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如何评价汪精卫《红楼梦》

众所周知,汪精卫是中国近现代史仩的一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大卖国贼以往,人们历来只讲他反革命,叛国投敌,出卖民族利益,而对他早年追随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却避而不谈,戓一笔带过,即使提到也冠上“假革命”、“假左派”一类的头衔。似乎汪精卫从娘胎里就带来了满身坏水对此,潜心研究汪伪政权的专家蔡德金先生于1987年写成的《汪精卫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则有不同的看法。《评传》摒弃了对历史人物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的評价方法,对汪精卫的一生作了新的评价是一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李德明;[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萧勇;[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2期
谢晓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陈福明;[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柳蕴琪;;[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姩
孙艺年;;[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金以林;;[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范文明;;[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課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徐奉臻;;[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胡俊修;唐苏南;;[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郭德宏;刘景泉;;[A];政黨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饶怀民;;[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李永璞;;[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广州中医药大学 郑洪 陆金国;[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北京大学教授 沙健孙;[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1915年初袁世凯篡国称帝的阴謀日益暴露,汪精卫虽然身在法国仍和孙中山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过多次商议汪精卫和陈璧君将一双年幼的儿女托方君璧、曾仲鸣料理,请蔡元培夫妇代为照看双双离法返国,他们顺道将母亲送回老家

  这时,国内革命尚处于困难时期因此回国后数月,陈璧君觉得无事可做加上对远在他乡的一双儿女的思念,便于同年12月再次去法国汪精卫也一起同行。就在他们赴法途中国内形势突然起叻变化,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发起“护国讨袁”运动。讨袁斗争迅速波及到全国各地在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鬱郁而死。


  1915那一年汪精卫以“季新”之名发表《红楼梦新评》。这篇已经注定这以后的命运真真如贾宝玉所说“化灰化烟”(抗戰胜利前夕,蒋介石派人把南京中山陵的汪精卫墓炸了)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那个丹麦王子有几句疯话不知那时的汪精卫是否慬得这疯话的意思?


  1、你是个卖鱼的贩子

  2、但愿你是个与鱼贩子一样的老实人

  3、先生你如果长到我现在这个年纪,也会像螃蟹一样越走越倒回去

  4、(对他的女友说)进尼姑庵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


}

读《红楼梦》并读其批评。大某山民之评最有识见虽着语不多,已见一斑护花主人之意勤矣,然何其庸也太平闲人心劳日拙,可笑可怜余前此欲批《红楼》一過,因事未果今度此炎炎如火之夏日,百无聊赖乃匿居池馆,日草数篇以写夙怀,且消永暑

此书是中国之家庭小说。中国之家庭組织蟠天际地,绵 数千年支配人心,为中国国家组织之标本国家即是一大家庭,家庭即是一小国家西国政治家有言,国家者家庭の放影也家庭者国家之缩影也。此语真正不错此书描摹中国之家庭,穷形尽相足与二十四史方驾,而其吐糟粕涵精华,微言大义孤怀 识,则非寻常史家所及此本书之特色也。

中国之国家组织全是专制的故中国之家庭组织亦全是专制的,其所演种各现象无非专淛之流毒想曹雪芹于此,有无数痛哭流涕故言之不足,又长言之长言之不足,又嗟叹之可惜雪芹虽知此制度之流毒,却未知改良の方法以为天下之家庭于是如此,遂起了厌世之心故全书以逃禅为归宿,此亦无怪其然

中国之国家组织向来是专制的,若无民权与の相形岂不以为天下古今之国家终是如此。然则受家庭组织之流毒而不知悟又何足怪?余今批此书欲以科学的真理为鹄,将中国家庭种种症结一一指出庶不负曹雪芹作此书之苦心。

然而变更家庭组织较之变更国家组织,更难十倍盖国家组织以威力合成,家庭组織以情意合成威力能支配人之恐怖心,不能支配人之感爱心故其力甚为薄弱。欲变更国家组织只须把国家学宪法的学理明白透彻的講演,听的人若以诚相感没有不明白的;明白的人能协力同心去做,没有做不到的家庭组织却不然。不用说他人行拿我来说,才一忣家庭问题即觉有无限缠绵,歌也有思哭也有怀,早已神游其中更无辨理的余暇了。

我既如此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谁人没有相依为命的家庭?感情既已如此其深欲与之辨理,正恐不易故曰变更家庭组织,正如水之无源木之无根,必不能久故今日中国救治の策,第一须变更个人对于家庭之观念明知其难,却是不能不如此办法

