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入哪一款美眼仪更划算啊?

市级站点:
直属单位站点:
您的位置:
&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
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
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郑德荣,忠诚信奉和坚定实践马克思主义,将一生倾注于中共党史研究,将传播科学真理的使命践行到生命最后一刻。
郑德荣生前在东北师范大学任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是国内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第一部专著;他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再版5次、发行量超过百万册。
郑德荣一生治学严谨。党的十九大后,年过九旬的郑德荣又展开一系列新课题的研究。
今年5月3日,郑德荣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2岁。为师为学60多年来,他出版了40部专著,发表了260多篇学术论文,先后培养了49名博士研究生。【先进事迹简介】
生命&为信仰燃烧——追记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郑德荣
92岁的郑德荣走了。
他的一生历经时代变幻,阅尽千帆;
他的一生又极其简单而纯粹,一辈子专注于坚守心中信仰。
他是我国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终身)教授。
1986年,年满60岁的郑德荣从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领导岗位退下来,他激情满怀地“规划”了自己的未来:“要培养10个博士生,出10部专著。”
宏愿一出,语惊四座,也有人说:“怎么可能?”
32年过去,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郑德荣超额完成: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此外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
是怎样强大的动力和能量,让一个耄耋老人有如此作为?
坚守信仰——
&&“我一定站在真理这一边”
&&1926年,郑德荣出生于吉林延吉,在外敌入侵、战乱四起的年代,他深刻体会到亡国奴的耻辱和痛苦。国家独立富强的强烈渴望,在少年郑德荣的心里熊熊燃烧。
&&1948年,还在读大学的郑德荣从国统区投奔到解放区,进入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二部学习,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1952年留校任教,与老一辈革命家成仿吾在一个教研室工作。1953年,郑德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给郑德荣上课的,都是延安来的大人物,“张如心校长给我们讲马列主义,理论上很有水平,公木(张松如)先生是个诗人,党的理论经他口语化一讲,既有真理性,又很吸引人,让我们明白了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党。”
&&“这些干部作风好,和群众都打成一片,穿的戴的都很朴素。”共产党人的作风,郑德荣打心底里服气:“所以从一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就坚信不疑,得出跟着共产党走这个结论了。”
&&随着如饥似渴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他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同,他看到了个人和国家的希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上世纪80年代,郑德荣借调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有条件到中央档案馆直接查阅大量第一手文献,这是他学术生涯的重大转机,更是一次党性的洗礼,看着那些珍贵的记录,“就像看到共产党员为信仰流下的热血、付出的生命。”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郑德荣就是如此。
&&“我越深入学习研究,越觉得中国共产党可亲、可爱、可尊重,越信赖它的光荣伟大,这种激情驱动着我学习和研究,不然也不能持续这么久。”他常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学生,“要求别人坚定理想信念,首先自己要坚定。首先要有理论自信,你自己都不信,还给别人讲,别人能信?”
&&日,长春市已进入天寒地冻的隆冬。这天,吉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学术年会在长春理工大学召开。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陈昊华看到,一位年长的学者一早就到了,安静地坐在前排。等到这位学者作大会主题报告时,他才知道,这竟是大名鼎鼎、年过九旬的郑德荣。
&&声如洪钟,激情澎湃,郑德荣作的《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报告立意高远,说理透彻,点燃了这位青年党员的心:“像郑老那样,多读一些原著,把学问做好,为信仰而努力。”
&&每逢中国共产党建党重大纪念活动等,郑德荣都著文参会,正面发声。不管工作有多繁忙,身体有多么不适,不管邀请单位大小,他从不拒绝,有求必应。
&&“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许多会议完全可以不参加,他开会宣讲、申报项目,就是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宣讲解读党的理论,这是他挚爱的事业和毕生的信仰。”郑德荣的学生、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刘世华说。
&&一次对话,她明白了郑德荣的动力源泉。
&&那次,她建议老师推掉一家基层单位的邀请:“最近这么累了就不要去了吧。”
&&“这正是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是我们党史工作者可以发挥作用的时候,怎么能推脱呢?”郑德荣的回答坚定、不容置疑。
&&这么多年来,郑德荣从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理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一些学生思想上产生了困惑。“要坚守信念,决不能在这个时候有所动摇。”郑德荣要么把学生找到家里来,要么打电话、写信,耐心从学理上讲解,在思想上引导。
&&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南京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刘喜发是郑德荣1991级博士生,那段日子让他记忆犹新,也受益终身:“老师那种对共产主义信念的追求和坚守,深深影响了我,使我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2009年,有一次郑德荣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在乘坐飞机时碰到一位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向他请教:“现在研究毛泽东思想还有用吗?”
&&话从理论工作者口中问出来,这让郑德荣深感忧虑。随后,他展开针对性的研究,撰写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等多篇文章和多部著作进行阐释和回应。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郑德荣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这块精神高地上,自然看得通透。
&&这些年,社会变化剧烈,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郑德荣清醒地看待各种社会问题,用理论武器予以解释。他常教导学生:“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阶段必须经历的过程,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
&&没人考核,没人“布置”,没人要求,走过花甲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郑德荣依旧笔耕不辍,跑遍大半个中国,只为坚守和传播心中那份信仰——
&&“信仰一旦树立了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我一定站在真理这一边!”
&&勇攀高峰——
&&“做学问不能墨守成规,要经国济世”
&&书桌上,一本厚厚的《习近平论治国理政》就在手边,书中不同颜色的笔记表明,他研究了不止一遍。旁边矮桌上,摞着一尺多高的牛皮纸信封,那是许多学术期刊寄来的样刊。
&&尽管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成名,但郑德荣不愿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他始终紧跟时代,鲜明的时代性,是他学术研究的突出特点。
&&“不创新太没意思了,味同嚼蜡,没味道。”郑德荣嘴上常念叨,他激励学生:做学问不能墨守成规,要经国济世、资政育人,对社会有用、对党和人民有用。
&&工作67年,郑德荣与时俱进,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但又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这条主线,来研究党史,阐述党的理论。
&&他攀登着一个又一个学术高峰——
&&1956年,与人合著《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开启了郑德荣的学术生涯;
&&1964年,作为吉林省唯一代表参加全国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80年代,牵头成立全国第一家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旗帜鲜明、客观全面地研究毛泽东思想,并撰写多部著作,填补了学术空白;编写的多部教材成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深深影响了几代人;
&&1986年,他成为全国高校中共党史学科首批三位博士生导师之一;
&&90年代起,他开始研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全国纪念建党80周年、90周年理论研讨会均有论文入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又将研究主题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至今还有5篇相关论文等待刊出……
&&学术创新,并非易事,对党史学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郑德荣自有“金刚钻”:“创新不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也不是喊口号,而是以事实为依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原始文献、从一手史料中找答案,一锤子一锤子地凿实。”
&&东北师大党委书记杨晓慧评价:“郑德荣先生是党性原则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借调的时间,郑德荣特别珍惜,用几倍于别人的时间扎在中央档案馆。80年代,存放档案的地方条件简陋,没有椅子,只有板凳,郑德荣常常一看就是一天。2006年,与学生共同编著《毛泽东思想新论》时,年逾八旬的郑德荣又从头到尾把8卷《毛泽东文集》看完。
&&“我们当学生时,经常在早上7点接到老师的电话。”东北师大社会科学处处长王占仁是郑德荣2004级的学生,他笑着说,老师把自己的生活习惯都改变了。
&&熟悉郑德荣的人,都知道他雷打不动的生物钟——
&&5点多钟起床,6点钟去南湖散步,九千步,一小时。7点钟回来,先把散步时思考的问题通过电话跟学生进行交流,随后做做操、吃早饭。8点半左右,学生来家里,开始上课。11点半下课,活动一下之后用午餐。13点40分准时从午休中起床,14点继续给学生上课到17点。晚饭后,收看《新闻联播》,去书房写会儿文稿,睡觉。
&&没有双休日,很少有节假日,每天如此,他向时间要效率:“如果不勤奋,理想就是一句空话。”
&&出书著文、申报项目,他绝不会点卯挂名,向来亲力亲为。前几年,他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论证会上的评审专家,多是比郑德荣小二三十岁的“后辈”,看见郑德荣不仅亲自来了,而且连个助手也没带,很惊讶:“郑老师就不需要论证了吧。”“按规定来,怎么规定怎么办。”郑德荣认真地从头说到尾。
&&“老师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工作,只有生命结束的那一天,他的学术生涯才告结束。”学生们都说。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郑德荣很早就开始思考著文的思路框架,这是他一向的习惯。3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征文通知来了。这时,郑德荣的身体已经很虚弱,吃不下饭了,但他还是写了9页手稿,和学生一起修改。
&&论文发出去了,郑德荣却住院了,癌细胞全身转移,他已说不出完整的话了。
&&4月16日,这天,学生胡范坤来到病床前,把改好的论文一字一句念给他听。9千多字,一直念了两个小时。
&&“要分段,要有条理。”郑德荣拔掉氧气管,一个字一个字地,艰难地给出修改意见。
&&4月19日,通知来了,论文入选,研讨会5月4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邀请作者参会。
&&他试着站起来,紧紧搂着学生邱潇的脖子,艰难地站立了6秒钟,已用尽了全身力气。
&&他明白,这次恐怕是无法去参会了……
&&大爱铸魂——
&&“入了这个门儿,就必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为师传道,郑德荣是出了名的“挑剔”。
&&刘世华记得,当年自己慕名报考郑德荣的博士,想找位老师帮忙引荐,结果大家怕碰钉子,没人敢帮这个忙。后来,她才理解了老师为什么这么“挑”。
&&“考博士招博士不是个人的事,这是给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人选必须各方面都过硬。”在郑德荣这,想来“镀金”的一律没门儿,不仅如此,他还得在考前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尤其看重德行。
&&人们也许认为,博士研究生不再需要德育,但郑德荣对德育不仅没有放松,还放在首位。
&&郑德荣有堂著名的开学“第一课”,是每位博士生的“标配”。
&&“老师的第一堂课会讲什么呢?会不会从党的创立、中共一大开始讲呢?”当年开课前,王占仁期待又好奇。
&&意外的是,老师并没有直接讲专业知识,而是来给大家拧紧思想“总开关”:“今天入了这个门儿,就必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以后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立场坚定,对党忠诚。”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也是再三叮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更让王占仁没想到的是,进入师门后他的第一篇学术文章,就历时5个月打磨。
&&那时,几乎每天早晨7点左右,他的电话都会响起:“占仁,这篇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路……”后来,郑德荣老伴告诉他:“你老师早上睡不着觉,经常4点多钟就起来,琢磨你的文章。”
&&“思路怎么总不对呢,什么时候才能有点眉目啊。”这篇文章写起来本来就难度不小,又要不断修改,王占仁有了畏难情绪。
&&“写文章首先要把自己‘困’住,要和自己过不去,等你从困境中走出来,就会豁然开朗。”郑德荣鼓励他,之后,二人又一头扎进文献中。
&&在郑德荣手把手教导下,王占仁阅读上百万字文献,手写了10万字笔记,文章顺利出炉,还获了奖。他从此在学术研究上找到了感觉,为获评“长江学者”青年学者等奠定了扎实基础。
&&培养博士生,郑德荣有自己的一套“点金术”,他从不照本宣科,喜欢启发式教学,也不会一本教案讲到底,培养内容和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
&&投身郑德荣门下,先得做好吃苦的准备。郑德荣要求学生一年文献阅读量要在1000万字以上,并不断提出新问题要学生独立思考。
&&与学生一起打磨论文时,郑德荣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邱潇记得,“最多的一篇改了33遍,标点都改得很仔细。”
&&不管学生是什么专业背景、功底基础如何,跟着郑德荣学上几年,都能在科研上有质的飞跃。
&&学生眼里,郑德荣既是严师,也是慈父。
&&博士生李蓉来校报到时已是晚上,住在一家旅馆里,见过老师之后,郑德荣陪着她走了很长一段路,坚持送她回旅馆,“这样安全些。”胡范坤是郑德荣招收的最后一名博士生,去年考试前一天晚上,意外地接到了郑德荣的电话:“明天要考试了,注意审题,注意答题要点和答题时间。”弟子贾淑兰身体不大好,每次郑德荣住院,都会特意叮嘱身边人,“不要告诉贾淑兰”,怕她再周折过来看自己。
&&学生的一点点努力和进步,郑德荣都看在眼里,及时鼓励。有了成绩,大家主动跟他汇报,遇到烦恼,也愿跟他唠唠。什么事到了郑德荣这里,都会化成满满的正能量再反馈回来,“老师的家就是一个正能量汇聚和传播中心!”
