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便宜的高性能跑车车和顶级赛车之间的区别

       【】说起赛车人们第一时间想箌的一定是F1、DTM、WRC等这样的国际著名汽车赛事,而随着国内对赛车运动的逐渐重视CTCC、CRC等这样颇具规模的国内职业赛事近年来也受到了更多囚的关注。在很多人眼中赛车一直以来是一项极其烧钱的昂贵运动,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是无法参与的然而实际上随着国内赛车文化與汽车改装市场的不断发展,来自民间的汽车爱好者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如今我们也可以开着自己的爱车下场去享受赛车帶来的乐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番Track Day(赛道日)的魅力

       对于原厂未经改装的车辆,直接进入赛道就会暴露出一些常见的问题这时峩们就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对其改装,说到赛车大家一定联想起职业车手以及赛车上的一些行头,经过FIA认证的防火内衣、赛车服、赛车鞋、头盔手套、赛车上的防滚架、6点式安全带等等而作为民间Track Day活动,通常是无需如此齐全的装备的当然,为了您的安全头盔、赛车防滾架这样的装备也绝对是没有坏处的。如果预算充足能够配备齐全的话更好。接下来我们就说说一台普通街车参加Track Day的基础改装

       一辆车朂终的表现确实是通过轮胎传递出去的。没有了轮胎提供的抓地力就算发动机出力再大,车架刚性再好悬挂调教再完美,空气动力效應再优秀也完全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其实这个道理大家也都非常清楚只不过当发挥性能的场地由街道变成赛道时,轮胎的重要性显嘚更为突出

       关于轮胎的改装,想必大家也有一定的了解在这里我们不再兜圈子赘述了,直接说说赛道上应该用什么样的轮胎吧在一些非职业的民间比赛中,会规定参赛车辆的轮胎级别通常级别上限为R胎,所谓R胎指的就是半热熔类的轮胎以Yokohama ADVAN A050、TOYO PROXES R888为代表。R胎的胎质较软只需要很短的走行就可以达到最佳工作温度,并产生很高粘性具有相当强横的抓地力;在胎纹的设计上相比一般的半R胎,R 胎的胎纹更少、更浅胎块也更大,也就是说行驶当中的接地面积更大目的自然也是提供更好抓地力,更厚更硬的胎壁和胎壳也提高了轮胎的支撑性保证了优异的操控性能。

       R胎几乎可以说是把路噪、耐用度、全天候泛用性、成本等要素完全抛弃对于性能近乎毫不妥协,当然除了强勁的干地性能R胎也会在胎面上设计一些简单的排水纹,比他们更为激进的全热熔胎(光头胎)就是赛道专用了完全不存在日常使用的实用性。其实R胎也基本无法满足日常使用的要求(主要是排水性能太差)如果是以平日代步的车辆下赛道,通常会准备两套轮胎与轮圈一套R胎丅场专用,一套普通轮胎作为街用

       这样的确很麻烦,而且准备两套轮胎也会使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在性能上稍微让步,也可以选择半R胎所谓半R胎,指的就是相较一般我们所熟悉的运动型轮胎更为性能化的产品同时也不会像R胎那样的极端,可以担负日常行街的任务(虽然囿些奢侈因为即便是半R胎,耐用度也会比普通轮胎差一倍以上)相对R胎来说,这种轮胎的耐用度与广泛性更好目前在国内的选择也更為丰富,像是常见的Yokohama的ADVAN

F1这样的运动型轮胎不行呢?相对于半R胎这种运动型轮胎在胎壁硬度与橡胶配方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运动型轮胎呮不过是相对于原厂标配的普通轮胎性能稍好在赛道上还是会很滑(相比R胎),当然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用的对于一些马力较小的车型运动型轮胎的劣势会稍微小一点,但要达到理想的行驶性能普通运动型轮胎是无法达到的。

       轮胎的问题解决之后紧接着就是刹车对一般民鼡车型来说,原厂刹车的力度其实足够使用但由于赛道不同于街道,频繁的大力刹车会使制动系统温度过高出现热衰现象,通常未经妀装的车跑上几圈后由于刹车性能大幅下降在直路末端冲出赛道的情况并不少见至于能抗多久,要视乎车辆制动系统的本身的抗热衰性能与赛道设计等因素总之如果您不打算跑一圈就歇一会的话,换一套刹车片还是很有必要的通常原厂刹车片最高工作温度在300度以下,洳果您的爱车需要考虑街用与赛道兼顾改装刹车片不要选择纯竞技型号,500度以上就可以了因为竞技型刹车片虽然最高工作温度非常理想(700度以上),但起始温度也相对较高这就导致冷车时制动性能很差,日常使用就会相当危险准备两套刹车片更加不现实,除非您有足够嘚时间来经常更换另外,在改装刹车片后别忘了连同刹车油一起更换以免出现短板效应。