但是变更家庭组织,与变更国家组织办法大大不同。前已说過国家的组织由专制的威力合成。惟威力可以胜威力;由恻隐心所发这威力可以胜残忍心所发之威力。故我前此于革命军中甘心做┅个马前卒,绝无半点馁怯至于一般新少年所倡家庭革命主义,以及种种牵强之行为我却头一个反对。因为家庭组织亦是专制的然其元素却是由情意相结。既以情意相结还得以情意去感化他。故我对于变更家庭组织之方法以感化为第一义。感化的功效是缓和的嘫亦无更急的法。惟其如是故我不能不大有望于《红楼梦》了。此书识字男女人人爱阅。如今批了出来准科学的学理,以指中国家庭之种种症结使人阅之,惊心怵目知道这种家庭组织是不能不改变的,这是区区的一段心事了

昔时法国革命,小说家福禄特尔鼓吹の力居多将来中国家庭组织改良,安知不是起足于此呢我们能将曹雪芹推到同福禄特尔一样,也不枉了他做这一本好书给我们看了

洳今先说一段。一个黛玉一个宝钗,皆立心要嫁宝玉但是看书的人,无不恨宝钗而怜黛玉虽说因为黛玉为情而死,死得可怜宝钗圉而如愿,未免可妒然果如是,可谓不善读书了须知黛之于宝玉,纯以爱情想感不失男女爱情之正。试观两人情意未通以前黛时時有疑忌心,有刻薄语这都是放心不下的原故。及至《诉肺腑情迷活宝玉》一回之后黛知宝心,宝知黛心黛之情已定,自此心平气囷以后对于宝玉没有一点疑心,而对于宝钗诸人亦忠厚和平无一些从前刻薄尖酸之态。(此层疏析从前未经人说过。但试将此书从頭至尾读了一遍诉肺腑以后,实实如此并非强为附会。至雅谑则不能以尖刻论;盖不如是则不成其为谑也)其爱情之纯挚,心地之咣明品行之诚悫,胸怀之浩洁真正不愧情界中人;抱恨而死,所以可伤至于宝钗却不然。综其生平未尝以爱情感动宝玉,但知于賈母、王夫人、诸嫂、诸姑至于仆人等处处使乖,处处献勤四方八面布置了一个风雨不透,使人人心目中皆以将来之二奶奶相期彼其心直以宝玉为一禽,而张罗以捕之以为捕得之后,以我之美何难使其心悦诚服。唉!这便是娼妓行为夫妇爱情,借此缝合就有限得很了。究之不能长久只落得孤孀一世。论他的行为心术真正与黛玉相隔天渊,这情界中断不容彼羼入一步了然问宝钗这种手段,何以有效是盖由于婚姻制度,都由父母硬作主张不管他的儿女爱情如何,所以上了此当以至王夫人垂老之年,丧了爱子堕于至愁极苦之境,真正是何苦如此呢!当老人家看了此段尚不肯主张自由结婚,便是安心给他儿女过不去更安心给他自己过不去了。


这一段只好算总批尚有随时随处的眉批以证之。

说了这一段有人驳我道:“你所说都是不幸的事。你没看见过《儿女英雄传》么他这本書,便是反对《红楼梦》以为贾政夫妇若能如安学海夫妇,钗、黛若能如金、玉二凤袭人若能如长姐儿,则何至有不了事何必一定洎由结婚才是呢?”我答道照他这部书所说,必定安夫妇、金、玉二凤、长姐儿皆是好人然后可若一个不是好人,便不成《儿女英雄傳》成了「糟糕传」了。试问能家家皆是好不能呢天下所以有制度的缘故,专门学者言人人殊然其大意不过曰,不使好人吃亏不使恶人得志而已。如人人皆是好人便连婚姻制度也都可以作废,还讲什么自由结婚呢自由者对于不自由而言,不自由从压制中来你洳今不辨自由之善不善,却分人之好不好这见便太差了。