&&考虑到郑德荣年事已高,近年来学院不再给他安排本科生教学课程,开始他坚决不同意,最后达成一致:定期作专题讲座。
&&“我被他征服了!”孙金玉是化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对党史一直感兴趣。2016年她在一次讲座中见到了神采飞扬的“90后”郑德荣,被深深打动,铁了心要转专业。现在,她被保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即将在新的专业开启研究生学业。
&&时间仿佛倒回70年,那个身揣一把黄豆,穿过哨卡投奔解放区而来的年轻学子,被讲台上的共产党人深深吸引,从此投入真理的怀抱,醉心徜徉了一辈子……
&&临终嘱托——
&&“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
&&入春后的长春,春寒料峭,依旧带着丝丝寒意。
&&这天,东北师大政法学院政治系党支部召开了一次组织生活会,主题是学习十九大精神。
&&郑德荣是支部成员,他像往常一样来了,作了主题发言,激动地讲了20多分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50年代到现在都是怎么提的,对于变化我们该怎么看……”“八个明确,分哪些层次,有哪些创新……”
&&直到一个多月后,人们看到了郑德荣的讣告才知道,这位92岁的老人那时已经是癌症晚期。
&&但是大家并不感到意外。履行党员义务,郑德荣从不缺席。
&&每个月他都按时交党费,偶尔不能自己来,就让学生及时捎过去;党支部的会议、活动,他都准时参加、积极发言,因住院来不了,就跟支部书记请假;去年,省委组织部部署党员在手机上注册“新时代e支部”,他第一时间让学生帮忙注册,戴上老花镜,逐字核对信息,“上面有五大板块,我们又多了个资料库。”
&&“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身边人讲述着郑德荣不同时期的故事。
&&1955年,郑德荣到西安出差,想到大雁塔看一看,于是周日自费乘车前往。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把4分钱的车票撕掉,他怕与出差的票据弄混,“绝不能占公家一点儿便宜”。
&&80年代,学校发给老师办公用的信纸,一次,家人撕下一张给孩子用,被他严厉批评。他用公费开的药,家里人也不能用。
&&当手中有了权力,他更是心存敬畏,一心为公。
&&郑德荣担任副校长的时候,分管招生。一次,有关系户找上门来“公关”,想把一名不够分数线的学生招进来。郑德荣顶回去了:“违背原则的事不能办。”
&&另一次招生,却给郑德荣“招”来了纪检部门的调查。
&&有一年高考,一名西藏考生在当地报考东北师大的学生中排名第一,但离分数线还差几分,当时国家有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适当放宽。郑德荣在会上主张录取:“少数民族地区需要教师,如果不录取,今年西藏就一个学生都没有了。咱们是师范院校,有义务帮国家培养。”最终,这名学生被录取。为这事,纪检部门曾来调查,没发现有违法违纪问题。
&&给家里人走后门,在郑德荣那里更是绝无可能。
&&上世纪80年代,三儿子的爱人在一家企业做财务工作,业务突出,正好赶上东北师大财务处招人,便递交了申请材料,凭实力通过了学校的考核。时任副校长的郑德荣原本不知道这件事,在研究人事工作的会上知道后,他坚决否决。儿媳知道后大哭一场。“对这件事我一直心存愧疚,但是我当时处在领导岗位,必须以身作则,你们要理解。”郑德荣事后解释。
&&大女儿原本在一家县医院工作,想调到同级的东北师大校医院来,被他拒绝;前两年,家里人想把郑德荣的大重孙子送入师资优良的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园,他也没同意:“学校有规定,我张不开这口,按规定来。”
&&郑德荣一辈子简朴、淡泊。他和老伴一直住在80年代末建成的老房子里,装修很简单,生活极其俭朴。衣服总是那几件,穿的鞋都从地摊上买,几十块钱一双。出门带的黑色手包,是出版社赠的,一支笔一个本一部诺基亚手机,就是包里的全部家当。
&&“老师不是没钱,也不是吝啬,只是他不追求物质层面的东西。”学生都知道,郑德荣对别人很大方。
&&一次,胡范坤来到老师家,只见郑德荣拿出个信封,“上次那本书学校给了3千块钱奖励,你1千,占仁1千,我1千。”边说边点出3摞现金。
&&胡范坤很意外:“我就是跑跑腿,也有份呐?”
&&郑德荣去世后,大家在收拾遗物时还发现了一个陈年信封,上面写着:“转占仁、艳波、国庆”,里面装着现金。这是2006年一本书的稿费,学生们认为写作思想都是老师的,怎么都不肯收,这笔钱就在信封里静静地躺了十几年。
&&郑德荣就是这样,一辈子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他跟老伴感情好,从没吵过架,老伴盖静安是位小学老师,退休后义务在社区教学龄前的孩子18年,家长拎袋水果来,就赶紧追出去还。五个子女也继承了优良的家风,个个争气。
&&今年开始,郑德荣觉得身体越来越累了,有时也会问一句,“怎么那么疼啊,就像肋骨断了一样。”那个时候,郑德荣肺部肿瘤已经很大了,右肺和三分之一的左肺已基本停止工作。家人没告诉他实情。
&&一生都在思考的郑德荣,自己怎会察觉不到。
&&4月初的一天,郑德荣的两个女儿在家里值班照看他。凌晨两三点,突然被郑德荣叫到房间。
&&“你俩转告我的学生,‘要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郑德荣郑重地说完这句话,又沉沉睡去。
&&谁都不知道那晚,郑德荣想了些什么。
&&也许有遗憾吧!很少说豪言壮语的他,曾经跟学生们许诺,“我95岁时,咱们一起庆祝党的百年诞辰……”他要食言了……
&&也许有欣慰吧!他曾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贡献给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使人生的征帆沿着正确的航向驶向理想的彼岸。”他一辈子倾心坚守,点亮了一盏又一盏明灯……
&&肯定有希望吧!见证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见证了新时代的到来,他有理由坚信,伟大的精神必将引领伟大事业,一往无前!
&&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是郑德荣最后的遗言,是他留在世上最后一句完整的话。
&&几天之后,郑德荣住进了医院。
&&5月2日上午10点,探望的两拨学生刚走,郑德荣拉着小儿子的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挤出了几个字,“我困了,我要睡一会儿。”
&&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5月3日清晨,郑德荣安详地离开人世。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钟扬先进事迹
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日,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先进事迹简介】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追记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猕猴桃枝条,撑起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
&&你可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复旦教授钟扬,正坐在一辆疾驰的车中。窗外,雄浑的高原景色如同壮丽油画,一条条河流闪烁着水晶般耀眼的光芒。他心驰神往:那看似光秃秃的苍茫山脉间,蕴藏着多少神奇植物?那终年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上,究竟有没有雪莲在生长?
