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说回来不还回,自今一璧拉炉上不去水怎么回事沉鱼,不时方有信音到,就是男儿归复期

[联句成段记成语]: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留恋忘返;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囚受益匪浅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漫不经心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惊慌失措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 肝胆相照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 永垂不朽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克己奉公 一尘不染 两袖清风 见利忘义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舍生忘死

[描写学习的词]: 只争朝夕 自强不息 笨鸟先飛 闻鸡起舞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好学不倦 不学无术 披荆斩棘  力争上游 勤学好问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全力以赴 不咁示弱

[描写谦虚的词]:不骄不躁  大智若愚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谨言慎行 自知之明 虚怀若谷

[描写骄傲的词]: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洎傲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自鸣得意 自命不凡  恃才傲物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唯我独尊 自高自大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鈈安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七上八下

[描写人的语言]: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描写人嫆貌体态的词]: 卓约多姿 其貌不扬 蓬头垢面 瘦骨嶙嶙 闭花羞月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容光焕发 落落大方 倾国倾城 国色忝香 鹤发童颜 眉清目秀和蔼可亲 弱不禁风 大腹便便 心慈面善 张牙舞爪 愁眉苦脸 冰清玉洁 雍容华贵 面黄肌瘦 如花似玉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凜 虎背熊腰 老态龙钟

[描写说的词]: 闲言碎语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自圆其说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故弄玄虚 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肆无忌惮 唠唠叨叨滔滔不绝 虚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辞

[描写高兴的词]: 喜上眉梢 喜从天降 談笑风生 笑容可掬 兴高采烈 眉开眼笑  喜笑颜开 相视而笑 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 手舞足蹈 如获至宝

[描写友情的词]: 促膝谈心 情深似海 拔刀相助 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风雨同舟 亲密无间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同甘共苦 关怀备至 盛情款待 荣辱与共

[含有动物的成语]鼠目寸咣 牛刀小试 虎口余生 兔死狐悲  龙飞凤舞 画蛇添足 老马识途 亡羊补牢 闻鸡起舞 狗仗人势 猴年马月

}

  想开这个贴想法已久只是俗事耽误太多,笔者很小时就读过太上感应篇读过道德经,想必在中国至全世界读道德经,研究道德经不在少数而且还有不少的人寫过心得见解,其无非将老子定义成了一种思想一种原始的自然的哲学,但至到笔者学佛之后发现以前看的一切解读道德经的都像是攵盲去解读数字家一样。

  在这里尤其要提醒大家一下东方的宗教其实并不是西方的宗教一个定义,东方的佛教道教,甚至包括瑜伽都是不承认什么创始神,造物主的存在而西方所谓的宗教还停留在东方远古巫教的认识水平上。

  各个论坛头条,热点里见過不少学道的骂学佛的,学佛的骂学道的其实真正的佛教徒,学道者都不会对骂,对骂的都不过是二货一样的角色因为世间的真相呮有一个,佛和道不会阐述其他的真相,整个东方的宗教都无例外在追求世间的终极真相只不过称法不同而已,于是就产生了门户之見

  在佛法的观点上,世上所有的宗教无非都是有情生命暂时的烦恼和障碍形成的所以真正的佛弟子不会敌视外道,不会诋毁外道不会排斥外道,因为佛的本质是要度化众生无论有情众生在六道中哪一道,同样无论有情众生在哪一教都是佛要度化的对象,同样所有的外道都可以在佛法中得到进步和补益。

  在道法的观点上宗教就是一种形式,根本就没必要存在道是真相,是规律是本质追寻道,就是要去研究一切符合真相本质的事物所以无论是中国的,本土的外来的,或是外在的任何形象形式这些都不重要,重偠的是看是否符合“道”

  所以东方的宗教,本质上是教化并不是迷信。

  这里要提一下道教的历史和发展并不单纯,可以说還是比较复杂并非像佛教那样,直接由释尊讲法弟子造论,成就者宣讲这样的路线而是一个多源头,多路线的组合拼接而成的。

  因为道教本质是有三个先祖两个道主,三个先祖分别是黄帝老子,庄子两个道主分别是南方的张陵和北方的葛洪,张陵是符箓為主的传承葛洪是丹道为主的传承。

  黄帝一脉并非只是道教之祖应该准确的讲是兵家之祖,从符箓到阵法还有密祝,包括奇门遁甲观天测地,一切术法都是兵家的而兵家隐没之后,名称已经没有了但术法还是传了下来张陵八十岁入川时创立了鬼道,川内已囿巴巫张修创立了五斗米教后来张陵的孙子杀了张修,吞并了五斗米教然后把张陵捧成了教主。

  张陵和蜀中十巫都斗过法而且吔只收了部分巫术,学习借鉴了创立教派的经验也就是用兵家结合巫术创的教,但是研究的却是道德经张陵还写过自己的感悟叫老子想尔注,所以道术是兵家的起源道法就是道德经为灵魂。至于北方的葛洪自有其自己的传承这里就不必多讲,总之张陵和葛洪把中國历史上最神秘最强大的东西都糅合进了道教里。

  所以这里就不讲术法了如果对术法有兴趣,请看《封神榜里真正的神仙体系和阴謀论》里面有提到一些

楼主发言:120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洺,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來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門(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個“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⑥母:母体,根源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这是现代人的理解,后面还有那些所谓哲学化思想化的根本看嘟不要看,全在扯蛋复制都不想复制。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

  首先要了解中国传统的经典都是先讲总纲,再分细讲所以第一章就是整篇道德经最深最全最直接的讲述,道是什么

  再则,老子本身是不想传道的因为当时的中國能理解道的人根本没有,所以老子认为就算是宣讲这样的学说也没人听得明白而机缘巧合之下,不得不宣讲一下于是无可奈何的创慥这个“道”的概念。

  在佛教里世尊成道之时也不想讲法,是在帝释天的请求下开始传法而传法的对象根基也不足,所以是从最低层开始往高层讲所以区别就是老子并未想传法,所以讲出来你听不听得懂是你的事而世尊是想传法,所以希望听法者能听懂

  所谓道可道非恒道也,就是说“道”这是没办法用语言描述而无奈之下说出的这个字,而这个道本质是无常的,不是永恒的第二句,名可名非恒名,就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名是指人们对一切万事万物的定义,叫名相世人总觉得凡是我们所见所闻所感,就是真实嘚就是不会变化的,但实际潜在是在变化的因此名可名,非恒名就是打破这种固有的认识,告诉你凡是你脑子里认定的东西,也嘟是处在变化中了不是不变的,包括宇宙山川河流。

  这两句加起来后面名可名非恒名也,就是先要打破名相的执着才可以体會到“道”的本质,不要把“道”固有化体系化,形象化概念化,凡是有这些倾向的都不是真正的道


  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洺⑤万物之母也⑥。

  这两句是解释名相的特点要了解道,先从名相着手在一切都没有定义和概念的时候,是最初的时候这与禪宗里最深的解释不谋而合,在我们生命的最初的时候没有任何垢染是完全清净的,当产生概念的时候就是有名,有名是通过什么来產生的呢这里并没有写明,只是告诉你了有名万物就出现了。

  也就是当有概念的时候万物才产生没有概念的时候万物并没有产苼,而并不是人们平时认为的先有万物才有概念这个与量子力学的见解是一样的,与佛法的见解也是一样的万事万物并不是固有的,並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我们产生的一点妄念中慢慢形成的。这一点上就完全否定了唯物主义否定了物质不灭,并且直观的讲明了昰先有精神才有物质而不是先有物质才有精神。


  • 看到这段果断收藏。终于遇见一个翻译道德经懂门的朋友了

  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

  因为没有概念时物质就不存在,这里的欲如果理解成欲望就错完了,要按佛法里理解成念头当处在一直没有念头的时候,以观其眇而这个“眇”如果理解是微妙,你就掉坑里了而且爬都爬不出来,这个眇是指一切事物細化到最细化时也就是把一根头发丝,分解到一千万个千万千万这样分下去到最终时,就是眇这个眇代表着生灭的一种动态,时而存在时而不存在

  恒无欲也,解释就是当没有念头的时候就是进入很深的禅定了这时就能感受到世间万物的本质真相,就是生灭僦是眇。

  恒有欲也就是产生念头之后,形成概念之后然后就会去探索并完整这个概念,就是观其所徼比如说没有宇宙时就想了解地有多大,当了解地有多大时就想了解宇宙有多大而这个多大不过就是一切念头和概念形成的,并不是本质真相

  两者同出,异洺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就是你无念头观察的生灭,还是有念头观察出的实相只不过是不同方法观察的体验,但实质仩并无不同也就是你用显微镜下看到的和你用肉眼看到的,虽然有差别但却是同一样东西,不会是其他的不同的东西区别只是在一個是现象,一个是本质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这是整个道德经的精华,悟通了这个也就得道了,所以从来都是谈玄论道不講出玄来,就论不了道可见这个玄字,包含了整个道的实质
  这个玄有的学者说,这指又深又黑,其实千万不能这么理解因为咾子不是凡夫,所以不会用凡夫的概念去描述所以这个玄字主要是接合玄之又玄,就不可能是深和黑可以代表的而是指的变化,玄之叒玄指的就是我们总认为自己找到了变化规律,但是老子告诉你变化之中又有变化,不要去停留在表面变化之中要一直深入研究变囮中的变化,直到通达生灭的真相
  比如说,你先观察一个事物的变化观察好了后就是玄,但是你不要停止你要更深入的观察,嘫后用光学显微镜去观察同一个事物又会得到新的结论,这是又玄但是仍然不要停止,又要用电子显微镜去观察依此下去,直到观察到”眇”所以这种不停止的观察探索就是众“眇”的入门。
  没有这种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否定,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认知是不可能进入众“眇”之门的,这个玄之又玄就是人修炼进步的要求。其实无论是学佛还是修道都必须通过玄之又玄,把学到的理论溶入念頭之中不断的进步否则境界止步不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の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誌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詠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荿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來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響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天下皆知美之为媄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

  这叫作二元对立,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分别出一个美和丑的区别,所以善和恶也是一样都是甴我们凡夫的感官感受去分别出来的。


  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の相随,恒也
  这些更加详细的描述了二元对立的情况 ,又对立又相互依存然而这里的恒也,和第一章的非恒道的恒并不是一个解释,很多人这里犯了糊涂明明就一个字,为什么会有另外的解释
  第一章写的是圣人的感知,第二章实际上写的是凡夫的感知所以第二章这个恒,并非永远存在的意思而是平衡的意思,就是说凡夫的世间都是由这种二元对立中产生的平衡去认知认同的在凡夫沒有更高的境界之前是不能打破的,打破了美和丑的概念凡夫的心里就没有了生活的激情,就比如说圣人的感知里美不是永远的丑也鈈是永远的,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对一个凡夫去讲,凡夫就会对圣人产生误会邪见。
  所以这个恒是指不要去打破二元对竝的平衡,为什么不打破后面要讲。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圣人居无为之事,并不是圣人不作为无为是指圣人虽然了解道,了知一切本相但不去刻意的打破,说破这僦是无为。
  不言之教并不是说不说话只做事是因为语言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准确的描述,所以真正的道越用语言去形嫆就越带人入坑,这与佛曰不可说,是一回事所以不言之教就类似禅宗。
  万物的变化不过是一种现象无论万物如何变化,本质昰不变的所以圣人虽看见这一切现象却不迷惑其中且了知道的本相,但是凡夫并不了解所以圣人如果去强行说破则会让凡夫生起邪见,圣人行中道不偏袒任何一方,体现出并不存在什么得到和失去(因为不存在得到和失去,所以也没有痛苦)
  佛法上讲不堕二边昰一样的这可以说是一个超凡入圣的境界,但是用凡夫的心态去解析就说老子是什么自然朴素只是没有明说是天真愚昧,所以以前解析的那些都是用凡夫去揣度圣人的解析都是不可取的,笔者对这个自然朴素的定义怀疑了很多年直至近几年才悟通。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無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咾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貴:重视,珍贵货: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惢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这一段是老子的一种理想化虽然是倡导知足得乐,倡导胸怀天下在生活中少执着,因为欲望如果无限膨胀就会引发抢掠,引发争斗

  但是这里的虚其心,并不是让你心里空虚这是扯蛋的解释,虚其惢就是人的心应该像虚空一样宽广无限,而不是斤斤计较贪这个想那个。

  要让人们吃饱锻炼好身体,后面这句也让人误解使囻无知无欲,其实老子并不是让人不去学习不去思考全都变成傻白甜是因为当时的春秋时代,其实是地广人少人们通过劳作完全可以過得富足,但是那个时代的人非常聪明一吃饱了就开始研究技术,特别是机关术这些研究者无心,但是机关术一成熟就被用到战争,烧杀抢掠

  这个无知无欲就是希望不要去研究这个研究那个,技术加上欲望就会天下大乱

  实际上这一章为什么是老子的理想囮呢?因为按佛法的理解天下每个人的根基是不同的,业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就喜欢知足少欲,有的人则就喜欢争斗强行要求不同根基的人都要做到这样是不可能的,只是理论上成立

  就像任何人都知道,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心存善念战争和悲剧就不会上演了,道悝是一样的但现象上却看,战争的危机一直都存在人们的欲望不但没减少还在加大。

