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家典藏散文典藏:人之于味·陆文夫散文怎么样,中国十大名家典藏散文

余秋雨那篇散文诗关于 茶 的_百度知道
余秋雨那篇散文诗关于 茶 的
请推荐类似余秋雨大师一级的散文或者诗歌的文章,必须是有关于茶或者茶文化的文章。可追加分。谢谢...
请推荐类似余秋雨大师一级的散文或者诗歌的文章,必须是有关于茶或者茶文化的文章。可追加分。谢谢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霜寒冰听残荷
来自文化艺术类芝麻团
霜寒冰听残荷
采纳数:5289
获赞数:53463
参与团队:
 《两方茶语》——余秋雨中国喝茶的诗意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不管是绿茶娇嫩的诗意还是乌龙绵长的诗意都由来已久。即便不说陆羽的《茶经》,从一般诗文中总能频频嗅到茶香。据我认识的一位中国茶文化研究者说,茶文化最精致的部位也最难保存,每每毁于兵荒马乱之中,后来又从解渴的原始起点上重新种植和焙制,不知断了多少回,死了多少回,但由于那些诗文在,喝茶的诗意却没有断,没有死。——余秋雨那些关于茶的散文:在冰心先生的《我家的茶事》,汪曾祺的《泡茶馆》等文中,回忆、记叙那些“茶人茶事”;在黄裳的《栊翠庵品茶》,刘心武的《古典名著中的茶香》,王旭烽的《茶与文艺》等文中,品味“茶文茶韵”;在钱歌川的《中国人与茶》,秦牧的《敝乡茶事甲天下》,张承志的《粗饮茶》等文中,学习“茶史茶识”;在陆文夫的《得壶记趣》,贾平凹的《茶杯》等文中,把玩“茶器茶具”;在张抗抗的《说绿茶》,初国卿的《苦茶》《碧螺春》等文中,赏识“茶味茶品”;在葛兆光的《茶禅闲话》《茶禅续语》等文章中,参悟“茶禅茶道”;在鲁迅的《喝茶》,李国文的《品新茶》,余秋雨的《两方茶语》等文中,论述“茶余茶话”。
传道不授业
来自文化艺术类芝麻团
传道不授业
采纳数:1684
获赞数:23031
参与团队:
  两方茶语--余秋雨  茶人三步曲》(曾获矛盾文学奖)香草爱情》以及以西湖十景为名的。  《经典茶散文:喝茶 (梁实秋)   17:02:20 来自: YOK(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但是,数十年来,喝过不少茶,北平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山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叶梗于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末儿,都尝试过。茶是中国人的饮料,口干解渴,推茶是尚。叉子,形进于茶,声进于(木贾),来源甚古,流传海外,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又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北人早起,路上相逢,辄问讯“喝茶么?”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  孩提时,屋里有一把大茶壶,坐在一个有棉衬垫的藤箱里,相当保温,要喝茶自己斟。我们用的是绿豆碗,这种碗大号的是饭碗,小号的是茶碗,作绿豆色,粗糙耐用,当然不能和宋瓷比,和江西瓷不能比,和洋瓷也不能比,可是有一股朴实敦厚的风貌,现在这种碗早已绝迹,我很怀念。这种碗打破了不值几文钱,脑勺子上也不至于挨巴掌。银托白瓷小盖碗是祖父专用的,我们看着并不羡慕。看那小小的一盏,两口就喝光了,泡两三回就换茶叶,多麻烦。如今盖碗很少见了,除非是到故宫博物院拜会蒋院长,他那大客厅里总是会端出盖碗茶敬客,。再不就是电视剧中也看见有盖碗茶,可是演员一手执盖一手执碗缩着脖子啜茶那狼狈相,令人发噱,因为他们不知道喝盖碗茶应该是怎样的喝法。他平素自己喝茶大概一只用玻璃杯、保温杯之类。如今,我们此地见到的是盖碗,多半是近年来本地制造的 “万寿无疆”的那种样式,瓷厚了一些;日本制的盖碗,样式微有不同,总觉得有些怪怪的。近有人回大陆,顺便谈是我的旧居,带来我三十多年前天天使用的一只瓷盖碗,原是十二套,只剩此一套了,碗沿还有一点磕损,睹此旧物,勾起往日心情,不禁黯然。盖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茶叶品种繁多,各有擅长。有友来自徽州,同学清华,徽州产茶胜地,但是他看见我用一撮茶叶放在壶里沏茶,表示惊讶,因为他只知道茶叶是烘干打包捆载上船沿江运到沪杭求售,剩下来的茶梗才是家人饮用之物。恰如北人所谓的“卖席的睡凉炕”。我平素喝茶,不是香片就是龙井,多次到大栅栏东鸿记或西鸿记去买茶叶,在柜台面前一站,徒弟搬来凳子让座,看伙计秤茶叶,分成若干小包,包得见棱见角,那份手艺只有药铺伙计可媲美。茉莉花窨过的茶叶临卖的时候再抓一把鲜茉莉放在表面上,所以叫做双窨。于是茶店里经常是茶香花香,郁郁菲菲。