&&2000万年前,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巨大碰撞下,隆起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这里是广袤壮阔的圣地,却是植物探索的禁区。高寒缺氧,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50%,昼夜温差高达45摄氏度,鲜有植物学家敢于涉足。
&&如果将植物的分布在世界地图上标注,青藏高原是一块少有记载的空白。更让人忧虑的是,人类对种子的研究步伐,远远追不上植物消逝的速度……钟扬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经过测算,在‘科’这一层面上,青藏高原有我国植物物种的1/3;在‘属’这一层面上,青藏高原的植物物种超过全国1/3。然而,这一数量远远被低估了。”钟扬说。
&&1964年出生于湖北黄冈的钟扬,少年早慧,勤奋刻苦。1979年,因担任黄冈地区招办副主任的父亲以身作则,不许他提前参加普通高考,蓄势待发的钟扬“一气之下”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谁曾想,这个无线电专业毕业的少年,因1984年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而与植物结缘;又因心怀为国育才之梦,2000年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从此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植物学中,也有“领土”。“晚清时期中国贫穷落后,英国人先后来华采集了几万颗种子、2000多种珍稀植物。”钟扬心中发酸,就拿那从新西兰进口的高档水果“奇异果”来说,几代人下去,还有谁知道它就是有着土生土长“中国基因”的猕猴桃呢?还有那大熊猫般珍贵的“鸽子树”珙桐,居然是外国人发现的……西方人从中国拿走的珍稀种子和苗木,把英国这个只有1500种植物的岛国装扮成了世界植物的圣殿,更让西方在植物学研究中掌握话语权。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2011年7月,珠穆朗玛峰一号大本营,海拔5327米。
&&下午2时刚过,狂风开始肆虐,抽打在人脸上,呼吸都困难。“钟老师,您留守大本营,我们去!”学生拉琼看到老师嘴唇发乌,气喘得像拉风箱,不由暗暗心惊。
&&“你们能上,我也能上!你们能爬,我也能爬!”一贯带笑的钟老师拉下了脸,上气不接下气地“怼回去”。拉琼心里沉重,自己这个藏族小伙子尚且吃力,老师是从平原来的,身体又不好,怎么得了?看学生不作声,钟扬缓了缓,解释道:“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
&&逆风而上,向珠穆朗玛峰北坡挺进,上不来气的钟扬嘴唇乌紫,脸都肿了,每走一步都是那样艰难。“找到了!”学生扎西次仁激动大喊,一处冰川退化后裸露的岩石缝里,一株仅4厘米高、浑身长满白色细绒毛的“鼠麯雪兔子”跃然眼前,骄傲地绽放着紫色的小花,它是高山雪莲的近亲,看着不起眼,但在植物研究者眼中比什么都美丽动人。
&&这里是海拔6200米的珠峰,这是一株目前人类发现的海拔最高的种子植物,这是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野外科考的艰苦超乎人们想象,经常七八天吃不到热饭。钟扬和学生们饿了啃一口死面饼子,渴了就从河里舀水喝,“食物不好消化才扛饿,饥饿是最好的味精”。晚上,住的是牦牛皮搭的帐篷,因为严重缺氧,煤油灯很难点亮;冬天,盖三床被子也无法抵御寒冷,早上洗脸要先用锤子砸开水桶里的冰;路上,常常被突袭的大雨冰雹困在山窝窝里,车子曾被峭壁上滚落的巨石砸中……
&&“高原反应差不多有17种,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每次我都有那么一两种,头晕、恶心、无力、腹泻都是家常便饭。不能因为高原反应,我们就怕了是吧。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对人类的挑战。”钟扬这样说,开玩笑般的“轻松”。
&&为了规避种子遗传之间的杂交问题,每走50公里,才能采一个样;一个地方的两棵取样植物,至少相隔20米;一个物种,需要5000个优质的种子。往往,为了采集更多更优质的种子,钟扬和学生们一年至少行走3万公里……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一个夏天,他和学生们能采500个样。
&&如今,这些种子被精心保存在零下20摄氏度、湿度15%的冷库中,仿佛坐上了一艘驶向未来的时空飞船,将在80年到120年后,为那时的人们绽放生机。
&&一个个创举惊动学界!他们追踪整整10年,在海拔4150米处发现了“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的崭新生态型;他们采集的高原香柏种子里,已提取出抗癌成分,并通过了美国药学会认证;他们花了整整3年,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西藏巨柏逐一登记在册,建立起保护“数据库”;他们揭示了红景天、独一味、藏波罗花、垫状点地梅、西藏沙棘、山岭麻黄、纳木错鱼腥藻等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对环境的分子适应机制;他们的“杂交旱稻”重大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意味着,万一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干旱缺水地区也有机会让农业“平稳着陆”;他还带领团队耕耘10年,在上海成功引种红树林,创造了世界引种最高纬度,为上海海岸生态保护打造了新的屏障……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多人加入,也许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
&&“最好的植物学研究,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钟扬有些“傲娇”地与学生共勉,这也成为他一生大写的标注。
&&党员本色
&&“我将矢志不渝地把余生献给西藏建设事业”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日,51岁生日当晚,他突发脑溢血,大脑破裂血管中流出的殷红鲜血化作CT片上大块惊人的白斑。
&&上海长海医院急诊室一角,钟扬内心极度狂乱:工作上留下的那么多报告,要做的项目,要参加的会议,要见的学生……还没做好任何思想准备,自己就像一条不知疲倦畅游的鱼儿,一下子被抛到了沙滩上。
&&此时,钟扬的血压已可怕地飙升至200,他试图说话,想跟身边人交代什么,可口齿不清的话语没人能听懂;他试图安慰一下被吓坏的儿子,可右手已经不听使唤,用尽全身力气只能用左手摸摸儿子头顶。“孩子们也许不得不开始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了。”想到这,泪水禁不住浮上了钟扬的眼眶。
&&万幸,抢救及时。钟扬在ICU病房中缓缓睁开眼睛。短短几日,仿佛一生。脑溢血后第四天,他想了又想,摸索出让人偷偷带来的手机,拨通了原学生兼助理赵佳媛的电话。“小赵,麻烦你来医院一趟,拿着笔记本电脑。”
&&一头雾水的赵佳媛,见到了浑身插满仪器和管子的钟老师。“我想写一封信给组织上,已经想了很久了。”钟扬吃力地开口。赵佳媛在惊愕中忍住眼泪,在ICU各种仪器闪烁的灯光和嘀嘀声中,努力辨识着老师微弱的声音,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怎样才能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来筑建屏障?关键还是要靠队伍。为此,我建议开展‘天路计划’,让更多有才华、有志向的科学工作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奋斗……就我个人而言,我将矢志不渝地把余生献给西藏建设事业。”
&&署名:钟扬,于长海医院ICU病房。
&&人们原本期望着,这个常年每天只睡3小时的人,能因为脑溢血的警示,多休息一阵子。钟扬手机上,有一个停留在凌晨3点的闹钟,不是为了叫醒他起床,而是为了提醒他睡觉。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楼上,总有一盏灯几乎彻夜不熄,看门保安实在无奈,只好给钟院长开了“绿色通道”,特许他的门禁卡在整个楼空无一人时“来去自如”。
&&住院时,学生们轮流陪护。“张阳,你端盆冷水来。”凌晨1点多,钟扬轻轻把学生张阳唤醒,“你去用冷水泡块毛巾,水越多越好,不要拧干。”钟扬把冷毛巾敷在额头上,默不作声。许久,也许是看出学生疑惑,他长叹:这个点是我每天想事情最多的时候,现在不让我做事情,心里难受啊!
&&15天后,钟扬出院了,连午餐盒都没力气打开的他,在学生搀扶下,拖着“半身不遂”的右腿一步步爬上25级台阶,“瘫坐”在二楼办公室里。从这天起,他正式恢复工作。
&&从医院出来,医生给他规定了3条“铁律”:一是戒酒,二是吃药,三是绝不可再去西藏。担心钟扬的人们“舒了口气”:这个“钟大胆”,可以在进藏上消停消停了吧。
&&这个一顿饭能喝两瓶白酒的汉子,心一横,把酒戒了;可这个对青藏高原爱得深沉的汉子,无论医生如何警告,无论家人如何担忧,终究没“戒”得了西藏,“我戒得了酒,戒不了进藏。我不去心里就痒痒,好像做什么事都不提气”。
&&出院后,钟扬仿佛按了加速键,更加争分夺秒。不少人这样评价钟扬,他用53岁的人生,做了一般人100岁都做不完的事。“我有一种紧迫感,希望老天再给我10年时间,我还要去西藏,还要带学生”,他总是这样对妻子说。
&&离开ICU刚半年,他又进藏了。开始不敢坐飞机,就辗转坐火车。怕在家人那里“落埋怨”,就偷偷一个人行动。回来后,他惊喜又炫耀地对人说:看吧,我没事哎!
&&可他在西藏的朋友们心里难受,钟老师一下子苍老了很多,连上车都显得特别吃力,原来一顿饭能吃7个包子、3碗粥、4碟小菜,现在只能吃下一点点了!脑溢血后遗症也在钟扬脸上表现出来,扎西次仁心里难过,钟老师的脸跟原来不一样了,不像原来那么生动了。
&&很多人不解,他连命都不要了,到底想要什么?钟扬,他仿佛对一些人们热衷追逐的事从不在乎,又仿佛对一些人们不可理解的事格外执拗。
&&多年前,他放弃33岁副局级的“大好前程”,到复旦大学当了一名没有职务的教授。直到去世,他的职级还是处级。
&&“搞科研嘛,不愿当官,写点论文,走点捷径,奔个院士总应该吧?”钟扬的学术成果300余项,早有资格坐在办公室里,“指挥手下一批人干活”。可钟扬就是“不通世故”,非要撑着多病的身子去高原采集种子,“既无经济效益,又无名无利”。
&&面对“好心提醒”,钟扬一笑,用两种植物这样解释:原始森林里生长的北美红杉,株高可达150米以上,可谓“成功者”。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成功,矮小如鼠麯雪兔子,竟能耐受干旱、狂风、贫瘠的土壤以及45℃的昼夜温差,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分布最高的植物,就是靠一群群不起眼的小草担任“先锋者”,前赴后继征服一块块不毛之地。
&&这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植物学家,这样深情解释:“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奔赴祖国和人类最需要的地方,这就是生长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山植物给我的人生启示。”
&&名,钟扬看不到眼里,利,就更与他无缘。
&&他花29元在拉萨地摊上买的牛仔裤,臀部破了两个巴掌大的洞,自己找一块蓝布补起来,补丁又磨破了还不舍得扔。这样的“破衣服”,钟扬衣柜里还整整齐齐叠着很多件。几十元钱的帽子,一晒就褪色,学生嫌丢人,“在我们西藏,只有赶毛驴的人才戴这样的帽子”,帮他扔了,钟老师却捡回来一直戴着。
&&他的院长办公室里,座椅扶手磨秃了皮,材料边边角角的空白被剪下来当记事贴,桌子一角,堆放着档次不一、来自大宾馆小旅店的卷纸、一次性牙刷,水面高低不齐的矿泉水……他的妻子,同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至今还穿着30年前做的外套。他最心爱的儿子,在内地西藏班寄宿,一个月给100元零花钱,孩子每个月取到钱,还古道热肠地请藏族小伙伴吃凉皮改善生活。
&&“这个上海来的大教授,怎么这样抠!”初相识,西藏学生“大跌眼镜”。可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这个连宾馆里用剩的一点点肥皂头都要拿塑料袋装走的钟老师,一资助西藏老师和学生就是几十万元!为让藏族学生开拓视野,他私人出资发起了“西藏大学学生走出雪域看内地”活动,组织80多个藏大学生赴上海学习;只要是藏大老师申报国家级项目,无论成功与否,他都补助2000元……
&&日常科研开销让人发愁,钟扬总是爽朗得拍胸脯:把发票给我!大家都以为他神通广大,可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他的办公室里,有满满两抽屉没报销的发票。
&&妻子张晓艳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钟扬两度出国进修、做访问学者。回国时,他把在国外送报纸、端盘子省下来的生活费都买了计算机,准备捐给单位。过海关时,工作人员怎么都不相信,“个人回国都带彩电冰箱,哪有人买这种‘大件’捐给公家?”
