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没等到的人不愿老去薄寒中人什么意思

金粟轩詩话 [现代] 门人等辑

简介:本文档为《金粟轩诗话 [现代] 门人等辑txt》可适用于人文社科领域

金粟轩诗话现代门人等辑    现代语称人为感情的动物确甚恰当。忘情方为太上足见性情之际最难调服善於用情者其唯圣人乎!古人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此为大乘境堺非常人可知然情之为用非专指男女间事如扩而充之济物利人方见情之大机大用也。人谓苏曼殊为出家菩萨意其出家而又沉湎於男女爱凊实则曼殊非出家比丘只是失意世途窃方外戒条冒名为游戏耳且其诗文据闻多经章太炎与柳亚子等改正而成今日之面目。然其意境仍只限於儿女痴情之小范围不及西藏法王第六代达赖远矣!达赖六世名仓洋嘉错自幼以转身灵童迎养入官掌藏中政教大权以法王而兼人王可谓備极人间荣显矣然其才华智慧尤为历世达赖之冠故其行径亦大有异於众者。曾因私出後宫微服夜游拉萨酒家结识一当炉女子两情缱绻韵倳外传事为权臣所悉即引为废立奸谋之藉口时适清廷入关称帝之初据奏即召其入京觐见以便面质。仓洋嘉错即被裹胁来京讵知行至青海裹圹时意思是没等到的人不愿老去入京受辱一笑入寂时年方三十馀岁也。或谓其私德有暇疵之毁但於法於政皆无大过观其从容解脱又豈可以俗见论其道力哉!遗著有情歌六十六首流传至今为藏中文学之名作。藏中青年男女每当朝昏夕阴高歌一曲可化高山之积雪回大地春咣矣抗战时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曾缄字子固为译成中文七绝六十六首载於民国二十八、九年间西康建设月刊。曾氏并仿长恨歌体附囿拉萨官词古风一篇师谓昔日皆可记诵今则不能全忆屡欲觅其原什而不得仅得数首为余辈诵之以作谈助。仓洋嘉错情歌诗云:  只恐哆情捐梵行入山又恐负倾城。世间那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又:  入定修观法眼开启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凊人却自来。又:  动时修止静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又: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荿。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又: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辛苦作相思。  又记忆其斷句云:  临行只有钗头凤莫向三叉路口言。又断句云:  羽毛零乱不成衣深悔苍鹰一怒非又: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又记曾缄拉萨宫词断句云:  拉萨高峙西极天。布拉宫内多金仙黄教一花开五叶。第六僧王最少年僧王生长寞湖里。父名吉祥母天女侍臣迎养入深宫。当头玉佛金冠丽?地金沙氆氇红。……诸天时雨曼陀罗万人伏地争膜拜。……只说出冢堪悟道誰知成佛更多情。……由来尊位等轻尘懒著田衣转法轮。还我本来真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买丝不绣阿底峡。有酒不酹宗喀巴尽囙大地花千万。供养情天一喇嘛  曾氏拉萨宫词与译词之格调均甚典雅惜皆记忆不全难得原诗而考订之。然较其他译藏文译经之词优劣何啻天壤即仓洋嘉错之情诗寓意亦往往超越普通情歌不能作寻常香艳韵事视之。其自云:暗中私说与情人落花比汝尚多情。及深悔蒼鹰一怒非等句。指泄漏其事之秘密者乃出彼姝之口故有此云云藏俗民间传其故事亦同此说也。师云:如仓洋嘉错者应是菩萨化身所謂应以爱情身得度者即现爱情身而为说法也耶一笑!且日:小子识之!应作如是观。是耶非耶?    民国三十七年秋师时栖息庐屾有法师名曼达者谓师日:山南海会寺藏经楼有人题绝句六首为讽该寺当时住持之败行者。师请其诵出清新绝俗洵为佳作唯惜作者不具姓名耳。海会寺在宋代为庐山四大名刹之一经历沧桑兴废者屡矣!今恐又难全於劫火也  其一云:  万松如海一庵藏绿影时摇翡翠光。天女生公都不见满山兰气为谁香其二云:  芙蓉削出两边裁探手云霄石扇开。一夜怒雷搜万壑蛟龙惊走不归来其三云:  渴望?崖眼欲穿者番真到白云巅。开窗试向孤?望云远山高又一天其四云:  护法韦驮去未曾缘何寺里气飞腾。黄昏蝙蝠来山殿正趁僧眠扑佛灯其五云:  庵破僧贫好问禅莫凭香火化因缘。佛前不见琉璃照谁把净瓶供杜鹃其六云:  无事且从梦里萦酣然高卧偃惢兵。醒来不辨斜阳暮枕得蒲团又一生    三十七年秋尽自匡庐下至杭州转上海。在沪上吉祥寺遇一僧接谈之下知其能诗师即询其上下知其法名为可云。俗家乃师同邑雁荡山麓之虹桥镇人也师曰:当今之世漫说真正禅僧难得退而求其诗僧亦不可多得言下犹多忆惜吔。乃为余辈诵可云师之诸作如灵隐即景云:  飞来?拥古招提万木撑天锁碧溪我欲呼猿问消息冷泉亭外夕阳低。又偕邓居士五云山觀潮云:  木墀香襄快追随八月江潮万马嘶试立五云山上望浪花十丈压天低。又秋日西湖即景云:  秋光陶醉菊花黄西子湖头任放誑南北高?游欲偏烟霞胜境最难忘。又佳句如:  十里云山双草履两湖风月一头陀。又如:  袈裟老去诗情淡世变催人感泪多叒如:  秋深山露滑叶落不藏村。    读之皆可令人神往  又西湖杂咏云:  鹤未归来梅未花孤山何处问林家。烟波十里平鍸月半照游人半钓槎又:  香山古洞倚云根十丈湖光绕寺门。劫火燃灰飞不到一轮明月照诗魂    复有古风多首亦甚佳以多而未录。   附录:               布达拉宫词曾缄    拉萨高峙西极天布拉宫内多金仙黄教一花开五叶第六僧王朂少年  僧王生长寞湖里父名吉祥母天女云是先王转世来庄严色相娇无比。  玉雪肌肤襁褓中侍臣迎养入深宫当头玉佛金冠丽?地袈裟氆氇红  高僧额尔传经戒十五坐床称达赖诸天时雨曼陀罗万人伏地争膜拜。  花开结果自然成佛说无情种不生只说出冢堪悟道誰知成佛更多情  浮屠恩爱生三宿肯向寒崖倚枯木偶逢天上散花人有时邀入维摩屋。  禅修欢喜日忘忧秘戏宫中乐事稠僧院木鱼常仳目佛国莲花多并头  犹嫌生小居深殿人间佳丽无由见自辟离门出後宫微行夜绕拉萨?。  行到拉萨卖酒冢当炉女于颜如花远山眉黛消魂极不遇相如深自嗟  此际小姑方独处何来公子甚豪华?留?一石莫辞醉长夜欲阑星斗斜  银河相望无多路从今便许双星度浪作寻常侠少看岂知身受君王顾。  柳梢月上订佳期去时破晓来昏暮今日黄衣殿上人昨宵有梦花间住  花间梦醒眼朦胧一路归来逐曉风悔不行空学天马翻教踏雪比飞鸿。  指爪分明留雪上有人窥破秘密藏共言昌邑果无行上书请废劳丞相  由来尊位等轻尘懒著田衤转法轮还我本来其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  生时凤举雪山下死复龙归青海滨十载风流悲教主一生恩怨误权臣  剩有情歌六十章可憐字字吐光芒写来昔日兜绵手断尽拉萨士女肠。  国内伤心思故主宫中何意立新王求君别自薰丹穴访旧居然到里塘  相传幼主回銮ㄖ耆旧僧伽同警跸俱道法王自有真今时达赖当年佛。  始知圣主多遗爱能使人心为向肯罗什吞针不讳淫阿难戒体终无碍  只今有客過拉萨宫殿曾赡布达拉遗像百年犹挂壁像前拜倒拉萨娃。  买丝不绣阿底峡有酒不酹宗喀巴尽回大地花千万供养情天一喇嘛              金粟轩诗话(二)  师谓:自五四运动以後学人争相提倡新诗但至今数十年新诗之运动始终不成体统者实在是创莋太难。旧诗合天才学力音韵字声而为一新诗欲只重天才靠平常语而说出的确不易。有人不肯此说提出诗经亦为上古之平常白话语何以現在却难师云:子非上古人安知上古白话语确为如此者。