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趣味对联上联和下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是什么意思

经典的数字联有哪些
经典的数字联有哪些
学习啦【对联】 宇晴
  数字联即在对联中嵌入数字,使数量词在对联中有某种特殊的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数字联,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的数字联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 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是:二四七三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缺一(衣)少十(食)
  上联:二五八万我胡牌
  下联:三六九巷你吃面
  上联:三才天地人
  下联:四诗风雅颂
  上联:三千里外一条水
  下联:十二时中两度潮
  上联: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下联: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通桥
  上联: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下联: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上联:十八年前未谋面
  下联:二三更后便知心
  上联: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下联: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上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下联: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上联:风坠鹊巢,二三子连柯及地
  下联:雨打猿穴,众诸猴戴露朝天
  上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下联: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上联:小村店三杯五盏有无东西
  下联: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上联: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下联: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钩双钓
  上联: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下联: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上联: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下联: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经典的数字联
  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下联: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上联: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下联: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上联:半醉半醒过半夜
  下联:三更三点到三河
  上联:尺谷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下联: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下联: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上联:一尺去掉九寸,还剩十分(一寸)
  下联:七减去三双(六),还剩一
  上联: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下联: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钓双钩
  上联: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下联: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上联: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下联: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上联: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下联: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上联: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下联: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上联: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下联: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上联:课演六爻 内卦三爻 外卦三爻七 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下联:棒长八尺 随身四尺 离身四尺 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上联: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下联: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上联: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下联: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常见的数字联
  上联: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下联: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上联: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上联: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下联: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上联: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下联: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 没有东西。
  上联:缺一(衣)。
  下联:少十(食)。
  上联: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下联: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上联:课演六爻 内卦三爻 外卦三爻
  下联:棒长八尺 随身四尺 离身四尺
  上联: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下联:七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上联:一尺去掉九寸,还剩十分(一寸)。
  下联:七减去三双(六),还剩一。
  上联: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下联: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上联: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下联: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经典的数字联有哪些相关文章:
[经典的数字联有哪些]相关的文章
【对联】图文推荐有没有更多的数字对联啊~~?_百度知道
有没有更多的数字对联啊~~?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羽毛和翅膀
羽毛和翅膀
采纳数:12951
获赞数:695936
擅长:暂未定制
1、 古时曾有人在家门口贴了一副与众不同的对联: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 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是:二四七三 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 而且是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 “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 2)死(4)妻(7)散(3)”。 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 们诉说社会的黑暗呢! 2、 西汉司马相如做官之后,有遗弃老婆卓文君之意。卓文君察觉到了,就给他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首趣味盎然的数字诗《文君怨》:“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相如读后很受感动,与卓文君和好如初。 3、 南朝宋鲍照也有一首有趣的《数名诗》:“一身事关西,家族满山东。二年从车贺,斋祭甘泉宫。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四牡曜长路,轻盖飞若鸿。五侯相饯送,高会集新丰。六乐陈广座,祖帐揭春风。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八珍盈雕俎,绮肴纷错重。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 4、 南朝齐、梁间范云亦有一首《数名诗》:“一鼓有余气,趫勇正纷纭。二广无遗略,雄虎自为群。三河尚扰攘,楯橹起橨榅。四巡驻青跸,瘗玉旷亭云。五十又舒斾,旗帜日缤纷。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七获美前载,克俊嘉昔闻。八音伫繁律,将以安司勋。九命既斯复,金璧固宜分。十难康有道,延着望卿云。” 5、 唐朝宰相权德舆也有一首《数名诗》:“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四体苟不勤,安得丰菽粟。五侯诚暐晔,荣甚或为辱。六翮未骞翔,虞罗乃相触。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6、 清朝有一首嘲南方典史的数字诗《十得》,真堪捧腹。诗曰:“一命之荣算得,两根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方地保传得,五十嘴巴打得,六年俸满报得,七品堂翁靠得,八十养廉借得,九品补服僭得,十分高兴不得。” 7、 红闺吟咏,大都颖慧绝伦,杂体诗尤为可喜。清·完颜恽珠《闺秀正始集·吴学素小传》云:“吴学素,字位贞,江苏娄县人,编修顾伟权室,著有《荫绿阁诗草》。位贞诗才敏捷,相传徐澹园尚书雅集东山,以《闺怨》命题,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丈、尺、半、双等十八字。一时名宿均棘手,顾太史以语位贞。援笔伸纸,立就一律,艺林传诵。诗云:‘百尺楼头花一溪,七香车断五陵西。六桥遥望三湘水,八载空惊半夜鸡。风急九秋双燕去,云开四面万山齐。子规不解愁千丈,十二时中两两啼。’” 8、 《正始续集》载蓝燕同题同体一首,诗云:“六七鸳鸯戏一溪,怀人二十四桥西。半生书断三秋雁,万里心悬五夜鸡。蚕作百千丝已尽,鸟生八九子初齐。谁怜方寸愁盈丈,刀尺抛残双玉啼。” 9、 清·况澍《杂体诗钞》载女史杨继端(字古雪,四川遂宁人)《口占漫成》云:“十二阑干水半溪,千红万紫六桥西。两峰黛黯三春梦,一院花飞五夜鸡。鹤到九霄双翮健,书分四体八行齐。道人殷七归何处,百尺高枝莺又啼。”此诗亦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半、双、尺等十七字。与前文吴学素、蓝燕两媛之作相比,仅少用一“丈”字。 10、 检《杂体诗钞》,又有徐兆奎《闺怨》二首,亦仿此体:“万里三州百粤溪,楼台六七画桥西。八千书寄九秋雁,十二肠回五夜鸡。何日半帘双膝半,几时一案两眉齐。纤纤丈室寻刀尺,散四愁还娇泪啼。”又:“儿童六七戏前溪,二八佳人住阁西。尺素梦来千里鲤,半床愁绝五更鸡。九秋十稔期难定,四达三条路不齐。百万回肠绕丈室,一抬两眼泪双啼。”⑷清·况周颐《餐樱庑随笔》中还记录了一首数字诗《闺怨》,为春明诗社冠军之作。诗云:“六曲围屏九曲溪,尺书五夜寄辽西。银河七夕秋填鹊,玉枕三更冷听鸡。道路十千肠欲断,年华二八发初齐。情波万丈心如一,四月山深百舌啼。” 11、 12、 再欣赏两副巧妙的数字对联。其一,“洛水元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这是明世庙斋醮对联,是袁炜所撰(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世庙斋醮对联又一本云:“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截嶰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此联词句与前联大同小异,据传是夏言手笔。⑵ 13、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高宗八旬万寿,经坛中有一长联最为壮丽,脍炙人口久,相传为尚书彭元瑞所撰。联云:“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14、 最后再说一则有趣的以数字联取胜的故事。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赴京城再次应举。路途遥远,秀才虽然日夜兼程赶路,可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联。秀才听后,暗想,我就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以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便脱口说道:“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主考官暗暗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联。秀才想把这些年自己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这一年解元的桂冠,就这样被这位穷秀才夺走了。
我是谁我是枪手
我是谁我是枪手
擅长:暂未定制
1.清代学者朱柏庐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对联言之谆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济南大明湖有一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3.青岛崂山钓鱼台有副奇特的数字联;一蓑一笠一髯翁,一丈长杆一寸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4.湖北隆中三顾堂悬的一副楹联是: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5.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一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6.大学士纪晓岚巧对乾隆帝: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7.清朝郑板桥有一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8.清人顾复初有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意标新二月花.对联中的数学(一)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联.上联的算式:260+37=141,下联的算式:270+1=141.(二)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上联为数学家华罗庚1953年随中国科学院出国考察途中所作.团长为钱三强,团员有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教授等十余人,途中闲暇,为增添旅行乐趣,华罗庚便出上联“三强韩赵魏”求对.片刻,人皆摇头,无以对出.他只好自对下联“九章勾股弦”.此联全用“双联”修辞格.”“三强”一指钱三强,二指战国时韩赵魏三大强国;“九章”,既指赵九章,又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该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定理.全联数字相对,平仄相应,古今相连,总分结合.(三)四川一座乡村中学,一对数学教师结合夫妇,在元旦结婚之日,工会赠一副贺联云: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四)某地一对新人,男的当会计,女的做医生,完婚之日,有人赠贺联一副:会计合数检验误差重合数;医生开方已知病根再开方.嵌入“合数”、“开方”等数学名词,天衣无缝.(五)某市一对数学教师,几经波折,终于结为秦晋之好,同事撰一联相贺,联云:爱情如几何曲线;幸福似小数循环.“几何曲线”形象地表述了这对数学教师爱情历经坎坷曲折;“小数循环”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数值,借此祝贺新人的美满幸福,天长地久,实在是神来之笔.延续400多年的数字联数字对联,生动有趣,令人记忆犹新.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的状元罗洪光与几位饱学之士同游九江.顺流而下,江风助行,眼看九江就要到了.这时.邻船一名船夫慕名来到罗洪光的船上,说有一个上联,请大人续对.罗洪光根本没把船夫放在眼里,心想:凡夫俗子,能出什么妙联?上联无趣,我对之也无味.待船夫写出上联,罗洪光却傻了眼,迟迟无法下笔,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所措.那船夫的上联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上联不仅说出了实事,而且把从一到十的这十个数目字按顺序嵌进去,成了“绝对”.从那以后,400年没人能对出来.直到1959年夏,一个偶然事件的启发,才被一个叫李戎翎的人对上.原来,1959年6月,佛山寺一位老装修工托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贵木材,只两天便运到了.据说,1943年也有人找这种木材,弄到手整整花了一年功夫,这一对比,使李戎翎想到那个“绝对”,于是他续出了下联:“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获赞数:24
擅长:暂未定制
我记得有一联是说诸葛亮的;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纵,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孔明灯,一生只为酬三愿.下联是用五行和五方对的.