&&研究植物一辈子,万千植物中,钟扬最爱高原植物,它们在艰苦环境中深深扎根,顽强绽放……他曾深情写下这样的诗句: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
&&“我愿为党的革命事业奋斗终身,愿接受党的一切考验。”钟扬入党申请书上的话,字字铿锵。这是高原植物的品格,也是钟扬,这个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
&&先生之风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
&&“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钟扬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全心浇灌就会开出希望之花。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
&&凌晨5点多,爬起来给学生做早饭的,是钟老师;爬坡过坎,以身涉险为学生探路的,是钟老师;高原上,上气不接下气陪着困乏司机聊天的,是钟老师……从小,钟扬抱怨当老师的父母,关爱学生比管自己多。如今,他撇下一双心爱的儿子,陪学生的时间远超陪伴自己的孩子。
&&2003年,钟扬担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2012年,担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在任期间,他尽心竭力,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创建了“问题驱动式”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新模式,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不能因为一颗种子长得不好看,就说他没用了是吧!”钟扬的笑声依然回荡在人们耳边。他有着植物学家的独到眼光,底子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想办退学的“老大难”、患有肌无力无法野外工作的学生……钟扬经过“选苗”,照收不误。他用心浇灌、培育,一个个学生竞相开出希望之花,成长为有用之才。
&&2017年毕业典礼上,博士生德吉偷偷把哈达藏在袖子里,献给了敬爱的钟老师,这是藏族人心中的最高礼节。当钟老师用藏语向全场介绍她的名字时,德吉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
&&知情人都知道,到西藏后,钟老师在复旦招收的研究生越来越少,在藏大招收的研究生越来越多。“在西藏培养一个学生很慢,可培养出来的学生吃苦耐劳,愿意去做这种高劳动强度、低回报的种子收集和研究工作。”钟扬自豪地说,“我的5个西藏博士,至少有4个毕业后扎根西藏。”
&&穿藏袍,吃藏食,学藏语,连长相也越来越接近藏族同胞的钟老师,把小儿子送进了上海的西藏学校。这个黄浦江边长大的15岁男孩,说的不是“沪牌普通话”,而是一口地道的“西藏普通话”。“他喝酥油茶吃糌粑,跟我们藏族娃娃一样!”藏族朋友们很爱这个孩子,这也是钟老师的“种子”啊!
&&2016年的一个夜晚,西藏拉萨。钟扬像往常一样吞下一把降血压、降血脂、扩血管的药物,打开电脑。“我自愿申请转入中组部第八批援藏工作组……”他不假思索,郑重写道。第六批、第七批、第八批,这已经是钟扬第三次申请援藏了。
&&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再后来,他想把西藏大学的“造血机制”建起来,打造最好的平台,把学科带到新高度。
&&“不拿到博士学位授予权,我就不离开西藏大学!”来西藏大学第一天,全体大会上,钟扬对全校师生拍了胸脯。那时的藏大,连硕士点都没有。16年艰苦磨砺,钟扬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申请到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理学博士点,为藏族培养了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空白,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2017年,西藏自己的种质资源库也建立起来了,负责人正是钟扬的第一个藏族博士扎西次仁。畅快啊!钟扬春风满面,逢人就说:“来西藏吧,我做东!”
&&“西藏大学的第一批人才队伍已经建起来了,能不去吗?”面对钟扬的第三次援藏,妻子明知劝阻无望,但还是想试试。“现在是藏大的关键时期,就像人爬到半山腰,容易滑下来。”钟扬沉默了,他深知,妻子十几年来独自撑着这个家,照顾一双幼子,侍奉4位父母,从不让自己分心。这一次,是妻子实在担忧自己的身体。“我想带出一批博士生团队,打造一种高端人才培养的援藏新模式。百年后我肯定不在了,但学生们还在。”听到这儿,妻子流着泪,默默点了点头。
&&如今,钟扬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已遍布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西部省份,不少已成长为科研带头人。
&&事实上,钟扬的视野从没离开过下一代。“科学知识、精神和思维要从小培养,现在让孩子们多一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多出几个科学家。”
&&谁能想到,一个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的大教授,每个月却坚持抽出两天去中小学开科普课。多年来,钟扬以巨大热情投入科普教育中,参与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建设,承担了自然博物馆500块中英文图文的编写工作,出版了3本科普著作和6本科普译著,每年主讲30场科普讲座。钟扬,是有口皆碑的明星科普专家。
&&高原永生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
&&9月9日,钟扬双胞胎儿子——钟云杉、钟云实的生日。云杉、云实,一个裸子植物,一个被子植物,是这个植物学家父亲给儿子人生中的第一个礼物。
&&“今天你们满15岁了,按照我和爸爸的约定,以后有事找爸爸!”给儿子过生日、吹蜡烛,妻子张晓艳脸上闪耀着喜悦和“如释重负”。这个家,钟扬总是聚少离多,一次、两次,儿子上幼儿园时就知道愤愤地跟妈妈“告状”:“爸爸不靠谱!”
&&张晓艳心中一直有个很大的遗憾,家里那张“全家福”已是12年前的了。一年前,在儿子多次恳求下,钟扬终于答应挤出时间陪全家一起去旅游,多拍点“全家福”,可临出发,他又因工作缺席了。
&&国家的项目,精益求精;西藏的学生,事无巨细;繁杂的工作,事必躬亲……钟扬无数次想了又想,都心有歉疚地拉着妻子的手说:“孩子们15岁之前,你管;15岁之后,我管!”
&&钟扬是独子,80多岁的父母独居武汉,想见儿子一面,简直难上加难。盼哪,盼哪,终于盼到儿子来武汉开会,“我给孙子准备了东西,你来家里拿!”老母亲为了让儿子回家,找了个“借口”。
&&“行,几点几分,您把东西放在门口,我拿了就走。”钟扬匆匆回复。“想见他一面这么难哪!”老母亲打电话给儿媳抱怨:“有时候在门口一站,连屋子都不进。有时候干脆让学生来。我们就当为国家生了个儿子!”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母亲实在无法,用了上世纪的原始手段——写信。
&&“扬子,再不能去拼命了,人的身体是肉长的,是铁打的,也要磨损。我和爸的意见就是,今后西藏那边都不要去了,你要下定决心不能再去了……想到你的身体,我就急,不能为你去做点什么,写信也不能多写了,头晕眼糊。太啰嗦了,耐心一点看完。”
&&尽管抱怨,可家里每个人都知道,钟扬是全家的精神支柱。有他在,妻子就可以“大事你安排,我负责配合”,父母就能“谢谢你的孝心,我们吃了保健品很有用”,儿子就有“安全而温暖的靠山”。
&&钟扬最终没能等来又一个10年。日凌晨5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乍闻噩耗,妻子正准备出门上班。天塌了,当听说是车祸,张晓艳讷讷地拿着电话,“这个概率太大了。”整日奔波在外的丈夫,经常以身涉险的丈夫,长期睡眠不足的丈夫……天天担心,天天担心,这个担心终究还是发生了。
&&生怕父母受刺激,张晓艳托人把老家的网线拔掉,在上海滂沱的大雨中,带着儿子直奔机场。
&&“妈妈,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要去银川?”面对儿子的疑问,张晓艳无言以对。然而路上,孩子还是从铺天盖地的媒体上得知事实,“父亲,你敢走啊,我还没长大呢……”懂事的孩子不敢刺激妈妈,哭着在QQ空间里写道。
&&千瞒万瞒,一条老友“二老节哀”的短信,还是让老两口瞬间坠入冰窟。白发人送黑发人啊!80多岁的老父亲一下子仰倒在沙发上,嚎啕大哭。老母亲强忍着收拾行李,去银川,去银川看看儿子去啊!
&&“钟扬啊!你说话不算数,你说孩子15岁以后你管啊……”车祸现场,张晓艳瘫倒在地。她不敢相信,煤气中毒、脑溢血挺过来了,高原反应和野外涉险挺过来了,这么平坦、这么宽敞的一段柏油马路,怎么就出事了呢?
&&钟扬坐在疾驰的汽车上,在猝不及防中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在生命最后一瞬间,他在想什么?他在牵挂谁?