父执有名玉贵者,旗人,精于饮馔,居恒以一半香片一半龙井混合沏之,有香片之浓馥,兼龙井之苦清。吾家效而行之,无不称善。茶以人为名,乃迳呼此茶为“玉贵”,私家秘传,外人无有得知。  其实,清茶最为风雅。抗战前造访知堂老人于苦茶庵,主客相对总是有清茶一盅,淡淡的、涩瑟的、绿绿的。我曾屡侍先君游西湖,从不忘记品尝当地的龙井,不需要攀登南高峰风篁岭,近处的平湖秋月就由上好的龙井茶,开水现冲,风味绝佳。茶后进藕粉一碗,四美具矣。正是“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有朋自六安来,贻我瓜片少许,叶大而绿,饮之有荒野的气息扑鼻。其中西瓜茶一种,真有西瓜风味。我曾过洞庭,舟泊岳阳楼下,购得君山茶一盒。沸水沏之,每片茶叶均如针状直立飘浮,良久始舒展下沉,味品清香不俗。  初来台湾,粗茶淡饭,颇想倾阮囊之所有再饮茶一端偶作豪华之享受。一日过某茶店,索上好龙井,店主将我上下打量,取八元一斤之茶叶以应,余示不满,乃更以十二元者奉上,余仍不满,店主勃然色变,厉声曰:“卖东西看货色,不能专以价钱定上下。提高价格,自欺欺人耳!先生奈何不察?”我爱其戆直。现在此茶店门庭若市,已成为业中之翘楚。此后我饮茶,但论品位,不问价钱。  茶之以浓酽胜者莫过于功夫茶。《潮嘉风月记》说功夫茶要细炭初沸连壶带碗泼浇,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我没嚼过梅花,不过我旅居青岛时有一位潮州澄海朋友,每次聚饮酩酊,辄相偕走访一潮州帮巨商于其店肆。肆后有密室,烟具、茶具均极考究,小壶小盅犹如玩具。更有娈婉卯童伺候煮茶、烧烟,因此经常饱吃功夫茶,诸如铁观音、大红袍,吃了之后还携带几匣回家。不只是否故弄玄虚,谓炉火于茶具相距七步为度,沸水和温度方合标准。与小盅而饮之,若饮罢迳自返盅于盘,则主人不悦,须举盅至鼻头梦嗅两下。这茶最具解酒之功,如嚼橄榄,舌根微涩,数巡之后,好像越喝越渴,欲罢不能。喝功夫茶,要有工夫,细呷细品,要有设备,要人服侍,如今乱糟糟的社会里谁有那么多的功夫?红泥小火炉哪里去找?伺候茶汤的人更无论矣。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溜秋,粤人喜之。在北平,我只在正阳楼看人吃烤肉,吃得口滑肚子膨亨不得动弹,才高呼堂倌泡普洱茶。四川的沱茶亦不恶,惟一般茶馆应市者非上品。台湾的乌龙,名震中外,大量生产,佳者不易得。处处标榜冻顶,事实上那里有那么多冻顶?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烟。提起喝茶的艺术,现在好像谈不到了,不提也罢。  经典茶散文:喝茶  作者:周作人
来源:拙风文化网  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北平中学讲“吃茶”,——并不是胡适之先生所说的“吃讲茶”,——我没工夫去听,又可惜没有见到他精心结构的讲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讲日本的“茶道”,英文译作“Teaism&.而且一定说得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在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关于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已有透彻巧妙的解说,不必再来多嘴,我现在所想说的,只是我个人平常的喝茶罢了。  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红茶已没有什么意味,何况又加糖与牛奶,。葛辛(GeorgeGissing)的《草堂随笔》确是很有趣味的书,但冬之卷里说及饮茶以为英国家庭里下午的红茶与黄油面包是一日中最大的乐事,之那饮茶以历千百年,未必能领略此种乐趣与实益的万分之一,则我素不以为然,红茶带“土斯”未始不可吃,但这只是当饭,在肚饥时食之而已;我的所谓喝茶,确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中国古昔曾吃过煎茶及抹茶,现在所用的都是泡茶,冈仓觉三在《茶之书》里很巧妙地称之曰“自然主义的茶”所以我们所重的即在这自然之妙味,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像是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颇合于我喝茶意思(听说闽粤有所谓吃功夫茶者自然也有道理)只可惜近来太是洋场化,失了本意,其结果成了饭馆之流,之在乡村还保存一点古风,唯是屋宇器具简陋万分,或者但可称为颇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许为已得喝茶之道也。