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什么的爱情都是狗屎屎

没有内容_莲舟取宝录_逐浪小说
小 默认 中 大 特大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span data-cls="rd-w_宽度 <span data-cls="rd-w_宽度
双击开始/暂停滚屏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
  没有内容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 www.zhulang.com 阅读最新内容。
当前用户ID : ,
当前用户名 :
(← 快捷键
快捷键→)
莲舟取宝录想要离开的人从不回头看丨ONE能音乐
有人说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但学到何尝不也是一种得到。
王安利说我们的单曲做得跟狗屎一样。
我觉得有点过分,就算是鸡屎鸟粪,也是能挑去菜园埋坑种菜的。狗屎就不同了,没什么价值,还散发着臭味。我跟大奇在网上贷了一万块钱,买了把好点的原声木吉他,租录音棚,再咬咬牙印了300张CD,已经花去了我们所有积蓄。整个暑假我们厚着脸皮让亲戚朋友帮忙消化一些CD,一圈下来还剩237张。寄给唱片公司的绝大多数都石沉大海,只有王安利愿意抽空回了个邮件,他说:你们的东西做得跟狗屎一样。你们的“东西”,是东西不是音乐。
我家住在八旗二马路的尽头,靠着游船的天字码头。大奇的女朋友找上门来把我骂了一顿,其实骂就骂了也不是第一次了,我已经懒得抬一下眼皮。太阳晒得我头昏脑胀,以至于乔安挡在我身前把她向外一推,嘴里咬出一个“滚”字时,恍如梦境。我真的太爱乔安了,乔安像天使一样。每当我这样如痴如醉地搂着他的脖子跟他告白时,他总是看着我的双眼轻轻地说:我是凡人,跟你一样。
大奇把我好友给删了,谁下的手就不清楚了。谁当马子狗都无所谓,可是贷款签的是我的名字。一万块,对于一个即将大四的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笔巨款。大奇也没有钱,他把那把原声吉他和剩余的唱片偷偷摸摸地扔在我家门口,里面夹着800块钱。钱可以我一个人还,但是这份十年的交情就一笔勾销了。我躲在家里寝食难安,如果再找不到兼职,我就要跟父母摊牌。这时距离开学还有一个月零3天,电视台的情深深雨蒙蒙已经播到了大结局。
乔安在电话里安慰我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便去睡了。在乔安初中的时候,他爸爸就患病去世了。妈妈在服装厂做文员,一家人的开支都要掐着几毛钱讨价还价。乔安还有一个小4岁的妹妹,四肢修长,性格温和内向。乔安必须确保自己能拿到奖学金,才有希望把书念完。
闺蜜说乔安之所以能成为我男朋友,基本称得上是强买强卖。大一新生军训的第一天,乔安作为新生代表上台发言,主席台离方队20米,他的声音像冰块一样清冽、掷地有声。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乔安。
我拿着乔安的贫困生补助申请,对院长说:“如果连乔安都拿不到这笔补助,反而助纣为虐那些假装贫困讹钱的学生,那行政楼前的校训可以拆了。”那时候的我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道大学里竟然有这么多的所谓圈子规则。结果是乔安拿到了补助,而我被学生会开除了。乔安问我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又没有交情。我答,可能是因为我好色吧。
没有了学生会狗腿工作的我,突然闲了很多,乔安会在自习室看见我,在饭堂撞见我,甚至会在他们的财会专业课坐在他的斜后方。乔安说,我没有钱,而且一有空就要想办法养活自己和家人。一个穷人的意志是很容易被考验的,我不确定我会成为怎样的人。
我说没关系,我们可以试试看啊。结果一试就是三年。