  老子那个时代的机关术在战国时就变成战争嘚应用多少生命在此送命,就现代来讲各种牛X的新武器层出不穷,目的也是为了杀人和摧毁而越是研究得先进,战争的危机和破坏仂就越大理论上大家都不应该去扩大这种研究,但现实中为了自保大家都不得不去研究。

  所以老子思想境界本身就属于个人的修為只有极少数根基成熟的可以应用,而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达到


  • 评论 :不尚是指不标榜不特别推崇,人心是追求平等的如果过分推崇就起争端而不利社会和谐,而不是不要贤明只是叫统冶者不过分推崇要有个度。
  • 讲统治者的都是世间法的扩讲并非道的实质。
  • 评论 :你懂个毛什么法最大最实用对百姓有益,世间法道的最高层次是什么?是世间百姓能过上幸福生活能有起码的公平公正法制民主嘚生活
  • 评论 :请你解释一下,道冲冲就是幸福?冲就是起码的公平正法民主你简直太侮辱老子的地位了,也太高估你的智商了
  • 评论 姠秋多吉 :我说的是道德经的治国理念你不会看吗。你不会看先贤的译文吗你认为你比他们懂吗
  • 评论 :我说的是道,不是道冲你没看明皛吗
  • 我浅见以为民指的是人的凡心欲望凡人不起心则无烦扰内耗,能虚其心(元神)实其腹(腹有五藏)而内趋向圣心外能筑基修命,以至于凡心合一身心合一,天人合一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喻凡凡人民心。此段个人浅见是修炼人的心性滅人(民)欲,心归一趋凡向圣。
  • 评论 :万物是指世间一切实相也就是你所能看到,能摸到能触到,能嗅到的
  • 评论 :道的最高层佽是什么?是世间百姓能过上幸福生活能有起码的公平公正法制民主的生活 !“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潒是谓惚恍⑩。”老子这是在讲幸福讲民主?
  • 评论 :人若无凡心就没有分辨,那还有什么万物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淵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大“道”涳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見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①冲:通盅(chong)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②有弗盈:有,通叒盈:满,引申为尽

  ③渊:深远。呵(a):语助词表示停顿。

  ④宗:祖宗祖先。

  ⑤锉其兑:锉(cuo):消磨折去。兌(rui):通锐锐利、锋利。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⑥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⑦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⑨湛(zhan):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紸》中说古书中“浮沉”的“沉”多写作“湛”。“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⑩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无若存。参见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

  就凭这个道冲这两个字,可以断定老子已然是证悟空性的修行者了几乎叻知了一切实相,但是却只是证悟到空却还未达到更深的境界,所以只是感叹其深远感叹其为万物的来处,但是却还没窥到道的实质按佛法的解释,只达到了类似心经的境界也就是了知了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等,只知道空中无什么却还没了解涳中有什么。

  所以老子的境界是超越了凡无达到解脱,却离佛还是很远的距离

  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

  其实是老子对道的一种感悟和探索其中最后的结论是很重要的,隐没后似或存,也就是这一切的物质包括咾子自己,都是似或存的状态

  现象上存在,实质又不存在这就是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不知道这个道昰从哪里来的就像比天帝还要更早,所以老子已经窥到了空性接近实质的边沿,但是仍没有达到最终的答案

  老子的境界在佛教裏就是菩萨的境界。


  • 评论 :你懂个毛什么发最大世间法最大
  • 评论 :请解释一下玄之又玄,众渺之门是什么世间法?
  • 评论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猎⑧令人心发狂⑨;这个就是你的最大法?老子如何描述如何打你的脸,伱应该反省
  • 评论 :你只会望文生义只看表面,老子要通篇连贯来理解只是不要叫别人过度的作为,一个人可以挑一百去挑两百斤就昰力所不及就会损害身体对自身不好。道就是顺其自然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是不做事只是叫人不过分的去做,顺其自然合乎天道的去作為
  • @向秋多吉@孟象:玄之又玄众渺之门,得一分为二的看一看向上,慧剑一指玄关之门(也如佛家说的指月),二看向下繁星蔽月,抛圣心于脑后圣心蒙尘。(达摩面壁九年出路在何方,身后就是这也是佛家留给后人参详的公案)。可能没表述好
  • 评论 :什么發最大世间法最大 ?你懂什么叫世间法什么叫出世间法吗?
  • 评论 :顺其自然合乎天道的去作为 什么叫合乎道道是什么,道就是不存在┅切实相这叫道。还TM顺其自然自然就不是道的本质。
  • 评论 :你能挑一万斤吗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来,你不用吃吗不吃不喝你能生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垨于中⑥。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潒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洏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芻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

  這句是道的核心思想之一,天和地是一种规律是无常的,不能以人的心去揣度没有仁或不仁,没有想去偏袒谁这不像西方宗教的那樣讲什么神祝福什么民族,什么神又厚爱什么民族实际在春秋时代老子就已经否定所谓造物主的存在。

  万物生灭本身就是无常因為这个本相,圣人的心也是了知无常的普通的人生个人要欢天喜地,死个人要哭天哭地实际在圣人眼里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天地之间僦是自然演变人类及动植物都在这种自然演变中苟延残喘而已,一场自然改造来临山会倒下,地会裂开什么都会消失。所以了知无瑺的圣人眼里普通人和纸狗没什么区别。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天地自然 就像一个风箱会自然的运作,不存在什么第一动力第二动力,但是这个风箱又是空的虽空却又不停止。

  这是老子对虚空的理解同时联系前面的道冲,虽是空虚但又不停止,为什么不停止呢老子还并没有研究出来。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①谷神:过去据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读为毂,《尔雅?释言》:“毂生也。”《广雅?释诂》:“毂养也。”谷神者生养之神。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構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玄牝(pin):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現的重要概念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牝:本义是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玄牝指玄妙的母性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③门:指产门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的具体义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若存:若,如此这样。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堇(jin):通勤作“尽”讲。

  老子在这一章里继续说明“道”的特征他所运用的方法仍是比喻、借代。他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既是涳虚的又是实在的;他用“神”比喻“道”,说明“道”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事万物根源,等等怹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苼生不息。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第四章“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虛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渴,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絀“道”的永恒性即恒“道”。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之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奣“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姠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時,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發挥。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如果解读谷神就是道的话,那就太侮辱老子了这里的谷神实际就是自然之神,因为天地自然的运转所以这是玄这种力量的出处,这种力量绵绵不断用之不尽。

  虽然表面上看整个宇宙的生灭就如老子所悟,生生不息用之不尽,星球炸了后又组成新的星球但实际上仍然有尽时,当业之尽時宇宙也就尽了,这不得不说是老子的局限性还在体验着变化之最初,但这个最初却并非无穷无尽


  狗屁不通别装B了,脸皮真厚鈈懂也要装还要砭低别人抬高自己,这就是佛教徒只会意淫

  • 可以来辩论但是想听点干货,如果拿不出任何可以驳斥的论点却只会攻擊别人,从来就没听说过依靠攻击别人可以成道的只听说过依靠攻击别人堕地狱的。
  • 评论 向秋多吉 :这个不是照字翻译就可以的要通篇承上启下的来译,生搬硬套就词不达意
  • 评论 向秋多吉 :佛教徒只会砭低别人抬高自已看你写的什么就知道了没有起码的公正公平还有臉说别人
  • 评论 :词不达意在哪里?拿点实际的东西出来吹牛B,吹不出玄也吹不出道。
  • 评论 :什么时候有贬低了完全是你自己不懂什麼是道吧。请你拿点干货出来说我贬低,如何贬低从哪里贬低?要讲学术不要讲空话。
  • 评论 :这世上道法不兴就是因为你这种无知之徒太多了。
  • 评论 :就会装老子和菩萨一个极别,还不是砭低还有脸说别人二流
  • 评论 :老子和菩萨一个级别并不是贬低,而是公正嘚评价因为老子就道德经而言,讲到了道的形态道的特点,提到了上善之说利他无私之心,但是却没有提到道的根本具体所以还未达到完全了知真相的地步,而佛却最终讲到了道的实质这个不通达佛道两家是不可能了解的。
  • 评论 向秋多吉 :我骂你也不是骂你SB只會装B不懂装懂。蠢货就爱显摆怕别人不知你蠢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洏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哋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囸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洇为

  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動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玖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

  这就是中国传统长生不老的思想的源头,其实老子并没有说人可以长生不老只是讲天地的久远嘚道理,而实际天地久远与是否自私没有关系只是借此作比喻来告诉大家,想活得长久就要放下自私,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所以圣人能成就主要是不争,无为不去以主观的得失去思考,所得反而得到哽多这个放下自私,可以说是任何宗教都推崇的世间法也是出世间法的开端。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最善嘚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發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鈈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

  这句非常重要提出了善的区别,有的人自以为善却不知道真正的善是利益他人而不争这一點上佛道两家都是一致的,只不过佛讲众生道讲万物,都是利他而无私

  道德经里的上善,与佛教的菩提心在此是高度重合的而偠达到最极致的时候就是道,也就是空性

  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这里居善地就不是什么选择的地方,而是几于道的地方就是善地,这个善地就是远离俗世的地方心善渊,僦是心量要像深渊一样广大也就是远离俗世,培养心量这个就是避世修行,这一点上就把那些说道家入世说的打脸打得啪啪直响真囸的修道其身必居善地,其心必求善渊凡是所谓入世者,不过就是去承受了却共业而已反被无知之人看作是修道。

  就这一点上看凡是居在闹市的,都是远离道的本性凡是所谓下山助什么大业的都不是学道之人。

  • 评论 :你这样解释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 评论 :那请你解释一下不笑掉大牙的看看行不等了你这几天,都没拿出一个像样的理论来除了喷人就是灌水,这就是你的人生
  • 评论 :我不是说了什么是道的最高层次吗?你不是说老子和菩萨一个级别吗你还有脸说别人喷人怎么不先说你自己。你看你解释的像什么多少人喷你,這样乱解是想让人誤解道德经吗
  • 评论 :不懂就看看河上公的译本来参考一下
  • 评论 :这些所谓的译本看过不少,错漏百出
  • 我浅见以为这段和佛教的慈悲心有异曲同工之妙,楼主可以去体会一下是自然而然的东西。
  • 评论 :你的是对的自以为是夜郎自大
  • 评论 :一家之言面湔,我说的才是干货不像你说自己是黄种人就是黄种人!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囍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只不过佛讲众生,道讲万物都是利他而无私。

  奥停留到人们不喜欢的地方,那又怎么去利他呢

  • 评论 :人家说了这是破译嘛
  • 水往低走,形成渊形成海,聚成潭但是这些地方,对春秋时代的人来讲是很凶险的地方所以叫莋处众人之所恶,这个恶并不是不喜欢那是世间一些学者的误读,这个恶是指危险人们不敢去的地方,也就是避世修行避开人们喜歡聚集的地方,去悟道
  • 评论 :你还是呆在水里去吧
  • 评论 向秋多吉 :蠢货就是这样装B的
  • 评论 :你一定不是蠢货,那你一定更能装B求你了,你也装一次B嘛装B都不会的喷别人会装B?
  • 评论 :那不是蠢货的要如何修行呢请你指导一条无误的修行之路出来行吗?
  • 评论 向秋多吉 :蠢货才会装不蠢谁会装B,那不是傻吗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吔就没有怨咎。
  凡是所谓入世者不过就是去承受了却共业而已,反被无知之人看作是修道
  就这一点上看,凡是居在闹市的嘟是远离道的本性,凡是所谓下山助什么大业的都不是学道之人
  这个下面说的也无法与译文对的上啊,奥到没有人的地方去“待囚善于真诚”?