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中国喝茶时多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所吃的东西应当是清淡的“茶食”,中国的“茶食”却变了“满汉饽饽”其性质与“阿阿兜”相差无几;不是喝茶时所吃的东西了。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型色,相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羊羹”(据上田恭辅氏考据,说是处于中国唐时的羊肝饼),尤有特殊的风味。江南的茶馆中有一种“干丝”用豆腐干切成细丝,加姜丝酱油,重汤炖热,上浇麻油,出以供客,其利益为“堂倌”所独有。豆腐干中本有一种“茶干”,今变而为丝,亦颇与茶相宜。在南京时常食此品,据云有某寺方丈所制为最,虽也曾尝试,却已忘记,所记得得乃只是下关的江天阁而已。学生们的习惯,平常“干丝”既出,大抵不即食,等到麻油再加,开水重换之后,始行举箸,最为合式,因为一到即罄,次碗继至,不遑应酬,否则麻油三浇,旋即撤去,怒形于色,未免使客不欢而散,茶意都消了。  人 生 如 茶  时常在想:人来到这世上,为了什么?该如何?能如何?时常有些郁闷。在泡茶时突然想到:人这一生岂非正如茶叶,而生活则是一杯白开水,泡茶时,茶叶在水中翻腾上下,岂不正如人这一生浮浮沉沉,刚开始时茶色淡,味亦淡,浸泡一会儿,色渐浓,味亦浓,茶叶在上、在下、忽上、忽下,到后来,色越来越淡,味亦越来越淡,直到无色无味,茶叶也沉于杯底,人生不也如此吗?在生活的开水浸泡下,忽上忽下,总是沉的时候多,浮的时候少,即使忽上忽下,也是在随着生活之水起舞而已,但也总是短暂,也总会归于沉寂,再如何有色有味,总会归于平淡!  想想茶叶的一生,刚在茶树上露出小小的嫩芽,即被采摘,被炒制或发酵,制成各种、各色、各味的茶叶,后被开水浸泡至无色、无味,被倒去,茶叶的一生,总是在人的手中、在水中,那由得了自己,至成尘土!人生如何?想想又能如何,生下来,即被生活之水泡制,在生活中浮浮沉沉,最后也是归于沉寂、归于尘土,正如茶叶最后被倾倒,化为尘土,哪里由得了自己啊!浮浮沉沉、上上下下,心的愁苦、烦闷,让躯体发胀,变得沉重,沉于水底,化为尘土!该如何?能如何?即使是在上的兴奋,翻腾的快乐,也只是短暂!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无可奈何,被太多的东西左右,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人生?生活?无可奈何!一个大大的无可奈何!最终归于无可奈何!沉寂于无可奈何!!  朋友,好久不见,今天是否有空,陪我去喝杯茶,做一会儿闲人,去喝一杯“散文茶”,为我、为你、为健康!  曾几何时,我们变得异常忙碌起来,“忙”字“累”字成了高频词,喝茶于我变成了“奢侈”,变得功利起来,即使去杭州出差,也会忍心与“龙井”擦肩而过,归根结底是因为忙。  因为忙,舍不得“浪费”时间,于是决定把喝茶闲聊、天南地北的时间统统给省了,总以为这样就可以用这段时间来做很多事,可是几个月下来,我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烦躁和焦虑,从未有过的郁闷无处排解,做事效率没见提高,可口腔溃疡却接踵而至。还时时会不由自主地唱起“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我开始怀念那杯久违了的“散文茶”。  不记得哪位茶友说过,喝茶就像文人写文章,也是有体裁之分的。我觉得小说太冗长,我等喝不起;戏曲太吵,不适合在茶室;杂文太杂,有点乱,有时还太激烈;我钟爱散文的飘逸脱俗,抒情文采,她可长可短,有感而发。忙累之余,与一、二知己小聚一处,论茶味、谈世情、聊古今,酣畅淋漓的沟通,就像经历一次心理治疗,让人变得轻松、剔透起来。  浅啜慢饮中,可以探探“茶”字的长寿秘诀。茶字草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下部“木”可分解为“八十”。“廿”加“八”再加“八十”等于一百零八岁。于是自己也仿佛从茶味中咂出健康“茶寿”的韵味来。  “龙井”、“碧螺春”历来都是绿茶中的极品,气质典雅,高贵大方,而又深藏不露。捧一撮投入杯中,开水一冲,雀舌般的芽叶徐徐舒展,茶香四溢,汤色明亮。绿茶的风采与风韵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前,品一口香茗,于是人也显得宁静祥和、高贵脱俗起来。  春天来了,泡一壶花茶。“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都很不错。花茶是绿茶和红茶的混合体,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却将所有的芬芳无私地沁入你的心脾。细细啜饮,自己也不知不觉中变得平易与亲和起来。  “喝茶之意不在茶”,我钟爱这余味深长的散文茶,是因为她能怡情悦性,消烦去躁,使我身心舒展;她能清心醒脑,其乐融融,使我振奋精神。谁都明白:有了健康,才能赢得将来、拥有明天!别犹豫了,一起去喝杯散文茶吧!
