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热渐化冰 寒邪从阳化热怎么理解解?

肾为坎卦其中蕴含真阴真阳,嫃阳潜于真阴之中真阳又名相火、命门火、龙雷火、阴火、虚火等,发而为病则名元气不纳、虚火上冲、肾不纳气等。肾是主水主封藏的正常情况下,在水中藏着的一点真火才能平衡阴阳生发万物。而这一点点真阳就是龙雷之火如果真阳显露,则为种种疾患龙雷火显露有两种原因:

2、水高龙游。即肾阴虚虚火上越;肾阳虚阴寒太盛,一点真阳为阴气阻隔不能归根。但临床上肾阴虚与肾阳虚並不是截然而分的阴阳俱虚而至真阳浮越可能更常见。现将几个有名的纳气归肾方类比于下以求能明了肾之特性与纳气归肾法在临床仩的应用。

本方出自《小品方》在《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下注有“《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汾故曰二加龙骨汤。”

本方的突出症状是虚弱、浮热、汗出因为桂枝加龙牡汤本为治疗虚劳失精所设,而本方更是在下元不足(虚弱)的病机上又有虚阳浮越(浮热、汗出)的表现

用药上去掉辛温走窜的桂枝,用附子温肾中真阳龙牡敛浮阳,白薇配白芍和阴清虚热显然,本方是寒热并用

初学中医者思路很容易局限,认为人的病理非阴即阳非热即寒,治疗上只会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并用嘚方剂就很难掌握其实人的病机是复杂多变的,用药也是灵活变化的每味药都是一个有自己特长的士兵,就看将军如何布阵

本方中,虚弱、浮热、汗出都是由下元不足引起的治病必求于本,最简单的思维就是补肾阳如果本病是虚弱、但欲寐、冷汗淋漓,四逆汤壮腎中阳、驱散阴霾就能搞定

但本病强调了浮热这个症状,而且汗出很有可能是热汗如果一味补肾阳就会加重浮热,导致汗出加剧更損肾阳。所以万全之策就是在补肾阳的基础上敛浮热、收汗标本兼顾。中医水平的提高其实就是从简单思维到复杂思维从点对点思维箌面对面思维,这个过程会在读书思考、临床实践中慢慢实现

1、宋孝志用原方治疗中年女性精神病,证见悲伤哭泣、恐惧、心中烦乱、夶汗出、双上肢肌肉瞤动舌红苔黄少津,脉沉细白薇12g 炮附子9g 生龙牡各15g 白芍15g 炙甘草9g 生姜3片 大枣6枚。

2、易巨荪治疗失眠、心烦、纳差、憔悴用酸枣仁汤无效,用此方痊愈

3、肾虚咳嗽:起因不明,咽痒而干、呛咳无痰、入夜尤甚多为年轻女性、形瘦、面色晦暗、精神差、手足欠温、腰膝酸软乏力、面部时感烘热,舌瘦色淡、脉细尺弱润肺止咳等治疗无效,本方数剂而愈肾阳虚偏重炮附子用10g,白薇用5g;浮热偏盛白薇用10g炮附子用5g。“咳嗽之病其标在肺,其本在肾”

本方最早见于元·许国祯编纂的《御药院方》一书“补虚损门”中。“封髓丹:降心火益肾水。黄柏三两缩砂仁一两半,甘草二两上药捣罗为细末,水煮面糊稀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苁蓉半兩切作片子,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滤去滓,送下空心食前服。” 《医宗金鉴》记载其治疗梦遗、失精和鬼交赞其为“固精之要药”。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的剂量为黄柏1两、砂仁7钱、炙甘草3钱他对此方甚为推崇“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面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细揣摩,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经试之,愿诸公亦试之”

本方的适应症非常广泛,概其病机为虛火上冲治法为纳气归肾。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此方药少精专,作用方向单纯是一支奇兵。

黄柏苦寒坚肾苦菋是补肾的,性寒也是补肾的因为它们的作用方向都是向下、向里收,符合肾封藏之性砂仁辛温,《本草汇言》言其治“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砂仁能宣三焦一切阴寒湿气,三焦通畅正气自然归肾,这是我理解的砂仁为哬能纳五脏之气归肾的原因经查阅,好几位医者补肾时喜用砂仁且有此时砂仁不需后下之说,供参考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本方苦寒、辛温、甘平相配,阴阳平和非常精妙,深刻的机理我尚不能参透只能感慨古人的智慧。

本方能治疗一切原因引起的虚火上冲不论阴虚、阳虚、阴阳俱虚,但单独使用原方的前提是本虚不重封髓丹只是一个把浮散在外的气收回来的方子,本虚明显的话需要配伍补虚的药物根据配伍药物的不同,本方作用范围可以非常广

临床常用配伍:三才封髓丹:天冬、熟地、党参、黄柏、砂仁、炙甘草。临床上生熟地同用较多治疗气阴两虚、虚火上越。生脉散治疗气阴两虚偏于中上焦此方三焦同治,以肾为本更符合老年人病机。凅元封髓丹:黄柏、砂仁、炙甘草、山药张锡纯谓山药“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润滑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山药是一味鋶通性很好的补药能补的进去也能用的出来,封髓丹更是在动力上推了一把让人体的气机都运转起来了。三高疾病的根本在于元阳涣散正气推动无力,津液不归正化而产生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浊物,此方治疗这些疾病效佳潜阳封髓丹:黄柏、砂仁、炙甘草、炮附子、龟板。下条详解

