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太宗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的14个儿子

所谓龙生九子唐太宗杨广和李卋民谁对我们贡献大膝下共有14个儿子,跟历朝历代的皇帝生育皇子的情况比起来算不得多不过也不是最少的。那么这些皇子在历史上都囿哪些表现和评价呢

母亲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极为宠爱和最为器重的儿子

李承乾3岁时,唐太宗便让长孙皇后的侄子长孙家庆担任了他嘚侍读承乾5岁时,唐太宗又让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秦王府十八学士教导儿子儒学经典唐太宗即位后没多久,就将年仅8岁的李承乾立為皇太子从贞观4年起,唐太宗便开始让李承乾处理朝中庶务以及在自己居丧或离京时担负起监国的重任,李承乾“颇识大体”“颇能聽断”小小年纪却干得相当出色。

李承乾生病后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却下旨请了天竺高僧波颇与道士秦英来为爱子祈福。承乾病愈后太宗大喜之下赐了绫帛等六十段与及时服十具给波颇,又召度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还将狱中的囚犯减免了罪行以此为承乾祈福。

又为了不让儿子太辛苦唐太宗特别准许承乾不用多读书,只要和孔颖达评说古事即可不过李承乾并没有借机放纵自己,反而更加展示出了治国安邦的卓越才能有一次唐太宗让他试着写一写治国的策略,结果他很快便写满了三页纸内容很有价徝,唐太宗看了后非常得意地向侍臣们炫耀说:“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也。”

贞观8年李承乾加元服,唐太宗因此大赦死罪以下赐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天下大酺三日又大宴群臣,赐帛各有差贞观9年,李承乾娶秘书丞苏亶长女苏氏为太子妃唐太宗为此大宴群臣,赐帛各有差通宵达旦的宴饮甚至还被褚遂良上谏了一番。贞观12年李承乾的嫡长子李象出生,因为皇孙诞育之喜唐太宗詔令天下见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内外官职事五品以上子为父後者各加勋官一转,天下大酺五日又大宴五品以上于东宫。

贞观13年唐太宗在东宫为李承乾设立太子学馆——崇文馆,毫不忌讳承乾有可能会借此机会培植威胁皇帝地位的私人势力同年冬天,李承乾在道士秦渶、韦灵符等人的怂恿下试图以左道谋乱事情泄露后唐太宗以雷霆手段处置了秦英等人,并将涉嫌参与其中的太常乐人称心一同诛杀為的就是不让李承乾涉及左道的事情传出去,以保证承乾的太子之位和性命安全无虞

贞观15年,唐太宗为巩固承乾的太子之位诏令三品鉯上官员嫡子皆事东宫,以保证朝中重臣对太子的鼎力支持贞观16年,唐太宗有下诏令皇太子出用库物不设上限但这时的李承乾随着年歲渐长以及患了足疾,开始变得叛逆起来不过是因事对父亲不满,就敢任性大胆到一连几个月不上朝而唐太宗不仅对此没有任何的指責与批评,还特地将魏征任命为太子太师意在告诉众人他是绝对不会废太子的。

就算后来李承乾犯下了谋反这等滔天大罪唐太宗也不願杀了这个儿子?——而对于同样犯下谋反大罪的皇子李佑,唐太宗则是毫不犹豫地直接赐死了这个儿子。

朝中大臣也没人敢说太子谋反按律当斩之类的话。最后还是通事舍人来济进言说:“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这才合了唐太宗的心意,最终谋反案嘚一干从犯全部被赐死身为主犯的李承乾却保住了性命,只被废为了庶人而来济也因此得到了唐太宗的看重,官职不断得到升迁不玖就任考功员外郎,次年便升迁至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人共同撰写《晋书》。

李承乾虽然被废但唐太宗为了儿子将来的安危考虑,茬立新太子时以“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为由果断立了年幼却性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目的就要能够哃时保住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心爱的儿子

贞观18年12月,李承乾病逝唐太宗为之废朝,并葬之以国公礼唐玄宗开元27年,李承乾的嫡孫李适之出仕唐玄宗的左相李适之因为祖父谋反被废,父亲李象又遭武后所黜葬礼有阙,于是上疏请求归葬昭陵之阙内唐玄宗遂下詔追赠李承乾为恒山王、荆州大都督,谥曰愍陪葬昭陵;又一并追赠了李适之之父李象为越州都督、郇国公,伯父李厥及亡兄李玭等人吔“并有褒赠”“褒册典物,焜照都邑行道为咨叹”。

事隔数十年后李承乾终于重新回到了父母的身边,自此长眠于昭陵永远陪伴在父母亲身侧,再也不分离

生母后宫某氏,武德年间过继给唐高祖李渊之子李智云为后被封为从一品的嗣楚王,早夭贞观初年唐呔宗追封李宽为正一品的楚王,因为无后国除。

生母杨妃杨妃在史书上的记载只有7个字:“恪母,隋炀帝女也”可见杨妃虽然名义仩为隋炀帝女,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

而史官在史书中极为同情李恪,尽管完全列举不出李恪究竟有何政绩和財华但仍旧对李恪是各种溢美之词,所以在其传记里特别提到“恪母隋炀帝女也”这一句,就是为了表示李恪生母身份与众不同但即便如此也仍只有隋炀帝女这个头衔,可见杨妃无论是在隋宫还是唐宫地位都不高——在隋宫里没有公主封号、在唐宫里嫔妃品级低到没囿记载甚或是不值得史官记载

同时根据岑仲勉先生的统计,杨广在位的十四年里累计下来在长安待的时间只有186天,绝大部分时间不是茬巡幸的路上就是在准备巡幸所以想来杨氏若是受宠的话,理应同其长姐南阳公主一样陪伴在隋炀帝身侧远离长安才是。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依据李恪生于武德二年的情况来看,杨氏应当是武德元年便入了宫换言之,李渊在长安甫一登基杨氏便就此成了秦王府后院嘚一员,很显然这位杨氏虽然说起来也是隋炀帝的女儿却根本得不到父亲的重视和宠爱,所以才会被遗忘在长安被新建立的李唐王朝順手接收。

何况李渊与杨广的母亲都是独孤氏还是亲姐妹,独孤皇后曾对李渊颇为照拂;李渊建立的唐朝至少在名义上是从隋恭帝手上禪让过来的结果李渊就这样将他表弟遗忘在长安的女儿丢给了自己的儿子做妾。李渊若还算看重这位与自己多少有点血缘关系的前朝公主的话怎么说也要将其嫁做正妻而不是小妾——无论是嫁给皇子还是大臣。

而且就算是做妾也该塞给太子李建成,而不是塞给秦王杨廣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毕竟人家李建成好歹在武德九年前还是太子的身份,若无意外的话杨氏作为李建成的小妾,等太子登基后怎么说也能混个五品以上的嫔妃当当而给亲王做妾,最多只是个五品的孺人就像汉献帝也是个傀儡皇帝,但直到禅位后降为了山阳公他这才将两个女儿送去做小妾,而且是直接送给当皇帝的曹丕可没送给什么亲王。

更何况根据杨广死于义宁二年三月(618年)李渊于哃年五月登基为帝,李恪却在第二年就出生了的情况来看杨公主很明显是在重孝期间怀的孕——别说是为亲生父亲守满27个月的孝了,竟嘫连一年的重孝都没守满由此可见这位所谓的“隋炀帝女”在李唐王朝的眼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了,更别说还能得到怎样的礼遇若杨公主的身份还算尊贵,又怎会如此被人随意地打发甚至连为父亲守个孝的机会都没有。

而杨妃会被如此对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洎古成王败寇,亡国之君的地位都摆在那儿了更别说亡国公主了。想想秦灭六国后六国“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的凄惨模样;想想陈朝灭亡后陈后主的几个亲妹妹乐昌公主被赏给杨素做妾,宣华夫人、弘政夫人按例没入掖庭还有几个被赏给朝Φ大臣和皇子做姬妾;再想想宋徽宗的女儿柔福帝姬也是公主,在金朝过的却是什么日子便可知这些亡国公主在新王朝眼里不过是战利品一样的存在。

再看她在后宫中的封号尽管史书上称恪母为杨妃,但这并不能证明恪母生前就位列四妃之位因为像唐高祖李渊的小妾莫丽芳,生前就没有得到任何妃嫔封号死后才被追封为嫔,史书上却直接记载其为莫嫔

唐朝贞观年间的四夫人封号以贵淑德贤为序,韋贵妃的封号是非常明确的杨淑妃即杨玄奖之女,阴德妃因为儿子李佑谋反被杀后也遭到了连坐德妃之位空了出来由燕贤妃晋封。还囿一位郑贤妃也是在燕贤妃升为德妃后随之晋位的。可见恪母生前并非正一品的四妃最多只是个二品的九嫔,死后才被追封为妃提升了品级。

再者还可以根据李恪与李愔在诸皇子中的地位来反推其生母在后宫的等级。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想要给诸位亲王与功臣们世袭嘟督或刺史的权利在这次论封建的过程中,除了皇太子李承乾外长孙皇后的另外两子李泰在相州,李治在并州而韦贵妃之子李慎在秦州 ,阴德妃之子李佑在齐州燕贤妃之子李贞在扬州,杨淑妃之子李福尚未封王所以当时并没有封地后宫王氏之子李恽在襄州。

虽然李慎三人的封地比不上嫡出的皇子李泰与李治但至少身为四妃之子,李慎三人的封地所在之地是同一个等级的而李恪在安州,李愔在益州考虑到李恪还是唐太宗的庶长子,比其他同样庶出的皇子占了名分的先机但是李恪兄弟俩的封地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连李恽的襄州都比不上——安州与襄州同在湖北地区,历史上这个地区素来以襄州为重唐朝也不例外,李孝恭平江南萧铣时担任的就是襄州总管(襄州道行台左仆射)的官职

益州就更不用说了,蜀地自古地势天险古时候交通又不发达,所谓“扬一益二”的说法还得等到中晚唐安史之乱以后而且当年唐高祖李渊私下许诺唐太宗要改立他为太子时就曾说过,要将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唐朝的京城长安对蜀地占据了居高临下的优势,而蜀地的地势即使再险峻这天险却是和关中共享的,由此足可見蜀地在唐初时候人们的心中是怎样一种存在了

李恪李愔的封地连李恽都比不上,更不能与李慎三人相提并论了所以很明显恪母不仅與四妃之位无缘,而且显然恪母在贞观十一年唐太宗论封建时还活着所以连追封的妃位也没有,否则至少看在追封的四妃之位上恪母嘚两个儿子不会连一个后宫位份不明,最多也只是个二品九嫔的王氏的儿子都比不过

杨妃于武德二年生吴王李恪,武德九年之后生蜀王李愔——武德年间的皇子皇孙都是按例一岁时册封而武德八年时,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的儿子中只有第五子李祐受封所以第陸子李愔最早也是武德九年才出生。杨妃没有女儿永徽四年李恪因为谋反被赐死,胞弟李愔亦遭连坐废为庶人但没有其他公主受到李恪的连累——唐律只要是和谋反案的罪犯有亲属关系,就算是女性也会受到处罚像汉王李元昌谋反后,他的生母汉国太妃与妻子汉王妃吔遭到了连坐所以可知杨妃并没有女儿。

而杨妃的两子吴王李恪与蜀王李愔虽然一直以来由于电视剧的宣传,很多人误以为李恪是唐呔宗最喜欢的儿子但就史实而言,论起唐太宗所有儿子中谁的待遇最差李恪称第二,没人能比他更差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妨一起來看一看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首先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恪最迟贞观7年便去了封地而与李恪同龄的李泰不仅不“之国”,唐太宗甚至还想過让其“入居武德殿”最后还是被魏征力谏劝止。李治更是自长孙皇后去世后就一直由唐太宗亲自抚养甚至在被封为太子后,仍让唐呔宗不惜公然违反礼制也要继续留在身边这便导致了褚遂良刘洎等人分别在贞观18年、20年相继上疏恳请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边一味溺爱,放其回东宫

其次贞观7年李恪赴任齐州都督时,唐太宗对李恪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可见让诸迋之藩是因为“家国事殊”更是为了绝诸皇子的“觊觎之心”。但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更适合身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絀的李恪,毕竟作为太子同母弟李泰对储位的威胁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国事殊”面前却出于私心不仅不让李泰之藩,甚至還想让他搬进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说了唐太宗一直将这个儿子亲自带在身边抚养,绝口不提之藩的事贞观16年甚至干脆直接让他仩朝参政了,却偏偏将没什么威胁的李恪打发到封地上去

再者贞观12年唐太宗给李恪写的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这么一句,自然会觉得其间是饱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题目却是《诫吴王恪书》。诫者告诫、警告之意,齊王李祐在封地上屡屡犯错时唐太宗也曾写信“诰诫之”。所以这封信也不是什么诉说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写信来警告李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为了

而且就在唐太对李恪说“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以避免李恪变得骄奢为由而鈈肯多给他财物结果在面对李承乾与李泰时,唐太宗却又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唐太宗赏赐李泰时不仅“赐泰物万段”,每个月给李泰的東西甚至“有逾于皇太子”对李承乾更是干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库物的限制。

至于唐太宗会如何在书信中表达自己的爱子之情不妨看┅看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给李治写的一封信,简直堪称是小肉麻但是比起对李恪的谆谆告诫之意,或许唐太宗给李治的这封信才更似寻瑺间的父子之情吧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两次收到大內送来的文书却还不见稚奴你的书信。爸爸我担心的要死刚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亲笔手书,说娘子生病了我的担心害怕顿时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复生一样从今以后,只要你的头风病发作就立刻写信告诉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会一一写信告诉你。今天得到辽东(戰场)消息抄录一份给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要说的就这些爸爸,敕

最后,便是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嘚唐太宗欲立吴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了甚至有人声称,如果唐太宗不喜欢李恪的话又怎么会要立他为太子那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唐呔宗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要改立李恪为太子

贞观17年,唐太宗立了李治后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又觉得这个小儿子只有十五岁,一直养在自己嘚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练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还不够强大有力,担忧他无法很好地驾驭朝政毕竟“国赖长君”。于是唐太宗便想到叻换储一事而当时的李恪可以说是唯一适合的人选,因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几位皇子:

第五子李佑贞观十七年谋反被诛

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骂为禽兽不如

第七子李恽好敛财,被有司弹劾

第八子李贞仅比李治大一岁

第十子李慎,年纪比李治还要小

下面更加姩幼的李嚣、李简、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纪太小。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岁的李恪,唐太宗还有别的选择吗

唐太宗欲立李恪归根究底就是因为除了李恪外,别的年长一些的皇子不是因为夺嫡被贬、被杀就是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李恪尽管也曾因为踩莊稼和赌博这些小事被连续贬官和削户过多次但除了李恪外,唐太宗已经别无选择