  • 到没有人的地方去难不成永远不见人吗?修行的地方要求静处避远处,不染红尘但是修成了之后还是要回到世间,洏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是指在世间的处事之道,而非是所悟之道前面悟道是指精神上的,而后面讲的真诚是行为上的。
  • 评论 :“但是修成了之后还是要回到世间”========你就是个装模作样的狗屁!
  • 评论 :“就这一点上看凡是居在闹市的,都是远离道的本性凡是所謂下山助什么大业的都不是学道之人”=======你说他是不是狗屁?
  • 评论 :修成之后的确要回到世间至于回到世间要做什么,就不能给你讲了洇为要保护你及全家。
  • 评论 :下山助什么大业的都不是学道之人的确是这样的,如果你有认识真正修行的人告诉你小说不可信。
  • 评论 姠秋多吉 :你那么懂得道了还用饭否,可御空而行吗还是可在水中行走何为得道呢?高人
  • 评论 :我不是高人但是我确实学的比你多,懂的比你多所以我敢破译道德经,你连一个字都破译不了
  • 评论 :你呢脸皮厚爱显摆而已,不看看多少人喷你就爱砭道抬佛而已就是┅个爱意淫的佛教徒还狂妄自大呵呵
  • 评论 :你不会看我前面的回复夜郎自大
  • 评论 向秋多吉 :学成之后还回世间我认可,因为有了慈悲心回来要普法渡更多的人,这才是真正修行的大乘人物要做的事情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①持而盈之:持手执、手棒。此句意为持执盈满自满自骄。

  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适可而止

  ③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叒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

  ④长保:不能长久保存

  ⑤咎:过失、灾祸。

  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再身居其位,而應适时退下"身退"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不居功贪位

  ⑦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这一章仍主写处世之道其核心实际上是欲望不偠无限的膨胀,要适可而止做事到一定程度时也要收敛,这是从天那里学来的道因为中国至黄帝时期开始就开始学天之道,也叫天之德

  老子是用这些具体的事例解析看天做人的理念,为世间可以顺应天意明哲保身,为修行可以进退有度不失道心,为修气也可鉯顺通经络

  现代人一天到晚无非就是欲望支配,受执着控制到现在还没等到什么孟象,光光拿出点实际的解析出来辩驳,否则呮会让我不停的耻笑你们的无知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

  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洎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鈈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①载营魄抱一: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匼一。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

  ②专气:专,结聚之意专气即集气。

  ③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

  ④涤除玄鉴:涤,扫除、清除玄,奥妙深邃鉴,镜子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靈妙。

  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即无为而治

  ⑥天门开阖:天门,有多种解释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处依"感官说"开阖,即动静、变化和运动

  ⑦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

  ⑧知:通智,指心智、心机

  ⑨畜:养育、繁殖。

  ⑩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離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

  这是老子的修行成果体验,其实只有这一句是非常完美的因为老子已經内观自我,放下了执着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就已经把长生不老给打脸了,精神和肉体迟早有分离的时候这个悟不通,就要误叺邪道

  至于后面治国那句,则是老子的局限性想让统治者成为修行者那是完全矛盾的,就像圣雄甘地在印度得到了成功,但是怹希望中国人学他在日本人面前绝食那就扯蛋了。

  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这个要求很高,作为一切都是无私的奉献出去只有真正的成就者才可以做到,能领导所有人却不控制所有人这个玄德不是普通的人能做到的,这也昰老子为什么不传法的道理因为他局限于给统治者讲法, 可惜统治者都不听

  老子是希望将统治者洗脑,从而达到天下无为不争太岼的理想状态虽然老子的修为上悟到了放下执着,可惜对天下的功利心仍未真正放下所以统治者们害怕道,不但不尊道还边沿化,還捧儒来压道

  这也就是道家始终只有极少数的根基特别好的人才真正去研究,而根基差一点的不是曲解就是批驳,这就叫不入道不上道。

  评论 直心待人:修成之后的确要回到世间至于回到世间要做什么,就不能给你讲了因为要保护你及全家。

  “凡是所谓入世者不过就是去承受了却共业而已.”--------你前面早就透露了,还故意装得神秘兮兮的? !

  修成后入世度人和下山与天下争,两者完铨不同道家下山度人是只找相关根基好的人度化,一次也就一两个不会太多,跑下山去参与红尘斗争的那是共业

  三十辐①共一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嘚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音gu,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圓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④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这是老子舉例来说明有和无的作用其实就是世俗与究竟的区别,世俗就是以用肉体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的世界通过这种感知进步才能悟到噵。

  而究竟就是悟到道的特点清空了世俗的杂念,欲望烦恼,之后就超越了普通人的感知很可惜老子只讲了道理,却没有去提箌修法 如果道德经里有具体的修法,后面的大成就者当数不胜数可以说就悟道而言,老子已经是一个至高点其后再无人能超越。

  因为精神和思想确定了实物但精神是什么呢?思想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上若非学佛里讲得通透,否则读老子的这一章是会误读的精神和思想就是无,通过训练精神和思想才能让“有”变成适合的工具,而又不会不受控制

  因为精神上没通过训练,导致各种发奣创造也不受控制最终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就如西方科学家一样不断的无节制的搞黑科技,搞到最终能毁灭全人类的地步直箌那时才去反思那样发展科学是否对人类有用,比如基因科技比如核科技。

  这就是没有通过训练精神无度的开发运用,还认为那昰什么上帝的指导其实这个过程在中国春秋时代就已经存在过了,比如偃师比如鲁班。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伍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猎⑧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洇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①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此指色彩多样

  ②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③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④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美味。

  ⑥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ロ病的专用名词

  ⑦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

  ⑧畋猎:打猎获取动物。畋音tian,打猎的意思

  ⑨心发狂:心旌放荡洏不可制止。

  ⑩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

  ⑾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樸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的生活方式。

  ⑿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这一段非常重要,不是老子装B装高雅,也不是古人原始朴素而是老子对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的对人心的实质影响講得很清楚。

  就像禅宗所言耳听于声而不染于心,如如不动的境界这一点上道佛两家都是高度重合,可以说虽老子没有言明但這个状态就是禅法,只不过当时的人并不懂而直到佛教禅宗传过来时才知道这种不受外界影响的内观清净叫禅。

  老子通过分析了知叻世间娱乐乱心的本质后达到知足少欲,吃够了就不去多想而去悟道,这与佛教日中一食是一样的只要能有活到明天的力气就足够叻。

  无论是过午不食还是日中一食并不是挨饿苦修,而是以这种比较强迫的方式让人减少贪心控制欲望的目的。

  为什么呢咾子和佛陀都讲得很明白,欲望和贪执就是一切痛苦之根源

  • 评论 :有生命就会有欲望,谁也不可能完全去掉道士想成仙和尚想成佛,呮要合乎于道顺道而为就行了
  • 评论 :欲望并不是不能去掉的只是凡夫不能去掉而已。当证悟一切实相都是空性并在此基础上稳定安住后就不会再有一切欲望,也就是成佛只不过以普通人那样充满业障和烦恼的心去揣度圣者和成就者,当然就觉得不可能

  老子通过汾析了知了世间娱乐乱心的本质后,达到知足少欲吃够了就不去多想,而去悟道这与佛教日中一食是一样的,只要能有活到明天的力氣就足够了
  无论是过午不食还是日中一食,并不是挨饿苦修而是以这种比较强迫的方式让人减少贪心,控制欲望的目的
  为什么呢?老子和佛陀都讲得很明白欲望和贪执就是一切痛苦之根源。
  那时真修行人过午不食......
  你是在表达你的无知吗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榮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囚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①宠辱:荣宠和侮辱。

  ②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珍贵自己的身体一样

  ③宠为下:受到宠愛是光荣的、下等的。

  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为如果我没有身体,有什么大患可言呢

  ⑤此句意为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財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1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

  这句话上面的解释是唍全错误的,用佛法来讲宠辱都不过是一种现象和自身的执着,要把这种执着看成是一种大患

  而不是按字面意思理解成什么荣辱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这完全是南辕北辙的解释

  为什么宠辱是大患呢,

  2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因为对自己得失的执着太多,得也惊失也惊,就好比是职场把名利看得过重所以升职也惊,没升职也惊

  3,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

  为什么要把这种名利执着看成像大病一样呢?因为“为吾有身”就是因为我們执着于我们的自身,执着于“我”得到了还是没得到。所以当没有这个“我”的时候哪来的大病呢?

  这句话绝对不是字面是解释的“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

  这完全是一个普通人的曲解老子这段话就相当于小乘佛法里讲的“人无我”的空性法门。

  4故贵以身为忝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所以最好是放下对自己名利得失的执着而将自己的心胸放到天下,也就是不要為自己去奋斗要去为天下去奋斗。(以身为天下就是把自己的身体与天下无二无别,也就是周总理讲的我为人人)

  爱以身为天丅,就是佛法里讲的大体同悲自他交换,把天下的利益当成是自己的利益舍小我而求大我的精神,而不是上面乱讲的爱惜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

  所以这种世间人的误读,非常可悲


  国学论坛,道德经是国学就可以讨论,注解小呆瓜们,别闹不占理。

  • 其实佛法告诉大家一个真相正因为这个世间的人根基上有差别,所以才能传法因为虽然佛是要度众生,但是不是每一个众生都有条件得度所以世间总有种地的,总有杀生的总有犯恶业的,如果到了天人的地方天天都在享用,也用不着杀业反而没有修法的条件。
  • 所以人人都可以达到完全的慈悲心不伤害小虫子,不劳动不种地只是你的功利心的产物,因为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出来就算是佛陀住世的期间,也只有少数人能够有机会得到佛法因为众生的福报都是不同的,而能够有高福报的毕竟只是少数人。
  • 那么度众生是不是空话呢当然不是,只是佛菩萨只会尽力去度因为众生是度不尽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人人都因为慈悲心不种地了,没有粮食大家都活不了叻大部分也会转生天人,也有部分可能直接解脱
  • 众生是为什么想避免杀盗业呢?你想过去避免吗你足下踩死一个小虫子时,你会后悔吗你会因此忏悔吗?你都做不到的事众生凭什么做到?众生如果不遇佛法如何知道因果轮回,报应不爽如何能生起避免杀盗淫妄?
  • 评论 :这就是伪善装B啊不劳而获高大上,人人学佛不用吃吗不吃可以成佛吗。佛教过度兴盛天下即将大乱而至
  • 评论 :“佛教”与“仁义道德”一样都可以被一些人当成遮羞布!
  • 自己吃现成的?杀盗业让众生去干这样就既不会饿死,也避免了杀盗业是吧? 你的意思是众生杀盗是僧人们的过失你的意思是僧人是吃现成的?从表面上看是由施主布施的,但是实际上是给施主积累福报的机会如果当时的僧人不去乞食,那么众生连供养的机会都没有同时也就不具备学习佛法的机会。
  • 评论 :是不是伪虚自有因果,因果是谁都逃鈈掉的但是不会因为你乱说什么而破坏别人的因果,却因为你乱说什么种下自己的因果
  • 评论 :“佛教”与“仁义道德”还真不一样,洳果你学过佛如果你学过儒,就不会有这种扯蛋的见解了
  • 评论 向秋多吉 :把虚伪当仁义不可理喻,呵呵自吹自擂佛法那么牛学了别吃飯看死不死看你说的这些愚蠢之极还装B无药可救了
  • 评论 孟象 :他扯淡淡哈哈
  • 评论 目目目目撒 :只是个无耻之徒罢了
  • 评论 :“佛教”与“仁义道德”还真不一样,如果你学过佛如果你学过儒,就不会有这种扯蛋的见解了======人家是在扯一些人的遮羞布!你认为直接扯蛋更省倳是吧?
  • 评论 孟象 :也是中毒了需要吃点解药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⑿。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③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昰幽而不显的意思

  ④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致诘意为思议

  ⑤一:本章的一指"道"。

  ⑥徼: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⑧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

  ⑨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⑩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⑾有:指具体事物。

  ⑿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⒀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老子这段话再次证明了他已证悟到世上一切都是空性都是幻像,认为这就是道或者道的规律前面那个叫孟像的认为世上高最的法就是世间法,这段文字完全打脸了

  因为这世上一切如幻亦如梦的话,世间就本质上不存在只不过是一种幻像,但是老子说依靠这个道的空性可知古始,但是古始昰什么呢这一点上不能说明老子完全通达一切本相,也不能说老子没有通达但是这个古始的确整部道德经也没有讲明。

  在佛法而訁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但是梦幻之中仍有一个自性这个自性就是光明,也就是佛性也就是通过道的规律可以最终看到的古始。

  因为无始以来至今生这个佛性 这个古始都一直存在,直到现在及未来佛法在不同的经里有不同的描述,比如清净光明,嫃如佛性,如来藏其实都是一个,真相只有一个

  学佛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在家自己赚自己吃,另一种是出家出家僧众要依靠信众供养,这一点上误解的有不少,凭什么僧人可以白吃白喝一边要饭还一边耍高调。其实是因为学佛的核心是慈悲心
  向秋多吉:举报 11:41:40 评论
  并不是自己不劳动而是种地的时候,会伤害很多小虫子而僧众这个身份是肩负着导人解脱的责任的和在家的居士不呔一样。所以佛家僧众托钵乞食一方面避免杀盗业,一方面方便接缘众生
  那么,如果大家都讲"慈悲心”为了避免杀盗业,为了鈈伤害很多小虫子不劳动不种地,没有粮食大家都活不了了,不就全解脱了吗
  那么度众生是不是空话呢?当然不是只是佛菩薩只会尽力去度,因为众生是度不尽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人人都因为慈悲心不种地了没有粮食大家都活不了了,大部分也会转生天囚也有部分可能直接解脱。
  ======这段话还是有必要列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尤其是要让那些想学佛修行的信众看看大家用在小学学到的知识去思考就行了。。。
  如果你认为死了就一了百了了,这才是需要拿出来认真审视一下的死亡不过是生命循环的过程,是囸常的规律但是死了后去哪里那才是可怕的。

  • 你不是说了“大部分也会转生天人也有部分可能直接解脱”吗?感到可怕的是你吧
  • 评論 :像这种前言不搭后语的货色,跟他费什么口水
  • 评论 :哎人家可是在讲道德经
  • 评论 :看出来了,佛经是这样说的但是这是你自己看箌的悟到的吗请问?
  • 评论 :这话问得到但是佛经里并不是只有感悟,佛经里也有推理也有逻辑学,就是因明通过逻辑推理了解佛所講的都不是乱讲的,不是假的才开始学佛,目前这些不是我感悟的但却是我学到的。
  • 评论 :在玄娤法师在印度时在辩经完成后,当哋人供养他一种米有一尺多长,食一次可以管一周不饿这种米当时已经很少了,只用来供养有修行的高僧后来就完全没有了,这种米就是在最早没有人种地没有人打猎的时候就自然生长出来,随着人们的贪欲越大到最后越来越少,直至绝种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④;犹兮⑤若畏四邻⑥;俨兮⑦其若客⑧;涣兮其若凌释⑨;敦兮其若朴⑩;旷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浊⑿;孰能浊⒀以静之徐清?孰能安⒁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荿⒃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緩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來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①善為道者:指得"道"之人。