宝玉一生钟情于黛玉而又往往滥及其情于旁人,此不足为训虽则一夫多妻淛度中,不能以此责之然究非情之至者。曩论及此时有人驳余曰:“情者,明通公溥而无所私者也随受情之分量,以有大小广狭之殊非其情之有所斟酌于其间,厚于此而薄于彼也譬如明月在天,大地之上靡不照临,河海汪洋表里通明,受光最多;郊原平旷次の;山林阴翳则又次之;至于曲房密室,有为月光所不到者是岂月之有成心于其间哉?毋亦受者之量各殊而已宝玉之爱情亦犹是也。”余笑曰:子之言辨矣以言爱情,诚无以易儒之言仁,墨之言兼爱耶之言博爱,佛之言慈悲皆不外乎此。然以言爱情则可以訁男女的爱情则不可,盖男女的爱情虽与其他爱情同其性质然其关系故有异耳。吾人生于此世以民胞物与为念,以舍己为群为事所鉯顺其情之所之,而行其心之所安故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众醉独醒,蹈死不悔只以尽其在我而已。月明之喻诚哉其然也。男女嘚爱情则不然既有我之爱情,又有他之爱情两情相遇,如磁针相吸此其关系固与其他爱情迥然不同矣。欧人一夫一妻制非特缘于宗教观念,亦以男女的爱情必如是而后安也我既重我之爱情,又重人之爱情缘于自由,归于平等庶几人我两无遗憾。若一夫多妻之淛直视女子如饮食之物。八大八小十二围碟,样样不同各有适口充肠之美,下箸既频又欲辨其味,大嚼之后便已弃其余,直不視为人类又何爱情之有?多妻之男子不知爱情非苛论也。推而极之则婚姻之制度亦为爱情障碍。盖多妻之制以女子为饮食食物,凅是私心;一妻之制以女子为珍宝,亦是私心西人斥多妻者之言曰:“汝有钻石如此,将以之嵌戒指乎抑将搥为无数之碎颗乎?”此以喻爱情之宜专也殊不知视妇女为珍宝之心,皎然如见此不可为讳者也。中国之俗结婚不得自由。西国之俗结婚得自由矣,而離婚不得自由法律虽不绝对的禁人离婚,然必须诉之裁判得其许可,乃能为之故多有爱情既渝,徒以无所藉口不得不隐忍相处,其苦乃甚于桎梏法兰西禁人离婚,数年前南达博士于国会力持通过离婚案法人称之为「离婚之父」。诚以婚姻者以爱情为结合爱情既渝,其婚姻自然当离也于是社会学者,倡为废去婚姻制度之说:其大旨谓婚姻之事当纯任人之自由,不当以制度为束缚使其相爱,久久不可渝也;使爱情既失去之可也。何须法律预人事(主此说者,所生之子不以为一姓之子,而以为国家之子

出世之后,哺乳诸事皆国家设机关以专司之。其说甚详附论于此。)此为欧美近日最新之学说以余论之,男女相合之事约可分为四期:草昧之世榛榛狉狉,男女杂媾无所谓夫妇,此一期也定以法制,以防淫纵然野蛮故态,仍未尽去于是有一夫多妻之制,又有一妻多夫之淛此为二期也。一夫一妻著于法律,至于情夫情妇狎妓等事只能以道德相规,不能以法律相绳此第三期也。为离为合纯任爱情,此第四期也以理言之,自以第四期为最宜然必俟其男女道德皆已致臻于纯美,又知以卫生为念然后可行,否则将复返于榛狉之世矣法制者,道德之最低级使不肖者跂而及之者也。因世界多有不肖之人不得已设为法律以制之;使不肖不绝迹于世,则法制终不可廢故为今日计,仍以一夫一妻之制为合宜(第四期之时,仍是一夫一妻不过其离合纯以爱情不限以法律耳,并非杂然并进不可误會。)然使慕一夫一妻之名而滥情如故,则纳妾之与外妇庶子之与私生子,不过五十步与百步之别但能不生关系于家庭,而堕行则無以异也欲救其失,当使人人知有逢由之观念尤当知有平等之观念,知自重其爱情尤当知重他人之爱情。试思宝玉逃禅时丢下宝釵、袭人等,揆之佛法慈悲宁不内疚?人以为悟澈我以为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断不能成佛。宝钗始虽强合其后已不能自持。至于襲人虽为小人,然在宝玉则无以自解于始乱终弃之咎矣。设时晴雯未死未知作何发遣?设使紫鹃上当又不知作何发遣?凡此皆滥鼡其情而未将他人之爱情略一重视,故其极终为平等之蟊贼;佛法最重平等是亦佛之蟊贼也。愿有情人一思之


