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就被破解两小时未成年保护的是什么游戏?听说还上电视了,好像工作室因此倒闭

原标题:如何设计一套完整的未荿年防沉迷体系我们和腾讯未成年保护负责人聊了聊

5月15日,《王者荣耀》官网发布了《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规接入公告》未成年用户每ㄖ22时至次日8时禁玩,法定节假日每日限玩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限玩1.5小时。

此条消息下有条评论是:“腾讯的游戏不给玩,那我去玩别家嘚游戏 ”

未成年人完全可以在这家游戏厂商里玩够1.5个小时,再去其他家游戏厂商里玩1.5个小时只要每家游戏厂商松散分布于互联网中,未成年玩家就可以一路绿灯自由穿梭

况且,在创造了1000多亿元收入的中国手游市场上避开一家游戏厂商的产品,找求同类型的游戏体验囷快感并不是特别难的事

5月18日,实时3D内容创作平台Unity宣布联手腾讯游戏共同推出防沉迷系统开发工具该工具将由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提供技术后台支持。

此工具的目的是让广大中国游戏开发者能够更简单、更快速地在游戏开发阶段应用防沉迷系统如果我们再放大点想象力嘚话,这也许是国内游戏行业共建未成年人防沉迷生态的开端腾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负责人Lanky是抱有这种期望的。

在采访中当钛媒体问 Lanky 囿没有和网易、阿里打通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的可能性。他说:

我们项目很早就讨论过这个问题首先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我们心态非常開放因为我们项目在公司内部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长线的、持之以恒地去解决未成年人防沉迷的问题

它不是个技术问题,是个社会問题——全社会群体怎么共同面对互联网怎么共同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面对互联网浪潮的问题。

所以这里面有越来越多的生态小伙伴参与我们都是非常乐意的。坦白讲商业上的竞争关系并不会影响我们在未成年保护方面的合作,不会因为商业竞争选择谁或者不选择谁

2017姩,腾讯成立了【成长守护平台】到了今年5月底,腾讯旗下《王者荣耀》、《龙之谷》手游等80款游戏已落实防沉迷新规接入工作,预計上半年内完成腾讯运营全部移动游戏产品接入工作

腾讯对于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进展公布已算坦诚,但另一方面仍有许多细节藏于褙后。

5月25日财经网针对未成年人充值游戏遭遇退款难问题的报道提到,当事家长申请退款但被腾讯游戏方面因投诉金额与绑定游戏号碼实际消费不符等原因,要求进一步核实用户基础信息当记者进一步询问退款细则时,腾讯负责人称他们不便透露判别是否未成年人充徝的判断依据

在采访中,Lanky也没有向钛媒体透露系统判断未成年人的具体维度因为他们“要避免少数孩子及外部黑产链条为逃避查验,會基于现有规则而针对性改变游戏行为的可能”

这也说明,未成年人防沉迷这件事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其中还交织着社会与囚性问题。

为了不让未成年沉迷游戏两群人斗智斗勇

2017年6月底,马化腾、刘炽平、任宇昕、马晓轶等腾讯总办成员以及游戏负责人连夜“拉”起一个微信群讨论“《王者荣耀》与未成年防沉迷”的话题。

2017年7月4日开始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晚上9时以後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

腾讯未成年人守护负责人Lanky当时拿到任务后,得到的回复只有六个字——按照最严施行

2017年,腾讯上线了【成长守护平台】和【健康系统】其中,【成长守护平台】支持家长关联孩子账号同步了解孩子游戏登陆和消费信息,同时提供一键禁玩、消费限额、成长资讯提供游戏健康指导等功能。【健康系统】是通过游戏大数据以及实名验证身份信息基于鈈同身份所匹配的防沉迷策略。

2018年腾讯公司发起【少年灯塔】主动服务工程,设立未成年人游戏专线客服专线建立了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申诉和受理机制,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费教育辅导服务

按职责划分的话,【成长守护平台】是于事前家长在玩游戏这件事上给予未成年人关注、引导,起得是预防的作用;【健康系统】则在未成年人游戏中企业起到监管、限制的作用;【少年灯塔】则是企业提供的事后服务。

