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领在古代表示顺序的字可以用那些字表示

古代汉语练习(1) 一、 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10 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 540 部。 C 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A《经传释词》 B《词诠》 B 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D 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 D《古汉语虚词通释》 B 形声 ) D 友、及、伐、取 覩 C置 寘 D沽 酤 措 B睹 C 假借 D 转注 》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C《助字辨略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 莫、休、甘、武 B 炎、寒、贼、朱 ) A 会意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A 错C 从、信、秉、亦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A 孟尝君顾谓冯谖。 B 天帝使我长百兽。 C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 . .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A 段玉裁 B 桂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D 两个“之”用法不同。 -( ) ) C 王筠 D 朱骏声 )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A 其后秦稍蚕食魏。 B 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 . C 良庖岁更刀,割也。 . 二、 填空(每题 1 分,共 10 分) D 子路拱而立。 .1、《说文》作者是东汉的___。这是中国_____的奠基之作。收字 _个,另有重文 1163 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__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_______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_____,声符为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________,如“叔”的本义是__________。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6 分) 1、转注 2、偏义复词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共20分) 1、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 三、 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 1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 2、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 4、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5、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 6、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 7、 师进次于陉。10、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 . 1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 1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 . 1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于三子者之撰。” . .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语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 16、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 17、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 .. 18、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五、简答(每题 3 分,共 9 分) 1、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 2、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 1、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4、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5、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七、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每题 2 分,共 10 分) 1、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4、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 5、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八、解释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的要释出。(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太后盛气而揖之。 . 2、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3、 宣子未出山而复。 . 4、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 5、 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大事。 . 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15 分) 陈 涉 之 初 起 王 楚 也 使 周 市 略 定 魏 地 北 至 狄 狄 城 守 田 儋 详 为 缚 其 奴 从 少 年 之 廷 欲 谒 杀 奴 见 狄 令 因 击 杀 令 而 召 豪 吏 子 弟 曰 诸 侯 皆 反 秦 自 立 齐 古 之 建 国 儋田 氏 当 王 遂 自 立 为 齐 王 发 兵 以 击 周 市 周 市 军 还 去 田 儋 因 率 兵 东 略 定 齐 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 1 分) 1、C 2、A 3、C 4、D 5、A 6、A 7、D 8、B 9、D 10、D 二、填空(每空 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 许慎、文字学、9353 4、字形、手拾 三、名词解释(每题 2 分) 1、转注:建类一首(1 分),同意相受。(1 分)“受”写作“授”不得分。 2、偏义复词: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构成(1 分),只有一个词起表义作用,另一个词不表义,只是一种陪衬(1 分),这种复合词 叫做偏义复词。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1 分)宾语具有了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1 分)。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每题1分,能准确解释出词语的意义即可) 1、 成熟 向后退 宽大 2、 屡次 11、足 18、言语真实 3、 安抚 12、犯错误 4、 放松警惕 5、 外交使节 6、 咨询, 征求意见 14、站起来、才干 7、 劳苦 8、 拜访 9、 临时驻扎 16、遭受 10、 13、通“馈”,赠送、窥探 15、走向,接近 17、胸襟 2、张相、特殊语辞 3、衣、(“裁”无“衣”) 5、 勉励 3、介词“于”有哪些用法? 六、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况和意义(每题 2 分,共 10 分)五、简答(每题 3 分) 1、(1)古汉语没有动量词,数词直接用在动词之前 。(2)数词置于整个句子之后,在其他部分后加上代词“者”。 2、(1)表比喻 ;(1 分) (2)表复杂内容; (1 分) 3、(1)引进处所,涉及对象;(2)引进比较对象; 1、端: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礼服 4、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产生 (3)表原因;(1 分) (3)引进施事者;(4)引进时间;六、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况和意义 章甫:名词用作动词;戴上礼帽 5、剑:名词作状语;表示工具,用剑 2、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药 3、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七、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每题 2 分,指明句式类型 1 分,分析出特点 1 分) 1、 判断句(1 分),“此“作主语;”“谁”作谓语(1 分)。 2、 被动句(1 分),“见”表被动,“于”引出主动者(1 分)。 3、 宾语前置句(1 分),用“实”复指否定句中(1 分)。 4、 双宾语句(1 分),“夺”带双宾语,“之”作间接宾语,“食”作直接宾语(1 分)。 5、 宾语前置句(1 分),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之”前置(1 分)。 八、解释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的要释出(每题 2 分,) 1、 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 2、介词,用在主谓之间,表示寓意未完,让读者等待下文。 3 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否定 4、疑问代词,表处所“哪里” 5、代词,表说话人自称“我” 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15 分,标点 5 分,每错 3 个扣 1 分,扣完为止;) 也,地,狄,奴,廷,奴。令,令,曰:“立,齐,国‘儋,氏,王。”王,市。去,地。 陈胜刚刚起义称王楚地的时候,让周市攻取平定魏地,向北到达狄地。狄城守官田儋假装捆绑了他的仆从,带领青年人到廷堂,想拜见令, 杀死了仆从,得以拜见令,趁机杀死令,于是召见豪强子弟,说:“诸侯都叛秦,自立为王。齐国,是古代建的国;儋,是田姓,应当称 王。”于是自封为齐王,发兵攻打周市,周市军队返回了狄,田儋于是率领军队向东攻取平定齐地。 儋列传》 古代汉语练习(2)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15 分) 1、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_______部。 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___________的《庄子集解》和___________的《庄子集释》。 3、《切韵》是隋代____编写的,分为_____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___编成《广韵》。 4、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 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7、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联必须对仗。 二、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 1 分,共 25 分) 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2、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 3、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 4、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 5、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 6、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7、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 8、 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 9、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 10、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 11、 亟其乘屋,起始播百谷。 . 12、 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 13、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 14、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 . 15、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 16、 英俊鸟集,秦失其鹿。 . . 17、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 .. 18、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 . 19、 朋酒斯饗,曰杀羔羊。 . 20、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 21、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 2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 三、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 1 分,共 5 分) 1、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刘豫州遁逃至此。 