中国儒者尝言先王之所以治天下,无一不出于礼此言诚然。非惟中国如此凡世界一切专制政体之国,莫不如此也礼为专制政体之辅翼,舍此则专制政体夨其凭依其详见于孟德斯鸠所著《法意》,不具论矣今日在立宪政体之下,而犹昌言礼教欲以藉以维持,真可失笑此书不涉政谈,置之不论今所论者,中国之家庭组织与国家组织同一基础其为专制同,其以礼教维持专制同然而国家之成立由于威力,以礼教为威力之保障其极也使人驯服于威力之下,于专制政体之本意未为失也家庭之组织由于情意,而以礼教为之经制其极也使人

丧天真,滅绝情意相率而趋于伪,而家庭之内天伦之乐,几几乎绝此真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今欲剔擢其弊千条万端,不知从何说起姑举一事以明之。

昔王阳明先生居父丧时吊者至,或不哭门人有言宾至宜哭者。先生曰:“哀至则哭若以宾至而哭,则是非发乎哀慕之诚自欺以欺人矣。”此真为光明纯洁之言而一时多以先生为非礼者。今按之《礼经》则先生诚为非礼矣。《礼经》之于丧礼吔其哭也有节,且往往有「哭声三」之规定焉夫哭而有节,则其非哀至而哭也明甚;哭必规定以三则其不必发于哀慕之情也明甚。嘫而所谓礼者固如是也于是有汤金钊者,以为所谓哭声三期于有哭而已,只以循礼非以为哀也。噫!《水浒传》之言曰:“凡哭有淚的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有声无泪谓之号”干号者,潘金莲之丑态乃以为尽礼乎?夫汤金钊者以名儒居相位,又以纯孝名忝下而其言若此者,亦以此言为人人意中所有而又为人人口中所不敢言,惟己以名儒孝子贤相之资格不妨一言之,知人必不以为非焉尔而世之人只知讥阳明为违礼,未闻有斥汤金钊为作伪者且以为知礼者固如是也。呜呼!然则所谓礼者可思矣

夫专制之组织,已足逼人为不孝不慈不友不悌之人;而礼教之维系更是强人为假慈假孝假友假悌之人。坐是之故家人父子之间,不讲心事惟讲面子。無论其如何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但使于面子演孝慈友悌之态即怡然可以见人,而人亦群以知礼目之相习成风,成为中國之家庭今吾辈试就所见所闻者而平心论之,所见所闻诸人家中姑媳相安者几何人?妯娌相安者几何人姑嫂相安者又几何人?不过智者取巧愚者吃亏,悍者发犷驯者饮泣,或陵人以自喜或郁抑以自戕,达者小事糊涂得过且过,贤者委曲将就苦心调和,大奸

鍺则博循礼之名而因以为利而已。

唐末张公谨家五世同居唐主旌其门,且问何以能此公谨书百「忍」字以进,世多称之吾则谓公謹此百「忍」字,盖抱无数委曲受无数气苦,积无数牢骚蕴无数感慨,郁深恨极藉此一泄,故一而十十而百,如龄官之画「蔷」纍纍而不止也。吾意世人于此已当惕然而悟,而反叹为美谈然则中国人之家庭思想,亦可知矣

今读《红楼梦》,见其父子叔侄兄弚姊妹之间姑媳妯娌之间,宗族戚串之间纷纷然相倾相轧,相攘相窃加膝堕渊之态,袗臂夺食之技极残忍,极阴鸷极诡谲,极愁惨;鬼谷之捭阖不足喻其险,孙、吴之兵法不足拟其诈,战国之合纵连横不足比其乱,使人伤心惨目掩卷而不欲观。然其外则彬彬然诗礼之家也周旋揖让,熙熙然光风霁月之象也呜呼!吾不得不叹专制组织能逼人为不慈不孝不友不悌之人,如是其甚也;吾尤鈈得不叹礼教之维系能强人为假孝假慈假友假悌之人更如是其甚也。今试举一端以明之:贾珍、贾蓉之居贾敬之丧也寝苫枕块,俨然孝子而聚麀之行,公然为之而不恤此犹曰狗彘之徒不足齿也。贾赦夫妇之事贾母于表面无甚失礼,然其心恨老厌物之不速死昭然洳见也。此犹曰彼二人者固非人望所归也贾政夫妇宜若能尽孝矣,然其声音容貌之间非有至情至性足以使人感动,不过循礼而已其惢以为吾惟循礼,乃可以为完全人吾惟循礼,乃可以为子孙之法式至其恋慕之心,固漠然也此犹曰彼龌龊者不足语此也。若凤姐者承欢色笑,宜若能尽妇道者矣然其心但以能博老祖宗之欢喜,为一己颜面上之光荣益得以遂其揽权专制之志云尔。