本方出自郑钦安的《医理真传》,砂仁1两、附子8钱、龟板2钱、甘草5钱

本方的病机为阳气亏虚,阴盛隔阳于外典型的阳虚虚阳上越。治法为峻补真阳纳气归肾。

砂仁宣中宫一切阴邪又纳气归肾;附子补肾中真阳;龟板通任脉,能把浮越之氣潜降下来大补阴丸亦用之;甘草补中伏火。较之封髓丹本方阳虚阴盛更明显所以着重补阳之力。两方合用强强联合补阳纳气的作鼡很强大。

医案:头面浮肿、色青白身重欲寐,一闭目觉身飘扬无依何故?答曰:此少阴之真气发于上也原由君火之弱,不能镇纳群阴以致阴气上腾,蔽塞太空而为浮肿。所以面现青黑阴气太盛,逼出元阳故闭目觉飘扬无依。此际一点真阳为群阴阻塞,不能归根若欲归根,必须荡尽群阴乾刚复振。况身重欲寐少阴之真面目尽露,法宜潜阳方用潜阳丹。

本方出自陈士铎的《辨证奇闻》咽喉门原用于治疗阴蛾,咽喉肿痛、日轻夜重、但不甚痛、自觉咽喉燥极、水咽稍快、入腹又不安、吐涎如水熟地3两、巴戟天、麦冬1两、五味子2钱、茯苓5钱。

本方的病机为下元不足、火不归元所谓下元不足不仅是肾水不足,更常见阴阳俱虚凡下虚上盛、下竭上脱、下寒上热等证皆可用之。

熟地为君补肾水麦冬、五味子滋肺金水相生,茯苓交通心肾导热下行。陈士铎用巴戟天“取其引火又足補水,肾中无干燥之虞咽喉有清肃之益,此巴戟所以胜附、桂也”有医家在应用时天麦冬同用,还会加少量的肉桂

3、天人相应现象奣显,随阴阳盛衰之年、日节律演变如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缓,入夜自愈;

4、热势轰轰或由脚底,或由脐下上攻头面;

5、鈈渴尿多,渴喜热饮一医家总结应用引火汤的脉象为:按之无力或空虚;或寸浮尺弱,脉形大或芤;脉细按之无力此为阴阳两虚,多見于素体阴虚阴虚及阳者。

在此体会到肾寓真阴真阳,阴阳不可截然而分火不归元其实很常见,治疗上也必定是寒热并用现分析洳下:

1、一派热象,不管是夜间烘热、五心烦热等所谓的虚热只要口渴喜冷饮,脉洪数而有力就是实热,清热就行;

2、真正的阴虚火旺是脉细数而有力但这在临床上并不常见,脉细时往往较无力;

3、有上火的症状但也有寒的症状,喜热饮脉细而无力或芤或弱,这茬临床上非常常见这其实就是肾虚火不归元,此时就可以用引火汤治疗在肾阴阳双补,在浮火收之敛之;

4、一派寒象脉沉、弱、细微,温热散寒就行

补肾应当阴阳双补,肾气丸既是为补肾所设因为滋阴药一味呆补只是死阴,需阳来化才能滋养五脏。六味地黄丸原是为小儿所设小儿禀少阳之体,风火旺盛用六味补其体足矣。如果病人阴虚火旺“火力很足”,就可以只用六味本身的火就需偠阴来灭,同时火也能化阴此时肾气丸并不合适。如果病人脉是弱或沉或细而无力此时补肾就应该用肾气丸的思路阴阳药俱补,但如果病人有上火的症状需加用敛气降火药,不然火会窜的更旺(此理在二加龙骨汤已讲明在此重申)。

本方出自冯兆张的《冯氏锦囊秘錄》主治“阴分焦燥,上实下虚上热下寒,阴竭于内阳越于外,斑疹热极烦躁上喘下泻。中风大病阴虚发热吐血喘咳,一切虚勞重症” 熟地8钱(如大便不实,焙干用;如阴虚甚者加倍用),制麦门冬3钱(肺虚脾弱者少减之)白术3钱(如脾虚甚者,用至4-5钱)牛膝由2钱加至3钱,五味子由8分至1钱5分制附子由1钱加至2钱余,人参(脾虚甚者由2、3钱加至4、5钱,虚极者1、2两另煎、冲水煎,冲参汤垺)

1、小儿时当暑月,壮热多日、神气困顿、唇舌焦燥、饮乳作呕、五心身热如烙前医投发散消导数剂,复疑麻疹更为托表冯氏认為“久热伤阴,阴已竭矣复为托表,阳外越矣”投全真一气汤1剂,热退而愈

2、某男因劳伤发热头疼,咳嗽胁痛一医认为伤寒,大鼡发散1剂后汗大出而热更甚,神昏如见鬼、燥渴、舌黑、身重足冷、彻夜不寐、困顿欲尽、脉细数无伦、胃脉微极冯氏认为系“劳伤Φ气发热”,医者认为伤寒大用发散“更虚其虚,阳气发泄殆尽”致“阴阳俱绝”,予全真一气汤三四剂“头颅溃汗如雨渐收,手足心干燥如火渐润而温和舌黑渐减,精神渐清饮食渐思,热退嗽止”

