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为什么说鲁国后世会向齐国鲁国称臣

  春秋起始于公元前770年,终于公元前475年左右,民族少年之时。

  春秋开始于周王室的一次迁都,。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尽人皆知,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不惜以“狼来了”失信于天下诸侯。

  其实要命的不是这个事件,在此之前诸侯们就已经认定他不大靠谱了,宠幸褒姒而废掉了太子宜臼和太子他妈申皇后,立幼子伯服,就是褒姒她儿子。

  当时郑国的国君郑桓公姬友在朝任司徒,烽火戏诸侯之前两年就开始担心会有什么变故,问太史该如何才能让郑国避祸,当时的郑国在陕西华县,离西安镐京太近,有什么变故郑国首当其冲。

  周朝太史给桓公指了一条路,往东走,走到哪呢,走到今天河南的新郑,而且这位太史还预测了要雄起的几个大国:齐秦晋楚。

  但是也把郑国推到了中原的风口浪尖,郑国首先崛起,压制周边的宋国,卫国等小国。但随着之后晋国与楚国的崛起,郑国迅速成了摇摆于大国之间的墙头草。

  继续扯周天子家的事。废了太子和皇后,太子他姥爷申侯不爽了,之前我是国丈,现在我是个什么?

  不平静了,冲发一怒为外甥。申侯勾结少数民族犬戎杀进了镐京。结果很明显,周幽王求天不应,求地不灵,身首异处,美女褒姒也被犬戎掠走…

  这还不算,竟然后世有人说他为了庆祝西安建市八百年,特意办了一次盛大的焰火表演…

  周幽王是死了,但是周王室毕竟是天下共主,发生了这种事,诸侯们不能坐视不理,虽然大家心里都骂他活该。

  于是乎,几家诸侯联合出兵勤王,有晋,秦,郑,卫等,主要是周王室的近亲远亲和附庸。

  晋是周成王小孩过家家时用桐叶封给弟弟唐叔的领地,当时在位的是晋文侯,秦人是给周孝王养马的,因为马养的不错,得了孝王的欢心,划了一块地给他,赐姓嬴。秦人过来勤王的是秦襄公,当时他还不是诸侯。郑是周宣王封给同父异母弟弟郑桓公的。诸侯们的联合部队不出意料的击溃了犬戎,收复了镐京。国都被这些西戎的蛮夷糟蹋成了什么样可想而知,首都虽然几乎废掉,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推立废太子宜臼为新一代的周天子,平王。

  由于在镐京保卫战与城破的日子里受了过度惊吓,在宜臼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永不磨捏的创伤,担心犬戎时刻会来,半夜做梦都会被吓醒,他再也不想在这个地方待了,迁都!

  从镐京迁到雒,就是从西安迁到洛阳。西安和洛阳基本就是宋之前的两京,由历史的规律,只要在这两个位置互相挪腾迁都的,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事,比如董卓从洛阳迁都到长安…

楼主发言:147次 发图:0张 | 更多 |

  周天子,武王之后,你想迁,谁能拦得住你,诸侯们还得派兵一路护送。临走时,平王亲切的拉着秦襄公的手说,嬴同志,你辛苦了,非亲非故,大老远的跑过来救我于水火,还护送我逃跑,没什么好送你的,就把岐山以西的地赐给你吧。还给你上个衔,由周朝附庸升为诸侯,以后可以与他们平起平坐。

  秦襄公心说:草,晋升诸侯我喜欢,可封我的地那是你的吗,早他妈让西戎野人占了。话说这秦人因为久居西陲,性格风俗也和犬戎之类相似,不是狼族,也是藏獒了,所以这一封侯,就获取了创业的政治资本,紧接着就开始了圈地运动,收拾西边的蛮族,抢其地盘,本来这岐山就是周王朝的龙兴之地,凤鸣岐山。后来周部落去了西安这样的大城市,自己的老窝逐渐就被野人给占了,其实周部落其实也是野人出身…所有在此地生长的野人都沾了宝地的光,逐渐强壮起来,没想到来了秦人这个更狠的民族…

  到秦襄公他儿子秦文公十六年(公元前750年),秦人已经打下了革命根据地西岐,解放了根据地的周部落劳苦大众,然后把岐山以东献给了周。

  在此期间,秦开始摆脱了文盲状态,写史记事,不过还没有完全摆脱野蛮状态,一家人睡一个大炕。

  秦文公二十年(公元前746年)制定了诛三族(父族,母族,妻族)的酷刑,此刑被后世发展到了诛九族,最残忍的是明成祖朱棣,诛了方孝孺十族。

  上回说到郑桓公姬友把自己的部族向东迁到了新郑,但是不幸的是,他在镐京保卫战中壮烈牺牲。按照周朝的规矩,他儿子掘突接班,成为郑武公,郑武公他老婆是谁呢,就是勾结犬戎进京的申侯他闺女,按理说郑武公与申侯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是历史上申侯好像并没有受到什么处罚,郑桓公尽了臣子兼叔叔的本分,申侯是不是该勾结犬戎?这不得而知。反正不能否认的事实是,郑武公与周幽王是堂兄弟兼连襟。郑武公娶得申侯女叫武姜,因为姓姜夫随郑武公。

  武姜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难产,非常疼,疼得她当时都不想做女人,由于这个原因,她对这个孩子没有母爱,这个缺少母爱的男孩叫寤生,后来武姜又生了个孩子,叫段。生段的时候就没有难产,所以武姜对段非常疼爱。有妈疼的孩子想块宝,没妈疼的孩子像根草,当爹的没有难产的经历,都是自己的儿,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等到寤生十七岁的时候,他爸郑武公不行了,将要撒手人寰,他妈武姜这时候开口了: 你看寤生像个木头疙瘩一样,哪有他弟弟聪明,依我看就立段为太子吧。郑武公眼一瞪:你还记不记得你姐夫周幽王废长立幼,你爹立马就带着家人和外人打进来了,这不就昨天的事吗,我死以后,你要是还鼓动这个事,郑国没个安宁了…

  郑武公那一年(公元前743年)就死掉了,大儿子寤生接了班,史称郑庄公。

  郑庄公一即位,武姜就开始为小儿子段要封地,开始的时候就相中了制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虎牢关,她心里的小算盘早打好了,有朝一日分庭抗礼,占据着虎牢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庄公不傻,赶紧婉拒:这不行,虎牢关太险要,我怕弟弟守不住,其他的地方都可以。武姜一听这险要的地方拿不到手,那就退而求其次要个富的地方吧,其他的地方都可以的话,那就京吧,京是今天荥阳一代,当时是郑国的最大的城市,比国都新郑还要大,郑庄公心里一沉:被算计了。但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而且君无戏言,算了,先这样吧。好在段还是个小奶娃子,暂时成不了气候,就把京给了段做封地。过后大臣祭仲劝郑庄公:京这个地方不适合封给段,按照先王郑武公的规定,大城的规模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的,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得超过九分之一,京比国都还大,恐怕以后对您不利。庄公无可奈何道:我母亲武姜坚持要这么做,我有什么办法。

  祭仲又言:不如先早早给他另找个犄角旮旯,否则以后弄大了不好收拾。庄公想了一会:等着看吧,多行不义必自毙。

  段到了京,在武姜的教唆下,从小就开始了扩军备战的路,武姜就在国都新郑探听消息,

  打仗就是拼财力,钱从哪来,肯定从当地抽税巧取豪夺。抓些大户有钱人,定性成黑社会,然后让家里拿着钱过来赎人,财产充公等等的做法。段就这么苛捐杂税黑社会的一整,陡然而富。经济的富有必然带动政治需求,段大言不惭的向郑庄公提出,要把西部和北部边境由他和庄公共同管辖。庄公他叔叔公子吕气疯了,找到庄公:你管不管?如果这样都可以,谁是领导?你还是他?如果是他,我就朝他汇报去,如果你还是领导,我现在就要灭了那兔崽子!庄公不动声色的说了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他会自取灭亡的。西,北边陲就开始一地两制。当然,税收要拿一半出来给段,人事方面,段的人也要安插一半。

  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段的胃口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不把这个哥哥放在眼里,在他眼里郑庄公简直就是一个忍者神龟,要啥给啥,继续!进一步要独立管辖西,北边陲,要把庄公的势力从这两个地区清除出去,而且还得再多要一块地方,廪延(今河南延津)。公子吕马上找到庄公:这次可以收拾他了吧,不然他占的地越来越大,地界里的老百姓越来越多,最后不好收拾。庄公只是面无表情地说了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郑庄公二十二年,段终于开始武装叛乱,准备好了兵器粮草,从武姜那里弄来了首都新郑的城防地图,并且已经和武姜约好日期,武姜做内应打开城门,段就带着兵冲进首都。庄公时年三十九岁,也是老狐狸级别了。他不知道段和他妈的鬼把戏?当然知道,只是一方面是弟弟和亲妈,一方面没有实质的把柄,不然落得个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的境地。他等的就是他们反叛的最后时间,拿到这个时间,马上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乘战车攻打段的老窝京,先发制人!公子吕早就猴急的要收拾段,段还没来得及应战,他手底下的士兵和老百姓就背叛了他,征税,抽丁,谁傻谁跟你,再说实力对比很明显嘛,为这样一个人送死?京相当于和平解放。段也不傻,带着他儿子公孙滑跑了,先跑到鄢城(今河南鄢陵),庄公肯定不会放过机会,再让你发展起来,你是我哥。敌疲我打,敌退我进,段在鄢陵也守不住,最后爷俩一合计:还得跑,就逃到了共国(今河南辉县)。在这里,段有了一个新名字--共叔段。在共国稍微站住脚,此时来了一个人,谁呢,卫国的州吁,州吁是谁?是当时卫国国君卫桓公的弟弟,本质上他是卫国的另一个段,不过他此时已经被赶出卫国十一年了…


  先来缕一缕卫国从平王东迁以后的几代,烽火戏诸侯,四路诸侯进镐京勤王,里面有卫武公姬和,那一年是卫武公四十三年,这之前他还是侯爵,因为平戎有功,周平王升他为公爵。卫武公很长寿,史书上说他活了九十五岁,在位五十五年,这样算他四十岁即位的,说明他爹也很长寿,就像康熙。

  卫武公他儿子是卫庄公姬扬,先娶了齐国的女子做夫人,漂亮但是没有生出孩子,后来又娶了陈国的女子,生了孩子,但是小孩夭折,该陈国女子的妹妹也被卫庄公宠幸,这才有了后来的卫桓公。

  州吁也是卫庄公的儿子,不过是一个宠妾的,地位肯定不如以上几位。后世的朝代母以子贵,春秋绝对是子以母贵,正妻夫人生的孩子有着即位的优先权。

  卫庄公喜欢这个宠妾,所以也很喜欢州吁,而且州吁从小喜欢军事,庄公也顺水推舟,可以锻炼他带兵打仗的本领。而且平时就疏于管教,造成这小子目中无人,不把一般大臣放眼里,也不鸟他哥哥卫桓公。卫庄公在世的时候,大臣石碏就劝他多管教州吁:庶子用兵使将,将国家大乱。但卫庄公当成耳旁风。石碏他儿子石厚也是与州吁走得很近,臭味很相投。

