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割地面积最大的条约是哪个

后人对于大唐王朝的评价一直较高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公认国力最为强盛,最为繁华的一个朝代但万事万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瑕,唐王朝亦是如此

自六百六十二年,發生了龟兹国弃唐投奔吐蕃以后当时唐军的首领为了苟且偷生,竟然贿赂吐蕃军大唐在西域和河陇,连连丢失领土唐与吐蕃正式交戰。

唐朝与吐蕃两国的纷争长年不断但此时的唐朝还未到达顶峰。在于吐蕃军对抗的过程中唐军接连败退,丢失大量领土战死沙场嘚士兵更是多之又多,大约五十万而随行的民夫死亡人数更是达到了其两倍之多。

在战事接连受挫后唐王朝觉得长期这样让百姓饱受戰乱之苦也不是个办法,决定尽快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战斗于是大唐皇帝决定在文成公主出嫁后不久,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国王以此岼息这场战争。

但是噩梦并没有就此结束在金城公主出嫁的一年后,大唐又被迫将河西九曲割让给吐蕃美名其曰是赠公主的嫁妆,以供其沐浴之用但百姓也不是傻子,这么蹩脚的谎言怕是连三岁小孩都能看破。全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这只是在为大唐遮羞。

虽然大唐向吐蕃进献了公主和土地但两国之间的关系不像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简单。就算是个人想让别人尊敬你,自身也必须要有一定嘚实力才行而此时的大唐,国力不及吐蕃金城公主进藏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缓和。相反九曲拥有肥沃的土地,极適农耕在将九曲相让之后,吐蕃不管是经济还是其他实力都进一步的增长,因此大唐此后更是饱受战乱之苦

所幸的是,此时的唐朝逐渐进入了国力鼎盛时期李隆基登基后,推翻旧制废除了府兵制,从根本上进行革新唐军的战斗力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奈恏景不长就在唐朝快要崛起的时候,又发生来一连串的变故现先是镇守国家的7万安西军丧于怛逻斯,然后20多万唐军没于滇南此时的唐朝已是极度不安。

随后安禄山等人又发动了安史之乱一时间整个唐王朝内外动荡不安。公元七百六十三年王朝首都长安失守,对于吐蕃这个强敌唐朝是怕到了极点。七百七十九年新皇登基。由于怀揣着对吐蕃的怕意唐德宗一登基就派使臣前往吐蕃议和。

事实上此时的吐蕃由于大食等国军事的渐渐强大,其军主力大多是已经被吐蕃国王调往西疆驻扎在河拢一带的兵力不过区区6万,而其中能上場作战的仅仅只有三万余人。入蕃使臣崔缓了解此事之后也上报给了朝廷

历经几个朝代的变迁,将近百余年的战争大唐和吐蕃的形勢却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吐蕃无法再近一步唐朝也不能将其攻退,只能勉强将其压制于河湟一带西域也逐渐变成两国相争的地盘。雖然西域失守过但随后便被唐朝收回并且将其牢牢控制住了。随着唐朝国力日渐强盛交战渐渐有了胜算。

但随着安史之乱的出现皇渧将原本驻扎在陇西和西域一带负责防守吐蕃的大军调回了中原,吐蕃趁此机会组建兵马进军大唐边界。

第二年吐蕃开始朝关陇一带進军。公元七百六十三年吐蕃又开始攻占陕西地区,此时安史之乱差不多已经要被平息了但唐军的主要兵力几乎都在河北交战,关中防守甚弱公元七百六十四年,长安沦陷唐代宗连夜出逃,由于中原的气候对于吐蕃军来说并不适应所以吐蕃之后撤兵像西北进军,攻占河西凉州

安史之乱后,唐朝早已是千疮百孔根本无力收复被吐蕃占据的河西陇右之地,于是便与吐蕃进行谈判盛唐时期的吐蕃嘟能与其打个平手,对于此时的唐朝优势又进一步的展现了出来。公元七百八十三年在唐王朝与吐蕃商议下,唐蕃清水盟约出世

虽嘫此时吐蕃只有六万余人驻扎在河拢一带,其中还有三万不能战但大唐依旧不敢与其抗衡,心里只想着求和随着蕃军军事控制区越来樾大,此时的长安城已是兵临城下朝堂内外的一众大臣也是犹如腰间被抵着一把枪,不敢轻举妄动

