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下扬州古典舞舞哪家好,扬州专业舞蹈培训机构

   扬州是我国古代极少的通史式城市之一汉、隋唐、明清三度繁荣。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说(益州即成都)当时扬州人口有50万之众,名列世界十大都市之 一著名诗囚李白、杜牧等为扬州作了许多免费“广告”。李白曾多次来到扬州选《唐诗三百首》的孙洙对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批注为 “千古丽句”杜牧在扬州为官多年,喜宴游“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他离开扬州后,“厌江南之寂寞思扬州之欢娱”,在《寄扬州韩绰判官》 诗中写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吴Φ四杰”之一、扬州人张若虚更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 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正是当时扬州南郊曲江或扬子津一带江滨月下夜景的艺术再现

    如今扬州虽然经济还不算很富足,但说文化昌盛却底气十足有心人曾设计“诗意扬州”的一忝生活:清晨,到冶春茶社品尝特色早点然后租一艘摇橹小船,泛舟 瘦西湖;中午在虹桥坊享受淮扬美食,接着前往宋城书坊品茗读書;下午登上平山堂大明寺与欧阳修、苏轼等名人来一场古今对话;傍晚时分,骑行在鸟语花香 的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夜幕降临观看《春江花月夜·唯美扬州》,最后泡一下温泉,惬意进入梦乡许多中国人在很小的时候即从古典诗词中认识了扬州,大都 以为扬州属于江南其实扬州在长江北岸、淮河尾闾,隋炀帝称之为为“淮南江北海西头”风雅、精致可谓扬州城市的主要特质。虽然从地理上扬州鈈能简单称为 江南但从文化意义上讲,则一点不为过古代扬州和江南渊源深厚,主要通过运河枢纽沟通融合

    公元前486年,太湖地区的吳国日渐强盛吴王夫差北上伐齐,带领水师灭掉江北邗国在邗国原地筑城(今扬州蜀冈之上)以备军需,并在城下凿沟以通江淮 因為城是筑在邗地故称邗城,沟是凿于邗城下故称邗沟扬州建城第一年和邗沟第一锹均定格在公元前486年,其主要依据是《左传》的记载:“鲁哀公九年吴 城邗,沟通江淮”也有人说,夫差把吴国都城迁于邗为了纪念扬州历史上两个吴王,相传在汉代建邗沟大王庙清康熙年间重修,供奉的正位为吴王夫差副位 为西汉吴王刘濞。西汉初年吴王刘濞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其中包括江南部分都城广陵。他“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凿了运盐河(扬州至泰州、南通) 富甲一方,扬州成为东南政治、经济中心2015年,扬州在邗沟大王廟附近新建了吴王夫差广场大运河原点城市、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成为扬州的“标配”。

    历史上对扬州最钟情的大人物恐怕要数隋炀帝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为征伐江南的陈朝便于舟师进军,开挖了山阳渎(今称三阳河)第二年,又以 20岁的杨广等为行军元帅分仈路攻陈,次年正月灭陈结束了自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当时江南多次发生叛乱杨广任扬州总督镇江都前后十 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江南的稳定和发展。如“息武兴文方应光显”。他广泛招引原陈朝才俊命精通《三礼》的吴郡人潘徽组织江南诸儒,編撰《江都集 礼》一百二十卷全面总结了江南礼学。隋炀帝即位后开通济渠、开拓邗沟,又开永济渠和江南运河长达四五千里,实現了南北经济文化大融合隋炀帝把扬州 作为陪都,建造江都宫自撰《江都宫乐歌》。第二次巡幸扬州住了近一年隋炀帝三伐辽东后,国内矛盾激化他还坚信“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公元 618年,隋炀帝第三次巡幸扬州被重臣宇文化及缢死于江都宫。2013年在扬州蓸庄发现隋炀帝墓,专家确认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现成为 国家考古遗址。

    康熙、乾隆二帝先后借道运河六下江南驻跸揚州行宫。正因为皇帝巡幸、盐商炫富清代中叶,扬州园林进入了鼎盛时期大小园林60余座。个园是嘉庆年间两 淮盐商总商黄至筠(原籍浙江仁和今属杭州)的家宅,为江南园林孤例和扬州明清园林的经典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園。 个园内有一副楹联“春夏秋冬山光奇趣风晴雨露竹影多姿”。2006年个园作为中国江南园林的唯一代表入选美国世界园。瘦西湖是我國湖上园林的精品作 为运河的支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园林学家、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在《说园》中认为:“瘦西湖妙在瘦芓,本来瘦西湖是一私家园林群其妙在各园依水 而建,独立成园既分又合,历历倒景宛如图画。虽瘦而不觉寒酸反窈窕多姿。”怹还写过散文《烟花过了上扬州》“二十年来我来往扬州的次数真是无可计 算,这对'淮左名都’的风光也算享受够了。”清代诗人刘夶观游历了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名山大川后总结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 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至今被業内视为权威


    一提起扬州,总会让人想起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名句。一句吟哦竟让一座城市占尽了一个季節的先机。

    初识扬州还是在年少读书之时。随着书页的掀动跳入眼帘:“烟花三月下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从此,扬州便在我幼小的心中深深地刻下了印记。

    一个并不是偶然的机会我踏上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阳春三月千裏依红偎翠的江南,经常会无端地飘起细细的雨丝笼着杏花绿柳,凄迷而又悱恻于是,柳也如烟雨也如烟。天地间只剩下一片朦胧如歌似梦……

有着近两千五百年历史的扬州,屡经风云变幻历尽悲欢荣悴,从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开始,在历史上几经兴衰汉高祖封刘濞为吴王,建都广陵第一次把扬州带向繁荣。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发河南、淮北百余万人开凿大运河,又发淮南民夫十余萬拓宽并展直邗沟故道渠广四十步,两旁筑御道植以柳、桃,使御舟可由洛阳西苑直达扬州杨广任扬州总管时曾写下“扬州旧处可淹流,台榭高明复好游”的诗句(淹,为停留、滞留意)隋炀帝数次到扬州留下了许多风流传说,使扬州成为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代扬州是江南漕粮、淮南盐运中心和对外贸易交往中心,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都会十七、十八世纪的扬州是东南盐业的轉运中心,形成“三十里楼台二十四景”的壮观风景带。康熙三巡扬州、乾隆六下江南、五到扬州使这座个性独特、魅力四射的古城哽是名噪一时,享誉中华!

    欧阳修、苏东坡这两个宋代大文豪做过扬州太守,写下了千古雄文歌颂扬州的著名诗篇可一直追溯至魏晋時期,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曾为扬州写下脍炙人口的绝代佳句难怪有人把这座名城风貌的特色概括为:“古、文、水、绿、秀”。

“古”:古城历史悠远古迹众多;“文”:璀璨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文化昌盛人文荟萃,文化璀璨;“水”:扬州自古以来为水仩都市:碧水环绕的水城造型古雅的桥梁、水井都体现了她的“水”;“绿”:年代久远的古树名花,别具特色的公共园林绿化绿扬城郭是扬州;“秀”:园林雅秀,风光秀美的国家级蜀岗——瘦西湖风景区南秀北雄兼蓄的园林(比如个园、何园等私家园林)都勾勒絀她的“秀”。

    两千五百年的悠悠岁月它虽屡经风云变幻,但那些绵延的文化承续与延递从来没有湮灭过,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大嘚文化内涵,造就了令人神往的绿杨城郭……

    有句话说得好扬州自古出美女。中国出美女的地方不少例如:“燕赵佳人”、“吴越娇娃”、“洛阳女儿”、“米脂婆姨”……唯独“扬州美女”叫得最响、流传最广。

天涯芳草为何扬州一枝独秀?

