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上发布活动行书多横是不是平行免费的 ?

行书风格多样,就结构来说,各种风格的行书有其个性,又有共性,即他们的行书结字都有基本的规律可寻。其中和谐、变化是统领行书结字规律的最内在规则,以下所列的如“平正欹侧”、“疏密匀豁”等都无不源于和谐、变化的需要。学习掌握好行书基本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欣赏、临摹、创作活动。下面我们以米芾的行书为例加以说明。

首先我们要整体把握字形的大小长短。古人说写字最怕“字如算子”,在结字方面就是避免字字大小划一,如是则毫无艺术性可言了。掌握好这一规律,能使我们在临摹、创作时对单个字的字形有整体的把握。这点是初学者临摹过程中最容易犯错的。

为了章法的需要,行书可以是平正的,也可以是欹侧的,但字的重心还是要保持安稳。不同风格的行书的欹侧程度不同,如米芾的行书较赵子昂的行书的欹侧程度大点。

行书与楷书另一大区别就是行书下笔收笔的连丝呼应,使得点画方向性加强,气的表现更强烈,表现在结字上,便是省简了笔画,这些连结一起的笔画组成了不同趣味性的组合,形成对比。

为了对比变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笔画(部分)左右收缩,突出另一笔画(部分);为了对比变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笔画(部分)上下伸展,另一笔画(部分)收缩。

楷书一般是匀称布白,行书的布白较楷书的布白丰富得多,行书布白有匀有豁,有疏有密。这点也是初学者容易犯错的,容易把字写得平均分布,毫无趣味性可言。

所谓开,是指字的笔画有向外拓展的趋势;所谓合,是指字的笔画呈向内聚拢的趋势。开合又称“向背”,背者为开,向者为合。米行书中宫紧收,结字以开(背)为主,颜行书外紧内松,结字以合(向)为主。其实每位书家的结字都有开有合,或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如此方显得生动。

字内部之间有让有就,笔画才能穿插呼应,团结一体。需要指出的是行书的让就较楷书的程度大。楷书的就还保持字内笔画的不重叠,行书的就有时会几笔相接,有重叠的部分。如“鹤”、“衢”、“终”、“秋”、“旅”等字。

类楷书结字的规律,为了忌讳字的平齐,字的各部分适度错开位置,反而重心安稳,生动有趣,从中也体验到书法家创造性的表现。如“报”、“躯”、“虹”、“鸿”是上下错位,“半岁”是左右错位。

一字内有相同的点画要处理得不雷同,如“形”字;一字内有相同的部分也要变化,如“羽”字;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在一起,该偏旁部首也要有变化,如“仕倦”;在一件作品中,同一字多次出现,也要求变化,如《苕溪诗》中几个“好”字的变化。

永字八法详说云:侧不言点而言侧,何也?论曰:谓笔锋顾右,审其势险而侧之故名侧也就书写而言,陈思又曰: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口诀云:先右揭其腕,次轻蹲其锋取势紧则乘机顿挫,借势出之疾则失中,过又成俗夫侧锋顾右,借势而侧之,从劲轻揭潜出,务于勒也。古人所言,

1、“侧”在米芾作品中多有出现,如图1:

但侧的写法又不仅如此王羲之笔势论云:夫着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类,名禀其仪,但获少多,学者开悟。书法思考就米芾作品中常见的侧法作以总结,以求教于方家。

裹锋起笔,围转向右下行而顿之,稍驻即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与楷法略有不同如图2:

3、引天应地点。逆锋起笔下按,折笔向左,顿而提锋左下带出,多为横势,起收均有纤丝如图3:

4、杏仁点。裹锋左下按,顿而围转提笔向右上方回锋收笔多居于一字的左下方,常与露珠点呼应如图4:

5、平点。搭锋平按,向右下方略顿,回锋收笔此点多代替短横用之如图5:

6、右趯点。逆锋入笔,向左下按继而折笔蹲锋趯出,与下一画成呼应关系如图

“勒‘法,即横的写法。

清代冯武《书法正传》曰:“画之祖,勒法也。状如算子,便不是书。其法初落笔锋向左,急勒回向右,横过至末,复驻锋折回,其势首尾俱低,中高拱如覆舟样,故曰:勒常患平。智永,虞世南上而钟王,多用篆法为画,欧阳、褚、薛多用隶法为画。” 这里,冯武强调了四方面的问题:A 勒的地位;B 勒的书写原则;C 勒的书写方法及形态;D 勒的用笔分类。而我以为,此处关于勒的表述未免有些笼统。更何况这里的勒是针对楷书而言的。