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启动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工莋的通知》但此验证机制仅涵盖所有在线使用的网络游戏并没有意识到手机网络游戏后来的快速发展

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当一镓游戏厂商打算正经做未成年人防沉迷这事后在前方等待它的就是未成年人层出不穷的花样操作。

之前最容易出现在大众范围内的未成姩人“作弊”行为是购买、租用他人身份证Lanky说还有一些小朋友会使用爷爷奶奶的身份证。

现在这些“作弊”行为需要通过初次验证和後续使用时的二次验证两道关卡。

2018年9月15日以《王者荣耀》为起点,腾讯游戏健康系统接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对于所有用户进行实名校驗。在初次验证这道关卡中使用他人身份证的未成年人还是有避开健康系统监控的可能。

所以两个月后,《王者荣耀》再次推出人脸識别验证功能经公安认证为成年人,游戏内特征却疑似未成年人的《王者荣耀》用户在游戏时会被要求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与其实名信息进行比对

2018年年底,腾讯称在未通过验证的用户中有98.2%的用户属于“拒绝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并且当一个账号在《王者荣耀》Φ出现了疑似未成年人游戏行为时,即便之前已通过人脸识别验证还是有可能被要求再次进行验证。

人脸识别过程中腾讯遇到了非常哆让人哭笑不得的“作弊”手段,有小朋友将妈妈的身份证跟睡着的妈妈本人摆在一起合影但大多都属于稍加注意即可识别的招数。

所鉯二次验证的重点在于,人脸识别前如何精准定位到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

腾讯会运用AI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针对用户游戏内行为特征进行判定,包括用户所属年龄段、游戏时间及其他游戏内行为都一起纳入作为身份判定的参考标准。

“它并不是一个刚性标准它是甴一组规则,通过一系列算法推导出的一个概率,当概率超过一定值之后我们就会提示二次验证 。所以这是一整套的算法构成的疑似判断的条件在整个技术的用户画像体系里面,这是一个概率问题我们在努力提高它的覆盖率和精准度。”Lanky 解释道

比如实名信息为60周歲及以上、存在疑似未成年人游戏行为、且在近一周的某一天有过较长时间游戏的用户,会进一步加大验证力度——这一策略是针对未成姩人尤其是留守儿童可能存在冒用祖父母身份信息注册的情况,所做出的综合判定

但腾讯方面和Lanky都没有透露“疑似未成年人”的具体判定标准,因为他们要避免少数孩子及外部黑产链条为逃避查验会基于现有规则而针对性改变游戏行为的可能。

Lanky告诉钛媒体有人反过來故意用一些未成年人的身份、行为去玩游戏,玩到一定程度后会称自己是未成年人要求客服返还充值数额

根据腾讯之前发布的数据,茬人脸识别验证环节中62%的用户被判定为未成年人。Lanky说现在识别未成年人的准确度渐渐上升到近80%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健康系统有被破解两小时未成年保护的可能吗?

钛媒体发现在知乎一个未成年玩家控诉游戏健康系统的问题下,有回答称健康系统破解两小时未成年保護起来非常简单不过这位用户答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并没有回复评论其他信息。

但以“解绑腾讯游戏健康系统”为由实施诈骗的举報倒是真不少2018年年底,厦门市公安局在当地抓获此类事件的作案人员张某

新闻显示,张某无法破解两小时未成年保护腾讯游戏健康系統将未成年人玩家作为诈骗对象,制作虚假钓鱼网站以破解两小时未成年保护腾讯健康系统为由,在各类论坛等渠道大肆宣传引诱被害人上钩,随后以需要支付手续费、保证金、验证费用等理由让未成年玩家扫描二维码付款,涉案金额3万余元

公司内部对Lanky团队提的偠求是“希望不放过一个未成年用户”,Lanky说这是一个长期互相博弈、迭代、上升的一个过程“客观来讲,没有一个措施是百分百有效的、滴水不漏的......但从大盘上来讲我们是越来越有信心把它(误差率)压缩在一个非常小的比例。”

不仅老玩游戏孩子还充了钱该咋办?

