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突破性进展的发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现代通信技术突破性进展的发展极大的影响着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补充资料:RP技术和基于RP技术的RT技术

摘要:介绍了快速荿形技术的原理和几种典型成形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基于快速成形技术的快速模具技术在模具制造业中的应用以及快速成形技术的现狀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快速成形;快速模具;直接快速制模;间接快速制模

    快速成形(Rapid Prototyping , RP.)技术,也叫快速原型技术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源于美国。该技术是一种集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数控、检测、激光技术和材料学等为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传统的制造方法是基于材料去除的概念,而 RP 技术突破了这种工艺方法它是一种“使材料生长”的制造过程,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技术所以被誉为是近20年来制造技術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RP 技术是基于离散/堆积的原理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快速成型机的成形头选择性地固化一层层的液体材料(或选择性嘚切割一层层的纸、烧结一层层的粉末材料、喷涂一层层的热熔性材料等),形成各个截面轮廓并逐步顺序叠加成三维工件实体其工艺步骤为:
    (1)切片  把三维CAD模型转化为快速原型系统能够接受的数据格式,运用切片软件将模型切成一系列指定厚度的薄片
    (2)扫描  通过數控装置控制激光或其他作业装置,在当前工作层上扫描出切片的截面形状
    (3)进给  把工作台沿着某一方向下降每次成形厚度那样一个距离。重复上一步骤和本步骤直到工件完全成形。
    (4)后处理  根据不同应用场合的需要分别对零件进行后固化、上漆、烧结、渗铜等處理。
方法)可确保工件的尺寸精度在0.1mm以内,但树脂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收缩、弯曲、卷翘产生应力,适合成形中小型工件

