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中陆军的作用碉堡还起作用吗

现代战争修碉堡有作用么?我指的是那种隐藏在山体内,伪装十分巧妙,混凝土暗堡。能不能给敌军步兵巨大杀伤?... 现代战争修碉堡有作用么?我指的是那种隐藏在山体内,伪装十分巧妙,混凝土暗堡。能不能给敌军步兵巨大杀伤?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任何类型的碉堡、暗堡,在战争包括现代战争中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它隐蔽性强,可以躲避打击,同时也可以给予敌方以出奇不意的打击。

可以有作用,不能大规模杀伤,可以阻止机械化部队冲锋,导弹没有招。

}

原标题:真正的现代战争是由机械化塑造

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飞机、坦克投入战场使战争迈入机械化,参战国的人力、物力资源也都被统筹用于“总体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随之成为人类最大规模的机械化战争,战争中有50余万架飞机、30余万辆坦克和近1000万吨军舰被生产出来,其技术成熟且在从地面、海洋到空中的厮杀中起到主导作用。此时中国是连一辆机动车、一架飞机也不能生产的落后农业国,要靠“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种以弱敌强的精神来血肉拼搏,同时开始进口少量机械化装备并进行新战争方式的尝试。整个世界经历了空前激烈的战祸,却也经历了武器快速更新,新军兵种相继创建和军事思想的根本性变革。

“这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的休战”

1914年6月28日,一个狂热的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王储,8月初德国就以帮助这个盟国的名义同俄国、法国和英国开战。有人戏称“一颗暗杀的子弹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欧洲早已形成的干柴烈火之势一经点燃就扩展到世界范围。尤其是德国在1871年统一后的40多年内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煤炭和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这促使它想重新瓜分世界,新兴的帝国主义强盗与老牌殖民者就难免来一次总较量,工业和科技的进步又使战争具备了划时代意义,“一战”中的战术变革就依赖于战场上出现的“三明星”——飞机毒气坦克

“马恩河出租车”和侦察机挽救了巴黎并改变战争形式

世界上谁最早发明了飞机?绝大多数人都称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俄国人却说是本国的一名海军上校。确实,1882年有一名俄国军官使用蒸汽机装在木质机上做过飞行试验,也飞起一段距离,不过那种装锅炉、用煤作为燃料的飞行物并没有发展前途。世人承认俄国人在科技上特别是军事方面有很多创意,不过它长期在工业上落后,发明可用飞机的还是工业和科技水平最先进的美国人,而且西欧发达的国家又率先大量生产并最早建立了航空队。

新战争手段和军事变革的出现,是以经济和科技水平提升为基础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人类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和电力在发达国家的普及,使汽车、飞机这些新工具诞生,机枪这类自动武器和装甲车辆、铁甲舰的装备的出现,也使战场机动方式向机械化、摩托化过渡有了前提条件,军队通信联络也因电报电话应用大为改善。不过这时各大国军界头目还受传统战争思维的束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没有注意应用新技术装备,如汽车还只用于国内城市运客货,飞机在空中侦察充当“眼睛”而没有用作武器。

被公认为世界头强的德国陆军在开战时的思路,基本沿用44年前普法战争的模式,在后方用铁路网迅速调集军队,突破比利时、法国边境后,部队仍以徒步和马拉火炮推进(因当地铁路遭受破坏,德军前线部队又未装备汽车)。9月初,胜利前进了300公里的德军逼近巴黎,落后的运输方式却使其弹药供应困难,行军速度也放缓。

这时法国有内地铁路网调运部队和弹药的便利,法军侦察机又及时报告了德军的前进方向,其统帅部马上调一个步兵师到城东的马恩河附近迅速布防。虽然法军作战部队也没有装备汽车,却征用了巴黎城内600辆出租汽车,以往返运输调兵抢先建立了防线。接着,靠内地铁路网集中的80万法军向步行疲惫且弹药不足的70万德军发起反击,迫其在战争中首次后撤并转入防御。

“马恩河大捷”粉碎了德军在两个月内打败法国的企图,迫其转入非常不利的阵地持久战,这就吹响了协约国胜利的第一声号角。有人认为“马恩河出租车”和侦察机对胜利起到重大作用,这也是摩托化行军在陆战中首次体现出对徒步化的巨大优势。

德国发动战争时就面临着东西两线作战,原计划先打败法国再回头击溃俄国。西线的德军除受挫于马恩河后,在其他地段也被对方由铁丝网、堑壕、步机枪掩体和地下掩蔽部等组成的防线所阻挡。进入1915年后,德国采取西守东攻,在春夏之际便毙伤俘115万俄军,最远推进了700公里。不过德军一线部队运输仍主要靠马车,前进过远就出现供应困难,装备比德军落后的俄国军队却在长达1000多公里的战线上构筑起由堑壕、碉堡和铁丝网构成的防线,这使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军队在东线也陷入僵持。

战前德国海军同英国展开了军备竞赛,不过战列舰的数量和总吨位还只相当于英国舰队的一半,再加上英国有法、俄海军(这两支舰队虽不强却也有相当分量)协助,德国的“大洋舰队”不敢出海决战而被封锁在本国港口,成了不起太大作用的“存在舰队”。1916年德国舰队集中了16艘战列舰在日德兰同拥有28艘战列舰的英国舰队进行了决战,虽击沉了3艘英国战列舰而只自损同类舰1艘,却因实力对比未变只好退回基地。人们形容日德兰海战的意义是——“德国海军袭击并痛打了看守,最后仍被关在牢里。”

发动大战的德国,虽有训练最精良的官兵和效率最高的总参谋部,开战后却陷于两面受敌、久拖不决的被动境地,除了实力不足于支撑野心,重要原因还在于军事思想落后于世界新技术的发展,其军队编组和战术也缺乏创新。这也印证了西方军界一个共识──战略上的错误是不可以用战役和战斗的胜利来弥补的。

摘自《脱胎换骨——纵横古今谈军改》

更多精彩请关注文明的冲突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有种的,机枪作为压制火力,在巷战中还是用到很多,只是这些暗堡碉堡不再是单个,而是连成片,重机枪也转身为移动火力点。野外实际上用得少了,现在都是空军及无人机等精确打击,然后装甲部队推进,再后面是步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战争中陆军的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