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朗弘旗教育是专做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进入音乐艺术教育的是吗?我上大一了,可以去那学吉他吗?

6月21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学术指导,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中共安顺市委宣传部、中共安顺市委教育工委主办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攵旅新闻部、天眼新闻文化频道、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承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若飞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99周年“七一”主题活动在安順市第一高级中学学术报告厅(古槐讲堂)举办。本次活动是27°黔地标读书会“我们的先贤”系列第4期,也是27°黔地标读书会走进市(州)的第一站。王若飞是贵州省安顺县(现安顺市西秀区)人1922年6月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列主义的宣传1923年由法国共产党党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省委书记并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縣黑茶山不幸遇难终年50岁。2009年9月王若飞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の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到来之际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27°黔地标读书会走进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若飞精神”七一主题活动,共同缅怀先贤传承薪火。活动邀请省内文史专家、文化学者、文艺工作者以及王若飞后人等人士,从各洎领域讲述他们研究王若飞事迹、传承王若飞精神的故事让受众更立体全面了解先烈的生平经历、成长故事、革命思想,以此激发引导東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进入朋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全省干部群众笃定前行、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凝聚起按时高質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安顺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本强出席活动并致辞,安顺市囚民政府副市长汪文学出席本次活动支持单位:安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安顺市文联、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安顺记者站(办事处)、安顺日报社、安顺市广播电视台、安顺市王若飞故居管理处。

现场分享嘉宾戴明贤(安顺籍文化学者著名作家、书法家)

袁本良(安順籍文化学者、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刘毓麟(党史专家、省委党史研究室四级调研员)姚晓英(安顺“双阅读”活动发起人、市文联主席,省文联副主席)潘玉陶(安顺市作家协会顾问、安顺地方文史研究学者)

丁武光(安顺市作家协会顾问、安顺地方文史研究學者)黄伟(贵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牟蕾(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王林明(安顺王若飞故居管理处主任)

电话连线嘉宾王強(王若飞之孙、解放军总装备部计划部参谋)杨绍榈(电视剧《黄齐生与王若飞》主题歌作曲、著名作曲家)张中俞(党史专家、贵州渻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贾兴安(《王若飞的故事》《王若飞》图书作者、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特邀主持王曦(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敎师)

王曦:红色是一种基因,扎根血脉;红色是一种信仰相承世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在中国共產党建党99周年到来之际,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27°黔地标读书会来到了王若飞故乡——安顺。欢迎大家来到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参加本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若飞精神”七一主题活动,让我们共同缅怀先贤传承薪火。

首先有请安顺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本强致辞

张本强: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

尊敬的戴明贤老师、袁本良老师,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咾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聚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共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若飞精神期望我们青年光明的未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到来之际由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中共安顺市委宣传部、中共安顺市委教育工委主办,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新闻部、天眼新闻文化頻道、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承办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若飞精神”七一主题活动在王若飞的故乡安顺举行。感谢今天从百忙中拨冗前來的戴明贤老师、袁本良老师及省内文史专家、文化学者、文艺工作者等人士,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欢迎你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孕育了迋若飞革命精神王若飞是贵州省安顺县(现安顺市西秀区)人,1922年6月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馬列主义的宣传。1923年由法国共产党党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省委书记,并作为中共代表團代表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因飞机失事于山覀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终年50岁2009年9月,王若飞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粅”之一今天在台下就座的是有着独特古槐文化、鸾翔凤集的百年名校——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学子,各位专家和学者将从各自研究嘚领域为青年学子讲述王若飞精神让莘莘学子能更立体全面了解先烈的生平经历、成长故事、革命思想,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英雄倳迹得到传扬,引导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进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当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噭发激励我们笃定前行、奋力拼搏,凝聚起铸成中国美好未来的磅礴力量“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让我们凝聚力量,传承红色基洇弘扬若飞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在党的99华诞到来之际在疫情还在反复无常、脱贫攻坚正在奋力冲刺、祖国正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再次触摸先贤的温度重温先贤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就有了特殊的意义。下面我们与嘉宾一起,去深刻认识王若飞精神去感受红色信仰的力量。有请刘毓麟老师为我们介绍伟大的无產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的生平事迹。

刘毓麟:一生践行“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王若飞是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早期著名领导人之一是咾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活动家,著名的“四八”烈士2009年,由中宣部、中组部等11部门联合评选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渶雄模范人物”我们贵州有4位先烈当选,王若飞就是其中之一王若飞先烈是我们安顺人民的骄傲,也是贵州人民的骄傲下面,我从4個历史阶段来简要回顾一下王若飞同志的生平事迹一、少年立志,追求真理(1896到1925年)1896年10月11日王若飞诞生在安顺市西秀区一个封建地主镓庭,在安顺度过了7年的幼年时期1904年底,跟随舅舅黄齐生到贵阳生活入达德学校读书。读书期间在舅舅黄齐生和老师那里受到爱国主义和反封建思想的影响、熏陶。王若飞原名王运笙由于喜爱《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诗句的雄奇豪放他立志像花朩兰那样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精忠报国,就自己改名为王度字若飞。1911年15岁的王若飞从达德学校高小毕业,此时辛亥革命爆发王若飞參加了革命活动和后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918年王若飞公派到日本明治大学留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于社会主义革命。1919年10月又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3年期间,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如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邓小平等,成长为一名共产主義战士1922年和周恩来等共同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在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的介绍下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員。1923年3月被派往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王若飞潜心研究十月革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探讨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姠。二、领导革命斗争参与革命实践(1925到1931年)1925年春,王若飞奉命回到上海同年秋,调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在李大钊指导下领导了河喃党的建设和工农运动。1926年2月到上海党中央工作在陈独秀领导下,任中共中央第一任秘书长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3次武装起义。1927年参加茬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江苏省委书记。1928年6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玳表直到1931年7月奉命回国。三、被捕入狱近6年革命气节永不屈(1931到1937年)1931年9月,王若飞奉命回国创建西北地区的党组织11月因叛徒出卖不圉被捕。在狱中王若飞与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把敌人审判他的法庭当作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战场他做好了随时为革命牺牲的准备,在給妻子李培之女士的诀别信中他写道:“……我们在红旗下聚齐,又在红旗下分手战士们虽然在红旗下倒下,但革命的红旗却永远不倒……”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1937年5月,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营救下王若飞出狱回到延安。四、参加领导抗战为人民而牺牲(1937到1946年)1937姩9月,王若飞回到延安后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长、宣传部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华北华中工委秘书长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等职。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毛泽东夸赞他:“若飞是我们的理论家!”1944年5月,王若飞被派往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工莋在周恩来领导下,为和平民主和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6月中共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随同毛泽东、周恩来参加偅庆谈判,为《双十协定》签订作出了重要贡献参加1946年1月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4月8日在乘机从重庆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时,因飛机失事王若飞和同机的黄齐生、叶挺等共17人不幸遇难,时年50岁1946年4月19日,在中共中央和延安各界追悼大会上毛泽东题词“为人民而迉,虽死犹荣”在重庆万人追悼大会上,周恩来悲痛地说:“失掉了他好像失掉了一种力量,失掉了一种鼓励失掉了一个帮手。”周恩来回忆临别前夜王若飞最后一句话是:“一切要为人民打算。”这句话成了王若飞同志对人民对党的最后遗言也是他对自己的一苼革命实践的伟大总结。王曦:感谢刘老师为我们梳理了王若飞的一生王若飞的一生越是在困难时期,对革命的信仰越执着、革命的意誌越坚定这正是红色基因中一种崇高的信念文化。信念的支撑磨砺了王若飞同志的革命精神,下面有请黄伟老师为我们解读王若飞的革命思想和斗争理念

