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中人》池上古诗表达的情感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文一:《作文修辞手法》7600字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

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①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例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象飞蛾扑火那样。

⑤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1、例2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3、4)则是贬低、卑视本体。例如:

例1:狗像忠实的朋友。

例2:垂老之年是生命成熟之果。

例3:夏日炎炎如地狱之火。

例4:冬天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 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成竹在胸 胸有成竹

呆若木鸡 风烛残年 挥汗如雨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

声名狼藉 易如反掌 切肤之痛 亲如手足

人面兽心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

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味同嚼蜡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车水马龙 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犬牙交错

望穿秋木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铁壁 豺狼当道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②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③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④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⑤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⑥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⑦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⑧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⑨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⑩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 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手法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把非生物拟人化。例如:

①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②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老舍《小花朵集》)

③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王蒙《春之声》)

④街上非常热闹。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铛枣一点也不性急,好像在说:“借光。呃,借光。”(张云翼《给孩子们·去看电影》)

⑤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刘心武《班主任》)

⑥一捆捆的稿纸从屋角的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波浪”、“岭”、“录音机”、“电车”、“星星”、“稿纸”等非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把有生物拟人化。例如:

①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③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老舍《月牙儿》)

④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⑤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冲风冒雨,樱花不是也能舒开笑脸么?(杨朔《樱花雨》) ⑥连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王蒙《春之声》)

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油蛉”、“蟋蟀”、“鸟儿”、“青蛙”“高粱”、“向日葵”、“垂柳”、“芦苇”、“樱花”、“小草”等有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把抽象概念拟人化。例如:

①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世间的。(马克思《资本论》)

②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来。(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③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呵,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里,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④祖国大搞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兴奋地赶来参加,你的领队是数、理、化,理、工、农、医都是你的战友和部下。(高士其《让科学技术为祖国贡献才华》)

⑤玻璃窗上的冰花已给太阳晒化了,窗外的积雪还是厚厚地盖在地上,对面的屋顶也是白皑皑的。冬天全没有离开大地的意思,好像要长久赖下去似的。(艾鞠《屋里的春天》)

⑥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连元帅也被陷害,总理也死而含冤。(艾青《在浪尖上》)

上面这些例句,把“资本”、“教条主义”、“新中国”、“科学技术”、“数理化”、“理工农医”、“冬天”、“正义”、“真理”等抽象概念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于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童话中拟人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对动物、植物以及其它非生物、各种具体和抽象事物、概念、观念、品质的拟人化。

拟人化童话中的人格化的角色,并不等于生活中真实的人。他们具备了人的某些特点,但仍然保留物的许多属性,既是人又是物。例如《风筝找朋友》中的风和风筝,既有人的特点,又有风和风筝的特点,风对风筝说:“你要是哭了,你的身上吸了泪水,就会变湿了,变得很重很重,我就推不动你,你也就飞不起来啦!”风要是换成雨就不能推风筝,风筝换成汽车,也不会这么怕水弄湿,也不可能飞到天上去。太阳有很强的光和热,强光刺得风筝睁不开眼;热气又像火一样烫得风筝受不了。假如写月亮和星星也有这样的光和热,就不符合月亮和星星的属性了。文中的月亮,身子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就像个弯钩;星星闪亮着眼睛……

因此,拟人不仅不能违反所拟之物原来的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到物与人,以及其他物之间原有的关系,和支配它们的自然和生活规律。假如无缘无故地叫小鸟去访问鱼儿,鱼儿飞到天上去找月亮,这样的写法就很难认为是成功的。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也是排比)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具体的运用如下:

(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二)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再看郭风《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

(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比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人民服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谚语)

(四)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看刘川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朝鲜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母亲。”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句子或短语)。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

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作用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

“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例如: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鲁迅《故乡》)

借细脚伶仃的“圆规”来代替身形极瘦的杨二嫂。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四)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要无缘无故地故作夸张。夸张与浮夸有着严格区别,浮夸是违背客观事实,说假话,必须坚决反对;夸张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种修辞方式。夸张的真实性不在于表面的真实,而是在于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夸张的奥妙在于不似真实,又胜似真实。下面的例句就没有现实基础,属于浮夸:

我们的大河网犹如另一个地球社会,日夜运行着,如果把它放在太阳系内,太阳系又多出一个行星世界。

同志们,你来看,我们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求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又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 钢锹驾火箭,驾起青龙上云端,三山五岳听我令,玉皇下马我上鞍。