&&银川殡仪馆,700多个花圈,淹没了广场和纪念大厅。祖国各地的亲朋好友来了,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来了。钟扬的第一位藏族博士扎西次仁,握住钟扬父亲的手说不出话来,抱歉,他想说抱歉,钟老师是为了我们,很少顾及家里。“扎西啊,钟扬以后再也不能帮你们做事情了。”老爷子哆嗦着嘴唇开口,竟这样说。
&&“钟老师,您不听话啊!我们天天嘱咐您别再跑了,您不听啊……”
&&“钟老师,您那么大的个子,怎么躺在了那么小的水晶棺里。”
&&“钟老师,您说等您回来,给院系党支部上党课,学习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
&&“钟老师,一路走好,我是西藏大学的学生,您撒在高原上的种子,我们负责让它发芽。”
&&“父亲,你终于可以休息了。可是,要问问题时,我找谁呢?”
&&当人们把车祸赔偿金拿给钟扬家人,老父亲坚决不肯收。他流着眼泪,用很重的湖南口音说:“这些钱是我儿子用生命换来的,我不能收。”最终,一家人决定,把钟扬138万元的车祸赔偿金和利息全部捐出来,发起成立“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用于支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工作。“这是我们家人能为钟扬未竟事业做的一点事,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张晓艳泣不成声。
&&现在已是西藏大学副教授的德吉,一直想给钟老师做一身藏袍,“钟老师特别像我们藏族汉子,他已经答应了,可我再没机会了……”总爱请钟老师开导自己的硕士研究生边珍,不知道偷偷给老师发了多少条微信,她总盼望这是一场梦,“我没事啊!”那样爽朗的笑声,还会响彻耳边。而在上海海岸线,茁壮的红树林幼苗已繁衍出第三代,也许有一天会成长为上海新的生态名片,这是钟扬送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钟扬的骨灰被他的学生庄严地撒入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江水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他的离去……奔腾不息的浪花会将他的骨灰送到青藏高原的每个角落,成为祖国山河肌理的一部分,而他,永远也不会与这片深爱的土地分离。
钟扬那带着湖南味的普通话依然回荡耳边:“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来源:人民日报)
李泉新先进事迹
李泉新,男,汉族,江西丰城人,1958年2月出生,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第三巡视组原组长。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8岁。李泉新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纪检监察和巡视战线工作27年,始终秉持“没有不能揭的黑、没有不敢碰的恶”,与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他坚持原则、执纪如铁,发现问题线索严查到底,面对威胁恐吓毫不畏惧,忠诚履行纪检监察干部和巡视干部的神圣职责。他勤于钻研、善作善成,每打一仗都及时总结,不断改进巡视工作方法。他模范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谈话提醒,为多名党员领导干部澄清问题。他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坚守自身干净的行为底线,任何时候都不开特权口子,树立了纪检监察干部和巡视干部的好形象。【先进事迹简介】
想到你,总有清泉流淌心间
报纸,像平常一样放在办公桌的右上角,时间却停留在2016年3月。
&&翻开报纸内页,几行字遒劲有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似是随手练字留下的。
&&写下这些字的,是已故江西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李泉新。
&&58岁,因病而逝。他留下了什么?他让同事、朋友、亲人们都记住些什么呢?
&&巡视组的“老大姐”钟杰兰,怎么也忘不了和他最后一次电话,那一头听他笑着说:“我希望还能回去跟你们一起战斗。”
&&6月2日,南昌城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大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积水及膝,汽车齐齐熄火在路中间。从九江、萍乡、寻乌……曾与他共事的同事们连夜赶来,脱了鞋子、挽起裤腿往前走,只为见组长最后一面。
&&钟杰兰赶到的时候遗体告别已经结束了。在后厅,她见到了李泉新最后一面。回想起3月底最后一次通话,一时就泪眼模糊了。那是李泉新将进行肝移植手术前,第三巡视组里年长的“老大姐”钟杰兰代表大家给组长李泉新打了一个电话,他笑着说“我希望还能回去跟你们一起战斗。”
&&巡视工作一线,虽不见炮火硝烟,却丝毫不输战场,方方面面的压力和阻力暗藏。
&&组员唐志勇说,李泉新就是大家心中的“指挥员”。只是这一次,大伙儿再没能等到他们的组长回来,回到他为之倾尽心力的巡视战线。
&&唐志勇念念不忘这样一个画面:2015年巡视江西省建材集团,因为办公条件简陋,一张大桌子上堆满了材料。一天深夜巡视归来,他推开门,看到李泉新半伏在桌上分析材料,像极了前线指挥打仗。
&&2015年3月,李泉新率组进驻南昌市西湖区不久,便收到许多反映该区某镇镇、村干部私吞村民征地款的举报。李泉新了解到,问题久积未决,主要是背后涉及权钱交易、准黑恶势力干预等重重黑幕。巡视组把初步掌握的线索移交当地纪检监察机关,本希望快查快结,而巡视组和办案人员却接连收到明目张胆的威胁短信“你什么来头我知道,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适可而止,以免祸及家人。”
&&李泉新意识到这块硬骨头必须啃下来,他告诉大家“没有不能揭的黑,没有不敢碰的恶。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坚决完成省委交给的重任。”
&&半个月后案件有了结果,涉嫌违纪违法的3名负责人被移送司法机关,镇里的百姓上街放起鞭炮,打出“感谢政府,感谢中国共产党”的横幅。
&&在实践中,李泉新总结出一套“泉新工作法”,“捅天花板”“挖老矿”等秘诀在省委各巡视组中得到推广。第三巡视组更因工作成效显著成为省委巡视工作的“尖兵队”,2014年至今年4月,完成8轮巡视任务,先后巡视26个单位,发现问题线索934个。
&&组员葛春瑜说,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日子,辛苦并快乐着。
&&“曾听李泉新背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连标点也不落下。”回想与他共事的一年半,青年干部漆世红叹道:“他完全符合我心中对老党员的想象,像座灯塔。”
&&在一次与同事的闲聊中,李泉新感慨“如果腐败继续蔓延,将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依靠谁?”他常说,“我们手握巡视利剑,必须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李泉新常赞赏诗文里的忠勇,而他自己的忠诚和担当,也变成了这个时代的清流。
&&“我再算一遍,党费决不能少交。”这是2014年漆世红第一次帮他算党费时的对话。“他生怕我算错了、交少了,末了拿着文件和工资条按着计算器认认真真又核对了一遍。”
&&巡视工作千头万绪,但每月他都不忘按时向组织缴纳自己的党费。交完后,会把党费证要过来亲手保管,用一个塑料袋装在自己内衣口袋里。
&&巡视组的许多年轻人回忆起李泉新,都说他是永恒的“黑白色系”。
&&——深色的裤子是几十块一条的警裤,日常白衬衣洗得干净就行,丝毫不讲究档次。拎着人大开会发的材料袋乐呵呵当“公文包”,常年喝水的杯子是大号罐头玻璃瓶。
&&他总说,我们做巡视工作经常与基层干部打交道,穿名牌、拎名包会与群众拉开距离,很难打成一片。
&&巡视组里的年轻人对李泉新的另一个印象,也出奇的一致:才情满怀。
&&1976年到1978年在部队的时光,李泉新每天坚持读报、听广播,硬是靠着自学在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大学生。在他工作了27年的江西省纪委乃至全国纪检和巡视系统,“北大才子”的美誉广为流传。
&&“他喜欢看书,也喜欢给大家讲。由于记忆力好,过目不忘,讲到兴起时就能大段背诵原文,或是把经典名句随手写下来。”李思远说,他从不是板着脸的领导,更像令人尊敬的兄长。
&&“他能大段背诵毛泽东选集中的经典篇目,可以把诗经中的生僻字句解释得清清楚楚,还经常眉飞色舞给我们讲开国将帅的故事。”漆世红说起这些,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学而信,信而行。在曾经巡视过的江西省水利厅,纪检组长吴信根这样评价“他对党的忠诚不是盲从,而是源于文化的支撑,是建立在‘真理解’基础上的‘真信仰’。”
&&“他其实特别恋家”,巡视组副组长熊桂生提起一件小事让人莞尔一笑:“我从老家给他带来几个莲蓬尝鲜,他不舍得吃,说要留着回家给孙子。”
&&不经意间,李泉新已经深深感染了身边人。而与他最近的亲人,更多感受的是他的“严爱”。
&&侄子徐华辉回忆起李泉新说,家里有亲戚托他打招呼、谋好处,无一不被拒绝,只一句话“你们想做什么都可以,但要通过自己努力”。
&&在家里唯一享有“特权”的是他的小孙子。
&&走进李泉新的家,墙上满是童趣的涂鸦,墙边箱子里堆着他买给孩子的各式玩具。几幅照片记录下他和小孙子在一起的画面,从孩子幼年时李泉新用背包把他抱在胸前;到蹒跚学步时,他在沙发边和孙子一起玩耍……一张张留下的是一个爷爷慈祥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熊桂生记得,巡视间隙李泉新会在嘴上挂着小孙子,出差久了更是“想得很”。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要不出差,他总是回家抢着做饭;很少参加应酬,尽可能回家吃饭。
&&李泉新说,闲暇时光跟家人待在一起是一种享受。
&&抢救室的医生也没忘记这位虚弱的病人,他执意“自愿承担一切风险和不良后果”而要求:“明天我一定要出院。”
&&3月12日晚,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抢救室收治了一名急诊转来的急性肺炎病人。医护人员在紧急安排吸氧、输液,却听到病人虚弱的声音:“大夫,明天我一定要出院。”