  卫庄公死后,卫桓公即位,石碏就告老还乡去了。第二年,州吁因为淫逸骄奢被赶出了卫国,开始了流亡的生涯。本来他早就想结交共叔段,但是他一个流亡者如丧家之犬,没找到机会相见。听说共叔段反叛郑庄公而被打出了国门,这才带着一班卫国流亡人马来到共国,对于此时的共叔段来说是雪中送炭。

  州吁给走投无路的共叔段指了一条路:去卫国找自己哥哥卫桓公搬救兵,卫桓公没有什么主见,而且比较贪婪,肯定行得通。共叔段让儿子公孙滑带上厚礼就上了路,到了卫国,公孙滑一顿哭诉后拿出重礼请求卫桓公借兵伐郑,并许诺得胜后的种种好处,被州吁猜得没错,卫桓公果然发兵,不但是利益诱惑,更大的原因是郑国的地缘政治崛起压制了卫国,卫国东有齐国,西有狄人,南边是郑国,只有郑国看着实力小一点,其他几个是动不了的。这在之后的许多年里,郑国与卫国宋国之间打了很多仗,地理上的远交近攻。

  继续说公孙滑借到兵,就带领着卫国军队打下了廪延(今河南延津),之前共叔段从郑庄公手里要的地。郑庄公马上报复,他是周天子的卿士,拿着尚方宝剑,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协同虢国军队进攻卫国南部。

  此时的州吁召开了一次卫国流亡人大会,会议指出:国际篡位斗争已经风起云涌,郑国的斗争失败教训表明,硬碰硬对于反政府武装不占上风,要走一条有卫国特色的篡位夺权的道路,大会指明了今后的行动方向:敌在明我在暗,暗杀。


  再说郑庄公,因为母亲武姜参与叛乱,把武姜迁到了颍这个地方,还派人直接告诉武姜说:不至黄泉,毋相见也,意思是到死也不要再见面了!

  这句话非常重,直接断绝母子关系。几年以后,庄公也有一丝悔恨,亲骨肉能有多大仇?亲兄弟,亲父子好像有时候能仇恨很大,母子之间一般仇恨不大。毕竟是自己的亲妈,手下的人早看出来了,一天,颍谷的一个叫考叔的地方官来给庄公送礼,庄公就留他吃饭,考叔吃饭的时候只吃菜,不吃肉。庄公就奇怪:你咋不吃肉?这是特供的,放心肉,没有病死激素转基因等一系列问题。考叔:舍不得吃,留给俺妈。她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呢。一句话让庄公黯然神伤:你有妈,我却没有…

  考叔故意问:这是为啥呢,庄公就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其实全郑国的人早都知道了。考叔还得装着惊讶地张开嘴:原来是这样呀。沉默了一会,突然又狡黠一笑:臣有个办法,不至黄泉不相见,那就穿三泉去见。接下来的事就不用多说了,挖地挖透了三层地下水,母子在三泉之下会面,会议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双方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交换。武姜也有悔改的意思,俩人都借坡下驴,然后顺着杆往下爬,和好了。


  再说晋国的事,为以后晋国的发展做个铺垫。晋国国君姓姬,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封地。第一回说到烽火戏诸侯,晋文侯姬仇去镐京勤王,文侯还有个弟弟叫成师,从名字来看,还是成师大气一些,当时晋国有人就推断:成师的支系一定会力压主干,晋国要陷入内战的漩涡。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死了,儿子晋昭侯姬伯即位,虽然即位,但是有根刺插着他,他叔叔成师势力太大。昭侯息事宁人,割了一块沃土给叔叔,意思是你好好在那待着,别打我的主义,我宁愿割一块给你,什么地呢,曲沃,今山西闻喜。听名字就很肥沃,但是有个问题,曲沃的城池修的比都城翼地还要大,成师被称作曲沃桓叔,晋国归附他的人如过江之鲫,本来不封他,他也就是个政治局委员,开个会吵吵架就算了,一旦封了地,他就有了军事主动权,随时可以从外面打进来。

  晋昭侯刚即位,没有实力在首都摆平他叔叔,而且还极有可能被他叔叔干掉,算了,就像鸵鸟把头扎在沙里躲避危险,得过且过吧。

  矛盾变化发展,按下了葫芦,起来个瓢。过了七年(公元前740年),昭侯被自己的大臣潘父杀了,潘父是曲沃桓叔的人。春秋臣子杀国君,自己是不会自立为君的,因为没人会支持,必须得扶植国君的家里人。潘父就想让桓叔从曲沃赶来即位,桓叔也很希望来,六十多岁的老头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不积极点天天向上,没时间蹦跶了以后。

  曲沃发兵攻翼城,翼城的人不爽,地域问题与利益问题决定翼地的人不会希望曲沃的人上位,就发兵跟曲沃桓叔干了一仗,这一仗把桓叔打回了曲沃老窝,开始回防做防守姿态,潘父紧接着也被翼城的人干掉。

  晋昭侯他儿子姬平被立国君,是为晋孝侯,翼城和曲沃反正是结了仇了。过了八年,曲沃桓叔死了,他儿子曲沃庄伯接班,又过了七年(公元前724年),庄伯终于攻入对方禁区,在都城翼城杀了守门员晋孝侯,但是没等起脚射门,球就被翼城人断掉了,翼城人同仇敌忾又把庄伯打回曲沃老窝,紧接着立晋孝侯的儿子姬郄做守门员--晋鄂侯。

  鄂侯即位六年死了,曲沃庄伯听到这消息又开始新一轮进攻,但是周平王看不下去了,周还有点实力,派了虢公攻打曲沃,对方有强力外援,庄伯又必须会自己半场防守,等待反击。

  翼城这边晋哀侯即位。

  屡败屡战,曲沃实力越来越强,老在禁区里转悠,总有一脚射门成功。

  到曲沃庄伯他儿子武公时(公元前710年),接连出击把晋哀侯与其儿子小子侯都俘虏杀掉。周桓王派外援赶来协助翼城,武公回曲沃防守,翼城立晋哀侯弟弟缗。

  等到周僖王时代,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终于射门成功,灭了晋国主干,然后拿宗室重器贿赂周僖王,周僖王承认既成事实,就把曲沃武公变成了晋武公,曲沃统一了晋国全部,这都是后话。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驾崩,周平王还没死的时候周室与郑国的关系已经非常僵了,虽然郑庄公是周天子的卿士,但是郑国已经显示出了春秋小霸王的潜质。在郑国内部家事国事乱的很的时候,还得带兵四处征讨,有时候还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吓唬人,当然也不是纯吓唬,只是要出师有名,是奉天子之意来讨伐,舆论上占尽优势先。

  周平王虽然懦弱,但是也不是个傻子,而且郑庄公也经常不在周,在郑时间更多。夫妻两地分居很容易产生问题,更何况两个互相猜忌的男人之间,这时候西虢公经常在周。而且比较善于填补空白,就讨了周平王的欢心,这样潜移默化之间,平王就想让西虢公来接替郑庄公卿士的位置。但是只是这个想法,没有实际的动作,还是比较忌惮郑庄公。

  郑庄公在周都的耳目早就探听到了这消息,直接汇报给了庄公。我对你这么好,你竟然移情别恋,这太伤心了。

  于是郑公直接跟周平王说:我能力不行,看来不能胜任卿士之位,还是西虢公比较会来事。话里有话的埋怨了一下,周平王不敢得罪郑庄公,之前迁都和派兵保护周王室都是郑国人,而且这小霸王正如日中天,就得打圆场:没有这回事啦,你太多心啦。

  郑庄公还是坚持要辞职,周平王怕郑庄公疑心太重而采取什么手段,于是提出让王子姬狐去郑国采风,实际上是去郑国做人质,说得好听点而已。来而不往非礼也,都是姓姬的,老祖宗的周礼还记得。郑庄公提出让自己儿子公子姬忽去周也学学周礼,实际是互换人质。

  这个事件彻底撕破了天下共主周室与小霸王郑庄公的君臣关心。君不君,臣不臣,两个平起平坐的国家之间才会互派质子。这在战国很普遍,比如秦始皇一开始就在赵国做质子,做质子不是个好干的活,得经常遭白眼,限制出入。后来秦始皇灭赵国,把原来的仇家全部干掉。

  说到这年周平王死了,在郑国做人质的姬狐就得从新郑赶回洛阳即位,由于自尊心极强而且极其孝顺而且身体极弱,一路上车马劳顿加上思念父亲再加上怨恨郑国的欺负,回朝后还没有正式的即位就病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就推举已故太子泄父的儿子姬林接班,史称周桓王,平王的孙子。

  周桓王比较年轻,没有他爷爷瞻前顾后,言不由衷。直接把政务交给了西虢公处理,不鸟郑庄公,郑庄公这个气,但是又没找到什么好的办法来制衡周王室。大夫祭足,提出了一个计策:现在刚好四月麦熟,我们可以借口今年粮食不够吃,带人去向温国买粮食,如果不卖我们,我们就抢他地里的麦子,温国肯定会如实报给周桓王。按正常的礼节周桓王会派人来责备,您就去周王室谢罪,找个借口亲近一下。郑庄公也觉得也只有这样才能拉动一下关系,而且温地很靠近周都洛阳。

  祭足就带人去了温地买粮食,按照周朝的礼节,如果某国发生了饥荒,允许向其他国借粮。但是必须得向周朝汇报,周朝作为一个服务器对诸侯进行广播。温地人在城墙上说:没有接到上级周桓王的通知,不能卖给你们。祭足说:那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领兵收割了城外的麦子,一路唱着歌回去了: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桓王送上前…

  本来就等着周桓王派人来责备,然后跟着去谢罪。过了好一段日子,也没有周桓王派来的使者,领导责备你说明还是信任你,如果领导都不责备了,这说明…你该跳槽了。

  没法跳,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我郑庄公是个喜欢逆鳞的小霸王,但是名义上我仍是周王朝的诸侯。说到这,这郑庄公一辈子还真是比较拧巴着活过来的,从娘肚子里落地就是腿先出来,青少年和他妈斗,成年和他弟弟斗,紧接着又和卫国,宋国,陈国斗,这事以后会说,还得和周王室斗争。他就是为斗争而生的。想到这里:郑庄公决定再来一次逆鳞行动,龙有逆鳞,触之必怒。再逆一次周桓王,七月,他又派祭足把周地的稻子抢回来,理由还是粮食不够吃。周桓王还是没有派人来责备。算了,那小子也不能把我怎么办,先晾着吧。周桓王还是年轻,不知道郑庄公这太极拳的含义,没有趁此机会改善一下关系。


  同样是公元前720年,宋国的宋穆公也死了,宋国是周公旦摄政时封给微子开的,微子开是纣王的哥哥,屡次劝诫纣王无效,在武王伐纣时,微子出城门奉上商的祭器,左手牵羊,右手拿茅草,光着膀子表示臣服。武王恢复了他的爵位。

  后来分封了纣的儿子武庚来统领殷民六族,为了防止武庚叛乱,武王还派自己的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来盯梢。

