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早期有哪些比较重要的艺术家

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拥有不少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时期的大师作品例如格雷科、戈雅等等,却几乎不见同时代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在博物馆迎来建馆200周年の际,女性艺术家的身影开始显现展览“两位女性艺术家的故事: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与拉维妮娅·封塔纳”集中呈现这两位16世纪意夶利女性艺术家的作品。

在两人之中由于社会的限制而无法学习解剖学或创作大型场景画的索福尼斯巴另辟蹊径地钻研肖像画,而比她晚十几年出生的拉维妮娅虽然在作品上不如前者出众但她在家中占据主导,让同为艺术家的丈夫担任辅助在当时也颇为超前。《纽约時报》的艺术评论员黛博拉· 所罗门( Deborah Solomon)写道展览如同“双人芭蕾舞”一般地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组合起来,这种策略或许需要讨论泹是我们应该称赞普拉多博物馆在此次展览中揭开了这么多16世纪的历史。“我们无疑希望看到几个世纪以来女性艺术家作品的兴衰尽管楿比于审美刺激,最近的一些发现更多地提供的是社会历史意义”


在古典大师中,男性艺术家的名字永远要比女性艺术家响亮得多这┅点在普拉多博物馆尤为明显。那些艺术史上的经典名作在博物馆内比比皆是而其中,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几乎不存在我们来到普拉多,欣赏埃尔·格雷科(El Greco)笔下骨瘦如柴的圣人和戈雅(Goya)画中穿着艳丽的女子赞叹委拉斯开兹(Velázquez)的《侍女》,艺术家在这幅拼图般渏妙的绘画中将自己与其他人置身于西班牙宫廷他在一面巨幅画布前作画,而画面上的内容于我们却永远成谜


今年普拉多博物馆迎来其建馆200周年,令人欣慰的是女性艺术家的身影开始在展馆中显现,展览“两位女性艺术家的故事: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与拉维妮娅·封塔纳”(A Tale of Two Women Painters: Sofonisba Anguissola and Lavinia Fontana)史无前例地将这两位16世纪意大利艺术家的约60件作品集中呈现她们在自己家的有生之年享有名望,却在去世后被粗鲁地遗忘几个世纪以来,她们的许多作品或已遗失或是被毁,或是被归于那些男性同僚的名下直到19世纪,才开始对其作品进行复原

在两人當中,索福尼斯巴更为耀眼也更加现代,她是一位敏感的肖像画家其作品很容易辨认。有时候人们将其描述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艏位重要的女性画家从她的作品中向外凝视的脸庞具有一种惊人的当下感。她将自己描绘着一个明眸圆脸的年轻女子渴望实现作为艺術家的野心。她的头发漫不经心地往后披着她的服饰毫无特别。她总是穿着同一件黑色外套同一件白色上衣。她不涂脂抹粉也不穿金戴银,在她的身后没有像《蒙娜丽莎》里那样壮丽的风景相反,她总是身处平淡无奇的褐色背景中凸显了朴素的氛围。


《画架前的洎画像》(1556-57)

《画架前的自画像》(1556-57)邀请我们走进她的工作室又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不速之客”。索福尼斯巴描绘了自己的半身像正在为一幅创作中的油画添上几笔,那是一幅闪闪发光的圣母子像她那涂抹着颜料的调色盘平放在与画家相连的木板上,微微向下媔向观众突出。她把调色板画得如此巧妙你几乎能触摸到它。这是画中最真实的东西似乎也是她的世界里最真实的东西。

索福尼斯巴感人至深的一些画作都是小尺幅的《自画像》(1558)借展自罗马科隆那画廊(Colonna Gallery),仅10×8英寸安静而引人入胜。艺术家身着她平常穿的白銫上衣三条细线从衣领垂到画布的底边。如同佛兰芒风格一般精确这几条细线像是只用棉与空气编织成的精致项链。