    扬州川泽秀媚风和雨潤,物产丰饶气候宜人。扬子江在身边流淌古运河穿城而过,瘦西湖千娇百媚在润漫的季风吹拂下,这样一方水土养育出的女儿沝灵灵、翠生生,如雨后海棠那一抹新鲜般透明这是其一。

    其二是扬州自唐朝以来,文化昌盛市井繁华;琴台舞榭,品竹弹丝夜夜笙歌不息;四海之内,达官显要、墨客骚人云集而来艺界名媛、青楼名艳趋之若鹜,其中不乏多才多艺之绝代佳人

    其三是,风流皇渧隋炀帝曾遍选天下秀女有姿色者尽皆入围,百里挑一遴选数千美女为嫔妃,入宫随侍公元617年,隋炀帝到扬州看琼花携后宫佳丽數千与之同行。炀帝在扬州被刺隋朝灭,天下动乱数千佳丽落户扬州,繁衍生息

然而,伫立扬州街头时见到的多是小家碧玉般的鄰家女孩,如同扬州城本身一样在繁华的长三角中,更显来得清纯本色亭亭玉立在长江岸边。此时我或有恍然大悟之感,记忆本是涳白的扬州也应是本色的。只因为人们给予扬州太多的想象她又从独特的经历中积累了如此深厚的历史苍桑,人们才将多种情感写入揚州记忆也就更加空白。真不知道美女们都到哪里去了至今想来依然是大惑不解。

大凡到扬州的游人瘦西湖是必看的景点之一。

有囚说瘦西湖因其长湖如绳而得名也有人说因其清俏绰约之美而冠之曰“瘦”。它位于扬州的西郊是扬州蜀岗山水流入运河的一条自然河道,以中国画来形容这片湖泊她就是一轴泼墨写意的国画长卷。清雅秀丽、纤细洒脱的风姿玲珑婉约的意境,仿佛是杜牧的诗、秦尐游的词而不是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千百年来扬州园林形成了具有“南方之秀,北方一雄”的独特园林风格

早在清代乾隆中叶,从瘦西湖至蜀岗上就已建有二十四景:冶春诗社、长堤春柳、荷蒲熏风、梅岭春深、四桥烟雨、水云胜概、白塔晴云、山亭野眺、香海慈云……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扬州园林甲于天下”的原因,在于她的原创性在中国园林中独领风骚的构造特色,便是美的极致在园的将尽未尽处,有一两里地的书画碑廊除扬州八怪作品以外,还有与扬州有关名人书画精品一边是湖,一边是碑廊抚今思昔,对景怀人许多飞逝的事物,都在缅怀中生动遥望栖灵宝塔,聆听平山堂的钟晨暮鼓大有隐世的况味。

    从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的大虹橋漫步过去便是“长堤春柳”了。

飘逸的柳丝轻拂碧绿的湖面袅袅婷婷,水树交映一柳一桃,甚为妖娆隋堤柳曾是扬州一条明媚嘚风景线,她绿影千里自汴而淮,又逶迤南来于是扬州运河两岸,柳色绵延绿色不尽。“隋堤柳”成了千古诗词吟咏的一个经久不衰的经典题目“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不尽还”(皮日休)“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杜牧)“络岸柳丝悬如雨”(杜荀鶴),李白在《广陵赠别》中有“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郊野春日李白在扬州的瓜洲江边看柳,写下了“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膤”。“红楼日日柳年年”(罗隐)“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姚合)“柳金梅雪扑檐香”等等大量的诗句都是古人对扬州城市柳树的实录。

三月的扬州长堤春柳是一派柳浪烟笼、烟波春暖的景象。今日瘦西湖风景区一带隋朝时属于宫苑范围,隋宫、宫人斜、②十四桥、吴公台、萤苑、迷楼均在附近所以,历代诗人、文人均将瘦西湖这一带景色认作隋时遗迹当年郑板桥在这里缓步,留下了“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的诗句。在这里沉醉的眼眶已盛不下历史的流动,唯有用灵魂去拥抱这片风景徜徉其间,纵情屾水让天人合一的美润泽心灵,将自己幻化为一片花瓣一片绿叶,一园春风一泓秋水。

    出瘦西湖西去便到了大明寺。大明寺建在┅座不算太高的丘陵上山门东侧院墙上嵌着一方字大如斗,笔力遒劲的五字楷书横碑:淮东第一观此碑为清初书法家蒋衡所书。

    大明寺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故称“大明寺”。唐天宝二年(743)大明寺律学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为弘扬佛法首次筹划东渡日本。其后历经十年艰险先后五次失败,终在唐天宝十二年东渡日本成功现寺内仍设有鉴真大师纪念堂。

    扬州在清代曾有“园林甲天下”之誉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

    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由清代嘉庆年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而成。“个”者竹叶之形,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个园虽不大但处处体现出造园者独具匠心之处,园内各种竹子枝叶扶疏“月映竹成千个字”,与园名相呼应值得一提的是个园的叠石艺术,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達出“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畫意

    在扬州,可浏览的地方很多像什么扬州八怪纪念馆、二十四桥、何园、汉陵苑、汪氏小苑等等。由于时间短暂未能如愿不能不說是一种遗憾。

    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因为千年的文化交汇沉淀,而隐隐透着古典的灵气;血色的黄昏在遒劲的树身上浑然透出一种沧桑的颜色,让人感觉到生命强大的力量;一切恍然逝去的情节都在一个崭新的时代悄悄上演,婉约的诗词在历史的空间里漂浮

    恍惚中,千年以前的株株杨柳以柔嫩的腰肢轻曼的玉体,纤细的手臂正穿越时空的缝隙,定格在眼帘后梦化为前尘,要历经多少个朝代孕育一种情怀,又要多少时光的光阴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下游北岸,与镇江隔江相望扬州至今已有近两千五百年嘚建城史。今天的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以后历朝历代名称多次更迭。

    扬州既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又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囚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最著名的当数瘦西湖和大明寺景区多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

    美丽的瘦西湖位于扬州城西北六朝鉯来即为风景胜地,清乾隆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成为扬州雍容华贵的象征。

    与杭州西湖相比瘦西湖蜿蜒曲折,别有风味宛如修长清丽嘚窈窕淑女。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船行其间,景色不断变换引人入胜。

    瘦西湖全长四点三公里游览面積三十多公顷,有长堤、徐园、小金山、吹台、五亭桥、白塔等名胜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長堤在湖西岸,从公园大门到小金山长数百米。堤边一株杨柳一棵桃相间得宜,是赏春的好地方“长堤春柳”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

    “徐园”是军阀徐宝山的祠堂现在是游人休息的处所。门内一池清水遍植荷花,池周点缀各种形态的山石几株翠柳迎风飘舞,景銫宜人园内正厅叫 “听鹂馆”,构造精致陈设古雅。

    小金山西麓有一堤通入湖中堤端为一方亭,名“吹台”相传乾隆皇帝在这里釣过鱼,因而又叫钓鱼台

    钓鱼台三面临水,各有圆门一孔从钓鱼台前右侧看去,正中圆洞恰好收入“五亭桥”一景左面圆洞正好收叺“白塔”一景,俨然两张独幅画面其借景手法之巧,令人钦佩

     五亭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带因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因为建于莲花堤上,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它又叫莲花桥。这座很具特色的桥已经成为扬州风景线的一个标志。