  武王死了,成王年少,周公摄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是想自己篡位,联合武庚叛乱,武庚那当然乐意了,后来周公平乱,诛武庚杀管叔流蔡叔。然后就封微子到宋地,首都今天商丘,继续带领殷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伟大的周王室的领导下。

  到了宋宣公这一代,他有个比较独特的举动,死的时候(公元前729年)没有把位子传给儿子与夷,而是传给了弟弟子和,史称宋穆公,宋穆公当了九年国君,这年临死的时候(公元前720年)召见了大司马孔父嘉,希望把国君的位置传给与夷,以报答哥哥宋宣公的接班之恩。孔父嘉以为他只是客气客气:我们其实都希望你传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宋穆公:我不能辜负哥哥的一片心。然后就让自己的儿子公子冯立即去郑国。一方面怕侄子与夷即位后杀了自己的儿子,或者怕自己的儿子在大臣的支持下杀了侄子。他心里看的很清,但是为了心安,也只能这样。

  然后宋穆公就心安的死掉了。

  儿子公子冯投奔郑国。侄子与夷即位成了宋殇公。

  第二年(公元前719年),卫国的州吁革命成功了。过程是这样的:卫桓公要去周参加周平王的吊唁,在途中被州吁所率领的流亡卫国人暗杀。

  州吁直接回国做了国君,因为郑卫有世仇,再主要是为了转移弑君造成的国内矛盾,所以要拿郑国开刀,但光靠一个卫国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就拉上了宋国,陈国,蔡国,都是郑国欺负的对象,都想趁机打压郑国。

  本来宋国是不大想出兵的,但是由于已故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在郑国,宋殇公觉得这是个祸患,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宋殇公参与了进来。而陈国与蔡国当时正与卫国交好。四国军队围着郑国都城的新郑的东门打了五天,就退走了,谁也没得到什么便宜,就是面子上联军占了优,这是当年春天的事。

  秋天,联军又来了一次进攻,这次宋国还派人找到当时鲁国的鲁隐公,希望鲁国也联手进来,因为鲁国与郑国也有仇,鲁隐公之前为公子时与郑国打仗被俘,靠贿赂看守逃回鲁国,但鲁隐公不想掺乎这个事,他不看好这伙人能成什么事,但是国内的好战分子公子翚坚决要求去参战,隐公没有阻止住,这种管不住的人迟早是祸患,七年以后,鲁隐公就被公子翚杀掉,这是后话。

  秋季这次联军的出兵打败了郑国的军队,抢了郑国的稻谷班师,春秋时期的战争一般发生在春秋两季,农耕民族不能耽误种庄稼和收拾庄家。春天耕种完就闲下来了,可以打仗,夏天太热都不想动弹,秋天收拾完自己的庄稼再去打仗,其中一方没来得及收拾的庄稼可能就被抢了,然后各进入冬歇期,退而甘食其土之所出。

  州吁的对外战争没能转移国内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民怨,卫国人一点都不喜欢州吁这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道路。卫国人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让州吁觉得自己的地位很不牢固,名不正言不顺,他就让石厚去找他爹石碏。

  石碏都赋闲在家十几年了,石碏就给石厚一个方法:要让全卫国的人承认国君的合法地位,那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承认。石厚:那怎么才能觐见周天子?石碏:现在陈桓公正受宠,你让州吁去找他,他在周桓王面前一说,事就好办了。石厚如获至宝,于是州吁就赶紧动身赴陈。石碏和陈国的关系也不错,打发儿子石厚刚走,立马就派人去了陈国,告诉陈桓公,州吁篡位弑君,卫国人并不支持他,而且被弑的这个卫桓公还是陈桓公的亲戚-陈国女子所生的儿子。

  权衡利弊,陈桓公就捉住了自投罗网的州吁,他没有傻到自己杀州吁,卫国人的事让卫国人自己来办。

  九月,卫国人就在陈国的濮地直接宰了州吁,石碏这老头更狠,派自己的管家獳羊肩宰了儿子石厚…随后卫国立了卫桓公弟弟公子晋为国君--卫宣公。还算众望所归,怎么说也会比州吁强吧。其实不是这样滴,后文马上就聊这厮。


  公元前718年,郑国春耕完毕后就开始战争报复,首先攻击主谋卫国。卫国人召来南燕做帮手,南燕卫国周边一小国,郑庄公派祭足,原繁,洩驾帅三军在前面迎敌,又派两个儿子公子忽与公子突绕到南燕军队后面,在虎牢关偷袭成功,南燕军作鸟兽散。

  秋天收拾完庄稼打宋国,之前宋国抢了邾国的土地,邾国人过来对郑庄公说,如果郑国打宋国,我们邾国做向导。郑国军队一直攻到宋国的外城,宋国人派使者紧急出使鲁国,希望鲁国发兵救援,鲁隐公得到了郑国军队已经到外城的消息,但是宋国使者撒谎说还没到达都城,分明想骗鲁国过去做冤大头,鲁隐公因为生气使者撒谎就不发兵。

  因为鲁国没有救援宋国,公元前717年春天,郑国派人到鲁国和好。不救郑国的敌人就是郑国的朋友。然后郑国紧接着打陈国,陈国被打的一败涂地。本来也不应该跟着卫国宋国瞎起哄,陈桓公他弟弟五父早就跟陈桓公说应该与郑国保持友好关系,防备的应该是卫国与宋国。陈桓公不听,挨了打才知道哪对哪错。

  过了一年,即公元前716年,宋国陈国就接连与郑国讲和,讲和要歃血为盟。先挖个坑,然后把牲口杀了放坑前面,把牲口的左耳朵割下来用盘子盛着,取左耳的血与会代表挨个呷一小口,然后把正本盟书放在牲口尸体上埋掉,副本与会代表各自拿走。熟语执牛耳的意思就是某个方面的大牛,盟主。

  和陈国结盟的时候,陈桓公就请求把女儿嫁给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当时公子忽还在周都做人质,父母之命,郑庄公答应了这门亲事。

  后来在齐国齐僖公的撮合下,郑国暂时与宋国卫国和解。总得给大国一个面子,然后郑庄公送一个人情给齐僖公,带齐僖公去周都见周天子。

  但是矛盾可以暂时和解,隔一段时间又爆发。

  公元前714年,郑庄公说宋国不去给周王室上贡。用周王的旗号打宋国。宋国不上贡,郑国就上贡吗?看看前文就知道了,周王室已经被遗忘好多年了。打周王室的旗号百分之二百都是借口。各国出了什么事一般要想书记员鲁国报告一下,因为之前要鲁国出兵救宋,鲁隐公拒绝出兵,宋国这次就没有过来报告,但是郑国人来报告了,并且请求一齐出兵伐宋。鲁隐公一生气,联合郑国齐国报复宋国。

  宋国也不示弱,联合卫国攻入郑国。后来半道上叫来蔡国进攻郑国小弟戴国,蔡国不爽半道才被叫上,三国内部有矛盾,之后被郑庄公一举在戴国全俘虏。

  郑庄公把占领的宋国郜城和防城送给鲁隐公。

  第二年(公元前713年),许国国君对郑庄公也不敬,郑庄公又联合齐鲁两国攻许,出兵之前,要在太庙里发武器,颍考叔(出主意穿三泉钻地洞那位)比较积极,抢这兵车就跑,把另一位将领子都得罪了,在攻打许城的过程中,考叔第一个挥旗登上城楼,没想到被子都一箭射趴下,怎么知道是自己人干的,登上城楼,背部中的箭显然是从后面射过来的。郑庄公很心痛,事后狠狠诅咒了那个叛徒内奸。除了诅咒没有什么办法。

  周桓王这时办了一件蠢事,他用不属于自己的地和郑国互换,太不是天子所为了。又要决裂了…

  其实郑庄公两年前也干过,和鲁国换地,和鲁国换地关周王室什么事?事情是这样:周天子要祭祀泰山,郑国是先锋官,在泰山周围就有一块类似大使馆的飞地,靠近鲁国但是属于郑国。鲁公要去西安朝见周天子,在郑国周围也有一块歇脚的飞地,因为周王室衰落,不去祭祀泰山,鲁国也不去镐京朝贡,即使去次数也不多,各弄一块飞地很麻烦,郑庄公就和鲁国商量把地换了,还没等这事办成,鲁隐公就被刺杀了。

  鲁隐公于公元前712年被公子翚所杀,一个管不住的手下,本来鲁隐公是庶出的,也就是小老婆生的孩子,按照周礼,小老婆生的孩子没有继承权,但是他爹鲁惠公死的时候,正室夫人生的孩子姬允太年少,鲁国人就立了鲁隐公姬息,他连鲁惠公的葬礼都没敢去,因为只有正式国君才能参加,他只是摄政。

  公子翚本来是想求个宰相的官,就鼓动隐公杀了弟弟姬允(后来的鲁桓公),此时桓公也十几岁了,没想到隐公是个憨厚老实的呆子,只是回答说:等他长大了,我就归政与他,我自己找个地方养老。

  这个回答太出公子翚的意外了,如果真是这样,到时候隐公把这话说给桓公听,那桓公以后长大了还不把他剁成肉酱?

  坏人的计谋就是多,公子翚恶人先告状,直接去了桓公那诬陷隐公要对桓公动手,而后派人刺杀了隐公,杀手随后被灭口。

  鲁桓公一上任,郑庄公就又派人来亲善,其实还是互换飞地的事。鲁国见小霸王如此给面子,就把这事马上办了。


  鲁桓公上台第二年,公元前710年,正好是宋殇公在位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十一战。民怨极大,因为老是被人敲打和洗劫,没有机会洗劫别国。

  偶然的事件促成一个必然的结果,宋殇公被谋杀。

  起因是太宰华父督在路上遇见一个美少妇,一打听是司马孔父嘉的老婆。实在是求之不得,与孔父嘉关系也不好,动了杀心,但是得找个借口掩人耳目,于是在派人在宋国宣传说,宋殇公在位十年竟然打了十一场仗,民不堪命,都是司马孔父嘉在后面出的招。司马就是国防部长,对外战争不是国防部的事吗?老百姓最能听忽悠了,一听这个,全民恨孔父嘉入骨。

  造好这个声势以后,华父督直接掀起暴乱,杀了孔父嘉,夺走他老婆。

  宋殇公大怒,你华父督竟然敢随便杀顾命大臣,没有我的同意,国防部能对外作战吗?明摆着是暗指我。宋殇公要抓住华督好好问问,华父督已经杀红了眼,也着实怕宋殇公把自己也杀了,直接又把暴动升级,刺杀了殇公。

  宣传上说这是个暴君,不配在君位,然后从郑国把公子冯接回来做国君,史称宋庄公,因为宋庄公从郑国回国即位,对于缓和两国关系起到了好处。当然是华父督主动对郑国修好,对齐鲁陈郑全都送礼,各国收了贿赂之后,谁还管你宋国弑君正不正当,只要稳定不招惹我们就好。所以周围各地缘国都支持华父督。贿赂的胜利!