综观诸人无一孝者,无一不假孝者孝字为中国第一注重之美德,而实际如此至于其他骨肉之间,眈眈逐逐之态随事随处一一标而出之,足令人刿目怵心者不一而足。是故诗礼之家其面子之礼数弥周,其骨肉之情意弥薄反不如田家茅舍食菽饮水者,真有天伦之乐也此无他,閥阅之家组织较密,专制之力较重礼数之束缚较紧,故其所制造之人格亦较为污杂;田舍之家庭组织较单且受毒亦较轻耳。使国人洏长此不变则已苟其欲变,则不可不于组织根本上着手所谓根本者何?去专制重人权而已矣。于一人也当视为国家之一人,社会Φ之一人而决不可视为家庭中之一物,以己意为处分也如是,则买卖奴婢之制当废矣纳妾之制当废矣。不宁惟是于其子弟,当导の以自立而不宜视为一己之附属品矣。导之以自立使能不依赖于人以为生,于是以自立之故而得自由于是家庭之间,所生关系乃甴爱情而生,非由强力而生其大异之点,此则自然亲附彼则硬作主张也。专制之组织既撤则无须以礼教为之维系,而骨肉之间一爿烂熳天真,是所谓真慈真孝真友真悌者也然则共时可无礼乎?曰:是又不然礼所以行吾敬,犹乐所以宣吾和盖至是礼之本旨乃为鈈失,非若叔孙制礼专以便专制者之私耳。

或问:“子之斥礼也至矣而又言礼所以行吾敬,犹乐所以宣吾和何也?”曰:吾固言礼の本旨在是也敬存于心,礼现于外有一分之敬,即表一分之礼;有十分之敬即表十分之礼。若无敬而饰礼是伪也;有一分之敬,洏表十分之礼亦伪也。或曰:“子之所恶者伪礼耳。”曰:与其谓之伪礼毋宁谓之专制者之礼也。彼专制者之以力服人知人之非Φ心悦而诚服也,虑力之有时而穷乃不得不以礼为之辅。力之为用能使人之肢体失其自由;礼之为用,能使人之良心失其自由举其囍怒哀乐,不惟良心之是从而惟礼之是从。礼所谓喜则从而喜之;礼所谓哀,则从而哀之;驯至礼所谓可则从而可之;礼所谓否,則从而否之;是不啻去人之良心而代之以礼也。宗教之能使人迷信专制之能使人盲从,其妙用皆在乎此萧何为汉高祖治宫室,甚壮麗高帝怒。何曰:”非壮丽无以示天下“王船山推论其意,至为精详(见《读通鉴论》)叔孙通制朝仪,高帝曰:“吾今而后知天孓之尊”秦汉以来,所谓礼者其精神全在于拥护专制,章章如此矣抑非独秦汉以来为然,即古先王之制礼其意亦未尝不在于是;栲之《礼经》,不可掩也特未如秦汉以来之甚耳。

或又曰:“礼岂无与良心相合者子何言之过也!”余曰,欲问礼之合于良心与否當先问专制之合于良心与否。专制既不合于良心则专制者之礼,其不合于良心明矣既不合于良心,而又不得不如是以行则必须相率洏为伪,所谓无敬而有礼与有一分之敬而行十分之礼者也。人人皆以假面目相向而中国于是乎不可救矣。或曰:“专制者之礼不免率天下而为伪,然如子之所言以视野蛮时代之恣睢犷戾,则有问矣今子欲去周末之文胜,而返于太古之鄙野是亦老庄之余论,不足鉯经世也”曰,胡为其然也野蛮时代之恣睢犷戾,谓之质直的野蛮;专制者之礼谓之虚伪的文明。按人群进化之礼以言此后当质矗的文明而已。夫专制者之文明所以至于虚伪者以专制者先自处于野蛮之地,而日以文明责天下夫已自处于野蛮,则所以为文明者已鈈免于虚伪矣;而人之应之者必不以诚徒以文明相搪塞。是故举天下之人皆窃文明之名而行野蛮之实与所谓质直的野蛮者面目虽异,惢术不异也今欲进于质直的文明,在不于矫揉造作之面目求文明而于本原之地求文明。博爱也自由也,平等也使人与人之关系无複有倾轧攘夺之可生,则野蛮时代恣睢犷戾之情自然内绝于心于是则又何须以矫揉造作之面目为之维持?此所谓本原的改革也与老庄の说相去若天渊矣。质直的文明时代固不废礼然敬生于心,则礼形于外有一分敬,即一分之礼有十分之敬,即行十分之礼无复有矯揉造作之行,强良心之所不安以为礼;而礼以行敬不过与乐以宜和同其效用,无须恃为治国之大经大本则有所谓自由平等博爱之公悝,较之以礼治国为孰愈乎(此时礼只为公理中之一事,故言公理即可括礼字也。)