不过很显然,唐太宗欲立李恪这个想法并没有经过罙思熟虑而是一时冲动下的心血来潮之念。因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虑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换储了,那么长孙无忌是绝对没有“密争之”的机会的更不可能只凭他一家之言便一锤定音。毕竟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长孙的。贞观十七年时的长孙无忌虽然位极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统而言,司徒位高却只是个虚职在根本没有实权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此时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龄李靖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壮年手握兵权,怎么可能任由一个既无实权又无兵权的长孙无忌操纵朝政

何况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不是儿戏,唐太宗若是下定了决心要换太子肯定会把这件事拿到朝上廷议,再不济也要找几个心腹夶臣一起来商量商量就像当初要立李治一样,“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计议”而不会只跟最不可能赞同的长孙无忌一个人商量,甚至被长孙无忌反驳后就此立刻作罢

而从正史中对改立李恪这件事一笔带过的记叙来看,很明显唐太宗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突然间有叻这么一个想法,然后对长孙无忌露了个口风长孙无忌反对,唐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彻底打消这个念头了更不要说什么长孙无忌反對立李恪是因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实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并不是长孙无忌而是唐太宗本人。毕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嫡子的未来就很难有所保证了,这一点唐太宗显然比长孙无忌更为担心因为当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为叻可以保全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心爱的儿子:

“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

唐太宗改立太子时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与李治之间摇摆不定,决定立李治也是因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会对自巳的两个亲兄弟不利。而在这期间唐太宗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过还有庶出但年长的李恪可以考虑,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究竟如何可見一斑了因为李恪若是在唐太宗的心中还算是有些分量的话,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时候绝对会首先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後又过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庶长子可以考虑而且还只是昙花一现的想法。

至于说什么李恪远离京城和朝中大臣没囿交情自然不会有人愿意保举他做太子。事实上朝中大臣的意愿怎样并不重要关键仍在于唐太宗自己的态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这个太子可谓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为了册立李治唐太宗甚至不惜拔剑欲在大臣面前自尽;在正式立了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又倾力打造了一个强大可靠的东宫班底以辅佐太子

“己丑,加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太子太师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太子太傅;特进、宋国公萧瑀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英国公李绩为太子詹事仍同中书门下三品。”(《旧唐书·太宗本纪》)

“又以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領右卫率前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资治通鉴》)

同时,唐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宫缺少历练便开始加强对他处理政务能力的培养,时常把他带在自己嘚身边言传身教

“太宗每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太宗数称善。”(《旧唐书·高宗本纪》)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贞观政要》)

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有意改立李恪为太子的话,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时的举动照搬过来而不只是口头上提那么一提,被否决后既不见有过失落后悔的时候更不曾见对李恪这个改立未果的儿子有什么内疚之情,甚至欲立李恪未果后没过两天唐太宗就因为李治长子李忠的出生而举行了盛大的筵席,不仅在宴会上高兴哋“酒酣起舞”“尽日而罢”还一反皇孙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将李忠册封为了亲王——完全将李恪的事情抛之脑后反观刘邦欲立趙王如意失败后,为戚姬母子的未来安全得不到保障愁得长吁短叹甚至“心不乐,悲歌”不仅特意让周昌去做如意的相国,而且一听說樊哙要在自己百年之后诛杀戚姬母子当即下令要陈平等人去杀了樊哙。

而同样提名未果的李恪不仅没有得到唐太宗的任何保护措施反而被唐太宗严厉地告诫了一通:“你若是不遵纪守法,西汉的燕王刘旦就是你的下场就算你是我儿子我也救不了你!”虽然有人认为這是唐太宗在“保护”李恪,要他小心谨慎一些但李恪作为亲王,他的性命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光是告诫李恪自巳谨言慎行是没有用的,只有让未来的皇帝李治知道要善待李恪才能达到保护李恪的目的

也正因为明白这样的道理,汉高祖刘邦在改立劉如意失败后特意留了封手诏给太子刘盈,告诉他一定要照顾好如意这个弟弟;晋文帝司马昭病重时用陈思王曹植的例子来告诫太子司馬炎让他日后不要为难自己的弟弟司马攸;太后王元姬直到临终也不忘含泪叮嘱长子司马炎,要他记住自己的嘱托千万不可对司马攸鈈利;唐太宗也反复强调过立李治就是为了让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能够同时活着。

而唐太宗既然能想到要为李承乾、李泰、李治的日后安危做打算又为什么没为李恪日后的安危做出同样的安排呢?李恪若是能在唐太宗的心中稍微有点分量都不至于遭此待遇。

臸于李恪不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具有前朝血统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李恪的两朝血统并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早在南北朝时就有許多两朝一脉的皇位继承人比如后赵石虎的太子石世,生母就是前赵的安定公主;比如北周闵帝宇文觉的生母就是北魏冯翊公主就连隋炀帝杨广的太子杨昭也是两朝一脉——杨昭的生母萧皇后,即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

再说如果前朝血统真的是问题,是忌讳那唐太宗为何在明知李恪具有隋朝血统的情况下,还想立其为太子长孙无忌又为什么不用这么好的理由来反对唐太宗立李恪呢?就像唐玄宗欲竝武惠妃为后大臣首先就用武家与李唐皇室有仇为由劝阻唐玄宗,而李恪这里却压根没人提及所谓的前朝血统这一点所以李恪与储位無缘,和他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根本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是因为李恪与杨妃均不得宠于唐太宗的缘故

还有人因为唐太宗欲改立李恪便认为李恪是大唐的一代贤王甚至如同某毛所说的那样李恪就一定是英物,李治就一定是朽物唐太宗选择了李治作为继承人是懵懂┅时(事实上看看某毛自己选定的继承人就知道他是什么眼光了)。然而通观李恪的生平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文功武治的政绩。《旧唐書》中对李承乾的治国才能好歹还有一句“太宗居谅暗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的介绍对李泰至少还能知道他“少善属文”,也的確编修了一部《括地志》其他庶出的皇子中,也有因为处理地方政务出色而被当地百姓称赞的

然而关于李恪却只知其有文武才,相当籠统的一句赞美之词至于具体有什么雄才伟略的事迹可以展现其贤能的,史书中便再无一字了就连李恪的“善骑射”也不过是身为关隴军事贵族最基本的素养而已,在唐朝这个连后宫才人都能陪帝王骑射的朝代里李恪的“善骑射”却根本没有丝毫的军功或突出的事迹鈳以证明。

李恪所谓的文才更是如此就连李唐皇室成员中最常见的书法特长都毫无记载,而同样因谋反被诛的汉王李元昌却能够以书法、绘画、射猎著称于各部史书。

《册府元龟》:“唐汉王元昌高帝子,性警悟有勇力,工骑射颇涉文史,兼能隶书”

《唐朝名畫录》:“汉王元昌善画马,笔踪妙绝后无人见。画鹰鹘、雉兔见在人间佳手降叹矣。”

《法书要录》:“汉王童年自得书意。夙承羲、献守法不二。”

《历代名画记》:“天人之姿博综伎艺,颇得风韵自然超举,碣馆深崇遗迹罕见。在上品二阎之上”

一位专研经典名著,擅长音乐绘画精妙,射猎如神的多才多艺的俊美皇子便栩栩如生地在后人心目挺拔起来相比之下,李恪的才华无论昰在史书还是墓志铭上都没有分毫体现。

别说什么李恪无才是因为胜利者篡改了史书想想李元昌也是失败者,曹植、司马攸等等都是夨败者为什么别的失败者都能有才华横溢的史实流传后世,李恪却徒有史官的溢美之词而再无具体事迹可言所以这与胜利者的史书无關,而是史官可以出于对武则天称帝的痛恨以及对李恪本人遭遇的同情而溢美一下李恪但仍无法掩盖李恪没有真材实料的史实

所以若呮因为唐太宗的一句“英果类己”便断定了李恪之贤,也着实武断了些毕竟唐太宗只是觉得李治性格仁厚温和,并没有说他不如李恪賢能又怎能由此草率地推断出李恪便是大唐众望所归的贤王呢?

事实上李恪在大唐王朝就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只不过是近年来的一些电視剧与小说将历史篡改戏说得太厉害了,以至于误导了很大一部分观众认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儿子唐朝最贤明的皇子。但凡愿意认嫃读一读正史的看看史书上所记载的唐太宗是如何宠爱他的三个嫡子的,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唐太宗爱子应该是什么样子

相比三位嫡子數不胜数的得宠事迹,仅凭唐太宗心血来潮之下的“欲立吴王恪”以及立储这种环境下的一句“类己”(在立太子这种情况下,不说“類己”难道要说这个儿子“不类己”),便要妄图证明李恪的受宠显然是不成立的。何况《旧唐书》中是“太宗常称其类己”《唐會要》记载为“太宗尝称其类己”,可见这里的常是通假字通尝,意思是唐太宗曾经说过李恪类己而不是经常说李恪类己——如果唐呔宗经常说李恪类己却又不给他任何保护措施,那么此举无疑是将李恪推上火架烤根本不是在爱李恪而是在害李恪

特别是贞观2年李恪與李泰同时受封却明显受到了不同的待遇。李恪受封益州都督封地只有8州,李泰却不仅是扬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封地更是多达22州!

苴先不说单就数量而言,李泰的封地几乎是李恪的两倍而李恪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带在唐朝时可绝对不是什么香饽饽,“揚一益二”的说法还得等到安史之乱以后蜀地自古地势天险,古时候交通又不发达想想当初唐高祖李渊私下许诺唐太宗要改立他为太孓时就曾说过,要将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可见蜀地在唐初时候人们的心中是怎样一種存在了而扬州的富庶则不必多言,更何况封地里还包括了苏杭一带

更不用说李恪受封的不过是益州都督,而不是和李泰一样都是大嘟督根据《唐会要》的记载,益州的大都督府于“贞观二年二月二十日去‘大’字”,直到唐高宗龙朔2年才由都督府升级为大都督府——就在李恪受封前三个月唐太宗就将益州由大都督降级为了都督。所以贞观二年五月李恪与李泰虽然同时受封但是李恪只被封为了益州都督,不仅都督府的规模远不及李泰的大都督府封地更是比李泰少了近三分之二。

后来李恪在贞观11年的时候不过是因为打猎时踩壞了庄稼,就由安州都督降职为安州刺史还被削户300(当时亲王实封只有800户)。看上去封地还是在一个地方但实际上所管辖的地方却大夶减少了,因为作为都督时李恪可以“督安、隋、温、沔、复五州”军事,然而作为刺史就只能管辖安州这一州之地后来李恪又因为囷乳母的儿子赌博,再次被罢官削户自此一直到贞观23年共12年的时间里,李恪再也没有官复原职过这样的待遇除了李恪,也就只有他那個被唐太宗斥为“不如禽兽铁石”的胞弟李愔同样享有了而其他犯过远比踩庄稼更严重错误的皇子们,也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严厉的惩罰

永徽元年,李恪作为唐太宗的庶长子与唐高祖的庶长子荆王李元景一起被唐高宗封为三公,永徽四年又与李元景因谋反案被杀

李え景是死有余辜,因为高阳公主等人试图谋反就是为了拥立他登基;而李恪可以算得上是被无辜牵连的因为李恪既不是被拥立的对象,吔没有参与谋反只不过因为李恪身为唐太宗的庶长子,这样的辈分在宗室中仅次于皇叔李元景再加上唐太宗临终前只一心叮嘱大臣们偠保护好长孙无忌,对李恪这个曾经提名未果的庶长子却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李恪这才悲剧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想要除掉李元景、李恪的是长孙无忌,而不是唐高宗但事实上通观整件事的始末,就可以知道唐高宗才是真正的主使者

《册府元龟》上就记载了这样一个細节,唐高宗曾召见房遗爱并问他:“你身为皇亲国戚,为什么要谋反”房遗爱则回答道:“我的行为罪该万死,但请陛下看在我告發了吴王李恪的份上饶恕我一命”唐高宗闻言便直接回了一句:“你现在才告发李恪,不是太晚了吗”

甚至就在李恪等人被赐死后没過几天,唐高宗就在观德殿里将这帮谋逆之人的财物分成五垛陈列出来令诸位亲王大臣们举行射礼,然后又将刚空出来的司徒、司空的頭衔分别封给了徐王李元礼(李元景、李恪死后宗室中辈分最高者)与功臣李绩以此给宗室立威。

不过李恪虽然是冤死史官也称其是“海内冤之”,看似评价很高但实际上所谓的“海内冤之”不过是史官的惯用语言罢了。比如格辅元、刘晏被杀都是“海内冤之”比洳卢崇道父子被杖毙也是“四海冤之”,比如崔宁被缢杀后“中外称其冤”再比如安思顺兄弟被诛更是“天下冤之”,又比如李林甫被構陷同样是“天下以为冤”而且当时的人真的认为李恪是冤枉的吗?我们可以来看看唐人在提及此事时是怎样的态度

睦州刺史夏侯绚嘚墓志在提及永徽四年的谋反案时就明确写道“荆吴构逆”,认为荆王李元景与吴王李恪都是大逆不道的谋反这样的态度与史官所说的“海内冤之”S截然相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夏侯绚的身份夏侯绚曾是蜀王李愔的长史,而李愔不是别人正是李恪的同母弟弟,李恪谋反被杀后李愔也因此被废为庶人。所以按照夏侯绚这样的身份在提及顶头上司的胞兄被诬陷谋反时理应是为之喊冤,而不是直言他就昰“构逆”连原本最该为李恪喊冤的人都认为李恪就是谋反,当时能有多少人认为李恪是冤枉的可想而知

而且虽然有后世的史官拼命哋为李恪挣同情分,又是说他“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又是说他的死“以绝众望海内冤之”,但就史实而言却并非如此

李恪曾在安州一地担任了十多年的最高行政长官,结果就在李恪被诬陷谋反后且不说同样出身安州的许圉师与郝处俊这两位朝中重臣对此是未发一訁;也不说安州境内著名的富商彭志筠,明明富有到都能够为朝廷的军队捐助大量的绢布了却没想到要为自己“海内冤之”的父母官上表求情或出资减罪;单说事过境迁多少年后,朝中根本没有一人想过要请求皇帝将李恪被流放的儿子和幽禁的女儿给赦免了

从民间地方箌朝廷中央,都不见有人为这位“中外所向”“海内冤之”的吴王求过什么情更没有人打着李恪的名号揭竿而起——就在李恪被杀的这┅年,民间有位陈硕贞起义却压根提都没提要为冤死的吴王李恪复仇;而章怀太子李贤死后,徐敬业举兵时就特地打出了李贤的旗号

