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张学良50岁被蒋介石软禁哪

本帖最后由 鹰熊 于 18:57 编辑

蒋介石有可能会给张学良一个“坚决不抵抗”的命令吗?


    张学良和蒋介石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的关系!民国时代,军阀割据,中央政府始终也没有能够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统一!地方军阀与中央政府貌合神离,不仅各自为政,而且还动不动就跟中央政府大打出手。而张学良父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张家父子靠着日本人撑腰,一直跟中央政府搞对抗。是各派系军阀中大名鼎鼎的亲日军阀──奉系军阀!
可是当奉系军阀在日本支持下争夺中央政权失败后,日本人乘人之危,想乘机吃掉奉系军阀,并且在皇菇屯炸死了张作霖,奉系军阀面对灭顶之灾的情况下这才不得不倒向中央政府。也就是说奉系军阀当时由亲日到拥蒋,只不过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并不是它心甘情愿地依附中央政府,只是在中央政府和日本人面前,倒向中央政府对它更有利。中央政府即没有能力对它管束过多,又不会让它背上汉奸的名声。依附了中央,张学良照样做东北王,若是投降了日本,那就只能做傀儡,什么事也由不得它,而且处处受制于人,日军进驻也是想当然的事情。尽管我们不妨把张学良倒向中央政府之举称之为爱国,但他的根本动机是什么却是很明显的事情。假如他能够打败中央政府,能够不惧日本人,它是根本不会有这样的选择的!
当时依附中央的军阀像张学良这样的情形是很多的,中央政府不是不想统一,但是,要把它们一一通过战争来灭掉也不是容易的事,当时的国民政府与这些军阀单挑或许占上风,但几个军阀一抱团,就不怕中央了,著名的中原大战就是冯玉祥与阎锡山抱团打中央的例子。因此,当时的中央政府根本没有能力灭掉这些军阀,也不好逼得它太紧,只好维持这种名义上的统一。可是万一有什么事,中央说什么,是别指望地方当回事的,就算口头上答应了,也是阴奉阳违。一旦急了,照样跟中央拼命!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难怪总有人指责蒋介石存有私心,优先照顾他的嫡系部队。因为中央军是中央政府的本钱,而各派军阀的部队却是中央潜在的敌人,不知什么时候就又要跟中央开打,在这样的时候,你让中央去爱这些地方军阀的部队?爱得起来吗?更何况各军阀都是坐地称王各自为政的,中央军“剿匪”都不敢随便进入他的地盘,这样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怎么对中央军和地方军一碗水端平?地方军越弱小,越符合中央的利益,越有利于全国的稳定统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只有推行“削藩”才是唯一的明智之举,而地方军阀与中央政府的明争暗斗也是可想而知的!
众所周知,当日本人侵入中国东北的时候,张学良是“奉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命令”一枪不发地带着他的东北军撤出东北的!假如这是真的,我们只能说张学良也太听蒋介石的话了!假如蒋介石一纸命令就能令他放弃自己的地盘,老蒋早就命令他将东北的地盘交给中央了!何必要等到日本人打来时命令他交给日本人?而正是这个张学良,因为“剿匪”不利,居然将前往督战的蒋介石抓了起来 ,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这是个听话的人吗?为什么偏偏在“一枪不发撤出东北”的事上这么听蒋介石的话呢?可见这事情中有鬼!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假如张学良死守东北对谁有利,对谁不利。
人们通常总是觉得既然东北是张学良的地盘,死守东北当然是他的不二选择,其实不然!奉系军阀是在中央政府和强大的日本帝国的夹缝中求生存的一个相对弱小的势力。两者都想吞掉它,这一点它也清楚。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不要说它不一定守得住,就算它能守住东北,与日军一场火拼也势必损失惨重。假如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它更怕的是一旦它在东北跟日本人打起来,中央军会理直气壮地开进来“支援”它,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么一来,无论此战是胜是败,它都是败了!因此,只有跟日本人讲和才是它唯一的选择,如是讲和不成,它不发一枪地撤出东北,还可利用手中的军队再逐路中原,也总胜于地盘和军队全部损失掉的好!因此,坚决不抵抗对奉系军阀的生存而言是有利的。
