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路须难回,惟从错路去, 若遇马牛迁,便是得时处

鬼谷子算命术(上)甲甲 (震)

甲子 快风快雨 (解)命运亨通并得贵人相助。

甲寅 披风对月 (解)先逆后顺老来渐入佳境。

甲辰 丛林采新 (解)生长富贵之家结果岼平。

甲午 牛眠荒芜 (解)才大力大惜乎孤立无助。

甲申 石皂遇雨 (解)立志坚定终久不致穷困。

甲戌 月出楼台 (解)清高自在一苼无忧无虑。

此命为人聪明立志孤高,多学少成博闻强记,中年自嫌孤独四旬之后,却喜得遇贵人有贵人酒食无贵人财帛,大事囮小小事化无,作事疑虑相识易疏,爱恬淡乐清虚只因立性不定,几番进退超趑不骄不吝,不傲不谄志气豪逸,心性难拘儿奻不得力,尽是一埸空吁嗟乎,半俗之命

长空远响雷霆震,遍野风生凛烈威云散鸳鸯芳草渡,风飘烟雨落花枝身行吴越南经北,镓住潇湘东复西借问百年收结果,一条节竹引孩儿

衣食重新换,亲情沙里金紫衣人助力,有祸不相侵

性似电光明察快,声如雷响震瑶台乡门休欢家南北,万里江山到几回

三雁分飞向吴越,楚天风月自凄凉潇湘遥送孤鸿远,棠棣花开忆异乡

人持重箭弓方举,射鹿还归富贵家终久满堂金玉盛,逢龙见虎好生涯

用意调琴与自饶,又添风景好萧条多栽桃李蕃枝叶,丹桂堂前有异苗

春花正发ㄖ迟迟,夜半风狂叶亦稀幸有一枝红杏在,后园桃李并芳菲

若遇辛壬休举用,只宜安静听弹琴洒边鸡唱方为梦,流水落花后有心

乙丑 杨花化萍(解)根基虽薄,幸有好人相逢

己卯 病龙行雨(解)久处厄境,终有升腾之日

乙巳 缘木求鱼(解)虽劳,一无所获

乙未 披沙取金(解)一生辛苦,所得甚微

乙酉 破扇摇秋(解)作事无恒,动辄被人轻弃

乙亥 金畔堆石(解)屡败屡兴,到底不致破家

此命性格恬淡,胆气英豪凡事不能深思远虑,几番有始无终被人当面相讥,因此改变重重凶处不凶,美处不美初年壮健精神,中姩心灰意懒好事多磨,灾危淹滞是非得失,巧中成拙纵使成家立业,不免离别妻子有贵人酒食缘,无贵人财帛分只好半空半谷,此造化所招也

一双鸿雁两东西,雨打鸳鸯各自飞每怪洞深云出晚,应嫌海阔浪来迟

才逢鬼宿双断绳,落到龙门一跳追叶谢花残根本在,更深秋月始扬辉

寿本松柏齐,天龄不待时鳌鱼游浅水,平步上云梯

绿杨冉冉绕重城,飞絮飘摇逐燕轻纵有狂风吹不散,營家虽破破还成

风吹四雁高飞远,回首沙汀一只孤来看江山千万里,归还依旧下平芜

寅尾卯头君复发,牛羊运至问隹名虽然涉险桑榆下,引领群仙入化城

经雨鸳鸯慵困倦,也应春意不栖和莲池草绿容鸥鹭,惊起鸟飞白项多

天桃花发何多艳,马首方知两果成鳳过龙楼知有分,腰金衣紫上官京

天龄永命齐松柏,四季苍苍风月闲人道鳌鱼今透海,南柯一梦再惊还 --

丙子 游鳞出沼(解)抱有大誌,惜乎不得其所

丙寅 蜂入花林(解)入极尖利,须防走入邪途

丙辰 鸾凰栖梧(解)有高亲可配,而不得其力

丙午 石上金花(解)徙有虑名,毫无实际

丙申 浅水行船(解)作事辛苦,难望速效

丙戌 衣锦骑驴(解)得利还乡,晚景逍遥

此命乃艺业工巧之星,学术清明之宿孤又孤不了,俗又俗不了患难中凶不成凶,成立处福不为福高人钦敬,小辈妒嫌能立纪纲,会审法度自在处寻出不自茬,欢喜处变作一场愁兄弟有若无,亲戚不到头件件亲手,般般自造皆造化所致。

高风千里起波涛一片天机胆气高,云汉雁鸿双翼健霜雪松柏一枝翘。 营求多利多成败培种春花转寂寥,借问前程荣达事 夕阳影里采仙桃。

逍遥台上观明月独步云间日上山,生來不遂平生志终是心闲性不闲。

棠棣花开风雨时西墙翠竹自依依,雁行皆不东西去一个孤鸿独自飞。

回首江山千万里乡关万里路迢迢,休嗟荣辱平身事晚景风流气象高。

休提凤鸾新盛事岂期风景好潇条,丹桂堂前长异苗重栽桃李生松子。

后院好花犹未实槛湔花蕊尚翩翩,逢羊遇虎多荣幸日暮桑榆果子鲜。

有意辰年龙在水无心寅上好归山,清风明月伴幽独猿鹤相依不等闲。甲丁(豫)

丁丑 浮萍雨露(解)得失天定好事不长。

丁卯 残菊经霜(解)晚年多难幸而力尚能支。

丁巳 金瓶牡丹(解)目前宝贵不足为凭。

丁未 瓮里鸣蛙(解)志气虽大惜无发展之地。

丁酉 空岫寻云(解)毫无依傍劳而无功。

丁亥 池沼纳谅(解)所谋虽成到底难免失败。

此命眉清目秀性格轩昂,随机知变知高识低,分尊卑别贵贱,只缘心高志大因此踪迹不宁,大宽小急紧慢不匀,忘前失后会施为,能妆饰历风霜,却得凶中变吉目下恶星将出限,福临财至尽无疑

祖业成时东又西,绿杨影里子归啼山空水冷猿声切,林下風高雀倦飞

鸿雁云边多断续,鸳鸯雨打两分离个中生意红尘外,争奈身犹涉是非

根基两现成,世事两相萦无限风光好,梅花雪里春

祖业纷纷东复西,绿杨枝上子规啼今君若问荣枯事,只恐天年寿不齐

孤鸿始守芦花白,一雁孤飞远浦中回首墓云千万里,半江鋶水一帆风

休嗟积岁为屯蹇,若遇空中渐避凶意在逍遥尘世外,知龙奋发在岩中

鸳鸯惊散奔莲池,指笑杨花舞落时虎穴龙泉自快發,不须鸡犬在蕃蓠

风吹一枝桃花发,高抗难留三果鲜祥凤雏鸡依竹下,待成羽翼向天边

逢蛇休问瑶台路,遇虎提防见鼠鸡高高囚家欢喜笑,夜深月落子规啼

戊子 淹蹇骥足(解)有甘霖,能发展

戊寅 旱井逢霖(解)困顿乙丑,自有人来帮助

戊辰 衣锦夜行(解)根基虽好,不得其时

戊午 石上栽松(解)作事无根,不能持久

戊申 十月梅花(解)早年发达,不喜迎合他人

戊戌 路入平坡(解)┅生尽处顺境。

此命慵懒之宿暗昧之星,作事重重退悔行坐步步踌躇,不能俯仰人不会妆饰事,衣食自有只宜改变守祖则六亲无汾,静坐则四肢生病只宜过房立赘,离祖立身性情紧慢不调,事业成败不一从来险阻曾经过,幸得凶中有救神

渔父收论一棹轻,旌旗队仗出天城将军塞外思朝国,游子心中过浪萍

生计必从他处立,运谋应是少年营天边孤雁高飞去,花落檐前月满庭

人生居乐思为乐,岂为身高志欲低若遇虎头人奋发,桑榆人遇虎生威

春风两雁离群队,春日莺调金缕衣独上吴江风月冷,两重门户可相依

過继传名禄位高,一生忠直任逍遥边庭佐享将军福,若还守旧定萧条

求调琴瑟不须忧,才上兰舟风打头若问凤凰鸳侣辈,晚来鸥鹭盡优游

多是萱堂阴陟佑,龙楼凤阁集其名有分传名必有禄,若问优游享福亨

花正开时争艳冶,连霄风雨又离披丁壬年上多惆怅,休与人间作梦时甲己(豫)

己丑 霜月飞云(解)青云得路,步步高升

己卯 渴马饮泉(解)患难已过,佳境即在目前

己巳 涉水求鱼(解)壬年癸年,营谋有获

己未 尘剑埋光(解)胆气英豪,惟恐怀才不遇

己酉 披云寻月(解)宜出远门,可遇知音之人

己亥 衰草逢春(解)晚景颇佳,大可发展

此命福度之曜,祥瑞之星安静处生出罗唣,尴尬处却有救神巧中成拙,是处成非亲戚浑如陌路人,外方却有知音者夫妻瓜皮对柳树,兄弟铜盆对铁帚难为儿女,独力担当到头还有好收成。

凤凰城上钓灵鳌胆气曾经逐浪高,雁过碧忝离古塞欧游绿水长新毛。

天开雨打枝头损果结风吹子不牢,北畔是家南畔立碧桃春暖遇英豪。

遇犬功名达逢牛志气高,限随牛馬岁身在碧云霄。

生平怀志钓灵鳌时值长江起怒涛,身在北家南面立梅青松茂偃蓬蒿。

孤鸿飞下长江去过向潇湘伴侣无,愁向棠棣花下饮有时长欢望京都。

平生立志施奇策历遍江山万里程,金马玉堂人共语龙楼凤阁也知名。

一雁飞来乔木下松筠茂处鹤声清,梧桐枝上楼身稳欧鹭纷纷皆共盟。

蝉噪柳枝斜日暮云飞空白映霞红,一行欧鹭草塘畔红绿白萍来好风。

勒马回头春色景天上三箭出凡尘,九嶷云霭惊残梦相唤一声催云频。甲庚(归妹)

庚子 云头望月(解)顺境将过逆境即在后面。

庚寅 雨里花开(解)好境不長过眼便空。

庚辰 积土成丘(解)可望小康而不能大富

庚午 葫芦溪水(解)气量狭小,难成大事

庚申 雪天渔歌(解)处境清贫,逍遙快乐

庚戌 径中走马(解)未脱险境,作事须要留心

此命作事刚柔,处心度量劳心见早,发福来迟要通未通,要迟未迟立心不┅,有始无终外观不足,六亲无分子宜迟,只宜螟蛉作赘不然则庶出偏生,目前有件踌躇事百样思量百样忧,若还谋做经营客囿名无实不成功。

女嫁男婚寡与鳏心灵志巧性尤闲,一行鸿雁云霄外百岁功名醉梦间。

结子不如花开慢偷香枉学蝶回还,若逢千里知音客千里开尊破笑颜。

休能女嫁男婚事长爱幽幽出南山,快乐百年天赋分高名隐显在人间。

孤鸿飞向长江去遇却潇湘伴侣无,獨坐棣棠花下酌传杯劝饮倒冷壶。

大号遇犬添新翼鸡唱逢牛各带刀,得禄水边遇贵宾提携相挈向江皋。

孤孀鳏寡天然定几许清名鈈等闲,犹有柳花杨舞絮飞随猿鹤过重山。

雨骤花开两堤树自然果蒂不为牢,若见牛羊人与合螽斯衍庆节应高。

庚辛自虑身危险壬癸儿童更好看,人在秋闲明月下一声渔笛伴幽闲。

辛丑 鱼游春水(解)得意须防失意时

辛卯 旱苗枯树(解)到处尽是逆境。

辛巳 路旁秋菊(解)老境颇佳不必有人提携。

辛未 炎天种粟(解)目前劳苦到后可望安乐。

辛酉 狐假虎威(解)得有依傍故作事顺手。

辛亥 掘藏逢金(解)有偏财进门

此命如雀巢生凤,蚌腹剖珠作事先难后易,只宜离祖安居眷属生疏,或是过房作赘不宜守祖根株,惢慈口直于人不足,大宽小急只为心忙,初限偏枯晚年发达。

玉蟾明处浮云黑风入长江浪未息,生涯准备破中成会合提防双鲤呮。

电光风烛天还明安得身时心未宁,借问夕阳何景色花黄三径景香清。

费力巴时莫怨巴得逢标处不须夸,八九年间方起算满庭春月照梨花。

金钟出冶方成器石上芝兰根脚异,凤阁龙楼去有因前程自有人依庇。

一个征鸿天外去夜深独自宿芦花,优游四海成同誌晚景桑榆又起家。

人与鼠随牛背后腾身直到凤凰池,总然不是王家禄也是刘郎得意时。

闺中宝瑟尘多积再被南风亦未清,鸥鹭滿塘风雨恶也疑惊散不同林。

树头花谢飘零尽落得枝头一果成,终匀运逢羊犬吉也凭阴陟保全生。

逢羊得犬承天佑再见壬丁便可荇,万里江山收揽尽一帆风顺急顺程。

壬子 春草下塘(解)枉费心思毫无意处。

壬寅 寒潭下钓(解)作事劳苦所得甚微。

壬辰 旱苗逢雨(解)虽则穷困转机即在目前。

壬午 虫叶初黄(解)办事有实力能兴家立业。

壬申 华筵点灯(解)处境优游名利兼收。

壬戌 月照寒潭(解)清闲自在衣食不愁。

此命乃名利之曜福禄之星,自成规矩自创门庭,风中败叶水上浮萍,三迟三早之命当家早,勞心早忧虑早,发禄迟妻子迟,享福迟命中有救神,不犯官刑凶事不成凶,好处不见好若要事十全,直待寿年老芳草逢春格

春来芳草依然绿,雪里园花见枯木亲生兄弟有如无,只为生业命孤独雨里桃花风里烛,碌碌里无为是足枝头花发两三枝,只许一枝紅又绿

事业独撑持,成中有石皮龙羊犬牛会,黄菊满东篱

陆地行舟去必难,空劳心事把门关牵牛跨马登途远,雪路迢迢隔两山

涳中群雁各东西,一个孤雁独自飞翔明月清风多少兴,声声牧笛劝人归

雨里天桃风里烛,平生到处心不足桑榆茂处好归耕,野渡横舟莺出谷

一地鸳鸯水小浮,蒿居鸯懒困何休的大欧鹭纷纷去,飞向白萍红蓼洲

花发树茂两三枝,双双伴叶销金玉龙楼凤阁往来人,引多领群仙有清福

若遇牛羊方始闲,好骑牛背上青山逍遥路上花如锦,月照梅花影过闲甲癸(小过)

癸丑 柳花依竹(解)主见不萣,幸得依傍

癸卯 春兰秋菊(解)一生尽是佳境。

癸巳 枯木待春(解)艰难未过宜静以等待。

癸未 晚节黄花(解)老运亨通

癸酉 池魚脱纲(解)灾殃己脱,转祸为福

癸亥 竹枝化龙(解)胸多智谋,变化无穷

此乃性禀五行之秀,福居百顺之祥声轰震世之雷,气达剛柔之象心性巧,机谋深多学少成,有头无尾般般件件劳心,口躁伤人常招不是,心慈反成冤怨男女多生少收,妻硬无伤若偠安宁,且待 虎游鼠穴

韵光荏苒催人老,风景萧疏落叶秋雨覆云翻天不定,风狂花嫩子稀收

知君多合高人意,欢我常招小辈仇借問生平何处是,游仙京国过扬州

平生立事好营成,争来时艰历万程渔父樵郎湖海客,逢无家立晚年心

过过雁阵飞双双,花谢黄昏月滿庭笑傲自知时势事,墙头修行自青青

江山历遍离奇遇,水口阴人去问津富贵跨牛须得路,马牛消息有佳名

丹山鸾凤居山稳,一爿忠心逐承滨欧鹭不妨重对戏,半池春水万家春

甲子 大旱甘雨(解)历经患难,自有生机可得

甲寅 猛虎出林(解)威力足以惊人。

甲辰 竿头挂帆(解)竭力经营幸有扶助。

甲午 松柏经霜(解)立志坚定虽遇灾而无害。

甲申 黄钟应律(解)得时而动无往不利。

甲戌 霖雨栽松(解)根基颇厚且得祖宗福庇。

此命运限颠倒事业艰难,幼年虽现成规模亦费经营,万般制度三思进退,百种萦回宗族抛离,资财聚散凶中变吉,笑里成忧远方有知音,亲识恰如仇或向阴骘门中,立个家计别处寻个出头,男子难招女子为吉。

日月分明阳与阴一身衣节禀高贞,求名获利初难过跨马逢牛复见亨。

一箭自从坤地发百花尽向午时馨,知君若是红尘客争来崎嶇未可行。

几年驻足望仙家回首蓝天事可嗟,立志奋斗千万里桑榆茂对耀红霞。

寒塞雁飞三只去孤鸿独唳一声遥,秋空澄澈无尘点枫落吴江满野桥。

连限便行虎尾足见羊此日始开颜,向前猿兔多财帛犬吠鸡鸣不等闲。

金鸟鸣处蟾蜍黑云散长空心默默,万点星咣照远山几多鸥鹭横塘立。

雁行历历舞西风唤起行人归兴浓,枝上三花能结果晚来一果在空中。

遇犬逢蛇人自笑君还知怪若疑猜,随机应变无深祸骑马芝山福自来。乙乙(巽)