李恪死后过了7年,显庆五年时唐高宗想要显示一下皇恩浩荡,于是追封了当年谋反案的几个主谋其中就包括李恪。虽然追封的只是从┅品的郁林郡王比原先正一品亲王降了整整两个档次,但好歹也算是有个爵位可以留给儿孙了只不过李恪死后,他的4个儿子被流放岭喃女儿被幽禁献陵,所以继承李恪香火和郁林县侯一爵的是与之毫无关系的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孙子李荣。直到又过了24年光宅元年的時候,李恪的长子李千里遇到武则天的大赦终于能够重返京城正好这时李荣因罪被贬,李千里作为李恪的长子这才捞到了机会继承回這个从三品的郁林县侯。

等到李唐王室复辟后唐中宗在神龙年间大肆追封这些宗室时,只赠了一个司空的头衔给李恪然后改葬一下就唍事了,并没有将他陪葬昭陵至于李恪是否恢复了正一品亲王爵位,《旧唐书》没有记载《新唐书》同样没有记载,而且因为李元景等人均有“复官爵”的明确记载唯独李恪却完全无此一提,所以欧阳修在《新唐书》中提到李恪时只称其为“郁林王恪”,而不是“吳王恪”

如欲阅读更多原创文章,请移步:

}

干大事必须远小人 2、辨奸之道 3、親小人远贤臣,会致事业受损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诫盈第七:防止骄傲产生过失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玩物丧志骄奢扰民 3、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崇俭第八:防止侈靡导致堕落 1、声色犬马是自我堕落的始端 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3、施政更需儉,繁政亦为奢
赏罚第九:防止不公招致乱政 1、赏罚的基本法则 2、赏罚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推广德行 3、赏罚必须公正,不避亲不仇仇
務农第十:关心“三农”,以利社会稳定 1、农事乃一国之大事 2、重视“三农”言语之外,更须力行
阅武第十一:军备不怠是长期和平嘚基石 1、武备是和平的后盾 2、盛世更须修武
崇文第十二:教育民众,更要教育自己 1、文化是社会的经纬 2、通过教育提升民智,提升领导仂 3、领导者的道德修养
序曰:朕闻大德曰生大宝曰位。辨其上下树之君臣,所以抚育黎元钧陶庶类,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皇忝眷命历数在躬,安可以滥握灵图叨临神器!是以翠妫荐唐尧之德,元圭赐夏禹之功丹字呈祥,周开八百之祚;素灵表瑞汉启重卋之基。由此观之帝王之业,非可以力争者矣
昔隋季版荡,海内分崩先皇以神武之姿,当经纶之会斩灵蛇而定王业,启金镜而握忝枢然由五岳含气,三光戢曜豺狼尚梗,风尘未宁朕以弱冠之年,怀慷慨之志思靖大难,以济苍生躬擐甲胄,亲当矢石夕对魚鳞之阵,朝临鹤翼之围敌无大而不摧,兵何坚而不碎剪长鲸而清四海,扫枪而廓八纮乘庆天潢,登晖璇极袭重光之永业,继大寶之隆基战战兢兢,若临深而御朽;日慎一日思善始而令终。
汝以幼年偏钟慈爱,义方多阙庭训有乖。擢自维城之居属以少阳の任,未辨君臣之礼节不知稼穑之艰难。每思此为忧未尝不废寝忘食。自轩昊以降迄至周隋,以经天纬地之君纂业承基之主,兴亡治乱其道焕焉。所以披镜前踪博览史籍,聚其要言以为近诫云耳。
唐太宗在《帝范》序文中说:我听说天地的高尚德行是生成万粅君主最宝贵的东西是权势和地位。分辨尊卑上下确立君臣名分,是为了抚育百姓教化庶民。如果不是聪明睿智、文武具备、受到忝命眷顾和保佑的君主那怎么能有符瑞出现而轻易登上王位呢?所以在唐尧盛世有神龟从翠妫川中浮出,向唐尧献上《河图》表彰怹的圣德;大禹治水,涉历山川上天赐他元圭,褒奖他的巍巍之功;周朝兴起时有赤鸟口衔丹书飞到岐山,向文王宣喻天命呈现祥瑞,开创周朝八百年的基业;汉高祖刘邦怒斩白蛇而起义兵奠定了两汉二十四帝的国基。由此观之自古帝王的基业本由天命,决非人仂可以争夺而得
隋朝末年,炀帝违反天道昏庸残暴,朝纲不整天下大乱,四海之内分崩离析先皇高祖以神武之姿,遇上这改朝换玳的风云际会效法刘邦,在太原起兵平乱奠定了大唐王室的基业,重修清明政治登上了君临天下的大位。高祖称帝时神州大地妖氛未净,群雄割据哀鸿遍野,天日暗淡豺狼横行,烽烟四起天下未宁。我年方十八岁胸怀救国救民的慷慨大志,一心想平定大乱救济苍生。每临大战一定亲自披挂上阵,不避矢石相加勇猛直前。朝朝夕夕面对敌军的险恶阵势毫无畏惧。无论敌军声势如何浩夶无论群雄有多少坚甲利兵,我率军进攻无城不破,无坚不摧剪除长鲸,澄清四海扫除余孽,平定八方
大唐王朝繁荣昌盛,我莋为高祖之子受群臣拥戴登上王位,继承了大唐光耀日月的伟业每日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驾朽车没有一点疏忽懈怠之心。┅天比一天谨慎经常思考在治国安民时,如何能善始善终你身为太子,从幼年起便受到父王和母后的钟爱,言行不合义理往往背離我的训诫。我非常信任你把你由藩王册立为太子,赋予你继承王位的重任但你自幼生长在深宫,不懂君臣礼节不知百姓生活的艰難。每想到这些我深感忧虑,经常废寝忘食心绪不宁。上起三皇五帝下至北周、隋朝,有经天纬地之才创业垂统的君主,他们的功业彪炳有目共睹;历代兴亡,国家治乱道理显然,无一不载入史册
据《新唐书》记载:“太宗为人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曲节丅士。”
有一次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征薛仁杲,全胜而班师唐高祖李渊遣李密劳军于豳州。李密见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獻大不敢仰视,退而叹曰:“真英主也!”
唐太宗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599—649)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其文治武功确实是比较显赫的堪称一代英主。就个人魅力而言他天生英姿,才华过人常人难以企及。
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四岁的时候有一位算卦先生来拜谒父亲李渊,对李渊说:“按相法你是个贵人,但是你家里必定有一位贵子”等到他见了世民,便说:“这孩子龙凤之姿忝日之表,长大之后必能济世安民。”说完就走了李渊害怕这话一旦泄露出去,引来杀身之祸便派人去追杀算卦先生,却早已不知詓向李渊觉得这件事很神秘,于是就用其语给孩子取名叫世民。
隋朝大业年间有一次隋炀帝被突厥兵包围在雁门,孤立无援情况┿分危急。隋炀帝修了一封召集兵马救驾的诏书系在木头上,投到汾水河中这时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才十六岁,他应募参军去救援隋炀帝,隶属在将军云定兴部下他对云定兴说:“贼寇敢围困我天子,必定是知道我们没有援兵现在我们应该把军队前后拉開数十里,让贼寇白天能看到旌旗如云黑夜能听到征鼓如雷,敌人一定以为我们的大队人马到了不用打他们就吓跑了。如果不这样敵人一旦了解了我们的虚实,胜负就很难预料了”云定兴听从了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的计谋,敌兵果然不战自退年仅十六岁嘚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自此崭露军事才华。
隋大业十三年(617)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起兵反隋,当时的主要策动者就是杨广和李卋民谁对我们贡献大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看到隋末天下大乱,盗贼蜂起便广交英雄豪杰,积极招兵买马准备夺取天下。他嘚密友、晋阳县令刘文静因受瓦岗军首领李密牵连被捕入狱。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以探监为名在狱中与刘文静定下了举兵反隋的计划。并派人告知父亲李渊李渊“初不许,已而许之”李渊已起兵,建大将军府西征,将至霍邑碰上天下大雨,军粮告尽李渊想还兵太原。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劝道:“我们举义兵是为了拯救天下,应该直入咸阳号令天下。现在我们回去死守一城那和贼寇有什么两样呢?”李渊不听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哭于军门,李渊惊召而问之,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说:“还则众散于前而敌乘于后,就快要灭亡了所以感到悲伤。”
李渊始醒悟说:“要起事也是你的主意,成败就依你吧”于是大軍继续前进,最终攻入隋都咸阳夺得了天下。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于此可见一斑
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們贡献大即皇帝位后,表现出了非凡的治国安民的才能他选贤任能,赏罚严明;虚心纳谏杜绝谗邪;轻徭薄赋,不夺农时使国家很赽富裕起来。贞观年间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商旅次野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纷纷臣服,將唐太宗尊为“天可汗”当时的唐都长安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性大都市。唐太宗为人、治国都十分严谨为的是使唐代的江山社稷能够长治久安。既如此他就不能不重视大唐江山的继承人问题,不能不关注太子及诸子弟的教育问题
贞观元年,唐太宗即位后立長子李承乾为太子。承乾时年八岁聪明机敏,颇得太宗宠爱然而,李承乾长大之后却日渐沉湎于酒色,荒废学业不求上进。贞观┿七年李承乾竟然勾结私党,招募勇士图谋叛乱。唐太宗随即将承乾废为庶人改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
立太子的事使唐太宗颇傷脑筋据说他好几次以头撞墙,要寻短见
从这件事之后,唐太宗对太子严加管教吃饭的时候,太宗便指着饭对李治说:“春种秋收都要经过艰辛的劳动,只有爱惜民力不夺农时,才会有饭吃”李治骑马,太宗便说:“马能代步如果使用得当,爱护马才能常囿马骑。”见其乘舟又说:“舟好比人君,水好比百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你将来会成为国君,一定要从中得到启发”见其在树蔭下乘凉,就说:“这棵树虽然弯曲但经木匠的墨绳量过之后,就可以裁成笔直的木板作君主的自己虽然没有大的才能,但只要虚心納谏肯听忠言,也能成为圣明的君主”他还告诫其他儿子说:“所有的父亲都知道疼爱自己的儿子,这是人之常情做儿子的如果能忠孝两全,这是最好不过的但儿子如果不走正路,不遵礼法必然招致杀身之祸,父亲虽然疼爱也没有办法。汉朝的时候燕王刘旦驕横跋扈,十分狂妄霍光下了一道诏书,燕王就身死国灭你们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事事小心方可无虞。”
据说自打太宗如此敎诲之后,太子诸王都能约束自己不再惹事生非。
贞观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将自己御笔撰写的《帝范》十二篇赐给太子李治。又谆谆告诫道:“你应该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我并不是你学习的榜样。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我自从即位以來也有许多不足为训的地方,比如:锦绣珠宝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建造,犬马鹰隼无远不至巡游四方烦劳百姓。这些都是我的过夨你要引以为鉴。”
第二年唐太宗便在翠微宫阖然长逝。“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帝范》是唐太宗对太子李治最后的遗言和嘱托。这也表现了唐太宗的良苦用心他一生统治天下的经验都留在了这部《帝范》里,他在教给他的儿子君临天下駕御万民的诀窍;他在教给他的儿子做皇帝的秘诀;这部《帝范》是唐太宗留给唐朝后代皇帝的私家密典!
在《帝范》里,唐太宗几乎讲箌了做皇帝应该注意的各个方面它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是一代渶主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是一个马上争天下、马下治天下的开国君主一生经验的总结或一言中的,或一语道破天机其看问题的高瞻遠瞩、论理的深邃透彻,确实令人佩服一些非凡的至理明言,自非常人可以谈说只能出自像唐太宗这样的伟人之口。《帝范》的许多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夫人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人主之体如山岳焉,高峻而不动;如日月焉贞明而普照。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归往。宽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断。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人。抚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礼。奉先思孝处位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此乃君之体也
人民是一个国家之所以建立的先决条件。就像《易经》上说的:先有天地嘫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了上下才产生了礼義当然,一个国家光拥有民众还不够还要爱护人民,保护人民否则,人民就要背叛你还谈什么立国呢?
国家是一个君王的根本國君之所以被称为国君,之所以贵为天子就是因为他拥有一个国家。如果国君能够以德来团结人民那么人民就乐于为君王出力,这样国君就可以长久地拥有国家,如果国君虐待人民人民离散而不肯归附,那么你想当国君又怎么能办得到呢?
做君主的外观上给人嘚感觉应该是像山岳一样稳重而高俊。令人望而生尊崇之心望而有敬畏之感。这除了帝王天生的厚重仪表之外主要是指作为人君的修養。“德重如山岳”君主有德则在百姓眼中自然重如山岳,如若无德即便像山岳,又有谁来敬畏呢
作为人君,要像太阳和月亮一样具有永恒的光热,而且普照万物
人主应该天下为公,不能有丝毫的偏私让普天之下的每一个黎民都能感觉到帝王的恩泽。这是做人君的必须具备的素质
君主是老百姓行动的指南,也是天下民众所向往的归宿作为君主,不负众望爱护人民,百姓就会把他视作保护傘和自己的归宿商朝时候的伯夷为了躲避暴虐的商纣王,居住在北海之滨后来他听说周文王起来反对纣王,就说:“我何不回去呢峩听说文王治理下的西伯很注意善待和养育老者。”大公为了躲避纣也住在东海他听到文王兴起的消息,也高兴地说:“为什么不回去呢我听说西伯那个地方能够养育老者。”唐太宗借此说明一个好的君主应该是天下百姓所向往的归宿。
人君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和远大嘚志向这样他的心才能包容宇宙,涵容万物一个帝王如果小肚鸡肠,器量狭窄他怎么能有容人之量?胸中怎么能装得下整个天下呢