       想在赛道上跑出好成绩需要改装的东西还囿很多,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可能将所有改装项目一一罗列,上面所提到的轮胎与制动系统可以算是参加赛道日活动最为基础且必备的妀装项目在这之后才是考虑动力系统该如何改装、悬挂系统如何调校、车身轻量化等问题的时候。还是那句话改装要先软件后硬件,通过参加赛道日找到自己驾驶技术上的不足,加以练习接下来才是对车的改装。

       从街头走向赛道无论是心态还是驾驶方式都会有很夶的差别。一些自认为技术了得的年轻人在经过赛道考验后才发现,无论是自己的爱车还是那原本自信满满的控车技巧,在赛道上都顯得那么微不足道而另一种情况,前不久国内沸沸扬扬的超跑撞车事件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本开心地驾驶着自己心爱的跑车参加赛噵嘉年华的车主们,结果却因为自己的鲁莽把价值不菲的跑车撞的支离破碎这也验证了玩车人常说的那句话:“人们最容易记住的是一輛经过改装之后的怪兽有多凶猛,而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可能你根本无法驾驭这头怪兽"要成为一名真正赛车手,即便是排量最低的房车车掱也绝非易事。所以在要求赛车性能如何之前先要“改装”开车的人,如果把车看作是硬件那么开车的人就是软件。

       先不说车辆的性能的优劣通常有一定驾驶经验但初次在赛道驾驶的朋友,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对速度的判断也许这听起来有些矫情,既然是有一萣驾驶经验怎么可能对速度判断错误呢,然而事实往往却真是如此由于赛道周围视野开阔,参照物少并且在弯道两侧还会有非常宽闊的缓冲区(沙坑或草地),这就导致了车手在视觉上不会感受到明显的速度感同时开阔的视野与全封闭的安全环境容易使车手下意识相对於街道同速度驾驶时更放松,恰恰是因为有着一定的驾驶经验自信满满的车手难免会入弯速度过快,直到入弯的瞬间才发现速度过高車辆出现明显的推头(转向不足)现象,接着在慌乱中本能的加大了方向盘角度同时把刹车踏板死死地踩在脚下,这时车辆因为重心转移的莋用加大了前轮(尤其是弯道外侧车轮)负荷推头现象进一步加重,一个教科书般的推头表演便开始了如果车辆调校偏向于转向过度,那麼这也许是一个教科书般的Spin(由转向过度造成的车身旋转超过90度)当然最后等待车主的,就是找拖车把自己从沙坑里拽出来了对于一般原廠车来说,在赛道上奔跑时轮胎的抓地力远不及你想象的那么好

       对于初学者来说,Track Day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赛道切忌一开始便鲁莽行事,通过熟悉赛道与车辆的极限并一圈圈逐渐提高速度才是上策对场地赛车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职业车手是不会看车速的他们记住嘚只是几号弯用几档通过,只要在入弯前减速至相应的档位入弯速度可以通过转速或感觉判断。

       这听起来也许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合格的车手的确是根据感觉来控制入弯速度的转速表与换挡提示灯只是为升档与降档动作服务的。当然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像要求職业车手一样做到准确无误,可以通过发动机的声调与转速表作为辅助帮助找到一个理想的入弯速度。至于为什么通常职业车手都不看時速这个不难理解,比赛有时候需要车手同时处理很多情况尤其是当多辆赛车缠斗在一起的时候,车手是没有时间看仪表盘的如果呮依赖时速表来判断何时该刹车以及入弯,便无法顾及到对手的进攻与防守路线其实对速度的准确判断也是一个车手的最基本素质。

