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十八骑忠于唐朝吗?如果是十八骑取长安典故怎么来的,他谋反了吗?攻自己国家的首都

前面带了几万人去攻城,打到只剩十八人进长安,号称18骑破长安。。实际跟他一起去的死的差不多了。


}

  谁是中国古代最武勇的男人?有句老话早就给出了答案:王不过项,将不过李。

  项,就是西楚霸王项羽;李,则不是李元霸——真实的李元霸只是个早夭的病夫,而是一个很多人不那么熟悉的名字:李存孝。

图:姜大卫饰演的李存孝

  十三太保李存孝,五代十国第一猛男。

  李存孝的名气有多大?

  《水浒传》里,梁山好汉遇到没羽箭张清吃了败仗,宋江回营后感慨:“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

  但是,连打唐将三十六员的王彦章,遇到李存孝半个回合即败!

图:《连环画》中的李存孝

  一部《残唐五代史演义》,李存孝如同李元霸在《说唐》里的地位:十八骑打败黄巢八万大军,攻克长安,追得黄巢在虎狼谷自刎;后梁第一大将“铁枪王彦章”和他交手,一个照面就被他打翻在地;五代十国第一名枪“白马银枪”高思继,十个回合被抱病的他走马生擒!

图:香港电影《十三太保》里的李存孝单挑

  按照这战绩,他绝壁是古代最强单挑男。真实的历史上,李存孝真的如此厉害?

  李存孝是沙陀人,本姓安,名敬思,是被晋王李克用从俘虏中提拔出来。《新唐书》记载:“存孝,飞狐人。少于俘囚中得隶纪纲,给事帐中。”在演义小说里,李存孝是个牧羊为生的孤儿,因为徒手打死一只猛虎,被李克用收为义子。

  沙陀族是西突厥的一个分支,活跃于唐末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人建立的王朝。

  五代时期军中大将流行收义子,李克用就收了十二个义子,族籍有沙陀、回纥、吐谷浑、汉,加上亲儿子李存勖,合称十三太保。

图:香港电影《十三太保》剧照

  李存孝排名第十三,也是最有名的一个。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骑兵皆黑衣黑甲,被称为“鸦儿军”。当时,横行一时的黄巢,被李克用的沙陀骑兵多次击溃,到了后来,黄巢军队听闻李克用兵到,立刻惊恐大呼“鸦儿军来了!”

  破长安、逼死黄巢,李克用的沙陀骑兵开路先锋,基本都是李存孝。

  李存孝的武器很特别:楇(通“挝”),是一种骑兵专用的打击兵器。

图:演义里的李存孝插画

  楇相比五代时最流行的枪、槊,除有其刺击功能外,兼有打击的破甲功能,是一件骑兵冲锋时的厉害家伙。

  《旧五代书》里记载:“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李存孝是一员虎将,冲锋陷阵无人可敌,打仗从没败过。

  《旧五代史》称:“(李存孝)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

  有一次,唐军潞州节度使孙揆率一万三千人,奔赴潞州准备讨伐李克用。李存孝只带了三百骑,一个冲锋便击溃唐军,生擒了孙揆——300破13000,就问你怕不怕?

  李存孝与后梁作战,梁军躲在营寨里开嘴炮:“太原已经被包围了,你们沙陀人将没有巢穴了,还不投降吗?”李存孝率五百名精骑,绕营寨大喊:“我们沙陀人之所以找巢穴,是要吃你们的肉,你们中间最肥的人敢出来一战吗?”

  梁军骁将邓季筠不服气,引军出战,被李存孝一个照面生擒,梁军大败。

  性格桀骜的李存孝,因为自恃武艺高功劳大,和同僚的人际关系很差,十三太保之一、李克用另一个义子李存信忌恨他,向李克用诬陷道:“存孝有二心!”

