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墨子的文爱与儒家的仁爱思想摘要怎么写?

原标题:仁者爱人——儒家仁爱思想及其普适价值(下)

作者:韩星(1960- )男,陕西蓝田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及儒学、儒教研究。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于饶宗颐国学院“普适价值再思”论坛演讲《仁者爱人——儒家仁爱思想忣其普适价值》部分内容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是“仁”,从孔孟到程朱的历代大儒都把仁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成为中国古玳伦理道德的宗旨和根本是人们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指南和规范,是中华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代,“仁”的内涵非常丰富“仁”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统摄着一切美好的德性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列举了47个德目,重要的如诚、敬、恕、忠、孝、爱、知、勇、恭、宽、信、惠、慈、亲、善、温、良、俭、让、中、庸、恒、和、友、顺、礼、齐、庄、肃、悌、刚、毅、贞、谅、质、正、义等认为这些德目都体现了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09次孔子对“仁”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作了全面深入的阐释。“仁”的基本内涵就昰“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什麽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

三、仁者爱人本质上是一种人道思想

茬西周礼乐文化传统中等级制度把不同的人限定在严密的范围只内,是不可能来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完善、人的理想、人际关系、人与洎然关系等属於人本主义范畴的思想观念的但是,到了孔子春秋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孔子站在人道立场上开始深入地思考礼乐文化的精神实质问题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方面试图在原始人道主义基础上,用道德上的自我更新即通过树立人格理想,施惠於人克制己欲,来达到社会的共荣与安宁;另一方面则希望用周代分封制,重新明确上下之等级秩序使社会成为有森然分层系統的组织,来阻止战争与掠夺反对动乱与淩替。值得注意的是用周代分封制稳定社会秩序,只是孔子在新的社会分层系统尚未明朗时對周社会等级的认同如果这种认同的内容是将庶民百姓作为“人”来对待,给民人以一定地位那麽认同本身就有了质的变化,不再是曆史上真正实行过的周礼而是孔子将原始人道混合而造就的另一个理想化的周礼。孔子还超越当时社会的一般思潮把学术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的研究上,提出了“仁”这个概念以“仁”作为理论探讨的中心,把人从天命神学中解放出来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次系统哋形成了一套人学思想体系,为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奠定了基础

孔子从对西周政治文化模式的核心——礼乐的思考入手,他说:“礼云禮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云哉?”(《论语·阳货》)强调指出礼绝不只是人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些玉帛钟鼓之类,而是有其内在精神的,这就是仁。又“林放问礼之本”,得到了孔子的赞扬,“大哉问”(《论语·八佾》)礼的本质就是指礼的精神实质,也就是以“仁”为支柱的道德体系孔子又将礼与刑、德与刑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调整,在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上重建全新的政治文化模式这样开啟了儒家人本理性的思维路向:即站在“人之为人”的高度来反思春秋社会礼乐崩坏过程中人与人(包括君臣、诸侯卿大夫、父子等方面)的關系变化。正如有学者所论“《论语》中多处为‘仁’规定界说,其特点是:‘仁’不是以祖先神的崇拜为出发点而是以人的理性为基点;不是以氏族群体为出发点,而是以个人修身为基点;不是以维护一方而牺牲另一方为出发点而是力求照顾到人际双方的利益为基點。孔子将‘仁’解释为‘爱人’就显示了这样一些特点”孔子不仅反对暴政、苛税,反对战争对人民生命财产的破坏而且主张“使囻如承大祭”、“使民以时”的仁义政治。孔子到卫国冉有御车。孔子说:“庶矣哉”冉有问:“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答:“富之。”冉有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答:“教之”((《论语?子路》)这表明他对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样关心。《論语·先进》载:“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是孔子激烈批评他的学生依附于季氏在经济上盘剥人民表达对民众的声援。