毛的著作,一天不读问题多,两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

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作文二:《作文修辞手法》2600字

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

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这样就叫比喻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

加以说明,使得描写的食物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比喻词可能不出现。

比喻词:像、好象、仿佛、一样、如、恰似、似、(变成,构成)

例句: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

山间的雨雾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2. 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

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面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像。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

④表示举例。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

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比拟:{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

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金色的草地》}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拟人: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这

(1)把非生物拟人化。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把有生物拟人化。

连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

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做拟物。

(1) 把人当作物来写。敌人夹着尾巴跑了。

(2) 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高铁杆哼哼叽叽的啃着日本人扔下的骨头, 边啃边朝着老百姓狂吠

注意: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1): 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

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

比拟即模拟, 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 写甲

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2)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

组成。 3: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

修辞方法,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 }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例句:芝麻粒儿大的事, 不必放在心上。

太阳刚一出来, 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4: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

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1) 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2) 用事物特征代替事物本身:红眼睛原本知道他家只有一个老娘。

(3) 形象代替本身:上面做了两个老爷子,东边一个是马褂,西边

(4) 工具代本体。.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

(5) 对偶:{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开国大典》}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 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

作用:对偶给人的美是多方面的:音韵美,节奏美,均衡美,对称美。

. 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匀称,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6: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

一致的短语和句子接连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

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

作用:排比给人以气势畅达,节奏鲜明,情感炽热之感。加强语气,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相关的或相反的事物作背景加以烘托

的一种修辞方法。将人、物、事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情景交融,这背

8:反问:{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明确的意思,文而不

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反问可增强语言的力量,把

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不容置疑。

例句:难道你认为有人比爱因斯坦更伟大吗?

9设问: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地注意和思索,接着自己回答问题,

或问而不答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强调某种观

点,抒发某种感情,渲染气氛,加强语势,使文章生动活泼,波澜起

例如: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

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花钟》

反复: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

对照:步子虽然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和时间赛跑》

婉曲: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秋天的怀念》

1:下面那一项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

A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的穿过乌云。

B: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啊。

C :树缝里也露出一两点灯光,没劲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

D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

2:下面运用借代的句子是( )

A. 我就知道,我们班获得的成绩是麦场上一堆尖尖的谷物。

B.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 这海滨的小小侨村呵,简直是喧腾的海洋。

D. 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南北长百余里,东西宽十余里。

3从采用修辞方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A. 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 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 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 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4. 下面各句均有“像”字,“像”是比喻词的一项是   (    )

A. 像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B.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 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D. 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

作文三:《作文 修辞手法》7100字

1.比喻: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句: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例句:(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在初中教材里我们已经讲过,但不少同学没有搞清楚,在答题时似是而非,故失分较多。现将比喻、比拟和拟人相关知识作简要介绍。

(一)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二)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如同”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等于、变成、化为”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

(一)概念: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1、拟人。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从语法角度看,可用抓主干、理枝叶的办法,从句式结构来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拟人不能出现“像”字,例如: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杨柳风即春风,例①②两句的本体都是“春风”。但①句的喻体“母亲的手”在句中出现了,全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是比喻句;而②句的

拟体“人”却没有在句中出现,全句只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温柔地抚摸着你”构成,是拟人句。

也就是说,比喻重点在“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拟人是仿照人,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构成,重点在“拟”,而拟体(人)则在句中不出现。

比喻句,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比喻句,只有比喻词,没有其它的动词,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事物的,或者受动者是物。拟人句中,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人物的。当然,并不是外在形式上有“像”“仿佛”等喻词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从内容上看,运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如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

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如:

雨扯天扯地下着??地上射起无数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喻体是箭头、瀑布,本体没有出现,分别是雨点和屋檐水。

运用比拟,本体(被比拟的事物)必须出现,拟体(比拟的事或人物)不出现,一出现就成了比喻。比拟只是临时把拟体的某种品格特征赋予本体。如:  ①勇敢的海燕。只出现本体“海燕”,拟体(人)没出现。

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银烛照红妆。这是苏轼《海棠》诗中的名句。这里苏轼把海棠当作一位“红妆”美女了。前一句中本体是“花”,拟体“人”没有出现。如果说“海棠像人一样睡去”那就是比喻了。