再从蒋介石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他有没有可能命令张学良坚决不抵抗,带兵入关!首先,张学良抵抗与否,是否愿意放弃自己的地盘,这关系到张学良一系军阀势力的生死存亡,不是蒋介石能够命令得了的。你就是再怎么命令,对方也不可能听你的!那么,蒋介石何必还要下达这样一个命令?难道存心替张学良背黑锅吗?料来,老蒋何至于如此愚蠢?就算他真是傻得厉害,真正地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也不过是废纸一张,就象韩复榘不顾蒋介石的命令弃守山东一样!像韩复榘这样一个山东的小军阀尚且如此,何况是张学良这样的大军阀!更不可能在关系自身利害的大事上听命他人!也就是说抵抗与否,绝对是出于张学良自己的主意,不可能也绝对不会理睬蒋介石给他下达的什么命令!即然如此,那么蒋介石何不命令张学良坚决抵抗呢?反正是明知对方不会听从命令,这样表一下态也是好的!起码是好过于下达“坚决不抵抗”这样愚蠢的命令!只要蒋介石有着起码一脑筋,就该看出这一点。何况命令张学良坚决不抵抗入关与蒋介石何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除了让蒋介石替张学良背负上东北失守的黑锅外,实在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只有坏处!反之,张学良如果与日本人打了起来,无论是胜是败,都与蒋介石无损,反而可以坐收渔人之利!蒋介石岂会看不到这一点?如果张学良守住了东北,就算蒋介石不存心趁火打劫取东北,那么,至少东北不至于成为日本进攻中国的大本营!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命令张学良抵抗都是于蒋介石有利的!抛开爱不爱国的问题不谈,单单从个人的政治影响,中央军的军事利益的角度来判断,蒋介石也是不可能下达如此愚蠢的命令的!
那么,会不会有这么一种可能,就是蒋介石把张学良视为嫡系,希望他避免损失,保存实力呢?这一点可以从张学良带兵入关后的处境上得出判断!张学良入关后干什么去了?去陕西剿匪去了!蒋介石一点没让他闲着!张学良的一支部队被共产党打没了,蒋介石就撤消了那只军队的番号,由此可见,张学良在蒋介石眼中不过就是一个地方军阀,他是恨不得张学良手下的军队早点一个不剩的打光的。管你抗日也好,剿匪也好,总之,他不待见东北军,不待见张学良!张学良想必也清楚这一点,他既不抗日,更不会把心理放在什么剿匪上,打光了共产党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倒是他手下的兵是死一个少一个。因此,他剿匪是什么态度可想而知,终于引得蒋介石亲自督战,而他见有机可乘居然就乘机抓住了蒋介石!由此可见,张学良这么做根本不是出于什么爱国,更不是对共产党人有什么好感,或者“抗日”,而是想乘机争夺中央政权!张蒋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既然张蒋并不合睦,那么,为什么蒋介石放他入关?又为什么不公开谴责张学良这种不战而逃的卖国行径呢?首先,是蒋介石不能不放他入关,如果在这个时候,他把张学良逼急了,张学良只可能投降日本!在当时,张学良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不战而逃,一种是投降日本,抗日对奉系军阀来说根本就是死路一条,无论如何,蒋介石是无法逼他抗日的!张学良跟蒋介石越是不睦,蒋介石就越是不能跟他轻易翻脸,否则内讧起来,给日军趁机而入,全国都成日本人的了。因此,蒋介石只能对张学良的所做所为保持沉默,就算他想杀张学良,也只能像对付韩复榘与样,事先封锁消息,然后突然出手,一举把人抓起来枪毙,然后现宣布他的罪状!韩复榘不过是个资质浅的小军阀,张学良却是在东北盘踞多年的大军阀,对待张学良,蒋介石只能慎之又慎,不敢与他轻易翻脸,尽管如此,在西安事变中他还是领教的张学良翻脸相向的手段!几乎为此送了性命!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这样的举动按照古今中外的哪一国成例,也是当处以极刑的,可是蒋介石只是将他终生软禁,这并不是说老蒋对他特别宽容,特别爱惜,而是张系军阀势力太大,只有留他一命,以防发生内乱。以张学良的行为,无论是东北的“坚决不抵抗”还是西安的“事变”,足够枪毙有余!然而国难当头,对于这样的大军阀,蒋介石不敢动他,因为国民政府当时太弱小了,比张系军阀强不了多少,还有众多虎视眈眈窥伺在侧的形形色色的军阀,直正隶属于国民政府的中央军也是就蒋的嫡系部队是相当有限的,国民政府名义上的上百万军队是不可信的。事实上在国内战争中真正被中共以摧枯拉朽之势摧垮的也多是这些名义上的“国军”,真正的中央军嫡系部队,共产党就算能歼灭它,也是一场血战!而这些杂牌军则各存私心,有些根本一枪不放就不战而降了。为什么这些军队这么没有战斗力呢?因为它们是一些走上了穷途末路的末代军阀看家的本钱,它们不愿打掉自己看家的本钱。那是他们的政治资本。如果带兵投共,还可混个一官半职,如果打败了呢?中国就再没他们的容身之地了。因此,那些所谓的识大义的投共军阀的真正“明智”之举也不过如此而已!
