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孰能舍 至今军奈何我军有高达共北近单于台 百战一身在什么诗

  裴政李谔鲍宏高构荣毗陆知命梁毗柳彧赵绰杜整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祖邃,父之礼并《南史》有传。政幼聪明博闻强记,达于从政为当世所称。仕梁以军功封为夷陵侯,给事黄门侍郎及魏军围荆州,政在外见获萧察谓政曰:「我,武皇帝之孙不可为尔君乎?尔何烦殉身於七父若从我计,则贵及子孙不然,分腰领矣」锁之,送至城下使谓元帝曰:「王僧辩闻台城破,已自为帝王琳孤弱,不能复來」政许之。既而告城中曰:「援兵大至吾以间使被禽,当以碎身报国监者击其口,终不易辞察怒,命趣行戮蔡大业谏曰:「此人之望也,杀之则荆州不可下。因得释会江陵平,与城中朝士俱送京师周文闻其忠,援员外散骑侍郎引入相府。命与卢辩依《周礼》建六官并攒次朝仪,车服器用多遵古礼,革汉、魏之法事并施行。寻授刑部下大夫转少司宪。政明习故事又参定周律。能饮酒至数斗不乱。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又善钟律尝与长孙绍远论乐,事在《绍远传》

  隋开皇元年,为率更令加上仪同三司。诏与苏威等修萣律令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同撰著者十余人,凡疑滞不通皆取决于政。进位散骑常侍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太子再三催促,荣令元恺口奏不须造帐。及奏太子问:「名帐安在?」元恺云:「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太子付政推問未及奏状,阿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曰:「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萣是非。臣察荣位高任重纵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不须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二人之情理正相似。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证茜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臣谓荣语元恺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

  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又缘女宠来往无节。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谓定兴曰:「公所為不合礼度又元妃暴薨,道路籍籍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總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僚吏人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竟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迉流、徒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囹圄,殆无诤讼卒于官。著《承圣实录》十卷及太子废,文帝追忆之曰:「向遣裴政、刘行本在共匡弼之,犹应不令至此」

  子南金,位膳部郎学涉有文藻,以轻财贵义称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博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隋文帝有帝王志操,深自结纳及帝为丞楿,甚见亲待访以得失。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帝纳之。及受禅历比部、考功二曹侍郎,赐爵南和伯谔性公方,明时务迁书侍御史。上谓**臣曰:「朕昔为大司马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朕遂决意在内今此事业,谔之力也」赐物二千段。

  谔见礼教凋弊公卿薨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乃上书曰:「臣闻追远慎终,人德归厚三年無改,方称为孝如闻大臣之内,有父祖亡没日月未久,子孙无赖引其妓妾,嫁卖取财有一于此,实损风化妾虽微贱,亲承衣履服斩三年,古今通式岂容遽褫衰绖,强傅铅华泣辞灵几之前,送付他人之室凡在见者,犹致伤心况乎人子,能堪斯忍!复有朝廷重臣位望通贵,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得为限。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务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五品已上妻妾不得改醮,始于此也

  谔又以时文体尚轻薄,流宕忘反上书曰:

  臣闻古先哲王之化人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五教六行为训人之本,《诗》、《書》、《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證理。苟非惩劝义不徒然。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華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卯,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賦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捐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浮词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持志道依仁,不得引预搢绅参厕缨冕。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推罪自是公卿大臣感知正道,莫不钻仰坟素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

  如闻外州远县仍踵弊风,选吏举人未遵典则。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必典谟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送天朝盖由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挟私情,不存公道臣既忝宪司,职当纠察若闻风即劾,恐挂纲者多请勒有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

  谔又以当官者好自矜伐,复上奏具陈其弊请加罪黜,以惩风轨上以谔前后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谔在职数年务存大体,不尚严猛由是无刚謇之誉,而潜有匡正之志

  邳公苏威以临道店舍,乃求利之徒事业污杂,非敦本之义遂奏约遣归农。有愿依旧者在所州县,录附市籍仍撤毁舊店,并令远道限以时日。时逢冬塞莫敢陈诉。谔因别使见其如此,以农工有业各附所安,逆旅之与旗亭自古非同一概,即附市籍于理不可。且行旅之所依托岂容一朝而废?徒为劳扰于事非宜。遂专决之并令依旧。使还诣阙然后奏闻。文帝善之曰:「體国之臣当如此矣。」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甚有惠政人夷悦服。卒官

  四子。世子大方袭爵最有才器。大业初判内史舍囚。次大体、大钧并位尚书郎。

  鲍宏字润身,东海郯人也父机,以才学知名仕梁,位书侍御史宏七岁而孤,为兄泉之所爱育年十二,能属文尝和湘东王绎诗,绎嗟赏不已引为中记室。累迁通直散骑侍郎江陵平,归于周明帝甚礼之,引为麟趾殿学士累迁遂伯下大夫。与杜子晖聘陈谋伐齐,陈遂出兵度江以侵齐帝尝问宏取齐策,宏以为「先皇往日出师洛阳,彼有其备每不克捷。如臣计者进兵汾、潞,直掩晋阳出其不虞,以为上策」帝从之。及定山东除小御正,赐爵平遥县伯加仪同。隋文帝作相奉使山南。会王谦举兵于蜀路次潼州,为谦将达奚惎所执逼送成都,竟不屈节谦败,驰传入京文帝嘉之,赐以金带及受禅,加開府进爵为公。历利、邛二州刺史秩满还京。时有尉义臣者其父崇不从尉迟迥,从复与突厥战死上嘉之,将赐姓金氏访及**下,宏曰:「昔项伯不同项羽汉高赐其姓刘氏,秦真父能死难魏武赐姓曹氏。请赐以皇族」帝曰:「善。」因赐义臣姓杨后授均州刺史,以目疾免卒于家。

  初周武帝敕宏修《皇室谱》一部,分为《帝绪》、《疏属》、《赐姓》三篇有集十卷,行于世

  高構,字孝基北海人也。性滑稽多智辩给过人,好读书工吏事。仕齐历兰陵、平原二郡太守。齐灭周武帝以为许州司马。隋文帝受禅累迁户部侍郎。时内史侍郎晋平东与兄子长茂争嫡尚书省不以断,朝臣三议不决构断而合理,上以为能召入内殿,劳之曰:「我闻尚书郎上应列宿观卿才识,方知古人之言信矣嫡庶者,礼教之所重我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也。」赐米百石甴是知名。

  冯翊武乡女子焦氏既痖又聋嫁之不售。尝樵菜于野为人所犯而有孕,遂生一男时年六岁,莫知其姓于是申省。构判曰:「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兒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見称。岁余转吏部侍郎,号为称职复徙雍州司马,坐事左转盩厔令甚有能名。上善之复拜雍州司马。仁寿初又为吏部侍郎,以公事免

  炀帝立,召令复位时为吏部者多以不称去职,唯构最有能名前后典选之官,皆出其下时人以构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怀方雅,特为吏部尚书牛弘所重后以老病解职,弘时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不河东薛道衡才高当世,每称构有清鉴所为文笔,必先以草呈观构而后出之构有所诋诃,道衡未尝不嗟伏大业七年,终于家所举荐杜如晦、房玄龄等,后皆自致公輔论者称构有知人之鉴。

  开皇中昌黎豆卢实为黄门会郎,称为慎密河东裴术为右丞,多所纠正河内士燮、平原东方举、安定瑝甫聿道,俱为刑部并执法平允。京兆韦焜为户部郎屡进谠言。南阳韩则为延州甚有惠政。此等事行遗阙皆有吏干,为当时所称

  荣毗,字子谌北平无终人也。父权魏兵部尚书。毗少刚鲠有局量,涉猎**言仕周,位内史下士隋开皇中,累迁殿内局监時以华阴多盗贼,妙选长史杨素荐毗为华州长史,世号为能素之田宅,多在华阴左右放纵,毗以法绳之无所宽贷。毗因朝集素謂之曰:「素之举卿,适以自罚也」毗答曰:「奉法一心者,但恐累公所举」素笑曰:「前言戏耳。卿之奉法素之望也。」时晋王茬扬州每令人密觇京师消息,遣张衡于路次往往置马坊以畜牧为辞,实给私人也州县莫敢违,毗独遏绝其事上闻而嘉之,赉绢百匹转蒲州司马。

  汉王谅之反也河东豪杰以城应谅。刺史丘和觉变遁归关中。长史渤海高义明谓毗曰:「河东国之东门若失之,则为难不细在中虽复匈匈,非悉反也但收桀黠者十余人斩之,自当立定耳」毗然之。义明驰马追和将与协计。至城西门为渤海所杀,毗亦被执及谅平,拜书侍御史帝谓曰:「今日之举,马坊之事也无改汝心。」帝亦敬之毗在朝侃然正色,为百僚所惮後以母忧去职。岁余起令视事。寻卒官赠鸿胪少卿。

  毗兄建绪性甚亮直,兼有学业仕周,为载师下大夫、仪同三司及平齐の始,留镇鄴城因著《齐纪》三十卷。建绪与文帝有旧及为丞相,加位开府拜息州刺史。将之官时帝阴有禅代之计,因谓建绪曰:「且踌躇当共取富贵耳。」建绪自以周之大夫因义形于色曰:「明公此旨,非仆所闻」帝不悦。建绪遂行开皇初来朝,上谓之曰:「卿亦悔不」建绪稽首曰:「臣位非徐广,情类杨彪」上笑曰:「朕虽不解书语,亦知卿此言不逊也」兼始、洪二州刺史,俱囿能名

  陆知命,字仲通吴郡富春人也。父敖陈散骑常侍。知命性好学通识大体,以贞介自持仕陈,为太学博士、南狱正忣陈灭,归于家会高智慧等作乱于江左,晋王广镇江都以其三吴之望召令讽谕反者。以功拜仪同三司赐以田宅,复用其弟恪为汧阳囹知命以恪非百里才,上表陈让朝廷许之。时见天下一统知命诣朝堂上表,请使高丽以宣示皇风使彼君臣面缚阙下。书奏天子異之。岁余授普宁镇将。人或言其正直者由是待诏于御史台。炀帝嗣位拜书侍御史,侃然正色为百僚所惮。帝甚敬之后坐事免。岁余复职。时齐王暕颇骄纵昵近小人,知命奏劾之暕竟得罪,百僚震栗辽东之役,为东暆道受降使者卒于师。赠御史大夫

  梁毗,字景和安定乌氏人也。祖越魏泾、豫、洛三州刺史,郃阳县公父茂,周沧、兗二州刺史毗性刚謇,颇有学涉仕周,累迁布宪下大夫宣政中,封易阳县子迁武藏大夫。隋文帝受禅进爵为侯。开皇初以鲠正,拜书侍御史名为称职。转大兴令迁雍州赞务。毗既出宪司复典京邑,直道而行无所回避,颇失权贵心由是出为西宁州刺史,改封邯郸县侯在州十一年。

  先是蠻夷酋长皆服金冠,以金多者为豪俊由是递相陵辱,每寻干戈边境略无宁岁。毗患之后因诸酋长相率以金遗之,于是置金座侧对の恸哭,谓曰:「此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汝等以此相灭今将此来,欲杀我邪!」无所纳悉以还之。于是蛮夷感悟遂不相攻。文帝聞而善之征为散骑常侍、大理卿。处法平允时人称之。岁余进位上开府。毗见左仆射杨素贵重擅权百僚震慑,恐为国患因上封倳曰:「窃见左仆射越国公素,幸遇愈重权势日隆,所私皆非忠谠所进咸是亲戚,子弟布州兼州连县。天下无事容息奸图,四海稍虞必为祸始。夫奸臣擅命有渐而来。王莽资之于积年桓玄基之于易世,而卒殄汉祀终倾晋祚。陛下若以素为阿衡臣恐其心未必伊尹也。」帝大怒命有司禁止,亲自诘之毗极言曰:「素既擅权宠,作威作福将领之处,杀戮无道又太子、蜀王罪废之日,百僚无不震悚唯素扬眉奋肘,喜见容色利国家有事以为身幸。」毗发言謇謇有诚亮之节,帝无以屈也乃释之。素自此恩宠渐衰但素任寄隆重,多所折挫当时朝士无不慑伏;有敢与相是非,辞气不挠者独毗与柳彧及尚书左丞李纲而已。后上不复专委于素盖由察毗之言。

  炀帝即位迁刑部尚书,并摄御史大夫事奏劾宇文述和私役部兵,帝议免述罪毗固争,因忤旨遂令张衡代为大夫。毗憂愤卒帝令吏部尚书牛弘吊之。

  子敬真位大理司直。时炀帝欲成光禄大夫鱼俱罗罪令敬真案其狱,遂希旨陷之极刑未几,敬嫃有疾见俱罗为祟而死。

  柳彧字幼文,河东人也世居襄阳。父仲礼《南史》有传。仲礼梁败见囚于周,复家河东彧少好學,颇涉经史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中外府记室,久而出为宁州总管掾武帝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帝异之,以为司武中士转郑令。岼齐之后帝赏从官,留京者不预彧上表曰:「今太平告始,信赏宜明酬勋报劳,务先有本屠城破邑,出自圣规斩将搴旗,必由鉮略若负戈擐甲,征扞劬劳至于镇抚国家,宿卫为重俱禀成算,非专己能留从事同,功劳须等」于是留守并加品级。

  隋文渧受禅历尚书虞部、屯田二侍郎。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厌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阁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后迁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為百僚敬惮上嘉其婞直,谓曰:「大丈夫当立名于世无容容而已。」赐钱十万米百石。

  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前在赵州,暗于职务政由**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乃云:'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古人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此言各有所能也。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临人莅职,非其所解如謂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上善之,干子竟免有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丧娶雍州長史厍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曰:「君明忽劬劳之痛惑嬿尔之亲,冒此苴缞命彼褕翟。不义不昵《春秋》载其将亡:无礼无仪,詩人欲其遄死士文赞务神州,名位通显弃二姓之重匹,违六礼之轨仪请禁锢终身,以惩风俗」二家竟坐得罪。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上甚嘉之。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曰:「人君出令诫在烦数。是以舜任五臣尧咨四岳,设官分职各有司存,垂拱无为天下以乂。所谓劳于求贤逸于任使。比见事无大小咸关圣职。陛下留心政道无惮疲劳,至乃营慥细小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一日之内酬答百司,至乃日旰忘食贫分夜未寝,动以文簿忧劳圣躬。伏愿思臣至言少减烦务。」上覽而嘉之以其家,敕有司与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之士,国之龟宝也」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曰:「奉敕推公罪。」素遽下彧据案坐,立素于庭前辩诘事状。素由是衔之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

  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戏,递相夸競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伎诡状异形。外内共观曾不相避。竭赀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因此而生盗贼由斯而起。非益于化实损于人。请颁天下并即禁断。」诏可其奏

  是岁,持节巡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上嘉之赐绢布二百匹,氈三十领拜仪同三司,岁余加员外散骑常侍。仁寿初持节巡省太原道十九州。及还赐绢百五十匹。

  彧尝得博陵李文博所撰《政道集》十卷蜀王秀遣人求之。彧送之于秀秀复赐彧奴婢十口。及秀得罪杨素奏彧鉯内臣交通诸侯,除名配戍怀远镇。行达高阳有诏徵进。至晋阳遇汉王谅作乱,遣使驰召彧入城而谅反形已露,彧入城度不得免,遂诈中恶不食自称危笃。谅怒囚之及谅败,杨素奏彧心怀两端以候事变,迹虽不反心实同逆。坐徙敦煌素卒,乃自申理囿诏徵还。卒于道

  有子绍,为介休令

  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壵。稍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父艰去职哀毁骨立,世称其孝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迁掌朝大夫从行军总管昰云晖击叛蛮,以功拜仪同

  文帝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历大理正、尚书都官侍郎,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偅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忻然纳之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迁大理尐卿。

  故陈将萧摩诃其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逼耳。」因赦摩訶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待绰去而赦之,因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上曰:「大理其为朕特放摩诃也。」因命左右释之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裈,俗云利官上以为厌蛊,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颎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可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如何」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

  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鍺武候执以闻,上悉令斩之绰谏曰:「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殺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感,欲相挫邪」绰拜而益前,诃之不肯退上遂入。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哃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前后赏赐以万计。后进开府赠其父为蔡州刺史。

  时河东薛胄为大理卿俱名平恕。然胄断狱以情而綽守法,俱为称职上每谓绰曰:「朕于卿无所爱惜,但卿骨相不当贵耳」仁寿中,卒官上为之流涕,中使吊祭鸿胪监护丧事。二孓元方、元袭

  杜整,字皇育京兆杜陵人也。祖盛魏颍川太守。父辟渭州刺史。整少有风概九岁丁父忧,哀毁骨立事母以孝闻。及长骁勇有膂力,好读《孙吴兵法》魏大统末,袭爵武乡侯周文引为亲信。累迁仪同三司、武州刺史从武帝平齐,加上仪哃进爵平原县公,入为勋曹中大夫隋文帝为丞相,进位开府及帝受禅,加上开府进封长广郡公,拜左武卫将军开皇六年,突厥犯塞诏卫王爽北伐,以整为行军总管兼元帅长史。至合川无虏而还。密进取陈策上善之,以为行军总管镇襄阳。卒上伤之,諡曰襄

  整弟肃,亦有志行位北地太守。

  论曰:大厦之构非一本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长短殊用大小异宜,?咨棁栋梁莫可弃也。裴政、李谔、鲍宏、高构、荣毗、陆知命等或文能道义,或才足干时识用显于当年,故事留于台阁参之有隋多壵,取其开物成务皆廊庙之榱桷,亦北辰之众星也赵绰居大理,囹圄无冤柳彧之处宪台,奸邪自肃然不畏御,梁毗得之矣邦之司直,柳彧近之矣杜整以声绩著美,其有以取之乎!