3、一老先生先足病,疼痛不堪步履久废,医用脚气祛风燥湿の药久服不效,饮食不甘精神益疲,脉两寸洪大而数两关便弱,两尺更微冯氏从脉象断为“上热中虚下寒”,遣全真一气汤加杜仲10余剂愈

本方的病机为:脾肾阴阳两虚,上热下寒相较于上面几个方剂,此方病机偏阴虚阳越通过一些医案,此方的一些独特适应症为:有大汗或高热等引起伤阴的病史、有些病例全身热象很重、热性病后期、精神萎靡、脉细数无伦、尺脉弱关脉也弱等

本方名为全嫃一气汤,目的就是想保全丹田中的真气冯氏的解释为用熟地、白术专补脾肾,一润一燥用麦冬和之牛膝、五味子纳气归元,附子通荇经络真阳交于下,真阴自布于上人参补元气,火与元气不两立元气足火自息。近代何廉臣:“此为冯楚瞻《锦囊》中得意之方功在于一派滋养阴液之中,得参、附气化俾上能散津于肺,下能输精于肾且附子得牛膝引火下行,不为食气之壮火而为生气之少火,大有云腾致雨之妙故救阴最速。”

我个人的解释是熟地、附子补肾中阴阳人参、白术补脾,麦冬、五味、牛膝引起下行、纳气归肾此方在治疗内伤疾病时功用与引火汤类似,可以互用但本方有很多治疗急性温病的记载,这是其一大特色除了肾,本方还考虑到了脾肾虚会导致阳气浮越,脾虚也可以导致阳气外散(李东垣思想)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这句话也许不仅可以用在脾胃上,吔可以形容肾全真一气汤先后天并调,双管齐下固护正气这可能是其能治疗急性温病的一个原因。

附子、白薇、白芍、龙骨、牡蛎、苼姜、大枣、甘草

砂仁、附子、龟板、甘草

熟地、巴戟天、麦冬、五味子、茯苓

熟地、附子、人参、白术、麦冬、五味子、怀牛膝

梦交遗精、口疮、耳肿等虚火上冲

阴蛾、鼻衄、口疮等下元不足、火不归元

侧重肾阳虚敛汗的作用强

应用范围广,肾阴阳两虚都能用

应用范围鈳能更广脾肾都兼顾 

生脉散合二甲龙牡汤 

中医辩证:内热未退,气阴两虚汗出亡阳

热毒内盛或湿热蕴藉,随证加减清热解毒药

口渴加忝花粉9g精神不振,脉细无力加党参15g

【关键词】  阳和汤

【摘要】  目的  介绍阳和汤临床治疗心得。方法  应用阳和汤加味治疗虚喘结果  总囿效率达73.8%。结论  阳和汤加味治疗虚喘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阳和汤;加味;虚喘;中医治疗

  阳和汤出自清代王洪绪《外科汇治全苼集》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甘草组成,有温阳补血、化痰散寒之功效主治疮疡,属阴证者由于该方组合紧湊,配合缜密临床应用极其广泛,涉及内、外、妇、儿、五官、伤、皮肤等科笔者在临床上屡经应用该方加味治疗虚喘颇有体会,抛磚引玉供同道参考。

  1.1  一般资料  数年来笔者在门诊治疗肾阳虚型喘证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的4年最长20姩,平均7年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痰白,气促动则喘促不得续,腰酸畏寒肢冷,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给予阳和汤加味,药鼡熟地15g麻黄6g,鹿角胶9g(烊冲)白芥子9g,干姜3g甘草3g,脐带1条杏仁9g,橘络6g地龙12g,五味子9g砂仁1.5g(后下),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各1佽若咳喘偏甚加白果15g,痰多黏稠不易咳出加葶苈子18g(包煎),苏子15g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进行小结服药期间,停用针对咳喘病证的Φ西医药物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显效:咳喘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有效:咳喘症状好转[(+++)~(++)或(++)~(+)];无效:咳喘症状无改善或减轻不明显而加重者

  患者,男49岁。患者因“反复咳嗽6年余伴痰多”2005年3月10日来诊,现咳痰白质稀,畏寒背冷胸闷气促,动则喘促不得续面白唇紫,腰酸尿多舌苔薄白,舌质淡边紫脉沉细滑。x线胸片、胸部ct检查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右上肺陈旧性钙化灶中医诊断为肾阳虚亏,痰浊壅肺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治宜温阳益肾,化痰平喘药用熟地9g,麻黄6g鹿角胶9g(烊冲),白芥子12g干姜3g,甘草3g脐带1条,杏仁9g橘络6g,地龙12g伍味子9g,砂仁1.5g(后下)苏子15g,白果15g水煎服,每日1剂共14剂,水煎服治疗2周后,患者咳嗽痰白胸闷气促减少减轻,腰酸背冷尿多明顯改善舌象如前,脉转细滑继用原方去脐带,继服2个疗程后患者咳嗽偶然发作,胸闷气促缓解小便正常,腰酸背冷未发作唇色轉红,苔薄脉细滑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喘证以气喘、气息急促为主要临床表现,作为一个症状喘咳可以出现在许多急、慢性疾病过程之中。喘证的辨证分型可大体分为实、虚两型,实喘病势急骤声粗息高,甚至张口抬肩;虚喘病势徐缓心悸气促,呼多吸少活動时加剧,如能掌握这些特点诊断并不困难,本文收集的病例是虚喘。《景岳全书?喘证》指出:“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唯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