  孔父嘉,他是孔子的先祖,经历这一事件以后,他的家族逃到了鲁国。

  周桓王削夺了郑庄公左卿士的职位,郑庄公拧着来,你不鸟我,我也不鸟你,不去周地觐见了你个名存实亡的天子,周桓王开始揪小辫子,学他先祖,率领诸侯国讨伐不臣的诸侯国,这也是春秋唯一一次周天子亲征。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带着一群小弟,都是被郑国欺负惯了想出头的蔡,卫,陈等,浩浩荡荡,旌旗招展,到达郑国边境。桓王坐镇中军,虢公林父率领右军,蔡国卫国做从属。周公黑肩率领左军,陈国做从属。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周桓王你是带兵打仗的人吗,郑庄公久经沙场的老油条,你是他对手吗。

  庄公儿子公子突又展现了军事才能,对庄公说,用我们郑国的左军对付蔡国卫国,右军对付陈国,陈国国内动乱,军心不稳,一击即溃,周桓王肯定会照顾陈军,这时就会混乱。然后我们攻击蔡国卫国,蔡国卫国一看混乱马上就跑了。这时我们左右合拢,两个拳头打周桓公,必胜。

  有没有点秦王李世民的意思?之后的确把他哥公子忽赶跑了,这是后话。

  庄公派公子忽帅右军,祭仲帅左军。原繁与高渠弥在中军伺候,摆开一个叫鱼丽的军阵。

  结果毫无悬念,就像世界杯中国,朝鲜,越南,柬埔寨联队打巴西一样,最后主教练周桓王还被郑国的射手祝聃瞻无意射中了胳膊。被射中了还还坚持指挥,祝聃想继续扩大战果,郑庄公看得长远:不能把事做的太绝。

  郑庄公深知周天子被射了胳膊事小,丢人现眼事大,这样玩周天子的业余队不能大比分,半夜派祭仲去慰问远道而来的客人,以尽地主之谊。

  值得注意的是,连随从也一并问候了,郑庄公深知桓王身边人的耳旁风的作用。拿了好处,至少不说坏话吧。给了周桓王稍许面子。

  这次战事以后,郑庄公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小霸王了,各个诸侯国对他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因为是打了周桓王,历史没有把他作为五霸之一,本来五霸应该把他加上,把宋襄公踢掉。


  公元前706年,楚国还是南方的部落,没有受到周王室的承认。酋长芈熊通就想让姬姓随国代他向周王室请求册封个公侯。于是亲率大军压境,随国一看这阵势,就派少师去谈判。

  楚国这时打了另一个算盘,斗伯比对酋长熊通说,我们如果想向北扩张,一方面要取得周室的承认,另一方面得不停的兼并周边的小国。这些小国目前挺团结,我们得先分化他们,不如趁随国使者来的时候,我们示个弱,让其轻视我们,过不了两年,随国就成了自大狂。分化了小国同盟。

  少师没进楚营还胆战心惊,来到楚营发现全是老弱病残,心里不免开始鄙视。谈判答应楚国,可以向周室上报你的请求,但是领导同不同意那是另一回事。

  少师回随,立马请求追击楚军,另一臣子季梁劝随侯,楚国现在正在兴起,这是故意向我们示弱,想让我们放松警惕,我们根本打不过他们。

  随侯作罢,但还是向周室上报了楚国要求,周桓王不同意,还大怒。楚国蛮夷,都欺负到头上来了,还把随国大骂一通。

  酋长熊通得知被周室鄙视后,也大怒:反正你周室也是傀儡政权。我还不用你同意了,你不是王吗,我也称王。

  称呼上要和周室平起平坐,酋长变成了楚武王。

  公元前704年,楚国召集周边小国开会,黄国随国不去。楚武王又亲率楚军伐随。季梁劝随侯先服软,如果楚国不同意,随国就有理了,士气也会提升,少师说这是丧权辱国!随侯听少师的,不去议和。

  将战,季梁说,楚国以左为上,楚王肯定在左军,我们先攻击他的右军,右军被击溃,左军马上会乱。少师说,两年前我去楚营见过,楚军一群老弱病残,直接攻楚国左军,要不然显得我们怕了一样。

  在速杞这个地方打了一仗,随军大败,随侯逃跑了。但是楚国还是把随国留下了,议和完撤了。只想把它打臣服,二百年后,楚国被吴国攻破首都,楚王逃到随国,多亏随国救了一命,这是后话。


  公元前706年,齐国被北戎侵扰,齐国赶紧找郑国救援,为啥齐国很大,还要让郑国帮忙呢,一来郑国帮忙可以带动其他诸侯国,二来齐国虽大,但是还不是强国,还没有能力号令天下。

  郑庄公派公子忽去救援齐国,得胜。但是有个小插曲,因为当时诸侯国都派兵帮齐国戍边,于情于理齐国得犒劳各国,就让鲁国排个先后顺序,为什么找鲁国,因为鲁国是周公的后代,但是按照周礼来排,把郑国排到了最后。

  公子忽不高兴,因为郑国功劳最大,你这么一排,郑国的脸面挂不住,在这就埋下了一道梁子。

  就有了四年以后的郑齐卫在鲁国的郎地挑事打仗。

  再说鲁国,为啥这么迂呢?也有个小插曲,西周初年,分封各个诸侯国,给周公分到鲁国,周公因为要监国,就派儿子伯禽去鲁国,而姜太公分到齐国,按规定把各自国家事物处理好了就回周王室述职。太公用了六个月就回来了,周公问:为啥用了六个月?太公答:花了六个月适应齐地的民俗。伯禽三年才回来,周公诧异:为何用三年才回来:伯禽答:让鲁地的人适应我们周室的风俗,用了三年。周公听后,叹了一句:以后鲁国肯定是要向齐国称臣了。现在山东称齐鲁,齐地和鲁地的人是不是民俗性格迥异?

  接着说公子忽,这小伙绝对是一表人才,要样有样,要才有才,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在位的齐僖公也看中他了,公子忽一到齐国齐僖公就想招他做女婿,把女儿文姜嫁给他。公子忽婉拒,作战胜利,齐僖公又提起了把别的女子嫁给他,以为没看上文姜,公子忽以郑庄公的名义又一次推掉,当时祭仲也在齐国,就劝他:从了吧,齐国是大国,以后可以有个照应,你爹宠爱的姬妾那么多,你这些弟弟尤其是公子突是你有力的竞争者。

  公子忽自尊心很强,说齐国是大国,齐大郑小,不门当户对,怕被招了上门女婿,其实骨子里是一种自卑加自负,自卑郑国小国,自负郑国是当时的小霸王,认为按照自己的能力可以继续霸业。

  齐僖公只好作罢。文姜后来嫁给了鲁桓公。事实证明公子忽不娶文姜是好事也是坏事,坏事是在巩固君位的问题上失去了大国的帮助,好事是。。。不用戴绿帽子。


  公元前701年,这年七月,一代枭雄郑庄公死了,结束了一个时代,他作为一个引子,迅速引出了历史上的春秋五霸。

  公子忽理所当然接班,祭仲一开始是支持公子忽的,为什么呢?因为公子忽的母亲是由祭仲介绍给郑庄公的,隔着这么一层关系,公子忽的即位是祭仲的最好选择。

  但人在危急时刻立场就容易不坚定,容易变墙头草。公子忽在齐国婉拒了齐僖公的嫁女之意时,祭仲就害怕齐国,劝公子忽接受,公子忽没听。

  宋国人得到祭仲立了公子忽这一消息后,找了个借口让祭仲出使宋国,谈谈领土争端。

  祭仲一到宋国,宋庄公就把祭仲抓起来了,威逼利诱要他立公子突为国君,原来公子突他妈是宋国雍氏家族的女人,雍氏家族在宋国非常受宠,如果公子突做了国君,相当于宋国与郑国上层有了姻亲关系,搞得好可以控制郑国,最次也是个和平共处,反正没有坏处。

  好汉不吃眼前亏。祭仲没有什么困难就答应了,宋国还变本加厉的派出类似摩萨德的特务机构,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公子突抓到了宋国,当然要好吃好喝伺候,还得劝,我抓你是为了让你做国君哟。但是当了国君你给我什么好处捏?公子突也得一个劲许愿,至少先让自己当上国君,当不上反正也是白许愿,当上了还愿也是猴年马月的事。

  宋庄公接着要求祭仲代表郑国拿赎金来赎回公子突。钱贵命贵?祭仲马上又答应了赎人的要求,反正是国家的钱,花了也不心疼,自己的老命要紧现在。

  赎金到手,宋国放人。

  公子忽得到消息说祭仲要立公子突,即位才两个月的他,赶紧流亡到卫国去了。他的历史名字叫郑昭公,昭字的评价是:这人比较冤,躺着中枪类型,没有害人的心,却被人害了。


  公子突回来成了郑厉公,厉字不是个好的评价。

  自从郑厉公上位,宋庄公的还愿请求就接踵而至,郑厉公在宋国时候本来也是空口套白狼,信口开河的瞎答应,和在野党一样,台下说的很好,等到上台才发现一切是那么难以兑现。

  但是宋国不这么认为。

  宋国不讲信用抓人,最后还得让被抓的肉票讲信用,反正郑厉公烦不胜烦,每天早上一打开邮件就是宋国发来的讨债函,刚开始还是很客气很慷慨的拿出一些钱打发宋国人,日子久了,当家才知柴米贵,有这钱,我可以吃喝玩乐,养军队,养姬妾,把钱给你,给你吃喝玩乐,养军队,养姬妾。

  太不爽了,没有什么比不劳而获的人更讨厌的了,于是第二年他就向宋国宣战,宣战就可以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了,宣战宣战!

