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墨山水画技法的意境,我们应如何营造其中的“情感”与“

陆春涛水墨作品《荷塘》

凤凰网文化讯 2015年3月7日,陆春涛首次美国个展“卧游--陆春涛水墨艺术”在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视觉艺术中心揭开帷幕。作为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2015年度“篇章”系列展的揭幕展,呈现了艺术家陆春涛的水墨作品近三十幅,包括“荷塘”系列的经典之作、艺术家在自制手工纸上的探索之作及在旧金山旅行期间的特别新作。

在让美国观众饱尝东方水墨艺术的视觉饕餮、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后,4月11日,该展览圆满落下帷幕。近日,艺术家陆春涛接受了凤凰网文化的专访,谈此次美国办展的感受,及对东西方艺术的再思考。他表示,自己虽然是首次在美国办个展,但并未特别顾虑当地观众的审美倾向,而是一如既往地站在当代艺术的视觉经验立场上,重新审视东方美学的本体价值,“将东方文化的精髓--“意”作立体地、当代性的表现。”

谈及国外大众对自己的水墨艺术形式的接受度时,陆春涛认为,艺术是世界共通的语言,水墨画对美国人而言,其实并无隔阂。而对于艺术与商业之间艺术家如何权衡,陆春涛也有着自己的认知,“在我看来,作为艺术家,市场‘热'与’不热',都不能动摇他对艺术创作的热忱。艺术家就是要做好艺术家自己的份内事,画好画、用作品来说话。“尤其是在市场‘热'的情况下,更要保持冷静。”

记者:这次在旧金山的水墨艺术展,作为您在美国的首次个展,为什么将其主题定位为“卧游”,个中深意是什么?

陆春涛:这次展览的题目“卧游”是策展人沈揆一教授确定的。至于说我的画作和古人的“卧游”有什么共通之处,我想正如沈老师所说,“卧游”是“古代文人雅士以欣赏山水画的方式来体悟山水”,强调的是以精神遨游山水;而我的“荷塘”则“创造了一个精神遨游的场域空间”,让现代人可以“卧游”其中。我想这也许就是沈老师以此为题的原因,也是二者的相通之处吧。

记者:本次美国个展在策展阶段有无考虑到东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以及美国观众群的审美倾向,从而在作品选择上有所侧重和区别?具体是怎么样的。

陆春涛:我对展览所做的考虑更多还是在作品本身,我希望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观者通过我的作品可以感知到在开放视野下对水墨艺术的深层解读。而这种开放是建立在东方性基础上的,它是站在当代艺术的视觉经验立场上重新审视东方美学的本体价值。所以创作时我不单考虑到笔墨纸砚等材料问题,而且尤其注重将东方意境与西方画理相融和,希望把东方文化的精髓--“意”作立体地、当代性的表现。

记者:展览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以您的亲身观察,美国大众对中国水墨艺术的接受度是怎样的?相比中国呢?

陆春涛:其实美国人对中国水墨画的接受是没有隔阂的,因为艺术是世界的语言。他们对艺术更为关注的是艺术家本身的创作能力和通过画面传递出的对艺术、生活的思考。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无论是中国的水墨画,还是西方的油画,或者是其他什么画种,只有媒介上的差别,并没有思想、情感上的距离。

记者:近年来,您的创作基本都是围绕“荷塘”这一物象,且每幅画都以此为题,极具辨识度和独特性,这种创作蕴含有怎样的隐喻?与您的个人体悟和时代风貌又有怎样的关系?

陆春涛:我的作品多是表达个人的情感、心绪,这里面有对家乡、童年的记忆,也有对生活的感悟、感知……但这些是私密的、难以可名状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我想以抽象的手法,借用月色、晨曦、暮霭、残荷等元素营造出一个个“荷塘”秘境,大家在这里不仅可以“精神遨游”山水获得视觉上的美感,也可以收获心理上的共鸣。

记者:对“荷塘”的选择是来源于某种偶然性吗?这种灵感是怎么迸发的,为何令您一直着力于此?

陆春涛:我是学传统出身,以前山水、花鸟我都画。但因为传统水墨要遵照一些程式的东西,慢慢地觉得表达起来不够“给力”,我就开始想作为现代人该如何以当代的视角看待水墨,于是我先后创作了“瓶花”、“荒谷”、“江边”等系列作品。从2009年开始,我创作“荷塘”系列一直画到现在,就是想通过单一的题材来反复研究、探索、解决画面本身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将传统和当代衔接。

记者:外界给您的艺术冠以东方哲思的美学精神与西方视觉审美的巧妙融合,您怎么看待自己作品的风格和特征?

陆春涛:一方面,我的创作没有离开对意境的表达、对水墨精神的探寻。另一方面,作为现代人,毕竟身处在一个多元的时代里,创作的语境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个时候需要“笔墨当随时代”。所以我的创作中不单有对传统水墨画里笔墨的继承,还借鉴了许多“当代的元素”,比如西方的绘画技法、透视学、摄影中的光影元素等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画面中。

记者:新水墨艺术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对比传统水墨艺术,新水墨的“新”是时代的一种必然趋势还是市场催生的“新”宠儿?您怎么理解这种艺术形式?

陆春涛:我认为现在还无法给水墨确立一个多么具体的定义。但有一点,我们处在“当代”,就要思考水墨如何与当代对话。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无论如何定义,归根结底我们都希望水墨可以求新、求变、求发展。

记者:就您个人的创作和水墨语言来说,您对传统水墨注入了怎样的反思?

陆春涛:我在保留传统绘画写意精神的同时,又吸收了的西方绘画方式,并注重当代性的视觉审美,并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

记者:当下社会,一方面商业规则丛生,另一方面艺术家自身也需要生存,所以艺术作品一旦进入市场,就避免不了货币化,在艺术和商业的平衡上,您如何保持创作的纯粹性?

陆春涛:我认为,艺术家的职责是创作艺术品,至于实际能对现实生活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这个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记者:艺术家应该和社会、现实保持怎样的距离和关系?同时承担什么样的公共角色?

陆春涛:在我看来,作为艺术家,市场“热”与“不热”,都不能动摇他对艺术创作的热忱。艺术家就是要做好艺术家自己的份内事,画好画、用作品来说话。而且我认为尤其是在市场“热”的情况下,艺术家更要保持冷静。

}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本文详细的论述了水墨画与中国画的区别,中国画简称“国画”,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而水墨画 则是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中国画包含水墨画. 
简称“国画”,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璜之。人物画从晚周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科。五代、两宋流派竞出,水墨画随之盛行,山水画蔚成大科。文人画在宋代已有发展,而至元代大兴,画风趋向写意;明清和近代续有发展,日益侧重达意畅神。在魏晋、南北朝、唐代和明清等时期,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作画之工具材料为我国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 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墨山水画技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