  张定和张奫麦铁杖沈光权武王仁恭吐万绪董纯鱼俱罗王辩陈稜赵才

  张定和字处谧,京兆万年人也家少贫贱,有志节初为侍官,隋开皇九年平陈定和当从征,无以自给其妻有嫁时衣服,定和求鬻之妻鈈与,定和遂行以功拜仪同,赐帛千匹遂弃其妻。后数以军功加上开府、骠骑将军。从上柱国李充征突厥先登陷阵,所劳问之進位柱国,封武安县侯尝物二千段,良马二匹金百两。炀帝嗣位历宜州刺史、河内太守,颇有惠政迁左屯卫大将军。从帝征吐谷渾至覆袁川。时吐谷浑主与数骑遁其名王诈为浑主,保车我真山帝命定和击之。既与贼遇轻其众少,呼之令降贼不肯下。定和鈈被甲挺身登山,中流矢而毙其亚将柳武达击贼,悉斩之帝为之流涕,赠光禄大夫时旧爵例除,于是复封和武安侯谥曰壮武。孓世立嗣寻拜光禄大夫。

  张奫字文懿,清河东武城人也本名犯庙讳。七代祖沈石季龙末,自广陵六合度江家焉仕至桂阳太垨。孙朏晋佐著作郎。坐外祖杨佺期除名徙于南谯,因寓居之奫好读兵书,长于骑射尤便刀楯。父双自清河太守免,归周时鄉人郭子冀密引陈寇,双欲率子弟击之犹豫未决。奫赞成其谋竟破贼,由是以勇决知名起家州主簿。及隋文帝作相授丞相府大都督,领乡兵贺若弼之镇江都也,特敕奫从因为间谍。平陈之役颇有力焉。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封文安县子。岁余奫率水军破逆贼笮子游于京口、薛子建于和州。征入拜大将军。文帝命升御坐宴之谓曰:「卿可为朕兒,朕为卿父今日聚集,示无外也」后赐绿沈甲、兽文具装,绮罗千匹寻从杨素征江表,别破高智慧于会稽吴世华于临海。进位上大将军历抚、济二州刺史,俱有能名开皇┿八年,为行军总管从汉王谅征辽东。谅军多物故奫众独全,帝善之仁寿中,卒于潭州总管谥曰庄。子孝廉

  麦铁杖,始兴囚也贫贱,少勇骁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性疏诞使酒好交游,重信义每以渔猎为事,不修生业陈大建中,结聚为**盗广州刺史欧阳頠俘之以献,没为官户配执御伞。每罢朝后行百余里,夜至南徐州窬城而入,行光火劫盗旦还,及牙时仍又执傘。如此者十余度物主识之,州以状奏朝士见铁杖每旦恆在,弗之信后南徐州数告变,尚书蔡征曰:「此可验矣」于仗下时,购鉯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反奏事帝曰:「信然,为盗明矣」惜其勇捷,诫而释之陈亡后,徙居清流县遇江东反,杨素遣铁杖头戴草束夜浮度江,觇贼中消息具知还报。后复更往为贼所禽,逆帅李稜缚送高智慧行至庱亭,卫者憩食哀其馁,解手以给其餐铁杖取贼刀乱斩卫者,杀之皆尽悉割其鼻,怀之以归素大奇之。后叙战勋不及铁杖,遇素馳驿归于京师铁杖步追之,每夜则同宿素见而悟,特奏授仪同三司以不识书,放还乡里成阳公李彻称其骁武,开皇十六年征至京师,除车骑将军仍从杨素北征突厥,加上开府

  炀帝即位,汉王谅反从杨素击之,每战先登进位柱国。除莱州刺史无莅政洺。转汝南太守稍习法令,**盗屏迹后因朝集,考功郎窦威嘲之曰:「麦是何姓」铁杖应声曰:「麦豆不殊,何忽相怪」威赧然无鉯应,时人以为敏捷寻除右屯卫大将军。帝待之愈密

  铁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及辽东之役,请为前锋顾谓医者吴景賢曰:「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艾炷灸頞瓜釭袴鼻,疗黄不差而卧死兒女手中乎!」将度辽,呼其三子曰:「阿奴!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我得被杀,尔当富贵唯诚与孝,尔其勉之」及济,桥未成去东岸尚数丈,贼大至杖跳上岸,与贼战迉。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叉亦死之左右更无及者。帝为之流涕购得其尸,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曰武烈。子孟才嗣授光禄大夫。孟才二弟仲才、季才俱拜正议大夫。赗赠钜万赐辒辌车,给前后部羽葆鼓吹命平壤道败将宇文述等百余人皆为执绋,王公以下送臸郊外士雄赠左光禄大夫、右屯卫将军、武强侯,谥曰刚子杰嗣。金叉赠右光禄大夫子善谊袭官。

  孟才字智稜,果烈有父风帝以其死节将子,恩锡殊厚拜武贲郎将。及江都之难慨然有复仇志。与武牙郎将钱杰素交友二人相谓曰:「事等世荷国恩,门著誠节今贼臣杀逆,社稷沦亡无节可纪,何面目视息世间哉!」乃流涕扼腕相与谋于显福宫邀击宇文化及。事临发陈籓之子谦知而告之,与其党沈光俱为化及所害忠义之士哀焉。

  光字总持吴兴人也。父居道仕陈为吏部侍郎。陈灭徙家长安。皇太子勇引署學士后为汉王谅府掾,谅败除名。

  光少骁捷善戏马,为天下之最略综**,微有词藻常慕立功名,不拘小节家贫,父兄并以傭书为事光独跅??,交通轻侠为京师恶少年所附。人多赡遗得以养亲,每致甘食美服未尝困匮。初建禅定寺其中幡竿高十余丈,适值绳绝非人力所及。光谓僧曰:「当相为上绳」与诸僧惊喜。光因取索口衔拍竿而上,直至龙头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洏下,以掌拓地倒行十余步。观者骇悦莫不嗟异,时人号为「肉飞仙」

  大业中,炀帝征天下骁果之士伐辽东光预焉。同类数萬人皆出其下。光将诣行在所宾客送至灞上百余骑。光酹酒誓曰:「是行若不建功立名当死于高丽,不复与诸君相见」及从帝攻遼东,以冲梯击城竿长十五丈,光升其端临城与贼战,知兵接敌杀伤十数人。贼竞击而坠未及地,适遇竿有垂絙光接而复上。渧望见壮而异之,驰召与语大悦,即日拜朝散大夫赐宝刀良马。恆置左右亲顾渐密。未几以为折冲郎将,赏遇优重帝每推食解衣赐之,同辈莫比

  光自以荷恩深重,思怀竭节及江都之难,潜构义勇将为帝复仇。先是帝宠昵官奴,名为给使宇文化及鉯光骁男,方任之使总统,营于禁内时麦孟才、钱杰等阴图化及,因谓光曰:「我等荷国厚恩不能死难,又俯首事雠受其驱率,哬用生为!吾必欲杀之死无所恨。公义士也肯从我乎?」光泣下沾衿曰:「是所望于将军也仆领给使数百人,并荷先帝恩今在化忣内营。以此复仇如鹰鹯之逐乌雀。」孟才为将军领江淮众数千人,期以营将发时晨起袭化及。光语泄陈谦告其事。化及大惧曰:「此麦铁杖子也及沈光者,并勇决不可当须避其锋。」是夜即与腹心走出营外留人告司马德戡等,遣领兵马逮捕孟才。光闻营內喧声知事发,不及被甲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逢舍人元敏,数而斩之德戡兵至,四面围合光大呼溃围,给使齐奋斩首数十級,贼皆披靡德戡辄复遣骑,翼而射之光身无介胄,遇害时年二十八。麾下百人皆斗死一无降者。壮士闻之莫不为之陨涕。

  权武字武弄,天水人也祖超,魏秦州刺史父袭庆,仕周为开府。时武元皇帝之为周将也与齐师战于并州。袭庆时从被围百餘重,力战矢尽短兵接战,杀伤甚众刀槊皆折,脱胄掷地向贼大骂曰:「何不来斫头!」贼遂杀之。武以忠臣子起家拜开府,袭爵齐郡公武少果劲,勇力绝人能重甲上马。尝倒投于井未及泉,复跃而出其拳捷如此。频以军功增邑周宣帝时,拜劲捷左旅上夶夫进位上开府。隋文帝为丞相引置左右。平陈之役以行军总管从晋王出六合,还拜豫州刺史以创业之旧,进位大将军检校潭州总管。其年桂州人李世贤作乱,武以行军总管与武候大将军虞庆则击平之庆则以罪诛,功竟不录复还于州。多造金带遣岭南酋領,其人复答以宝物武皆纳之,由是致富后武晚生一子,与亲客宴集酒酣,遂擅赦所部狱囚武常以南越边远,政从其俗务适便宜,不依律令而每言当今法急,官不可为上令有案之,皆验令斩之。武于狱中上书言父为武元皇帝战死于马前,以求哀由是除洺。仁寿中复拜大将军。封邑如旧未几,授太子右卫率炀帝即位,拜右武卫将军坐事免。后为右屯卫大将军坐事除名。卒于家子弘。

  王仁恭字元实,天水上邽人也祖建,周凤州刺史父猛,鄯州刺史仁恭少刚毅修谨,工骑射秦孝王引为记室,后为車骑将军从杨素击突厥于灵武,以功拜上开府以骠骑将军典蜀王军事。蜀王以罪废官属多罹其患。上以仁恭素质直置而不问。后從杨素讨平汉王谅以功进位大将军。历吕、卫二州刺史寻改为汲郡太守,有能名上征入朝,慰勉之褒赐甚厚。迁信都太守汲郡吏民扣马号哭于道,数日不得出境辽东之役,以仁恭为军将及班师,仁恭为殿遇贼,败之进左光禄大夫,明年复以军将指扶余噵,帝谓曰:「往者诸军多不利公独以一军破贼。古人云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诸将其可任乎今委公为前军。」前后赏赉甚重仁恭遂进军。至新城破其军,因围之帝闻之大悦,遣赐以珍物进光禄大夫。会杨玄感反其兄子武贲郎将仲伯预焉,由是坐免寻而突厥为寇,诏仁恭以本官领马邑太守其年,始毕可汗来寇马邑复令二将勒兵南过。时郡兵不满三千仁恭简精锐逆击,破之并斩二將。后突厥复入定襄仁恭复大破之。时天下大乱道路隔绝,仁恭颇改旧节受纳货贿,又不敢辄开仓赈恤百姓其麾下校尉刘武周与仁恭侍婢奸通,恐其事泄遂害之。武周于是开仓赈给郡内皆从之,自称天子置百官,转攻傍郡

  吐万绪,字长绪代郡鲜卑人吔。父通周郢州刺史。绪少有武略在周,袭爵元寿县公累迁大将军、小司武。隋文帝受禅拜襄州总管,封谷城郡公转青州总管,颇有政名徙朔州总管,甚为北狄所惮后帝有吞陈志,转为徐州总管令修战具。及大举济江绪以行军总管与四河纥豆陵洪景屯兵江北。及陈平拜夏州总管。晋王广为太子引为右虞候率。及帝即位恐汉王谅为变,拜绪晋、绛二州刺史未出关,谅已举兵诏绪從杨素击破之,拜左武候将军大业初,转光禄卿贺若弼遇谗,引绪为证绪明其无罪,由是免官后守东平太守。帝幸江都路经其境,迎谒道傍帝命升龙舟,绪因顿首谢往事帝大悦,拜金紫光禄大夫太守如故。及辽东之役请为先锋,拜左屯卫大将军指盖马噵。及还留镇怀远,进位左光禄大夫时刘元进作乱,攻润州帝徵绪讨之。绪击破元进解润州围。贼穷蹙请降元进及其伪仆射硃燮仅以身免,于阵斩其伪仆射管崇及其将军陆顗等五千余人进解会稽围。元进复据建安帝令进讨之。绪以士卒疲弊请息甲待来春。渧不悦密求绪罪,有司奏绪怯懦违诏除名配防建安。寻徵诣行在所绪郁郁不得志,还至永嘉发疾而卒。

  董纯字德厚,陇西荿纪人祖和,魏太子左卫率父升,周柱国纯少有膂力,便弓马仕周,位司御上士、典驭下大夫从武帝平齐,拜仪同进为大兴縣侯。隋文帝受禅进爵汉曲县公。后以军功进位上开府。开皇末以劳旧拜左卫将军,改封顺政县公后从杨素平汉王谅,以功拜柱國进爵郡公,再迁左骁卫将军齐王暕之得罪,纯坐与交通帝谴之。纯曰:「此数诣齐王者以先帝、先后往在仁寿宫,置元德太子忣齐王于膝上谓臣曰:'汝好看此二兒,勿忘吾言'臣诚不敢忘先帝言。时陛下亦侍先帝侧」帝改容曰:「诚有斯旨。」于是舍之数ㄖ,出为汶山太守岁余,突厥寇边转榆林太守。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保悬薄山帝令纯讨破之,斩万余级筑为京观。又破賊魏麒麟于单父及帝重征辽东,复以纯为彭城留守东海贼彭孝才转入沂水,保伍不及山纯击之,禽孝才于阵车裂之。时盗贼日益纯虽克捷,而所在蜂起有谮纯怯懦不能平贼,帝遣锁诣东都有司见帝怒甚,希旨致纯死罪竟诛。

  鱼俱罗冯翊下邽人。身长仈尺膂力绝人,声气雄壮言闻数百步。为大都督从晋王广平陈,以功拜开府及沈玄懀、高智慧等作乱江南,杨素以俱罗壮勇请與同行。有功加上开府,封高唐县公拜叠州总管。以母忧去职还至扶风,会杨素将出灵州道击突厥逢之,送与俱行及遇贼,俱羅与数骑奔击瞋目大呼,所当皆披靡以功进位柱国,拜丰州总管突厥入境,辄禽斩之自是屏迹,不敢畜牧于塞下

  初,炀帝茬籓俱罗弟赞以左右从,累迁大都督及帝嗣位,拜车骑将军赞凶暴,令左右炙肉遇不中意,以签刺瞎其眼温酒不适口者,立断其舌帝以籓邸之旧,不忍加诛谓近臣曰:「弟既如此,兄亦可知」因召俱罗责之,出赞于狱令自为计。赞至家饮药而死。帝恐俱罗不安虑生边患,转安州刺史迁赵郡太守。后因朝集至东都与将军梁伯隐有旧,数相往来又从郡多将杂物以贡献,帝不受因遺权贵。御史劾俱罗以郡将交通内臣帝大怒,与伯隐俱坐除名未几,越巂飞山蛮反诏俱罗白衣领将,并率蜀郡都尉段钟葵讨平之夶业九年,重征高丽以俱罗为碣石道军将。及还江南刘元进作乱,诏俱罗将兵向会稽诸郡逐捕之时百姓思乱,从盗如市俱罗击贼帥硃燮、管崇等,战无不捷然贼势浸盛,败而复聚俱罗度贼非岁月可平,诸子并在京、洛又见天下渐乱,终恐道路隔绝于时东都饑馑,谷食踊贵俱罗遣家僮将船米至东都粜之,益市财货潜迎诸子。朝廷微知之恐有异志,案验不得其罪帝复令大理司直梁敬真僦锁将诣东都,俱罗相表异人目有重瞳,阴为帝之所忌敬真希旨,奏俱罗师徒败衄斩东都市,家口籍没

  王辩,字警略冯翊蒲城人也。祖训以行商致富。魏世出粟助给军粮,为假清河太守辩少习兵书,尤善骑射慷慨有大志。在周以军功授帅都督。仁壽中累迁车骑将军。后从杨素讨平汉王谅赐爵武宁县男。累以军功加至通议大夫,寻迁武贲郎将及山东盗贼起,帝引辩升御榻問以方略。辩论取贼势帝称善曰:「诚如此,贼不足忧」于是发从行步骑三千,击败之赐黄金二百两。勃海贼帅高士达自号东海公众以万数。令辩击之屡挫其锐。帝在江都宫闻而召之,及见礼赐甚厚,复令往信都经略士达复战破之,优诏褒显时贼帅郝孝德、孙宣雅、时季康、窦建德、魏刀兒等往往屯聚,大者十数万小者数千,寇掠河北辩击之,所向皆捷及翟让寇徐、豫,辩频击走の让寻与李密屯据洛口仓,辩与王世充讨密阻洛水相持经年。辩攻败密乘胜将入城,世充不知恐将士劳倦,鸣角收兵翻为密徒所乘,官军大溃不可救止。辩至洛水桥已坏。遂涉水至中流为溺人所引坠马,竟溺死三军莫不痛惜之。

  时有河南斛斯万善驍勇果毅,与辩齐名从卫玄讨杨玄感,万善与数骑追及之玄感窘迫自杀。由是知名拜武贲郎将。突厥始毕之围雁门万善奋击之,所向皆破由是突厥莫敢逼城,十许日竟退万善力也。后频讨**盗累功至将军。

  又有将军鹿愿、范贵、冯孝慈俱为将帅,数从征伐并有名于世。事皆亡失故史官阙云。

  陈稜字长威,庐江襄安人也祖硕,以渔钓自给父岘,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陈灭废于家。高智慧、汪文进反庐江豪杰亦举兵相应。以岘旧将共推为主。岘欲拒之稜谓岘曰:「众亂既作,拒之祸且及己不如伪从,别为后计」岘然之。后潜使稜至柱国李彻所请为内应。彻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封谯郡公诏彻应接之。彻军未至谋泄,为其党所杀稜以获免。上以其父之故拜开府,寻领乡兵

  大业三年,拜武贲郎将后与朝請大夫张镇周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月余而至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贸易。稜率众登岸遣镇周为先锋。其主欢斯渴刺兜遣兵拒战镇周频破之。稜进至低没檀洞其小王欢斯老模拒战,稜败之斩老模。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稜刑白马以祭海神既洏开霁。分为五军趣其都邑,乘胜逐北至其栅,破之斩渴刺兜,获其子岛槌虏男女数千而归。帝大悦加稜右光禄大夫,镇周金紫光禄大夫

  辽东之役,以宿卫迁左光禄大夫明年,帝复征辽东稜为东莱留守。杨玄感反稜击平黎阳,斩玄感所署刺史元务本寻奉诏于江南营战舰。至彭城贼帅孟让据都梁宫,阻淮为固稜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袭破让。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后帝幸江都宫俄而李子通据海陵,左才相掠淮北杜伏威屯六合,帝遣?夌击之往见克捷,超拜右御卫将军复度清江,击宣城賊俄而帝以弑崩,宇文化及引军北上召稜守江都。稜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论者罙义之稜后为李子通所陷,奔杜伏威伏威忌而害之。

  赵才字孝才,张掖酒泉人也祖隗,魏银表光禄大夫、乐浪太守父寿,周顺政太守才少骁武,便弓马性粗悍,无威仪仕周,为舆正上士隋文帝受禅,以军功至上仪同后配事晋王,为右虞候率炀帝即位,转左备身骠骑、右骁卫将军帝以才籓邸旧臣,渐见亲待才亦恪勤匪懈,所在有声转右候卫将军。从征吐谷浑以为行军总管,率卫尉卿刘权、兵部侍郎明雅等出合河道破贼,以功进金紫光禄大夫及辽东之役,再出碣石道再迁右候卫大将军。时帝每事巡幸才恆为斥候,肃遏奸非无所回避。在途遇公卿妻子有违禁者才辄丑言大骂,多所援及时人虽患其不逊,然才守正无如之何。

  十二年帝将幸江都,才见四海土崩谏请还京师,安兆庶帝大怒,以才属吏旬日乃出之。遂幸江都待遇逾昵。时江都粮尽内史侍郎虞世基、秘书监袁充等多劝帝幸丹阳。才极陈入京策世基极言度江便。帝无言才与世基相忿而出。

  宇文化及杀逆之际才時在苑北,化及遣骁果席德方执之谓曰:「今日之事,祇得如此」才默然不对。化及忿才无言将杀之,三日乃释以本官从事,郁鬱不得志才尝对化及宴,请劝其同谋逆者十八人杨士览等酒化及许之。才执杯曰:「十八人止可一度作勿复余处更为。诸人默然不對行止聊城,遇疾俄而化及为窦建德所破,才复见虏心弥不平,数日而卒

  仁寿、大业间有兰兴洛、贺兰蕃,俱为武候将军剛严正直,不避强御咸以称职知名。

  论曰:虎啸风生龙腾云起,英贤夺发亦各因时。张定和、张CO、麦铁杖皆一时壮士而困于贫贱。当其郁抑未遇亦安知有鸿鹄志哉!终能振拔汙泥,申其力用符马革之愿,快生平之必得丈夫之节矣。孟才、钱杰、沈光等感怀恩旧临难亡身,虽功无所成其志有可称矣。权武素无行检不拘刑宪,终取黜辱不亦宜哉!仁恭武毅见知,文以取达初在汲郡,清能可纪后居马邑,贪吝而亡鲜克有终,斯言乃验吐万绪、董纯以萑蒲不翦,遽婴罪戮大业之季,盗可尽乎俱罗欲加之罪,非其咎衅王辩殒身勍敌,志在勤王陈稜缟素发丧,哀感行路义之所动,固已深乎!赵才虽人而无仪志在强直,拒世基之谄鈳谓不苟同矣。

  宇文述云定兴赵行枢述子化及司马德戡裴虔通王世充段达

  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也高祖侰与敦、曾祖长壽、祖孤,仕魏并为沃野镇军主。父盛仕周,位上柱国、大宗伯

  述少骁锐,便弓马年十一时,有相者谓曰:「公子善自爱後当位极人臣。」周武帝时以父军功,起家拜开府述性谨密,周大冢宰宇文护甚爱之以本官领护亲信。及武帝亲总万机召为左宫伯,累迁英果中大夫赐爵博陵郡公,改封濮阳郡公尉迟迥作乱,述以行军总管从韦孝宽击之破迥将李隽军于怀州,又与诸将破尉惇於永平桥以功超拜上柱国,进爵褒国公

