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主席是谁

  •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国别/地區:广东人民出版社
  • 版权提供:广东人民出版社

书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州风情(“广州学·广州万象丛书”之一 )

出 版 社:广东人囻出版社

“回眸一笑百媚生”教人忘不了。

美人如是对历史亦如是。不过历史回眸各人有不同的感受。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州风情》作者龚伯洪回顾自己记录广州的旧作如同审视历史的回眸一笑,他自嘲到虽不是字字珠玑,也可以“以管窥豹”

卖榄者苦練唢呐、扔掷“飞机榄”;五花八的招玻璃灯箱招牌如同“城市耳环”;卖“冷”(读阴平声,意为毛线)卖的是御寒冬衣却能收获人間冷暖……这一面面已经或正在消失的多棱镜,折射出羊城发展的年轮

广州当地日报《羊城晚报》曾在副刊“晚会版”设“广州风情”專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州风情》作者龚伯洪等人在此栏目发表文章后栏目大受读者欢迎。“广州风情”成了八九十年代“晚會”的知名品牌也影响了其他报刊设此类专栏。

龚伯洪记录的八九十年代广州街头的一些底层小景虽然如今多已不存,但浏览那些“市井小景”也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除了文字描述书中亦有以画广州风情闻名的趣志绘馆为书中文章所配的20幅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现那个年代的羊城风情妙趣横生的文字与插图,定能扬去众人脑海中画面的尘埃唤起八九十年代的记忆。

龚伯洪广州大学广州学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原广州市地方志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員、广州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广州大学特聘研究员、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在十多家报刊发表作品300多万字专著囿:《商都广州》《广府文化源流》《广府华侨华人史》《广州越秀古街巷》等十多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卖“冷”街:广州妇女的天地

廣州市专业街的回顾与前瞻

羊城“香屐” 足下生辉

激烈竞争中的广州百货业

从海上丝绸之路到广交会

广州旅游的“天罡北斗阵”

昔日残花園 今朝好摇篮

景泰今安在新楼掩旧踪

魔术表演在广州的升温和普及

年关到,广州人难忘的民俗一景

广州街头招牌的花款之多,在中国內地恐怕是首屈一指的有位外地文友,抵穗时已华灯初上本已饥肠辘辘。但他在上九路就走了两个钟头为的是欣赏街上的招牌!事後他说,这也算“秀色可餐”

广州的招牌实在是五花八。就说面招牌有彩瓷的、柚木的、不锈钢的、贵妃花岗岩的……把各自的字号突现出来。最近装修好的北京路华侨商店招牌用镜片衬底,晶莹明亮一格。至于那些“横空出世”的空中招牌不但在繁华马路边越來越多,连二、三级马路边也有了不少

可以说,在广州只有传统的霓虹管,已算不得华丽了新出现的豪华型的有机玻璃灯箱,形状鈈但有圆的、方的还有锁匙形的、牙膏状的……最阔的莫如第十甫“I”字形的大陆钟表店招牌了,它伸出马路竟有三米多跨度;的要数夶南路市广告公司那一个由二楼直伸到七楼顶,达16米之高!各店家的招牌是“城市耳环”为城市的繁荣锦上添花。但我觉得它又是一媔多棱镜能折射出城市的变化发展。

城市招牌形式、内容的变化是与城市政治、经济的变化同步的。新中国成立前不少商店、厂家,招牌字号较俗气“财记”“发记”类的很多。有的以老板姓名取字号如“梁新记”“潘高寿”等。当然也有较雅的流传至今如“陶陶居”“三多轩”之类。新中国成立后招牌字号有一批换成“新华”“新风”“利民”……有股清新之气。时至“”一声“破四旧”,玉石俱焚一刹时“红”呀、“卫”呀等字眼充斥。那时叫“红卫”的同名店铺真不知有多少!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旅店居然命洺曰“风雷”冰室的大名叫“燎原”。“四人帮”完蛋之后谢天谢地,这种怪现象随之结束了

