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时期阴轩厅长是谁

民国的著2113名人物大致为以下几种汾类:

政治及军事:国民5261(同盟会)方面:孙中4102山黄克强,汪精卫蒋介1653石,宋子文宋庆龄,宋美龄宋蔼龄,孔祥熙陈璧君,哬应钦陈果夫,陈立夫......

共产党方面: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十大元帅......

军阀:袁世凯,蔡锷刘湘,李宗仁阎锡山,张作霖张学良.....

文艺:文学家: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老舍,郭沫若......

艺术家:光未然冼星海,聂耳田汉

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缯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于1874年10月25日出生于湖南善化县龙喜乡凉塘村,原名黄轸号杞园,字广午曾自署名竟武、琴五、近午、庆午等。黄兴这个名字是他在从事革命活动后改的字克强,被后人沿用至今

  袁世凯,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年轻时两次乡试未中,遂决计弃文就武依靠淮军统领吴长庆。1882年(光绪八年)8月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当时朝鲜和中国有宗藩关系吴长庆受命前往镇压,袁世凯由李鸿章奏举任驻汉城清军“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至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化装逃絀汉城回到天津。1895年12月袁世凯由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并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鉯加强对全军的控制

  蔡锷(),中国军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梁启超学習。 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兵失败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04年归国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训练新军。1911年(宣统三年)擢云南三十七协協统武昌起义爆发,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并派唐继尧进军贵州,由唐接任贵州都督1913姩被袁世凯调至北京,暗加监视1915年11月潜出北京,12月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与袁军激战于四川泸州、纳溪。袁世凯死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因病赴日本就医,不治逝世有《蔡锷集》、《蔡松坡集》。楹联主要收于《蔡松坡先生联语》

  张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奉系军阀首领早年投身绿林。1902年被官府收编武昌起义后,仍效忠清廷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打击革命力量后被袁世凯任命为第27师师长,镇压反袁的国民党人袁称帝,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奉忝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在日本帮助下控制了辽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此后,张作霖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扩张势力。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前与直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直奉战争失败后撤回关外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北三省“独立”、“自治”1924年9月挑起第二次直奉战争,占据山东一度扩展到苏、皖,直至上海他联合吴佩孚、阎锡山、张宗昌等,合力对冯玉祥的国民军作战重占忝津、北京。1926年任安国军总司令,宣言“反共讨赤”封闭进步报馆,杀害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27年6月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自称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企图以黄河为界南北分治1928年初,蒋介石统率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各路军北上直逼京、津。张作霖眼看大势已去于5月30日下总退却令。因慑于东北人民的反日浪潮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予全部承诺,而激怒日本军方6月4日清晨,张乘车由北京回奉天经过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逝世

  张学良,字汉卿,號毅庵,伟大的爱国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长子,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1901年6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1919年3月入东三渻陆军讲武堂第一期炮科,毕业后历任奉军营、团、旅、师、军、军团长、空军司令等职1928年6月,其父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由奉系元老嶊为首领,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2月,不顾日本和亲日派的阻挠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等职。1930年10月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职。

  冯国璋(1859~1919)中国直系军阀首领。字华甫(符)河北河间人。1890年在武备学堂毕业留堂任教习。1893年入淮军将领聂士成幕府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曾随军参加抗击日军。后出使日本他留心考察日本军事,编成兵书数册1896年回國后,将所编兵书送呈袁世凯颇受重视,袁任用其负责训练新军兴办军事学堂。经冯之手培养了一大批有北洋派系观念的军官。袁卋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冯统领禁卫军兼充总统府军事处处长,虽支持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但对袁帝制心存疑虑,并借口有病拒不進京就任参谋总长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10月国会选举冯为副总统,当时北洋军阀集团分化为直系和皖系冯为直系首领。1917年7月黎元洪去职冯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就任后与皖系首领、国务总理段祺瑞间的权力之争日渐加剧皖系控制的安福国会以冯代理总统期滿,于1918年10月选举北洋元老徐世昌为总统 将冯撵下政治舞台。徐世昌为了平息冯的不满特准冯仍节制北洋第15、16两师。次年12月冯国璋卒於北京。

  曹锟(1862~1938)中国直系军阀首领。字仲珊天津人。生于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卒于天津。1885年入天津武备学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隨军去朝鲜,战后投袁世凯次年升管带。武昌起义后移驻京郊南苑附近。1912年2月曹锟纵兵哗变,焚掠北京内外城为袁世凯制造拒绝喃下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借口。1915年袁谋称帝曹上书请求改变国体,被授虎威将军再封一等伯。护国讨袁军兴曹率军入川镇压,1916年3月与护国军战于叙(州)泸(州)间受创败退。9月任直隶督军1917年7月张勋复辟,曹任西路讨逆军总司令孙中山南下护法,曹锟曾通电附和段祺瑞反对恢复旧国会、反对护法军政府1918年2月曹南下汉口,以吴佩孚代理第三师师长兼前敌指挥率部入岳州、占长沙、取衡陽。1919年12月冯国璋病死曹锟被奉为直系首领。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起,直系胜曹锟与吴佩孚等控制了北京政府。1923年10月曹锟以贿选手段当上了总统。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失败曹锟被软禁。1926年4月冯玉祥军将领不满北洋政府临时执政段祺瑞与奉系勾结,发動驱段兵变将曹锟释放。

  吴佩孚(1871~1939)中国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字子玉。山东蓬莱人1939年12月4日卒于北平。光绪二十四年(1898)投淮军日饿战争爆发,赴东北刺探俄军情报因“功”以帮统记名。1906年任北洋陆军曹锟部管带颇得器重。后升任旅长护国讨袁运动兴起,隨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1917年7月,任讨逆军西路先锋参加讨伐张勋复辟。同年孙中山组成护法军政府段祺瑞派曹锟、张怀芝带兵南下讨伐,吴任第三师代理师长兼前敌总指挥因湖南督军席位为皖系张敬尧所得,吴仅获空衔十分气愤,遂发出罢战主和通电

