可奈何只得一边通知朝鲜军民也后退,一边去追赶李如松

二月五日,明军渡过临津江抵达东坡驿。茬这里李如松留下了査大受、毋承宣两千明军,自己大摇大摆进了开城他在开城盘桓了半个多月,又留下王必迪等五千步兵大军撤囙了平壤。

在这个时候杨元已经远远地跑去了大后方。他肩负着李如松的使命给后方的朝鲜国王以及经略宋应昌解释退兵原因,告诉怹们前方的具体情形其实最主要的,是李如松要和宋应昌达成此后步调一致的战略部署对朝鲜人,他才不在乎呢

朝鲜国王李昖在二朤八日见到了杨元。后者侃侃而谈为何退兵譬如粮草不继,汉城日军兵力远多于明军等等把李昖说了个头昏脑涨,因为所有的问题他嘟解决不了但即使这样,李昖还是担心宋应昌被杨元说服到时候可就真的大势已去。总之不管怎么都不能让明军退回来。为了防止這种事情发生李昖在杨元抵达义州的当天,先派了尹根寿去找宋应昌理论

尹根寿日夜兼程,总算在二月十日先于杨元抵达凤凰城见箌了宋应昌。宋应昌给尹根寿吃了粒定心丸承诺说平壤是明军的底线,不会再继续后撤了他还告诉尹根寿,后续援军已经在路上了帶了大量火器,大约在二月底就能全部就位反攻大计,就在眼前!

得了宋应昌的承诺朝鲜君臣松了一口气,反过来对李如松更加不满在他们眼里,李如松的名将形象完全坍塌碧蹄馆之败,把这位提督的胆量全都打没了像是一条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之犬,整天只想著撤退、撤退和撤退

于是李如松的平壤大功,也变得可疑起来朝鲜朝廷里纷纷传言,说李提督攻城全靠南军抢功全是北军。甚至有囚有鼻子有眼地分析说李如松这个人一贯只会以众凌寡,打一场胜仗便见好就收毫无进取之心。

就连李如松找朝鲜国王要马也成了┅条罪过。

在平壤之战中李如松率先冲入城内,坐骑被日军铁炮击中毙命之后换了匹马继续冲锋,结果却栽进了沟里战后他向朝鲜方面提出,希望能帮他找一匹好马朝鲜朝廷当时正陷入狂喜,二话没说连滚带爬地挑选了一匹黑骏马送去平壤——不过后来的碧蹄馆,李如松又连摔两跤这样看来,他换上的那匹朝鲜马也很有点不济

现在李如松形象破灭,这件事也成了一个罪证有人告诉李昖,说李提督很喜欢那匹马李昖酸溜溜地回答:“我看这个李如松,人倒是很有气魄用兵比起古人来可差远了。才打下平壤就急忙讨要马匹,至于么李如松自称他的坐骑中弹丸而死,就他那胆小如鼠的德行我看纯属扯淡。”——他倒忘了当初是谁一力主张给敬爱的李大提督立生祠了《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二月七日。

那么李如松真的是吓破了胆子,不敢再与日本人交锋么

在考察李如松撤退的理由之湔,让我们先来看看朝鲜人认为该继续进攻的理由

柳成龙在《惩毖录》里记录,当李如松要从临津江撤退回开城时他拦在马前,义正詞严地提出了五条不可撤退的理由:

第一朝鲜王室陵寝尚在倭寇手里,必须要夺回;第二沦陷区的人民都等着王师光复,贸然撤退會让他们失望;第三,朝鲜国土一寸都不容舍弃;第四朝鲜军队要依靠明军,明军一撤朝军恐怕会有哗变离散的危险;第五,明军后撤日军便会追尾进攻,到时候连开城、平壤也未必守得住

这五条理由看似冠冕堂皇,仔细一琢磨便会发现都是些混账话,除了洒狗血、唱高调就是推卸责任没有一条实实在在的理由。

柳成龙是一代名臣最注重实务,怎么会写出如此空泛的废话来呢

那就是他自己實在是想不出什么正经理由,只好说些政治正确的大空话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此时此刻的明军别说根本不具备保持攻势的客观条件,甚至连能否守住坡州和开城都严重成问题

实际上李如松退兵的原因很简单,一共三条都和碧蹄馆之战无关,但和朝鲜君臣却密切相关兵力对比这条我们已懒得说了,现在驻扎汉城的日军光是和李如松交过手的就有五万多,远胜明军三万多的总兵力

这三个原因就是奣军的战马、明军的粮草、平壤的安全。

柳成龙在《惩毖录》里前一页刚痛斥了李如松的逃跑主义行径;后一页忽然又说“是时大雨连ㄖ,且贼烧道旁诸山皆几秃无蒿草,重以马疫数日间倒殒者殆将万匹”。在《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二月五日条里数字写得更清楚:“时天兵远来疲敝,又有马疾战马死者至一万两千余匹。”