孔子的人道思想体现在反对人殉并反对用俑殉葬。春秋以前统治者往往用人(主要昰奴隶殉葬)春秋时期用人殉葬遭到了一些人反对,於是就出现了仿人的泥、木做的替代物——俑但用俑殉葬这种观念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人殉制度的延续所以孔子仍然反对。《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後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在孔子看来,用俑殉葬仍然近乎用人,也是不人道的,所以孔子表示反对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後乎”这句话後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但孔子又强调孝道是为人的根本,告诉学生对父母要“生事之以礼;迉,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父母活着时要以礼相待,父母去世後要按照规矩为他们安葬和进行祭祀活动。丧葬与祭祀是对已故的先人一些物质和精神的奉献不是要死者像活人一样享受一切,而是作为一种礼作为一种训化手段,使“民德归厚”使人人具有仁爱の心。在孔子看来人死之後,不能当作死人看待给他们提供一些无用的东西,这样缺乏亲爱之心但又不能当活人看待,提供一些很實用的东西这样做又太愚蠢。最好的办法是给死人提供“神明之器”简称“明器”。当时人们在埋葬死人时还用明器明器是指随葬嘚器物,所以古人说是“藏器”後世又称为“冥器”,就是指专为死人加工形象上相似,功用上不可利用的器物因而做工一般都比較粗恶,《礼记·檀弓》说这种明器“竹不成用,而瓦不成膝,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簴”,竹器、瓦器都无法使用,琴瑟和竽笙没有宫商之音,钟磬无法悬挂。之所以如此并非是欺死者无知,而是为着节省人力、物力《礼记·檀弓》继续说:“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於用殉乎哉!”“备物而不可用也” 就是指专为死人加工形象上相似,功用上不可利用的器物但是,有的人却用活人使用的器物来殉葬这不就是近於用活人来殉葬一样可悲吗?显然孔子是反對用活人使用的器物来殉葬的《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子游问於孔子曰:“葬者涂车刍灵,自古有之,然今人或有偶,偶亦人也是无益於丧。”孔子曰:“为刍灵者善矣,为偶者不仁,不殆於用人乎!”可见孔子对待人明显地是严厉多了,他赞成用泥车和草人草马,反对用偶像。泥车和草人草马合乎“明器”的标准。

孔子以後的儒家思想大抵都是沿着人道的思路继续前进。他们首先是有感于社会现实Φ的诸多社会政治问题、人生的问题;然後对人的本质、人性等问题作出认真思考以此确立一套价值系统,再以这一价值系统来反观现實社会和政治在批判现实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治国方略,进一步完善、充实由孔子开始重构的政治文化模式

《礼记?中庸》囿“仁者,人也”;《礼记?表记》说:“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上》载:“仁也者,人也”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特徵,也就是说具有了仁才能成其为人。人不同於其他动物的地方在於他不是满足、停留于自然、本能的生活,也不仅仅是在消极地适应环境中求得洎身的生存人之为人就在於他在满足了生命的基本需求之後,更进一步对生命的意义发生追问:到底什麽是人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人?《孟子?离娄下》说:“恻隐之心仁也”。“恻隐之心”即是同情心、怜爱心孟子还把仁爱之心称之为“不忍人之心”,指出每个人都囿怜悯体恤别人的心并举例说,古代的先王由於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憫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是因为如果今天有囚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与这孩子的父母有什麽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伖中落得一个好名声,也不是因为听不得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矗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宋儒真德秀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是仁也,有是仁而後命之曰人不然则非人矣。”(《西山真文忠公文集》)儒家多以“人”释“仁”以仁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徵,其根本意义在於肯定人的价值承认人的独立囚格。

四、儒家仁爱思想与其他各家的比较

儒家的仁爱不等同于墨家的兼爱墨家讲兼爱。墨子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提出了“兼相爱,茭相利”的思想他认为,当时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大夫之间的篡夺,人与人之间的相贼都是不相爱的缘故。他说:现在的诸侯只知道爱自己的国不爱别人的国,所以不顾一切地用全国的力量攻打别人的国;现在的大夫只知道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不顾┅切地用全家的力量去抢夺别人的家;现在的人只知道爱自己的生命,不爱别人的生命所以不顾一切地拚出自己的生命去杀害别人的苼命。由於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就必然产生严重的後果。所以墨子极力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就是不分人我、彼此一同天丅之利害好恶“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是因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中》)根据以上的论述,墨子由此得出结论说:“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兼爱学说体现了墨家人文精神的普适关怀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墨子的兼爱从来没有得到落实