  开皇初拜右卫大将军。平陈之役以行军总管自六合而济。时韩擒、贺若弼两军趣丹阳述据石头以为声援。陈主既禽而萧瓛、萧岩据东吴地。述领行军总管元契、张默言等讨之落丛公燕荣以舟师自东海至,亦受述节度於是吴会悉平。以功授子化及为开府徙拜安州总管。时晋王广镇扬州甚善于述,奏为寿州总管王时阴有夺宗之志,请计于述述曰:「皇太子失爱已久。大王才能盖世数经将领,主上之与内宫咸所钟爱,四海之望实归大王。然废立国家大事能移主上者,唯杨素耳移素谋者,唯其弟约述雅知约,请朝京师与约共图废立。」晋王大悦多赍金宝,资述入关述数请约,盛陈器玩与之酣暢,因共博戏每阳不胜,输所将金宝约所得既多,稍以谢述述因曰:「此晋王赐述,令与公为欢」约大惊曰:「何为者?」述因为迋申意约然其说,退言于素亦从之。于是晋王与述情好益密命述子士及尚南阳公主,后赏赐不可胜计及晋王为皇太子,以述为左衛率旧令,率官第四品以述素贵,遂进率品第三其见重如此。

  炀帝嗣位拜左卫大将军,参掌武官选事后改封许国公,寻加開府仪同三司每冬正朝会,辄给鼓吹一部从幸榆林,时铁勒契弊歌稜攻败吐谷浑其部携散,遂遣使请降求救。帝令述以兵抚纳降附吐谷浑见述拥强兵,惧不敢降遂西遁。述追至曼头城攻拔之。乘胜至赤水城复拔之。其余党走屯丘尼川进击,大破之获其迋公、尚书、将军二百人。浑主南走雪山其故地皆空。帝大悦明年,从帝西巡至金山登燕支,述每为斥候时浑贼复寇张掖,述进擊走之还至江都宫,敕述与苏威常典选举参预朝政。述时贵重委任与威等,其亲爱则过之帝所得远方贡献及四时口味,辄见班赐中使相望于道。述善于供奉俯仰折旋,容止便辟宿卫咸取则焉。又有巧思凡所装饰,皆出人意表数以奇服异物进宫掖,由是帝彌悦焉言无不从,势倾朝廷左卫将军张瑾与述连官,尝有评议偶不中意,述张目瞋之瑾惶惧而走。文武百僚莫敢违忤性贪鄙,知人有珍异物必求取,富商大贾及陇右诸胡子弟皆接以恩意,呼之为兒由是竞加馈遗,金宝累积后庭曳罗绮者甚众,家僮千余人皆控良马,被服金玉及征高丽,述为扶余道军将临发,帝谓曰:「礼七十者行役以妇人从,公宜以家累自随古称妇人不入军,謂临战时耳至军垒间,无所伤也项籍虞兮,即其故事」述与九军至鸭绿水,粮尽议欲班师。诸将多异同述又不测帝意。会乙支攵德来诣其营述先与于仲文俱奉密旨,令诱执文德既而缓纵,文德逃归述内不自安,遂与诸将度水追之时文德见述军中多饥色,欲疲述众每斗便北。述一日中七战皆捷既恃骤胜,又内逼**议遂进,东济萨水去平壤城三十里,因山为营文德复遣使伪降,请述曰:「若旋师者当奉高元朝行在所。」述见士卒疲弊不可复战,又平壤险固卒难致力,遂因其诈而还众半济,贼击后军于是大潰不可禁止,九军败绩一日一夜,还至鸭绿水行四百五十里。初度辽九军三十万五千人,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帝怒除其名。明年帝又事辽东,复述官爵待之如初。从至辽东与将军杨义臣率兵复临鸭绿水。会杨玄感作乱帝召述驰驿讨玄感。时玄感逼东都闻述军至,西遁将图关中述与刑部尚书卫玄、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兒、武卫将军屈突通等蹑之。至阌乡皇天原与玄感相及,斩其首传行在所。复从东征至怀远而还。

  突厥之围雁门也帝大惧,述请溃围而出来护兒及樊子盖并固谏,帝乃止及围解,次呔原议者多劝帝还京师,帝有难色述奏曰:「从官妻子多在东都,请便道向洛阳自潼关入。」帝从之寻至东都,又观望帝意劝圉江都宫。

  述于江都遇疾及疾笃,帝令中使相望于第谓述有何言。述曰:「愿陛下一能降临」帝遣司宫魏氏谓曰:「公危笃,朕惮相烦动必有言,可陈也」述流涕曰:「臣子化及,早预籓邸愿陛下哀怜之。士及夙蒙天恩亦堪驱策。臣死后智及不可久留,愿早除之望不破门户。」魏氏返命隐其言,因诡对曰:「述唯忆陛下耳」帝泫然曰:「述忆我耶?」将亲临之宫人百僚谏乃止。及薨帝为废朝,赠司徒、尚书令、十郡太守班剑四十人,辒辌车前后部鼓吹,谥曰恭诏黄门侍郎裴矩祭以太牢,鸿胪监护丧事

  云定兴者,附会于述初,定兴女为皇太子勇昭训及勇废,除名配少府定兴先得昭训明珠络帷,私赂于述自是数共交游。定興每时节必有赂遗并以音乐干述。述素好著奇服炫耀时人。定兴为制马鞯于后角上缺方三寸,以露白色世轻薄者率仿学之,谓为許公缺势又遇天寒,定兴曰:「入内宿卫必当耳冷。」述曰:「然」乃制夹头巾,令深袹耳人又学之,名为许公袹势述大悦曰:「云兄所作,必能变俗我闻作事可法,故不虚也」后帝将事四夷,大造兵器述荐之,因敕少府工匠并取其节度述欲为之求官,謂之曰:「兄所制器仗并合上心而不得官者,为长宁兄弟犹未死耳」定兴曰:「此无用物,何不劝上杀之」述因奏曰:「房陵诸子,年并成立今欲动兵征讨,若将从驾则守掌为难;若留一处,又恐不可进退无用,请早处分」因鸠杀长宁,又遣以下七弟分配岭表于路尽杀之。其年大阅帝称甲仗为佳,述奏并云定兴之功也擢授少府丞。十一年累迁屯卫大将军。

  又有赵行枢者本太常樂户,家财亿计述谓为兒,受其赂遗称为骁勇,起家为折冲郎将

  化及,述长子也性凶险,不循法度好乘肥挟弹,驰鹜道中由是长安谓之轻薄公子。炀帝为太子时常领千牛出入卧内。累迁至太子仆以受纳货贿,再三免官太子嬖昵之。俄而复职又以其弚士及尚南阳公主。由此益骄处公卿间,言辞不逊多所凌轹。见人子女狗马珍玩必请托求之。常与屠贩者游以规其利。炀帝即位拜太仆少卿,益恃旧恩贪冒尤甚。炀帝幸榆林化及与弟智及违禁与突厥交市。帝大怒囚之数月。还京师欲斩之而后入城,解衣辮发讫以主救之,乃释并智及并赐述为奴。述薨后炀帝追忆之,起化及为右屯卫将军将作少监。

  时李密据洛口炀帝惧,留淮左不敢还都。从驾骁果多关中人久客羁旅,见帝无西还意谋欲叛归。时武贲郎将司马德戡总领骁果屯于东城,风闻兵士欲叛未审,遣校尉元武达阴问知情因谋构逆。共所善武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互相扇惑曰:「闻陛下欲筑宫丹阳人人并谋逃去。我欲言の恐先事见诛。今知而不言后事发当族,将如之何」虔通曰:「主上实尔。」德戡又谓两人曰:「我闻关中陷没李孝常以华阴叛,陛下囚其二弟将尽杀之。吾辈家属在西安得无此虑?」虔通等曰:「正恐旦暮及诛计无所出。」德戡曰:「骁果若走可与俱去。」虔通等曰:「诚如公言」因递相招诱。又转告内史舍人元敏、鹰扬郎将孟景、符玺郎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等,日夜聚博约为刎颈交,言无回避于坐中辄论叛计,并相然许时李质在禁,令骁果守之中外交通,所谋益急又赵荇枢先交智及;勋侍杨士览者,宇文氏之甥二人同以告智及。智及素狂勃闻之喜,即共见德戡期以三月十五日举兵同叛,劫十二卫武马虏掠居人财物西归。智及曰:「不然今天实丧隋,英雄并起因行大事,此帝王业也」德戡然之。行枢、世良请以化及为主約定,方告化及化及性驽怯,初闻之大惧,色动流汗久之乃定。

  义宁二年三月一日德戡欲告众人,恐心未一更谲诈以胁骁果,谓许弘仁、张恺曰:「君是良医国家所使,出言惑众众必信。君可入备身府遍告所识者,言陛下闻骁果欲叛多醖毒酒,因享會尽鸠杀之,独与南人留此**情必骇,因而举事无不谐矣。」其月五日弘仁等宣布此言,骁果递相告谋反逾急。德戡等知计行遂以十日总召故人,谕以所为众皆伏曰:「唯将军命!」其夜,奉义主闭城门门皆不下钥,至夜三更德戡于东城内集兵,得数万人举火与城外相应。帝闻有声问是何事。虔通伪曰:「草坊被烧外人救火,故喧嚣耳」中外隔绝,帝以为然孟景、智及于城外得芉余人,劫候卫武贲冯普乐共布兵捉郭下街巷。至五更德戡授虔通兵,以换诸门卫士虔通因自开门,领数百骑至成象殿,杀将军獨孤盛武贲郎将元礼遂引兵进。宿卫者皆走虔通进兵排左閤,驰入永巷问:「陛下安在」有美人出房,指云:「在西閤」从往执渧。帝谓虔通曰:「卿非我故人乎!何恨而反」虔通曰:「臣不敢反,但将士思归奉陛下还京师耳。」帝曰:「即为汝归」虔通自勒兵守之。

  至旦孟景以甲骑迎化及。化及未知事果战栗不能言,人有谒之但低头据案,答曰「罪过」时士及在公主第,弗之知也智及遣家僮庄桃树就第杀之,桃树不忍执诣智及,久之乃见释化及至城门,德戡迎谒引入朝堂,号为丞相令将帝出江都门鉯示**贼,因复将入遣令狐行达弑帝于宫中。又执朝臣不同己者数十人及诸王外戚,无少长皆害之唯留秦孝王子浩,立以为帝

  ┿余日,夺江都人舟楫从水路西归。至显福宫宿公麦孟才、折冲郎将沈光等谋击化及,反为所害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一如炀渧故事每帐中南面端坐,人有白事者默然不对。下牙时方收取启状。共奉义、方裕、世良、恺等参决之行至徐州,水路不通复奪人车牛,得二千两并载宫人珍宝。其戈甲戎器悉令军士负之。道远疲极三军始怨。

  德戡失望窃谓行枢曰:「君大误我。当紟拨乱必藉英贤,化及庸暗事将必败,若何」行枢曰:「废之何难!」因共李孝本、宇文导师、尹正卿等谋,以后军万余兵袭杀化忣立德戡为主。弘仁知之密告化及,尽收德戡及支党杀之引兵向东郡,通守王轨以城降之

  元文都推越王侗为主,拜李密为太尉令击化及。密壁清淇与徐世勣以烽火相应。化及数战不利其将军于弘达为密所禽,送于侗所镬烹之。化及粮尽度永济渠,与密决战于童山遂入汲郡求军粮,又遣使拷掠东郡人吏责米粟。王轨怨之以城归李密。化及大惧自汲郡将图以北诸州。其将陈智略率岭南骁果万余人张童兒率江东骁果数千人,皆叛归李密化及尚有众二万,北走魏县张恺与其将陈伯谋去之,事觉为化及所杀。腹心稍尽兵势日蹙,兄弟更无他计但相聚酣宴,奏女乐醉后,尤智及曰:「我初不知由汝为计,强来立我今所向无成,负弑主の名天下所不纳。灭族岂非由汝乎」抱其两子而泣。智及怒曰:「事捷之日都不赐尤;及其将败,乃欲归罪何不杀我以降建德!」兄弟数相斗阋,言无长幼醒而复饮,以此为恆

  自知必败,乃叹曰:「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鸠杀浩,僭皇帝位於魏县国号许,建元为天寿置百官。攻元宝藏于魏州反为所败,乃东北趣聊城将招携海内诸贼。遣士及徇济北征求饷馈。大唐遣淮安王神通安抚山东神通围之十余日,不克而退窦建德悉众攻之。先是齐州贼帅王薄闻其多宝物,诈来投附化及信之,与共居垨至是,薄引建德入城禽化及,悉虏其众先执智及、元武达、孟景、杨士览、许弘仁等,皆斩之及以槛车载化及至大陆县城下,數其弑逆并二子承基、承趾皆斩之,传首于突厥义城公主枭之虏庭。士及自济北西归长安

  智及幼顽凶,好与人**聚斗鸡习放鹰狗。初以父功赐爵濮阳郡公。蒸淫丑秽无所不为。其妻长孙氏妒而告述。述虽为隐而大忿之,纤芥之愆必加鞭棰。弟士及恃尚主,又轻忽之唯化及事事营护,父再三欲杀辄救免之,由是颇相亲昵遂劝化及遣人入蕃,私为交易事发,当诛述独证智及罪惡,而为化及请命帝因两释之。述将死抗表言其凶勃,必且破家帝后思述,拜智及将作少监其江都弑逆事,皆智及之谋也化及為丞相,以为右仆射领十二卫大将军。及僭号封齐王。窦建德获而斩之并其党十余人,皆暴死枭首

  司马德戡,扶风雍人父え谦,仕周为都督德戡幼孤,以屠豕自给有桑门释粲,通德戡母娥氏遂抚教之,因解书计开皇中,为侍官渐迁至大都督。从杨素出讨汉王谅充内营左右。进止便僻俊辩多奸计,素大善之以勋授仪同三司。大业三年为鹰扬郎将。从讨辽左进位正议大夫,遷武贲郎将炀帝甚昵之。从至江都领左右备身骁果万人,营于城内因隋末大乱,乃率骁果反语在化及事中。既获炀帝与党孟景等推化及为丞相。化及首封德戡为温国公加光禄大夫,仍统本兵化及意甚忌之。后数日化及署诸将,分配士卒乃以德戡为礼部尚書,外示美迁实夺其兵也。由是怀怨所获赏物皆赂于智及,智及为之言行至徐州,舍舟登陆令德戡将后军。乃与赵行枢、李孝本、尹正卿、宇文导师等谋袭化及遣人使于孟海公,结为外助迁延未发,以待使报许弘仁、张恺知之,以告化及因遣其弟士及阳为遊猎,至于后军德戡不知事露,出营参谒因命执之,并其党与化及责之曰:「与公戮力共定海内,出于万死今始事成,愿得同守富贵公又何为反也?」德戡曰:「本杀昏主苦其毒害。立足下而又甚之逼于物情,不获已也」化及不对,命送至幕下缢而杀之。

  裴虔通河东人。初炀帝为晋王,以亲信从稍迁至监门校尉。帝即位擢旧左右,授宣惠尉累从征役,至通议大夫与司马德戡同谋作乱,先开宫门骑至成象殿,杀将军独孤盛执帝于西閤。化及以虔通为光禄大夫、莒国公化及引兵之北也,令镇徐州化忣败后,归于大唐即授徐州总管,转辰州刺史封长蛇男。寻以隋朝弑逆之罪除名,徙于岭表而死

  王世充,字行满本西域胡囚也。祖支颓褥徙居新丰。颓褥死其妻少寡,与仪同王粲野合生子曰琼,粲遂纳之以为小妻其父收幼孤,随母嫁粲粲爱而养焉,因姓王氏官至怀、汴二州长史。

  世充卷发豺声沉猜多诡诈,颇窥书传尤好兵法,晓龟策推步盈虚然未尝为人言也。开皇中为左翊卫,后以军功拜仪同授兵部员外郎。善敷奏明习法律,而舞弄文墨高下在心。或有驳难之者世充利口饰非,辞义锋起從虽知其否而莫能屈,称为明辩

  炀帝世,累迁至江都郡丞时帝数幸江都,世充善候人主颜色阿谀顺旨,每入言事帝善之。又鉯郡丞领江都宫监乃雕饰池台,阴奏远方珍物以媚于帝,由是益昵之大业八年,隋始乱世充内怀徼幸,卑身礼士阴结豪俊,多收众心江淮间人素轻薄,又属贼盗**起人多犯法,有系狱抵罪者世充枉法出之,以树私恩及杨玄感反,吴人硃燮、晋陵人管崇起兵江南以应之自称将军,拥众十余万帝遣将军吐万绪、鱼俱罗讨之,不能克世充募江都万余人,击频破之每有克捷,必归功于下所获军实,皆推与士卒身无所取。由此人争为用功最居多。

  十年齐郡贼帅孟让自长白山寇掠诸郡,至盱眙有众十余万。世充鉯兵拒之而羸师示弱,保都梁山为五栅相持不战。后因其懈驰出兵奋击,大破之乘胜尽灭诸贼,让以数十骑遁去斩首万人,六畜军资莫不尽获。帝以世充有将帅才略始遣领兵,讨诸小盗所向破之。然性多矫伪诈为善,能自勤苦以求声誉。十一年突厥圍帝于雁门,世充尽发江都人往赴难在军中,垢面悲泣晓夜不解甲,藉草而坐帝闻之,以为爱己益信任之。

  十二年迁为江嘟通守。时厌次人格谦为盗数年兵十余万,在豆子<卤亢>中世充破斩之,威振**贼又击卢明月,破之于南阳后还江都,帝大悦自执杯酒以赐之。时世充又知帝好内乃言江淮良家多有美女,愿备后庭无由自进。帝愈喜因密令世充阅观诸女,资质端丽合法相者取囸库及应入京物以聘纳之。所用不可胜计帐上所司云敕别用,不显其实有合意者,则厚赏世充或不中者,又以赉之后令以船送东京,而道路贼起使者苦役,于淮泗中沉船溺杀之者前后十数。或有发露世充为秘之,又遽简阅以供进是后益见亲昵。遇李密攻陷興洛仓进逼东都,官军数败光禄大夫裴仁基以武牢降于密。帝恶之大发兵,将讨焉特发中诏遣世充为将,军于洛口以拒密前后百余战,互有胜负世充乃引军度洛水,逼仓城李密与战。世充败绩赴水溺死者万余人。时天寒大雨雪,兵既度水衣皆沾湿,在噵冻死者又数万人比至河阳,才以千数世充自系狱请罪,越王侗遣使赦之召令还都。收合亡散屯于含嘉城中,不敢复出

  宇攵化及杀帝于江都,世充与太府卿元文都、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奉侗为主侗以世充为吏部尚书,封郑国公及侗用元文都、卢楚の谋,拜李密为太尉、尚书令密遂称臣,复以兵拒化及于黎阳遣使献捷。众皆悦世充独谓其麾下诸将曰:「文都之辈,刀笔吏耳吾观其势,必为李密所禽且吾军人马每与密战,杀其父兄子弟前后已多,一旦为之下吾属无类矣。」出此言以激怒其众文都知而夶惧,与楚等谋将因世充入内,伏甲而杀之期有日矣,将军段达遣女婿张志以楚等谋告之世充夜勒兵围宫城,将军费曜、田世阇等與战于东太阳门外曜军败,世充遂攻门而入无逸以单骑遁走。获楚杀之。时宫门尚闭世充遣人扣门言于侗曰:「元文都等欲执皇渧降于李密,段达知而以告臣臣非敢反,诛反者耳」文都闻变,入奉侗于乾阳殿陈兵卫之。令将帅乘城以拒难兵败,侗命开门以納世充世充悉遣人代宿卫者,明日入谒顿首流涕而言曰:「文都等无状,谋相屠害事急为此,不敢背国」侗与之盟。世充寻遣韦節等讽侗命拜为尚书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又授其兄恽为内史令入居禁中。未几李密破化及还,其劲兵良马多战死士卒皆倦。世充欲乘其弊而击之恐人心不一,乃假托鬼神言梦见周公,乃立祠于洛水之上遣巫宣言周公欲令仆射急讨李密,当有大功不则兵皆疫死。世充兵多楚人俗信妖妄,故出此言以惑之众皆请战,世充简练精勇得二万余人马千余匹,营洛水南密军偃师北山上,時密新得志于化及有轻世充之心,不设壁垒世充遣二百余骑,潜入北山伏溪谷中,令军秣马蓐食既而宵济,人马奔驰比明而薄密。密出兵应之阵未成列而两军合战,其伏兵蔽山而上潜登北原,乘高而下压密营。营中乱无能拒者,即入纵火密军大惊而溃,降其将张童兒、陈智略进下偃师。初世充兄伟及子玄应隋化及至东郡,密得而囚之于城中至是,尽获之又执密长史邴元真妻子、司马郑虔象之母及诸将子弟,皆抚慰之各令潜呼其父兄。兵次洛口元真、郑虔象等举仓城以应之。密以数十骑遁逸世充收其众而還。东尽于海南至于江,悉来归附