  他拉上了鲁国齐国,之前不是说公子忽因为鲁国把郑国排位弄靠后,和鲁国有仇了吗,因为齐国是帮着郑国的。鲁国也碍于面子挂了个名,但是鲁国故意迟到了,狡猾狡猾滴。

  宋国拉上了卫国燕国,谁胜谁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没有不平等条约了。到了冬天,宋国不爽,又和郑国打了一架,把郑国太庙的椽子都扛了回去。

  郑厉公在位不是祭仲真心所愿,所以祭仲也不好好辅佐他,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墙头草开始茁壮的朝上生长,不左也不右,没有人来拔就可以野蛮生长。

  郑厉公不是傻子,威胁到他的地位和利益,他要采取行动,暗杀祭仲。国君杀大臣还得暗杀,连莫须有的罪名都不敢给一个,实在迫不得已,势力没有人家大…但是他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派出的刺客是祭仲的女婿,名叫雍纠。

  这雍纠也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人,把这消息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就透露给了他老婆,估计是在睡觉时说梦话被套词了。

  第二天雍纠他老婆就回娘家找她爹了去了,正好她爹祭仲不在家,她妈在。就问她妈:妈,你说这老爹亲还是老公亲?估计祭仲也有好几房妻妾,她妈早不爽很久了,就没好气的说:当然是老爹亲,老公谁还不能嫁,人尽可夫,这词怎么这么变扭,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最开始的意思不是说女的作风有问题,是说女的选择丈夫的机会多…

  雍纠他老婆本来还犹豫,这次好了,被她妈一说,一股脑把她老公的计划全盘托出。她妈傻了:这老鬼,没想到老娘还把你救了,骂归骂,夫荣妻贵,祭仲死了她也没好日子过,赶紧告诉了祭仲。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老丈人就把女婿先收拾了。

  郑厉公一看这算怎么一回事?跑,载了雍纠的尸体,一路骂一路狂奔,逃到了蔡国。


  国不可一日无君,祭仲这时就迎回了郑昭公公子忽。

  郑厉公随后又跑到了栎地(河南禹县),宋国联合鲁国卫国陈国攻打郑国,要送郑厉公回国,在大的国家利益面前,小的恩怨又暂时搁置了,因为郑昭公上台,不会有他们的好处,只有坏处。

  和郑厉公只是金钱利益的关系,和郑昭公就是历史恩怨情仇的关系了,大仇与小仇孰大?但是这次进攻以失败而告终。在军事上他们都不是郑昭公的个。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郑国内部矛盾出现了,高渠弥杀了郑昭公,本来郑庄公在时,郑昭公就看着高渠弥不顺眼,郑庄公在位时要提拔高渠弥为卿,郑昭公坚决反对,怨恨的种子在各自的内心发芽生长,这次郑昭公回来,高渠弥害怕了,虽然之前他也不喜欢郑厉公,但是至少比郑昭公好点。

  按照流行的手法,先下手为强吧。

  公元前695年,高渠弥趁着和郑昭公一起打猎的机会,把昭公干掉了。

  祭仲和高渠弥也不希望郑厉公再回来,就立了郑昭公的弟弟子亹做国君。

  第二年齐国大会诸侯于首止,这名字,头不动了,不吉。这本来就是齐襄公设的一个圈套,这齐襄公是齐僖公的儿子,这时候他已即位四年,之前齐郑相好的时候,两国的公子肯定也是要互相玩耍,为了增进以后的感情。

  齐襄公名叫诸儿,和子亹就处不到一起,还打过架。本来是应该祭仲和子亹一块去,祭仲是老狐狸,知道齐国不善,就劝子亹不要去,子亹倒也看得明白:我不去,齐国肯定抓住借口说我没有遵守礼节,率领诸侯来攻击我,然后把厉公给送回来,还不如去看看情况。

  祭仲于是装病,高渠弥傻乎乎的去了。子亹要是给齐襄公认个错也好,人在屋檐下,他就不低头,惹火了齐襄公,被杀,高渠弥被五马分尸。

  祭仲老狐狸长舒一口气,幸亏算得准,老子没去。于是他又立了子亹的弟弟子婴为君。历史上叫郑子,祭仲八年以后寿终正寝。

  本来郑国到这时候已经衰落了,齐国已经露出了称霸的苗头,但是还有一个插曲,就是郑厉公复辟,那是郑子在位十四年以后(前680年)的事。


  前文说到卫国州吁杀哥哥卫桓公后不为国人所容,被石碏算计,在陈国被杀,卫国立了卫桓公的弟弟公子晋,史称卫宣公。

  这卫宣公也不是个好东西,先和他老爹卫庄公的姬妾夷姜通奸,生了个孩子叫急子,没做好避孕措施,出来的比较急,看过张艺谋拍的菊豆吗,夷姜就是里面的菊豆,可能也有一点爱情的意味吧,至少最开始的几年夷姜是这么觉得的,卫宣公一开始也想把社稷交给急子,还让弟弟右公子职好好辅佐。

  右公子对待急子情同父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右公子还专门去齐国求亲,齐僖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宣姜,小女儿叫文姜,文姜就是齐僖公想许配给郑国公子忽那位,两姜都貌美如花,但是都一堆鸟事,文姜下文书说。 先说这宣姜,本来是要给急子做老婆,但是卫宣公听说宣姜貌美如花,还没过门,就自己先见了一面,这一面不要紧,心旌荡漾,窈窕淑女,小人更好逑,辗转一夜,他做了一个决定,自己收了!上收他爹的,下收他儿子的,比五代的朱温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后还有被伍子胥鞭尸的楚平王也有这个爱好。


  卫宣公就给太子急子另外订了一门亲,急子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一副忠厚老实的模样,对人没有防备之心,随遇而安。

  过了几年,卫宣公和宣姜生了公子寿和公子朔,虽是一奶同胞,此二子性格截然不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公子寿与急子交情不错,都是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公子朔就是这类人的反面。

  卫宣公看着公子寿和公子朔都大了,就让另外一个弟弟左公子泄辅佐。但是同时也渐渐觉得急子是个编外的继承人,对夷姜也早就冷落,夷姜最后上吊自杀。

  夷姜死后,文姜成了正夫人,她和公子朔是一伙的,得想办法把急子除掉,夺得卫国的统治权,于是开始整天在卫宣公的旁边说急子的坏话,捕风捉影,捏造瞎掰,卫宣公本来就对急子不爽了,一听谗言马上火上浇油,想了一条毒计,让太子急子去出使齐国,然后派手下买通盗贼在沿途的路上伺机杀掉。

  但是盗贼不认识太子,只被告知,手持白旌的就是要杀的人。

  盗贼提前在路边埋伏好,等着急子的车队到来,等着一刀砍下手持白旌的那个人的脑袋回去请赏。

  没有不透风的墙,公子寿获取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急子,说老爹要杀你,你赶紧跑吧,不跑小命没有了。

  急子喟然长叹:君叫臣死,父让子亡,都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真是这样,我也没有选择了,毅然拿着白旌继续上路。

  公子寿一看这么说都不管用,算了,和你喝个送别酒吧,郊外通衢,两人畅谈兄弟情深,此去一别,黄泉相见。急子酒量不行被灌的大醉,伏卧车上呼呼大睡。

  公子寿基本没醉,拔了白旌,带着车队上路。

  盗贼正在等着,看到来了一队人,真的有持白色旌旗的,冲上去把公子寿杀了,车队其他人作鸟兽散,盗贼接着打扫战场,拣些值钱的家什。

  这时从远方驾车来了一个人,边哭边喊:别杀他,别杀他,我是太子…

  走到近前,此人发现持白旌者已被割去了头颅,瞬时崩溃:你为什么要替我送死,你们杀了我,杀了我吧,我才是你们要杀的太子。盗贼也纳闷,还有这么傻的两个人,到底谁是要杀的人?

  算了,都杀了吧,把急子也杀了,割了头颅,两个头颅拿回去给卫宣公看。

  第二年,卫宣公死了,公子朔理所当然成了继承人,史称卫惠公。

  卫惠公四年,左右公子因为怨恨卫惠公母子馋杀急子,以及连带公子寿之死,发动叛乱,立急子的弟弟黔牟为国君,卫惠公被迫流亡齐国,他舅舅齐襄公刚即位。


  二十一, 齐杀鲁君

  上回书说到齐襄公杀了郑国公子亹,齐国国君杀了郑国新君,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杀别国国君。

  齐襄公还杀了鲁桓公,杀郑国公子亹同一年。

  前文提到齐襄公他老爹齐僖公想把女儿文姜嫁给郑国公子忽,公子忽婉拒。其实文姜和同父异母的哥哥诸儿有一腿,这诸儿是谁,就是后来的齐襄公,文姜后来嫁给鲁桓公。

  鲁桓公十八年春天,即公元前694年,桓公和齐襄公在泺地(今济南)会面,文姜要跟着去,表面上说是回娘家,大臣申繻劝鲁桓公,这样不合于礼,你是去齐国出访,和她回娘家两回事。

  鲁国是周公的后代,最讲究一个礼数。但是桓公经不住文姜的百般纠缠,就答应了她。到了齐国,哥哥妹妹旧情复燃,做了不该做的事,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是国君夫人。

  鲁桓公马上就知道了,戴绿帽的滋味不爽,但是在齐国也不敢大动干戈,公开场合得装哑巴,但私下里对文姜发了大火,说了些火头上的话:贱货,看我回鲁国怎么收拾你…

  文姜本来理亏,但被桓公这么一通发火,恶向胆边生,又怕又恨,于是把这事告诉了齐襄公:我老公知道我和你私通了,咋办呢哥?

  齐襄公对这种丑事也讳莫如深,这鲁桓公一旦回国,既要惩处文姜,也会四处败坏我的名声,以后在诸侯里不光彩,要不趁他还在齐国,把他做掉算了。

  于是想了个计策,设宴款待鲁桓公,背地里戴绿帽子,但是国家层面的外交还得去,不然,齐襄公不是更有借口了。

  鲁桓公在宴会上就喝多了酒,加上酒喝着不爽,不一会就醉了。

  齐襄公就给公子彭生使了个眼色,让公子彭生扶着鲁桓公上车回宾馆,没想到公子彭生在车里两臂使劲一夹,夹死了鲁桓公。

  这种手段不能在酒席上,也不能有外伤,得让外人看来是喝酒喝死的。

  可怜的鲁桓公,带了绿帽还在齐国被杀。

  鲁国是周礼之邦,鲁国国内不接受这种死法,要求齐国给一个理由,这能有什么理由,齐襄公毕竟理亏,只能让公子彭生当替罪羊,都怪公子彭生照顾不周,让鲁桓公酒后受了风寒,心肌梗塞,脑血管破裂…,公子彭生被卸磨杀驴。驴死时大喊:诸儿,我做鬼也不放过你。齐襄公小名就叫诸儿。

  文姜不敢回鲁国了,留在娘家齐国。她儿子太子姬同即位,即鲁庄公。

  齐襄公也不敢明着偷情,因为名义上俩人一个齐国国君,一个鲁国夫人,所以就得隔三差五召见。此处略去五百字。。。


  二十二, 及瓜而代

  过了七年,齐襄公死在一个小插曲上。

  话说齐襄公让连称与管至父俩人去葵丘戍边,约好第二年瓜熟的时候就派人去换,等到第二年瓜熟,齐襄公没动静,俩人就派人去问,齐襄公说:不行。手里没人可以去换。辛苦你俩继续当冤大头啰。

  君无戏言,君无信,我无义。连称与管至父决定叛乱。

  叛乱也得宫里有人拿情报,否则傻乎乎的叛乱,被齐襄公一下灭了。

  找谁呢,齐襄公得罪的人不少,但是他们自己家族的被得罪的还得找公孙无知。

  这人是谁呢,他是齐襄公叔叔夷仲年的儿子,小时候很受齐襄公他爸爸齐僖公的宠爱,衣服用度和齐僖公自己的儿子一样,你想想,齐僖公宠爱侄子,他儿子齐襄公不恨吗,幸亏不是亲兄弟呀,否则直接威胁君位继承权。

  所以齐襄公一上台就剥夺了公孙无知的特权,该干嘛干嘛吧,守点本分,该用几个碗吃饭,该穿什么样式的衣服按照规矩来。

  公孙无知这样就恨叔伯兄弟齐襄公,连称管至父一跳动,马上响应。

  连称有个妹妹也在齐襄公的后宫,但是没有得到宠爱,幽怨的女人也表示非常乐意参加这个活动,就派她当卧底,实时传输齐襄公的一举一动。答应事成之后立她为君夫人,关键事成之后谁是君?公孙无知。