获赞数:28
擅长:暂未定制
中堂联勤能补拙俭可助廉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一轮明月四壁清风贫不学吝默无过言清风挺松柏逸气上烟霞为人尚正直处事贵公平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高怀同霁月雅量洽春风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江山开眼界风雪炼精神博览增见识广交得观摩勤乃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劳动传家久勤俭继世长竹雨松风梧月茶烟琴韵书声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野树穿花月在涧清风拂座竹环门随时尽录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梨云满地不见月松涛半山疑为风广庭有露桂花湿空山无风松子香栽竹尽成双凤尾种松皆作老龙鳞松窗翠绕凌云久兰畹香清得露多风度鹤声闻远谷山横雨色卷浮岚鱼龙寂寞秋江冷碧水春风野外春清风无私雅自爱修竹有节长呼君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一人知己亦已足比生自修无尽朋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怀若竹虚临江水气同兰静在春风欲论古来兴废事须平自己是非心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有无不争家之乐上下相亲国乃康流水断桥芳草路淡云微雨养花天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树当窗翠欲流为爱鸟声多种树因留花气久垂帘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阴百道泉敬老尊贤道德好爱少惜才风尚新富强由勤俭做起幸福从奋斗得来劳动致富光景好勤俭持家幸福长祝祖国繁荣昌盛愿子孙幸福无穷新得园林种树法喜闻子弟读书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五谷丰登劳动致富六畜兴旺勤俭生财桂花开时香云成海月轮高处广寒有舍立言不朽志并天高种千收福永享康平动心忍性反求诸己深思没察薄责于人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劳动高尚人间第一美知识闪光宝中占首魁室有余香谢草郑兰宝桂树空无长物唐诗晋字汉文章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敏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立品如岩上松,必历千百载风霜,方可柱明堂而成大厦俭身若璞中玉,经磨数十番沙石,及堪琢玉玺而宝庙廊
其他1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带有数字的对联_百度知道
带有数字的对联
SORRY!xhn123你虽然答的很好!可是这些我基本有了!...
SORRY!xhn123 你虽然答的很好!可是这些我基本有了!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304
获赞数:10803
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
懒弟子仰面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
瞎先生低头算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入联,亦别有情趣。“独览梅花扫腊雪,细睨山势舞流溪。”仔细想来,上联为简谱七音,下联为数字,皆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妙取方言谐音而成。 又一对联,上联书二三四五,下联书六七八九,隐喻缺衣(一)少食(十),何等匠心。 宋代理学家邵康有七绝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郑板桥有首《吟雪》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清代文学家纪晓岗写过一字到底的《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八月中秋八月中,一眺三思;三更半夜三更半,两泪千言。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
获赞数:672
1、 古时曾有人在家门口贴了一副与众不同的对联: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 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是:二四七三 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 而且是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 “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 2)死(4)妻(7)散(3)”。 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 们诉说社会的黑暗呢! 2、 西汉司马相如做官之后,有遗弃老婆卓文君之意。卓文君察觉到了,就给他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首趣味盎然的数字诗《文君怨》:“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相如读后很受感动,与卓文君和好如初。 3、 南朝宋鲍照也有一首有趣的《数名诗》:“一身事关西,家族满山东。二年从车贺,斋祭甘泉宫。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四牡曜长路,轻盖飞若鸿。五侯相饯送,高会集新丰。六乐陈广座,祖帐揭春风。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八珍盈雕俎,绮肴纷错重。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 4、 南朝齐、梁间范云亦有一首《数名诗》:“一鼓有余气,趫勇正纷纭。二广无遗略,雄虎自为群。三河尚扰攘,楯橹起橨榅。四巡驻青跸,瘗玉旷亭云。五十又舒斾,旗帜日缤纷。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七获美前载,克俊嘉昔闻。八音伫繁律,将以安司勋。九命既斯复,金璧固宜分。十难康有道,延着望卿云。” 5、 唐朝宰相权德舆也有一首《数名诗》:“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四体苟不勤,安得丰菽粟。五侯诚暐晔,荣甚或为辱。六翮未骞翔,虞罗乃相触。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6、 清朝有一首嘲南方典史的数字诗《十得》,真堪捧腹。诗曰:“一命之荣算得,两根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方地保传得,五十嘴巴打得,六年俸满报得,七品堂翁靠得,八十养廉借得,九品补服僭得,十分高兴不得。” 7、 红闺吟咏,大都颖慧绝伦,杂体诗尤为可喜。清·完颜恽珠《闺秀正始集·吴学素小传》云:“吴学素,字位贞,江苏娄县人,编修顾伟权室,著有《荫绿阁诗草》。位贞诗才敏捷,相传徐澹园尚书雅集东山,以《闺怨》命题,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丈、尺、半、双等十八字。一时名宿均棘手,顾太史以语位贞。援笔伸纸,立就一律,艺林传诵。诗云:‘百尺楼头花一溪,七香车断五陵西。六桥遥望三湘水,八载空惊半夜鸡。风急九秋双燕去,云开四面万山齐。子规不解愁千丈,十二时中两两啼。’” 8、 《正始续集》载蓝燕同题同体一首,诗云:“六七鸳鸯戏一溪,怀人二十四桥西。半生书断三秋雁,万里心悬五夜鸡。蚕作百千丝已尽,鸟生八九子初齐。谁怜方寸愁盈丈,刀尺抛残双玉啼。” 9、 清·况澍《杂体诗钞》载女史杨继端(字古雪,四川遂宁人)《口占漫成》云:“十二阑干水半溪,千红万紫六桥西。两峰黛黯三春梦,一院花飞五夜鸡。鹤到九霄双翮健,书分四体八行齐。道人殷七归何处,百尺高枝莺又啼。”此诗亦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展开全部&
获赞数:44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只爱李雨桐
只爱李雨桐
采纳数:1066
获赞数:60411
擅长:暂未定制
找了半天,只找到这么多!四壁云山九江棹
一亭烟雨万壑松
(庐山御碑亭)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成都武侯祠)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
八方文旆一代吟坛
(林从龙贺杭州之江诗社成立)
天堑变通途,九孔东西船百万
龟蛇横彩练,一桥南北路三千
(闻楚卿题武汉长江大桥)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采纳数:40
获赞数:411
擅长:暂未定制
上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下联: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 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课演六爻 内卦三爻 外卦三爻 棒长八尺 随身四尺 离身四尺 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自我飞翔之术
自我飞翔之术
采纳数:21
获赞数:114
擅长:暂未定制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横批:缺一少十 (缺衣少食)
其他4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过年贴对联日记》_优秀作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作文一二三
作文一:《[过年写对联贴对联]写对联》18200字[过年写对联贴对联]写对联 篇一 : 写对联
今天太阳公公生病了,乌云和风就放肆的来到人间,哇呀呀~好冷呀~
但是我们不怕冷,1大早我就和外婆、三三妹妹一起去招商银行门口看路桥小学的学生写春联。在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蹦蹦跳跳的,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招商银行门口。招商银行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来自路桥小学的小朋友准备写对联了,他们中最大的已经是六年级了,最小的才二年级。大家七手八脚的忙开了,他们有的在铺毛毡,有的在到墨汁,有的在准备红纸,还有的在拿砚台......活动开始了,大家把手中的毛笔握得笔直笔直的。他们每个人都写得很认真,每个字都像1个小精灵,蕴含着他们每个人的思想。他们写得真好看,写好后同学们兴高采烈的排举着写好的对联成一队,哇,太漂亮了~
咦~那里有1个大记者,嘻嘻~趁这机会好好学学,我走上前去问道;“叔父,我想问问您拍他们写字的照片该怎么拍呢,”叔父爽快的答应了。叔父还教了我许多拍照片的技巧。哈哈,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少呀!