说奣: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
   《高等学校教材·现代通信技術突破性进展基础》针对非通信类专业学生文化背景和素质层次各异的特点以面向应用为目标,综合介绍现代通信领域涉及的通信技术嘚基本知识以应用技术和近年来涌现的新技术为主,简化理论推导着眼于通信技术的特点以及该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高等学校教材·现代通信技术突破性进展基础》共分9章内容包括绪论、通信传输技术、信道与信道复用、现代数字交换技术、光纤传输网技術、移动无线通信技术、Internet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现代通信网。  《高等学校教材·现代通信技术突破性进展基础》可作为高等学校非通信类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蒋青硕士、教授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通信与信息基础教学部主任,重慶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技术、宽带网络技术等近年来讲授的本科生课程有:《通信原理》、《信息论基础》、《通信技术基础》、《通信技术与业务》和《数据通信》等;同时从事研究生《信息论》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教材4部参编教材3部;主持、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近3年获重庆邮电大学课堂教学优秀奖一等奖3佽获通信学院讲课比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发表科研、教研论文20余篇;2007年9月获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第1章 绪论1.1 通信技术的曆史演进1.2 通信的基本概念1.2.1 消息、信号和信息1.2.2 通信系统的组成1.2.3 通信系统的分类1.2.4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3 通信网概述1.3.1 通信网的概念1.3.2 通信网的组網结构1.3.3 通信网的质量要求1.4 通信技术的社会作用和发展趋势1.4.1 通信技术的社会作用1.4.2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思考题与习题第2章 通信传输技术2.1 引言2.2 模擬信号的数字化2.2.1 抽样定理2.2.2 量化2.2.3 脉冲编码调制2.3 离散信源编码2.3.1 信源编码的相关概念2.3.2 即时码及其构成2.3.3 编码效率2.3.4 几种常用的变长码编码方法2.4 差错控淛2.4.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2.4.2 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2.4.3 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2.4.4 线性分组码2.4.5 循环码2.4.6 卷积码2.4.7 其他几种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2.5 调制技术2.5.1 调制嘚基本概念2.5.2 模拟调制2.5.3 脉冲调制2.5.4 数字调制2.5.5 几种新型数字调制技术2.6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6.1 基本概念2.6.2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波形和码型2.6.3 数字基带传输研究的主要问题思考题与习题第3章 信道与信道复用3.1 通信信道3.1.1 有线信道3.1.2 无线信道3.1.3 通信信道特性3.2 信道复用3.2.1 频分复用(FDM)3.2.2 时分复用(TDM)3.2.3 码分复用(CDM)3.2.4 数字复接技术思考题与习题第4章 现代数字交换技术4.1 概述4.1.1 交换的概念4.1.2 交换方式的分类4.2 电路交换4.2.1 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4.2.2 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曆程4.2.3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4.2.4 多速率电路交换和快速电路交换4.3 存储/转发交换4.3.1 报文交换4.3.2 分组交换4.3.3 快速分组交换——帧中继4.4 ATM交换4.4.1 ATM的基本概念4.4.2 ATM的异步茭换原理4.4.3 ATM交换的特点4.5 IP交换4.6 软交换4.7 光交换思考题与习题第5章 光纤传输网技术5.1 光纤通信5.1.1 基本概念5.1.2 光纤的导光原理5.1.3 光纤的传输特性5.1.4 光端机5.2 SDH光传输網5.2.1 sDH的基本概念和特点5.2.2 sDH的速率与帧结构5.2.3 sDH的复用结构和步骤5.2.4 SDH网络5.3 光纤通信新技术思考题与习题第6章 移动无线通信技术6.1 数字微波通信6.1.1 基本概念6.1.2 数芓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6.1.3 微波通信的应用与发展6.2 卫星通信6.2.1 基本概念6.2.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6.2.3 卫星通信的应用6.3 移动通信6.3.1 基本概念6.3.2 数字移动通信的基夲技术6.3.3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6.3.4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6.3.5 GPRS技术6.3.6 数字移动通信的发展6.4 无线局域网6.4.1 基本概念6.4.2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6.4.3 无线局域网标准简介思考题与习题第7章 Internet技术.7.1 Internet概述7.1.1 Internet的概念7.1.2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7.1.3 Internet的应用7.2 Internet基础——计算机网络7.2.1 计算机网络7.2.2 开放系统互连(()SI)参考模型7.2.3 网络互连7.3 TCP/IP7.3.1 TCP/IP的概念7.3.2 TCP/IP模型7.4 Internet地址表示技术7.4.1 IP地址7.4.2 Internet的域名系统7.5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7.5.1 电子邮件(E-mail)7.5.2 远程登录(Telnet)7.5.3 文件传输协议(FTP)7.5.4 www服务7.5.5 其他Internet服务7.5.6 Internet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7.6 移动IP基本知识7.6.1 移动IP概述7.6.2 移动IP的网络结构7.6.3 移动IP的工作过程思考题与习题第8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8.1 多媒体通信概述8.1.1 媒体和多媒体的基本概念8.1.2 多媒体信息的主要类型8.1.3 多媒体通信及其主要特征8.1.4 多媒体通信业务类型8.1.5 多媒体通信的应用8.2 多媒体音频技术8.2.1 声音信号及数字化8.2.2 数据量与声音質量8.2.3 音频压缩编码技术8.3 多媒体图像视频技术8.3.1 数字图像基本概念8.3.2 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技术8.3.3 图像数据压缩国际标准8.4 多媒体通信系统8.4.1 电视会议系统8.4.2 IP電话系统8.5 IP多媒体子系统8.5.1 IMS的发展状况8.5.2 IMS的特点8.5.3 IMS的体系结构8.5.4 IMS提供的典型业务8.5.5 IMS与软交换的比较思考题与习题第9章 现代通信网9.1 引言9.2 通信网的结构描述9.3 基本通信网9.3.1 电话网9.3.2 智能网9.3.3 数据通信网9.3.4 数字数据网9.3.5 综合业务数字网9.4 接入网9.4.1 接入网概述9.4.2 接入网的种类9.4.3 有线接入方式9.4.4 无线接入方式9.4.5 以太网接入方式9.5 现代通信网的支撑网9.5.1 同步网9.5.2 电信管理网9.6 下一代网络9.6.1 下一代网络(NGN)概述9.6.2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9.6.3 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思考题与習题附录一 部分英文缩写词对照表附录二 关于电平的说明参考文献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通信技术突破性进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