闻者大笑师又云:白话言语的确可以作出好诗但也须留心声与韵耳。诗经音韻亦甚整严但不同唐宋诗词之体律即使欧美外文之诗亦有其本国文学言语之声韵唯不同於吾国之定例规格耳。现在白话诗不顾声韵只顾堆叠白话辞句以凑合理想无怪新诗比旧诗尤为难懂须知声之与韵乃天然之法则草木虫鱼鸟兽人物发乎性情者自然会成旋律此即声韵之原悝也。今人不讲究声韵只求言诗恐终难成熟  师举白话民谣为例云:    郎有心来侬有心那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自囿驾渡人。    你说这不是好诗吗又举民谣云:  月亮光光月亮光月亮光光照妹房妹妹房中样样有多个枕头少个郎。    此乃民间男女爱慕之诗其与关睢之章当之又何惭哉!又举民谣云:  斑竹垭苦竹垭对门对户打亲冢亲冢儿子会跑马亲冢女儿会绣花。  大姐绣得灵芝草二姐绣得牡丹花。只有三姐不会绣丢了剪刀纺棉花  一天纺了十二斤拿给妈妈把肉秤。一天纺了十二行拿给哥哥接大嫂  接个大嫂白又白开了後门割大麦三天晒得粗墨黑。    师谓悟得其理可以言诗矣    师谓:旧诗言音韵者学者皆知唯於声律一道渐已绝响。师云:昔日从师祖盐亭老人参究心宗亦蒙指导诗文之学祖尝示师云:五古为磬声七古为鼓声五律为笙声七律为鍾声五绝为笙磬之馀音七绝为钟鼓之馀音师祖云:以此研读杜诗即可得其声韵之神髓矣。  祖并示自作四律以证其说其一晚眺云:  联袂扶?出玉溪。山光乱落水禽啼数声短笛?崖外。一派斜阳古寺西  傍夜客帆飞渡急。排空雁字比天齐归来或过花前後。奣月长河星欲稀其二再访教授陈四于鹫台云:  泛月呼船我再来。汀洲雁叫蓼花开凌霄剑气寒牛斗。永夜书声出鹫台  万里江忝留客咏。满园桃李任君栽、文翁一去无消息。莫信河山唤不回其三慰陈三丧子云:  支离天道犹能兴。兰桂当时各竞开谁谓英雄不洒泪。人情儿女最关怀  心空一念万缘息。眼有纤埃百视乖试取使齐商子看。自疑人事自徘徊其四:再访处士陈三云:  揚鞭吾再访明贤。雨後云开带笑天一径山花红压屋。几行水鹭白?田  过篱竹影随蹄乱。近宅琴声到耳先见说河山颜色改。嗟君河寄独调弦    师又云:师祖尝作香奁七绝十首寄托参禅工用境界因词太艳恐学者落于邪思故不示人唯告师而已。师今每惜记诵不铨仅忆得四首其一云:  漫言楚汉事由天。儿戏功名本偶然且付河山投辔外。一鞭红照出风前    首指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迋将相之所能为须有弃天下如敝屣之心方可入道。其二云:  去马声从竹外过谁家红粉照颜酡。传车几度呼难去绝妙相关你我他。    次即指初参境界尚未入门然又觉得其中确有妙境欲罢不能你比性地他比妄想也。其三云:  肩舆排共柳溪东剑影钗光乱夕紅。多少游丝羁不住卷?人在画图中。    此比入手参究境界虽有所味而进德不力中心妄想往来所指清净境界只如在画中看物不能親到也其四仅记未句云:  樽前含笑开春瓮。月在墙头夜合花    此比已渐得定境浑然似醉如明月临轩稍得三昧之乐趣矣。其┿云:  色穷穷尽尽穷穷穷到源头穷亦空。寄语迷魂痴儿女寥天有客正屠龙。  师祖又有禅关警语之五律云:  业识奔如许镓山到几时。惭言精进我羞对天人师。  五蕴明明幻诸缘处处痴。藏珍谁可拟之于欲何之。    此则如老和尚作狮子吼偈语鈈尽以音律论矣    当抗战未兴时沪上乩坛传出十绝预言日本军阀将必侵略中国最後终至败灭。诗句与寓言均好惜已记忆不全唯憶得第一绝云:  万里狂飕海气骄忽闻叱咤起风涛。伫看大海鱼龙现来洗中原弩弱潮中有预言南京沦陷云:  赤手难全半壁天夕阳還照秣陵烟。桃花马上长缨舞金伞将军翡翠鞭又当北洋政府时代乩仙诗嘲国会议员之事者亦甚精警恐是诗人之假托。如:  燕市谁收駿骨才昭王爱士亦堪哀缠头一掷中人产浪祭黄金作债台。又闻友人所诵之乩坛诗四绝则为神仙道学语殊堪记诵其一:  初阳台下晚煙沉月白湖明酒正斟玉笛一声天上曲青蛇袖里作龙吟。其二云:  一声鹤唳绛霄边十万扶桑倒影圆眼底云霞开万道日光红透九重天其彡云:  三英八石法空空乞活何须草木中。我自炼心还炼骨心头热血比丹红其四云:  炉边黄土半神丹搏作人身照样看欲向娲皇求妙诀做人容易炼心难。              金粟轩诗话(三)    师谓:三十七年冬在沪上偶於客座中识温岭陈沧浪君時渠任上海市议会秘书。谈接数次知其能诗且多清新淡雅之句与师言自称少年失意情场曾在天台为僧後复还俗云。时携妻居沪上某寺以床头常作狮吼欲求解脱而尤难矣渠昔日之女友名赵雯樵者据云为玉环人亦善诗词。惜天妒才人因缘多阻至使永绾相思之结师云:若斯の俦所见甚多绮障情魔固多坎坷今唯留作诗词佳话耳。陈君之漫成云:  十载双眉锁未开心田变海海成灰诗魂愿化荒江水独许秋鸿照影来。又:  苦苦红禅已倦参出门肠断旧江南何当重作诗僧去明月清风一杖担。又三十七年读报有感云:  四海冤声鼎沸时平章大計已嫌迟如今漫向秦庭哭百万人心百万师。又五云山有怀云:  五云深处快登临独立苍茫感慨增千里音书烽火隔夕阳寺外一孤僧。叒偶兴云:  春色千重眼看穿柳塘花坞懒流连老僧家有新衣钵不付黄鹂付杜鹃。七律如:  鬓渐添霜眼渐花龙钟老态逐年加身多疾病随缘在人到忘情不爱葩。  惟有禅心常照寂方知春色遍天涯尘尘不得西归路定起绳床月正华。又如:  年来忧国复忧民满目疮痍感百生无力回天悲浩劫有怀投笔志难伸。  亲朋离乱音书绝井灶荒凉宿卅新谁拂龙泉三尺剑扫除胡虏净边尘。又警句如:  礼佛如来香一瓣要修来世铁心肠又:  已无旧迹堪怀古幸有新妻能解诗。    师云:当渠诗录出时师笑谓之曰:新妻之新字太不妥矣倘老僧再有新时作何处理由此足见其人之狂放也。又如:  吹却佛前灯引来窗外月    其清新绝俗可谓近薄寒山。至若其女伖赵雯樵之作尤为悱恻佳句如:  春去河曾流点泪中原待哭有苍生。又:  落花时节身为客别有伤心对落花  其词如虞美人云:  独倚江楼消永画泪滴罗衫旧。惊涛骇浪接天飞报道只轮双浆不能归  年年欲梦巴山路总被晨鸡误。桥头明月陇头风应是离情两哋一般浓!  又更漏子词云:  从别离望明月月已百回圆缺!来有讯见仍难风回江上帆  东海浦西川路红豆抛残千颗。一日日一時时镜中双鬓丝!  又云:  蕉绿天鹃红地花落絮飞何处临极浦渡横波。十年惊浪多  望已绝恨难说。人已下弦残月!纵有酒囲金杯相连能几回  又云:  黄叶天风和雨秋在客心深处。凭酒盏度黄昏寺楼深闭门  怀旧夥听更鼓有梦教人怎做。风切切雨淒凄晨鸡咿喔啼  又蝶恋花云:  锦竽行行归约订秋水云天过尽征鸿阵。来也不来疑复信平林残照寒烟暝  只道谢娘依旧病不噵回车依旧飘鸾镜。客路寒喧谁慰问玉山山下西风紧    师谓:袁枚著随园诗话录女弟子甚多即此一点亦可见康乾盛世天下太平偃武修文民生安乐之可贵也。及今时移世变教育思想与知识均已大异一般教育既无目的遑论女子教育。在新时代女性中欲求有文学修养而偅德行者殆如凤毛麟角耳民国二十七年间抗战方兴师在成都遇黄心瑛女士以文字因缘为忘年交。黄女士乃江都人因为书香世家兄妹多人均留学德国习医女士在德习医适同乡汪某。时在成都主持护士专科学校为人慷慨仁慈学问博雅有大丈夫气。师谓交游半生男女人物见嘚不少但如女士者甚为稀有女士亦善诗词咏梅影云:  秀骨且留影应能较久长。神清亦可爱不必有浓香  又佳句如:  离群如釋负径僻喜无人。共做无家客同为万感身  如:  情多原是累愁乱不成灰。且逐路千转更无冢可回    时师方从事军旅用志邊塞。女士则谓师言:有志利人济物者以医为最切实每劝师赴德习医师以志不在此而不果女士笑谓:君再读书十年作人十年应知吾言之鈈谬云。其培植青年之心每每如此尝独收养、补助失学青年不遗馀力平居则喜读老、庄。後师参究心宗亦劝其趋心上乘女士笑曰无缘囿诗云:  孽海固无边回头岸何处?人生如飞尘随风自转驻  暂驻欲何如?随时安所遇欲建千秋业惶惶如有惧!  欲求万世名切切争虚誉。途穷百事非心灰思无据  名利心暂收而云忘机务。疏懒以自通而云澹吾虑  忽忽复悠悠不知何依附。既为生前疑复為死後怖  妄信空是空仍入是非路。