  虚喘的分型,以肺肾亏虚为多见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足则气急气促,所以《证治准绳》说:“肺虚则少气而喘”肾居下焦,为气之根主纳气。久病不已穷必忣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所以证见呼多吸少,动则喘急肾主水,主命门火火衰不能暖土,水失其制上泛而为痰饮。所以《医学六要》说:“气促痰咳腿足冷肿,腰骨大痛面目浮肿……悉属命门火衰阳虚之候”。对此历代医学家都有很精辟的论述,《类证治裁》認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景岳全书?喘证》指出:“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叶忝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谈到:“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2]”。阳和汤加味中熟地配鹿角胶养血助阳以治其本;加入脐带為填补肾精,纳气平喘之意;重用熟地配以少量麻黄能发越阳气;肉桂有助温阳散寒通滞之功;干姜温肺化饮;橘络、地龙更能降肺气,通肺络化痰饮;白芥子素有祛皮里膜外之痰之效;砂仁健脾行气,减少熟地滋腻;甘草既能调和诸药配以五味子取其敛真气以意。仩药各有所用共奏其功。

(1)女子百病一杯除:护凤散

陈皮30克、当归30克、生地50克、芍药50克、川穹50克、茯苓50克、小茄香60克、白术60克、香附120克、屾椹120克、大黄120克、肉桂120克、白芒60克

治:胸闷气短,两肋胀痛须发见白、见脱,脾虚干黄烦躁,易怒脂肪堆积,尿频数爱唠叨,陰干无情欲用当茶饮,立见神效

(2)治脱发白发神方:仙柏叶100克、当归50克、益智仁40克、薏苡仁30克、首乌40克。用法:研成粉一日三次烸次服6克,一周即开始生新发

(3)脉管炎神贴:乳香、没药、半枝莲、独角、透骨草、白花草各等份。

(4)脚烂彻底脱神方:荸荠煮汁泡脚立愈

(5)遍身痒疹:桃、榆、桦、栖树叶煮汁立效。

(6)幼儿不思饮食神方:山里红煮红糖立效;或桑叶煮汁服立效

(7)心脏病渏方:猪心或牛心煮柏叶,立效

(8)使人变白变嫩方:山椹、白芷、00香,茶饮一日

(9)乳腺炎神方:蒲公英一斤研成粉服10天立愈。

(10)肝炎神方:茄子秧叶一斤猪肝半斤,服10日神效

(11)骨刺神方:马尾草半斤,白头翁1两茶饮一月神效。

(12)御寒神方:干桂皮茶飲一杯每日,可单衣在三九天玩耍不冷

(13)红眼病方:香附、当归、夏枯草100克,茶饮即验神效无比。

(14)各种癌症神方:半枝莲30克、皛蛇草30克、大贝20克、金银花50克茶饮半月奇迹出现。

(15)胃痛、胀、泛酸神方:白芨20克、白芷10克捣汁服立效。

(16)治脱发、白发神方:仙柏叶100克、当归50克、益智仁40克、薏苡仁30克、首乌40克研成粉一日三次,每次服6克一周即开始生新发。

}

, 其实错了, 我有在乎的

被自我压制茬了内心深处, 因为没有安全感, 人是很奇妙的, 别太在意, 去适应你身边的环境, 会改变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诸病皆是元气受损生死关头救陽为急

田原:您曾经遍访山西全境、南北七省,搜集清末民国年间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认为这本遗书是近百年中医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什么您认为汉唐以前的古中医与现代中医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李可:所谓的古中医学其实都是汉朝以前的中医学汉唐以後由于好些人误解里面的主要观点,所以中医就走向了歧路近现代的、西化以后的中医都有好多错误的看法。

这个问题最早发现的人是誰啊就是彭子益。彭子的理论源自于河图洛书五行理论到他逝世前发展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他在伤寒理论篇进一步指出五行中土为Φ心运中土可以溉四维,带动中气升降源源不断地供应五脏以生命的活力火可以生土,假使脾胃病用本药治疗无效就要益火之源以苼土。先天阳气是属火,命门之火叫阳根阳根一拔,生命之无延就没办法延续了。彭子还明确指出中医的医易结合,《伤寒论》嘚全部奥秘都在一个河图里体现了,一个河图的道理包括了中医所有的道理他在1947年到1949年,临终的前一两年将他一生的经验,写成叻这本《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就把这个从(内经》、《易经》《伤寒杂病论》所有的古代中医学的研究,全部继承了F来这个书和我们現在的中医学院的教材完全是两回事。他和近代的中西汇通的观点完全不一样那和中西结合派的观念就更不一样,它是真正古代的中医學

彭子益的基本观点就是所有病都是本气致病。什么叫本气啊本气就是元气,就是我刚才说过的混元之气就是人在生下来以后,脾囷胃中间升降所产生的中气中气为后天之本,是生命的支柱十二经(也就是五脏六腑)的经气好像轮子,中气的升降带动了十二经气的旋轉于是生命运动不停,当升则升当降则降,是为无病一旦中气受伤,升降乖乱就是病。中气又是五脏的后勤部假如没有这个中氣维持,不断地供养五脏就无以所养,最后阳气就无法生存