2、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之阳陵。 3、 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义。 4、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 5、 侣鱼虾而友麋鹿。 四、为下列古文加上标点(每题 3 分,共 6 分) 《史记》卷 94, 《田 1、 东 坡 母 成 国 太 夫 人 程 氏 眉 山 著 姓 其 侄 之 才 字 正 辅 第 二 之 元 字 德 孺 第 六 即 楚 州 子 邵 字 懿 叔 第 七 正 辅 初 娶 东 坡 女 兄 2、 (佗)复 与 两 钱 散 成 得 药 去 五 六 岁 亲 中 人 有 病 如 成 者 谓 成 曰 卿 今 强 健 我 欲 死 何 忍 无 急 去 药 以 待 不 祥 成 与 之 后 十 八 岁 成 病 竟 发 无 药 可 服 以 至 于 死 五、 简答(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简述《诗经》韵例的特色。 2、 介词“于” 有哪几种用法,各举一例说明。 3、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麽? 4、近体诗有哪些特点? 5、说出《十三经注疏》中为《周易》、《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和《尔雅》作注疏的作者。 练习试题答案(2) 一、 1、 填空(每空 1 分,共 15 分) 顾炎武,段玉裁,29 4 、流水对,借对 7、颔联,颈联 二、解释加点的词(每题 1 分,共 25 分) 2、 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 2、给?饭吃 3、获罪 4、送饭 5、用如名词,硬度 6、仰视的样子 7、禀告 8、开始 9、屋檐下 10、遗憾 11、急忙 12、拾取 13、水中高地 14、栽种;种植 15、务必 16、像鸟一样;帝位 17 曾经;不同、18 聚合 19、两 杯 20、通“罹”,遭遇 a) a) b) 代称 2、委婉 3、用典 21、无礼 4、稽古 22、悬赏征购 5、互文 四、 指明修辞方式(每题 1 分,共 5 分) 五、 为古文加标点(每题 3 分,共 6 分) 氏,姓。才,辅,第二;(1 分)孺,第六,州;(1 分)叔,第七。兄。 散。药,岁,者,(1 分)曰:“健,死,药,祥?”(1 分)之。岁,发,服,死。(1 分) 2、王先谦,郭庆藩 3、陆法言,206,陈彭年 6、仄仄平平平仄仄 5、精清从心邪,知徹澄娘六、 简答(每题 3 分,共 15 分) 1、(1)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句尾韵是最常见的形式。(1 分) (2)从一章中韵数看,可以分为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类。(1 分)(3)从韵脚相互距离看,有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和交韵。(1 分) 2、(1)介绍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1 分)(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1 分) (3)介绍比较的对象。(1 分) 3、(1)解释词义 (2)阐述语法 (5)校勘文字 (6)串讲文意 (4)介绍主动者。(1 分) (4)注明字音 (3)说明修辞4、(1)讲究平仄,一般只押平声韵。 (1 分) (2)用韵要求严格,一韵到底,不许临韵通压。(2 分) 说明:(2)中“用韵要求严格”占 1 分,“一韵到底,不许临韵通压。”占 1 分。 5、《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 (1 分) 《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转》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1 分) 古代汉语练习(3)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1、《康熙字典》中错误的注音方式是 A《辞源》 B《辞海》 C《词诠》 。A 反切 B 直音 。 D《经传释词》 。 C 叶音 D 读若 2、下列工具书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是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 . C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A 是双声联绵词 B 是叠韵联绵词 D 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4、“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是偏义复词 D 是单纯词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A 君子引而不发。 B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 . 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 C 五色令人目盲。 . 。。D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 A 校 信 原B戒 及 炎C友 武 叔 D上 过 本 。 B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D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C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 其一犬坐于前。 D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 C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 C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 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 D 代词复指前置 D 秦稍蚕食魏。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A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8、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式的是 9、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A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B 豕人立而啼。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A 正常语序 B 是作宾语前置 A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 名词用如动词A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10、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B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 11、对“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的分析正确的是 12、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 B 太祖累书呼。 C 意动用法C 天下云集而响应。 。 D 名词作状语13、“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中的词类活用类型是 B 使动用法1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莫”是“暮”的古字。 A 君者,舟也。 B“既”是副词,既然。 C“冠”是个名词。 。 C 仲弓父,贱人也。 D 曹公,豺虎也。 D“风”属于名词的使动用法。 15、下列判断句不属于活用的是 B 良庖岁更刀,割也。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古白话是指唐宋以来在 2、《 3、《 基础上形成的。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基本上奠定了现代词典编纂的体例格局。 的,而次序则采用 。 的。 , 。 义。。4、清代以后,人们对于“六书”的名称一般采用 5、许慎为假借下的定义是 的是6、辟避、诒贻、憑凭、孰熟、错措、谕喻、赴讣、县悬、游遊、修脩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7、“孟尝君顾谓冯谖”中“顾”使用的是它的 三、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6 分) 1、 反切;2、偏义复词;3、动词的使动用法 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每题 1 分,共 15 分) 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2、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 .;属于异体字关系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4、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 . . 5、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6、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7、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 . . ..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9、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 10、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 1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12、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 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 五、指出句中活用的词并说明活用的类型及活用后的意义(每题 2 分,共 14 分) 1、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2、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3、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 4、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5、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6、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7、城陷,贼以刃胁降巡。 六、指出下列句中前置的宾语并说明前置的条件(每题 2 分,共 14 分) 1、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甞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2、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 3、王见之曰:“牛何之?” 4、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8、 6、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七、简答(每题 3 分,共 12 分)7、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1、说出《说文》四大家的名字以及代表著作。2、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3、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哪些意义?4、句尾语气词“也”、“矣”有什么区别? 八、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4 分)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 “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 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 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C;2、C;3、A;4、C;5、A;6、B;7、D;8、D;9、C;10、D;11、B;12、B;13、 C;14、A;15、C;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1、北方话;2、左传;3、辞源;4、许慎;班固;5、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6、辟避、孰熟、错措、赴讣、县悬; 诒贻、憑凭、谕喻; 7、本义 三、名词解释(每题 2 分)1、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1 分),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1)。2、偏义复词;是用 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组成(1 分),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1 分)。 3、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1 分)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1)。 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每题 1 分,意义准确即可) 1、“寤”通“啎”,逆,倒着; 2、疆界; 3、安抚; 4、多次、屡次;杀; 5、坠落;倒下; 6、堵住;7、粗陋的食物; 8、 父母双亲; 9、跌倒; 10、或者; 11、扛; 12、心里难过、可怜; 13、通“馈”,赠送; 五、指出句中活用的词并说明活用的类型及活用后的意义(每题 2 分) 1、隧,名词用为动词,挖隧道;2、书法,名词作状语,根据记事的原则;3、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上位虚;4、见,动词使动 用法,使之拜见;5、少、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之为少、以之为轻;6、云、响、景,名词作状语,像(乌云、回声、影子)一样。 