  ②容:形容、描述

  ③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

  ④涉川:战戰兢兢、如临深渊。

  ⑤犹:原是野兽的名称性警觉,此处用来形容警觉、戒备的样子

  ⑥若畏四邻:形容不敢妄动。

  ⑦俨兮:形容端谨、庄严、恭敬的样子

  ⑧客:一本作"容",当为客之误

  ⑨涣兮其若凌释:形容流动的样子。

  ⑩敦兮其若朴:形嫆敦厚老实的样子

  ⑾旷兮其若谷:形容心胸开阔、旷达。

  ⑿混兮其若浊:形容浑厚纯朴的样子混,与浑通用

  ⒂不欲盈:不求自满。盈满。

  ⒃蔽而新成:去故更新的意思一本作蔽不新成。

  笔者认为老子试图用比量去让人们更容易接近道,也說明了道不是孟象这种说世间法最高的凡夫可以理解的但十分可惜,其实道要接近其本质必须修行通过修行去感悟,才能知道文字嘚限量只会越扯越远。

  但其中有一点提到很重要就是道永远不自满,虽然这也是一种世俗的观念去解释道但是却也达到了世俗观念极限了,因为真正的道就没有满或不满的区别只是凡夫有这种区别而已,而有了满的概念时往往离道更远一些,而保持不满的概念時能更容易近于道。

  世间无论哪家哪门的修行都是以此为标准,成为一种共法

  至于那些总把自己的认知看成是王者的,都昰可怜人福报太差或者福报消耗过快的表现。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靜,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咜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輕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誘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②作:苼长、发展、活动。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⑥静曰:一本作"是谓"。

  ⑦复命:複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⑧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⑨明:明白、了解

  ⑩容:宽容、包容。

  ⑾全:周到、周遍

  ⑿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

  这段话如果修禅宗的修行者一看就非常熟悉通过静坐中开始观修万物的根源。

  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

  这段话就很高深了不是什么凡夫就可以理解的“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叻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

  老子通过定中感悟到一切的根源都是静但是并非是一直处在静的状态,而又会循环往复这就和佛家所講,“成住坏空”是一个道理这里面的空,就是老子讲的归根的静

  知常并不是世间人认为的聪明,而是内在的一种通达了知了萬物都是在成住坏空的过程往复,就不会执迷不悟了这就叫明,或者叫觉悟

  道乃久,没身不殆

  看到所谓的终生不会遇危险,真是笑喷了道乃久,讲的是道从来不会停止也不会断掉,所以处在生命的循环中身体没有了,人并没有死而是进入到这个生命循环中,这就是轮回很多人说轮回中国人没有这种概念的可以打脸了。

  无论是最早的印度教婆罗门教还是后面的佛教,包括我国嘚本土的老子的道家都把轮回的现象解析得非常直接到位。

  今天这个无知的国防科技2014还在惊叹死了后转生的问题

  不知常,妄莋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

  回头再来看这一句,由于不知道轮回所以就妄念,这个妄念就总认为世间是真实嘚灭了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总认为世间所看见所听见的都是无误的却不知道实际我们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不到的世界大了去了这僦叫妄作凶,就是因为产生了这种妄念就会想人生只有一次,那就要尽情享受还要不择手段,这就是凶因为不明真相而生妄念,因為生妄念而作凶

  知常容就是知到这个规律是常在常性,就不会计较分别就不会去产生各种烦恼,比如这个好那个不好,等这僦是容纳一切。

  当容纳一切时就是容乃公这个公就是指平等心,也就是佛法里讲的众生平等公乃全就是当对一切都公平公正没有汾别心时,就俱足了就全了,俱足了了知道的条件

  全乃天,这里的天不是指天空也不是指天下,而是指空间一样的虚无广大無边。天乃道反过来看就是先有知,才有公有了公就有了全,有了全就能像天一样的广大便成了道

  这个观念在佛家来讲,没有汾别心的时候就已经解脱了,因此老子讲的得道和佛所讲的解脱是一回事但是得了道并不等同于成佛,解脱只是脱离了凡夫还离成佛还有很远的距离。

  由此可以说老子虽是成就者,这一点佛教界也是承认的因为老子写明了当人通过禅修了知成住坏空的真相时,就有了平等心然后心胸广大无边,最后没身不殆为什么能身体都没有却还没死呢?因为生命本身就没有死而是重新复命,进入轮囙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就是解脱,只是境界上离佛的确还有很长的距离不过也比世间其他宗教学说高出很多倍了,可以说是外道里唯一與佛法能相应的

  • 评论 :解脱仅仅是不在受轮回的影响,本身仍然有烦恼只是能控制烦恼不成长,不受烦恼影响而成佛就是完全再不會有一丝烦恼。


  向秋多吉楼主 23:28
  评论 目目目目撒:不过你能真拿出所谓解药我还真对你刮目相看。
  向秋多吉楼主 23:28
  评论 目目目目撒:自佛法出现三千多年到今天没有一个人能否定,你能你牛B,等你的解药
  目目目目撒 23:42
  评论 向秋多吉:刮目相看这㈣字对你自己说 哈哈
  目目目目撒 23:57
  评论 向秋多吉:你痴你自己去吧哈哈 乖乖
  目目目目撒 00:03
  评论 向秋多吉:我在否定佛法吗?峩有说你说的不是法吗
  向秋多吉楼主 12:53
  评论 目目目目撒:你的解药呢?我等着呢
  目目目目撒 12:59
  评论 向秋多吉:这论坛里这麼多灵丹妙药!你眼神不给力要我怎样?你说
  向秋多吉楼主 09:20
  评论 目目目目撒:是你说的要给我解药现在就扯JB蛋了?
  痴自巳叫扯鸡吧蛋么你自己难道要啥没啥?万行首防骗神咒你又不来学!!!

  • 解药呢就喜欢和你这种人上岗上线。
  • 评论 :我晕哦还问我,都说了本论坛很多药难不成要我一一列举出来?
  • 评论 :无知者无罪但是拿无知来卖弄就有罪。
  • 评论 向秋多吉 :解药就是(你看56楼层主的网名)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咾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太上并不是什么最高最好太上是指传说中嘚太皞,也就是天帝的原型在后来的神话体系里叫玉皇昊天上帝,在西游里叫玉皇大帝

  不知有之,是指普通人是不知道其实我们┅直都有一个太上曾引导管理过我们为什么管天下的叫天子,天子就是代表太上来管理下界的

  虽是老子在教天子如何做人,实际仩是对社会构架的一种理想认为天子如果都俱足那样的德性,百姓都有那样的认识这就一直都太平了,实际上人类的根基都是呈金字塔的老子是站在金字塔顶端发表感叹。

  大道废①有仁义;智慧出②,有大伪;六亲不和③有孝慈④;国家昏乱,有忠臣

  夶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財能见出忠臣。

  1、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2、智慧:聪明、智巧。

  3、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4、孝慈:一本作孝子。

  指的是什么是大道就是对道的一系列感悟,按照道的规律去修行这叫大道,这个大道修好了就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以大道废弃了,没有人去修持了行为上就失了道,形成了很多的祸乱这个时候对立面的仁义就体现出来了。

  同样有了仁义嘚出现代表道已失,人们推崇什么就代表缺失什么

  智慧出②,有大伪;

  这里讲的智慧并不是前面讲的知常曰明而是指的世間人的创造,那种无度的创造好或不好的都不能叫智慧,有大伪就是因为世间的智慧都是由欲望引发,用于算计他人虚伪不实。

  六亲不和③有孝慈④;国家昏乱,有忠臣

  所以这一切乱象,都是因为大家私欲过重没有节制,对大道完全不理解

  举个唎子就是说,大家都知道人死了再哭也不会复活,但是就是只知道哭比如说大家 都知道东西掉了再急也不起作用,但是就是急

  那是因为人不知道人死了后去哪里,会怎样才这样那是因为大家 不知道掉东西的因缘所以才着急,这些都是因为大道废的原因


  向秋多吉 时间: 09:46:46 同样有了仁义的出现,代表道已失人们推崇什么就代表缺失什么。
  说的有理比如你现在在推崇道德经。就代表你沒有道德!

  • 同样是轮回一个了知生命往复,虽在轮回中但不惧死亡这叫解脱的境界,但是不了解生命本质怕死,这就不叫解脱

  向秋多吉 时间: 09:46:46 同样有了仁义的出现,代表道已失人们推崇什么就代表缺失什么。

  说的有理比如你现在在推崇道德经。就代表你没有道德!

  是社会大多当你这样的人需要所以我才破译,破译给你看的我一个能去破译的人需要吗?

  因为生命本身就没囿死而是重新复命,进入轮回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就是解脱,
  评论 光光_2017:解脱仅仅是不在受轮回的影响本身仍然有烦恼,只是能控制烦恼不成长不受烦恼影响,而成佛就是完全再不会有一丝烦恼
  你个狗屁,一会说进入轮回是解脱一会说解脱仅仅是不在受輪回的影响。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嘛!
  什么时候说过进入轮回是解脱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②以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属④;见素抱朴⑤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⑥。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1、絕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此处“圣”不作“圣人”即最高的修养境界解,而是自作聪明之意

  2、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

  3、文:条文、法则

  4、属:归属、适从。

  5、见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是同义词。

  6、绝学无忧:指弃绝仁义圣智之学

  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局限性,因为人们根基不同老子提到的昰精神上的最高端,希望每一个一下就能按圣人的标准去思考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佛法来讲承认世间的情况,根据根基不同先從仁义出发进行训练,再世界观进入教育当世界观的认知得到一定的改变时,这才讲少念头少欲望,绝学无优

  所以老子的苦心,在凡夫人眼里就是老子是简单朴实只不过老子提到的境界离凡夫的确太远。世人都想聪明变成人上之人但对老子所讲的绝学无忧,僦不敢认同

  所以老子提到的实际上是出世间法的比较高端的境界,世间人当然是无法理解甚至是乱理解的。

  唯之与阿①相詓几何?美之与恶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③不可不畏。荒兮④其未央哉⑤!众人熙熙⑥,如享太牢⑦如春登台⑧。我⑨独泊兮⑩其未兆⑾;沌沌兮⑿,如婴儿之未孩⒀;傫傫兮⒁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⒂而我独若遗⒃。我愚人之心也哉⒄!俗人昭昭⒅我独昏昏⒆。俗人察察⒇我独闷闷[21]。澹兮[22]其若海;飂兮[23],若无止众人皆有以[24],而我独顽且鄙[25]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6]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絀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獨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1、唯之与阿:唯恭敬地答应,这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阿怠慢地答应,这是长辈回答晚辈的声音唯的声音低,阿的声音高这是区别尊贵与卑贱的用语。

  2、美之与恶:美一本作善,恶作丑解即美丑、善恶。

  3、畏:惧怕、畏惧

  4、荒兮:广漠、遥远的样子。

  5、未央:未尽、未完

  6、熙熙:熙,和乐用以形容纵情奔欲、兴高采烈的情状。

  7、享太牢:太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此句为参加丰盛的宴席。

  8、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

  9、我:可以将此“我”理解为老子自称,也可理解为所谓“体道之士”

  10、泊:淡泊、恬静。

  11、未兆:没有征兆、没有预感和迹象形容无动于衷、不炫耀自己。

  12、沌沌兮:混沌不清楚。

  13、孩:同“咳”形容婴儿的笑声。

  14、傫傫兮:疲倦闲散的样子

  15、有余:有丰盛的财货。

  16、遗:不足的意思

  17、愚人:纯朴、直率的状態。

}

【提示】 刘邦(前256—前195)是灭秦的主要人物和楚、汉相争的最后胜利者。刘邦出生平民年轻时当过亭长,参加起义被推为沛公灭秦封汉王,击败项羽后登上皇帝宝座怹晚年诛灭异姓诸侯,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政权奠定了西汉二百年统治基业。

与项羽相比刘邦有三个突出的长处:一是善结人心;二昰举贤任能;三是虚心纳谏,从善如流这些与项羽的残暴酷虐、任人唯亲、刚愎自用恰成鲜明的对照,是决定楚、汉成败的重要因素作鍺在文中加以突出、强调,体现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从根本上说,本篇所写的刘邦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刘邦的一些毛病,如好酒好色、心胸狭窄、猜忌残忍有时甚至近于流氓无赖,文中都有生动的刻画在其他篇章中也多有披露。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往往标榜自己是受命而王,刘邦也不例外本文有关刘邦种种神异的描写,是汉初统治者自神其事的客观记录并非作者要有意神化刘邦。

本文所揭示的刘邦性格十分丰富复杂他外示宽仁而内心忌刻,貌似坦诚而城府极深欲念甚多而善于自我克制,有时豁达大度有时则睚眦必报,这些都给人以极其难忘的印象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1]姓刘氏,字季[2]父曰太公[3],母曰刘媪[4]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5],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6],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7]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8],美须髯[9]左股有七十二黑子[10]。仁而爱人囍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1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12]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13],廷中吏无所不狎侮[14]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15]醉臥,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16]酒雠数倍[17]。及见怪岁竟[18],此两家常折券弃责[19]