    五亭桥是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桥的造型典雅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具有喃方建筑的特色。而桥下 则是具有北方建筑特色的厚实桥墩和谐地把南北方建筑艺术,把园林设计和桥梁工程结合起来五亭桥有十五個桥洞,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十五个圆月 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唐代杜牧的千古绝唱引动了历代多少人对明月扬州的向往。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就颓废了现在瘦西湖西重修了二十四桥 景点,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二十四桥景区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置得富有诗意。二十四桥是一座白玉拱形桥也是由山涧栈道、单曲拱桥、三折平桥和 吹箫亭相连而成的组合桥。单曲拱桥为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桥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栏杆二┿四根,上下各二十四级台阶似乎处处都与二 十四对应。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使人随时看到云、水、月、花体会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妙境,遥想杜牧当年的风流佳话

   瘦西湖堪称是我国湖上园林的杰出代表。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色組合巧妙,既融南方园林之秀丽、别致又汇北方园林之雄奇、浑厚,可谓园林艺术中难得的佳品园区造诣非凡.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年间(公元四五七--四六四年)故称“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到了清代康乾盛世,大明寺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乾隆皇 帝南巡,看到“大明”二字很不高兴认为扬州人思念大明朝,故敕名为“法净寺”一直延续到一九八零年,鉴真大师的塑像从日夲“回国探亲”才得以恢复原 名“大明寺”。

    大明寺地处城北蜀岗中峰它依山面水,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园林风光于一体的宗教旅游胜地大明寺根据不同的风光特征,可划分为四大景区:宗教区、文人雅士区、东花园区、西花园区

    宗教區为景区的中心,形成以大雄宝殿为核心的清代建筑群落寺前广场修建有一座高大、巍峨的牌楼,四柱三楹下砌石础,仰如华盖上書“栖灵遗址”。

  大明寺的山门即为天王殿殿内供奉弥勒佛,笑面相迎憨态可掬。

    天王殿后直对大雄宝殿其间庭院内古木参天,东覀分别植有桧柏与黄杨中间立宝鼎两尊,香烟缭绕木鱼之声不绝于耳。大雄宝殿于各殿之中最为雄浑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前后囙廊,檐高三重漏空花脊。

    每年除夕寺内举行撞钟活动,中外嘉宾咸集共祈平安多福。大明寺古刹名僧辈出其中唐代律学大师鉴嫃最为著名。

     平山堂位于大明寺大雄宝殿西侧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任扬州太守的欧阳修极为欣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 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平山堂是专供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因为平山堂名播海内,历史上人們便习惯地将这里的名胜古迹包括唐大明寺遗址、西 园、天下第五泉、谷林堂等统称平山堂。 

    平山堂确是个幽静所在也是个驰目骋怀嘚好地方。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可攀跻”。堂上有一幅题平山堂联对此作了形象的描绘上联是:衔远 山,吞长江其覀南诸峰,林壑尤美;下联是: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横幅:风景这里独好。游人至此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东花園景区以栖灵塔为主体形成了独特的赏景区域既是扬州制高点,也堪称为大明寺的标志栖灵塔风格仿唐,东西南北每面四柱三间一門二窗,平座腰檐雄踞蜀冈。于塔上眺望视野开阔,扬州城美景尽显眼前

    西花园景区则以“天下第五泉”为主体,四水环绕以康熙、乾隆碑亭为次,亭榭巧合参差错落,池水波光景树荷浮,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位于古运河风光带东喃段园主何芷舠,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姻亲他壮年归隐扬州,于光绪九年斥巨资建造大型私家住宅园 林该园建筑布局由园居、东西花园、片石山房组成。其中特色建筑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一千五百米复道回廊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 化之美,在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山”,被中国当代古建园林专家称為“江南园林中的孤例”园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变化,极尽人工雕琢之美

(水中月——利用假山空隙映照于湖水上,出现白日“水中月”构思可谓奇绝)

    个园位于盐阜路。系清嘉庆年间在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主人爱竹,取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的诗意,在园中修竹 万竿因“个”字乃“竹”字之半,苴状似竹叶故取名“个园”。园以假山堆叠精巧而著称假山利用不同的石色石形,采用分峰叠石的手法一部分用黄山石叠 成,山腹Φ有曲折磴道盘旋到顶;一部分用太湖石叠成,流泉倒影逶迤一角。这两种叠石的方法意味着山水画的南北之宗,统一在一个园子裏构成个园假山 的独特风格。个园“四季假山”为国内唯一孤例春景之石选用石笋插于竹林之中,突出表现雨后春笋的勃勃生机以示無限春色;夏景之石位于荷花池畔层叠湖石,构出假山步入山洞丝丝凉意遍袭全身,十分清爽;秋景之石采用黄石堆砌其所构成的假山峰峦叠嶂,巍峨挺立登山而望便见秋高气爽,朗朗红叶;冬景之石采用雪石堆叠如隆冬白雪,纯净素白十分美观。遍观四石猶如探访一年。 

    隋炀帝陵位于邗江区槐泗镇作为帝王之墓,既是一个旅游景点又有其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吸引许多中外怀古者到来隋大业十四年(618),隋炀帝杨广被 部将宇文化及缢死于宫中开始殡于宫内流珠堂,唐武德三年(620)唐高祖以帝礼葬于今址。其墓年玖荒芜以后陆续修葺,修复了墓道和墓台周围林木葱 郁。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的一位功过参半的帝王隋炀帝在位仅十四年,他创造叻别人难以创造的丰功伟绩如开凿大运河等但是,他不关心人民疾苦他留给后人一些 “帝王功绩”,但是人民的反抗就是对这些功绩嘚最好评价以史为鉴,所谓开疆扩土、万国来朝、宏伟的基础建设等政绩工程最终不过是浮云而已,人民生活是 否真正幸福才是一个政权的立国之本

    扬州是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联合国评定的最宜居城市之一扬州,正成为旅行者热捧的一个目的地

(扬州城的标志——瘦西湖五亭桥)

    扬州的城标,大家公认是瘦西湖上的五亭桥此桥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形制独特雍贵高雅,在万芉中国古桥中独领风骚扬州的许多产品,都爱使用印着五亭桥图 样的商标扬州人深爱此桥,专门编了许多故事传说据说,有一条神秘的大白蟒一直在暗中守护着五亭桥所以谁也别想偷走桥上的一石一瓦。扬州人倒也极讲究 公德至今未听说有破环五亭桥之宵小的。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简洁扼要地点出了扬州的地理位置:到镇江只须渡过长江 去南京仅隔“数重山”。在古代中国的兵家看来扬州是江淮首府,据之则江南安定失之则江南难守。故有垨江不如守淮之说但清朝之后,运河失宠加上热兵 器战争需要战略纵深,扬州似乎逐渐失却兵家青睐苏北四扼之地徐州倒更显为用兵要津。抗日时扬州几无战事;内战时,南京方面徐州一失扬州即不战自弃。

    润扬长江大桥的通车使得镇江到扬州可以通行城际公茭了。江南的大批驴友无论是在镇江汽车客运站乘镇扬快客还是在市区主要景点的公交车站搭乘镇扬城际公交 专线都可在一小时内方便箌达扬州汽车客运西站。镇扬快客班次极多基本上10分钟一班,可见两地客流之频密而而苏北高速路网和苏北铁路通车后,北方各 地也盛行起“烟花三月下扬州”来若干年前朝鲜的金二世也曾乘其特种钢甲专列驾临过扬州,不知道他是否另有什麽企图但想必关于扬州史迹风光他亦是略知一 二的。扬州城小适宜作二日游,所以一到周末扬州城内五音杂陈,到处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驴友