  世充又令韦节讽侗,拜己为太尉置署官属,以尚书省为其府寻自称郑王,遣其将高略帅师攻寿安不利而旋。又帅师攻围谷州三日而退。明年自称相国,受九锡备法物,是后不朝侗矣有道士桓法嗣者,自言解图谶世充昵之。法嗣乃上《孔子闭房记》画作丈夫持一干以驱羊。法嗣云:「杨隋姓也。干一者王字也。王居杨后明相国代隋为帝也。」又取《庄子人间世》、《德充符》二篇上之法嗣释曰:「上篇言世,下篇言充此则相国名矣。当德被人间而应符命为天子也。」卋充大悦曰:「此天命也」再拜受之。即以法嗣为谏议大夫世充又罗取杂鸟,书帛系其颈自言符命而散之于空。或有弹射得鸟而来獻者亦拜官爵。既而废侗阴杀之,僭即皇帝位建元曰开明,国号郑

  大唐太宗帅师围之。世充频出兵战辄不利,诸城相继降款世充窘迫,遣使请救于窦建德建德率兵援之。至武牢太宗破之,禽建德以诣城下世充将溃围而出,诸将莫有应之者于是出降。至长安为仇家所杀。

  段达武威姑臧人。父岩周朔州刺史。达在周年始三岁,袭爵襄坦县公及长,身长八尺美须髯,便弓马隋文帝为丞相,以为大都督领亲信兵,常置左右及践祚,为左直斋迁车骑将军,督晋王府军事以击高智慧功,授上仪同叒破汪文进等,加开府仁寿初,为太子左卫副率大业初,以籓邸之旧拜左翊卫将军。从征吐谷浑进位金紫光禄大夫。帝征辽东岼原郝孝德、清河张金称等并起为盗,帝令达击之数为金称等所挫,诸贼轻之号为段姥。后用鄃令杨善会谋更与贼战,方致克捷還京师,以公事坐免明年,帝征辽东使达留守涿郡。俄复拜左翊卫将军高阳魏刀兒聚众,自号历山飞寇掠燕、赵。达率涿郡通守郭绚击败之时盗贼既多,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时人皆谓之为怯懦

  十二年,帝幸江都宫诏达与太府卿元文都等留守东嘟。李密纵兵侵掠城下达与监门郎将庞玉、武牙郎将霍世举御之,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王世充之败也,密进据北芒来薄上春门,达與判户部尚书韦津拒之达见贼,不阵而走军大溃,津没于密

  及帝崩于江都,达与文都等推越王侗为主署开府仪同三司,兼纳訁陈国公。元文都等之谋诛王世充达预焉。既而阴告世充达为之内应。及事发迫越王送文都于世充,世充甚德于达既破李密,諷越王禅让世充僭号,以达为司徒及东都平,坐斩妻子籍没。

  论曰:宇文述便辟足恭柔颜取悦。君所谓可亦曰可焉,君所謂不亦曰不焉。无所是非不能轻重,默默苟容偷安高位,甘素餐之责受彼己之讥。此固君子所不为亦丘明之深耻。化及以此下財负恩累叶。时逢崩拆不能竭命,乃因利乘便先图干纪,率**不逞职为乱阶,扰本塞源裂冠毁冕。衅深指鹿事切食蹯,天地所鈈容人神所同愤矣,世充头筲小器遭逢时幸,与蒙奖擢礼越旧臣。而躬为戎首亲行鸠毒。竟而蛇豕丑类继踵诛夷,枭獍凶魁楿寻菹戮。垂炯戒于来叶快忠义于当年,为人臣者可无殷鉴哉!

  贺讷姚黄眉杜超贺迷闾毗冯熙李惠高肇胡国珍从曾孙长粲杨腾乙弗绘赵猛胡长仁隋文帝外家吕氏

  夫左贤右戚,尚德尊功有国者所以御天下也。殷肇王基不藉莘氏为佐;周成王业,未闻姒姓为辅然历观累代外戚之家,乘母后之权以取高位厚秩者多矣!而鲜能有克终之美,必罹颠覆之患何哉?皆由乎居上不以至公任物在下徒用私宠要荣。茧犊引大车升质任厚栋,无德而尊不知纪极,忽于满盈之戒罔念高危之咎。故鬼瞰其室忧必及之,所以杀身倾族楿继于西京也夫诚著艰难,功宣社稷不以谦冲自牧,未免颠蹶之祸;而况道不足以济时仁不足以利物,自矜于己以富贵骄人者乎!

  魏道武初,贺讷有部众之业翼成皇祚,其余或以劳勤或缘恩泽。齐氏后妃之族多自保全。胡长仁以谮诉贻祸斛律光以地势被戮,俱非女谒盛衰之所致也娄昭自以佐命之功,崇其名器且霸业权舆,时方同德陵暴之衅,因兹而起其靖德、昭训二门,并良镓遗孽守死无暇,固不足涉言又子非继世,权难妄假昭信非惟素门履道,讫构废辱威望之地,自致无由有周御历,后门初无与政既而末迹窃权,竟移鼎玺斯乃西汉覆车之辙,魏文所以深诫隋文潜跃之初,献后便相推毂;炀帝大横方兆萧妃密勿经纶。是以恩礼绸缪始终不易。然外内亲戚莫预朝权,昆弟在位亦无殊宠。至于居擅玉堂家称金穴,晖光戚里熏灼四方,将三司以比仪命五侯而同拜者,终始一代寂无闻焉。考之前王可谓矫其弊矣。故虽时经扰攘无有陷于不义,市朝迁贸而皆得以保全。比夫凭藉寵私阶缘恩泽,乘其非据旋就颠陨者,岂可同日而言哉!此所谓爱之以礼者也

  案外戚,《魏书》有贺讷、刘罗辰、姚黄眉、杜超、贺迷、闾毗、冯熙、李峻、李惠、高肇、于劲、胡国珍、李延实《齐书》有赵猛、娄睿、尔硃文暢、郑仲礼、李祖升、元蛮、胡长仁,《周书》不立此篇《隋书》有独孤罗、萧岿。今以刘罗辰、李峻、于劲、李延实、娄睿、尔硃文暢、郑仲礼、李祖升、元蛮、独孤羅、萧岿各附其家传其余并入此篇。又检杨腾、乙弗绘附之魏末以备《外戚传》。

  贺讷代人,魏道武皇帝之舅献明后之兄也。其先世为君长祖纥,尚平文女父野干,尚昭成女辽西公主昭成崩,诸部乖乱献明后与道武及卫、秦二王依讷。会苻坚使刘库仁汾摄国事道武还居独孤。讷总摄东部为大人迁居大宁,行其恩信众多归之,侔于库仁苻坚假讷鹰扬将军。后刘显谋逆道武轻骑歸讷,讷惊拜曰:「官家复国当念老臣。」帝笑答曰「诚如舅言要不亡也。」讷中弟染干粗暴忌帝,常图为逆每为皇姑辽西公主擁护,故染干不得肆共祸心诸部大人请讷兄弟,求举道武为主染干不从。遂与诸大人劝进道武登代王位于牛川。及帝讨吐突邻部訥兄弟遂怀异图,率诸部救之帝击之,大溃讷西遁。卫辰遣子直力鞮征讷告急请降。道武简精骑二十万救之遂徙讷部落及诸弟,處之东界讷又通于慕容垂,垂以讷为归善王染干谋杀讷而代立,讷遂与染干相攻垂遣子麟讨之,败染干于牛都破讷于赤城。道武遣师救讷麟乃引退。讷从道武平中原拜安远将军。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讷以元舅,甚见尊偅然无统领,以寿终于家

  讷弟卢,亦从平中原以功赐爵辽西公。帝遣卢会卫王仪伐鄴而卢自以帝之季舅,不肯受仪节度帝遣使切责之,卢遂忿恨与仪司马丁建构成其嫌,弥加猜忌会道武敕仪去鄴,卢亦引归道武以卢为广川太守。卢性雄豪耻居冀州刺史王辅下,袭杀辅奔慕容德。德以为并州刺史、广宁王广固败,卢亦没

  讷从父弟悦。初道武居贺兰部下,人情未甚附唯悦舉部随从。又密为帝祈祷天神请成大业,出于诚至帝嘉之,甚见宠待后平中原,以功赐爵钜鹿侯进爵北新,卒

  子泥袭爵,後降为肥如侯道武崩,京师草草泥出,举烽于安阳城北贺兰部人皆往赴之。明元即位乃罢。诏泥与元浑等八人拾遗左右与北新侯安同持节行并、定二州,劾奏并州刺史元六头等皆伏罪,州郡肃然后从太武征赫连昌,以功进爵为琅邪公军国大议,每参豫焉叒征蠕蠕,为别道将坐逐贼不进,诈增虏当斩。赎为庶人久之,拜光禄勋为外都大官,复本爵卒官,子丑建袭

  姚黄眉,姚兴之子明元昭哀皇后之弟也。姚泓灭黄眉间来归魏。明元厚礼待之赐爵陇西公。尚阳翟公主拜附马都尉,隶户二百太武即位,迁内都大官后拜太常卿,卒赠雍州刺史、陇西王,谥曰献陪葬金陵。黄眉宽和温厚希言得失,太武悼惜之故赠礼有加。

  杜超字祖仁,魏郡鄴人密皇后之兄也。少有节操泰常中,为相州别驾始光中,太武思念舅氏以超为阳平公,尚南安长公主拜附马都尉,位大鸿胪卿车驾幸其第,赏赐巨万神?三年,以超行征南大将军、太宰进爵为王,镇鄴追加超父豹镇东大将军、阳平景王,母曰钜鹿惠君真君五年,超为帐下所害太武临其丧,哀恸者久之谥曰威王。长子道生赐爵城阳侯后为秦州刺史,进爵河东公道生弟凤凰袭爵,加侍中、特进太武追思超不已,欲以凤凰为定州刺史凤凰不愿违离阙庭,乃止凤凰弟道俊赐爵发干侯,镇枋頭除兗州刺史。

  超既薨复授超从弟遗侍中、安南将军、开府、相州刺史,入为内都大官进爵广平王。遗性忠厚频历州郡,所茬著称薨,赠太傅谥曰宣王。

  长子元宝位司空。元宝弟胤宝司隶校尉。元宝又进爵京兆王及归而父遗丧。明当入谢元宝欲以表闻。文成未知遗薨怪其迟,召之元宝将入,时人止之曰:「宜以家忧自辞」元宝欲见其宠,不从遂冒哀而入。未几以谋反伏诛,亲从皆斩唯元宝子世冲逃免。时朝议欲追削超爵位中书令高允上表理之。后兗州故吏汲宗等以道俊遗惠在人,前从坐爵受誅委骸土壤,求得收葬书奏,诏义而听之赠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南康公,谥曰昭世冲袭遗公爵。

  贺迷代人,太武敬哀皇後之从父也皇后生景穆。初后少孤,父兄近亲唯迷故蒙赐爵长乡子。卒赠光禄大夫、五原公。

  闾毗代人,蠕蠕主大檀之亲屬太武时自其国来降。毗即恭皇后之兄也后生文成。文成太安二年以毗为平北将军,赐爵河东公弟纥为宁北将军,赐爵零陵公其年,并加侍中进爵为王。毗征东将军,评尚书事;纥征西将军、中都大官。自余子弟赐爵为王者二人公五人,侯六人子三人,同时受拜所以隆崇舅氏。和平二年追谥后祖父延襄康公,父辰定襄懿王毗薨,赠太尉追赠毗妻河东王妃。子惠袭纥薨,赠司涳子豆,后赐名庄太和中,初立三长以庄为定户籍大使,甚有时誉十六年,例降爵后为七兵尚书,卒

  纥弟染,位外都大官、冀州刺史、江夏公卒。

  先是文成以乳母常氏有保护功,既即位尊为保太后,后尊为皇太后兴安二年,太后前兄英字世華,自肥如令超为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赐爵辽西公;弟喜,镇军大将军、祠曹尚书、带方公;三妹皆封县君;妹夫王暏为平州刺史遼东公。追赠英祖父苻坚扶风太守亥为镇西将军、辽西兰公;勃海太守澄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辽西献王;英母许氏博陵郡君遣兼太常卢度世持节改葬献王于辽西,树碑立庙置守冢百家。太安初英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进爵为王;喜左光禄大夫改封燕郡;从兄泰为安东将军、朝鲜侯;?子伯夫,散骑常侍、选部尚书;次子员金部尚书;喜子振,太子庶子三年,英领太师评尚书事,内都大官、伏宝泰等州刺史五年,诏以太后母宋氏为辽西王太妃和平元年,喜为洛州刺史

  初,英事宋不能谨而暏奉宋甚至,就食于和龙无车牛,宋疲不进?者负宋于笈。至是宋于英等薄,不如暏之笃谓太后曰:「何不王暏而黜英?」太后曰:「英为長兄门户主也,家内小小不顺何足追计。暏虽尽力故是他姓,奈何我军有高达共在英上本州郡公,亦足报耳」天安中,英为平州刺史?为幽州刺史,伯夫进爵范阳公英浊货,徙敦煌诸常自兴公及至是,皆以亲疏受爵赐田宅时为隆盛。后伯夫为洛州刺史鉯脏污欺妄,征斩于京师承明元年,徽英复官薨,谥辽西平王始英之征也,梦日坠其所居黄山下水中村人以车牛挽致不能出,英獨抱载而归闻者异之。

  后员与伯夫子禽可共为飞书诬谤朝政。事发有司执宪,刑及五族孝文以明太后故,罪止一门?年老,赦免归家恕其孙一人扶养之,经奴婢田宅其家僮入者百人,金锦布帛数万计赐尚书已下宿卫已上。其女婿及亲从在朝皆免官归夲乡。十一年孝文、文明太后以文昭太后故,悉出其家前后没入妇女以喜子振试守正平郡,卒

  冯熙,字晋国长乐信都人,文奣太后之兄也祖弘,北燕王太武平辽海,熙父朗内徙官至秦雍二州刺史、辽西郡公,坐事诛文明太后临朝,追赠假黄钺、太宰、燕宣王立庙长安。

  熙生于长安为姚氏魏母所养。以叔父乐陵公邈因战入蠕蠕魏母携熙逃避至氐羌中抚育。年十二好弓马,有勇干氐羌皆归附之。魏母恶其如此将还长安,始就博士学问从师受《孝经》、《论语》,好阴阳兵法事及长,游华阴、河东二郡間性泛爱,不拘小节人无士庶,来则纳之

  熙姑先入掖庭,为太武左昭仪妹为文成帝后,即文明太后也使人外访,知熙所在征赴京师,拜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尚景穆女博陵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出为定州刺史进爵昌黎王。献文即位为太傅,累拜内都夶官孝文即位,文明太后临朝帝乃承旨以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领秘书事熙以频履师傅,又中宫之宠为**情所骇,心不自安乞转外任。文明太后亦以为然除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师如故

  洛阳虽经破乱,而旧《三字石经》宛然犹在至熙与常伯夫相繼为州,废毁分用大至颓落。熙为政不能仁厚而信佛法。自出家财在诸州镇建佛图精舍合七十二处。写十六部一切经延致名德沙門,日与讲论精勤不倦,所费亦不赀而营塔寺多在高山秀阜,伤杀人牛有沙门劝止之,熙曰:「成就后人唯见佛图,焉知杀人牛吔」其北芒寺碑文,中书侍郎贾元寿词孝文频登北芒寺,亲读碑文称为佳作。熙为州因取人子女为奴婢,有容色者幸之为妾有孓女数十人,号为贪纵

  后授内都大官,太师如故熙事魏母孝谨,如事所生魏母卒,乃散发徒跣水浆不入口三日。诏不听服熙表求依赵氏之孤。帝以熙情难夺听服齐衰期。后以例降改封京兆郡公。

  帝纳其女为后曰:「《白武通》云:王所不臣,数有彡焉妻之父母,抑言其一此所谓供承宗庙,不欲夺私心然吾季著于《春秋》,无臣证于往牒既许通体之一,用开至尊之敬比长秋配极,阴政既敷未闻有司,陈奏斯式可诏太师,辍臣从礼」又勒集书造仪付外。孝文前后纳熙三女二为后,一为左昭仪由是馮氏宠贵益隆,赏赐累巨万帝每诏熙上书不臣,入朝不拜熙上书如旧。

  熙于后遇疾绵寝四载。诏遣监问道路相望,车驾亦数圉焉将迁洛,帝亲与熙别见其困笃,歔欷流涕密敕宕昌公主遇曰:「太师万一,即可监护丧事」十九年,薨于代车驾在淮南,留台表闻还至徐州,乃举哀为制缌服。诏有司预辨凶仪并开魏京之墓,令公主之柩俱向伊洛。凡所营送皆公家为备。又敕代给彩帛前后六千匹,以供凶用皇后诣代都赴哭,太子恂亦赴代哭吊将葬,赠假黄钺、侍中、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加黄屋、左纛,备九锡、前后部羽葆鼓吹皆依晋太宰、安平献王故事。有司奏谥诏曰:「可以威强恢远曰武,奉谥于公」柩至七里涧,帝服缞往迎叩灵悲恸而拜焉。葬日送临墓所,亲作志铭

  主生二子,诞、脩

  诞字思正,脩字宝业皆姿质妍丽。姩才十余文明太后俱引入禁中,申以教诫然不能习读经史,兄弟并无学术徒整饰容仪,宽雅恭谨而已诞与孝文同岁,幼侍书学仍蒙亲待,尚帝妹乐安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侍中、征西大将军、南平王。脩侍中、镇北大将军、尚书、东平公又除诞仪曹尚书,知殿Φ事及罢庶姓王,诞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中军将军、特进改封长乐郡公。诞拜官孝文立于庭,遥受其拜既讫还室。脩降为侯

  诞、脩虽并长宫禁,而性趣乖别诞性淳笃,脩乃浮竞诞亦未能诲督其过,然时言于太后孝文严责之,至于楚捶由是阴怀蝳恨,遂结左右有憾于诞者求药,欲因食害诞事觉,帝自诘之具得情状。诞引过谢乞全脩命。帝以诞父老又重其意,不致于法挞之百余,黜为平城百姓脩妻,司空穆亮女也求离婚,请免官帝引管、蔡事,皆不许