还有没有其他作家的文章?有关于茶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来自文化艺术类芝麻团
采纳数:25
获赞数:190
擅长:暂未定制
参与团队:
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要: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余秋雨的文 化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进而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让人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 关键词:艺术特色,历史主题,对文明的思考
《文化苦旅》的问世,标志着“余秋雨热”的开始,此后,余秋雨的散文与广大的读者就如同干柴烈火一般,相遇就意味着燃烧,这股燃烧的热情随后就席卷了神州大地,同时也点燃了许多海外华人阅读的狂热。《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作品的相继推出,犹如火里加薪,让“余秋雨热”长热不熄。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苏东坡左手牵猎狗,右手托苍鹰,一任欢快的马蹄纵情奔驰,显得洒脱、放达,却自称“老夫聊发少年狂”,而那时苏东坡也还不到四十岁,可见苏东坡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将老之际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又有滋有味——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历时两年写成,虽然只有区区十一篇文章,却已力图把对历史深涩嶙峋的思考萃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山居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之中,把艰辛的结果拿出来分享,不但没有让人感受到艰辛,而且还招呼读者用当代生命去感触和体验那些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霜冷长河》是漫步河岸的遐想,是从黑河出发,先向东,到瑗珲,再向西,到呼玛,最后回黑河的漂流,余秋雨在梦中的长河与现实的黑龙江在遐想与漂流中交织成霜冷长河的背景下,像饭后茶余一般,谈人生,谈文化。《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探讨了世界上的文明兴亡宿命的疑问。《行者无疆》则是北极圈的欧洲一侧,二千年的最后几天,余秋雨站在雪地里,喝上一口鹿血酒,抬头看星星,辨别方向,对着十五年前的自己,长长的思索,思索自己离开书斋的目的与意义,然后对比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
李白说,行路难。但他一直在走,走到生命的尽头。他把滔滔江水中明月的倒影,作为一生脚步的句号。谁也不知道那天夜晚他究竟是酒醉还是失足,是主动还是被动,但谁也想不出另一种更好的结束方式。他的明月就是他的故乡„„①余秋雨从《文化苦旅》开始就呈献出关于行走的文章,但不管地点怎么变换,他的散文总是有那么一个向心力,指向中国文化,指向中华文明,这就是他的散文受到欢迎的原因——以中华历史为散文主题。通过对文化传承、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追寻文明的踪迹和穴位,思考中国历史的重大难题,文明和野蛮构成的对应和传承等的探讨,余秋雨独立地发出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历史、面对文化、面对山水、面对文明时内心真切的声音,发出了一种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的批判,一种不露声色的批判,一种商量性的批判,一种构建多于破坏的批判,所以他赢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可。
余秋雨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评、人文反思、人性溯源引起的文化学术界的批评和讨论,见仁见智,褒贬皆有,但无论是崇拜他的人还是批评他的人,观点不免都会带上自己的情绪。应该认识到的是余秋雨只是个文化的拓荒者,是个文化的建设者,
要客观地评价余秋雨,就必须从他的作品入手,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的确是当代散文界中的一个闪光点。
1.中国历史是鲜明主题
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是余秋雨散文鲜明的主题,“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翰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这种寻找可以是精细的,也可以是鲁莽的,却都带有情感。一旦寻找到,初高中海量作文大全小升初 中考满分 高考满分 高考零分还需要长久地逼视、追索,并与之默默对话,最后就产生一种责任和关爱,情感愈来愈深,襟怀愈来愈阔,一旦有机会诉诸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他因历史而博大,历史因他而鲜活„„” ②显而易见余秋雨把“历史”作为自己思考的核心材料,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创造性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把沉重的文化反思与沧桑的文化古迹、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如余秋雨最初是到甘肃敦煌,在那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化苦旅·道士塔》、《文化苦旅·莫高窟》、《文化苦旅·阳关雪》,透过这些文章,可以看到余秋雨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的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和期盼。