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年轻人学太极拳兴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练太极拳浓

答:慢练的运动量并不小,甚至慢练对腰腿的要求更高、对虚实

的转换更难,因此运动量更大。另外,的训练不是简单的

关节和筋腱的拉伸,而是一动无处不动,一静无处不静,对年轻

人来说更是一种训练身心的良好方法,动作到位的话,一遍简化

二十四式就能出汗,你说运动量小吗?

}

4月份时,因工作关系去参加了“昆明市呈贡区第二届青少年跆拳道公开赛”。这个比赛有什么特别吗?其实没有。但是这个比赛的确震惊到我了。

从经济上讲,昆明在省会城市里连第二梯队都排不上,而呈贡区是昆明的一个新区,有多新?四五年前这儿的才三四千。可就在这么一个刚从希望田野走向新时代不久的县级行政区里,竟然有200多名小孩去参加这样一个跆拳道的比赛。

而在中华大地上组织的各种万人练太极、千人练太极的活动中,从来没有看到能够聚集这么多青少年一起练太极的。

我们说了那么多年“太极拳绝不只是给老年人练的”,那然后呢?纵观国内太极拳界,很少有人尝试研究该教给当代年轻人怎样练太极拳?

《》里有句话:上医治未病。可拿这句话年轻人是没有用的。大家都年轻过,对于绝大部分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他没有经历过酩酊大醉、熬夜放纵、冬天不穿秋裤露脚踝的年少轻狂种下的恶,是不会在该拿起保温杯的年纪懂得养生的。

知道和做到永远是两回事。这就是“夏虫不可语冰”的道理。

所以,跟年轻人谈修养身心,一定没有get到我们的点。

那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东西?够酷、够炫,有表现力、有活力,有意思、有趣,不要太高深复杂,如果还能有某种实际用处,那就更好了。

说到这里有人又要问太极拳能不能打这个问题了?不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的提问都是耍流氓。试问下:刀剑能不能打?和木条比你可以,那和比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习练太极拳做好分类:养生太极拳,技击太极拳,竞赛太极拳……让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但现在,我还没看到专门教技击的太极拳机构。

可是因为市场需求更多是老年人,所以养生拳有很大市场;那反过来,如果没有人从技击的能够勾起年轻人的角度去传授,那年轻人的这个突破口就永远打不开。

有人说,那技击最终还是要回到养生,学技击意义何在?可“看山是山”和“看山还是山”是一种境界吗?

我们要做的,不是希望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太极拳的传承发展中来吗?难道还是让一批又一批老年人通过养生接班?年轻人从技击最终回到养生不是更完满吗?不更符合太极思维吗?

(二)我们要向跆拳道、瑜伽等

说到年轻人的传承问题,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不得不承认,在太极拳这个领域,我们现在还在不断摸索着朝前走。在我看来,对于的跆拳道、的空手道、的瑜伽这些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运动方式(如果我们愿意屈尊把太极拳归为一种运动方式的话),一定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参加国际志愿服务交流分享会时,很多在这个领域浸淫多年的专家都提到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看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成长和发展,和我们在20世纪80、90年代经历的基本是一样的。

再纵深地从历史时间轨道看这个问题,日本、以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看待我们现在的成长和发展或许也有一些曾经沧海的感受。

从这个角度来看,跆拳道、空手道、瑜伽等运动方式的普及和流行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那就有人要说了,说我们太极拳怎么怎么着,他们怎么怎么着,我们的太极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一样,不一样”……没法学习和参考。

嗯,很多人就总是有这么强的优越感,张口闭口中国上下五千年……

《》里还有句话,主席也曾经在中欧交流的文章中引用过:“智者求同,愚者求异。

如果我们太极拳界的很多人还是秉持着这种狭隘的优越性,那太极拳永远无法走出去。

我们总喜欢标榜传统,可传统的东西里“靠感觉多于靠标准”,科学化理论、科学化目的、科学化训练方法、科学化教练人才的框架都没有建立起来。

我们喜欢把很多事情加诸于文化。我想说,文化作为一种从来不是标榜出来的,而是需要借助于一个载体,从中流淌出来后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

像我们熟知的电影大片儿,漫威的超级英雄,有逼格的,快餐文化肯德基麦当劳……你见过美国大片里张口闭口提文化吗?你喝的咖啡、吃的汉堡的包装盒上写文化了吗?它都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一个个构建出来的英雄本尊、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产品来传达所谓的美国文化:个人主义和自由追求。

