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写一本云中岳传统武侠小说说

金庸的武侠格局庞大,人物栩栩如生,情节曲折感人至深,为古今武侠的绝唱 
,着名的有大漠英雄传 神 侠侣 倚天屠龙记 天龙八部 笑傲江湖 鹿鼎记,等六 
部,十二部小说没有一部人物情节有雷同的,作品少,质精. 
古龙 古龙是一个多产型的作家,一共着有作品六十八部, 部份为其他作家 
代为续完(墨馀生 上官鼎 乔奇 中碎梅 司马紫烟 于东楼 丁情),其中着名的作 
品为大旗英雄传 武林外史 绝代双骄 楚留香传奇 多情剑客无情剑(小李飞刀) 
欢乐英雄 大人物 萧十一郎 流星蝴蝶剑 七种武器 三少爷的剑 陆小凤传奇 
边城浪子 圆月弯刀,很多都拍成连续剧或电影, 相信大家一定还有印象,另外由 
万象所出的双流神剑应是挂古龙名所出的伪作, 其作品名不在古龙书目内,且内 
容与笑傲江湖雷同,应注意. 
黄易 黄易可以说是新窜起的作家,作品揉合科幻 武侠 历史 哲理 幽默等 
, 剧情紧凑 张力十足 趣味横生,深具现代感的新小说类型,作品在香港 东南亚 
狂卖百万本,是香港新一代的武侠作家.但部份作品不适合未成年人观赏,阅读时 
需注意. 作品包括: 覆雨翻云 寻秦记 大唐双龙传 科幻:星际浪子 凌渡宇系列 
时空浪族 RPG:大剑师传奇. 其中以寻秦记 大唐双龙传(万象出版)最受好评. 
在台湾的每一家租书店应该都找的到,看的人不少. 
四星级作家:司马翎 司马翎的作品特色在人物布局 斗力斗智 阐述武学上 
,较为着名的有剑海鹰扬 焚香论剑篇 檀车侠影录,黄易的覆雨翻云有剑海鹰扬 
的影子, 但须注意司马翎挂名的作品数目不少,看的时候以文天 皇鼎 真善美较 
卧龙生 卧龙生对於斗智描写为一绝,整个故事往往着重於描写组合 军师的 
对抗,情节紧凑也是其特色之一, 着名作品有金剑 翎 摇花放鹰传 无形剑 飞 
燕惊龙(仙鹤神针) 玉钗盟 双凤旗(万象十大武侠6)此作者伪作也颇多.东方玉 
属於正统派的武侠作家,作品水准蛮齐,没有挂名的作品.较为着名的有流香谷 
北山惊龙 同心剑 飞龙引 引剑珠 东方第一剑等. 
梁羽生 此人国学造诣很强,作品中文学成份很高,缺点是节奏慢 无冲击力 
, 知名的有萍踪侠影录 雪海玉弓缘 七剑下天山 牧野流星 龙凤宝钗缘 白发魔 
女传,其中以雪海玉弓缘为诸书之首,看完将会觉得蛮感动的,只是前面.. 
温瑞安 温瑞安与古龙同属非主流派的武侠作者,创意十足, 写了不少另类 
的武侠小说,作品前期可看性高,后期则往往太出人意表,会让人感受到不少人性 
的阴暗面,但也有人喜欢这种震撼现实的写法,较着名的有神州奇侠系列四大名 
三星级作家:萧敬人 旧名萧逸,新作由远景出版,故事正统 精致 稍长,着名 
有长剑相思 白如云上官鼎 前清华校长 交通部长刘兆玄在大学时联合四哥 六 
弟合用之笔名, 一共发表了十部作品,着名有沉沙谷 萍踪万里录 七步干戈&奇 
剑三灯. 作品特性属於正统派,故事性强. 
李凉 曾经用卧龙生为笔名发表了一些作品,以奇神杨小邪一书成名后改 
回本名,为轻松武侠的开创者,其他如酒狂任小赌 淘气世家 妙贼丁小勾 快乐强 
盗天才混混 歪歪小马哥也不错. 
奇儒 风格独特 幽默风趣 处处充满禅理,蝉翼刀 大手印 大悲咒 和帝王 
绝学柳帝王 武林帝王两系列颇受欢迎. 
黄鹰 为着名港剧天蚕变作者(乡野出版),作品也以此最着名. 
祈钰 武侠作家中少见的女性,本名谢上薰(后改写罗曼史小说),因巧仙秦 
宝宝一书受到注目,作品描写男女情感 温馨细腻,巧仙秦宝宝一书有柳残阳枭 
霸的影子.李凉曾写江湖一担皮为其续. 
忆文 正统派,作品以绣衣云鬓(奇凤英侠传)为首,其他均无太大创意. 
二星级作家:萧瑟 以主角挑战各大门派为主轴,杀戮颇重,大漠鹏城 落星 
追魂最佳(万象)柳残阳 多描写黑道人物 无各大门派 血腥味浓,邪神门徒&如来 
八法 枭霸&枭中雄竹与剑&大龙头为其代表,其中邪神门徒为香港漫画如来神掌 
云中岳 布局 构思巧妙 死伤重,还可以看一看. 八荒龙蛇 草莽芳华 剑底 
扬尘 绝代枭雄 莽原魔豹不错. 
司马紫烟 大英雄 妙英雄很有创意,其他作品水准也不错. 
徐梦还 以灵翠峪着名,描写不少奇珍异兽. 
独孤红 以描写宫廷武侠为主. 
}