1、比喻与比拟客观基础不同。

比喻构成的客观基础是相似性,比拟构成的客观基础是仿照性。“拟”就是仿照的意思。比拟不要求两者有相似性。如“勇敢的海燕”是把“海燕”当成具有人物的勇敢行为来写的,因而是拟人。“海燕像勇士”是说海燕在不怕危险、有胆量这一点上与勇士是相似的,因而是比喻。

2、比喻与比拟侧重点不同。

比喻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一主一从。如“纪念碑像巨人”就是以“巨人”喻纪念碑。比拟是以乙当甲,重在“拟”,甲乙彼此交融,浑然一体。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是把油蛉和蟋蟀比拟为人。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比拟即摹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的、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1、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比喻的作用有:

②化深奥为浅显; ③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写喜爱之物,可以把物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写憎恨之物,可以把物写得丑态毕露。比拟的作用有:

在古诗中,把物人格化,还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如刘颁的诗《新晴》中“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闲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又如杨万里的诗《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诗中“荷花”被西风吹动而深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娇羞之态,把“荷花”当作有生命、有灵魂的少女;基调活泼有趣,文笔清新,摇曳多姿,表露出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趣。

总之,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答题时就会一目了然。在高考作文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比喻和比拟,增加文章的文采,打造文章的亮点,让阅卷老师为之倾心。

运用修辞手法为考场作文增色

作为文章大国、文章古国,作文考试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最早的作文考试可以追溯到隋以后的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其中,又以唐、宋为盛,其时主要考试诗赋,这大大促成了唐宋诗词、歌赋极度繁荣的格局。

恢复高考30年来,高考考场无一例外均须完成作文考试,高考作文现在已占60分(语文满分150分)。一道题的得分能有如此之高的比重,其重要性恐怕是任何学科中任何一道题都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作文好坏直接体现一个人运用自己母语水平的高低。近年全国有不少省市甚至在做“语文考试只考一篇作文”的尝试。教育界更有“高考要过关,作文是关键”的共识。高考作文阅卷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评分等级标准。“基础等级”是对考生作文基本写作能力的要求,“发展等级”是在前者基础上的较高层次要求,分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项,这一等级的作用,是拉开考生作文距离。其实,考生没有必要对“发展等级”要求望而生畏,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不仅能使语言有文采,丰富文章的内容,还能使表达富有个性,增添文章的亮点,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本文主要围绕修辞手法为话题,谈谈在写作中修辞手法的写作中的运用。

一、 画龙点睛,修辞让作文题目抢眼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抢眼的作文题目能给阅卷教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在阅卷场上阅卷教师往往会潜意识地给文章打高分(在其他方面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如以“美景”为话题,某生拟题为《扮靓母亲河》,运用拟人手法新奇地写出了母亲河的变化特点。又如以“感受生活”为话题,以及以“靠”为话题,同学们拟题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分别引用了普希金和华罗庚的诗句作题目,新颖巧妙,体现了很好的文学素养。又如《老师,我心中的灯》、《生活是张调色板》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灵动优美。《大禹会治水吗?》运用反问修辞手法,观点明确,有一定批判精神,吸引读者阅读。我们在作文时还可灵活运用借代、对偶、反复、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标题新人眼目,别具一格。

二、 闪亮登场,修辞让作文开头华丽

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好的开头就是漂亮的“脸蛋”,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印象。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的开头部分非常重要,一篇作文好的开头将对人产生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阅卷的老师通过对作文的开头审判基本上确定一篇作文的水准。写好了开头可以说便成功了一半,所以对作文的开头的打造不能小视。    下面是有个学生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开头部分: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日月一天天在穿梭,花开花又落,唯有我心中之梦不曾凋落??    给鱼儿一片海,它就会自由遨游,给雄鹰一片蓝天,它就会展翅飞翔,给猛虎一座高山,它就会自由驰骋,给一个心愿,它就会温暖你的梦境。    以上两例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生动传神的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别具一格,给人以清新、洒脱且韵味无穷之感。灵活运用修辞开头,就能写出有创意的开头,使读者过目不忘,让作文笔下生花。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选自湖北荆

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选自江西中考满分文《待人和善》)

上面几例中,第一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如此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作文开头运用了一些新奇的比喻,有的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开头显得精彩。如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批评是良药》开头是:“表扬是兴奋剂、催化剂,那么批评则是良药,甘甜的良药。”比喻手法准确得当,鲜明地表现自己的观点,有很强的吸引力,使文章结构漂亮,光彩夺目。