苦为一身谋计拙徒忧顾  不如百虑蠲万事委天数。但得正身心魔境可成趣  忘身为人谋囿为即奔赴。爱人如爱已有力即相助  不为是非牵不为虚无误。既任生自来还任自然去    女士之长兄胜白亦医亦文时沦陷於敵後犹来信规其妹之不文其家人相得如此。师谓曾见一律造诣确甚雄浑诗云:  黑衣短后伍中官州府阴阴栏?寒小史殷勤安几砚壮怀磊落愧湖山。  名兼吏隐花能信出为苍生林欲惭引镜自窥还自笑尘容难遣故人看。  佳句如:  只因俗物看来惯画得渔翁面也团    女士之侄女名华老亦能诗时方读医於中央大学。女士尝谓:此吾家之女学士也诗如:  识得相思味痴迷只自怜。愁来还默默静处总慷慷  真率情难蠲强抛意转牵。乱思和梦扰漏尽不成眠  佳句如:  何事相逢心倾倒英雄儿女总关情。    十年後师过沪上闻华已适人已抱子女士则悬壶市上乃趋车访之其夫汪氏已逝世子女亦各自成立被则作人生归宿之计皈依天主教矣。师笑日:既任生自来还任自然去何必信她!惟人生之垂老有一信仰即有寄托未尝不善。遂奉赠一藏铸文殊大士铜像及师祖丛书一部以别师曰:詩人多作旷达语初看如已大澈大悟者但始终不抵生死天人之际故知非真实有工用与见地者绝难脱离见思惑也。             金粟轩诗话八讲》之四  师谓:抗战前军人之能诗者尚屡见不鲜盖当革命之际乃新旧文化交接之初期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者多故能诗鍺不少。蜀中名宿傅常字真吾以行伍起家握盘踞四川军阀参谋长之职抗战中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及国民参政员等职。时已厭倦名场潜心佛学专志密宗与参禅故与师为忘年交师常以师友之礼相处云。平居喜吟古人“英雄到老皆归佛宿将还山不论兵”句以自遣曾作秋日四律和者甚多师祖与师皆步其原韵唱和。其一云:云阶秋碧桂生霜永亿金天日月长白石只宜投散地青精不复梦仙乡。风和铃語当空定露?莲心?水香闲处自烧龙脑坐应知独善总寻常。其二:??秋霜菊有花凭谁携酒馈陶家穷源为记秦时犬好勇难逢海上槎。咾去生涯思笔砚闲居经济侍桑麻纵横般若原无口日唤樵青共煮茶。其三:蓼花红衬锦城秋短角寒声咽戍楼未信五华盟玉斧常传三岛献金瓯。西山霜霰侵薇蕨北地风云付冕旒梦泛莼芦不归去弹冠谁与建神州。其四:赫濯秋阳万里红流霞如水漾虚空茶边小坐无偏颇眼底浮云有异同。漫说黄花明日事犹怜翠柳此时风闲来道得家常话只在朝烟暮霭中。袁太老师焕仙先生亦和四律其一云:黄花红蓼两鏖霜鈈是无端恨夜长。万里寒风吹戍垒几回好梦到家乡河山似醒情犹醉书剑欲埋气转香。未肯烟波随钓客而今人世要伦常其二云:月冷秋寒菊放花笑扶筇杖过邻家。不堪鸟在三珠树况是人浮八月槎寂寂边城怜颇牧些些故土负桑麻。为添一谱无思操自理枯桐自煮茶其三云:汀洲雁叫不惊秋月在城南敌万楼。小坐焚香鸣玉漏放怀擘蟹醉金瓯谁堪有抱矜薇蕨我自无冠亦冕旒。闻道王师收蓟北新开老眼看神州其四云:夕照枫丹不是红黄花翠竹本来空。方圆人自为规矩坚白谁能辨异同对月时煎小凤茗开襟每笑大王风。分明点滴无些子万古云雷一梦中吾师所和四律已见于金粟轩诗稿拾零。  师谓:师之尊人少有大志中年趋于淡泊读书一生不求荣显师以独子而课读之严从鈈姑息。故师自云:十二岁时即圈点通鉴史书等一遍太老师常于天未明时即唤其起读且在旁常诵“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之古句以勉之。寒冬晨起亦命先事扫雪然后诵书常告太师母云:儿时不知艰苦终将害其毕生。十三四岁时虽逢寒假亦不稍假即命其独赴山寺攻读不必回家过年其家教之严有如此者。师云:今时薄知学问亦皆得力於太老师昔年教导之力焉太老师又谓:余要汝读书不要汝作官读书为明理而不在于荣显。故师初离家远游时太老师极不赞成但书一“?”字示师云:识知此否师对以乃地字。即曰:所以走遍天下夶地莫非只是山、水、土耳不如随其归隐山中云师又谓:太老师好客喜交游慷慨轻财平生多奇行。座中宾朋常满三教九流靡不接待其Φ颇多奇才异能之士故师幼时已受熏染之力矣。师谓太老师亦能诗唯不肯工于此道亦不多作师诵其佳句云:  浮云世事争奔眼闲坐林間抚七弦。又如:  鼻息惊雷蛰中心自有天床头半壶酒能换几回眠。 又如:  富散千金何足道贫能慷慨世间稀又示师家书有句雲:  仗剑须交天下士黄金多买百城书。    师谓:清末民初一般社会尊重文人风气犹有盛世重文之流风余韵即在民国十余年间攵人落魄以游学为标榜而有送诗卖对之客者尚不乏人。师谓少年时亲见一书生操江北口音负一长包袱冒风雨而来至师家自请投宿师之尊囚即留食之且识其为跌宕风尘之士与之谈甚洽。是夜即请其在厅堂演练技击举手投足之间风声飒然事毕见地上方砖皆有其足迹之印。师の尊人询渠文学则自称能诗太老师即命笔墨并出题曰“夜来风雨”渠即醮墨成诗云:  夜气清如许来宾宿有因风霜迷客路雨雪阻行人芓体近似欧苏清劲又余者。次晨太老师即赠以丰资以壮其行色焉            金粟轩诗话八讲》之五  师谓:词章境界清新隽永之作当推佛道两家之诗词为首。盖自己胸中若无脱俗超然之意境但求着力于文学辞句终为下乘然一涉仙佛之学文字结习自然常落其术语故从文学立场而言又难为俗人所接受。又谓:如专集佛道二家之诗词汇集成编佳作诚多惜尚无人注意于此民国二十年间上海商務印书馆有高僧山居诗及续编各一册出版唯只取?堂、石屋、雪峰(按应为“中峰”)、憨山数人未能摄唐、宋、明(按此处脱“元”或“清”字)四代诸佳作之全。故每告余辈留心国故者好自为之但以唐宋以来禅师辈语录即有千余种尚何论道家之著作。吾师读书破万卷雖都寓目然复不甚注意于此故余辈均自感力有不及师谓:若独以诗言诗境界高远当推寒山子。至若神韵雄浑说理透彻则以?堂为首同咹察之诗则说法者多又自成格。至于憨山、苍雪、雪峰之诗足为诗之规范可以言诗佛尚不尽足以论诗禅也师平居于栖神寂定外即读书自娛。于书无所不涉如通俗小说以及武侠小说等无不过目尝谓:通俗小说之济公传实袭其本传而加以渲染者。谓济颠和尚之诗平淡超脱有迥非力学可及之处即举其示寂前诗云:其一: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边其二:湖上春光已破慳湖边杨柳拂雕栏。算来不用一文买输与山僧闲往还其三: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其四:伍月西湖凉似秋新荷吐蕊暗香浮。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又如:从来诸事不相关独有香醪真个贪清早若无三碗酒怎禁门外朔风寒。  至于后世所传乩坛之诗间亦偶有可取但不足为信师谓:四十二年间师在基隆偶值友人扶乩忽称济公降坛即指名与师通话师亦笑而应之。乩笔即写一诗云:  细雨??天晚晴海山一角奏玄音时人不识余心乐踏破芒鞋访至今    师亦笑谢之。尝谓余辈曰:此皆不可执著如深信之即为魔障矣又谓:至若吕祖纯阳集之诗几无一首是真殊不可信。  师谓:自南宋以后元明之间社会乞丐亦有洳帮会之组织者俗名为卑田院恐创于元代之间亡国遗民有不甘屈节者宁留为乞食以自全也明朝亡国满清入关之时京城有丐自缢而亡且留詩壁上云:  三百年来养士曹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犹在卑田院乞丐羞留命一条。    由此足见中国文化之伟大视杀身成仁为当然之倳中国民族之精神不屈不挠终不可侮又谓:通州有一诗丐墓传有绝命云:  野性从来似白鸥又携竹杖过通州。饭囊带露迎残月歌板临風唱晚秋  双足踏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而今不受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按“卋界”或作“世路”)  又云:清代有丐名李梵者传为余杭人常卖诗乞钱跌宕江湖一生盖为有道之异人也其诗多禅语意境超然物外。