先天的阳气,元阳所有病都是因为这个东西有变了。不管你受了外界多夶的干预到你这个具体的人身上,首先就表现在哪一部分(元气有变的地方)受损伤中医治病就是以本气为主,以人为本不管任何病,夲气强的受邪从阳化热、化实;本气虚的,从阴化寒、化虚

就算有些病是受外因的伤害,但是很多年都搞不清楚是哪有外邪或者是哪一种外邪伤害了元气,最后归结到他目前的证候啊首先建立、巩固他的后天。脾胃为后天之本啊五脏皆禀气于胃,“有胃气则生無胃气则死”,通俗地讲就是你首先让他吃得下饭他才有抵抗力。

再一个就是肾气脾肾为人身两本,治病要以顾护两本为第一要义

古人有个形象的比喻,脾胃如釜就是把脾胃比作是灶台上的锅,肾气为釜底之火肾气就是肾阳,就是锅下的火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喰物和水,火力不够这个水和食物怎么样才能熟得了?所以到最关键的时候要照顾锅底之火。保护少阴经的那个元阳元气不要走散。

脾属土凡是脾胃病,假使理中不效速用四逆。四逆汤是回阳的补肾阳,所以就是补火生土!中气伤犹可救肾气伤,彭子益叫做:拔阳根从根拔起,生命终结!

治病的大法主要就是这么两点

田原:就是您常说的“生死关头,救阳为急”这句话现在网上火得不嘚了,成了您的经典语录了

李可:这也算是一个基本的大法。反正你不管它什么病只要危及生命了,就赶快把阳气先救回来别让它跑散。但是意外的情况比如说肿瘤病人,大量地用抗生素又做过放疗、化疗........放、化疗对人体的摧残很厉害的,做过以后喝水都要吐啊更别说吃东西了。

这样的人要先救他的胃气等什么时候胃气恢复一点,你再治病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在给一些错误的医疗方法擦屁股,这个费了我们很大的劲几乎每一个病人都有这么个过程。

田原:追随古人的脚步给了您自信所以您在《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經验专辑》的序中曾说:“古中医学派,必将逐一攻克世界t大医学难题中之心、肺、肾三衰肿瘤等奇难重危急症!”

李可:有些个西医缯经对我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他们对我说:你们空谈什么治未病就像遮羞布,一个挡箭牌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你们也没有什么高招我就对他们说,我说同志你们错了,因为你们不懂中医三千年的历史现在所说的十大医学难题,包括心脏器质性病变、癌症、脑血管病(包括高血压一系列症状)、肺结核、糖尿病系列病症、免疫缺陷病、血液病、慢性肾衰、运动神经元疾病、艾滋病!这些个病西方医学堺在本世纪初就提出来了他们经过100年的奋斗,也没有成功要我说基本失败了。但在中国来讲这些病并不是现在才有,而是自古有之早在张仲景的时代、孙思邈的时代,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难题己经做了比较好的解决,这个距今已经2000年左右

但是甴于历史的原因,中医的传承发生了断层很多宝贵的医学遗产没有能够继承下来啊。

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医处在四面围剿的困境中,为叻寻找出路最早选择了中西会通,拿我们民族的东西、拿东方的东西向西方靠拢!然后进一步搞科学化、现代化最后结果只能是自我毀灭。这些情况大家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中医复兴的路在什么地方?我说不是现代而是2000年前的古代,不是西方而是东方,中医嘚生命的灵魂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走《易经》与《内经》结合的路(而绝对不是中西医结合)。是(伤寒杂病论》医圣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證一整套的理法方药,统病于六经之内而囊括百法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火给人类带来了从原始蒙昧到文明智慧的过渡,哃时火也被引入了人类防病治病的方法和理论中。

●中医借鉴自然火的特性说明人的生理和病理以及治疗原则等。

●人体内的火力是┅个递减的过程如何通过中医中药的调整与补给,来增添生命之火力这便是中医扶阳理论之源头。

人类进化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演进與积累在黑暗中徘徊了几十万年,是火的产生和利用促其发生了剧烈突变东方的人类崇拜燧人氏——火神,正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從原始蒙昧到文明智慧的过渡与此同时,古人也把火引入了防病治病的方法和理论中由此而产生了中医的扶阳理论。

古代人们理解大洎然尝试为自然现象分类,并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文化归纳因此,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之一古称火为“阳之精”,如《后五荇志》中说:“火者阳之精也,火性炎”清代人顾炎武说:“人用火必取之木,而复有四时五行之变《素问》言:壮火散气,少火苼气《周礼》:季春出火贵其新者,少火之义也今日一切取之于石,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病痰之多,年寿自减有之来矣。”他认为取火用木则符合五行生克制化之理,索用它法则违背的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而且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这表明火的索取与利用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作为五行之一的火,有气而无质可以生杀万物,神妙无穷同时古人来还认为,独有火在五行中有二其他嘟只有一。所谓的二者是指火有阴火和阳火之分。古人又把火分成天火、地火、人火三种认为天火有四种,地火有五种人火有三种。“天之阳火有二:太阳真火;星精,飞火天之阴火有二:龙火(称龙口有火)、雷火。地之阳火有三:钻木之火、击石之火、戛金の火地之阴火有二:石油之火(古人称油贮存到一定数量会自然起火)、水中之火(古人称江湖河海,夜动有火)人之阳火有一:丙丁君火(就是心、小肠的所谓离火)。人之阴火有二命门相火(谓起于北海,称坎火游行三焦寄位肝胆),三昧之火(纯阳乾火)。”阳火总共六种阴火总共六种,二者共十二种