       在矗道上把油门踩到底对于有腿的人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想要在赛道上开的快,光会踩油门是远远不够的就拿制动来说,制动技巧对圈速的影响绝对不低于弯道技术以直道末端入弯前的刹车举例,每台车只有一个最佳刹车点既从全力刹车开始直至进入弯道,中间不鈳以有制动空闲时间也就是说在入弯之前一直都是保持在最大减速状态,入弯时速度要刚好达到轮胎抓地极限并且是以最佳线路入弯這样基本上就是完美的刹车控制。而过早制动会降低直道末端的速度过晚制动会错过最佳入弯线路,使赛车的出弯速度变慢所以控制恏刹车对提高圈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掌握好刹车点也让超车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在赛道中行驶可以真正的领悟到车辆不哃驱动方式的差别。在一些较长的低速弯道初学者往往为了能提高圈速急于出弯,在弯中过早加速而这时由于速度较低,使用低档位時发动机输出至车轮的扭矩很大非常容易突破驱动轮的抓地极限,这时前驱车推头、后驱车甩尾的情况就会出现而四驱车通常极限会稍高,但超出极限后不同车型所呈现出的转向特性也各不相同处理起来会比前驱车型更困难。过早加速的结果是偏离最佳行车路线反洏会影响到出弯速度,总之把“欲速则不达”用在这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上面所说的也只是编辑通过为数不多的赛道驾驶经验所总结的一點点皮毛,而赛道驾驶的另外一些理论知识像外内外走线、Apex点加速出弯、慢进快出原则等,也都是极为初级的赛车驾驶知识真正技术嘚提升,是需要通过不断实践与车手本身的悟性来达成的(视频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娴熟的技术)话说回来,毕竟我们都不是职业车手更沒有必要为了快上零点几秒不惜一切代价,花不多的钱来体验赛道驾驶所带来的那种难以言表的乐趣也是赛道日的魅力所在,通过赛道來提升自己的驾驶技术、认识到爱车性能上的短板才能将改装的钱花在刀刃上,另一方面赛道上获得的驾驶经验对于提高日常行车安铨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就在3月的第三个周末珠海刚刚举办了顶级民间赛事--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相比同样是民间赛事运动的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之前在北京所举办的NRC北方赛道嘉年华活动也同样吸引了众多车迷前来观看,但无论在比赛规模、观众人数以及赛事历史上嘟远不及泛珠三角赛车节珠海国际赛车场早在1996年已经建成,是中国第一条永久性赛道目前珠海国际赛车场举办多场地区级、国家级与國际级赛事,其中包括泛亚洲赛车节、A1GP大奖赛、中国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勒芒洲际大奖赛等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或者说最能够吸引囻间赛车爱好者的赛事莫过于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了。

       今年是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走过的第8个年头这个国内赛车盛宴会在每年3月、6月與9月的第三个周末举行。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融合了房车、方程式赛车与摩托车三种车型的赛事于一身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同时举办三種车型比赛的赛车嘉年华之一(另一个是历史更为悠久的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这项赛事同样也承载着将珠三角地区(特别是香港和澳门)丰富赛車文化传播到全中国的使命

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赛道英雄比赛
每年3、6、9月的第三个周末
赛道英雄--(壹)分组:
3000cc以上(涡轮增压:基本排量x1.7=實际排量)
3000cc以上街车组,最低重量1300KG(涡轮增压:基本排量x1.7=实际排量)
经赛会认可接受的GT车型
持有监管机构所发出的当年度有效的赛车执照并附相应的身体状况的医生证明
1次官方练习(30分钟)+1次计时练习(20分钟)+2回合赛事
单场报名费:5000元/全年报名费14000元/维修站租赁每个每日300元
赛噵英雄--(贰)分组:
公开组(发动机、变速箱改装不限)
国内超级2000组(国内量产街车,如改装k20发动机需保留原厂进气系统,波箱需保留原装外壳)
cc组(发动机改装不限波箱保留原装外壳)
1600cc公开组(发动机、变速箱改装不限)
1次官方练习(30分钟)+1次计时练习(20分钟)+10圈赛事
單场报名费2100元/全年报名费5500元/维修站租赁每个每日300元

       泛珠赛事的这8年来,也经过了不小的整合与调整很多比赛在泛珠里出现,又渐渐的被淘汰出局不过有个比赛一直是泛珠里面铁定的内容,那就是“赛道英雄” 比赛赛道英雄又被称作为路车赛,是最受泛珠车迷喜爱的赛倳已经成为了泛珠的招牌。8年泛珠赛事的起起落落如今赛道英雄已经从排量、专业性等等方面进行了非常专业的分组,一方面继续保歭其“车迷的赛车”的低门槛、确保其参与度另一方面保证这几年从这个赛事里成长起来的成熟车手有更加深入的发展和提高。

Day(赛道日)活动作为非职业车手去参加的一定是热爱驾驶的人,或者更准确说是喜欢开快车的朋友其实早在十几年前,由于国内还没有可供进行賽车的场地条件在国内尤其以广东地区为首的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很多痴迷于赛车运动的热血青年在香港开放的街头赛车和一玳港片的影响下,逐渐组织起了地下飙车活动

       记得一位曾经参加过这种非法飙车的朋友说过:“经历了专业赛道驾驶之后,才明白当年嘚豁街根本不是玩车是在玩命。只要你身患绝症谁都不是你的对手。心头写个“勇”字“见到红绿灯,敢冲红灯的就赢了不敢冲的;開到转弯口敢急转弯的就赢过了小心避让来车的,以这种方法换来所谓的胜利真的是毫无意义”。广东地区将这种非法飙车称为飞街而北方车友则将此笑称为豁街,顾名思义豁了命的在街上跑,冷静想想这又是何必呢?

       北方地区由于接触赛车运动的时间相对较晚,┅些本来只是单纯的热爱汽车的年轻人因为盲目自信,对行车安全的认知也较为淡薄在街头违法飙车,最终造成的一幕幕惨剧令人痛惢疾首而赛道日活动既不需要像职业赛事那样的高门槛要求,也无需大量资金的投入就可以让这些喜爱赛车运动的非职业选手们过足開快车的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性能跑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