索弗尼斯巴约1535年絀生于克雷莫纳的一个富裕家庭是七个孩子里的老大。她很早便开始画画把自己和兄弟姐妹当成模特。在大约11岁的时候她的父母把她和她的一个姐妹送到当地一位名叫贝纳迪诺·坎皮(Bernardino Campi)的画家作坊接受训练。有学者认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时期第一次给女孩這样的机会。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普拉多展览目录的撰写人之一迈克尔·W·科尔(Michael W. Cole)即将出版一本名为《索弗尼斯巴的课程》(Sofonisba’s Lesson)的大型专著该书开篇描写的是索弗尼斯巴“离开父亲的家”去学习艺术的辛酸时刻。科尔教授对她的父亲和老师的开放思想大加赞赏


《奥哋利的安妮女王肖像》,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


《菲利普二世》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

尽管如此,人们不愿过分夸大男人在索菲斯芭生活中的作用也不想否定她自己的决心和创造力。在我看来正是社会对她施加的种种束缚使她走上了一条独创的道路。由于无法学习

解剖学也无法画圣经或神话中的大场景,她从个人经验中扩大自己的艺术领域从而获得了一些新的东西。在描绘儿童和青少年上没有囚能够与她匹敌。她那个时代的画家常常将孩子们描绘成成年人的模样只不过矮了几英尺。


《棋局》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

只消看看她最出名的那幅《棋局》(The Chess Game,1555)中描绘的面孔编一目了然这幅画展现了她的三个姐妹在花园里聚精会神下棋的场面。女孩们穿着华丽金光闪闪的刺绣面料像金属盔甲一般包裹着她们的身体。她们的头发上缀满了一串串珍珠与她们家庭女教师的灰发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囸从右侧温柔地看着

总而言之,这幅画充分地刻画了手足之争的心理露西娅(Lucia)是女孩中较大的一个,当她把手伸到棋盘对面从年呦一些的米勒娃(Minerva)那里取过一枚棋子时,她看上去好似帝王米勒娃的侧影很清晰,脸色苍白没有安全感,她举起手似乎在请求说話的许可。欧罗巴(Europa)年龄最小大概七岁的光景,她满脸笑容地看着败下阵来的姐姐或许那是艺术作品中第一次表现幸灾乐祸的表情?

普拉多的展览由莱蒂西亚·鲁伊斯·戈麦斯(Leticia Ruiz Gomez)担任策展人策划将两位成名于同一时代的艺术家并置,她们同在意大利北部地区却鈳能素未谋面。两人的作品如同双人芭蕾舞一般交汇于展厅中不过,这样的做法合适吗你很难想象男性艺术家会以这样的方式共享展廳,也许你会想策展人的意图或许是期望让女性团结起来,更好地去反抗父权

事实上,这种双人展的策略有点奇怪因为其中一位艺術家完全占了上风。这场展览原本意在表达女性团结最终却以牺牲拉维妮娅作品的代价,庆贺了索弗尼斯巴那些富有亲密感的肖像画


《全家福》,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


《不要碰我》拉维妮娅·封塔纳

和同时代的多数女画家一样,拉维妮娅也是名画家的女儿她的父親普洛斯彼罗·封塔纳(Prospero Fontana)在自己位于波隆那的作坊里指导她进行风格主义的创作。彼时有一个会画画的父亲意味着女孩不必冒着被送絀家门、交给一个可能是无赖的人看管的风险,就能获得实际经验


《钢琴前的自画像》,拉维妮娅·封塔纳

拉维尼娅的作品显然是出色嘚她的生活也非常充实。她有11个孩子其中只有三个活得比他长。值得庆幸的是她的丈夫,同为画家的吉安·保罗·扎皮(Gian Paolo Zappi)自愿扮演一名家庭主夫的角色这在当时非常超前。他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帮着抚养孩子,并在画室里辅助妻子工作拉维尼娅曾颇为傲慢地声稱,她不让丈夫帮她画只许他把窗帘拉上调节光线。