在此,拟就米芾行书作品中勒的写法略作总结。

裹锋逆入,起笔形成纤丝,收笔向上翻挑与次笔画呼应。这种笔法多出现于米芾的尺牍作品中,起笔常与上字末画或形连或意带。如图(1):

2、 圆头下顿横 逆锋圆笔入,提笔右上,收笔略顿牵出下一笔。在书写的过程中,起笔处有时略露纤丝痕迹。如图(2):

3、 大头横 起笔发力由大及小,横画头重尾轻。具体又分为中锋逆入和侧锋入笔两类。如图(3):

4 、扁担横 起笔或藏或露,收笔略顿,不与下笔形成连带关系。其特点是,中间纤细两端粗重,状如扁担。如图(4):

5、 呼天喊地横 起笔裹锋逆入,收笔顺势带出,形成两个相反的钩角。如图(5):

6 、大头下钩横 起笔粗重,骤然提笔上行至尾端,顺势向下带出钩来。如图(6):

横画整体上发力均匀,起笔或藏或露,收笔向下带出钩来。如图(7):

8 、尖头上挑横 侧锋入笔,水平方向平动顿笔后提笔上行翻挑。因横画中段顿笔早晚及发力大小各异,形态上也就有所差别。如图(8):

9 、尖头横 起笔尖利,收笔护尾,形状略短,小者近似于平点。如图(9):

10、 梭子横 起笔收笔迅猛,发力在横画的中间,故而两端尖细,中间粗重,形似梭子状。如图(10):

11 、铁杵横 此横注重藏头护尾,粗细几无变化,金石气息浓厚。如图(11):

“弩’法,指竖画的写法,又作“努”。

竖笔根据其形态特征,又将它分为悬针竖,垂露竖和铁柱竖三大类。

悬针竖折锋向右,顿笔转锋,向下力行,末笔出锋收之,呈针尖状者,谓之悬针竖。

宋代姜夔《续书谱》云:“悬针者,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 姜夔将悬针竖从状态上作了简单阐述,具体到作品中,笔者又将其归为以下几类:

起笔裹锋直入,发力由轻及重再提笔收尾。笔画中段呈外拓弧线。如图(1):

2、 尖头悬针内擫竖轻起轻收,发力在竖画的中段,内边沿线微凸,外边沿线凹入,状如强弓。此笔画多用于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中。如图(2):

3 、露锋悬针竖起笔搭锋略顿,顺势而下,收笔状如针尖。具体又分为垂直悬针和欹侧悬针两大类。即有些笔画状如引绳,有些因考虑与下字的呼应,而呈现左欹右倾状。如图(3):

4、 藏锋悬针竖逆锋入笔,顿笔转锋,向下力行,收尾呈针尖状。值得一提的是,此处的藏也包含另一层意思,即起笔未必都做到了藏锋的细微动作,但因与其它笔画的衔接,而有了藏的感觉。其形态也有正侧之分。如图(4):

5、 柳叶竖起笔多与一些笔画拈连,发力由轻及重再提笔向左带出,状如柳叶。此笔画夸张成分居多,且在米老作品中,常有将竖钩写柳叶竖的现象。如图(5):

垂露竖 “垂露法,口诀云:锋管齐下,势尽杀笔缩锋。又始笔而极力,终驻锋而作弩,又无垂不缩,以此顿笔以摧挫为功。”(宋代《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这是就垂露竖的整体笔法而言的,就米芾的作品来看,似乎不尽如此:

6、 尖头垂露竖起笔裹锋直下,发力先提再按,收笔略顿回锋。此笔画上端尖细,收笔浑厚圆劲。具体又分为尖头正垂,尖头欹侧两大类。如图(6):

7、 垂露内擫竖起笔或藏或露,笔行至竖画的中段内敛至末尾顿笔向上围收。如图(7):

8 、垂露外拓竖这种笔法在米芾作品中出现的较少,与垂露内敛竖在笔画中段用笔正好相反,呈外拓状。如图(8):

铁柱竖清代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云:“铁柱者,首抢上蹲锋,借势捷下,尾乃煞笔上抢,‘山’、‘由’等字用之。” 观照米老诸多法帖,我拟将铁柱竖分为两类:

