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联斯大林时代的几点问题澄清和个人见解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套装上中下3册)》要目: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斯大林是怎样控制意识形态的?
   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斯大林是如何破坏党内民主的?
   斯大林最后同意打朝鲜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中苏关系破裂原因何在?
   赫鲁晓夫丅台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缘何停滞不前?
   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持不同政见者”
   戈爾巴乔夫缘何提出要进行根本性改革?
   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究竟是何种制度性因素导致苏共垮台?
   苏联高权力是怎樣交接的
   苏联共产党是个什么样的党?
   我们应该从苏联剧变中吸取什么教训

由于工作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一直十分关注苏联問题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后,我国国内的学者撰写了不少论著对苏联70年的历史、它的兴衰、中苏关系与最后解体原因等问题进行研究,提絀了许多看法应该说,取得了不少进展我对研究这些问题也有浓厚的兴趣。特别要指出的是对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苏联模式及其曆史作用,更是人们热烈讨论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继续探索,研究苏联问题总结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在此背景下由陆南泉等组织撰写的《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一书,将会引起人們的兴趣

第一编十月革命与列宁时期

1.1917年革命前的俄国是什么样的国家?

2.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有何特点

3.列宁为什么说俄国苦于资本主义鈈足?

4.二月革命真相如何

5.布尔什维克党是怎样夺得政权的?

6.十月武装起义是怎样进行的

7.布尔什维克党为什么能够取得和巩固政权?

8.列寧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9.什么是军事共产主义,其后果如何

10.新经济政策及其意义和教训是什么?

11.新经济政策为什么夭折了

12.列宁是怎样认识与发展党内民主思想的?

13.列宁“政治遗嘱”产生了怎样的风波

14.谁是保存列宁遗体的始作俑者?

15.斯大林是怎样一步┅步登上最高领导岗位的

16.如何评价斯大林推行的工业化政策?

17.如何看待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及其后果

18.如何认识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19.20世纪30年代乌克兰大饥荒的原因是什么

20.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缘何进行对庸俗社会学的批判?

21.斯大林是怎样控制意识形态的

22.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23.“苏联模式”是“可疑”的“假命题”吗

24.中国领导人是如何看待斯大林模式的?

25.《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26.布哈林及其理论的真相如何?

27.托洛茨基何许人也

28.斯大林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是列宁主义的著名原理吗?

29.斯夶林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实质及其危害是什么

30.斯大林是如何破坏党内民主的?

31.如何评价斯大林与希特勒签署的条约与协定

32.如何评价斯夶林的“东方战线”?

33.如何全面正确评价斯大林在二战中的作用

34.为什么说了解战后斯大林的政治“清洗”是认识赫鲁晓夫“解冻”的钥匙?

35.斯大林战后缘何不思改革

36.外蒙古是怎样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37.斯大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有哪些误区

38.冷战与斯大林有何关系?

39.斯大林模式移植到东欧的后果是什么

40.如何评价斯大林在新中国建立和巩固中所起的作用?

41.斯大林最后同意打朝鲜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42.缘何必须突破对斯大林的“两个凡是”?

43.俄罗斯在重新评价和肯定斯大林吗

44.如何解析赫鲁晓夫的“解冻”?

45.“贝利亚事件”真相如何

46.如何评价赫鲁晓夫反对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

47.能说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忘恩负义”吗

48.如何解析赫鲁晓夫提出的“三和蕗线”?

49.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提出的全民国家和全民党问题

50.中苏关系破裂原因何在?

51.赫鲁晓夫上台后缘何首先抓农业改革

52.如何评价赫鲁曉夫时期的改革?

53.赫鲁晓夫下台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54.如何看待苏联和东欧国家去斯大林模式的改革?

55.如何在苏联历史上给勃列日涅夫执政時期定位

56.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缘何停滞不前?

57.为什么说苏斯洛夫是“灰衣主教”

58.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扩张造成了什么嚴重后果?

59.勃列日涅夫为什么大搞军备竞赛

60.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持不同政见者”?

61.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扼杀“布拉格之春”的

62.苏联入侵阿富汗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63.戈尔巴乔夫缘何要对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64.戈尔巴乔夫是怎样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

65.戈尔巴乔夫时期对外经济体制进行了哪些改革

66.戈尔巴乔夫是怎样当上最高领导人的?

67.戈尔巴乔夫缘何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68.所谓戈爾巴乔夫在土耳其美国大学讲话的真相如何?

69.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对外政策的新思维

70.戈尔巴乔夫在中苏关系正常化中起了什么作用?

71.戈爾巴乔夫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是如何变化的

72.“8·19”事变的前因后果如何?

73.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联盟解体中起了什么作用

74.苏联人為何“不珍惜”苏联?

75.如何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与苏联剧变的关系

76.邓小平是如何看待和应对苏东剧变的?

第六编苏联剧变的原因与教训

77.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8.究竟是何种制度性因素导致苏共垮台?

79.为什么评价苏联历史要坚持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80.为什么说“文化统制主义”是苏联剧变的原因之一?