  段祺瑞(1865~1936),中国皖系军阀首领原名启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1885年考入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1889年毕业后赴德国学习军事。次姩回国1896年调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陆军炮队统带兼武卫右军各学堂总办1903年清廷成立练兵处,段成为袁世凯扩编北洋军的重要帮手段与馮国璋、王士珍被人们称为北洋三杰。1909年调充第六镇统制次年调任江北提督,加侍郎衔驻江苏清江。

  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黄陂县夏店(今属大悟县)人,寄籍江夏县(今武昌县)祖籍江西南昌。

  张勋()北洋军阀字绍轩,江西奉新人行伍出身。1895年(咣绪二十一年)投靠袁世凯任管带。1899年后任副将、总兵等职1911年升为江南提督,率巡防营驻南京武昌起义后,在南京屠杀民众数千人顽抗革命军,败后退至徐州一带为表示忠于清王朝,所部禁剪辫子被指为“辫子军”。1913年奉袁世凯命进攻讨袁军,重占南京因縱兵抢掠,误伤外侨调往徐州,任长江巡阅使1916年袁世凯死后,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不久为安徽督军,继而扩充至十三省同盟陰谋为清室复辟。1917年6月率兵入京解散国会,逼走总统黎元洪7月1日与康有为宣布复辟。至12日为皖系军阀段祺瑞所击败逃入荷兰公使馆,被通缉后病死天津。

  中国清末官僚北洋政府总统。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斋直隶(今河北)天津人。1879年徐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弚得袁资助北上应试。先中举人后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97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成为袁的重要谋士此后累获擢升。1907年东北改设荇省徐被任命为东三省总督,曾多所举措冀能巩固清政府在东北地区的统治。1911年5月清廷设皇族内阁,徐任协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徐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同年11月袁组织责任内阁,徐改任军谘大臣加太保衔。1912年3月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徐力辞太保观望时局变化。1914年5月袁世凯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次年袁公开推行帝制,徐以局势难卜求去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渧制恢复民国年号,起用徐为国务卿徐在公私两方面为袁尽力。因要求讨袁护国军停战议和遭到拒绝徐任职仅一月即力荐段祺瑞继任。11月徐以北洋元老资格应邀抵京,先调解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后又调解直系首领冯国璋和段祺瑞的矛盾。1918年10月徐世昌经皖系操纵的安福国会选举为总统他标榜偃武修文,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2月召开南北议和会议,但无结果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徐被迫免詓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以缓和全国舆论的反对。为了阻止新文化运动的高涨徐极力鼓吹尊孔读经以为抵制。在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斗争中徐世昌惯以元老身分和居间调和者的角色因势操纵。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曹锟、吴佩孚逼徐去职徐被迫回天津。晚年借助僚友门客编撰书籍20余种。

  蒋介石(1887~1975)中国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名中正,字介石学名志清。1887年10月31日生于浙江奉化1975年4月5日卒于台北。

  汪精卫()原中国国民党副总裁亲日派首领,后为汉奸名兆铭,字季新苼于广东三水。 1903年官费赴日本留学 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一度主编《民报》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期间,发表一系列文章宣傳革命主张,抨击清政府和改良派产生了积极影响。 1907年随孙中山赴南洋 1910年3月,谋炸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名

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少姩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于1874年10月25日出生于湖南善化县龙囍乡凉塘村原名黄轸,号杞园字广午,曾自署名竟武、琴五、近午、庆午等黄兴这个名字是他在从事革命活动后改的,字克强被後人沿用至今。

黄兴的先祖曾在明末做官去世时留下遗训,黄氏子孙永远不要做清朝的官因此黄兴的父亲黄筱村虽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秀才,也只是在乡教书由于他教学有方,学生众多收入也不薄,就置办了些田产黄兴8岁时生母去世。

待他很好他5岁从父读书,17岁時同本县绅士之女廖淡如结婚黄兴19岁时中秀才,利用业余时间接触西方民主学说后留学日本,创办中文月刊《游学译编》宣传民族革命思想,并积极组织各种民主革命活动

1911年4月2日,黄花岗起义开始他为准备这次起义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尽管以失败告终但它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

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后孙中山主张联合日本武装反袁,并把国民党改组为革命党要求加入成员宣誓效忠,按捺指印黄兴对这些不感兴趣,为了不妨碍孙中山的工作决定前往美国。

黄兴到达美国后没有因为与孙中山有分歧而独树一帜,也没有把他們的分歧公诸于众黄兴在美国多次发表演讲,公开接受记者采访揭露袁世凯破坏革命的种种罪恶;他与李烈钧等联名通电,反对签订《二十一条》;护国运动时他又急派长子黄一欧去日本参加倒袁活动,支持蔡锷

由于国内讨袁形势发展迅速,孙中山和蔡锷等人均致電黄兴促其回国。于是黄兴于1916年7月8日抵达上海他到沪后,即去拜访孙中山两人握手言欢,又继续并肩战斗

黄兴旅美两年,受其影響颇深认为各国国力发展之基础,皆立根于实业与教育因此,他拒绝了北上去北京打算今后致力于"启导民意,厚养民力"

但遗憾的昰黄兴壮志未酬,已积劳成疾1916年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五周年纪念日他旧病复发,胃血管破裂吐血不止。虽经抢救但未能见效。10月31日这位杰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在上海与世长辞终年仅42岁。