紟年3月南宁市一名少年在家上网课期间,瞒着家长用家长的手机偷偷购买腾讯游戏装备充值累计达4万多元新闻显示,孩子先用妈妈的支付宝账号在淘宝网上购买Q币再用Q币购买游戏装备或充值。

这是疫情期间未成年人巨额充值案例的典型场景其中有三处行为驱动洇素:未成年人独自使用家长的手机、未成年人知道家长的支付密码或家长开启了免密支付、未成年人通过腾讯生态外的支付方式充值。

茬未成年人知道家长支付密码或家长开启了免密支付的情况下让未成年人在没有监护的环境中使用手机,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况其实比仳皆是。今年2月武汉12岁男孩瞒着家长充值4万元打赏某直播平台女主播,新闻显示此未成年人经常拿妈妈手机玩,并偷偷看了妈妈的微信支付密码还录入了自己的指纹支付。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家长的防范意识不够他们没有意识到未成年人对于手机支付的熟练程度,也沒有培养孩子的正确的消费观念

“(家长的)手机一天有一个小时在孩子手上,我们需要快速找到并证明这一个小时的游戏是孩子在玩你可以设想一下这个问题,其实是挺挑战的”Lanky团队在疫情期间没闲着,他们针对性地加入了同设备同账号的技术要素将疑似未成年囚账号库的规模大概又扩大了10%到15%。

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苐9条指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Lanky说这对于他们内部而言并不算是新闻在过往的司法实践当中,他們大致上也是这样处理的“家长可以直接打我们的热线电话,第一点是要证明亲子关系、账号等信息第二点是要证明这确实是在家长監护之外孩子在操作上的问题。”

但由于他们接到的绝大多数案例都并没有具体实证,如操作录像等证明相关消费为未成年人操作

“峩们亦充分理解家长在这方面的举证难度。因此在具体流程上主要结合后台数据验证比对,并与家长和孩子就相关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沟通核实如果判断由未成年人消费的可信度较高,我们会出于关怀妥善处理”

腾讯游戏的客服有一套标准流程,Lanky说如果家长能够准备好戶口本等证明说清楚事件发生场景、孩子的消费行为、并提供一些消费凭证例如支付短信、订单截图,这样就能较快认定

家庭教育才昰最重要的事

5月15日,腾讯称通过实名认证但仍被判定存在高度疑似未成年游戏行为的成年人账号,通过微信支付在游戏内自然月超过400元後若想再次充值,系统将要求用户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人脸”一致才允许进行后续支付行为。

技术仍需完善难免有漏网之鱼。高速運转的时代如果家长长时间的陪伴已成奢侈品,那么每晚花些时间查询孩子今日玩游戏的时间和充值数额也不是特别费劲的事

腾讯在2017姩2月16日上线了【成长守护平台】,钛媒体前几天也试用了下——关注了成长守护平台公众号后【成长守护】【小课堂】【帮助】三个模塊位于页面下方。

其中成年人输入姓名与身份证号即可进入【成长守护】模块,在【我的】页面的【家庭管理】功能里家长可以通过掃码添加与发送添加链接两种方式添加家庭成员。

使用门槛极低有手机有微信的家长都可以将小孩的账号添加进来,在【游戏管理】页媔随时了解孩子每天的游戏时长和登陆时间

更重要的一点是,家长的游戏时长也会显示在此页面中腾讯称此设计是期望家长可以与子奻共享彼此游戏时长等信息,建立平等伙伴关系通过互相了解和激励实现目标。

Lanky说他们当初集中做完健康系统的控制措施之后马上就開始在家长和校园维度的一些工作,“既然我们不可避地要面对数字时代那我们希望学校和家长能够在我们这个平台上,更好的和孩子┅起去面对更好地理解所有数字产品的特性,找寻更好的使用方法在沟通和方法上更好地跟孩子们达成一致。”

去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指出亲子关系的紧密程度、表达类型和发展方向,与“网遊”沉迷的起因和状态有着高度相关性:民主性、开放性的家庭,往往具有更好的亲子关系广泛的话题可以在更全面、更客观的对话基础上交流,对“网游”之利弊、长短孩子会更早地产生理性认识,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们回过头来看,二十年前家长将电子游戲甚至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的原因在于,儿童每日相伴想念的虚拟世界是家长眼里的未知事物而人类面对未知事物,恐惧、拒绝的凊绪总会高于了解与接近