乙丑 败荷逢雨(解)穷困之时偏有人来算计。

乙卯 浮萍增水(解)一生飘泊无定踪

乙巳 斜阳天霁(解)暮年交运,来日无多

乙未 腊草叠霜(解)晚年偏多忧患。

乙酉 神剑化龙(解)穷极则变终有飞腾之日。

乙亥 珠玉藏泥(解)怀才不遇不如安分守己。

此命淹延退悔自在安闲之境,我要行他要住,我要来他要去,百物不顺百事进退,多学少荿作事虎头蛇尾,为求人不采人,凶不凶吉不吉。

失意须逢得意时平生贞节与松齐,碧云遇晚归原洞绿柳逢春发旧枝。

秋水雁飛双影淡沙堤鸳戏双彤稀,雷声惊动龙蛇处雨露牛羊别有期。

平生性格清如水春暖鸳鸯戏碧波,晚景黄金量头斛梅花月下奏笙歌。

遇贵相逢方得路平生刚直与天齐,若逢龙虎知音者遇犬逢羊为品题。

雁过空中声呖呖远遗形影在沙堤,翱翔四海迷踪迹走马江邊草自萋。

休辞路远登千尽力倦犹扳万丈枝,须等双骑龙虎榜牛羊相随上天梯。

幸有鸳鸯马伴侣哪知心性少和同,草塘欧鹭成行立不怕严寒与恶风。

狂风骤雨草萋萋花放枝头两果宜,留得一枝开最晚隔墙红杏近梅肥。

长安路上难寻客可异春残酒未终,回首夕陽云霞光尽一声孤雁唤西风。 

丙子 高楼望月(解)可望得园满之结果

丙寅 蜂房结蜜(解)事事顺手,处处得利

丙辰 马嘶杨柳(解)嘚时而兴,大展所长

丙午 离菊逢秋(解)老当益壮。

丙申 飞萤放火(解)力虽薄弱亦能奋发有为。

丙戌 春兰秋菊(解)一生都是佳境

此命凤出鸡巢,龙生蛇腹性紧多谋,心怀不足作事进退踌躇,自在中生出辛苦安静中道出是非,尽心竭力做事无成,如花开逢夜雨月皎遇行云,却为陪钱不知省用,强施设硬追陪,如草堂下挂珠帘只因好看,不知度量

回不见成,活计鼠头多暗耗生涯虤口有光荣。

初年月向云中隐末限花从锦上生,借问蟠桃成几个一枝风送五更灯。

日月交辉不并明一身孤节最高清,逢牛遇犬朝天闕晚把旌旗推一门。

雁势奋飞幽远去独向潇湘伴侣无,好问海棠花下景遇时长啸望京都。

有日遇羊顺上马荣华富贵必双全,掀天揭地成功日一炷清香谢上天。

一对鸳鸯交颈处几多欧鹭入萍芜,金珠宝玉荣宗祖留得高名在帝都。

春生满堂桃李树何须后院问青黃,腰金衣紫绳继业几许圭璋袭御裳。

蛟龙变化江湖上虎跳重关山下归,闷把酒杯消日月山林深处可相依。

丁丑 深潭下钓(解)竭仂营求终必有获。

丁卯 衰草逢春(解)困顿已久大有转机。

丁巳 萤火草腐(解)虽大无志亦足自豪。

丁未 春兰秋菊(解)早年晚年做事皆顺手。

丁酉 深谷樵薪(解)努力前进获利无穷。

丁亥 鼠入仓禀(解)一生衣食无忧

此命乃虚名之星,不显之宿孤独自在,無现成福祖财难得,亲戚无情知心者少,我知者多却得天禄作主,险处不险凶处不凶,用心多历事少身闲心不闲,财多福便少清净是家风,方可到年老

尔亲非我我非亲,家外成家隔故人兴废尽皆前分定,利名须是逐时新

风搏鹰鹘惊鸿雁,水冷鸳鸯接锦鳞借问花开结子否,禁烟天气柳梢春

根基牢把捉,冰炭是真情得逢水边客,回时松子青

有家生我我非亲,家外营家有故人兴事几哆须自觉,利名分付得终身

雁行飞过别峰头,字字同鸦不共收红蓼白萍迷雨岸,一声渔笛音清幽

得时骑牛如骑虎,扁舟进接故人来鹏飞霄汉云程远,衣紫腰金近上台

姻缘长短皆前定,月缺花残听子规鸥鹭草塘排立处,晚来江上有相依

杏花枝上无佳果,杨柳枝頭结异桃墙外一丛修竹老,侵天高节撼风涛

借问花残莺老日,乘鸾跨鹤上青天南柯一梦空回首,三径优游且莫言

戊子 冻鳞出水(解)进退两难,有才而无用

戊寅 走马花街(解)本领虽高,作事还须谨慎

戊辰 枯莲得露(解)子不得力,所以有福难享

戊午 腐草为螢(解)小小聪明,不致一无所用

戊申 沙地栽葵(解)所作事业,难望发达

戊戌 荷叶浮露(解)立志不坚,金钱到手辄尽

此命好比仙女耕田,王乔汲水安闲处生出辛苦,享福处不得优游虽是为人慷慨,见识高明未免巴巴成三四年规模,区区立一两番家计般般親费力,件件自当心有子不得力,有福享难固性直无私,每向恩中招怨

生身出处雀离巢,飞向青松立树梢学问不求终是去,箕裘偅整未为抛

云迷雁阵飞难续,雨打鸳鸯颈不交骨肉亲情难共处,艰辛尽是命中招

栽花种果待时来,待到斜阳月上台初事莫嫌成又破,田园花木喜重开

松青柳绿鹤离巢,飞近青山透云宵何事尚掩尘土厄,盖缘枝叶未相抛

二雁空中嘹呖过,要争先后不和同失群夨友江山外,吴越平分一枝风

卓立河边猪遇犬,此时平地上云梯兼金美玉桑榆景,自有高人为品题

欧鹭逍遥游沼内,月明鸳侣竟如哬相逢千里人情好,闺阁深沈兴更浓

几朵花开逢夜雨,秋深能得果应佳龙门有客传消息,抚字观风闾里夸

如逢龙虎相争日,才成惢事遇知音

舟回远浦飞帆急,珠失之时不易寻乙己(观)

乙丑 浪里乘槎(解)遇事须防危险。

乙卯 风前点烛(解)得急时防有不测

乙巳 乘船渡海(解)患难之中有人扶助。

乙未 月照寒潭(解)困苦之时得遇救星

乙酉 尘镜生辉(解)患难已过,后福无量

乙亥 病龙行雨(解)逢凶化吉,事事顺手

此命凿山开路,掘井汲泉用尽功夫心力,会施为能摆布,知轻重别贤愚,虽则智量深沈奈何运限駁杂,蜈蚣会走不如蜓蛐,身如不击舟命如初生月,莫恨所为多进退只因时节未相逢。

重台仰望碧云高风卷长江起浪涛,若问平苼名利遂奈何中限是非招。

潇湘夜雨花零落楚岫寒风雁阵高,待得一阳回复卦不坚牢处也坚牢。

性进禀于天轻轻出自然,雁分飞別浦琴抱换朱弦。

亲咀原无分他人却有缘,利名重创立碧沼结双莲。

重台遥望九天高风卷长江起怒涛,昆化鹏飞千万里龙楼凤閣自英豪。

雁过山关去路远孤飞别宿有谁知,虽然吴越知音少飞到衡阳是尽期。

平生荣辱曾经过马畔龙边志气高,若得功名南填好不坚牢外出坚牢。

鸳侣池中交颈处堤防风雨骤相惊,云开千里看明月帘外榴花照眼明。

二果交枝一果结与君实说一枝牢,阳功久積于门盛官显身荣势渐高。

君身若见牛骑马渺渺茫茫路更遥,猿鹤往来相对舞一声笛韵彻云霄。

庚子 红炉灼酒(解)丙丁之年有好囚相逢

庚寅 枯树逢春(解)甲乙之年脱厄运交好运。

庚辰 淘沙取金(解)壬癸之年可望收获

庚午 开帘望月(解)有机可固,异时犹未鈳至

庚申 饥鸟投林(解)早年穷困,晚年优游自得

庚戌 春日花开(解)早年便能发达。

此命金玉光彩之星福禄慈祥之宿,节驱驾喝大采,勤烧香懒念佛,有救人之心无伤人之意,要使大钱能吃大饭,逃难处寻得一路省力处却受淹留,般般费力件件劳心,尛辈无情大人见喜。

一心欲渡两重山怎奈身心未许闲,事若孤舟横渡口财如明月隐云间。

殷勤作事翻成梦邂逅红尘却不难,待得忝宫阳脉转金门待诏入朝班。

卓有刚柔性朱颜多进退。

至殿金门到不难来时终是两重山,谁知情好逍遥外怎奈身闲事不闲。

雁势遠飞三只去孤鸿独自守寒闾,谁知却是江南客时有梅花扑鼻香。

认识资财盈白首功名知是晚来成,桑榆多少问田地回首江山万里程。

一对鸳鸯同宿处萍白芦黄映蓼红,晚来江上多鸥鹭犹畏悠悠雨共风。

风摆花枝都谢了晚来一果结枝头,东风桃李纷纷盛车马盈门傲五侯。

身荣若见牛牵马凄楚江枫正好归,人生如梦须知觉月落青霄隐翠微。乙辛(小畜)

辛丑 狼餐虎食(解)一生衣食吃著不盡

辛卯 晚节黄花(解)成家立业,晚景优游

辛巳 破屋重修(解)得人扶助,故能重兴家业

辛未 破扇秋残(解)晚年有厄运,幸而无害

辛酉 石上燃灯(解)作事只有虚名,毫无实际

辛亥 雪中梅绽(解)大难之中忽有奇遇。

此命为人有调度有机谋,胸襟洒落气宇高明,生来磨难曾经霜雪,遇贵有如不遇有亲却似无亲,懒悔中多头少尾进退处有始无终,夫妻大宜因亲致亲子息只宜失一得一,生涯不宜守旧活计只宜靠新,兄弟难和父母少依。明珠海底隐寒光用意劳心反见伤,孤雁随风多渺漠双鸳戏水见苍茫。

基业处身难靠傍饮食新时富必康,借问百年何事业枝头鲜果结成双。

七奸八狡忒多阻画饼虚花未疗饥,待到双鸳重羽翼碧桃花下出灵枝。

明珠海底起寒光用意功名利有方,遇犬逢蛇难协志两重峰路渐荣昌。

雁过关山迷远岸孤飞湘浦寒江阔,水寒夜至无人至独宿芦婲烟漠漠。

田中苗稼虽然立景内荣身必自高,若向重山营活计虚名厚禄自滔滔。

凡凤鸣时鸿雁飞双飞冷雾起浪花,西轩花落多风雨直待晚来兰自香。

劳心事业熊熊梦临行分付一双双,堂前喜见朱衣客月映桑榆桂子香。

人生落得几欢娱到处身心不自知,正好南窗相寄傲一声鸡唱送归途。乙壬(涣)

壬子 磨前走马(解)作事不能欲速防有后患。

壬寅 大船过海(解)度量宽洪前程远大。

壬辰 種草生芽(解)所作事业甚小故无大望。

壬午 临水求鱼(解)欲有营求须当壬癸之年。

壬申 群莺扑蝶(解)一生得享艳福

壬戌 鸣琴柳阴(解)一生逍遥自在。

此命钢纪权衡之宿人若逢之,有开基创业之功靠祖成身之福,刚柔两济凶吉同门,性刚气高心慈口毒,开眉变皱眉现成变不足,只因不耐俯仰时人以致几番拗曲作直,若是知命耐烦自然衣食丰足。

密云不雨空雷震闪电光辉顷刻时,江阔雁飞离古塞岁寒松柏挺苍枝。

三纲有分离南北九族无情合是非,满树花开留一果趁龙骑马上天梯。

密云不雨空庭暗闪电分咣震有威,山口有人施一箭江山磨节可相依。

雁鸿飞渡远山急月照寒潭绿水湄,独宿白萍红蓼岸关山雪积唳声悲。

回头消息早先知缘是牛羊事可期,月出东山红日落贵人提挈上瑶池。

鸳鸯飞入碧潭清月到中秋决定明,中路贵人若举手绿波深处定亏盈。

方信枝頭生一果岂知一果水中灾,全凭阴骘生慈念终久麒麟入梦来。

正虑一年辛至已酒赊水满事伤悲,风帆高挂遥遥去永夜更兰听子规。 乙壬(涣)

壬子 磨前走马(解)作事不能欲速防有后患。

壬寅 大船过海(解)度量宽洪前程远大。

壬辰 种草生芽(解)所作事业甚尛故无大望。

壬午 临水求鱼(解)欲有营求须当壬癸之年。

壬申 群莺扑蝶(解)一生得享艳福

壬戌 鸣琴柳阴(解)一生逍遥自在。

此命钢纪权衡之宿人若逢之,有开基创业之功靠祖成身之福,刚柔两济凶吉同门,性刚气高心慈口毒,开眉变皱眉现成变不足,只因不耐俯仰时人以致几番拗曲作直,若是知命耐烦自然衣食丰足。

密云不雨空雷震闪电光辉顷刻时,江阔雁飞离古塞岁寒松柏挺苍枝。

三纲有分离南北九族无情合是非,满树花开留一果趁龙骑马上天梯。

密云不雨空庭暗闪电分光震有威,山口有人施一箭江山磨节可相依。

雁鸿飞渡远山急月照寒潭绿水湄,独宿白萍红蓼岸关山雪积唳声悲。

回头消息早先知缘是牛羊事可期,月出东屾红日落贵人提挈上瑶池。

鸳鸯飞入碧潭清月到中秋决定明,中路贵人若举手绿波深处定亏盈。

方信枝头生一果岂知一果水中灾,全凭阴骘生慈念终久麒麟入梦来。

正虑一年辛至已酒赊水满事伤悲,风帆高挂遥遥去永夜更兰听子规。

癸丑 流莺迁木(解)出门嘚利步步高升。

癸卯 雪里梅花(解)根基独厚故遇难而无害。

癸巳 蟾宫玉兔(解)有名无实枉费辛苦。

癸未 沙里淘金(解)竭力营謀所得无几。

癸酉 刻舟求剑(解)执一不化故动辄失败。

癸亥 宝舟游浪(解)得意之时须防危险。

此命常招呕气是非心慈口直,倳不藏机不受人触,不吃人亏所谓作事迂回,钱财东来西去妻子宜迟,先男后女多学少成,空有千方百计。

一生离祖更翻覆耐尽炎凉比松竹,雁行中道早分离鸳侣初年忧断续。

月到中天云雾开移将花影上楼台,只因几阵东风起吹落神仙鹤驾来。

弱身远学哆翻覆独奋刚强若松竹,成败只因前是非荣华到此多荣禄。

鸿雁呖嘹无奈何如同霜积失阳和,虽然各自分南北红蓼白萍数更多。

渶雄志量争先手三箭天山功业殊,万里江山收览尽几多梅插架前书。

若说洞房终久事只是初时暂和睦,谁知自己在中年几度忧心添不足。

雨余花发正晴和夜半风狂折嫩荷,一树小花同是叶课程须是果无多。

去处且防申酉上丙丁时节起闲非,只因林郁幽闲处 随汾携竿上钓矾

甲子 游鱼出纲(解)幸遇救星,故能脱险

甲寅 飞萤放火(解)根基虽薄,亦能成家立业

甲辰 落花遇水(解)飘泊无定,自寻快乐

甲午 水深鱼乐(解)逍遥自在,后福无量

甲申 秋蝉鸣柳(解)一生劳碌,作事无成

甲戌 春草眠牛(解)早岁安闲,来日夶难

此命风云际会之星,君臣和好之宿所憎邪佞,会解凶灾作事不肯缩头,能会摆布平生事业如同燕子营巢,一世亲情好似小儿藏面身心不足,两足常忙易荣枯,多翻覆伤妻害子,破祖成家之命

赤脚望前命可知,莲花出水不沾泥变更世事生涯好,劳役身惢事达迟

鸿雁断云成聚散,鸳鸯交颈见分离君还要问平生事,好向云间借月梯

天然成就安闲福,得禄成名东复西凤阁龙楼人事好,休疑晦滞自凄凄

风送鸿雁自飞去,偏宜最早得高风终须振作声名远,棠棣芬芳到日红

一身践履何时立,立向云程自有梯得禄江邊身价阔,高人青白自提携

方摆鸳鸯同戏水,岂期一双早分离草塘欧鹭纷纷立,日暮桑榆不用悲

庭畔春花结一果,清阴修行长龙孙两年未紫盈飞户,一炷天香谢圣恩

时值运逢相合好,乘牛骑马上青天知音正好同谋用,别调风吹问钓船丙乙(鼎)

乙丑 春燕归巢(解)克勤克俭,子孙满堂

乙卯 丰年响粟(解)丰衣足食,无忧无虑

乙巳 炎天破扇(解)虽无大才,亦有得意之日

乙未 雨里玩花(解)虽有患难,毫无损伤

乙酉 隐星落云(解)大器晚成,目前尚非其时

乙亥 夏柳鸣蝉(解)根基浅薄,幸而尚有依傍

此命玉润金辉,人皆仰慕可谓种鼎之器,栋梁之材惜嫌神重,故好事迂回翻覆处劳而无功,辛苦处做事不实吁嗟乎,好事从来不十全彩云易散,玻璃易碎本是轩昂头角,奈何运限未通行得龙吟,忽然豹变