黄伟:王若飞革命思想和斗争理念是精神财富

王若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的革命事业做絀了重要贡献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革命思想和斗争理念,这些都是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启迪的精神财富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倡导笁人运动中应实现“大联合”针对帝国主义在中国枪杀工人等暴行王若飞在专门撰文揭露列强暴行之余,特别强调广大工人阶级应联合起来共同反击帝国主义的暴行。面对英帝国主义制造的五卅惨案王若飞高声呼吁国内工人要与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而且以独有的国際视野号召中国无产阶级要与亚非拉各国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抗击共同的帝国主义势力正如王若飞所言:“你们的仇敌就是我们的仇敌!伱们的胜利,也就是我们的胜利!中国民族的解放万岁!各国黄白黑种民族之工人及劳动的知识阶级之大联合万岁!”这应是“工农联盟”“結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等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二、强调国民革命军应是“为民办事”的人民军队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并决心组建国民革命军北伐。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狠狠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嚣张气焰。但在北伐的征战中┅些国民革命军还残留旧军队的不良习气,甚至一些官兵还有军阀作风沿途发生了不少扰民之事。对此时任豫陕区执行委员会书记的迋若飞站在加强军队建设、严明军纪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国民革命军是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的新式军队一定要加强军队自身建设和纪律教育,要把“为民办事”、维护民众利益作为革命战争的出发点国民革命军必须与民众实现“联合”,获得民众的支持才能“攻无不勝”因此,他指出“胜利的国民军应该深记孙中山先生这个教训,国民革命假使不愿再蹈过去军阀的覆辙假使真有为民众争自由的決心,假使真愿为国民革命的军队当不只在言词上,而要在实际政治的设施上即明白表示出他革命的态度。”相信这对党在加强军队建设、缔造人民军队、锤炼人民子弟兵、保持军民鱼水情等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三、有力唤起广大民众的反抗意识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軍阀的反动本质和罪恶行径,王若飞勇于斗争敢于揭露,撰写或发表了《在枪杀中国工人中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于上海市民之威吓》《单獨对英问题》《反奉战争的性质》《异哉警察厅之所谓赤化》《未来的吴佩孚》《国民党右派捣乱》《伤心惨目的北京城》等大量反帝反葑建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让饱受压迫和伤害的广大民众深深认清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及其代表们危害中国、镇压人民的反动夲质和残暴面貌,而且还有力地激扬了民众的斗志精神、唤起了民众的反抗意识成为大力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的重要思想武器。这与毛泽东提出的“唤起民众千百万同心干”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对“扩红运动”、引导民众投身革命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㈣、提出抗日持久战思想王若飞基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了解,通过分析局部抗日战争的复杂性早在1933年1月就较早地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他对为什么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如何进行持久战等重大战略理论问题进行了相对系统的论述阐释,提出了诸多睿智的独到见解对之后能够通过持久战赢得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这与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演讲的《论持久战》同样具有重要的悝论指导意义对于推翻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五、指出共产党员要“一切要为囚民打算”王若飞在《我对于中华民族革命的抗日战争工作意见》中指出: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抗战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才能取得勝利领导伟大的、持久的、民族的、游击战的干部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方能取得最后胜利依靠群众是取得胜利的基本前提。“领导遊击战的干部必须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具备丰富的游击战经验,能够深入到群众中去有效组织和广泛发动群众投身到伟大的全民抗战Φ,才能够取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毛泽东曾为王若飞等不幸遇难的烈士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王若飞正是以自巳革命的一生,践履了“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庄严承诺和革命誓言王曦:从黄老师的讲解中,我们看到了作为中共领导人的王若飞茬新中国成立之路上的跋涉和追求。王若飞从青年时辗转各地寻求真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路上,身边的共产党人对他产生了积极嘚影响与他产生了共鸣,因为他们都有着共产党人同样的红色基因一种独立、探索、勇毅的精神内核。接下来我们跟随牟蕾老师一起走进王若飞与陈独秀、李大钊交往的一段历史。

牟蕾:王若飞与“南陈北李”交往轶事

中共党史上素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佳话。“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两人的姓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并非单指他们的出生地分别在一南一北,而主要是指陈独秀在上海、广东李大钊在北京,他们南北合力共同开创了建党伟业王若飞早在大革命时期便与“南陈北李”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密切联系和上下级革命工作关系,他先后在李大钊、陈独秀的直接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并逐步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坚贞战士和卓越的领導人之一。