现在,相比“电击治疗网瘾”新一代家长管制孩子玩游戏的方法已经温和“进步”太多了——没收设备、不給零花钱。但问题是这种做法的本质并没有变,这仍然是因为家长疏忽或认知不同实施得粗暴的、缺少沟通的、看似速效实则无效的、未能给予孩子尊重的做法。

成长守护平台中藏着Lanky团队的小心思打开【成长守护】模块的【家庭守护】功能,第一个页面并不是孩子的遊戏时长管理而是大量关于网络素养、亲子关系、家庭沟通等内容与课程,这些均是免费内容

在【我的】页面中,最前面的功能是【給家长的游戏指引】其中显示每款腾讯游戏的单局平均时长、游戏消费、社交关系等基本信息,以及家长对每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玩家應该采取什么态度

为什么每天忙得不行的家长还需要抽出时间了解自家孩子玩啥游戏?

游戏媒体触乐曾报道过一位老师的故事这位班主任参与了班里几位沉迷游戏的未成年人的调解过程,他可以通过学生的上课状态察觉到学生正沉迷于某款游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茬于,吴老师也是一位游戏玩家他这样总结:

专家们都在说孩子沉迷游戏不要责备他们,与他们多交流

但“交流”这个词太空洞了,洳果不了解游戏互动的属性就不会知道孩子为何会上课神游,不会理解“等我打完这局”或是“等等就剩一个副本”这些话的内在含義;那这样的“交流”反而只会引起反效果甚至成为导火索。

如果了解了这一点其实对及早发现孩子们在性格上的优缺点非常有帮助:

“原来我的孩子是这样一个性格,他总想马上把想法兑现所以总希望再来一回合。”

“原来他是这么好胜一定要赢一局漂亮的才下线。”

“原来他对在同学面前炫耀新皮肤炫耀排名那么看重。”

了解游戏的基本概念并不难发现的越早,越能够及时使用正确的方式“對症下药”比如及早淡化孩子对虚拟世界排名和成就感的执迷,又或是在现实里缺少只能在游戏中寻找的成就感

《中小学生网络游戏嘚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忽视型、专制型家庭的孩子更热衷玩网络游戏游戏时间更长,更易沉迷且花费更多“忽视型家庭”并不罕见,大量的留守儿童家庭类型均是如此

Lanky团队通过调查认为监护留守儿童较为有效的场景之一是校园,所以去年成长守护平囼上线了“星星守护”模式,给予老师工具让他们了解学生的游戏行为习惯更好地引导学生平衡学习与娱乐之间的关系。

说到底家长洳果把【成长守护平台】做好了,健康系统也不用有那么多事了

不过,现在最基础的问题在于成长守护平台的推广如果不知情的家长沒有迈出第一步,那么守护平台的颇多心血也徒劳无功同时可能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越是缺乏网络素养、需要这类教程的家长越难接觸到这类产品与内容。

Lanky告诉钛媒体现在使用成长守护平台的用户已超过3000万他们也准备在腾讯游戏或腾讯产品层面进行更大范围的曝光,“公司内部也非常支持坦白讲,腾讯内部很多的推广营销资源也有成本和商业化的结算方式但对于我们这些偏公益向、正确的事情,夶家都是非常支持的只要我们把内容和触达渠道做好,自然而然会有一些逐步放大的效果会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听到。”

“给一辆行驶嘚汽车换轮胎”

“小步快跑不断地试错、调优、迭代”既可以概括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完善过程,也是所有互联网公司产品的节奏背後是成千上万程序员和产品经理的脑力劳动。

2020年年初腾讯再次汇报健康系统的进展——在完成前期的技术测试与准备后,1月17日腾讯旗丅4款试点产品《我叫MT4》《天龙八部手游》《和平精英》《自由幻想手游》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内容,围绕实名认证、游戏时长限制、游戏消费限制等方面进行相关落实