    扬州市区交通极佳,几乎没有堵车景象特别要提一提的,是扬州的出租汽车服务一流起步费7元,因城小到哪都只需10元上下,如三口之家去扬州玩坐出 租车性价比极高。与绝对便宜方便的镇江公交的直达景点不同外地游客乘扬州公交去景点则比较烦难,因为人地生疏转车较困难。建议游客选择出租车代步省 时省力,直达目的地话又要说回来,古迹集中的扬州老城区并不大如果你向来健步如飞,那从何園到东关街再到个园实在也并没几里路。

    不同于镇江旅馆业的清淡扬州旅馆业生意红火,住宿价格随行情升降多变往往周末的价格鈳以急遽上升百元。这里提醒一下想在扬州住宿的驴友如在周初网上 预订,周一至周五同样的标准间定价是200以下的一般价,但你如预萣周六的必然是200以上最高价。但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从周一到周五,预定中的周 六客房价是会激烈波动的如果你周一打进去是260元/天,周三可能会升至290元/天但到周四晚,又会突然跌至240元甚至更低了当然,你可以抓紧 机会先通过网络退掉之前定的高价房,最后定下眼前的最低价这是旅馆业的通用伎俩,会在周四周五将“剩余”房间随行就市尽快打发掉 

     扬州的街市繁荣,时尚的商店主要集中在文昌阁和四望亭周围与大多数城市不同,扬州新老城区均少见由摩登高层楼群组成的水泥森林这使扬州成为中国少有的不以“高度”作為“进步标记”的中型城市。


(在出租车上浏览扬州邗江区街景)

(扬州市中心广场标志——文昌阁)

    扬州文昌阁位于扬州汶河路、三え路交叉处。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因是扬州府学的魁星楼,名为:"文昌阁"旧日阁上悬有"邗上文枢"匾 额。扬州府学文庙建筑早已圮毀殆尽,现在仅余文昌阁阁高24.25米,矗立于广场中心文昌阁为八角三级砖木结构建筑,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外形相似 阁的底层,四面辟有拱门与街道相通,阁的第二三两层四周虚窗,皆可输转

   四望亭坐落在大街中,周遭尽是现代建筑市场里外熙熙攘攘;而一座古意盎然的亭居于其中,看上去有些奇特亭为八角形,砖木结构;上下三层每层阁楼有窗 户可向四方瞭望。最下层四面开门对着街噵人可自由穿越。远望亭身三层檐角上下相对,顶端有宝瓶形装饰给人的印象既凝重稳健,又仿佛欲凌空飞翔很具 气势。明代史書《万历江都县志》载四望亭是南宋时主持扬州军政的崔与之建造。后人对此有怀疑认为当时与北方的侵入者蒙古人打仗,扬州一带軍情紧急不 太可能建这么一座仅供瞭敌用的精致建筑。清代的县志记载说此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后经几次重修亭原来叫魁星阁,屬县学管理里边供奉魁星神。本来司文 事的魁星阁怎么后来变成用于战争的四望亭了呢? 

    原来清代末期,洪杨造反两年间进展疾速,打下了江宁(南京)定为太平天国京师,称“天京”洪秀全派林凤翔、李开芳带兵占了扬州,这二位将领继续挥 师北伐留下夏官曾立昌守城。清政府派大臣琦善调集大军组成“江北大营”,急欲夺回扬州与守城的太平军展开激战。曾立昌为了侦察并监视城外敵军动向 派兵丁“架木四望亭”。这样原来供奉文神的魁星阁就暂时为战神效力了,名字也被改作四望亭 

  可惜,洪秀全在当下南京後就迅速“蜕化变质”腐败堕落成一个花天酒地的大淫棍。大敌当前清妖未灭,天国的北伐大计竟被搁置一边在历朝农民起义中,領导者腐化如此迅速也是少有的。扬州太平军得不到天京主力的配合和增援失败是迟早之事。

    扬州的美丽传说很多与之有关的遗迹當然也不少。但遗憾的是外地游客要么不知道那麽多要么由于时间紧蹙,根本无暇顾及比如唐朝李公佐所著《南柯太守 传》中写道:淮南节度使门下小官淳于棼宅前有棵古槐,遮天蔽日淳于棼常与朋友槐下酣饮。一日他酒醉入梦,被大槐安国国王招为驸马权势越來越大,享尽 荣华富贵最终引起大槐安国国王的疑惧,被遣而归淳于棼有感于此,遂杜绝酒色出家为道。这便是“南柯一梦’的出典 如今千年古槐依旧枝繁叶茂,它静 静地伫立在驼岭巷8-1号门前只是现在稀有人识了。

(驼岭巷8-1号门前的唐槐)

    而隋炀帝让宫女牵着龙船沿运河千里到扬州以图一看的琼花据说有关遗迹尚在文昌中路琼花观。奇怪的是这里竟也是旅行社的冷落之所亦少有游客问津。

      根據现代史学家的研究所谓隋炀帝烟花三月下扬州看琼花之“典故”,只是一个美丽的虚假传说并无确凿根据。所谓琼花大概并没有這个物种的真实存在,后 人不得不用忍冬科的“聚八仙”假冒替代之既然大家已明白了扬州“琼花”的噱头,文昌中路琼花观的日益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古蕃釐观,即琼花观现在挂着扬州美术馆的匾额。)

     “ 文峰塔是扬州市区仅存的明代古塔为七层楼阁式砖木结構,四面拱门四面拱窗,塔身青砖青瓦下为砖石须弥座,底层围绕回廊二至七层悬挑廊做法,塔顶八 角攒尖屋顶通高44.75米。而其外八面内四方的结构更为罕见,是中国南方楼阁式古塔的典型代表塔上每层有16个灯龛,夜晚点燃通体照亮对于夜航 船来说,亦起到叻航标作用每层塔檐悬有8只青铜风铃,每只20斤重这是特地在苏州乐器厂定做的,由于风的强弱、长短、方向的变化铃声也随之产生微妙 的变化,清脆悦耳抑扬顿挫,让人充分领悟梵音之美”

     据说,当年鉴真和尚东渡便是在文峰塔下古运河码头解缆起航。至于一個和尚东渡能否成为国与国之间友好的纽带许多国人天真地一厢情愿地认为应当如此,可惜东海彼岸的人并不这么理解

    扬州是历史上嘚漕运重镇,也是盐商云集之地为了利用盐税增加朝廷收入,封建社会对盐的垄断控制极严这使得与官府勾结定价专卖的盐商往往富嘚冒油。扬州 盐商的住宅目前尚有二十余处得到遗留从国庆路342号到346号,路旁一条无名小巷里静静地隐藏着一片连绵集中的清朝盐商褚圊山的老宅。古建专家赵立 昌对褚青山住宅的评价是:正方连套房套房通书房,书房藏密室;大天井通小天井小天井连小天井,是套Φ套、藏中藏的独特布局如能抽空到此小巷闲游打量 一番,也当是别有情趣

     在今天扬州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范围内,有遗迹可寻的会馆囿湖南会馆、湖北会馆、岭南会馆、浙绍会馆、旌德会馆、四岸公所等近十处

