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有哪些天津著名花鸟画画家画鱼的画家?

著名美术教育家国画大师孙其峰为王景奎修改《黄山云烟图》画稿

自明清以来,天津绘画高手层出不穷。尤其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天津绘画创作开始了新的纪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到1995年,年画、国画、油画、版画、漫画等主要画种的画家创作作品多达上万件,举办大型展览30余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画家和优秀作品,“津派国画”由此产生。津派国画不仅包容传统绘画的美质,而且包容民间绘画和西方绘画的优点,以及当代各地区画派的成功经验,享誉全国。

在津派国画的行列中,画家王景奎是个后起之秀,他以严谨的章法,典雅的意境,新颖的色墨,博得同行的一致好评。

早在2009年2月11日,在天津美术学院展厅举办的“孙其峰师生书画展”上”王景奎两幅以金鱼为题材的国画作品特别引人注目,其中以《庄子·秋水》篇为立意,题为“鱼乐图”的作品,画中12条形态各异颜色不一的金鱼,悠闲悠哉,趣意眷恋,水草点缀其间,笔墨交融,意趣盎然,清新典雅,色墨出新,那典型的津派画法让观者不禁眼前猛地一亮。

王景奎,1963年出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喜欢书画,少时用铅笔、蜡笔在绘图纸、图画纸上练习画画,渐渐显露出自己的绘画天才。后来,在母亲的带领下,来到邓开圮家学习绘画。邓开圮,中国美协会员,天津美协理事,天津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全国书画百杰。

邓开圮老师非常喜欢聪明好学的王景奎,从透视、结构、造型、素描、色彩、绘画、技法等给予王景奎耐心的讲解,并借给王景奎大量的绘画书籍,使得王景奎对绘画有了深刻的理解。在邓开圮老师的启蒙下,王景奎一步一个脚印,正正规规、脚踏实地地走进了绘画艺术的大门。

小雨微寒花自若,东风劲舞柳从容。当时,为了解决造型问题,王景奎随身装着速写本,走到哪里画到哪里。他与同伴一起去东站(天津站)候车室画速写,画一段时间就拿着速写本到邓开圮老师那里去请教,邓开圮老师百问不厌地给予王景奎热心的指导,使他的画技有了明显的提高。

王景奎作品:《鱼乐图》

时间不紧不慢地走到1979年,16岁的王景奎参军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作地勤工作。他有幸结识著名军旅画家何孔德、魏传统等名家,得到他们的言传身教。

何孔德,1925年生于四川,1945年考入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室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军艺术系统美术专业高级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创作巨幅油画《毛主席在农运讲习所》、《龙岗会师》、《古田会议》而享誉美术界。王景奎在何孔德的指导下,靠着自己素描好的底子系统地学习油画。1982年,他创作的国画《还留硕果为人民》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飞行学院美术展览,得到首长的表扬,并获得优秀奖。

生命不是赛跑,而是一次漫长的旅行。王景奎从部队复原以后,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他在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继续深造。这期间,他一直没有放弃绘画,披星戴月地画,画技不断增长。

王景奎作品:《碧水渔歌》

时间到了1989年,王景奎有幸结识津门著名书法家秦至臻先生,开始系统的学习书法。他广猎北碑、唐揩及行书诸名家碑帖,笔耕不辍。

艺术是相通的,也是互补的。中国书画是同源的,理是相通的。对于王景奎来说,系统地学习书法,对他今后的绘画有了很大的帮助。中国书法的顿、提、行、按、挫、拖点、干湿浓淡、一招一式讲究变化,讲究节奏,讲究虚实。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王景奎,因为年轻,他的精力特别旺盛。他字临摹欧阳询的九成宫、褚遂良的孟法师碑、张孟龙碑、郑文公碑、王羲之的兰亭序。他画临摹沈周、文征明、黄慎、徐渭、郑板桥、虚谷、华喦、任伯年等传世作品,使他的绘画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中国书画博大精深,王景奎通过临摹前人的书法和绘画特点,他博采众长,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绘画水平,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元素,坚信自己的书画之路会走得更远。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绘画是无声的语言,创作的立意,首先要感动自我,求新、求变,多视角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画家画的好与坏,不需要画家本人来讲,而是通过画作与观者作心灵上的沟通与对话。因此,好的作品不仅能养眼,更重要的是养心。当然,绘画要不拘泥形似,要概括、提炼。通过写意,写出自我的心像,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力求和谐,使作品雅俗共赏。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王景奎的足迹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走访名胜古迹,游览名山大川,观赏辽阔的草原,那秀美的江河,浑厚的山脉,奇崛的沟壑,茂密的森林,让他浮想联翩。一滴水,一条溪流汇集成江河,再流入浩瀚的大海。作为一名画家,就是要在宣纸上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情。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画画不仅仅是就画论画,而是通过绘画来体悟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秀美奇丽的风光,用极少的笔墨去表现最最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华美,在于内在精神的体现。画中国画需要摹古,但不能拘泥于古。中国画的内涵极为丰富,凝结了画家一生的学养和不懈的追求,是自我修炼与锤炼的一生。王景奎每逢站在前人高妙的作品与近现代绘画大师面前,他总有一种高山仰止之感,所以他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改进,不断地磨练自己绘画技法,在绘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风格。