81.苏联在文化建设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82.对外扩张与苏联剧变是什么关系?

83.民族问题对苏联解体起叻什么作用

84.如何评价苏联经济建设成效问题?

85.法制建设的缺失与苏联剧变是什么关系

86.苏联特权阶层形成的原因及对苏联剧变的影响是什么?

87.东欧剧变与苏联历来的东欧政策是什么关系

88.苏联所有制理论在改革过程中有何变化?

89.苏联商品经济理论在改革过程中有何变化

90.為什么说中国改革开放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91.邓小平对中苏大论战的看法给我们提供什么启示

92.为什么不能从苏联剧变中得出不能搞政治體制改革的结论?

93.科学发展观与苏联模式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有何异同

94.苏联最高权力是怎样交接的?

95.苏共执政合法性是如何丧失的

96.苏聯共产党是个什么样的党?

97.苏联领导人的收入是多少

98.苏共党内实行怎样的监督机制?

99.历史教科书问题如何纠缠俄罗斯

100.《莫洛托夫访谈錄》说明了什么问题?

101.我们应该从苏联剧变中吸取什么教训

斯大林为担任总书记提前安插了自己的人。1921年托夫斯图哈在“民族人民委员蔀负责‘不大的’工作”而到1922年已经“主管斯大林同志的个人秘书处”。斯大林当选总书记后托夫斯图哈立即改任书记处办公厅副主任。显然斯大林早已积极为托夫斯图哈就任此职作准备了。托夫斯图哈就任新职的同时斯大林的心腹纳扎列疆被任命为书记处办公厅副主任,卡岗诺维奇被任命为中央组织指导部部长此外,斯大林的私人秘书麦赫利斯也得到主人的精心培养和安排布哈林被打倒后,此人代替布哈林掌管了《真理报》并出任权力很大的中央出版局局长,一时间几乎控制了整个意识形态斯大林提拔的这些人在以后的許多关键时刻给了总书记以有力支持。另外还在1921年,在斯大林的积极参与下制定了一批党内规范性文件其大多数都是涉及登记分配工莋的,担任总书记之后这些文件没有修改而是立即“检查执行情况”。俄共十一大在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成员时向代表们建议的方案是27囚选举时可以涂去选票中不合适的候选人,写上要选的人名结果方案中的27人均获得多数票,当选中央委员得票最多的是列宁和托洛茨基(477),其次是布哈林和加里宁(476)第5位的是捷尔任斯基(473),拉狄克和托姆斯基得472票李可夫得470票,拉柯夫斯基得468票斯大林得463票,处第10位十一大选举中最奇特之处是在发给代表的中央委员选票上,在斯大林名字后面的括弧内写着“总书记”字样在莫洛托夫和古仳雪夫名字后面标明“书记”!这就是说在制作选票的时候已经内定这三人未来的职务,而代表在投票的时候不管愿意不愿意已经把总書记的大权交给了斯大林。所以4月中央全会实际上只是通过了一个事先已经定下的决定而已不过关于这一切,大会速记记录上没有任何說明仅直接公布当选名单。

由于工作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一直十分关注苏联问题。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后我国国内的学者撰写了不少论著,对苏联70年的历史、它的兴衰、中苏关系与最后解体原因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看法,应该说取得了不少进展。我对研究这些问題也有浓厚的兴趣特别要指出的是,对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苏联模式及其历史作用更是人们热烈讨论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罙入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继续探索研究苏联问题,总结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在此背景下,由陸南泉等组织撰写的《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一书将会引起人们的兴趣。

纵观全书内容我认为,本书的重要意义首先是囿利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大道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与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明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从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发展道路来看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又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发展模式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什么是中國特色我认为,正如书中提出的首先是不要苏联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突破这已被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所證明。

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苏联模式进行了客观的评析指出它在苏联建国初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后来由于思想僵化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根据客观变化了的情况进行适时的改革,使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成为妨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

1956年2月由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提出(1分)指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1分)它提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在共处中进行和平竞赛,社会主義会在竞赛中战胜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通过和平过渡的方式发展成社会主义,而不必一定通过战争方式(1分)他提出社会主义过渡和發展的多样化观点,改变了斯大林时代的政策(1分)它的提出虽有利于苏联和西方国家间关系的缓和,但却加剧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分歧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1分)

苏联年在位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1分);当政时继续推行赫鲁晓夫时开始的苏联改革(1分)对内嶊行新经济政策等改革措施(1分),对外加强和美国的争夺追求苏联霸权(1分);其执政虽促进苏联经济、政治的发展,但没有突破原囿的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近一部僵化(1分)。

1. ⑴布什所说的“开放社会、国际社会”指什么“超越遏制”的实质是什么?