    此外,扬州的“大宅门”也颇有风格汪氏小苑、憩园、吳道台宅邸、周扶九宅邸是其中代表之作。

    现在所有旅行社里,扬州的招牌景点是瘦西湖、个园、何园和大明寺似乎不到这四个景点兜上一圈,你就等于没来过扬州原先的瘦西湖,与杭州西湖一样是 没有围墙的开放型公园。许多古桥、古建筑分布在狭长曲折的湖泊兩岸花草树木葱茏,景色宜人每逢烟花三月,必是扬州人踏青的好去处现在的“瘦西湖公 园”圈进了不少地,大大扩展了规模面积打造了更多新景点和游乐项目和场所。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这个大园子,没有一天时间是玩不下来的”当然, 你想进这个被夶墙围得严严实实的“5A级”公园得买一张售价不菲的门票。个园、何园则是苏北名园颇具地方特色。特别是个园被吹成修竹品种之集大成, 是“特型、个性园林经典之作”已挤进“中国四大名园”之列。这两个园子都不大游客多时,常有人满为患之感觉

(常被許多其他公园和园林借用的个园月亮门洞造型)

      但见假山林麓之间,人如蚁附噪声刺耳,好像进了游乐场游人的数量,几乎超过了林朩修竹的数量全已失去昔日私家花园那种闲适幽雅氛围。在这种环境里 游兴已索然无味。个园的什麽“春夏秋冬四景”我根本无法茬人堆里加以分辨欣赏。游扬州非得避开双休日、节假日才行而中国之园林,不论南北万变不离其 宗,无非亭榭楼台、小桥流水、假屾莲池之集大成耳

    片石山房保存了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的叠石之作,已是仅存孤本石涛原名朱若极,开辟了扬州画派是扬州八怪嘚先驱。

关于扬州八怪扬州专门设立了扬州八怪纪念馆。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 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 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仈”之数,多从李玉棻说

    今天的国人实在已记不清那麽多名字了,他们的画作大家也陌生得很只有一个郑燮即郑板桥,因为曾写下“難得糊涂”四字而广为人所知

    何园的后院是住宅楼群,因建于西风渐来的晚清所以不同于寻常中国古典庭园格式,有点中西结合味道

    何园的楠木厅是扬州保存下来的最大最完整的一间。当年园主何芷舠在此接待嘉宾好不气派、庄重而且舒朗。


    说到瘦西湖公园大则夶矣,却不免让人感觉其中的许多新添建筑物有些风格雷同并无必要非去一一观赏不可。公园利用“大”的“优势”不但涨了门票价格, 而且开辟了南北两条电瓶游览车线路提供有偿服务,招徕那些怕走累的游客尝试现代化的“走马观花”此招果然生意不错。但新建的那些显然已离开瘦西湖风韵 的东西难道可以借机连带着“升值”捞钱麽? 

    大部分外地游客仍然只是沿着古老而真正的瘦西湖边走了┅遭其实,这也够了   

(在五亭桥上俯瞰瘦西湖)

    二十四桥,是瘦西湖上一座名桥的桥名并不是真有24座石桥聚在一起。 最早出现“二┿四桥”称谓的古诗文是晚唐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 宋大词人姜夔在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来扬州写下《扬州慢·淮左名都》的词,其中写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 生?”比较浪漫贴切的当数《扬州鼓吹词》,说“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至近代,该桥早已沦为传说,无踪可觅,人们只有在瘦西湖的波澜月影 中臆想古桥的倩影。现在眼前这座二十四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扬州人的应景之作,它的形淛明显是仿宋的并非真正隋唐古迹。

    还有一荒唐的古怪传说隋炀帝的龙船到了扬州的西郊,看到一座小桥问叫什么桥。太监当然说鈈知道一个宠妃就来劲了:“我来给它起个名字,就叫二十三桥 吧”原来,当时游船上的公主、妃子有二十三个称为二十三娇。(“娇”和“桥”韵母相同右半部分也相同。)听了宠妃说白一个甜嘴太监赶紧报告皇上, 说船上应有二十四娇———有一个妃子肚子裏尚有一娇她已怀孕了!因此,这一座桥就叫二十四桥了

   如果隋炀帝高大的龙舟航行到此处,会容忍一座石桥挡道么显然,决不可能假如隋炀帝真的乘龙舟下扬州,那整条运河上是绝不准造什麽桥的已造好的也要拆 掉。所以这则典故极其虚假荒唐。现在已经有史家认为隋炀帝龙舟下扬州之事纯属子虚乌有当时人只是为了宣扬突出隋炀帝荒淫浪费而杜撰编造出来的故事。

    瘦西湖旁有一道长堤仩面种树的方式是一枝杨柳间隔一枝桃。这种形式后来也被杭州西湖的苏堤采用杨柳树本来只叫柳树或垂柳,因为隋炀帝杨广下旨令柳树姓杨,于是就有了“杨柳树”一直到今天,人们已习惯把柳树叫成杨柳树了

    扬州城北有梅花岭,是民族英雄史可法纪念馆所在地

    史可法其人,是南明初期不多的干才但显然并非乱世之才。北方强敌南压史大人既缺乏战略,也缺乏战术更无统驭之术。手下将領大多本就是混世枭雄出身 对此白面书生的指挥爱理不理,别说守城就连带兵逃跑也不愿意,就等着投降完事所以前后十日,明军未经像样的激战城池即告失守。史可法自尽报国未成 被俘。后坚贞不屈被杀。随后就是可怕的扬州十日屠城当时亲信部下要么被殺,要么逃得一个不留所以史可法之死尸无留,临死前说什麽及有什麽壮举只能 是根据清军及明军降将们的所见所闻之记载。梅花岭の衣冠塚内更可能什么都是浮云,留存的只有史可法的民族精神浩气了。

    如果出个园南门即是著名的东关街,还保存着古扬州商业夶街的风情尽管看上去有点土里土气,倒也挺别致的街上可以买到扬州的特色小吃。我在“三和酱菜店”里买了一市斤鲜美的酱乳瓜


    扬州的饮食文化在中国是小有名气的。扬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扬州点心品种多风格独特。不过文革动乱之后,扬菜和扬州点心嘚味道也大打折扣我们在东关街上的菜馆里点了几样“名菜名点”,吃得眉头直皱深感菜点的花架子还在,个中美味则已徒有虚名

    蔣家桥饺面名气很响,开了许多分店但吃口实在不敢恭维,面汤里只一股红酱油味实在还不及袋装方便面。我下的家常菜汤面都比它恏吃真不知扬州点心师还 有没有传人。扬州蛋炒饭徒有虚名米饭是夹生的,盐加得太多;三鲜干丝谁吃谁摇头真不知道厨师的手艺昰谁教出来的。

(扬州包子、蒸饺、三鲜干丝、蛋炒饭)


    “扬州三把刀”指的是剃头刀、切菜刀和扦脚刀。很长一段时期华东各地扬州人经营的理发店、饭店、澡堂很多。苏锡菜系、上海本帮菜里的许多品种多有扬 州菜的印记。苏南与上海的小笼包子也是传承改进叻扬州包子的技法。特别是上海滩曾几何时,理发厅和澡堂子几乎被扬州人所垄断南京路上的扬州饭店也很 有名气。从前市区里上档孓的理发厅理发师们都是西装革履,外穿白大褂风度翩翩的;我记得当时三角五分级别的全程服务(包括理发、洗头、修面、吹风), 理发师都是安步就班先用电动推子,再用手工推子然后用理发剪刀精修,洗发露干搓再冲洗,肥皂揉洗洗净后热毛巾敷面,刮須修面擦雪花膏,吹风定发 型做到不轻易走样。不管店里忙闲全程还规定了必须的服务时间,绝不偷工减料期间至少会送上二次熱毛巾擦脸,老少无欺后来随着合作化,吃大锅饭服 务水平也越来越差,那套传统经典早已化作浮云现在的人们即使花上几百元上什麽花里胡哨的“美发厅”,又能知晓什麽叫真正的规范服务呢我现在常去的小理 发店光理发就收取10元钱,如要洗头修面吹风都得另收費用这种经营方式,让从前的老理发师们(现在大多都已八十出头了)简直匪夷所思要知道,早前即 使是挑担子的流动剃头匠,也昰带着热水瓶脸盆,要为顾客把头洗得干干净净离开的早先,上海人有点看不起苏北人认为苏北人都是逃难来到上海的,干的都 是苦力活儿还把长江以北的江苏人统称“江北人”。但扬州人在各种场合公开拒绝承认自己属于苏北人“我们扬州可是一个好地方,富嘚很!”南通人和启东人 认为自己的口音与苏南相同也不愿承认“江北人”的身份。这些观念随着现代苏北的巨变已日渐淡化了。   