2015年4月24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长沙,有一条黄泥街,是全国的一个著名的通俗图书集散中心,许多书商老板们在大学里物色可以写武侠小说、警匪小说的人,以廉价购买稿件和版权。对于他们是廉价,但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可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在20世纪80年代,我的青春期,港台武侠小说风靡全国。可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印刷本,基本上都是盗版的,纸质低劣,错别字连篇。金庸、梁羽生、古龙三大家的小说,往往一部都凑不齐,看一本没一本的。其他的二三流武侠小说家萧逸、卧龙生、曹若冰、诸葛青云、柳残阳、云中岳之类的作品,也跟着蜂拥而至。但是看了两三年之后,大家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金庸是写得最好的。
不光我们有共识,李鬼们一样有共识。那些与“金庸”形近的笔名纷纷涌现出来,如全庸、金康、金庸巨、金庸新、金庸大等等,令人忍俊不禁。民间流传的一个不知真假的笑话是,李鬼作家全庸说:“我不就是比金庸少那么两下子吗?其实水平也差不多啦。”而仿梁羽生的笔名,我没有见到过。仿古龙的,只见过一个“古非龙”。其他作家,就更没必要仿冒其名声了。就凭这一点,已经足以证明金庸不可动摇的武林霸主地位。

奇幻的武侠世界突破了大陆长期以来革命文学的框架,给了我们无限遐想,极大地扩张了我们的想象力。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故事还可以如此奇丽!我和同学们常常幻想自己仗剑伴美,行走江湖,爱情事业双丰收。当然,也有人欣赏能力有限,一通乱读,好赖不懂。记得一个同学说:“我好想练武功呀,练好了之后就可以搞那么多妹子,嘿嘿!”你看,他幼小的心灵完全被港台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毒害了。这就是典型的良莠不分,看多了末流武侠小说的结果,一点也没有高尚的社会主义情操。

到了我大二的时候,一天,同宿舍的同学问我们,是否愿意写武侠小说,一个字5分钱。我们听了,都大为激动,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没办法,中文系的学生数学差。“那么10个字就是5毛,100个字就是5块,1000个字就是50,10000字就是500块!”啊,一笔巨款!在90年代初,我们许多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不过几十块钱。月消费100以上的绝对是土豪。如果写1万字就可以赚到500块,那么就可以给家庭减轻巨大的经济压力。

原来,在那时的长沙,有一条黄泥街,是全国的一个著名的通俗图书集散中心,许多书商老板们在大学里物色可以写武侠小说、警匪小说的人,以廉价购买稿件和版权。对于他们是廉价,但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可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哪个没有读过几本武侠小说的?自认为读武侠有点心得,又敢于耍弄一下文字的人当然跃跃欲试。草台班子很快就搭建起来了。我们宿舍的4个人,包括我,决定联合出品一部武侠巨著,每人写10万字,共40万字。小说分成4截,每个人负责一截,最后再拼起来成为一部长篇。

这么做的优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优点是,人多力量大,用大跃进的方式迅速拼成一部长篇。如果每个人分别自己写一部长篇的话,那就耗时耗力,赚不了快钱了。缺点是,几个人拼一本书,文字风格无法一致,情节更是容易脱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决定:只能用单一线索结构,也就是以男主角的经历为线索来写,不开分支。《天龙八部》那种多主人公、多线索、海量人物的繁复结构,想都不要想。

我们先仔细商量了情节大致框架:男主角一出场就杀人,吸引读者注意力。然后再补述其成长过程、师承关系、出山原因、杀人动机(复仇)。接下来,嘿嘿,女主角们接二连三地登场了。男主角需要几个女朋友呢?大清一等鹿鼎公韦爵爷太腐化了,穷苦农民狄云又太清苦了。那么,折中一下,就按照土豪张无忌的生活标准算,四个女朋友吧。她们不能同时出现,得挨个儿出现,每个人都得单独陪男主角闯一段时间的江湖。后来她们互相之间还得出现争风吃醋的多角关系。男主角一直在追寻线索,破一个大案。江湖上有一个势力极大的魔教,残害了众多武林志士,其中包括男主角的双亲。追查过程中,男主角不断有奇遇,吃仙丹、坠悬崖、遇高人教功夫等等恶俗桥段都来一遍。主人公足迹所至的地域范围也要包括我国各种典型地貌,草原、高原、平原、山地、溶洞、江河湖海,一个不缺。查到最后,居然发现魔教领袖,那个最神秘的魔头,竟然是男主角头号女朋友的父亲。最后,男主角与大魔头决斗于什么什么之巅,女主角挺身而出,挡在父亲身前,与父亲一起被杀死。