9 、第一类,如戈守智所言:“首抢上蹲锋,借势捷下,尾乃煞笔上抢”。在这里,起笔有藏露之分,行笔多快捷短促,被下边的笔画拦截。如图(9):

10 、第二类铁柱竖以圆笔入,注重藏头护尾,且不为其它笔画所囿,形态较长,粗细没什么变化,如铁柱耸立于世,篆籀气息浓厚。如图(10):

“趯”(ti)法指钩的写法。作钩要驻锋提笔,突然趯起。

李世民《笔法论》所云:“趯须存其锋,得势而出。”

清代《佩文斋书画谱》载《书法三昧.运用》云:“钩之祖,趯法也。

柳宗元云:趯宜蹲而势生。其法蹲锋上出,险势傍分。然亦分三体:左如‘氏’、‘长’字,须长趯以应右。右如‘门’、‘丹’字,须长趯以应左。中如‘东’、‘乘’字,趯须朝上。”

可以看出,古人就趯的方位特征,将其分为左中右三大类。

1、 戈字钩, 又称斜弯钩。

米芾作品中,此类钩法多一带而过,钩角小,常与下一笔形成连带关系。也有在趯处略顿收笔的。

弩画收尾处驻笔侧锋向右拖出继而上挑收笔,常与次笔画形连。

笔行至弩画末端,右转平行,进而蹲锋上挑。在这里,又有两种现象:A 以右转平出略顿代趯;B 以右转平出下带勾替趯。此皆鹅尾勾的异势现象。

4、 蟹爪勾 在弩画末端蹲锋向右平拖少许,继而向上迅速挑出。这是米老从大王那里化为己用的笔法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比较普遍,且常与下一笔拈连。

5 、平拖勾 笔行于钩处,顿笔蓄势,向左平拖而出。

6 、上挑勾 行笔于勾处,向左蹲锋蓄势,得势上趯。

7、 拖下勾 起笔发力由轻及重,至弩画末端,笔锋向左下方运行,提而收之。

在米芾作品中,常有一种现象,即以弩画代替竖钩,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8 、 以垂露竖代替竖钩,如图(8):

9 、以悬悬针竖代替竖钩,如图(9):

10、 以柳叶竖代替竖钩:

11、 心字钩 裹锋起笔,右斜下按,继之拖锋向右平行,驻笔蹲锋向左上方趯出,常与下一笔拈连:

策“策”法, 指仰横的写法。又称“挑”、“折异画”。

颜真卿《八法颂》云:“策,依稀似勒。”

李世民《笔法论》曰:“策须仰策而收。

陈思《书苑菁华.永字八法详说》载:“夫策笔仰锋竖趯,微劲借势,峻顾于掠也。问曰:策一名折异画,今谓之策,何也?论曰:策之与画,理亦故殊,仰笔趯锋轻抬而进,故曰策也。”

米芾行书作品,“策”法各异。据其位置、用笔,笔者拟将其分为点策、木策、虫策、手策、永策、丝策、女策及言策八大类,现试述如下:

1、 点策 用于三点水和两点水的末笔,与上一笔画有一定的呼应关系。在三点水中多与第二点拈连,起笔逆锋入,驻笔略顿后趯出,“贵乎迟留”(李溥光《雪庵八法》)。如图(1):

2、 木策 “木”指禾木旁与木字旁。此处的策是行草书连带而致。是掠与侧的组合体。在米芾行书作品中,此写法很普遍。多蓄势左下行,蹲锋上趯,因挑出的角度大小和发力轻重不同,呈现出多姿多态状。如图(2):

3 、虫策 虫策在米芾的作品中大体有两种形态:A 在书写毕“虫”字的“努”画后,提笔逆锋入,略顿挑出;B 在“努”画末端略顿,顺势向右上方挑出。提土旁的写法与此相类。如图(3):

4 、手策 手策亦有两种情况:其一,趯与策相连。因趯法与策画的起收存在差异,在形态上就有了细微变化。如蟹爪钩与策搭配,策的起笔只需略顿即可挑出。而若是上挑钩,策画起笔还需逆锋左下顿,继而挑出。其二,趯与策在形态上没有连带关系,策画搭锋顿笔即出。如图(4):

5 、永策 逆锋入笔,顿而上挑,收笔突然刹纸,以便引出下一笔。如图(5):