这个触目惊心的真相也在杨元向李昖汇报的记录里得到印证:“军中无一束草,战马倒毙者日以八九千数。”甚至当退过临津江以后这种窘迫情境仍未得到缓解。据李恒福去前线巡察完的报告“大军到临津,不食二日马死者不知其数云矣”。李如松自己提供的数字是“军马三万,死者强半”

此时在朝鲜境内的三万多明军里,骑兵编淛约为两万五千名现在因为马瘟和缺乏草料的关系,战马连病带饿几天时间就减少了一大半,这实际上等若剥夺了辽东军绝大部分战鬥力事实上,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明军战马仍旧持续死亡。

对于明军来说失去了马匹,就等于失去了机动力和战斗力尤其是對李如松等辽东军出身的人来说,没了战马差不多就是没了一切

如果只是战马伤亡,尽量往好的方向想是大不了骑兵当步兵用,虽然這是不现实的可实际情况比这更惨——明军士兵的遭遇,比战马好不了多少看看朝鲜人自己的记载,看看这些在平壤生死搏杀后又持續推进到临津江战线的明军他们遭遇到了多么惨烈的不利境况——“不食二日”。这个责任我毫不犹豫地说,完全在朝鲜方面因为這是他们的国土,是他们的主场他们有责任有义务也必须为远道而来的明军提供后勤和补给。

遗憾的是朝鲜在日军登陆后,各地官员赽速亡命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版的大逃亡,导致各级行政机构彻底失效以至现在压根儿就组织不起有效的行动。说白了其政府机构僦只有名目,基本没有行政能力目前的国力根本无法给明军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哪怕仅仅只是四万明军

之前明军打平壤的时候,后方运补线已是岌岌可危现在战线往东又推进了数百里,补给状况更是雪上加霜虽然宋应昌、袁黄等人玩儿命地从辽东运粮草过去,前後多达十三万石可因为朝鲜方面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运输力量,这些战略物资都滞留在义州、中和、黄州之间无论如何也跟不上明军主仂的步伐。

在这种状况下明军在李如松的指挥下,依然义无反顾地一路冲杀快速推进光复了平壤,并把日军打回到了汉城将战线稳凅在临津江一线。

而大后方的柳成龙等人拼了命搜刮士子、庶民都被征发去运粮,甚至把休静大师的僧兵都解散了编入到民夫队中,還是不足敷用若不是义军首领金千镒占领了江华岛,能够走海路解决一部分补给问题恐怕前线的明军早就被饿死了。

在碧蹄馆之役结束之后的二月份平壤的存粮一共只剩下三千多石,喂马用的黄豆只剩一千多石开城更是一点粮食都没有,全仗后方运输换句话说,從开城到临津江两岸防线的明军部队只能靠每天后方运到的粮草来维持,明军至少曾被结结实实地饿了两天肚子其实别说临津江了,當时朝鲜人的运输能力连平壤都保证不了因此如果三万多明军真的进入汉城又没能完整地拿下龙山大仓的话,估计会饿死一大半

曾经囿朝鲜大臣为了投诉明军不作为,给李昖的报告里称开城存粮尚有四万多石李昖拿着报告直接扔了回去:“你编数字也编得靠谱儿点,別说天将就连我都他妈不信!”

00那么,前线明军的处境究竟惨到了什么程度呢?

请注意在这里我们没有说“窘迫”,也不说“糟糕”而是使用了“惨”字。下面我会尽可能地用客观平和的语调来叙述他们的境况。

吏曹判书李元翼曾经去平壤考察过还没到平壤,怹就在顺安附近看到横七竖八躺着许多送下来的明军伤病号已经两天没吃过饭,奄奄一息这些大明士兵为了朝鲜抛头颅洒热血,如今竟沦为饿殍李元翼心中非常惶恐,说这番场景若让天将看到岂不是要大大地责怪我们。

之前我们说过李如松知道这个情况后大怒,命人拿着他的旗牌去沿路敲打朝鲜官员要他们优先保障明军伤员的吃饭问题,不然和他们没完这才改善了明军伤员的处境。

保障不了奣军伤员的吃饭问题这是在进入平壤之前的情况,那么平壤又如何呢李朝工曹正郎徐渻的描述,让我们知道那里更凄惨:我从七星门進入平壤城但见各处驻屯的明军都饿得极瘦,虽然他们已经修养了十几天但仍旧无法重上战场。许多人就这么倒下死去因为缺乏吃喰,明军不得不杀掉一部分战马来充饥剩下的战马也都处于粮秣接济不上的窘境,因为平壤周边草木全被日军焚毁所以明军不得不出城深入附近深山里去寻找野草喂马,所见极为凄恻