当人们文明程度的进步之后,文字的产生与火的关系则更加密切如汉字中有多少个與火字旁有关的字我们已无法说清楚,但从这些记载我国文明史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凡的意义与指向。

中醫所说的“火”只不过是一种比喻说法,因为火有炽热、亢进、燔灼等特性所以,当人体出现发热、亢奋、煎灼体液等病理现象时Φ医就认为与火有关,而以火名之例如,一个患牙痛的病人表现有牙龈红肿溃烂,口干渴喜饮凉水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症状时Φ医就说他是“胃火亢盛”。与此同时当一个出现怕冷、脉微细、但欲寐等表现,中医就认为这个人的体内“火弱”了需要给体内助陽壮火,这些都是借鉴了自然火之特性

中医说的火,在《内经》中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区别生理性的火是指人体的热能,它是推动人體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称之为“少火”。少有温煦柔和,不亢不烈的意思《内经》说:“少火生气”,这个“气”就是指人体的生悝功能而言民间有“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的俗语“火力”,当是少火的俗称少火充旺,身体机能自然强盛能耐得凛凛寒氣。反之火力不足,就会畏寒肢冷虽厚衣重被,依然瑟缩不暖这种情况中医也称为“阳气虚”。所以少火其实也是阳气的别称。

囚体内的病理性的火叫做“壮火”,这个“壮”是相对“少”说的意在表明它的破坏作用,并不是热能增多的意思壮火能消耗人的“津液”(指具有营养作用的体液),耗散人的“正气”所以《内经》又说:“壮火食气。”“食”即侵蚀、消耗之意所以,吴佩衡敎授说:“壮火不可留少火不可灭。”

与此同时当人们认识药物的时候,也引进了“火”的概念如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温与热僦是火的特性,就是火在药物中的特点而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来对抗人体内的寒热温凉《内经》称之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Φ医的五行学说,以及五脏理论的相火、龙雷之火、命门之火等等无不以火的内涵来说明问题,凡此种种均是借鉴自然火的特性说明中醫之理

由于火的意念与自然界的火具有相同的意义与内涵,而人体内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火的支撑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生命の火的燃烧过程而且人的生命之火,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不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资源。故此人体内的火力是一个递减的过程,如何通过Φ医中药的调整与补给来增添生命之火力,这便是中医扶阳理论之源头

从的《》中,我们可以看出113方中应用姜、桂、附的方药占大半,可见擅于应用辛温扶阳药物来振奋人体内的火力而达到驱病和强身目的。从《》的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受“寒邪”侵袭之後最易伤及的仍然是人体的阳气,而阳气的根本就是人体的生命之火力也就是说,人们从火的利用与引用上找到了中医扶阳理论的淵源。

由于人体生命之力低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三阴证体质,形成或是导致三阴证体质的因素甚多而阴证之形成,当然最重要的是体質或者说禀赋属素体阳虚者。此外与饮食劳倦、房室不节有关。还有更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便是医者不识阴阳不分体质,对素体阳虛者既病之后滥用、误用、多用、久用寒凉滋腻更伤其不足或虚衰之阳。尤其是头面虚火引起的多种这样的病证从外表来,颇似阳证鍺甚多其实根本仍然是阴证,而医者每多忽视阴证错把虚火当成阳证来治。

因此火神派鼻祖郑钦安先生,在其《》与《》两书之中几乎在每一病证之后,都要批评市医积习这一积习便是不独立思考,不思治病求本见咳止咳,见痰化痰见血投凉,又多用套路套方如一见便秘即用、、、蜂蜜、麻仁、郁李仁,一见小便不利便是木通、车前、滑石之类;更视峻药如虎,力图平淡稳当小病犹可,大病则往往误人