6 、丝策 指书写绞丝旁时,策的趯出是在上一笔画的势引下略作顿挫而原途挑出的。这种策法与米芾写王字旁时的策法是相同的。如图(6):

7 、女策 策的写法及形态不仅与次笔画相关,也常受上一笔画的影响。由米芾作品中女字旁的不同写法就可窥其一斑。女字旁的掠画若斜势大,则策画多提笔另运,不论藏露,少与上一笔画相连;若掠画取纵势,进而向左平拖少许,则策的起笔多与其拈连。如图(7):

8 、言策 指言字旁草写时出现的策。有两类情况:A 以竖和策的组合符号代替两短横和下边的口字;B 将言字旁下边的两短横草写成一个与上下皆纤连的点,继而以策代替“口”字。前者用笔沉实峻利,后者则虚实相生,形态纷呈。如图(8):

“掠”法,又名“分发”。指长撇的写法。

陈思《书苑菁华.永字八法详说》云:“掠一名分发,今称为掠,何也?论曰:掠乃徐疾有准,手随笔遣,锋自左出,取劲险尽而为节。发则一出运用无的,故掠之精旨可守矣。夫掠之笔趣,意欲留而必劲。”盖言掠之书写,务求沉着痛快,迟涩有度,为笔诀之大旨也。

米芾行书作品,其“掠”精彩份呈,不拘成法,现试述如下:

1 、帚掠 起笔或藏或露,行笔夸饰迅猛,收笔略顿即左行拖笔而出,丰肥似帚,如木楫斜倚。因其夸饰,故在一字中多居放势。如图(1):

起笔不论藏露,发力取纵势,笔行至画之末端,向左带出。笔画多短促,以收为主。如图(2):

起笔多与上一笔画衔接,故而以藏为主,行笔方向性变化大,类似于“S”状,常以夸张笔法为之。而其收笔则有三种写法:A 以钩收之;B 按笔回锋收之;C 提笔缓慢送出,锋颖尖利。如图(3):

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下顿而转锋斜出,发力均匀,以按为主,收笔回锋。因其注重藏头护尾,且以正锋运之,故而篆籀气息浓厚。如图(4):

5 、柳叶掠 逆锋入笔,调锋向左下方

行进,发力由小及大,至尾端又提笔缓慢送出。两头尖细,中断丰肥,状如斜出柳叶,故名之。如图(5):

6、 以弩带掠 在米芾行书作品中,有些掠画纵势较强,常以弩画代之。如图(6):

7 、挑掠 起笔无定法,行笔多斜出,收笔驻锋左上挑,与次笔形成呼应关系。如图(7):

8 、正掠 或逆锋或搭锋起笔,顿而转锋向左下力行撇出,收笔力务送到。如图(8):

古人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米芾作品中“掠”的写法,还有许多,但尽从以上所述化出,在此不再赘述。

“啄”法, 指短撇的写法。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短撇为啄者,如鸟之啄物,锐而且速,亦言其画行以渐,而削如鸟啄也。”

陈思亦言:“撇之与啄。同出异名,何也?论曰:夫撇者蒙俗之言,啄者因势而力。故非妄饰,贻误学者。”就“啄”的称谓,由此可窥一斑。而就其书写言之,古人多有相类者。

李世民《书法论》云:“啄,须卧笔而疾罨”;“啄笔者,左卧笔锋向右为迟涩,右揭腕左罨是峻疾。”(元代刘有定《衍极注》)以此观之,古人就“啄”法,是有共识的:即起笔行进须卧锋,且以“疾”为准。

由此观之,米芾作品中的“啄”未必皆合此规范。原因何在?笔者以为“啄”与“短撇”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源”,后者是“流”,“流”从“源”出而多有衍生。而清代冯武《书法正传》云:“短撇之祖,啄法也。”或可为笔者谬论做注解?