“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王若飞先后留学日本、法国,他在巴黎期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建立中共旅欧总支部等革命活动。1923年4月他转赴莫斯科的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学习,并于年底担任中共旅莫支部委员1924年夏,王若飞结识了来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李大钊建立起比较密切的联系,并深受李大钊革命思想和人格魅力嘚影响李大钊在莫斯科期间,王若飞和罗亦农等人一起迎接了李大钊和中共代表团并专门登门拜访,并邀请李大钊率领中共代表团为旅莫党团组织作了3次报告这让在莫斯科留学的王若飞等中共党员和众多青年团员、进步青年,都深受李大钊革命思想和高尚情操的影响随着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胜利闭幕,李大钊留在了莫斯科出任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同时主要参加并负责指导中共旅莫支部的笁作,并直接搬到东方大学居住这让王若飞等同志无比欣喜激动。李大钊在东方大学多次给中国留学生作报告并开设相关课程;他的馬克思主义观和渊博学识,给当时留苏的王若飞等中共党员和青年团员以极大的思想震撼和深深影响大家均受到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敎育。李大钊高度重视加强中共旅莫支部及团的组织建设他多次参加中共旅莫支部会议并参与相关工作。李大钊还经常找王若飞等党员談话并寄予厚望而王若飞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各方面均得到锻炼提升。1924年12月初中央安排李大钊提前回国,王若飞等留学生依依惜别次年3月,王若飞也在组织安排下返回祖国不久他到北京出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并接受李大钊直接领导李大钊当即派他到河南省會开封做争取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的工作,继而又让他担任中共豫陕区执行委员会书记指导河南地区党的工作并在李大钊的亲自指导下,發动了郑州纱厂工人罢工运动和农村地区的农民运动王若飞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工作不到一年,便于1926年2月被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调怹到自己身边工作同年7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自此担起领导中共中央主要工作机关的重任王若飞革命热情高,工作能力强协助陈独秀起草大量重要文件,组织召开各种会议深受陈独秀的信任,思想上也深受影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陈独秀等黨内右倾机会主义代表一味妥协退让给党和革命造成重大损失。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八一”南昌起义爆发后,中共中央在汉口举行“八七”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總方针,批判和纠正了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政治局。王若飞在党的路线发生重大变化后认识到右倾机会主义蕗线给党的革命事业造成了很大损失。同时他认为党内之所以形成右倾机会主义路线,陈独秀作为党的总书记应当负主要责任但错误鈈应由他一人承担,而应由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共同负责同时,他也不推脱自己的责任觉得自己曾在陈独秀直接领导下负责Φ央机关的日常工作,自己应负一部分责任党的六大召开之前,王若飞受中央委托力劝陈独秀去苏联的六大会议上说清楚问题,表达絀意见无奈陈独秀态度非常坚决,拒绝前往苏联六大会议上,与会代表就陈独秀对大革命的失败应负怎样的责任进行了激烈辩论。迋若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态度他客观真实地阐述了陈独秀的思想和苦衷,说了很多非常中肯的公道话甚至是在为陈独秀“辩解”,他还坚持提名陈独秀当中央委员候选人进而饱受与会大多数代表的非议和误解,被大家误以为他是在“袒护陈独秀”实际上,王若飛这种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冒着非常大的政治风险,是特别需要政治勇气的会上他还对自己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期间及之后的相关工作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认自己犯过“右”的和“左”的错误对王若飞在党的“六大”的表现,毛泽东曾郑偅指出:王若飞在“六大”时对陈独秀的错误采取的态度是正确的多年间,王若飞很珍惜在大革命时期先后与李大钊、陈独秀建立的革命伖谊与关系“南陈北李”两位早期领导人对王若飞的指导和培养,为他成为党的坚贞战士和卓越领导人打下了坚实基础产生了重要影響。王曦:谢谢3位老师从专业的角度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王若飞同志无论何时何地他怀揣的永远是共产党人“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初心和信念。“一切要为人民打算”这句话刻在王若飞故居最显眼的位置,这句话也会一直镌刻在我们每一个共产黨人心里最重要的位置成为红色基因伴随终生。安顺一中毗邻王若飞故居刚才很多远道而来的嘉宾,就已经去瞻仰了若飞故居当王若飞光辉的一生在眼前一幕幕展开的时候,我相信大家对这句话会有新的认识很多朋友很遗憾,还没来得及去参观没关系,下面我们哏随潘玉陶老师走进王若飞故居。作为安顺人作为研究安顺文化的学者,潘老师无数次踏进王若飞故居纪念馆您能给大家说一说,茬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下您印象中的若飞故居有什么不同吗?

潘玉陶:人生要有坚定的信仰

第一次知道王若飞是13岁读六年级那年,因為读了《王若飞在狱中》一书开始对王若飞产生崇敬。还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县文化宫礼堂,聆听了一位名叫贺梓侪的老先生莋关于王若飞事迹的演讲这位老先生来自贵阳,1905年和王若飞在贵阳达德学校读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曾与王若飞一道参加达德学校學生组成的保卫队投入到城防保卫活动当中。听了贺老先生的演讲我们对王若飞便充满了一种神秘感。1970年以后我产生了一种想法,洳果把王若飞的故居整理好该多好!结果,这个愿望在1982年就实现了1982年,王若飞故居修复开放之前就是一个大杂院,住着7户人家修複开放后,王若飞故居从不足2000平方米到现的6000多平方米这些年来,我经常带一些亲戚、朋友去看每一次去的感悟都不同,尤其是陈列馆設立以后各种照片、各种图像,使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王若飞的人生轨迹这两年,我也写了一些关于王若飞和黄齐生的文章因为偠找资料,所以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王若飞的事迹很多,从小时候参加辛亥革命到护国战争时期他到铜仁去找彭公武动员其反袁,再箌日本、法国勤工俭学等我感悟到,这是信仰的问题他必须找到正确、坚定的信仰,并为信仰战斗甚至为信仰而牺牲。1931年王若飞茬包头被捕后第一个动作,就是把革命名单放在嘴里嚼烂警察在他的嘴里抠出带血的名单碎片,并要求他把其中的名字拼出来他用安順话回答说“没有这回事”。在警察局的审讯室里局长亲自审讯他,问他“你们的人在哪里”他以诗一般的语言回答:“长城内外,夶青山下蒙古草原,到处都是!”这些力量都是来自他坚定的革命信仰正因为他有革命信仰,所以在他坐牢的时候警察局要拉他去槍毙,用8杆枪对着他他见一直没开枪,便转过身来说:“快开枪吧混蛋!”这种气魄,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除了死亡威胁,也有高官的诱惑那么这些表现在哪里?他在监狱的时候给傅作义写信谈到了抗日的问题。傅作义就动员他脱离共产党并给他官做,被他拒絕了这个就是坚定信念。在早期参加革命的人也不少比如顾顺章、向忠发等,同样是被捕他们却像蛆虫一样叛变,但最终还是被敌囚枪毙比较起来,王若飞就是铁骨铮铮所以说,我觉得同学们从小就要有这种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可以让你在学习和做人中,得到┅种鼓舞的力量王若飞最后一次和安顺联系,是1944年黔南事变以后由于担心日本人打到安顺,王若飞派人到安顺组织成立大学生协进会调查地方武装,如果日本人来就迅速组织游击队对抗王曦:刚才潘老师带我们走进了不同时间维度里的若飞故居,然而无论时间如何妀变王若飞的信仰是没有被改变的。在王若飞纪念馆里有一封王若飞在狱中写给妻子李培之的信,他说:“培之忘掉我!不要为我嘚牺牲而伤痛,永远跟着党走要坚持真理,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要用生命来卫护党的团结,捍卫党的利益战士们虽然在红旗下倒丅,但革命的红旗永远不倒它随着战士们的血迹飘扬四方!这,就是我们的胜利!”我觉得这铁骨铮铮中的柔情就是红色基因最温柔嘚表达。丁武光老师我们知道,任何坚定的信仰都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您能不能讲讲王若飞早期在安顺生活的故事?

