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军编制丢了什么

了解抗战那段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日军部队经常称为师团、旅团、大队、小队什么的。其实,日军二战时期的编制在许多国家中都可谓是一个奇葩,看起来好像是与“国际脱轨”的。那么,二战时日军的编制和军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军建制和作战单位: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抗战初期,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他们的番号依次为近卫、一到二十师团(之前大正裁军时裁掉了作战不力的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然后每个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三个步兵大队,每个大队又下辖四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以及一个大队炮小队。然后每个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同时每个小队还辖有一个机枪组一个掷弹筒组和二个步枪组。

日军列兵军衔按照从小到大依次为:新兵、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然后就是军士:分别为伍长、军曹、曹长(分别相当于我军99年以前的下士,中士和上士)。此外还有军校学员的肩章:士官生、特务曹长(相当于的准尉)。

接下来的都是逐渐大点的了。

尉官:依次为少尉、中尉、大尉(相当于我军的上尉)。

佐官:依次为少佐、中佐、大佐(相当我军的少校中校和上校)。

将官:少将、中将、大将(相当于我军的上将)。

元帅。其实元帅不是实际军衔,而是天皇授予资深而又战功卓著的大将的荣誉称号。

看完了建制和军衔,最后我们来看看各级指挥官和军队人数吧。

辖:步兵2个旅团、炮兵1个联队、骑兵1个联队、辎重1个大队、弹药纵列1个大队、军乐队;战时:增加大小桥梁纵列各1个大队、野战卫生部

指挥官: 少将 5690人

辖:2—4个联队,包括骑兵、工兵、炮兵及其他兵种

联队:(团)三个大队;骑兵为900—1800人、1200—2400人;步兵为1200—2400人、1680—3360人;1890人; 相当于中国军队一个团。指挥官:大佐

大队:(营)二至四个中队;骑兵为300—600人、400—800人;步兵为420—840人、560—1120人;630人;指挥官:少佐、中佐

中队:(连)三至四个小队;骑兵为150—200人;步兵为210—280人;指挥官:大尉

小队:(排)三至四个分队;骑兵为50人;步兵为70人;指挥官:少尉、中尉

以上就是日军二战时的编制和军衔了,不过随着战争的需要,日军的建制也在不断变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哈。

}

二战时期,日军部队战斗编制有军、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等,其中,独立混成旅团是后来形成的,是属于比较特殊的一个战斗单位。

旅团是日军的基本战术单位,编组此类部队的任务目标各异,在使用上极少发生跨军级单位的调动。

1934年,关东军率先组建独立混成第1、11旅团,1938年2月,在华北组建独立混成第2旅团始,遂形成定制,是兵员、火力仅次于师团、有固定编制的合成作战单位。

初期,独立混成旅团辖5个步兵大队与1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

步兵大队辖3个步兵中队与1个机枪中队,炮兵队辖1个山炮中队与2个野炮中队。

旅团司令部有27人,马6匹;独立步兵大队有782人,马40匹;炮兵队有596人,马366匹;工兵队有176人,马6匹;通信队有175人,马27匹。

1945年,日军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与1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

旅团炮兵则辖有6门野炮与12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全旅团约8280人,配备军马1800匹、步骑枪4050支、掷弹筒120个、轻机枪120挺、重机枪30挺、平射炮10门、山炮20门、野炮12门等武器装备,是具备相当野战能力的作战单位。

日军的独立混成旅团是野战部队,说白了就是微缩版的师团,且战斗力还是不错的,毕竟老兵多一些,旅团长一般都是少将,那时三级师团的师团长也是少将军衔,大多是警备部队。

总之,独立混成旅团不隶属某个师团,是多兵种合成,加强了部分炮兵、工兵,执行独立作战、战役任务的旅团级建制的部队,是日军师团的微缩版,有机械化野战旅团、火力强化的野战旅团、地方守备旅团等三种规模形式。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4月8日于杭州,每天都有精彩的内容推送,欢迎关注本文作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时期日军编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