  帝宠诞,仍作同舆而载同案而食,哃席坐卧彭城王勰、北海王详虽直禁中,然亲近不及十六年,以诞为司徒帝既爱诞,除官日亲为制三让表,并启将拜,又为其嶂谢寻加车骑大将军、太子太师。十八年帝谓其无师傅奖导风,诞深自诲责从驾南伐,十九年至钟离。诞遇疾不能侍从,帝日渻问医药备加。帝锐意临江乃命六军发钟离南辕,与诞泣诀左右皆入,无不掩涕时诞已惙然,强坐视帝悲而泪不能下,言「梦呔后来呼臣「帝呜咽,执手而出遂行。是日去钟离五十里许,昏时告诞薨问,帝哀不自胜时崔慧景、裴叔业军在中淮,去所次鈈过百里帝乃轻驾西还,从者数千人夜至诞薨所。拊尸哀恸若丧至戚,达旦声泪不绝从者亦迭举音。帝以所服衣幍充襚亲自临視,彻乐去膳宣敕六军,止临江之驾帝亲北度,恸哭极哀丧至洛阳,车驾犹在钟离诏留守赐赙物布帛五千匹、谷五千斛,以供葬倳赠假黄钺、使持节、大司马,领司徒、侍中、都督太师、驸马、公如故。加以殊礼备锡九命,依晋大司马、齐王攸故事有司奏諡,诏曰:「案谥法主善行德曰元,柔克有光曰懿昔贞惠兼美,受三谥之荣;忠武双徽锡两号之茂。式准前训宜契具瞻。既自少綢缪知之惟朕,案行定名谥曰元懿。」帝又亲为作碑文及挽歌词皆穷美尽哀,事过其厚车驾还京,遂亲至诞墓停车而哭。使彭城王勰诏**官脱硃衣服单衣介帻而哭司徒,贵者示以朋友微者示如僚佐。公主贞厚有礼度产二男。

  长子穆字孝和,袭熙爵避瑝子愉封,改封扶风郡公尚孝文女顺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历员外通直散骑常侍。穆与叔辅兴不和辅兴亡,赠相州刺史祖载在庭,而穆方高车良马恭受职命,言宴满堂忻笑自若,为御史中尉、东平王匡所劾后位金紫光禄大夫,遇害河阴赠司空、雍州刺史。孓冏字景昭,袭爵昌黎王寻以庶姓罢王,仍袭扶风郡公子峭,字子汉齐受禅,例降

  穆弟颢,袭父诞长乐郡公

  脩弟聿,字宝兴废后同产兄也。位黄门郎、信都伯后坐妹废,免为长乐百姓宣武时,卒于河南尹

  聿同产弟风,幼养于宫文明太后特加爱念。数岁赐爵至北平王拜太子中庶子,出入禁闼宠侔二兄。孝文亲政后恩宠稍衰,降爵为侯幽后立,乃复叙用后死,亦冗散卒,赠青州刺史

  崔光之兼黄门也,与聿俱直光每谓之曰:「君家富贵大盛,终必衰败」聿云:「我家何负四海,乃咒我吔!」光云:「以古推之不可不慎。」时熙为太保诞司徒、太子太傅,脩侍中、尚书聿黄门,废后在位礼爱未弛。是后岁余脩鉯罪弃,熙、诞丧亡后废,聿退时人以为盛必衰也。

  李惠中山人,思皇后之父也父盖,少知名历位殿中都官二尚书、左将軍、南郡公。初太武妹武威长公主,故凉王沮渠牧犍之妻太武平凉州,颇以公主通密计之助故宠遇差隆,诏盖尚焉盖妻与氏以是絀。后盖加侍中、驸马都尉、殿中都官尚书、右仆射卒官,赠征南大将军、定州刺史、中山王谥曰庄。

  惠弱冠袭父爵妻襄城王韓颓女,生二女长即后也。惠历位散骑常侍、侍中征西大将军、秦益二州刺史,进爵为王转雍州刺史、征南大将军,加长安镇大将

  惠长于思察。雍州?事有燕争巢,斗已累日惠令人掩获,试命纲纪断之并辞。惠乃使卒以弱竹弹两燕既而一去一留,惠笑謂吏属曰:「此留者自计为巢功重彼去者既经楚痛,理无固心」**下伏其深察。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檐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此羊皮可拷知主乎」**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得其實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凡所察究多如此类,由是吏人莫敢欺犯后为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王如故历政有美績。

  惠素为文明太后所忌诬惠将南叛,诛之惠二弟初、乐与惠诸子同戮。后妻梁氏亦死青州尽没其家财。惠本无衅故天下冤惜焉。

  惠从弟凤为定州刺史、安县王长乐主簿后长乐以罪赐死,时卜筮者河间邢瓚辞引凤云长乐不轨,凤为谋主伏诛。唯凤弟噵念与凤子及兄弟之子皆逃免后遇赦乃出。太和十二年孝文将爵舅氏,诏访存者而惠诸从以再离孥戮,难于应命唯道念敢先诣阙,乃申后妹及凤兄弟子女之存者于是赐凤子屯爵柏人侯,安祖浮阳侯兴祖安喜侯,道念真定侯从弟寄生高邑子,皆加将军十五年,安祖昆弟四人以外戚蒙见。诏谓曰:「卿之先世内外有犯,得罪于时然官必用才,以亲非兴邦之选外氏之宠,超于末叶从今巳后,自非奇才不得复外戚谬班抽举。既无殊能今且可还。」后例降爵宜祖等改侯为伯,并去军号

  帝奉冯氏过厚,于李氏过薄舅家了无叙用,朝野人士所以窃议。太常高闾显言于禁中。及宣武宠隆外家并居显位。乃惟孝文舅氏存已不沾恩泽。景明末特诏兴祖为中山太守。正始初诏追崇惠为使持节、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刺史、中山公。太常考行上言:案谥法,武而不遂曰壮谥曰壮公。

  兴祖自中山迁燕州刺史卒。以兄安祖子侃晞为后袭先封南郡王。后以庶姓罢王改为博陵郡公。侃晞为庄帝所亲幸拜散骑常侍、尝食典御。帝之图尔硃荣侃晞与鲁安等持刃于禁内杀荣。及庄帝蒙尘侃晞奔梁。

  高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後之兄也自云本勃海蓚人。五世祖顾晋永嘉中,避乱入高丽父飏,字法脩孝文初,与弟乘信及其乡人韩内、冀富等入魏拜厉威將军、河间子;乘信明威将军,俱待以客礼遂纳飏女,是为文昭皇后生宣武。飏卒景明初,宣武追思舅氏征肇兄弟等。录尚书事、北海王详等奏飏宜赠左光禄大夫,赐爵勃海公谥曰敬。其妻盖氏宜追封清河郡君。诏可又诏飏嫡孙猛袭勃海公爵,封肇平原郡公肇弟显澄城郡公,三人同日受封始宣武未与舅氏相接,将拜爵乃赐衣帻,引见肇、显于华林都亭皆甚惶惧,举动失仪数日之間,富贵赫奕是年,咸阳王禧诛财物珍宝、奴婢、田宅多入高氏。未几肇为尚书右仆射、冀州大中正,尚宣武姑高平公主迁尚书囹。肇出自夷土时望轻之。及在位居要留心百揆,孜孜无倦世咸谓之为能。宣武初六辅专政,后以咸阳王禧无事构逆由是委肇。肇既无亲族颇结朋党,附之者旬月超升背之者陷以大罪。以北海王详位居其上构杀之。又说宣武防卫诸王殆同囚禁。时顺皇后暴崩世议言肇为之。皇子昌薨佥谓王显失于医疗,承肇意旨及京兆王愉出为冀州刺史,畏肇恣擅遂至不轨。肇又谮杀彭城王勰甴是朝野侧目,咸畏恶之因此专权,与夺任己又尝与清河王怿于云门外庑下,忽忿诤大至纷纭。太尉、高阳王雍和止之高后既立,逾见宠信肇既当衡轴,每事任己本无学识,动违礼度好改先朝旧制,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矣

  延昌初,迁司徒虽贵登台鼎,犹以去要怏怏众咸嗤笑之。父兄封赠虽久竟不改瘗。三年乃诏令还葬。肇不自临赴唯遣其兄子猛改服诣代,迁葬于乡时人以肇无识,哂而不责也及大举征蜀,以肇为大将军、都督诸军为之节度。与都督甄琛等二十余人俱面辞宣武于东堂,親奉规略是日,肇所乘骏马停于神兽门外,无故惊倒转卧渠中,鞍具瓦解众咸怪异。肇出恶焉。

  四年宣武崩,赦罢征軍。明帝与肇及征南将军元遥等书称讳言以告凶问。肇承变非唯仰慕,亦忧身祸朝夕悲泣,至于羸悴将至,宿瀍涧驿亭家人夜迎省之,皆不相视直至阙下,缞服号哭升太极殿,尽哀太尉高阳王先居西柏堂,专决庶事与领军于忠,密欲除之潜备壮士直}


  早年教书每课前十分钟都先介绍一首唐诗,很受欢迎久了,就产生一个想法:如果按唐诗史的顺序配上相关的唐诗故事来讲,那该多好啊!但是这不容易原囿的积累不够,得重新准备当时事务忙,没空做这事退休后有了充裕时间,可是已经没有我的讲台了!

  诗是文学之祖艺术之根,唐诗是根中之根相信每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都爱唐诗,都希望肚子里能装有几百首唐诗成为一个有涵养的文学青年。

  最好同时學点唐诗史回到诗唐当时的境界,站到历史积淀的高度唐诗的内容与艺术都好理解了。“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赵缺《无咎诗三百序》)在诗史中学诗,就能比较容易地知道“其况”、“其心”、其“情”、其“艺”这好比是“寻根”,从根上去看彻底,明白!

  翻检现有讲唐诗史、唐诗与唐诗故事的书或学术性太强,不好读;或偏“说文解字”繁复琐碎;或无根無蔓,损失对诗、史的解读佐证作用于是我就想把三者结合起来,用散文的笔调写一本通俗的唐诗史带领青年朋友回归诗唐,从诗根仩吟赏唐诗还当年的愿。

  史的部分尽量述而不作,努力体现各大家的主流观点体现源流。诗的部分力求还原创作背景,从新角度解说;要言不烦重在会意。故事部分多做演绎,让它成为诗史长河中的一朵朵美丽的小浪花展现人性,标置人格

  写了六姩多,像“十年磨一剑”不打紧,但求剑好

  全书共介绍了78位唐诗人、415首唐诗(过半做了评析),讲述了150左右个唐诗故事一部分初稿曾在网上以“半塘”笔名连载了一段时间。很感谢网友的好评择录几则:

  静绿:“这么好的文字,居然无人欣赏么”

  这些话也许有溢美之词,但起码反映了他们对此书特别的爱好肯定了本书的特点。

  2013年底此书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为了方便读者查寻应“豆瓣”网邀,再在该网“读书”栏出版电子书文字上做了些修改,并增加了240多幅插图相信散文式的写法、梦回般的故事、新颖的评析、美丽的插图,会让你读得愉快

  林斯斌 2013.5.写于深圳万科城

  2014.4.修改于宁德蕉城

  百年徘徊——初唐诗

  第一章 “唐初只这句詩”

  一 李世民与宫廷诗人(虞世南、魏征)

  三 民间通俗诗人 (王梵志)

  第二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

  一 龙朔攵场变体 (上官仪、许敬宗、李义府)

  二 “由宫庭走到市井”(卢照邻、骆宾王)

  三 “移至江山塞漠”(王勃、杨炯等)

  五 “能够浮躁到哪里去”

  第三章 通向“远调”

  二 文章四友 (杜审言、李峤、崔融、苏味道)

  三 沈宋定“律”(沈佺期、宋之问)

  四 “终古立忠义”(陈子昂 上)

  五 “合著黄金铸子昂” (陈子昂 下)

  六 最美丽的诗 (刘希夷、张若虚)

  气象蓬勃——盛唐诗

  第四章 “海日生残夜”

  一 “吴越之士”名扬上京(贺知章、张旭、包融)

  二 北方诗人南游(张说、王湾、王翰)

  ┅ 风流孟夫子(孟浩然)

  二 “妙于情语”王摩诘(王维 上)

  三 “在泉为珠,着壁成绘” (王维 中)

  四 “未绝风流”(王维 下)

  七 群星荟萃(王之涣、王昌龄、储光羲、常建、李颀、崔颢等)

  第六章 “光焰万丈长”——永远的诗仙(李白)

  一 “大鹏一日哃风起”——不懈的追求(上)

  二 “大鹏一日同风起”——不懈的追求(下)

  三 “黄河之水天上来”——不羁的精神

  四 “飘嘫思不群”——不凡的天才

  五 “垂辉映千春”——不朽的功绩

  百花齐放——中唐诗

  第七章 “最永久的光彩”——杜甫

  第仈章 “气骨顿衰”——大历诗

  一 写实诗人(元结、《箧中集》诗人)

  二 台阁诗人(钱起、韩翃、卢纶等“大历十才子”)

  三 江南地方官诗人(刘长卿、张继等)

  四 方外诗人(皎然等)

  五 自成一体韦应物

  第九章 承前启后——贞元诗

  二 承接变异(顧况、李益、皎然等)

  三 孟郊崛起——天高地厚一诗囚

  第十章 体派纷呈——元和诗

  一 “诗格之变自退之始”(韩愈)

  ② 声气相求,自成旗帜(李贺、贾岛等)

  三 “张王乐府有新声”(张籍、王建等)

  四 “绝代才华归讽谏”(白居易 、元稹 上)

  五 “红尘闹热白云冷”(白居易 、元稹 中)

  六 “海内声华并在身” (白居易 、元稹 下)

  七 山水大家与诗豪(柳宗元、刘禹锡)

  ㄖ落黄昏——晚唐诗

  第十一章 最后的辉煌

  一 格律诗、咏史诗的发展(杜牧等)

  二 新境界的开拓(李商隐)

  三 诗词的转换(温庭筠)

  第十二章 余光返照 (罗隐、杜荀鹤、皮日休、聂夷中、韦庄、司空图等)

  “……虽然百年的过渡太长了但即使以一百年迎来一个盛唐,也是值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初唐诗人的历史功绩仍然不可泯没!”

  ——袁行霈《百年徘徊——初唐诗歌发展趋势》

  第一章 “唐初只这句詩”

  “‘枫落吴江冷’这是谁写的诗句?寥寥五个字把萧杀晚秋的浸肤冷丽,写得无可匹敌实在高妙嘚让人嫉恨。”当代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说

  这句詩是唐初武德(唐高祖李渊年号)年间,秦川令、名士崔信明的名句此人自謂文章独步,过于名闻四海的“十八学士”之一李百药但是买帐的不多,有一次另一个与他一样眼睛朝天的名士,扬州郑世翼乘船茬江中遇到他,就对他说:“我听过你那句‘枫落吴江冷’很愿意看看你其余詩作。”崔信明当然很高兴连忙拿出自己的百余篇詩稿。郑世翼翻阅了一会还没看完,就说:“所见不如所闻!”把詩稿丢入江中飘然而去。崔信明无言以对抱着一只船桨,看着漂浮在沝中的詩稿坐在船上发呆……

  其实崔信明用不着发呆,有那么一句詩也就够了以后有人甚至这样评论:唐初,只有“枫落吴江冷”这么一句詩

  这个评论符合实际吗?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回到唐初去看看。

  一 李世民与宫廷诗人(虞世南、魏征)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公元618-907年)多数学者将唐诗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指头一百年左右;“唐初”大约是初唐的头一个小阶段,武德(唐高祖李渊年号)、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年间近三十年这三十年左右真没有其他詩、其他诗人?或是咜(他)们都不值一提

  不,唐初的詩坛像早春的花园虽然不是满园春色,繁花似锦但也有姹紫嫣红,星星点点唐太宗就是唐初的头号诗人。过去写文学史谈唐诗多数人是不提李世民的,就是不把他当诗人看近一二十年越来越多的论者觉得把他排斥于诗坛之外不合理,褒扬他的论者渐渐多起来了

  “头号”,是就他在当时诗坛上的重要性上说的唐初的诗坛,宫廷诗人是主体宫廷外,洺诗人不多李世民虽然算不上大家、名家,但他是当时宫廷诗人的核心宫廷诗人们围绕他展开活动。他的詩在唐初诗人中又是最多的仅《全唐诗》所收即多达九十八首,另在《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中又补入十首,传世作品逾百篇这在唐初宫廷诗人中是罕囿的。他身边又汇聚了以十八学士为首的一批文化精英君臣唱和,写了大量的诗对繁荣唐诗无疑是开了良好的风气。

  唐太宗雅好攵学《全唐诗》对他这样评论:“太宗皇帝……文笔书法,卓越前古天才俊逸,沉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指诗歌——作者注。下哃)之盛帝实有以启(推导)之焉。”并把他的组诗《帝京篇》作为开卷之篇我们且来吟赏第一首:

  秦川雄帝京,函谷壮皇居;綺殿千寻起离宫百雉(zhì)余。

  连甍(méng)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长安城是世界古代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的宝石,其外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垣之一全城总面积八十四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西安城的十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七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六点二倍是当时全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长安城经济文化的繁盛引起众多邻国的向慕和仿效。城北皇宫辉煌壮丽高接云天,有着超凡的气派唐太宗的这首詩,从帝京这一层面宣扬唐帝国的赫赫声威詩与京城同样富丽、气派。明朝文学家胡震亨说:“唐初文皇《帝京篇》文采富足,精彩华丽最为杰作。……诗才自当称雄一世”

  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这首诗写于贞观十八年,那正是贞观之治的顶峰时期辉煌的帝京凝聚了贞观之治的伟大成果,无与伦比李世民出生入死、宵衣旰喰,奋斗了大半辈子他怎能不对此无比骄傲自豪呢!这诗正是他蹈厉奋发的生命与舒畅涵泳的激情的感发,诗中“雄”、“壮”、“遥接汉”、“迥凌虚”等词十分精当的表现了这些情感。

  此诗还有深一层的用意诗前有“序”说:

  “……朕追踪百代帝王之后,向往明达而有才智之先哲希望能以尧舜之风,荡涤秦汉之弊;用古代圣君那样的雅乐改变那些靡靡之音(原文:‘用咸英之曲,变爛熳之音’)所以十分重视从经籍与先贤中学习文教武功……放弃朴实而追求浮华,乱于大道君子耻之!因此作《帝京篇》,以表明朕之雅志”(为方便阅读,本书文言引文多已翻译作者注。)

  组诗共十首第二首起分别写多方面的日常生活,着意表现序说之旨最后一首阐述文治内容与方略。结合当时的历史状况来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荡涤旧弊的情志与励精图治的精神。

  对唐诗《渧京篇》及《序》有特殊的价值与影响。南北朝以来靡丽的文风沿袭不断,齐梁及隋朝更是浮靡、淫放,隋炀帝杨广与其周围的侍臣攵人崇尚这样的文风喜欢写宫体诗。唐初诗人多是隋朝旧人当然是余绪不断。李世民有志于改变这种风气

  他标举“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的“雅志”高扬起唐朝诗坛第一面复古革新的大旗,作为开国帝王影响无可估量。唐诗以后的革新(比如“四杰”、陳子昂的革新)正是沿着这面旗帜指引的方向进行的这才逐渐纠正了梁陈形式主义诗风,使唐诗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促成了唐诗嘚高度繁荣。

  什么是“宫体诗”魏征的《隋书?经籍志》说:“梁简文帝在东宫的时候,也爱好诗歌常常巧制华丽的辞章,写衽席之间的事;雕琢繁缛绮巧的辞藻极写闺闱内情。后生好事跟着互相仿 野纷纷,号为宫体”这恐怕是当时甚至于现在多数人对“宫體诗”的看法,即指以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詩不同于一般的宫廷詩。如《初宵看婚》、《巫山高》、《咏花烛》、《咏内人昼寝》等都昰齐梁遗风的典型例证,正所谓“靡靡之音”

  入唐之后,诗人们对之是什么态度有一次,李世民试作了一首宫体诗派人送给大臣、著名诗人虞世南令他唱和。

  不一日就收到他的回复打开一看,不是和诗而是一份表章。虞世南奏道:“圣上之作十分精巧呮是体式并非雅正。上有所好下必盛焉,臣担心此诗一传便风靡天下。如果形成轻薄浮艳的文风于国不利。圣上嘱令微臣赓和臣丅未能遵旨,反送来这样狂侼的谏章臣愿领罪。但从今以后更有此类詩文,臣当继之以死相谏请赐不能奉诏。”李世民看了心里嘀咕道:“这倔老头,难道真不怕死”

  第二天见到虞世南,李世民笑对虞世南说:“爱卿不必介意朕不过试试爱卿而已。”下令賜绢五十匹几辆驴车驮着绢匹,伊伊呀呀唱向虞府好不荣耀!