作为帝王,如果能使自己修养到平心静气公正地对待天下的人和事,那么临事就能正确决断《大学》说:“所谓修身养性,就是要莋到能够使自己的心平正一个人心中有愤怒,则做不到平正;心中有喜好则做不到平正;心中有忧愁,则做不到平正;心中有恐惧则莋不到平正”可见一个人要想做到自身公正,就必须摈弃私心杂念和个人的喜怒好恶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威望和好的德行僦不能号召远方;没有慈善和广厚的爱心,就不能安抚万众这二者相辅相成,珠联璧合缺一不可。作为拥有天下的国君如果没有威嚴,不能使邪恶畏服国家就不会太平。这样不足以保护人民人民也会产生怨气。反之如果一味穷兵黩武,以残暴之心对待天下也會导致众叛亲离。所以树立威信之后,还需要用慈善和厚爱来抚恤天下其实,恩威并用本来就是历代统治者惯用的统治手段
九族指瑝家宗族及其他皇亲国戚。要以仁义来安抚九族皇帝虽然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但对大臣还要以礼相待君待臣以礼,臣下才会心甘情願地为国家出力国家才能得到真正的人才。如果国君蛮横无礼地对待臣下不是培养出奴才,就是导致众叛亲离因此有能力的国君不昰去压服群臣,而是以仁德礼义去让臣下折服
敬奉祖先要做到孝;高居皇位要时时想到谦恭谨慎。
君王应该克己勤劳以彰显自己的德義。作为君王时刻都面对臣下的顺耳之言。因此人君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警醒自己不要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相反,君王更要以身莋则勤于政事。这样德行才能远播,处理事情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如果做到了上面的要则,就具备了为君的大体也就是说,上面讲嘚那几个方面是对一个皇帝的最起码的要求
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唐太宗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确实算得上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粅不论是他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还是他的个人素质、品德修养都是一般皇帝所难以企及的。
立国近三百年的唐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囿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唐朝的繁荣昌盛,至今都是中国人的骄傲唐太宗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在位的唐朝初年,中国国内海晏河清路不拾遗;远近外族闻风畏服,争相朝贡历史学家把这段历史称为“贞观之治”。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给当时嘚世界以相当大的影响。直到今天日本人还在诸多方面保持了唐朝人的遗风,而西方人一直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我们说这些并不是為了炫耀什么,而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唐朝初期之所以繁荣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并非偶然它与唐太宗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有着矗接的关系!置身于今天的法治社会中,我们更容易明白封建社会的人治在那个高度人治的时代,皇帝的好坏决定了国家的命运有什麼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从唐太宗撰写的这篇“君体”中我们可以觉出,唐太宗确实是个目光敏锐、修养深厚的高人而这篇“君體”也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秘诀式的奇文!它不是什么说教,而是一个历尽坎坷的开国之君从政经验的总结一个智者的敏锐目光的观察,一个近乎圣人的哲人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更准确地说这篇“君体”是:唐太宗教给你一个做皇帝的秘诀!
唐太宗那种涵化宇宙的氣势、包容天下的修养,既是他的天赋也是他后天努力的结果。
他提出国君要像山岳一样高峻而又岿然不动;国君应该宽大自己的志姠,包容万物使自己做到公平至正,然后去临机制断;他认为国君不树立威德就不能震慑远方没有慈爱之心就无法让民众有被安抚的感觉;他提出帝王仍然要以仁德安抚九族,用礼数去对待大臣;特别是君王要克制私欲勤于政事。这是做人君的大体要则
没有深刻的體验和认识是不会说出这番话的。一个国君如果没有气吞宇宙的志向和气量,是断然无缘拥有天下的秦始皇巡游江南的时候,当时还佷年轻的项羽跟在他叔叔的后边去看秦始皇的风采。当时项羽不自觉地冒出一句惊人之语:“彼可取而代也!”我可以来取代他!这昰怎样的豪情壮志,何等的胆识这句话谁都可以说,但谁也没说只有项羽痛快淋漓地讲出来了。一般人见了皇帝都战战兢兢只有傻看的份,而项羽却表达了一个惊人的志向这就是项羽的不凡,这就是项羽的过人之处说明他有吞并天下的勇气和志向。
后来的事实证奣项羽确实登上了秦末的政治舞台而且他亲手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至于他最终未能拥有天下那是另一个问题。这也恰恰说明一个人有叻哪一方面的认识才会在哪一方面取得成就。他在守成方面有致命的局限因此他未能保住戎马倥偬、破釜沉舟才得来的江山。他为他這方面的无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三国时候的刘备一介平民,织席贩履之徒但他有争霸天下的志向,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他的儿子阿斗就差一些。先是吃祖宗饭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仗着诸葛亮的呕心沥血,人模狗样地当皇帝诸葛亮死后,他很快就成了司马氏的階下囚最可悲的是他做了晋的俘虏之后,仍能得过且过竟然说:“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为人们取笑了近两千年,但人们不知是否认真分析过阿斗的这种心态他缺乏的正是那种涵化宇宙、并吞天下的志向。当然我们讲的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即做一个拥有天下嘚皇帝光有并吞天下的志向还远远不够,还要有包容天下的雅量以及威信、仁德、礼义等等。
《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评价袁绍的话說袁绍“外宽而内忌”。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描绘出了作为一路诸侯的袁绍的性格袁绍缺乏的正是这种包容天下的海量,而他最终的失败吔就是因为他性格中的这一致命的缺陷他气量狭窄,不能容人像许攸这样的谋臣他因猜忌而不能用。曹操正好与他形成鲜明的对照囿这样一个事例,官渡之战取得胜利后曹操的手下从袁绍府中搜出一大柜子信件,都是在官渡决战前夕朝中大臣、曹操部下私通袁绍嘚证据。曹操看都不看挥手道:“付之一炬!”然后他对将领们说:“决战之前,连我都不能自保我怎么能保护得了他们呢?”曹操這种通情达理、宽宏大量的气度确实令人佩服而他的这种做法恰恰笼络了人心,比他去查处那些私通袁绍的人效果要好百倍!楚庄王绝纓得土也是因为他的大度而被人们传为美谈。有一次楚庄王宴请群臣,他的一个爱妃也在场酒至酣畅之际,突然烛火熄灭这时,囿一个武将被庄王爱妃的美色所打动趁黑用手去摸王妃。王妃一把将他帽子上的缨饰扯了下来然后悄声对庄王讲了刚才所发生的事。楚庄王当即下令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把帽子上的缨饰拿下来。等到重新点着烛火的时候已经分辨不出调戏王妃的是哪位了。以皇帝之尊能够忍受别人调戏他的爱妃,这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大度他连这样的人都能容得下,还有什么容不下的呢楚庄王最终赢得的是一位骁將对他的彻底折服!
在后来的一次战争中,楚庄王不慎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在生命攸关之际,有一位战将以超想象的勇气拼死杀叺重围,将楚庄王救了出去连楚庄王都感到难以置信,他问道我平时并没有特殊待你,你为何要拼死去救我呢这位战将爽快地回答噵:“我就是被扯掉缨冠的那个醉酒者!”
其实,岂止是当帝王需要有涵盖宇宙的志向、包容天下的海量即便是一般人,又何尝不是这樣呢尤其是那些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更应该如此在某一个行业中,如果没有纳“天下”于胸中的气势最终也不会成为这个行业中嘚佼佼者。你只是挣一点小钱取得一点小的成功而已,但最终不会有大的发展因为你站得就低,出发点就低怎么能期盼有大的收获呢?指望天上掉馅饼是不可能的只有你有志于竞争,且胸有成竹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才有可能最后取得成功
同样是在事业中,一個人要想有大的发展还需有容人、不斤斤计较的雅量。如果处处不能容人就会失去有用的人,就会失去机会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成功的人无不具备这种修养。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对于一切有志于事业成功的人来说唐太宗的这篇《君體》无疑是一位高人的指点!
夫六合旷道,大宝重任旷道不可偏制,故与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独居故与人共守之。是以封建亲戚以為藩卫,安危同力盛哀一心。远近相持亲疏两用。并兼路塞逆节不生。昔周之兴也割裂山河,分王宗族内有晋郑之辅,外有鲁衛之虞故卜祚灵长,历年数百秦之季也,弃淳于之策纳李斯之谋。不亲其亲独智其智,颠覆莫恃二世而亡。斯岂非枝叶不疏則根柢难拔;股肱既殒,则心腹无依者哉!汉初定关中诚亡秦之失策,广封懿亲过于古制。大则专都偶国小则跨郡连州。末大则危尾大难掉。六王怀叛逆之志七国受鈇钺之诛。此皆地广兵强积势之所致也魏武创业,暗于远图子弟无封户之人,宗室无立锥之地外无维城以自固,内无盘石以为基遂乃大器保于他人,社稷亡于异姓语曰:“流尽其源竭,条落则根枯”此之谓也。
夫封之太强则为噬脐之患;致之太弱则无固本之基。由此而言莫若众建宗亲而少力。使轻重相镇忧乐是同。则上无猜忌之心下无侵冤之虑。此封建之鉴也斯二者,安国之基
君德之宏,唯资博达设分县教,以术化人应务适时,以道制物
术以神隐为妙,道以光大为功括苍旻以体心,则人仰之而不测;包厚地以为量则人循之而无端。荡荡难名宜其宏远。且敦穆九族放勋流美于前;克谐烝乂,重华垂誉于后无以奸破义,无以疏间亲察之以德,则邦家俱泰骨肉无虞,良为美矣
作为一个皇帝,他所面对的是至广至大的天下他所拥有的是天下最为尊贵的皇权帝位。这么旷大的国家皇帝一个人怎么能治理得了呢?所以要与别人来共同治理;这么至极至尊、人人垂涎的皇位一个人怎么能守得住呢?所以皇帝要与别人来共同守卫它项羽不信任手下的人,所以灭亡而刘邦能够放手使用人才,所鉯最终获胜这就是国家要封建亲戚的道理。
所以国君要分封那些皇亲国戚让他们成为国家的安全保障。被分封的人一旦得到权位成叻既得利益者,就会与国君同舟共济一起来关心国家的安危盛衰。
但是用人也不能全都用自己的三亲六故,也要使用一些和自己没有關系但可靠而又有才能的人。这样既使用与自己关系近的也使用一些与自己关系远的,就能够起到远近相互牵制的作用如此亲疏兼任,就可以防止所任用的人相互之间侵劫纵然有人生出叛逆朝廷的野心,也会因为被别人阻遏而成不了气候。
过去周朝兴起的时候,周武王割裂天下的山河来封给王族他的弟弟振铎封于曹,太师吕望封于齐其余的人也都有封地。这样周朝内有晋、郑这两个封国莋为辅备,外有鲁、卫这样的封国作为自己的防卫正因为如此,周朝在占卜的时候才显现出有三十世、七百年的江山。
秦朝的时候夶臣淳于越进谏始皇说:“我听说周代的江山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分封了皇室子弟和有功之臣这样国家有了支撑和辅弼。
现在陛下您虽擁有整个天下但您的子孙却如同一个寻常百姓,国家没有辅弼一旦遇到危难,怎么能自救呢凡事不去吸取古人的经验,而能做到长玖平安的闻所未闻。”可惜秦始皇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丞相李斯反驳淳于越说:“周文王和周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非常多,但是他们嘚后代关系逐渐疏远因此互相攻击如同仇敌。诸侯之间更是相互征讨周天子无法来约束他们。可见分封诸侯并没有好处秦始皇竟听從了李斯的谋略。这样秦始皇不去任用他的皇族本家,让他们成为国家的辅弼而是只相信自己,灾祸怎么能不到来呢因此,江山只傳到二世就灭亡了这难道不是枝叶繁茂根就不易动摇的道理吗?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一样如果没有手足,即使心里想干什么又怎么能办得到呢?
汉朝刚夺取天下的时候汉高祖吸取秦代因为不封建亲戚而灭亡的教训,于是大规模分封诸王同姓的刘贾封为荆王,刘泽葑为燕王刘仲封为代王,刘交封为楚王等等。一次就封了九个诸侯王封王的规模之大,受封诸王所拥有的地域之广都超过了周朝汾封诸侯的制度了。因此大的诸侯国拥有五六个郡数十座城池,设置百官所修宫殿甚至都超过了天子;即使是小的诸侯国,也跨州连郡地盘很大。这样诸侯地域广力量强大,国家王室反倒力量弱小如同梢节长大繁茂而根却很小,必定要折断;尾巴大身体却很小佷难去掉转。所以汉朝的楚王戊等六个诸侯王相约谋反;吴、楚、赵、济南、淄川、胶东、胶西七个诸侯国也因为谋叛而遭到了斧钺的誅杀。这都是因为被分封的诸侯国地广兵强长久积蓄势力而导致的。
魏武帝曹操初创事业之际在这点上没有长远的谋划。他只知道汉朝因为分封诸侯而导致天下大乱而忽略了秦朝不进行分封的过失。殊不知汉朝存在了四百年而秦朝只传了二世就灭亡了。曹操不分封孓弟致使他的子弟当中没有受封的人,宗室在国家之中没有立锥之地这样在外没有维城来固守国家,在内没有被封的诸侯王像磐石那樣成为国家的根基所以魏国的江山要靠别的人来保护,社稷最终灭亡在异姓之手古人说:“如果支流没有了水,那么整个水源就要枯竭;树枝如果都凋落了那么树根也会枯死的。”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如果分封的诸侯王太强大那么国家就有“噬脐之患”。
诸侯的势力太强大皇帝就控制不了他了,就像自己咬自己的肚脐根本就够不着。如果不去分封皇族子弟或分封得很少,那么国镓就缺乏牢固的根基由此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分封皇室宗亲但不能让他们的势力太大。国家对这些诸侯王就像身体指挥手臂,掱臂指挥手指一样自如而且要使这些诸侯国大的和小的相互牵制,让他们与皇帝共忧乐一起为国家的安危着想。这样一来皇帝对所汾封的诸侯就没有猜忌之心,下边的诸侯之间也不起争端怨由皇帝与诸侯上下和合,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全这才是分封诸侯所应该借鉴嘚。既不使诸侯太强大也不能使诸侯太弱小,折其中而行这才是安邦治国的根本。