  时机来了,寒冬十二月,齐襄公出去打猎,遇到一头野猪,估计很大很壮,两条前腿能把人夹死的那种,大家都很诧异的时候,齐襄公身边的一个随从无意中说了一句:可能是公子彭生变得…

  这句话把齐襄公激怒了,揭了他的伤疤,彭生说做鬼也得回来找他,于是就让左右开弓放箭。

  野猪被射的狂怒,竟然站了起来,向齐襄公这边狂奔过来。

  齐襄公坐在车上,一看形势不妙,赶紧作屁滚尿流状跳车逃跑。

  但是跳车的时候把脚崴了,逃跑的途中鞋子掉了,逃到安全地带,才回过神来。

  让一个叫费的宦官回去找鞋子,估计让野猪拱着跑了,鞋子没有找到。费空着手回来,齐襄公大怒,拿鞭子抽费,可能怕野猪拿鞋子回去作法害他。

  费被打的皮开肉绽,艰难的扶着墙走出来,一出来一群人就把他逮住了,一看是连称管至父的人。来人问:国君在哪里?费:在里面。这些人马上就要冲进去。

  费突然说:我先进去替你们看看情况?来人道:你以为我们傻呀。

  费于是解开衣服:你们看看,我刚被他用鞭子抽的。大家一看:原来都是受苦受难的阶级兄弟,好,欢迎加入我们,赶紧进去打探一下。

  费于是马上进去把这事通报了齐襄公,让他赶紧躲在门后。让另一个叫孟阳的宦官穿上齐襄公的衣服躺在床上做替身。

  安排妥当,费和齐襄公身边的宦官石之纷如等一起拿着武器出来。叛贼一看中计,大举进攻,噼里啪啦来一顿群殴,保皇派寡不敌众,石之纷如死在台阶上,费死在门里边,孟阳死在床上。

  叛军看了一下孟阳的脸,发现不是齐襄公,正在犹疑,突然看见门后有一只脚在颤抖,拉开门,齐襄公又冷又怕的在哆嗦。

  造反派一剑刺死了齐襄公。公孙无知被立为国君。

  本人玩也有半年了,技术不好,白天上班时间不是很充裕,有时开个会就错过最佳买卖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血汗钱打水漂,割肉都割了一半!看着别人赚钱那叫一个眼馋!后来朋友建议我去泡泡坛子,每天晚上都会抽时间关注下天涯等论坛,像最经典的53万打天下、狙击手相信大家也都看了,也都在关注。确实不错令小生佩服!记不清是哪个版主给我说的,推荐的老师真不错抓了几个涨停板,小赚一笔,给大家说下老师的号.就说是老谭介绍的群主就会加你喝水不忘挖井人,回头找版主好好谢谢他。

  二十三, 龟兔赛跑

  公孙无知毕竟不是正统意义上的继承人,齐僖公的儿子们才是。所以这些公子都是潜在的敌人,还没等无知动手,公子们纷纷自行逃跑,里边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公子小白是后来的齐桓公。

  鲍叔牙护送小白逃到莒,贵族高傒和国氏支持公子小白。管仲和召忽护送公子纠逃到鲁国,公子纠的姥姥家。

  公元前685年,公孙无知爬上大位的第二年,因为之前虐待过葵丘大夫雍廪,雍廪来了个先发制人,找到机会就把公孙无知做掉。

  由于国内没有了国君,和鲁国鲁庄公开会的时候只能找个大臣出席。

  这不是办法,国内的大臣开始讨论要立谁为国君,高氏和国氏暗地里通知小白赶紧回来,先到先得。

  当然公子纠也得到了消息,管仲比较聪明,带人在半路截杀公子小白,等到小白车队一过,管仲嗖的一箭正中小白胸口,小白哎呦一声倒地作被射中倒毙状。

  周围随从马上包围起来,大叫:公子被贼人所杀,赶紧搜。管仲见小白已死,马上带人快速逃遁。

  小白并没有死,箭只射中了衣服上的带钩。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小白上车装死是为了掩人耳目,加速回国。

  管仲派人回鲁国报信:潜在威胁已经解除,公子纠可以走的慢些回去即位。

  谁想公子小白六天后就在国都即位,成了齐桓公。

  鲁庄公亲自带兵送公子纠回来即位,齐桓公立即发兵与鲁国交战,大败鲁庄公。

  鲁国战车丢了一路,庄公坐着轻车逃回来,本来预作埋伏的军队也悉数被齐军俘获。


  楼主你能说点新鲜的吗?别老重复左传了好吗。

  二十四, 管鲍之交

  刚即位,还不能太折腾,齐桓公派鲍叔牙去鲁国见鲁庄公,传达了以下的意思:公子纠是我兄弟,不忍亲手诛之,你替我杀了吧,管仲和召忽是我们齐国国君的仇人,请交给我们,我们回去杀。

  仗都打败了,还能怎么办,鲁庄公就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因为和鲍叔牙之前就是老友,没自杀,给鲍叔牙传口信说:兄弟,把我押回去吧。

  他兄弟鲍叔牙回齐国就把管仲放了。这就是人缘好,两边通吃。

  管仲跟鲍叔牙关系好,但是管仲你差点把齐桓公给射死,齐桓公的气还没有消,鲍叔牙赶忙去宫里给他说情:这管仲虽然犯了死罪,但是之前各为其主,现在公子纠也死了,管仲如果被处死,将是齐国和国君您的最大损失。

  管仲的才能在高傒之上,如果国君只想治理好齐国,那我和高傒足矣,但是如果您想雄霸天下,那就不得不用管仲。

  一来为齐国增加有用之才,二来您刚即位,需要稳定齐国的民心,管仲这种要杀您的人,您都宽恕了,其他人就放心了。。。

  一顿拍马后,齐桓公大悦,管仲被委以重任。身边几个大臣分别为:管仲,鲍叔牙,高傒。


  二十五, 曹刿论战

  鲁国帮助公子纠回齐国争位,齐桓公不爽。

  公元前684年,刚上台两年的齐桓公又派大军直逼鲁国边境。

  鲁桓公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准备迎战。

  有个叫曹刿的村夫主动请缨觐见鲁君,还没进宫。曹刿的乡里人劝他:打仗这种事是整天吃肉的那些人该管的事,你跟着瞎掺乎什么。曹刿说,吃肉的人脑子笨,见识还不如庄稼汉。

  曹刿进宫见鲁桓公,问桓公凭什么来打赢这场仗。

  鲁桓公:我有吃有穿不独享,经常分给别人。

  曹刿:这是小恩小惠,别人不会为了这个去送死。

  鲁桓公:我祭祀神明恭恭敬敬。

  曹刿:这对神明来说是应该的,他不会对你特别照顾。

  鲁桓公:诉讼的各种案子,我都让人尽心尽力去办,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曹刿:恩,这可以取信于民,可以拿这个赌一把。

  鲁军和齐军在长勺(今莱芜)对峙。

  鲁桓公准备击鼓出击,曹刿阻止。等齐军击了三次鼓,才让鲁军击鼓,击完一次鼓立刻出兵。

  齐国人被冲击的大乱,丢盔弃甲而逃。鲁桓公准备马上追击,曹刿又阻止,下了战车仔细查看齐军溃退时的车辙,又手搭凉棚看了看齐国逃跑的旗子。然后让鲁桓公下令追击,鲁国大胜。

  鲁桓公问曹刿此战中的种种怪异举措。曹刿说,打仗得靠勇气,击鼓可以提升士气,齐军击了三次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次以后马上疲软。我们就趁着击一次鼓的当去打他,立刻就胜了。

  鲁桓公:你查看车辙是怎么回事?曹刿:齐国人精得很,还是大国。我担心他们故意撤退引我们追,然后半路设伏。但是看车辙很乱,战旗倒得横七竖八,不象是故意做样子。这样我才让你发命令追击。

  春天败了,齐国夏天又联合宋国来了,宋和鲁不对付也很久了。

  齐宋两国联军驻扎在郎地,鲁国在对面望风,公子偃发现宋军的一个破绽:军容不整,估计被子没有叠成豆腐块,正步走的不齐,口号喊得不响亮,立即请求鲁庄公马上来个突击。

  如果宋军被击溃,齐军马上就会撤军。鲁庄公没同意。

  公子偃一看明着说没戏,就偷着干吧,找来一堆虎皮蒙在马身上,这么看来那时候老虎还是很多的,自己带着这一部人马突入宋军大营,宋国的战马以为老虎来了,吓得四散奔逃,作壁上观的鲁庄公一看偷袭有效,马上也领着人来助战,在乘丘(今山东巨野)这个地方把宋军打得大败,齐国一看这阵势,也灰溜溜的撤兵了。


  二十五, 君无戏言

  鲁国在乘丘之战中抓了很多宋国的俘虏,最高等级的是宋国大力士南宫长万,此人是宋闵公身边的红人,因为力气大,所以深得闵公的信任,但是乘丘之役,南宫长万先被鲁庄公的弓箭射中,丧失战斗力后被俘。

  第二年宋国又来挑衅,还是被击败,后来宋国发了大水,鲁国毕竟是周公之后懂礼节,就派人过去慰问,也是为了缓和关系,不要四处受敌,既然鲁国都表示了缓和关系的意思,宋国也表达了诚挚的道歉:侵略给您添麻烦,实在羞愧难当,这是上天要惩罚我们才发大水。

  随后表达了希望释放战犯的请求,鲁国礼仪之邦,哪有个不同意的道理,为了鲁宋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鲁国政府决定把所有宋国战犯全部无罪释放。南宫长万正在监狱里写思想汇报,听说要释放,感动的热泪盈眶。

  释放回宋国的战俘,地位一落千丈。人的心理变化总是很难琢磨。

  宋闵公虽然还是把南宫长万留在身边,但是态度大不如前,有时候直接奚落:我一开始还以为你是条汉子,谁想到你倒被鲁国俘虏了,真他妈没用。

  南宫长万心理承受能力和生理承受能力成反比,他承受不了这种赤裸裸的侮辱,他要让宋闵公好看。

  一头公牛瞪着血红的眼睛,前蹄开始刨地…

  第二年,宋闵公和南宫长万一伙随从去蒙泽打猎,闲着没事喝酒赌博,赌博玩着玩着就容易玩恼,宋闵公不知怎么就被南宫长万气着了,跳起来借着酒劲大骂南宫长万是鲁国的俘虏。

  南宫长万也喝酒了,本来就忍了你好久,今天你又说这个。两手一拧,宋闵公像只鸡一样被拧死了。

  国君死了,宋国都城大乱,大臣仇牧和华父督分别带兵前来捉拿南宫长万,华父督就是杀孔父嘉抢人老婆那个,这俩人哪是南宫长万的对手,城门口单手杀仇牧,东宫之西杀华督。不管怎么说,也给孔父嘉报了仇。

  而且南宫长万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弟弟南宫牛,听这名也是个彪形大汉,还有力士猛获也参与了他的叛乱。

  春秋时可以杀国君,逐国君,但是还没有自立为国君的传统,这个传统出来的时候,就成了战国,三家分晋,这是后话。

  南宫长万得找个傀儡做国君,选子游先,听话好办事,其他公子四散逃窜,南宫长万没有把这些人放在眼里,唯独派南宫牛和猛获去毫地抓公子御说,因为御说比较有能力,还是宋国国君家族一致拥护的人。