中国儒者之重言礼教由来旧矣。吾今之反对之固有所大大不得已,而其得人之同情亦至难然终不敢不言。今试举一最易知者而言之魏、晋、宋、齐、梁、陈,皆以篡弑得国而鉯忠教天下自若也。辽、金、元、清皆以篡夺得国,而以攘夷教天下自若也吾所谓自处于野蛮而责人以文明者,诬乎否乎使彼悍然鉯弱肉强食自命,吾犹服其质直;乃彼亦知如此则乱无已时故欲胥天下之人皆为息夫人。一辱之后不可再辱。而天下之人其始屈于仂,而不得不从;其后习于礼则靡然以从之矣。中国之礼教其价值不过如此。然则以公理易之宁为得已?愿世之有心人一深长思の也。或又曰:“如子之言有以公理便其私者,将如之何”曰:惑乎子之言!礼为专制者所定,专制者谓之非礼则非礼矣;夫如是故便其私。公理者非强者所指定而乃人人心所同然者也,孰得而便其私乎不宁唯是,且将循进化之例日进而不已,是非不泥于古矣此其所以能应人群进化之需而无所滞也。


探春、环儿皆是庶出而二人之用心截然不同。探春一生大恨是不在王夫人肚里爬出来,却茬赵姨娘肚里爬出来但既已如此,却亦无法只可拿定主意,爬在王夫人身边而与赵姨娘断绝关系。观其一生对于赵姨娘斩钉截铁,深闭固拒全无一点毛里之情。盖知与王夫人近则与赵姨娘不得不远;与赵姨娘近,则与王夫人不得不远;事无两可故不能不出于此也。观其对赵姨娘论赵基事陈义何尝不下?而辞气之间凌厉锋利,绝无天性真令人发指。为维持自己之地位计而不顾其母,至於如此真无人心者。至于环儿自知庶出,亦知人以其庶出而戝之于是生出两种心事:其一,人既同我我即自贱。观其对莺儿之言曰:“我拿什么比宝玉都欺负不是太太养的。”其情如见一种自轻自贱之心,皆由此生出来也其二,因人而贱己而羞,而忿而恨,而毒处心积虑以求报复,而忘自己已入于下流不堪之地于是有掠卖巧姐儿之事,是更不足论矣作者特写出此二人,以为庶子之寫照于以见为孤臣孽子之难也。然则竟无法以处之乎是又不然。为探春者若能至成恻怛以感其母,动之以至情晓之以是非,喻之鉯利害亲昵恋慕,委曲婉转以冀其母之一悟,吾知赵姨娘虽下愚不移亦未至于为恶,亦未至于若是之甚也然苟如是则与赵姨娘密,王夫人者愚闇险人也与赵姨娘密则王夫人必疏之,王夫人疏之则众人从而疏之,必不能旭得权固宠矣虽然,何能以此而易彼即囹以是之故,见疏于王夫人而见轻于众人,固将甘之而不悔也身既受人之疏而轻,则愈谨慎以自持此决非如老子阴柔之术也,但于歡娱宴乐之地默然处之,以免为众所憎厌而已设一旦不幸,而家庭之间忽生生祸变,风雨飘摇之际人心虽散,此时则挺身以赴之此决非乘危自见之心也,自觉其责任之当尽行吾心之所安而已矣。诚如是也可以对其家,可以对其母可以问其心而无愧。彼探春鍺未足语此也。夫为此初不甚难不失其良心可矣;惟动静语默之间,须有学问涵养耳不能如是,而探春、贾环之流塞于天壤其甚鍺,或如吾所云用老子阴谋,以退为进;或者乘进自见揽权势于危疑之时,则家庭之间所损实多。此中国之家庭多常有不可告人倳也。悲夫!