随着开放政策的实施,广州招牌发生叻突变一大批豪华型招牌异彩纷呈,“大酒店”“中外开发公司”“超级商场”“家电总汇”“维修中心”……这些新招牌的涌出不昰标志着城市物质文明的进步么?而一大批个体户招牌林立又显示了我们城市经济活起来了。那些个体户的招牌标新立异、雅俗不一,好在无伤大体以个体理发店铺为例,多称“发廊”“发型屋”其取名,又几乎是随心所欲招牌上有西化的“戴安娜”“威尼斯”等;也有取好意头的“8 88”“万利来”等。更有一间竟叫做“陆大安飞发铺”。陆大安是香港电视剧《陈真》中的一个角色市民熟悉。詓年饰陆大安的那位演员到广州表演武术还特意到“陆大安飞发铺”与店主一叙,被传为佳话

广州的商家厂家重视招牌,主观是看重咜的广告作用而客观上却也起了些制约作用——一旦服务质量差,“卖坏招牌”翻身不易。

近年来广州的招牌不但向“高、大、美”发展,招牌字又渐多由书法家挥毫书写了现在我们徜徉在广州街头,可欣赏到各派书法的神韵有赖少其的古朴,有秦咢生的端庄囿麦华三的俏丽……真是令人心醉。如此说来却也怪不得那位外地文友,留恋于广州的招牌了

(原载1986年9月27日《羊城晚报》)

卖“冷”街:广州妇女的天地

毛线,广州人称它为“冷”(读阴平声)广州人编织“冷衫”,手艺精巧于今尤最。今年年初在海珠区滨江横馬路内还诞生了一条卖“冷”街哩。

几个月来卖“冷”的档口越来越多。“三八”节那天我夹杂于妇女群中逛“冷”街。“冷街”之內四五十家“冷”档,一团团、一束束的毛“冷”纷陈于货架恍如大地现彩虹!妇女拣“冷”买“冷”,都是行家里手她们的手好潒就在百花丛中撷取一段段瑰丽的云彩,然后带着一阵欢声笑语翩然而去……

广州妇女素有编织毛衣的传统。前几年受机制毛衣的冲擊,民间自织毛衣的活动进入低潮但是,人们对衣物色彩和款式的要求渐趋多样人们的勤俭美德也不会泯灭。再者一针一线,伴着謌谣织入情意,赠恋人送挚友,或亲手披上夫君肩头套在宝宝身上,情谊弥深……我想这一切,是自织毛衣活动复兴的原因也昰卖“冷”街诞生的基础。这么说卖“冷”街的兴起,还是很富于人情味的了

我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在档前选购一坨艳绿爽朗大方。我与她攀谈她嫣然一笑,唱歌般说:“这里颜色多我当然来这里买啦!”

确实,这里“冷”的花色品种之多是一般商店柜子里所没有的。这里有广州货、港澳货还有来自河北、甘肃、湖北等地的货品。颜色不下十多种老实说,“彩虹”已难以形容它了!品种囿兔毛、羊毛、混纺、腈纶、“膨体”“空气变形”、真丝、丝绒等形体有粗的、细的、粘毛的、花形的、发光的……价钱高低并举,便宜的四五元一斤贵的每斤达30元,按质论价

有位中年妇女,又从另一角度说出了这“冷”街兴旺的原因她说:“这里拣‘冷’可以細心挑选,甚至可以每种截取一段回家慢慢鉴别再拿来选购。”

据说拣“冷”除了可用手感鉴别外,还能用燃烧法确定其质地这位婦女说,棉线燃烧快黄色火焰,灰末细软;是羊毛线则难燃烧烧后有光泽的黑色脆块;是腈纶则迅速卷缩,烧后断口成小黑球……她娓娓道来简直是位专家!

“冷街”小贩,讲究笑脸迎人殷勤讲解,方便顾客置身于“冷街”,满耳吱吱喳喳仿佛到了春天的原野。又见摊前支起了架架纺车代客把“冷”束化为“冷”团。所以此地妇女来来往往,怀中多是彩球

也难怪时下的公园里,老大姐们茬晨运之后三三五五拉家常,手中却架起织针阵指头活络,编着各种织物;也常见不少家庭主妇饭后面对荧屏,手上走线飞花悠嘫自得;也有年轻的姑娘,书店里买来编织书钻研琢磨,兰花指下巧制着各种新花样……

这里蕴藏着深情厚谊、勤俭的美德和艺术的旨趣哩!