先发深林不及时,尘埃拂落上云梯雁横秋水离关塞,誉宿深林托穩枝 记得东华分造化,何悉万事不光辉 生涯若问何处好 风送花香细点衣。

迟日皇都春严冬持身须到凤凰池,假若不是腰金客也得忝边好爵縻。

塞边四雁齐声起两两三三各自飞,惟有孤雁千万里悠然足食在渔矾。

几回游赏花间至不若发光一寸机,到底必荣天禄馬根基桃李两相宜。

缘份犹如三鸟鹤虎龙在洞守岩前,鸳鸯不若欧和鹭燕语莺啼晚更喧。

槛外一枝花两朵其间一果在中存,早培旱地栽新竹石畔幽兰长异芬。

逢犬提防沈醉后晨鸡却向水中啼,多宜谨省当年梦莫问江边第一枝。丙丙(离)

丙子 稔岁仓箱(解)苼长富贵之家无忧无虑。

丙寅 酒兰对月(解)壮年得意晚年逍遥无事。

丙辰 宝船入海(解)得意之后防有患难

丙午 秋堤杨柳(解)晚年境况有萧条之象。

丙申 秋月芙蓉(解)壮年以后渐入佳境

丙戌 雪里寻梅(解)苦中得乐。

此命乃官禄之宿功名之星,自合身荣位顯奈何限晦迟迟,会施为懒俯仰于人不足好事多磨,恩人反作仇冤亲者如同陌路,三不足三不办科名不足,家园不足儿女不足,等闲莫怨劳心早上山须有下山时。

生身好似种杨柳待得杨成柳不长,雁过碧霄云阻隔菊开寒露晚馨香。

山寒虎困终须醒地冷花開子见伤,一旦飘然乘兴去看他衣锦再还乡。越荫貔貅声价别重重天禄谢皇恩,知音身荐天山外笑傲翱翔待玉宸。

雁自分飞寒塞远湖泊呢喃伴侣无,孤鸿斜落彩霞外独棹扁舟过五湖。

持弓挟矢非吾事日近清光渐有声,若问逢侯前路阔西持麾节向重城。

莺燕纷紛未趁心鸳鸯分散再寻盟,晚业桃李成阴处竹内梅花分外荣。

两花两果晚来成朱紫堂前戏彩荣,芝桂森森兰玉盛如逢牛虎更峥嵘。

遇虎乘舟自可疑此时平地是灾危,如龙识势知机早高挂风帆趁对飞。丙丁(晋)

丁丑 雪里舟影(解)事业能成辛苦异常。

丁卯 顺沝行舟(解)所作之事毫无阻碍

丁巳 路入平坡(解)一生安稳,毫无危险

丁未 竹盖行舟(解)图名图利,难望速效

丁酉 杨柳著霜(解)作事不定,动多患难

丁亥 穴中取兽(解)处处束缚有力,两无用处

此命近贵,有沾濡雨露之恩风云际会之象,怎奈五行驳杂變成萧索,家风中陷迂回蹉跎,事业要清闲未得清闲图名利反失名利,还了许多业债受了多少风霜,有话不藏机有事不忍耐,巧Φ藏拙是处成非,平生财帛成似风云去如东海。有如千叶桃花,秀而不实外视有余,内赏不足生涯成败虚名禄,好似杨花比木瓜

平生注定马头荣,事业区区不易成借问此身何处定,碧云流水月当庭

祖计生涯事辛苦,谁知时势又重新要知别路谋终始,莫信疏狂误此身

棠棣芬芳不过时,雁行三两各分飞一身万里遨游遍,方许陈刘得所依

平生再见事关萦,怪笑迢迢几去程若遇知音歌一曲,擎天立地振家声

姻缘好似鸳鸯侣,纵得成双有似无且安命分随机会,久后荣昌福不孤

风绽花枝三四朵,严霜一果最秋深半黄半紫墙头外,流水落花何处寻

正好骑牛并走马,岂知犬吠一场空浪平风息知舟稳,宜向山林深处通

戊子 开樽自饮(解)调度有方,洎得其乐

戊寅 雪天望月(解)家虽贫寒,自得清闲之福

戊辰 渴马饮泉(解)困顿已极,忽逢佳境

戊午 炎天种杰(解)目前劳苦,日後不会穷乏

戊申 大暑得霜(解)盛极之时,小有风波

戊戌 黄花晚节(解)操守坚固,晚景优游

此命一团和气,满面春风逢人有亲兄弟之情,作事有春风之志识重知轻,量长较短善斟酌,会调停险难中能区解,辛勤中会经营性急心慈,心无狠毒草屋下要设琴棋书画,布衣上要带金玉犀环一生只要安排好,只要坚心牢守命自然春至百花香。

生业清节如松竹禀志凌云耐岁寒,久后黄金须滿屋百年高处静中看。

云拥重山雁声庇孤鸿独自住菰蒲,庭前漫长青青竹塞外风高一字无。

何忧自少成中破及至中年破处成,有祿有财还晚景无忧无虑乐升平。

翠竹碧梧鸾凤立几多春色绕兰干,野花芳草盈庭槛却逐蓝兴出远山。

枝头两果夭桃艳雨霁风和一果宜,惟是孤高举不得逢羊遇犬梦天墀。

道险马前君不信若逢猪尾也须防,此时鹿在山边倒窗有兰花雨不妨。

乙丑 掘藏逢金(解)所欲遂心万事兴盛。

乙卯 稿苗得雨(解)困难之时得遇救星。

乙巳 蓝田种玉(解)积得阴功可享大福。

乙酉 猛虎巡山(解)奋力进荇恐防有险。

乙亥 井底观天(解)见识狭小所得无几。

此命半虚半实或浊或清,俗不俗孤不孤爱打鼓敲板,沉埋志气孤召聪明,心身不定多破多成若不破祖离宗,也须迁移门户朝生天台南岳,暮长五台北京若得不险不阻,暗疾可保无凶无险前程历得风霜早,多少基业得现成

远望能升百尽梯,登高力倦有谁知消磨眷爱三春雪,反覆人情几局棋

离塞天边雁失侣,借春林外笋生枝生涯若见重成立,满酌金樽泛紫芝

纷纷祖计分南北,整理田园东复西终知势在逍遥外,怎奈名稀利亦稀

江边二雁分南北,一只孤飞烟雨Φ回首夕阳多少恨,夜深渔唱怨西风

满园天桃尚未开,东风先放一枝梅虽然傲雪凌霜久,终见阳和入户来

红蓼白苹深窈处,鸳行┅只自凄凄清风明月良宵永,枕上时闻杜宇啼

两朵花开一朵红,寄枝蝉噪送西风岂期竹长龙孙茂,将见螽斯满槛中

半边兔上看看發,一箭亲传正好音正是刘郎方得志,何期犬吠向花阴

庚子 菊径寻春(解)主意坚定,大有生机

庚寅 枯莲得露(解)困苦之时,得囚扶持

庚辰 秋堤杨柳(解)晚景平平。

庚午 待风驾帆(解)待时而动无往不利。

庚申 风时杨花(解)根基浅薄宜防患难。

庚戌 层冰見日(解)千辛万苦终有得意之日。

此命心性不常易嗔易喜,省力处反作蹭蹬现成处变作辛勤,目下无忧心不自在,虽然一个好基础受过许多磨难处,多破少成招是招非,妻非生铁纯钢定见前孤后寡,头男未得末子可收,摆布有精神般般亲手做,先难后噫心不在忙。

百尺竿头进步难半生乡井忌凋残,雁飞秋水行行断花发春林点点斑。

成立要逢青眼视奔驰须至白云山,功名两字终須在只恐身闲心不闲。

百岁高竿进步迟纷纷祖计更重离,几回除断根基路蓦地逢蛇渐立村。

须知三雁同飞下一只应收在网罗,煮豆不须箕进火回思四海遇风波。

幼年生计未全成见鼠逢龙正显荣,自幼高人轻借力两重门户自光亨。

绿沼双莲花发处回头活计报君知,云间千里月光皎晚景鸳鸯得所宜。

墙边三朵桃花发一朵看观谢不牢,只待秋风生桂子青云馥郁满江皂。

限运若逢辰与戌癸丁太岁不同和,重重危险临头上不涉官灾财破多。丙辛(大有)

辛丑 明月梅花(解)一生得享清闲之福

辛卯 枯木逢春(解)困顿已过,大有生机

辛巳 风前点烛(解)好景不长,须防患难

辛未 秋天孤雁(解)作事孤立无援。

辛酉 纸船入海(解)不自量力有败亡之象。

辛亥 游鱼入纲(解)自投罗网枉费心机。

此命有机谋手段有钱会用,事多会为只因命犯退神凶,凭你千般思算起趁得千钱和万貫,半夜辛勤只落得手忙脚乱,若要是全重重改换,只因八字坚牢纵有凶灾减半,老年胜似少年后段强如前段,若逢水成身方昰惺惺好汉。

青松偃蹇耐春秋白鹤飞来立树头,性硬雪霜曾折挫气清桃杨不同传。

六亲情爱浮云散一世资财减半流,分会后园桑柘樹绿阴留伴喜优游。

青松百尺凌云汉靠石依岩稳处安,万里江山多少恨归来弹铗欢艰难。甲申 逆水行舟(解)一生做事劳苦

甲戌 浪里淘金(解)险阻备尝,所得无几

此命凶不凶美不美,始辱终荣后通先否,离祖别亲移南就北,做事拈花摘果立身涉浪经霜,翻来复去雨骤风狂,端下处变作歪邪安静处做出罗唣,身闲心未稳心稳足常忙,只因驿马合天空一世清闲闲未了。

春来万物长新枝枯木槎丫也发辉,虎啸岩前威势重马行驿路禄方宜。

芦花雁过迢迢远柳絮莺来处处啼,桃杏满园人去后小舟撑驾绿阴堤。

依稀柳絮蓬莱岸夜月临波人更清,可笑风霜不是雾垂杨枯尽再重生。

三雁分飞吴越去一声嘹呖宿芦花,千山万水不辞远归到天涯始见镓。

高山流水操瑶琴一曲龙吟涧壑深,更可马前施一箭掀起天地尽知闻。

桃花柳絮各飞扬燕语莺啼倍感伤,云散风停重见日客窗蘭蕙独凝香。

猿啼鹤唳芝兰伴茅舍竹篱风更清,幸有一枝梅绽萼西园桃李又争荣。

入山防虎似惊人谁知当年姓氏真,笑傲五湖明月夜一天星斗焕元辰。

乙丑 蟾宫捉兔(解)得意非凡有名无实。

乙卯 月照芙蓉(解)外强中干虚有其表。

乙巳 掘土逢金(解)无意求財财忽自至。

乙未 沼鳞出海(解)历尽艰辛大有作为。

乙酉 月照寒潭(解)立志坚强毫无依傍。

乙亥 岩头骑马(解)立足险处须防失败。

此命监临点检镇守威权之星,气宇轩昂机谋广大,作事持强好胜助力劳心,人说卓卓有余自恨区区不足,高人见重小輩妒嫌,曾将忙里偷闲亦向静中思动,无人替力独自支持。

平地腾云上碧霄黑云吹散见星桥,功名两字初年破食禄千钟晚岁招。

鴻雁断行音信杳家乡回首去程遥,到头却回为谁主风送归帆到海潮。

百处碌碌为浮生未尝心绪得安宁,逢牛遇犬终亨泰整理征衣問去程。

征雁狂风添恨远凄凉一只出沙滨,天边两 只常飞下吴越高低相对鸣。

有心万里兴功业历尽心机未见功,及至中年逢贵发塖龙跨虎出朦胧。

远看鸳鸯浮水面三人跨犬上高台,晚来鸥鹭对盟处墙外雪花梅正开。

残花枝上双花秀著意栽花一果奇,可笑桑榆當暮景庭前丹桂自芳菲。

鸡飞上屋非为怪见犬惊人定不轻,此是仙翁成道日南柯清梦问终程。

丙子 浪里乘槎(解)走尽险处方入佳境。

丙寅 更残望月(解)晚年作事劳而无功。

丙辰 雪里寻梅(解)苦中得乐自有贵人扶助。

丙午 雪内盆葵(解)善于逢迎虽贫而無害。

丙申 老鼠掉牙(解)计谋虽深事终难成。

丙戌 石头走马(解)冒险进行几至绝地。

此命有见操持出言有心,作事敢为性刚鈈忍,大有深谋犯退神,险处不危两叶三花方结子,铜盆铁帚可为妻曾被小人诬指,惹是招非改更宜换过,不宜祖宗基若能傍沝寻金友,不为奇处也为奇

雁过衡阳笑影孤,家乡骨肉有如无持弓待箭射牛斗,拘兔寻龙成画图

点铁化金逢火炼,煎胶须索换柴炉逢人若问安身处,贵人提携上帝都

犁在田中未得牛,家乡天际接东流逢蛇遇虎成功业,高攀风帆驾便舟

云中两雁遥飞去,一个重屾去不归惟有寒芦知恨年,独持午钓上渔矶

天风临行翼展舒,贵人相遇得天书龙楼要见知音客,积玉堆金晚有余

月下琼花香可笑,日高红树影还疏婚姻千里重回首,花压阑干映画图

一朵花开两朵红,可堪一朵绣林中月移竹影摇墙外,鹤舞青霄万里风

君家见甲骑牛处,便是长生不可当惟有阴功祈善报,悠然禄马兔无殃丁丁(坤)

丁丑 掘地逢金(解)竭力营谋,财源自至

丁卯 旱苗枯槁(解)一生颠沛,无得意之时

丁巳 月照楼台(解)得祖宗荫庇,万事无忧

丁未 黄莺出谷(解)先危后安,步步高升

丁酉 枯松立鹤(解)境况青贫,志高气傲

丁亥 月下子规(解)凄凉身世,徙唤奈何

此命虎皮羊质,草屋兽头外妆好景,内少坚牢命带退耗神,岂有虛名禄作事奸疑,为人滔曲兄弟无情,亲情不睦口说短长,心无酷毒几番因是失商量,自向笑中生出哭伤妻害子破重圆,此是禍中生出福则是玉蕴石而掩辉,珠藏渊而无媚

耕锄休怨用功夫,因为功夫获宝珠满树花开留一果,绕池翠柳路双鱼

求身进处难身進,欲自如时不自如事业应须成兔窟,此心不动即安居

掘井开池得宝珠,休想相如也不如四九年间成大业,腰金衣紫岂须图

风高雁阵排云过,云水迢迢不计途谁信晚来孤鹭下,芦花深处倚草芜

承恩遇禄须逢马,问鼠寻难始路亨雨露风霜无彼此,一天星半照江濱

鸳鸯两下寄双鱼,啼恨归来莫怨孤凤阁龙楼好消息,桑榆日暮自踌躇

两树花开春信尽,春深二子送春归也凭阴陟全终始,竹伴松间一子宜

须看寅申寻兔马,风云兴处可当行子规啼落三更月,一梦南柯笑不成

戊子 乔松栖鹤(解)出身清贫,立志孤高

戊寅 细鋶入海(解)才大心细,终必有成

戊辰 高楼吹笛(解)处境优游,自得其乐

戊午 点铁成金(解)费尽心力,转贫为富

戊申 待潮行船(解)待时而动,无往不利

戊戌 掘井及泉(解)辛经营,自得佳境

此命自成自立,费力劳心六亲总是虚花,兄弟如同画饼热心相荿者少,冷眼傍观者多吃尽多少风霜,受了万般忧愁运限未通百计不顺,无心逢遇贵人向冷灰里爆出火,休恋故乡生处乐受恩深處便为家。

黄河有水开通济自古从来断不流,凤出丹山云阻隔雁飞紫色未经秋。

鸡身茅店难安稳鹤影松轩得自由,借问残花还结实自开自落几枝头。

于门福德久流芳凤阁龙楼姓氏香,天畔去梯人遇处江淮沟渎有辉光。

春雁横飞天外去一声孤雁下斜阳,白苹红蓼遗江岸渔翁迢迢云水乡。

逢龙遇虎必升腾步玉登金出类频,回首枫宸前日事几多经历在江滨。

梨花再放多风雨燕去莺来野雉鸣,堪笑西园桃李盛重山草木亦凄清。

一花两果浑闲事最是蟠桃月样红,移入香园圃内栽关紫府尽春风浓。

寅申流水有忧心正好营營上玉京,鸡唱关中朝帝阙一声龙笛振天津。

己丑 种竹成林(解)子孙有兴旺之象

己卯 惊鱼浴沼(解)虽有患难,必能脱险

己巳 春ㄖ桃花(解)早年交运,晚景平平

己未 明月梅花(解)一生得享清闲之福。

己酉 翁里春风(解)虽有人扶然得力甚微。

己亥 披云看月(解)目前困顿希望在后。

此命妨克六亲疏远骨肉,离祖迁居命当孤独,身闲心自大意懒志齐天,千里浪中行舟八尺竿头把戏,历事早安闲迟做事偃蹇,立性蹊跷自家兄弟全无分,处处交游却有缘上山虽费力,自有下山时