7、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六、指出下列句中前置的宾语并说明前置的条件 1、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2、我,用之复指前置;3、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4、江汉、秋阳,作以的宾语前置;5、陈言,用 之复指前置;6、之,否定句宾语前置;7、利,用代词“是”复指前置; 七、简答(每题 3 分,共 12 分)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 2、先通过字形分析;再在文献中找到证据(2 分)。如“習”,《说文》:“数飞也。”《礼记·月令》:“鹰乃学习。”(1 分) 3、表示比喻;表示处所;表示工具或依据;表示对人的态度; 4、“也”表示判断肯定语气;“矣”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情况告诉别人;(2 分)“也”是静态的;“矣”是动态的;(1 分) 八、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4 分) 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进贡的负担很重,郑国人很担心。二月,郑伯到晋国去,子产委托子西带书信给范宣子。信中说: “你治理晋国,四方的诸侯没有听说你的美德,却听说进贡的负担很重,我呢,对此事很不理解。我听说掌管国家的人不是担忧 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的名声。诸侯的财物聚集到晋国,诸侯就会怀有二心。如果你依赖这些,那么晋国其他贵族就会产生 二心。诸侯怀有二心,那么晋国就会受到损害;晋国受到损害,那么你的家就受到损害,怎么这样糊涂呢?这样还会在哪里用到 财物呢?好的名声是载德的车子。德是国家之根基。有了根基而不损坏,难道不应该致力于此吗?” 古代汉语练习(4) 一填空(每空 1 分) 1、《十三经注疏? 毛诗正义》收录了汉毛亨传、______笺、唐陆德明_____和_____正义。 2、《史记》三家注包括了宋裴骃的_______、唐司马贞的_______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3、李善《文选注》的主要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_______部。 5、上古时代的韵部是根据__________的用韵和___________的用韵归纳出来的。 6、中古音以隋代 的 为代表。7、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8、五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颔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二、 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8 分) 2、读若、读如 3、流水对 4、正义(古书注语) 1、 叶音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 1 分,共 25 分) 1、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 2、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3、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 4、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 5、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 . 6、 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 7、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8、 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 9、 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 . 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 .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 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 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 . 17 诸将效首虏,休,毕贺。 .18 朋酒斯饗,曰杀羔羊。 . . . 19 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 20 果荼薪樗,食我农夫。 . 21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 22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 23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 24 修身者,智之符也。 . 4、 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 1 分,共 6 分) 1、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之阳陵。 3、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4、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义。 5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6、今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田而贾利之。 5、 为下列古文加上标点(每题 3 分,共 6 分) 1、 东 坡 母 成 国 太 夫 人 程 氏 眉 山 著 姓 其 侄 之 才 字 正 辅 第 二 之 元 字 德 孺 第 六 即 楚 州 子 邵 字 懿 叔 第 七 正 辅 初 娶 东 坡 女 兄 2 佗) 与 两 钱 散 成 得 药 去 五 六 岁 亲 中 人 有 病 如 成 者 谓 成 曰 卿 今 强 健 我 欲 死 何 忍 无 ( 复 急 去 药 以 待 不 祥 成 与 之 后 十 八 岁 成 病 竟 发 无 药 可 服 以 至 于 死 6、 简答(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连词“而”有哪几种用法,各举一例说明。 2、 简述《诗经》用韵的特点。 3、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麽? 4、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是什麽? 5、 说出《十三经注疏》中为《周易》、《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和《尔雅》作注疏的作者。 7、 读下面一段《论语注疏》回答问题(共 16 分) 1、 这种对《论语》的注解采用了什麽方式?(2 分)为什麽?(2 分) 2、 根据阮元校勘记,文中哪一字为衍文?(2 分)有何证据?(1 分) 3、 “焉”字有几种解释?(2 分):4、文中的“丘”都写作“ 共 4 分) 参考答案: 一、 填空(每空 1 分) 1、郑玄;(经典)释文;孔颖达;2、《史记集解》;《史记索隐》;3、注明典故来源; 4、顾炎武;段玉裁;30(29);5、《诗经》; 《楚辞》; 6、切韵;平水韵;7、精、清、从、心、邪;8、仄仄仄平平; ”是什麽修辞方式?(2 分)5、翻译文中划线部分。(每个 2 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 2 分,) 1、叶音: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认为某字该改读某音(1 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1 分)。 2、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的(1 分),有时也可以说明假借字。 3、流水对: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1 分),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 4、正义(古书注语):不仅解释正文(1 分),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1 分)。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 1 分,只要能准确表达意义即可得分) 1、突过、投;2、仰视的样子;3、通“馈”,赠给;4、送饭;5、深;循、沿着;6、拾取;7、通“煣”,用火熨木 使弯曲;8、楚辞中特有的语气词;9、遗憾;10、台阶;11、主持、处理;12、绕、套上;13、流传;14、接近;15、 致力于、从事于;16、披;17、献;18、两;19、触犯;20、破木;21、栽种;22、傲慢;23、悬赏征求;24、效验;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 1 分,错答不得分) 1、代称;2、委婉;3、互文;4、稽古(引用);5、夸饰; 五、为下列古文加上标点(每题 3 分,每错 3 个扣 1 分,扣完为止) 1、氏,姓,才,辅,二;元,孺,六,邵,叔,七;兄。 2、散。岁,者, 曰:“ 健,死,药,祥?” 之。 岁, 发, 服,死。 六、简答(每题 3 分,共 15 分) 1、①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可以是顺接,也可以是逆接,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连接主语和谓语,是一种逆接,如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有时表示假设的意思,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③连接状语和动词, 如太后盛气而揖之; 2、①引进时间、处所,如王坐于堂上;②引进涉及的对象,如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引进比较的对象,如季氏富于周公;④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解释词义;串讲文意;分析句读;提示语法;说明修辞表达方式;诠释典故成语;校勘文字; 4、古体诗句数不固定,近体诗句数固定,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古体诗押韵不严格,近体诗押韵严格,一般押平声韵,很少押仄声韵; 古体诗平仄不严格,近体诗的平仄严格;古体诗不讲究对仗,近体诗讲究对仗。 5、《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 七、下面一段《论语注疏》回答问题(共 16 分) 1、集解(2 分);因为书中把诸家的观点汇集到一起,有时还提出自己的见解(2 分); 2、“轻”字是衍文;阮元说:“石经初刻本无‘轻’字,‘车马衣裘’见《管子·小匡》??后人因《雍也》篇‘衣轻裘’误加‘轻’ 字。” (2 分)(没有说出证据得 1 分) 标点可以有两种:①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1 分) ②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1 分) 3、①指示代词,於是(1 分);②疑问代词,安,哪里(1 分);4、委婉(2 分); 5、翻译文中划线部分。(每个 2 分,共 4 分) (1)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善行,不把劳苦的事加在别人身上;(2 分) (2)我还没有见过看到自己的过错就在内心责备自己的人呢;(2 分 古代汉语练习(5) 一、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即本鸟通见上耳悲涉旌既本鱼歌江下耳悲陟门题旦视疆寸马弃丹粪户牟鬲采徒廿禾 二、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2、蔡溃,遂伐楚。 . . 3、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 4、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5、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 . 6、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8、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 10、君能补过,衮不废也。 . 7、心忧炭贱愿天寒。 . 9、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1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 唐孔颖达疏《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1、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 .. 3、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4、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 . 5、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6、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 . . 7、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 8、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 . 9、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10、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3、同志者,当不远千里而至。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4、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6、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8、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10、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7、左右欲刃相如。 