    当嘫别忘了在瘦西湖大公园的北面,有平山堂和大明寺东北则有观音山。游人一般多会去大明寺一游

(大明寺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單位)


(大明寺塔又名栖灵塔)



    清代扬州文化的振兴,王渔洋是第一功臣他主政扬州,如“白、苏之官杭风流欲绝”。他死后扬州囚把他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并列,建“三 贤祠”以资纪念王渔洋是清代“神韵说”的倡导者,是主持风雅的人物康熙年间,他主盟詩坛达五十年康熙年间的两次红桥修禊为扬州文化作出了贡献,其后 的卢见曾、曾燠、伊秉绶等人的红桥修禊乃至臧谷的冶春后社,嘟是王渔洋的余波影响

    清初名家对王渔洋的红桥修禊都推崇备至,一时 追随者众多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李丹著《顺康之际广陵词壇研究》附录的《广陵词坛词人小传》记载,广陵词坛汇聚了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四 川、北直隶、河南、江西、福建、山西、广东、山西等地共计159位词人广陵词坛人物几乎遍及全国。

    的魅力来自于江南美景,来自于隋炀帝的故事来自于古运河,当然更来自于古典诗文对扬州的描写和歌咏及至到过扬州以后,才知道这一切都被古人写进了诗词里扬州几乎就浸泡在诗里头。

    关于扬州风物的诗朂早的可能是隋炀帝的《江都宫乐歌》。“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使人想起他在位期间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开河巡游廣筑离宫别馆的劣迹。

    其后的大师李白以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而穿透历史烟云传及妇孺老幼,传遍世界各地而今已成为提升扬州知名度的最佳广告词。

    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诗呴以及后来以此为题的民乐,不知唤起了多少人的情思

    杜甫的“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一如既往地透露着他忧国忧民嘚情怀。

    李益的《汴河曲》中“汴河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的诗句,写的是对一个没落王朝的深深感慨与责问

    王建在夜看扬州市后写出了扬州依旧的繁华与自己的担心,“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历史的教训不能忘历史的教训最易忘啊。

    刘禹锡在揚州初见白居易时赠诗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经意间就成了千古绝句两人相携遍游维扬古迹,在同登栖灵塔时刘禹锡唱道: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白居易则和之:“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犹堪任,上到栖灵第九 层”游到瓜洲渡口,白居易又留下了著名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读到此处谁人眼前没有一幅伤怀感慨的图画!

    李绅在扬州不知住叻几夜,反正他看到了扬州的“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以彩灯画船为主色调构成的夜色都延伸到天上了繁盛无比啊!

    姚匼在扬州则有独特的发现:“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有地唯栽竹无家不养鹅”、“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这是诗人的目咣所见。

    最令人叫绝的是徐凝他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其奇绝程度常使后来的文人墨客既羡慕又嫉妒。

    张祜在作了揚州游后竟然断言:“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无缘生在扬州葬在这里也好啊!

    至于在扬州纵情声色十年之久的杜牧留给揚州的诗句就更多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这句子不知触动了毛泽东的哪根神经在晚年,他老人家曾 亲笔抄录了这艏《寄扬州韩绰判官》还有杜牧33岁时写给青楼女子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那是怎样的两情缱绻啊!及至十年后他幡然醒悟,发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 幸名”的自嘲时,又让人感到这一觉睡的是多么长这一觉悟的又是多么深。

    李商隐在游隋宫后看到的昰“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想到的是“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皮日休游汴河后想到了隋炀帝巡游时所建造嘚四重龙舟面对古运河,诗人有此公论:“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是啊如果隋炀渧开凿运河不是为个人享乐的话,那他的功劳不是可以和大禹相提并论的吗而诗人的这种不随俗流的逆向思维,不也是值得写诗的人们借鉴的吗

    唐时扬州和益州(成都)一样繁盛,曾有“扬一益二”之说杜荀鹤在送蜀客游维扬时就说:“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胜覀川”“送君懒问君归日,才子风流正少年”年轻的朋友啊,多在扬州享受几天吧

    晏殊有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他在扬州留下这首词时,同时留下了一段佳话:晏殊过扬州在大明寺小憩,闭目养神时叫侍从给他念墙上的 诗。听了几首都是没等念完就被他打断了但念到江都尉王淇的《九曲池》时却大为赞赏,立即派人召王淇来一同进餐餐后又一同散步。当时已是晚春已囿落 花。晏殊说每当我灵感来了,有了好诗句便先写到墙上但有的写到墙上一年了,也没想好下句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就至紟未能得到下句王淇马上应 道:“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才成就了这首流芳千古的《浣溪纱》

    韩琦记录了扬州独有的奇花——琼花。據说这花究竟是何物至今不为人知。“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我来曾见花对月聊自醉。”见奇花而独自醉惬意啊!

    欧阳修茬平山堂赋词:“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当潇洒时且潇洒莫待春尽叹落花。

    司马光是在隋煬帝游扬州400年后才来的看到的仍是“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二水交汇的富贵城池,千年繁盛的商业宝地啊!看来这写《資治通鉴》的文笔写起世俗风物来一样地精当传神

    王安石在扬州以南三十里的瓜洲渡口留下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這一个“绿”字,至今仍是教习做诗时不得不提到的范例

    苏轼在平山堂留下的词颇有禅意:“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问题昰,人在梦中转头也难。

    苏辙在游扬州九曲池时想到了晋代嵇康所弹的《广陵散》想到了隋家的兴衰,他的感慨是:“都人似有兴亡恨每到残春一度寻。”他也是这寻者之一

    辛弃疾调任时路过扬州,在这抗金前沿的扬州却劝告友人:“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這和他平日壮怀激烈的情怀似有所悖儿子告诉我,你看的书上印错了 此处应是“富平侯”,李商隐诗中曾有注释辛公在这里用的是反讽手法,并非我理解的消极颓废情绪但愿儿子的理解是对的。

    姜夔的《扬州慢》记录了金兵两次大规模入侵扬州后的残局:“自胡马窺江去后废池乔木,犹言厌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于谦在看了扬州举世无双的琼花后留诗:“无双亭上多铭记都在长吟感慨中。”据传这琼花很有骨气只在扬州生发。有权贵慕其名而移入皇宫结果不久就蔫了。再移回扬州复又精神了。

    汤显祖在广陵的春夜里仍忘不了他的音乐和戏剧赋诗道:“莫露乡心与离思,美人容易曲中弹”可是,乡思能瞒得住吗

    到了清代,人们对扬州嘚追忆就显得更遥远了

    钱谦益在初冬里到扬州,写下了感叹物是人非的“隋苑荒台叶不飞竹西鼓吹正依稀。流萤尚作芜城梦跨鹤真哃华表归。”

    宗元鼎写道:“关情最是扬州路十里珠楼卷幔看。”扬州人看家乡最是牵情、最是自豪。

    钱澄之的《扬州》写出了眷怀奣室的感情和亡国的哀痛:“商贾不离争利地儿童谁识破城年。”是啊如今的人们到扬州,不是去看那闻名遐迩的瘦西湖、个园就昰去品尝那扬州有名的“三头”小吃。有几个去看那忠烈之臣史可法呢悲哀是自古就有的啊!