哇塞~1个跟我妹妹差不多大的小妹妹,字写得好漂漂哦,我得找她要副对联学学了。正好1个姨母问我:“你有没有拿到对联,”我摇摇头说:“没有。”姨母拿来了1个袋子说:“这三幅对联送给你
们吧~”我连忙说:“谢谢姨母。”时间眨眼就过去了,活动结束了,
真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活动,我也能去写对联。
中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是近代湖南人才辈出的最早领军人物。
陶澍从小喜爱,)诗书,聪颖过人,被人称为“神童”。在他九岁那年的除夕之夜,他看见祖父在屋里屋外点了好多盏灯,便问祖父怎么回事。他的祖父特别疼爱这个聪明的小孙子,捋着胡须,笑吟吟地说出一个联句来回答他的提问:
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替乾坤增色
陶澍没想到祖父会用联句来回答他 ,而且答得还这么妙。于是,他就动开了脑筋,正好这时更鼓响了,陶澍灵感一发,马上对出下联:
新春雷未动,擂三通鼓,代天地扬威
祖父听了孙子的联句,喜上眉梢,连声称赞 :“好句子” ,当即写下此联,命家人贴在门上,一时传为佳话。
陶澍13岁那年,有一天,一个开榨油坊的老板,上门请陶澍的父亲陶必铨写对子。不巧,陶必铨已外出,老板高兴而来,扫兴而归。榨油坊开业那天,这位老板只好请来当地几位秀才写对联。可这几位秀才搜肠刮肚,搔头挠腮,就是对不出一副好联,便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常用联来搪塞。正当老板大失所望之时,传来一个童稚的声音:“让我来试试!”看热闹的人一瞧,这人正是少年陶
大家都不相信陶澍小小年纪,能写出什么好联来。只见陶澍铺平纸,搦笔沾墨,写出一联: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这上下两句,把“榨油”二字嵌于上下联首字中,这是嵌字联中的鹤顶格,又用夸张的手法,将手工榨油夸大为“星斗”、“乾坤”,气魄不凡,使围观的人十分惊讶,如非亲眼所见,不会相信这副佳联竟出自一个少年之手。
第二天,陶澍的父亲从外面归来,路过榨油坊,看了门联以后,惊叹写联人的口气不小,正想赞叹几句,不料榨坊老板兴冲冲跑上前来,一个劲地夸赞陶先生儿子的对联写得好。陶必铨立即把话咽了下去,不但不夸,反而斥责道:”这是虚夸浮泛之词”。后来,陶澍在父亲严格教育下,终成大器。
陶澍神童之名数年内鹊起,也有人不以为然。当地刘大顺家做寿酒。四位父辈都是文秀才,而其祖父既是文秀才,又是武秀才。席间,刘大胜的叔叔令陶澍与其同席。座中有八甲刘知县,为吹嘘主人门第之盛,便出一上联:
父子五人六秀才,数世间百姓万家,刘门为盛
陶澍略一思索,即应道:
山林千载一高士,藐天下八官九品,陶氏独尊。
刘家见陶澍口气不小,且藐视朝廷官员,刘大顺的四叔紧接着
笑小儿:眼前了了,大未必佳
谁知陶澍立即应声而对:
告细叔:铁中铮铮,终须成器
一时,四座皆惊,再无人出难题来测试陶澍的才学了。
篇三 : 勤学对联
上联:懒惰厌学难成器;
下联:勤奋博学出状元。
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
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联:学如黄鹤习如鹊;
下联:名振沈天风振云。
上联:学如黄鹤习如鹊;
下联:名振周天风振云。
上联:学如黄鹤习如鹊;
下联:名振吴天风振云。
上联:学如黄鹤习如鹊;
下联:人历吴山心历春。
上联:懒惰厌学难成器;
下联:殷勤为人不费心。
上联:懒惰厌学难成器;
下联:清香知道不落空。
上联:业精于勤,荒于嬉;
下联:行成于思,毁于随。
上联:学如黄鹤习如鹊;
下联:勤如羽翼奋如翅。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联:书到用时方恨少;
下联:学富五车不为多。
上联:勤耕文姿笔态云山里;
下联:学探画意诗情烟树中!
上联:学苏秦引锥刺股,饱读诗书;
下联:效祖狄闻鸡起舞,苦练本领。
上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下联: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上联: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
下联: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
上联: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
下联: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地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篇四 : 怎样写对联和贴对联
怎样写对联和贴对联
对联亦称“楹联”、“对子”、“门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用字简炼,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言简而意赅。
对联由律诗的对仗发展而来。它既可以叙事,又可以评古论今,讽谕赞颂,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用途,所以从古至今,它一直活跃在民间。
写对联有三个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写对子。第一是上下联字数相等。对联起码每联四个字,七个字的居多,二十多字以上的应用比较少。第二是平仄相协,即平对仄,仄对平,这样读起来和谐,不会拗口。例如“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但单数字位可以不拘平仄,双数字位必须严格遵循。这叫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上联末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末字必须是平声。汉字每个字都有四声,例如,“妈麻马骂”,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阳是属于平声,上、去是属于仄声,仄就是“侧”,不平的意思。第三是词性相对,总的来说,是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虚词数很少,实词的字数量多。实词相对即名词对名词事,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中如果能再分细一点就更工整,例如人名对人名,地理对地理,天文对天文,颜色对颜
色,动物对动物等。至于在用字方面,凡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一般不准再用。懂得这些规律,就可以慢慢学会写对联。写对联除了对仗工整,有艺术性之外,还要注意思想性,要有教育意义。
贴对联也有规律,但较为简单。几上联都贴在进门之右边,下联贴在进门这左边。怎样区别上下联呢,辨别的办法是:末字是仄声的,是上联;末字是平声的,是下联。横批是四个字的,多属吉祥或有鼓舞意义的话,贴在门楣上,即上下联的正上方。有的对联也可以不用横批。
下面就撰写对联的方法和要求作一简单的介绍。
字数要相应
对联分上下两联,每一联的字并没有严格限制,它的长短要看挂在何处而定,一般的对联,以五字到十几字为一联为好。如贴在各家街门上的春联,多用五字联、七字联或十几字联,太长就把门框贴满了,不美观。但是在高楼大厦挂通天联,短联就不适用了。但是,切忌逞露才华,撰写数百字的骈丽文章。武汉黄鹤楼的长联,每联175字,一副对联共350字。四川青城山庙内的长联,每联197字,一副对联共394字。它们都比云南昆明大观楼所为“天下第一长联”长得多。大观楼长联共180字。这个长联的作者是孙髯,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人。他自比幼聪颖、博学,诗古文辞名重一时。他不肯应试,后来家道中落,生活颇困顿。他以撰昆明大观楼长联闻名于世。现录长联于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
神峻。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关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襄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负四围香稻、万里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气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长联无论思想内容,还是技巧都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以致后人多知有大观楼长联,而不知有孙髯其人。
其实,从我国上千年的联史考查,还有更长的长联。清末秀才钟耘舫,在一次集会上触怒了县官,被诬入狱。前后在押约三年,为抒心中愤懑,他在狱中写下了长达1612字的《拟题江津临江城楼联》,触景生情,想到自身遭遇,惨痛于心,于是上天宫、下地府,听说人间黑暗,表示宁肯为鱼虾、作蝼蚁,也不愿生活在这个人世。
但是,这类动辄数百字上千字的太长的对联,属于奇怪联语,是对联中的变体,不值得提倡。
当然,也有很短的对联。
1931年,9月16日夜晚,日本帝国主义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突然向沈阳的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猛烈进攻,同时炮轰沈阳城。日本军的突然袭击,打死打伤了东北军许多官兵和一些老百姓,当时,蒋介石下命令给东北军“绝对不抵抗”。于是,东北军不放一枪撤出了沈阳城。第二天,日本军就占领了沈阳,接着又分兵进攻东北的其他
城市。这就是震惊中“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全国人民无不义愤填膺,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到南京示威请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去。可是,当局竟然指使军警,向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开枪冲杀,当场的打死学生三十多人,打伤一百多人。
在悼念爱国学生的追悼会上,有人挂出一副短短的一字联:
上联是个“死”字,下联是个倒写的“生”字。对联的意思是,宁肯站着死,决不倒着生!短短两个字,表达了不做亡国奴,坚决跟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的爱国精神。
另外,还有无字联。
1949年4月1日,国民党政府面临崩溃境。南京各大学的学生们,上街游行示威,反对继续打内战。半路上,大批全副武装的军警,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大打出手,当场有两个学生被打死。这就是轰动全国的“四一事件”。
这一行为激起了南京人民的满腔怒火。几天后,南京各界代表在中央大学礼堂开了隆重的追悼会,纪念牺牲的学生。全场周围挂满了各种挽联。里面有一副挽联十分引人注目,上面没写一个字只有一些标点符号,上下联是:
,,, ,,,
! !!! ! !