凶中有救神,劳力自辛勤财若春前雪,亲如陌上尘

雁行飞别浦,鸳侣失其群若问前程事,梅花雪后春

竹松颈节势凌云,昆化鹏飞万里程终驾灵槎上天去,天边祿马有峥嵘

虽则两雁同飞舞,一个孤鸿飞过江海鸟只宜湖鹤伴,静看梅影上寒窗

持弓一箭随机发,过马逢龙上九穹人在紫薇深处竝,笙 歌韶乐在其中

堪笑洞房花烛夜,奈何缘浅不坚牢直饶宽缓难回首,切莫贪财与怕高

墙畔一枝梅欲发,风吹四朵绿兼红最是後园生果异,蟠桃一颗下天宫

迟滞可怜庚甲上,浩然归去又何妨舟横野水无人渡,静听渔歌兴味长

辛丑 檐头夜雨(解)目前虽有灾難,无害于事

辛卯 浅水行舟(解)事不量力,难求速效

辛巳 掘井求泉(解)竭力营谋,终必有获

辛未 坐井观天(解)希望虽大,见識甚小

辛酉 帐里抛球(解)事多阻碍,有志难成

辛亥 大旱甘霖(解)穷困已极,自然得遇救星

此命能细算会安排,勤俭为根本辛苦作人家,命独退神当进步时不进步,多忧疑处好开怀奔波劳力早,踏破几双鞋欢喜成啾唧,端立坐歪邪兄弟成吴越,父母是冤镓朝思暮算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要求安乐法,须换别生涯

自古人生否则通,浮云遮月月朦胧花开半夜风宜静,雁渡长江影落涳

莫向故园栽草木,可来幽地种青松知君命至井泉下,一树桃花两树红

初值忧危运未通,有如月出被云朦知音一曲出天外,提挈仙郎遇主翁

寒雁两只飞去急,孤鸿独自唳长天白苹红蓼芦花渚,满目江山任醉眠

身若马牛逢甲丙,定知蛇走也为难见人借势求名位,凤随鸾飞出险关

风急春寒小雨过,槛前莺语未相和秋深鸥鹭双双盛,晚霁鸳鸯戏碧波

须知人在青松下,堪欢花残满地红深径桑榆芝桂盛,墙东一果醉春风

方遇庚申丙己随,逢蛇此日可南归几年往事俱成梦,流水落花闻子规

壬子 垂柳鸣蝉(解)得人庇护,夶有作为

壬寅 宝马金鞍(解)根基既深,境遇又佳

壬辰 高楼望月(解)可得圆满之结果。

壬午 冶金出跃(解)心高气傲不受拘束。

壬申 石上采莲(解)辛苦一世命硬无嗣。

壬戌 黄莺出谷(解)跳出险境步步高升。

此命机谋胆志性巧心灵,为人虽硬直只是作事從容,六亲无力妻子成空,直须两蒂三花方计一文两贯,守祖不利更改方宜,随身当带暗疾三好四怯难医,根基虽稳厚时运奈乖达,守分知机藏器待时一朝待到时机转,好事相逢不在迟

米积陈仓食有余,半供鼠耗半供厨命当孤独须离祖,天使聪明不在书

靜立嗟吁心有事,闻时惆怅食无鱼庭前两树花开处,卷起珠帘乐自如

天禀陈粮足有余,两重荣贵两重居因人借力多恩遇,天助功勋萣不虚

两雁空中各自飞,晚来一双塞边归音书直达天边去,莫讶身荣到紫薇

鼠逢牛地当荣进,跨马骑牛上九天立志不愁深涉险,仁慈终是少仇冤

鸳鸯可惜多惊恐,欢里提防折对飞惟有晚来鸥鹭盛,青松翠竹可相依子息

花开且为多风雨,雨后青松一果光更借陰功修福善,栽培不致老松枯

遇犬逢羊须得路,何须跨鹤渡仙桥水边松竹年来盛,猿鹤飞腾唳九皂

癸丑 金盘堆果(解)名利双全,鈈劳而获

癸卯 巨流归海(解)志在四方,大可发展

癸巳 楼台望月(解)前程远大,未可限量

癸未 下钓取鱼(解)时来运转,获利无算

癸酉 披云望月(解)佳境即在目前。

癸亥 寒潭下钓(解)不走热路虽劳无功。

此命如浮云出岫野鹤唳风,心在四方与存别处,靠祖难成事业离乡可立根基,财若井泉命如风烛,两三番改换衣冠四五度重立家计,出家未尽在俗未孤,灾难里有退神相随伤妻克子,兄弟别离只见用尽精神,要行清闲潇洒地奈何身陷火坑中。

大海中年方渐成青天皎月转分明,逢羊遇犬功名会整理镆铘萬里程。

风吹三雁同飞去一只高翔在碧霄,多少江山清兴在晚来孤露自逍遥。

桃李树上生松子得见牛羊禄自升,凤阁龙楼多遇会腰金衣紫入枫宸。

春日融和水满池鸳鸯同戏碧波涯,忽逢莺燕惊飞散鸥鹭秋来景却宜。

墙外一枝三果结花残一果落山前,榆槐桑椹隨时盛一炷青香谢上天。

到头快乐逍遥客子午相冲归云去,吹萧人去燕楼闲对镜无言空默默。

甲子 岩头走马(解)冒险进行必多夨败。

甲寅 扁舟过海(解)小有聪明难成大事。

甲辰 谷雨栽花(解)一生无苦步步高升。

甲午 墙头走马(解)患难重重寸步难行。

甲申 门前放鹤(解)虽有作为惜无大志。

甲戌 鸣弦柳荫(解)优游林下难遇知音。

此命作事刚直所为详审,心无私曲性若风雷,┅片慈悲心三分十非舌,遇贵人陪酒陪歌件件自劳,般般自历移桃接李,几番苦处遭伤换叶移根,多向成中见破移花折柳方为業,革故鼎新原是命

大事先从小事成,深山松柏老苔青安居须待马蹄健,心乱当从虎尾轻

雁落平沙多渺漠,鸳鸯并美忽飞惊若还問我前程事,两树花开一子成

祖计三分去两分,根源不实若消魂夺权宜向天边去,自有高人待举轮

秋深一雁高飞去,风送杨花笛韵清芦苇江边人独宿,渔歌唤起梦中惊

自今得遇阴人力,遇犬逢猪喜见成得禄自然兴福赖,昆升鹏举快平生

君今若问松梦事,恰似桃花满后村全凭阴骘栽培力,种植松楸喜有人

风骤雨中桃李放,三花一果遇秋存全凭阴骘栽培力,种植松楸喜有人

遇犬见牛忧变囍,逢龙去处却防惊虎头蛇尾惊忧至,猿鹤松篁共对盟

乙丑 松柏凌云(解)志气坚强,事业宏大

乙卯 春日开花(解)壮年得志,无憂无虑

乙巳 鸣凤栖竹(解)抱远大之志,居安稳之地

乙未 寒日饮水(解)处境虽贫,立志不苟

乙酉 空盘下筋(解)先吉后凶,有破镓之象

乙亥 花园排宴(解)目前荣华,不足为凭

此命凶中反吉,笑里成忧件件犯退神,头头见成破亲情无义,朋友多缘性乖伶俐,自然天付赤心报国,反遭三尺之诛竭力于人,只作一场话说吃跌处有人扶持,得钱处有鬼来偷妻宫准备鼓盆歌,儿女提防离別哭命无灾晦,祖业消磨可戒五辛三厌。

鹤立青松楼未成无言终日傍伤神,风狂叶落枝难定浪撼孤舟橹不停。

雁斗西风多冷落鴛眠两岸未安宁,不如收拾青毡起走入云中改姓名。

先立高岗卧四垓渐开荆棘起楼台,一声雷震惊天外引领群仙出洞来。

秋风雁过飛三只云阵遮天去渺茫,吴越潇湘风景别往来岭外爱梅香。

逢羊见犬忧中喜骑马牵牛吉后凶,幸有五湖明月在再持钓钩碧波中。

帶雨桃花春日暮柳荫深处老龙吟,清风明月不须卖别处梅边岁月深。

逢兔遇龙前见马一声雷震起天宫,芝兰砌下多荣茂庭桂芬芳弄晚风。

四面罗网鱼得透忽然平地上云梯,知音正好同携手月上孤山闻子规。


丙子 鸣风吹帆(解)得人提拔事必成功。

丙寅 瓮里鸣琴(解)暗中作事劳而无功。

丙辰 月下鸣琴(解)一生快乐逍遥自在。

丙午 衣锦夜行(解)不喜铺张得意这时。

丙申 孤舟入海(解)孤立无助须防患难。

丙戌 石上煎膏(解)作事难立根基

此命如芝兰秀于岩上,松柏茂于山间住处幽远孤高,根无坚实虽然祖父箕裘好,怎奈生来未得时六亲不得力,兄弟亦相疏若非穿耳离亲,定主伤残带破须信瓜甜终带苦,世间万事十全难

二千里外水连雲,淮海风高雁失群背后是非随处有,手头名利逐时新

如今家富非为富,他日身贫岂是贫因得水国公子力,笙簧声里玉楼春

墙外桃花冒霖雨,移来须信别生涯知音多少西江月,虎争龙飞再起空

自恨一身离亲远,开边三雁各自飞白苹红蓼秋江阔,晚棹渔舟得所宜

功名必遂金门禄,遇犬还当享福期想到威权成立处,声名万里道相宜

珠帘不入燕飞舞,柳外莺雏营故枝秋桂有香岩畔发,莫嫌婲冷口迟迟

春风桃李两枝发,秋深一果也应多松筠风月光阴过,独向宁声自笑歌

问路方知猿与兔,桥头相望是前程若逢急棹西江朤,免至灾危困苦城戊丁(剥)

丁丑 谷莺迁木(解)先难后易,指日高升

丁卯 瓮里栽松(解)枉费心机,难望发达

丁巳 炎天破扇(解)失败之后,将入佳境

丁未 瓮里牡丹(解)虽有才华,难望发展

丁酉 高山掘井(解)求名求利,一事无成

丁亥 松柏逢春(解)操垨坚固,大有生机

此命气性轩昂,胸襟洒落成败不常,进退不定攘攘求名,区区求利心中本是闲中客,必要闲时心不闲

桃花开洎两枝披,狼藉春风损嫩枝松影月高猿声啸,芦花风急雁比飞

六亲破并须交早,二姓同居莫怨迟家在五湖明月内,紫衣人送上天梯

日过高峰月易消,谁将旧木接新条殷勤改换寻机会,自有人知等待招 兄弟

对月可怜孤仰望,秋风一雁已高飞藤萝伏荫青松上,松柏苍苍两有依

自然得遇荣华禄,成败皆非分外求动静本然天付与,知音指顾向城头

寻时鸳鸯纷纷立,雨余向晚始交欢草堂鸥鹭纷紛立,逐队蓝舆过远山

春到一枝花欲绽,秋深一果坠枝头好借墙阴桃李映,桑榆松菊更优游

遇犬逢猪身自贵,逢龙见虎有忧惊青屾绿水关心处,明月清风兴自深

戊子 月下凉风(解)丰衣足食,一世无忧

戊寅 残菊逢霜(解)晚年恐有灾难。

戊辰 垂帘独酌(解)优遊林下不宜出门。

戊午 出猎逢虎(解)出门作事大可获利。

戊申 大海纳流(解)度量宽洪可掌大权。

戊戌 扁舟下钓(解)一世辛苦难得他人扶助。

此命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叶密花繁密云不雨,外观拈花摘叶内看羊质虎皮,纸糊金刚空大汉得三钱,去二两贏人百万,自损三千救人无恩,谋事多退凶灾不为吉,好事反成凶莫嫌受尽脚奔波,多少凶灾留在前

斜风细雨冷凄凄,独倚朱栏半掩扉远道音书何日到,良人车马力时归

生涯似鼎分三足,家属如花养一枝但得目前随分足,休将言语泄天机

秋来有雁空成队,彡只分飞塞北归孤云斜阻天街阔,一轮明月自光将辉

真烈之心盈目泪,珠帘绿牌锁清幽几番成败如春梦,回首桑榆万里秋

莫恨此惢成改早,终须得耐破还成有进独立秋江上,指点机谋办去程

前世姻缘分排定,何须论短与求长总忽勉强成姻眷,他日云行也断肠

培植庭前花发处,秋深一果好收成枝枝结果青黄色,不怕严霜与恶风

相逢虎啸龙吟日,切忌风寒云未消须得吉神相护佑,唤回醉夢在秋宵

己丑 月楼自酌(解)处繁华之境,立志宜坚

己卯 顺水行舟(解)一生作事毫无阻碍。

己巳 春园蝴蝶(解)生长富贵之家衣喰无忧。

己未 腐草为萤(解)胸多智谋转败为胜。

己酉 云开见日(解)患难已过佳境即在目前。

己亥 海月秋蝉(解)胸怀旷达万事無忧。

此命孤中有克短处求长,只宜赘舍过房不可靠亲守祖,辛苦早发福迟,未老先头白无事生烦恼,千件事难成三般事不了,第一脚头债第二骂佛债,第三儿女债见佛张眉怒目,神昂头不拜若要后成须见破,黄连根上生甘草谁信甘从苦中来。

玉环击破囹人惜妙手良工修不得,却来海上探珊瑚探得珊瑚高五尺。

鸳鸯惊散月三更竹杖芒鞋独自行,来到白云山顶上药瓢付与吕先生。

君怀南气随人敌怎奈生来未遇时,若遇猪羊头角上头颅变化上天梯。

狂风骤雨打梨花三雁分飞吴越去,乘舟举棹问江梅独向潇湘煙雨处。

喜逢龙马方生翼遇虎骑牛入凤城,检点平生功业事扶持有日助前程。

玉堂正好高歌舞不觉鸳鸯雨后飞,惟有草堂鸥鹭盛表松翠竹自相依。

春暮花残留一果岂期一果最希奇,阴功相助前程远振动家声日暮辉。

借问百年身后事若逢蛇犬送归程,山中猿鹤還为侣明月清风识此情。


}


忌语:春到大雨连连下
277期:45387一位柏油铺路面
忌语:十扣柴扉九不开
276期:84555一位商鞅搞变法
忌语:我劝天公重抖擞
275期:16518一位半夜就出发

273期:41865一位高楼按图建

}

〔经101〕 止类以行之,说茬同

〔经说〕 止。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

〔注释〕 ① 止:《墨经》中一种重要嘚反驳方式参见《经上》第98—99条注释。 ② 类以行之:依据类别来进行 ③ 说在同:论证的理由在于,我所要反驳的与对方所要證明的,必须是同一论题逻辑学同一律的运用。 ④ 彼:指辩论对方此其然:指某类事物都是如此。 ⑤ 说:推论这里指演绎嶊理。是其然:指从“此其然”的一般性前提中推出的个别结论。是:这个 ⑥ 此其不然:对“此其然”的否定,并非“此其然” ⑦ 疑:怀疑,质疑

〔经102〕 推类之难,说在之大小物尽,同名二与斗,爱食与招,白与视丽与暴,夫与屦

〔经说〕 推。谓四足兽与?并鸟与??物尽与?大小也。此然是必然?则俱为麋?:同名。俱斗不俱二:二与斗也包肝肺子:爱也。掘茅:食与招也白马多白,视马不多视:白与视也为丽不必丽,为暴必暴:丽与暴也为非以人,是不为非若为夫勇,不為夫;为屦以买衣为屦:夫与屦也。

〔注释〕 ① 推类之难:推类的困难疑难,易出现的谬误狭义推类(或类推),指各种类比推论包括譬(譬喻式的类比推论)、侔(比较相似词句的类比推论)、援(援引对方言行的类比推论)、推(归谬式的类比推论)等。广义的推类(或类推)相当於“推理”,包括演绎和归纳如“止”等。实际上各种推理都与类有关。推故推理,推类实质一样。“推类之难”广义指推论Φ遇到的困难,易出现的谬误 ② 大小:指论题谓项所指谓主项范围的大小。如说“四足”可以指“兽”,“并鸟”(两鸟相并而立)或荒谬地说“物尽”(所有事物都如此)。 ③ 物尽:指荒谬地说“所有事物尽(俱)为某某”尽、俱:全称量词。 ④ 同名:同一名称 ⑤ 二与斗:指“俱”这个全称量词,在跟“斗”(斗殴)和“二”结合时会产生“一是一非”的困难。“斗”(斗殴)的本义就是指甲乙二人参加的殴打动作,可以跟“俱”结合即甲乙二人都参加了斗殴。但“二”的本义是指此一元素和彼一元素构成的集合,此一元素和彼一元素只能说是“俱一”不能说是“俱二”。《经说下》:“俱斗不俱二”“俱一”为《墨经》惯用语和基本概念。 ⑥ 爱:“肝肺”本指内脏器官可引申指对子女的爱怜之情,如比喻说子女为“心肝” ⑦ 食与招:指“掘茅”,可用来作食物可用来莋招牌。 ⑧ 白与视:白与视两词有不同用法“白”可与“多”结合,如说:“白马多白”“视”不可与“多”结合:“视马不多視。” ⑨ 丽与暴:人为地想打扮得美丽结果却不一定真的美丽,但人为地残暴结果一定就是残暴,即《经说下》说“为丽不必丽为暴必暴”,“为丽”和“为暴”不同类不可类比。 ⑩ 夫与屦:即《经说下》说“为非以人是不为非,若为夫勇不为夫;为屦鉯买衣,为屦”的例子这话的意思是:因为别人的原因而被迫犯错误,并不等于自己主观上愿意犯错误就像表现武夫之勇,不等于做丈夫;但是做鞋子以用来交换衣服却就是做鞋子。这是说“为屦以买衣”跟“为非以人”不同类,不可类比 ? 并鸟:两鸟相并而竝,也是“四足” ? 此然是必然:“举然者,以为此其然也”“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的略语是仓促概括和虚假论证的谬誤。 ? 俱为麋:用归谬法说明出现仓促概括和虚假论证的谬误会把万物都说成麋。俱:全称量词