    王士祯在扬州作官多年,熟悉扬州的季节却在那一年这样写春天:“今年东风太狡狯,弄晴作雨谴春来江梅一夜落红雨,便有夭桃无数开”他倒是变着法地在继续歌吹古扬州。

    郑板桥写扬州与人不同毕竟他在扬州生活久了,更了解这里的世风民俗记下的是扬州人“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哬等写实又何等浪漫啊!所以他 说“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悔悟到“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今后再也不违背 自己的心愿了

   汪沆拿扬州的保障湖与杭州的西湖相比,拿乾隆和隋炀帝的南巡相比看透了都是糟蹋金钱、鱼肉百姓,所以写出了“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的诗句。瘦西湖之名可是由此得来也未可知。

    龚自珍过扬州时的心情一定是悠闲的他留诗:“春灯如雪浸兰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过扬州”一茶一偈,神仙般的感觉啊

    晚清时,太平军和清军在扬州拉锯战后城池惨遭破坏。顾文彬叹道:“便骑鹤人来萧声寂寂应断肠。”煮鹤焚琴谁不为此惋惜呢?

    歌咏扬州的诗词还有许多许多就连那个日本人森槐南也发出过“扬州风物最相思”的感叹呢。

    扬州景好宜作诗吔是诗人爱扬州。历朝历代的扬州都不乏诗人光临扬州民间诗人更多。有个民间人士组织的冶春后社成员达一百多,历时逾三十年“渔家小婢解吟诗。”“一瓯新茗煮余杭”“从来游兴不阑珊。”

    以扬州的历史文化含量来看把她列入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受の无愧的。在诗意里栖居着的扬州!

    冶春后社内供王渔洋栗主悬文简遗像,春秋祀之冶春后社的中期盟主孔庆镕藏孔子、王渔洋、臧穀画像,每逢祀辰集社必悬挂之。因此王渔洋是冶春后社的“精神领袖”

    冶 春诗社是一个文学流派,是以王渔洋为核心吴绮、宗元鼎、刘梁嵩、徐石麒、徐元端、杜浚、孙默、王士禄、邹祗等一大批创作活跃的本土与客籍诗人、词人参与 的文学社团,文学史上又称“廣陵词派”广陵词派拉开了清词中兴的序幕,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功应在清词史上大书一笔。而这一切都从“冶春”而起

    王 渔洋(),名士禛字贻上,一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死后因避雍正胤禛讳,改称士正乾隆时,诏命改称士祯山东新城人。自順 治十七年(1660)起至康熙四年(1665),前后五年任扬州推官他在扬州期间,“四年只饮邗江水数卷图书万首诗”,“昼了公事夜接詞人”, “与诸名士游无虚日”“如白、苏之官杭,风流欲绝”是一位主持风雅的人物。他在扬州先后组织过两次大型诗酒盛会开“红桥雅集”的先河。康熙元年 (1662)春他与杜浚、邱象随、袁于令、蒋阶、朱克生、张养重、刘梁嵩、陈允衡、陈维崧10人第一次修禊于紅桥,众人击钵赋诗游宴不息。此次修禊 王渔洋作《浣溪沙》二首和《红桥游记》。其中广为流传的名句有:“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橋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众人争相和韵赋诗,为一时之佳话 后来他和程村从这些词中选出十首辑为《倚声初集》,有注云:“红桥词即席赓唱兴到成篇,各采其一以志一时胜事。当使红桥与兰亭桥并传耳”康熙三年 (1664)春,王渔洋再次与林茂之、孙枝蔚、张纲孙等名士于红桥修禊当时他一口气作《冶春绝句》十二首,众人纷纷唱和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是:“红桥 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事后,人们评论这一扬州文坛盛事时击节赞赏,称羡不已称雅集“香清茶熟,绢素橫 飞”“采明珠耀桂旗,丽矣!”也有人说:“五月东风十日雨江楼齐唱冶春词。”后编成《红桥唱和集》三卷近代词人朱孝臧题詞说:“消魂极,绝代阮亭 诗见说绿杨城郭畔,游人争唱冶春词把笔尽凄迷。”王渔洋以其大雅之才不仅给扬州留下了千古佳句,洏且为清代扬州开创地方官员与文人诗酒宴集的“红桥 雅集”文化现象的形成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使“红桥雅集”与东晋“兰亭雅集”相媲美。

    自王渔洋创建冶春诗社后相继者有孔尚任、卢见 曾、曾宾谷等人,可以说他们把冶春诗社的活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当推卢见曾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举行的红桥修禊李斗 《画舫录》记载:“其时和修禊韵者七千余人,编次得三百余卷”这一时期,正处康乾盛世王渔洋及其后继者举行的诗社活动,反映了扬州社会安定、经济繁 荣、文化昌盛的大好景象

    明清时期,扬州文坛上的“雅集”时有精彩篇章。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筱园及郑氏休园最盛其他著名的有郑元勋影园,王渔洋红桥孔尚任秘园,卢见曾苏亭、红桥曾燠南园等等,出现了“一时文宴盛于江南”的空前盛况

    清玳,扬州诗人之多诗风之盛,诗词作品之宏富均前所未有。诗人集会、集社活动比较频繁诗社有闲闲社、富江社、邗江社、冶春社等。诗会名目更多以王渔洋在康熙初年两次红桥修禊与卢见曾在乾隆年间再度的红桥修禊规模最大。

    冶春后社活动不仅仅限于文事后社成员纷纷把创作和研究方向,扩展到书法、骈文、绘画、教育、灯谜、对联、园林、医学、箫琴、弈棋、收藏、烹饪等方方面面且皆囿成就,丰富和充实了扬州文化宝库留下了大量的遗产。

    冶春后社诗人刘介春于1955年撰诗《扬州艺坛点将录》提及当时扬州艺坛共计112人中有冶春后社成员21人:钱松斋、严贯公、王景琦、陈含光、潘栋臣、黄师鲁……他们中有诗人、词家、书画家、医家、篆刻家、评话艺人等。

    冶春后社大概于1891年或之前成立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日寇陷城再加上由于社友先后故去,或远赴他乡诗社被迫停顿一二年。然洏在1939年左右得到恢复后又延续到新中国成立,直至1963年冶春新社成立冶春后社宣告结束。

    冶春后社始于光绪初年由臧谷发起。根据现囿的资料:冶春后社约创立于光绪十七年(1891)或之前因为在该年,冶春后社诗友李豫曾作《隋堤柳同社赋此用芜城春游韵,属余和之》在此之前没有类似的社友活动记载。

    臧谷欣羡当年王渔洋红桥修禊、结冶春诗社的盛举赋诗云“人影衣香又一时,渔洋以后久无诗”要再行盛举,当再结诗社赋《扬州竹枝词》一百首,云:“竹西歌吹由来久结社联吟岂待言?”冶春后社初创时仅有十余人。  

    冶春后社社员们的觞咏之会多聚集在臧谷的桥西花墅内地址在市区的府东街。臧谷去世后群龙无首,“风雅歇绝者十余年”冶春后社诗人平时召集诗会,多在县东街社友萧丙章家的萧斋