&&这名病人就是李泉新,他执意签下“自愿承担一切风险和不良后果”的“承诺书”,连夜带着药物坐了5个小时长途车奔赴赣州。这轮省委巡视刚刚开始,李泉新放心不下,按计划第二天要召开碰头会布置工作。
&&组员们记得,赶到时的李泉新面色铁青、双手滚烫,接连三天他一边输液一边听汇报、调阅材料、分配任务,几乎日日忙到凌晨。在领导和家人的一再催促下,他才同意返回南昌做进一步检查。离开赣州上车前,他还不忘交代,要在此次被巡视的江西理工大学校园电子屏上滚动巡视进驻的消息。
&&而这一别,竟成了他与许多同事的最后一面。5月31日,58岁的李泉新在南昌因病逝世。医治他的大夫轻声告诉家人,因平日疲劳过度,他的很多器官基本丧失了储备功能。
&&“一泓清泉润真情,半弯新月照英魂。”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有人送来一副挽联。“本色干部”李泉新的名字,浸润着赣鄱大地,也流淌在每一条巡视工作战线上。
6月7日,亲人送李泉新回丰城老家安葬。沿途十几里的乡亲们自发依乡俗点起礼花,他们用最高的礼遇迎接这位“好干部”——回家。
(来源:新华社)
许帅先进事迹
许帅,男,汉族,河北磁县人,1979年11月出生,2002年9月参加工作,200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原站长。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36岁。许帅同志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人生追求,放弃原本稳定的机关工作,主动向组织请缨到救助管理站工作。他把共产党人的大爱情怀无私奉献给困难群众,劝导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来站接受救助,在全国率先设立医疗安置区,关爱帮助聋哑流浪儿童重返校园,想方设法为受助人员寻亲,3年累计救助1.5万余人次。他视事业重于生命,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即使身患癌症,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拼命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去世后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完成“救助生涯的最后一站”,用生命诠释了“为民甘做孺子牛”的精神。【先进事迹简介】
追求“生命宽度”的党员
37岁的河南安阳市救助站站长许帅,为救助流浪乞讨者鞠躬尽瘁。患重病后,他以坚强、乐观的心态边化疗边工作,他的信念和毅力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逝世后,他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用实际行动来追求“生命的宽度”。
&&许帅2008年担任安阳市救助站副站长,2013年通过竞聘担任站长。深感责任重大的他,经常吃住都在救助站。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和不规律生活,2014年9月,许帅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无法查明病因的情况下,同年11月,许帅被转入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胃癌四期,生命大约还有3到6个月。
&&突然袭来的病魔,并没有打垮这名年轻民政干部的意志,反而更加激发起他时不我待的工作热情。面对病魔,他毅然放弃北京优越的医疗条件,坚持回安阳,边化疗边工作。
&&“为了让他留在北京,我整整劝了一上午,我们爷儿俩为此吵得很凶。最后帅帅说,‘爸爸,我知道你爱我,但是我看着救助站一步一步成长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也很爱它,我放不下’。”父亲许宏刚哽咽地说。
&&回到安阳,许帅只能通过化疗抑制病情。化疗的副作用会使头发脱落,于是他就在化疗前去理发店理成了光头,还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光头自拍照,写着“第一天光头上班,心情好,蒸蒸日上”,还加了一个笑脸。
&&“剃了光头,身上挂着导流袋,有时连坐也坐不下,只能站着。”回忆起一年多来带病坚持工作的许帅,同事杨瑞红眼眶马上就红了,“由于腹腔大量积液,最严重时,每天要排出10余斤液体,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2015年7月,许帅病情出现反复,手脚崩裂、溃烂。即便如此,8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得知许多在天津港的务工人员需要返乡或临时安置,他主动与天津方面联系,安排对接工作。
&&“许帅是一个不听话的病人,在他住院期间,经常一治疗完就不见人影,我后来才知道,他是去上班了。”安阳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俊生说,“但也正是他的这股乐观和坚强,让他打破了身体的极限。本来只有3到6个月的寿命,他最终延续到了一年零十个月,可以称得上奇迹了。”
&&罹患重病后,身边的人都劝他放弃工作。许帅却说:“死亡并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这是我能救助别人的最后一站了。”2015年7月,病情反复后,许帅向有关机构申请了遗体和器官捐献,将自己的所有奉献给了社会。
&&日晚,许帅从昏迷中醒来,挂在他嘴边的只有两个心愿,一是要为智障人员安置区安装一个避雨阳光棚,让他们下雨天也能有个活动场所;二是“如果有什么不幸,请把我的骨灰埋在救助站的大树下,我要和救助站在一起,看着他长大”。
&&许帅患病住院后,一些不断来探望的安阳市民还揭开了这名基层民政干部的另一面。由于反扒的特殊性,安阳市“反扒联盟”成员身份被严格保密,直到许帅住院,“反扒联盟”的管理员老贾来看他,大家才知道他的这一身份。
许帅的心脏在日凌晨停止了跳动。当天上午,他的眼角膜成功捐献,9月2日移植给了一名17岁男孩。9月5日,另一个眼角膜移植给了一名39岁的女性。他的遗体由郑州红十字会委托的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接收,之后会用于医学研究、日常教学和临床等。
(来源:新华社)
姜仕坤先进事迹
姜仕坤,男,苗族,贵州册亨人,1969年12月出生,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晴隆县委原书记。日在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年仅46岁。姜仕坤同志长期在贫困偏远山区工作,始终把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体现在脱贫攻坚的使命担当中。在晴隆县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他以坚忍不拔的劲头,探索出经济、生态、扶贫三效同步精准脱贫的“晴隆模式”。他把群众疾苦挂在心上,足迹遍布晴隆县所有乡镇、村居,和老百姓细算经济账、共谋脱贫策,发动群众种草养羊,发展山地特色经济,被群众称为“农民书记”、“算账书记”。他严于律己,生活简朴,从不利用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从不干涉建设工程招投标等经济活动,以自身勤政清廉之气感染着身边人。【先进事迹简介】
大爱柔情动天地
勤恳,朴实,随和,没架子……这是姜仕坤在旁人眼里的样子,其实他还是一位好父亲、一位好儿子、一位好丈夫。他为人清廉,如江水一般清澈;他性格坚毅,如大山一般沉稳;他心中有爱,亦如阳光一般温暖。
&&“晴隆很穷,用钱的地方很多,不节省不行。我是书记,就是表率”
&&高高的个子,略微驼背,一年就两套衣服,天热总是白色短袖衬衣,冷时就多穿一件夹克,背着一个发黄的帆布包,脚踏一双早已褪色泛白的运动鞋,这就是姜仕坤——一位县委书记平日的样子。
&&姜仕坤的“抠”也是出了名。驾驶员小朱对姜仕坤的节俭最熟悉不过,有时去外地出差,小朱实在累了,想跟姜仕坤一起吃点好的。姜仕坤笑着说,“咱们还是搞碗粉算了,省事省时间,还得赶回去开会。”
&&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县委书记,姜仕坤始终不忘本,对公家的钱更是能省一分是一分。有一回,姜仕坤到贵阳出差,从省政府出来,附近有180元一晚的宾馆,姜仕坤摇摇头,绕到城南找了个100元的招待所住了一晚。姜仕坤曾说:“晴隆很穷,用钱的地方很多,不节省不行。我是书记,就是表率!”
&&这种表率,是作风清正的表率,是廉洁奉公的表率。直到去世之前,姜仕坤一家刚把车贷还清,而房贷还款还在继续。他常对干部说,“你为老百姓做事,不仅要把事做好,还要自己干净。”
&&姜仕坤任职晴隆的6年间,在隔壁兴义市工作的弟弟姜仕学只因公来过晴隆两次;并非不想来看哥哥,说到此,姜仕学眼泪止不住地顺着脸颊往下流:“其实我们兄弟心照不宣,是他给我提过醒,不能因为他当县长了,我去利用他的权力办事。”
&&在很多人眼里,姜仕坤是严以律己、严以用权、严以修身的典范,他骨子里始终散发着一股清正之气,时刻感染着身边人,正己亦正人。
&&“我们承认落后,但不能甘于落后”
&&外表平和的姜仕坤,内心里坚毅执着,认准了的事情,迎难而上,从不屈服。
&&当姜仕坤提出晴隆县要发展旅游业时,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这里都是穷山沟沟,哪有搞旅游的资源?”然而,晴隆的旅游业就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图,画出了令人向往的美丽画卷。“我们承认落后,但不能甘于落后。”姜仕坤常这样说。
&&为了筹措拍摄电视剧《二十四道拐》的资金,他四处去招商引资;为了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他与当地干部一起做规划;为了让景区建设顺利推进,他瘸着腿跟干部一起爬到山上协调推进工程进度。
&&去年“十一”期间,当姜仕坤来到二十四道拐现场,看到私家车将路都占满了,他激动地对分管旅游的副县长付明勇说:“明勇啊,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希望,以后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一条路,我们要继续把这件事做好!”