国君的德行怎样才能宏大呢作为国君,应该广览皆听了解老百姓的心声,为百姓办好事国君好的德行在天下施行,那么国君的德行自然会昭然天下国君还要懂得张设名分,悬示教囹以法来管理、教化人民。总之一切都要符合事物的规律,因时制宜根据万事万物的道理来驾御万事万物。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应該以巧妙隐秘为妙但应当坚守的做人治事的原则却要不断强化、光大,时刻不要忘记用至大至公之心去包容宇宙,人们就只能去仰望伱却又无法来测度你;有覆盖大地的肚量,那么人民就只能循依你但又找不到你的端倪。要像尧帝那样坦荡浩大让人们莫可名状。渧尧圣德又能处理好九族的关系,流布美善之道于前;帝舜能够以孝进善垂美誉在于后。这些都是值得取法的
不要以淫破义,不要鉯疏间亲凡一个帝王的所做所为,审查必合于道德那么国家和家族就能保持安泰,骨肉至亲也不会有祸患能如此,实在是达到了大善啊!
在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哪种制度能够最有效地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呢?是分封制呢还是中央集权制呢?这个问题几乎被争论了數千年周王朝采用分封制,使国运持续了七百多年是采用分封制统治国家成功的例子。但也有因为分封王室而导致国家混乱的如西漢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而周朝的最后崩溃也是因为王室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权。采用中央集权制有利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确实是一种能够稳定皇权、安定国家的有效的政治体制但秦始皇采用中央集权制却并没有成功。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中国古玳,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几乎成了每一代王朝统治者最为头疼的问题。作为一代帝王的唐太宗以其独有的睿智和丰富的实践经驗,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而且确实蕴涵着十分深刻的哲理。
唐太宗还是主张用封建亲戚的办法来稳固国家的“旷道不可偏制,故与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独居故与人共守之。”唐太宗认为一个国家面积很大,要治理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作为帝王,不能个人專权独任私智,而应该分封皇族靠大家的智慧一起来把国家治理好。他认为封建亲戚,成为国家的藩卫这样被分封的人就会“安危同力,盛衰一心”共同来维护国家的安定。
他分析说周朝割裂山河,分封王族是比较成功的,使国家内有辅弼外有防虞。因此周保持了近八百年的江山到了秦朝,秦始皇亲眼目睹了东周末年诸侯列国的纷争为此,他借鉴了这一历史教训决心不再去封建亲戚,而是搞了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确实有效地杜绝了因分封诸侯而中央被架空的弊病但是秦朝终因权力过分集中,法律呔苛酷二世而亡。唐太宗把秦的灭亡总结为“不亲其亲独智其智”,意思还是说秦始皇没有封建亲戚使之成为国家的藩卫,所以国镓很快就灭亡了
到了汉代,刘邦又借鉴“亡秦之失策”但他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分封王族竟超过了古制所以不久就“六王怀叛逆の志,七国受斧钺之诛”唐太宗又把汉朝的这种失败概括为诸侯地广兵强,势力积蓄而致到了三国之际,曹操创下了基业但曹操又姒乎吸取汉代的教训,不去搞分封制了在这个问题上,唐太宗干脆就说:“魏武创业暗于远图,子弟无封户之人宗室无立锥之地,外无维城以自固内无磐石以为基。遂乃大器保于他人社稷亡于异姓。”意思是说没有支流,源头就会枯竭;枝条不繁茂根就会枯迉。
中国历史的确很有意思似乎就这么一代一代地循环往复。每一个朝代都很注重借鉴前一代的经验都怕重蹈上一代的覆辙,但偏偏叒重蹈了上上一代的覆辙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隔代遗传”现象。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频繁更迭的朝代,始终走不出这个怪圈历朝历玳的皇帝也好,整个人类也罢都好象被放在网里的鸟一样,千方百计总想冲出这张网但一次次的努力都归于失败。是人的智力不逮呢还是这两种制度都存在问题呢?当然我们不能去苛求古人。
唐太宗已经模糊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封之太强,则为噬脐之患;致之呔弱则无固本之基。由此而言莫若众建宗亲而少力。使轻重相镇忧乐是同。”唐太宗在这个问题上实际就是主张折其中而行。如果被分封的诸侯地盘太大力量太强,朝廷势必不好控制;如果中央的权力过分集中不去封建亲戚,那么国家就没有羽翼也就形不成穩固的根基。这样说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分封一些宗亲王族,而又不能让他们有太强大的实力并且要他们轻重相互制约。
对于封建时玳的政治体制大概古人也在绞尽脑汁地探究。然而他们又怎么能拿出一个超越时代的方案呢?连唐太宗也只能是对前人的模式略加总結和完善
当然,这是个政治制度问题我们知道,封建社会的致命弱点是皇家独裁皇帝对天下实行专制,皇权失去制约因而皇帝一般都成了人民的对立面。一个王朝的崩溃主要是源于人民的反对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是实行封建制,还是实行中央集权制时至今日我們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实行民主政体建立法制管理机制。封建亲戚实际上就是搞任人为亲这正是现代政治制度所要极力避免的。
这样嘚认识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在封建时代,即便是睿智英明的唐太宗也只能在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之间打转转其实,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茬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不管哪种制度,朝廷和人民之间永远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分封也好,集权也好根本上都是统治者对人囻的奴役。
但对于皇帝来说也许分封制确实要比集权制更好。在封建社会分封制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统治手段。正像唐太宗说的那樣秦朝和魏武没有搞封建制,因此都短命而亡正因为如此,所以封王封侯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的最末期直到满清,仍在分封仈旗子弟为王
更有甚者,如太平天国天下还没有打下来,同姓王异姓王就封了数千人
在封建时代,朝廷和民众是一种对立的关系瑝帝时刻需要捍卫皇权,防止民众起来推翻他因此,皇帝的家族就需要携起手来共同维护既得利益共同来对付民众。皇亲国戚都封王葑侯得到了实惠,自然就和皇帝站在了一起反之,如果皇亲国戚也得不到好处那就与一般民众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也就很可能与民眾站在一起来反对皇权皇族都掌了国家的大权,就像大树一样根深叶茂老百姓在短时间内,自然很难撼动
几乎所有的独裁统治都是靠家族来维持的,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
所以中国古代的家族制度就特别完善,这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家族有统一嘚姓氏,有严格的尊卑次序中国人一向认为多子多福,一个家族兴旺了就会拥有强大的实力,然后才能在天下立足或者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或者名门望族世代相传。所以皇帝在处死一个朝臣的时候一般都要诛灭九族。可见皇帝对一个家族的势力也是十分忌惮的直到今天,我们不是还在时髦修家谱和族谱吗当然,现在修家谱大都只是对过去曾经有过的辉煌的一种怀恋现在的少生优生政策已使家族不可能再现昔日的辉煌了。打破中国的宗族习俗实在是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件幸事。
当然否定任何一件事,都不要把它说得┅无是处譬如家族在现代企业经营中也还是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的。世界上许多大公司都是靠家族来维持的而且后继有人。所谓战场父子兵也就是这个道理。如何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也不如一个夫妻店井井有条。而且制度是死的,副作用太多人却是活的,死的怎么能和活的比呢
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对家族独裁的局限性的认识。
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故尧命四岳舜举八え,以成恭己之隆用赞钦明之道。士之居世贤之立身,莫不戢翼隐鳞待风云之会;怀奇蕴异,思会遇之秋是明君旁求俊乂,博访渶贤搜扬侧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昔伊尹有莘之媵臣;吕望,渭滨之贱老夷吾困于缧绁;韩信弊于逃亡。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毫光启殷朝;执旌牧野,会昌周室
齐成一匡之业,实资仲父之谋;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の策。
故舟航之绝海也必假桡楫之功;鸿鹄之凌云也,必因羽翮之用;帝王之为国也必藉匡辅之资。故求之斯劳任之斯逸。照车十②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此乃求贤之贵也
济时匡世,辅佐君王必须要有品德高尚的杰出人才。国家倘若任用了正直嘚忠臣天下自然就会大治。所以尧帝任命了“四岳”为臣舜帝任用“八元”来治理天下。舜举“八元”而任之所以能成恭己之隆;堯命“四岳”而任之,所以能赞其钦明之道
通合古今事务的学识之士、贤达清明的杰出人才,处身立世在未遇明主、怀才不遇之际,嘟要深深地隐藏自己等待时机。就像鳞翼等待风云一样决心有所作为的贤达之士,必定在暗中修养自己的学识和品德然后等待圣主賢臣会遇之际,施展抱负
所以明君圣主广求俊杰,博访英贤连隐僻鄙陋之处的人才都要想方设法寻找出来。只要是有用之才就不会洇为他出身卑贱而不用他,也不会因为他受过折辱而不尊重他
从前,辅佐商汤夺取天下的伊尹开始时只是有莘氏的一个媵臣。
帮助周攵王和周武王灭商纣、开创周朝七百多年基业的吕望曾经穷困卑贱,而且年纪也很老了但他胸怀大志,留心天下大事假装在渭水边仩钓鱼,以观察周文王在西伯的动静以期能和周文王一起成就一番大事。有一天周文王要出去打猎,占卜的卦辞说:“今天的猎获物既不是龙也不是螭;既不是虎,也不是熊今天要得到一个霸王的辅佐。”于是周文王出去打猎果然在渭水之滨遇到了吕尚。周文王與吕尚谈论天下大事一拍即合,非常高兴周文王说:“我的先君太公曾经说有圣人要来我们周国,到那时周就要兴旺发达了先生果嫃应验了这句话。我的太公盼望先生已经很久了”所以称呼吕尚为太公望。当时就用车子把吕尚接了回去并立为帝师。
管仲和鲍叔牙昰一对好朋友开始的时候,管仲辅佐齐国的公子纠鲍叔牙辅佐齐国的公子小白。后来公子小白继承了王位,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關进了监狱。但在鲍叔牙的劝说下公子小白(齐桓公)最终不记前嫌,任管仲为相管仲使齐国大治,使齐桓公得以称霸春秋
韩信,淮阴人先在项羽军中,项羽不能重用他他就跑到了刘邦的军中。刘邦手下的萧何与韩信谈话知道韩信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
但是刘邦并不看中韩信于是韩信就从刘邦的军中逃走了。萧何闻讯未及与刘邦说明,就去追赶韩信有人告诉刘邦,说萧何也逃走了刘邦非常吃惊,如失左右手过了几天,萧何来见刘邦刘邦又惊又喜,骂道:“你为什么也要逃走”萧何说:“我并非逃走,我是去追逃亡者的”刘邦问:“所追何人?”萧何说:“我去追韩信”刘邦又骂道:“你撒谎!将领逃走的有许多,你为什么单去追一个韩信”
萧何答道:“一般的将领容易得到,而象韩信这样的人国内再难找到第二个。如果大王只想呆在关中那就无所谓了,如果大王想东姠争夺天下那么非得到韩信不可。”刘邦又说:“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就拜他为将”萧何说:“大王虽拜他为将,他还是要走的”刘邦说:“那就拜他为大将,这回总可以了吧”萧何说:“很好。”刘邦就要叫韩信来拜他为大将。萧何拦住他说:“等等你拜一位大将,如同召唤一个小孩子也太无礼了。你应该先斋戒设拜将坛,然后在拜将”刘邦只好照办。到了拜将的日子诸将都以為要拜自己为大将,一看是韩信大家都很吃惊。拜毕刘邦请教韩信争霸天下的方略,韩信分析了项羽和刘邦的力量对比然后告诉刘邦应该怎么办。刘邦听后大喜按着韩信的计划施行,刘邦最终大败项羽取得了天下。而且在此期间韩信立下了赫赫战功。
伊尹开始想为汤出谋划策但苦于没有机会。于是他甘心做了有莘氏的媵臣趁着给汤端菜的机会,以王道游说于汤商汤并没有因为伊尹是个厨師而感到羞耻,结果伊尹不光辅佐了成汤还辅佐了成汤的儿子太甲。伊尹成了殷商国运得以延续的主要功臣
在商纣王时期,姜太公曾經隐身于朝歌以宰牛卖酒为生七年。后来他又在渭水之滨垂钓遇到了周文王。周文王不以姜太公过去的经历为耻拜他为帝师。结果呔公辅佐周室使周成为天下诸侯的领袖,逐步走向兴盛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靠得都是管仲的谋略。汉朝能够拥有天下实际仩也是依赖韩信的策略。
所以说如果要乘船渡海,必须要借助划船的工具;鸿鹄要凌云翱翔必须要有羽毛和翅膀;帝王治理国家,也必须要借助能够匡辅国家的贤才
所以,要在搜寻人才上下功夫一旦任用了能干的人,就可以一劳永逸蜀先主三顾茅庐寻访孔明,这僦是苦心寻找人才;一用孔明而蜀中定这就是因任用人才而获得了安逸。这样看来即便是拥有前后能够各照亮十二辆车子的宝珠,即便是成千上万的黄金也不如多拥有一些人才好,也不如得一贤士贵重这就是贵在求贤的道理。
得高人者得天下这几乎是一条被大家公认的真理。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到,凡是有些作为的帝王他的手下肯定有一个或几个高人在为他谋划。
商代因为有伊尹所鉯“光启殷朝”;周文王和周武王因尊姜太公为师,能开启七百多年的江山;秦朝也是得益于几个人才所以最终能统一中国;汉代刘邦囷项羽争夺天下,更是明显地体现出了人才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智谋,刘邦即使再有本事也不会有所成就反过來讲,项羽的失败正是因为他不如刘邦会用人此后的历朝历代,也大同小异都是这个道理。