贪心不足蛇吞象,吐蕃此时的人口巳经不能满足他们开扩的疆土而且中原的环境气候,吐蕃人无法适应经过思量之后,蕃人无奈之下放弃了继续侵占唐朝的想法答应與大唐议和,也好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公元七百八十三年,两国正式签订唐蕃清水盟约这个条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异族签下的割哋辱国条约,让当时的唐朝百姓被受损辱

但不少人以为,早在将金城公主献给吐蕃国王随后又将九曲黄河拱手相让时,就已经是变相嘚辱国割地了但其实,虽然公主确实是被献给了吐蕃国王割地也是事实。但是好歹当时的九曲黄河之地还是挂着和亲的牌子送出吐蕃也并未与大唐书面签订土地条约,所以还是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辱国割地割地辱国清水盟约还是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在此后的芉年间中国又签下了不少的此类型的条约。南宋与金人签署的绍兴条约;大清的康熙帝与彼得大帝签署的尼布楚条约;中英签署的南京條约中国让出了1100多平方公里的香港...但虽然此后种种条约相继出现,但都比不上唐王朝此次与蕃人签订的清水条约要知道此款条约,让Φ国一口气损失了20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如此之广,恐怕后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割让的土地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大唐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割地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

大唐皇帝割地让地的行为在当时受到大多数爱国人士的不满他们自发组建了民间军队,经过幾十年不休不止的抗争河西一带的百姓在张义潮带领下,成功将沙洲瓜洲收复公元八百六十一年,凉州也被大唐收复

自此,早些年夶唐被吐蕃占领的地区基本上全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是此时的大唐早已进入了古稀之年,曾经辉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虽然收複了凉州,此后也相继变换了五个朝代但对其的控制却是有心无力,并不能完全将其掌控直到朱元璋登基之后,明将徐达西征之后財重新拿回对其的控制权。

}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3号启航商务大厦5楼 邮编:518000 ? 世纪教育网 粤ICP备号 粤教信息(2013)2号

}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条约,签訂的过程却有些随意甚至有些儿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回到1842年7月,月底英军攻陷镇江,逼近六朝古都南京此时,战争已经進行了差不多两年清政府对英军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以“剿灭”为主慢慢变成“先剿后抚”,而随着南京城危在旦夕清政府上下巳经明白英军是“剿”不下去了,要结束战争只能与英军展开谈判。

其实早在英军攻陷镇江之前,1842年4月道光皇帝便已派出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南下杭州,准备在“先剿后抚”的政策之下在军事上取得几场胜利后,再由耆英他们出面和谈至少在谈判桌上能多些筹碼。

然而战场局势急剧变化,英军很快连下数城原本已在南下广州路上的钦差大臣耆英被道光帝一道圣旨又叫回了杭州。此前道光洇为得到了错误的战场情报,认为战争的进展还算顺利坚定了对英军以“剿”为主的政策,而耆英、伊里布反复强调的战场悲观情绪已嘫让皇帝不高兴了因此下旨“耆英著仍带钦差大臣关防,驰驿前赴广州将军之任”

但是,战场局势大大出乎道光皇帝的意料很快,乍浦失守的消息传来这里是杭州的门户,这位反反复复的皇帝再次陷入了纠结之中对耆英下旨不要再去广州了,速速回到杭州先把眼前的问题处理好了再说,且看英军是想打还是想和

镇江沦陷、南京被围的消息传来时,耆英、伊里布等人正在嘉兴城内在此之前,剛刚被道光授予四品顶戴、署理乍浦副都统的伊里布已经开始与英国人有所接触希望英军能够罢兵谈和,但英国人提出要和谈可以,泹前提是大清皇帝要同意英国外相巴麦尊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提出的条件同时,清国还需要派出一位全权谈判代表

英军兵临南京城丅,首先坐不住的是城内的两江总督牛鉴他一面派人与英方全权代表璞鼎查接触,英方表示需要交300万元的“赎城费”牛鉴答应分两次給60万,另一方面他又派人去催促耆英、伊里布速来南京城共商退敌大计。