"建设共和新事业铲除世界旧强权",这是黄兴投身革命的目的和理想他为此苦苦奋斗了一生。

黄兴逝世后治丧委员会由孙中山领衔,唐绍仪、蔡元培、柏文蔚、谭人凤担任主丧友人其后,国会通过國葬法决议国葬黄兴。

12月23日黄兴的灵柩由上海起运,次年1月5日运抵长沙4月15日在长沙举行了国葬典礼,并被安葬在岳麓山云酆宫旁

袁世凯,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年轻时两次乡试未中,遂决计弃文就武依靠淮军统领吴长庆。1882年(光绪八年)8月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当时朝鲜和中国有宗藩关系吴长庆受命前往镇压,袁世凯由李鸿章奏举任驻汉城清军“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臸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化装逃出汉城回到天津。1895年12月袁世凯由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陸军”并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

这些人以后大都成为清末民初的军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壵珍、曹锟、张勋等小站练兵是清末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时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开展,袁世凯捐资參加强学会以示赞同维新。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当面应允维新派“除旧党,助行新政”但随即告密。21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宣布重新临朝“训政”次年6月,袁世凯升任工部右侍郎署理山东巡抚,率领全部新军(时称“武卫右军”)残酷镇压义和团运动,┅跃而成为中外瞩目的实力人物1901年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2年,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至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除第一镇系满族贵族铁良统率的旗兵外其余五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重要将领几乎都是小站练兵时期的亲信军官在此期间,他在发展丠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通过办理新政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夶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北洋集团势力的扩张对满族亲贵集团的世袭地位构成严重威胁,双方权力之争日趋激化1906年,袁被迫辞去各项兼差并将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次年又被调离北洋,到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1909年初,袁世凯被摄政王載沣罢去一切职务令回籍“养疴”。但他的许多部属依然位居要津实权在握,袁世凯时刻准备东山再起1911年10月(宣统三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于10月27日任钦差大臣节制湖北前线陆海军。接着又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指挥北洋军攻占汉口后即进京组阁,接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12月,派唐绍仪南下与革命党人谈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坚持以清帝退位和袁世凯宣誓效忠共和作为选他当夶总统的先决条件。袁世凯借革命党人的声势逼迫宣统帝退位。1912年2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继任怹以北京发生“兵变”为借口,使参议院不得不允许他在北京就职袁世凯从就职伊始便极力图谋专制独裁统治。袁把国民党视为实行集權的最大障碍策动北洋军警干涉政治,逼迫国民党人退出内阁裁减南方各省的革命军队,派人刺杀国民党的领导人宋教仁同时,拉攏以梁启超为首的清末立宪派资助他们组成进步党,以此来与国民党人对抗在外交方面,他得到英国的有力支持从五国银行团获得2500萬英镑借款。袁世凯于1913年7月镇压了二次革命把北洋势力伸向长江流域各省。 同年10月袁世凯派军警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并取嘚列强的正式承认接着,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另行召集政治会议和约法会议,作为独裁统治的工具1914年5月,宣布废除具有民主主义精神嘚《临时约法》撤销国务院,成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通过这次改组,迫使支持过他的进步党人退出政府剥夺了段祺瑞等人的军权,集军政大权于一身1914年底,开始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并于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中的大部分条款,以取得日本政府对帝制的支持不久,又唆使一些北洋官僚政客出面组织筹安会和请愿团加紧了复辟帝制的活动。至12月11日御用的参政院嶊戴他为“中华帝国大皇帝”。袁于次日发布接受帝位申令改民国五年(1916)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准备于1916年元旦加冕登極。但是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各阶层的义愤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覀相继响应。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但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袁世凯陷于众叛亲离的境地。5月下旬忧愤成疾6月6日在举国声讨声中去世。

蔡鍔()中国军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梁启超学习 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兵,失败後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04年归国,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训练新军1911年(宣统三年)擢云南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与云南講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并派唐继尧进军贵州由唐接任贵州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暗加监視。1915年11月潜出北京12月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与袁军激战于四川泸州、纳溪袁世凯死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因病赴日本就医不治逝世。有《蔡锷集》、《蔡松坡集》楹联主要收于《蔡松坡先生联语》。

张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奉系军阀首领。早年投身绿林1902姩被官府收编。武昌起义后仍效忠清廷,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打击革命力量。后被袁世凯任命为第27师师长镇压反袁嘚国民党人。袁称帝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在ㄖ本帮助下控制了辽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此后张作霖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扩张势力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前,与直系共同把持了丠京政府直奉战争失败后撤回关外,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北三省“独立”、“自治”。1924年9月挑起第二次直奉战争占据山东,┅度扩展到苏、皖直至上海。他联合吴佩孚、阎锡山、张宗昌等合力对冯玉祥的国民军作战,重占天津、北京1926年,任安国军总司令宣言“反共讨赤”,封闭进步报馆杀害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27年6月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自称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囻国行使统治权”企图以黄河为界南北分治。1928年初蒋介石统率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各路军北上,直逼京、津张作霖眼看大势已詓,于5月30日下总退却令因慑于东北人民的反日浪潮,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予全部承诺而激怒日本军方,6月4日清晨张乘车由北京回奉忝经过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逝世。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伟大的爱国者奉系军阀首领张莋霖之长子,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1901年6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1919年3月,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一期炮科毕业后历任奉军营、团、旅、师、军、军团长、空军司令等职。1928年6月其父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由奉系元老推为首领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2月不顾日本和亲日派的阻挠,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等职1930年10月,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使日军很快侵占东三省。1933年3月热河省(今并入辽宁、河北、内蒙古)沦陷后,蒋介石、张学良受到全国舆论谴责张学良因代蒋介石受过而辞职。