三、华衣锦衫,修辞让作文的内容增彩

在作文的内容安排上,也可利用修辞手法在自己的作文展示文采:    (1)运用修辞手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对人物的刻画是最成功的,如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多处运用了比喻及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黛玉的聪颖和病态美。同学们完全可以写出类似的佳作。如优秀作文《报答》,作者生对“爷爷”的刻画是:爷爷的脸成了一张老树皮,头发早已脱落,仿佛是光秃秃的山坡。运用比喻写出了爷爷的苍老,形象生动。又如《老师,我想对你说》,写了一位不修边幅的年轻教师,劝说老师要注重形象,其中对老师的刻画是:我们刚分配出来的老师非常洒脱,活像一位大艺术家,头发像野草,戴着一幅方形眼镜,脸上总是阴天多云,分明十足的机器人。身着牛仔服,一穿就是几个月,散发出不可名状的味道,同学们问其原因,他深沉地说道:“酒是陈的香,这才叫现代,才叫酷。”这段描写运用了反语、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恰当准确艺术地刻画了这位美术老师的形象,鲜活生动。    (2)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美丽的自然景物

要写出事物的特征,除了进行客观的描写外,通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实现。如“鹅毛般的大雪”、“梨花白”、“桃花红”等。朱自清的散文《春》,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春草、春花、春雨的特点,写出了春的勃勃生机。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文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手法,把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刻画得出神入化,美感的语言形象地、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绪,可见修辞的巨大魅力。写荷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句连用了通感等修辞手法,新颖灵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描绘了荷花的情态,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如优秀作文《当我面对大海的时候》,其中描写大海可谓妙绝。“碧绿的海面不时地飞溅起白亮的海浪,浪花在空中显示着自己的雄伟和多姿。海水不断地冲击着礁石,被礁石击成片片绿色的翡翠,装饰着大海的美丽。撞击声、欢笑声、嬉笑声传

入我耳中,原来是海水在和礁石苦苦抗争,孕育出串串美丽壮观的浪花。”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海的博大和浪花的美丽,细腻生动。

四、锦上添花,修辞让作文的结尾闪亮

恰当运用修饰手法酿造一个好的结尾,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从而锦上添花。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又如以“灯”为话题,一个学生在《理想是灯》一文结尾处运用了比喻、顶真、排比的修辞手法:“理想是石,能击燃生命之火,理想是火,能点燃生命的灯,理想是灯,能照亮前进的路。”抒情性的议论加修辞修饰增添了文章文学色彩,使文章浑然一体,亮丽的结尾为文章润色不少。     修辞在作文中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使作文富有文采,而且可以使全文富有美感,真正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

作文四:《小学作文修辞手法》7100字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反问、设问、疑问、排比、夸张、对比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 本体 |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出现 | 是、成为 |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 无 |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朱自清《春》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朱自清  (2)拟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 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

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4.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

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15.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6.顶真  顶真也做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17.互文  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例如:  (1)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2) 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文心雕龙·神思》)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3) 齐魏徭戍,荆韩召募。(李华《吊古战场文》)齐魏荆(楚)韩等战国时期君王为徭役守边而招募兵员。”  (4)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凶暴的差吏来到我们村里,到处叫嚷喧哗,到处骚扰百姓。”这里的“东西南北”泛指“各处”。  (5)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好坏而欢欣悲伤。”

18.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9.移情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 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 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 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上面例①两句诗的意思是: 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 759 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 移到露色和月光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 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使事人一体,从而 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 例②中两句诗 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 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 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用移情修辞手法, 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例③ 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 ;例④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例⑤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 例⑥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 颗颗“相思泪”。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 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 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 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作文五:《[业务]作文 修辞手法》7300字

1(比喻: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句: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例句:(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在初中教材里我们已经讲过,但不少同学没有搞清楚,在答题时似是而非,故失分较多。现将比喻、比拟和拟人相关知识作简要介绍。

(一)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二)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如同”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等于、变成、化为”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

(一)概念: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1、拟人。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从语法角度看,可用抓主干、理枝叶的办法,从句式结构来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拟人不能出现“像”字,例如: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杨柳风即春风,例??两句的本体都是“春风”。但?句的喻体“母亲的手”在句中出现了,全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是比喻句;而?句的拟体“人”却没有在句中出现,全句只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温柔地抚摸着你”构成,是拟人句。