米芾行书作品中的“啄”法,可归为以下八类:

1、 回锋撇 起笔或搭锋按笔直入或逆锋卧笔行进,不一而足。笔行至短撇之末端略驻笔回锋,欲引出下一笔。常用于双人旁的第一笔。如图(1):

2 、梭子撇 裹锋或侧锋起笔,渐按渐行,画至中段,提笔慢慢撇出。两端尖细,中间鼓出,状如梭子。有内擫与外拓之分。如图(2):

3 、钝撇 搭锋起笔,因势而行,中锋运笔,渐按渐行,继而下顿回锋收之。如图(3):

4 、点撇 起笔不论藏露,行笔多侧锋,有向左下方运行之势,势疾而短促,常被次笔画或次次笔画覆去尾端,从而与之拈连起来。如图(4):

5、 蝌蚪撇 逆锋入笔,折笔圆转向右下顿,转锋后突然提笔向左下撇出,短促而果敢。起笔圆且大,收笔短而尖细。状如蝌蚪。如图(5):

6、 侧短撇 侧锋按笔入,行笔提锋迅速撇出,果敢爽利,不拖泥带水。如图(6):

7、 断刃撇 逆锋入笔折笔右下按,转锋向左下运行,至笔画末端,驻笔收之。其形态有二,或内擫或外拓。与回锋撇相较,有以下三点不同:A 收笔无需回锋;B 形态较回锋撇大且丰富;C 此撇多用于单人旁的撇画,与回锋撇不同。如图(7):

逆锋起笔,折笔右下顿,转锋向左下力行,务求力送到。其发力由重及轻,有缓慢的过度。如图(8):

八、米芾的“磔”法(zhe)

又作“波”,指捺的写法。

清代冯武《书法正传》曰:“捺之祖,磔法也。今人作捺,多是两驻,难曰三过,实不知此法。其首抢起,中驻而右行,末驻笔蹲锋而出。如《兰亭》之捺,皆含蓄,而不露,最为高也。”由此观之,冯武所推崇的“磔”法需用笔含蓄,“每作一波,常过折笔”(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而若如此,则“磔”法难免失于流俗也。既然《兰亭序》有二十一个“之”字,却字字不同,也就足以看出“磔”法的多样性了。

1 、三折捺 逆锋起笔,中驻而右行或右下行,末端驻笔蹲锋而平出。正如元代李溥光《雪庵八法》所云:“磔法之妙,在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如图(1):

2 、二过捺 裹锋顺出,渐按渐行,驻笔蹲锋平出。如图(2):

起笔不论正侧,发力迅猛重按,行笔提锋向右下画弧收笔,如颠倒的“二过捺”。多与掠画呼应。如图(3):

此捺取横势,常用于车字底。用笔侧锋按入,提笔平出,末端因提、按、驻的不同而又有区别。如图(4):

5 、反捺 裹锋直入, 渐按渐行,笔至画之末端,顿而围转向左上方回锋收之。如图(5):

6 、梭子捺 起笔裹锋直入,行笔发力由小及大,收笔提锋缓出。其形呈现两端尖细,中间粗重,若梭子状是也。如图(6):

起笔行进多与反捺或二过捺等相类,惟收笔处略驻,顺势向左下带出,以紧内宫或与下呼应。如图(7):

8 、无波捺 中锋逆入,按笔施力均匀,右下行至末端,驻笔收之。无波状。如图(8):

9 、嫩芽捺 起笔裹锋围转右下按,收笔提锋右上出。状如初生之绿芽,小巧可爱。如图(9):

}
如今写成了这样,不知道练的对不对... 如今写成了这样,不知道练的对不对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2]以欤侧代替平整;[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5]以圆转代替方折;

你写的字挺好看的,但是还不是完全的行书,有几个点不是写字帖能注意到的

行书的一个特点是能一笔连的字基本都一笔连出来,比方说“十”是先写横,笔锋轻提连到上方写竖,而且是悬针竖不是垂露竖。

"中“字是先写短竖,再写横折,剩下的写法和”十“一样。

心字底三个点一个比一个高

右耳刀的竖长,耳刀底部和左边平行

说的不错,有点书法的风格

}

书法里面的笔画并没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分,根据作者的意思,大概是要问行书的笔画和楷书的笔画有什么区别。

行书和楷书的区别并不在与行书有了连带,实际上很多行书是没有笔画之间的连带的,大部分属于笔断意连,真正把所有的笔画都连在一起反而显得太乱太嘈杂了,适得其反。

但是行书毕竟要比楷书书写的速度要快,那它到底快在什么地方呢,有哪些改变让行书增加了书写的速度,使书写更加简单、方便、实用呢?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首先第一点是行书在用笔上做了很多的改变