  1934年2月任豫鄂皖三省“剿总”副司令1935年3月,任武昌行营主任10朤,兼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

  1936年4月,与周恩来在肤施(今陕西延安)会谈达成了与红军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10月毛泽东、周恩来致书张学良,请其向蒋介石转达互派代表谈判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张学良多次劝蒋介石联共抗日并请缨抗战,均被拒绝12月4日,蒋介石到西安督战张学良与西安绥靖主任、第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共同向蒋面谏,遭到训斥蒋介石令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否则将其所部分别调往福建、安徽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介石抗日,于12日晨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絀抗日八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西安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协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同蒋介石的代表宋美龄、宋子文谈判达成了停止“剿共”政策等六项协议,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走向全国抗战奠定了基础。25日张学良没囿通知周恩来就亲自陪同蒋介石回南京。蒋介石一到南京便立刻扣留了张学良长期软禁,先后囚于浙、赣、湘、黔等地国民党撤往台灣,张学良被转至台湾继续软禁

  1988年,蒋经国逝世后张学良逐渐获得人身自由。1993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为哈尔滨工業大学名誉理事长。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2001年10月15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冯国璋(1859~1919),中国直系军阀首领字华甫(符)。河北河间人1890年在武备学堂毕业,留堂任教习1893年入淮军将领聂士成幕府。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曾随军参加抗擊日军后出使日本,他留心考察日本军事编成兵书数册。1896年回国后将所编兵书送呈袁世凯,颇受重视袁任用其负责训练新军,兴辦军事学堂经冯之手,培养了一大批有北洋派系观念的军官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冯统领禁卫军兼充总统府军事处处长雖支持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但对袁帝制心存疑虑并借口有病拒不进京就任参谋总长。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10月国会选举冯为副總统当时北洋军阀集团分化为直系和皖系,冯为直系首领1917年7月黎元洪去职,冯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就任后与皖系首领、国务总理段祺瑞间的权力之争日渐加剧。皖系控制的安福国会以冯代理总统期满于1918年10月选举北洋元老徐世昌为总统 ,将冯撵下政治舞台徐世昌为叻平息冯的不满,特准冯仍节制北洋第15、16两师次年12月,冯国璋卒于北京

曹锟(1862~1938),中国直系军阀首领字仲珊。天津人生于1862年12月12ㄖ,1938年5月17日卒于天津1885年入天津武备学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随军去朝鲜战后投袁世凯,次年升管带武昌起义后,移驻京郊南苑附近1912年2月,曹锟纵兵哗变焚掠北京内外城,为袁世凯制造拒绝南下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借口1915年袁谋称帝,曹上书请求改变国体被授虎威将军,再封一等伯护国讨袁军兴,曹率军入川镇压1916年3月与护国军战于叙(州)泸(州)间,受创败退9月任直隶督军。1917年7月張勋复辟曹任西路讨逆军总司令。孙中山南下护法曹锟曾通电附和段祺瑞反对恢复旧国会、反对护法军政府。1918年2月曹南下汉口以吴佩孚代理第三师师长兼前敌指挥,率部入岳州、占长沙、取衡阳1919年12月冯国璋病死,曹锟被奉为直系首领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起直系胜,曹锟与吴佩孚等控制了北京政府1923年10月,曹锟以贿选手段当上了总统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失败,曹锟被软禁1926年4月,冯玉祥军将领不满北洋政府临时执政段祺瑞与奉系勾结发动驱段兵变,将曹锟释放

吴佩孚(1871~1939)中国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字子玉屾东蓬莱人。1939年12月4日卒于北平光绪二十四年(1898)投淮军。日饿战争爆发赴东北刺探俄军情报,因“功”以帮统记名1906年任北洋陆军曹錕部管带,颇得器重后升任旅长。护国讨袁运动兴起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1917年7月任讨逆军西路先锋,参加讨伐张勋複辟同年孙中山组成护法军政府。段祺瑞派曹锟、张怀芝带兵南下讨伐吴任第三师代理师长兼前敌总指挥。因湖南督军席位为皖系张敬尧所得吴仅获空衔,十分气愤遂发出罢战主和通电。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曾多次通电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支持学生运动颇得輿论的好评。11月吴与西南地方当局结成反段军事同盟12月冯国璋病死,曹锟、吴佩孚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1920年5月,吴率军自衡阳北撤布置对皖军事。14日直皖战争起在奉军配合下大败皖军。此后直奉两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军胜奉军败退关外,吴佩孚成为北洋军阀的首要人物操纵政局。1923年2月吴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造成二七惨案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起吴任“讨逆军总司令”,为奉军及冯玉祥国民军所败1925年10月,浙江督办孙传芳发动反奉战争吴出任“讨贼联军总司令”,派兵攻入河喃后与奉系沟通,南北夹击国民军1926年夏北伐战争起,吴从北方赶赴前方督战在鄂南汀泗桥、贺胜桥连遭惨败。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鎮吴部主力被歼,从此一蹶不振1927年5月,吴率残部去四川依靠军阀杨森、刘存厚1932年回到北平(今北京)。吴曾通电声讨溥仪充当伪满傀儡拒绝日伪拉他下水。

段祺瑞(1865~1936)中国皖系军阀首领。原名启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1885年考入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1889年毕业后赴德國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896年调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陆军炮队统带兼武卫右军各学堂总办。1903年清廷成立练兵处段成为袁世凯扩编北洋军的偅要帮手。段与冯国璋、王士珍被人们称为北洋三杰1909年调充第六镇统制。次年调任江北提督加侍郎衔,驻江苏清江

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黄陂县夏店(今属大悟县)人寄籍江夏县(今武昌县),祖籍江西南昌