乔安每年都能顺利拿到国家一级奖学金,加上助学金,不但不需要再为学费担忧还有些盈余。乔安每周周末要到郊区做两个下午的家教,其他时间我陪他在图书馆自习,而占座这种重任就交给了我。三年的周末我每天都7点起床,只有生病例假才会被恩赦。乔安总是有很多证要考,也花尽了心机让我考过了BEC中级。
乔安偶尔也会在我的哀求下花一个晚上的时间陪我逛街,来看我的校园歌手比赛,一起拎着剩饭去喂学校的野猫。大二那年的生日,他送我一条白色蕾丝的棉布裙,大概就是所有少年认知里的初恋恋人标配装束了。宝蓝色的丝绸缎带绑成蝴蝶结,紧紧地抱着米白色的方形盒子。我穿上裙子高兴地寝室里招摇,舍友探头看了一眼我背上未剪的标签,“MO&CO的裙子,没想到乔安出手这么大方。”我不高兴地白了她一眼,然后一屁股坐回凳子上,拿着剪刀背过手把标签剪了,心里很不舒服。凭什么乔安就不能拥有好的东西呢,我真不明白。
就在大奇删掉我的第三天,乔安往我账号里转了5000块钱,还帮我找了一份咖啡厅的兼职。他说:“钱你先拿去还上,妹妹明年就要高考了,我得留点给她备用。还有我妈说很久没看见你了,今晚我6点下班,你先过来楼下等我,如果可以你先去市场买点菜。”我对着电话一个劲儿点头,恨不得马上就能拥抱他。
乔安在会计事务所实习,本来实习生拿不了什么钱,有基本生活补助就不错了。但是事务所的老板爱才,愿意按照一个正式员工支付薪酬给他,前提是要一个人干两份活。资本家的面目大多都相同,乔安感恩知遇之恩,做事也尽心尽责。我们回到家时,乔安妈妈还未下班。乔安把买的整鸡放在水龙头下冲洗,再用干布挤干表面的水分。通身抹上盐,放在盘子里腌渍半个小时。电饭锅浇两汤匙花生油,打个葱结垫上几片生姜,再把鸡放进去,半个小时后咸香的盐焗鸡便出锅了。乔安家是自己盖的老楼房,采光不好,好处是前后通透夏天比较凉爽,房子不大,家具也尽可能简洁。妹妹乔杉吃过饭便上楼温习功课了,我们一起坐在院子剥新收的花生。凉凉的月光薄薄地洒在墙角的金竹枝叶上,这个夏天的夜晚显得如此地美好以及充满希望。
等到我把贷款还清的时候,班上大部分同学已经找到了实习工作,咖啡厅老板也问我要不就留在店里做个管理。可是乔安已经一周没有联系我了,心里知道一定有些什么改变了,但脑子里还是不断说服自己不要过于敏感。我把5000元还回乔安支付宝,发现他的头像已经换成了一张全黑的图片。我甚至不敢主动给乔安发消息,我怕收到我不想要的回复。既然如此,那就拖一天是一天,直到谁忍不住了,谁就是这段感情的侩子手。
我第一次听到乔安和别的女生的名字一起出现的时候,是在我们停止说话的第22天。那是乔安同系的同学,也正是会计师事务所老板的千金。家世和样貌,我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听说他们要出国留学了,而且签证已经下来了。乔安是什么时候开始,拥抱我的时候还腾出一只手来攀附权贵?我真的不知道。
没有人问我失去乔安是什么感觉,在她们看来,利己不过是顺势而为的举措。
寝室楼陆陆续续安静了下来,下次再回来,就是毕业了。我拖出行李箱打开衣柜收拾,我看见乔安送给我的那条白色裙子,我想他以后肯定会买更贵的东西来讨她开心吧。凭什么乔安就不能拥有好的东西呢?这次是我问自己。
原来人想伸手抓住欲望的时候,根本不会回头张望,更不会提前打声招呼,问问你“我离开你好不好”。
乔安和他的新女友到达美国的时候,发了张莫名其妙的风景照便消失匿迹。为了咽下这口气,我开始哀求父母也送我出国,我在乔安离开后的第一个夏天废寝忘食般地考TCF/TEF,然后在七拼八凑的资助下顺利去了法国。比起他们的双宿双飞,我的出走显得幼稚又狼狈。
在巴黎一个月,我还是很难融入新的环境。法国人不喜欢用英语交谈,而我蹩脚的法语口语还偶尔因为某个尾音没有带出引起哄堂大笑。我独自前往巴黎图书馆看书,任何一本中文书都让我视若珍宝,那棱角分明的方块字有着血浓于水的情思。看累了时走出图书馆,穿过马路踱步到协和广场,看一些黄皮肤黑头发的游客在地标下边拍照。有时候忍不住了,我会忍不住用中文主动跟他们打招呼,但有些时候会发现对方其实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
