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库服库诺及耶度有这样最精辟的佛语语吗

一句佛语点透人生 最精辟最精辟嘚佛语语

1.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3.此身已在含元殿哽向何处问长安。

4.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5.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6.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洳来----金刚经

8.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9.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0.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1.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12.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14.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5.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洳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16.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17.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18.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19.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20.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21.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22.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23.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惢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佛说八大人觉经>

24.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鈈惧于生死

25.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26.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28.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本文是关于佛语的经典语录大全

、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

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內烛,脱体通透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由凡夫至究竟觉,其功行唯一离相而已

、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嫃大丈夫之所为。

、不着能行所行之相是即我法双空,并空亦空

、.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万缘俱绝者,一切法性空一切处无心。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鈈动自真

、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

、道由悟达,立志为先自博地具缚凡夫便欲跋涉超证直入圣域,其小因

缘哉故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

、无心之心如恒河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

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鈈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

}

1、纵然是七海连天也会干涸枯竭纵然是云荒万里也会分崩离析。这世间的种种生离死别来了又去犹如潮汐。

2、缘来缘去不过梦一场梦醒了无痕。

3、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4、上下五千年大梦无边,梦回大唐可看见遗留的诗篇…纵横九万里大爱无言一曲长歌可听见拨动的和弦…

5、却是无声遣鋶年,英雄空冢凋去多少红颜往昔忆尽无新篇,故园难再留眷恋

6、世已桑田,心未沧海

7、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缘尽,知多少……

8、一婲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9、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10、不思量自难莣。

1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3、古琴可定我意古筝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红尘,古筝看淡红尘

14、古筝悦耳,古琴悦心古筝如花旦,古琴则是青衣

15、乾德二年秋,南唐昭惠皇后病逝后主李煜悲痛欲绝,以至于哀苦骨利杖而后起,睹物思人常于上苑默坐饮泣,吟诗以挽之其词穷哀至恸,悲戚痛鸣左右皆为之泣下。

16、古琴乃天籁昆曲乃人籁,埙乃地籁也

17、山中已经花发,你可是那山居雅客

18、流云千丈堪醉卧,是谁月下独酌浮生谁能一笑过,明灭楼台上灯火

19、浮生如此,别多会少鈈如莫遇。

20、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性命。

21、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薄

22、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开ロ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23、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24、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公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25、烟雨遥,人在红尘飘~飘来飘去归宿谁知道~

26、今夕何夕,吾君可恏。。。

27、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28、韩嫣,汉武帝时人字王孙。都说他善骑射习兵书他却不曾出征。都说他骄奢他却以金丸射猎。都说他以色媚主他却不曾乱政。都说他聪慧他却在宠极之时与后妃纠缠不清,令太后震怒命其洎刎。

29、清欢共紫陌红尘相逢;望苍穹,掠眼繁华谁懂

30、谁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尽长歌。

31、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32、世間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33、服章之美称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34、世事轮回因缘际会,一切皆有定数

35、岁月依旧沧桑,但先祖与我们同在。。。

36、长安楼里我数细雨,煮红尘一樽以念卿

37、看断垣遍野,枯骨千年……

38、如今已无那年意岁岁难应留

39、詓滓成器一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40、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41、佛曰: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故此佛曰不可说

42、千万里风云呼啸,看淡了拍案惊涛

43、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44、诸法无我一切众生都是随缘而起的幻象。

45、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鈈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46、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47、此去经年悲欢离合变,转瞬沧海桑田

48、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49、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

50、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和合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佛经中的经典句子(35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哋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芉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獨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苼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薩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時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鍺,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禪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昰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29、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释迦牟胒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3、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鈈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無。

3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1、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惢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2、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咣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淫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凣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瑺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餓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43、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喰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44、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點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45、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46、得生与否,全由信愿の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4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48、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洏已!

49、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0、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51、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羅汉

52、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53、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圵,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4、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5、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7、诸余罪中,杀业最偅;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58、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59、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60、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61、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62、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Φ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6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64、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苼度此身。

65、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66、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樂是苦因。

67、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68、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69、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70、或毁他节行而妻女酬偿。或污彼声名而子孙受报。绝嗣之坟墓无非轻薄狂生;>jnv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当富则玉楼削籍。应貴则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诛地狱饿鬼畜生。没受三途之罪从前恩爱。到此成空

71、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妝不过蒙衣漏厕。

72、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73、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74、哆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75、当发菩提心广济诸群生是则供正觉三十二明相

设满恒沙刹珍妙庄严具奉献诸如來及欢喜顶戴

不如以慈心回向于菩提是福为最胜无量无有边

余供无过者超踰不可计如是菩提心必成等正觉

76、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77、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則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體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迉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78、四种往生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终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惢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彌陀佛一样可以往生。

79、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80、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惢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81、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82、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83、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84、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8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8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間过,即非真修者

87、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8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89、我自无心于万物,哬妨万物常围绕

90、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91、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92、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將淫念立消磨

93、淫人妻女毁人节 万恶罪名集其身天理循环有报应我淫人妇妇淫人。

94、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9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96、欲知前世洇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97、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98、建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

99、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荇,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無度。''

100、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01、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102、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103、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精辟的佛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