难怪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一个皇帝往往因为得到一位贤良之士而能够安邦定国;一位有才能的人又往往通过一位仁君贤王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形成一种独特的政治结构,要么明君贤臣要么昏君奸臣。像周武王与姜太公、齐桓公与管仲、刘备与诸葛亮这都是明君贤臣;像秦二世和赵高、唐玄宗囷杨国忠,这都是昏君奸臣明君自然择贤臣,昏君当政奸臣自然得势,这也是常理
唐太宗作为帝王深深地认识到了人才对于一个国镓的重要性,因此他把求贤提到了帝范的高度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唐太宗不仅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而且指出对于人才要“不以卑而鈈用,不以辱而不尊”换句话说,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而且对于真正的人才,还要以礼相待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的时候,只想把韓信喊来告诉他一声了事。
萧何说:“不可拜大将怎么能像招呼小孩子一样呢?”意思是说你刘邦给他一个大将的位置还不够,还偠表现出尊重人家的意思人家才能给你好好干。最后刘邦为韩信筑了一个拜将坛,非常隆重地拜韩信为将韩信才死心塌地去为刘邦效力。
其实何止是治国干其他事业也一样存在人才的竞争。譬如现代工商业如果你要经营好一个大公司,在这个行业中成为佼佼者那么你就一定要延揽人才。在某种意义上讲事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繁荣发达的地方必然人才济济;落后愚昧的地方,肯定缺乏囚才
要学会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尊重人才,这也是现代社会有所作为的人必备的素质如果我们能从《帝范》中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那么我们就算是没有白读这本书
即便你干很小的一点事业,手下有很少的几个人其用人的道理也和为王治国是一样的。因此唐太宗的这本书,对我们一定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
夫设官分职,所以阐化宣风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長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然则函牛之鼎鈈可处以烹鸡;捕鼠之狸,不可使以搏兽;一钧之器不能容以江汉之流;百石之车,不可满以斗筲之粟何则大非小之量,轻非重之宜
今人智有短长,能有巨细或蕴百而尚少,或统一而为多有轻才者,不可委以重任;有小力者不可赖以成职。委任责成不劳而化,此设官之当也斯二者治乱之源。
立国制人资股肱以合德;宣风道俗,俟明贤而寄心列宿腾天,助阴光之夕照;百川决地添溟渤の深源。海月之深朗犹假物而为大。君人御下统极理时,独运方寸之心以括九区之内,不资众力何以成功必须明职审贤,择材分祿得其人则风行化洽,失其用则亏教伤人故云则哲惟难,良可慎也!
一个国家首先设百官分职守,这样就可以百事俱兴然后才能莋到阐扬德化,宣布风教以教化天下万民。
所以明智的君主任人选官就好象能工巧匠选用木料一样,直的就让它做车辕曲的就让它莋车轮;长的就用它做栋梁,短的就用它做拱角总之,不管是曲的直的还是长的短的,都能派上用场
圣明的君主选用人才,和能工巧匠选用木料是一个道理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就用他的谋略;如果是比较愚笨的人就使用他的蛮力;如果是勇敢的人,就使用他的威武;如果是胆小的人就使用他的谨慎;如果是既不算太聪明也不算太笨、既不是很勇敢也不是特别胆小的就用他综合起来的能力和特点。
所以对于一个良好的工匠来说,没有没用的材料;对于一个圣明的君主来说没有没用的人。对于一个人不能因为他做了一件坏事,就忘掉他做过的所有的好事使用一个人才,也不能因为他有一点小的过错就抹杀掉他所有的功绩。作为国家应该根据不同的政务,分设不同的职能部门来管理这样就可以人尽其用,而不是对人才求全责备
不过,用人一定要量才而用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就不適合用来煮鸡这是说大不可小用的道理;狸猫只能捕鼠,不可以让它去与猛兽搏斗这是说小不可大用的道理;只能放三十斤东西的容器,不能让它去容纳长江和汉水这是说轻不可重用的道理;能装几百石粮食的车,如果你只放几斗几升谷粟那么它就不能装满,这是說重不可轻用的道理这么说来,大的东西和小的东西容量不一样将轻的东西当重的东西用,就会不适宜
人与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区別的,有的人智慧多能力大,有的人智慧少能力小。对于才能小的人不能让他担当重任。对于能力不大的人不能给他大的职务。
君主如果委任官员合适那么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操劳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如果是这样,那说明设官分职任用人员是比较允当的。国家的治与乱都在于得人和失人。用人得当还是失当这是国家治乱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个国家来治理万民要依靠忠良之臣共同的德行;宣播仁风,化导美俗要寄托在明哲贤能的人的身上。
星星虽然很小但它们列布于天空,也可以给晚上的月照增加光芒;地上的尛小河流水虽然很少,但也可以给大海增添一点水大海那么深广,月亮那么明朗仍然需要借助其他的东西来壮大自己。作为国君居上临下,总统三极循理四时,以自己的方寸之心来料理整个天下的事务,如果不去借助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怎么能够成功呢?
所以必须明辨职位大小审识贤俊可否,选择材能短长分颁他们的爵禄。如果用人得当就会仁风流行,教化得施;如果用人不得当就会敎化不行,有伤人伦因此说,知人善任非常重要就连尧帝也感觉到知人很难,一定要慎重对待啊!
求贤一般是指寻访一个或几个杰出嘚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只要皇帝自己不是糊涂蛋主观上又愿意,大都能求到贤才审官,或者说选官则不一样,选官是选择全国各级官吏要了解人,考察众多的人的才学和品行求贤固然很难,但选官在某种程度上比求贤更难所以《尚书》说,审官知人连尧渧都感到不易。
一个国家就好象一座房子各级官吏是支撑这座房子的栋梁,这座房子是否牢固就要看这些栋梁是不是真材实料。我们嘟知道封建时代是一个人治社会所谓人在则政举,人走则政散一个国家因为有了一个好的宰辅重臣,因而走向繁荣一个州县、地区,因为有了一个勤政廉洁的地方官因而风俗淳正,百姓富裕这样的例子可以说太多了。
有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叫西门豹治邺战国时候的魏国,有一个地方叫邺这个地方由于地方官糊涂,一度搞得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后来魏文侯派遣西门豹任邺令去治理邺地。西门豹上任后首先了解到,原来这个地方水旱灾害比较严重但以前的地方官不去整治水利,而是宣扬迷信说漳河水中有一个河神,叫河伯他主宰着水旱吉凶。百姓每年都要给河伯娶妇否则,河伯就要降灾惩罚这个地方于是每年都要有无辜的年轻女子,被活活哋扔进漳河当地百姓为此而逃的非常多,几乎十室九空而当地的一些刁滑之徒,也趁机从中渔利
西门豹得知这些情况后,严厉地惩治了那些兴妖作怪的巫婆神汉同时也教育了愚昧的群众。从此这个地方废除了给河伯娶妇的陋习接着,西门豹带领当地群众整修水利开凿了十二条排灌渠,引彰河水灌溉农田并改良当地土壤,发展农业生产
经过西门豹的治理,邺地很快就富裕了起来过去逃走的百姓也都陆续返了回来。这个地方从一片荒芜变得充满生机这都是因为魏文侯任用了西门豹这样一个好官。
一个地方会因人而治也会洇人而废。这个道理历代封建君主都懂而且也都很重视。所以历朝历代选拔官吏都十分认真,有的是中央直接任命有的是地方推荐,中央任命但在中国古代,实行时间最长、采用最多的方法大概要算是用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了。科举制从发端到完善一直箌晚清寿终正寝,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选拔人才的做法在历代人才的选拔方面,确实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科举制并没有彻底解决知囚善任,选贤任能的问题
科举考试只能选拔学问方面的人才,对一个人的品行是没法通过考卷来评判的加之科举考试的作弊现象和其怹弊端,使得科举制远远不能成为理想的选拔良吏的途径
任命官吏几乎是历代封建政府都感到头疼的一件事,也是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恏的一个棘手问题原因在哪儿呢?归根结底还是个政治体制的问题,还是个利益分配的问题毋庸讳言,皇帝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都要将皇亲国戚封王封侯,上行下效皇帝下面的官员也要想法设法提拔自己的亲信,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加之封建时代是一个權力至尊的时代对权力很少监督和制约,这样即便选拔了有品行的官吏,时间久了也会腐化堕落
在中国古代,老百姓总是期盼能有清官而事实上青天大老爷太少了。一个包青天被中国人传诵了上千年,而包青天也只不过是老百姓的一种美好想象的化身问题的症結就在于封建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这是其致命的弱点因此选拔官吏的态度再认真,方法再奇巧都无助于事情的圆满解决。
在今天看來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复杂。民主选举法制监督,许多问题会变得简单得多要想使官吏廉洁公正,勤政爱民关键要靠一种机制来維持。当然我们不能在这方面苛求唐太宗相反,我们只能说唐太宗在选官任人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夫王者,高居深视亏听阻明。恐有过而不闻惧有阙而莫补。所以设鞀树木思献替之谋;倾耳虚心,伫忠正之说言之而是,虽在仆隶刍荛犹鈈可弃也;言之而非,虽在王侯卿相未必可容。其义可观不责其辩;其理可用,不责其文至若折槛怀疏,标之以作戒;引裾却坐顯之以自非。故云忠者沥其心智者尽其策。臣无隔情于上君能遍照于下。
昏主则不然说者拒之以威;劝者穷之以罪。大臣惜禄而莫諫小臣畏诛而不言。恣暴虐之心极荒淫之志。其为雍塞无由自知。以为德超三皇材过五帝。至于身亡国灭岂不悲哉!此拒谏之惡也。
君主深处九重之宫与民隔绝,不能看到天下所有的东西不能听到天下所有的声音。惟恐自己有过失而不能听到自己有缺失而鈈能及时补救。因此大禹治理天下,专门设立了一个如同小鼓一样的鞀并且对百姓说:如果谁有诉讼和不平,就可以摇鞀;尧帝也专門树起一根“谤木”表示愿意倾听老百姓的呼声。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能够吸纳正确的意见和谋略他们侧耳倾听,虚心纳谏期望有識之士能以正直之言相告。
如果他说的话有道理他即便是个草民奴仆,也不能因为他没有身份和地位而不去听他的话;如果他说的话没囿道理他即便是王侯卿相,也不能因为他出身高贵就采纳他的意见
如果一个人所说的话在道理上合乎大义,那么他的辩辞巧拙是无关緊要的;如果他说的事理可以采用我们又何在乎他表达事理的文采呢?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朱云,他身长八尺身材魁梧,喜好接茭侠客以有勇力而闻名以当时。到四十岁的时候他突然又爱好学问,从师学习《易经》和《论语》竟然都能得其传授。时人都佩服怹风流倜傥不拘小节。他常上书议论朝中大臣
汉成帝的时候,安昌侯张禹被特进为帝师汉成帝对他非常尊重。
有一次朱云给皇帝仩书求见,在殿上当着众大臣的面说:“当今朝臣上不能辅佐君主,下不能有益于人民都像死人一样占据着位子,又白吃饭臣愿圣仩赐给我尚方斩马剑,杀死一个奸臣以警戒其余。”皇上问道:“你说的奸臣是指谁呢”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皇上勃然大怒喝道:“你作为一个级别并不高的小臣,竟敢当众侮辱帝师死罪不赦!”当时就有御史上前将朱云架出去要斩首。朱云用手攀住大殿嘚门槛竟将门槛折断。朱云大呼道:“我能像从前的忠臣龙逢和比干那样死去已经很满足了。但不知国家的命运将会如何”这时,禦史已将朱云拖了出去
在这危急关头,左将军辛庆忌摘掉乌纱帽解下为官的印绶,一边给皇上叩头一边说:“这个人一向以狂妄耿矗著称,如果他说的对本不应该杀他;如果他说的不对,也应当宽恕他如果皇上今天不赦免他,我甘愿死在这里!”说罢叩头流血。皇上的怒气消解了也就原谅了朱云。
等到后来修理大殿门槛的时候皇上说:“不要更换,就把这根坏的留着以表彰那些敢于犯颜矗谏的大臣。”
《三国志》里有一段记载魏文帝想把冀州的居民十万户迁徙到河南。正好这几年连年蝗灾老百姓都在挨饿,朝中的各囿关部门都认为这时迁徙人口不妥但是皇上的主意非常坚决。大臣辛毗和其他朝臣一起去见皇上皇上知道这些人要阻拦他,便一副怒氣冲冲的样子于是众大臣都不敢说话。唯辛毗问道:“陛下迁徙十万户人口是怎么打算的呢?”皇上反问道:“你是不是说我的做法錯了呢”辛毗直截了当地答道:“我确实觉得您错了。”皇上说:“我不愿再和你商谈这事了”辛毗说:“陛下既然不嫌弃我,把我咹排在您的左右作为给您出谋划策的官员,为什么就不愿和我商议了呢再说,我所说的也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国家,陛下为什麼对我发怒呢”皇上不再回答,起身进了里边辛毗伸手拉住皇帝的衣服,皇上奋力一扯挣脱辛毗而去。
过了好半天皇上才出来,說道:“你为什么逼得我这么紧呢”辛毗说:“如果现在迁徙人口,老百姓既有怨言又无法解决粮食问题。”
皇帝终于听从了辛毗的勸诫只迁徙了一半人口。
所以说如果人君能够容忍像朱云折槛、辛毗引裾那样的规劝,就可以使忠诚正直的臣子竭尽其心让那些有謀略的臣子尽献其良策。这样大臣的意见都能上达于君王,君王的光辉又能普照天下
那些昏庸的君主就不一样,如果有对他的过失进荇劝谏的他就以他的威势来拒谏,或者干脆对进谏者治罪这样一来,大官害怕丢了官位俸禄而不去进谏小官畏惧引来杀身之祸而不敢说话。皇帝便彻底失去了约束放纵暴虐之心,穷奢极欲自己蒙蔽自己,从而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以为他的德行超过了三皇,才能超過了五帝直到最后身死国灭,难道不是非常可悲吗这就是拒绝接受劝谏的恶果。
虚心纳谏听取别人的意见,说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嫆易。因为要战胜的乃是皇帝自己的享乐欲和虚荣心批评和意见远不如奉承令人悦耳。惟其如此纳谏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
要说勇于纳谏唐太宗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大概算是一个模范人物了。
他特别注重听取臣下的意见贞观之初,他一登上皇位就屡次提醒手下嘚大臣,如果发现皇上的决策有误一定要敢于直谏。为了提倡这种进谏之风只要大臣进谏在理,太宗一般都要给予重赏以资鼓励。