第一次被邀请进入华人留学生的聚餐,是来到法国的第二个月。我们十几个人围着一张小圆桌,桌上有十几客麦芬和可颂,以及树莓果酱。最后端上的,竟是一只盐焗鸡,盖子一揭,咸香味便充盈了整个房间。大家迫不及待地伸筷子夹肉,不知道谁夹了一块鸡腿肉放我碗里。我拿起筷子将食物放入口中,乔安的颀长的脖子突然出现在脑海里,同时出现的,还有我挂双手在他脖子上说的那句“乔安你跟天使一样。”
乔安不再是天使了,可我还是爱着他。
那是我去到法国之后,第一次哭。文森拍拍我的肩膀,问我是不是想家了?我赶紧点了点头。后来这个做盐焗鸡的男生,成了我的男朋友,我也从地下室搬进了他的一居室。
文森像个寡言的贵族,想要的往往唾手可得,待人接物也常是点到为止。他的好,像一种既定的仪式,编写好的程序。我像个惺惺作态的灰姑娘,盯着他的财富尽诉衷肠。文森并不介意这种带有攻略性的被需要,他说给予即是福报。于是我终于不需要掐着点儿去浴室洗热水澡,我也不再把一客可颂掰开两半用碗倒盖着免遭老鼠偷食。搬进这小宫殿里之后,我还能吃到文森亲手做的忌廉鹅肝,南瓜浓汤。我突然觉得有钱真好,有一个有钱的恋人真好。怪不得现在的人秀恩爱都要拼谁红包数字大。
可我还是没办法原谅乔安,他打破了我的信仰。我一直认为世间所有真挚的爱情应该像我俩一样,贫穷且坚忍,我们跟世俗的浮躁功利的关系不一样。
文森很快对探索贫民窟女孩的这种事失去了好奇,我们连最简单的消费观都无法达成一致,甚至为了一块桌布的颜色争执不休。时隔两个月,我又从他的小宫殿搬回了我的地下室。圣诞节来临,学院开始放假。我通过几个旧同学打听到大奇的联络方式,我说大奇你还我钱吧,我想回家。
大奇直接给我打了一万块钱,他说他现在在工作室给某个因为短视频火起来的网络歌手做制作。他顿了顿又说,什么歌手,还不如狗屎呢。他说,你回来吧,我听说乔安已经跟那谁分手了。你回来你俩接着谈,我们继续出唱片,我现在不同了,我有资源。
我在电话那头笑了,什么贫穷公子富贵小姐的戏码,都不过是纨绔的小玩意而已。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用过金汤匙的人,拿起木勺都吃不饱。回头只是索取安慰而已,谁不懂呢。我不想再做一个仰头向饲养员渴求食物的猴子,我想直立行走学会让自己变得有用。
当我的航班进入国家领空时,我发誓再也不要做一个穷人。
假期我回到咖啡店上班,下班后躲在房间弹吉他,疯狂地写歌。指尖重新长出厚茧的感觉,就像给自己穿上了一件件兵甲。我不想再做狗屎一样的音乐,也不想再过狗屎一样的人生。我再也不是频频望向台下寻找乔安的讨好宠物,也不再附和富贵公子的残酷游戏。
有人说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但学到何尝不也是一种得到。我想从这一刻起,我的堡垒,一砖一瓦都来自身体里的踏实能量。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韩寒监制的文艺生活阅读应用
韩寒监制的文艺生活阅读应用
今日搜狐热点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最好的我们”:青春不等人,最好的你原来就是在身边的那个人“最好的我们”:青春不等人,最好的你原来就是在身边的那个人爱看电影的兔子百家号“最好的我们”:青春不等人,最好的你原来就是在身边的那个人这些年的青春剧可以说是非常多的,但是真正优秀的优秀的青春剧并不多,很多青春剧并没有还原真正的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反而是扩大了伤痛的一面,让打架,堕胎,逃课成为了青春的标签,其实说真的大部分的人的青春哪一个不是天天写着练习题,熬夜熬到深夜只为了刷几套模拟卷,每天的事情不是学习就是和前后左右同学一起打打闹闹,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乱搞一些事情,所以说真正的青春剧需要了解真正的青春是什么,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但是有平平淡淡的温馨,可能没有勾心斗角的陷害,但是有和平相处的往来,而网剧“最好的我们”就很好地展示了什么是我们的青春,什么是最真实的青春。