既然如此,蒋介石为什么不抗日呢?大家都该知道蒋介石那个著名的、臭名昭著的口号“攘外必先安内”,不知有没有人细想过它指的是什么?它要“安”的“内”是谁?可不仅仅是共产党吧?正因为有张学良、韩复榘这样的军阀,一见日军,逃得比兔子还快,他们心里是什么打算?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如果这时候,老蒋傻冒似的冲上了抗日最前线,他这边也把日本鬼子打跑了,老本也打光了,难道还能指望张学良韩复榘及共产党人这些人奉他为抗日英雄借兵给他吗?正因为蒋介石清楚的知道中央嫡系部队是维系这个政权的根本,所以他才不敢轻言牺牲。不敢说抗日的话,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这个国民政府是怎么样的一群乌合之众。自己也知道各派系的军阀对他只不过是表面的的听从。
你可以指责蒋介石这个人无能、软弱,但是,设身处地地想想,这从根本上来说其实还是因为中央政府实力有限,反而处处受各派系的军阀掣肘!人们常常有一种误解就是误把国军的数目当作受蒋介石指挥的部队的数目,错误地以此来估计当时的国民政府实力,实际上恰恰相反,这个“国军”数目越大,蒋介石只能越是头疼。假如有一百万国军,其中五十万中央军嫡系部队,那么,中央军至少要分出二十万来防备其余的五十万“国军”(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如此),中央政府也只剩下三十万的实力了,敌人只要有四十万就可战胜它了,虽然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创造了四十万打败一百万的神话,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以多胜少!这也是蒋介石在国内战争中何以会败的真正原因。
回首国共战胜,与其说是共产党打败了蒋介石,打败了国民党,倒不如说共产党利用了伪国民党,伪国军的摇摆不定来一举赶走了国民党的精英。真正的国民党,国军其实只能是中央政府那一系,其余的都是滥竽充数的乌合之众,他们哪会真正地跟共产党打仗!抗日战争已经严重消耗了中央嫡系部队,中共只须打败这支因抗日战争减员严重的部队就算夺权成功!这么看来,当年太祖指挥共产党打败国民党的神话就不那么神了!
国内战争中,共军认准了打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打出反蒋的旗号,对其余的军阀反而采取了拉笼的态度,这正是共产党人的高明之处,它成功利用了国民党的表面上的“大”来分化瓦解了它。国民党为了和平统一全国而吸收了太多的乌合之众,这虽然表面上使得国民党好像成了一个很大的大党,但实质上它的核心还是那些人!反倒搞得鱼龙混杂,这也为它埋下了后来在大陆失败的根源!共产党为了打垮它,还专门创造了一个词──“统战”。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统战?统谁?又战谁?大家不妨想想看!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乃到国内战争中所受的指责所挨的骂,留给人们的种种不良印象其实都不过是代人受过,替这些人背包袱,而这些人却早就已经投共了,已经变居“革命派”变成“开明人士”变成“起义队伍”了。
就这样无意中写出了国民党兵败大陆之谜,倒也令我大出意外。因为这事在从前我几乎是从来都没有好好想过的!而所谓的“蒋介石不抗日”也是共产党人及各派军阀逼迫蒋介石拿出在抗日方面下血本的手段!只有中央军嫡系部队,才是孙中山留下来的国民革命的班底,才是国民党的核心,才是维持这个国民政府的根本,只要这支部队的力量削弱了,整个国民政府不用共产党打,自己也乱了,那些林林总总的各派军阀当初依附国民党不过是迫不得已。只要国民政府的中央军削弱了,就再也压制他们不住了。共产党正是看清了这一点,专打中央军,而放过地方军阀,甚至与之结成统一战线。蒋介石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就是因为他身处国民政府,他掌据的部队是这个国家的核心,早在共产党人出手之前,蒋介石就迫于各派军阀的压力不止一次地通电下野,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经过抗日之后,更是严重削弱了实力,反而费力不讨好,白落了个“消极抗日”甚至是“不抗日”的名声,再给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军队一阵猛打,就彻底控制不住局面了,只好退守一隅。尽管如此,说到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大家还是都知道那是一些精锐之师,共军碰上他们是要苦战一场的!由些可见,国民党之败不在于别的,而在于他的过度扩张,吸引了太多杂牌军,这些部队只会向中央伸手要钱,骂中央,跟中央顶牛,成为动乱之源,又败坏了国民党形象,让国民党替他背上黑锅。把国民党变成了一群杂七杂八的乌合之众,但真正的班底还是那些人!这不能不说是国民党兵败大陆的根源!
不要发在闲话。。。。。。
灰机党的马甲2 发表于 18:58