}

作文一:《作文修辞手法》7600字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

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①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例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象飞蛾扑火那样。

⑤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1、例2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3、4)则是贬低、卑视本体。例如:

例1:狗像忠实的朋友。

例2:垂老之年是生命成熟之果。

例3:夏日炎炎如地狱之火。

例4:冬天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 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成竹在胸 胸有成竹

呆若木鸡 风烛残年 挥汗如雨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

声名狼藉 易如反掌 切肤之痛 亲如手足

人面兽心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

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味同嚼蜡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车水马龙 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犬牙交错

望穿秋木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铁壁 豺狼当道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②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③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④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⑤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⑥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⑦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⑧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⑨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⑩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 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手法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把非生物拟人化。例如:

①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②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老舍《小花朵集》)

③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王蒙《春之声》)

④街上非常热闹。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铛枣一点也不性急,好像在说:“借光。呃,借光。”(张云翼《给孩子们·去看电影》)

⑤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刘心武《班主任》)

⑥一捆捆的稿纸从屋角的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波浪”、“岭”、“录音机”、“电车”、“星星”、“稿纸”等非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把有生物拟人化。例如:

①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③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老舍《月牙儿》)

④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⑤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冲风冒雨,樱花不是也能舒开笑脸么?(杨朔《樱花雨》) ⑥连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王蒙《春之声》)

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油蛉”、“蟋蟀”、“鸟儿”、“青蛙”“高粱”、“向日葵”、“垂柳”、“芦苇”、“樱花”、“小草”等有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把抽象概念拟人化。例如:

①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世间的。(马克思《资本论》)

②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来。(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③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呵,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里,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④祖国大搞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兴奋地赶来参加,你的领队是数、理、化,理、工、农、医都是你的战友和部下。(高士其《让科学技术为祖国贡献才华》)

⑤玻璃窗上的冰花已给太阳晒化了,窗外的积雪还是厚厚地盖在地上,对面的屋顶也是白皑皑的。冬天全没有离开大地的意思,好像要长久赖下去似的。(艾鞠《屋里的春天》)

⑥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连元帅也被陷害,总理也死而含冤。(艾青《在浪尖上》)

上面这些例句,把“资本”、“教条主义”、“新中国”、“科学技术”、“数理化”、“理工农医”、“冬天”、“正义”、“真理”等抽象概念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于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童话中拟人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对动物、植物以及其它非生物、各种具体和抽象事物、概念、观念、品质的拟人化。

拟人化童话中的人格化的角色,并不等于生活中真实的人。他们具备了人的某些特点,但仍然保留物的许多属性,既是人又是物。例如《风筝找朋友》中的风和风筝,既有人的特点,又有风和风筝的特点,风对风筝说:“你要是哭了,你的身上吸了泪水,就会变湿了,变得很重很重,我就推不动你,你也就飞不起来啦!”风要是换成雨就不能推风筝,风筝换成汽车,也不会这么怕水弄湿,也不可能飞到天上去。太阳有很强的光和热,强光刺得风筝睁不开眼;热气又像火一样烫得风筝受不了。假如写月亮和星星也有这样的光和热,就不符合月亮和星星的属性了。文中的月亮,身子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就像个弯钩;星星闪亮着眼睛……

因此,拟人不仅不能违反所拟之物原来的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到物与人,以及其他物之间原有的关系,和支配它们的自然和生活规律。假如无缘无故地叫小鸟去访问鱼儿,鱼儿飞到天上去找月亮,这样的写法就很难认为是成功的。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也是排比)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具体的运用如下:

(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二)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再看郭风《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

(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比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人民服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谚语)

(四)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看刘川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朝鲜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母亲。”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句子或短语)。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

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作用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

“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例如: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鲁迅《故乡》)

借细脚伶仃的“圆规”来代替身形极瘦的杨二嫂。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四)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要无缘无故地故作夸张。夸张与浮夸有着严格区别,浮夸是违背客观事实,说假话,必须坚决反对;夸张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种修辞方式。夸张的真实性不在于表面的真实,而是在于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夸张的奥妙在于不似真实,又胜似真实。下面的例句就没有现实基础,属于浮夸:

我们的大河网犹如另一个地球社会,日夜运行着,如果把它放在太阳系内,太阳系又多出一个行星世界。

同志们,你来看,我们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求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又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 钢锹驾火箭,驾起青龙上云端,三山五岳听我令,玉皇下马我上鞍。