虽说挽联上没写一个字,可上面的符号却个个像有千斤重!上联一连串的问号,是在向国民党政府当局发生一连串的质问:你们为什么打内战!为什么杀死爱国学生,,,……
下联的一连串的感叹号,是在显示南京人民的决心和誓言:反对内战!
不过一字联和无字联是很少用的。
节奏要分明
节奏本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是由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的,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要合乎一定的规律。节拍就是乐曲中的节奏序列,每一序列包含两拍或三拍、四拍。对联是短诗,要求有音乐性,这首先表现在有节奏感,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即使不念不听,只是看,由于看的时候也是按照节奏进行的,如节奏调谐,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愉悦感,这节奏感在对联中是很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创作对联的一个要素,不可忽视。四字句的对联是一句两拍。
中央——宛在
一半——勾留
上半联两字一拍,下半联也两字一拍,必须合拍。
例二,某君座右铭联: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此联都是第一字为一拍,后三字为一拍,非常协调。
江山——如画
唱——春光如
此联仅管都是两拍,但长短、强弱各不相同,拍节错乱,就不是对联了。这一点是撰一切联语必须遵守的,不论是五字联、七字联,都必须节拍谐调,长短强弱都不能错乱。
五字句的对联,一般是每句三拍。
例如,苏曼殊书普陀普济寺联: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例二,春联:
喜——国爱——兴旺
唱——稻粟——丰登
七字句的对联,一般是每句四拍:
例一,春联:
车水——马龙——农家——乐
花好——月圆——晋阳——春
例二,桂林叠彩山联:
山静——水流——开——画景
鸢飞——鱼跃——悟——天机
联语的字数没有固定数目,构成联语节奏的方法和因素又有多种,运用起来真是变化多端,但重要的是音组等长,强弱等量,繁疏急缓和谐,轻重抑扬鲜明。万变不离其宗,掌握住“其宗”的两两相等,
就可以组织联语了。
有些对联虽然很长,却是用许多短句组成的。四川省青城山庙的那一副和394字的对联,基本上是由四字句、五字句和七句字组成的,掌握住四言、五言、七言的节奏,也就能掌握住长联的节奏。至于一言、二言、三言的节奏,不待论列,也能掌握。三字以下的短对,应属于怪联,很少有人使用,但是由于三字句以下的短对可以构成长联,所以三字句以下短对的节奏也不能忽视的。一字句自成一拍,两字句也常是一拍,三字句的拍节却有两式,一式是前一后二,一式是前二后一,至于三字重叠者则是一字一顿。
例如,四川崇丽阁长联:
几层——楼、独撑东西峰……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
例二,桂平四王亭联:
八表被光荣,知——南方,现代策源革命地
四方争响应,挞——北虏,当年起义揭竿时
对仗要工[)整
所为对仗,就是在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
我国唐代兴起的律诗和绝句,是很讲究对仗的。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中两联,即颔联和颈联。例如: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远,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对仗也可以多到三联,即首联、颔联和颈联对仗。也可以少到一联,即颔联不对仗,只在颈联对仗。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另有一种情况,即在首联、颈联都用对仗,而在颔联不用。尾联一般不用对仗,只有少数例外。
绝句可以不用对仗,如果要用,就用首联。例如:
《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也有两联都用对仗,不过比较少见。例如: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长律除首尾两联不用对仗以外,其余各联都用对仗。由于联联排比,所以长律又叫排律。例如:
《守睢阳诗》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麾。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紧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国的律诗和绝句,是很讲究对仗的。
对仗首先要求句型相对。例如“残云归太华”是一个主谓句,这样必须找一个结构和它相当的主谓句“疏雨过中条”和它相对。
对仗还要求词性相对。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古代诗人应用对仗时讲究声律,声律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从律诗的对仗用词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九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副词、虚词、代词。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例如:《秋日赴阙潼关驿楼》的颔联中,上联“残”是形容词,“云”是名词,“归”是动词,“太华”是名词,它们分别和下联的形容词“疏”,名词“雨”,动词“过”,名词“中条”相对。
此外,专有名词跟专有名词相对。如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包括的范围很广。有时律诗的对仗还注意名词内容的类别如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器皿、动物、人伦、形体等。
凡同一小类相对,词性一致,句型又相同的,因为对得很工整,
所以叫工对,上面举的例子,“云”和“雨”,均属气象一小类,“太华”和“中条”均属于地理一小类,所以“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又是工对。
形式服从内容,过份地追求工整,会束缚思想,损害内容。因此,律诗的对仗,一般只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句型相同就可以了。这种对仗,和工对相比较是从宽了一些,所以叫宽对。
对联是在律诗、绝句的联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联虽然不是律诗、绝句的简化;但讲究对仗这一点是一致的。如济南千佛山的豹突泉的对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其中,“佛脚”对“源头”,“清泉”对“活水”,四个“飘”字对四个“冒”,“飘下”对“冒出”,“两条”对“一串”,“玉带”对“珍珠”,对仗非常工整,比较严格的对联,不但要求字数相等、句法相同,还要求词性一样。例如苏州拙政园对联: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蝉”对“鸟”、“林”对“山”,是名词对名词;“愈”对“更”;是副词对副;“静”对“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是。清人李渔著了一本《笠翁对韵》,专讲对仗,开头是“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这样,对起来十分难。现在撰对联,能做到字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就可以
了,能作到词性相对固然好,做不到以也不必强求,因词害义总是不好的。例如:
民主主义春常在
千万人民福无穷
此联能基本相对,就不必讲究词性相对了。
字同句似,两两相对成为一联,是为了表达两个相似、相反或相连的意思。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此联的上联和下联表达的内容是相似。两句一意教师形容教条主义者。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此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的,上半联表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绝不屈服”,下半联表示要“做小孩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此联表达的意思是相连的。
《文心雕龙》提倡“反对为优,正对为劣”,是从诗文修辞角度
讲的,实用的对联,特别是春联、婚联、寿联之类,反对比较少,硬编歌颂性的反对,实在难工。
平仄要严谨
平仄是根据传统的四声分的。传统的四声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叫平、上、去、入。
平声如“边天飞糖麻”等字;
上声如“古草老近柱是”等字;
去声如“菜树放汉世送笑”等字;
入声如“桌切白食尺百麦物”等字;
传统的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的差别,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差别都是字音高低升降的不同。在普通话里,古入声字分别归入了而今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里了。
明白了古四声,下面就可以说平仄了。“平”就是平声。在诗词的平仄格式中,凡“平”的位置,就是选用读平声的字。“仄”就是上、去、入声。在诗词的平仄格式中,凡“仄”的位置,可以选用上、去、入三声的字。
古人写诗,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跟字音的高低升降有关。同一句话用相同的声调就有点呆板,用不同的声调才有变化,才能有节奏。诗词中平仄交替或对立,就能构成的节奏与旋律,形成诗的音乐美。因此,平仄是诗格律的重要因素。
现在,汉语没有入声字了,就以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诗词用字的平仄有一定格式。例如下面这两句话的声调是:
其平仄格式是: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就平仄和诗句的联系来说,从上例可以看出,平仄在本句是交替的;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又日一个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上句和下句来说,平仄是对立的:如“沉舟”对“病树”是平平对仄仄,“侧畔”对“前头”是仄仄对平平,“千帆”对“万木”是平平对仄仄,“过”对“春”是春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古人作诗词,特别讲究平仄。对每首诗来讲,用平用仄,都要遵照不同的平仄格式要求,使字有定音,平仄交错。