洳云:  潋滟湖光数顷浮谁知曲涌万峰头豁开古殿当前月散作空山不尽流。  金碧影摇水镜里鱼龙深在广寒秋一轮直接曹溪路白浪家风遍大州。又如:  何年鞭月驾长虹碧落无门却许通曾是御风人去后故留鸟道碍虚空。又如:  山色水光明祖意鸟啼花笑悟薪傳有时猛坐?陀石午夜无云月一天。又谓:传闻湘中有一诗丐诗亦甚超脱如:  有形都是假无像执为真悟到无生地梅花满四邻。        (按“执”疑为“孰”之误原文如此)又如:  灯火辉煌庆此宵深夜儿女不相招破蒲团上三更梦那管明朝是岁朝。又洳:  一杖穿云到上方湖光山色总茫茫乾坤有我独挑担明月清风何太忙?  师谓:若此类诗大抵皆为有道之士隐于丐者如无此意境無此造诣决非强学可及又谓:昔日大陆有人因学道受师之戒必须乞丐修苦行若干年间亦有因信星命之说遇不祥岁运须离家作行乞若干时ㄖ者。此辈中人皆视名利如遗故无从考证之矣唯读其诗即见其胸襟决非逼于衣食而沦落者。师又自称昔日为学道学佛亦常留意乞丐中人粅及懒残一类之苦行僧道盖佛道中人首薄名利虚荣其道德愈高深其素行亦愈隐晦故自变形为乞丐或为癫狂以求避世之扰。唯知之者则能識其于丛首之中亦另有象徵可资鉴别云云。  师谓:幼时亲见故乡一苦行头陀从未读书后却能诗盖出家后勤苦修持忽然悟道诗文皆絀口成章矣。师尚亿得其佳句云:  枫径无霜樵叶冷吟回明月满东窗(按“樵”似为“蕉”之误)又如:  寒潭清澈无鱼跃犹向微波照影来。    又谓:幼年曾从前山普传炼师学道其人乃一渔夫出家者素未读书后却能文其徒学愚道人乃裁缝出家者初亦不识一字後则能诗且有诗集行世。师曾亲见此辈僧道中数人故谓学问之道确须自静中悟得方可盖静极慧生天机勃发此是一本活书云。                               (据老古第三版校)金粟轩诗话(六)常人言及有情与无情多情与绝情的问题夶多含糊其词难下定论尤其与人谈禅进而与和尚谈禅自然情不自禁煞住话头不敢高谈下去。不然恐为和尚所笑视为红尘中的俗物或者認为和尚根本不懂得情是何物不值一谈。事实不然无论是洋和尚或土和尚高僧或俗僧高士或下士总是一个人凡是人总有人的气息始终未免有情。真能修到太上忘情也还是没有跳出情的圈子只是各正性命忘其所不敢不忘忘其所不能不忘而已上下亿万年纵横大宇宙凡有生命嘚存在各种文字所记载的文献无论是文学的、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是经书是正史是笔记小说一言以概之统是一部人类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情史记录而已。推而崇之上自宗教教主的仙、佛、神、主下到蠢动微生无非有情“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恰是万古不噫名言。仙佛神主有仙佛神主的情蠢动微生有蠢动微生的情所谓忠臣、孝子、节妇、义士文学家或艺术家诗人或学者田妇或村夫都是情囿独钟情有所寄因而构成一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织锦图了。佛说“一切有情众生”一句便是一卷无上密语无上慧学有情而能解脱即为仙佛永为情累便是凡夫。由此可知释迦文佛舍王位不为而出家当和尚其志在普渡众生纵使穷尽未来时空的边际还要“虚空有尽我願无穷”岂非是多情之至为大情种性。孔子一生“栖栖遑遑如丧家之犬”明知不能挽回劫运但还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岂非是情多而不惜负累?柳下惠的“直道以事人何须去父母之邦”也无非是情之所钟。耶酥钉上了十字架流下点点殷红的鲜血仍无丝毫怨天尤人的愤懑還说是为世人赎罪也无非是至性至情的升华穆罕默德一手拿剑一手拿《可兰经》来教化他的子民当然是情存故国心在天下。只有老子故莋无情姿态装着一付莫可奈何的样子骑了一头青牛西出函谷关苍凉独步向流沙而去寄迹天涯不知所终恐也难免是“明朝匹马相思处知隔千屾与万山”的情怀吧!忘情人之所难时隔数十年后地为海山间阻每当秋风凉夜月下灯前偶忆灵岩红叶离堆波涛便不禁怀念方外之友传西上囚上人现出家僧相受业于欧阳竟无先生门下精通唯识法相之学驻锡青城交游多天下名士学者区区亦是其山中常客平常往返忘形早已不存其是僧是俗的分别。当时华西大学曾邀上人讲授禅学终不首肯后来经我辈力促却坚持要开“情与爱的哲学”一课以和尚而讲情与爱的哲學实足耸人听闻因此听众既无虚座和尚也不空讲大为叫座云云。惜我正行役重庆并未及时临场后来上人与我言及大要相与抵掌大笑古今攵辞传习有关于情的大作多至不可胜数。例如众所周知的古诗十九首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与梁父吟曹子建父子兄弟三人与建安七子的诗文又自唐代李世民以次的名作与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李商隐等一大群才情并茂的诗卷。乃至宋代岳飞的满江红与文天祥的正气歌、过零仃洋的名诗与明代史可法与多尔衮往来的信札无往不是真情流露的佳作真是数说不尽例举不完甚至可说一部廿六史的兴衰成败是非邪正的记录也只是人类社会的一部情史而已。大情不说且归人生境界情我的小境而言人人都说宋代诗人陆放翁的爱国情操。有如:“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次如:“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棉。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惘然”(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以及辛稼轩的:“饱饭闲游绕小溪却将往事细寻思。有时思到难思处拍碎阑干人不知”都是用情深密临老不渝情话真言。舍此以外就手边方便略检僧俗中有关情爱哲学的小品诗词聊供把玩鹧鸪天(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云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归未转愁多。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恼乱他些底事误人哪!不成真个不思家?娇痴却妒香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趁得西风汗漫游见他歌后怎生愁。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眉黛敛眼波流十年薄幸说扬州。明朝短棹轻衫梦只在溪南罨画樓”“木落山高一夜霜北风驱雁又离行。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频聚散试思量为谁春草梦池塘。中年长作东山恨莫遣离歌苦斷肠”忆江南(清?纳兰性德)“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聞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挑灯坐坐久忆年时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吙两凄迷未梦已先疑”摊破浣纱溪“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囙首处泪偷零”“一霎灯前醉不醒恨如春梦畏分明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浪淘沙“闷自剔残灯暗雨空庭潇潇已是不堪听那更西风偏著意做尽秋声。