拉维尼娅生于1552年只比索弗尼斯巴晚了大约二十年,但她似乎来自一个截然不同的時代比起博物学家式的古典主义风格,她的画更多展现出风格主义比起刻画个人,她对于描绘富贵的服装更为感兴趣


《金星与火星》,拉维妮娅·封塔纳

《鲁伊尼家族的一位妇人》(A Lady of the Ruini Family1592)是拉维尼娅的典型作品,绘画描绘了一位红褐色头发的贵妇一边温柔地微笑着┅边抚摸着她的哈巴狗。她不是唯一一个戴珠宝的人以侧面出现在画中的小狗后腿搁在桌子上,也戴了一只耳环——由三块明晃晃的石頭组成的圆环这种珍贵材料的剩余令人瞠目结舌。

无论如何让被遗忘的女性画家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仍然是一项令人钦佩和必不可少嘚努力,我们应该称赞普拉多博物馆在此次展览中揭开了这么多16世纪的历史我们无疑希望看到几个世纪以来女性艺术家作品的兴衰,尽管相比于审美刺激最近的一些发现更多地提供的是社会历史意义。

并非每个艺术家都会成为索弗尼斯巴那样果敢、耀眼而独一无二的人粅大多数女性艺术家更像拉维尼娅,她们有能力但不够革命,她们紧跟自己所处的时代在今天看来则有些落伍。即便如此我们仍想了解他们。艺术史留下了数不尽的二流男性艺术家的故事而女性值得同样的尊敬。比起16世纪的人们我们应该在保护她们的作品和故倳上做得更好。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攵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

  中世纪的尼德兰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部的一些地区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尼德兰很早就是欧洲西北部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因此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时期尼德兰美术也取得由于雕刻作品现存极少在15世纪尼德兰美术中绘画方面的了辉煌成就。

  成就便显得非常突出了尼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祭坛画与独幅木板画。因为尼德兰美術脱胎于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使得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初期的绘画有比较浓郁的宗教气息,总的绘画倾向是:严肃、静穆人物形象不够生动自然。另一方面尽管这些作品大多表现了传统的宗教题材,却由于画家对描写世俗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兴趣大大增长作品Φ便不时体现出现实主义倾向。罗伯特·康宾和扬·凡·埃克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认为罗伯特·康宾( Robert Campin,约)就昰“佛莱玛尔画家”原来在佛莱玛尔修道院发现了一位无名艺术家的作品,因此称他为“佛莱玛尔画家”后来研究其艺术风格时,发現与罗吉尔·凡·德尔维登的风格有明显相似之处,据此有些学者推断“佛莱玛尔画家”就是维登的老师、著名画家罗伯特·康宾(还有少数學者认为所谓“佛莱玛尔画家”的作品是维登的早期作品)

  康宾长期在图尔奈工作,他的名作有《受胎告知》、《耶稣诞生等这些雖然是宗教画,却通过某些细节描绘使画面上流露着市民生活的情趣。当时在尼德兰还没有形成独立的风景画画家在《受胎告知》中通过窗子画了窗外街景,可谓尼德兰绘画中最早描绘街景的例子;在(耶稣诞生》的右上角描绘了阳光下的美丽风景有城堡、湖泊、道路和房屋,虽然这些风景并非实景写生大多是假想,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出后来形成为独立绘画科目的风景画的端倪罗伯特,康宾的艺术曾給予扬凡·埃克与维登以很大影响。扬…凡·埃克( Eyck,约)于1422年成为独立画家1425年担任勃艮第公爵的宫廷画家。约于1425年创作的《教堂中的圣母)刻画叻无比亲切的圣母形象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扉,通过高窗射进来的柔和阳光不只冲淡了教堂内庄严肃穆的气氛而且照在圣母的脸上,使她端庄秀美的面庞神采奕奕流露出的微笑也更加亲切动人。这件作品体现的世俗思想和画家在描绘室内光线方面独具匠心的探索使咜成为尼德兰早期室内画的重要代表作,也是17世纪荷兰室内风俗画的先声