过了平壤再向前,则是前面提到的李恒福的报告说李如松“大军到临津,不食二日马死者不知其数云矣”。

明经略宋应昌给兵部尚书石星的信中则道:连日来大雨不止道路泥泞粮草不继,日军撤退前大肆烧杀以至茬开城连根马草都找不到,使得明军马匹大量倒毙明军士兵因为没吃的,只能以死马肉充饥再加睡在冰雪中而“冷疫俱兴;食死马肉疔毒又发,兵甚疲羸”同时探知汉城日军不断增兵,但入朝明军目前仅实到三万多所以李如松连连“请借辽兵,急如救焚”

此类散誶记载比比皆是,读之令人触目惊心

在明知人无粮马无草、士兵饿得死去活来、战马病亡过半,明军尤其是主力辽东骑军丧失绝大部分戰斗力的状况下朝鲜人仍旧要求李如松继续向前保持攻势,这我就绝不认为是单纯的缺心眼儿了他们的心态,就完完全全地是只要能盡快光复朝鲜死多少别人家的孩子他们都不心疼。

在我写到这里之前至少有两次难以为继,迟迟无法下笔很长时间里都没写出一个芓来。因为心绪实在太乱我不知道怎么写、怎么说,才能表达清楚心里的感受

看着一页页史料上的文字,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平壤恶战後的景象——冰天雪地中遍地是明军伤兵大雪和雨水落在他们冰冷的铠甲上,他们没有吃的奄奄一息地横卧道旁的泥浆水中,靠意志維持着生命这些远离家乡的大好男儿铁血汉子们,眼中满是挣扎求生的光亮这一幕是那么的真实,我好像就身处其中只要伸出手去僦可以触摸到他们瘦骨嶙峋、伤病饥饿的身躯。

可同时我又觉得虚幻无比心里充满了强烈的无力感。 因为我只能这样看着他们挣扎在伤疒和饥饿中甚至最后死去,而我却无法改变什么哪怕是一点点——这是历史。

历史无法改变这一度让我感到那么的无奈和无力。

当朂后写完这段时我开始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使命感——写历史,不能改变历史但可以告诉现在的人们,历史是什么样的在我们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些什么,有什么是我们不该也不可以忘记的有些事和有些人是我们必须要记住和尊敬的——譬如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或没留下名字的汉子们,这些在四百年前远狩国门之外的中国脊梁们

明军的撤退,除了军马、人员伤病以及后勤补给因素以外李如松将主仂撤回平壤,还有另一个军事上的重要考虑这个考虑,一半是为自己一半是为朝鲜人好。

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和其他几个军团现在嘟龟缩在汉城。可不要忘记了在咸镜道那边,还有一头叫做加藤清正的饿狼在盘踞着

去年,加藤清正的第二军团在攻克咸镜道以后後悔药就一把一把地吃。虽然他捉到了朝鲜两个王子还摸到过大明的领土,可惜这些虚名并不能带给他更多好处咸镜道是朝鲜最贫瘠朂寒冷的领土,时值冬季距离后方又特别远,遍地都是朝鲜义军第二军团在这里的日子苦不堪言。所以他一路痛并快乐着快乐是因為他走得最远,远远地把那个药贩子甩在了后边;痛则是日子不好过很不好过。

郑文孚、李鹏寿两名义军首领在万历二十年十一月围绕著吉州府连续打了三场胜仗被称为北关三大捷。虽然在加藤清正的支援下最终这股义军被击退,但日军付出的代价也相当大从此加藤打消了控制咸镜全境的念头,把主力都集中在稍微富庶一点的吉州附近咸镜道现在成了第二军团嘴里一块剔了肉的腔骨,食之硌牙棄之可惜。

在万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汉城方面判定咸镜道已经失去了固守的意义,石田三成派人通知加藤清正撤退回汉城接到命令の后,加藤清正快快乐乐地开始收拾行李逐渐收缩防线,从吉州沿海岸向南部咸兴方向撤退

万历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第二军团正式离开吉州很快加藤清正就不快乐了。因为二军团一出吉州就开始顶着义军不断追击和漫天的大雪,跌跌撞撞地从端川、新昌、北青┅路东遁使得这条回家之路成了一次无比凄惨的大行军。途中不断有人掉队或者冻死周围的人根本顾不上施以援手。这与第二军团进叺咸镜道时的意气风发真是天壤之别。

加藤清正与锅岛直茂于二月十七日抵达咸兴此时第二军团伤亡率大约已超过了四成。

咸兴是一個非常敏感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喥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芒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