图:香港电影《十三太保》里的李存孝

  李克用闻听此事半信半疑。但是原本就认为自己功高不赏的李存孝得知此事后,真的反了:将自己控制的邢州、洺州、磁州三州归顺唐廷。唐廷大喜,封他为节度使。

  李克用大怒,亲率大军出兵讨伐。

  李存孝兵少将寡,生平第一次吃到了败仗,缩在小小的邢州城里,被李克用大军深沟高垒团团包围,插翅难飞。

  无奈之下,李存孝出城向李克用磕头请罪:“儿子立过很多功劳,但被人诬陷中伤,无路伸冤,这才迷昧至此!”李克用破口大骂,命令将他捆绑在马车后,回到太原后,在闹市车裂处死。

  车裂,是李克用军中的酷刑,用五头牛将活人活生生拉扯而死。

  民间传说中,车裂时由于李存孝天生神力,五头牛根本拉不动他,连续拉了十几次都被李存孝反拉了回来。后来李存孝自己心灰意冷,对刽子手说:“要先挑断我的手筋脚筋,打碎我的膝盖肘骨,使我的四肢无法发力,五头牛才能将我拉死。”刽子手如法炮制,才算活生生拉死了一代猛将。

图:姜大卫饰演的李存孝

  李存孝留给后世的,只是一个万夫莫当的猛将背影,如同他的干爹李克用、干兄弟李存勖这支能征惯战的沙陀铁骑,搅乱了晚唐,搅乱了中原大地,却最终落得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结局。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经历几百年乱世的五代十国,可以说是将星云集,军事天才层出不穷,但其中最强的是猛将李存孝。在当时无人能敌,在演绎中更是和力大无比的李元霸并肩,与之相匹敌。而且当时排名第二的武将都丝毫不能与他相比,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他其实是当时晋王李克用的一名义子,也是他麾下的一员大将。他原名并非为李存孝,只是因为幼年时兵乱而被现在的义父收养。而他也正是看中他骁勇善战的本领,便让它成为自己第13个义子。也就是经常有人提起的13太保,这其实是一个组织,就如同其他人对于自己将领的别称,而他便是这个组织中最出色的一个。

因为五代十国就是一个乱世,战争不断。在短短几十年内,国家的交替就如同走马灯一样频繁,而这最大的动力,国家政权交换的如此频繁,军队的人数和将领的骁勇善战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且据记载,他是成年以后带领军队以来,便极少打过败仗,是个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而且勇力过人,最神奇的最不可思议的一场战役是他带领着18个名骑兵,连夜进攻长安城,总计19个人攻下了长安城,当时的长安城是唐朝的首都,虽然当时的唐朝已经非常没落,但对于首都的保卫程度,还是非常高的,但是他能凭借十几个人攻下这座城,可想而知他有多么厉害。

他对于敌军来说他完完全全就是噩梦,每场战争只要有他出场,敌军的压力都很大。而他也会凭借这种优势,顺势将战果扩大。对于晋王来说只要有他在,就会威慑自己的敌人,让他们不敢随意挑衅。

当时战事不断就算像晋王一样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往往会深陷敌军,而每一次都是他的义子前来解救。所以对于他这个义子来说还是非常信任的,但就是这些信任导致军营中的其他义子对他的反感,也为他以后含冤被杀埋下了隐患。这也和现在一样虽然深得自己的上司喜欢,但是没有处理好自己与同事之间的关系,问题往往会非常严重。

他和李存信一起攻打尧山,但由于他二人明显不合相互猜忌,导致进攻的军队迟迟不肯向前。当李克用改用其他将领时顺利攻下,而且大败敌军。这时李存信便向自己的义父进献谗言,说他的坏话并且暗示他有反叛之心。由于当时情况的错综复杂导致他怀疑自己的义父要杀掉自己,便开始彻底与晋王决裂,父子二人的战役从一开始天平就已经倾向于晋王,在自己城池被围了几天之后晋王派人告诉他,自己并非想要杀他,只要他投降,一切还能重新开始。其实他并没有说谎,不会舍得杀死这么好的帮手。由于他一直与自己的同僚不和,当他被绑到晋王面前时却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并且不断的有人上书觉得应该要杀死他来正军威。无奈他不得不下令杀死自己义子,而且以车裂的方式,这种古代极其残忍的刑罚来结束他们的父子感情。

本文由历史有梦想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存孝十八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