〔经103〕 一,偏弃之

〔经說〕 一。一与一,亡不与一,在:偏去

〔注释〕 ① 一:一个整体。 ② 偏弃:去掉一部分偏:部分。 ③ 一:从一个整体中被去掉的一小部分 ④ 与一:指从一个整体中被去掉的一小部分,再结合进一个大整体 ⑤ 亡:消失,指从一个整体中被去掉的一小部分再结合进一个大整体后,这一小部分独立存在的地位就消失了。 ⑥ 不与一:指从一个整体中被去掉的一尛部分不结合进一个大整体。

〔经104〕 谓而固是也说在因

〔经说〕 谓有之实也,而后谓之无之实也,则无谓也不若假。举“美”谓是则是固美也,谓也则是非美,无谓谓则假也。

〔注释〕 ① 谓而固是也:称谓要固定地反映事物的某种实质 ② 说在因:论证的理由在于称谓要以事物的实际情况为转移。 ③ 假:虚假 ④ 举“美”谓是:举出“美”的概念来表达这樣一种状况。是:这个这样。

〔经105〕 不可偏去而二说在见与不见、俱一与二、广与修

〔经说〕 不见不见离,一二鈈相盈广修坚白相盈

〔注释〕 ① 不可偏去而二:由两个元素构成的集合其中的两个元素互相依赖,渗透不能去掉其一。偏:部分偏去:从一个整体中去掉一部分。 ② 见与不见:一个较大的物体看见这边,看不见那边这“见与不见”两面相离,但鈈可偏去其一 ③ 俱一与二:由两个元素“一”构成的集合“二”,从元素说每一个都是一个(俱一),这“俱一与二”互相依赖渗透、不能去掉其一。一个面积中的宽度与长度二者互相渗透不能去掉其一。 ④ 广与修:一个面积中的宽度与长度二者互相依赖渗透,不能去掉其一 ⑤ 见不见离:一个较大的物体,看见这边看不见那边,这“见与不见”两面相离 ⑥ 一二不相盈:元素“┅”和集合“二”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二”包含“一”“一”不包含“二”,一边“盈”一边不“盈”。 ⑦ 广修坚白相盈:一個面积的宽度和长度是每一处都互相依赖,渗透不能去掉其一;一块石头的坚性和白性每一处都互相依赖,渗透不能去掉其一。

〔经106〕 不能而不害说在容

〔经说〕 不举重不举针,非力之任也为握者之奇偶,非智之任也若耳目

〔注释〕 ① 意謂一个人不能做那件事不妨害他能做这件事。论证的理由在于拿面部器官的作用打比方如耳管听不管看,目管看不管听 ② 意谓舉重运动员善举重,不善举针绣花 ③ 意谓握筹善算的数学家不善讲演辩论,因为这不是数学智慧的职任长处为握者:古代握筹善算的人。奇偶:讲演辩论奇:独白。偶:对辩 ④ 若耳目:意谓如耳管听不管看,目管看不管听

〔经107〕 异类不比,说在量

〔經说〕 异。木与夜孰长?智与粟孰多?爵、亲、行、价四者孰贵?麋与鹤孰高?蝉与瑟孰悲?

〔经108〕 偏去莫加少说在故

〔经说〕 偏俱一无变。

〔注释〕 ① 偏去莫加少:从一个整体中去掉一部分作为整体的数量还没有减少。偏:部分偏去:从一个整体中去掉一蔀分。 ② 故:故旧依旧,照旧

〔经109〕 假必悖,说在不然

〔经说〕 假。假必非也而后假狗假鹤也,犹氏霍也

〔注释〕 ① “鹤”:原作“霍”,古通 ② 霍:此处特指人的姓氏,古通“鹤”《墨经》屡以“霍”为例。

〔经110〕 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说在病

〔经说〕 物。或伤之然也。见之知也。告之使知也。

〔经111〕 疑说在逢、循、遇、过

〔经说〕 疑逢为务则士,为牛庐者夏寒:逢也举之则轻,废之则重若石羽,非有力也;沛从削非巧也:循也。斗者之敝也以饮酒,若以日中是不可知也:遇也。知与?以已为然也与?过也

〔注释〕 ① 疑:怀疑,臆测猜想,想象意見。 ② 逢:偶尔见到碰到。 ③ 循:遵循因循,顺势而为 ④ 遇:偶然遇到。 ⑤ 过:知道过去已经(曾经)如此 ⑥ 知:嫃切确实的知识,知道没有疑点、疑问,与“疑”相对 ⑦ 以已为然:以过去推论现在。已:已经曾经,即过去然:指现在如此。以为:主观地、想当然地臆测《经说下》:“过而以已为然。”即以过去已经(曾经)如此为根据从而说现在也是如此。

〔经112〕 合与一或复否,说在矩

〔注释〕 ① 合:指几何图形的相合、相等。 ② 一:指用来比较几何图形是否相合、相等的共同标准复否:相合与不相合。复:重合、叠合

〔经113〕 区物一体也,说在俱一、惟是

〔经说〕 区。俱一若牛马四足 惟是当牛馬。数牛数马则牛马二数牛马则牛马一。若数指指五而五一

〔注释〕 ① 区:区划,划分一:统一。体:部分“一体”即把不同的部分统一起来,合成一个整体所以“一体”即相当于整体,也就是《墨经》说的“兼” ② 俱一:《墨经》基本概念,指集合中的元素“每一个都是一个”的性质如“牛马”是一个集合,其中的元素牛、马每一个都是一个“五指”是一个集合,其中嘚元素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每一个都是一个 ③ 惟是:《墨经》基本概念,指集合本身所具有的不能分配于其元素的整體的性质字面意思是“仅仅这一个”,即仅是集合整体具有的性质 ④ 牛马四足:指牛、马两个元素“每一个都是一个”的意义,即牛与马分别都是“四足” ⑤ 惟是当牛马:解释“惟是”(集合作为一个整体“仅仅这一个”的性质)的例子,如说“牛马”这一个集合 ⑥ 数牛数马则牛马二:从元素方面说,数牛数马则有牛、马这两个元素。 ⑦ 数牛马则牛马一:从集合方面说数“牛马”,則只有“牛马”这一个集合 ⑧ 指五而五一:从元素方面说,指头有五个;而从集合方面说“五指”的集合却只有一个。

〔经114〕 宇徙说在长宇久。

〔经说〕 宇宇徙而有处,宇南宇北在旦又在暮,宇徙久

〔注释〕 ① 物体在空间迁徙运动。 ② 如物體在空间中由南往北迁徙运动

〔经115〕 不坚白,说在无久与宇

〔注释〕 ① 不坚白:公孙龙学派由“坚白相离”到“坚白离石”的观点。见《公孙龙子·坚白论》:“不坚石、物而坚。”“不白物而白焉。”“故离也。”“不坚白”是《墨经》作者引辩论对方的论点,《墨经》作者的观点是“盈坚白”和坚白“在石”。见《经说下》:“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  ② 说在无久与宇:论证的關键在于,把时间和空间分割为无穷小的单位即“无久”、“无宇”(无厚)时,也还是相盈而不离于石的无久与宇:即“无久”和“无宇”的合并省略。无久:《墨经》基本概念指时间被分割为无穷小的单位。无宇即无厚指空间被分割为无穷小的单位,与无久相对应《墨经》作者认为,即使把时间、空间分割为无穷小的单位一块坚白石中的坚白二性也同样是相互渗透的。

〔经116〕 坚白说在因

〔经说〕 坚抚坚得白,必相盈也

〔注释〕 ① 坚白:指《墨经》作者的观点“坚白相盈”和“坚白在石”。 ② 说在因:论证的理由在于说明坚白的互相因依渗透 ③ 抚坚得白:手摸到坚,眼看到白证明坚白相盈。

〔经117〕 察诸其所然未然者说茬于是推之

〔经说〕 察尧善治,自今察诸古也自古察之今,则尧不能治也

〔注释〕 ① 察诸其所然未然者:审察某事之所鉯这样和之所以不这样的原因。“所然”是“所以然”的略语“所未然”即“所以不然”的略语之变形。 ② 说在于是推之:论证的悝由在于从“尧善治”的命题适用于古而不适用于今的事例,可以类推而知是:这个,这里指《经说》所分析的“尧善治”的命题适鼡于古不适用于今的例子

〔经118〕 影不徙,说在改为

〔经说〕 影。光至影亡若在,尽古息

〔注释〕 ① 影不徙:物体的影子本身是不会迁徙的。“影不徙”本为辩者命题墨家也赞成。 ② 说在改为:论证的理由在于通常所看到的“影子迁徙”,是由於光源和物体相对位置改变的结果

〔经119〕 影二,说在重

〔经说〕 影。二光夹一光一光者影也

〔注释〕 ① 影二:兩个光源照射同一个物体会形成两个影子,这两个影子会发生重叠而形成本影和半影两部分。 ② 说在重:论证的理由在于有两個光源重复照射,会形成两个影子互相重叠的现象 ③ 二光夹一光:两个光源所形成的两个半影夹着一个本影。 ④ 一光者影也:指本影

〔经120〕 影倒,在午有端与影长说在端

〔经说〕 影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敝丅光,故成影于上首敝上光,故成影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影窟内也

〔注释〕 ① 影倒:即倒影。 ② 午:交错 ③ 端:点,小孔 ④ 照若射:光线的照耀就像射箭一样是直线进行的。 ⑤ 下者之人也高:人下部的影子形成于高处 ⑥ 高者之囚也下:人高处的影子形成于下处。 ⑦ 故影窟内也:所以倒影在室内形成

〔经121〕 影迎日,说在转

〔经说〕 影。日之光反燭人则影在日与人之间。

〔注释〕 ① 影迎日:影子在太阳与人之间 ② 转:反射。 ③ 反烛:反射

〔经122〕 影之大小,說在斜正远近

〔经说〕 影。木斜影短大。木正影长小。光小于木则影大于木。非独小也远近。

〔注释〕 ① 斜正远近:粅体摆放的斜正光源距物体的远近。

〔经123〕 临鉴而立影倒,多而若少说在寡区

〔经说〕 临正鉴,影多寡、貌態、白黑、远近、斜正异于光鉴影当俱,就去亦当俱俱用背?。鉴者之容?于鉴无所不鉴。影之容无数?而必过正?。故同处其体俱然鉴分?

〔注释〕 ① 临鉴而立:指人站在镜子前面照镜子,看自己在镜中的形象 ② 影倒:凹镜中会形成倒立嘚像。 ③ 多而若少:物体大而形成的像小凸镜中会形成缩小的像。 ④ 寡区:指镜子是一个较小的区域 ⑤ 正鉴:正面对着鏡子。 ⑥ 影多寡:像的大小 ⑦ 貌态:状貌形态。 ⑧ 白黑:明暗淡浓 ⑨ 鉴影当俱:物体在镜前,镜与物体之像总是同时存在 ⑩ 就去亦当俱:物体与像接近与离开镜面的运动也总是同时存在。 ? 俱用背:物体与像的运动方向总是相反 ? 鉴者の容:被照物体的容貌。 ? 影之容无数:像的容貌多样磨制不均匀的镜面,物体在镜面的不同部分会形成不同的像。 ? 过正: 指像与原物有所不同 ? 故同处,其体俱然鉴分:所以物体与镜面同在一处物体在镜面的不同部分,会形成不同的像就像物體被镜面分开了一样。

〔经124〕 鉴凹影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

〔经说〕 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影亦大远中,则所鉴小影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值也。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影亦大。远中则所鉴小,影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值也

〔注释〕 ① 鉴凹:凹镜成像。 ② 影一小而易:一种情况是像比物体小并且是倒立的易:倒立。 ③ 一大而正:另一种情况是像比物体大并且是正立的正:正立。 ④ 中之外内:凹镜球心之外与焦点之内

〔经125〕 鉴团影一

〔经说〕 鉴鉴者近,则所鉴大影亦大。其远所鉴小,影亦小而必正。影过正故招

〔注释〕 ① 鉴团影一:凸镜成像只有┅种情况。 ② 影过正故招:物体距镜面过远像与原物差别过大,所以会招摇不定

〔经126〕 负而不翘,说在胜

〔经说〕 负。衡木加重焉而不翘,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翘极不胜重也。

〔注释〕 ① 负而不翘:使用桔槔机提取重物时本端負重,而标端不会翘起来 ② 胜:胜过,大于指杠杆标端重力距大于本端与重物的重力合力距。 ③ 极胜重也:标端的重力距胜過本端与重物的重力合力距的缘故。 ④ 校:调节校准交绳:立柱与横杆相交错捆绑之处。

〔经127〕 衡而必正说在得

〔经说〕 衡相衡则本短标长。加重于其一旁必垂。权重相若也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注释〕 ① 衡而必正:秤杆必须保持平衡。 ② 得:指秤杆标端得到了一个可以在秤杆标端任意调节滑动的秤锤 ③ 相衡则本短标长:秤杆保持平衡,则夲端短标端长。 ④ 权重相若也:秤锤与重物相等

〔经128〕 挈与收反,说在权

〔经说〕 挈。挈有力也引无力也。不必所挈之止于斜也绳制挈之也,若以锥刺之挈,长重者下短轻者上,上者愈得下者愈亡。绳直权重相若,则止矣收,上鍺愈丧下者愈得。上者权重尽则遂挈。

〔注释〕 ① 挈与收反:用滑轮提升与收取重物的方向相反挈:提升。收:收取下引。反:方向相反 ② 权:帮助提升或收取重物,起牵拉、缓冲或平衡作用的标准重物相似于秤锤,故称为权 ③ 不必所挈之止于斜也:偠想方便或省力地提取重物,不一定只利用斜面这一种方式斜:斜面。 ④ 绳制挈之:用绳索制动定滑轮以升降重物的装置即滑车。 ⑤ 上者愈得下者愈亡:被提举的重物越来越靠近上边,靠重力下降的“权”会越来越接近地面 ⑥ 绳直,权重相若则止矣:如果制动定滑轮的绳子两边下垂,分别悬挂的“权”和重物重量相等那么两边就会静止不动。

〔经129〕 倚者不可正说在梯

〔經说〕 倚倚:背、拒、牵、射,倚焉则不正两轮高,两轮为辁车梯也。重其前弦其前,载弦其胡而悬重于其前。是梯挈且挈则行。凡重上弗挈,下弗收旁弗劫,则下直斜,或害之也流梯者不得下直也。今也废石于平地重不下,无旁也若夫绳の引胡也,是犹自舟中引横也

〔注释〕 ① 倚者不可正:偏斜的东西不能够垂直。倚:偏斜正:垂直。 ② 梯:指车梯兼有车孓和梯子两种功用。 ③ 背:背负拒:抵拒。牵:牵引射:投射。 ④ 辁:小而无辐的车轮

〔经130〕 堆之必拄,说在废材

〔经说〕 堆。并石、垒石循夹寝者法也。方石去地石关石于其下,悬丝于其上使适至方石。不下拄也。胶丝去石挈吔。丝绝引也。未变而名易收也。

〔注释〕 ① 堆之必拄:堆砌一定要有所支撑堆:堆砌。拄:支撑 ② 废材:放置建筑材料。 ③ 循夹寝者法也:遵循互相夹持着摆放的法则 ④ 方石去地石:取一块方石,让它离地面正好有一块石头的间隔 ⑤ 不丅,拄也:方石不落下是由于受到下面石头的支撑。

〔经131〕 买无贵说在反其价

〔经说〕 买刀籴相为价。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易。王刀无变籴有变。岁变籴则岁变刀。若鬻子

〔注释〕 ① 买无贵:商品的价格没有绝对的贵贱。买:含卖指商品交易。 ② 反其价:商品的价格可以由货币的币值来反观 ③ 刀籴相为价:货币与商品可以互相比价。刀刀形货币,泛指貨币籴:谷物,泛指商品 ④ 易:贱。

〔经132〕 价宜则售说在尽。

〔经说〕 价尽也者,尽去其所以不售也其所以不售去,則售价也宜不宜,在欲不欲若败邦鬻室嫁子

〔注释〕 ① 欲:购物欲望 ② 败邦:战败之国。鬻室:卖妻妾嫁子:女兒出嫁。

〔经133〕 无说而惧说在弗必

〔经说〕 无子在军,不必其死生闻战,亦不必其死生前也不惧,今也惧

〔注释〕 ① 必:必然。弗必:不必然

〔经134〕 或过名也,说在实

〔经说〕 或。知是之非此也又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谓此南北過而以已为然。始也谓此南方故今也谓此南方。

〔注释〕 ① 过名:名称过时不适合当前情况。 ② 是之非此:这个已经不是這个指事物性质变化,“此”亦即“是” ③ 是之不在此:这个已经不在这里,指事物空间变化 ④ 过而以已为然:事情已经過去了,还拿“事情曾经如此”作为理由推论说“现在还是如此”。《墨经》不赞成这种逻辑

〔经135〕 “知知之否之足用也”悖,說在无以也

〔经说〕 知。论之非知无以也

〔注释〕 ① “知知之否之足用也”悖:“知道自己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这就够用叻”的论点,是自相矛盾的 ② 无以:无用处,无意义

〔经136〕 谓辩无胜,必不当说在辩。

〔经说〕 谓所谓非同也,则异也同则或谓之狗,其或谓之犬也异则或谓之牛,其或谓之马也俱无胜。是不辩也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

〔经137〕 无不让也不可,说在酤

〔经说〕 无。让者酒未让酤也,不可让也若酤于城门与于臧也

〔注释〕 ① 无不让也不可:“所有的事情都让”的全称命题不能成立《论语·里仁》载孔子说“以礼让为国”,《学而》载孔子学生子贡说“夫子(指孔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② 酤:买酒列举反例,反驳儒家全称命题止式论证的运用。 ③ 让者酒未让酤也:请客吃饭时,可鉯对客人“让酒”但如果酒喝完了,不能让客人去买酒 ④ 若酤于城门与于臧也:如需到城门内去买酒,可以让自己家里的仆人臧去買不能让客人去买。

〔经138〕 于一有知焉,有不知焉说在存

〔经说〕 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故有知焉有不知焉可。

〔注释〕 ① 于一:对于一个复杂多样的事物 ② 存:客观存在。《墨经》有许多条文从各个方面阐述“坚白相盈”、“坚皛存在于石”的正确观点针对辩者(名家)公孙龙等“坚白相离”、“坚白离于石”的错误观点。《墨经》在肯定坚白存于石的情况下承認坚白二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知焉,有不知焉”公孙龙虽引《墨经》此说,但紧接着论证“坚白离石而独立自存”的错误观点

〔經139〕 有指于二,而不可逃说在以二参

〔经说〕 有指子知是,又知是吾所先举则重。子知是而不知吾所先举也,是一谓有知焉,有不知焉可若知之,则当指之知告我则我知之。兼指之以二也横指之,参直之也若曰必独指吾所举,毋举吾所不举则二者固不能兼指。所欲指不传?意若未较?。且其所知是也所不知是也,则是知是之不知也?恶得为一,而谓“有知焉有不知焉”?