  到冬十月,就是阳历十一月左右,宋国贵族们去曹国借了兵,两军阵前,南宫牛被杀,然后援军一路打到宋国国都,杀死国君子游,随后马上拥立公子御说为国君,史称宋桓公,南宫长万和猛获一看大势已去,马上逃窜,猛获往卫国跑,南宫长万还比较孝顺,用车拉着他老妈往陈国跑。

  宋国这群遗老遗少在都城站稳脚跟,就开始进行战犯清算,分别向卫国和陈国要猛获和南宫长万,卫国人最开始还不想给,石祁子就劝国君:作恶,全天下得而诛之,你交出猛获,只是得罪了猛获一个人,不交,得罪了宋国的所有人。

  陈国收了宋国的贿赂,但是怕逮不住狐狸还弄一身骚,就想了个计策捉南宫长万,找个漂亮女子去陪南宫长万喝酒,南宫长万再孔武有力,也架不住这种酒力,酒入愁肠,何况美人相伴,醉就醉吧。一会就呼呼睡去了。陈国人一看时机来了,就用犀牛皮把他捆起来交给宋使,那个时候中原地区还有犀牛,老虎,大象呢。

  宋使不敢怠慢,连夜拉着烂醉如泥的南宫长万往宋国赶,这家伙一醒就收拾不了了。到达宋国的时候,南宫长万还没醒,但是一路颠簸,手脚都从犀牛皮里窜出来了。

  宋国把猛获和南宫长万剁成了肉酱…

  二十六, 鹬蚌相争

  两小国和一大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两小国分别为蔡国与息国,大国是楚国。

  先说楚国,因为楚国之前利用随国去向周桓王请求尊号,周桓王没答应,过了16年,周庄王仍然时不时责备随国为楚国请求尊号一事,随国就和楚国疏离,楚武王率军伐随,但是途中死掉了,楚军撤兵。

  楚武王他儿子熊赀即位,成了楚文王。这息国和蔡国的故事都是和楚文王有关,也和一个女人有关,就是息夫人。

  本来蔡国和息国都娶得陈国的女子为夫人,陈国国姓妫,有一年,息妫回娘家经过蔡国,蔡哀侯姬献舞早闻息夫人美貌,就借口说自己夫人也是陈国女子,息夫人是自己小姨子,愿得一见,席间有不敬轻浮之举,没有按照国与国的礼节来对待。怎么说呢,奥巴马去泰国,总理英拉抛媚眼。

  息夫人回国跟丈夫息侯说了,息侯大怒,想了个计策,让人告诉楚文王:你假装来攻击我,我让蔡国来救援,姬献舞这个二子一定会来,你就趁机攻打蔡国。鹬蚌相争,楚国何乐而不为,一切依计进行,蔡哀侯被活捉,押送到楚国。

  蔡哀侯也想了一条毒计,在楚文王面前一个劲的夸息夫人是如何如何倾人倾城,楚文王听得一个劲咽唾沫,于是楚文王就到息国,设宴招待息侯,席间派人刺杀,然后掳了息妫,立为自己的夫人,后来生了堵敖与楚成王。

  但是息妫自从被掳到楚国,没有主动说过一句话,楚文王就派人去问,息夫人说:我一个女人家,一生竟然有两个丈夫,还能说什么。

  楚文王为了博取美人的好感,就卸磨杀驴,于公元前680年(楚文王十年)兴兵伐蔡。

  蔡哀侯这傻子又被俘,客死楚国。

  楚国尽收渔翁之利。

  楚文王这之前也迅速扩张,他爹楚武王死在伐随途中,楚文王继承先父遗志,先把周围小国欺负个遍。

  比如邓国国君还是他舅舅,楚武王的老婆邓曼是邓祁侯的妹妹。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向舅舅邓祁侯借道伐申,路过邓国时,邓国臣子劝邓祁侯趁机杀掉楚文王,预测之后邓国肯定会被这个外甥灭了。

  邓祁侯说,没事的,他是我外甥,外甥怎么能把舅舅吞了?

  第二年,楚国就伐邓国。十年之后,邓国被灭。

  不过楚文王基本也死于军中。

  公元前675年,楚国与巴国人打仗,被打的大败,楚文王仓皇逃回郢都,没想到城门看门的鬻拳不开门。

  鬻拳之前在朝上强谏楚文王,楚文王不听,鬻拳拿着剑逼着楚文王听从。鬻拳自己砍掉双脚惩罚自己,然后被派去看都城大门。

  一看楚文王没有立功就逃回来了,鬻拳就不开门,楚文王知道鬻拳是个说到做到的愣头青,索性带兵就继续攻打黄国,把黄国打败了才回来,挽回一点面子。但是回来不久就死掉了。

  鬻拳自杀,让人把尸体埋在楚文王的墓道中,做鬼也要保卫楚文王…

  息妫生的两个儿子堵敖与熊恽先后成为楚王,不过一个杀了另一个。

  公元前672年,堵敖已经即位五年,想杀弟弟熊恽,却被熊恽联合随国所击败,堵敖被杀,熊恽成为楚成王。


  楼主的名字,我很喜欢。因为我女儿叫王师北。说实话楼主的帖子我是认真看得,但楼主没有提出自己的见解,读史贵在知新。多有冒犯,请多原谅。

  楼主的名字,我很喜欢。因为我女儿叫王师北。说实话楼主的帖子我是认真看得,但楼主没有提出自己的见解,读史贵在知新。多有冒犯,请多原谅。
  谢谢指正,的确没有提自己的见解,也没有分析,初衷就是摆事实,对左传采样,所以叫串一串 功力不够:)

  二十七, 郑厉复辟

  前文说到郑厉公想杀祭仲,被祭仲赶了出来,那是公元前697年的事,那年郑厉公还在栎地,他手里还有军队,不时地打游击战,东一枪西一枪,十几年来,郑厉公从来没想到会再入郑国。

  直到公元前680年,有一次巡逻小队有个意外的收获,抓住了郑国的大夫甫瑕。

  郑国的大官基本都怕死,甫瑕主动求饶:别杀我,我可以使您重登国君宝座。郑厉公:怎么重登?甫瑕提出一计:回国杀现国君子婴,然后接厉公回国。

  厉公就和他盟誓。甫假没有违背誓言,信用在那个时代是立足之本。

  甫假回国就杀了子婴和子婴的儿子,大开城门迎厉公。

  但郑厉公自己背信弃义了,要杀甫假。

  因为他也不敢和这种人相处,说不定哪天把自己也杀了,忠诚有忠诚的代价,异心也有异心的代价。

  郑厉公先收拾有二心的,再收拾赤胆忠心的。

  大夫原繁就是后一种人,郑厉公怪原繁之前不帮他,逃亡在外不管不问,成功复辟,原繁也不吮痈舐痔,这让他这个小人之心很不受用。

  郑厉公派人问原繁:你说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原繁:我祖先就是给郑国守宗庙的,谁当国君我就忠于谁,不能内外有二心。

  后来战国陈轸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勾引邻居的大老婆,被骂了出来,勾引其小老婆,竟然成功。后来邻居死了,他就把骂人的大老婆娶了,旁人很奇怪,问什么原因?他说:她可以替我再去骂别人。

  郑厉公没有这种气度,在外久了,只有扭曲的心理和仇恨。


  二十八, 齐桓始霸

  郑国这时已经没落,齐国齐桓公已经即位六年。

  还有一群导师辅佐,齐国由大国变成了强国,强国的一个主要的标志就是可以带头办一些事,就像美国在北约可以呼风唤雨。

  齐桓公五年,联合诸侯平宋乱,二十三年,齐国帮燕国打败山戎,二十五年,帮着邢国打翟人。三十年,联合国军攻蔡,其实在卫国拥立子颓做周惠王十年的时候(公元前667年),齐桓公就已经被封为方伯,就是诸侯长。

  封为方伯,就得经常找小弟一起开会,来的表示恭顺,认可你这盟主的威望和地位,不来,那就是公开不给面子,有理由讨伐了。

  第一次开会是为宋国南宫长万之乱讨论对策,齐,鲁,宋,陈,蔡,邾国参加。盟于北杏。让遂国人来,遂国人不来,齐桓公杀鸡儆猴,灭了遂国。但是不久宋国就背弃了盟约,不服齐国。

  齐桓公得再杀一只大猴,为了出师有名,先给周王室打个报告,约着周室一起出兵,周室好久没人待见,何乐而不为,况且宋国还是殷商之后,就派大夫单伯带兵助战,联合国军除了齐军还有陈军,曹军等。

  宋国一看架势不好,赶紧求和,诸侯退兵。

  伐宋是公元前680年春天的事,秋天忙着收庄稼,到了冬天,又得开会,在鄄地,周大夫单伯与齐桓公,宋桓公,卫惠公,郑厉公一起,讨论一下宋国恭顺的事,刚复辟的郑厉公,也得跟着齐国的屁股转,混个脸熟。

  第二年春天又开了一次会,会议的讨论结果是:替宋国打个小国郳国作为恭顺的交换。秋天各路诸侯就开始欺负郳国。

  郑厉公这厮趁着这个档口,偷袭宋国,因为之前宋国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扛了回去,侮辱了郑国的祖先,祖先姓姬,被殷商的后裔侮辱了,最主要的不是这个,是郑厉公睚眦必报,何况木头被抢了。

  带头大哥齐桓公火了,你还以为这是你爹郑庄公时代呀,现在我是老大,我得好好教训你郑国!