这种情节水平,大家看了要呵呵了。没错,不但充满了封建主义思想余毒,艺术上也完全处在幼稚的模仿阶段。这几个二十来岁、未经世事的毛头小伙子,就像刚刚洗干净的大白萝卜一样纯洁无瑕、鲜嫩多汁,不要说性经验,连恋爱经验都没有。对社会的复杂黑暗毫无深切体会,却要在书中大谈江湖险恶。我们有的只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热情、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以及说不上特别高明的想象力和行文水平了。我们模仿的对象,以金庸为主,也常常夹杂一些古龙式的一句话一段的高冷写法。

至于具体的打斗细节,倒是难不倒我们。到图书馆搞来中医经络、穴位图,就可以写运气和点穴了。武功套路和招数,更好办,用一些优美的成语和古诗词来命名就好咧。金庸的降龙十八掌,不也都是用的《易经》等古籍中的词句来做招数的吗?什么“亢龙有悔”、“飞龙在天”、“见龙在田”、“潜龙勿用”等等,没什么了不起的,咱也会。比如我为主人公创了一套所谓“明月剑法”,招数都来自古诗,都带一个“月”字,什么“月涌大江流”、“明月出天山”、“月下飞天镜”、“海上生明月”、“湖月照我影”、“明月松间照”等等,不要太多啊,侬晓得弗啦。“床前明月光”就算了,显得太低幼。我们毕竟已经20岁了,是大大大男人了好不好。

为了解决情节上前后衔接的问题,我们每天晚上一起去教室,坐在一堆进行伟大的创作。如果自己想写一个情节,关系比较重大,会影响到线索主干的,就需要咨询另外几段的作者,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请大家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不要发生剧情冲突。我们常常互相打招呼:

“嘿,我把巫山老妖杀掉怎么样?”

“不行!我这里他还活着呢,还干了不少坏事儿。”

“那我总得有稍微大一点的魔头杀啊。”

“你临时编一个不就完了吗?”

就这样,我们尽量在自己负责的篇幅内临时生产出小人物,又干脆利索地杀掉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不能把麻烦推到下一段。那些小人物的命运,与后来即时战略游戏中源源不绝赶赴战场送死的垃圾兵何其相似!为了给这些小人物起名字,也是颇费心力,后来我们干脆懒得想了,就拿同学的姓名稍作修改就用上了。所以整本小说下来,我们班一大半的同学都被我们写死了。

有时写着写着,出现了新思路,或者碰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到外面去散步,一边舒缓一下疲劳,一边讨论解决办法,及时作出调整。写书太累了,既是脑力活,又是体力活。有时实在是写不动了,但是一想到“一个字5分钱”,再掰着手指重新往下算一遍,我们就又浑身都是干劲。吃夜宵补充营养的事情是很少做的,主要是因为穷,吃不起。偶尔吃一次,大家高兴得像过年,都说,等咱们赚了钱,就可以经常吃米粉,甚至经常喝啤酒、吃臭豆腐猪耳朵啦!

几个月下来,大家都完稿了。剩下的工序是全篇的合龙。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其他三个人的稿件看完,发现互相抵牾和衔接不上的地方,用后来电脑术语来说,就叫找BUG。找到BUG之后,及时修改。对比较重大的问题,还是集体商量解决。文风上不可能完全一致,不过也得做一些调整。比如一位同学写男主角张开双腿在空中做了一个“720度大旋转”,我们觉得不太符合武侠氛围,当然改成“托马斯全旋”、“转体翻腾两周半”之类就更加不合适了,于是改为“凌空一跃,纵身飞旋,撒出两圈巨大的剑花”。如此这般,不一而足。

修改完之后,大家再分别用正式稿纸誊写自己负责的部分,到书商老板那里交稿。我们这些菜鸟毫无谈判经验,交稿时又被书商狠狠黑了一把,没有拿到预想中那么多钱,不过每个人还是拿了一千多块,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满意了。

可能有读者要问了,你说了这么久,你这小说叫什么名字啊?笔名又是什么啊?唉,不瞒您说,我们把版权全都卖给书商了,连一本样书都没有拿到过。那个笔名是一次性的,后面再也没有用过,不提也罢。

后来我又单独写过两个武侠中篇,也卖掉了。此时我已经意识到写武侠小说占用了太多时间,对我的学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于是萌生退意。写小说虽然能够赚一点钱,但是如果影响了整个前途,绝对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在仔细衡量了利弊之后,就金盆洗手了。我的退出并没有降低中国三流武侠小说制造业的水准,因为有别的同学加入进来了,填补了我的空缺。我和另外一位退隐江湖的同学集中精力奋力考研,最终都侥幸成功了。

今天回想起来,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急流勇退,返身抓住了人生真正的机遇。但是写武侠小说的那一段紧张而充实、又充满了快乐的日子,让我时时怀念。写小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把自己的幻想打造成一个独立王国。不管这个王国在别人眼中是灿烂夺目,还是枯藤老树,在作者心里,自己就是国王,珍惜其中的一草一木。真正的小说家都是为自己而写作的。20多年一晃就过去了,我还时常能够听见,自己内心中那个要继续当国王的愿望,在澎湃地呐喊。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武侠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