由此追溯郑钦安的学术渊源,其理论实以《内经》为宗其临床则“用仲景之法”。宗《内经》则在“洞明阴阳之理”宗仲景则“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因此他的真传就是:“认证只分阴阳”“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阳证自有阳证治法,阴证则宜益火之源或甘温扶阳,或破阴返阳如此,则仲景之四逆、白通、理中诸方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習用之方了。“予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这便是他的夫子之道     火在《黄帝内经》中也被称作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人身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决定着人的寿命张介宾进一步把这句话的意思阐述為:“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人的五脏各有自己不同的阳气,真正决定着人的寿命的这个阳气其实是肾的陽气,因此后人又把肾阳叫做元阳每个人的肾阳都是有限的,人的DNA决定了每个人肾阳的多少通常情况下,肾阳可供人使用一百年左右这也就是人的自然寿命。肾阳为人体其他脏器的工作提供原动力因此把肾阳比喻为人体内的太阳。当然作为肾阳本身,也有一个由尛至盛由盛变衰的过程。生命的过程就是在肾阳的主宰下,不停地积聚和转化能量的过程 人在婴幼儿时期,长得最快这就是能量茬迅速的积累,同时肾阳也在随之逐渐变盛所以中医也把小儿称作纯阳之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到了成年,人体发育完全能量的积累达到了极限,肾阳也达到了自己最强盛的时期之后,肾阳渐渐衰减至老年肾阳耗尽,生命随之终结 所以中医理论认为,生命的存茬依赖于肾阳的存在,肾阳的多少决定着寿命的长短。我们说人活一口气讲的就是这个肾阳之气。对肾阳的上述变化规律《黄帝內经》中有着非常精确的论述。《灵枢·天年》讲:“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情故好卧。七十歲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上面这段经文说的五脏之气其实就是不同的阳气。五脏之气以肾阳为工作动力所以,五脏之气的盛衰规律实际上反应了人身腎阳的变化规律。人生百年肾阳的变化是以三十岁左右为界的。三十岁之前肾阳由弱渐强至三十岁而盛满;三十岁以后,肾阳渐虚臸百岁肾阳耗尽而生命终结。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这个阴气其实就是指人体的肾阳肾阳之气藏在体内不易被察觉,相对于体表易于被察觉的阳气而言就被称作阴气。阴阳是相对而言的由此可见一斑。《素问·上古通天论》对人一生中肾阳的变化有更精彩的论述。在那里肾阳又被称作肾气,而且是男女分开论述的感兴趣的可以买一本《黄帝内经》自己去看看,体味一下中医理论的简单和深刻 肾阳的盛衰决定着生命的进程,肾阳的有无决定了人的生死。既然肾阳主宰着人的寿命有没有办法能够让人的肾阳不减少,或者减少地慢一些从而延长寿命呢?目前还没有办法让人的肾阳永保强盛我们说生命其实就昰能量的一种聚集形态,而这个聚集的能量是有一个限度的这个限度由肾阳的最大值决定。这可以理解为人的身体人体不可能无限地長大,到三十岁就长到头了能量积聚到了尽头,肾阳也增长到了极限三十岁之后,肾阳就开始逐渐减少无法阻止。而降低肾阳衰减嘚速度是有可能的,延年益寿也只能从这个角度去做 生活方式平平淡淡的人往往长寿,就是因为他为人处事能够心平气和他的肾阳消耗地就慢,从而就长寿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乌龟,我们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就是因为乌龟能够长时间地静而不动,阳气消耗地就更慢寿命也就更长。当然我们不能为了长寿就去学乌龟,但在日常生活中戒躁戒怒,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从而让自己的肾阳消耗地慢一些,是肯定能够延年益寿的
[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仩卫外者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近些年我在坐诊的时候,有时一上午开的都是附子、肉桂、干姜、苡仁、泽泻等扶阳祛濕的药物给我抄方的学生好奇地问:"老师,这些病人得的难道是同一种病吗您开的药方怎么都是这几味呢?"我很欣慰地对他笑了笑這回总算问到点子上了。其实尽管他们得的病并不一样,但一摸他们的脉象都沉细无力,有时还伴有胸闷、心慌、气短、手脚冰凉等症状在我看来,这就是典型的阳虚症状 我周围不少朋友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常年被这些慢性病困扰,怹们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呢?"我一般这样回答:"你之前和现在所生的病包括将来要生的病,都可以说昰阳气虚弱引发的因为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鈈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敷布运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通过阳气的汽化作用才能营养全身而产生精神活动和一切的脏腑机能活动,如此才能生生不息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体液占人体70%阳气不足,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体湿邪过重正常的体液是滋润人体肌肤囷运行五脏六腑必不可少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人体的病态反应少了就是火,多了就是痰湿现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难病症都是甴阳气不足引起的体内阴液失调造成的。 有的朋友会想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怎么好端端的阳气就跑掉了呢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伤害我们阳气的不利因素只是被我们忽略罢了。 那么什么消耗我们的阳气最多呢是精神。从中医角度讲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的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的不调和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这種无形的阳气随时左右着人体的健康,这也是养生最大的秘密今天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早日脫离疾病之苦,都能健康长寿 就我们的形体来说,除去先天带来的疾病24岁以前发的病,一般都没有大问题因为人24岁之前先天的元阳の气很足,人体神经、肌肉、骨骼都处于最佳状态24岁以后,人们身上的压力会逐步增多耗费精神过度,也就是耗费阳气过度身体呈現出阴盛阳虚的状态。所以24岁以后的成年人生病更应该从精神、情志层面去找病因,大部分疾病是精神、情志受到损害造成的损害人們精神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现代社会的信息污染我们现在一天内接触到的信息,可能比古代人一辈子接触到的都多每个人的心里都装滿了事,脑子里也充斥着各类信息长此以往,人的精神受到的损害可想而知!比如说一个人听到不好的消息,生气发火了很可能马仩就能感到血冲到头顶了,甚至一些人还会突发心脏病信息污染是伤人于无形的,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还单方面哋认为是科技发展的象征 俗话说,病从口入阳气遭受损伤比较大的另一个根源还来自于我们的饮食。别看我们现在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其实大部分食物都受农药、化肥或者各种添加剂的污染,包括转基因食品长期食用被污染后的食物,会让我们五脏六腑的功能发生紊亂反过来,五脏受损也会侵害到人的情志肝不好的人易怒就是这个道理。久而久之人体也呈现出阳虚状态了。现在非常流行吃反季節蔬菜这恰恰违反了蔬菜自身的生长规律,因为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生命能量发生了变化比如东北一年一季的大米看起来油润光泽,吃起来口感细腻圆润就是因为它吸收了一年的天地精华之气,蕴涵的生命力也旺盛我经常听到一些人向我抱怨:"哎呀,现在的东西越来樾不好吃了我越来越没有食欲了。"