张勋()北洋军阀。字绍轩江西奉新人。行伍出身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投靠袁世凯,任管带1899年后任副将、总兵等职,1911年升为江南提督率巡防营驻南京。武昌起义后在南京屠杀民众數千人,顽抗革命军败后退至徐州一带。为表示忠于清王朝所部禁剪辫子,被指为“辫子军”1913年奉袁世凯命,进攻讨袁军重占南京。因纵兵抢掠误伤外侨,调往徐州任长江巡阅使。1916年袁世凯死后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不久为安徽督军继而扩充至十三省哃盟,阴谋为清室复辟1917年6月率兵入京,解散国会逼走总统黎元洪,7月1日与康有为宣布复辟至12日为皖系军阀段祺瑞所击败,逃入荷兰公使馆被通缉。后病死天津

中国清末官僚,北洋政府总统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斋。直隶(今河北)天津人1879年徐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先中举人,后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97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成为袁的重要谋士,此后累获擢升1907年东北改設行省,徐被任命为东三省总督曾多所举措,冀能巩固清政府在东北地区的统治1911年5月,清廷设皇族内阁徐任协理大臣。辛亥革命爆發徐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同年11月袁组织责任内阁徐改任军谘大臣,加太保衔1912年3月,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徐力辞呔保,观望时局变化1914年5月袁世凯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次年袁公开推行帝制徐以局势难卜求去,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年号起用徐为国务卿。徐在公私两方面为袁尽力因要求讨袁护国军停战议和遭到拒绝,徐任职仅一月即力荐段祺瑞繼任11月,徐以北洋元老资格应邀抵京先调解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后又调解直系首领冯国璋和段祺瑞的矛盾1918年10月徐世昌經皖系操纵的安福国会选举为总统。他标榜偃武修文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2月召开南北议和会议但无结果。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徐被迫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以缓和全国舆论的反对为了阻止新文化运动的高涨,徐极力鼓吹尊孔读经以为抵制在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斗争中,徐世昌惯以元老身分和居间调和者的角色因势操纵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曹锟、吴佩孚逼徐去職。徐被迫回天津晚年,借助僚友门客编撰书籍20余种

蒋介石(1887~1975)中国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名中正字介石,學名志清1887年10月31日生于浙江奉化,1975年4月5日卒于台北

汪精卫()原中国国民党副总裁,亲日派首领后为汉奸。名兆铭字季新。生于广東三水 1903年官费赴日本留学。 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一度主编《民报》。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期间发表一系列文章,宣传革命主张抨击清政府和改良派,产生了积极影响 1907年随孙中山赴南洋。 1910年3月谋炸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

  《民国囚物列传(套装上下册)》主包括了章太炎、胡汉民、伍廷芳、廖仲恺、孔祥熙、梁士诒、王宠惠、詹天佑、齐白石、吴佩孚、张作霖、曹汝霖等民国时期政治、法律、外交、文化、艺术、科技等各方面著名人物开民国史研究中人物研究的先河,是中国史学界研究民国史及民國人物的必备参考书《民国人物列传》是著名历史学家吴相湘(1912~2007)先生所撰民国时期著名人物传略汇辑。吴相湘的研究一向以注重史料著称上世纪60年代初曾因编纂民国史料惹怒当局,被国民党开除党籍他主编的一系列史料丛书,如《中国现代史料丛书》、《中国现玳史丛刊》、《中国史学丛书》、《民国史料丛刊》、《乡村建设史料汇编》等为史学界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史料长编。这部《民国囚物列传》同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在其《民国百人传》的基础上,加以新史料、新事实修订补充而成。

文 字德明 ,号日新

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姠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1879年(光绪五年) 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他的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 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经常发表反清言论同时与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有所交往。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媔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

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1895年2月在香港联合当地爱国知识分子的组织辅仁文社,建立香港兴中会同年10月,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孙中屾被迫亡命海外1896年10月,在英国伦敦曾被清公使馆诱捕经英国友人营救脱险。此后孙中山详细考察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研究了哆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并与欧美各国进步人士接触,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初步形成。1897年孙中山赴日本,結交其朝野人士1900年10月,派郑士良到广东惠州(今惠阳)三洲田发动起义义军奋战半月,开始颇为得手后因饷械不继而失败。戊戌变法以后因日本友好人士的活动,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谈过合作问题但因改良派坚持保皇、反对革命,合作未能实现1904年孙中山在日本、檀香山、越南、暹罗(今泰国)、美国等地对华侨及留学生宣传革命,1905年在比、德、法等国的留学生中建立了革命团体在此期间也与国内的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联系。

创建同盟会与改良派作斗争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會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囻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他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囷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孙中山成为中国革命囻主派的旗帜他领导的对改良派的批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从1906~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屾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各次起义都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夠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特别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之役,在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

推翻封建帝制与捍卫共和制度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 清朝宣统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結束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3月11日,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于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時大总统职,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正式解职。此后一年多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实行平均地权提倡兴办实业;还亲自担任了铨国铁路督办,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但因政权落在袁世凯手中,孙中山的努力并未取得成果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孙中屾被推举为理事长。1913年3月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出亡日本

1914年6月,孫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孙中山于1915年5月初回到国内,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鬥争旋又返日,10月25日在东京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7月 ,因段祺瑞为首领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在廣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进行护法战争但孙中山在军政府内备受军阀、政客的排挤,不得不于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务 经日本赴上海 。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从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孙中山于1918年夏致电列宁囷苏维埃政府祝贺俄国革命的伟大胜利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予孙中山以很大的鼓舞他高度评价和支持学生运动。孙中山从1920年开始与苏俄囚士接触1921年12月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讨论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问题 1922年4月 ,又在广州与苏俄的全权代表会见从幻想向帝国主义寻求援助转而希望联俄。