在《山居笔记》中,余秋雨阐述了一些历史问题和难题,触摸了中国历史中的痒处和痛处,《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演绎了历代王朝兴亡中的辉煌和悲凉;《山居笔记·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释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心境;《山居笔记·乡关何处》试图阐释千古难解的乡关情结,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可以感受到余秋雨用他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和敏锐的艺术眼光赋予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以浓重的忧患色彩,而这些忧患色彩的落脚点却是活生生的现实,也就是说,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历史主题,不是简单地回顾历史,而是要正视现实,正是因此,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鲜的散文,是活的散文,是扎根于人心的散文,是能触动忧患意识的散文。
2.深刻的文化内涵
纵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发现,余秋雨对几大文明的思考,并没有超出古往今来众多哲人的思考,不过,他确实已经用他的笔传达出了他的思考:文明如何衰落?文明又能否重新更生?我们要如何面对我们的文明呢?我们中华文明又如何参考别的文明?别的文明衰落了,而我们中华文明能够强盛地挺立着,需要吸取些什么,需要我们这些子孙为它做些什么呢?余秋雨所触及的文化、人格、历史、民族、文明等等主题,在当代社会里面,可以说都是有待于重建、有待于重新审视的话题,而余秋雨就是在这个重建和审视的过程中用散文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这种呼唤,不是空泛的,而是带着实质性内容的;不是粗浅的,而是深入的;不是虚假的,而是诚实的;并且他声言己任,身体力行,为了文化跋山涉水,让目光穿透历史,从历史中寻找现实的对应,艰难地找出自己的支点,苟延残喘,而后又继续他的苦旅。虽然他没有超越古往今来众多哲人的智慧高度,但他尽量在思考里面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认知和理性剖析来。也就是说,他不仅仅是历史回顾而已,不仅仅是对文明失落的叹息和探索而已,他更重要的是寻找一种建设,一种建构,他探求的是一个向度,一个目标。《文化苦旅·废墟》是站在现在人们对待历史遗留下来的废墟的态度的角度提出了废墟文化,审视了中国文化的断层,阐述了对废墟文化的深邃见解,令人由废墟而顿悟,由此而又生发对人生、文化和历史的深沉思索,狠狠地批判了厚今薄古和厚古薄今两个对待废墟的极端。《文化苦旅·笔墨祭》洞察了中国文人的交点——笔墨文化,揭示了笔墨文化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存在的自然性和必定性,提出了文化渗透,呼吁在当代或未来的文化交替中不可只留下文化的根而卷走文化的魂,而应该正视文化,用心去
学习和感受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根本上去继承,从而将文化发扬光大。可以看出,文化传承,文化人格的呼吁和建构设想,文明的思考和追求,在他的苦旅行之中总是与现实对应,而且都是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考虑的,有其现实意义和文化建设的意义。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能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无论学者还是普通人。
3.“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
“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这是散文创作所极力追求的,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说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从“形散”一面说,余秋雨的散文想象丰富、说理畅达、冲谈平和,这些因素构成放纵的张力,使他的笔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文章气势;从“神聚”一面说,他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总天猫双十一活动是贯串着在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中。在题材的剪裁、缝合和表现主题的过程中,散文的线索成为内在的凝聚力,使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叙述着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趣事、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同时又在大的背景里把主题收束在历史范围内。在《文化苦旅·上海人》一文中,作者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举重若轻地把文史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融入了感性的叙述中,写了徐光启的文化性格和上海的历史等,其实却又是在阐释构建上海文明新形态这样一个主题思想,应该说《文化苦旅·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当今上海文明又作出的充分肯定。《山居笔记·千年庭院》、《山居笔记·十万进士》等都是以思想的线索贯串全篇,并注意运笔的轻重浓淡,抑扬张驰,在波起云涌的变化中间取得结合的形神的统一。“形散”与“神聚”的结合,使得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做到寓控制于放纵之中。