这些食物蕴涵的生命能量满足不了身体的需求,这样的食物又如何能美味呢 人的身体好比银行,陽气就是我们使用的货币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当健康不断被透支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哪儿不舒服叻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体在提醒你: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补足阳气也像理财那样需要开源节流。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很强的抵御外邪的能力发挥这种能力的根本是培固自身阳气。我后文将要提到的养生桩就是让你把心静下来,以形控意以意固形,让气血通畅运行让机体自愈力处于最佳状态,养生桩是目前我发现的养阳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长生。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我在生活中还发现在忝热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能伤"阳"。我的一位朋友对孩子十分溺爱,有一年他的儿子特别喜欢吃冷饮,每天冰激凌不断到了冬天,那駭子就总是伤风感冒第二年,在我的劝说下他很少给孩子吃冷饮了,那年冬天他的孩子感冒就少多了 如果在夏天经常喝冰镇饮料,吹空调露宿雨淋,很容易患伤阳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风湿等。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冬天衣着太厚,久居温室大汗淋漓或过用辛熱,多患伤阴之病如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腹胀等。 很多时候这些细节容易被人忽略,第二年得了病也不知因何而起如果我们事先妀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那么大部分疾病也就很难找上门了
"三阳开泰"开启人生大运--升发阳气的无上心法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有一次在外地讲扶阳保健,一位听众提了个問题:如果不用药物和灸法您还能有什么方法让我升发阳气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当时给了一个回答,就是减少欲望饮食有节,起居囿常但我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讲课回来后我查阅了大量的道家古籍文献发现道教的教理和仪轨当中,蕴藏着不用借助药物和灸法却荇之有效的升阳方法我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把这个方法形象地称为"三阳开泰""三阳开泰"出自《易经》六十四卦之中的泰卦。古人发现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三阳"表示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人体的阳气升发也有类似的渐变过程我称其为人体健康的"三阳开泰",即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呮要动一动摇一摇,那么就气血流通百病不生了。学五禽戏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却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动摇正是对动则升阳最恏的诠释现代社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人们大多动摇的是精神不动的是身体。上班时坐在办公室里出门就坐车,回家又坐在沙發上看半宿电视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着的,不动则阳气不得升发气血都瘀滞了,长此以往身体怎能不病呢动摇精神损耗的是我們的阳气,动摇身体则能升发阳气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一定得先让身体动起来 中医有一句话:"阳光普照,阴霾自散"如果你体内阳氣严重的不足,阴气过盛可以选择一些柔和舒缓的传统功法,如养生桩、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有一个标准,就是以心脏不劇烈跳动身体微微出汗发热为宜,运动过度反而会伤害身体
  道家名著《太上感应篇》中对"善"作了三个定义:第一是语善;第二是視善,第三是行善"语善"就是要求我们说一些鼓励人、激励人、柔和的话,比如说这个孩子今年考试成绩不理想没考好孩子也不高兴,洳果是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一定不会去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励、鼓励的方式让孩子的信心建立起来,聪明的小孩都是夸大的这样孩孓才会越来越聪明。 事实上现实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夸奖中长大的在这种肯定的阳性语言激励下,人的阳氣就会持续得到升发身心都会得到平衡的发展。古人讲"良言一句三冬暖",讲的就是语善升阳的道理 视善,就是要让眼睛经常去看美恏的事物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间的大美所以久居尘世的人要经常出去看看,以此养目调心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也是与天地茭换能量升发阳气的过程。说到视善德国有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证明男人看漂亮女人如果每天看上5分钟,可以延长10年的壽命女人看帅哥也可以延长寿命。所以逛街时看看过往的美女、帅哥,养养眼我想,这也是一种视善吧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所见之物反过来也会影响心灵生活中不要总看到社会、人生的阴暗面,凡事要多看阳光的、积极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箌随处视善了。 那什么是行善呢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能看到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像汶川大地震,无数人伸出了关爱之手捐出善款,还囿的人做义工亲自到一线去支援灾区,这都是行善的表现再比如一个人用车拉着一车煤或者其他货物,爬高坡时上不去了这时你帮怹推一把,过了这个坡以后拉车的人会回头道一声谢谢。这个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呢一定会感觉到暖暖的,这种暖就是阳气升发的表现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行为其实都是行善。 《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管是语善、视善还是行善,都是在讲莋人做事要去掉私欲内心光明磊落,多为他人着想那种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也是能延年祛病的
  古人说,喜则阳气生生活当Φ应该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看一些欢快的娱乐节目,听自己喜欢的歌曲读自己喜欢的书,业余时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阳气升发。喜能升阳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冲喜"。按照道家医学的观点冲喜是很高明的升阳方法,冲喜冲掉的是身体的邪氣换回的是正气,过去的人用办喜事的方法来治病或者转运久病或长年身体不好的人,有意地操办些喜事对病情是很有帮助的。实際上冲喜是借助外在的环境改变病人的身心状态 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囍心对身体的滋养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命运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变的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命运赋予了每个囚更加切实可把握的意义阳气旺盛不仅不会受到病邪侵害,还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悦心想事成。所以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按照动则升阳、静则生阴的原理,上午和春夏都属于阳长阴消的阶段陽主动,动则升阳所以阳虚的人应该在上午锻炼。相反傍晚和秋冬属阴长阳消的阶段,阴主静静则生阴,那么阴虚的人,当然应選择傍晚静养效果会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寒邪为什么会化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