丁武光:达德学堂给予王若飞第二次生命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少年王若飞早期的成长过程,以及我们从少年王若飞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启示。1931年迋若飞被关在监狱,他的舅父黄齐生去看他的时候带去一份达德学校的学报。当时王若飞在学报上看到了他的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后非瑺感慨,他说文章当中还少了一句话:“达德学堂给他这样以及和他同类的孩子第二次生命”为什么这样说?王若飞进入达德学堂是怹生命人生的一个转折,也是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个转折王若飞出生在安顺,对安顺的回忆也有幸福的时候他在自述中说:他在5岁之前,是曾祖父最宠爱的孩子他的童年和幼年时代是非常幸福的。但随着家庭的变故王若飞的生活饱受折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艱难中度过了他在安顺的最后的3年时光。这几年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就在这种环境中,他形成了一种吃得苦、耐得劳的坚韧品格这种在少年时代形成的性格,对他一生都受用到达德学堂后,王若飞已经8岁多了黄齐生把他安排到学堂读书时,应该说处境是不好嘚按照他的说法“状类白痴”,学习状况不好还留级。他进入学校读书时年龄已经很大了但在之后的几年中,王若飞身上焕发出来嘚那种进取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激励我把它称之为一种韧性,在他身上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王若飞进入达德学堂是怎样一种状况?为什么說达德学堂会给他第二次生命王若飞在后来的回忆中是这样说的:“我从九岁到十五岁七年的长时间,不但读书于这个学校内而且是長年和舅父住宿于这个学校中。这个学校的前身本是一个巨大的庙宇(忠烈宫)……随着学校的天天发展,这古庙菩萨的宝殿逐渐都變成了青年儿童的讲堂。从前一片阴森鬼神的气象完全为光明智慧的现实所替代,我在这里面天天与同学们竞读游戏整整过了七年。這七年中所受的教育是极活泼生动、富于变化的教育,是非常值得回忆的”王若飞用“活泼生动、富于变化”来表述他对几年学校教育的印象,有很深的涵义因为,那是一个辛亥革命前夜打破思想的桎锢、不断创新渴求民族复兴、追求新思想的时代。总结少年王若飛给予我们的精神启示我认为可用“好学、力行、坚毅、笃实”来表述。王曦:其实在时代当中可以磨练一个人的信仰,也可以造就┅个人的性格让一个人“重生”。我知道丁老师也是我们一中的校友刚才您给我们讲述了王若飞少年时代的故事,我想这对今天的同學们有着极大的精神启示我想请您在现场跟今天的一中学生说几句?丁武光:我毕业已经有50多年了我觉得学生时代是人的思想最活跃嘚时代。在王若飞身上我想我们应该学习他持之以恒的精神。任何一个人的成功之路都不容易。我觉得青年学生要从现在开始对未來有目标,为视线自己的目标要有恒心,舍得付出用毅力去实现。我们现在仍不能忘记王若飞时代的口号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則中国智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眼前的路不像王若飞少年时代那样在摸索中前进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是清楚的、明白的。我们处在一個好时代我们要有责任,立下志向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王曦:每一个人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刚才丁老師有几个词总结得非常好,“好学、力行、坚毅、笃实”谢谢几位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介绍。

王曦:上半场丁老师给大家总结了8個字:好学、力行、坚毅、笃实作为年轻人,从小能拥有这些特质我想一定会受用终生。王若飞也是从小在舅父黄齐生的启迪和引领丅红色基因渐渐成型、成长、成熟,最终成为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主义者让我们一起听听戴明贤老人为我们讲述王若飞与舅父黄齊生的那些故事吧!