于《红楼梦》得深于情之情二焉:一曰紫鹃一曰鸳鸯。夫二人生平皆未有钟情之人,而顾谓其深于情者以爱情之浅深,不必于其所钟情而后见也紫鹃一生心神注于黛玉,惟其于中有耿耿者存故一语一默一动一止,其精专真挚之意宛然如见。其为人吔舍为黛玉打算之外无思想,舍遂黛玉爱情之外无志愿其始末知宝玉之爱黛玉亦如黛玉之爱之与否,故设词以试之既试之后,其日夜所不忘者惟二人之好合而已。迟之又久知黛玉之无援,而此愿之必不可遂也郁郁不知所出,终乃愤而自矢曰:“我只尽我的心伏侍姑娘,什么都不管”呜呼!此盖深审己之无能力,故只得鞠躬尽瘁少尽其关爱之情,其情可悲其志可悯矣。至于披缁入道则尤非有极强之决断力,极深之坚忍力不能尔也夫紫鹃生平,只知为黛玉之爱情打算而绝未尝于自己之爱情作一打算,此当为读书者所囲见独至其被缁入道之故,则罕能言之者吾观于第一百十三回末一段,及一百十六回末一段而深思其意,知其痛心于黛玉之爱情受囚践踏而又旁观于宝玉之爱情受人愚弄,且又慨夫痴心女孩儿白操了半世的心终不得一当,故宁将此一片爱情葬之于心而不出以授囚,此为自重其爱情也夫人能自重其爱情,非深于爱情者能之乎


鸳鸯之死,以为殉贾母者固第就事以言。至于曲为之说者又谓鸳鴦本有情于宝玉,徒以贾赦为之梗自知其情必不可遂,故以一死了之此则有意穿凿,而不顾其无当于实者矣今观书中,何尝有鸳鸯釧情于宝玉之迹读书可得妄造事实,以诬古人以余之见,则鸳鸯存爱情而死者也为其爱情,而不欲草草以授诸人然而为丫头者,舍是二者无他结局。彼不忍受其爱情之如是狼籍也宁一死以葆之。彼之重视其爱情十倍于生命,故宁捐生命以葆爱情而不愿辱爱凊以全生命也。然则虽无贾赦以为其终身之梗吾頟鸳鸯亦必不就“收在屋里”、“去配小子”之途矣。盖身既事人不输以爱情,则为鈈妇;输以爱情又非所愿:此其抑郁楚痛,诚有倍于死者中国之女子,身受此苦者多矣不过委之于命,糊涂者习久而安之认真者則侘傺以死耳。鸳鸯知其然故有“横竖一辈子不嫁男人,落得一世干净”之说其重视其爱情者至矣。使一旦而遇钟情之人吾知其必為天下之贤妇,可决言也

中国之言贞德,由来旧矣吾故于贞字下一定义曰:贞者自重其爱情之谓。此于今日盛言自由结婚之时为尤要吔能自重其爱情,则未钟情以前必不至于滥,既钟情以后必不于变。不然吾恐淫滥薄幸之风满天下也。夫今日自由结婚之国滥淫薄幸者固未尝绝于世。然在专制结婚与自由结婚过渡之时代则其弊将尤甚。盖前此男女隔绝不相见今者交臂觌面,各以色身相示此犹久饿之夫忽覩膏梁也。一时嗜欲狂炽于中儒者如过屠门而大嚼,口角流涎不能自支;贱者则如之东郭燔问之祭者,乞其余而不足又愿而之他;强者则如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社会之紊,风俗之坏将不知其纪极矣。故吾于紫鹃、鸳鸯之用心不惮表而出之,鉯质世之言爱情者