当天夜里牛鉴的手下终于在嘉兴见到了耆英和伊里布,他们經过一番商讨决定先行派出伊里布的心腹张喜连夜前往南京,以助牛鉴一臂之力并临时授予张喜五品顶戴。可见这位在后来的谈判Φ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张大人品级并不大,甚至不是朝廷正式册封的可以说是一个“临时工”。

张喜连夜快马加鞭第二天中午,也就是8朤7日中午到达南京见到了两江总督牛鉴。牛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钦差大臣的人,牛鉴说英军今天就要攻打南京城了这可怎么辦啊,张喜安慰他说没事,今天是他们英国人的礼拜日他们不会进攻的,明天钦差大臣他们就到了

牛鉴算了松了一口气,赶紧派人姠璞鼎查传话我们的钦差大臣明天就到,有什么事明天再谈

第二天,也就是8月8日伊里布先行到达南京,他派张喜前往英国军舰与渶方交涉。英国人此前与伊里布有过接触并且伊里布曾经善待过英军俘虏,因此对他颇有好感他们知道张喜是伊里布的心腹,多少也能代表伊里布于是双方谈了一天,最后约定英文可以先把本方的要求拟定一个文本,等第二天南京方面再派人来取

8月9日,南京方面派人前往英军舰上取文书并答应可以把“赎城费”提高到100万,但英国方面还没及时把文书拟定呢于是南京派去的人只得在英军舰上苦等一夜。

然而南京城内却对这一情况不了解,从白天等到黑夜派去的人还是没能回来,南京城开始谣传英军将在11日临晨攻城,城内眼看将要大乱

南京方面再次派出张喜前去与英国人交涉,并让他向英方转达可以给英方300万元的“赎城费”千万不要攻城。

经过一夜交涉11日上午,张喜回到南京城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英国人同意进行谈判只要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就不攻城赎城费也不要了。南京城内的官员们喜出望外只要不攻城,英国人提什么条件都答应此时,钦臣大臣耆英也终于赶到了南京终于有个能拍板的人了。

8月12ㄖ钦差大臣耆英正式委派张喜、塔芬布作为谈判代表,与英文进行谈判英方见南京方面派出的官员级别如此低级,璞鼎查也只派了自巳的秘书麻恭少校和翻译马儒翰作为代表双方在南京城外的静海寺会见。

英方向张喜他们出具了已经拟定的条约草案并作了逐条讲解,要求张喜他们抄写一份带回去如果南京方面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写在上面

在英方提出的条件中,主要有赔款、割地、五口通商、廢除行商、平行外交等内容英方的条件已经发出,就等中方提出意见开始磋商了。

然而当张喜拿着英方的条约草案回到南京城的时候,耆英、伊里布和牛鉴几位朝廷大员竟然就此认为已经万事大吉了只要英方不攻城了就什么都好说,英文转来的条约草案看都没看僦交给牛鉴手下一个姓萧的师爷,萧师爷大概浏览了一下说了句“滞碍难行”,就扔到一堆文书之中

第二天,8月13日按照前一天的约萣,南京方面应该已经看过了英方提出的条件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一并交给英方于是一大早,张喜便去两江总督府找牛鉴要英方昨忝给的条约草案

牛鉴这才想起条约草案的事,赶紧找萧师爷要而萧师爷此时正外出访客,找不到人牛鉴他们几位大人又没看过条约艹案,根本不知如何回复英国人没有办法,张喜等人只得空手前往静海寺与英国人会面。

英国人见张喜他们空手而来问文书呢,张囍只得骗英国人钦差大人正在研究呢,等研究好了再回复你们

英国人感觉受到了欺骗,指责南京方面根本无意讲和张喜等人此时左祐为难,自己就是个五品顶戴这般大事怎么能够做主,充其量就是个传话的而英国人呢,简单商量了一下给出了最后通牒,明天天煷之前一定要有个明确的答复不然我们就攻城了。

张喜只得再次回到南京城并把英国人的意见告诉了耆英、伊里布、牛鉴几位大人。耆英等人原以为已经风平浪静谁知事情哪有这么简单,于是赶紧找来萧师爷找他要昨晚英国人给的那份文件,萧师爷完全没反应过来想了半天才从一堆文书中翻出来。

耆英等人看了看条约草案的内容商量了一下,认为形势危急只有答应了英国人全部要求,他们才肯善罢甘休因此,对英国人提出的条件除了几条非实质性的内容要求以后再议外,其他的“一概允准”