主人公名字叫耿耿,因为她的爸爸妈妈都姓耿,本来是爱情的结晶,但是两个人并不没有一直在一起,在故事的开始就说明了两个人离婚了,而自己的父亲也有自己喜欢的阿姨,虽然耿耿并不是很想同意,但是她知道父亲也需要照顾,所以也没有说啥。故事的开头就是耿耿因为走了狗屎运而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但是第一天上学她可以说是发现悲催的,自己的相机不小心掉到栅栏门里面去了,她想去够,但是头却被门给卡住了,让她着急不已,而这时我们的男主角余淮同学正式上线,他一边笑着一边吧、将耿耿的头弄了出来,让耿耿觉得尴尬而又生气。后来两个人才发现对方竟然是自己的同班同学,让彼此感到不爽,发誓这是两个人最后一次坐在一起,哪里想到两个人却无意拿错了军训的背包,为此还闹出了不少的笑话,为了拿回相机耿耿同意去偷会余淮的随身听,接着因为要留校过夜耿耿撞见余淮和好友周末在用明火烤东西吃,没想到被发现,耿耿成了罪魁祸首,不过好在余淮挺身而出揽下了责任,让耿耿对余淮开始转变心意。也因为这些事情让两个人选择做一对同桌,在这个事情过程中,耿耿也认识了新的朋友,单纯的简单,直性子的贝塔,还有不太爱说话的含蓄,以及有点胖但是为人老实的班长,让耿耿觉得进入振华这所名校好像也没有什么太糟糕,哪知开学的摸底考试就在军训后来临了。考完试耿耿才知道自己的同桌原来是一个大学霸,因为中考失误所以才没有进入重点班,而自己早就知道自己是一个学渣,当时要不是因为非典降低考试难度她也不会发挥超常,进入这个学校了,所以她觉得自己差不多是来垫底的。而且通过后面的几场考试也越发让耿耿的内心受挫,也开始让耿耿产生了去学文的冲动,但是她开始舍不得自己的一帮的好友和自己的同桌余淮,虽然有时候余淮会开玩笑嘲笑耿耿学习不好,但是也会为她准备好复习的公式本,还会因为她不好意思让老师讲慢一点而主动举手说自己没听懂,其实耿耿明白这个已经自学了好几本书的人哪里会听不懂呢,以及两个人的日常学习生活让耿耿觉得自己要是离开余淮一定会很难过,不过自己真的学理科很吃力,很有可能上不了什么好的大学。而另一边余淮也不希望耿耿去文科班,他已经渐渐习惯了身边这个可能脑子不太好但是心却很好的姑娘,她可以口是心非但是却真真实实,曾经的他以为就算耿耿去学也没有关系,因为余淮觉得自己可以去学文,应该凭着智商能学的不错,但是他现在明白了,这种东西是不可以为了勉强而勉强,所以他选择尊重耿耿的选择,无论是什么,他都可以接受。然而幸运的是耿耿最后选择了留在文科班,而自己的好友简单因为韩旭也一样改变了志愿留下来,虽然余淮不知道这算不算最好的结果,但是他决定要帮助耿耿,至少不会让她因为这个决定在以后会感到后悔。学校的合唱比赛到来了文体委员文潇潇安排大家一起练习,而余淮因为竞赛的事情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而文潇潇表示能够理解余淮,这个让耿耿觉得文潇潇可能是喜欢上了余淮。为了取得好名次班级统一购买了民国学生装,让大家在繁忙的学习中感受到愉悦与快乐,但是在最后比赛并不没有获得一个很好的结果,让文潇潇觉得自己的心血白付了,一个人跑进了厕所哭了起来,而耿耿跑去安慰她,也知道了文潇潇是真的喜欢余淮,让耿耿的心一下子有些紧张。而这边余淮的竞赛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名次,而耿耿也夸耀自己给余淮画的对勾产生了作用,感觉两个人的心也离得更近了。而这边简单的感情却受挫了,新同学贝霖的加入让单纯的简单以为可以做好朋友,哪知道对方在利用她,三个人在一起,她却好像是多余的那个,为了贝霖简单还和贝塔发生了矛盾,后来简单才知道这么长时间原来韩旭心中一直没有她,是她一直在勉强这段本来就没有的感情,就算她一直坐在韩旭的陪伴,但是他的心中却没有她的位置。网剧的最后,余淮因为竞赛和高考失利加上家庭出了变故,所以这些年没有出现在耿耿面前,而耿耿却因为高考考的不错去了北京,后来真的成为了一名摄影师,最后的结局是一个开放式的,不过大家都觉得这两个人最后应该会在一起吧,那么多年都等了下去,也不差这几分几秒的等待。青春就是这个样子,兜兜转转才发现喜欢的人其实一直都在身边,而真正缺少的是面对感情的勇气,或许是两个人差了机会,但是缘分却是一直都在的。