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比白崇禧官大吗和杜聿明谁的官大????

林彪、粟裕与杜聿明交手:谁是第一虎将?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林彪、粟裕与杜聿明交手:谁是第一虎将?
&&林彪、粟裕与杜聿明交手:谁是第一虎将?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6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唯一一位跟蒋介石平级的黄埔学生,绝对秒杀胡宗南
本文来源中国新原创(www.ipxyc.com)系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
微信:niccoliQQ: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最大的军事资本就是黄埔军校,对黄埔出来的学生向来青睐有加,成为其嫡系中的嫡系,只要你有能力又有忠心,绝对飞黄腾达。
在常见的媒体资料中,黄埔学生升迁最快的当属胡宗南,是第一个军长、第一个集团军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第一个上将,被誉为蒋介石的“天子门生第一人”。
但实际上,还有一个人比胡宗南的升迁更早,也更快,这个人叫李之龙,湖北仙桃市人。
李之龙生于1897年,跟他同年出生的大名人还是宋美龄、徐志摩。李之龙16岁就参加了李烈钧领导的湖口起义,绝对的老革命,1921年12月,24岁的李之龙在董必武、陈谭秋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要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因此李之龙的入党时间非常早,资历也非常深。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李之龙考入了第一期,并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与蒋介石等4人一起担任军校党部执委,可见他出色的能力。
毕业后不到一年,李之龙被任命为国民政府海军局政治部主任,兼海军参谋厅厅长,军衔是少将。这个升迁太牛了,直接跨过中间的尉级和校级。要知道,胡宗南刚毕业时还只是个少尉,排级干部,比他高一点的蒋先云、贺衷寒等人也只是个连级干部。
这还只是刚开始呢,几个月后,1926年1月,李之龙又担任海军局代理局长,军衔是中将。要知道,蒋介石当时的军衔也是中将,这个学生竟然跟校长平级了!
当然,蒋介石是个要面子的人,一看这样不行啊,连学生都跟我平级了,那我的面子往哪搁?9年后,即1935年,蒋介石把自己晋升为特级上将,而且是唯一的一个,从此再也没有人能跟他平级了。
再来看看胡宗南,于1926年初升任第1军教导师第2团第2营营长,7月升任教导师第2团上校团长,直到1927年5月才升到少将副师长,至于中将军衔,更是到1935年才得到。当然,在黄埔学生中这也算是比较早的了,同期晋升中将的黄埔学生只有三个人:胡宗南、李延年、李默庵。
从那以后,胡宗南就开始了开挂模式,1936年9月,胡宗南升任第一军军长,成为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军长;1939年8月,晋升为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同样是黄埔学生中的第一个;1944年12月,又升任第一战区司令官,更是黄埔学生中唯一的一个。
另外,胡宗南还是黄埔学生在大陆时期的唯一一个陆军上将,足见蒋介石对他的器重。
那么,之前秒杀胡宗南的李之龙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这就要牵扯到国共两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了——“中山舰事件”。
关于“中山舰事件”,在史学界还没有定论,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说清楚,所以咱就不罗嗦了,直接说结果吧。
当时,李之龙是中山舰的舰长,在日,据说是奉命将中山舰开到了黄埔,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的猜忌,李之龙也被蒋介石抓了起来。
当然,这件事从一开始就谁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蒋介石把李之龙关了一阵就放了,但李之龙的政治生涯也就此终结了。
出狱后,蒋介石几次让他表明态度,但李之龙始终拒绝妥协,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李之龙也站在了他的敌对面,痛斥他的反革命行径。
日,李之龙从日本回国,被国民党特务抓住,于2月8日被枪决,年仅31岁。
中山舰事件多说无益,不过在事件后的一个事很值得一说。那是事变当天的晚上,身在广州的毛泽东去了李富春的家里,商量对策。同时,周恩来也去了李富春的家里。请注意,这是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位伟人的第一次见面。
据周恩来后来回忆,毛泽东当时很激动,向李富春咨询了一些国共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并主张不能向蒋介石妥协,应该坚决反击。不过,周恩来一向谨慎,当时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给毛泽东留下太多印象。
当时在场的人可能谁也不会想到,这两位性格迥异的人,后来竟然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经典的搭档。
路史,即大史之意。我们将讲述上古以来馆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有趣史事及传说。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you have been blocked国民党几大将领中,薛岳、杜聿明、胡宗南、汤恩伯、李宗仁,哪个的军事指挥才能最高?_百度知道
国民党几大将领中,薛岳、杜聿明、胡宗南、汤恩伯、李宗仁,哪个的军事指挥才能最高?