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五、简答。 1、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3、举例说明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解释。 六、标出下首律诗的平仄,并指出拗救。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 欢笑情如旧,萧疏发已斑。 . 何用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加“·”者为入声字)2、写出《十三经注疏》所包含的典籍及注疏者。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鲁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 . . . . . 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 . 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 . . . ——《左传·僖公四年》 1、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2、本文中有几处宾语前置的句式,请在原文中画出。 八、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 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专 门)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日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 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吕氏春秋·疑似》 附参考答案:(5) 一、本题每字 0.5 分。 象形:鸟耳户禾鬲鱼马户 会意:即涉旦采见既陟弃粪采 指事:本上廿牟寸下门丹牟 形声:通悲旌题视徒歌江疆徒二、 题每小题 2 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1 分,指出属于本义或引申义 1 分。 1、防:堤坝,本义; 3、宿:经常,引申义; 5、节:节气、季节,引申义; 7、贱:价格低、便宜,本义; 2、溃:溃败,引申义; 4、间:离间,引申义; 6、发:出发,引申义。 8、隙:隔阂,引申义;9、归:女子出嫁,本义; 10、过:过错、过失,引申义;11、节:关节,引申义。 三、本题每小题 2 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各 0.5 分,指出古今义之间的差异 1、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词义范围扩大; 2、爪牙:古义指得力的助手或勇猛的干将、今义指坏人的帮凶,词义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3、睡:古义指打盹、今义指睡觉,词 义范围扩大; 4、恨:古义指遗憾、今义指痛恨,词义程度由轻变重; 5、汤:古义指热水、今义指汤类的食品,词义范围转移; 6、宫:古义指所有人的房屋、今义指帝王居住的宫殿,词义范围缩小; 7、粮:古专指出行所带的干粮、今义指各种粮食,词义范围扩大; 8、禽:古义是鸟兽的总称、今义专鸟类,词义范围缩小; 9、兵:古义指武器、今义指士兵,词义范围转移; 10、怨:古义指痛恨、今义指埋怨,词义程度由重变轻。 四、本题每小题 2 分,其中指出活用的词 1 分,说明用法 1 分。 1、生:动词使动用法,使??产生; 2、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3、远: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遥远;4、道:名词作状语,在半道上、在路上; 5、王: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君王;6、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厚、增多; 7、刃:名词用为动词,用剑杀;8、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9、鄙:名词使动用法,把??作为边邑; 10、郊:名词作状语,在郊外;11、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丽、漂亮。 五、本题每小题 6-7 分。 1、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答:古汉语中的判断句有以下几种: 1、“主语+谓语”,如:A、刘备,天下枭雄。B、荀卿,赵人。(1 分) 2、“主语+者+谓语”,如:A、兵者,不祥之器。B、陈轸者,游说之士。(1 分) 3、“主语+谓语+也”,如:A、张骞,汉中人也。B、曹公,豺虎也。(1 分) 4、“主语+者+谓语+也”,如:A、陈胜者,阳城人也。B、南冥者,天池也。(1 分) 5、“主语(者)+副词+谓语(也)”,①表示肯定判断,如:A、(此)乃夫“长铗归来”者也。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 分) ②表示否定判断,如:A、非报也,永以为好也。B、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1 分) 6、“主语+判断词+宾语”,如:A、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B、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2、写出《十三经注疏》所包含的典籍及注疏者。 答:《十三经注疏》所包含的典籍及注疏者是:(每错一处扣 0.5 分,) 《诗经》,唐孔颖达疏;《易经(周易)》,唐孔颖达疏; 《尚书》,唐孔颖达疏;《礼记》,唐孔颖达疏; 《仪礼》,唐贾公彦疏;《周礼》,唐贾公彦疏; 《春秋左氏传》,唐孔颖达疏;《春秋公羊传》,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杨士勋疏;《孝经》,宋邢昺疏; 《论语》,宋邢昺疏;《尔雅》,宋邢昺疏;《孟子》,宋孙奭疏。 3、举例说明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解释。 答: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画成事物的样子,随着事物身体的变化而变化)。如:日月牛羊;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初 一看可以知道所描述的事物,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其内在含义)。如:上下本末;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将几个字合并一个新 义,以便表示出其具体的意义)。如:莫盥兼涉;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用一个字表示意义范围,再用一个同音字表示读音)。 如:盛货煮减。转注者,建类一首,同义相受;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六、本题共 10 分,其中标出平仄 8 分,指出拗救各 1 分;评分时每句 1 分,每错一处扣 0.5 分,扣完本句 1 分为止。(符号说明:-平、 ︱ ︱仄、○可平可仄、△拗、*救。)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 欢笑情如旧,萧疏发已斑。-︱--︱,--︱︱-。 . 何用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第七句 “归”字拗,“不”字救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鲁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 . . . . . 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 . 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 . 1、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 以:率领; 同“供”,供给; 遂:接着,于是; 复:回来; 处:居住(在); 虞:意料; 涉:进入; 履:征讨的范围; 次:临时驻扎。 共: 诸:指示代词“之”和介词“乎(于)”的合音兼义词;2、本文宾语前置的句式:①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②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本文中虚词“之”的用法及意义如下: A、代词,他们。如:①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 B、助词,用在定中式的名词性词组中,意思相当于“的”。如:①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②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 . C、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把句子变成名词性的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或宾语。①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作 . 宾语)②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作主语)③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作主语) . . 八、 本题分值中标点占 1/3, 翻译占 2/3。 评分时, 每错三处标点扣 1 分, 扣完标点分为止; 点见教材————《吕氏春秋·疑似》 翻译: 梁国的城北有一个叫黎丘的土丘,这里有一个奇鬼,喜欢仿效别人子侄的样子。城邑中有一个老人去市场喝醉了回来,黎丘的鬼九仿 效他的儿子的样子,扶着老人并在路上捉弄他。老人回家,酒醒后骂自己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难道说不慈爱吗?我喝醉了,你半 道上捉弄我,为什么?”他儿子哭着磕头说:“罪过呀,没有这种事。以前我到东邑去收债,你可以去问别人。”他的父亲相信了他,说: “唉!这一定是那个其鬼,我本来就听说过他。明日我一定专门再到市场喝酒,想遇到他并刺杀了他。”第二天到市场喝醉了。他真的儿 子恐怕自己的父亲不能回来,于是过去迎接父亲。老人远处看到自己的儿子,拔出宝剑刺杀了他。老人的才智受到象自己儿子的人的迷惑, 从而杀掉了自己的真儿子。那些被象士的人蒙蔽从而失去了真正的士的人,这就是黎丘丈人的才智呀。 古代汉语练习(6) 一、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十指步鼎鱼视帛下至末载牧寸防舂网甘朝手莫徒问既采马础鹿本 二、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2、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 . . 3、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 4、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 6、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 . 8、其御之妻自门间而窥其夫。 . 10、不愤不启,不诽不发。 . 7、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11、吾力足以举百钧。 . 标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 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5、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 . 6、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7、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 . 8、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9、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 . 10、率时农夫,播厥百谷。11、皮之不存,毛将焉傅? . .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2、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7、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8、驴不胜怒,蹄之。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0、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11、齐威王欲将孙膑。 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2、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六、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鲁僖公四年)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何如对曰 . . .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 . . . . 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 . . ——《左传·僖公四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指出本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并说明其句式特点。 3、翻译画线的句子。 七、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浴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欲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耳北行也 《战国策·魏策四》 附参考答案:(6) 一、本题每字 0.5 分。 象形:羊矢壶鼎鱼网手马鹿 会意:伐盥步至牧舂朝莫既采 指事:亦刃上十下寸甘本末 形声:诚都指视帛载防徒问础二、本题每小题 2 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1 分,指出属于本义或引申义 1 分。 1、过:超过,引申义; 3、城:城墙,本义; 2、节:节拍、节奏,引申义; 4、归:女子出嫁,本义; 6、粪:扫除、打扫,本义; 9、任:任务、责任,引申义;5、解:分解牛、杀牛,本义; 7、本:树根,本义; 10、发:启发,引申义;8、间:门缝,本义11、举:举起,本义。