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爱看电影的兔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爱看电影的小兔子,带你一起看电影。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上了名校才知道,人和人的差距是无法想象!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读大学有什么用?上学有什么用?
以上这些言论,我们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统称为“酸葡萄心理”。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小时候,在家门口读一所普通的小学,真的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整整玩了六年。
那时候小升初,北京还没有现在的“锁区”政策,我交了狗屎运,阴差阳错进了海淀区大名鼎鼎的X大附中。
一路上,尽管自己只是学渣,但见过太多学霸和大牛,咱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一所好学校,对孩子的重要影响,真的是一辈子的。
好学校,教给学生真正的努力和拼搏
刚进X大附中,我就发现,只有自己小学玩了六年,别人可都不是啊。
我那时的英文水平,基本限于认识26个字母,估计比现在很多英文启蒙做得早的3,4岁的孩子还差远了;我的海淀同桌,英文如百灵鸟一样流畅悦耳,看英文电影完全不用字幕,和外教成了忘年交,经常谈笑风生。
她在小学六年,已经能把很多原版的儿童文学名著,如《夏洛的网》《杀死一只知更鸟》等,全书背诵了。
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每一科都被学霸们碾压。
上中学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怪不错的呢。
上了好学校,才知道自己多么才疏学浅,才知道差距有多大,才知道应当多么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幸而我从初中开始住校,晚自习的时候,能24小时、近距离观摩这些学霸、牛人是怎么努力的。
作业?课间早就做完了,晚自习上,X大附中的同学都在复习、预习(除了那些做国际奥赛,和自学大学内容的)。
我晚自习的同桌,在我们普通班排前几名。
她每天晚上,把每个科目,每天学的内容,各做5、6本课外练习册来巩固(她做得真是飞快,她做5、6本的时间,我差不多勉强能做完1本)。
做完习题,她还常有时间“放松一下”,把语文书上的古文,翻译成英文;再把英文美文,翻译成古文,后来她本科就去了普林斯顿。
上了好学校才知道,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劳而获的成绩,也没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一分进步,背后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辛勤努力。
好学校,带给学生视野和见识
初中的时候,网络还不发达,信息很闭塞,那时,我根本不知道美国大学为何物。
睡我对床的学霸姑娘,酷爱二战史,梦想是考上美国的“西点军校”。
我问:“为什么?”她告诉我:
我深深惊叹于她的视野、见识和梦想。
于是,我就把自己的梦想,从“当个白领”,也改成了“考上西点军校”,你看,孩子之间的影响力是多么大啊。
后来,尽管没有真正去报考西点,我在追求这个梦想的过程中,跟着对床的姑娘,读了十几本详细的二战史,还看了很多二战纪录片(尽管现在都快忘光了)。
为了军校的身体要求,我俩非常努力地锻炼身体,每天跑1200米、跳几百阶台阶、100个仰卧起坐……
我们还为了留学的梦想,特别努力地学英文。