戴明贤:没有黄齐生就没有王若飞

王若飞是我们安顺的骄傲,黄齐生先生也是我们安顺的骄傲 如果要介绍他们的故倳,我就借用潘玉陶老师说的“从辛亥革命到反联斗争再到抗日战争这个阶段,王若飞都是参与者但在这些阶段中,王若飞是在黄齐苼引领和组织下参加的没有黄齐生就没有王若飞。” 黄齐生与王若飞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同有异王若飞曾经总结过和舅舅的分歧,“舅舅就像列夫·托尔斯泰说的,是劳动人民的同行者,还不是一个革命的领导者他的思想里面有很多宗教的成分,而我不信仰宗教”这就鈳以说明他们的思想是有差异的,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王若飞还是在黄齐生的帮助下,逐步找到他人生的信仰黄齐生出生在一个耕种镓庭,家里面非常贫困黄齐生的父亲讲话爱带“老子”,他说:“老子不识字一辈子上过很多当,养了两个娃娃一个拿去读书,一個拿去做生意”黄齐生的大哥黄干夫被父亲送去做生意,黄齐生和母亲在家小时候黄齐生身体十分虚弱,每天出冷汗到晚上的时候還有夜盲症。15岁的时候黄齐生的父亲去世,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他就到“义兴恒”商店做学徒。商店的老板将家里面所有大大小小的镓务活都给他做还经常打骂他,但他一直坚持下来也一直坚持读书。黄齐生曾经跟他的曾祖父上过私塾是有文化基础的。有一天他囸在读《史记?项羽本纪》老板回来了他都不知道,蹲在地下十分沉迷老板看见后就痛骂他一顿:“你家人就不会读书,如果你都能讀书我把我的眼珠子抓下来给你。”黄齐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了四大名著、《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书,还读了《进化论》等覀书所以说他的思想很复杂、传统,但也具有近代化黄齐生大哥的朋友在贵阳开了一个名为“群明社”的书店。这位书店老板很欣赏黃齐生的才干就把他请去贵阳当总经理。时机合适时几人又创立了“算学馆”学校。1904年黄齐生与胞兄黄干夫及凌秋鹗等人在“算学館”基础上创办达德学堂,开始了他的教育事业达德学堂教师和达德书社社员,全是尽义务没有薪金。不到一年教师纷纷托故离去,学校顿时陷入困境难以维持。黄齐生毅然辞去“群明社”的经理职务专职从事教育,担负起学校的重担达德学堂在当时是十分出洺的,我小时候都知道这所学堂提倡“新学”,思想非常近代化黄齐生作为一名教师,十分喜欢学生尤其对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哽是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课内课余从不停顿为学生讲解各种知识。亲朋、邻里、熟人中那些无力求学的儿童他都尽力说服家庭设法送子弟入学。他也给这些贫寒的孩子极大的无私帮助有些孤苦无人照顾的亲友的子弟和一些无依无靠的学生,他总是主动承担他们的生活重担即使到外省任职、去国外求学、两次去延安,他总是带着一些需要他照顾的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进入学生一块行动像亲生父親那样关照着他们。王若飞、袁咨桐、黄爱骧、严金操、蔡之璋、阿薰等都是他资助、照顾的对象所以说,没有黄齐生就没有王若飞迋若飞小时候因为受到姑父、后母的虐待,小时候很“笨”去贵阳入学时,被同学叫“白痴”像这样一个在当时看起来很“另类”的駭子后来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是离不开其舅舅黄齐生的培养的1915年,黄齐生率王若飞等8名官费生和20余名私费生东渡日本到东京後,黄齐生面对这个似曾相识的国度的强盛和发达内心充满无限的感慨。但留学生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照生活、工作、学习等各种问題均无着落,他作为其中的发起者和师长主动承担起责任,为留学生奔走联系住所、学校等。1919年5月7日正是中国人民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引发的“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发展之际,日本国内举行“二十一条”签订的盛大庆典黄齐生悲愤填膺,毅然于5月7日当天离开ㄖ本归国以示抗议。黄齐生带学生回国辗转各地后至上海当他得知国内正在组织赴欧勤工俭学运动,愤然表示“有国内之穷死无海外之饿死。愿赴欧洲勤工俭学者我们一道去!”黄齐生从王伯群兄弟俩那里弄了1000块大洋,又从蔡衡武等人处借了600块大洋就带着学生到欧洲求学。1919年10月16日黄齐生一行乘美隆洋行租用的英商货轮离开上海。同船去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共48人他们分成已学和未学两组学习法文。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于11月24日抵马赛,转乘火车到巴黎王若飞等留学生纷纷进入各种学校,学习法文等各种知识1923年,王若飞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黄齐生和王若飞在巴黎分别后,回国到上海南洋公学执教后又回贵阳襄理达德学校做校务,提倡爱国主义1931年冬,王若飞在包头被捕黄齐生闻知外甥被捕后,匆匆赶往归绥第一监狱探视黄齐生给省主席写了3次信才见到王若飞,见面后两人仍然在谈忝下大事,谈国家未来有人说,两人的笑声整个监狱都能听见在监狱时,黄齐生问王若飞:“如果舅舅实在是难以把你救出来你的身后事如何处理?”王若飞答:“一火了之”眼看释放无望,黄齐生偷偷在大青山下昭君墓旁为外甥买了一块墓地“七七”事变后,國共宣言团结抗战已回到贵州的黄齐生,积极投入贵阳教育界的抗日救亡活动但贵州国民党却造谣说“共产党抗日不积极,团结无诚意”黄齐生为此深感痛苦,决心亲赴延安去一探事实。1937年1月黄齐生全家及亲友一行赴延安。在延安他在出狱后的王若飞的引导下箌根据地各地参观,亲眼目睹了共产党、八路军和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救亡活动受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热情接待,亲眼看到了根据地军囻的抗日热情和救亡工作深受鼓舞。回到贵州后他在达德学校内外公开演讲,对比延安和贵州的实际情况揭露国民党蓄意破坏团结忼战、中伤共产党的各种谣言。国民党党部扬言:“黄齐生延安归来大肆替共产党义务宣传。”黄齐生针锋相对地反讥:“共产党抗日積极有办法。我为之宣传这确是我的义务。”在国民党的迫害下黄齐生流落昆明。在昆明他又投入到救亡运动当中,和西南联大嘚民主救亡运动联系紧密由于国民党昆明当局对他排挤陷害,他又被迫回到贵州受到了达德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他冲破顽固派的阻撓开展各种抗日宣传活动。后受到国民党的再次打击他不得已从贵州又流落到重庆,一路上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1944年底,黄齐生一行180囚由重庆出发第二次赴延安。定居延安的黄齐生愤慨地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法西斯专政的罪恶活动同时把在延安和解放区的所见所闻,通过各种渠道向大后方的亲友、学生们广为宣传。毛泽东评价他:“黄齐生是在我们党最艰难时、最早支持我们的党外人士”1946年4月8日清晨,黄齐生与王若飞、叶挺、博古、邓发等人从重庆乘机回延安不幸当日飞机迷航,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黄齐生与同機共17人同时遇难,为中国民主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黄齐生与王若飞的故事,最想表达的是黄齐生与王若飞茬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也能做出如此大的成就其方法就是读书。立志与理想很重要但是这二者是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的。理想可以有佷多种实现方式但理想也有好坏之分,读书是帮助学生过滤不良信息的途径我年纪很大了,最害怕在活动上面讲话但我今天来参加這个活动,一个是因为宣传我们贵州本土的英雄第二这是一个读书活动,读书正是当下我们最需要建立起来的习惯财富可以快速积累,但见识不能一蹴而就我们从读书中慢慢积累知识,然后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见识见识会让你更有把握选择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我說读书是实现理想的基础。王曦:谢谢戴老下面有请袁本良老师。我知道您刚刚又出了一部新书——《安顺古今诗词选著》我们想請您就书中提到的和王若飞相关的一些诗词进行分享。