  公元前678年夏天,齐国,宋国,卫国一起伐郑。这还不算,楚文王秋天也单独打了郑国一顿,因为郑厉公回国复辟没有通知南面的楚国,齐国发展的时候楚国也在走强。

  一百年前,郑桓公举国迁徙的时候没有算计楚国会强大到威胁郑国。楚国也有自尊心,没有及时通知它,熊发火了。

  外面的打挨着就先挨着,不妨碍郑国内部搞大清洗,郑厉公一边翻历史旧账,一遍叫人进来受过,参与雍纠之乱的人最先被惩罚,有的被杀,有的被砍掉双脚。


  二十九, 周室内乱

  郑厉公他爸郑庄公,方伯,诸侯之中的老大,到他这一代,接连被齐楚揍,这在心理上是接受不了的。

  公元前675年,周室刚好发生一件事,使郑厉公有了显山露水的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周室在位的是周惠王,周惠王的爸爸是周庄王,周惠王有个弟弟叫子颓,周庄王在的时候,这子颓很受庄王的宠爱,物质上也就不说了,精神上还让大臣为国给他做老师,、。

  等到惠王即位的时候,早就看着子颓一伙不爽了,争宠了嘛,就先夺了为国的菜园子,给自己养野兽,不仅如此,还占了边伯的房子,夺了子禽祝跪与詹父的地,夺了膳夫石速的俸禄,不拉拢也就罢了,四处树敌,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

  五大夫这些人利益受损,就聚在一起发动叛乱,要立子颓为君,周惠王那也是有防备的,叛乱被镇压下去了,子颓逃到卫国。

  为啥逃到卫国呢,因为卫国国君是已经又是卫惠公了,之前说到卫惠公被逐,跑到齐国他舅舅齐襄公那,过了八年,齐襄公伐卫,又把外甥扶上了君位,在位的黔牟也开始流亡,就跑到周室,被周惠王收留。

  有这个错综的仇恨关系,所以卫国肯定会帮子颓,子颓又联系燕国,燕国卫国共同出兵,打败了周惠王。

  郑厉公接到这个消息,首先开始调停,先来文的,希望双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升级,郑国密切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人家子颓都夺了王位,哪听你这套。

  郑厉公就先带着周惠王回郑国,安置在栎地,告诉惠王:您就等着好消息吧,马上联系虢国,一起出兵勤王,虢国也站在周惠王一边,毕竟是正统即位的,要尊重政府军。

  郑厉公有军事才能,他老爹郑庄公在的时候打仗就能出奇兵。

  过了半年,就三下五除二就把五大夫的军队打得大败,杀了子颓与五大夫,送周惠王回国,周惠王这个高兴,从地狱又回到天堂,马上赏赐郑厉公土地,哪呢,郑武公举国东迁时虎牢关以东之地。

  同时赏给虢公酒泉的土地,还有个小插曲,郑厉公有此请周惠王吃饭,席间周惠王赏了郑厉公一个王后的鞶鉴,虢公一看还有这好事,也请求赏赐,周惠王就赏了青铜酒杯,因为鞶鉴没有酒杯贵重,所以郑厉公一直因为这件事怨恨周惠王,没来得及报复,过了不久,郑厉公就去世了。

  公元前672年,先是一个香消玉殒的事,鲁国的文姜死了,老而弥淫,最后都开始勾搭太医。

  要讲的是另外一个事,陈国发生一次宫廷斗争,陈宣公杀了太子御寇。

  先把陈宣公往上数四代,陈桓公,陈厉公,陈庄公,陈宣公。

  陈桓公弟弟妫佗,妫佗他妈是蔡国人,趁着陈桓公快要死的时候,妫佗联合蔡国人杀了桓公的太子妫免,自己即位成了陈厉公。

  第二年,陈厉公有了一个儿子,妫完,也叫陈完,妫和陈一样。

  后来陈厉公就经常跑到蔡国去搞性爱party,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早晚死在爱好上。

  陈厉公杀故太子妫免的时候不小心放跑了另外妫免的三个弟弟,公子跃,公子林,公子杵臼。这三个流亡公子买通了蔡国人,通知陈厉公说,又有新进的漂亮女子,赶紧来吧。

  陈厉公乐得屁颠屁颠,火急火燎的跑过来,呼哧呼哧12秒,中了三公子的计,被杀。

  公子跃即位,就是陈利公,但是即位五个月就死了。

  三公子中的老二,公子林即位,陈庄公。

  过了七年,陈庄公也死了。

  老三公子杵臼即位,陈宣公。

  从这个关系来看,陈完和陈宣公的关系是堂兄弟。

  陈宣公本来立的是太子御寇,御寇和陈完交好,后来陈宣公有宠姬生了公子款,宣公就想立公子款为太子,越看御寇越不顺眼,开始猜忌加怀疑,再加上女人旁边的煽风点火,就借口杀了太子御寇。

  陈完和太子御寇一伙的,得知消息撒丫子就跑,跑到了齐国。

  齐桓公正是春秋霸主,对陈完非常赏识,想给他个官当当,陈完推辞说:贵国能接纳我这样的流亡者已经格外开恩了,怎么好意思在当官呢。

  推辞嘛,还是被安上了工正的帽子,掌管建设。

  有一次,齐桓公在陈完家里喝酒,不觉天色已晚,桓公还未尽兴,让陈完赶紧掌灯,继续添酒加菜,陈完恭敬的说:臣只让人算了白天的事,没有算晚上的,不知道吉凶,不敢在晚上继续宴饮了。

  这话说出来不得罪人,反而让齐桓公心里一暖,桓公感叹:敬仲是个懂礼数的人!敬仲即是陈完。

  谦虚低调,这种人谁都喜欢,谁都不会得罪,齐国的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完,就找人先算算吉凶,得了这么一卦: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与之京。

  意思是陈国有后代要在姜姓齐国里鸠占鹊巢。五世八世之后,就能上位。其实陈完出生时候,刚好周太史到陈国,陈厉公就找该太史给陈完算了一卦,得了观卦变否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说可以得国,但是不是陈国,是大国,估计是齐。这是陈完的田姓子孙瞎编的还是真有其事,无从而知。反正陈完在齐国的第一代属于潜龙勿用,养精蓄锐阶段。


  三十一, 晋杀同族

  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灭了晋国主干,然后拿宗室重器贿赂周僖王,周僖王就把曲沃武公变成了晋武公,同意了晋国全部,做了国君。

  过了两年,武公就死了,他儿子诡诸即位,是为晋献公。

  晋献公五年攻打骊戎,获得了两骊戎姐妹,很宠爱。大骊姬生了奚齐,小骊姬生了卓子。晋献公本来还有三个儿子,重耳和夷吾是犬戎部落的女子生的,太子申生是齐国女子齐姜生的,因为齐姜是夫人,所以申生能被立为太子。齐姜还生了秦穆公夫人,这是以后要提的事。

  先说大骊姬的儿子奚齐,子以母贵,这大骊姬很能取悦晋献公,所以晋献公就想立奚齐做太子,但是也不好就这么废掉申生,就说:曲沃使我们先祖的发迹之地,没有自己的孩子守着我不放心,蒲地靠着秦国,我也不放心,屈地靠着翟国,我还是不放心,就派太子申生去曲沃,重耳去蒲地,夷吾去屈地。

  这样一来,所有的公子都去了边境守城,只有奚齐和卓子没去。晋国人都知道太子不受宠了,要被废。但是晋献公只有这个心思,还没有付出行动,因为奚齐年龄还太小。

  同族的桓叔庄伯的其他曲沃故城的诸公子是晋献公的心腹大患,大夫士蒍给他献上一计:分化以后,各个击破。先除掉这些公子中间比较富的人,仇富心理很容易引起共鸣,群众运动不就是这么起来的吗?富人被打倒,然后消灭对立家族--游氏,最后建了一个新城给诸位公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开国之君为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文王的叔叔,可谓是周朝的皇亲国戚,血统高贵。周公旦最初协助哥哥武王灭纣,武王死后,又辅助年幼的文王,镇压了管、蔡的叛乱,制定礼制,为周王朝的奠基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其后代却不怎么争气,兄弟相残,家臣乱政,礼崩乐坏,可谓是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其中有两代君王,一对父子,最为荒唐和悲催。

鲁桓公,从周公旦算起,已经是鲁国的第15代君王了。恒公的上位过程,也很狗血,恒公的老妈是宋国人,原本是他老爸鲁惠公给他哥哥息物色的老婆。但被惠公看上,自己霸占了,生了恒公,立为太子。他老爸死的时候,恒公还小,他哥哥,就是那个被老爸抢了老婆的息,代行国政,称鲁隐公。息这人生性懦弱,对王位也不怎么看重,原本想等桓公长大,就把王位还给他。但是在小人撺掇下,鲁恒公指使人杀了息,提前抢了王位,可怜鲁隐公,被老爸抢了老婆不说,还被弟弟枉杀。俗话说:恶有恶报,当然这鲁恒公自己也没好下场。

鲁恒公当政三年后,娶了齐襄公的妹妹齐姜为夫人。六年时,给桓公生了个儿子,因为与桓公同月出生,取名叫作同,同长大后立为太子。十八年春的时候,鲁恒公跟着夫人一起去她齐国娘家。这一去,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自己被戴绿帽了。而且给他带绿帽的不是别人,是他夫人的哥哥齐襄公。鲁恒公感到奇耻大辱,但齐国比鲁国强,他的发泄方式也就是对齐姜大发了一通脾气。齐姜就去齐襄公那儿告状,这兄妹两人也是极品,这乱伦的事,本就已理亏,不好好反省,竟然起了杀人之心。就在那年夏天,齐襄公在和他妹夫鲁恒公喝酒时,把鲁恒公灌醉,命公子彭生杀了鲁恒公,而且杀的方式异常残忍,把恒公靠在马车车厢的护栏上,硬生生拦腰折断。当时,鲁国比起齐国也真是太弱了,鲁国遭遇这种羞辱,只向齐国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把杀人凶手宰了,这事就算了。齐襄公也感觉自己理亏,毕竟,这事闹大了,影响国际声誉,就杀了彭生了事,齐姜也不敢回鲁国了,就留在了齐国。

之后,鲁国把鲁恒公和齐姜的儿子同立为君,这就是庄公。这个庄公干得最蠢的一件事就是,放管仲到了齐国,齐国重用管仲后,称霸天下,鲁国更惹不起了。也算是命中注定悲剧,鲁庄公不吸取他老爸的教训,也娶了一个齐女哀姜做夫人,这哀姜还带了她妹妹叔姜一起陪嫁过来,哀姜没生娃,叔姜倒给庄公生了个儿子开。庄公宠幸孟女,立孟女生的儿子斑为太子,就此埋下了祸根。庄公不但继承了王位,还继承了他老爸的绿帽,而且相同的是给他们带绿帽的都是亲人。庄公有个兄弟叫庆父,与哀姜勾搭上了。庄公在三十二年死掉了,这年八月初五,太子斑还在服丧,庆父派人杀了斑,立了开为鲁国国君,称盡公。这下,庆父与哀姜更是肆无忌惮。这还不满足,最后,竟谋划杀死了盡公,想立庆父为王。还好,庄公还有个兄弟季友,把庄公的另一位儿子申接回鲁国,立为鲁君。庆父逃到了莒国,哀姜投奔了邾国。庆父在鲁国的追讨下,最后自杀,哀姜被他娘家人齐桓公召回处决,鲁国也算挽回了一店颜面。但自此以后,鲁国王室内耗不止,日益卑弱,最后兵权落到了三家大夫手里,国家都被权臣控制。“乱世,而圣人起”,孔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了。

当初,周公受封鲁国,因要辅佐周王室,没有去鲁国,就派了他儿子伯禽去,伯禽三年后,来周朝向周公汇报工作。周公问:“怎么这么晚才来?”,伯禽回答:“我花大力改变当地的风俗,耽搁了。”姜太公封于齐,五个月就回来汇报工作。周公问;"怎么这么快?"。姜太公答:“我简化君臣礼仪,施政顺应当地民情。”。周公不禁感叹:“政策不简不易,人民不会亲近,平易近民,人民就会归顺,鲁国今后要向齐国北面称臣了。”不幸,言中了。

虽然,鲁国的衰弱不能全归罪于齐国的两位夫人,但是从这段历史我们也看出:娶老婆,还是要讲究“门当户对”的。娶个家族比自身强过太多的老婆,贤惠还好,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要想HOLD注就太难了。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鲁姓龙宝宝费起名网-男女宝宝姓名测试打分名字,鲁姓,起名,鲁姓龙宝宝,鲁姓宝宝,宝宝起名字,宝宝起名,宝宝名字,起名网,姓名测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齐国鲁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