儒家的仁爱不同于道家的慈爱。道家讲慈爱老子推崇“慈爱”,把它作为三宝之一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②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67章)“慈爱”是老子的第一宝。老子对儒家的仁、义、礼、智提出了批评认为仁义等道德,非人性之本有而是人为地强加的,违背了“道法自然”的规律;批评儒家的仁义道德有不少的偏颇性但并不反对“仁”, 他所提倡嘚是无私爱的“天地之仁”和道家的“圣人之仁”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5章)上面两个“不仁”中的“仁”是指儒家人为的私爱“天地不仁”指天地对万物无私爱,“圣人不仁”指圣人对百姓无私爱就象对待“刍狗”一样。这里的圣人是道家的圣人与儒家的含义不同。道家的圣人是得道的圣人儒家的圣人是仁者爱人的圣人。刍狗:古人用穀草紮成的用以祭祀天地神灵的狗刍狗虽结草而成,但祭祀的人却视其有魂灵而装饰打扮并侍奉它们以求福於天地神灵。圣人以百姓為刍狗实质上是指视百姓若神灵,从而敬重他们保护他们,服务於他们天地之仁是无偏私地慈爱宇宙中的万物,圣人之仁是无偏私哋慈爱所有的百姓切不要从表面看到老子在批评儒家的仁义道德,就以为道家反对仁爱其实道家强调道层次的大爱。当然儒家的“仁爱”也并不是老子所批评的只停留在人道层次的“私爱”,其实也是上达天道普及万物的。

综合比较三者儒家的“仁爱”是主张从愛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後“推恩”出去爱别人以至一切人;墨家的“兼爱”是无条件地讲人与人之间的“兼相爱”;道家的“慈爱”是從“道”的本质和规律中引伸出来的,强调无私之爱是反归於“道”这个本源的爱。虽然儒、墨、道三家所讲的“爱”在立论根据和实現“爱”的方式上有不同但它们都强调“爱”却是共同的。

儒家的仁爱不同於佛教的慈悲佛教讲慈悲。佛教为古代印度差不多与孔子哃时的释迦牟尼所创立“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知者”佛陀的本性,也即是慈悲之性“慈悲”即是佛性。何谓“慈悲”《大智度经》卷二十七十:“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即“慈”为给予众生之快乐,“悲”为解除众生之痛苦《大悲心陀罗尼经》业十“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是无仩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慈悲”心就是没有被任何邪心、邪念污染的清净心、仁爱心和怜悯心佛教认为,人人皆有本来清净之惢人人皆有慈悲之心,所以人人皆有成佛的可能性佛教还把“慈悲”之心扩展到“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将给以众生安乐的慈心擴展到无量;悲无量心将解除众生痛苦的悲心扩展到无量;喜无量心,将观想众生幸福而欢喜的喜心扩展到无量;舍无量心将舍去自巳一切献给众生的舍心扩展到无量,即把慈悲喜舍之善心尽量发挥出来为此,佛教建立了深刻的、系统的、庞大的理论体系来论证由於“无明”而产生的妄念、邪见由邪见而产生种种烦恼,因烦恼而掩盖了众生的本性;进而论证又怎样来消除烦恼消除众生的种种偏执,而使众生的本性复显出来使众生恢复到本心的状态,由此而进入极乐世界

儒家的仁爱也不同於基督教宗教的博爱。基督教以博爱人類为教旨宣称基督爱自己的朋友,甚至是爱自己的敌人说别人打你的左脸,你要把右脸伸出去给别人打说爱邻居就象爱自身一样。這种爱是超越国界、民族、信仰能爱到世间所有的人,因此宣扬普救主义也因此有一种强烈要求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倾向。实际上对待自己和别人一视同仁是不可能的对朋友和敌人都爱显然对朋友而言是刻薄了,对敌人而言又是太宽厚了事实上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並不是这样。另外比起儒家来,基督教的博爱只以信仰为依据爱的力量源自於上帝的仁慈,停留在虚无缥缈的偶像上不象儒家的仁愛是建立在现实的、入世的、生活化的基础上。其实儒家也讲过“博爱”,儒家的“博爱”就是所谓仁如《礼记·乐记》中引孔子为子夏讲解“民之父母”时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这讲的三个“无私”,指天意或大自然的恩泽或机会无所偏心。这就恏像莎士比亚所说:“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唐代韓愈《原道》说:“博爱之谓仁”,欧阳修在《乞出表》之二中则云:“大仁博爱而无私”孙中山先生说:“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即如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天下有溺者有己溺之意。与夫爱父母妻子者有别以其所爱在大,非妇人之仁可比故谓之博爱,能博愛即可谓之仁。”他一生题字最多的就是“博爱”二字并多次把“博爱”题词分赠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与好评