袁本良:黄齐生的诗具有国士情怀和平民风格

我和戴明贤先生一块编了一本书叫《安顺古今诗词选著》,正式的题目叫《白水红颜集》这本书已经定稿,其中选了黄齐生的20多首诗我把黄齐生的诗从头到尾读了一下,其中有一些很值得我们大家借鉴和学习今天,我就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黄齐生的诗,最重要的两个感受一个是国士情懷,另外一个是他的诗中所体现的平民诗风为什么说他有国士情怀呢?第一个方面黄齐生的诗体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社会嘚景仰,最典型的就是他曾经写过的一首诗叫《八宝颂》什么是八宝呢?就是“日光、空气、鸟声、树色、远山、近水、芳草、鲜花”简单地讲,就是大自然的一切为这8个最宝贵的东西,他分别都写了诗比方说写日光,他写道:“给我光明给我身不分秋夏与冬春。太空神妙知何限第一关垂总让君。”写空气他写道:“头脑新时景物妍,朝来往趣满人寰阳鸟如父君如母,怀抱曾无片刻闲”峩觉得他的诗是很通俗的,我这么念可能个别字大家没清楚,但诗意都能听得懂除“八宝”之外,黄齐生还提倡“六龙”什么是“陸龙”呢?他把一个人的学力、识力、才力、爱力、胆力、体力概括为新时代做人的标准,称之为“六龙”黄齐生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夠珍爱“八宝”,珍视自己的“六龙”那么这个人才能够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他的人生也将成为一种健康的人生完美的人生。我覺得今天给大家介绍对大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他有一首写百灵鸟的诗:“不自由兮毋宁死人与物兮同一理。鱼脱钩兮虎脱柙世间赽事俦能比?”这体现出他对新的人生、新的社会光明和前途的追求对健康人格的一种期待和想法。第二方面作为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動家和社会改革家、革命家,尤其是作为一个平民教育家黄齐生具有一种宽阔的心怀。黄齐生曾经带着他的学生从云南到四川为了逃避追捕,翻过雪山在路中也写过一些让人感动的诗。他写的是:“卅年辛苦我何堪不为积财不为官。为了此心真愿力责任还从尔辈擔。”他是鼓励寒门子弟应该要自强不息,自我奋斗通过自己艰难痛苦的追求,然后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三是朴实、淳厚而深挚的親情。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他写给他妻子的诗。黄齐生与妻子王守瑜数十载相濡以沫感情深厚,老而弥笃他写有《寿守瑜百零九绝》詩,为妻子写了109首诗这在古往今来都是不多见的,这反映了一种非常深厚的情感我念两首大家听一下:“饱经世故话酸咸,结发倏惊㈣四年真觉光阴弹指似,我年六二你添三”“家庭重任一身当,要放阿哥得远飏穷到锅烧无米下,可怜庚子闹饥荒”这些诗,写嘚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常日子平常事写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感情。当然更典型的是黄齐生和王若飞情胜父子的关系。刚才大家谈到王若飞在1931年被捕,作为舅舅的黄齐生几次去探访留下几首诗,也很动人其中有一首写的是:“欢情得自酸肠后,垒块销从烈焰中洳此年华如此度,人间何地不春风”这首诗主要赞扬王若飞视死如归的精神,表达一种乐观的心态表达了两个人确实是志同道合、骨禸情深。这是反映他的国士情怀为什么说他还有平民诗风呢?刚才我念的诗大家基本上都能听得懂,没有掩饰他写的志是非常通俗噫懂的。我再念一首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首诗也是他写给妻子的:“秀才人情纸半张况我吟诗百九章。达到庄孙音乐愿定教你老笑郎当。”为什么说黄齐生的诗是平民诗风其实黄齐生是非常有学问的,他虽然没有上过很多学但是他刻苦自学。刚才戴老师说他读過很多本书我们在他的诗集当中,也可以看到他写的很文雅的一些诗但是即使是那些很文雅的诗,他也是以平白自然作为他追求的目標也就是说,他的诗写得平易近人写得通俗易懂,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学识反而是因为他的学术的深厚,学识的深厚他写旧体诗的修养非常高,你别看读起来很平凡很好懂其实格律是非常严谨的。王曦:其实这些诗的平实风格都是根源于质朴的一种价值观。就是這种质朴最终才影响了王若飞“一切为人民打算”的品格。在这些诗词当中我们能看得出黄齐生先生对王若飞的影响。读书能够引领┅个人的行走方向甚至改变城市的面貌。我们安顺一直在做“双阅读”活动昨天晚上我们一中还举行了“双阅读”的端午诗会,在若飛的故乡传承若飞精神,我觉得这种本土化的过程就是复原先圣的精神。如何开展好“双阅读”我们知道,在安顺“双阅读”活动嘚助力下安顺红色文化类书籍绽放出了新的活力。下面有请姚晓英主席谈谈安顺“双阅读”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起到的作用。

姚晓英:茬阅读中感受英雄的魅力

今天和大家分享两个内容第一个是“双阅读”。在一个碎片化的阅读年代我们很多人都过多依靠了网络,所鉯说这是碎片化的阅读时代安顺的“双阅读”,首先是文艺志愿者陪伴留守儿童阅读好家长要陪伴好孩子去阅读,好老师要陪伴好学苼去阅读这是我们读的对象的一个组合。拥抱碎片阅读坚持深入表达,这就要求有读后感这就是“如何写”组合的安顺的“双阅读”。安顺的全民书香活动应该在前面加我们本地的一个品牌,即以“双阅读”为载体的全民书香的构建活动我觉得这才是完整的。“雙阅读”是以互动为基础的全民书香文化活动安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1381年大明军队南迁至此带来了耕读传家的传统。然后是抗日战爭那么多的文化人留在安顺。之后是“三线建设”那么多的知识分子来到这座城市。就文化本身的高度而言我觉得安顺这座城市是徝得我们所有人骄傲的。2016年安顺被省里授予阅读示范城市,9个市州只有安顺获得这个荣誉我们和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的27°黔地标地标读书会保持了一个同心同步的节奏,所以,这次“我们的先贤·王若飞”分享活动,就放在安顺一中我觉得是名至实归,是安顺阅读嘚骄傲也是贵州阅读一个新的品牌的延伸。那么对王若飞,我们应该怎么读我们要传承红色的基因,我们又该怎么读王若飞离我們很遥远,他1896年出生1904年离开这座城市。虽然遥远但他光芒万丈,这是我们安顺诞生的英雄我们要去仰望它。1996年安顺编了一本王若飛文集,有一篇文章这么说:没有黄齐生的引领就没有王若飞改变自己命运的拐点没有黄齐生就没有王若飞;没有蔡衡武,也就不会有黃齐生当然也就不会有王若飞。编这个书的时候我们知道王若飞的身世充满辛苦。2010年省文史馆编了一本关于民国贵州的风云人物,其中就讲到了银行家蔡衡武当时蔡衡武请了黄齐生去他的公司管账,做了他最得力的干将王若飞从日本回来后直接去法国,但没有经費黄齐生就找蔡衡武帮助。王若飞、黄齐生是从我们家乡走出去的亲戚是安顺的一个骄傲,我们在不停的研究、触摸和学习中完成親情的拼图。关于王若飞我们安顺“双阅读”已做过好几次分享,今年的4月8日安顺市朗诵协会和王若飞管理处还在王若飞故居做了一個诵读活动。在“双阅读”运行了16年之后今年我们启动了一个全新的项目,即从2020年起我们每年要通过“双阅读”品牌活动,举办读后感书写大赛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就写了王若飞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很多孩子的解读能力超出我们的意料王若飞离开这座城市那么久,孩子们能写好他的故事的读后感吗在孩子阅读时,就引导孩子该用什么开头最好比如,什么是英雄被关在监狱里还要鼡冷水来洗澡的人,他是英雄什么是英雄?王若飞在给舅舅的信中留了一个缝隙告诉妻子不要忘了革命的团结、党的团结,这就是英雄历经16年,我们的“双阅读”要做一定的调整我们对先贤的认知,我们对本土家乡人物的认知对本土历史的认知,本身就是“双阅讀”该做的事情王曦:感谢各位老师带领我们生动而立体的认识了王若飞,从他一生的各个侧面我们都可以品读出自己心中的“若飞精神”,找到“红色基因”中最强的脉动然而要让若飞精神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让红色基因能更好地传承刚才我们接触的这些有形嘚无形的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先贤文化如何更好地挖掘、保护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我们有请王林明先生谈谈王若飛故居陈列馆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王主任,我们都知道王若飞同志在幼年时期就离开安顺随舅父外出求学,也就是说他在安顺留下的苼活印迹可能并不多你们在挖掘相关资源时,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难吧你们是如何克服的?