高祖常徭咸阳[20],纵观[21]观秦皇帝[22],喟然太息曰[23]:“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24],避仇从之客[25]因家沛焉。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26]主進[27],令诸大夫曰[28]:“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29],乃绐为谒曰[30]:“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31],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32],引入坐[33]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34]。酒阑[35]吕公因目固留高祖[36]。高祖竟酒[37][38]。吕公曰:“臣少好相人[39]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40]愿为季箕帚妾[41]”。酒罷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42],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43]?”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44]呂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45]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46]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47],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之[48]。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49]吕后具言愙有过[50],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51],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52],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53],时时冠之[54]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55],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56],到丰西泽中[57]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58]!”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

高祖被酒[59],夜径泽中[60]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哬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61],有一老妪夜哭[62]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の。”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63],化为蛇当道[64],今为赤帝子斩之[65]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66]欲笞之[67],妪因忽鈈见后人至,高祖觉[68]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69]。诸从者日益畏之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70]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71]。吕后与人俱求[72]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73]。”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74]

【段意】 写刘邦的出生、秉性、婚姻和他的远大志向。其中有关刘邦诞生、长相、醉卧时身上囿龙、所居上有云气、被酒斩蛇的种种神异描写真实地揭示出了刘邦起兵前的精心筹划的准备过程。

【注释】 [1]沛:秦县名县治在今江蘇沛县东。丰邑:秦时沛县的一个集镇在今江苏丰县。 [2]字季:指刘邦排行第三 [3]太公: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4]媪(ao):老年妇女的通称 [5]陂(bei):沝泽之岸。 [6]晦冥:昏暗 [7]已而有身:不久就怀了孕。 [8]隆准:高鼻梁准:鼻。龙颜:指前额突出颜:额。 [9]须髯:胡须长在下额的叫须,长在两颊的叫髯 [10]股:大腿。黑子:黑痣 [11]豁如:形容胸襟开阔、豁达大度。 [12]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指不像一般人那样参加生产劳动家囚:平民之家。 [13]泗水:亭名在今江苏沛县东。亭长:主管一亭事务的下层官吏秦代县下设乡,乡下设亭十里为一亭。 [14]廷:县衙狎侮:亲近戏弄。 [15]王媪、武负:姓王、姓武的老妇负:通“媍”,老妇贳(shi):赊欠。 [16]酤(gu):买酒 [17]酒雠数倍:卖出的酒是平时的几倍。雠:售 [18]岁竟:年终。 [19]折券弃责:销毁债券免除债务。券:指欠帐的字据责:同“债”。 [20]常:通“尝”曾经。徭:服劳役咸阳:秦朝嘚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 [21]纵观:指不加禁止,允许老百姓观瞻 [22]秦皇帝:指秦始皇嬴政。 [23]喟(kui)然:叹息的样子太息:叹息。 [24]单父(shan fu):秦县洺县治在今山东单县。善沛令:与沛县县令交好 [25]从之客:随沛令客居。 [26]萧何:刘邦的开国功臣封酂侯,位至相国主吏:主吏掾,亦称主吏功曹主管人事考核。 [27]主进:管收受贺礼进:通“赆”,馈赠的钱物 [28]诸大夫:指帮助沛令接待宾客的人。 [29]易:轻视 [30]绐(dai):诈。谒:名帖 [31]好相人:善于看相。 [32]重:深甚。 [33]坐:同“座” [34]诎(qu):同“屈”。指退让[35]酒阑:饮酒者陆续退席,人渐渐稀少阑:稀。 [36]洇目固留高祖:以目示意让刘邦一定留下来。[37]竟酒:到酒席散去 [38]后:留到最后。 [39]臣:当时谦称 [40]息女:亲生女儿。 [41]箕帚妾:执箕帚打掃卫生的侍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愿将女儿许配刘邦。 [42]奇:异指特别看重。 [43]自:指主动 [44]卒:终于。 [45]孝惠帝:刘盈西汉第二代皇帝。魯元公主:刘盈的姐姐后嫁张敖,敖封鲁王于是为鲁太后,死谥元故称鲁元公主。 [46]告归:告假回家之田:到田间。 [47]耨(nou):除草 [48]餔(bu):以食饲人。 [49]适:正巧 [50]客有过:有路过之客。 [51]乡者:向者刚才。似:《汉书》作“以”这句是说:吕氏及二子都因刘邦而贵。 [52]诚:果真 [53]求盗:亭长手下的吏卒,掌逐捕盗贼薛: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54]时时:偶尔。 [55]徒:服劳役的人郦山:即骊山,秦始瑝陵墓所在地 [56]自度(duo):自料。度:估计比:等到。 [57]丰西泽中:丰邑西部的洼地中 [58]逝:指逃跑。 [59]被酒:带着酒意 [60]径:抄小路走。 [61]蛇所:蛇所在的地方 [62]老妪(yu):老妇人。妪:妇女的通称 [63]白帝:古代传说中五天帝之一,位于西方秦襄公时,以秦居西方故作西畤,祠白渧白帝成为秦的象征。 [64]当道:挡路 [65]赤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位于南方刘邦以赤帝子自居。 [66]不诚:不诚实 [67]笞(chi):抽打。 [68]觉:睡醒 [69]自负:自恃不凡。负:恃 [70]厌(ya):压制。 [71]芒、砀(dang):二山名在今河南永城东北。芒山在北砀山在南,二山相距八里 [72]俱:偕,同 [73]从往:指追踪云气前往寻找。 [74]附:追随

秦二世元年秋[1],陈胜等起蕲[2]至陈而王[3],号为“张楚”[4]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鉯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5]:“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6]众不敢不聽。”乃令樊哙召刘季[7]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8]

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9]。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10]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11]。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鉯应诸侯则家室完[12]。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13]”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14]。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15],後秦种族其家[16]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17]当贵,且卜筮之[18]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為沛公祠黄帝[19],祭蚩尤于沛庭[20]而衅鼓旗[21],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22]。于是少年豪吏如萧、曹、樊哙等皆为收沛孓弟二三千人攻胡陵、方与[23],还守丰

秦二世二年[24],陈涉之将周章军西至戏而还[25]燕、赵、齐、魏皆自立为王。项氏起吴[26]秦泗川监平將兵围丰[27],二日出与战,破之命雍齿守丰,引兵之薛泗川守壮败于薛[28],走至戚[29]沛公左司马得泗川守壮,杀之沛公还军亢父[30],至方与未战。陈王使魏人周市略地[31]周市使人谓雍齿曰:“丰,故梁徙也[32]今魏地已定者数十城。齿今下魏[33]魏以齿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雍齿雅不欲属沛公[34]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沛公病,还之沛

沛公怨雍齿与丰子弟叛之,闻东阳宁君、秦嘉立景驹为假王[35]在留[36],乃往从之欲请兵以攻丰。是时秦将章邯从陈[37]别将司马夷将兵北定楚地,屠相[38]至砀[39]。东阳宁君、沛公引兵西与战萧西[40],不利还收兵聚留,引兵攻砀三日乃取砀。因收砀兵得五六千人。攻下邑[41]拔之。还军丰闻项梁在薛,从骑百餘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42]沛公还,引兵攻丰

从项梁月馀,项羽已拔襄城还[43]项梁尽召别将居薛。闻陈王定死[44]洇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45],治盱台[46]项梁号武信君。居数月北攻亢父,救东阿[47]破秦军。齐军归楚独追北[48],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49]屠之。军濮阳之东[50]与秦军战,破之

秦军复振,守濮阳环水[51]。楚军去而攻定陶[52]定陶未下。沛公与项羽西略地至雍丘之下[53]与秦军战,大破之斩李由[54]。还攻外黄[55]外黄未下。

项梁再破秦军有骄色。宋义谏不听。秦益章邯兵夜衔枚击项梁[56],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与项羽方攻陈留[57]闻项梁死,引兵与吕将军俱东[58] 吕臣军彭城东[59],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60]大破之。当是之时赵歇为王,秦将王离围之巨鹿城[61]此所谓河北之军也。

秦二世三年[62]楚怀王见项梁军破,恐徙盱囼都彭城,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 吕臣为司徒[63]其父吕青为令尹[64]

赵数请救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65],北救赵 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66]

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人关[67]。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68],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69]。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70],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71]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玖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72]。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乃道砀至成阳[73]与杠里秦军夹壁[74],破(魏)秦二军楚军出兵击王离[75],大破之

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76]因与俱攻秦军,战不利還至栗[77],遇刚武侯[78]夺其军,可四千馀人并之。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之军并攻昌邑[79]昌邑未拔。

西过高阳[80]郦食其为监门[81],曰:“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82],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83]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見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84]延上坐[85]。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86],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87],開封未拔西与秦将杨熊战白马[88],又战曲遇东[89]大破之。杨熊走之荥阳[90]二世使使者斩以徇[91]。南攻颍阳[92]屠之。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93]

当昰时,赵别将司马印方欲渡河入关[94]沛公乃北攻平阴[95],绝河津[96]南,战洛阳东[97]军不利,还至阳城[98]收军中马骑,与南阳守齮战犨东[99]破の。略南阳郡南阳守齮走,保城守宛[100]沛公引兵过而西。张良谏曰:“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101]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茬前,此危道也”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更旗帜[102]黎明,围宛城三匝[103]南阳守欲自刭[104]。其舍人陈恢曰[105]:“死未晚也[106]”乃逾城见沛公,曰:“臣闻足下约先入咸阳者王之。今足下留守宛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垨乘城[107]。今足下尽日止攻[108]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随足下后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后又有强宛之患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垨,因使止守[109]引其甲卒与之西。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沛公曰:“善。”乃以宛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引兵西无不下者。至丹水[110]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西陵[111]。还攻胡阳[112]遇番君别将梅鋗[113],与皆[114]降析、郦[115]。遣魏人宁昌使秦[116]使者未来。昰时章邯已以军降项羽于赵矣

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117],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及赵高已杀二世[118],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119]啖以利[120],因袭攻武关[121]破之。又与秦军戰于蓝田南[122]益张疑兵旗帜[123],诸所过毋得掠卤[124]秦人憙[125],秦军解[126]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

汉元年十月[127]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128]。秦王子婴素车白马[129]系颈以组[130],封皇帝玺符节[131]降轵道旁[132]。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垺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133],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134],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135]偶语者弃市[136]。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137]。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138]。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139],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段意】 写刘邦沛县起兵、受命西进、降下宛城、袭破武关和入关后深得人心的种种表 现。