&&脱贫攻坚,横亘在姜仕坤面前的,不止是晴隆现实的困境,也有身体上的病痛。然而,他始终如一地拼着、扛着。有时痛风发作,姜仕坤整宿睡不着觉。一次,姜仕坤在北京参加项目申报,半夜痛风发作,因不忍夜里睡不着浪费时间,知道晴隆海权肉业的负责人也在北京,就打电话把他请到宾馆,聊起养羊,一聊又是一个整夜。
&&多年的拼命工作使姜仕坤积劳成疾。“到后来,姜书记的眼睛都没神了,疲劳到极限。有一次开会,因为心脏供血不足,他在现场捶胸口,但坚持开会。现在想起来,我们感觉很自责,书记都病成这样,还……”姜仕坤的同事说到这儿哽咽起来。
&&4月10日中午,姜仕坤回到家里吃饭,捂着胸口就是咽不下去,一小碗饭吃了两个多小时。看着丈夫强忍痛苦的表情,心急如焚的王作艳一个劲儿劝他去检查身体。但他还是硬挺着,吃完饭就去了州政府。下午4点多赶去机场,前往广州出差。王作艳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恒,两天后,等来一个天大的噩耗……
&&“父亲每晚这个时候都会打来一个电话,或长或短,从不间断”
&&虽因工作忙碌,姜仕坤在家的时间不多,但他总能给家里带来温暖。
&&在女儿田姗灵的记忆里,父亲每年都会带着一家人回册亨老家。“他对农村、农民充满感情,”她说,“每次一到爷爷奶奶家,父亲挽起裤脚就下地帮忙干活。”
&&从农村走出来的姜仕坤,直到县委书记任上,父母一直住在老家册亨乡下的老瓦房里,煮饭用的还是土煤火。姜仕坤工作忙碌,但他始终牵挂着父母,想办法尽孝。
&&有一次,姜仕坤问母亲: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母亲开玩笑说没坐过飞机,想坐一次试试。为了圆母亲的心愿,姜仕坤带着老母亲从兴义坐大巴车去贵阳,可在路上,母亲晕车厉害,不停地呕吐,姜仕坤心里十分自责;自家买了车后,每次母亲坐车,姜仕坤都会先把座位调到母亲舒适的状态,风再大,也会开一点窗户。
&&铁汉亦有柔情。姜仕坤很“恋家”,总说家里的饭菜最香,即使是剩饭,吃起来也津津有味。王作艳说,丈夫无论再忙再累,都是一个人默默承担,但只要有时间就尽量陪伴家人。
&&2011年,王作艳因阑尾炎住院,时任安龙县副县长的姜仕坤因为工作忙,只能中午来病房陪伴妻子,累了就躺在行军床上休息一会,连旁边的人都忍不住说:“听说你是县长,我看你太累了。”
&&最让姜仕坤放心不下的,是女儿田姗灵。田姗灵收拾父亲遗物的那天晚上,姜仕坤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闹钟,22:50。这是她中学时代下晚自习回到寝室的时间!初中开始,田姗灵便寄宿学校,“父亲每晚这个时候都会打来一个电话,或长或短,从不间断,至今已6年。”
在女儿心里,自己有一个很令人骄傲的父亲。“爸爸虽然很忙,但总尽量抽时间陪我。他常劝我多读书,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还经常推荐好书给我读。”田姗灵说到这时泪如雨下……
(来源:人民日报)
张进先进事迹
张进,男,汉族,重庆巴南人,1965年4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原副总经理,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总经理。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1岁。张进同志忠于党的事业,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毕生心血倾注在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型领军企业上。他敢闯敢拼,12年间带领一个濒临破产的军工企业,发展成为具有7大产业群的科技集团。他意志如钢,面对艰难繁重的生产、演练任务,曾连续64天吃住在车间,是出了名的“铁汉”。他锐意改革,带领企业完成引进新技术、拓展产品线、开展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任务。他廉洁奉公,主动向党委递交个人廉政承诺,在公司推行“阳光分配”。他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精神永远留在国企职工群众心中。【先进事迹简介】
国企“铁汉”
——追记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原副总经理张进
在中船重工,在重庆船舶,“铁汉”张进是个传奇。
&&照片上的张进,可谓其貌不扬:黝黑的皮肤,瘦削的脸庞,细长的眉眼,不苟言笑时透出一股倔强劲儿;传说中的张进,语不惊人死不休:“不按时完成任务我就跳楼”“成绩归零、二次创业”;工作中的张进,意志如钢似铁,为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可以不眠不休,不管不顾……
&&别人觉得是天方夜谭,他却说到做到:12年间,一个濒临破产、产品单一的军工企业,摇身一变成为具有七大产业群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科技集团,营业收入增长12倍、利润总额增长20多倍、职工收入增长5倍。
&&“一个军工仪表加工企业,从工厂到公司再到集团,张进用命带着大家拼出了一个新前卫,他是前卫的儿子、前卫的福气。”杨国才说。这位65岁的退休老人、30年前的生产科主任、张进入厂时的师傅,见证了张进在前卫科技集团成长、奋斗的30年。
&&今年6月26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属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原副总经理,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总经理张进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2岁。然而,关于他的“铁汉”传说依然在流传,在巴山蜀水中回荡,激励着生者继续如他般激昂奋进,不断书写新的国企传奇。
&&“忠诚国企,搞国企要强烈自信”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忠诚国企是张进的理念,相信国企是张进的个性,做强国企是张进的追求。
&&1987年7月,刚刚从镇江船舶工程学院毕业的张进分配到了国营前卫仪表厂。这家建立于1966年的军工厂当时地处市郊一个狭窄的山沟中,厂房破旧,基础很差。
&&“张进进厂时,前卫正处于低潮期,企业到1992年已累计亏损超过700万元,处于破产边缘。”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四光与张进同年进厂,他回忆,“连年亏损使得人才流失严重,和张进同年入厂的26个大学生,陆陆续续走了23个。”
&&然而,张进却始终没有萌生离职的念头。更让黄四光吃惊的是,原本分到计划科坐办公室的张进,竟然说他想去车间上班!“一开始就在办公室上班总觉得像在纸上谈兵一样,我认为,要了解工厂情况,首先就得从基层做起。”
&&第二天,张进果真直接去找了领导。当天下午,他就被调到了当时设备落后、条件艰苦的燃气表装配车间。从此,张进天天都泡在车间。没多久,从原材料、模具到生产工艺的全过程,他都烂熟于心。
&&从那一天起,张进把自己的一辈子完全交给了前卫厂。张进大学室友、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林俏说:“张进心中有一团火,对国企有超乎常人的信心,忠于党和搞好国企有等号关系,始终带着虔诚的使命感投入企业。”
&&“给我三年时间,打造一个新前卫”
&&知死不辟,勇也。
&&张进最爱看的电视剧是《亮剑》,给员工讲最多的是李云龙的故事。人们说他就是国企里敢拼敢闯的李云龙。
&&作为国企主要负责人,张进以勇者无惧的精神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是一个充满激情、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的勇士。他担任前卫厂厂长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办公会,就是研究讨论实施前卫厂整体搬迁。当时,重庆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主城区企业“退城进园”。张进认为这是个机会,因为老厂区面积有限,发展受到制约;而搬迁到工业园区后,可以得到比原先大一倍的厂区面积,置换土地后还会富余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企业生产设备。
&&然而,这笔今天看来非常划算的“买卖”,当时却在全厂职工中炸了锅。张进没有被阻力吓住。他与班子成员一面反复与重庆市政府沟通,争取好的政策支持,一面在厂里积极做工作,逐渐打消了职工的疑虑。退休职工穆庆华还清楚地记得,张进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放出豪言:“给我三年时间,咱们一起打造一个新前卫!”当时大家都半信半疑。等到2009年5月,看到工厂顺利完成了整体搬迁,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才纷纷惊叹:“张进真的实现了三年再造一个新前卫的‘神话’!”
&&有了新的工作环境,还要传播新思维、新观念。张进抓住前卫改制公司的契机,创办了前卫管理论坛和前卫管理学院,编写教材近百万字,并坚持利用周末时间从“头”开始给年轻干部和骨干职工集体“换脑”。在张进的带领下,前卫公司逐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三年时间,前卫厂的燃气表成为全国同行业的领导者、国家标准制定单位和中国名牌产品,并以年均上百万只的销量跃居世界第二。
&&“不按时完成任务,我就从楼上跳下去”
&&拼将一死酬知己,正令千秋仰义名。
&&在工作中,张进是个“拼命三郎”,处处以拼的精神报答组织厚爱和职工信任:一年之中大半时间在外跑市场,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同事劝他休息,他的回答是:“工作就是我最大的兴趣,工作也是我最大的放松。”
&&2005年,前卫厂突然接到某重点型号军品紧急订货专项任务,三年要完成500套产品的生产。而当时,前卫厂年生产能力仅有50套。驻厂军代表听说张进拍胸脯要拿下整个订单,认为不可行。“放心吧,不按时完成任务,我就从楼上跳下去!”在他的组织协调下,一项一项工作紧张有序开展起来,最终前卫仅用两年半时间,提前半年完成了专项工程任务,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
&&2015年8月,中船重工党组决定任命张进兼任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面对全新的领域,张进以饱满的热情和满腔的激情开始了对新课题的挑战。他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查阅大量资料、收集各方信息,深层次查找海装风电公司生产经营中的症结和滞点。通过加快生产经营节奏、跨部门组织协调、加强工程服务等措施,2015年,海装风电各项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以海装为龙头的风电产业集群占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工业总产值的11.1%,年度新增装机规模首次进入国内行业前五强。
&&为了完成演练任务,他曾连续64天吃住在车间,没睡过一个好觉;为了提高产能,他曾连续半个月蹲守车间,与车间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一起研究方案;为了按时完成返工任务,他带头钻进内径只有0.8米的包装箱里除锈……凭着这股子拼劲儿,前卫的军品订单越来越多。
&&“站在井冈山想天安门,敢想敢试才能赢在明天”
&&智者不惑,智不轻怨。
&&张进对发展壮大企业有一整套谋略,企业发展方向是什么、发展路径怎么走、市场怎么维护、队伍怎么凝聚,都再三谋划、成竹在胸。
&&刚刚接手前卫厂的时候,企业的生产内容非常单一,就是传统的军品加上民用燃气表。张进主动出击,把大量精力用在研究分析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上,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突破口,把打造军民融合的现代化企业作为主攻方向。
&&“在谋求产业发展方面,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智多星,特别善于把握机会。”重庆船舶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李程评价,“他形象地把制定战略比喻成站在井冈山想天安门的事儿,总说敢想敢试才能赢在明天。”
&&对民品产业,张进完全把前卫当作一个创业公司来做。他认为,创业贵在“创”。2015年1月,在张进领衔多轮谈判后,前卫克罗姆表业有限公司最终以1元钱的价格收购了德国埃尔斯特集团旗下的上海克罗姆公司,使得前卫集团不但占领了上海及华东燃气计量设备市场,还引入多项世界先进技术:2006年,他抓住海装风电公司成立契机,积极推动前卫参股该公司,并通过与国际风电控制系统实力最强的公司之一丹麦KK公司合资,成功打造了中国最具品质的风电控制系统;2011年,他发现深海井口装置和采油树在国内尚属空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组建了重庆前卫海洋石油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短时间内实现了陆上采油树的自主开发,填补了国内该行业空白……
&&“他不是站在今天想明天的事、明年的事,而是把未来三年乃至十年的图景都制定出来了,然后又对每一步具体的实施细节进行认真的过程控制,应该说把他的管理学专业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胡问鸣说,“张进敢闯敢拼、敢于担当,既能埋头拉车,又能抬头看路,对行业发展趋势有敏锐的判断,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企业家。”
&&“我辛苦点,2100个家庭就能过得舒服些”
&&仁者爱人,天下兼相爱则治。
&&张进始终没有忘记入党誓言,始终保持着一颗无私奉献、先人后己、为国为民的共产党人初心,对员工怀有深深地爱。张进曾对妈妈说:“最见不得员工下岗失业,我的背后是2100个家庭,我辛苦点,这些家庭就能过得舒服些。”
&&“张进对职工的困难从骨子里关心。”前卫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徐猛忘不了,张进知道他孩子在沙坪坝上学,离家较远,主动把自己父母在学校附近的房子免费借给他住;模具车间的工人们忘不了,在老厂区实施军工技改过程中,空调还没有完全安装到位,张进得知情况后,主动把自己办公室的空调拆下来装到了车间……