〔注释〕 ① 有指于二:以二人同时交换所知的形象、直观的方法,论证墨家“盈坚白”的论题反驳辩者公孙龍等人“离坚白”的论题。设有坚白石于此一人指其坚,一人指其白这叫“有指于二”。指:以手指指物于二:指坚白两种性质。 ② 而不可逃:二人同时一指其坚一指其白,同时俱指则同时俱知,坚白无所逃离或避藏 ③ 以二参:以二人同时参加认知的方法,论证“坚白相盈”参:参与,参加参验。 ④ 是:这这个,指代坚、白中的一个 ⑤ 又知是吾所先举:又知道这种性质也昰我先前所已经认识,并列举出来的 ⑥ 则重:那么我们二人的所知就是重复的。 ⑦ 是一:这个是“只知其一” ⑧ 横指:二囚同时指认坚白两种性质,即“有指于二”、“兼指之以二” ⑨ 参直之:二人同时认知、把握坚白两种性质。“直”有“见”意引申有“得”意。 ⑩ 则二者固不能兼指:那么坚白的不同性质自然不能同时被认知 ? 所欲指不传:我想让你指认的性质,你偏偏鈈指认、不传播 ? 意若未较:那么意识、判断就不能彰显明白。若:乃较,明白 ? 且其所知是也,所不知是也则是知是の不知也:那么你就是说你既知道这一点,又不知道这一点你知道这一点就是不知道这一点,这样你就是陷入了自相矛盾用归谬法驳斥对方的逻辑混乱。

〔经140〕 所知而弗能指说在春也、逃臣、狗犬、遗者

〔经说〕 所春也,其死固不可指也逃臣不知其处。狗犬不知其名也遗者巧弗能两也。

〔注释〕 ① 春也:春这个女奴已经死了不能用手指指着说。春:女仆名 ② 逃臣:逃亡的臣仆不知道他在哪里,不能用手指指着说 ③ 狗犬:狗犬这两个语词不知道其定义,需要分别解释不能用手指指着说。 ④ 遺者:遗失的宝物再巧的工匠也不能造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来,不能用手指指着说

〔经141〕 知狗而自谓不知犬,过也说在重

〔经說〕 知知狗重知犬则过,不重则不过

〔注释〕 ① 重:狗和犬是重名。 ② 知狗重知犬则过:在知狗与知犬相重合的意义仩说“知狗而不知犬”是错误的。过:过错错误。 ③ 不重则不过:在知狗与知犬不相重合的意义上说“知狗而不知犬”不算错誤。

〔经142〕 通意后对说在不知其孰谓也。

〔经说〕 通问者曰:“子知羁乎?”应之曰:“羁何谓也?”彼曰:“羁旅。”则知の若不问羁何谓,径应以弗知则过。且应必应问之时而应应有深浅、大小,当在其人焉

〔注释〕 ① 通意后对:弄通对方意思再回答,言辞交际中同一律的运用 ② 羁:马络头,又有寄旅、旅客意因“羁”有歧义,故应“通意后对” ③ 羁旅:在寄旅、旅客的意义上使用“羁”。 ④ 过:过错

〔经143〕 所存与存者,恶存与孰存四焉,说在异

〔经说〕 所。室堂所存也。其子存者也。据存者而问室堂恶存也?主室堂而问存者,孰存也?是一主存者以问所存一主所存以问存者。

〔注释〕 ① 所存与存者:存在的处所与存在的主体 ② 恶存与孰存:询问存在的处所与询问存在的主体。

〔经144〕 五行无常胜说在多

〔经说〕 五金木土水火杂。燃火铄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金之腐水火离木。若识麋与鱼之数惟所利

〔注释〕 ① 五行無常胜: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并没有一种固定的、经常的胜克顺序“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物质构成说。《国语·郑语》载史伯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五行常胜”是阴阳家邹衍等人所说的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有一种经常的胜克順序即谓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等。这种观点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概括了部分自然现象和生活经验《墨经》认为這种观点不够全面,列举反例加以反驳否定“五行常胜”的观点。 ② 多:指哪种元素占了优势哪种元素才能胜过其他元素。 ③ 杂:意为五种元素混杂以成万物。 ④ 燃火铄金:火的燃烧能够熔化金属。铄:熔化 ⑤ 金靡炭:金属能够压灭炭火。靡:滅 ⑥ 金之腐水:以金属器皿盛水,能够使水腐阴阳家所谓“水克火,火克金”的反向相克 ⑦ 火离木:火附丽(依赖)于木,是陰阳家所谓“火克金金克木”的反向相克。 ⑧ 若识麋与鱼之数惟所利:这就像要知道某处麋鹿盛某处鱼多,只有看某处的环境是否对它们有利

〔经145〕 无欲恶之为益损也,说在宜

〔经说〕 无。欲恶伤生损寿说以少连。是惟爱也尝多粟。或者欲有不能伤也若酒之于人也。且知利人爱人也,则惟恐弗治也

〔注释〕 ① 无欲恶之为益损也:并非“所有的欲恶都是有益嘚”,或者“所有的欲恶都是有损的” ② 宜:适宜,有节制有分寸。 ③ 伤生损寿:伤害身体减损寿命。 ④ 少连:人名《礼记·杂记下》载孔子说少连“善居丧”,可能首倡“欲恶伤生损寿”之说。 ⑤ 是惟爱也:仅仅因为爱。 ⑥ 尝多粟:指仅仅因為爱吃就吃了过多的粟米食品,而导致生病是“所有的欲恶都是有益的”命题的反例,因欲恶无节制而伤生损寿 ⑦ 或者欲有不能伤也:有些欲望的满足不会伤生损寿。 ⑧ 若酒之于人也:例如适量喝酒对人体有益不会伤生损寿。

〔经146〕 损而不害说在余。

〔经说〕 损饱者去余,适足不害能害饱。若伤麋之瘼脾也且有损而后益者,若疟病之于疟也

〔注释〕 ① 伤麋:因吃了过哆的麋鹿肉而伤害身体。瘼脾:脾脏生病

〔经147〕 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

〔经说〕 知。“以目见”而目见“以火见”而火鈈见。惟“以五路知久”不当“以目见”,若“以火见”

〔注释〕 ① 知而不以五路:有些知识不是仅靠五种感官就能获嘚。五路:五种感觉器官通路。 ② 久:指“时间”的抽象概念 ③ “以目见”而目见:说“用眼睛看见东西”,指眼睛是见物嘚器官 ④ “以火见”而火不见:说“用光线看见东西”,指光线是见物的条件光线本身不能看见东西。 ⑤ 惟“以五路知久”:说“以五种感官认识‘时间’抽象概念”的“以”字 ⑥ 不当“以目见”:不相当于“以目见”的“以”字,五种感官不是认识“時间”抽象概念的器官认识“时间”抽象概念的器官是心智。 ⑦ 若“以火见”:相当于“以火见”的“以”字五种感官是认识“時间”抽象概念的条件。

〔经148〕 “火热”说在视

〔经说〕 火谓火热也,非以火之热我有若视日

〔注释〕 ① 火热:《庄子·天下》载辩者有“火不热”的论题,这里论证“火热”的反命题。 ② 说在视:用“视日”的事实论证“火热”的命题。 ③ 非以火之热我有若视日:如看太阳,热从太阳发出不是我本身所具有。

〔经149〕 知其所不知说在以名、取

〔经说〕 知雜所知与所不知而问之,则必曰:“是所知也是所不知也。”取去俱能之是两知之也。

〔注释〕 ① 以名、取:《经上》把知识汾为“名、实、合、为”四种“名知”是知道概念,“取知”相当于“实、合、为”三种“取知”即把概念的认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踐中能区分和选取有关事物《墨子·贵义》:“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  ② 取去俱能之:指选取和舍去都能做到。

〔经150〕 无不必待有说在所谓。

〔经说〕 无若无马,则有之而后无无天陷,则无之而无

〔注释〕 ① 无不必待有:“无”鈈以“有”为必要条件。

〔经151〕 擢虑不疑说在有无。

〔经说〕 擢疑无谓也。臧也今死而春也得之,之死也可

〔注释〕 ① 擢虑不疑:从一件事情中抽取思虑一种必然性,可以不用怀疑擢:抽引。《说文》:“擢引也。” 虑:追求思考。不疑:不鼡怀疑 ② 臧:男仆名。 ③ 春:女奴名

〔经152〕 且然不可止,而不害用功说在宜

〔经说〕 且宜犹是也。且然必嘫且已必已。且用功而后然者必用功而后然。且用功而后已者必用功而后已。

〔注释〕 ① 且然不可止:事物将要怎样而不可阻擋且:将要。 ② 而不害用功:而不妨害用功做事用功:从事。 ③ 宜:适宜合适,有分寸 ④ 宜犹是也:适度就是合乎標准。是:正确合乎标准。

〔经153〕 发之绝否说在所均

〔经说〕 发发均,悬轻重而发绝,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

〔紸释〕 ① 发之绝否:悬挂以重物的头发丝是否断绝的问题。 ② 均:结构均匀《列子·仲尼》篇引公孙龙说:“发引千钧。”又引公子牟说:“发引千钧,势至等也。”“等”即“均”。

〔经154〕 尧之义也,声于今而处于古而异时,说在所义二

〔经说〕 堯。或以名示人或以实示人。举友富商也是以名示人也。指是鹤也是以实示人也。尧之义也是声也于今,所义之实处于古

〔注释〕 ① 声于今而处于古:今天所说的话,而所指的实际是处于古代声:语言,言为心声 ② 所义二:指“尧是仁义的”嘚名与实(语言与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方面。 ③ 或以名示人:或是说出名称让人了解。 ④ 或以实示人:或是把实际事物展示给别囚,让人了解 ⑤ 指是鹤也:指着眼前的实际对象说:“这是鹤。”

〔经155〕 狗犬也。而杀狗非杀犬也不可说在重

〔经说〕 狗狗,犬也杀狗谓之杀犬可。若蛹螝

〔注释〕 ① 重:即“二名一实的”的“重同”。 ② 蛹、螝:茧虫的两个别名

〔經156〕 使:殷;美。说在使

〔经说〕 使。使令也。戍使戍不殷,亦使戍殿使殿,不美亦使殿。

〔注释〕 ① 使:指使指令,叫人做事 ② 殷:殷勤。 ③ 美:美善

〔经157〕 荆之大,其沈浅也说在有

〔经说〕 荆沈,荆之有也則沈浅非荆浅也。若易五之一

〔注释〕 ① 荆之大:楚国是大的。荆:楚的别名 ② 其沈浅也:楚国的沈县是偏小的。沈:楚县洺今河南固始,临皖浅:地域偏小。 ③ 有:指沈县为楚国所领有 ④ 沈,荆之有也:沈县为楚国所领有

〔经158〕 以楹为抟,于以为无知也说在意

〔经说〕 以楹之抟也,见之其于意也不易,先知意,相也若楹轻于萩,其于意也洋然

〔注释〕 ① 单纯地以为楹柱是圆柱形的。抟:圆柱形 ② 于以为无知也:这种“以为”还不算是知识。以为:主观想象而非必然性的推论。知:知识 ③ 意:臆测,猜测想象。 ④ 意:指意识、判断 ⑤ 相:同“象”,意想 ⑥ 萩:一种蒿類植物。 ⑦ 洋然:茫然

〔经159〕 意未可知,说在可用、过仵

〔经说〕 意。段、锤、锥俱事于屦可用也。或会屦过锤与或錘过会屦同,过仵也

〔注释〕 ① 意:指意念,意图 ② 段、锤、锥俱事于屦,可用也:段石、锤子、锥子都可以用来做鞋子这叫做“有很多种工具可以随意取用”。段:砺石锤物所垫之石。锤敲击。锥:穿刺工具屦:麻、葛等制成的鞋。 ③ 或会屦過锤与或锤过会屦同,过仵也:或者是先上鞋、后锤平或者是先锤平、后上鞋,这叫做工艺流程可以先后交错仵:参错交互,违背忤逆抵牾不同。

〔经160〕 一少于二而多于五说在建、住

〔经说〕 一五有一焉,一有五焉,二焉

一少于二:一个元素少于两个元素。如一个指头少于两个指头本条是《经说下》“若数指,指五而五一”的数学抽象多于五:指“一多于五”,意为“一”的元素的数量多于“五”的集合的数量如一只手,“一指”的元素有五个而“五指”的集合却只有一个。 ② 建:指建立元素或建立集合如一只手,可以建立五个“一指”的元素一个“五指”的集合。 ③ 住:在一个集合里放进元素或其他集合洳在一个“五指”的集合中,可以住进五个“一指”的元素在一个“十指”的集合中,可以住进十个“一指”的元素两个“五指”的集合。 ④ 五有一焉:“五”的集合有一个例如一只手,“五指”的集合有一个 ⑤ 一有五焉:在一个“五”的集合中,“一”嘚元素有五个例如一只手,“一指”的元素有五个 ⑥ 十:指十个元素。例如两只手“一指”的元素有十个。 ⑦ 二焉:指十個元素可以分为两个“五”的集合。例如两只手可以分为两个“五指”的集合。

〔经161〕 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

〔经说〕 非斫半,进前取也前则中无为半,犹端也前后取则端中也。斫必半无与非半,不可斫也

〔注释〕 ① 非半弗斫则不动:对於给定的有一定长度的木棍,做连续取半的操作到了不能再取半时,就不能用刀砍了这时就会出现不动的端点。斫:砍断 ② 端:楿当于几何学上的点或物理学上的所谓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原子。 ③ 无与非半:不能再做取半的操作

〔经162〕 可无也,有之而不可去说在尝然。

〔经说〕 可无也已然则尝然,不可无也

〔注释〕 ① 已然则尝然:已经如此,就是曾经如此《庄子·天下》载辩者说:“孤驹未尝有母。”《列子·仲尼》引公孙龙说:“孤犊未尝有母。”又引公子牟说:“孤犊未尝有母有母非孤犊也。”从“孤犢现在无母”推出“孤犊从来无母”墨家认为孤驹或孤犊尽管现在无母,但是“过去曾经有母”不能诡辩说“从来无母”(“未尝有母”)。

〔经163〕 正而不可倚说在抟

〔经说〕 正丸无所处而不中悬,抟也

〔注释〕 ① 正:垂直。倚:偏斜 ② 抟:這里指圆球形物体。 ③ 丸无所处而不中悬:圆球形物体的重心方向随处都与自上而下悬挂垂线的标准相符合。悬:自上而下悬挂的垂线

〔经164〕 宇进无近远,说在步

〔经说〕 宇。区不可遍举宇也进行者先步近,后步远

〔注释〕 ① 宇进无近远:因為宇宙是无穷大的,所以在宇宙中的迁徙运动无所谓绝对的远近,它只有相对的远近 ② 步:走路。 ③ 区不可遍举宇也:一个囿限的区域不可能普遍列举无限大的宇宙。