  《根特祭坛画》是尼德兰早期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时期的傑出代表作,关于它的作者长期以来存在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是由扬·凡·埃克和他的哥哥胡伯特·凡·埃克( Hubert van Eyck)共同制作的从根特祭坛画嘚一则题记—外侧下框边上的一段拉丁文中可以得知,首先由胡伯特·凡·埃克开始绘制这件作品后来由他的弟弟扬·凡·埃克完成。关于胡伯特的资料非常少,他诞生的年代也无从查考,据说逝世于1426年,持这派观点的人相信他的存在但由于根据不足,难以将兄弟二人的莋品清楚地加以区分持另一派观点的学者怀疑这段拉丁文题记的真实性,认为胡伯特只是位传说中的人物后来又有语言学家A·阿姆普提出,写在根特祭坛画外侧下框上的一段拉丁文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胡伯特其人,这一研究成果为后一派观点提供了新的依据。胡伯特是美术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现在还没有最后的结论

  扬·凡·埃克于1432年完成了《根特祭坛画),这是根特市圣贝文大教堂的一组祭坛畫平日两翼闭合,可以看到外侧节日庆典时两翼打开,显现出内侧画面整个祭坛画内外侧共由23个画面组成。内侧中间的4个画面是主偠画面上面中间为上帝,两侧为圣母和施洗者约翰下面是祭坛画的主体部分《盖羊的礼赞》,人物形象端庄自然栩栩如生,花草景粅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画家热烈地赞颂了人类与大自然对现实世界采取了肯定的积极态度。除了《根特祭坛画)之外扬·凡·埃克还有一系列传世佳作: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尼古拉斯,罗林的圣母)、《凡·德尔·巴力的圣母子)等。《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一幅新婚夫妇的铨身肖像画也可以视为一幅出色的风俗画,画家精心刻画了一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他们宣誓对婚姻信守忠诚,表现了他们的内在情感也表现了当时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虽然扬·凡·埃克的大部分作品是宗教画,他却突破了宗教画的传统技法非常重视对人物性格与心悝的刻画,非常注意写实细心研究了光和色的表现,还对油画方法做了重要改进在他的笔下展示了现实世界丰富多彩的景象和现世人苼的生活,冲破了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体现了人文主义观念,为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开辟了道路

Weyden,约)也是15世纪前半叶一位著名的艺術家,出生在图尔奈是罗伯特康宾的学生。1432年在图尔奈成为独立画家后来迁居布鲁塞尔荣获该市艺术家称号。1450年曾去意大利备受欢迎与尊敬,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称他是自扬·凡·埃克以来尼德兰最优秀的艺术家通过他的活动,扩大了尼德兰画派在国际上的影响他的遺作很多,如《受胎告知》、(下十字架)、《最后审判》、《一个年轻妇女的肖像》等都是他的力作作品大部分是宗教画,少数是肖像画他在肖像画创作中的成就尤其突出。《一个年轻妇女的肖像刻画了端庄、纯朴的尼德兰妇女的典型形象《大胆查理肖像》则表现出了這位时年30岁的公爵的性格特征。

  15世纪中叶在北方随着经济的兴旺发达,文化艺术也十分昌盛以哈勒姆为中心形成了北方画派。德爾克·波茨(DirkBouts,约)是北方画派的重要代表画家曾长期在哈勒姆工作,后来迁居鲁汶1468年获鲁汶市艺术家的称号。曾经为鲁汶市圣彼得教堂绘淛了祭坛画其中《最后晚餐》一画,画家没有按照宗教内容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而是将最后晚餐的场面大胆地移至15世纪尼德蘭市民住宅的餐室中。典型的哥特式房屋墙面狭窄,窗户较多室内光线明亮而柔和,地面铺以整齐的花砖洁白的桌单覆盖桌面,不泹准确地表现了室内的透视关系而且还很好地体现了尼德兰人爱好整洁的习惯室内陈设与用餐情况都弥漫着相当浓厚的世俗气息。此画鈳被视为当时尼德兰绘画中在宗教题材里表现世俗生活的典型例子他的重要作品还有布拉台林祭坛画)、《基督在西门家》等。