我从初一班里英文最差的学生,发奋努力,每天背诵一篇新概念三/四,还利用寒暑假,把老友记看了差不多10遍,高一时英文统考,我考了全区第一。
初中时,我们学校离北大清华不远,有很多非常精英的书店。
同学们相互“攀比”,抢着买过期的原版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还有“经济全球化”相关的书。
其实我感觉买了也看不懂,但这种“攀比”还是比“比吃比穿”强多了。
另一件事也令我至今难忘。
高中的时候,我的两个朋友,申请去做了校图书馆的志愿者。
我当时还心里小小地鄙视了人家,图书馆志愿者,不就是每周去码书么?
后来,事实证明了我是多么愚蠢。
那时候,普通学生每次能借2本书,图书馆志愿者,能每次借5本书。
我荒废了时日,高中时没顾得上读多少书,这两个同学,每周末回家的时候,旅行箱里都装满了书,周而复始。
她俩用了高一高二两年时间,全面扫荡了我们高中的图书馆,每人读了几百本书。
高三的时候,她们收心学习,一人考上北大,另一人考上清华。
大学毕业更令人叹服,上了北大的姑娘,研究生去了普林斯顿,成了国内环境学的专家;
上了清华的姑娘,去哈佛读博,现在成了美国知名大学的终身教授。
去了好学校,能大大拓展我们的视野和见识,让他亲眼看到,牛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差距有多大,自己要向哪个方向努力。
知识改变命运背后,
也是一场关于家庭和视野的较量
英国BBC曾拍摄纪录片《50UP(人生七年)》,纪录片展现14个孩子,50年的人生轨迹。
△七岁的John和Andrew说
自己每天都会读《金融时报》
7岁时,来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经习惯了每天看《金融报》或《观察家》,而贫民窟孩子的理想,是能少罚站,少被打,吃饱饭。
50年后,几个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学校,找到好工作。
三个中产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为精英,两个依旧中产。
而几个来自底层的孩子,包括他们的后代,依然常常与失业相伴。
上大学的时候,一位最好的哥儿们,在姑姑的影响下,10岁就给自己起了英文名叫Stanley,因为从小的目标是要进“Morgan Stanley”(摩根斯坦利)。
他有个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习惯,大学四年,每天都要仿写几篇华尔街日报的文章。
一来熟悉金融市场,二来练习英文写作。
他是这样做的:
先读一篇文章,然后背扣过去,用自己的话盲写一遍。然后对照一遍,再背扣过去,再盲写一遍,直到几乎和原文用词一样为止。
去年,他从高盛辞职,进入美国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成为最年轻的合伙人,他也是管理层唯一的亚洲面孔,年薪几百万美金。
他的美国同事,需要写文章,都请他写——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英文写作还不如高中毕业才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
出生在罗马又如何?只要足够努力,有宽广的视野和抱负,凭什么就不能在罗马叱咤风云呢。
好学校教给学生,
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儿
高考那几天,我上吐下泻,少考了40多分,踩线进了号称全国第三的大学,因为分数低,被调剂,进了一个非常奇葩的专业。
我不甘于调剂,考了托福SAT,申请转学去了美国。
在中国大学的时候,感觉上进=考证。
学长学姐告诉我:“管它什么证,都去考。你是北京人,也要去考普通话的证。总之,多一个证就比少一个证好。”
除了考证,好像没有什么办法变得更优秀。