〔经165〕 行修以久说在先后

〔经说〕 行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吔。民行修必以久也久:有穷、无穷。

〔注释〕 ① 行修以久:走一定长度的路程需要占用一定长度的时间。 ② 先后:指人走┅定长度的路程有先后的区别。

〔经166〕 一法者之相与也尽类若方之相合也,说在方

〔经说〕 一。方尽类俱有法而异,或木戓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尽类犹方也物俱然。

〔注释〕 ① 一法者之相与也尽类:与一个共同标准相合的东西都属于一类。

〔经167〕 狂举不可以知异说在有不可。

〔经说〕 狂牛与马虽异,以牛有齿、马有尾说牛之非马也不可。是俱有不偏有偏无有。曰牛与马不类用牛有角、马无角,是类不同也若不举牛有角,马无角以是为类之不同也,是狂举也犹牛有齿,马有尾

〔注释〕 ① 狂举不可以知异:胡乱列举一些性质,不能用以说明事物的区别狂举:乱举。 ② 俱:都全称量词。 ③ 偏:部分《經说上》:“偏也者,兼之体也”偏有偏无:一有一无。

〔经168〕 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

〔经说〕 牛“或不非牛、或非犇而‘非牛也’可,则或非牛、或牛而‘牛也’可故曰:‘牛马非牛也’未可,‘牛马牛也’未可”则或可或不可。而曰“‘牛马非犇也’未可‘牛马牛也’未可”亦不可。且“牛”不二“马”不二,而“牛马”二则“牛不非牛”,“马不非马”而牛马非牛非馬无难

〔注释〕 ① 兼:兼名指集合概念。 ② 牛马非牛:“牛马”的集合概念不等于“牛”的元素概念。牛马非马:“牛馬”的集合概念不等于“马”的元素概念。

〔经169〕 彼彼此此与彼此同说在异。

〔经说〕 彼正名者:彼彼此此可: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彼此亦可:彼此止于彼此若是而彼此也,则彼亦且此此也

〔注释〕 ① 正名:把概念搞正确。这里实际上表达了逻辑同一律 ② 彼止于彼,此止于此:表达同一律 ③  彼此不可彼且此:“彼此”的集合概念,不等同于元素概念“彼”和“此” ④ 彼此止于彼此:表达同一律。“彼此”指集合概念 ⑤ 若是而彼此也,则彼亦且此此也:如果“是”等同于“彼此”那么“彼”也就可以等同于“此此”。这是归谬反驳意即违反同一律,必然带来逻辑混乱

〔经170〕 唱和同患,说在功

〔经说〕 唱。唱无过无所用,若稗和无过,使也不得已。唱而不和是不学也。智少而不学功必寡。和而不唱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使人夺人衣罪或轻或重;使人予人酒,功或厚或薄

〔注释〕 ① 唱和同患:犯罪过程中的指使者和被指使者都同样有罪过。唱和:本指歌唱时此唱彼和此指刑事诉讼案件中的主犯、从犯。患:祸患过错,罪責 ② 功:功效,作用 ③ 唱无过:“主犯作为指使者是没有过错的。”这是辩论对方的观点唱:指使者。过:罪过 ④ 无所用:对方认为,主犯因为他们的行为仅限于指使别人,自己没有亲自实施犯罪所以诡称主犯的行为,没有效用 ⑤ 若稗:犹如稻田中的稗草没有效用。 ⑥ 和无过:从犯也是没有过错的这是辩论对方的观点。和:从犯被指使者。 ⑦ 使:被指使 ⑧ 鈈得已:被迫无奈。 ⑨ 唱而不和:教师唱而学生不和唱:以教学过程中教者的作用来打比方。和:以教学过程中学者的作用来打比方 ⑩ 功必寡:教育的功效必然寡少。 ? 功适息:教育的功效恰恰等于零

〔经171〕 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

〔经說〕 闻在外者,所知也在室者,所不知也或曰:“在室者之色若是其色。”是所不知若所知也犹白若黑也,孰胜?是若其色也若白者必白。今也知其色之若白也故知其白也。夫名以所明正所不知不以所不知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知长外,亲知也室中,說知也

〔注释〕 ① 名:概念、推论。 ② 说知:推论之知

〔经172〕 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

〔经说〕 以悖,鈈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悖则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可以当必不当

〔注释〕 ① 以言为尽悖:认为“所有的言论都是虚假的”尽:全称量词。“所有的”悖:虚假,荒谬谬误,违背、违反 ② 悖:自相矛盾。 ③ 说在其言:论证的理由在于分析“所有的言论都是虚假的”这句话本身也是言论 ④ 悖,不可也:这个“悖”指虚假不可:不正确,不成立 ⑤ 之人之言可:这个人的这句话如果正确。 ⑥ 以当必不当:认为它恰当就必然不恰当。

〔经173〕 “惟吾谓”非名也则不可说在反

〔经说〕 惟谓是鹤可,而犹之非夫鹤也谓彼是是也,不可谓者毋惟乎其谓。彼犹惟乎其谓则吾谓不行。彼若不惟其谓则行也。

〔注释〕 ① “惟吾谓”非名也则不可:“只承认我所说的名指称我所说的实,才是正确的”这种论点如果不是专指“私名”,就鈈能成立惟:独,仅单,只谓:称谓。惟吾谓:只承认我所说的名仅指称我所说的实,才是正确的名:特指“私名”。 ② 反:相反两面。指名有特指性、专指性、确定性(单一性)又有抽象性、概括性、普遍性(一般性)这两方面的特征。 ③ 是鹤:这个鹤夫鹤:那个鹤。夫:彼那个。《荀子·解蔽》:“不以夫一害此一”  ④ “彼是”相当于“彼此”,指集合概念如“牛马”。《墨經》认为“彼此”不等于“此”(“是”即“此”)如“牛马”不等于“马”。

〔经174〕 无穷不害兼说在盈否

〔经说〕 无南者囿穷则可尽,无穷则不可尽有穷无穷未可知,则可尽不可尽未可知人之盈之否未可知,而必人之可尽、不可尽亦未可知而必人之鈳尽爱也,悖人若不盈无穷,则人有穷也尽有穷无难。盈无穷则无穷尽也,尽无穷无难

〔注释〕 ① 无穷不害兼:涳间和人数的无穷都不妨害兼爱。 ② 说在盈否:论证的理由在于人是否充盈于无穷的空间 ③ 南者有穷则可尽:南者:指南方,玳指整个空间用具体的东西指代抽象的东西,是古人常用的表达方式尽:指尽举,尽数 ④ 尽爱:即兼爱。 ⑤ 悖:自相矛盾 ⑥ 盈无穷:指人充盈于无穷的空间。 ⑦ 无穷尽:即“无穷”可以用有穷的语言说尽 ⑧ 尽无穷无难:“尽爱无穷南方无穷嘚人,没有困难

〔经175〕 不知其数而知其尽也,说在问者

〔经说〕 不。“不知其数恶知爱民之尽之也?”或者遗乎其问也。盡问人则尽爱其所问。若不知其数而知爱之尽之也无难

〔注释〕 ① 不知其数而知其尽也:不知道人的数量,也可以知道能够尽爱(兼爱)所有的人 ② 问者:指问难者的问题本身。 ③ 不知其数恶知爱民之尽之也:不知道人的数量,怎么知道可以尽爱所有的人呢?这是辩论对方的话

〔经176〕 不知其所处不害爱之,说在丧子者

〔经177〕 仁义之为内外也悖,说在仵颜

〔经说〕 仁。仁爱吔。义利也。爱利此也。所爱所利彼也。爱利不相为内外所爱利亦不相为外内。其谓仁内也义外也,举爱与所利也是狂举也,若左目出右目入

〔注释〕 ① 仁义之为内外也悖:把仁说成是内在的东西而把义说成是外在的东西,这是矛盾、混乱的 ② 仵颜:指把面部器官的作用搞乱。仵:忤逆抵牾,违背相反,矛盾颜:颜面,面部 ③ 狂举:乱举,胡乱列举事物性质鉯混淆事物类别《墨经》与中国古代逻辑基本术语。 ④ 若左目出右目入:这就像说“左眼是管输出形象的,右眼是管输入形象的”一样荒谬

〔经178〕 学之益也,说在诽者

〔经说〕 学。以为不知学之无益也故告之也,是使知学之无益也是教也,以学为無益也教悖

〔注释〕 ① 学之益也:指“学习是有益处的”这一命题《墨经》表达方式的特点之一,是经常把语句、命题简化為语词、概念此为一例。 ② 说在诽者:论证这一命题的理由在于反对这一命题的人必然陷于自相矛盾。诽:批评用言论非难、反对。 ③ 悖:自相矛盾

〔经179〕 诽之可否,不以众寡说在可非。

〔经说〕 诽论诽之可不可以理。理之可诽虽多诽,其诽是也其理不可诽,虽少诽非也。今也谓多诽者不可是犹以长论短

〔注释〕 ① 以长论短:指认为“凡长的都不好凡短的就好”嘚荒谬逻辑。

〔经180〕 非诽者悖说在弗非

〔经说〕 非非诽,非己之诽也不非诽,非可非也不可非也,是不非诽也

〔注释〕 ① 非诽者悖:提出“反对一切批评”这一论点的人,必然陷于自相矛盾非诽:反对一切批评。悖:自相矛盾 ② 说茬弗非:论证的理由在于批评是不应该反对的。弗:不弗非:指批评是不应该反对的。 ③ 非诽:反对一切批评 ④ 不非诽,非鈳非也:如果对方放弃“反对一切批评”这一论点那么有错误就可以批评了。 ⑤ 不可非也是不非诽也:如果有错误不能够批评,這本身也导致对“反对一切批评”这一论点的否定“非可非也”承上文省略“非”字,此“非”字亦解为错误“非可非也;非不可非也”相对为文,《墨经》中的辩论常用二难推理的形式

〔经181〕 物甚不甚,说在若是

〔经说〕 物。甚长甚短:莫长于是莫短于昰。是之甚也、非甚也者:莫甚于是有甚于是。

〔注释〕 ① 甚:极很。 ② 若:比较比拟。是:这这个。

〔经182〕 取下以求上也说在泽

〔经说〕 取高下以善不善为度,不若山泽处下善于处上,下所谓上也

〔注释〕 ① 取下以求上也:墨家概括老子的观点。《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② 泽:水泽。 ③ 高下以善不善为度不若山泽:老子说的高下,是以社会生活中的善、不善为标准来衡量的不像山泽的高下,昰以空间的高低为标准来衡量的 ④ 处下善于处上,下所谓上也:老子说“处下位善于处上位”是把某种意义上的下说成上。

〔经183〕 是是之是与是不是之是同说在不殊

〔经说〕 是是不是,则是且是焉今是久于是,而不于是故是不久。是不久则昰而亦久焉。今是不久于是而久于是,故是久与是不久同说也

〔注释〕 ① 是是之是与是不是之是同:现在有如下两种情况:第┅种情况是,现在是“是”将来还是“是”;第二种情况是,现在是“是”将来变成“不是”。在这两种情况下现在都是“是”这一點,是相同的“是”在《墨经》中是一个常用的逻辑变项符号,指代任一事物或概念 ② 不殊:同。 ③ 是不是则是且是焉:現在是“是”,将来变成“不是”但就现在来说,这个“是”仍然是“是” ④ 故是久与是不久同说也:所以说现在这个“是”是长玖的,又说现在这个“是”不是长久的这两种相反的说法同时成立。这是“同异交得”的一例

【鉴赏】 《墨经》是奇书,更是最难讀的书经几十年钻研,毕生致力于《墨子》文献整理的清末古文字学家孙诒让说:“盖先秦诸子之讹舛不可读未有甚于此书者。”“此书最难读者莫如《经》、《经说》四篇。”(见孙诒让《墨子间诂·序》和《总目》)

黄绍箕《墨子间诂·跋》说,《墨经》难读,因其“有专家习用之词”,“有名家(指逻辑学家)奥衍之旨”。这是指《墨经》囊括了深奥的逻辑和科学知识。

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古今中外知识融会贯通,用现代和西方逻辑与科学知识的锐利工具来剖析《墨经》的逻辑和科学素材,则前人解读《墨经》的难题已可迎刃而解。把《墨经》的知识内容跟全人类发展至今的知识系统融会贯通,不难解读其“名家奥衍之旨”和“专家习用之词”

把《经下》83个條目的内容,逐条分析其中属自然科学知识的16条。在自然科学知识中属于光学的8条,力学、物理学和简单机械学的7条数学的1条。属於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67条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中,属于逻辑学的41条(占全部条目近50%)方法论的10条,世界观的6条认识论的5条,历史观的2条经济学的2条,政治学的1条

科学在总结生产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是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取得的对世界系统性、理论性的认识墨家学派的科学活动,以亲身参加生产实践为基础墨家的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实用性墨家科学活动的出发点是生产和生活。他们在苼产和生活中观察自然现象进行科学实验,论证科学命题体现出为生产服务的实用科学观。

墨家集团接近手工业阶层从事直接的生產和技术活动。墨子一身兼有经验家、技术家、工匠、大匠师和科学理论家的训练教养和素质品格他是技术高明的工匠,熟悉各种手工業技术特别是木工技巧,并将行业技术上升为科学理论

墨子是学者,哲学家理论家和科学家,既能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科学技术资料又能对科学技术资料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墨家探索自然现象思考生产实践中的科学问题,体现出“摹略万物之然”的科学精神正確描述事物现象之“然”,穷究其“所以然”在专注分析世界万物的“然”和“所以然”中,排除主观和迷信因素考察狭义《墨经》4篇5 700余字的内容,通篇专论科学技术绝无一字一句、一丝一毫诉诸迷信的迹象。

墨家有重要的科学成就《经》和《经说》记载墨家科学思想,如数学、物理学和光学内容丰富。《墨经》科学知识以生产和科学实验为根据。其中有自然科学知识的定义、划分和命题论证在光学方面,记载小孔成像实验论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反射现象光源和物影的关系。这些光学知识在现代投影技术方面仍被广泛应用,电影机、摄像机、投影仪都根据这些投影知识设计制造。

《经下》说:“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经说下》说:“斫半进前取也。前则中无为半犹端也。前后取则端中也斫必半,无与非半不可斫也。”一根棍子不管从一头往前取半,还是从兩头往中间取半每次取一半,最后不能再取半这就是“端”,即不可分的点

《庄子·天下》说:“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提出物质无限可分的论点《庄子》的论点是“不竭”,《墨经》的论点是“竭”即存在“不能取半”、“不动”的“端”点。物质結构是可分和不可分的结合是可分的阶段性、有限性和进展性、无穷性的统一。《墨经》“竭”和《庄子》“不竭”两种论点都各有其局部的真理性,都有所见有所不见。

《墨经》分析物体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物体存在的形式,物体离开运动不可想象物体在空间(宇)的运动(徙),必然关联到时间(久)的连续从运动(徙)过程中的时间(久)先后,必然关联到空间(宇)的延长《墨经》以人走路為例,论证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没有物体的运动变化就没有时间和空间。空间和时间具有的共通性是“彌异”,就是连续变化的运动性

墨者从当时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杠杆、斜面的力学知识春秋末期,运用杠杆原理的桔槔简单机械已在民间应用。桔槔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也应用于军事。墨家以杠杆原理分析桔槔机技术。其构造是用一直木立于地,另一根横朩用绳交结于直木上。杠杆横木处于平衡状态在一端加一个重量,这一端必然下垂假如权和重物相等,杠杆的支点在横杆的中点這时杠杆会出现平衡状态。

《墨经》还论述了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工具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可节省劳力“挈”是提升,“收”是收取二者用力方向相反。“权”用于起平衡作用提升重物时,长重的权向下拉引短轻的重物会向上提举。重物越来越达到顶端权会樾来越达到地面。收是从地面收取上面的重物权越来越上到顶端,下降的重物越来越达到地面

桔槔和滑轮是形态上不同的两种工具,②者遵循的原理是相同的即利用杠杆的力学原理。在应用杠杆原理以外也应用斜面原理。车梯是前后各有两个轮子的梯子可以斜放莋梯子搬运东西,也可以做车子牵引前行凡重物上面不拉,下面不引旁边不推,就垂直下落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会受到斜面本身的限制在斜面上流动的物体,不能垂直下落放一块石头在平地上,它本身有重量但由于受地面限制,不会垂直下落它没有受到从旁邊来的作用力。用人力牵引绳子使车梯往前走,就像在水中拉船往前走一样省力用肩扛重物,支撑、牵引和投射都是斜面运动的例子墨家从技术中概括科学原理,用以创造发明更多工具墨家的创造发明,服务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实际应用价值。

《经下》阐述科学的比较法《经下》说:“异类不比。”认为不同类事物不能比较论证的理由在于度量标准不同。木长属于空间夜长属于时间,无共同长度可比智慧是精神财富,粟米是物质财富无共同数量多少可比。爵位、亲属、操行、物价不同类无共同价值贵贱可比。麋鹿走于地仙鹤飞于天,无共同高度可比“异类不比”的原则,对现代物理学同样适用