在律诗中间,有两联对仗的句子。因为这两联对仗的句子没有独立性,是整首诗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平仄必须瞻前顾后,既要“对”,
又要“粘”。所谓“对”,就是下句第二字和第四字等偶位字的平仄,必须与上句偶位字的平仄相反。所谓“粘”,就是第三、五、七这三个奇位句的第二、四等偶位字的平仄,必须与第二、四、六、这三个偶位句的第二、第四等偶位字的的平仄粘连相同。例如,杜甫《春望》:
仄仄平平仄
国破山河在,    平平仄仄平
城春草木深。    仄平平仄仄
感时花溅泪,    仄仄仄平平
恨别鸟惊心。    仄仄平平仄
烽火连三月,    仄仄平平仄
家书抵万金。    仄仄平平仄
白头搔更短,    仄仄平平仄
浑欲不胜长。    这诗中间的两联对仗句,是第二联对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上联中的“时”与“溅”,为第一联中的“春”与
“木”所决定,它要求“粘”。第三联对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下联中的“书”与“万”,又要照末联第一句的“粘”。
律诗讲“粘”,给中间两联对仗句带来很大拘束。可是对联的对仗句却是独立的,上不粘天,下不粘地,不存在“粘”的一说,这样调平仄就自由多了。上半联和下半联只讲“对”就行,能做到平仄相对,抑扬顿挫,就是好对联。请看两面几例:
勤为摇钱树
俭是聚宝盆
喜鹊登枝盈门喜
春花烂漫大地春
宋文天祥题孟姜女庙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比较这些联语用字的平仄,可发现上半联和下半相对字的声调,有绝对相反,有大体相反的。能做到严格相反而不损害内容,固然好,做不到严格相反、作到大体相反也可以。用做律诗的方法去调联语的平仄,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难做到。
对联的句数在两句以上,要特别注意停顿处用的字的平仄,尽量做平仄相反。天文祥题孟姜女庙联‘哉’是平,“也”是仄,“怨”是仄,“贞”是平,相反相谐。
上文例举清孙髯撰写的昆明滇池大观楼联,凡停顿处,无论用顿号、逗号、分号、问号、上半联和下半联相应的字,平仄大多相反,只有“帻”、“虚”皆平,“看”、“想”皆平。一两个字例外,不影响全联的音乐性。
另外,在同一联中尽量避免出现孤平,即两仄夹一平,若出现了,其下联应以相反声补救。再则对专有名词,平仄受限略宽。除此,上联末字用仄,下联用平,特殊例外。
修辞要精美
对联的语言是极简单极优美的,这跟多种修辞手法成功地运用是分不开的。下面简要地介绍一下,在撰写对联时,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
例如:岳飞、文天祥祠联
国士无双双国士
忠臣不二二忠臣
例如:悼杨诠联
不可说,不可说
如之何,如之何
例如:题弥勒佛联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
心时将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
意处有甚事来由。
例如:杭州灵隐冷泉亭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例如:校园迎春绿
桃李向阳红
例如:绿柳舒眉观新岁
红桃开口笑丰年
例如:泰山南天门联
门辟九宵,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例如:济南豹突泉联
空洞洞天,作飞飞乡
活泼泼地,故源源来
例如:郑板桥题天师洞台榭
例如:章太炎于西太后七十寿辰讽联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到古长安,
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
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上半联末句把“一人有庆”倒有为“只为一个歌庆有”;下半联末句把“万寿无疆”反用为“每逢万寿祝疆无”。
例如:邓石如手书联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水,彭蠡烟,湘江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宅壁
少陵计,摩诘画,左傅文,马迁文,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汇古今绝艺置我轩窗
在撰写对联的过程中,还常常一些特殊的修辞方法。下面结合实例,分别做较详细的介绍。
例如:明代户部侍郎张津任南京知府题联: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银
此联是把一的两个方面,从对民与官、廉和贪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说明为官惠民清廉的重要性,告诫属官务守清廉,不义之财莫取分文。
又如:杭州栖霞山岳庙前飞墓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此联的上联为埋葬岳飞忠骨的青山庆幸,下联替铸秦桧夫妇奸臣白铁不平。两相对照,臧忠否奸,爱憎分明。
例如:福建南安郑成功祠庙联
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
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
这副对联没有从正面叙述郑成功当年如何反抗侵略,如何收复台湾的事迹,只是用“澎台”“风景”作示意,接着用“不殊”这“之异”作对面,衬托上句。下联也只说他的“盛名”妇孺皆知。这,使人读了,自然想到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
又如:清代鄂比赠曹雪芹联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
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这也是副衬托联,全联多用反义词对,用“疏亲慢友”对“远富近贫”,用“以礼相交”对“因财而散”,而结尾用上一对反义词――“多”
与“少”,逐使一褒一贬之意十分清楚,对曹雪芹的崇高人品作了热情的赞扬。
对联中,有种代借代联很有意思,它不直说某事物,而借相关的事物去代替它。
例如:某地项王庙联
八千子弟随流水
百二山河委大风
下联中的“大风”借代刘邦。公元前一九五年,刘邦讨伐英布叛乱后回师长安,途经故乡时,置酒沛公,与父老子弟欢饮。酒酣,系筑而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歌后入乐府,史称《大风歌》。此以歌代人。
又如:安徽当涂太白楼联:
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要先生低首
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容国士扬眉
联中的“宣城”和“荆州”都是借官职代人名,即宣城大守
谢玄和荆州刺史韩朝宗。此外,联中的“先生”、“国土”也是借代李白。
再如:杭州于忠肃公祠,祀于谦,联云:
千古痛钱塘,拜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夜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霜
联中用“少保”借代岳飞和于谦,他们先后都做过“少保”这个官。
有些人在撰写对联对,有意把讲的意思让有关对象以自己的口吻叙述出来,这种对联叫假称联。到杭州岳墓游览的人,都向跪着的四个铁人投以憎恶的目光,表示对一切假、恶、丑的愤恨。有人用秦桧夫妻间相互抱怨的口吻,写了一副假称联,分别挂在秦桧和他老婆身上:
呸,我纵丧心,有贤妇必不如此
啐,余虽长舌,无奸夫何至于斯
这副对联揭示了耍阴谋权术者的思想本质。
一个汉字的读音是一个的的音节,音节开头的辅音叫声母。两个字母相同的双声。在对联中
有人用声母相同的字对联,颇有趣味
秋露双佳菊
春风馥丽兰
这就是一副双声联。上联“佳菊”二字的声母为“ㄐ”下联“丽兰”二字的声母同为“ㄌ”。
又如:明代才子唐伯虎与祝枝山写的一联: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令姑箍
这也是一副双声联,上联“嫂扫”二安声母为“厶”,“叔束”二字
声母同为“幺”下联“姨移”二字声母为“ㄧ”,“姑箍”二字声母同为“ㄍ”。
说起此联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唐伯虎与祝枝山有一次出外郊游,见叔嫂两人在村旁山上打柴,嫂嫂扫拢柴草后呼叫叔子来捆束,唐伯虎触景生情,即作了上联。
祝枝山想了片刻也没法对,突然见村子里有位姨娘移动一破桶叫小姑娘帮箍,灵机一动,即对出了下联。
有人把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运用到对联中,能使语联含蓄
深刻,耐人寻味。相传明代宰相李贤,看中了青年士人程敏政,
打算招他为婿,于是设宴款待他。席间,李肾指着桌上的果品出
因荷而得藕
程敏政猜到李贤的用意,随口应道:
有杏不须梅
李贤见他果然才思敏捷,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了。表面上李贤似乎在说盘中的莲藕,其实,他是借用双关的修辞格:荷者,何也;藕即指偶。问程敏政凭什么得配偶。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一问一答,但不说破,一个心照不宣,一个正中下怀。一联赚得佳偶,确为趣事。
有一副嘲讽袁世凯灭亡的双关联: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联中的“六君子”、“二陈汤”,本是中药汤头名,从药物治疗上写出袁世凯的死因。而这里的“六君子”又指“筹安会君子”他们拥袁称帝,使袁做起短命的“皇帝梦”;“二陈汤”又指袁的亲信陈树藩、陈宦与汤芗铭,先是竭力捧袁,看袁行将倒台,又竭力反袁,为袁“催命”。
把人名、地名、物名等专用名词镶嵌在联语中,暗寓褒贬,这就叫镶名修辞格。镶名格式很多,可以嵌在句首、句中或句尾,也可以拆开姓名分镶首尾。
例如:灵壁县虞姬墓联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是鹤顶格,把虞姬分镶首。
例二:蔡锷赠小凤仙联
其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名珠
这是蜂腰格,将凤仙嵌在句中。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幽香,郁郁宛华梅兰芳