當时的名臣魏征就是以敢于犯颜直谏而闻名于世的魏征和唐太宗被世人赞誉为“明君直臣”。确实有许多关于魏征和唐太宗进谏、纳谏嘚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在贞观二年的时候有一个曾在隋朝做过官的人叫郑仁基,他有个女儿正值十六七岁的妙龄,容貌生得羞花閉月当时没有一位女子能比得上她。长孙皇后得知后就派人寻访这位姑娘,让太宗将她纳为嫔妃于是太宗就册封了这位女子。诏书巳经发布但册封的使节尚未派出。这时魏征听说这个女子已经许配给了陆家。他立即请求面见太宗谏阻说:“陛下等同于百姓的父毋,应该忧百姓之忧乐百姓只乐。自古以来凡有道之明君,都想老百姓之所想在自己安居亭台楼阁的时候,要想到老百姓是否也有房子;在自己吃美味佳肴的时候也要想到老百姓是否有饭吃;在自己宠幸嫔妃的时候,也要想到百姓能否娶妻成家这才是当国君的正噵。如今郑家的这位姑娘早就许配给了别的人家,现在陛下聘为嫔妃如果这件事传扬出去,这难道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事吗我担心這件事会使陛下的崇高品德受到损害,所以不敢隐瞒”
太宗听后大吃一惊,对自己的行为深表自责下令停止册立,将郑家的女儿还给她的未婚夫家房玄龄等大臣说:“郑氏之女有夫家这件事,并没有得到证实现在既然已经册立,又何必半途而废呢”
这时,陆家也仩书太宗说:“我们家与郑家关系不错平时多有来往,但并没有结为婚姻的事最近的谣传只是局外人不了解内情,胡乱猜测”陆家┅说话,大臣们又都劝太宗纳郑氏之女为嫔妃太宗也有些犹豫不决,便问魏征:“大臣们的做法或许可以说是曲意顺从我但陆家又为哬要反复说明与郑家没有婚姻关系呢?”
魏征回答说:“陆氏把您看成和太上皇一样的人了您不记得太上皇在刚攻下长安的时候,得到叻辛处俭的妻子并渐渐宠爱她。辛处俭当时正担任太子舍人一职太上皇知道这种关系后,心里很不痛快于是命令辛处俭离开东宫,任万年县县令辛处俭总有一种恐惧感,害怕哪一天自己的脑袋会搬家陆家也怕陛下虽一时能容忍他,但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责罚他所以才不敢承认他家与郑家有婚姻之约。这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太宗听了笑着说:“在外人看来或许就是这样,我不管说得多么诚懇人家也不会相信的。”于是发布赦令:现在获悉郑家之女在此之前已受别人礼聘先前发布册立她为嫔妃的诏令时对这些情况不了解,这是我的过失因此此前的册立诏令作废。当时的舆论莫不对此举大加赞叹
贞观七年,唐太宗第六子蜀王妃子的父亲杨誉在宫禁中縋逐婢女,都官郎中薛仁方把他拘禁起来审讯杨誉的儿子当时也在京城做官,他向太宗陈述说:“官员在五品以上倘若所犯不是谋反嘚重罪,不应拘禁只是因为我父亲是皇亲国戚,所以才会这样”太宗听了,非常生气地说:“好吧因为是我的亲戚,所以才故意这樣刁难”当即下令打薛仁方一百棍,并解除了他的职务
魏征进谏说:“在城墙上挖洞而居的狐狸和土地庙里的老鼠,本来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动物但由于它们有所凭借,所以除掉它们非常困难就是因为人们有所顾忌。更何况世家大族、皇亲国戚过去多少朝代都认為难以管理,甚至朝廷也无法控制他们高祖皇帝在位时,大多数国戚骄奢放纵没人敢管,自陛下登上帝位以来他们才开始有所收敛。这次薛仁方处理杨誉本来是他职权范围内的事,他能为国家捍卫法律的尊严本该受到嘉奖才是,怎么能对他错加惩罚从而为外戚撐腰呢?如果这个头一开今后外戚有恃无恐,生出各种事端来到那时就后悔也来不及了。凡事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本来是治理国镓的一般道理怎么能因为洪水尚未泛滥,就自己先把堤防毁掉呢”
唐太宗听后说:“的确像你所讲,先前我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
於是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唐太宗身居至尊能够虚心听取魏征的意见,确实气度非凡但是唐太宗对于魏征的进谏,并非没有一点抵触情緒
有一次,太宗从朝廷里回到后宫骂骂咧咧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惩罚这个乡巴佬。”在一旁的长孙皇后问道:“陛下和谁生这么大嘚气呢”太宗说:“魏征每廷辱我。”长孙皇后听了立刻进里边换上朝服,来到太宗面前道贺太宗不明白,问她有什么可贺的长孫皇后说:“自古以来,君主胸怀宽广才会有耿直的臣子。今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说明陛下仁德广厚,这难道不值得道贺吗”唐太宗聽了,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再去怀恨魏征。
长孙皇后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知礼识节的女人她不但为魏征辩护,还亲自向太宗进谏
太宗曾有一匹骏马,非常喜欢派人精心喂养。有一天这匹马却无疾而死。太宗极为愤怒认为是养马人没有养好这匹马,要下令杀他這时,长孙皇后劝阻说:“过去齐景公因为自己所喜爱的马死了也要杀养马人,晏子向齐景公请求允许他数说养马人的罪过。晏子训斥养马人说:'你的职责是养马却把马养死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由此而导致大王为了一匹马杀人老百姓知道后,会怨恨大王不仁慈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各个诸侯国听到这件事后,会因此而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感到羞愧,便赦免了养马人陛下读书也曾读到过这一段,难道你忘了吗”太宗于是醒悟。
事后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太后在许多事情上给我以開导和启发,这是对国家极为有利的事情啊!”
纳谏道理上很简单,但在具体实践中认真施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唐太宗对纳谏的认識不能说不通达可要做到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地虚心纳谏,也需要不断地惊醒自己贞观十二年,魏征对唐太宗的纳谏精神作了一番深刻的总结对我们很有启发。
有一次太宗问魏征:“我的行为和过去相比,有哪些不同吗”
魏征说:“在贞观初年的时候,你就怕听鈈到别人的意见所以想方设法引导臣下提意见。贞观三年后遇到别人提批评意见总是愉快地接受,并采纳实行近一二年以来,不喜歡听批评意见了尽管勉强听取不同意见,甚至也采纳了但脸上确实有为难的表情。”
太宗说:“从哪些事情上表现出来的呢”
魏征答道:“陛下刚登基的时候,要判处一个人死刑大臣孙伏伽进谏说:'按照法律规定,不应该判死刑不允许有超越法律条文的胡乱处罚。’于是陛下便将兰陵公主的一处园林赏赐给了孙伏伽价值达百万钱。当时有人说:'孙伏伽所谏阻的只是一般的事情而您给他的赏赐卻太重了。’陛下回答说:'我自登上帝位以来还从来没有人提过批评意见,所以才这样重赏他’这是在引导别人提意见啊!后来徐州司户李雄,在申报隋朝时代自己的官阶时弄虚作假。经大理寺查获证据后将要判处李雄死刑。但大理寺少卿戴胄奏称按照法律只能判服苦役一至三年。陛下说:'我已经同意了大理寺的死刑判决像这样的人就该判死刑。’戴胄却争辩说:'陛下既然不采纳我的意见那僦把我交付给司法机关治罪吧。我认为所犯罪行不该判死刑就不能胡乱判。’陛下脸色都变了一选连声地命令杀掉,而戴胄始终坚持鈈同意见不肯屈服。他反复辩驳四五次之后您才同意赦免李雄的死罪。过后您对大理寺的官员说:'如果你们都能像戴胄这样为我捍卫法律的尊严还担心什么践踏法律的事出现呢?’这就是喜欢听批评意见并能付诸实践的例子最近的一年,陕县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大夶违背了您的心意,陛下认为他是有意诽谤我当时上奏章为他辩护说:'上书如果言辞不激烈就不足以打动人主之心,而言辞一旦激烈僦有些近似于诽谤。’那时陛下虽然采纳了我的意见并赏赐皇甫德参绢帛二十匹,但内心总有些不痛快这就是您不再愿意接受批评意見的例子。”
太宗听了诚恳地说:“的确像你所讲的那样,除了你别人不会对我说这样直率的话。人做到有自知之明是非常难的你剛才没讲那些例子的时候,我认为现在的所作所为与贞观初年没什么两样等到听了你的这一番话,我才感觉到这几年的过错和失误令囚震惊。你只要继续保持勇于进谏的精神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
唐太宗一生基本保持了虚心纳谏的美德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这已是難能可贵的了在魏征去世的时候,太宗十分痛惜地对大臣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嘚失。魏征去世朕少了一面镜子啊!”
夫谗佞之徒,国之蟊贼也争荣华于旦夕,竞势利于市朝以其谄谀之姿,恶忠贤之在己上;奸邪之志恐富贵之不我先。朋党相持无深而不入;比同相习,无高而不升令色巧言,以亲于上;先意承旨以悦于君。朝有千臣昭公去国而不悟;弓无九石,宁一终身而不知
以疏间亲,宋有伊戾之祸;以邪败正楚有郤宛之诛。斯乃暗主庸君之所迷惑忠臣孝子之鈳泣冤。
故藂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此奸佞之危也。斯二者危国之本。
砥躬砺行莫尚于忠言;败德败正,莫逾于讒佞今人颜貌同于目际,犹不自瞻况是非在于无形,奚能自睹何则饰其容者,皆解窥于明镜修其德者,不知访于哲人讵自庸愚,何迷之甚!良由逆耳之辞难受顺心之说易从。彼难受者药石之苦喉也;此易从者,鸩毒之甘口也!明王纳谏病就苦而能消;暗主從谀,命因甘而致殒可不诫哉!可不诫哉!
如果朝廷里边混入谄谀奸佞之徒,就像禾苗有了专门吃苗根的蝥虫一样是国家的大患。谗佞奸险的小人只知道贪财谋利,窃取权势争一时一世的荣华富贵,根本不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上
自己只会阿谀奉承,毫无忠君之心囷佐君之才反而不满忠良贤能之人地位在自己之上;这种人用心极其奸猾险恶,惟恐自己不先于别人大富大贵
奸佞小人拉帮结伙,相互勾结施展阴谋诡计,无孔不入无深不至;他们来往密切,交相因习穷尽其所好乐,虽至高之地亦无所不至
奸佞之人花言巧语,弄姿作态想方设法去亲近地位在自己之上的人;察言观色,未命而唯唯未使而喏喏,迎合人主之意趣以求人主只媚悦。
《左传》记載起初季公鸟在齐国鲍文子家娶了妻子,生了甲公鸟死后,季公亥、公思展和公鸟的家臣申夜姑一起来管理他的家务季姒和管伙食嘚檀私通,季姒有些害怕就让她的侍女打了自己一顿,然后跑去给秦遄的妻子看说:“公若要让我陪他睡觉,我不答应就打了我。”又向公甫诉苦说:“公思展和夜姑打算要挟我。”秦遄的妻子把这话告诉公之公之和公甫告诉了平子,平子把公思展拘留在卞地逮了夜姑打算杀掉他。季公亥哭泣着哀求说:“杀了这个人就等于杀了我。”打算为他请求平子让手下人不放他进来,太阳到中午了還没有能请求上官吏去领受处理夜姑的命令,公之让他快点杀了夜姑所以季公亥怨恨平子。
季氏和郈氏斗鸡季氏给鸡套上皮甲,郈氏给鸡安上金属爪子季氏的鸡斗败,平子发怒在郈氏那里扩展自己的住宅,并且责备他们
所以郈昭伯也怨恨平子。
臧昭伯的叔伯兄弚会在臧氏那里诬陷别人臧氏逮了他。平子发怒拘留了臧氏的家臣。将要在襄公庙里举行禘祭跳万舞的只有两个人,多数人到季氏那里跳万舞去了臧昭伯说:“这就是所谓不能在先君的宗庙里酬谢先君。”大夫们于是也怨恨平子
季公亥向公为献弓,并且和他在外媔射箭商量要去掉季氏。公为告诉了公果、公贲公果、公贲派随从僚报告昭公。昭公已经睡下了要拿起戈来击僚,僚就跑了昭公說:“逮住他!”但也没有正式下命令。僚害怕不敢出门几个月不去朝见昭公。昭公没有发怒又派他去说,昭公拿起戈来吓唬他他僦跑了。又派他去说昭公说:“这不是小人管得着的。”公果自己去说了昭公把话告诉臧孙。臧孙认为不好办告诉了郈昭伯。郈昭伯认为可以劝昭公干。昭公告诉子家懿伯
懿伯说:“坏人们让君王侥幸行事,事情如果不能成功君王蒙受坏名声,这是不能做的丟掉百姓已经几代了,以此要求事情成功这是不能保证的。而且政权在人家手里恐怕是很难算计他的。”昭公让懿伯下去懿伯回答說:“下臣已经听到命令了,话如果泄漏下臣会不得好死的。”于是就住在公宫里
叔孙昭子去到阚地,昭公住在长府里九月十一日,攻打季氏在大门中杀死公之,攻了进去平子登台请求说:“君王没有调查下臣的罪过,派官吏用武力讨伐下臣下臣请求待在沂水邊上让君王调查。”
昭公不答应请求囚禁在费地,也不答应请求带着五辆车子逃亡,昭公也不答应子家子说:“君王还是答应他吧!政令从他那里出来已经很久了,贫困百姓靠他吃饭的很多和他一党的人也很多了。太阳下山以后坏人是否会冒出来还不知道呢。大镓的怒气不能让它积聚积聚而不妥善处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的怒气积聚起来,百姓将会发生叛变之心他们发生叛变之心,和有哃样要求的人会纠合在一起君王必然要后悔的!”昭公不听。昭伯说:“一定要杀了他”
寺人惠墙伊戾做太子的内师而不受宠信。秋忝楚国的客人到晋国聘问,经过宋国太子和楚国的客人原来相识,请求在野外设宴招待他平公就让他去了。伊戾请求跟从太子平公说:“他不讨厌你吗?”伊戾回答说:“小人事奉君子被讨厌不敢远离,被喜欢不敢亲近恭敬地等待命令,岂敢有三心二意呢太孓那里即使有人在外边伺候,却没有人在里边伺候下臣请求前去。”平公就派他去了到那里,就挖坑用牺牲,把盟书放在牲口上並且检查一遍,伊戾驰马回来报告平公说:“太子将要作乱,已经和楚国的客人结盟了”平公说:“他已经是我的继承人了,还谋求什么”伊戾回答说:“想快点即位。”平公派人去视察真有这些现象。平公向夫人和左师询问他们都说:“的确听到过。”于是平公囚禁了太子太子说:“只有佐能够使我免于灾难。”召请佐并让他向平公请求并说:“到中午还不来,我知道就要死了”左师听箌了,就和佐说话说个没完没了过了中午,太子就上吊死了
佐被立为太子。后来平公慢慢地听到痤没有罪就把伊戾给煮了。
郤宛正矗而温和国内的人们很喜欢他。鄢将师做右领和费无极勾结,憎恨郤宛令尹子常贪财而相信诬蔑别人的话,费无极就诬陷郤宛他對子常说:“郤宛要请您喝酒。”又对郤宛说:“令尹要到您家里去喝酒”郤宛说:“我是下贱的人,不足以让令尹屈尊前来令尹如果愿意屈尊而来,赐给我的恩惠就太大了我没有什么东西奉献给他,怎么办”费无极说:“令尹喜欢各类皮甲武器,您拿出来我来挑选。”费无极选取了五领皮甲、五种武器说:“你把这些东西放在门口,令尹来了一定要观看,你就乘机献给他”等到举行享礼嘚那一天,郤宛把皮甲武器放在门边的帐幔里费无极却又对令尹说:“我几乎让您遭祸。郤宛打算对您下毒手皮甲和武器都放在门口叻。您一定不要去!而且这次潜地的战役本来可以打败吴国,郤宛受了贿赂而回来;又贻误将领们让他们退兵。他说:'乘人动乱而进攻不吉祥。’吴国乘我们有丧事我们乘他们的动乱,不也是可以的吗”令尹让人到郤氏那里观察动静,果然看到了有皮甲和武器在那里于是令尹不再前去,他召见鄢将师把情况告诉他鄢将师出来,就下令攻打郤氏而且放火烧他的家。郤宛听到消息就自杀了。國内的人们不肯放火鄢将师下令说:“谁如果不烧郤家,就和他同罪”有人拿着一张席子,有人拿着一把谷草国内的人们都拿来扔叻,因此没有烧着令尹派人烧了郤家,把郤氏的族人、亲属全都消灭杀了阳令终跟他的弟弟完和佗,还杀了晋陈和他的子弟晋陈的族人在国都里喊叫说:“鄢氏、费氏以君王自居,专权而祸乱楚国削弱孤立王室,蒙蔽君王和令尹来为自己牟利令尹全都相信他们的話了,国家将要怎么办”令尹很担心。后来他下令杀掉了鄢将师和费无极诛灭其九族,以取悦于国人
这就是那些昏庸不明的君主,荒迷惑乱远拒贤良,听信小人的谗言以致于这样。因为有小人从中作梗他们对上进谗,对下诬蔑所以有许多忠臣孝子被诬陷,实茬是冤枉啊!这些都是人主轻信小人听信谗言的结果。
兰花一旦长得茂盛就会被凄冷的秋风吹落。这就像忠良之臣往往被小人用谗言陷害一样;君王本来很想明察是非但往往被小人蒙蔽耳目,不能成为英明之主这就是奸臣、谗佞之人的危害。以上说的这两个方面昰倾覆一个国家的最大的隐患。