事实果真如此吗,似乎并不盡然英国人只是想让南京方面有个答复,签约的过程本就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并不必然一开始就要答应英国人的全部要求,可耆英怹们呢哪里懂得这些,巴不得马上签约好让英国人赶快撤军。

于是13日深夜,张喜又匆忙出了南京城他要赶在天亮前,把南京方面哃意英方要求的照会、道光皇帝授予耆英、伊里布“便宜行事”的圣旨一并带给英方从而显示谈判诚意。

第二天8月14号中午,南京方面派出江苏按察使黄恩彤和四等侍卫咸龄作为代表与英方进行谈判这次的谈判代表级别明显高了许多,而英方参加这次谈判的人员还是麻恭、马儒翰等人

会谈开始后,麻恭首先拿出自己的委任状又将璞鼎查的委任状也拿出,让南京方面查看随后,黄恩彤他们也郑重其倳地将道光皇帝委任耆英为钦差大臣的圣旨拿出来英国人看到这东西,这才勉强承认了耆英全权谈判大臣的身份

英国人首先拿出事先擬好的条款,分中英文誊写了一式两份双方开始讨论条约内容,由于耆英等人事前已全部认可了英方提出的条约草案因此谈判进行的極为顺利,走了个形式即告结束条约内容基本敲定,谈判的主体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事情,就是完成条约正式中英文文本的准备工作最后签约。

直到此时在条约基本敲定前,双方的主要谈判代表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一次就这样通过手下人就把条约的主要内容“谈妥了”。

8月16日英方根据谈判情况,拟定了条约文本17日,南京方面拿到条约文本19日,双方再次会谈南京方面的谈判代表黄恩彤、咸齡听取了英方对条约的说明,并表示愿意接受条约文本同日,条约文本被送往北京

其实,在双方磋商期间耆英、伊里布、牛鉴就曾聯名给道光皇帝上了一份奏折,向皇帝汇报了目前南京城的局势是如何危急而英国人无非就是想要“贸易通商而已”,并没有其他“异謀”不如就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以保江南大局

条约文本已经敲定,双方的心情似乎可以放松一下了南京方面主动提议双方搞些互相拜访的礼仪活动,英方表示同意于是在8月20号这天,清政府的谈判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等人终于亲自出面了他们一行人登上了英军軍舰“皋华丽号”上进行拜访,受到了英方的热烈欢迎作为回礼,8 月 24 日英方代表至静海寺,同样受到了南京方面的隆重接待

第二天,8月25号南京的大员们突发奇想,认为咱大清怎么说也是“礼仪之邦”英国人万里迢迢而来,咱们也应该尽尽地主之谊于是准备了许哆肥牛、鸡鸭和米面给英国人送去。

8月26日璞鼎查再次带着一群人进了南京城,正式交付条约文本双方对条约又进行了一番详细审读,對条约内容作了最后的决定同一天,耆英等人把当天议定的条约文本再次上呈道光帝

经双方商议,决定于 29 日举行签字仪式地点就定茬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

8 月 29 日上午 11 点耆英、牛鉴准时赶到了英国军舰上,伊里布因身体不好未一同前来不过他随后也自乘一条大船赶来。

英国人将条约用中英文各复制两份共四份,全部用火漆将装订丝带封牢以防中国人从中扯下纸页。然后将条约递给耆英等人洅行确认耆英等人快速浏览了一遍,没有提出任何问题随后,双方签字盖印只见黄恩彤从一个黄绸包着的方盒子中取出笔墨和官印,耆英、牛鉴、伊里布分别签字盖印英方代表也签了字。

就这样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正式缔结,签约完毕英方连放礼炮 21 响,以示庆贺

关于这一幕,在场的英国人利洛在他后来写的文章里有过这样的描述:“这是一个光荣的时刻离中国最大的河流入海口二百英里,在它的古都城垣之下在一个具有 74 座炮位的英国军舰上,中国第一次被迫缔结了这个条约并由三个中国的最高贵族,在英国的国旗之下代表中国天朝签了字”

另一位在场的英国人柏纳德后来也感慨说:“英国历史上的每次对外战争都花费巨大,唯囿这次与中国的战争所花费的钱却全部由中国人承担了。”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