这是凤尾格,句尾各嵌一句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这是拆嵌格,把史可法、洪承畴的姓名拆开分嵌首属。这镶名的修辞方法比较难掌握,既要嵌名成对,又要文通意深,二者完美融合,才会产生艺术美。
这种修辞方法,是把一个汉字拆成两个或把几个汉字合成一个,联文成对。
闲看门中月
思耕心上田
拆“闲”为门与月,拆“思”为心与田,联缀成对,字字皆有实义。
又如:《三笑》中联
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合十、口、心三字为思,合八目尚三字为赏,然后从合成的字生发成对。各句前三字无实义,较上联差一筹。
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
五人共伞,小从全仗大人遮
这是借字形生义。上句是明代湖广石首县令出给杨溥的。汤溥曾任明代武英殿大学士。他早期曾求石首县令免父役,石首县令便出此上句,意思是说在他这个辖区内的当地人都归他这个外来县令管,
谁也得服从。杨溥对下句,婉转地请求庇护。这修辞格更难用,或拆或合既要切口字形,又要从字形或字义或字声推开去,发现意义。意义还必须有理趣,若只顾拆合,不管内容,就成文字游戏了,如“踢破磊桥三块石,剪开出字二重山”这就毫无审美价值。
用典就是在联语中使用古代故事、民间习俗或有出处的警语。对联用典,可使联语中凝炼警策,蓄意无穷。
秀雅之体,清亮之音
兰慧其质,柳絮其才
“柳絮其才”用《世说新语》中女诗人谢道蕴咏雪事。大雪天,谢安与子侄们论文,问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道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用柳絮描绘纷纷扬扬的大雪,很贴切。
又如:康有为挽戊戌变法死难诸君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尤,当效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汉室党锢,晋代清谈,振古无斯,于今为烈,恰如子胥相国,悬睛看越寇飞来
此联共用六典,比干、岳飞、党锢、清谈四典,用来类比衬托,方孝儒、伍子胥两典,前典斥奸,后典赞贤。明朝燕王朱棣抢了他侄儿惠帝的皇位,方孝儒恸哭,朱棣说:“予欲效法周公辅成王耳。”方孝儒问:“成王安在?”朱棣说:“彼自焚死。”方孝儒问:“何不立成
王之子?”直问得朱棣理屈词穷。联中用此揭露慈禧于同治死后,不立同治之子,却拉来外甥光绪做皇帝,然后又把外甥软禁起来,自己独揽皇权。外甥也是子侄辈,所以问“成王安在”。伍子胥忠谏吴王,被吴逼死。伍子胥将死时说:”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联中用此表示慈禧杀害变法贤良,列强将灭亡中国,死难诸君死不瞑目,康有为的这副六典联,内容极复杂,丰富、深刻,决非直陈联语所可比拟。
用典变化多端,明目暗用,正用反用,单用合用,可各随己意,但要熟事化新,融化不涩,切忌“垛叠死人”或“掉书袋”。
这是顺读、倒读皆成诗句的修辞法。这种修辞法有许多变化:?暗回,有两变。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副对联句句可倒读,而且正读与倒读的字句内容完全相同。
又如:题龟山联
迢迢绿树江天晓;
霭霭红霞海日睛。
这副对联倒读时,字句不同内容不变。
?明回,也有两变。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这是大回转,正读、倒读字句各异,语义不同,倒读顺承正读,
内容连贯而有深化。
又如:对台联
文中戏,戏中文,看文看戏,各得雅趣;
音藏调,调藏音,听音听调,皆有奇情。
这是小回转。使用这修辞格撰对联,可造成回环反复的情
回文联大多独具匠心,构思精巧,其中不乏佳作,如:
马子山骑山子马
钱衡水盗水衡钱
“山子”是马名,相传是周穆王八骏之一。后人把“山子”作良马的相称。“水衡”是官名,负责保管皇室财物及铸钱。“水衡钱”指皇室储藏之钱。这副回文联,虽然只有十四个字,但都用典冷僻,真可谓挖空心思了。
?回文谐音对
在有些回文联中,顺读和倒读,谐音不同,意思明确,称为回文谐音联。
书上荷花和尚书
书临汉帖翰林书
细细品之,此联无论顺读倒读,读音不变,平仄谐调,或音同
字异,或义异字同,变化有致,回文谐音兼备,较之一般回文联难度更大。说起此联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一位翰林到寺庙游玩,见庙里挂一幅荷花,墨色淋漓,笔法挺健,特别是那亭亭玉立的荷杆,一笔写就,尤见功力。翰林连声叫绝,问老僧是何人所作,意欲求之。老僧说:“乃贫僧所画,我出一上联,大人若能对得,当以此书相赠。”和尚上联是:
画上荷花和尚画
翰林一时没有对上,只得悻悻而归,回到府内,仍在苦思,忽然他看见每日临摹的字帖,心中一亮,便作出了下联:
书临汉帖翰林书
又如,有人写了这样一联:
包里精盐经理包
图间泰山太监图
这幅对联,无论是左边顺读,还是从右边倒读,都是同一个谐音,饶有趣味。
对联中,有一种用汉字重叠出现的修辞方法来制作的对联,称为叠字联。这种对联有利于表现主题,读后令人遐思。
例如:浙江绍兴戏台联
盛盛盛盛盛盛盛
行行行行行行行
此联如何读呢?细细品味,上联二、四、七三个“盛”字念作“胜”
音,其余念作“成”音;下联“行”字既可念成“形”音,也可念作“杭”音。现将“杭”音读如上法,即成了台下人声鼎沸的嘈杂声。
又如:苏州纲师园对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这是短叠,叠字的音与义都相同,叠词连用,纤巧柔媚,似状景,似抒情,又似写情人在花香鸟语中谈情说爱,确乎有南国风采。
再如:温州江心寺长联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是长叠、利用了汉字的一字多义、同音假借的特点。加点的朝读彳幺’,作“朝见”解。其他的朝读幺,作“早晨”解。加点的长读出尤,同涨。描写瓯江江心孤屿景色,云彩时集时散,潮水忽涨忽落,万千气象,似来朝争拜佛。
在对联中还有一种首尾同字联。
菜籽榨油油炒菜
棉花织布布包棉
此联上联开头是“菜”字,最后一字也是“菜”字,并巧用了顶针格,顺理成章,十分自然。下联开头是“棉”字最后一字也是“棉”字合乎逻辑,语意连贯,颇有趣味。
1936年的一天,张恩浩去通海县秀山游玩,恰巧下起细雨来,
他即到风仪亭中避雨,目睹秀山雨色,得一联句“秀山轻雨青山秀”,但思良久,却不得下联。他回去告诉父亲,却被父亲斥责了一顿。他父亲有迷信意识,说难对无偶,写对者非要短命不可,于是在昆明某报上征联,但一直没有征得。1946年秋,张恩浩到了一趟香港,得了一句“香港和风阖港香”,可作下联,但他父亲不满意。后来他父亲去世了,张恩浩怀着哀思到秀山“涌金寺”漫步,无意间看到“香山古柏阁”的匾额,触机而构思,终于作出了“香柏鼓风古柏香”的下联。可见,首尾同字联制作难度之大。
还有一种首尾重复词的对联。
例如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副奇联:
署鼠量梁,提笔描猫惊暑鼠
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此联上联首尾重复“暑鼠”两字,下联首尾重复“饥鸡”两字,并各用三组同音词,相映成趣,颇为别致。至于这副对联的由来,据说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从前有一个秀才,一天傍晚在屋檐下乘凉,躺在竹床上,仰面看见一只老鼠从屋梁上跑过,顿时想出一句上联“暑鼠量梁,提笔描猫惊暑鼠”,再想下联,一时无着。
有一天,秀才经过一个晒稻谷的场地,看见几只鸡在吃稻谷,又听到远处一个妇女呼叫在谷场附近玩的儿童赶鸡。儿童拣起石子一投,鸡就吓跑了。秀才见状,灵感一来,即对出了“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的下联。
河南郑州南关大街老城门下,有一座古老的熊耳桥,桥上尊尊石熊实在可爱。有一副对联云:
熊耳桥,熊耳桥,熊耳桥头对对石熊耳;
燕子岭,燕子岭,燕子岭上只只土燕子。
这也是一副首尾重复联。上联巧用顶针,句句连环,“熊耳”首尾衔联,实为奇特。下联以“燕子岭”对“熊耳桥”,“只只土燕子”对“对对石熊耳”,也很贴切,工稳有趣。
又如,明代皇帝朱元璋与一位和尚对答的一联,也是首尾重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再如:襄阳隆中武侯祠联
三顾堂前盖冠如云,古今几许行三顾
武侯祠里人流似水,多少深思效武侯
此联上联首尾重复“三顾”二字,下联首尾重复“武侯”二字,这对烘托意境,表达感情产生了积极作用。
此种对联又演变出一种首尾两字同旁对。
相传明代天顺年间进士李东阳,小时候有神童之称,他六岁时曾被皇帝召见,因宫门门槛太高,小东阳不易跨过。皇帝见后笑道:“书生脚短。”东阳答道:“天子门高。”进宫后,皇帝指着桌上的东西出了一联,东阳不经思索,脱口而出,对出下联,皇帝听了大为赞许。他们作的对联是这样的:
螃蟹一身鱼鳞
蜘蛛满腹丝纶
细读此联很有趣味。皇帝指物出联,首尾都有两字同旁,确属难对。而小东阳依例对句,脱口而出,首尾也有两字同旁,对仗工整,不愧为才思敏捷的神童。
状物、拟声
有些对联,寥寥数语,便把所为的事物形状描绘出来,生动形象,就像看到一样。这种对联,人们称之为“状物联”。
棕树剥皮成光棍
花椒开口见黑心
相传古时候,有位穷书生上京应试,路上遇到强盗抢劫,饥寒交迫,只得乞讨。到了一户财主门前,那财主见他这种穷相,即出一上联云:“棕树剥皮成光棍。”秀才知道财主有意讽刺他,对下联道:“花椒开口见黑心”,生动形象地写出财主的黑心肠。
据说,1916年袁世凯称帝,其亲信陈宦督理四川军务,令川民举办庆典。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这是一副拟声联。“当庆”、“情狂”都是四川的哀乐声。这副对联,巧妙地表达人们对袁世凯的蔑视。
类似这样的对联还有这样一副:
普天同庆,庆得自然,庆庆庆,当庆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狂到极点,狂狂狂,懂狂狂,懂狂懂狂懂懂狂
所说1928年庆祝双十节,成都街上敲锣打鼓,刘师亮对当局不满,写了这联。此联表面像在庆祝,实际上是以民间乐器声响,来表达诅咒和轻蔑。
一般地说,上下两联的字不要重复,两联的意思也不能完全一样。有的对联为了修辞的需要,个别字在上下两联的同一位置重复,这是例外。
横批要贴切
有的对联除了上下联以外,还有横批。横批就是贴在上下联中间上面的横联。一般是四个字。好的横批具有总结或补充对联的作用,它与对联浑然一体,使意境更加深远和优美。因此,横批一定要与上下联紧密联系。比如:上下联是:“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上下联是:“遍地牛羊六畜旺,满山花果四季香”,横批是“春光明媚”。
所以,横批是全联的总结或者提示,应该是点睛之笔,不要随便就写上一个。应该仔细琢磨对联的内容,配上恰当的横批。
作文二:《贴对联日记》2100字贴对联日记一:贴对联日记(439字)
2月20日 星期六 阴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贴对联、做年夜饭。看到家人忙碌的身影,我自告奋勇地对爸爸说:“我来帮忙贴对联吧”。爸爸怀疑地问:“你能行吗?”我拍拍胸脯说:“我能行!”