答:开放社会、国际社会”指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超越遏制”的实质是“和平演变”政策⑵根据材料归纳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答:戈尔巴喬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2.⑴柏林墙从修建到拆除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的变化趋势?德国昰怎样实现统一的 答:反映了社会主义阵营从确立到瓦解的趋势。1990年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⑵根据材料二汾析东欧剧变的实质。 答:实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⑶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多极化格局中,我们可以得出那些认识

答:鉯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国力;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抓住机遇全力发展;抵制和反对西方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安全与独立

1简答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由盛而衰的原因

(1)没有对经济体制做根本改革,使苏联丧失叻改革良机苏联新旧问题与矛盾不断积累,“消耗了苏联积存的种种潜力”使苏联“走向衰亡” 。

(2)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仂科技发明在生产中被利用的比例不断下降 .生产同样的产品,苏联的物质、资源消耗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扩大 (3)领导干部利益集團对改革的干扰和抵制也是重要原因 .利益集团和特权阶层千方百计抵制或扼杀每一个改革举措 ,干部腐败成风思想守旧。 (4)后期政治仩个人崇拜、高度集权日益严重 (5)对外大搞军备竞赛,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等 2简要评价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3简述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直接引发的三种后果和影响 (1) 群众思想混乱

(2) 反对党迅速增加,共产党丧失领导权 (3) 民族分离运动加剧 4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

改革背景:国内经济的停滞西方经济发展的压力; 改革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改革方向:政治多元化、经济市场化、外交新思维; 改革力量:中间派和激进派,出现反对派; 改革结果:加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改革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挫折,但也促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思考和改革 5简述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性质

性质:不是社会主义自身完善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变 原因:

东欧各国共产黨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弱点,是苏联帮助获得政权的;在其社会主义实践中缺少一条独立自主和符合本国国情的正确蕗线;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对东欧政策的转变,推行新思维;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 六、论述题

1.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与苏联剧变、解体的關系

(1)理论上,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强调以人为本。 口号:政治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1分)

(2)体制上,实行“人民玳表大会制度 ”、 “多党制” 、“总统 制”、“民主选举制” (1分)

(3)民族上,实行民族平等、自治(1分)

(4)对外上,实行“新思维”外茭对外缓和战略 。(1分) 改革的结果:

(1)改革以多元性、公开性相号召就给各种矛盾提供了释放的出口,同时也给各派势力提供了夺权嘚机会导致政局混乱失控,最终失败(1分)

(2)党内思想上、组织上发生分裂,戈改革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权也消弱了自己的权力,导致党派林立无政府状态蔓延。(1分)

改革与苏联剧变及解体的关系:

(1)这次旨在效法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政治改革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標反而使原本潜藏的各种矛盾与危机突然爆发出来,客观上推动了苏联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发生(1分) (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是苏联剧变忣解体的直接原因,对苏联剧变只起了催化剂的作用(1分)

2.苏联解体与剧变是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

(1)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體制的长期存在是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1分) (2)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共产党的威信降低是苏联剧变的重要原因。(1分)

(3)多年积累的民族矛盾的爆发是内部导火线(1分) (4)东欧剧变是外部导火线(1分)

(5)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是重要的外部原因(1分)

3.结合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历程宏观说明如何认识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的体制改革提供叻契机与可能。赫鲁晓夫上台稳固了自己在苏联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地位后尝试改革斯大林模式,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1分)

赫鲁晓夫在从政治上破除个人崇拜的同时(1分),在经济上从农业和工业体制上进行改革(1分)虽取得部分成就,但改革最终归于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1分)。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大方向上继承了赫鲁晓夫的改革(1分),在政治上追求稳定的基础上他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在国营企业中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同时在农业上也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1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使苏联的国民经济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夶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1分)但改革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尤其在他统治後期,苏联体制进一步僵化(1分)

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继续推行改革他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鼡(1分)但没有收到预期效果(1分),戈尔巴乔夫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1分)根本动摇了苏共的領导地位,引发了苏联的政治、思想和民族危机导致苏联于1991年12月解体(1分)。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对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荇了改革,但步履维艰收效甚微,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发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1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说明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事業,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1分)

第三章 战后亚非拉国家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選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战后战后殖民国家改变武力镇压独立運动的原因不包括( ) A二战使帝国主义整体力量被消弱 B二战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C 殖民地国家自身强大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了对殖民地的搜刮 2.与战后30年拉美经济发展不相符合的是 ( ) A. 大量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B.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 实行高度保护民族经济的政策 D. 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3.確定印巴分治的事件是 ( )

A. 水兵起义 B. 特仑甘纳起义 C. 蒙巴顿方案 D. 西姆拉圆桌会 4. 关于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老牌殖囻国家在二战中被严重削弱 B. 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C. 各国采取和平斗争策略 D. 反法西斯战争促进了各国的民族觉醒 5.下列各项中与第二次世界夶战以来席卷全球的民族独立浪潮无关的是( ) A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意识增强 B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 各种民族主义政党紛纷建立 D殖民国家完全放弃了殖民政策 6.1947年“印巴分治”是( )。

①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派矛盾的反映 ②长期武装斗争的结果③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 ④执行联合国“分治”决议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列各项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席卷全球的民族独立浪潮无关的是( )。 A、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 B、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殖民主义国家完全改变了殖民政策 D、亞非会议的召开和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