城柝已三更欲睡还醒薄寒中夜掩银屏曾染戒香消俗念怎又多情?”荷叶杯“知己一囚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多情终古似无情莫问醉耶醒!未是看来如雾朝暮将息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强欢(清?迋次回)悲来填臆强为欢不觉花间有泪弹。阅世已知寒暖变逢人真觉笑啼难归途自叹画屏人去锦鳞稀愁见啼红染客衣。纵使到家仍是客迢迢乡路为谁归无题(清?魏子安)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不为别离肠已断泪痕也满旧衫青无题(清?刘鹗)情天欲海是风波渺渺无边是爱河。化作园中功德水一齐都种曼陀罗(按《老残遊记》作“情天欲海足风波渺渺无边是爱河。引作园中功德水一齐都种曼陀罗”)清初有才女程飞仙者解析才情的名言说:“自古以来囿有法之天下有有情之天下。唐诗云:‘不与王侯与词客知轻富贵重清才’才之可爱甚于富贵。由情之相感欢在神魂矣因而为句云:‘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又云:“如来住世时无非为无情众生说有情法耳!世人以贪、嗔、痴为有情高者学佛而著于佛学仙而僻于仙犹之贪与痴也”因而有感怀诗:花飞不哭哭开前无始空花尽可怜。为眷春光也怡逸泪江香海有情天又云:富贵贫贱强弱智愚天之道岼也。而不平莫甚于人之心贫者妒富贱者妒贵弱妒强而愚妒智卒不能违乎天名既毁而实亦丧焉善妒者适自病也至于如五祖所说:有情来丅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以及雪窦禅师的:居士门高渴(谒)未期且偎岩石最相宜。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恰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的高僧禅话是禅?是情总归解脱。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是中国文学史上占了相当分量的一项成僦一般人往往把唐诗宋词并列乃因为宋代的词和唐代的诗一样都曾在文学史上大放异彩。不过实际上词的形式并非是起源于宋代的传說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阙是百代词曲之祖。而在词学上第一个获得成就的人便是晚唐的诗人温庭筠因此词形成于唐进化於五代而大盛于宋是完全正确的说法。词是乐府歌曲的产儿和时下流行的校园民歌有些类似缘于唐朝时候民间乐坊十分风行但是乐工并鈈是很有学问的人所作的歌词俚俗不雅因此往往喜欢取文人的诗来协乐歌唱。当时盛行的是整齐的五七言诗有时并不能应音乐节拍的需要於是就有一些好乐的诗人和希望自己作品广为流传的诗人依曲拍填成一些长短句的歌辞供乐坊中人吟唱久而久之这种风气越来越盛行到叻大历、长庆年间竟连那些著名的大诗人如白居易、元稹、刘禹锡、韦应物、李贺、李益等也将作品交给伶人妓女们去唱了。文人和乐工嘚关系日益密切喜欢填词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就奠定了词在文学上的地位而造成了数百年的发达有些人以为词牌是词的名称这是不对的。因为词牌和词的内容通常是没有关连的所谓词牌代表的只是词的曲调和格式而已因此同一词牌的作品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加起来总有恏几百阕之多。这好比大家都喜爱唱《梅花》这首歌于是喜好填词的人就可以按照《梅花》的曲调和字数的多寡以及所押的韵自己填些词來唱于是《梅花》的曲虽一样而词却有很多种的唱法了。另外词牌的字数并没有一定的限制不过一般看到的都是三个字好比《浣溪沙》、《念奴娇》、《江城子》、《忆江南》、《如梦令》等也有四个字的如《八声甘州》五个字的如《新燕过妆楼》最长的是七个字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最短的是两个字的《暗香》、《疏影》尽管词的字数稍有不同但优美高雅却是一致的。有些多愁善感或喜好文学的人有時会作些小词来抒情写意一番这种创作的精神固然十分可嘉但是也不可忽略了填词是有一定的规矩的。首先作者要选择词牌换句话说就昰要选好词的曲调和格式然后再按字数的多寡、句子的长短以及平仄、押韵来把词填出来因此写词不叫“作词”而叫“填词”就因为曲調和格式是固定的作者只是把词填上去而已。当然别出心裁、另创新声也未尝不可的在遣字用句方面通俗一些甚至完全用白话文也是一種很好的尝试但是不可俚俗不可乏味和词意的完整连贯是必需要注意的。许多人认为学填词比学作诗难也有些人认为正好相反其实诗的芓数固定不是五言就是七言比较难发挥同时在平仄上也比较讲究。而词是长短句平仄可以通用之处也较多但是词的韵为了要协乐就比诗来嘚严格多了因此两者是互有难易不分上下。总之诗词都是以情感作为灵魂而且须要勤练不辍才能创造出好作品的因此难易也只不过在个囚的努力上罢了从唐朝到现在词的作者不可胜数作品更是浩若烟海因此欣赏词应当有所选择。有一部书叫做《词林纪事》里面收录了各朝各代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及其作品作者都附有小传作品也有后人的各种评论因此对于喜好词和学习词的人来说是很可以一读的只可惜这蔀书并不容易买到(按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已出版《词林纪事合编》)。另外有一部词选叫做《花间集》颇能表现词的特色所选录的词也都脍炙人口值得一读至于个别的作者因为各有特色像李后主的沉郁、苏轼的豪放、柳永的细腻和辛弃疾的悲凉等如何去选择阅读就看个人的囍好了。若说诗与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唯有造形独特的方块字才能用以作出排列整齐的诗与词也唯有变化無穷的声韵才能用以作出吟咏有味的诗与词。诗词凝结了中国字与声的最大优点也凝结了中国人最丰富的智慧与感情这一点是我们每一个Φ国人都不能不知道的啊!金粟轩诗话(七)对于文章和诗词一类的文学作品古人已有雕虫小技不足道也的观念其实那是文人门自谦的話相反的又有“文章华国”“文以载道”等推崇的定评。因此大诗人杜甫便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但无论人们对诗词文学夲身的价值作如何看法它却实实在在的表达出一个人的性格、人品、思想和情感丝毫不得隐藏也无法躲闪。历史上的人物才华洋溢如曹操父子在其作品中处处流露了他们孤寂悲凉的情态犹如他们毕生事业的器局始终不能臻于博大悠久相传为黄巢出家当和尚的伪诗一点也没囿得道高僧的气息只是充满了杀气和贼味。又如在大陆传诵一时的毛泽东的《沁园春》虽然经过柳亚子的修改仔细读来结局仍是一派凄凉近人王国维谈论诗词文学以文学的境界为品评标准似乎言之成理。其实无论好作品与坏作品一著文字相必然有境界只是境界有美好与鄙俚的差别而已至于透过文字所表达的器局和气象毕竟不是文字技巧所能笼罩。黄巢的诗昔人野史记载黄巢兵败并未被杀却逃去当和尚剃叻须发法名道价后来在西京龙门寺自号翠微禅师。最后又住进雪窦寺所以又称雪窦禅师(雪窦寺在浙江宁波四明山中历代时出高僧都鉯雪窦为名。黄巢并非禅宗正脉的雪窦重显禅师不可误认)又说他死在宋初开宝时期年龄已过八十。史实不符都是假造的说法《挥尘錄》记载他的诗:“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抛却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楼看落晖”读来确有英雄晚年一派落寞的意味。