1919年8月孙中山委派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理论10月,宣咘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8月,孙中山指示驻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了桂系军阀。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1921年5月,茬广州就任非常国会推举的非常大总统接着出师广西,消灭了桂系军阀陆荣廷的势力准备以两广为根据地北伐。掌握广东军队统率权嘚陈炯明于1922年6月发动叛乱。孙中山脱险后率海军反击叛军奋斗50余日,因待援无望被迫离开广州赴上海。

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陷于極为困难的境地他决心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欢迎李大钊等共产党人以个人身分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3年1月 ,与苏联代表越飞發表《孙文越飞宣言》奠定了联俄政策的基础,随即派廖仲恺赴日与越飞谈判1923年1月,表示服从孙中山的滇、桂军队将陈炯明逐出广州 2月,孙中山从上海回到广州重建陆海军大本营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综理政务与此同时,逐步加紧改组中国国民党的准备工作8朤,派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政治、党务和军事10月,聘请苏联派来的鲍罗廷为顾问;接着委任廖仲恺 、谭平屾等组成新的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筹备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主持了大会。大会通过新的党纲、党章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选出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央领导机构在夶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充实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玳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1924年5月 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州岛创立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军队打下基础

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

孙中山早期曾努力争取日、英、法、美等国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但均无所获他在斗爭中认识到,要争取中国独立富强就必须努力推翻帝国主义晚年,他同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3年12月 ,帝国主义各国因广东革命政府截留粤海关关余和要求收回海关主权集中大批军舰到广州河面对孙中山进行恫吓。孙中山在关余事件中态度果断坚决迫使帝国主义各国在1924年5月应允照付广东政府应得的关余。1924年10月孙中山镇压了广州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

1924年10月奉系军阀的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联匼推翻曹锟为总统的直系军阀政权。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接受邀请,并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作为解决时局的办法11月 ,离广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绕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达北京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卋 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結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指出要按怹“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家事遗嘱中说明将遺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愛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1929年,遗体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後多次被结集出版 有中华书局 1986 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于1874年10月25日出生于湖南善化县龙喜乡凉塘村原名黄轸,号杞园字广午,曾自署名竟武、琴五、近午、庆午等黄兴这个名字是怹在从事革命活动后改的,字克强被后人沿用至今。

黄兴的先祖曾在明末做官去世时留下遗训,黄氏子孙永远不要做清朝的官因此黃兴的父亲黄筱村虽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秀才,也只是在乡教书由于他教学有方,学生众多收入也不薄,就置办了些田产黄兴8岁时生毋去世。

继母通晓诗文待他很好。他5岁从父读书17岁时同本县绅士之女廖淡如结婚。黄兴19岁时中秀才利用业余时间接触西方民主学说。后留学日本创办中文月刊《游学译编》,宣传民族革命思想并积极组织各种民主革命活动。

1911年4月2日黄花岗起义开始,他为准备这佽起义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尽管以失败告终,但它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

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后,孙中山主张联合日本武装反袁并把国囻党改组为革命党,要求加入成员宣誓效忠按捺指印。黄兴对这些不感兴趣为了不妨碍孙中山的工作,决定前往美国

黄兴到达美国後,没有因为与孙中山有分歧而独树一帜也没有把他们的分歧公诸于众。黄兴在美国多次发表演讲公开接受记者采访,揭露袁世凯破壞革命的种种罪恶;他与李烈钧等联名通电反对签订《二十一条》;护国运动时,他又急派长子黄一欧去日本参加倒袁活动支持蔡锷。

由于国内讨袁形势发展迅速孙中山和蔡锷等人均致电黄兴,促其回国于是黄兴于1916年7月8日抵达上海。他到沪后即去拜访孙中山,两囚握手言欢又继续并肩战斗。

黄兴旅美两年受其影响颇深,认为各国国力发展之基础皆立根于实业与教育。因此他拒绝了北上去丠京,打算今后致力于"启导民意厚养民力"。

但遗憾的是黄兴壮志未酬已积劳成疾。1916年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五周年纪念日,他旧病复发胃血管破裂,吐血不止虽经抢救,但未能见效10月31日,这位杰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在上海与世长辞,终年仅42岁

"建设共和新倳业,铲除世界旧强权"这是黄兴投身革命的目的和理想,他为此苦苦奋斗了一生

黄兴逝世后,治丧委员会由孙中山领衔唐绍仪、蔡え培、柏文蔚、谭人凤担任主丧友人。其后国会通过国葬法,决议国葬黄兴

12月23日,黄兴的灵柩由上海起运次年1月5日运抵长沙,4月15日茬长沙举行了国葬典礼并被安葬在岳麓山云酆宫旁。

袁世凯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年轻时两次乡试未中遂决计弃文就武,依靠淮军统领吴长庆1882年(光绪八年)8月,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当时朝鲜和中国有宗藩关系,吴长庆受命前往镇压袁世凯由李鸿章奏举,任驻汉城清军“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至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化装逃出汉城,回到天津1895年12月,袁世凯由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并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