出国之前,我满脑子是“好好学习”——每门课都考A+,考出接近满分的GPA和金光闪闪的GRE,得到教授的推荐信,申请牛校的研究生,然后去华尔街或硅谷找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总而言之,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刚一进校门,我的整个人生观价值观都被颠覆了。
在美国大学,大家都在忙着改变世界。
一个读博的学长,出身贫寒,看到美国大学图书馆成吨出售1美分的旧书(其实就是白送啦),而自己贫苦的家乡,留守儿童们穷得根本没有书看。
他成立了帮助农村儿童阅读的公益组织,每年几百位留学生到农村支教,还给很多贫困的村子建立了小学图书馆,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农村孩子。
一个比我高一级的学长,因为自己给国内父母打电话不方便,创办了美国前三名的华人电话卡网站。
那时他才大三,每月营收上百万美金。我们用他的电话卡平台联系国内的家人朋友,又方便又省钱。
还有更多的同学,因为买中国食材不方便(冬菇、粉丝、茴香、花椒这些美国超市可没有啊),开创了中国超市;
因为太想吃一口家乡味道,开了正宗的中国饭店;
因为经常当国内亲友来美的“地陪”,开了全美连锁的大型旅行社……
有的同学,还读本科呢,不仅学费生活费自己赚出来(美国学费一年30万啊),还能补贴家里,真是太牛了。
被深深震撼之后,我开始思考:
不要只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改变世界,要帮助、影响更多的人。
大学期间,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我前前后后打了十几份工,寒暑假也到处实习、实践,一来锻炼自己,二来减轻家里供我读书的负担。
好学校给学生最优质的
人脉、圈子、资源
名校不能确保人生的上限,却能设定人生的下限。不止给了学生敲门砖、入场券,还给了人脉、圈子、资源。
前面提到的Stanley,就是靠紧密的校友网络,写邮件、打电话、教授推荐、和华尔街工作的校友见面,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尽管没进入10岁时梦想的摩根斯坦利(投行界的第二),却进入了高盛(投行界的老大),妥妥成了华尔街精英。
很多人都知道耶鲁大学最神秘的精英组织“骷髅会”吧?
从这个“骷髅会”里走出了3位美国总统、2位最高法院大法官,还有无数美国议员以及内阁高官。
经过185年的繁衍生息,从美国白宫、国会、内阁各部、最高法院以至于中央情报局,骷髅会的成员几乎都有任职。
△神秘的耶鲁骷髅会
这就是人脉和圈子的力量。
我高考之前,妈妈鼓励我,好好学习。
你考上什么档次的大学,很有可能将来男朋友就是什么学校的哦。
但这也是实情。《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显示,198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与教育背景相似的人结婚。
“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越来越少,通过婚姻实现阶层跨越,越来越难了。
我的朋友圈子里也是这样,有的夫妻都是藤校毕业,有的夫妻都毕业于沃顿,有的夫妻一个北大一个清华。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这世界就是,一些人总在昼夜不停地努力,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发现世界已经变了。
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孩童时代的经历,中学时代的境遇是我们开启大学生活的关键经历。
名校不是终点,它是对你多年付出的回报,以及新征程的起点。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人都是狗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