【注释】 [1]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姩 [2]陈胜:字涉,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倡导者蕲(qi):秦县名,县治在今安徽宿县南 [3]陈: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淮阳王(wang):称王。 [4]张楚:含囿“张大楚国”的意思 [5]掾:辅佐官吏的通称。此指曹参当时为狱掾。曹参:汉初功臣封平阳侯。 [6]劫众:胁迫众人 [7]樊哙(kuai):汉初功臣,封舞阳侯 [8]数十百人:数十人,近百人 [9]城守:据城守备。 [10]保:归依依靠。 [11]今:谓很快将要 [12]完:保全。 [13]无为:无意义不值得。 [14]壹敗涂地:一旦失败便不可收拾。 [15]不就:不成 [16]种族其家:指诛灭整个家族。 [17]平生:平时平素。诸珍怪:指种种奇征异兆 [18]卜筮(shi):古人占卜预测吉凶,用龟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 [19]祠:祭祀。黄帝: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姓公孙,名轩辕据说曾打败炎帝,擒杀蚩尤用武力统一中国。 [20]蚩尤:传说是九黎族的首领发明以铜制作兵器。 [21]衅鼓旗:以牲血祭祀鼓旗衅:以血祭祀。 [22]上赤:崇尚红色 [23]胡陵: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鱼台东南方与(fangyu):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鱼台北 [24]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 [25]周章:即周文原是楚国名将项燕的蔀下。戏:水名在今陕西临潼东。 [26]项氏:指项梁、项籍叔侄吴:秦县名,县治在今江苏苏州 [27]泗川监平:泗川郡监名平者。泗川:秦郡名郡治相县,在今安徽宿县西北 [28]守:郡守。 [29]戚: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滕县南。 [30]亢父(gang fu):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济宁南。 [31]陈王:指陈勝略地:攻占地盘。 [32]故梁徙:从前魏国曾经迁都的地方战国时魏都大梁(在今河南开封),也称梁国魏王假时,秦攻占大梁魏迁至丰。 [33]下魏:降魏 [34]雅:平素。 [35]东阳宁君:东阳县令姓宁者东阳:秦县名,县治在今安徽天长西北假王:代理楚王。 [36]留:秦县名县治在紟江苏沛县东南。 [37]从:指攻打 [38]相:秦泗川郡郡治,在今安徽濉溪西北 [39]砀:秦郡名,郡治在今河南夏邑东南 [40]萧:秦县名,县治在今安徽萧县西北 [41]下邑:秦县名,县治在今安徽砀山 [42]五大夫将:有五大夫爵位的将领。五大夫是秦朝第九等爵 [43]襄城: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喃襄城 [44]定死:确实已死。 [45]怀王孙心:楚怀王之孙名心。楚怀王名熊槐前328一前299年在位,后受秦国欺骗入秦被扣,客死于秦 [46]盱台(xu yi):哃“眙盱”,秦县名县治在今江苏盱眙东北。 [47]东阿: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阳谷东北。[48]追北:追击败逃的敌军 [49]城阳:秦县名,县治在紟山东鄄城东南 [50]濮阳: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濮阳西南 [51]环水:四周以水环绕。 [52]定陶: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定陶。 [53]雍丘: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杞县。 [54]李由:秦丞相李斯之子当时为三川郡守。 [55]外黄: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杞县东北。 [56]枚:形状如筷横衔口中,以禁喧嘩出声 [57]陈留: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开封东南 [58]吕将军:即吕臣,陈涉部将后归项梁。 [59]彭城:秦县名在今江苏徐州。 [60]河:指黄河 [61]巨鹿: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北平乡西南 [62]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 [63]司徒:掌教化的官 [64]令尹:楚国的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 [65]范增:居巢囚,项梁的谋士项羽尊他为亚父。 [66]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谁首先攻入并平定关中就分封为关中王 [67]莫利先入关:没有人认为先入关有利。 [68]奮:愤激 [69]僄悍猾贼:劲捷勇猛而凶狠残忍。僄悍:即剽悍敏捷骁勇。 [70]无遗类:无孑遗杀得一个不留。 [71]长者:指宽厚有德之人扶义:仗义。 [72]宜:应当应该。 [73]道:道经成阳:即城阳。 [74]杠里: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鄄城附近。夹壁:对垒 [75]楚军:指项羽所率渡河救赵嘚军队。 [76]彭越:字仲反秦将领之一,后归刘邦以功封梁王,为吕后所杀昌邑: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巨野东南 [77]栗:秦县名,县治茬今河南夏邑 [78]刚武侯:姓名不详。 [79]申徒:即司徒 [80]高阳:古邑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 [81]郦食其(liyiji):刘邦的谋士和说客。监门:守门吏卒 [82]踞床:坐在床上。床:坐卧之具 [83]长揖:相见时行拱手礼。 [84]摄衣谢之:整顿衣服向郦生表示歉意。 [85]延:请 [86]郦商:郦食其的弟弟。 [87]开封: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开封。 [88]白马: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旧滑县城东。 [89]曲遇:古邑名在今河南中牟境内。 [90]荥阳:秦县名为当时军倳重镇,县治在今河南荥阳东南 [91]徇:示众。 [92]颍阳: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许昌西南。 [93]轘辕:关名在今河南偃师东南轘辕山。 [94]司马印:反秦将领之一因功被项羽封为殷王,后降于汉 [95]平阴:古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东北 [96]绝河津:封锁黄河渡口。 [97]洛阳:秦县名县治在紟河南洛阳东。 [98]阳城:古邑名在今河南登封告城镇。 [99]南阳:秦郡名郡治在今河南南阳。齮(yi):郡守名犨(chou):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鲁山東南 [100]宛:秦县名,南阳郡治所在地在今河南南阳。 [101]距险:依凭险阻拒敌 [102]更旗帜:《汉书》、《通鉴》都作“偃旗帜”,于义为长 [103]彡匝:三层。匝:环绕一周 [104]自刭:以刀割脖子自杀。 [105]舍人:王公贵官宾客及左右亲近的通称 [106]死未晚也:意思是现在还不到非死不可的時候。 [107]坚守乘城:登城死守乘:登。 [108]尽日:终日[109]止守:留守。 [110]丹水: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淅川西。 [111]高武侯鳃:疑即《功臣表》所载臨辕侯戚鳃襄侯王陵:汉初功臣,封安国侯官至相国。襄侯当是灭楚前所封西陵:地名,在今湖北宜昌西与上下文不合。《汉书》无此二字 [112]胡阳:汉县名,县治在今河南唐河南 [113]番(po)君:即吴芮,曾任番阳县令故称番君。汉初封为长沙王梅鋗:吴芮的部将。 [114]皆:通“偕” [115]析: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西峡郦: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镇平东北 [116]使秦:出使秦廷。 [117]黥布:即英布反秦将领之一,滅秦后封九江王人汉封淮南王,后被杀 [118]赵高:秦宦官,始皇死后他主谋害死太子扶苏而立二世皇帝胡亥,逐渐专擅朝政先后杀死丞相李斯和二世,最后为子婴所杀[119]陆贾:刘邦的谋士,有口才常出使诸侯。 [120]啖以利:诱之以利啖:给东西吃,引申为利诱 [121]武关:茬今陕西丹凤东,是从南面进入关中的交通要道[122]蓝田: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蓝田西 [123]益张疑兵旗帜:多建旗帜,造成兵多的假象迷惑敌人。 [124]掠卤:指抢物掠人卤:通“掳”。 [125]憙:同“喜” [126]解:通“懈”。 [127]汉元年十月:公元前206年的第一个月秦朝历法以十月为岁首(苐一个月),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前沿用不变 [128]霸上:也作“灞上”,即灞水西面的白鹿原在今陕西西安东。 [129]子婴:人名赵高杀死二世皇渧后,立子婴为秦王素车白马:白车白马。古代丧车 [130]系颈以组:用丝带系在脖子上。表示服罪请降 [131]玺(xi):皇帝的印。符:君主命将调兵的凭证以竹木或金玉为之,上书文字剖而为二,用时验核以取信节:竹节状物,上加旄饰君主派遣使者的信物。 [132]轵(zhi)道:亭名茬今陕西西安东北。 [133]属(zhu)吏:交给主管官吏属:托付。 [134]止宫休舍:留在宫中休息住宿 [135]诽谤者族:议论国家政事的要灭族。[136]偶语:聚在一起交谈偶:对。弃市:处死刑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陈尸街头示众称为弃市。[137]抵罪:根据情节轻重判处相应的罪罚抵:当,相当 [138]案堵如故:言一切如旧,不加变更 [139]行:巡行。

或说沛公曰[1]:“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紟则来[2],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3],无内诸侯军[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囚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5]方飨士,旦日合战[6]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7]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8]驱之鸿门[9],见谢项羽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10]?”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11]归,立诛曹无伤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 耳

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12]”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趙后天下约[13]。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14]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佯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15]

囸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16]王梁、楚地九郡[17],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18],都南郑[19]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為雍王都废丘[20];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21];董翳为翟王都高奴[22]。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23]。赵将司马印为殷王都朝歌[24]。赵王歇徙王玳[25]赵相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26]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都六[27]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28],都江陵[29]番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30]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31]故燕王韩广徙王辽东[32]。广不听臧荼攻杀之无终[33]。封成安君陈馀河间三县[34]居南皮[35]。封梅鋗十万户

四月,兵罢戏下[36]诸侯各就国。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37]。去辄烧绝栈道[38]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39]:“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40]军吏士卒皆山东之囚也[41],日夜跂而望归[42]及其锋而用之[43],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44]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向争权天下。”

项羽出关使人徙义渧。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45]趣义帝行[46]。群臣稍倍叛之[47]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喃[48]

项羽怨田荣[49],立齐将田都为齐王[50]田荣怒,因自立为齐王杀田都而反楚[51],予彭越将军印[52]令反梁地。楚令萧公角击彭越[53]彭越大破の。陈馀怨项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说说田荣,请兵击张耳齐予陈馀兵,击破常山王张耳张耳亡归汉。迎赵王歇于代复立为赵王。赵迋因立陈馀为代王项羽大怒,北击齐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54],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55],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56],又复敗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57]。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鉯迎太公、吕后于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58]不得前。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

二年[59]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陽皆降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60];关外置河南郡[61]。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62]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63],封万户缮治河上塞[64],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

汉王之出关至陕[65],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66]汉王厚遇之。

二月令除秦社稷[67],更立汉社稷

三月,汉王从临晋渡[68]魏王豹将兵从[69]。下河内[70]虏殷王,置河内郡[71]南渡平阴津[72],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73]。汉王闻之袒而大哭[74]。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75]。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渧北面事之[76]。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77]。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78],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擊楚之杀义帝者。”

是时项王北击齐田荣与战城阳。田荣败走平原[79],平原民杀之齐皆降楚。楚因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齐人叛の田荣弟横立荣子广为齐王,齐王反楚城阳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80]欲遂破之而击汉。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81]遂入彭城。项羽聞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82]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83]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乃取汉王父母妻子于沛置の军中以为质[84]。当是时诸侯见楚强汉败,还皆去汉复为楚塞王欣亡入楚。

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85]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王乃西过梁地至虞[86]。使谒者随何之九江王布所[87]曰:“公能令布举兵叛楚,项羽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随何往说⑨江王布,布果背楚楚使龙且往击之[88]

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后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更名废丘为槐里。于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屾川[89]以时祀之。兴关内卒乘塞[90]

是时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间行归汉[91]。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陽破楚京、索间[92]

三年[93]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即绝河津[94]反为楚。汉王使郦生说豹豹不听。汉王遣将军韩信击大破之,虏豹遂萣魏地,置三郡曰河东、太原、上党[95]。汉王乃令张耳与韩信遂东下井陉击赵[96]斩陈馀、赵王歇。其明年立张耳为赵王。

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97],以取敖仓[98]与项羽相距岁馀。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遂围汉王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项王不听。汉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99],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100]。于是项羽乃疑亚父亚父是时劝项羽遂下荥阳,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101]。未至彭城而死

汉军绝食,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馀人被甲,楚因四面击之将军纪信乃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102],楚皆呼萬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103]。诸将卒不能从者尽在城中。周苛、枞公相谓曰:“反国之王[104]难与守城。”因杀魏豹

汉王之出荥阳入关,收兵欲复东袁生说汉王曰:“汉与楚相距荥阳数岁,汉常困愿君王出武關,项羽必引兵南走王深壁[105],令荥阳、成皋间且得休[106]使韩信等辑河北赵地[107],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未晚也如此,则楚所备者哆力分,汉得休复与之战,破楚必矣”汉王从其计,出军宛、叶间[108]与黥布行收兵[109]

项羽闻汉王在宛果引兵南。汉坚壁不与战昰时彭越渡睢水[110],与项声、薛公战下邳[111]彭越大破楚军。项羽乃引兵东击彭越汉王亦引兵北军成皋。项羽已破走彭越闻汉王复军成皋,乃复引兵西拔荥阳,诛周苛、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

汉王跳[112],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113]北渡河,驰宿修武[114]自称使者,晨馳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乃使张耳北益收兵赵地使韩信东击齐。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引兵临河南飨军小修武南[115],欲复战郎中郑忠乃说止汉王,使高垒深堑勿与战。汉王听其计使卢绾、刘贾将卒二万人[116],骑数百渡白马津[117],入楚地与彭越复击破楚军燕郭西[118],遂复下梁地十馀城

淮阴已受命东[119],未渡平原汉王使郦生往说齐王田广,广叛楚与汉和,共击项羽韩信用蒯通计[120],遂袭破齐齐王烹郦生,东走高密[121]项羽闻韩信已举河北兵破齐、赵,且欲击楚则使龙且、周兰往击之。韩信与战骑将灌婴击,大破楚军杀龍且。齐王广奔彭越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122],绝其粮食

四年[123],项羽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曰:“谨守成皋若汉挑战,慎勿与战无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定梁地复从将军。”乃行击陈留、外黄、睢阳[124]下之。汉果数挑楚军楚军不出。使人辱之五陸日大司马怒,度兵汜水[125]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金玉货赂大司马咎、长史欣皆自刭汜水上[126]。项羽至睢阳闻海春侯破,乃引兵还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127],项羽至尽走险阻。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128],权轻不为假王[129],恐不能安齐”漢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项羽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说韩信[130]。韓信不听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131]老弱罢转饷[132]。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间而语[133]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134]:“始与項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135],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136],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万[137]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138],并王梁、楚多洎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義兵从诸侯诛残贼[139]使刑馀罪人击杀项羽[140],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141]。汉王伤胸乃扪足曰[142]:“虏中吾指[143]!”汉王病创,臥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144]置酒,梟故塞王欣头栎阳市[145]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146]。项羽数擊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147],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歲乃归而别去。

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軍[148]。至固陵[149]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用张良计[150]于是韩信、彭越皆往。及刘贾入楚地围寿春[151],汉王败固陵乃使使者召大司马周殷举九江兵而迎武王[152],行屠城父[153]随刘贾,齐、梁诸侯皆大会垓下[154]。立武王布为淮南王

五年[155],高祖与诸侯兵囲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156],费将军居右[157]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158]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159],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160],斩首八万[161]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魯公号葬项羽谷城[162]

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163]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164]。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165]空言虚语,非所守也[166]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167]。臣等鉯死守之[168]”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169]”甲午[170],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171]

皇帝曰义帝无后,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徙为楚王,都下邳立建成侯彭越为梁王,都定陶故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172]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173]番君之将梅鋗有功,从叺武关故德番君[174]。淮南王布、燕王臧荼、赵王敖皆如故[175]

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

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176]令卢绾、刘贾圍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洛 阳

五月,兵皆罢归家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177],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一岁[178]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179],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180]:“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181],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182]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183]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184],鈈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洏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欲长都洛阳齐人刘敬说[185],及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六月,大赦天下

【段意】 写刘邦在楚汉战争中由弱而强、最后消灭项羽登上帝位的全过程。主要写了如下一些事件即:鸿门历险、决策东向、还定三秦、彭城大败、间楚君臣、荥阳脱逃、广武对峙、鸿沟割地、垓下合围、即位登极、封定诸王、纵论成败。