个人认为是杜聿明的军事指挥才能最高。杜聿明(),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1961年杜聿明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文史专员期间著有:《淮海战役始末》《辽沈战役概述》《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
采纳率:9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唯一一位跟蒋介石平级的黄埔生,绝对秒杀胡宗南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最大的军事资本就是黄埔军校,对黄埔出来的学生向来青睐有加,成为其嫡系中的嫡系,只要你有能力又有忠心,绝对飞黄腾达。
在常见的媒体资料中,黄埔学生升迁最快的当属胡宗南,是第一个军长、第一个集团军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第一个上将,被誉为蒋介石的“天子门生第一人”。
但实际上,还有一个人比胡宗南的升迁更早,也更快,这个人叫李之龙,湖北仙桃市人。
李之龙生于1897年,跟他同年出生的大名人还是宋美龄、徐志摩。李之龙16岁就参加了李烈钧领导的湖口起义,绝对的老革命,1921年12月,24岁的李之龙在董必武、陈谭秋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要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因此李之龙的入党时间非常早,资历也非常深。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李之龙考入了第一期,并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与蒋介石等4人一起担任军校党部执委,可见他出色的能力。
毕业后不到一年,李之龙被任命为国民政府海军局政治部主任,兼海军参谋厅厅长,军衔是少将。这个升迁太牛了,直接跨过中间的尉级和校级。要知道,胡宗南刚毕业时还只是个少尉,排级干部,比他高一点的蒋先云、贺衷寒等人也只是个连级干部。
这还只是刚开始呢,几个月后,1926年1月,李之龙又担任海军局代理局长,军衔是中将。要知道,蒋介石当时的军衔也是中将,这个学生竟然跟校长平级了!
当然,蒋介石是个要面子的人,一看这样不行啊,连学生都跟我平级了,那我的面子往哪搁?9年后,即1935年,蒋介石把自己晋升为特级上将,而且是唯一的一个,从此再也没有人能跟他平级了。
再来看看胡宗南,于1926年初升任第1军教导师第2团第2营营长,7月升任教导师第2团上校团长,直到1927年5月才升到少将副师长,至于中将军衔,更是到1935年才得到。当然,在黄埔学生中这也算是比较早的了,同期晋升中将的黄埔学生只有三个人:胡宗南、李延年、李默庵。
从那以后,胡宗南就开始了开挂模式,1936年9月,胡宗南升任第一军军长,成为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军长;1939年8月,晋升为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同样是黄埔学生中的第一个;1944年12月,又升任第一战区司令官,更是黄埔学生中唯一的一个。
另外,胡宗南还是黄埔学生在大陆时期的唯一一个陆军上将,足见蒋介石对他的器重。
那么,之前秒杀胡宗南的李之龙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这就要牵扯到国共两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了——“中山舰事件”。
关于“中山舰事件”,在史学界还没有定论,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说清楚,所以咱就不罗嗦了,直接说结果吧。
当时,李之龙是中山舰的舰长,在日,据说是奉命将中山舰开到了黄埔,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的猜忌,李之龙也被蒋介石抓了起来。
当然,这件事从一开始就谁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蒋介石把李之龙关了一阵就放了,但李之龙的政治生涯也就此终结了。
出狱后,蒋介石几次让他表明态度,但李之龙始终拒绝妥协,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李之龙也站在了他的敌对面,痛斥他的反革命行径。
日,李之龙从回国,被国民党特务抓住,于2月8日被枪决,年仅31岁。
中山舰事件多说无益,不过在事件后的一个事很值得一说。那是事变当天的晚上,身在广州的毛泽东去了李富春的家里,商量对策。同时,周恩来也去了李富春的家里。请注意,这是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位伟人的第一次见面。
据周恩来后来回忆,毛泽东当时很激动,向李富春咨询了一些国共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并主张不能向蒋介石妥协,应该坚决反击。不过,周恩来一向谨慎,当时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给毛泽东留下太多印象。
当时在场的人可能谁也不会想到,这两位性格迥异的人,后来竟然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经典的搭档。
[相关阅读]比黄埔更牛的军校:黄埔学生都是他们的下级
在中国近代史上,“黄埔军校”几乎成了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名将如云,英雄辈出,在八年抗战中、解放战争中,舞台上的主演几乎都是黄埔学生。
但实际上,黄埔军校被夸大得太厉害了,黄埔学生也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来主宰民国的大局,反而是另一所军校的学生,成为左右民国大局的关键角色。
这所军校,就是保定军校。
保定军校创建于190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陆军军校,校长先后有冯国璋、段祺瑞、蒋百里等人。
说保定军校牛,自然是因为它培养出来的学生牛,我们先来简单列一个名单吧——
蒋介石、陈诚、白崇禧、张治中、叶挺、傅作义、薛岳、李济深、邓演达、刘峙、孙传芳、吴佩孚、刘文辉、邓锡侯、熊式辉、黄绍竑、蔡廷锴、蒋光鼐、顾祝同、唐生智、陈继承、周至柔、钱大钧……
看看这份名单,是不是有点眼晕?