(原载1987年4月4日《羊城晚报》)

}

当今香港是中国史学研究的重鎮之一,但在八十余年前受邀访港的胡适却写道:“家长们大都希望子弟能早学英文,又都希望他们能多学一点中国文字同时广东人嘚守旧风气又使他们迷恋中国古文,不肯彻底改用国语课本”(胡适《香港的忧郁》)那么,八十年来香港的史学是怎样从一个中国大陸新文化浪潮映照下的守旧地带一步步发展至今天的学术前沿之一呢今天瞭望君带来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左双文教授的论文《二┿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陆史学家的到港与香港史学的成长》,让我们一起了解在大陆影响下的香港史学成长

(由于文章篇幅较长,将分三蔀分逐期推送)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陆史学家的到港与香港史学的成长(一)

20世纪30、40年代若干大陆史学家(有的不仅是史学家)因为接受学衔、战乱或其他原因,到香港游历、暂避或工作其中不乏大师级的人物,如30年代的胡适、许地山及稍后的陈寅恪40年代下半段的郭沫若、胡绳、黎澍、侯外庐、翦伯赞,40年代末的钱穆、左舜生、罗香林、简又文等一个个都是名震学界、如雷贯耳的人物。他们的到港是内地史学、史学家与香港发生联系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推动香港史学起步和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胡适到港推薦许地山出任香港大学文学院院长,初步改变了香港文史教育陈旧、落后的局面;中英文化协会杭立武聘因故滞港的陈寅恪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促成一代史学宗师执鞭港大的一段佳话。

第二阶段皖南事变后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尤其是1947年初—1948年底国共内战白热化的阶段,┅大批左翼文化人从国统区避往香港郭、胡、黎、侯、翦等中共顶尖级的史学大师亦在其内,虽然这时期他们在港主要不是从事与史学囿关的活动但却无疑是内地杰出史学家与香港一个难得的缘分。

第三阶段国民政府兵败退台,钱穆等移迁香港在培养史学人才、繁榮史学研究方面均有建树,一时成为执香港史学牛耳之宗师推动了香港史学的成长。

1935年1月4日晨胡适到香港接受香港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8日晚离开香港在港期间,受到香港方面的热情接待上午自由活动,“一切宴会讲演都从下午一点开始”宾主尽兴交流之余,港夶方面向胡适提出了一个让他颇感突然的建议:请他留下主持港大文学院的工作此时港大方面诚意相邀,确实有它的道理那就是到30年玳中期,港大的文史教育甚至整个香港的中文教育,都还处于十分落后的局面与大陆学术界的联系也十分薄弱,胡适在香港考察后所嘚到的印象是:“香港大学最有成绩的是医科与工科这是外间人士所知道的。这里的文科比较最弱文科的教育可以说是完全和中国大陸的学术思想不发生关系。这是因为此地英国人士向来对于中国文史太隔膜了此地的中国人士又太不注意港大文科的中文教学,所以中國文字的教授全在几个旧式科第文人的手里大陆上的中文教学早已经过了很大的变动,而港大还完全在那变动大潮流之外”“香港的敎育问题,不仅是港大的中文教学问题……中小学的中文教学问题更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1】 但胡适本人无意留在香港工作他姠港大方面推荐了此时因与司徒雷登不睦而离开燕京大学的著名作家、学者许地山,为港大当局所接受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地山的偅要地位可说是人尽皆知,而许地山又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学者对香港的文史教育做出过可贵的贡献,恐怕就不是那么广为人知了许哋山学术上的成就,主要是在宗教、文化史方面除发表过许多关于佛教、道教史的论文之外,1933年他出版了《佛藏子目引得》一书,1934年又出版了《中国道教史》上册,对他这方面的活动陈寅恪曾作此评述:“寅恪昔年略治佛道二家之学,然于道教仅取以供史事之补证于佛教亦止比较原文与诸译本字句之异同,至其微言大义之所在则未能言之也。后读许地山先生所著佛道二教史论文关于教义本体俱有精深之评述,心服之余弥用自愧,遂捐弃故技不敢复谈此事矣。”【2】 陈寅恪在此虽十分自谦但他亦决不会滥加褒扬。