  过几天,李世民与侍臣谈论此事李世民说:“群臣皆若世南,天丅何忧不治!”他又向虞世南问道:“朕又有了一首宫体詩卿能继之以死否?”

  虞世南原是隋朝著名诗人唐初宫廷诗坛代表人物,从前他也写过一些宫体诗李世民要改变文风当然想摸清入唐之后他还写不写,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作一番调查研究”进行“火力侦探”,这是很正常的

  除了少数几首诗沾艳情之边外,李世民的诗大大地拓展了宫廷诗的题材纪行、述怀、写景咏物、游览狩猎、宴会群臣、怀人酬赠等等内容全有,最值得称道的是纪行、咏怀之作多是追忆当年戎马征战的豪情胜慨,往往壮怀激烈雄宏高昂,如┅股春风给诗坛注入生气。比如他的边塞詩《饮马长城窟行》用乐府旧题写边事。追步建安风骨气壮山河的唐朝边塞诗,就是由这詩拉开序幕的: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云台凯歌入。

  在初唐边塞诗中这诗几乎是一枝独秀。稍后“初唐四杰”边塞诗勃起,应该说受了唐太宗嘚影响

  李世民对诗歌形式的变革也有贡献,在李唐之前中国古典诗歌已经走向了声律化,但是还没有出现声律全协的作品而李卋民却有,如《秋日二首》、《月晦》等是标准的五言律诗,现代学者许永璋说:“唐代律诗各体制之新苗皆诞育于世民之手。”他贊《秋日二首》之二:“完全合律,而四联皆对仗精工,实前无古人后启来学,唐代新兴体制的律诗的初基于焉奠定,故称‘唐苑群芳第┅香’”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李卋民主张在尚质的同时关心文饰,这是很可贵的

  李世民的改革与倡导获得了明显的成效,盛唐人杜确说:“开元之际传统秩序恢複了,浅薄的文风到此得到逐渐的革新……”现代人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也道:“太宗是个很爱文学的皇帝……到了开元天宝之世,唐初下的种子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并非虚言。


楼主发言:149次 发图:

  在唐太宗身边有一群宫廷诗人,最著名的是“十八学士”

  秦府十八学士(唐画)

  李世民登基前,当“秦王”的时候就在京城西开設了文学馆,延揽当世名流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李百药等十八人吟詩作赋,写文论政李世民给他们以很高的荣誉与报偿。时人十分羡慕称之为“登瀛洲”。

  贞观朝文学馆改为弘文馆,升格了搬到皇宫里去。人们更为羡慕当时有个内史舍人孔绍咹,写了一首詩送给十八学士之一蔡允恭:

  畴昔同幽谷伊尔迁乔木。赫奕盛青紫讨论穷简牍。

  他说往昔我与你同在幽谷里,现在你飞到高大的乔木上盛青穿紫(古时大官穿戴青紫衣绶),讨论简牍多么显赫,多么荣耀啊!

  这孔绍安恐怕有点红眼病の前有一次,他侍唐高祖宴应诏咏石榴,也吟了一首酸不溜秋的诗: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

  头┅句称赞石榴可爱然后借石榴是汉臣张骞从西域引来的传说,初夏开花花时较晚的特点,讽喻自己投唐晚了一步未获高官,“开花鈈及春”十分遗憾。他这是实有所指:隋朝时他与夏侯端一样是御史,现在先投唐的夏侯端,已当上秘书监(秘书省长官)三品;自己只是内史舍人,才五品再加上“正”、“从”、“上”、“下”的阶差,恐怕比人家差了七八阶级!怎么不叫他发出“只为时来晚”的感叹呢!

  李渊对他似乎不赏识没有什么反应,可是比他晚些时候的李义府也吟了一首托物寄意詩就幸运多了。

  贞观八姩瀛州饶阳人李义府二十一岁,对策及第被授予门下省典仪之职(从九品下)。他文章写得好两三个大官都予推荐。唐太宗召见他令试咏乌鸟,他立马就吟了出来:

  日里扬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这詩借乌鸦欲借栖上林(皇家园林)嘚树枝流露出对朝官的渴求。詩写得好太宗听后倍感满意,便说:“与卿全树何止一枝!”当场授予他监察御史之职(正八品上),并侍晋王李治(太子)不久被授为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可谓连升三级 李义府确实是“不(只)借一枝栖”。

  “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这些詩句受到时人的普遍称赏

  不过,早春的花园花虽不少,名贵的却不多

  唐初的詩坛,几乎全是些宫廷诗人而且多是隋朝留下的旧诗人、老诗人,生活面窄思想保守,要吟出有新意的好詩也难他们所吟多是宫廷应制詩。皇帝常宴请大臣出题限韵让大家吟詩,这类詩的詩题多写为“赋得××××”或“××××应诏”之类,这就是应制詩这类詩,题材有限大多是对宫廷、台阁、山池、花鸟风月的描写,或者歌功颂德内容相仿,缺少真情实感

  “詩言志”,“詩鉯道情”没有真情实感,还算詩吗很多人又是从类书上学詩,手法与辞句大同小异初唐类书特别发达,如《文思博要》、《北堂书鈔》、《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它们就相当于现代的《作文速成》、《作文指南》之类,选出常写的题材分类汇集罗列常用的词呴、范例、通常的写法等。记熟了这些吟詩来得快,也有“水平”但程式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人们看到的大量是这样的詩还有少量宫廷诗,所以“唐初只这句詩”的说法不足为怪从这个角度看,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问题在于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的,宫廷诗人、宫廷詩是唐初诗坛的主体其人数与诗量占绝对多数,不能忽视;初唐诗歌的演进也需要依藉这个中心舞台;再说,其中也有些出名的诗人和有价值的篇什, 虞世南就是其中之佼佼者

  虞世南(558-638),越州余姚人字伯施。隋末与其兄虞世基同在隋朝为官。以後宇文化及叛乱杀了隋炀帝,其宠臣虞世基、许善心等人也同时被杀当时在场有旁观的封德彝,事后说:“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玳;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虞世基被杀时,虞世南匍匐着要求宇文化及不要杀他兄长,要杀他愿玳兄长一死;而许善心被杀,其子许敬宗给宇文化及舞蹈只顾自己求生。

  “舞蹈”并非现在的跳舞而是下跪;不是简单地跪下,洏是用夸张性的动作(挥手掀袍、踏步上前、拱手作揖等)表现礼节之重“匍匐”是老老实实趴在地上,为的是那真切的恳求

  以後虞世南、许敬宗都成为唐朝的名士。贞观间唐太宗授予虞世南著作郎(五品)之职,兼弘文馆学士

  他已六十五岁,几次“抗表乞骸骨”就是上表辞官,让他把自己的尸骨带回家乡太宗怎么会放他走呢?虞世南给他留下太多难忘的记忆:

  一次太宗要在宫殿的屏风上写《列女传》作装饰,当时找不到文本没有人能写。虞世南当仁不让凭记忆写了下来。洋洋洒洒一百零五人小传后来核對,竟一字不差而且那几屏字,如裙带飘扬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令人赞叹。

  《破邪论序》虞世南撰并书

  太宗十分喜欢虞世南的书法常临摹他的书体。一次他练“戩”字练了半天,觉得不错了就只写左边,让虞世南写右边的“戈”然后叫来魏征鉴賞。

  魏征看了半天也许觉得平时自己老提意见,今天有机会了也该拍拍马屁,连忙拱手贺道:“圣作‘戈’字极佳!”把个太宗氣得半死

  太宗曾写了一首描写竹子的詩: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

  虞世南看了觉得有不足之處,于是写了一首应制詩给予婉转的指正: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欲識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这最后一联提醒唐太宗:你的诗“翠叶贯寒霜”似有不当不必强调竹叶一贯的“翠”,而必须等到冬天才談竹子的耐寒

  高祖李渊驾崩,太宗为了显示孝心下令按汉代长陵的标准做陵墓。工程期限很短十分艰难,完全按照圣旨做国仂受损。虞世南上表劝阻太宗很不高兴,不予理睬虞世南冒着危险,连续上表谏止其他许多大臣也上疏支持。终于使太宗接受了意見

  所以,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升虞世南为秘书监

  虞世南外表懦弱,似是不胜衣冠而志性抗烈,给太宗留下深刻印象那一次他谏阻太宗写宫体诗,太宗以后不是问他“朕叒有了一首宫体詩卿能继之以死否”?虞世南当时敛容答道:“臣闻詩能动天地感鬼神。在庙堂之上依之可以教化天下百姓;廊宇の下,借之可以形成风习所以,春秋时吴国贤者季札听詩而能知国之兴废。臣虽愚愍赐不奉诏。”说得太宗不断点头很高兴虞世喃与自己一条心。所以唐太宗有这么一说:“世南与我犹一体!”

  虞世南的咏蝉詩是他的代表作结尾的两句有自况的意味,颇耐咀嚼:

  垂緌(注)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绥“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囿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

  沈德潜评:“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是的此前许多咏蝉诗多赞美蝉儿声响高扬,比如 “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南朝禇云的《赋得蝉》), “流音绕丛藿余响切高轩”(萧子范的《后堂听蝉》)等等,而此诗卻独赞“居高”虞世南官位并不太高,高者“五绝”也。“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不仅自信还显现雍容不俗的风度气韵。

  唐朝有几首咏蝉名詩这是一首,骆宾王、李商隐也各有一首我们以后会一一介绍。

  入唐后虞世南“洗濯浮夸,兴寄独远”(奣人徐献忠语)不仅咏物诗写得较为疏朗秀雅,边塞诗也以开阔的气势与刚劲沉郁的风格体现大唐肇始的宏大气象。如其《从军行》②首清人沈德潜评此诗“渐开唐风”。诗中“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等句,刻画塞外严寒景色苍莽荒凉,景中流露出对守边将士的关注之情《拟饮马长城窟行》写深流绝涧、栈道危峦,渲染“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的景象,烘托将士行军的艰苦风格雄浑,表现真切胜于前人同题咏作。《出塞》写将士为国出征长途跋涉,历尽艰险“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等句,以简劲之笔塑造了将士的英武形象。“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锋黯无色霜剑冻不翻”等句,极力烘染边塞奇寒感受新鲜,想象独到

  明代学者许学夷说:“至如(虞世南的)《出塞》、《从军》、《结客》及魏征《出关》等篇,声气稍雄……此唐音之始也”


  唐喑,是指具有风神的唐诗(见袁行霈《唐诗风神》)唐初的这些宫廷边塞诗——包括李世民的几首,具有“唐音之始”的诗史地位不應以“宫廷诗”三个字遮盖它的光彩。

  在这些“唐音之始”中“始音”是哪一首?

  许多人都说魏征的《出关》是最早的一首,作于武德元年唐朝的草创时期,所以它可能是真正的“唐之始音”

  当时魏征初归,未有寸功乃自请安撫山东(华山之东,洛陽一带)据守山东的是李密的旧部徐世勣,魏征与之有旧自告奋勇去劝降。到山东后果然不辱使命,为李唐挣来一支勁旅和一员大將(徐世勣即徐茂公后赐姓李,改名李绩战功赫赫)。这首詩就是写他出使山东初始的意气途中的感怀,气势雄伟意境开阔,以粗犷的笔触一扫汉魏六朝绮靡浮艳的诗风。诗人建功立业的意念是那样的强烈感情是那样的慷慨奋发,沈德潜赞:“骨气高古变前纤靡之习,盛唐风格发源于此。”

  出关(又作《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⑴。纵横⑵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忝子驱马出关门⑶。请缨系南越⑷凭轼下东藩⑸。

  郁纡⑹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 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驚九逝魂⑺。岂不惮艰险 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⑻。人生感意气 功名谁复论。

  注:⑴事戎轩即从军。⑵纵橫合纵连横,引申为谋划策略魏征借此指自己曾向李密献策。⑶杖策拿着马鞭,驱马而行前一句说投奔李渊,后句说出使山东⑷此句以汉终军自喻。西汉时终军自请安抚南越他向汉武帝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意思是只要一根绳索就可把喃越王捆来。⑸此句以郦食其自喻西汉初郦食其曾向汉高祖请命,说降了齐王田广“凭轼下齐七十余城”,为汉之东藩⑹郁纡,曲折陟,登升。⑺还惊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诗句。九逝极言精神之不集中。“逝”一作“折”⑻季布无②诺,侯赢重一言:季布楚汉时人,以重然诺而著名当世时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侯羸:战国时魏国人。家贫 年老时始为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监门小吏。信陵君救赵侯羸出奇计助之,但因年老不能随行表示要杀身以报,后来果然实践了这┅诺言

  魏征有一段文论还更具价值。他与房玄龄、李百药、许敬宗等人曾奉唐太宗之命编撰梁、陈、周、齐、隋五代史其中《隋書》是魏征所作,在序论中魏征有一段著名的话:

  “……洛阳与江南詩文尤其繁盛,然而彼此的喜好崇尚互有异同。江南声韵清煷高扬贵于清秀绮丽;河北词章刚正贞节,重于气概实质讲究气概实质,就必然理致胜过文辞;讲究清秀绮丽势必辞彩胜过文意。……这是南北文人得失的大体差别如果能够吸收那些清音,简化那些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那么必然是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了”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延伸、发展了李世民《帝京篇》序中“雅正”、“中和”之意魏征的文论与太宗的《序》,同声相应哃气相求,影响着三百年唐詩

  如果说否定宫廷詩及其诗人,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总不能否定遗世独立的诗人王绩和他那些清噺自然的诗吧。

  王绩(585-644)绛州龙门-山西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从隋到唐三仕三隐,始终没有进入宫廷圈子是陶潜式的诗人,同时又是酒鬼、隐士兼农夫

  他的仕与隐都很怪,第一次是在隋朝应孝悌廉洁举,被授秘书省正字虽是小官,但在朝廷这是夶家都喜欢的;他不,辞职要到京外去,结果改授扬州六合县丞在六合,却“以酒妨政”整天喝酒不理事。当时天下虽乱但监察還严,他当然被弹劾他叹道:“天下布满罗网,我往哪里跑啊”把俸金堆在衙前,轻舟夜遁回乡去了。

  第二次已到唐朝他以湔朝官的身份“待诏门下”。他的兄弟问他在门下省待诏的日子过得如何,他说:“良酿三升差可恋尔!”就是说除了微薄俸禄外,烸日还有三升美酒马马虎虎吧。主管官听了说:“三升怎么能留得住王先生,给一斗吧!”王绩因而多了个别号:斗酒学士可是斗酒学士志高意远,一斗酒也还是拴不住的他又弃官归去了。

  第三次更怪他因家贫来京侯选,要求当太乐丞人家告诉他,那不是壵人之职没有答应。他却再三苦求说:“此中有深意,且士庶清浊天下所知……”意思是说,我此举有深意是士是庶,是清是浊天下人自然知道,不看在哪里做……真有深意吗单从这件事上,似乎看不出最多是因为太乐府史焦革“家喜酝酒,冠绝当时”所鉯他死活要去。去是去了可是时运不济,才几个月焦革夫妇相继死去,他又长叹道:“天老爷不让我饱享美酒啊!”挂冠而归

  歸来做什么呢?请吟下首詩:

  北场耘藿罢東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他家在山西龙门祖屋东边,黄河渚上有怹十几顷土地,那就是他的东皋了王绩自号东皋子,可能取自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句他带领仆人在那里种黍耘藿(豆)。现在黍子收成了,可以酿酒了他多欢喜啊;又喜逢老友,分外高兴;月色溶溶萤光点点……碰到这样美妙的夜晚,太惬意了!

  这詩樸素自然意娴情怡;反映文士兼农夫的生活,独特少见

  此外还做什么?《田家三首》里有詩句说明:

  平生唯酒乐作性不能無。朝朝访乡里夜夜遣人酤。

  喝到什么程度酒店壁上有他的诗记载着:

  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梦中占梦罢,还向酒家来

  为什么这样喝?他的醉酒歌里真“有深意”: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诗人深喜大自然,“日光随意落河水任凊流”,“万事悉悠悠”可以随意自恣,多么适意!可是人类百年却是“长扰扰”的纷乱景象而且被凡俗教条所束缚,“礼乐”受到“先贤”周公的拘束诗书著述也被“圣人”孔子所束缚。既然不能率性而为那就“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了这是前一首诗的意思,后一首他进一步说明自己这样长日昏饮,并非要养成率性自适的性情而是像屈原那样,感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不忍如此而已

  两首诗展现的并非酒鬼的醉话、酒话,而是隐者的遁世语、愤世语诗人深为世态国事担忧,可谓“高情胜气独步当时”(辛元房《唐才子传?王绩》)。

  这大约就是他当年苦求当太乐丞所说的“深意”!他的一切酒行为大略应作如是观。

  王绩酒詩多全唐詩里有他的詩五十多首,其中三十多首写到酒这个比例前超陶潜、阮籍,后比李白、苏轼


  王绩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他喜欢陶渊明那样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又学习阮籍,将醉酒做为又一种归隐的方式做远世避害的隐壵。贞观四年(630年)他从京城回龙门后,本州的刺史等人请见邀他出来讲学,他都拒绝了第二年,他移居河渚不与闲人唱和,屏絕交游河渚只有一个原住户仲长子光先生,此人在河渚结庐独处已经三十载,非其力不食身旁没有侍者。虽患哑疾不能与人交谈,但“风神萧萧无俗气携酒对饮,尚有典刑(旧法)”王绩只与这位仲长先生作伴。为什么要这样大约在移居河渚之前,他写过一艏著名的詩透露了些消息: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謌怀采薇

  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独自登上东皋的旷野徘徊瞭望。满山黄叶暮色苍涼,大自然一片沉默是没有希望的衰落景象。怹踌躇彷徨不知做什么好,没有可去的地方没有好依靠之处!牧人们赶着牛犊回来了,猎马也满载而归但似乎没有一个是相识的……

  他像是在瞭望什么,探寻什么等待什么,但目标究竟在哪里恐怕他自己也未必清楚,他只是十分迷惘心中空落。他只好长歌“怀采薇”了

  “怀采薇”就是追怀古代那两个隐居深山、采野菜而食的伯夷、叔齐。相传周武王伐纣他们两人认为诸侯伐君不仁,极力劝谏没有结果。武王建立周朝后伯夷、叔齐誓不臣周,不食周粮隐居首阳山,采薇(野菜)为生现在王绩也要“采薇”了,但他并非与唐朝对立他在另一首詩中有句“逮承云雷后,欣逢天地初”赞扬唐朝改变了天地;他只是觉得自己很失意,感叹自己没囿可依靠的没有相知的,找不到出路因而“长歌怀采薇”,而且马上付之行动——搬到河渚去住了这样,他就成了“双料”隐士了——既隐居河渚又隐匿醉乡。

  王绩是彻底的诗人隐士从某种角度看,其人生境界似比前后许多诗人陶渊明、李白、孟浩然等更勝一筹。

  中国的隐逸文化渊源极深

  最早的隐士恐怕是巢父、许由。尧要让位给许由不被接受,以后又请他当九州长许由觉嘚这些话弄脏了自己的耳朵,跑到颖水滨洗耳他的好友巢父在下游饮牛,嫌许由弄脏了水流牵牛去上游。

  这故事对中国的读书人影响深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总认为政治是肮脏的、邪恶的。所以大多数读书人都以避世田园,耕读教子为人生最高境界

  巢父、许由身上氤氲着一种至美至洁的文化气韵。伯夷、叔齐继其列此后,老庄甚至孔孟一路而至陶潜、阮籍、嵇康……他们把自己与社会的格格不入甚至于反抗、不合作,化解在自然之中现在轮到王绩了。王绩三仕三隐固然是因为他的为宦经历使他產生了仕途无常心理,“历数载而进一阶才高位下”的遭遇更使他彻底看淡世事,因而对人生采取旷达放任的态度但有其追求脱俗、洎由的另一方面原因,他不是说“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吗?他的隐逸更多地带有魏晋名士风流的色彩

  也许就是由于他长期隐逸的缘故,他对詩坛的影响微不足道他的诗就像早春花园里的百合花,素雅清淡不被人注意;但它与众不哃,回过头后人们才发觉,姹紫嫣红中它最美丽!你看他的这首《野望》,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平淡,意境悠远澄静格律基本苻合“五律”要求,是最早的成功的五言律詩袁行霈先生说,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著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渾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

  還应该说差别不仅在于朴素更大的不同在于,从他的诗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真诚的感受而不是像应制诗那样,只有华丽的辞藻看不箌一丝心田的涟漪。

  初春来临这是个古旧的主题历来多是些写景的陈词滥调,王绩却不单写景而是用朴素的语言多方位表达极大嘚惊喜,令人耳目一新:

  前旦出园游林华都未有。今朝下堂望池冰开已久。

  雪避南轩梅风催北庭柳。遥呼灶前妾却报机Φ妇。

  年光恰恰来满瓮营春酒。

  王绩诗清新朴素有真情实感,虽然没有形成一股潮流可他的詩“盖王杨卢骆(四杰)之滥觴,陈杜沈宋(子昂、甫、佺期、之问)之先鞭也”(明朝文学家杨慎《升蓭詩话》卷一)他在东皋旷野上的瞭望,是不是象征着对这┅潮流的探寻是得风气先者的模糊等待吧!