蒋介石帐下有“八大金刚”之称,都是掌握国民政府要职的,其中六位都是保定军校出来的:陈诚、张治中、刘峙、顾祝同、陈继承、钱大钧。
至于其余的人,也都是封疆大吏级别的,比如国防部长、陆军总司令、空军总司令、海军总司令、总参谋长、战区司令等等。
而反观黄埔军校出身的名将,能做到军长、集团军司令就已经是顶尖级别了,也许只有一个胡宗南能跟他们比一下。
也就是说,在抗战时期,黄埔学生虽然在战场上出尽了风头,但真正能左右大局的,还是他们的上级——保定军校生。而且,即使在抗战时期,黄埔学生的作用也没有那么夸张,除了黄埔系,还有桂系、晋系、川军、东北军、西北军,以及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都不比黄埔系的功劳差多少。
之所以给大家造成“黄埔学生是抗战中流砥柱”的印象,自然是因为黄埔系是蒋介石的嫡系,对他们的宣传力度最大。
其实,早在黄埔军校创立时,保定生就注定了是黄埔生的上级,因为黄埔军校的大多数教官,都是从保定出来的。据统计,从1924年黄埔军校在广州创立,到1928年迁到南京,共有178位保定生在黄埔效力。
而且,这些保定生在黄埔的位置也都非常重要,比如在黄埔军校入学试验委员会的9名委员中,就有4人是保定生:邓演达、严重、胡树森、简作桢;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总队的正副总队长,都是保定生:邓演达、严重;学生总队的4名队长中,也有3名是保定生:金佛庄、吕梦熊、茅延桢。
在整个抗战时期,全国共分为12个战区,在正副战区司令的级别上,保定生共有29人,而黄埔生只有3个人:胡宗南、李延年、范汉杰。
因此,当我们不遗余力地为黄埔军校喝彩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其实保定军校的作用在近代史上更加重要。
[相关阅读]黄埔一期PK黄埔四期,哪一期名将更多?
在近现代史上,黄埔军校的地位怎么说都不为过,从北伐,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几乎都是黄埔军校的人在唱主角。而在黄埔的历史上,第一期和第四期更是名将辈出。那么,到底哪一期更厉害呢?
先说共产党方面。第一期出了一位元帅:徐向前;第四期也出了一位元帅:林彪。
第一期的左权如果不死,也足以成为元帅;第四期的刘志丹如果不死,也足以成为元帅。
第一期出了一位大将:陈赓;第四期的曾中生如果不死,也足以入选大将。
第一期有一位英年早逝的绝顶天才:蒋先云,在黄埔一期开学考试和毕业考试中,拿了两次第一,去世时年仅25岁;第四期也有一位英年早逝的绝顶天才:伍中豪,在井冈山时跟彭德怀、林彪并称“三骁将”,去世时也是25岁。
在国民党方面,第一期的名将就比第四期多多了,现只取十位。
胡宗南:天子门生第一人,名镇一时的西北王
杜聿明: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徐州“剿总”副司令
关麟征:国民党陆军总司令
桂永清: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海军一级上将
郑洞国: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东北保安代总司令
陈明仁:华中“剿总”副司令、解放军上将
宋希濂:华中“剿共”副司令、徐州“剿总”副司令
李默庵: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黄埔一期中有“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之称
贺衷寒:与蒋先云、陈赓并称“黄埔三杰”
黄维:第十二兵团司令
第四期,只能勉强选出五位。
张灵甫:国民党第一王牌整编74师师长
胡琏:陆军副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
谢晋元: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名扬天下
李弥:第十三兵团司令
刘玉章:陆军副总司令、陆军二级上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宗南比白崇禧官大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