毛的著作,一天不读问题多,两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

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作文二:《作文修辞手法》2600字

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

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这样就叫比喻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

加以说明,使得描写的食物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比喻词可能不出现。

比喻词:像、好象、仿佛、一样、如、恰似、似、(变成,构成)

例句: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

山间的雨雾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2. 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

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面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像。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

④表示举例。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

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比拟:{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

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金色的草地》}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拟人: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这

(1)把非生物拟人化。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把有生物拟人化。

连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

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做拟物。

(1) 把人当作物来写。敌人夹着尾巴跑了。

(2) 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高铁杆哼哼叽叽的啃着日本人扔下的骨头, 边啃边朝着老百姓狂吠

注意: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1): 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

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

比拟即模拟, 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 写甲

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2)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

组成。 3: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

修辞方法,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 }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例句:芝麻粒儿大的事, 不必放在心上。

太阳刚一出来, 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4: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

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1) 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2) 用事物特征代替事物本身:红眼睛原本知道他家只有一个老娘。

(3) 形象代替本身:上面做了两个老爷子,东边一个是马褂,西边

(4) 工具代本体。.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

(5) 对偶:{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开国大典》}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 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

作用:对偶给人的美是多方面的:音韵美,节奏美,均衡美,对称美。

. 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匀称,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6: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

一致的短语和句子接连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

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

作用:排比给人以气势畅达,节奏鲜明,情感炽热之感。加强语气,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相关的或相反的事物作背景加以烘托

的一种修辞方法。将人、物、事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情景交融,这背

8:反问:{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明确的意思,文而不

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反问可增强语言的力量,把

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不容置疑。

例句:难道你认为有人比爱因斯坦更伟大吗?

9设问: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地注意和思索,接着自己回答问题,

或问而不答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强调某种观

点,抒发某种感情,渲染气氛,加强语势,使文章生动活泼,波澜起

例如: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

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花钟》

反复: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

对照:步子虽然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和时间赛跑》

婉曲: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秋天的怀念》

1:下面那一项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

A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的穿过乌云。

B: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啊。

C :树缝里也露出一两点灯光,没劲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

D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

2:下面运用借代的句子是( )

A. 我就知道,我们班获得的成绩是麦场上一堆尖尖的谷物。

B.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 这海滨的小小侨村呵,简直是喧腾的海洋。

D. 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南北长百余里,东西宽十余里。

3从采用修辞方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A. 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 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 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 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4. 下面各句均有“像”字,“像”是比喻词的一项是   (    )

A. 像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B.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 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D. 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

作文三:《作文 修辞手法》7100字

1.比喻: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句: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例句:(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在初中教材里我们已经讲过,但不少同学没有搞清楚,在答题时似是而非,故失分较多。现将比喻、比拟和拟人相关知识作简要介绍。

(一)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二)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如同”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等于、变成、化为”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

(一)概念: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1、拟人。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从语法角度看,可用抓主干、理枝叶的办法,从句式结构来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拟人不能出现“像”字,例如: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杨柳风即春风,例①②两句的本体都是“春风”。但①句的喻体“母亲的手”在句中出现了,全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是比喻句;而②句的

拟体“人”却没有在句中出现,全句只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温柔地抚摸着你”构成,是拟人句。

也就是说,比喻重点在“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拟人是仿照人,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构成,重点在“拟”,而拟体(人)则在句中不出现。

比喻句,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比喻句,只有比喻词,没有其它的动词,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事物的,或者受动者是物。拟人句中,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人物的。当然,并不是外在形式上有“像”“仿佛”等喻词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从内容上看,运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如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

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如:

雨扯天扯地下着??地上射起无数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喻体是箭头、瀑布,本体没有出现,分别是雨点和屋檐水。

运用比拟,本体(被比拟的事物)必须出现,拟体(比拟的事或人物)不出现,一出现就成了比喻。比拟只是临时把拟体的某种品格特征赋予本体。如:  ①勇敢的海燕。只出现本体“海燕”,拟体(人)没出现。

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银烛照红妆。这是苏轼《海棠》诗中的名句。这里苏轼把海棠当作一位“红妆”美女了。前一句中本体是“花”,拟体“人”没有出现。如果说“海棠像人一样睡去”那就是比喻了。