三、本题每小题 2 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各 0.5 分,指出古今义的差异 1 分。 1、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词义范围扩大; 2、臭:古义泛指气味、今义专指臭味,词义范围缩小; 3、诛:古义指责备、今义指杀掉、杀死,词义程度由轻变重; 4、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今义指毁谤或造谣中伤,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成贬义; 5、羹:古义指带汁的肉、今义指汤类食品,词义范围转移; 6、宫:古义泛指房屋、今义专指宫殿,词义范围缩小; 7、坟:古义指大土堆、今义指坟墓,词义范围缩小; 8、爪牙:古义指得力的助手或勇猛的干将、今义指坏人的帮凶,词义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 词义范围转移; 10、谷:古义泛指各种粮食作物、今义专指谷子一种作物,词义范围缩小; 11、皮:古义专指动物的毛皮、今义泛指事物的表面部分,词义范围扩大。 四、本题每小题 2 分,其中指出活用的词 1 分,说明用法 1 分。 1、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2、目:名词用为一般动词,用眼睛示意; 3、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小、轻视;4、犬:名词作状语,象犬一样; 5、客:名词意动用法,把??当成客人;6、走:动词使动用法,使??逃走、打败; 7、来:动词使动用法,使??来;8、蹄:名词用为一般动词,用蹄子踢; 9、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丽、漂亮;10、奴虏:名词作状语,象对待奴虏一样;11、将:名词使动用法,使??做将军。 五、本题每小题 6-7 分。 1、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该题每种方式举出一个例句即可) 答:古汉语中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A、寡人将谁朝而可?B、敢问何谓也?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如:A、三岁贯女,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 3、宾语用代词复指而前置。如:A、鸡鸣而驾,塞井夷灶,惟余马首是瞻。B、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 4、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时前置。如:A、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B、《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答: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语意上的被动句。如:A、蔓草犹不可除。B、西伯拘而演《周易》。 (二)被动句式: 1、“于”字句。用“于”字引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如:A、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B、郤克伤于矢。 2、“见”字句。动词前加“见”字表示被动。如: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3、“见??于”句。动词前加“见”字,其后用“于”字引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表示被动。如: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吾 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为”字句。动词前加“为”字表示被动。如: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而身为宋国笑。 5、“为??所”句。动词前加“为、所”字表示被动。如: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少北,则为匈奴所得。 6、 “被”字句。动词前加“被”字表示被动。如: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臣被尚书召问。 六、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如:到??去。 陈:陈列,摆好阵势。 御:抵御,抵挡。 谷:良,善。 绥:安抚。 徼:求取,祈求。 城:城墙。 辱:表敬副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意 池:护城河。 及:与,跟,和。 思相当于“使您受辱”。 9、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 2、指出本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并说明其句式特点。 ①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宾语用代词复指而前置;②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强调介词“以”的宾语。 3、翻译画线的句子。①齐侯陈列好诸侯的军队,和屈完乘坐战车来检阅他们。②国君您如果用德行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 七、本题分值中标点占 1/3,翻译占 2/3。评分时,每错三处标点扣 1 分,扣完标点分为止;翻译每句 1 分,译文准确无误得满分,基本 准确但有表达错误得 0.5 分,译文错误不得分。标点如下: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浴,往见王曰: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 之楚。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 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欲攻邯郸,以广地尊 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耳北行也。——《战国策·魏策四》 翻译: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季梁听说了这件事,半道返回。衣服皱缩了也不顾伸展,头上的尘土来不及洗去,去见魏王说: “今天臣来的时 候,在大行见到一个人,正在面向北驾他的马车。告诉臣说: ‘我要到楚国去。 ’臣说: ‘您要到楚国去,为什么要面向北呢?’回答说: ‘我 的马好。 ’臣说: ‘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道路呀。 ’回答说: ‘我的费用多。 ’臣说: ‘费用虽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道路呀。 ’回答说: ‘我的驾车人很好。 ’这几样越好,而离楚国越远罢了。如今王的举动想成就霸业王业,举止想立信于天下,依仗王国的强大、兵力的精 锐,而想攻打邯郸,以便扩大土地成就威名。王您的举动越多,而离王业越远罢了,就象到楚国去而朝北走一样呀。 古代汉语练习(7)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1 分) 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A、古今字 B、通假字 、 C、异体字 和 D、繁简字 。 。 。 2、具有使动用法的词类有 。3、“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的词性是 4、古书中因传抄刻印而误增加的字叫 5、“梁父即楚将项燕”一句属于 6、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 、 ,脱落的字叫 句式。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 7、 丁种句 “仄仄仄平平” 的第三字必须是仄声, 如果用了平声, 句式就成了 “仄仄平平平” 末尾连续出现三个平声, , 这叫做 二、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每字 0.5 分,共 10 分) 十 末 指 载 步 牧 鼎 鱼 寸 防 视 舂 帛 网 羊 甘 下 莫 至 手 。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每题 2 分,共 12 分) 1、昔楚灵王好细要。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 3、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 5、其御之妻自门间而窥其夫。 6、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每题 2 分,共 12 分) 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2、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 . 3、同心之言,其臭如兰。4、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 . 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 五、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每题 2 分,共 12 分) 1、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6、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六、标出下首律诗的平仄,并指出拗救。(10 分)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加“·”者为入声字) .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 . 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 .. 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谄人之 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者之 . . .. 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 . 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固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 . ——《说苑·君道》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4 分)2、标出文中的判断句。(3 分)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 分) 八、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20 分) 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其右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竖谷阳曰非 酒也水也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 还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醉如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恤吾民也不谷无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竖谷 阳之进酒也不以仇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韩非子·十过》 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7) 一、本题共 11 分,每空 1 分。 1、A、古今字; 三平调。 二、本题共 10 分,每字 0.5 分。 象形:鼎鱼羊网手 会意:步至牧舂莫 1、要:腰,本义; 指事:十下末寸甘 形声:指视帛载防 2、发:出发,引申义;3、过:超过,引申义; 2、名词、动词、形容词;3、副词; 4、衍文(衍字、衍),脱文(脱字、脱、夺);5、判断; 6、谁、奚; 7、三、本题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1 分,指出属于本义或引申义 1 分。 4、防:防备,堵塞,引申义;5、间:门缝,本义;6、本:树根,本义。 四、本题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各 0.5 分,指出古今义之间的差异 1 分。 1、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词义范围扩大; 2、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词义范围转移; 3、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今义专指臭味,词义范围缩小; 4、怨:古义指痛恨、今义指埋怨,词义程度由重变轻; 5、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今义指毁谤或造谣中伤,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成贬义; 6、诛:古义指责备、今义指杀掉、杀死,词义程度由轻变重。 五、本题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其中指出活用的词 1 分,说明用法 1 分。 1、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2、目:名词用作动词,用已经示意; 3、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4、兄: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5、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下来;6、客:名词意动用法,把??当成客人。 六、本题共 10 分,其中标出平仄 8 分,指出拗字和救字各 1 分;评分时每句 1 分,每错一处扣 0.5 分,扣完本句 1 分为止。(符号说明: 平可平可仄、△拗、﹡救。)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 仄 平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又送王孙去,戚戚满别情。