4.情与理的融合统一
余秋雨能用散文般流利的语言叙述艰涩的哲理问题,把诗性的抒情和智性的议论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使深奥的理论包含着情感色彩,情与理统一了起来。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合一。《行者无疆·落伍的疯狂》中先是对纳粹与新纳粹的一番描绘,最后“理性的启蒙,良知的传递,文明的呼吁,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这类恐怕的灾难?”突出表达了对纳粹行为及思想的警醒,也包括对中国文革中的狂枉与愚昧的反思。《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中墨尔本海岸的“十二门徒”“长风残照下一个个独立在大海中,宣告着门徒们对师道的忠诚,对友情的挚守,宣告着一切崩坍总有例外„„但这些门徒互相不能靠近,不知哪个夜晚在激浪的冲击下终于站不住,冲走一个,在冲走一个„„”字里行间透露的是残柱的沧桑,隐约流露出一种对友情的疑惑,思索友情的可靠性,最后才在“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功业,却不可以没有友情。以友情助功业则功业成,以功业找友情则友情亡”中肯定人的情感是生存立命的基础。《霜冷长河·关于善良》中余秋雨由签名、街市、书房引起关于善良的思考,在“人类伟大而又无奈。只要时时仰望太空,面对旷野,就会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两个字:善和美。”中呼唤真善美是人类走向文明永久的课题。《文化苦旅·道士塔》开头一段:“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朔风凛冽的莫高窟,孤独、悲哀、寂静地耸立在一片大漠之中,这可以说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思考都倾注其中,在无言的莫高窟中寄寓了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这样使得全文有了一种诗的意韵,结合文章中莫高窟敦煌文书所遭受的历史厄运,这孤落的塔群便是在诉说无奈的悲哀,同时也是历史的悲哀,从而使讽刺来得更加猛烈,更加深沉。
5.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余秋雨在一种诗意的叙述风格中,综合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笔法、故事传奇、镜头特写、典故引证等多种手法,这些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对于烘托主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他的散文写得既好读又耐读。例如在《文化苦旅·三峡》中,用的是全景描绘法,从白帝城开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一道来,重笔渲染神女峰,轻轻带过王昭君家乡和屈原故里,让读者对三峡有个全景的感观。在《文化苦旅·沙原隐泉》中用特写的手法描绘沙山和月牙泉,“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文化苦旅·柳候祠》中用的是白描手法,“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刻。所立石碑,皆为后人凭吊纪念文字。”简洁自然,平实朴素。《文化苦旅·道士塔》的叙事有小说化传奇化特点,写了本世纪初敦煌文物被外国人骗买的故事;《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讲的是苏东坡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的一段遭遇故事。余秋雨的写景有的是实写,有的是虚写,最有特色的是用虚实结合法描绘都江堰的水势,“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动,一种隐隐隐约约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
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但是,数十年来,喝过不少茶,北平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山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叶梗于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末儿,都尝试过。茶是中国人的饮料,口干解渴,推茶是尚。叉子,形进于茶,声进于(木贾),来源甚古,流传海外,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又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北人早起,路上相逢,辄问讯“喝茶么?”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  孩提时,屋里有一把大茶壶,坐在一个有棉衬垫的藤箱里,相当保温,要喝茶自己斟。