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游者溺,善骑者堕.是什么修辞方法是什么?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洎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语言中有一种简练而涵义深刻动人的句子我们称之为警句。它词语精美掷地作金石之声;意味深长,往往令人拍案叫绝   警句大致上可分为格言、名言和妙語三种。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有格言和名言而汉语除此以外,还有妙语这种妙语,从字面上看来似乎是“反常”、“乖戾”、“自楿矛盾”的,但仔细一体味却富有,含有深刻的道理这正是奇妙之所在,故谓妙语诸如:
  下下人有上上智(语出梁僧惠能之口)――既然是“下下人”,怎么会有“上上智”呢?正是这样出身低微、地位卑贱的人往往有超人的智慧。
  瞒之智正瞒之愚(语出《聊斋志异?曹操冢》)――曹操聪明的地方怎么会正是曹操愚笨的地方呢?聪明反被聪明误嘛。《红楼梦》里“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句,也是这个意思
  善游者溺,善骑者堕(语出《文子?符言》)――初听起来这简直“不合情理”:善于游泳的人会被水淹死善于骑馬的人会从马背上掉下来,这怎么说得通呢?事实上就是这么一回事擅长于某种技能的人,常常因为疏忽大意漫不经心,自以为能而以慘败告终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谚语)――初听起来可有点怪:“一万”都不怕却要怕起“万一”来了。事情正是这样:倘若有充分准备任何艰难险阻无所惧;要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那末意料不到的“万一”一旦发生,就会猝不及防无计可施。
  敌存灭祸敌去召过(语出柳宗元《敌戒》)――这是战争中无数教训的结晶。敌人存在倒是能提高警惕而减少甚至消除祸患;敌人走了,反而因放松警惕高枕无忧而造成过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出《孟子?告子下》)――的确如此:由于忧虑患难,反而使人勤奋而得以生存;因为安逸、享乐就使人怠惰、纵欲,于是导致死亡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语出《老子?五十八章》)――客观事物的规律难道不正是这樣吗?福中潜藏着祸祸中萌生着福。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来
  汉语中象这样嘚妙语是举不胜举的。
  一篇好文章不单单是描述某些事物,或阐述某些道理或抒发某些感情,还要打开读者的心扉因此就需要某些言简意赅、精妙动人的语句,方能引人深思耐人寻味。文章里有了警句尤其是有了妙语,往往气势为之一振兴昧愈加隽永。
  (本栏由金敬琪据《语文月刊》《修辞》摘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辞方法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