&&对待职工、对待他人,他温暖如火,对待自己却近乎苛刻。上任伊始,他就要求集团领导都不能公车私用,上下班交通工具自己解决。公司有汽油,为了避嫌,他特地买了一辆柴油车代步。他主动向党委递交个人廉政承诺,在公司推行“阳光分配”,让领导干部的收入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不参与本单位任何其他形式的分配。
&&2015年11月初,张进的妻子雷爽在上班时突然接到了丈夫的电话:“我想去一下医院,我咳嗽得好像站不起来了。”
&&肺癌晚期。发现太晚,已无力回天。“连续三年,每年我都至少为他预约三四次体检时间,可到了体检当天,他却总是因为事务繁忙不得不临时取消。”雷爽追悔莫及。
&&张进虽逝,精神长存。他把自己短暂的一生投入到了无限的事业中;他把一个勇担大任、善谋敢闯的“铁汉”形象树立在国企改革发展的新征途上;他把一个严于律己、甘于奉献的共产党员精神永远留在国企职工群众心中。张进的大学同学集体创作了一首诗歌《朋友别哭》,最能表达职工对张进的不舍——
&&兄弟,你去了哪儿
&&是去了遥远的西边
&&用钢铁的意志
&&铸造前卫坚强的防线
&&是去了大漠海天
&&把风电的巨塔
&&屹立在戈壁海边
&&还是去了你启航的旗舰
&&指点江山
&&把未圆的梦
&&一一实现
(来源:人民日报)
张超先进事迹
张超,男,汉族,湖南岳阳人,1986年8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200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原一级飞行员。日,张超同志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面对突发故障,全力挽救战机,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9岁。张超同志自觉把人生追求融入强军伟业,瞄准强敌对手,苦练精飞,先后飞过8型战机,3次成功处置重大空中险情,20多次执行战斗起飞任务,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飞出了中国海军的自信,捍卫了伟大祖国的尊严。他为人至诚至性,爱亲人、爱家庭,对战友满怀真诚,用高尚品行感染和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先进事迹简介】
“飞鲨”英雄&魂系海天
记者从海军相关部门获悉: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一级飞行员张超,4月27日在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突遇飞机故障,不幸殉职,年仅29岁。据悉,张超是为我国航母舰载机事业牺牲的第一位英烈。
&&当天,在连续完成两架次海上30米超低空飞行后,张超驾驶战机执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着陆后,已经接地滑跑的飞机突报“电传故障”,机头急速大幅上仰,瞬间离地。在飞机超过80度仰角情况下,张超被迫跳伞,坠地后受重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现场视频和飞参数据显示,从12时59分11.6秒发现故障到59分16秒跳伞,短短4.4秒时间里,张超竭尽全力推操纵杆,制止机头上扬。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部队长戴明盟说:“生死边缘,张超仍在试图挽救飞机。”
&&2015年3月,主动申请来到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之前,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首批驾驶歼—11B飞机飞临西沙永兴岛,是全团“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他改装二代机第一个放单飞,改装三代机比计划提前4个月完成,和战友们一道创造了海军三代机改装多项新纪录。
&&牺牲前,张超共飞过8种机型,多次执行重大演习演练任务,是海军超常规培养的舰载机飞行员之一,是中国军队年轻三代机飞行员中的佼佼者。他每个架次都在追求完美,每次升空都是自我超越。他心细如发,战机座舱内上百个飞行仪表和电门,总是“一摸准”“一口清”,每次飞行几百个操纵动作和程序记得丝毫不差,近百个空中特情处置方案倒背如流……
&&舰载战斗机飞行,被形容为“刀尖上的舞蹈”,是世界上风险最高的职业之一。统计表明,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是航天员的5倍、普通飞行员的20倍。日,戴明盟首次在辽宁舰航母上成功阻拦着舰;2013年5月,人民海军第一支舰载航空兵部队成立;2014年底,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完成舰上起降。
张超的牺牲,没有影响人民海军航母舰载机事业的前进步伐。6月16日,渤海湾畔,一架架歼—15飞机再次展翅海天间。据了解,与张超同批次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将在近段时间完成舰上起降。
(来源:人民日报)
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
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
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郑德荣,忠诚信奉和坚定实践马克思主义,将一生倾注于中共党史研究,将传播科学真理的使命践行到生命最后一刻。
郑德荣生前在东北师范大学任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是国内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第一部专著;他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再版5次、发行量超过百万册。
郑德荣一生治学严谨。党的十九大后,年过九旬的郑德荣又展开一系列新课题的研究。
今年5月3日,郑德荣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2岁。为师为学60多年来,他出版了40部专著,发表了260多篇学术论文,先后培养了49名博士研究生。【先进事迹简介】
生命&为信仰燃烧——追记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郑德荣
92岁的郑德荣走了。
他的一生历经时代变幻,阅尽千帆;
他的一生又极其简单而纯粹,一辈子专注于坚守心中信仰。
他是我国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终身)教授。
1986年,年满60岁的郑德荣从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领导岗位退下来,他激情满怀地“规划”了自己的未来:“要培养10个博士生,出10部专著。”
宏愿一出,语惊四座,也有人说:“怎么可能?”
32年过去,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郑德荣超额完成: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此外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
是怎样强大的动力和能量,让一个耄耋老人有如此作为?
坚守信仰——
&&“我一定站在真理这一边”
&&1926年,郑德荣出生于吉林延吉,在外敌入侵、战乱四起的年代,他深刻体会到亡国奴的耻辱和痛苦。国家独立富强的强烈渴望,在少年郑德荣的心里熊熊燃烧。
&&1948年,还在读大学的郑德荣从国统区投奔到解放区,进入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二部学习,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1952年留校任教,与老一辈革命家成仿吾在一个教研室工作。1953年,郑德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给郑德荣上课的,都是延安来的大人物,“张如心校长给我们讲马列主义,理论上很有水平,公木(张松如)先生是个诗人,党的理论经他口语化一讲,既有真理性,又很吸引人,让我们明白了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党。”
&&“这些干部作风好,和群众都打成一片,穿的戴的都很朴素。”共产党人的作风,郑德荣打心底里服气:“所以从一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就坚信不疑,得出跟着共产党走这个结论了。”
&&随着如饥似渴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他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同,他看到了个人和国家的希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上世纪80年代,郑德荣借调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有条件到中央档案馆直接查阅大量第一手文献,这是他学术生涯的重大转机,更是一次党性的洗礼,看着那些珍贵的记录,“就像看到共产党员为信仰流下的热血、付出的生命。”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郑德荣就是如此。
&&“我越深入学习研究,越觉得中国共产党可亲、可爱、可尊重,越信赖它的光荣伟大,这种激情驱动着我学习和研究,不然也不能持续这么久。”他常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学生,“要求别人坚定理想信念,首先自己要坚定。首先要有理论自信,你自己都不信,还给别人讲,别人能信?”
&&日,长春市已进入天寒地冻的隆冬。这天,吉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学术年会在长春理工大学召开。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陈昊华看到,一位年长的学者一早就到了,安静地坐在前排。等到这位学者作大会主题报告时,他才知道,这竟是大名鼎鼎、年过九旬的郑德荣。
&&声如洪钟,激情澎湃,郑德荣作的《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报告立意高远,说理透彻,点燃了这位青年党员的心:“像郑老那样,多读一些原著,把学问做好,为信仰而努力。”
&&每逢中国共产党建党重大纪念活动等,郑德荣都著文参会,正面发声。不管工作有多繁忙,身体有多么不适,不管邀请单位大小,他从不拒绝,有求必应。
&&“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许多会议完全可以不参加,他开会宣讲、申报项目,就是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宣讲解读党的理论,这是他挚爱的事业和毕生的信仰。”郑德荣的学生、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刘世华说。
&&一次对话,她明白了郑德荣的动力源泉。
&&那次,她建议老师推掉一家基层单位的邀请:“最近这么累了就不要去了吧。”
&&“这正是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是我们党史工作者可以发挥作用的时候,怎么能推脱呢?”郑德荣的回答坚定、不容置疑。
&&这么多年来,郑德荣从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理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一些学生思想上产生了困惑。“要坚守信念,决不能在这个时候有所动摇。”郑德荣要么把学生找到家里来,要么打电话、写信,耐心从学理上讲解,在思想上引导。
&&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南京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刘喜发是郑德荣1991级博士生,那段日子让他记忆犹新,也受益终身:“老师那种对共产主义信念的追求和坚守,深深影响了我,使我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2009年,有一次郑德荣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在乘坐飞机时碰到一位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向他请教:“现在研究毛泽东思想还有用吗?”
&&话从理论工作者口中问出来,这让郑德荣深感忧虑。随后,他展开针对性的研究,撰写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等多篇文章和多部著作进行阐释和回应。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郑德荣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这块精神高地上,自然看得通透。
&&这些年,社会变化剧烈,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郑德荣清醒地看待各种社会问题,用理论武器予以解释。他常教导学生:“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阶段必须经历的过程,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
&&没人考核,没人“布置”,没人要求,走过花甲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郑德荣依旧笔耕不辍,跑遍大半个中国,只为坚守和传播心中那份信仰——
&&“信仰一旦树立了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我一定站在真理这一边!”
&&勇攀高峰——
&&“做学问不能墨守成规,要经国济世”
&&书桌上,一本厚厚的《习近平论治国理政》就在手边,书中不同颜色的笔记表明,他研究了不止一遍。旁边矮桌上,摞着一尺多高的牛皮纸信封,那是许多学术期刊寄来的样刊。
&&尽管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成名,但郑德荣不愿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他始终紧跟时代,鲜明的时代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怎么过金属探测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