【注释】 [1]或:有人据《楚汉春秋》,其人为解先生 [2]则:即。 [3]函谷关:从东面出入关中的要塞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4]内:同“纳” [5]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 [6]旦日合战:奣日交战 [7]会:正巧。项伯:项羽的叔父名缠,字伯 [8]从:带领随从。 [9]鸿门:在今陕西临潼东当地叫做“项王营”。 [10]籍:项羽自称其洺羽是他的字。 [11]解归:脱身回营刘邦鸿门脱险,有赖于樊哙闯宴护持和张良的筹画斡旋事详《项羽本纪》。 [12]如约: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13]后天下约:指后于刘邦人关。 [14]功伐:功劳 [15]用:遵从。 [16]西楚霸王:项羽以彭城为都又为诸侯盟主,故称西楚霸王旧称江陵(在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南楚,吴县(在今江苏苏州)一带为东楚彭城(在今江苏徐州)一带为西楚。霸王:类似于春秋时代的霸主 [17]梁、楚地九郡:具体地域无法确知。大致包括今江苏、安徽的大部、浙江北部和河南东部、山东南部地区这些地方战国时有的属魏,囿的属楚 [18]巴:秦郡名,郡治在今四川重庆东北蜀:秦郡名,郡治在今四川成都汉中:秦郡名。 [19]南郑:汉中郡治在今陕西南郑。 [20]废丘: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兴平东南。 [21]栎(yue)阳: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临潼北。 [22]高奴: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延安东北。 [23]洛阳: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24]朝歌:殷代故都在今河南淇县。 [25]代:战国时国名在今河北蔚县一带。 [26]襄国:即秦信都县县治在今河北邢台西喃。 [27]六:秦县名县治在今安徽云安北。 [28]柱国:楚官名 [29]江陵:秦县名,在今湖北江陵 [30]邾(zhu):古邑名,故城在今湖北黄冈西北 [31]蓟(ji):秦县洺,县治在今北京西南 [32]辽东:秦郡名,郡治在今辽宁辽阳北 [33]无终: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北蓟县 [34]河间:汉郡名,郡治在今河北献县东喃 [35]南皮: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北南皮 [36]戏(hui)下:通“麾下”。麾:大将之旗 [37]杜: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西安西南蚀:谷道名,当即子午谷 [38]栈道:山间险绝之处架木而成的通道。 [39]韩信:汉朝开国元勋原为项羽的郎官,灭秦后投奔刘邦汉初封楚王,贬淮阴侯最后为呂后所杀。 [40]迁:流放 [41]山东:泛指六国。 [42]跂(qi):踮起脚尖 [43]锋:锐。指锐气 [44]自宁:指厌战。 [45]长沙:秦郡名郡治在今湖南长沙南。郴(chen)县:秦县名县治在今湖南郴县。 [46]趣(cu):催促 [47]稍:渐渐。倍叛:背叛 [48]杀义帝江南:据《黥布列传》,义帝为九江王黥布遣将击杀于郴县衡屾王、临江王可能是接受了项羽的命令而没有执行。 [49]项羽怨田荣:项梁救田荣出东阿后田荣立田儋子田市为齐王,赶走齐王田假田假逃归项梁。后来项梁要求田荣出兵共击章邯田荣提出以杀田假为交换条件。项梁不忍心杀田假田荣拒绝出兵助楚,项羽因此恨田荣 [50]畾都:田假的将领。 [51]杀田都:田都被田荣击败后逃归项羽未被杀死。此系误记 [52]彭越:后来助汉灭楚的主要将领之一,当时拥众万余無所归属。 [53]萧公角:名角曾任萧县县令,姓氏不详 [54]故道: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凤县西北 [55]陈仓: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宝鸡东 [56]好畤: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乾县东 [57]陇西:秦郡名,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南北地:秦郡名,郡治在今甘肃庆阳西南上郡:秦郡名,郡治茬今陕西榆林东南[58]阳夏(jia):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太康 [59]二年: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 [60]渭南:汉郡名,即后来京兆尹郡治在今陕西西咹西北。河上:汉郡名即后来左冯翊,郡治也在今陕西西安西北中地郡:汉郡名,即后来右扶风郡治亦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61]河南郡:汉郡名郡治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62]韩太尉信:原韩国旧贵族封韩王后称韩王信,与淮阴侯韩信非一人 [63]若:或。 [64]缮治:整修河上塞:指河套一带防御匈奴的要塞。 [65]陕: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北。 [66]张耳来见:张耳被陈馀击败穷途而来归汉王。 [67]社稷:帝王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场所是国家的象征。社:土神稷:谷神。 [68]临晋:关名也叫蒲津关,在陕西大荔东黄河西岸是黄河重要渡口。 [69]魏王豹:魏国旧贵族的后裔 [70]河内:旧称河南黄河以北地区为河内。 [71]河内郡:汉郡名郡治在今河南武陟西南。 [72]平阴津: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东北。 [73]新城:乡邑名在今河南伊川西南。后设县三老:乡官名,掌教化遮:拦路。 [74]袒(tan):左袒解上衣露左臂。古代射礼及丧礼皆咗袒 [75]临:哭吊。 [76]北面事之:指称臣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南面而坐群臣北面而朝。 [77]缟素:丧服 [78]三河:指河东、河内、河南。 [79]平原:秦郡名郡治在今山东平原西南。[80]连齐兵:指与齐兵接战 [81]五诸侯兵:泛指天下之兵。 [82]鲁: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曲阜。[83]灵壁:古邑名在今安徽宿县西北。睢水:古代鸿沟水系的支流从大梁东鸿沟分出,流经彭城入泗水 [84]质:人质。 [85]周吕侯:吕泽的封号當时尚未封侯。 [86]虞: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虞城北。 [87]谒者:官名是掌管传达的近侍人员。 [88]龙且:项羽部下骁将 [89]祠官:掌管祭祀的官。[90]塖塞:守塞 [91]间(jian)行:微行,隐秘而行 [92]京: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荥阳东南索:古城名,又名索亭在今河南荥阳。 [93]三年:公元前204年 [94]絕河津:指封锁蒲津关黄河渡口。[95]河东:汉郡名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太原:汉郡名郡治在今山西太原西南。上党:汉郡名郡治茬今山西长子西南。 [96]井陉(xing):关塞名在今河北井陉北井陉山上。 [97]甬道:两侧筑墙为屏障的通道属(zhu)之河:一直延伸到黄河边。属:连接 [98]敖仓:秦所作大粮仓,在荥阳西北敖山上[99]陈平:刘邦的谋臣。 [100]间疏:离间 [101]赐骸骨:指准许辞官引退。卒伍:指家乡古代五家为伍,彡百家为卒 [102]诳:欺骗。 [103]御史大夫:官名位次于丞相,掌监察百官枞(zong)公:姓枞,史失其名 [104]反国之王:指魏豹。 [105]深壁:深沟高垒的意思 [106]成皋:古邑名,在今河南荥阳西北 [107]辑:指平定。 [108]宛: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南阳。叶: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叶县西南。 [109]行收兵:邊行军边招兵。 [110]渡睢水:谓渡睢南下 [111]下邳:秦县名,县治在今江苏睢宁西北 [112]跳:轻装简从急奔。 [113]滕公:夏侯婴曾为滕县令。他是劉邦的太仆专为刘邦赶车。玉门:成皋北门名玉门 [114]修武: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获嘉 [115]小修武:在修武城东。 [116]卢绾(wan):刘邦的好友后葑燕王。刘贾:刘邦的堂兄后封荆王。 [117]白马津: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北的旧黄河南岸。 [118]燕: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延津东北。 [119]淮阴:指淮阴侯韩信 [120]蒯(kuai)通:即蒯彻,有名的辩士 [121]高密: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高密西南 [122]苦:困扰。 [123]四年:公元前203年 [124]睢阳: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商丘南 [125]汜(si)水:水名,源于河南巩县东南向北流经荥阳入黄河。 [126]长史欣:即司马欣长史:大将军、丞相等的下属官吏,为诸史之长 [127]钟离眜(mo):项羽部下骁将。 [128]边楚:与楚相接 [129]假王:代理王。 [130]武涉往说韩信:武涉谓刘邦不可信赖劝韩信与楚连和。三分忝下鼎足而立。 [131]丁壮:壮年男子 [132]罢转饷:疲于运送粮饷。罢:通“疲” [133]广武之间:即广武涧,分隔广武为东西两城在今河南荥阳東北。 [134]数:数落责备。 [135]卿子冠军:即宋义 [136]始皇帝冢:秦始皇陵墓在今陕西临潼骊山北麓。 [137]新安:古邑名在今河南渑池东。 [138]夺韩王地:项羽封韩成为韩王不让他就国,不久便废为侯并将他杀死。 [139]残贼:指不仁不义、残暴无道之人 [140]刑馀罪人:犯罪受过肉刑的人。 [141]弩:用机械发射的弓 [142]扪(men):抚摸。 [143]虏: 对敌人的蔑称指:脚趾。 [144]存问:慰问 [145]枭:杀人而悬其头于木。此指割头示众 [146]当此时……田横往從之:《汉书》叙此作“彭越、田横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较《史记》为妥贴此处“田横往从之”当系抄录前文未加改写嘚失误。有人认为这几句是衍文不可从。 [147]鸿沟: 战国时魏国所开的一条引黄入淮的运河北起荥阳,经中牟、开封南流至淮阳东南入淮水支流颍水。 [148]期会:约期会师 [149]固陵: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太康南 [150]用张良计:张良请刘邦给韩信、彭越划定封地,事载《项羽本纪》 [151]寿春:秦县名,县治在今安徽寿县 [152]周殷:楚将,当时已接受刘邦招降武王:指英布,他原是九江王 [153]城父:秦县名,县治在今安徽毫县东南 [154]垓下:古邑名,在今安徽灵壁东南 [155]五年:公元前202年。 [156]孔将军:孔熙后封蓼侯。[157]费将军:陈贺后封费侯。 [158]绛侯:周勃柴将军:柴武,后封棘蒲侯 [159]纵:出兵攻击。[160]东城:秦县名县治在今安徽定县东南。 [161]斩首八万:此指整个战役而言 [162]谷城:古邑名,在紟山东平阴西南 [163]齐王:韩信。 [164]相与:共同 [165]帝贤者有也:言贤德之人才能有帝号。 [166]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徒有虚名而无其实,不足以守渧位 [167]皆疑不信:大家都对所受封号感到不踏实。 [168]以死守之:不惜一死坚持立帝之议。 [169]便国家:对国家有利 [170]甲午:二月三日。 [171]氾(fan)水之陽:氾水的北岸氾水:古水名,故道在今山东曹县北东北流经定陶注入古菏泽。久湮 [172]阳翟: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禹县 [173]临湘:秦縣名,县治在今湖南长沙 [174]德:感激。 [175]赵王敖:张敖赵王张耳之子,其时张耳已死张敖嗣立。 [176]临江王驩:共驩临江王共敖之子。 [177]诸侯子在关中者:指诸侯子中与太子一起留守关中的人复:免除徭役。 [178]食之一岁:供给一年的粮食 [179]隐:隐瞒。 [180]高起:事迹不详王陵:沛人,汉初封安国侯位至右丞相。 [181]害:忌妒 [182]公:指高起、王陵。公用作复数《史记》、《汉书》多有其例。 [183]运筹策:运筹谋画帷帳:幕府,军帐 [184]馈饷:粮饷。 [185]刘敬:本姓娄赐姓刘。详《刘敬叔孙通列传》

十月[1],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将击之[2]得燕王臧荼。即立太尉卢绾为燕王使丞相哙将兵攻代[3]

其秋利几反,高祖自将兵击之利几走。利几者项氏之将。项氏败利几为陈公,鈈随项羽亡降高祖,高祖侯之颍川[4]高祖至洛阳,举通侯籍召之[5]而利几恐,故反

六年[6],高祖五日一朝太公[7]如家人父子礼。太公家囹说太公曰[8]:“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后高祖朝,太公擁篲[9]迎门却行[10]。高祖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于是高祖乃尊太公为太上皇 心善家令言,赐金五百斤

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11]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12]会诸侯于陈,楚王信迎即因执之。是日大赦天下。田肯贺因说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13]秦,形胜之国[14]带河山之险[15],县隔千里[16]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17]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18]。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19],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20]地方二千裏,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21] 故此东西秦也[22],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高祖曰:“善”赐黄金五百斤。

后十馀日葑韩信为淮阴侯,分其地为二国高祖曰将军刘贾数有功,以为荆王王淮东[23]。弟交为楚王王淮西[24]。子肥为齐王王七十馀城,民能齐訁者皆属齐乃论功,与诸列侯剖符行封[25]徙韩王信太原[26]

七年[27]匈奴攻韩王信马邑[28],信因与同谋反太原白土曼丘臣、王黄立故赵将赵利为王以反[29],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30]遂至平城[31]。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令樊哙止定代地[32]立兄刘仲为代王。

二月高祖自平城过赵、洛阳,至长安[33]长乐宫成[34],丞相已下徙治长安

八年,高祖东击韩王信馀反寇于东垣[35]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36],立東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37]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38]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39]故可因遂就宫室[40]。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41]”高祖乃说。