1、比喻与比拟客观基础不同。

比喻构成的客观基础是相似性,比拟构成的客观基础是仿照性。“拟”就是仿照的意思。比拟不要求两者有相似性。如“勇敢的海燕”是把“海燕”当成具有人物的勇敢行为来写的,因而是拟人。“海燕像勇士”是说海燕在不怕危险、有胆量这一点上与勇士是相似的,因而是比喻。

2、比喻与比拟侧重点不同。

比喻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一主一从。如“纪念碑像巨人”就是以“巨人”喻纪念碑。比拟是以乙当甲,重在“拟”,甲乙彼此交融,浑然一体。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是把油蛉和蟋蟀比拟为人。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比拟即摹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的、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1、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比喻的作用有:

②化深奥为浅显; ③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写喜爱之物,可以把物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写憎恨之物,可以把物写得丑态毕露。比拟的作用有:

在古诗中,把物人格化,还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如刘颁的诗《新晴》中“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闲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又如杨万里的诗《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诗中“荷花”被西风吹动而深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娇羞之态,把“荷花”当作有生命、有灵魂的少女;基调活泼有趣,文笔清新,摇曳多姿,表露出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趣。

总之,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答题时就会一目了然。在高考作文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比喻和比拟,增加文章的文采,打造文章的亮点,让阅卷老师为之倾心。

运用修辞手法为考场作文增色

作为文章大国、文章古国,作文考试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最早的作文考试可以追溯到隋以后的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其中,又以唐、宋为盛,其时主要考试诗赋,这大大促成了唐宋诗词、歌赋极度繁荣的格局。

恢复高考30年来,高考考场无一例外均须完成作文考试,高考作文现在已占60分(语文满分150分)。一道题的得分能有如此之高的比重,其重要性恐怕是任何学科中任何一道题都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作文好坏直接体现一个人运用自己母语水平的高低。近年全国有不少省市甚至在做“语文考试只考一篇作文”的尝试。教育界更有“高考要过关,作文是关键”的共识。高考作文阅卷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评分等级标准。“基础等级”是对考生作文基本写作能力的要求,“发展等级”是在前者基础上的较高层次要求,分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项,这一等级的作用,是拉开考生作文距离。其实,考生没有必要对“发展等级”要求望而生畏,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不仅能使语言有文采,丰富文章的内容,还能使表达富有个性,增添文章的亮点,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本文主要围绕修辞手法为话题,谈谈在写作中修辞手法的写作中的运用。

一、 画龙点睛,修辞让作文题目抢眼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抢眼的作文题目能给阅卷教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在阅卷场上阅卷教师往往会潜意识地给文章打高分(在其他方面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如以“美景”为话题,某生拟题为《扮靓母亲河》,运用拟人手法新奇地写出了母亲河的变化特点。又如以“感受生活”为话题,以及以“靠”为话题,同学们拟题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分别引用了普希金和华罗庚的诗句作题目,新颖巧妙,体现了很好的文学素养。又如《老师,我心中的灯》、《生活是张调色板》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灵动优美。《大禹会治水吗?》运用反问修辞手法,观点明确,有一定批判精神,吸引读者阅读。我们在作文时还可灵活运用借代、对偶、反复、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标题新人眼目,别具一格。

二、 闪亮登场,修辞让作文开头华丽

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好的开头就是漂亮的“脸蛋”,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印象。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的开头部分非常重要,一篇作文好的开头将对人产生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阅卷的老师通过对作文的开头审判基本上确定一篇作文的水准。写好了开头可以说便成功了一半,所以对作文的开头的打造不能小视。    下面是有个学生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开头部分: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日月一天天在穿梭,花开花又落,唯有我心中之梦不曾凋落??    给鱼儿一片海,它就会自由遨游,给雄鹰一片蓝天,它就会展翅飞翔,给猛虎一座高山,它就会自由驰骋,给一个心愿,它就会温暖你的梦境。    以上两例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生动传神的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别具一格,给人以清新、洒脱且韵味无穷之感。灵活运用修辞开头,就能写出有创意的开头,使读者过目不忘,让作文笔下生花。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选自湖北荆

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选自江西中考满分文《待人和善》)

上面几例中,第一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如此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作文开头运用了一些新奇的比喻,有的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开头显得精彩。如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批评是良药》开头是:“表扬是兴奋剂、催化剂,那么批评则是良药,甘甜的良药。”比喻手法准确得当,鲜明地表现自己的观点,有很强的吸引力,使文章结构漂亮,光彩夺目。