俺不会游泳,过不去河……

土星的护城河很浅的,别怕
}

在民国时期,有非常多的军阀,打完一茬又长一茬,他们都有军队也有地盘,但是张学良却是一个例外,由于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就离开了东北,当不了地头蛇,那就只能当过江龙了,他流落到西安之后,就发动了西安事变,之后西安事变虽然和平解决,但是张学良非要书生意气的和蒋介石回到南京,之后就被蒋委员长软禁,虽然张学良被软禁了,但是他手下的兵还在,这些东北军人都想保护张学亮。

有六位东北军的高层,在经过蒋介石的允许后见到了张学良,东北军人都非常担心张学良的安危,但是张学良却说:你们这样的话,蒋介石就不敢动我了,如果蒋介石真的敢动张学良,那么东北军会直接反扑。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军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认为应该武力保护张学良,直接和中央军开战,而另一部分认为应该以和为贵,等待张学良发命令。

不过有一个激进派的人叫霍守义,他就直接找到蒋介石,对他说,你要敢对张学良下黑手,我们就会直接打你,听到这个蒋介石心里确实不太舒服,但是也不能和东北军打起来啊,于是就找了桂永清和霍守义说,你们现在在渭南,如果我们要打的话,你们绝对守不住。结果霍守义说:有本事你就过来打。

霍守义在西安事变发生之前,就被张学良派去,接手了渭南的防卫任务,在或者过去之前,张学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心中央军,霍守义也直接和中央军直接交锋了,他多次被飞机轰炸,甚至蒋介石的教导总队都被霍守义击退三次,基本上已经撕破脸皮,霍守义也是坚决反对摩擦,和我党保持很亲密的关系。

在1936年,霍守义护送到上海的访问团去延安,在抗战的时候,有人告发霍守义有个手下是共产党人,还派人去要他,结果后霍守义说道,他是我的团长,我觉得他没有什么不好的,他一直在积极的抗战,这位团长就是日后的开国中将。

在内战的时候,霍守义根本就不想打内战,他的上级让他去内战的时候,他就用各种借口去拖延,气得他的上级李仙洲直接拍桌子大骂,但是霍守义也不能一直不打仗,于是他就上了战场打了一仗,结果一仗打完,直接带着剩下的部队投奔我党了。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学良50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