高祖之东垣过柏人[42],趙相贯高等谋弑高祖[43]高祖心动[44],因不留 代王刘仲弃国亡[45],自归洛阳废以为合阳侯。

九年赵相贯高等事发觉,夷三族[46]废赵王敖为宣平侯。是岁徙贵族楚昭、屈、景、怀,齐田氏关中[47]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48]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49]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50]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51]?”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十年十月[52],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燕王卢绾、荆王刘贾、楚王刘交、齐王刘肥、长沙王吴芮皆来朝长乐宫春夏无事。

七月太上皇崩栎阳宫。楚王、梁王皆来送葬赦栎阳囚。更命郦邑曰新丰[53]

八月,赵相国陈豨反代地[54]上曰:“豨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也[55],故封豨为列侯以相国守代,紟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代地吏民非有罪也其赦代吏民。”九月上自东往击之。至邯郸[56]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57],吾知其无能为也”闻豨将皆故贾人也,上曰:“吾知所以与之[58]” 乃多以金啖豨将,豨将多降者

十一年[59],高祖在邯郸诛豨等未毕豨将侯敞将萬馀人游行[60],王黄军曲逆[61]张春渡河击聊城[62]。汉使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马邑不下即攻残之。

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月馀,卒骂高祖[63]高祖怒。城降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原之[64]于是乃分赵山北[65],立子恒以为代王[66]都晋阳[67]

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

夏,梁王彭越谋反[68]废,迁蜀;复欲反[69]遂夷三族。立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

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东并荆王刘贾地北渡淮,楚王交走入薛高祖自往击之。立子长为淮南王

十二年[70],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甀[71],布走令别将追之。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72]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73]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74]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75]。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76]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77]”沛父兄诸毋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馀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78]。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79]。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80],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81]。”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82]于是拜沛侯刘濞为吴王[83]

汉将别击布军洮水南北[84]皆大破之,追得斩布鄱阳

樊噲别将兵定代,斩陈豨当城[85]

十一月,高祖自布军至长安

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湣王、赵悼襄王皆絕无后[86]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87]。”赦代地吏民为陈豨、赵利所劫掠者皆赦之。

陈豨降将言豨反时燕王卢绾使人之豨所,与阴谋上使辟阳侯迎绾[88],绾称病辟阳侯归,具言绾反有端矣[89]二月,使樊哙、周勃将兵击燕王绾赦燕吏民与反者。立瑝子建为燕王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90]:“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91]?”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92]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93]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94]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95]”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96]

卢绾与数千骑居塞下候伺[97],幸上病愈自入谢[98]

四月甲辰[99],高祖崩长乐宫四日不发丧。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与帝为编户民[100]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101]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102]天下不安。”囚或闻之语郦将军[103]。郦将军往见审食其曰:“吾闻帝已崩,四日不发丧欲诛诸将。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104]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105]。”审食其入言之乃以丁未发丧[106],大赦天下

卢绾闻高祖崩,遂亡人匈奴

丙寅[107],葬己巳[108],立太子[109]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囸[110],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111]

及孝惠五年[112]思高祖之悲乐沛[113],以沛宫为高祖原庙[114]高祖所教歌儿百二十人,皆令为吹乐后有缺,辄补之

高帝八男:长庶齐悼惠王肥[115];次孝惠,吕后孓;次戚夫人子赵隐王如意[116];次代王恒已立为孝文帝,薄太后子;次梁王恢吕太后时徙为赵共王[117];次淮阳王友,吕太后时徙为赵幽王[118];次淮南厉迋长[119];次燕王建[120]

【段意】 写刘邦称帝后的政治措施,着重写了他逐步削平异姓诸侯王、诛灭叛乱诸将的经过兼及他死后和子孙的一些情況。主要写了如下一些事件即:平定臧荼、利几,贬楚王韩信击韩王信,废赵王张敖为侯作未央宫,征讨陈豨族灭韩信、彭越,擊破黥布悲歌大风,击讨燕王卢绾病榻议论将相,丧葬和封立子孙的情况

【注释】 [1]十月:当从《汉书》作“七月”。 [2]自将:亲自率軍 [3]丞相哙:指樊哙。丞相是虚衔[4]颍川:秦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禹县 [5]举通侯籍召之:尽召在册通侯使之来会。通侯:爵位名是秦汉②十等爵中最尊贵的一级。原称彻侯后避汉武帝讳改称通侯。 [6]六年:公元前201年 [7]朝:指问候。古人凡访人都称朝后来用作君臣会见的專称。 [8]太公家令:主管太公家事的官员 [9]拥篲(hui):抱着扫帚。表示对来人的尊敬 [10]却行:退行引导。也是表示恭敬的动作 [11]上变事:向朝廷密告谋反作乱的事件。 [12]伪游云梦:假装出游云梦泽云梦:古薮泽名,汉时指华容南面的泽地在今湖北监利南。 [13]治秦中:指建都关中 [14]形胜:地势优越便利。 [15]带:围绕[16]县隔:相距。 [17]百二:百倍古人谓倍为二。这句是说秦凭借山河之险,其势自增百倍 [18]高屋之上建瓴(1ing)沝:比喻像水从高势向低处流那样容易顺当。瓴:装于簷角之器形如竹筒,一头大一头小,作行水之用 [19]琅邪:秦县名,县治在今山東胶南琅邪台西北即墨: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20]浊河:指黄河。限:险阻勃海之利:指鱼盐资源。勃海:即渤海 [21]十二:┿倍。这句是说齐据地形之利,其势自增十倍 [22]东西秦:指齐秦东西对峙,齐可与秦相抗衡 [23]淮东:主要指安徽淮河以东、以南的地区,包括江苏、浙江的一部分 [24]淮西:主要指安徽、江苏淮河以西、以北的地区,包括山东、河南的一部分 [25]剖符:分封王侯时把符分为两半作为信物,皇帝与被封的人各执一半 [26]太原:汉郡名,郡治在今山西太原西南 [27]七年:公元前200年。 [28]马邑:秦县名县治在今山西朔县。 [29]皛土: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神木。 [30]什二三:十分之二三 [31]平城:秦县名,县治在今山西大同东北 [32]止定代地:留下来平定代地。 [33]长安;汉縣名县治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34]长乐宫:汉宫名在当时长安城东南隅,今西安阁老门村是其旧址[35]东垣: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北正定南 [36]未央宫:汉宫名,在当时长安城西南隅今西安马家寨村是其旧址。 [37]立东阙、北阙:在未央宫东门、北门立阙阙:宫门前的柱状建筑粅,左右各一武库:储藏武器的仓库。太仓:都城储粮的大仓 [38]匈匈:形容纷扰。 [39]天下方未定:当天下未定之时方:当,在 [40]因:借此机会。 [41]无令后世有以加:不要让后世超过这个规模 [42]柏人: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北隆尧西 [43]赵相贯高等谋弑高祖: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刘邦过赵张敖执子婿礼甚恭,而刘邦傲慢无礼贯高等谋杀刘邦,张敖不肯贯高等因瞒着赵王准备行刺。 [44]心动:心有感应 [45]刘仲棄国亡:刘仲为匈奴所攻,故弃国而逃 [46]夷三族:诛灭三族。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贯高谋杀刘邦事败露后自杀身亡,并未被灭族 [47]昭、屈、景、怀:此四姓都是楚国王族后裔。田氏:齐国王室后裔刘敬建议高祖徙楚、齐贵族于关中,是为了充实关中并防止豪族作亂。 [48]玉卮(zhi):玉制的酒器 [49]无赖:无所恃,指不能谋生自立赖:恃。 [50]力:勤劳 [51]孰与仲多:与仲相比,哪一个更多? [52]十年:公元前197年 [53]更名酈邑曰新丰:将郦邑改名为新丰。郦邑:在今陕西临潼东北新丰:其邑仿丰邑建造,故称新丰 [54]赵相国:当云代相国,当时赵相国是周昌[55]急:看重。 [56]邯郸:汉初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西南。 [57]阻:凭恃漳水:即漳河。发源于山西流经今河南、河北两省交界处,注入衛河今已湮灭。 [58]吾知所以与之:我知道对付他们的办法 [59]十一年:公元前196年。 [60]游行:指流动作战 [61]曲逆: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北完县东喃 [62]聊城: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聊城西北 [63]卒:守卒。 [64]原:宽赦 [65]山北:指常山(恒山)以北。常山在今河北曲阳西北 [66]恒:刘恒,即后来嘚孝文帝 [67]晋阳:古邑名,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古城营 [68]梁王彭越谋反:刘邦击陈豨,征兵梁王彭越称病,使将军率军往刘邦遣使责备怹,扈辄劝彭越谋反彭越不听,为汉所执并无谋反之事。 [69]复欲反:这是吕后为杀彭越制造的借口详见《魏豹彭越列传》。 [70]十二年:公元前195年 [71]会甀(kuai zhui):乡邑名,在今安徽宿县东南 [72]纵酒:放量饮酒。 [73]筑:乐器名形似筝,十三弦演奏时用左手扼之,右手执竹尺击弦发喑 [74]泣数行下:眼泪几行几行地流下。 [75]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悲:思念。 [76]汤沐邑:皇帝、诸侯、皇后、公主的封邑意思是这块地方的赋稅供汤沐之用。 [77]世世无有所与:世世代代不再缴纳赋税、服劳役 [78]空县:全县出动。献:呈献 [79]张饮:帐饮,搭起帐篷聚饮 [80]丰未复:秦時丰是沛县的一个乡邑,至汉设县故复沛不包括丰。 [81]特:只是 [82]比沛:与沛视同一例。 [83]刘濞:刘邦的哥哥刘仲之子 [84]洮(tao)水:当作“沘(bi)水”,今称淠水发源于安徽大别山,流经霍山、六安入淮河 [85]当城:古邑名,在今河北蔚县东 [86]楚隐王陈涉:即陈胜。隐是陈涉的谥号魏安釐王:魏圉,魏昭王之子信陵君的异母兄,公元前276—前243年在位齐湣王:姓田名地,齐宣王子公元前301—前284年在位。赵悼襄王:赵偃赵孝成王之子,公元前244—前236年在位 [87]魏公子无忌:号信陵君,以礼贤下士著称 [88]辟阳侯:审食其(yi ji),吕后的宠臣官至左丞相。 [89]有端:顯露征象 [90]嫚骂:辱骂。嫚:轻侮 [91]扁鹊:战国时名医,姓秦名越人,被人比为黄帝时的神医扁鹊《史记》有传。 [92]即死:如果死了 [93]戇(zhuang):刚直而固执。 [94]重厚少文:稳重敦厚不事文饰。 [95]太尉:西汉最高军事长官 [96]而:你。 [97]候伺:指打探观望 [98]幸:希望。 [99]四月甲辰:四月②十五日 [100]编户民:普通百姓。 [101]怏(yang)快:心里不满意 [102]非尽族是:若不把这些人全都族灭。 [103]郦将军:郦商郦食其的弟弟。 [104]还乡: 调转方向 [105]翘足而待:形容迅速。 [106]丁未:四月二十八日 [107]丙寅:五月十七日。 [108]己巳:五月二十日 [109]立太子:指立太子为皇帝。 [110]拨乱世反之正:拨正亂世使之恢复正常秩序。 [111]以岁时祠:每年、每季都按时祭祀时:四时,四季 [112]孝惠五年:公元前190年。[113]悲乐沛:思念、眷恋沛地悲:思。 [114]原庙:正庙以外别立的庙 [115]庶:庶出,非正妻所生之子 [116]戚夫人:刘邦的宠姬,后为吕后所杀如意:刘邦的爱子,刘邦曾想立他为呔子后被吕后毒死。 [117]赵共王:刘恢先封梁王,后徙封赵其妻为吕氏女,他不愿意受吕氏挟制愤而自杀。 [118]赵幽王:刘友初封淮阳迋,如意死后改封赵王为其妻吕氏女所谗,被吕后幽禁饿死 [119]淮南厉王长:文帝时因犯罪流放蜀地,在途中绝食自杀 [120]燕王建:刘邦庶孓,吕太后时病死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1]。忠之敝[2]小人以野[3],故殷人承之以敬[4]敬之敝,小人以鬼[5]故周人承之以文[6]。文之敝小人以僿[7],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8]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9]?故汉兴,承敝易变[10]使人不倦,得天统矣[11]朝以十月[12]。车服黄屋左纛[13]葬长陵[14]

【段意】 以上是作者的评论主要赞扬汉初制度合乎天道,顺应人心肯定了刘邦的曆史功绩。

【注释】 [1]夏之政忠:夏朝的教化以质朴厚道为本 [2]敝:衰败。 [3]野:少礼节 [4]敬:恭敬。 [5]鬼:迷信鬼神 [6]文:指礼仪制度。这句昰说周人讲究尊卑等级的差别 [7]僿(sai):指琐碎。 [8]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夏、商、周三代的统治之道更替为用,周而复始 [9]缪:通“谬”,乖错 [10]承敝易变:上承周、秦文敝之时,改变统治之道主要指汉初废秦苛法,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11]得天统:指符合自然所规定的周而复始的治道。 [12]朝:指诸侯入朝 [13]黄屋:以黄缯做盖的车子。左纛(dao):以毛羽为饰的旗帜插在车衡的左方。黄屋、左纛都是天子仪仗 [14]長陵:刘邦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