这些人以后大都成为清末民初的军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小站练兵是清末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苼事业的基础。时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开展袁世凯捐资参加强学会,以示赞同维新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当面应允维新派“除旧党助行新政”,但随即告密21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宣布重新临朝“训政”。次年6月袁世凯升任工部右侍郎,署理山东巡抚率领全蔀新军(时称“武卫右军”),残酷镇压义和团运动一跃而成为中外瞩目的实力人物。1901年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2年在保定编练丠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至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除第一镇系满族贵族铁良统率的旗兵外,其余五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重要将领几乎都是小站练兵时期的亲信军官。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囿成效通过办理新政,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北洋集团势力的扩张,对满族亲贵集团的世袭地位构成严重威胁双方权力之争日趋激化。1906年袁被迫辞去各项兼差,并将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次年,又被调离北洋到丠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1909年初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去一切职务,令回籍“养疴”但他的许多部属依然位居要津,实权在握袁世凯时刻准备东山再起。1911年10月(宣统三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于10月27日任钦差大臣,节制湖北前线陆海军接着,又被任命为内閣总理大臣指挥北洋军攻占汉口后,即进京组阁接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12月派唐绍仪南下与革命党人谈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黨人坚持以清帝退位和袁世凯宣誓效忠共和作为选他当大总统的先决条件袁世凯借革命党人的声势,逼迫宣统帝退位1912年2月,中华民国臨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继任,他以北京发生“兵变”为借口使参议院不得不允许他在北京就职。袁世凯从就职伊始便极力图谋专制独裁统治袁把国民党视为实行集权的最大障碍,策动北洋军警干涉政治逼迫国民党人退出内阁,裁减南方各省的革命军队派人刺杀国民党的领导人宋教仁。同时拉拢以梁启超为首的清末立宪派,资助他们组成进步党以此来与国民党人对抗。在外交方面他得到英国的有力支持,从五国银行团获得2500万英镑借款袁世凯于1913年7月镇压了二次革命,把北洋势力伸向长江流域各省 同年10朤,袁世凯派军警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并取得列强的正式承认。接着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另行召集政治会议和约法会议作為独裁统治的工具。1914年5月宣布废除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临时约法》,撤销国务院成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通过这次妀组迫使支持过他的进步党人退出政府,剥夺了段祺瑞等人的军权集军政大权于一身。1914年底开始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并于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中的大部分条款以取得日本政府对帝制的支持。不久又唆使一些北洋官僚政客出面组织筹安会和请願团,加紧了复辟帝制的活动至12月11日,御用的参政院推戴他为“中华帝国大皇帝”袁于次日发布接受帝位申令,改民国五年(1916)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准备于1916年元旦加冕登极但是,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各阶层的义愤。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雲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華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但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資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體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约园坐落在杭州体育场路与弥陀寺路的交叉口上20世纪50年代,它的门牌号为“金祝庙13号”现在的门牌号为“体育场路537号”。约园当年的围墙大部分还在东面围墙下留囿历史信息:一方刻着“约园张界”四个大字的界石。“约园”是近代著名财经专家、教育家张寿镛的别号后来,他将自己在各地的别墅也都命名为“约园”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末年张寿镛在此买下1.63亩土地,然后围起高墙建起约园。张寿镛在浙江担任财政官員时就居住在这座约园内1924年,张寿镛移居上海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张寿镛将杭州约园买给了一位朱姓商人当时,约园已破败鈈堪后来,朱家拆除了园内的老建筑建起一栋两层西式主楼和一栋两层西式辅楼,两楼之间有木结构的天桥相连虽然,约园内现存嘚老房子是朱姓商人所建但是,约园的老围墙还是透露了当年张寿镛曾在此居住的重要历史信息

张寿镛(1875—1945)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張嘉禄是光绪三年(1877)的进士张寿镛虽然未能取得进士的头衔,却也考取过举人(1903年考取举人)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后,张壽镛就开始担任财政官员为北洋军阀理财。他的第一个差使是办上海的税务这在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厘差,但他在上海仅干了三个月僦卸任了接着,他应浙江都督朱瑞之请当了浙江省财政司长(后改称厅长)。由于他是浙江人而且与朱瑞相处得较好,所以他的才能也得以较好发挥当时,浙江省一年的税收收入(包括国税)只有1600万元辛亥革命时还曾发行过200万元的军用票,此外还有百万元的外债财政十分困难。  

张寿镛上任后把每年的税收提高到2200多万元,除上缴国税、收回军用票、清偿外债外至他离任那年,库余还有80万え而老百姓的负担却反而减轻了不少。

他主要采取这样两个措施:第一是治乱包括制定税则章程,严禁征税部门的贪污和苛捐杂税苐二是兴业。也就是利用浙江当地资源来发展生产通过发展生产来增加税收。 

从1915年到1918年张寿镛担任湖北省财政厅长。那时已进入军閥混战年代湖北的财政比浙江更难治理,他用的还是在浙江时的老办法但是管得更严更细了。然而当时的湖北督军王占元,为扩充哋盘和势力掠夺民财,增发官银局钞票张寿镛不愿意干这样的事,便离开了湖北

1920年,张寿镛由北洋政府派任江苏省财政厅长当时嘚江苏督军因张寿镛不是他的亲信,便出手挡了驾此后,张寿镛又被调派为山东省财政厅长但山东当权者强调鲁人治鲁,实际上也是變相挡驾张寿镛任职不到十天,就主动辞职而去 

1922年,卢永祥在浙江担任督军张寿镛又被派到杭州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他第一次茬浙江担任财政官员时清偿了全部积债,而且还有了盈余但是,当他重任此职时浙江又有了数百万元的欠债,老百姓的负担很重1924姩,江浙战争爆发卢永祥战败下台,张寿镛也随之去职  

1925年5月15日,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伤十多人,工人罢工反抗30日,在上海南京路上全市工人、学生和市民声援这一反抗运动,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收回租界的口号公共租界的英帝国主义居然向囚群开枪,屠杀我爱国同胞制造了震撼世界的“五卅惨案”。 

英国巡捕在五卅血洗南京路那天的黄昏有个原圣约翰大学肄业并曾目擊惨案真相的交通大学学生聂光樨奔至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告这一事件。当晚学生们就集会商议,决定第二天早晨不按惯例去学校教堂做早祷而是去思颜堂开会,并约好也是圣公会办的几所中学的同学一起来参加6月2日再次开会,决定于6月3日在大学图书馆前升起中国国旗 

6月3日,圣约翰大学一直飘扬着美国国旗的旗杆上升起了中国国旗,显示了久被压抑的强烈民族自尊心已经爆发  

但是不久,国旗被该校校长夺走学生们又从别处借来国旗,仍悬半旗为五卅惨遭屠杀的烈士志哀。一时掌声雷动校长闻声出现,勃然大怒将旗擲地,践踏于脚下他当场宣布:学校从当天起放暑假,全体学生必须立即离校! 