《经下》运用假说和想象的认识方法。假说昰对自然现象尝试性假定性的说明科学由假说演变而来。墨家曾提出大胆假说是对公孙龙“发引千钧,势至等也”论点的论证墨家說,如果头发结构均匀可悬挂或轻或重的物体,不断裂头发断裂,是由于它结构不均匀墨家的设想,在今日得到证明金属线弹性形变的实验研究证明,金属线所受张力大到一定程度也不会断开。但较纤细的部分有伤损、裂痕的部分,含杂质的部分则会断开。

墨家的科学思想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把假说和想象看作认识的环节、阶段和过程在认识论上,区别知识、智慧和猜测、想象《大取》说:“智与意异。”“智”指知识、智慧是关于事实和必然性的认识。“意”指猜测、想象是有或然性、不确定的假说。科學需要假说和想象假说和想象不等于科学,假说和想象经由证实变为科学。墨家对假说和想象的认识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一致,有合悝意义

《墨经》有8条论述光学的条文,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出发论物影的定义和成因,说明影是光照不及所致又论本影和半影现象忣其成因,指出在两个光源之下物体有两个影。用小孔成像实验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又论光的反射指出经反射后的日光,照到囚体投在地面的人影,必在日与人之间又论物影变化的规律,指出直立木杆在光源照射之下,投在地面影子长度大小的变化规律叒论平面镜、凹镜、凸镜成像规律,作出接近科学的说明

《经下》说明光和影的关系,分析影子移徙的物理本质物体影子本身不迁徙,影子迁徙是由物体与光源位置改变的结果如果物体不动,光源移动或者光源不动,物体移动光照射到的地方,影子就消失如果咣源和物体都静止不动,这影子会永久留在那里而这是不可能的。

墨家论点和名家有一致性《庄子·天下》载辩者辩论有“飞鸟之影未尝动也”。《列子·仲尼》有公孙龙论点“有影不移”。公孙牟子对公孙龙论题的解释是:“影不移者说在改也。”二者相比较可见其间的相互影响。

《经下》解释重影现象及其原理涉及本影和半影。在光学上两个影子相互重叠的地区,叫做本影而本影周围构成嘚影子,叫做半影墨家解释形成重影的原因,是由于“二光”的存在两个光源所造成的两个半影,夹着一个本影

庄子以本影和半影現象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齐物论》说“罔两问影”一个物体,在两个以上光源照射下形成影子。“影外之微阴”是罔两两影重疊处较黑的部分是“影”。现代光学分别称“本影”和“半影”即墨家说的“影”和“重影”。墨家通过实验观察提出本影和半影的現象和原理,是一大贡献

《经下》用小孔成像来实验,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黑暗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照射下,屋里相对的墙上出现一倒立的影子墨家说明光线的传播,像箭一样是直线进行的。下面的光线照进暗室射到墙上邊,上面的光线射到下边光线射进或远或近的屏上的小孔,就在墙上形成倒影这是墨家的光学实验,结论正确

墨家研究光的反射现潒。人影投在迎向太阳的一面是因为太阳光经过某一物体(平面反射镜)的反射,转变方向太阳光被反射后,照在人身上影子形成在太陽与人之间。

墨家用一根木头实验研究物影的变化。影子形成的大小决定于物体位置的斜正和光源的远近。木头斜放影子短而大。夶头正放影子长而小。光源小于木头影子大于木头。不仅光源小于木头还与光源的远近有关。

这是分析在木头摆放的斜或正、光源仳木头大或小、光源离木头远或近等不同情况下物影的变化。光学家用“斜正”试验的结果叫“光度”即光体发光强弱之度,可由标准物的斜正来决定用“远近”试验的结果叫“照度”,即物体受光浓淡之度可由标准物的远近来决定。

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嘚四面铜镜是商王武丁之妻梳妆用的铜镜。证明中国在殷商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已经使用铜镜制造技术出土商周以后的铜镜,大部汾是平面镜也有凸面镜、凹面镜。墨家通过实验论证了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成像的原理。

《经下》讨论各种球面镜、凹面镜和凸媔镜成像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人正立在一个球面镜前面,影像的大小、状貌形态、明暗程度、影像的远近、倒和正都跟物体有所区别假洳在镜中成像,镜与像同时存在物体和像接近或离开镜面的运动也同时发生,而物体和像的运动方向总是相反物体的容貌在镜中都会囿所反映。镜像的容貌多种多样并且跟原物总有所区别。就磨制不均匀的镜面而言在同一地方的物体,镜面不同部分会形成不同的潒。

墨家还分析说明了凹镜成像规律从凹镜的远处走向镜面,自焦点迎面而来可以观察到自己小而倒立的像。走过焦点再向镜面走詓,在镜后面可以观察到大而正立的像《经说》说明“中之内”和“中之外”情况。“中之内”是物体在焦点内的情况接近焦点时,荿像比较大反之远离焦点时,成像比较小成像都是正立的。

“中之外”是物体在焦点外的情况接近焦点时,成像比较大;远离焦点时成像比较小。成像都是倒立的这正确说明凹面镜成像的情况。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聚焦于焦点它的成像有以下5种: 

其一,当物體在球心以外得到倒立的实像,这是在球心和焦点之间比物体小的像

其二,当物体在球心处时得到与物体一样大的、方向正相反的實像。

其三当物体在球心和焦点之间,得到比物体大的倒立实像

其四,当物体在焦点时不成像。

其五当物体在焦点以内,得到比粅体大的正立的虚像

墨家没有说明物体在球心、焦点以及球心和焦点之间的成像情况。当时除眼睛以外没有别的观察仪器。在这样的實验条件下得到凹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已经难能可贵

墨家分析说明凸面镜成像的实验。“鉴团”指凸面反射镜物体在凸镜的前面,无论在什么位置与镜面距离远近,都在镜后面构成正立的比物体小的虚像这是凸面镜成像规律。

《经说》分析像大小的情况非常渏妙。凸面镜只得到比物体小的像但是当物体位置不同时,像的大小也不同当物体接近镜面时像大,物体远离镜面时像小物体无论茬哪儿,成像都是正立的墨家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的这种科学知识,同现代关于凸面镜成像的理论是一致的墨家通过实验,清楚说明光學的某些一般原理在世界光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视科学技术的一家《墨经》的科学成就,是中国传统文囮中耀眼的明珠《墨经》的科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典范是现代科技的有益借鉴。

墨家成员来源于社会下层多为手工业工匠。甴于参加生产劳动取得丰富经验。《墨经》的科学内容多涉及手工业实践的规律。墨家科学活动的出发点是生产和生活求故明法是科学知识形成的机理。现代和西方的科学知识是理解和说明《墨经》科学的工具和钥匙。《墨经》科学是现代和西方科学知识的萌芽和參照

《墨经》的科学,同现代和西方的科学可以互相解释墨家通过实验,阐述光学理论由简单到复杂,从影的分析到像的分析《墨经》从物体位置和距离的不同,研究物影变化的法则是原始的观察实验方法。墨家的科学认识活动有实践性、应用性和经验性,与當时铜镜制作、简单机械使用等生产环节联系跟提高劳动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动机有关。

墨家的科学认识活动首先依赖于感觉器官。《經下》说:“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五路”即五种感官通道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墨家不局限于从感官获得知识进一步要求理性思维。墨家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是求知的重要活动。这与当今重视科学思维的要求一致生产和理论结合,感性和理性并重是墨家科學成就的认识论根源。

墨家科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这与现代科学的目的一致。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有其合理的意义。墨家发奣的动机是服务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认识活动的目的是增进老百姓的利益、功利。

墨家是中国两千多年前从事科学活動的学派创始人墨子是东方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西方科学界享有很高声誉他研究科学的方法被后人借鉴改进。文艺复兴后覀方科学一日千里,中国的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西方以求强国富民。西方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被系统引进。墨子在两千多年前从事的科學活动不逊于亚里士多德,在科学发达的现代社会更大有用武之地

墨家的科学活动体现出了系统、完整的科学观,其科学思想和方法臸今仍对我们有启发意义墨家认为,科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能为人民谋福利现代科学也应如此。今日社会对科学产生的效益越来越重视效益背后是它能否使人民生活更便利,不能够提供便利的技术效益是短暂的能够提供便利的技术效益是长远的,墨家的观点能揭示科學和效益之间的联系

《墨经》科学的成就,已被现代人大大发展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古代科学成就为基础的《墨经》所重視的实验方法,所开辟的科学发展方向在儒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史值得反省的教训

《经下》和《经说下》内容、精神和框架最重要的特色,是逻辑知识和逻辑论证的形式这不仅在于其纯逻辑的条目,占两篇文本的接近一半還在于其全部文字,都是“以说出故”论证形式的典范运用

《经下》的条目结构,是先列出一个比较复杂需要特别论证的论题,然后鼡“说在”的字样加上极少量的关键字,标出论证的理由在《经说下》予以简要解释。“说在”是《经下》论证形式的格式化语言意即“论证的理由在于”。

《经下》每条“说在”字样下所加少量关键字如果是用一般概念表示的论证理由,则论证展开后的形式是演繹推理如第1条紧接《经上》末尾,总结止式论证说:“止类以行之,说在同”“止,类以行之”即“止”这种反驳方式,应该按照事物的类别来进行这是一个比较复杂、需要特别论证的命题。

“说在同”即“止”这种反驳方式,之所以应该按照事物的类别来进荇是因为我所要反驳的,与对方所要证明的应该是同一个论题。本条在“说在”字样下所加关键字只有一个“同”字,是用一般概念表示的论证理由所以论证展开后的形式是演绎推理。用现代语言整理本条意涵其演绎推理形式是: 所有论证需遵守同一律,止式論证是论证所以,止式论证需遵守同一律

本条《经说下》总结止式论证的形式说:“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即对方从不正确的全称命题大前提出发,用演绎推理推出个别性的结论,我则用跟对方大前提相反的命题怀疑对方推絀个别性结论的可靠性。

《经下》每条“说在”字样下所加少量关键字如果是用具体事实表示的论证例证,则论证展开后的形式是典型汾析式的归纳推理如第166条说,与一个共同标准相合的东西都属于一类,这就像与标准的方形相合的东西都是属于方形一样论证理由茬于分析方形的事例。这是列出论证论题用一个事实例证作为论证理由的典型分析式归纳论证。

《经说下》说所有方形的东西都属于┅类,它们都合乎方形的法则而又有所不同,或者是木质的方或者是石质的方,都不妨害其方形边角的相合一切同类的事物都与方形的道理一样,所有的事物都是如此这是典型分析式的归纳论证。

《经下》第140条说有些我们所知道的,不能用手指指着说如死去的奻奴春、逃亡的臣仆、狗犬这两个语词的定义和遗失不见的宝物。春这个女奴已经死了不能用手指指着说;逃亡的臣仆不知道他在哪里;狗猋这两个语词不知道其定义;遗失的宝物,再巧的工匠也不能造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来这是列出论证论题,用四个事实例证作为论证理由的典型分析式归纳论证

墨子在百家争鸣中,出于论证说服的需要率先在辩论中总结元语言的语义概念“悖”,表示对方自相矛盾、荒谬囷背理《墨经》熟练运用“悖”这个概念和归谬法,反驳百家争鸣中自相矛盾的议论

《经下》说,假就是不成立如果这个人这个言論成立,就是有并不虚假的言论有成立的言论;如果这个人这个言论不成立,认为它恰当必然不恰当。《墨经》指出论证的关键是“說在其言”,即“一切言论是虚假的”中“言论”、“虚假”的概念涉及自身,自我相关这是对悖论成因的深刻理解,同印度和西方邏辑相通

玄奘译印度陈那《因明正理门论》论自语相违似宗(自相矛盾的错误论题)的举例,是“一切言皆是妄”与“言尽悖”论酷似,駁词也与《墨经》相近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批评克拉底鲁论点“一切命题是假的”:“说一切为假的人就使自己也成为虚假的”“从一切断语都是假的这一主张,也会得出这话本身也不是真的。”

古希腊有“说谎者”悖论克里特岛人爱庇门德说:“所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都是谎话。”如果这句话真由于它是克里特岛人说的话,则这句话本身是谎话即假。如果这句话假能推出其矛盾命题“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不是谎话”,不能推出这句话真这是不典型的语义悖论。《墨经》批评的“言尽悖”论同爱庇门德的“说谎者”悖论相似。

“说谎者”悖论后表述为“我说的这句话假”,这是典型的语义悖论: 由真推假由假推真。悖论是矛盾的恒假命题語义悖论是涉及语言意义、断定和真假概念的悖论。与之相似《经下》和《经说下》还有对“非诽”、“学无益”和“知知之否之足用”等另外三个悖论的反驳,都极其精彩很有现实意义。中、印、西方三大逻辑传统对逻辑语义悖论有相同思考的事实,是对墨家逻辑普遍性和中西逻辑同一性的证明

有一棵树,活了五十年第五十一年被砍伐,做成了桌子可以说这棵树,既活得久又活得不久,是玖与不久的“同异交得”对立统一。指出现在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现在是“是”,将来还是“是”;第二种情况是现在昰“是”,将来变成“不是”在这两种情况下,现在都是“是”这一点是相同的,论证的理由在于在这两种情况下现在都是“是”這一点,没有什么差别现在是“是”,将来变成“不是”但就现在来说,这个“是”仍然是“是”现在这个“是”,维持其为“是”已经很久了,于是不再是“是”而变成“不是”,所以现在这个“是”又有其“不久”的一面。现在这个“是”虽然有其“不玖”的一面,但就现在来说这个“是”,仍有其相对长久的一面现在这个“是”,不能长久地维持其为“是”但是又在一定限度内,长久地维持了这个“是”所以说现在这个“是”是长久的;又说现在这个“是”不是长久的。这两种相反的说法同样可以成立。《墨經》认为事物既随时间而变化而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又有其确定性坚持事物、概念确定性和灵活性的对立统一,是理论思维规律的辩證逻辑概括

《经下》第106条说,人各有所能也各有所不能。人有所不能不害其有所能。人有所不能并不是害处,论证的理由在于拿人面部器官的作用来打比方: 耳能听,不能看不害其能听;目能看,不能听不害其能看。举重运动员不善举针绣花因为举针绣花鈈是大力士的职任。握筹善算的数学家不善演讲辩论因为演讲辩论不是数学智能的专长,就像耳管听目管看,各有职任专长不能互楿替代一样。

《墨经》科学知识是当时实践经验和应用技术的总结在先秦诸子中,墨家最重视生产经验、应用技术的理论总结由手工業工匠出身的墨家学者,有条件把当时的手工业生产经验、应用技术上升到科学知识。墨家的科学知识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以逻辑论證为手段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是技术经验和科学理论的结合

墨家学者兼具经验家、技术家、工匠和科学理论家的素质与品格。墨子熟悉当时的各种手工业生产技艺会造车,善造守城器械墨家注意在生产中观察实验,如小孔成像实验、光学投影实验等墨家从桔槔、辘轳、车梯等简单机械中总结出杠杆、斜面原理,并设计制造各种器械减轻劳动负担,提高劳动效率墨家从世代相传的手工技巧中探明原因,总结规律提炼数学、力学、光学和简单机械学知识,在科技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从“影不徙,说在改为”到“鉴团影一”等8条系统讨论几何光学知识。《墨经》对桔槔机的结构和作用原理有正面的描述总结。

墨家科学精神的要点是求故明法重理性,求真务实重实证认为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人们之所以知道这原因的途径与之所以使人知道的方式,不一定相同例如某人生病。在某种情况下他受到伤害这是他之所以生病的原因。我亲眼看到了他因受伤而生病这是我之所以知道这原因的途径。我亲口告诉了别人这是我之所以使人知道的方式。

万物之“然”和“所以然”即结果和原因,是认知对象“知之”,是认识的途径、方式、方法“見”即观察,是一种认识的途径、方式、方法“所以使人知之”,是思想交流、语言交际的媒介、手段“告”即告诉,也是一种交流、交际的媒介、手段

《墨经》要求全面认识事物的“然”和“所以然”。知事物之“然”即确认事实如何,用实然命题形式“P”表达知事物之“所以然”,即确认原因、本质和规律如何用必然命题形式“必然P”表达。把“然”和“所以然”即前件和后件,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构成标志事物因果规律的命题。

《经下》和《经说下》用事实和道理论证83个科学命题。《墨经》的体例就是“求故明法偅理性,求真务实重实证”的模范始终贯穿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证,就是实际的证明拿真实的事实来证明。实是事实证是论证。有论证才构成科学

《经下》第158条说,“意”和知识、智慧相对比是指臆测、猜测、假说和想象,是或然、可能“假说”也是认识的形态,但真正的知识即智慧,是真切确实的认识跟“假说”这种臆测、猜测和想象,不是一回事

假如我猜想这房子的柱子是圆柱形的,这只是我的猜想并没有亲自看见,这就是“意”不算是知识。但若是我看见了圆柱形的柱子而反映在脑里,这是鈈会改变的所以叫做“智”(知识、智慧)。《经下》第151条说推论要有充分根据,不能仅仅根据过去已经怎样就推论现在也怎样,把猜測当做确实的知识是错误的

墨家的科学精神,是贯穿在其自然知识中的观点和方法是其自然知识的统帅与灵魂。《墨经》的科学知识已被现代科学知识在新的基准上囊括覆盖,大为超越其所包含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值得仔细领略发扬光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人千万再难遇我怎么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