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不”字拗、“吹”字救) .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本题共 14 分,具体标准如下)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每词 0.5 分,意思相同也可以给分。) 色:脸色。 求取。 不肖:不象样,不贤明。 反:背离,违背。 固:坚决。 涂:同“途”,路途,道路。 御:御者,驾车人。 曩者:先前,从前。 干:2、本文中的判断句:(指出一处 1 分,指出三处即可。) ①此诸臣之不肖也。③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 ④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3、翻译:(每句 2 分,具体标准如下,翻译意思大致标准即可给分。) ①晏子去世十七年后,景公请诸大夫喝酒(1 分),景公射箭出了靶子,堂上大夫叫好的声音,象出自一人之口(1 分)。 ②臣听说过,国君喜好什么,那么臣子就会服从他(1 分);国君嗜好什么,那么臣子就会给国君进献什么。 ③先前晏子谢绝赏赐用来匡正国君(1 分),所以国君的过失不能掩饰(1 分)。 八、本题共 20 分,其中标点 7 分,翻译 13 分。评分时,每错三处标点扣 1 分,扣完 6 分为止;翻译每句 1 分,译文准确无误得满分,基 本准确但有表达错误得 0.5 分,译文错误不得分。标点如下: 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其右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 酒也。”竖谷阳曰:“非酒也,水也。”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 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醉如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 不恤吾民也。不谷无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竖谷阳之进酒也,不以仇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 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韩非子·十过》 翻译: 以前楚共王和晋厉公在鄢陵战斗,楚军战败楚共王伤了眼睛。战斗正激烈的时候,司马子反口渴了想要得到水喝,他的车右竖谷阳捧 着一杯酒献给他。子反说:“嘿!拿走,这是酒。”竖谷阳说:“不是酒,是水。”子反的为人,喜好喝酒并认为这酒很甘美,不能停口 地喝就醉了。战斗结束后,楚共王想再次作战,命令人召见司马子反。司马子反借口自己心有病就拒绝了。楚共王亲自驾车过去,进入子 反的帐中,闻到酒味后就回去了。说:“今天这场战斗,我亲自受了伤,所依靠的就是司马,而司马又醉成了这个样子,这是灭亡我们楚 国的社稷并且不体恤我们的民众呀。我是不能再和晋军作战了。”于是回师离开,杀了司马子反并把他的尸体示众。竖谷阳献酒并不是专 门为了仇恨子反的,其实是心里忠爱子反,却正巧杀害了他。所以说:施行小的忠心就会成为大忠的残害者。 古代汉语练习(8)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1 分) 1、“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一句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泮读为畔”一句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 。 。 。2、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解释上,“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的是————,对形声的解释的是 3、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 4、下列各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 。 等字。 小人、仆、臣、不才、吾、予、小子、鄙人 5、“吾属今为之虏矣”一句属于 句式,其标志为6、近题诗在平仄方面有“粘”的要求,指在一首诗中,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必须和上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 二、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每字 0.5 分,共 10 分) 涉 陟 旌 门 既 旦 本 鱼 视 疆 歌 寸 二 马 下 禾 耳 丹 悲 粪。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每题 2 分,共 12 分) 1、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2、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 . . 3、时穷节起见。 .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4、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 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每题 2 分,共 12 分) 1、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2、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 . 3、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4、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 . 5、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6、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 . 五、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每题 2 分,共 12 分) 1、同志者,当不远千里而至。 3、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8) 一、本题共 11 分,每空 1 分。 1、谓,读为;2、象形,以事为名,取譬相成;3、四体二用; 4、吾、予;5、被动,为 6、相同。 二、本题共 10 分,每字 0.5 分。 象形:鱼耳门马禾 指事:本下寸丹二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4、齐威王欲将孙膑。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会意:涉既陟旦粪形声:旌歌悲视疆三、本题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1 分,指出属于本义或引申义 1 分。 1、防:堤坝,本义;2、粪:打扫、扫除,本义;3、节:气节、节操,引申义; 4、间:离间,引申义;5、解:分解牛、杀牛,本义;6、任:任务,责任,引申义。 四、本题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各 0.5 分,指出古今义之间的差异 1 分。 1、睡:古义指打盹、今义指睡觉,词义范围扩大; 2、恨:古义指遗憾、今义指痛恨,词义程度由轻变重; 3、爪牙:古义指得力的助手或勇猛的干将、今义指坏人的帮凶,词义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 4、汤:古义指热水、今义指汤类的食品,词义范围转移; 5、暂:古义为突然或一下子、今义为短暂或暂时,词义范围转移; 6、谷:古义泛指各种粮食作物、今义专指谷子一种作物,词义范围缩小。 五、本题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其中指出活用的词 1 分,说明用法 1 分。 1、远: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遥远;2、王: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君王; 3、肘:名词用为动词,用肘撞;4、将:名词使动用法,使??作将军; 5、犬:名词作状语,象犬一样;6、绿:形容词意动用法,使??变绿。 古代汉语练习(9) 一、解释下列术语。(每題 3 分,共 12 分) 1、六书 2、四体二用 3、本义 4、词义扩大 。 。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8 分) 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 2、“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一句中,“餘”今作“余”,它们是一对 A、古今字,B、繁简字,C、异体字,D、通假字 3、就词汇音节结构而言,古代汉语词汇中 4、下列各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小人、仆、臣、不才、吾、予 5、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 、 。 。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 6、“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字的词性是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每字 0.5 分,共 10 分) 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莫十徒问既采马础鹿本 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每句 1 分,共 13 分) 1、时: 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问君西游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④时与出游猎。(《史记·吕太后本纪》) ⑤时移而治,不易者乱。(《韩非子·心度》) 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2、间: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前赤壁赋》)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④遂与外人间隔。(陶潜《桃花源记》) ⑤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史记·屈原賈生列传》)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每题 2 分,共 10 分) 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 3、缪公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 5、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 、 占多数。 。 七、简答题: 1、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解释是什么。2、举例说明古汉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7 分) 3、举例说明古汉语的判断句。(7 分)4、举例说明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7 分) 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9) 一、解释下列术语: 1、六书:汉代的语言学家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分析出来的六种结构类属,(1 分)即象形、指事、会意、(1 分)形声、转注、假借。 2、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1 分)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 (1 分)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1 分) 3、本义:即词本来的意义,(1 分)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1 分)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1 分) 4、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1 分)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 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1 分)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1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 8 分,每空 1 分。) 1、A、古今字 4、吾、予 象形:羊矢壶马鹿 会意:伐盥莫既采 1、时: ①季节(0.5 分) ③当时(0.5 分) ⑤时代(0.5 分) 2、间: ①门缝(0.5 分) ③参与(0.5 分) ⑤离间(0.5 分) ⑦秘密地(0.5 分) 本义(0.5 分)②在??中间(0.5 分) 引申义(0.5 分)④隔断(0.5 分) 引申义(0.5 分)⑥房屋单位(0.5 分) 引申义(0.5 分) 引申义(0.5 分) 引申义(0.5 分) 引申义(0.5 分) 本义(0.5 分)②时间(0.5 分) 引申义(0.5 分)④时常(0.5 分) 引申义(0.5 分)⑥按时(0.5 分) 引申义(0.5 分) 引申义(0.5 分) 引申义(0.5 分) 2、B、繁简字 5、谁、奚 3、单音节词 6、副词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本題共 10 分,每字 0.5 分) 指事:亦刃上十本 形声:诚都徒问础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六、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每题 3 分,共 15 分) 1、河:古义专指黄河,(1分)今义泛指河流,(1分)词义范围扩大;(1分) 2、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1分)今义专指臭味,(1分)词义范围缩小;(1分) 3、怨:古义指痛恨,(1分)今义指埋怨,(1分)词义程度由重变轻;(1分) 4、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1分)今义指诽谤,(1分)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贬义 5、涕:古义指眼泪,(1分)今义指鼻涕,(1分)词义范围转移。