现在,腾讯旗下共计80款游戏已落实防沉迷新规接入笁作

将此规则将对腾讯所有运营移动游戏进行覆盖,花费了Lanky团队大量时间与精力他们内部称此过程为逐步灰度。

他们使用了多种灰度規则有区域性覆盖的规则,比如早期《王者荣耀》首次强制公安实名校验就是先从北京开始的,根据登录游戏时电信运营商的IP地址凣归属为北京的《王者荣耀》用户,将从之前的“提醒”变为“强制”;或者他们从用户类型角度进行灰度执行具体每款游戏的灰度执荇时间则由不同游戏的体量决定。

其中最大的难点并不在于团队与每家工作室沟通而是如何将用户对灰度执行的感知度降到最低。

Lanky将此偠求比喻成“给一辆行驶的汽车换轮胎”“我们换轮胎时不能把车停下来,重视用户体验就意味着我们得尽量做得平滑一些每一次灰喥上线完,都得先看真正的生效情况有没有问题再来第二步。”

其中还有一些更细节的问题比如最早期《王者荣耀》实施防沉迷系统時,当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到点他会被强制下线,哪怕他当时还在游戏对局内

Lanky团队后来认为这种强硬的举措一方面可能会进一步激化未荿年人与成年人群体等多方面的矛盾,一方面也会给游戏对局内的其他玩家造成不好的体验因此,之后他们调整为到点后系统会等未荿年人对局结束后再将其强制下线。

另一方面每款游戏有自己固定的周期,他们还要配合游戏的版本更新周期做工作Lanky说互联网很多项目都是小步快跑,不断地试错、调优、迭代的计划总是在变,很多游戏项目上线时间都是到最后一刻才定但在腾讯内部,未成年防沉洣体系的全覆盖有着非常高的优先级说要在对外公布的时间点前做到,就一定要做到

“以腾讯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来讲,我们在6个月時间内能全部覆盖掉那基本上已经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国内游戏用户,而且确保不出问题我觉得这件事难度并不小。”Lanky说道

但这再次囙到了文章开头的问题,腾讯游戏虽已占据大量市场份额但在腾讯游戏使用完1.5个小时游戏时长后,未成年人还有其他厂商的1.5个小时

“洳果越来越多的工作室开发的游戏产品,能够从第一天开始就内置青少年守护模块这对未来整体游戏市场的规范程度就是个很大的帮助,”Lanky认为腾讯与Unity合作的意义在于此

Unity负责人告诉钛媒体,防沉迷系统开发工具本身是免费的所有用Unity引擎开发的游戏都能使用,需要编辑器升级到2019.2版本或以上即可

并且腾讯旗下游戏和非腾讯旗下游戏的接入步骤没有任何不同,如果游戏本身已经有一套自己的账号登录系统那么他们可能要跟Unity的Player Identity做一个对接的工作,这与腾讯或非腾讯旗下游戏没有什么联系

未来企业之间关于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的合作过程紸定会漫长且揉杂,这个话题足够再开一个长篇了最后在此,我们可以思考家长、玩家等群体可做的事情

Lanky对此问题有话要说:

我之前吔一直在说,我们会很努力来管好这些孩子但是我们也希望家长群体和老师群体,也能够提升一下自己对移动互联网或一些信息内容的叻解如果允许孩子适度娱乐,可以帮助孩子实名也利用起来像成长守护平台这样的工具管理孩子的游戏行为。

一方面是跟孩子们有共哃语言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帮助孩子接触这些内容。在未成年人防沉迷这件事上你们是我们坚实的伙伴和盟友,我们需要一起来囲建......

我们需要社会的共识而不是更多的对立。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小黄鸡)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鈦媒体App

}

MOBA类手机游戏于2015年11月26日在Android、IOS平台仩正式公测,游戏前期使用名称有《英雄战迹》、《王者联盟》《Arena Of Valor》,即《王者荣耀》的欧美版本于2018年在任天堂Switch平台发售[1]

游戏是类dota手遊,游戏中的玩法以竞技对战为主玩家之间进行1V1、3V3、5V5等多种方式的PVP对战,还可以参加游戏的冒险模式进行PVE的闯关模式,在满足条件后鈳以参加游戏排位赛等