我们用的是绿豆碗,这种碗大号的是饭碗,小号的是茶碗,作绿豆色,粗糙耐用,当然不能和宋瓷比,和江西瓷不能比,和洋瓷也不能比,可是有一股朴实敦厚的风貌,现在这种碗早已绝迹,我很怀念。这种碗打破了不值几文钱,脑勺子上也不至于挨巴掌。银托白瓷小盖碗是祖父专用的,我们看着并不羡慕。看那小小的一盏,两口就喝光了,泡两三回就换茶叶,多麻烦。如今盖碗很少见了,除非是到故宫博物院拜会蒋院长,他那大客厅里总是会端出盖碗茶敬客,。再不就是电视剧中也看见有盖碗茶,可是演员一手执盖一手执碗缩着脖子啜茶那狼狈相,令人发噱,因为他们不知道喝盖碗茶应该是怎样的喝法。他平素自己喝茶大概一只用玻璃杯、保温杯之类。如今,我们此地见到的是盖碗,多半是近年来本地制造的 “万寿无疆”的那种样式,瓷厚了一些;日本制的盖碗,样式微有不同,总觉得有些怪怪的。近有人回大陆,顺便谈是我的旧居,带来我三十多年前天天使用的一只瓷盖碗,原是十二套,只剩此一套了,碗沿还有一点磕损,睹此旧物,勾起往日心情,不禁黯然。盖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jimingfei1
来自科学教育类芝麻团
jimingfei1
采纳数:2379
获赞数:26966
参与团队:
《两方茶语》作者:余秋雨这两天伙伴们驱车北行,我独居曼彻斯特,需要自己安排吃喝,于是想起了英国人在这方面的习性。在吃的方面,意大利有很好的海鲜,德国有做得不错的肉食,法国是全方位的讲究,而英国则有点平淡。英国菜也不是做得不好吃,最大的弊病是单调。记得很多年前在香港大学讲课,住在柏立基学院,这是一处接待各国客座教授的住所,有一个餐厅。当时香港大学完全是英国作派,正巧那学期客座教授也以英国教授为主,我就在那个餐厅里领略了英国式的吃。每次用餐,教授们聚坐一桌,客气寒暄,彬彬有礼,轻轻笑语,杯盏无声,总之,气氛很好。但我毕竟俗气,从第二顿开始就奇怪菜式为何基本重复,以后天天重复,到第四天,我坚持不下去了。我很想从那些教授之中找到一个共鸣者,但每天阅读他们的脸色眼神,半点痕迹都找不到,一口口吃得那么优雅而快乐,吃着每天一样的东西。我看他们久了,他们朝我点头,依然是客气寒暄,彬彬有礼,轻轻笑语,杯盏无声。我终于找到了管理人员,用最婉和的语气说:“怎么,四天的菜式,没有太大变化”那位年老的管理人员和善地对我说:“四天四十年了,也没有太大的变化。”第二天我就开始到学生食堂用餐。这件事,让我惊讶的不是菜式,而是英国教授的接受能力和忍耐能力,尤其是那永远优雅快乐的表情。因为我看出来了,四十年不变,正是这种表情诱导的结果。管理人员怕表情有变,于是以坚定不移的菜式来保证不变。这次来英国后我们已经吃过好几次英国菜,确实说不上什么,于是仍然去找中餐馆。事事精细的英国,对于如此重要的吃,为何不太在乎他们比较在乎喝。但这也是三百年来的事。在十七世纪中期之前,当咖啡还没有从阿拉伯引进,茶叶还没有从中国运来,他们有什么可喝呢想想也是够可怜的。据记载,英国从十七世纪中期开始从中国进口茶叶,数量很少,但一百年后就年进口二千多吨了,再加上走私的七千多吨,年耗已达万吨。到十九世纪,他们对茶叶的需要已经到了难于控制的地步,以至只能用鸦片来平衡白银的进出。后来他们又试验在自己的属地印度种茶而成功,去年冬天我到印度大吉岭和尼泊尔,就看到处处都卖当地茶,便是那个时候英国人开的头。英国人在印度、尼泊尔和锡兰种的茶,由于地理气候的独特优势,品质很高,口感醇洌,我很喜欢。现在英国每天消耗茶的大部分,还是来自那里。相比之下,中国的绿茶清香新鲜,泡起来满杯春意,缺点是喝不多。上口称绝,但加两回水就淡然无味,如重新换茶叶,喝起来也远不如刚才。天下过于娇嫩新鲜的事总是这样,不宜短时间重复,而喝茶的风情正在于绵延。可以重复而口感一直不错的是乌龙茶,制作最讲究的是台湾。“冻顶乌龙”,听这名字就有一种怪异的诗意。不过这些年我又渐渐觉得,台湾茶的制作有点过度,香味过于浓郁,宁肯喝海峡对面福建的优质乌龙了。中国喝茶的诗意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不管是绿茶娇嫩的诗意还是乌龙绵长的诗意都由来已久。即便不说陆羽的《茶经》,从一般诗文中总能频频嗅到茶香。据我认识的一位中国茶文化研究者说,茶文化最精致的部位也最难保存,每每毁于兵荒马乱之中,后来又从解渴的原始起点上重新种植和焙制,不知断了多少回,死了多少回,但由于那些诗文在,喝茶的诗意却没有断,没有死。英国进口了中国茶,没有进口中国茶的诗意。换言之,他们把中国茶文化的灵魂留下了,没带走。因此同样是茶,规矩的中国喝法与规矩的英国喝法完全是两回事。英国有大诗人,但在实际生活中,例如在饮食上不太讲究诗意,这与法国人有很大差别;而法国人在饮食上的诗化追求与中国人在饮食上的诗化追求又完全不同。英国快速地把这种好不容易从遥远的东方买来的饮品当作贵族社会的一种生活标志,而贵族的生活正是社会各界趋附的对象,因此中国茶在那里完全改变了角色、转换了身份。当初英国贵族请人喝茶,全由女主人一人掌管,是女主人显示身份、权力、财富及风雅的机会。她神秘地捧出了那个盒子,打开盒子的钥匙只有一把,就掌握在她一人手上,于是当众打开,引起大家一阵惊叹。杯盏早就准备好了,招呼仆人上水。但仆人只有提水的份,与茶叶有关的事,都必须由女主人亲自整治。中国泡茶有时把茶叶放在茶壶里,有时则把茶叶分放在每人的茶杯里,让客人欣赏绿芽褐叶在水里飘荡浸润的鲜活样子。英国当时全用茶壶,一次次加水,一次次倾注,一次次道谢,一次次煞有介事地点头称赞,终于,倾注出来的茶水已经完全无色无味。到此事情还没有完。女主人打开茶壶盖,用一个漂亮的金属夹子把喝干净了的茶叶———中国说法也就叫茶渣吧———小心翼翼地夹出来,一点点平均地分给每一位客人。客人们如获至宝,珍惜地把茶渣放在面包片上,涂一点黄油大口吃下。他们这样喝茶,如果被陆羽他们看到,真会瞠目结舌。既不是中国下层社会的解渴,也不是中国上层社会的诗意,倒成了一种夸张地显示尊贵的仪式,连那茶渣也鸡犬升天。虽然尊贵,但茶的“文化国籍”已经更换,因此他们也就贪图方便,到自己的属地印度、尼泊尔、锡兰去种茶了。茶被英国广泛接受之后,渐渐变成一种每日不离的生活方式,再也不是贵族式的深藏密裹了。至今英国人对茶的日消费量仍是世界之冠,已经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茶,英国人的日子怎么过。中国文化人千万不要再从这个现象洋洋得意地证明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征服,我前面已说过,他们喝茶已剥除了中国诗意和中国文化,因此每日不离的原因要从别处来寻找。