(1分) 七、简答题: 1、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解释是什幺。(6 分) 答: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1 分)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1 分)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1 分)形声者,以 事为名,取譬相成;(1 分)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1 分)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1 分) 2、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本题 7 分,每种方式举出一个例句即可) 答:古汉语中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1 分)如:A、寡人将谁朝而可?(1 分)B、敢问何谓也?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1 分)如:A、三岁贯女,莫我肯顾。(1 分)B、古之人不余欺也! 3、宾语用代词复指而前置。(1 分)如:A、鸡鸣而驾,塞井夷灶,惟余马首是瞻。(1 分)B、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 念。 4、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时前置。(0.5 分)如:A、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B、《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0.5 分) 3、举例说明古汉语的判断句。(7 分,每种方式举出一例即可。) 答:古汉语中的判断句有以下几种: 1、“主语 + 谓语”,(0.5 分)如:A、刘备,天下枭雄。B、荀卿,赵人。(0.5 分) 2、“主语 + 者 + 谓语”如:A、兵者,不祥之器。B、陈轸者,游说之士。(0.5 分) 3、“主语 + 谓语 + 也”,(0.5 分)如:A、张骞,汉中人也。B、曹公,豺虎也。 4、“主语 + 者 + 谓语 + 也”,如:A、陈胜者,阳城人也。B、南冥者,天池也。 5、“主语(者)+ 副词 + 谓语(也)”,(0.5 分) ①表示肯定判断,如:A、(此)乃夫“长铗归来”者也。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表示否定判断,如:A、匪报也,永以为好也。B、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6、“主语 + 判断词 + 宾语”,(0.5 分)如:A、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B、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0.5 分) 4、举例说明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本题 7 分,每种方式举出一例即可。) 答: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语意上的被动句。(0.5 分)如:A、蔓草犹不可除。B、西伯拘而演《周易》。 (二)被动句式: 1、 “于”字句。用“于”字引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 (0.5 分)如:A、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B、郄克伤于矢。 (0.5 分) 2、 “见”字句。动词前加“见”字表示被动。 (0.5 分)如: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放。 (0.5 分) 3、“见??于”句。动词前加“见”字,其后用“于”字引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表示被动。(0.5 分)如: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赵。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0.5 分) 4、 “为”字句。动词前加“为”字表示被动。 (0.5 分)如: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而身为宋国笑。 (0.5 分) 5、 “为??所”句。动词前加“为、所”字表示被动。 (0.5 分)如: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少北,则为匈奴所得。 (0.5 分) 6、 “被”字句。动词前加“被”字表示被动。 (0.5 分)如: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臣被尚书召问。 (0.5 分) 古代汉语练习(10) 第一章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 3、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 5、厉王虐,国人谤王。 . 7、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 9、其始播百谷。 . 11、大学始教,皮弁祭菜。 . 13、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 4、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 6、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 8、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 10、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12、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 14、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15、江水又东,经巫峡。 16、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8、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 . 19、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 2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23、是何祥也?吉凶安在? . 25、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 27、臣有一术,曰五禽之戏。 . 29、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 31、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 20、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 . . 22、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 24、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 26、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 . 28、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 . 30、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 .. 3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 ..二、举例说明古今词义差异的在范围、感情色彩、及程度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三、阅读《九方皋相马》《景公射出质》《扁鹊之卫》三篇文章,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几篇文章中活用的词,并说明用法。 2、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判断句及被动句,并说明其类型。 3、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宾语前置句式,并说明其类型。 第二章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属于本义还是引申义。 1、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發。2、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 . 3、舜发于畎亩之中。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6、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 . 7、使妇人载以过朝。 . 1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12、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 8、首身离兮心不惩。 9、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 . 11、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1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14、人谁无過?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16、蔡溃,遂伐楚。 .15、川雍而溃,伤人必多。 .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18、由此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1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 20、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 21、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 . 22、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23、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 . 24、昔楚灵王好细要。 . 26、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 28、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32、心忧炭贱愿天寒。 . 34、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 任: ①是任是负。(《诗经·大雅·生民》) ②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商君书·弱民》) ③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④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 ⑤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白居易《题山石榴花》) ⑥众怒难任。(《左传·僖公十五年》) ⑦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后汉书·章帝纪》) ⑧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三、简答: 1、什么是词本义和引申义。 四、阅读本章文选,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文选中的判断句及被动句。2、指出文选中活用的词并指出用法。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所对应的今字、异体字或通假字,并指出其关系。 ①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②姜氏欲之,焉辟害? . . ③段不弟,故不言弟。 . ⑤韩厥俛定其右。 . ④公赐之食。食舍肉。 . ⑥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 2、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25、地不知寒人要暖。 . 27、其御之妻自门閒而窥其夫。 . 29、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 31、緣溪行,忘路之远近。 . 33、楚人为食,吴人及之,食而从之。 .二、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然后将其词义引申的层次用图表示出来。⑦入垒,皆下,搏人以投,收禽挟囚。 ⑧祁惧其讨也,愬诸宣子。 . . ⑨《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⑩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 . . 4、解释下列句字中加点的词,并翻译全句。 ①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 . . ②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 .. . ③郄子曰: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乃免之。 . . ④使御广车而行,己皆乘乘车。将及楚师,而后从之乘,皆踞转而鼓琴。 . . . ⑤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子觉者也。 . . . 第三章练习题 一、填空: 1、就文字体系而言,汉字属于 3、《说文解字》是一部 是指 文字。 。 个,并将它们分为 、 、 个部首。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对形声的解释是 、 。 、 的著作,为东汉 , 、 所编撰,共收字 、 。 2、汉字六书中,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这叫做 4、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解释中,对象形的解释是 ,他对会意的解释是 5、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多种形体,依次是 二、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莫问既采马础鹿本指步鼎鱼视帛下至末载牧寸防舂网甘朝手即鸟通见耳悲涉旌户旦牟鬲禾效目象粪秉明瓜刀捧 歌江陟门弃丹龟虎果贝日山燕牛艸州止月犬泉水大小厷七朱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廿卅又曰北益戍降逐比从射隻休取戒企锦阿郊忝渭河城 花裁请耄腾栽够基罔景歸6、汉字发展过程中,有古文字和今文字之分,二者的分水岭是 三、指出下列形声字的义符和声符。