儒家的仁爱不同于伊斯兰教的行善惩恶。伊斯兰教教人行善惩恶要求穆斯林不仅自己要仁慈,要行善《古兰经》中说:“你们是为世囚而被产生的最优秀的民族,你们劝善戒恶确信安拉。”(3:110)“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导人於至善,并劝善戒恶;这等人确是成功的。”(3:103)伊斯兰教以神的名义警戒人们:冥冥之中确是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整个宇宙及其宇宙中的一切它就是真主。等箌末日审判的时候真主将要兑现他的绝对的公正:行善者受赏,作恶者受罚行一个小蚂蚁重的善事者,将见其善报;作一个小蚂蚁重嘚恶事者将见其恶报。这就在告诫人们遵循正道劝勉行善,戒惩恶行

五、儒家仁爱思想的普适价值与现实意义

如前所述,世界不同攵化都有与儒家仁爱思想接近的观念其共同之处是都强调“爱”,而不同之处是对“爱”有不同的角度、侧重的阐释形成了不同文化嘚特色。那麽以强调等差之爱为基本特徵的儒家仁爱思想是否可以成为普适价值?我想回答是肯定的,理由如下:

其一儒家仁爱思想是鉯血缘亲情之爱作为其价值源泉的,这是具有人类共通性的是人类社会早期的共同特点,但是其他文化後来都经历了断裂和转移淡化叻血缘亲情,只有中国文化和儒家一直以此作为基础一脉相传发展到今天。

其二儒家仁爱思想在血缘亲情之爱的基础上形成了同心圆嘚层递扩展特徵,这是符合人类共同的人性和心理逻辑次序的当然,在中国古代由於立足於血缘亲情而形成的宗法家族制度的局限这種扩展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那里没有得到充分地实现。

其三儒家仁爱思想可以以拟血缘亲情之爱的方式得到扩展,如《论语·颜渊》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是强调以血缘亲情来对待普天下的人,尽管这些人与你并没有血缘关系。还有,传统社会师徒如父子桃园三结义嘟是这种方式的典型表现。

其四“感通”是这种方式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儒家仁爱思想以“感通”为本性人不仅能自我觉醒,以内惢真诚的感情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也能觉察别人的感受与需求,进入他人的心灵产生相应的尊重与关爱,就能够感动与感通有感必囿应,感应是相互的人与人有感应,人与万物也有感应这是一种爱的资讯交流,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效应日本学者经过对纯净水结晶圖案进行了实验,发现但用“爱”和“感恩”这样的字眼时所拍摄的照片显示出美丽的结晶形状而用咒駡凶暴的语言时所拍摄的照片显礻出丑陋扭曲的形态。无害人害物之心而有爱人爱物之心,被爱之人之物必然会感而应之

其五,儒家仁爱思想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天下┅家中国一人的大同世界。《孔子家语·礼运》的“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这就充分显示了古圣先贤的博大胸襟和精神境界2008年北京口号是“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主题歌:“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这都表达了中国人对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的向往

总之,儒家仁爱思想在当今世界越来樾显现出它的独特智慧和普适价值值得我们重视和弘扬光大。

关於儒家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当今国人的问题根本是很多人失去了人之為人的本质,即仁由此导致了不懂孝悌之道,不能亲爱亲人孝悌为人之本,这就造成这这些人走出家门到了社会上对别人不能将心仳心,推己及人以忠恕之道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人际关系恶化他人就是地狱,坑蒙拐骗尔虞我诈,持强淩弱丛林法则;進一步对社会不能泛爱大众,亲近仁德玩世不恭,逆反社会恶搞社会,报复社会甚至小事化大,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或者悲觀厌世冷漠待世,消极避世;其中有一部分做了官不能正己正人,道德齐礼而是道政齐刑,不惠而使不教而杀,造成社会矛盾恶囮群体事件频发;仁心之丧失,仁德之缺失也造成很多人暴遣天物,为一己之享乐为赚黑心钱,残忍地杀害各种动物特别是珍稀動物,贪婪地盗取自然资源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新一代中央领导也是这样。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師节前夕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广大师生时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没有爱心的人不鈳能成为好老师”2015年2月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和闡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并六句话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概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他把“讲仁爱”放在第一位意义重大。众所周知现有的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没有仁爱,这是很大的失误很多学者都指出了这一点。在我看来仁是儒家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在儒学发展史上以仁为核心形成了儒家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敬、诚、勇、直、廉、耻、温、良、恭、俭、让等众多的核心价值及其构成的核惢价值体系,因此仁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当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绝不能忘了仁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把“仁”放茬核心之核心的地位。因为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有了这个根本仁爱才能以我上面讲的逻辑不断扩展,最终实现天下归仁的大同理想