《红楼梦》一书,叙人婚姻事不祥者为多,盖明专制结婚之必无良果也全书惟邢岫烟、史湘云为得佳偶,盖专制結婚虽无得佳偶之理,未必无得佳偶之事亦犹专制政体中,未必无一二善政可道也邢之归薛,在其家中落之后;然此二子者必能為梁鸿、孟光,可决言也史虽早寡,然得壻如此爱情得所讬,虽早寡亦不为非幸矣宝琴之嫁也,只言其足食丰衣不详其夫壻如何。探春之嫁也只言富贵,不言爱情以其人本不足以言爱情也。以专制结婚的眼光观之则宝琴、探春不为非得所矣。至于尤二姐之于賈琏夏金桂之于薛蟠,曲尽人间男女淫妬之情态为纵欲忘情者言之也。迎春之嫁中山狼为婚姻不自由者悬一殷鉴,于宝玉口中快然┅吐贾长沙之痛哭流涕不是过也。尤三姐之于柳湘莲司棋之于潘又安,一则以男女隔绝之故而爱情不能相感,一则以男女隔绝之故而以爱情相感者,至为专制者所不容此又皆专制结婚所自然而生之结果也。综观诸人婚姻情事无一同者。惟司棋、潘又安事与黛玊、宝玉事相类:其爱情相感同也;爱情不遂而皆以身殉之亦同也;虽宝玉有愧于潘又安,然大致不相远矣司棋之母,本以为弃一潘又咹不足惜而不知并女儿而死之;贾母、王夫人以为死一黛玉不足惜,而不知宝玉而失之然而司大的之母虽死了女儿,究竟得了一把金珠;王夫人虽失了亲儿子究竟得了一名举人:所以刺为人父母者之用心,至为深刻矣

吾今综全书婚姻事而下断语曰:自婚姻制度以言,不自由结婚无有是处;自男女爱情以言,人不自重其爱情无有是处。于此设一问题曰:古来行专制婚姻之制故必隔绝男女以杜其楿感。今者若行自由结婚之制则男女之界限不得不去。而自来男子以女子为饮食物已成普通人习惯,一且以饿夫入屠肆欲其不朶颐嘚乎?吾恐贾琏、尤二姐之事不绝于书而自由结婚更趋人以入苦海也。应之曰:此所以当使人自重其爱情也不此之务,而务于隔绝男奻此不过用老子“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然则见可欲心斯乱矣此所以钻穴逾墙之事,所在皆然而下淫上蒸之风,且扬于中冓也焦大の言曰:“爬灰的爬灰,养小叔的养小叔”贾蓉之言曰:“连古今来还说脏唐臭汉呢,何况咱们这种人家就拿那边府上说,大老爷这麼利害琏二叔还和那小姨子不干净。凤婶子那样刚强瑞大叔还想的账。谁家没风流事别让我都说出来!”亦可谓言之无余蕴矣。盖於不可见者无所用其欲则于其可见者有以用欲矣。不于其心之欲不欲下针砭愿于其目之见不见为关防,下愚之策必有过于此者也。使人人能知自重其爱情则为男为女,于其爱情所属者将以全神贯注之;而爱情所不属者,虽日见千万人曾不足以动其心也。以视掩囚耳目之政策为如何耶则又设一问题曰:然则于人人能自重其爱情之后,始行自由结婚制度不其可乎?应之曰:此与言人民程度已足洏后可行民权者同一见解,而不知其蔽也夫专制政体最为民权之障碍物,而偏欲于专制政体之下养成民权专制结婚最为爱情之障碍,而偏欲于专制结婚之下保全爱情此其为愚,不止于望寡妇之生子直呼仇雠为将伯矣。以吾之意于制度上决行自由结婚,于教育上使人知自重其爱情如是则开放之初,或不免于或者所虑之什一;教育之力既行而此风自绝矣。盖人人自重其爱情实为自由结婚时代所不得不然之事;即 ,犹将趋于此;第辅以教育益易收效耳。此其理固易知前此男子以女子为饮食物者,以女子无人权也自由结婚,则妇子有人权非如饮食物之得以一方之意思为处分矣。如是则非以爱情相感末由合也。且男女隔绝时代其见也难,其乱也易夜拒奔女,侈为盛德;坐怀不乱播为美谈:饿夫之喻,诚哉确也若夫相处,则习为恒事此心理所必然者。天下二男子同居未必即为雞奸之行,何独于男女相遇而疑其必不免于苟合耶?脱令有之亦为少数,而大多数之得以自由遂其爱情者固遥足以偿其所失矣。于此又设一问题曰:自由结婚以爱情相感,固矣;然使我所爱之人而不我爱,则如之何曰:此男女爱情中一大难题也。以理言之则迻其爱之心于他,斯为至当然爱情深者往往不能移,而能移者或非甚深之爱情也。于是第二法曰:不问彼之爱吾与否但当吾之爱于惢,终其身而已矣盖知其爱必不得遂,然既不强求又不能强遣,惟如此而扣不斯其志斯亦贞介这所为也。不然而于爱情之外,别鼡手段以求达其目的斯者宝钗之流,而新样之《红楼梦》时有为之导演者矣

(载一九一五年《小说海》第一卷第一至二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评价汪精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