三、华衣锦衫,修辞让作文的内容增彩

在作文的内容安排上,也可利用修辞手法在自己的作文展示文采:    (1)运用修辞手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对人物的刻画是最成功的,如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多处运用了比喻及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黛玉的聪颖和病态美。同学们完全可以写出类似的佳作。如优秀作文《报答》,作者生对“爷爷”的刻画是:爷爷的脸成了一张老树皮,头发早已脱落,仿佛是光秃秃的山坡。运用比喻写出了爷爷的苍老,形象生动。又如《老师,我想对你说》,写了一位不修边幅的年轻教师,劝说老师要注重形象,其中对老师的刻画是:我们刚分配出来的老师非常洒脱,活像一位大艺术家,头发像野草,戴着一幅方形眼镜,脸上总是阴天多云,分明十足的机器人。身着牛仔服,一穿就是几个月,散发出不可名状的味道,同学们问其原因,他深沉地说道:“酒是陈的香,这才叫现代,才叫酷。”这段描写运用了反语、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恰当准确艺术地刻画了这位美术老师的形象,鲜活生动。    (2)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美丽的自然景物

要写出事物的特征,除了进行客观的描写外,通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实现。如“鹅毛般的大雪”、“梨花白”、“桃花红”等。朱自清的散文《春》,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春草、春花、春雨的特点,写出了春的勃勃生机。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文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手法,把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刻画得出神入化,美感的语言形象地、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绪,可见修辞的巨大魅力。写荷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句连用了通感等修辞手法,新颖灵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描绘了荷花的情态,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如优秀作文《当我面对大海的时候》,其中描写大海可谓妙绝。“碧绿的海面不时地飞溅起白亮的海浪,浪花在空中显示着自己的雄伟和多姿。海水不断地冲击着礁石,被礁石击成片片绿色的翡翠,装饰着大海的美丽。撞击声、欢笑声、嬉笑声传

入我耳中,原来是海水在和礁石苦苦抗争,孕育出串串美丽壮观的浪花。”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海的博大和浪花的美丽,细腻生动。

四、锦上添花,修辞让作文的结尾闪亮

恰当运用修饰手法酿造一个好的结尾,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从而锦上添花。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又如以“灯”为话题,一个学生在《理想是灯》一文结尾处运用了比喻、顶真、排比的修辞手法:“理想是石,能击燃生命之火,理想是火,能点燃生命的灯,理想是灯,能照亮前进的路。”抒情性的议论加修辞修饰增添了文章文学色彩,使文章浑然一体,亮丽的结尾为文章润色不少。     修辞在作文中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使作文富有文采,而且可以使全文富有美感,真正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

作文四:《小学作文修辞手法》7100字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反问、设问、疑问、排比、夸张、对比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 本体 |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出现 | 是、成为 |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 无 |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朱自清《春》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朱自清  (2)拟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 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

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4.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

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15.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6.顶真  顶真也做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17.互文  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例如:  (1)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2) 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文心雕龙·神思》)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3) 齐魏徭戍,荆韩召募。(李华《吊古战场文》)齐魏荆(楚)韩等战国时期君王为徭役守边而招募兵员。”  (4)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凶暴的差吏来到我们村里,到处叫嚷喧哗,到处骚扰百姓。”这里的“东西南北”泛指“各处”。  (5)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好坏而欢欣悲伤。”

18.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9.移情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 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 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 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上面例①两句诗的意思是: 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 759 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 移到露色和月光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 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使事人一体,从而 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 例②中两句诗 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 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 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用移情修辞手法, 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例③ 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 ;例④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例⑤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 例⑥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 颗颗“相思泪”。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 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 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 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作文五:《[业务]作文 修辞手法》7300字

1(比喻: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句: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例句:(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在初中教材里我们已经讲过,但不少同学没有搞清楚,在答题时似是而非,故失分较多。现将比喻、比拟和拟人相关知识作简要介绍。

(一)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二)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如同”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等于、变成、化为”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

(一)概念: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1、拟人。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从语法角度看,可用抓主干、理枝叶的办法,从句式结构来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拟人不能出现“像”字,例如: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杨柳风即春风,例??两句的本体都是“春风”。但?句的喻体“母亲的手”在句中出现了,全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是比喻句;而?句的拟体“人”却没有在句中出现,全句只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温柔地抚摸着你”构成,是拟人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池上古诗表达的情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