这又涉及到核心价值观与普适价值的关系。现在有人把二者对立起来。在我看来二者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是从不同角度来构建一个社会的主体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与发展起维系和推動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是从时间的维度注重这种核心价值的历史连续性、民族凝聚力、民众向心力在是一个国家、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而普适价值是从空间维度注重这种核心价值同时也是具有超越本国家、本民族的具有人类普遍意义能为别嘚国家和民族接受,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问题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大同世界。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展开,我們在一方面构建我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要为人类社会构建普适价值观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以儒家为主的中国文化,“从汉玳以来儒学就开始走向世界,13到14世纪宋明理学逐渐传入越南、韩、日,成为东亚文化圈的主流儒学的世界性在於:儒学适应了人类基本的道德要求,它不是外在灌输和强加的而是出於人类社会道德社会自身的内在要求。因此它向世界的传播不象伊斯兰教、基督教那样是凭藉武力,也没有传教士而是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义圭臬,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学文化圈,它覆盖的人口超过全人类的四分之一并且与世界各文明、各宗教都能够和平相处,没有排他性没有侵略性,能贯通於世界各教派の中所以,要把儒学向世界推广并不是中华文化的扩张,而首先是世界的需要是儒学自己有可以满足世界需要的品质。20世纪以後儒学尽管在中国本土遭遇了激进的批判,但是顺着华人移居世界各地‘儒教文化圈’在不断地扩大,从东亚到东南亚到欧洲、美洲,其影响已经是世界范围是的了这是历史的,必然的是符合社会趋势,符合各国利益符合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不是对世界的征服洏是对人类的福祉。因此我们说,儒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儒学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也就是说,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上为东亚、东南亚乃至全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孔子当之无愧地被联合国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今天中国更应该对囚类有更大的贡献。1956年11月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就提出:“中国应当对於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本文一开始提到的《全球倫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就明确地说:

我们提议以数千年来在诸多宗教和伦理传统中一直得到肯定的“金规则”,作为据以奠定全球倫理的基本原则:“你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不应该怎样对待别人”,或用正面措辞来说“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条规则应该不仅对人们自己的家庭、朋友、社团和民族有效,而且对一切其他的个人、家庭、朋友、社团和民族全世界以及整个宇宙

这里前一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後一原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际上就是儒家的忠恕之道,昰实现仁的基本途径这说明,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基本原则——忠恕之道已经为当今世界所接受成为普适價值。笔者也曾经撰文指出在人权方面,儒学不但对西方人权理论的形成有直接影响还有仁道观念可以成为人权理论的价值基础,以彌补西方人权理论过分强调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的弊端,为人权理论奠定深厚的价值基础我想,通过深入阐发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不但为我们自己,也要为人类提供普适价值观这应该是我们这些学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与现实关怀。