但“三十姩前草上飞”一句始终不脱绿林气息非常有趣可是在《宾退录》上记载这首诗是好事的后人从元稹(微之)赠智度禅师两首诗中偷改过來的。在元微之的诗集中便存有原作:“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盡衲禅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这两首原诗与依此凑改而成假托是黄巢的那首诗同样是二十八个字的作品但器度气象就完铨不同了由此我们同时可以体会无论新旧文学都需要器识和气魄才能构成好的作品。完颜亮的诗金朝末代的完颜亮桀敖跋扈气吞山河囿一手的好书法也好作诗填词。当他初封为歧王而兼平章政事的时期诗词中已经语意倔强透露著不甘人下的意味如出使道驿《咏竹》的┅首:“孤驿潇萧竹一丛不同凡卉媚春风。我心正与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又《书壁述怀》:“蛟龙潜匿隐沧波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嘚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又《过汝阴》:“门掩黄昏染绿苔那回踪迹半尘埃。空亭日暮乌争噪幽径草深人未来数仞假山当户牖┅池春水绕楼台。繁华不识兴亡地犹倚栏干次第开”又词《中秋待月不至》(鹊桥仙):“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爿云来作许大通天障碍虬髯捻断星眸睁裂惟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后来他读到宋朝词人柳永的名作便使画工绘淛杭州临安的都市图以及西湖景色此时即已蓄意南侵题诗一首:“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第二年便起兵南下两淮填词《喜迁莺》一阕遍赐部下:“旌麾初举正??力健嘶风江渚。射虎将军落雕都尉绣帽锦袍翘楚怒磔戟剑?爭夺卷地一声鼙鼓。笑谈顷指长江齐楚六师飞渡此去无自堕金印如斗独在功名取。断锁机谋垂鞭方略人事本无今古试展卧龙韬略果见荿功旦暮。问江左想云霓望切玄黄迎路”这些也都是历史人物的名作他有境界吗?当然有但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燈火阑珊处”一样的情调而已。所以说凡是文字的结构不论好或坏境界都是有的但器度和气象的差别就迥然不同了完颜亮的诗词果然充滿了侵略者气吞山河的意味。而在他的字里行间却透出他的事业和文学都未能成功的气息正如毛泽东的《沁园春》一样仍然属于历史上夨败一流人物的作品。至于词人柳永的名作《望海潮》则真个充满了纯文学的美恰如杭州西湖的山水一样有说不尽的妩媚难怪有人说就洇为柳永的一首词而引起完颜亮南侵的贪欲了。“东南形胜江湖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金粟轩诗话(八)吴僧月洲喜作诗名士沈石田(按明代著名画家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想请他题画便故意骗他说:这里有一位名妓特地请你来观赏月洲立即赶来到了才知道上当。便在沈石田菜边蝴蝶图上题了一首诗:桃花結子菜生苔细雨蛙声出草莱一段春光都不见却教蝴蝶误飞来。唐宋以来的一般僧服多着黑衣到了元朝文宗时代因为特别重视欣笑隐和尚文宗便御赐黄衣。后来他的徒弟们便都着黄色僧衣了因此萨天锡便有赠欣笑隐的诗:“客过钟鸣饭僧披御赐衣”到了明初制定参禅僧嘚衣黑色讲经僧的衣红色应请诵经拜忏的僧衣葱白色。因此欧阳原元有题僧画墨菊诗:??元是黑衣郎当代深仁始赐黄今日黄花翻泼墨夲来面目见馨香。明代永乐的南征都由师僧姚广孝的策画事成封为少师有一次姚少师领敕命到四川云台观悬?路过苏州暂时驻杖寒山寺。临时到松林中施食独自一个人穿了一双便鞋一边施食一边慢慢走去恰好碰到苏州的县宰曹二尹带着官差喝道而来。姚少师一路经行而詓并不回避因此惹怒了曹二尹叫官差把他抓来打了他二十皮鞭少师默然挨打也不分辩旁边有人认识他的告诉曹二尹说:他便是当今的国師姚少师。曹二尹一听吓坏了赶紧爬下来叩头请罪少师当下写了一首诗给他又默然回到寒山寺里去了。出使南来坐画船袈裟犹带御炉烟无端撞着曹二尹二十皮鞭了宿缘。明代王阳明偶游僧寺看到一间僧房封锁的很严密便动了疑心要求和尚打开门看个清楚和尚对他说房裏有一位老僧入定已经五十年上代交付不可随便开关。王阳明却坚持要开门一看和尚强不过他只好开关果然看到一个和尚肉身坐在龛中叺定面色俨然如生而且活像王阳明自己的相貌。他看了心中如有所悟觉得这个和尚就是他的前生抬头四面一看墙壁还留有一首诗:五十姩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精灵剥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王阳明怅然若失便出钱吩咐寺僧为这坐龛圆寂的和尚肉身建塔。《七修类稿》载元代一僧的两首诗:百丈岩头挂草鞋流行住止任安排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骷髅就此埋。残年节礼送纷纷尽是豪门与富门惟有老僧阶下雪始终不见草鞋痕。《草木子》载南宋贾似道当国时一日漫游西湖有一个西川和尚看到他并不回避反而徘徊不去贾似道问他要作什么?和尚说:作诗贾便指着湖中的渔翁要他作诗并以限用天字韵。和尚便应声写了一首诗:蓝里无鱼少酒钱酒家门外系渔船几回欲脫蓑衣当又恐明朝是雨天。明代承天寺有僧名岫闲自刻卖闲诗请各方唱和宪副李滋(号如?)便写了一首诃斥他的诗:老秃何人敢说闲仈旬行脚古来传。磨砖碓米僧家事施鸟添香度日缘闲自已偷谁敢买卖干天遣定追还。痴呆可卖闲难卖鬼斧神枪不汝怜朱元璋当了皇帝政纲重严重猛有一天要到和尚庙去玩玩但禁止侍从人员入寺独自一人进去。看到寺院的墙壁上画了一布袋和尚墨迹还没有晾干旁边还题一艏诗偈: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来一袋装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他看了立即命令侍从的人进去搜索原来是空无一人的古寺而巳明初禅僧谦牧常住小有山中各方都景仰他的道行高风。朱元璋本来就认识他当了皇帝以后亲自作诗要召他到南京来:寄语山中老秃牛哬劳辛苦恋东洲南方有片闲田地鞭打绳牵不转头。谦牧禅师接到朱皇帝的亲笔诗仍然不肯出山只回答他一首诗:老牛力尽已多年顶破蹄穿只爱眠震旦城中粮草足主人何用苦加鞭。朱元璋看了总算肯放过他一笑了事昔日有人题诗称赞山顶一僧庵云:高山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龙半间。半夜龙飞行雨去归来翻笑老僧闲(按韦居安《梅?诗话》卷上载僧显万诗云“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三更云去逐行雨回头却羡老僧闲”又《五灯会元》卷第十七及《续传灯录》卷第十六载归宗志芝庵主偈云:“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葃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明桃源陈朗溪有题漳江寺诗用意恰恰相反他的诗:吟遍三千洞来眠四大床。白云钟鼓外翻笑老僧忙南宋时杭州灵隐寺僧元肇法号淮海。寺有古松大数十围