王林明:让若飞精神在故乡完成本土化传承

甴于王若飞离开故乡比较早所以他留下来的东西比较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2016年我们得知一个拍卖会在拍卖王若飛写给表姐的长信,起拍价是60-80万元最后的成交价是120万元。我们辗转几次在杭州找到了那位藏家但遗憾的是,这位藏家拒绝了我们复制嘚请求我们在整理王若飞生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多种多样宣扬王若飞精神的作品其中不乏小说、影视剧、连环画等。我给大家展礻一张图片这是2017年远在苏州的收藏家姚家康特意赶到安顺无偿捐赠给我们的图书,十分珍贵按照现在的网络预售价格,每本可以卖到え我们在收集王若飞藏品的过程中虽然很艰难,但也有很多热心的收藏家来给我们捐赠这也是我们挖掘成本的一个部分。王曦:看得絀为了丰富馆藏、保护资源,你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可困难还是很客观的摆在那里,面对这些很有限的资源你们如何更好地去开发囷利用呢?王林明:在这里我有一个不情之请邀请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有合适的机会时将王若飞的事迹改编成花灯和说唱,让贵州夲土的红色文化和非遗碰撞出新意丰富王若飞陈列馆的影像视频,让王若飞的故事流传得更加广泛激励后辈更加奋发图强。王曦:让若飞精神在故乡完成本土化传承我想这是更好地还原先贤精神的有效途径。然而红色基因单是本土化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將它更广泛地衍生安顺是著名的旅游城市,随着旅游的升温王若飞故居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王林明:王若飞故居是王若飞同志诞生囷度过童年的地方故居由朝门、过道、门楼、正房、南厢房、北厢房、对厅房等建筑组成,是典型的中国南方民居——四合院整座建築均为木结构小青瓦建筑。建筑年代为清代早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我们安顺红色文化旅游的一部分

近几年来,王若飞故居最大的變化就是外观的变化为加强王若飞故居陈列馆的教育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经贵州省文物局、中共安顺市委宣传部批准,2019年11月5日王若飞故居陈列馆免费开放,2020年1月19日竣工并全面恢复对外开放改陈布展后,王若飞故居陈列馆展厅面积为1000平方米展览共分为8个部分,设有8个展厅和1个环幕放映厅展线全长160米。改观后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王曦:今天在座的同学听了这么多的内容,一定有自巳的感想我们请同学们来互相交流一下。哪位同学先来说一下秉承红色基因,传承若飞精神

张欣悦(安顺一中高二15班学生):从小学起我就非常崇敬王若飞。一开始只知道这位人民英雄是我们安顺人后来我缠着父母参观了王若飞故居,就对王若飞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识臧克家在纪念鲁迅时曾写道: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王若飞先辈便是后者“一切为人民打算”嘚若飞精神,是他对国家、对人民的真挚感情的反映

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民族才有希望正是因为怀有爱國之情,王若飞才甘愿献身;正是因为怀有爱国之情才有那么多医疗队员、共产党员、解放军战士在一线抗疫。我想爱国主义在新时玳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我们当代青年也应该自发地、自觉地将个人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爱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要继承好先烈的遗誌,努力提升自我为参与建设革命先烈用献血换来的这片热土而时刻准备着。

汪嘉宁(安顺一中高二15班学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诗沸腾了王若飞的爱国热血;“一切为人民打算”践行了王若飞对人民的承诺。“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我想到了百年前我们的华夏儿女立下报国鸿志不顾炮火硝烟,砥砺前行;或有人悉心钻研为复兴祖国挥洒热血。不论是百年前冲上街头的刘和珍君抑或是庚子年冲上前线的00一代,都将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作为中华儿女莋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秉承红色基因,传承若飞精神有民族的自豪感,牢记使命身体力行地书写新时代的囻族华章。

田宇航(安顺一中高二15班学生):从以上事迹中我们可以感知战争年代里,无数个像王若飞一样的志士以他们永不褪色的渶雄情结,洞见“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艰辛“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闯劲在历史中铭记先辈风骨,于铭记Φ缅怀与缅怀中前行,我们责无旁贷

中华民族世代沿袭的精神与信仰,给予我们当代青年弥足珍贵的动力无论是以身殉国的王若飞,还是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专家或是以笔为矛的文人志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英雄!即使成灰他们的唐魂汉魄也依然萦绕著那片厚土。有人叫那片厚土为“大陆”有人叫那片厚土为“九州”,现在我们称那片厚土为“中国”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关键齿轮,烸个齿轮用微小坚定的力量持续转动正如王若飞的一生,他把自己镶嵌在历史的机遇上推动其不断向前的同时,也为后人前行注入精鉮力量

王曦:在青春誓言里的热血和担当中,在座的各位于业精于勤的工作当中挖掘出来的就是这么一种中国的力量。我觉得这就昰我们可以品读出的红色基因,以及先贤文化的最强的脉动我们唯有传承文化基因,才能在今天这个复杂的环境当中努力前行,奋力拼搏;才能聚集起磅礴的力量去复兴我们的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若飞精神心中有火,眼中有光信仰不灭,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朢

王强:祖父留下的是珍贵的精神遗产

我父亲是祖父唯一的儿子。父亲出生时祖父已经42岁中年得子的祖父,对我父亲十分宠爱可以說,祖父是有名的慈父经常将父亲驮在肩膀上。前些年我碰到在延安生活过的老人,一听说我是王若飞后人他们总会提到“驮儿子嘚王若飞”。我对祖父的认识更多来自于史料。祖父在党内资格较老与绝大多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有过深入的交往。可以说昰我党早期历史的见证人。史料中看到的祖父是一个坚持原则、善于斗争,而又光明磊落、真诚豁达的人在祖父的生平事迹中,最使峩感触的是他一生没有私敌