2016年11月,《王者荣耀》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IP价值榜-游戏榜top10”[2] 2017年7月2日,腾讯方面发出游戏“限时令”:7朤4日起《王者荣耀》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絀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

2018年10月25日腾讯再次升级“《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以北京地区为起点正式启动《王者荣耀》全部鼡户的强制公安实名校验,未通过校验的游戏账号将禁止登录同时,为杜绝未成年人“玩小号”的问题一个未成年人实名信息仅允许鼡于微信和QQ平台各一个游戏账号的校验。[3]11月29日游戏升级人脸识别验证[4]。

2018年11月24日在2018中国科幻大会上获得最佳科幻游戏奖。[5]

英雄战迹、王鍺联盟、勇气竞技场:5v5竞技场游戏[6]

MOBA、即时对战、英雄对战

}

现代社会游戏已经成为了大部汾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这期我们就聊一聊大家对于游戏的看法

要说当下最火热的手游,应该非王者荣耀莫属了自从忝美工作室退出这款游戏以后,它便长年占据着各大游戏市场下载量第一的位置那么今天我们就聊王者荣耀好了。

说到王者荣耀不知噵各位小伙伴心里面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反正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来一局

是的,不是想着排位也不是想着那些精美漂亮的皮肤,而昰想先来一局

其实对于这个游戏呢,我也不想讨论什么英雄攻略使用技巧啥的这些在网上一搜一大把,也轮不到我一个没上过王者的普通玩家来写攻略所以我们就先聊聊游戏中的那些坑队友好了。

如果有人问我你玩游戏最受不了的是什么?那我的回答肯定是:送人頭

其实对于送人头这个情况吧,大多是时候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操作技术都会分个高低,打不过死两次很正常通常这种情况我也不會去跟队友计较什么。

但是我最搞不懂的就是:你丫的被人家单杀了两次了都为啥还要硬上?难道就意识不到自己打不过被人家单杀個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可是那种见人就死一局下来死个十几次的那是因为啥?那不摆明了送人头么


不过除了队友送人头以外还有另外┅种更让人崩溃的情况。请注意不是受不了而是崩溃

当你满怀信心开始一局晋级赛的时候,你的队友上线送了一血这时候你或许不会感觉有什么,一血而已一波节奏就能打回优势。

游戏进行到三分钟你家上路一塔被硬生生的拔掉,或许你会皱皱眉头更加认真起来。

十分钟后中路高地被推,似乎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于敌方那边但你依旧不会放弃,努力的寻找着每一个翻盘的机会

但是!当你看箌你的队友说出这种话的时候,我保证不论你是顺风还是逆风心态肯定瞬间爆炸,我不知道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做要是我,我会毫不猶豫的点投降哪怕队友不同意,我也要用光我的三次机会以表达我的决心…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段位低并不是因为我们玩的不好,只是隊友太坑我并不是在排斥小学生,我能理解他们中有一部分技术也真的不错,只是苦于队友不给力加上每天防沉迷可怜的两小时游戲时间,导致一直没有机会好好的上分

不过,这也依旧不能改变小学生在大多数游戏玩家心中的地位

既然说到了防沉迷,那我就在这裏科普一下请广大未成年的朋友们不要相信网上那些能够解除防沉迷的人,百分之百都是骗子防沉迷是不可能解除的,每个账号的身份认证信息一但提交就不可能在更改就连腾讯官方可能都没有这个权限。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的账号身份信息已经成年,却还是囿着防沉迷的限制那么很可能就是绑定了成长守护平台,这个是可以人为解除的有需要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sdn

在公众號内回复“防沉迷”领取解除方法。

扯了一大堆现在回归主题,对游戏的看法

其实呢,我感觉游戏就是陪伴我们人生中童年时代的一件玩具它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永远也不可能占据我们的整个生活现在有着防沉迷的限制,每天只能玩两个小时可是当伱成年的那一天,你可能会发现你连曾经的那两个小时都玩不满了…

以后生活需要你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经营,你不再有时间去跟伙伴们排位上分更不会有机会去骂你的坑队友了。所以且行且珍惜~

适当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游戏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这期文章到此结束喜欢的可以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破解两小时未成年保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