于是,我把公公早就准备好的浆糊拿来,又让爸爸拿来对联。爸爸把浆糊抹到了对联的背面,然后把它拿起来贴到墙上,爸爸先把对联上面粘好,然后用抹布把对联从上往下轻轻地抹了抹,对联就平整地粘在墙上了。我学着爸爸的样子,往对联的背面抹了很多浆糊,结果对联都湿透了。爸爸说我抹得太多了,说只要在边上点几下就行了。因为对联太大,爸爸怕我把对联弄破,让我去贴“福”字。
按着爸爸教我的方法,我小心翼翼地在“福”字背面的边上点了几下浆糊,然后把它贴到门上,一不小心,我把“福”字贴倒了。心想爸爸一定会骂我的。爸爸看到了,不仅没骂我,反而表扬我贴的好。“福倒、福倒、福到了,好哇。”爸爸高兴地说。哦,我懂了,把“福”倒过来就是福到嘛。
看着那张不平整的“福”字,我想:贴对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事,里面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呀!
贴对联日记二:贴对联日记(481字)
2月15日星期六阴
今天,我非常非常高兴。为什么高兴呢?因为今天是腊月廿九,明天是大年三十。
今天,我家洗澡,找新衣服,收拾家。这时,我跑到爸爸面前说:“爸爸,要贴对联了吧!”“走,我们现在就贴。”爸爸说。
我拿出对联。上联是:平安好运全家福。下联是:富贵吉祥满门财。横批是:合家欢乐。
对联上还有小福字。我是爸爸的小助手。一开门,四只手上去一起把旧对联撕烂了。爸爸把上联贴上去,正要剪,我已经剪了。就这样,我们忙了半天,上下联已经工工整整地贴好了。
“小虎我来贴!爸爸,上下联都是你贴的,我要贴小虎!”我争着说。小老虎在左手,胶带、剪刀在右手,我弄正小老虎,慢慢地贴着……五六分过了,小老虎贴好了。我看了贴好的对联、倒福、小老虎,真高兴呀!为了庆贺贴好对联,我们要响炮。
我兴致勃勃地把香点燃,将一个烟花点燃,彩烟花四处喷散,一会儿绿色,一会儿红色。火柴炮被爸爸一点,扔出窗外爆炸了……
我吃完饭,脑子里一直回想贴对联片段,还想着明天过年的事儿。
贴对联日记三:贴对联日记(295字)
1月27日 星期六 阴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天气虽然有点冷,但阳光很灿烂,大街上的人来来往往,马上就要过新年了,人们还在忙着购物呢!我们家也忙的不亦乐乎,爷爷和奶奶准备好了过年的食物,蒸好了馒头,煮好了猪头,还有年糕,鸡冻、香肠,满满的一小屋好吃的,真是过大年啊!
今天我们要贴对联了,奶奶打好浆糊,我找出自己亲手写的对联和福字,心里有点兴奋,因为我写的对联也能贴在墙上了。妈妈负责往对联上刷浆糊,我和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往墙上贴,一会的功夫就贴好了,家里立刻有了一番新年的气象。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又来到了姥姥家,看到老爷也要准备贴对联,我们就一起帮忙,一会儿老爷家的对联也贴好了。
春节前的忙碌都是幸福的!
贴对联日记四:贴对联日记(364字)
2月16日 星期六 阴
明天就是春节了。下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爸爸让我帮他贴对联,我爽快地答应了。
爸爸让我把对联拿到院子里,他自己端来了浆糊。妈妈把浆糊抹到了对联的背面,然后爸爸把它拿起来贴到墙上。我一看这么好玩,就说:“妈妈,我来抹浆糊吧”妈妈说:“好啊!”我担心粘不牢,往对联的背面抹了很多浆糊,结果对联都湿透了。爸爸拿起对联,浆糊不停地往下掉,对联也变得不听爸爸的话了,乱粘,有的地方还被扯烂了。贴出来的对联,皱巴巴的,一点也不平整,很难看。妈妈说:“浆糊抹得太多了,只在边上点几下就行了。”在妈妈指点下,我没有涂太多的浆糊。爸爸先把对联上面粘好,然后用笤帚把对联从上往下轻轻扫开,对联就平整地粘在墙上了。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很快贴好了对联。
看着那张不平整的对联,我想:贴对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事,里面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呀!
贴对联日记五:贴对联日记(579字)
2月16日 星期六 阴
今天我起得很早,因为是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要开车回乡下奶奶家过年了,可以见到爷爷奶奶了。
刚进村里,就看到家家户户红红的灯笼飞上了屋檐,大门穿上了红衣,很有节日气氛。
我刚下车,看到爷爷奶奶家没贴对联,奶奶说:“就等你们回来贴对联,挂灯笼呢,我赶快拿出对联。妈妈说:“对联要分上下联的。于是妈妈拿起来看看,我也跟着看,上联是:平安好运全家福。下联是:富贵吉祥满门财。横批是:合家欢乐。
我是爸爸的小助手。爸爸把剪好的胶带粘在我的胳膊上,再往上,往左,正了……。在这样的声音中就这样,我们忙了半天,对联已经工工整整地贴好了。奶奶还让爸爸和伯伯在大门上贴了门神,厨房贴了灶火爷,院子里贴了土地爷。真有意思,这些原来都是在《西游记》中见过的神话人物。
“小兔我来贴!爸爸,上下联都是你贴的,我要贴小兔!”我争着说。我弄正小兔,慢慢地贴着,活波可爱的小兔好像也在给我们拜年,我看了贴好的对联、倒福、小兔,门神……很高兴,爷爷又摆出了祖宗像,摆放了许多水果和糕点,让我们点香祭拜并磕头。贴完对联天色已黑,为了庆贺贴好对联,我们要响炮。
爸爸把香点燃,噼噼啪啪……。的大地红,震耳欲聋,又将一个烟花点燃,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彩色烟花喷散高空,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非常壮观。
这次在乡下过年很开心,也让我知道了许多风俗习惯,这些在我们城里是看不到的。
作文三:《[优秀作文]过年贴对联》1200字“老爸,你说,它们谁长得比较像上联?”我用手掌托住脑袋,胳膊抵在桌子上,盯着眼前的那一对红艳艳的春联,有些郁闷地问。
说出来真够丢人的,家里的春联向来是爷爷贴的。今年临近春节,爷爷让叔叔给“劫”去了,搞得我家的春联至今还未“上榜”。
“嗯……”爸爸用手托住下巴,盯着对联,沉吟着,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看来是快要有答案了,我有些着急了:“嗯什么啊,快说啊……”
他煞有其事地说:“老爸我在想,这时候是你表现的机会了……”
“啊!”我脑子有点短路。愣了几秒钟后,我怯怯地问:“你不会是想要考我吧?”
“明摆着啊,你都上初三了,不会连个春联也看不明白吧?”