(见答案) 四、请写出下列古文的今文字形并说明形体结构。(见答案) 五、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所对应的今字、异体字或本字,并说明两者是古今字、异体字还是通假字的关系。 1、姜氏欲之,焉辟害? 2、淚落连珠子。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 . 4、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 5、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 . 6、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7、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8、为轻煖不足于体与? . . 9、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10、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 1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12、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 . 13、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14、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 . . 15、甚矣,汝之不惠!16、韩厥俛定其右。17、宰夫胹熊蹯不孰。 . . . 18、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19、段不弟,故不言弟。20、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 . . 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2、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 . 23、雍水暴益,荆人不知。24、辟如行远必自迩。 . . 六、阅读本章文选《冯谖客孟尝君》,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本文中活用的词,并说明其用法。 2、找出本文中的判断句,并说明其表达功能。 3、指出加点词的意义,并翻译句子。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 .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 . ?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 .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 .. . . 请为君复凿二窟!”?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 . . . 第四章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7、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8、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10、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12、齐威王欲将孙膑。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13、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1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7、此天以寡人慁(hùn,扰乱、打扰)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 1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0、豕人立而啼。 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6、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28、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30、公子怒,欲鞭之。 19、同志者,当不远千里而至。 23、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25、左右欲刃相如。 2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24、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31、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34、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也。 3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32、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 3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35、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身。 40、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37、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38、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3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条件。2、举例说明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3、举例说明名词作状语所表达的几种意义。 三、阅读本章文选,回答以下问题。 1、翻译《君子食无求饱》一文; 3、翻译《博学》一文中下面一段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 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第五章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什么句式,前置宾语的请指出宾语并说明用法,谓语前置的请指出谓语,判断句、被动句请指明句式属于哪一种情 况。 1、败矣,子所使求马者! 3、是炎帝之少女 7、孔子曰:“何陋之有?” 2、敢问何谓也? 4、蔓草犹不可除。 8、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2、翻译《士不可以不弘毅》一文;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9、天下者,高祖天下。10、子也,言伐莒者?11、弥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12、南冥者,天池也。13、曰:“奚冠?”曰:“冠素。”1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5、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16、即不幸 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17、巫妪弟子是女子,不能白事。1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9、愿,吾爱之,不吾叛也。20、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1、彼且奚适也?22、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2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24、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5、许子奚为不自织?26、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8、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29、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30、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二、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三、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判断句。四、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五、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表达功能。六、阅读本章文选,回答以下问题。 1、翻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文。2、给《小国寡民(王弼注)》加上标点。(见答案) 3、给《鲁少儒(王先谦集解)》加上标点。(见答案) 第六章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术语: 1、传 2、笺 3、疏 9、犹 4、衍文 5、脱文 6、曰、为、谓之 7、谓8、貌、之貌 二、选择题:10、之言、之为言11、读为、读曰12、读若、读如下面各小题之下,都列举了可供选择的几种答案,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1、 《孟子·滕文公上》: “树艺五谷。 赵歧注: ” “五谷 谓之 犹 曰 D、为 借也”。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之言 畔。”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之 朋,同志 B、谓之 B、读为 B、貌 C、 C、 C、 B、 C、 C、谓 B、 D、读若 D、之言 4、《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高 之貌 之为言 读曰 之 读如 D、为 友。”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 B、之言 B、谓 C、谓之 D、犹 怀王。”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曰 饥, 菜不熟 D、为 8、 《论语· 先进》 “加之以师旅, : 因之以饥馑。 朱熹注: ” “谷不熟 C、犹 D、曰 馑。 朱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 A、 谓 D、曰 纤纤。”郑笺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 稻黍稷麦菽也。 赵注用的注释术语应该是: ” A、 曰、 B、谓 C、2、《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3、《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玄注:“泮5、《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6、《诗经·魏风·葛屦》:“掺掺素手。”郑玄笺:“掺掺7、《楚词·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章句:“美人 9、《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 A、读曰 读曰 孔疏 D、犹 B、读如 C、犹葱。”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崖也。”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 B、之为言 、郑笺 C、 、D、之言10、《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三、给下段《诗经·卫风·相鼠》的注疏加标点符号并用不同的符号标明毛传、郑笺、孔疏及《经典释文》的注音。 (毛传 、注音{ })(见答案) 四、阅读本章文选,翻译下列句子。1、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2、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之,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 不用,而民自治。 4、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 多少之实异也。 5、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时异则事异。 第七章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术语: 1、平水韵 6、拗 2、粘 7、救 3、对 8、借对 4、孤平 9、流水对 5、三平调 10、联二、写出下列题目要求的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1、如果一首近体诗的尾联出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那么整首诗的平仄格式是: 2、如果一首近体诗的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仄仄仄平平”,那么整首诗的平仄格式是: 三、分析下列几首诗的平仄格式,有拗救的请指明。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戚戚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 草送别) 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张籍·没蕃故人) 4、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kān)。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表示顺序的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