比如跆拳道和空手道,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在消解格斗的复杂凶狠之余保持了它的技击性,同时通过“”等方式保留了它的游戏性和趣味性,更加化、社会化,遵循现代运动的思维模式和商业逻辑,符合社会主流人群的需求。在这一切的基础上,比如的武士道精神就逐渐流淌显现出来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自然就被大家了解了。

一个社会的主流人群是谁?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绝对不可能成为主流,主流是属于中流砥柱的中产阶级的,以及未来将成为主流的青年人。依赖“健康养生至上”的老年人,是无法把太极拳做成一个产业的。我们也没办法把这种压力和责任寄托在该颐养天年的老年人身上。

那有人会说,流派那么多,光太极拳就那么多门派,不可能做“”。所以我们一直坚持传统,坚持喊“博大精深”“五千年太极文化内涵深刻”这样的口号,却鲜有人去认真思索找到一条符合当下社会发展和需求的路。

(三)我们还没有找到太极拳

适合世界共性的那一部分

前段时间,有一篇采访李连杰的文章,采访中他提到了很多关于他对、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思考。我特别赞同他关于“共性”的说法:

“做太极禅我是这样,要做一种跨政治、跨、跨语言、跨文化的一种具有人类共识的东西。

找到我们共同追求的东西,把一个产品摆在那,因为有共同需要,我就做了。就比方说这个衣服全世界都流行,这个饮料全世界都觉得好喝,这个音乐全世界年轻人都觉得好听,那它的共性是什么?

我们怎么样找到太极中符合人类健康快乐的东西,完了把它再细化,有针对小孩子的产品,有针对年轻人的产品,有的产品,有追求生活态度的产品,我们在不同的市场推。

你找到了那个共性,你把那个产品拿出来,它一定会利益他人,就会流行了。”

不得不承认,不管是、李连杰,还是我们今天的陈杨武吴孙五氏太极拳传人,我们都还没有找到那个共性的东西。

我们来看看瑜伽,它怎样在全世界变得流行?

百度百科中对瑜伽的解释是:瑜伽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身(身体)、心(思维、情绪等)、灵(感知事物的本能)三者的平衡。

你看,这点和太极拳的“身心互动”是不是很相似?

被称为现代瑜伽的著名瑜伽大师艾扬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去开始推广瑜伽。

瑜伽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基于这样一个社会背景:经济高速发展的附带产物是人们内心如浮萍般的焦虑和抑郁。“人们渐渐厌烦了物质主义,于是开始寻找可以带来内心平静的事物。瑜伽是精神和心理问题的绝佳克星,于是瑜伽变得非常流行。”

瑜伽这种运动方式,除了基于上述社会背景满足人们的外,还“满足了人们休闲时尚的生活追求,满足人们对追求新事物、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的消费,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参考孟慧丽《瑜伽运动流行的原因及影响》,2008年11月)

简单说来,就是身心、、自我表现和满足、符合当下主流审美

在发展过程中,现代瑜伽也有很多流派:比如阿斯汤嘎瑜伽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是初学者、病人、中老年人的福音,流瑜伽适合想减肥的年轻人,热瑜伽、高血压的人则不能练习。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瑜伽找到了那个共性的东西,而且这个共性的东西应该很简单,或者说起码不复杂,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成为主流,才能够流行。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必须要舍弃掉传统中一部分我们不忍舍弃的认为是精华的东西。

瑜伽在流行过程中也遇到这个问题。有一个说法是:现在的很多所谓瑜伽连古典传统瑜伽10%的东西都没有继承下来。

“不可否认的是:流行可能会毁掉一个学科的真实性和原初的本性。”

瑜伽大师艾扬格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努力让瑜伽流行起来,可现在电视节目中尤其是课堂中,瑜伽经常占据一席之地,却失去了它真实的模样,于是我工作的第二阶段就很明确了,现在我必须要去纠正这些因流行性而产生的曲解了。”

你看,这种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多么有借鉴意义?

想要成为商业、主流就必须放弃很多东西;如果一味保留传统,还在“师傅教我的不允许有一点改动”“派系分明,只有我的是对的”“嫡传的就是最正宗的”“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老朽思想上消耗和固守的话,那只能坐吃等死。

流行的东西大多是简单共性的。如果要做自己,坚持传统,那也可以;但要想让它成为主流,就必须真正明白有舍才能有得,有阶段性的目标和信念,有一种向死而生的魄力和勇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练太极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