“好啊,激将法!”我撇撇嘴,“都说三十六计里,就这招是最要命的,还真……”我小声嘀咕着。
“就这个‘春风得意年年好’吧!我看好它!”我信心十足。
“哦?何以见得?”老爸盯着我指定的“上联”,声调提高了几分。
“爷爷教的那些平仄我是不懂啦!不过‘春风得意年年好’和‘锦绣前程步步高’这一对,谁看也知道要选前者啦!我都上初三了,对‘语感’这东西就是拿它没辙地准!”我故作轻松地盯着老爸,一板一眼地说着。
沉默,长久的沉默……我不禁紧张了起来,会不会错了啊?
爸爸终于抬起头来,郑重其事地说:“以我当你老爸十几年的经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他干咳了几声,停顿了一下,故意卖个关子,然后明显提高了声调,慢条斯理地说:“英雄所见略同!”
啊……我还以为是什么深入、精辟的分析呢,原来是想着怎么盗版很久很久以前看过的那些小品!好吧,我服了!
我们拿着春联一起走出大门。大门旁那两条已经发黄的石柱上面贴着的春联虽然依旧完好,但是早已褪了那层鲜艳的红,衬着暗红色的老宅门,给人一种沧桑感。我忍不住把手覆在上面,对爸爸说:“别把旧对联撕掉,就这样覆盖着贴上去,可以吗?”
见爸爸没反应,我转过头去看他,只见他对着两个大门柱,摆出那堪称经典的沉思姿势看了一会儿,然后转向我,一本正经地说:“我突然忘记上联要贴哪一边了……”
真无语了,竟然还是这么无辜的表情……我忍住想酸他几句的冲动,抓起他手中的那条上联,二话不说就爬上右边的椅子,学着爷爷的样子,先刷上一层糨糊,再调整好角度,从上而下抚平上联,又迅速地接过他递来的下联,挪了椅子后直接贴到左边的石柱上。然后,又走远看了看,很满意地走到他身旁,郑重地对他说:“以我当您女儿十几年的经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您:就这样贴,准没错!您负责善后啊,把那什么什么的收拾干净。我得去研究一下当年您那高中毕业证书是不是造假来的……”说完,潇洒地进屋玩电脑去了。
妈妈叫吃午饭了,我走出房间,忽然听到爸爸在客厅打电话:“老罗啊,是我。新年好啊!给你说啊,今年我家的春联是我女儿贴的,我本以为他们这些孩子把那点传统的东西都给丢了呢!没想到啊,还行还行……”哦,原来如此,看来老爸用心良苦啊。
作文四:《过年贴对联的起源》2900字过年贴对联的起源
什么叫对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
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漳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过年贴对联的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
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新年贴门神、春联的传说
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毫,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茶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茶、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瘤,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写上了字数较多、又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
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中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趣闻:笑话春联
纪晓岚是清代学者、文学家。有一次,他春节回家探亲,乡里有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的春联。这一来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告了他个欺君之罪。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纪晓岚回道:“春联是我写的;没有错。这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二斗……’地叫,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卖烧鸡的不是先斩后奏吗,”说得乾隆也笑了。
五字春联:
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
人开致富路;猪拱发财门。
义犬守门户;良豕报岁华。
巳呼迎盛世;亥算得高年。
天狗归仙界;亥猪拱福门。
天狗驱寒尽;宝猪带暖春。
六畜猪为首;一年春占先。
六畜猪为宝;四时春最新。
生财猪拱户;致富燕迎春。
亥时春入户;猪岁喜盈门。
亥来四季美;猪献满身肥。
农户百猪乐;神州万象新。
守家劳玉狗;致富有金豕。
守家夸玉犬;致富赞金猪。
在圈常安卧;入禅不待招。
阳春臻六顺;猪岁报三多。
财神随岁至;豕崽拱门来。
狗守太平岁;猪牵富裕年。
虽属生肖后;却居六畜先。
看猪大似象;视漏贵如金。
春新猪似象;世盛国腾龙。
春丽花如锦;猪肥粮似山。
养猪能致富;放鹤可延年。
养猪能致富;有志莫忧贫。
猪为六畜首;农乃百业基。
猪为六畜首;梅占百花魁。
猪是农家宝;龙为中国根。
猪大能如象;肥多可胜金。
猪是家中宝;肥是地里金。
猪肥家业盛;人好寿春长。
猪肥家业旺;春好福源长。
猪肥粮茂盛;民富国昌隆。
猪年春意闹;龙舞国威扬。
猪拱门如意;鸡鸣岁吉祥。
猪拱财源旺;龙腾国运昌。
猪崽一窝乐;山花四季香。
爆竹传吉语;腊梅报新春。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吉庆有余
惠风和畅 发家致富 日度小康
猪年大吉 万事遂心 利国利民
一往无前 四海皆春 普天同庆
八字以上春联
迎新春应赞猪为宝;辞旧岁莫忘犬看家。
昨夕犬年欢歌迎大地;今朝猪岁新景满神州。
盘瓠神将上天去报喜;天蓬元师下界来除灾。
骏马金鞍跨上康庄路;肥猪元宝迎来大丰年。
红梅点点,盘瓠傲霜随岁去;丽日融融,天蓬报喜伴春来。
盘瓠将军,奉命辞岁报功去;天蓬元帅,领旨迎春送宝来。
作文五:《过年贴福字贴对联作文精选》2100字精品文档
过年贴福字贴对联作文精选
导语:贴对联还有很多讲究,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对联、雅称楹联、楹贴是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联语。它是用生动的语言描摹客观事物,表达人们的思想情趣和爱憎等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是从诗词演化而来的,比诗词更精炼,更工整,因此更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过年贴福字贴对联作文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过年贴福字贴对联作文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门前都要贴对联,门上都要贴福字,这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发大财,春节的愉快。
贴对联还有很多讲究,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对联、雅称楹联、楹贴是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联语。它是用生动的语言描摹客观事物,表达人们的思想情趣和爱憎等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是从诗词演化而来的,比诗词更精炼,更工整,因此更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可是福字呢?贴在门上更有深刻的含义,而且福要倒写,倒贴,家家户户都是讨个好口气,希望来年福到财旺,这就是“倒”福的含义,因此每年春节到来时,家家户户房门和大门上都要贴上一个福子呢?
通过贴对联和福字,更证明了我们中国春节有着悠久
1 / 4
的文化历史,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使祖国的历史文化之花,永远开得美丽灿烂,也希望人们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更比一天强,早日实现小康水平,让“倒福”不落空。
过年贴福字贴对联作文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贴对联、做年夜饭。看到家人忙碌的身影,我自告奋勇地对爸爸说:我来帮忙贴对联吧。爸爸怀疑地问:你能行吗?我拍拍胸脯说:我能行!
于是,我把公公早就准备好的浆糊拿来,又让爸爸拿来对联。爸爸把浆糊抹到了对联的背面,然后把它拿起来贴到墙上,爸爸先把对联上面粘好,然后用抹布把对联从上往下轻轻地抹了抹,对联就平整地粘在墙上了。我学着爸爸的样子,往对联的背面抹了很多浆糊,结果对联都湿透了。爸爸说我抹得太多了,说只要在边上点几下就行了。因为对联太大,爸爸怕我把对联弄破,让我去贴福字。
按着爸爸教我的方法,我小心翼翼地在福字背面的边上点了几下浆糊,然后把它贴到门上,一不小心,我把福字贴倒了。心想爸爸一定会骂我的。爸爸看到了,不仅没骂我,反而表扬我贴的好。福倒、福倒、福到了,好哇。爸爸高兴地说。哦,我懂了,把福倒过来就是福到嘛。
看着那张不平整的福字,我想:贴对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事,里面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呀!
2 / 4
过年贴福字贴对联作文    今天是大年三十,按我国传统习惯,在这一天每家每户要贴春联,挂灯笼。今天上午我和我的姐姐、爸爸一起贴春联。
我问姐姐为什么要贴对联。姐姐说:“好把我告诉你这就叫‘辞旧迎新’。对了那个是上联,那个是下联?”我摇了摇头,姐姐说:“快去问爸爸,她肯定知道。”我让姐姐走下梯子,我就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读声四声的是上联,读二声的是下联。”我很快找到了上下联,上联是“好年好景好财运”、下联是“福地福家福盈门”、横联是“万事如意”,最后我们在门中间贴了个大大的“福”字。等爸爸贴好后,我发现爸爸把那个大福字贴倒。我大声叫起来:“爸爸,爸爸!你把那个福字贴倒了。”爸爸笑着说:“是呀,福是到了。”我不解的问:“为什么这么贴呀?”爸爸说是取两个字的谐音,所以人们在贴福字的时候总是把这个字倒着贴,祈求福到。这里边还有个故事呢?听到这里我迫不及待的想听这个故事。追着爸爸讲春联的故事。贴完春联后,爸爸给我讲起来这个“福”字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过去有户人家,家里穷,读不起书,不识字,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贴春联,他也请教先生给他写春联,先生知道他不识字,怕他把春联贴倒了,就给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联上联下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