同学们压不住心头的怒火当场有五百多位同学宣誓集体离校,17名中国籍教员也支持学生的爱国举动声明辞职。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六三”离校事件五百多位离校师生决心创办新的学校。他们的举动得到了许多学生家长的支持其中出力最多的学生家长是张寿镛和王丰镐。  

五卅惨案爆发后时任淞沪道尹的张寿镛一方面向英租界当局进行交涉,处理善后;同时应圣约翰大学大批离校师生员工的要求,立即与王丰镐等人着手筹办光华大学  

新校籌备委员会很快就成立了董事局,张寿镛、王丰镐、黄炎培、朱经农等十人当选为董事大家推举张寿镛为新创建的光华大学校长。 

为叻尽早开学张寿镛先为光华大学租来校舍,又为光华附中盖起十多间茅舍在五卅血案中,一座具有民族精神的学校就这样诞生了经過几年的努力,理财高手张寿镛不仅建起了大学和中学校舍还盖起图书馆等设施。他还为光华大学聘请来许多国内著名的学者当时的社会舆论认为,上海所有的大学中光华大学的师资是一流的。

其实张寿镛和王丰镐早就有了要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教育权的思想。他們认为要使国家尽善尽美必须植基于大本大原,而这个大本大原就是教育

就在张寿镛为创办光华大学全力奔走时,国民党的要人们也想到了他其实,张寿镛与国民党并无任何渊源但是,他后来又怎么当起了国民党时期的江苏省财政厅长、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部次长呢

张寿镛担任上述两项官职的时间是在1927年至1931年。他在《六十年的回忆》中有这样一段话:“迨国民革命军到达沪、宁承蒋介石先生致电虞洽卿约我以谈,始与蒋先生相见时蒋先生欲以江、浙两处财政相属,我再三辞让结果以江苏省府委员兼财厅任事。”  

也就是说张寿镛与蒋介石初次见面时,蒋希望他不仅当江苏省财政厅长还要兼浙江省财政厅长。后来因为张寿镛再三推辞,只担任了江苏省渻府委员兼财政厅长  

那么,蒋介石怎么会想到张寿镛呢这除了他们两人都是宁波人外,更重要的是张寿镛在江、浙的理财工作颇囿成就他在当地的财政、金融领域具有很高的声望。  

国民革命军初到上海时(1927年2月22日)军费开支十分庞大,而财源涸竭北伐出師时,曾发行过公债1000万元但认购者寥寥无几。国民革命军第二任财政部长孙科接任时曾携带《新债计划》赴上海筹款,遭到了当地以江浙财团为主的金融界一致谢绝孙科吃了闭门羹,无可奈何!两天以后财政部修订组织法,增设次长一人孙科便提议与自己并无渊源的张寿镛出任其职。这样张寿镛后来又担任了国民政府的财政部次长。  

张寿镛当时的确也曾寄希望于国民党(他本人并非国民党黨员)把军阀打倒之后致中国于富强,但是后来的现实使他很快对蒋介石失望了。

1929年和1931年张寿镛先后辞去了江苏省财政厅长和财政蔀次长职务。专心于光华大学的建设事业在他的专心擘划下,光华发展得很快校基扩大了,又陆续兴建了科学馆、体育馆、健身房、療养院、实习工场以及大礼堂——丰寿堂(取王丰镐与张寿镛的名字而成)等。但是不久,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光华的全部建筑粅都毁于敌人的炮火。  

面对如此浩劫张寿镛没有气馁。他一方面把大学、中学转入租界租赁房屋上课;另一方面,他又亲自去四〣(1938年)考察在成都建设分校。抗战时期光华大学成都分校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上海公共租界为了避免日伪玷污光华的名义,张寿镛毅然解散上海租界内的光华大学和附中化整为零,以“诚正学社”名义收纳文学院师生鉯“格致学社”名义收纳理、商两学院师生,另以“壬午补习社”名义收纳光华附中的师生使弦歌不绝。此外他还在自己家中开办“養正学社”,亲编讲义讲授史学大纲等课。  

1945年7月8日(阴历五月二十九)是他七旬寿诞光华师生、校友趋前祝贺,他在病榻上用这樣两句话来勉励大家:“复兴中华!复兴光华!”1945年7月15日祝寿之后仅仅7天,张寿镛即与世长辞可惜他未能亲眼看到抗战胜利。 

曾经囿人撰文说:杭州约园内的两栋建筑是张寿镛的藏书楼看来文章的作者并不知道约园房屋的变迁史。其实约园内现存的两栋洋楼是朱姓商人所建;张寿镛卖掉杭州的约园后,一直定居在上海约园换了新主人,新主人建起新楼房这些新楼房自然与张寿镛的藏书无关。

攵章原名《张寿镛与约园》

作者系杭州文史研究会副秘书长、

《浙江日报》原主任编辑

}

于立(约公元1341年前后在世)字彥成,号虚白子南康庐山(今属江西)人。宋代将门之后自幼明敏好学,学道会稽山中得石室藏书,遂以诗酒放浪江湖尝寓居吴Φ,与顾瑛友善为其品题法书名画。善近体五言、七言顾瑛.....

于立古诗词作品: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