在津派画家中,王景奎是一个全面型画家,他擅长油画、国画、书法。天才勤奋,加上机遇,使他步入天津名画家之行列。自2006年以来,他有幸得到国画大师著名画家孙其峰的关怀、亲授、指点,孙老还在他画的《竹石图》上即兴补上3只麻雀,并题跋。对于孙老的关爱,王景奎非常感动,他说:“这是孙老对我的提携,鼓励和鞭策。”谦逊儒雅的他,加上刻苦的钻研,使得书绘画技艺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

王景奎作品:《黄山云烟图》

王景奎喜爱画鱼,那是因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就犹如小鱼乐水般,欢欣喜悦。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滋养了一辈又一辈人。上善若水,水是无私的,也是博大的,小到池塘、水泽,大到黄河、长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水的赞美与依恋,方才派生出以鱼而写自我的心像。在画家王景奎来说,于知识的长河中,他自己永远都如一条小鱼般,孜孜以求,乐而不疲。“鱼”有吉庆有余的意思。过年的时候,很多家庭都贴有鱼画,荷花带着莲花,再搭配着栩栩如生的鱼,就是连年有鱼,寓意吉祥。尤其是农村,更是如此。老百姓把鱼画贴在水缸上面,舀水的时候,画上的鱼像是在涟漪的水面上遨游,那种舒适眷恋,煞是好看。

王景奎喜欢鱼的平静祥和安逸的生活,更喜欢鱼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跳跃。自古以来画鱼者众,虚谷、吴青霞、吴作人、汪亚尘、赵少昂等。王景奎以超越常者的颖悟力和锲而不舍的刻苦耐劳,博采众长,他先是素描画鱼,再以墨画鱼,后用色墨画鱼,把鱼的立体感和变化画的惟妙惟肖。王景奎对鱼情有独钟,他画鱼,养鱼,细心研究鱼在水中的各种变化,千万次揣摩鱼的动态,达到如醉如痴、废寝忘食、走火入魔的境界。

一个艺术家的一生应是自我修炼与锤炼的一生。在艺术的追求上应不囿于一隅,而需博采众长,汲取对自身最有用的部分,画作他用,最终形成自己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语言和绘画风格。孤芳自赏,不紧随时代,融入社会,就不能雅俗共赏,更知音寥寥。王景奎十几年如一日,经过苦心临练,不管是一尾,还是数尾,乃至12尾,24尾,36尾,48尾,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尤其他的《百鱼图》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或少或多,或深或浅,构图既饱满,有条不紊,下笔准确,神笔所至,清新典雅,色墨新颖,笔墨精炼,意境超群,情趣盎然,独树一帜。尤其他画鱼的眼睛,绝不肿捏,在鱼的眼上深一层最纯的地方涂上淡淡的底色,在眼睛凹凸的地方像画眼影似的,画出鱼的眼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明月清风无价,高山流水有情的强烈的艺术效果。

王景奎作品:《读月谈天》

王景奎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画展获奖。2006年参加百名画家画天津小洋楼。作品《睦南道50号》获优秀奖。该作品被中国邮政发行;2007年贺年信卡珍藏版;2007年作品《碧海金帆》获智博杯双十佳评选获优秀奖,《塘沽外滩公园》入选发展中的滨海新区优秀作品集;2009年正月作品《鱼乐图》、《读月谈天》参加孙其峰先生从艺82周年师生画展,3月参加津门百名画家走进企业鼓干劲作品巡回展,《滨海晨曲》入选“天津市第十一届美展”和“建国六十周年美展”,在天津美术家报刊登;2010年1月30日,多幅作品参加“海河春潮暖海地,津门丹青献爱心”书画义卖笔会,4月作品《鱼歌》入选《津门画语》作品集。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国内外友人收藏。 (作者王富杰 国家一级作家)

}

花鸟国画原作-花鸟国画原作

虫鱼画原画,,水墨/写意画法,,年,,四尺138*69,,卷轴装裱,,宣纸,

鱼仙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市天桥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天桥区政协委员。学习深造于天津南开大学,他对鱼的感情很深,爱鱼画鱼孜孜以求,从众多以鱼为题材的画家中脱颖而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九九0年,他的一幅鲤鱼作品“六顺图”被当时国***李先念亲笔题字“鱼仙子”。  

0
0

手机浏览器,扫一扫打开
您好,欢迎您对本店商品进行点评、提问!如果您需进一步了解商品,请在此向卖家询问!
商店【翰墨印象】“花鸟国画原作”目录下其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著名花鸟画画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