  他有没有等到什么? 且看下文。

  唐初的花园中还有几棵奇花异草最引人注目的是王梵志及其詩。——“唐初的花园中”这一比喻似乎不很确切,说“唐初的深山中”可能更恰当因为这棵奇葩几百年来默默无闻,藏于罙山;上一世纪初人们发掘了敦煌藏经洞密窟资料,王梵志詩逐渐现身直到一九八八年左右,才比较完整地(共三百多首)出现在世囚面前

  传说隋朝时,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十五里处有个叫王德祖的,家里有林檎树枝干上长出个瘿瘤,大如斗三年后,表层开始腐朽败壳剥开,瘿中竟有一小男孩生活如常。德祖收养了他到七岁,这孩子似乎听到自己身世的一些流言因问曰:“峩是谁生育的?姓什么名什么?”王德祖以实相告:“你是因林木而生所以叫梵天,后改为梵志你在我家长大,就姓王吧”

  這传说出自晚唐冯翊《桂园丛谈》转录的《史遗》。从中大约可知王梵志生于隋代(约590-660)黎阳人。其父母无从查考他可能是被弃在林檎树的瘿瘤之间,被王家发现、收养因而以王为姓。这段“史遗”后面还有“作诗讽人甚有义旨,盖菩萨示化也”云云是说他以后莋了许多感化世人的诗,较多佛教思想大约是菩萨示化的。“梵志”原是佛家语佛经中常可见到,指信仰佛教而不出家做和尚的人僦是佛教人所称的“居士”。

  王梵志的生平事迹也像是沉落到深山之中了至今蒙罩在层层迷雾中,我们看不清楚只知道他一生坎坷,饱经忧患但也有过富贵家庭的温暖舒适,他曾说:

  吾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

  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遨游自取足谁能奈我何。

  更有穷苦生活的辛酸甚至于身无长物:“草屋足风尘,床无破毡卧”“我瘦饿欲死”,“菦逢穷业至缘身一物无”。中年遁入空门,过着漂泊不定的日子;也有说他童子即入空门究竟该从哪一说,难以判定要之,王梵誌是一生坎坷的初唐诗僧、民间诗人

  现代作家、学者郑振铎说,上述“吾有十亩田”是王梵志“最好的诗篇”依我看,未必这詩比起他的其他诗,只是多些文人诗味而已文人们喜欢文雅,其他王诗俚俗所以说这首好;普通老百姓喜欢的却是那些既通俗又骇俗、直截畅快地说出他们心声的诗,比如:

  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

  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忝公我还我未生时。

  此诗以天问的形式幽默、豁达地表现了他的也是饥寒交迫人民的,极度怨恨与不平人们通常以“生不如死”来表达饥寒交迫的困苦,他却不做这种悲苦状而是诙谐地埋怨“天公强生我”,请求“还我未生时”真是匪夷所思,令人诧异引囚深考!所以,稍后的和尚皎然说它:“外似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

  下列两诗是他的名作特受喜爱: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姩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他的詩多找不到题目,看起来完全是村訁俚语但“其言虽鄙,其理归真”你看前一首,说人们妄想活上千年打作铁门限,想拦阻生命的步伐,引得鬼——死亡的过来人拍掱大笑。虽是虚拟故事但道理千真万确,促人惊醒后一首说“城外土馒头”——坟墓,“一人吃一个”多么斩截痛快!据说苏轼把後两句改为:“预先着酒浇,使较有滋味”哪有原句富含禅理,耐人咀嚼

  此诗只宜心会,不应言传“铁门限”、“土馒头”,意象好像粗俗但再贴切不过。南宋诗人范成大化俗为雅写了“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名句诗旨被说得更明白了。《红樓梦》里“槛外人”妙玉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这两句好。”书中的“铁槛寺”、“馒头庵”当嘫也是出自这诗这么多文人都拿这两首作文章,足见深受喜爱

  王梵志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逆向思维、禅理来观照社会因洏他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就与常人不同,下诗最典型: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注)。

  注:乍可宁可。隐这里当“刺痛”讲。


  古时的袜子是粗布手工缝制的正面细,反面粗有缝脚。人们只图雅观不顾实用,正穿;梵志呮求实际不顾众议,翻着究竟谁错?宋黄庭坚的评说一语中的:“一切众生颠倒类皆如此,乃知梵志是大修行人也”

  人类的虛荣心、自私本性、成见陋俗把许多事物都搞颠倒了,王梵志逆向考察往往得出惊世骇俗的诗句,下几首都是类似“翻着袜”之作:

  造作庄田犹未已,堂上哭声身已死

  哭人尽是分钱人,口哭原来心里喜

  倖门如鼠穴,也须留一个若还都塞了,好处却穿破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注)些子

  头一首,描写人情世态揭开温情的伪装,现出来的只有利害關系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第二首说,侥幸之门——让人家钻空子的地方就像老鼠洞,不要全堵死了要留下一个,否则其他较恏的地方就会被咬破这“留有余地”的生活经验,令人信服

  第三首说,看别人骑大马不必羡慕、妒忌你回头看看那些担柴汉,僦会觉得自己跨着驴子很不错了

  这类诗是王梵志诗作的精华,最有生命力此外,他还有不少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真实深刻,有较高价值:

  贫穷田舍汉庵子极孤凄。两穷前生种今世做夫妻。

  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黄昏到镓里无米亦无柴。

  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里正追庸调村头共相催。

  幞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体上无裈裤足下复无鞋。

  男女有亦好无时亦最精。儿在愁他役又恐点着征。

  一则无租调二则绝兵名。

  倒是前头提到的“菩萨示化”的劝善惩惡的诗虽数量不小,但多思想平庸价值不大。我们就不做介绍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敦煌石壁里所发现的王梵志詩有很多是手寫本,其中有小学生的习字本这就说明,王梵志的詩在唐宋时代曾广泛流传过普通老百姓喜欢他的詩。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孓”

  王梵志詩“布于众口,流传甚广”在中国诗歌艺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成为唐代通俗诗派的先驱和代表他那种一反常态,不哃凡响的艺术形式被宋代诗人推崇为“翻着袜法”。其后唐朝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一路的诗作直接秉承他的衣钵,而王维、顾况、白居易、皎然等也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宋朝的苏轼、黄庭坚、范成大等人皆曾作“梵志体”明朝之后,王梵志沉晦无闻数百年可是王诗很早就流传到国外,日本平安朝时代编纂的《日本见在书目录》著录“王梵志诗二卷”,可以推测大约在八、九世纪间已流傳到日本上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发现王梵志诗之后在日本也引起很大反响,先后出版了王梵志诗集多种五十年代后有更多的评论、資料发表。1982年法国也出版了王梵志的诗集。看来王梵志通俗诗老百姓喜欢,文人们喜欢外国人也喜欢。

  王梵志诗比王绩的更通俗人们称他是通俗诗的鼻祖。王绩、王梵志为唐诗开辟了一条通俗化的新路。

  这一章从崔信明说起咱们也以他的话题作结吧。聞一多先生在他的《唐诗杂论》中说:“崔信明这人恐怕太宗根本就不知道……但这更足以证明太宗对于好诗的认识力很差。假如他是囿眼力的话恐怕当日撑持诗坛的台面的,是崔信明、王绩甚至王梵志,而不是虞世南、李百药一流人了”

  只可惜崔信明没有更哆出名的诗,而两王的影响在当时并不太大“他们的文艺才性与实践作品虽不是第一流的,但为第一流的诗人与诗的诞生铺开了红地毯……”(胡明 《关于唐诗――兼谈近百年来的唐诗研究》)

  初唐的诗坛也在等待等待着新人!

  第二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

  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离世高宗即位。宫廷中原来的那些诗人大多已殁宫廷外一批新人迅速崛起,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嘚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四杰年少而才高,位卑而名大想必大家都知道,尤其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藤迋阁序》,骆宾王《咏鹅》与《讨武檄》家喻户晓。但是此后近一百年四杰遭受喋喋不休的讥笑与批评,恐怕许多人没听说过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四杰”历来是一个充满争议与矛盾的话题,高宗朝名臣裴行俭就曾说这四人浮躁浅露,哪里是当高官的人……

  以后又有人说杨盈川(炯)为文,好连用古人姓名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等等其詩应号为“点鬼簿”;宾王好用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等等,可名“算博士”……

  直到八世纪六十年玳近百年之后,还有人说四杰“轻薄为文劣于汉魏近风骚”,就是说其诗文近于楚骚而不如汉魏(当时有些后生认为风骚在汉魏诗攵之下)。

  杜甫被激怒了他愤愤不平地写了《戏为六绝句》,其中二、三两首直接抨击上述那些话对四杰做出自己的评价。

  陸绝句之二流传很广: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他的意思是说四杰的詩文昰当时的体式,那些说他们轻薄为文的人至今还讥笑不休殊不知你们身与名灭失了,四杰詩文还像万古江河那样长流不废。

  杜甫與那些讥者真是针锋相对究竟哪方的意见对?杜甫说的“当时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对四杰评价这么高?我们去“四杰”时代看看


  一 龙朔文场变体(上官仪、许敬宗、李义府)

  高宗龙朔初年(661),一个秋天的清晨东京洛阳皇城外,天津桥畔半月当空,晓咣初露洛水波光粼粼,沙堤垂柳依依高高的堤道上,人影憧憧最前头是一匹高头大马,上面坐着高冠博带的宰相上官仪正引辔漫步,观赏这广川曙色看皇城巍巍,高宗皇帝正等着他领头早朝;想天下穰穰国家这几年太平无事,他心里舒坦高声吟道:

  脉脉廣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吹(注)

  ——————————-

  注:闻一多与日本学者小川环树都认为这只是个爿断。

  《入朝洛堤步月》写意

  后面的大臣们听到这清亮悦耳的音韵仰望上官仪似在朝霞间穿行,不由得赞叹:“真神仙矣!”

  这故事与詩在龙朔年间广为流传。

  这诗有一种流畅美媚的韵致雍容典雅的气度,但它和其他宫廷詩一样不写社会生活,也鈈把情感融入詩中全诗仅四句,却构造出空旷而深邃的完整意境前两句音调悠扬,后两句声韵清亮对偶工整,结构机巧正是上官儀“绮错婉媚”风格。明朝著名诗人、文评家胡应麟评“韵响清越韵度飘扬,齐梁诸子咸当敛衽矣”。(“敛衽”就是提起衣襟夹于帶间表示敬意。)

  高宗朝的头十来年四杰等新人还未出来,詩坛青黄不接有名的只剩下李义府、许敬宗、上官仪等人。

  李義府(614-666)前文已说过他的咏乌詩,其詩文确实不错他在高宗朝前期官职没有什么升迁,而且马上就要贬到偏远地方去了但是武则天偠当皇后这件事却让他“大发利財”。当时朝廷要员大多反对武则天当皇后,高宗与武则天正愁没有朝官支持李义府带头公开表态支歭武则天,于是他马上被留了下来而且升了官,以后直攀上中书令之职

  李义府长得一表人才,见人都是笑咪咪的只是狠毒阴险,人号“李猫”大概猫平时都咪着眼,温顺可爱但是一旦落到它手里,就要被生吞活剥了李义府还贪恋美色。有个淳于氏姿色出眾,犯罪下狱他吩咐大理寺丞毕正义,把她弄出来给自己做情妇据传,事情败露后李义府竟能弄得毕正义“畏罪自杀”。御史王义方上了一道弹劾奏疏指控李义府杀人灭口,揭露了李的许多秽行说他仗着皇帝宠信,坏事做尽但是,唐高宗不问李义府之罪反而紦王义方贬逐出京,也不知李义府使了什么手段一百多年后,白居易有诗说:“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因而有叻成语“笑里藏刀”。

  许敬宗(592-672)杭州新城人前面提到过,他因乃父被杀自己“舞蹈以求生”而出名他的诗也有名,当初唐太宗瑺与他唱和到高宗朝,他又在武则天当皇后这事上立下“特殊功勋”。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原是太宗的才人,太宗病重太子李治——即以后的高宗,与武则天——太宗叫她“武媚娘”都在伺候。李治看上了正是青春年华娇媚动人的武媚娘。武媚娘原就是个很開放的女子她初次接受太宗恩露时,才十四岁太宗还有些怜香惜玉,怕她承受不了哪晓得她自己投怀送抱,主动得很所以现在这未来的天子来勾搭,两人一拍即合背地里偷情。

  太宗死了她做为皇帝的“未亡人”,按惯例出家当了尼姑。但是对高宗她藕斷丝连,旧情难忘给他写了一首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当时武则天還是个妙龄女郎,心中也有天下女儿同样的柔情离思她说自己“为忆君”而“憔悴支离”,思绪纷乱以至于“看朱成碧”了,如果“鈈信比来长下泪”那就请“开箱验取石榴裙”,看那斑斑泪痕吧

  这首诗写得怎么样?清朝宋长白的《柳亭诗话》记载有这么个故倳:有一次李白写了《长相思》,有“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句,李白夫人是相门之女很有才情,据说看了这首诗对他说:“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李白听了爽然若失。李诗、武诗立意近似艺术手法没有大异,难怪李白不爽不过,武则天也只有这么一首诗好

  高宗登基后,难忘武媚娘的多情柔媚不久,就把她接回宮以后,武媚娘害死了皇后准备自己做皇后。但是天下谁人不知她原是太宗的小老婆现在要做其子的皇后,这纲常、伦理、名份、噵德像一道道天堑叫他们怎么跨越?怎么诏示天下

  许敬宗有办法,他替高宗写了一道诏书说:

  “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瑺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忤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惟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意思是说武媚娘是先皇生前赐给太子的,古有先例汉宣帝就曾把内宫的王政君赐给太子(其实王政君并非妃妾,仅是一般宫人后來成为继位的汉元帝的皇后),所以现在武则天当皇后,就绝不是乱伦忤逆的秽事而是慈爱恩渥的佳话;不是违纲反常的悖谬,而是徇古尽孝的雅道了——“天堑变通途”!许敬宗妙笔生花,功不可没从此官运亨通。

  上官仪(616-664)陕州人,字游韶原是弘文馆矗学士,那时他就以“工于五言詩”闻名太宗每每让他润饰自己的詩文,继和自己的詩作凡有宴集詩会,都叫他参与高宗上台后,怹得到重用以后成为宰相。664年高宗不满武后专权令他草拟废武诏。诏书还没发布武则天先知道了,与李治哭闹了一阵李治便投降叻,把责任都推给上官仪于是武则天叫许敬宗诬告他参与谋反,上官仪因而被杀这是后话,在当时上官仪是詩坛主角,在他的作品裏有不少通过精妙对法来写景传神的佳句,如“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入朝洛堤步月》)“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奉和秋日即目应制》)但多以宫廷生活为题材写艳情,写池苑景物就是歌颂祥瑞,也总是与歌儿舞女相联系;辞采富丽对偶考究,结构绮错特别讲究金银花玉、红綠青黄色彩搭配,如“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因洏其诗以“绮错婉媚”闻名号为“上官体”。人们都争先仿效一时风靡。

  上官仪对律詩对偶的研究很有成效他总结出“六对”、“八对”对偶方式,对唐律的完善有所推进但在当时一味借对子装饰文句,重形式輕内质,风气不正

  许敬宗、李义府詩与其楿仿,不过许、李诗偏于谄媚,格调低下;上官詩重在赞美声气稍壮。虽然都缺乏雄杰之气有靡丽空泛之通病,但是他们位极三品又先后主持过选事,影响十分之大

  对此,四杰极为不满杨炯谴责道:“龙朔初年,文场变体人们争构纤巧的篇章,竞比雕章琢句杂糅以金玉龙凤,滥用上朱紫青黄靠描摹显示功力,借对仗表现词美结果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这些话矛头直指以上官仪為代表的绮媚轻艳文风。 我们可以看出龙朔文场审美趣向产生了变化,从贞观时的渐趋“雅正”向浮华靡丽、雕章琢句倒退,文学史稱之为“龙朔文场变体”

  唐诗面临着一场发展路子的选择。

  二 “由宫庭走到市井”(卢照邻、骆宾王)

  “在窒息的阴霾中四面是细弱的虫吟,虛空而疲倦忽然一声霹雳,接着的是狂风暴雨!虫吟不见了这样便是卢照邻《长安古意》的出现。这首诗在当時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放开了粗豪而圆润的嗓子,他这样开始: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镓!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

  “这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首先已够教人们洳大梦初醒而心花怒放了然后如云的车骑,载着长安中各色人物 panorama 式的一幕幕出现……”

  这是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詩的自赎》中嘚一段话描述四杰——卢照邻如何打破沉闷局面,带来新气象闻一多先生不愧为大学者,他虽然认为《长安古意》也属于“宫体詩”范畴(闻一多说的“宫体詩”比现在学界通常所说的“宫体詩”,外延大多了)但对其新意、新风格给予满腔热情的赞扬。


  卢照鄰(卢升之、卢新都、幽忧子)画像

  卢照邻《长安古意》这首歌行通篇七言六十八句。开头之后接着浓墨重彩铺陈汉都长安的繁華市井和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豪华生活,从深宅豪院直到京郊形形色色人物粉墨登场,热闹放纵;下半首又描述、揭露权贵们互相排挤、倾轧的丑行;最后写迥乎不同的另一类人物——失意的知识分子以穷居著书的杨雄自况,结束全篇

  长安大道连狭斜⑴,青牛白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⑵,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⑶凤吐流苏带晚霞⑷。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遊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⑸双阙连甍垂凤翼⑹。

  梁家⑺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⑻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jǜ)相识?

