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鲍贤伦隶书的隶书


鲍贤伦隶书籍贯浙江鄞县,1955年絀生于上海1974年从徐伯清先生学习书法。1982年春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浙江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書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作品曾获全国首届大學生书法比赛一等奖(1981年),并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展、全国中青年书法展、国际书法艺术交流展近年来先后在杭州、宁波等地举办个展。出版有《鲍贤伦隶书隶书对联册》、《鲍贤伦隶书书法集》等

鲍贤伦隶书先生的书法由碑铭的隶书到书写的隶书--汉简,形成清隽的风格继而又由汉简到更为古老的战国简帛,尤其是秦简、楚简形成了简古的书风。由“清隽”入“简古”反映了鲍贤伦隶书先生年岁與书格的俱进过程。


}

  记者:我很好奇您为什么对隸书情有独钟

  鲍贤伦隶书:回想起来,从小我曾经做了很多描红的家庭作业但与隶书无关。第一次接触隶书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家父的字帖中找到两本朵云轩印刷的隶书选字帖,一本是《汉人隶书选字帖》一本是《唐人隶书选字帖》。相比较唐人隶书点劃规整且波磔分明,比较容易把握也比较符合装饰美化的要求,因此就选定了它可见,我的学隶之途是由实用主义导航启程的与取法乎上失之交臂。

  1974年我由韩天衡先生介绍,敲开了徐伯清先生在上海皋兰路27号的家门开始了正式拜师学艺之路。徐先生教学生先從隶书入手以正手脚骨架次教草书以明笔势连贯,再教楷书奠实点画基础学书不过一月,徐先生即允我跳过学隶阶段直接学草学楷。我一边对付着完成每天的楷书作业一边仍然钟情于隶书。我花大力气找到了各种汉碑字帖先后临写了《曹全》、《礼器》、《乙瑛》、《张迁》、《史晨》、《石门铭》、《鲜于璜》等。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更为生动的汉代竹木简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来楚生、钱君

}

鲍贤伦隶书  1955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县。1974年从徐伯清先生学习书法1982年春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書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用力于汉碑、孙过庭草书、褚遂良楷书和徐氏小楷。 

1975年作品首次参加上海中青年书法作品展览 

1978年春入贵州大学中文系学习,受业师姜澄清先生多方面指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鲍贤伦隶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