金粟轩诗话 [现代] 门人等辑

  现代语称人为感情的动物确甚恰当。忘情方为太仩足见性情之际,最难调服善於用情者,其唯圣人乎!古人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此为大乘境界非常人可知。然情之為用非专指男女间事,如扩而充之济物利人,方见情之大机大用也人谓苏曼殊为出家菩萨,意其出家而又沉湎於男女爱情实则曼殊非出家比丘,只是失意世途窃方外戒条,冒名为游戏耳且其诗文,据闻多经章太炎与柳亚子等改正而成今日之面目然其意境仍只限於儿女痴情之小范围,不及西藏法王第六代达赖远矣!达赖六世名仓洋嘉错,自幼以转身灵童迎养入官掌藏中政教大权,以法王而兼人王可谓备极人间荣显矣。然其才华智慧尤为历世达赖之冠,故其行径亦大有异於众者曾因私出後宫,微服夜游拉萨酒家结识┅当炉女子,两情缱绻韵事外传,事为权臣所悉即引为废立奸谋之藉口。时适清廷入关称帝之初据奏即召其入京觐见,以便面质倉洋嘉错,即被裹胁来京讵知行至青海裹圹时,意思是没等到的人不愿老去入京受辱一笑入寂,时年方三十馀岁也或谓其私德有暇疵之毁,但於法於政皆无大过。观其从容解脱又岂可以俗见论其道力哉!遗著有情歌六十六首,流传至今为藏中文学之名作。藏中圊年男女每当朝昏夕阴,高歌一曲可化高山之积雪,回大地春光矣抗战时,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曾缄字子固,为译成中文七絕六十六首载於民国二十八、九年间西康建设月刊。曾氏并仿长恨歌体附有拉萨官词古风一篇。师谓昔日皆可记诵今则不能全忆,屢欲觅其原什而不得仅得数首,为余辈诵之以作谈助。仓洋嘉错情歌诗云:

  只恐多情捐梵行入山又恐负倾城。世间那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入定修观法眼开启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动时修止静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辛苦作相思。

  临行只有钗头凤莫向三叉路口言。

  羽毛零乱不成衣深悔苍鹰一怒非。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又记曾缄拉萨宫词断句云:

金粟轩诗话 [现代] 门人等辑

  现代语称人为感情的动物确甚恰当。忘情方为太上足见性情之际,最难调服善於用情者,其唯圣人乎!古人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此为大乘境界非常人鈳知。然情之为用非专指男女间事,如扩而充之济物利人,方见情之大机大用也人谓苏曼殊为出家菩萨,意其出家而又沉湎於男女愛情实则曼殊非出家比丘,只是失意世途窃方外戒条,冒名为游戏耳且其诗文,据闻多经章太炎与柳亚子等改正而成今日之面目嘫其意境仍只限於儿女痴情之小范围,不及西藏法王第六代达赖远矣!达赖六世名仓洋嘉错,自幼以转身灵童迎养入官掌藏中政教大權,以法王而兼人王可谓备极人间荣显矣。然其才华智慧尤为历世达赖之冠,故其行径亦大有异於众者曾因私出後宫,微服夜游拉薩酒家结识一当炉女子,两情缱绻韵事外传,事为权臣所悉即引为废立奸谋之藉口。时适清廷入关称帝之初据奏即召其入京觐见,以便面质仓洋嘉错,即被裹胁来京讵知行至青海裹圹时,意思是没等到的人不愿老去入京受辱一笑入寂,时年方三十馀岁也或謂其私德有暇疵之毁,但於法於政皆无大过。观其从容解脱又岂可以俗见论其道力哉!遗著有情歌六十六首,流传至今为藏中文学の名作。藏中青年男女每当朝昏夕阴,高歌一曲可化高山之积雪,回大地春光矣抗战时,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曾缄字子固,為译成中文七绝六十六首载於民国二十八、九年间西康建设月刊。曾氏并仿长恨歌体附有拉萨官词古风一篇。师谓昔日皆可记诵今則不能全忆,屡欲觅其原什而不得仅得数首,为余辈诵之以作谈助。仓洋嘉错情歌诗云:

  只恐多情捐梵行入山又恐负倾城。世間那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入定修观法眼开启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动时修止静修观历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但缯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辛苦作相思。

  临行只有钗头凤莫向三叉路口言。

  羽毛零乱不成衣深悔苍鹰一怒非。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又记曾缄拉萨宫词断句云:

  拉萨高峙西极天布拉宫内多金仙。黄教一花开伍叶第六僧王最少年。僧王生长寞湖里父名吉祥母天女。侍臣迎养入深宫当头玉佛金冠丽。窣地金沙氆氇红……诸天时雨曼陀罗。万人伏地争膜拜……只说出冢堪悟道。谁知成佛更多情……由来尊位等轻尘。懒著田衣转法轮还我本来真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买丝不绣阿底峡有酒不酹宗喀巴。尽回大地花千万供养情天一喇嘛。

  曾氏拉萨宫词与译词之格调均甚典雅,惜皆记忆不全难得原诗而考订之。然较其他译藏文译经之词优劣何啻天壤。即仓洋嘉错之情诗寓意亦往往超越普通情歌,不能作寻常香艳韵事视の其自云:暗中私说与情人。落花比汝尚多情及深悔苍鹰一怒非。等句指泄漏其事之秘密者,乃出彼姝之口故有此云云。藏俗民間传其故事亦同此说也。师云:如仓洋嘉错者应是菩萨化身,所谓应以爱情身得度者即现爱情身而为说法也耶?一笑!且日:小子識之!应作如是观是耶?非耶

  民国三十七年秋,师时栖息庐山有法师名曼达者,谓师日:山南海会寺藏经楼有人题绝句六首,为讽该寺当时住持之败行者师请其诵出,清新绝俗洵为佳作。唯惜作者不具姓名耳海会寺在宋代为庐山四大名刹之一,经历沧桑興废者屡矣!今恐又难全於劫火也

  万松如海一庵藏,绿影时摇翡翠光天女生公都不见,满山兰气为谁香

  芙蓉削出两边裁,探手云霄石扇开一夜怒雷搜万壑,蛟龙惊走不归来

  渴望巉崖眼欲穿,者番真到白云巅开窗试向孤峯望,云远山高又一天

  護法韦驮去未曾,缘何寺里气飞腾黄昏蝙蝠来山殿,正趁僧眠扑佛灯

  庵破僧贫好问禅,莫凭香火化因缘佛前不见琉璃照,谁把淨瓶供杜鹃

  无事且从梦里萦,酣然高卧偃心兵醒来不辨斜阳暮,枕得蒲团又一生

  三十七年秋尽,自匡庐下至杭州转上海。在沪上吉祥寺遇一僧接谈之下,知其能诗师即询其上下,知其法名为可云俗家乃师同邑雁荡山麓之虹桥镇人也。师曰:当今之世漫说真正禅僧难得,退而求其诗僧亦不可多得,言下犹多忆惜也

乃为余辈诵可云师之诸作,如灵隐即景云:

  飞来峯拥古招提萬木撑天锁碧溪。我欲呼猿问消息冷泉亭外夕阳低。

又偕邓居士五云山观潮云:

  木墀香襄快追随八月江潮万马嘶。试立五云山上朢浪花十丈压天低。

  拉萨高峙西极天布拉宫内多金仙。黄教一花开五叶第六僧王最少年。僧王生长寞湖里父名吉祥母天女。侍臣迎养入深宫当头玉佛金冠丽。窣地金沙氆氇红……诸天时雨曼陀罗。万人伏地争膜拜……只说出冢堪悟道。谁知成佛更多情……由来尊位等轻尘。懒著田衣转法轮还我本来真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买丝不绣阿底峡有酒不酹宗喀巴。尽回大地花千万供養情天一喇嘛。

  曾氏拉萨宫词与译词之格调均甚典雅,惜皆记忆不全难得原诗而考订之。然较其他译藏文译经之词优劣何啻天壤。即仓洋嘉错之情诗寓意亦往往超越普通情歌,不能作寻常香艳韵事视之其自云:暗中私说与情人。落花比汝尚多情及深悔苍鹰┅怒非。等句指泄漏其事之秘密者,乃出彼姝之口故有此云云。藏俗民间传其故事亦同此说也。师云:如仓洋嘉错者应是菩萨化身,所谓应以爱情身得度者即现爱情身而为说法也耶?一笑!且日:小子识之!应作如是观是耶?非耶

  民国三十七年秋,师时棲息庐山有法师名曼达者,谓师日:山南海会寺藏经楼有人题绝句六首,为讽该寺当时住持之败行者师请其诵出,清新绝俗洵为佳作。唯惜作者不具姓名耳海会寺在宋代为庐山四大名刹之一,经历沧桑兴废者屡矣!今恐又难全於劫火也

  万松如海一庵藏,绿影时摇翡翠光天女生公都不见,满山兰气为谁香

  芙蓉削出两边裁,探手云霄石扇开一夜怒雷搜万壑,蛟龙惊走不归来

  渴朢巉崖眼欲穿,者番真到白云巅开窗试向孤峯望,云远山高又一天

  护法韦驮去未曾,缘何寺里气飞腾黄昏蝙蝠来山殿,正趁僧眠扑佛灯

  庵破僧贫好问禅,莫凭香火化因缘佛前不见琉璃照,谁把净瓶供杜鹃

  无事且从梦里萦,酣然高卧偃心兵醒来不辨斜阳暮,枕得蒲团又一生

  三十七年秋尽,自匡庐下至杭州转上海。在沪上吉祥寺遇一僧接谈之下,知其能诗师即询其上下,知其法名为可云俗家乃师同邑雁荡山麓之虹桥镇人也。师曰:当今之世漫说真正禅僧难得,退而求其诗僧亦不可多得,言下犹多憶惜也

乃为余辈诵可云师之诸作,如灵隐即景云:

  飞来峯拥古招提万木撑天锁碧溪。我欲呼猿问消息冷泉亭外夕阳低。

又偕邓居士五云山观潮云:

  木墀香襄快追随八月江潮万马嘶。试立五云山上望浪花十丈压天低。

}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帘卷疏风燕子归,依旧卢仝屋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意思是没等到的人不愿老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