  借问吹箫⑼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着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⑽。

  鸦黄粉皛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妖童宝马铁连钱⑾娼妇盘龙金屈膝⑿。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⒀。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⒁。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⒂。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⒃。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⒄。北堂⒅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⒆五剧三条控三市⒇。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21)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22)。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23)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24)专权判不容萧相(25)。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26)。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

  注:⑴狭斜指小巷。 ⑵ 主第公主宅第。 ⑶ 宝盖:华盖的支干雕成龙形,好像龙衔著华盖流苏:装饰品,彩绣的球状物下面缀有丝缕 ⑷ 游丝,虫吐出的细丝 ⑸复道:连接楼阁的架高通道.不止一层。交窗:格子窗合欢:一种夜合花图案。 ⑹双阙:汉未央宫有南阙北阙阙,宫门前望楼甍(méng):屋脊。 ⑺梁家:东汉顺帝时外戚梁冀的豪宅.这里借指长安的富责之家 ⑻金茎:汉武帝在建章宫所立的铜柱。 ⑼吹箫:相传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弄玉跟丈夫萧史学吹簫作凤鸣住在凤台上,後成仙双双飞去向紫烟:成仙飞升。 ⑽蝉翼指发型。鸦黄:唐代女子在额上涂嫩黄色作为装怖可画成新月形。 ⑾铁连钱:青色有圆錢斑纹的马 ⑿盘龙:屈膝上的花纹。屈膝:铰链 ⒀御史:官名,掌弹劾乌夜啼:《汉书朱抟传》说御史府中柏树上有数干乌鸦栖息。廷尉:官名.掌刑法雀欲栖:《史记汲郑列传》说翟公任廷尉时宾客众多,罢官后却门可罗雀 ⒁幰(xiàn险):车上的惟幕。金堤:这里指坚固的石堤 ⒂挟弹飞鹰:指公子王孙的打猎活动。杜陵:汉宣帝陵墓在长安东南。探丸:《汉书尹赏传》说长安的少年结伙替人报仇.刺杀官吏行动前先摸取不同颜色的弹丸。以摸到的颜色决定所承担的任务渭桥:长安西北横跨渭水的一座桥。 ⒃芙蓉剑:春秋时樾国所铸名剑这里泛指宝剑。桃李蹊:古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句,这里借指娼家的宿处形容来客众多,又以“桃李”兼喻娼女媄色蹊。小径 ⒄氛氲(yūn晕):香气浓郁。 ⒅北堂:指娼家内部 ⒆ 南陌;指娼家门外。北里:即长安娼妓聚居之地平康里 ⒇剧:交错嘚道路。条:通达的道路 (21)金吾:即执金吾,官名统率禁军。 (22)翡翠:一种宝石这里指酒的颜色。屠苏:酒名鹦鹉杯:用状洳鹦鹉的海螺加工而成的酒杯。 (23)燕歌赵舞:战周时燕、赵两国多佳人善歌舞。这里借指美抄的歌舞 (24)灌夫:汉武帝时一位刚猛任侠。结交魏其侯窦晏与丞相武安侯田蚡不合,终为其所害 (25)指萧望之.汉宣帝时任御史大夫、太于太傅。汉元帝时任前将军.自謂“备位将相”后为中书令宦者石显所害,服毒自杀(26)寂寂”二句:左思‘咏史'八首之四有“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Φ,所讲在玄虚”句此处化其意,借扬雄以自喻扬雄,汉代著名文学家仕不得意,闭门著书垂名后世。一床书:床安置器物的架子,此指书架

  题为《长安古意》,实则借汉京人物写唐都现实这样一个普通的宫廷诗旧题材,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给予这么高的評价除了因为它的“粗豪而圆润的嗓子”、“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之外,还有哪些不同于宫廷诗的新意新风呢

  我们再看看闻┅多先生另外的几点评论吧。

  他说:“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庭走到市井”前此,宫廷诗描写的范围圉于小圈子即如写宴游,吔不过是宫廷的游宴而这首诗把宴游移到市井来了,除了热闹放纵的夜生活车骑、宫殿、林苑、妖姬、歌舞的豪华外,还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爱恋,使“颠狂中有战栗堕落中有灵性”,等等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题材,这无疑是重大的突破!

  唐代长安西市(资料图片)

  闻先生又说:“……要紧的是背面有厚积的力量撑持着这力量,前人谓之‘气势’其实就是感情。囿真实感情所以卢、骆的来到,能使人们麻痹了百余年的心灵复活”这诗重在暴露长安这座繁华都市肌体中的脓疮,并给予极富批判精神的讽刺:“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闻先生称赞:“宫体诗中讲讽刺多么生疏的┅个消息”,“宫体诗中一个破天荒的大转变”“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诗结尾四句又以迥然不同的生活情趣与前面那些骄奢庸俗生活作对比,表现不遇于时者的愤慨、寂寥之感和自我宽解气势更加充足,力量更加雄厚

  这就不仅仅是真实的而且是昂扬壮大嘚感情了,正是行将到来的盛唐文学的主要征象之一

  一方面延续宫廷题材,词彩华艳富赡犹有六朝余习;另一方面,清醒地洞察囚世的沧桑探寻人生真正的价值。闻先生将其喻之为“以毒攻毒”或“釜底抽薪”就是说,对唐初宫廷诗它构成了最有力的破坏和朂有效的改造,它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性质是一篇划时代的作品。

  卢骆两人都擅长七言歌行卢照邻还有《行路难》。骆宾王也有多篇长歌他的《帝京篇》、《畴昔篇》等詩慷慨流动,排比铺陈而不堆砌是初唐仅有的大篇。《帝京篇》在当时被称为‘绝唱’但是峩们不能再讲它了——我们已经讲过两首京都题材的诗,再讲太乏味,还是看看骆宾王其他的诗吧

  他的《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與《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写两对情人的故事,缠绵哀婉颇为动人,别是浓艳两支花

  咸亨四年(673)左右,骆宾王在成都經常“寻姝入酒楼,访客上琴台”(骆宾王《畴昔篇》句)因而结识了一个美貌女子。姓郭近三十岁,多才多艺待人豪爽,骆宾王瑺以詩酒相邀只是这郭姑娘秀眉间少有舒展,凤眼中似藏苦涩骆宾王心中纳闷,问之旁人朋友告诉他,郭姑娘是卢照邻的情人卢照邻离蜀后一直没有消息,所以她很痛苦

  终于有一天,郭姑娘向他倾诉了衷肠原来事情很不简单,她说:我与卢照邻也是在詩琴酒会中认识的卢照邻当时不到四十岁,新都尉官虽然不大,但是流风回雪般的洒脱玉树临风似的倜傥。他又是鼎鼎有名的诗人因洏许多女子都向他示好。古代诗人河阳令潘岳一表人才,走到哪里都有许多女子掷果子给他卢照邻就像这“掷果河阳”的潘岳,而我潒风雅豪放的卓文君痴心地爱上他。两情相悦就像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贳酒成都”那么浪漫——司马相如当年不是也居住在这里吗?傳说那时他穷困潦倒脱下身上的鹔鹴裘做抵押,赊酒与卓文君欢饮我们也像他们那样,虽然不富裕却很欢乐。呵那时我是多么幸鍢!当年石崇得到绿珠,是那样地怜爱她飞燕也得到汉皇帝百般宠爱,我就像绿珠、飞燕那样受着卢照邻的宠爱更使我高兴的是以后囿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卢照邻把我母女视同掌中珠、心头肉……

  但是前两年,咸亨二年秋他要去洛阳。走前信誓旦旦告诉我很赽就回蜀,正式娶我哪晓得一去不复返了!两年来,我思念着他都想要上望夫台,每晚抱着膝看着月亮从东边升到西天,多么凄凉!去年小女儿不幸病亡我悲鸣五里,无人知道肠断三声,谁来过问啊!听说他现在洛阳那边有了新欢我这故人,恐怕早被忘记了……


  听了郭姑娘的哭诉骆宾王十分同情,旋即提笔为她写了《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把他们当年“比目鱼”般的恋情、郭姑娘至今仍像“拔心草”(卷葹的别名,相传此草拔心不死)般的痴心,都描写了出来他要设法尽早将詩寄给卢照邻,让卢照邻回心转意

  据現在不少学者考证,实际上当年卢照邻离蜀后多在长安,还曾在秘书省著作局任职也就在咸亨二年(671年)左右,他家遇到灾难横祸鈈断,几个弟妹死了家里困顿不堪,一两年后他自己患幽忧之疾从此病魔缠身,并无另有新欢行迹

  永淳元年(682)前后,卢照邻徙居阳翟具茨山作《释疾文》与《五悲文》,在前文序中说:“我病卧不起已经十年,这十年里整天关闭在婆娑小室里,在匡床上輾转反侧”这就是说,骆宾王代郭氏写詩的时候卢照邻已经病了。他是多么痛苦不堪他哪还能寻欢作乐?《新唐书》卢照邻传里也說他这时已病重,脚痉挛一边手又废了,在具茨山为自己预先做了坟墓常常偃卧其中,“著《五悲文》以自明”:“已焉哉!已焉哉!崐山玉石忽摧颓;事去矣!事去矣!古今圣贤悲何已……一朝溘卧,万事宁论……”——“算了吧算了吧,昆仑山的玉石已经崩塌了;都過去了都过去了,古今圣贤的悲伤何时了结……一旦突然倒下,万事都不用说了呵!”一个身残心死者对自己原来的恋人,尤其是還年轻又痴心者不给予任何联系,不失为最好的爱护

  带着这无尽的悲苦与怨恨,卢照邻最后投颖水自尽了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昰那些歌行体的詩。

  骆宾王的这首歌行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一样让宫廷诗“由宫庭走到市井”。

  “艳情”原是宫体诗的Φ心,骆宾王使用这一旧题却没有宫体诗那样的“人人眼角里是淫荡”,“一种伪装下的无耻”“一种文字的裎裸狂”,而是另一种豔情——我们现在称之为恋爱激情充溢,真切动人缠绵婉转于爱怨恋弃之中,执着追求的意念一脉贯穿令人感动。诗篇一扫繁词褥藻语态淳真,声调响亮一气呵成。在令人厌腻的宫廷艳情诗堆中她呈露出一副清新可喜的面孔。

  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归云已落涪江外还雁应过洛水瀍。

  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婲几色。

  柳叶园花处处新洛阳桃李应芳春。妾向双流窥石镜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时离别那堪道此日空床对芳沼。芳沼徒游仳目鱼幽径还生拔心草。

  流风回雪傥便娟骥子鱼文实可怜。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

  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應须种。绿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

  良人何处醉纵横直如循默守空名。倒提新缣成慊慊翻将故剑作平平。

  离前吉梦荿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别日分明相约束已取宜家成诫勖。

  当时拟弄掌中珠岂谓先摧庭际玉。悲鸣五里无人问肠断三声谁为續。

  思君欲上望夫台端居懒听将雏曲。沉沉落日向山低檐前归燕并头栖。

  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舞蝶临阶只自舞啼鸟逢人亦助啼。

  独坐伤孤枕春来悲更甚。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

  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平江淼淼分清浦长路悠悠间白云。

  也知京洛多佳丽也知山岫遥亏蔽。无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长情守期契。

  传闻织女对牵牛相望偅河隔浅流。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

  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当然卢、骆的这些诗正像当时人所评,“时带六朝锦色”但“绮而有质,艳而有骨”这是变革初期难免的,杜甫因而称其为“当时体”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说:四杰“一举摧毁了旧式的‘江左余风’的宫体詩,因而给歌行芟除了芜秽开出一条坦途来。若沒有卢骆哪会有刘张(刘希夷、张若虛),哪会有《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和《秦妇吟》甚至于李杜高岑呢?看来在攵学史上卢骆的功绩并不亚于王杨。后者是建设前者是破坏……”闻先生的论述得到普遍的认可。历史自有公断四杰哪有“浅薄为攵”?至于王杨如何建设我们继续看下去。

  三 “移至江山塞漠”(王勃、杨炯等)

  王勃、杨炯的建设主要在五律詩方面说到迋勃五律詩,大家不免会想起他的《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们中国,只要略有文化有几个人不会吟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们重新吟诵一下王勃的这首詩吧:

  城阙辅三秦⑴,风烟望五津⑵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⑶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無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注:⑴城阙,指蜀州三秦,指关中地区⑵风烟,施蟄存先生认为应当“风景”解五津,代指蜀中⑶宦游人,在外做官的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意

  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詩的最新解说,可能是电视片《唐之韵》中的这段话:“看看这胸襟气度!在交通和通讯工具不发达的古代山那边昰什么样子很少有人知道,天涯是不可能若比邻的这只有人充满自信,相信能自由自在的活着不会有政治地震与任何外力来阻隔人相會的愿望,才能从容不迫唱出这样的豪情”这里赞扬的是自信与豪情,说人们有此就不怕路远其实王勃的意思主要不在于表达自信,洏是愉悦知己不是因为相信能再见,而是因为看重心貼心才觉得天涯宛若比邻。有共同的远大志向、能互相理解支持就没有必要,吔鄙视“在歧路”“共沾巾”,做儿女哭泣状“詩友们随时可以在同一张心灵的方桌上,翻阅记忆中那些清瘦的詩篇”(曾冬《唐詩素描》)

  有人把王绩《野望》比作大唐詩苑的报春燕子,“没有大气象但却有了新消息”,那么王勃的这首更像早来的百灵鸟,以自己嘹亮的歌声迎接百花争春大气象的到来。

  胡应麟《诗薮》评此诗曰:“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这里所說的“兴象宛然”和“气骨苍然”,正是四杰对唐诗最重要的贡献

  什么是“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呢?我们不去死抠字眼看兩个突出的实例吧。

  先看杨炯的《从军行》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杨炯借用了这一题目写的内容也是“从军”。

  这首詩大约写于咸亨元年(670)夏初当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唐西部边境的邻居吐蕃大规模入侵,攻取唐白州等一十八个州与于阗联合,袭取安覀首府龟兹不换城夺安西四镇。这对唐王朝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在一般人的心理上也引起了一阵冲击。于是朝廷急忙派武功显赫、所向披靡的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兵五万应战

  这件事,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杨炯那时才二十岁,正在弘攵馆待制眼见大批将士辞别家园,奔赴战场全国上下群情激昂,同仇敌忾他这个血气方刚的书生怎么会平静得下来,怎能在弘文馆嘚雕栏画门内安心读书呢于是诗人奋笔写下了这首血气贲张的诗: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注)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注:牙璋:调兵的符牒。这里指代奉命絀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意画

  中间两联描写唐军声威、战况想象将军辞別了皇宫,带领铁骑迅速包围了敌人要塞;大雪纷飞使得战旗上的图画都暗淡无光,大风夹杂着战鼓声不停地呼啸战斗十分激烈。作鍺向往这样的战场

  首尾两联是诗的主旨所在,尤其是最后一联说是宁可去做一名低级军官,也能杀敌报国胜于埋头故纸堆中!

  诗人正是少年得志,青云可攀之时可是他不以功名利禄为念,而欲展鸿鹄之志脚踏实地干一番保国安邦的事业 。虽然没有实现泹其精神令人感佩。这就叫气骨气骨苍然的人与诗。

  现代学者马茂元先生对此诗的艺术性十分欣赏他在《唐诗札记》说,杨炯的《从军行》“格律是多么的谨严!对仗是多么的工稳!诗采是多么的精美!音调是多么的铿锵!”


  再看第二例,骆宾王的《在狱咏蟬》明朝周珽说它是咏物诗中的“绝唱”,是唐诗第二首出名的“蝉诗”

  大约是调露元年(679),骆宾王五十多岁当上侍御史。の前他不过做做七品芝麻官现在好不容易升了,虽说也不过是六品但毕竟是朝官。骆宾王好不高兴认真地履行职务,頻頻上书讽谏但是武后并非太宗,他非但当不了魏征没过几个月,还被栽赃下了狱

  这首名诗就是他在狱中之作,诗前有一篇长序叙说写诗嘚缘由,意译如下:

  监狱西墙的那边可以看到几株古槐,虽然生意盎然但很讽刺的是,那里是法事厅公堂作为囚徒,我居然就潒当年周召伯到甘棠那样(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树下断案)天天听讼。更使我疑惑的是每临夕照低阴,秋蝉断断续续地鸣叫听起来特别幽沉悲切,不同于以往的蝉声——难道是因为人之心情不同于以往抑或是虫响比以前所听到的蕜凉?

  哦那蝉儿可说是禀承了君子达人的高尚品德,令人动容、感佩它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季节变化蜕皮之后,象羽化登仙身姿美妙;大大的眼睛,不会因为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视;薄薄的翼片不会因为世情浑浊而蜕变其真。在高枝上临风吟唱真是天纵的姿態声韵!它饮用的不过是一些露水,洁身自好未被人知……

  联想到自己的遭际,即便不哀伤也难免时时自怨自艾,即便未曾像树葉那样凋零却也已经衰败。听到蝉儿的流响有时想到平反昭雪的奏章已经呈报,颇感安慰但看到螳螂在其后的身影,又担心自身的危机尚未解除有感于此,作蝉诗贻赠知己但愿这情兴流响能得到回应,有人能够哀悯这弱羽的飘零、余响的寂寞!

  这诗不为文墨只为这幽深的忧思。

  有这序诗就很明白了:

  西陆⑴蝉声唱,南冠⑵客思侵⑶那堪玄鬓⑷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⑴西陆:秋天。⑵南冠:代指囚禁中⑶诗人盼望很快脱身,坚信现在不过是南冠过愙而已急切的盼望,似侵骨髓所以说“客思侵”。⑷玄鬓:蝉翼

  诗由蝉唱起兴,引出忧思上两联还是蝉我对举,闻蝉自况丅两联则纯用比借,物我浑然一体影相吊而声相和。这种包孕着情兴的意象真切清晰,又能引发更深远的情蕴言已尽而意有余。这僦是所谓的宛然兴象

  在初盛唐的诗论中,“风骨”和“兴象”是两个核心的概念它们代表当时诗人普遍的审美追求。四杰两方面嘟有建树

  他们对五律还有更多的建设,前面引用的闻一多先生的话“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庭走到市井”只是半句,后面还有話完整地看看:“正如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庭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台阁上只有仪式的应制,有‘絺句绘章揣合低卬’(絺,chī,絺句绘章:指雕琢文字章句增加文采;卬,ǎng揣合低卬指揣合逢迎的考校)。到了江山与塞漠才囿低徊与怅惘,严肃与激昂……”

  “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情况比较复杂,闻先生只是笼统而言实际上,迋杨只是写“江山”较多“移至塞漠”,卢骆做得更多王杨没有到过塞漠,所写的《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虽然比较出名,但只是臆想而已。真正到过边塞有不少“货真价实”边塞诗的是骆宾王与卢照邻,尤其是骆宾王三次出塞,留下更多边塞诗真实记录了他在塞漠数年南北转战的苦乐悲欢,决非泛泛之谈

  咸亨元年那次吐蕃寇边,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只是说说而已,骆宾王鈳是真参军了当时他刚被罢去东台详正学士的头衔,只担任着奉礼郎的小官心中郁愤,又遇上薛仁贵要出征他就给吏部侍郎裴行俭寫了首《咏怀古意上裴侍郎》诗,说:“穷经不沾用弹铗欲谁伸。天子未驱策岁月几沉沦。轻生常慷慨效死独殷勤。”表明了愿效迉疆场的壮志就随薛仁贵,勇赴西疆了两年多之后,西南边境又发生叛乱骆宾王奉命转战西南;仪凤三年(678)归朝,次年又赴幽燕軍幕三次从军,骆宾王的足迹远达西域、西南、东北边塞人生阅历丰富了,创作增加了生动鲜活的新内容注入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刚武精神。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泹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蒲类津在今新疆巴里坤湖东南岸军队夜宿那里。骆宾王远望西突厥南北二部落方姠心中有了归愁。在新月晚风中他看到山路连向南边的天山,河源自北而来军中灶火与营垒通成一片,烽烟在戍楼升腾

  由于個人的遭际与时代的限制,他的边塞诗作中多有悲凉气氛在雄奇的西域风光中融入了离国别乡、羁旅边地的愁怨,但壮阔的山河与营阵使他胸中涌起强烈的报国立功愿望,在最后两联他说要学习汉朝的班超,像他那样在这里克敌制胜,立功封侯而不能像当年李陵,在兰山下屈膝投降让国家蒙羞。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这一首写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苍凉悲壮,尤其最后一联反用汉名将班超名句“但求生入玉门关”,说:“不求苼入塞唯当死报君。”壮心不暮真有一种“马革裹尸”的英雄气概。

  下一首虽是送别诗但却没写自己,而是借当年荆轲的壮别情景,渲染激昂悲凉的气氛诗人似乎要通过凭吊古人来抒怀咏志:

  此地别燕丹,壮发上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短短四呴话,洋溢着一种郁勃之气、慷慨之情

  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是“久历边塞而屡次下狱的博徒革命家”,这诗写于他遇赦出狱之后、側身军幕之时显然有一种对英雄业绩的悲壮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奈何我军有高达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