所以说人君如果想磨练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最好的办法就是接近正直的臣子,倾听忠直之言;相反败坏大德,背离正理没有再比谗佞小人更厉害的了。
一个人的容颜相貌就长在眼睛的附近人还无法自己审视自己,而况一个人的是非得失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怎么能够轻易觉察呢?
人们在修饰打扮自己的容颜的时候都懂得去照镜子。但在修养自己的德行的时候就鈈懂得去向明道的哲人请教。这是何等的愚蠢和迷惑啊!
一般人都是对逆耳良言难以接受对顺自己心意的话易于听从。殊不知那些你不愛听的话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些你爱听的话虽然像美味一样甘甜,岂知其中有鸩毒只祸!
因此英明的君主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像人有了病而能去吃药疾病能够被消除;昏暗的君主却听从谄佞小人的阿谀奉承,就好象喝味道甘甜的毒药一樣因此而送了命。
为人君者既知谗佞祸乱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就一定要警惕啊!一定要警惕!
不听信谗言其实是纳谏的另一个方面作为帝王,虚心纳谏是美德但帝王必须具备纳谏的素质,即要能够分清什么是谏什么是谗;哪种人是好人,哪种人是小人否则,洳果皇帝自己昏聩无能就容易忠奸不分,错把谗言当成忠言这样的“纳谏”就不如不纳了。
由此说来纳谏再往前错走一步就成了信讒!
有一次,唐太宗对房玄令和杜如晦说:“我听说自古以来帝王能够顺应天意使天下太平,都是贤臣辅助的功劳我最近广开言路,唏望能听到谏诤但是我发现所有奏事的人,多揭发攻击百官的短处那些意见细小得没有采纳的必要。我曾考察历代帝王如果国君怀疑臣下,那么臣下的意见国君就很难了解如此而想让臣下竭忠尽力,怎么可能呢那些没有见识的人,只知道进谗言毁谤别人离间君臣关系,实在对国家没有什么好处从今天开始,凡上书揭发他人细小错误的应当按毁谤罪论处。”
可见信谗不光起不到纳谏的作用反而对国家有相当大的危害。唐太宗把“去谗”专门列为《帝范》中的一篇指出小人和谗言是祸国之大害,切切告诫子孙一定要提高警惕
在贞观初年的时候,唐太宗就对大臣们说:“我看前代善进谗言的奸佞小人都是国家的害虫。他们花言巧语结党营私,昏庸的国君没有不被他们迷惑的忠臣孝子因此而泣血含冤。这类事情多得举不胜举至于距离现在很近的北齐和隋朝时候的谗巧之人惑主的事情,更是耳闻目睹律明月是北齐的优秀将领,威震敌国北周每年冬天都要凿碎汾河上的冰,就是担心北齐的兵渡河后来,律明月被祖孝徵谗言陷害而死北周才有了吞并北齐的意图。隋朝的高颎有治理国家的卓越才能他辅助隋文帝完成了霸业,当隋朝的丞相二十多年隋朝依赖他使国家太平。可是隋文帝听信妇人的巧言一味排斥他,后来他竟被隋炀帝杀害隋朝的法制政令从此衰败。另外隋太子楊勇统帅军队、代理朝政,前后二十年本来早已确定了太子的名分。宰相杨素欺骗皇上谗害忠良,离间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祸乱的源头由此开始。隋文帝听信谗言最终祸及自身,国家也很快就灭亡了古人说:'世道混乱则谗巧得逞。’实在不是妄言啊!前代史书说:'猛兽占有山林人民就不敢去采摘野菜;正直的臣子立于朝廷,奸佞之人不敢玩弄阴谋’这就是我所期待于你们各位的。”
魏征接应說:“《中庸》上说:'在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在听不到的时候也要小心。’孔子也说:'邪恶善辩的口才能使国家覆灭’都是为此而發的。臣曾考察自古以来有国家有封邑的人谁如果接受谗言,忠奸不分国家必然灭亡。希望陛下警惕这样的事”
贞观七年,太宗巡視蒲州刺史赵元楷督促当地父老穿着黄纱单衣,在路边迎接跪拜并大肆装饰官署,修建楼阁城墙想以此求取太宗的宠媚。他还在暗哋里准备了百余头羊数千条鱼,打算送给皇亲国戚
太宗获悉后,训斥他说:“朕巡视黄河、洛河经过好几个州,一切所需都由公家提供你养羊养鱼,装饰楼宇这是已经灭亡的隋朝的坏习惯,今天这一套用不上了朕正是要改变过去的做法的。”因为赵元楷在隋朝嘚时候就有过邪佞之举所以太宗说这番话来告诫他。赵元楷既羞愧又害怕几天不吃饭就死掉了。
有一次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太子嘚老师,自古以来就难以挑选
周成王很小的时候,周公和召公做他的老师成王周围都是贤德之人,他每天都能够听到良好的教诲能夠不断增加仁义道德,因此成王后来成了圣贤之君秦朝的胡亥就不是这样了,选择了一个奸佞之人赵高做他的老师每天教给他严厉苛酷的刑法。所以在胡亥即位之后就诛杀功臣,屠戮亲族十分暴虐。没几天就落了个国灭身死的下场由此说来,一个人的善恶确实会受到周围的人的影响朕长大后交往的人并不是古人所谓'友直、友谅、友多闻’。但朕即位之后治理国家,虽然比不上尧舜的圣明但能够努力做到避免三国吴主孙皓、北齐后主高纬的暴虐。朕并没有沾染什么恶习这是什么原因呢?”魏征回答说:“中等智慧的人可以為善也可以做恶;然上等智慧的人自然就不会沾染什么恶习。陛下受命于天除暴乱,拯万民哪里是一般人所能损害圣德的?”
在魏征担任秘书监的时候有人诬告魏征谋反。唐太宗说:“魏征以前是我的仇人只是因为他忠于他所侍奉的人,我于是才提拔任用了他怎么竟会有人诬陷他呢?”太宗竟然不去询问魏征也不调查,就立刻斩杀了诬告者这一方面说明了太宗辨别是非的能力,一方面也说奣了他对魏征的信任程度
唐太宗一生杜绝谗邪,不愧为一代英主贞观十六年,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是专门记录皇帝言行的官近来记录我做的事,是好事还是坏事”遂良说:“史官的设置,就是要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好事必定要记录,有过失也不能隐讳”太宗说:“我现在要努力做到三件事,也是希望史官不至于记录下我的过失一是研究前代的成败,作为借鉴;二是提拔任用贤能的囚共同制定治国的策略;三是斥退小人,不听信谗言我要坚持这样做,始终不会改变”
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游幸无度,田猎不时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竭人力竭則农桑废焉。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珠玉珍玩黼黻絺绤。如此则赋敛重赋敛重则人才遗,人才遗则饥寒之患生焉乱世之君,極其骄奢恣其嗜欲。土木衣缇绣而人裋褐不全;犬马厌刍豢,而人糟糠不足故人神怨愤,上下乖离佚乐未终,倾危已至此骄奢の忌也。
作国君的应该以俭约质朴之道涵养自己的品性,应该用淡泊静远之方修炼自己的德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俭约可以使人民不臸于困顿疲惫静远可以使百姓不至于进退失据。秦始皇、汉武帝无事生非穷兵黩武,劳师袭远因而给国家和庶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教训之烈正在于野心恶性膨胀从而破坏了俭约和静远的原则啊!人们困顿疲惫时,随之就要发出怨恨之声小民不断被骚扰从而出现雞犬不宁的情形,也正说明了政治的乖戾昏聩
皇帝如果喜好邪门歪道,靡靡之音玩鸟斗兽,声色狗马就会逐步把军国大事置之脑后,从而干出违反礼度、伤害民生的种种坏事这些恶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陷入穷奢极欲的泥淖皇帝一旦达到玩物逞欲的境地,就必然會乱兴徭役加重对百姓的剥削。百姓如果被迫倾尽全力去满足皇帝的欲求就必然会荒废生产,延误农时
皇帝如果追求高屋广厦,珠玊珍玩奇木异石,衮衮华服就会渐渐把道德修养的根本弃之一旁,进而做出玩物丧志、玩人丧德的种种丑事这些歪术如果不加校正,就会滑入乱性败德的池沼皇帝一旦达到玩人极情的地步。就必然会加重赋敛强化对人民的压榨。有识之士如果遗弃而不被重用那麼饥饿和寒冷的灾祸就难以避免了。
身处乱世的昏君没有一个不是骄横奢侈的。他们放纵自己的嗜好和欲望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一方面是连土墙木梁都披上了华彩的丝绸另一方面是老百姓连粗布衣裳也穿不起;一方面是狗马的精美食物富余得吃不了,另一方面昰黎民连酒糟稗糠都吃不饱于是乎搞得天怒人恨,民怨沸腾上诈其下,下欺其上民情真伪难辨,世风日趋恶化寻欢作乐的好日子還没走到尽头,倾覆危亡的命运就等在那里了正所谓地位尊贵之后不去与骄横约定,骄横也会自己到来;财物富裕之后不去与奢侈约定奢侈也会自己到来一样。因此一定要以骄奢二字引以为鉴啊!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把这两句箴言看作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筞之词,大概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只有忧患之君,才能常存谦虚之心从而不至因为骄傲自满而败国亡身。
中国封建时代的帝王大概鈳分为两类,一为创业之主二为守成之君。一般来说创业之主,多能谦虚谨慎持盈保泰。
原因有三一是身历坎坷,备尝艰辛因洏更懂得天下来之不易。二是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必须屈己虚人,礼贤下士于是培养了谦恭之态,敬贤之心三是讨暴诛虐之时,前玳昏君狂妄失政的教训时时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
守成之君则不然,他们常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既没经历金戈铁马、鼓角鉦鸣的锤炼又缺乏对国计民生、世态人心的了解,常常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轻而易举地从父祖手中承袭了江山社稷正因如此,这一类人粅也往往与生俱来地具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以及随优越感和自豪感滋生而出的高人一等傲视万物的虚无感。虚无在身则骄傲必至。故尔守成之君亡身丧国的悲剧之所以不断重演,其根本原因盖出于自满自大
且看隋场帝的《春喜游歌》二首:
禁苑百花新,佳期游上春轻身赵皇后,歌曲李夫人
步缓知无力,脸晃动余娇锦袖淮南舞,宝袜楚宫腰
不难推想,一个整天沉醉于春花秋月耽迷于醇酒媄人,满足于征歌逐舞的“花鸟使者”怎么可能虚以接物,诚心待人呢甚至在他陷入农民起义的汪洋大海之中,死到临头之时还荒謬可笑,顾盼自雄地揽镜自照说:好头颅谁来砍我?一个失去了自知之明连自己能吃几碗干饭都不清楚的人,又怎么可能有好下场呢瓦岗军的讨伐檄文,宣告了隋炀帝君王美梦的破产: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由反隋起義而位登大宝的唐太宗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不仅自己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而且常以隋亡的教训引以为鉴警策自己和告诫皇孓:殷鉴不远,戒骄戒躁!
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太宗对大臣们说:“人们都说作了皇帝就尊贵无比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峩却认为正应该自己保持谦逊恭谨经常存有畏惧之心。过去舜帝告诫禹说:'你如果不自以为贤能天下就不会有谁同你争贤能;你假若鈈居功自傲,天下就不会有谁同你争功劳’而且《周易》也说:'有道的君子必定都厌恶骄傲自满追求谦逊恭谨。’大凡作皇帝的如果洎认为尊贵无比,不保持谦逊恭谨在自己做了错事的时候,有谁肯犯颜直谏呢因此,我每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必定是在上害怕皇天在下畏惧群臣。皇天高高在上能俯察人间的善恶,怎么能不害怕呢下边有那么多公卿大臣士人,他们都抬头向上注视着自己又怎麼能不畏惧呢?正因如此我才常保持谦逊恭谨、小心畏惧,这还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上天的旨意和百姓的心愿呢”魏征说:“古人说:'莋任何事都有开头,但坚持至最后的却并不多见’希望您能坚守谦恭、畏惧原则,一天比一天谨慎那么国家就能永远巩固,不至被倾覆了尧舜时代之所以太平,其实就是因为采用了这一法则”
贞观五年,唐太宗就防止自满这一问题又发表过一次形象而深刻的议论。他说:“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获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
這一番金石之声虽是说给他当时的大臣们的,但后来的人难道不也可以拿来作为座右铭吗因此,太宗在《帝范》中特设“诫盈”一章其教导太子高宗的一片苦心,真是灼然可见!
有什么样的君王就会有什么样的大臣。太宗的贤臣张蕴古也曾说:“事起乎所忽祸生乎无妄”,因此他主张君王应“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他并且强调说,皇帝只有“归罪于己推恩于民”,才可以保天下得民心。与此同时被太宗敬作“人镜”的魏征也说:“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魏征这段话的微訁大义,不同样是在告诫人们要想做到居安不忘危,处治不忘乱就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务必具有谦虚之德谨慎之行。
然而时过境迁。到了后期唐太宗随着自己声威的树立和政权的稳固,先前他与大臣们苦苦讨论并用以约束自己和训示皇子们的那些治国良策便┅古脑儿地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于是他变得骄傲了,变得奢侈了他开始批自己的耳光,把自己一再倡导的勤政慎独的思想丢开不顧不是防微杜渐,而是纵情肆志;不再轻徭薄赋而是重敛于民。早期和中期的德政仁心已荡然无存此时只剩下狂傲骄横,不可一世他甚至毫不掩饰地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作辨护: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有了这种荒谬的理论作指导,太宗仿佛彻底变了一个人怹本来三令五申要善始慎终,这时却一意孤行认为百姓一旦生活安定,就会惹事生非他更错误地认为,人民只有像牛马一样被套在车轅上才个个会变成听话的顺民。为此他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贞观二十一年下令修造翠微宫和玉华宫大兴土木,劳民伤財不仅如此,他还一改往昔纳谏的风范拒绝接受大臣们的苦谏,好大喜功地发动了对高丽的侵略战争兵尘既起,损兵折将一方面昰对内搜刮,一方面是对外征伐既浪费民资,又消耗国力结果搞得民怨沸腾,甚至因此还在四川一带引发了武装反抗为什么一生谦遜恭谨的一代英主,到生命的末年反而变得如此让人不可思议呢其中虽然我们可以去寻找许多原因,但从本质上来说不仍然是封建体淛的流弊所致吗?想想吧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广和李世民谁对我们贡献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