在我看来,基本原因比较原始,是由于茶提供了一种于健康、风度无损的轻微刺激,而接受这种刺激又成为片刻放松的借口,于是每天就有了一种以喝茶为节拍的生活节奏。既然如此,英国人一般不喝太浓的茶,很少听到他们有喝茶喝“醉”了的事,但这在中国常有,特别是喜欢喝乌龙和普洱的族群。每天淡然于一种固定的节奏中,这也正是他们在饮食中缺少诗意的表现。通过茶来作文化比较,可以产生很多有趣的想头,而我感到最难解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英国从中国引进茶叶才三百多年,却构成了一种最普及的生活方式,而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实在太久了,至今还彻底随意,仍有大量的人群对茶完全无缘,这是为什么在英国很难找到完全不喝茶的人,但在中国到处都是。我在台湾的朋友隐地先生,傍着那么好的台湾茶却坐怀不乱,只喝咖啡。哪天如果咖啡馆里轻轻的音乐与咖啡的风味不谐,他耳朵尖如利刺,立即听出,而且坐立不安,一定要去与经理交涉。那次他知道我爱喝茶而瞒着我到茶叶店买好茶,回来对我的惊讶描述使我确知他是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地接触茶叶。看着这位年长的华文诗人,我简直难以置信。另一个特例就是这次与我一起考察欧洲的同伴邱志军先生。晚饭前在餐厅只要喝一口那种淡如清水的茶水,只一口,他居然可以整夜兴奋得血脉贲张,毫无睡意,直到旭日东升。写到这里我笑了,因为又想起一件与茶有关的趣事。四川是中国茶文化的重地,我在那里有一位朋友天天做着与茶有关的社会事务,高朋如云,见多识广,但他的太太对茶却一窍不通。春节那天有四位朋友相约来拜年,沏出四杯茶招待,朋友没喝就告辞了,主人便出门送客。他太太收拾客厅时深为四杯没喝过的好茶可惜,便全部昂脖唱了。但等到喝下才想起,丈夫说过,这茶喝到第三杯才喝出味道,于是照此办理,十二杯下肚。据那位主人后来告诉我,送客回家才片刻时间,只见太太两眼发光,行动不便,当然一夜无眠,只听腹鸣如潮。我笑他夸张,谁知他太太在旁正色告诉我:“这是我第一回也是最后一回喝茶。”英国人思维自由而生态不自由,说喝下午茶便全民普及,同时同态,鲜有例外;中国人思维不自由而生态自由,管你什么国粹、遗产,诗意、文化,全然不理,各行其是,最普及的事情也有大量的民众不参与、不知道。《喝茶》作者:鲁迅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当我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拉来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觉的滑过去,像喝着粗茶一样了。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所谓“秋思”,其实也是这样的,骚人墨客,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风雨阴晴,都给他一种刺戟,一方面也就是一种“清福”,但在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要割稻而已。于是有人以为这种细腻锐敏的感觉,当然不属于粗人,这是上等人的牌号。然而我恐怕也正是这牌号就要倒闭的先声。我们有痛觉,一方面是使我们受苦的,而一方面也使我们能够自卫。假如没有,则即使背上被人刺了一尖刀,也将茫无知觉,直到血尽倒地,自己还不明白为什么倒地。但这痛觉如果细腻锐敏起来呢,则不但衣服上有一根小刺就觉得,连衣服上的接缝,线结,布毛都要觉得,倘不穿“无缝天衣”,他便要终日如芒刺在身,活不下去了。但假装锐敏的,自然不在此例。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而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茶杯》作者:贾平凹我戒酒后,嗜茶,多置茶具,先是用一大口粗碗,碗沿割嘴,又换成宜兴小壶,隔夜茶味不馊,且壶嘴小巧,噙吮有爱情感。用过三月,缺点是透壶不能瞧见颜色,揭盖儿也只看着是白水一般,使那些款爷们来家了,并不知道我现在饮的是龙井珍品!便再换一玻璃杯,法兰西的,样子简约大方,泡了碧螺春,看薄雾绿痕,叶子发展,活活如枝头再生。便写条幅挂在墙上:无事乱翻书,有茶请待客。人便传我家有好茶,一传二,二传三,三传无数,每日来家饮茶人多,我纵然有几个稿酬,哪里又能这么贡献?藏在冰箱中的上等茶日日减少了。还有甚者,我写作时,烟是一根一根抽,茶要一杯一杯饮的,烟可以不影响思绪在烟色中去摸,茶杯却得放下笔去加水,许多好句就因此被断了。于是想改换大点茶杯,去街上数家瓷店,杯子都是小,甚至越来越到沙果般小,店主说,现在富贵闲人多,饮茶讲究品的。我无富贵,更无有闲,写作时吸烟如吸氧,饮茶也如钻井要注水一样,是身体与精神都需要的事,品能品出文章来?  十月十五日,本单位的宋老兄说过要请吃的,割八斤羊肉,红焖一顿,但却迟迟没动静,去穆老弟处打问,却见他桌上有一杯,高有六寸,粗到双掌张开方能围拢,还有个盖儿,通体白色,着青色山水楼阁人物图,古也不古,形状极其厚朴,顿生掠夺之心。问是哪儿买的,不嗜茶的人却用这等杯子?穆老弟口吻严重,说是专制的,无处可买,又说:你想要了,可以给你,得写一幅字交易。我惜我书法,素不轻易送人,说:一个杯子一千元呀?却还是当下写就,清洗了杯子携回。从此饮茶用此杯,日晚不离案头。此杯之好,泡茶能观茶形水色,又不让谋我茶的人从外看见,仅我独享,抓盖顶疙瘩,椭圆洁腻,如温雪,如触人乳头。最合意的是它憨拙,搂在手中,或放在桌上,侧面看去,杯把儿作人耳,杯子就若人头,感觉里与可交之人相交。写作时不停地饮,视那里盛了万斛,也能饮得我满腹的文章。  我常想,世上能用此等大杯饮茶的,一是长途汽车的司机,二就是我了,都是靠苦力吃饭的人。但司机多用罐头瓶、咖啡瓶当壶,我却是青花白瓷杯,这便是写作人仅有的一点清高吧?李白有过一句:唯有饮者留其名,如果饮者不仅指饮酒,也该有饮茶,那我就属饮者之列了。今冬里,家有来客见我皆笑,说是个头小茶杯大,我笑而不答,但得大杯之趣了,是不与他人传授的。
擅长:暂未定制
蔡澜《普洱颂》
其他2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食家陆文夫小说在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