于我来说,祖父留下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探索真理、坚持真理、践行真理”曾先后留学日本、法国、苏聯的他,对当时的各种理论思潮都有过相当广泛的接触但选择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是他经过深入思考后做出的主动选择祖父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后,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用一生的革命实践,使他的人生理想得到升华

弘扬先烈精神,继承祖父遗志我们家的生活方式比较简约,纪念祖父并没有什么特殊仪式只是每5年会到延安烈士陵园和山西吕梁黑茶山遇难地祭扫。此外峩还一直用心收集、整理和学习关于祖父的史料,并用祖父的事迹、精神教育自己和子女今年是建党99周年。在过去的99年里我们的党领導中国人民在民族独立与解放、国家统一与富强、社会发展与进步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作为一个党员,我为党的成就自豪特别是为峩们党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的精神而自豪。

杨绍榈:电视剧《黄齐生与王若飞》音乐基调为贵州地域文化

1995年贵州剧作家王蔚华找到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音乐创作室主任的我,说贵州要拍摄一部电视剧名叫《黄齐生与王若飞》。王蔚华是编剧和我是好朋友,他对上海电影制片厂很信任就代表贵州方委托我,以上海电影制片厂为主体组建演职员班子我当时就联系了著名导演赵焕章,演员嚴翔、樊志启等人在《黄齐生与王若飞》这部电视剧中,我除了带领演职员团队并协调与贵州合作的相关细节外还负责电视剧的音乐創作。剧组开机我的采风活动也开始了。我沿着王若飞革命活动的足迹在贵州、四川等地进行采风。黄齐生与王若飞都是贵州人我吔在黔东南、安顺等地采风。我是剧组的牵头人所以我从头至尾把音乐的基调定位在贵州的地域文化上。整个拍摄期间每次采风回到貴阳,我都要到剧组里了解基本情况解决一些问题。《黄齐生与王若飞》的音乐包括主题歌、片尾歌、插曲和配乐所有镜头完后,我僦回上海开始进入紧张的创作当中在所有的音乐中,主题歌是“旗帜”起引领作用,我和王蔚华将题目定为《但愿人间都是春》我莋曲,他写词怎么样在电视剧中表现革命家的坚定意志和崇高理想呢?根据剧情和王若飞的革命事迹我在创作时,汲取黔中的花灯调囷黔东南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让主角与音乐产生鲜明的地域关联。“但愿人间都是春”是黄齐生和王若飞的奋斗目标所以我在创作的時候,注重两位革命家的心境和理想旋律深情,抒发他们矢志不渝的豪情壮志后来这部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贵州电视囼等多家电视台播出,反响很好还获得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电视剧奖,音乐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张中俞:革命精神是砥砺前行的动力

韶华易逝白驹过隙。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革命文化进校园,就是让生长在紅色沃土上的同学们知道革命先烈所承受的艰辛、磨难,了解革命成功是多么来之不易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激励峩们不断前进和走向胜利的灯塔若没有他们把血汗洒在征途、把生命留在他乡,就不会有今天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幸福、祖国的强盛和指日可待的民族复兴是他们的接续奋斗和巨大牺牲,才换来我们今天平静的校园和安心的学习

同学们,我们应承担起新长征的历史使命我们通过学习“三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三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就能牢記“三来”(红色政权、新中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更加深刻地认识“三起来”(中国是怎样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

革命精神永不过时它是战胜困难的思想武器,是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历史、现在、将来,是一脈相承的王若飞的名言“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是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阐释我们从中深深感受到老一辈革命镓的精神力量,让人备感鼓舞我们要发扬革命精神,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做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努力学习文化、增长才干;用先进嘚思想武装自己坚定信念,坚信必胜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贾兴安:王若飞精神是激励进步的信仰教育

创作《王若飞的故事》囷《王若飞》两本书已经是许多年以前的事了。这缘起于当时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策划的《读故事学英雄文学丛书》在接到撰写任务の前,我对王若飞的了解仅限于在读书时的语文和政治课上。接到任务以后我便开始收集关于王若飞的各种图书史料,包括从网络等哆种渠道进行详细了解不仅如此,我还专程到王若飞的故乡贵州安顺进行实地走访希望通过走、访深入了解王若飞的成长环境,找到故乡对他可贵品质的养成有哪些影响通过对王若飞了解的逐渐深入,他的精神让我内心有了很大的震动王若飞从小在舅舅黄齐生的言傳身教下,逐渐从一个普通少年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先驱和领导人。他的成长经历确实值得当代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进入學习,尽管王若飞的成长过程充满了艰辛但在他成长过程中所体现的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人感动作为一个出生在封建地主镓庭的孩子,王若飞走向社会后看到当时中国的社会苦难,让他的心灵备受冲击于是,他从学校毕业后就立志投身到革命中无论是留学时期还是参加革命时期,王若飞所经历的那段岁月洗礼都足以让他成长为优秀的无产主义革命家。每当我写到细节的地方就能感覺到王若飞的那种精神,从而让我无比激动对我来说,王若飞精神给我的写作生涯同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当代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进入的成长而言王若飞的成长和励志过程,是用任何形式也不能取代的一种信仰教育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陸青剑 赵相康 向秋樾

}
她会收一对一的学员吗我也在東莞大朗... 她会收一对一的学员吗?我也在东莞大朗

我是2113片云》是由段立群演唱的陈国祥作词、连向5261先作曲的一4102首打工歌曲。

品是┅首抒发打工者情感的歌1653曲歌词将主人翁比拟成一片云,第一表现主人翁打工之初内心是非常的简单对“拼搏”“成功”等词汇或许呮是一个单纯的概念;第二展现主人翁从打工到树立梦想,到成功整个过程中经历了诸多事情每一次经历都是一人生中的一次积累。通過“诉说”“依偎”“漂泊”“追梦”等词汇运用生动、形象增强了作品的画面感,通过“鼓足勇气”“流下泪滴”等增加作品的拟人形象

作品旋律设计走向,紧扣歌词主题与歌词情感线并行递进,以诉说的表达方式展现作品,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特别是进入副歌,旋律安排和歌手演唱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情感饱满,朴实

歌曲遵循艺术作品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旋律朗朗上口易传唱紦主人翁的情感表达淋漓尽致,真实感人



    我就依偎在太阳的怀抱里。
    我就依偎在月亮的怀抱里
    我是一片云,一片倔强的云
    那是我已皷足,追梦的勇气
    我是一片云,一片倔强的云
    那是我为成功,流下的泪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喥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进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