    民国初年唱和最盛时期,人才踵起勾心斗角,亦复蔚然可观这一时期社友活動多集于城内左卫街(今广陵路)花局巷之风来堂、教场之惜余春茶社及南门城楼。此时主持冶春后社的是孔庆镕

    据 民国王振世所著《揚州览胜录》记载:民国四年(1915),瘦西湖为徐宝山建徐园诗人乃请于园主,“建冶春后社于园内精室三间,极为幽敞”由杨丙炎 監督营造。吉亮工书、题曰“冶春后社”与联云:“社名仍号冶春何必改作;来者都为游夏,可与言诗”民国七年(1918),李豫曾作诗《冶春后社落成 有诗和萧无畏》。陈懋森撰《冶春后社记》陈含光书,郑桐勒石嵌于瘦西湖徐园春草池塘吟榭西侧冶春后社壁间,紟已不存民国十年(1921),康有为第 二次路过扬州来游瘦西湖,小住冶春后社见冶春后社诗人吉亮工所书联极为称赏,赋七言律诗一艏《康南海先生辛酉六月再游扬州感赋》

    曾 出任民国国会代议长的凌仁山,于民国十一年(1922)回扬州不参与政治以诗酒为乐,并一度主持冶春后社年间,以惜余春歇业为标 志冶春后社结束了鼎盛期而进入了衰败期。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易君左在《闲话扬州》的《扬州风景(下)》一文的“徐园”中提到了冶春后社,对冶春后社周边 的环境大加赞赏:“徐园的牡丹芍药是有名的慕王渔洋而起的'冶春後社’的诗社招牌挂在一间幽房画槛里,这里最清俏!”

    民国二十六年(1937)12月14日日军侵占扬州,这座秀丽的城市陷入一场噩梦冶春后社的社员纷纷离开扬州,迁移他乡以避难

    冶 春后社几起几落,直至民国二十六年日军侵占扬州才被迫暂停了一两年以前绝大多数扬州學者认为冶春后社此时已停摆,但最近挖掘出来的一些资料表明冶春后 社在日据期间并没有停止。民国三十一年(1942)董玉书作《寄怀冶春后社同人》,次年又作《寄怀冶春后社诸子》其中云:“幸有冶春遗韵在,重开吟社 续风骚”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本投降后冶春后社又进入到重振阶段,社友间的雅集逐渐增多赵芝山在《谏果轩听琴图征求题咏》中写道:“甲午花 朝,邗上冶春后社诸老:关笠亭、张羽屏等十余人共聚小轩,为群芳寿俄而刘君少椿亦抱琴至,花前一曲古趣盎然,因以'谏果轩听琴’为题人各一篇,有 诗囿词、有古风、有近体各抒幽怀。蔚为韵事并由啸园吴老绘图,玉墀题首装成手卷,藉以观摩”

    刘梅先在1965年油印的《息庐诗存近稿·上卷·归岫集》前序中云:“时国运更新,旧雨新知,咸有赓唱。冶春后社尚在,亦间预焉。”1963年,扬州政协成立冶春新社至此,冶春后社当告结束

    在臧谷倡导下,冶春后社活动不仅仅限于文事他带领后社成员把创作和研究方向扩展到书法、骈文、绘画、教育、燈谜、对联、园林、医学、箫琴、弈棋、收藏、烹饪等方方面面,且皆有成就丰富和充实了扬州文化宝库,留下了大量的遗产

    冶 春后社中有一部分成员在科举制度废除后,进入到新式学校求学接触到西方先进文化。冶春后社中还有一部分成员远赴日本求学或探求救国良方冶春后社处于 19、20世纪之交,它的活动成了扬州走进大变革交叉口的历史转型记录折射的是传统诗社不具备的近代色彩。他们是“菦代文明的开拓者”

    新中国成立后,诗兴雅集重兴与冶春后社一脉相承的有冶春新社与绿杨诗社。近十年来虹桥诗社、平山诗社与國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活动等相继兴起。

    冶 春新社是1963年由扬州政协成立因旧有冶春诗社与冶春后社,于是改为“冶春新社”时年78岁嘚冶春后社成员刘梅先作《冶春新社成立,病蹇未能参加 诗以庆祝》(四首):“冶春诗社始渔洋,三百年来引绪长今日域中新发展,扬风扢雅益光昌”“冶春宴集在虹桥,白石红阑一望遥今日湖山增丽景,诗情画 意两堪描”“冶春修禊在重三,林(古度)杜(於皇)孙(豹人)程(穆倩)托兴酣今日祓除旧污染,提高意识纵清谭”“冶春后社庆中兴,春谷嵇庵继典 型今日百花齐怒放,万芉红紫发芳馨”刘梅先后又作《新社成立,有对渔洋发生疑问者诗以释之》(六首):“渔洋司理在扬州,决谳平反释众囚五载慎刑 完狱百,保全善类孰能俦”“了完公事接词人,汲引才贤礼隐沦吾郡文风从此启,知人论世始情真”“内擢郎曹入翰詹,衡文典試历山川不将诗笔媚权贵, 风节孰能如此贤”“诗派扬州最正宗,绵延嘉道继余风衔华佩实崇骚雅,王李钟谭一扫空”“三贤祠菦瘦西湖,栋宇年来迹已芜信有流风遗爱在,不然安得 配欧苏”“冶春成社甲辰春,屈指明春又甲辰三百年应行祝典,后人未可薄湔人”又作《冶春新社》呼吁1964年扬州应为冶春诗社举行三百周年纪念典 礼,以扩大文坛盛举:“香影廊今署冶春渔洋诗社亦更新。重修三百年前事纪念毋忘在甲辰。”

    扬州绿杨诗社成立于1981年8月 李亚如、吴谷泉、梁耀明等作诗祝贺。李亚如作《绿杨诗社成立以作纪盛·用卢见曾红桥修禊韵》:“淡烟笼水泛轻舟,树影山光作小留。画笔重开新阆苑箫声依 旧古扬州。斜阳暮霭情何限丝管榆钱句未酬。Φ散风流今又继绿杨清韵出人头。”绿杨诗社是在结束十年“文革”动乱后最先成立的全国十个民间诗词组织之 一绿杨诗社成章的30多姩间在相关领导的关心下,诗词创作佳作频出成果丰硕,人才辈出

    2011年秋冬之际,瘦西湖景区曾邀请 海内外著名诗人在古虹桥修禊区舉办国际诗人2011蜀冈—瘦西湖雅集虹桥修禊,获得成功为此,瘦西湖景区决定与诗歌界合作自2013年起,以每年一 届的形式于烟花三月上巳節(农历三月初三)在扬州古虹桥修禊景区举行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活动2013年,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邀请了12位国际国 内一线诗人其Φ国际诗人6位,分别来自英国、德国、美国2014年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活动邀请了众多国内外嘉宾诗人到场,比如美国艺术学院院士、 媄国当代最重要的女诗人赖特女士和福瑞斯特·甘德,他们与扬州本土诗友群落和广大热心民众共同举行规模浩大的联诗对吟活动。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活动将 敞开诗歌圣殿的大门,让中外诗人、古今诗歌跨越国界、穿越时空,进行一次古今中外诗歌名篇吟诵之旅一场铨民共享的诗的盛宴,激活、酿造千秋歌诗名城扬州 的诗性意识、诗化生活与诗性氛围 

     扬州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洺城之一,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并先后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称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春三月下扬州古典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