1、去掉顿笔,变方为圆

我们知道楷书的用笔是比较复杂的,起笔和收笔都要顿笔,除了斜捺基本上每一个笔画的起笔都要顿笔,除了笔画,楷书但是在转折的地方都要积极性顿笔。

就比如写一个“日”字,首先第一笔竖画要顿笔,第二笔横折钩起笔和折笔要顿笔,最后一个横画的起笔和收笔也要顿笔,一个简单的只有4画的字却要来来回回的顿上9次笔,书写起来确实复杂,这样的写法虽然能让字体看起来更加精神,却无疑降低了书写的速度。

而大部分的行书把起笔的顿笔去掉了,很多起笔都是直接搭锋入纸,这样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另外行书把很多的折笔变成了圆转,遇到折笔的地方也不用顿笔了,直接转过去就走了,提高了书写的流畅性和速度。

2、增加连带、强调呼应

行书在去掉了楷书的顿笔以后,同时增加了笔画和笔画之间的连带,强调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

在楷书里面,所有的笔画都是孤立存在的,一个笔画写完然后再开始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笔画和笔画之间很难形成一定的直接关系。

即使是楷书大师也需要这样写,这也是楷书的特点和局限性,即使如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他的楷书也是笔笔独立,所以后人也评价他的楷书“状如算字”,意思就是说像算盘珠,一个一个排列整齐,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关系。

而行书就不一样了,它非常的强调字和字以及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笔画相互连带,不仅仅有实连,还有虚连,有笔断意连,这样就增强了书写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同时也会缩短书写的时间。

第二,在字形上借鉴了很多草书的写法,很多笔画加以简省和替换

1、借鉴草法、以草入行

我们知道草书的写法是非常简单的,它是一种完全符号化的书体,很多字直接就可以一笔写出来,比如“半”字,在行书里即使有了连带,也需要三笔或者最好也要两笔才能写的出来,而如果借鉴草书的写法,则只需要一笔就可以写出来,像“半”这样的字,虽然用它的草书的写法,但是它和行书一样好辨识。

行书之中要是参加一些草书的写法,不仅仅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书写的速度,还可以增加行书的表达元素,使行书的书写更加的多元化,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笔画的连带、字与字之间的堆积。

2、简省笔画、以简代繁

楷书的笔画是比较复杂的,笔画的写法也比较复杂,到行书里面很多的笔画就会被简省,以便于更方便的书写。

比如三点水,在行书里可能简化成一笔或者两笔,走之旁在楷书里面需要三笔才可以完成,而在行书里面只需要一笔就可以写完,书写起来是非常的方便的,很适合生活中的手写。

与此同时,行书里面还吧楷书里的很多复杂笔画用更加简单的笔画替换掉了,比如“良”字,在楷书里面最后一笔是捺画,而行书里面则把最后一捺替换成了一点,方便易写。同样的道理,在行书里面,像“大”、“长”、“反”、“今”、“又”、“天”、等字的捺画都可以用一点来代替。

在这些替换里面,由于点比较简单,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点不仅可以替换捺画,它还可以替换横画、竖画、撇画等等笔画,在行书里面,可以说点是万能笔画,主要的几个笔画它都可以代替。

第三,行书为了方便书写,改变结构,根据字体的不同来书写字型,比较自由

1、改变笔顺、顺应结构

有一些字,在行书里面虽然有了连带,还是不好书写,书写起来不够简便,为了方便书写有时候不改变它的字形或者笔顺,以方便更好的连带。

比如“王”字正确的笔顺是先写两横,然后再写一竖,最后再写一横,而到了行书里面,为了方便书写,笔顺就要发生一定的改变,先写横竖,把横和竖写成一笔,然后把最后的两横写成一笔,一共分两笔把这个字写出来。

但是这种变化并不能由着个人的性格和想法随意的乱变化,要在字帖去寻找和总结规律。这样的变化其实就是改变了结构。

2、因字造型、自由结合

和楷书需要写的大小一致不同,行书里面的字可以根基字体的笔画的多少自由的书写,笔画多的可以写大一点,笔画少的可以写小一点,这样不仅不影响整体的章法,反而使书写有了大小的变化,增强了行书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同时,字的大小变化还让字和字之间产生了关系,大字小字相互结合,让书写更加的丰富多样。

总之,行书通过一系列的改变,连带、简省、借鉴、变形等等,让书写相对于标准的楷书更加简便,更加的适合日常书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书多横是不是平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