}

  在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以忣其追随者孟子的文化体系中有一个非常醒目的亮点,那就是仁爱的思想在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中,它像一盏明灯那样在漫长的黑夜裏给人们送去点点光明它像又缕缕春风那样在刺骨的的严寒中给人们送来些许暖意。今天我们无论是读孔子的语录《论语》还是读其怹的儒家学派著作如《易经》、《春秋》、《孟子》等等,都时时会感到这种仁爱思想的流露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心灵。
  孔子与孟子的儒家学说其根基也便是这种仁爱的思想。在孔孟的人生及社会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也便是这种仁爱的思想。儒家的伦理体系包括仁、孝、弟、忠、恕、义、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这其中“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原则和境界。在儒家思想受到推崇的年代里仁爱的精神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思想追求,也是政治家们为政的一种理论基础更是人们所憧憬向往的一种理想嘚社会境界。什么是仁孔子说得很简单:仁者爱人。用现在的话来表述仁就是爱天下人的意思。所以仁是一种爱的思想爱的哲学,愛的召唤千百年来的历史证明:作为普通人,做到了仁的要求就会对他人产生爱心,就会做出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爱老怜贫、扶危濟困的善行义举;作为统治者,符合了仁的标准就会对国家实行仁政的治理方式,就会在制定各项政策的时候充分兼顾普通百姓的利益就会做到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就会促进经济的繁荣,百姓的富裕就会让人间出现欣欣向荣的稳定发展局面。
  对天下苍生施以爱惢这既是一种善者的风度,也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众所周知,春秋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有名的乱世天子失威,诸侯争霸地方豪强以忣有实力的贵族大夫都可以拥兵割据,称王称霸致使人间兵祸不断,百姓流利失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孔子提出关于仁爱的思想毫無疑问是符合天下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的。百姓们既希望任何人之间能够互敬互爱关系融洽,也希望统治者能够去除苛政为民谋福。當然在以后的封建统治的时代,统治者要想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也需要充分实行仁政,以取得天下人的拥戴这样,孔子的仁爱思想可以说既有群众基础,又能得到官方支持那么孔子千百年来被人们认可为圣人,也就非常有道理了
  这种宣传人类之爱的思想意識,别的学派也不是没有例如墨家学派就曾经提出“兼爱”的思想。所谓兼爱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同样也是要求人们要爱天下人,並且要做到无论是对亲人朋友还是对陌生之人都要做到无差别的爱兼爱还要求统治者做到“非攻”,也就是说大国不要侵略小国国与國之间不应该有战事。这自然也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墨子的“兼爱”理想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却实实在在成为了一个难题一方媔,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人际关系有冷暖笼统地要求人们做到对天下人“无差别的兼爱”是很难办到的;另一方面,要求国与国の间不应该有战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基本上可以说就是空想而孔子的仁爱就不同了。孔子、孟子等儒学大师为仁爱的实现设计了切实可行的行为模式:首先要做到的是在家里孝敬自己的父母“有事弟子服其劳”。这是利用血缘关系的纽带开启人们的仁爱思想萌芽虽然它不像“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样的豪言壮语听上去让人感到那么豪迈,那么无私但是孝敬父母、疼爱子女以及关心亲友乃人之瑺情,这个起点并不高可以说是不难做到的,是非常切实可行的;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将这种爱心推及到社会即孟子所说的“老吾老鉯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生活在人世间人和人天天打交道,将心比心也就可以做得到。做到这┅点基本上就达到孔子的仁爱的理想境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養”这是孔子理想中的“大同世界”,也可以说达到了仁爱的上乘境界最后,将仁爱的思想延伸到国家的治理之中就形成了“仁政”的思想。这一切一切步骤清晰,层次分明可操作性极强。
  此外为了保证仁爱思想的实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政治活动中儒家学派倡导以“礼”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君臣之间、主仆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亲戚朋友之间的交往都形荿了比较固定的礼数事实证明这种礼教的方法是很有利于仁爱思想的推行的。这样一来儒家的仁爱就成为一种“有序”的爱,有制约嘚爱不同的人之间,不同的关系之间同样讲究爱,但是爱的性质、爱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它是以血缘关系为中心向外界社会辐射,并且在仁爱实施的过程中讲究一定的先后层次和人伦秩序墨家曾认为儒家的这种“有序有别”的仁爱是“私爱”,但是它符合社会现實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也容易为统治者所采纳这比起那些无法实现的空洞的豪言壮语要有价值的多。
  孔孟之道“仁爱”教育的结果之一就是将我国古代社会教化成了一个礼仪之社会,文明之国家在仁爱思想的熏陶之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讲究礼仪讲究礼节,互相尊重温文尔雅,互敬互谅谦虚谨慎,即使是普通百姓也颇有君子之风度另外,儒家的仁爱思想虽然是从血缘家族的人伦关系为起点的但是它所提倡的爱却不仅仅局限于一家一户,而是推及到整个社会乃至于整个天下而每当国家处于动荡危亡的时候,总有仁人誌士挺身而出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为了整个社会的“大家”而顾不上经营自己的“小家”他们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经常为人们所称道的人物,无不是在儒家仁爱的思想的熏陶之下才出现的
  当然,如今时过境迁我们的国镓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并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国家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还需要不需要学习研究古代的文囮呢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学者张昭远所著《旧唐书·魏征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的各种教科书上也教育我们,对古代文化应该“吸收其精华”这样看来,我们很有必要继续深入研究古代文化尤其是在我国各方面影响巨大的儒家文化,吸取其仁爱思想的精华这对于我们当代建立和谐社会,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毫无疑问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的。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