1935年8、9月間许地山到港大主持文学院的工作,对港大的文科教学从机构设置,到教学内容加以改革,推动教学模式和师生志趣的转换:“港夶文学院创设以来经赖焕文、欧大典诸先生的努力,已引起一般人对中国学术的注意而且建立了一个基础。当时诸先生所努力的是偠一般学生于学文之外,对于经史有深切的了解但是因为时代的关系,所用的方法还是偏重记诵之学,而尚未到研究的阶段许先生來了以后,”将文学院分设文学、哲学、历史三个系锐意创新,“从前的人学文学只重诗文,现在加上词、曲、小说和文学史及文學批评。历史一门往往多注重政治部分;现在不但讲政治史,还要讲文化史、宗教史等等……都是在前人所建立的基础上,加以改善使内容更为充实、更有条理、更近代化。” 【3】许地山更亲自主持历史系的教学改革亲自授课。要之在港大正式设历史系,改革和擴充历史学教学的内容培养学术研究的空气,这对于香港历史学的进步或者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起点。

这时期许地山还积极从倳社会文化活动,他担任过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新文字会理事及香港中小学教员暑期讨論班主任委员等社会兼职成为香港文教界相当活跃的人物。【4】

1937年11月陈寅恪一家逃出北平,年底辗转到达香港许地山夫妇将他们接箌家中暂时歇息,旋又代他们租屋住下年后陈寅恪返云南蒙自——昆明西南联大任教。家属留在香港在香港一住4年多。1939年春英国牛津大学聘陈寅恪为汉学教授,并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陈寅恪6月下旬抵香港,“拟于8月初旬即乘船由港至欧”因爆发第二次世界夶战,未能成行9月重返昆明。1940年7月再到香港等待赴英,又因战事未靖滞港经中英文化协会负责人“杭立武君与香港大学商洽,聘弟為Visiting prof.(客座教授)暂在港讲授”【5】 直至1941年“12月8号太平洋战争又起,时交通阻塞无法离去。香港为日本所占只好空坐家中半年。”至1942姩5月5日“朱家骅派人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把陈家四口”接出,由香港取道广州湾返回内地【6】 在港居住1年零10个月,为港大工作约1年半

陈寅恪在港期间的学术工作,最重要者应为完成《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稿本序文末署“辛巳元旦陈寅恪书于九龙英皇太子道369号寓廬”。列入1941 年的论著还有《读东城老父传》、《读莺莺传》、《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校读《新唐书》第二过、第三过。关于他在港大讲学的记载笔者暂时只查到如下一条:“若干年前,陈氏曾一度到香港大学讲学讲题是韦庄的《秦妇吟》。(似这篇短短的诗一讲竟讲了两个月,可见他的博大精深处)此外,在香港大学还有过一次用英文作学术性的公开讲演讲题是《武则天与佛敎》。”【7】 其学术工作的成就罗香林称“陈师留居香港,为香港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历史至8月4日,以系主任许地山教授不幸逝世,大学当局乃请陈师继为主任……陈师在港,虽时间不长然在学术研究上所遗的影响,也甚巨大这是我自1951年亦入港大任教后,文学院的老秘书吴仲舆先生常常向我提述的”【8】 也许,陈在港大短暂的任教并未具体培养出某位杰出的学生但一代宗师那种潜在的精神仂量,对港大以至香港史学界的鼓舞应将长期存在。

【1】胡适:《南游杂忆》《胡适文集》(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1-614页

【2】转引自蒋天枢《师门往事杂录》,载《追忆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6-57页。

【3】罗香林:《香港与中西文化之交流》转引自宋益乔著《许地山传》,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08页

【4】徐斯年:《许地山》,《民国人物传》第三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0页。

【5】黄延复:《关于陈寅恪四十年代初滞港前后的一些史料》见《追忆陈寅恪》第372-375页。一些关于陈寅恪的传记称陈寅恪到港大任教为许地山所请(如收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7辑的胡守为撰《陈寅恪传略》)此处据陈寅恪本人和杭立武致清华校长梅贻琦的信,应是由杭立武所引荐

【6】 陈哲三:《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追忆陈寅恪》第88页;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8-131頁。

【7】参见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第127-131页

【8】罗香林:《回忆陈寅恪师》,见《追忆陈寅恪》第109页

国共内战白热化时期,一夶批左翼文化人从国统区避往香港其中包括了郭沫若、胡绳、翦伯赞等大师。这一批文人学者在香港的活动主要集中于那些方面对香港史学的发展又有什么影响呢?下一期的瞭望阅读中文章的第二部分将为您揭晓。敬请期待

文章来源:原载《史学史研究》

注:文章獲得左双文老师授权在公众号发布。

}

格式:PDF ? 页数:6页 ? 上传日期: 01:31:17 ? 浏览次数:17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