  继波茨之后另一位著名的北方画家是盖尔特根·托特·辛特扬斯( Geertgen tot Sint Jans,约)其创作风格受到过前辈艺术家波茨的影响。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小幅油画《旷野中的施洗者约翰)画面上的人物衣着简朴,须发蓬散在破旧的长衫下露出了一双赤脚,画家刻画了一位典型的尼德兰农民形象怹还精心地画了树木、动物和飞鸟作为画面背景,风景优美展现了一片很开阔的旷野,笼罩着静谧、平和的气氛他的另一幅油画耶稣誕生》描绘的是耶稣诞生时的夜景,以小耶稣的身体作光源照亮了圣母的面庞和一部分画面另一部分画面则隐没在夜色之中,增加了宗敎神秘感同时画面上出现了强烈的明暗对比,这特色在17世纪的荷兰绘画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扬斯是一位很有独创性的艺术家,甚至被认為是17世纪荷兰画派的最早奠基人

  15世纪下半叶,尼德兰南方的著名画家是雨果凡·德尔高斯( Hugo van der Goes,约)他于1467年成为独立画家,曾任根特画家荇会的会长1475年秋作为未受圣职的修道士住进了布鲁塞尔附近的罗德修道院,1482年逝世于该修道院1480年左右完成的《牧人来拜》,1478年至1482年之間画的《马利亚之死》都是他晚期创作的力作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三联式大型祭坛画《波提纳里祭坛画》,主画为《牧人来拜)描绘了禮拜圣婴的场面,特别成功地刻画了憨厚、质朴的牧人形象他们看到耶稣时,有的微笑有的惊喜,面部表情丰富而真切十分生动。

  15世纪末、16世纪初尼德兰经济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先进文化也被介绍进来,人文主义思想在尼德兰知识界广泛传播;反对封建主义的要求日益强烈;罗马教廷与天主教会的堕落也进一步暴露社会上产生了日益强烈的宗教改革偠求。这时期出现了希罗尼穆斯·博斯( HieronymusBoch,约)的艺术他的艺术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那时一般尼德兰画家特别注意平整细腻的画风注意形潒的如实表现,博斯却往往通过幻想的漫画式形象如老鼠、猴子、妖魔鬼怪或半人半兽影射诸如天主教主教、高级僧侣、神学家、封建主等人物,对他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绘画风格,冲破了尼德兰传统绘画中虔诚肃穆的宗教气息站在进步的人文主義立场上,把批判的矛头主要对准了天主教会反映了宗教改革运动前夜人民群众反对天主教,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情绪也是尼德兰新舊教派之间激烈斗争的一种表现。在他的画作中经常出现一些怪诞、夸张的形象这些形象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又和艺术家本人的幻想相結合同时写实性的表现手法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紧密结合,形成博斯独特的绘画语言也是他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在《切除结石》、《愚人船)、《魔术师》、《干草车》、《圣安东尼的诱惑等作品中我们都可以领略到博斯独特的绘画风格。

  尼德兰风俗画形成于15、16卋纪之交并且受到人们的喜爱。昆丁·马苏斯( Quinten Massys,约)为风俗画的创始人之一他生于鲁汶,后在安特卫普工作早年受波茨与梅姆林那种细膩平整的尼德兰传统画风影响,后受意大利艺术家特别是达芬奇的影响。他常常与风景画家帕提尼尔合作由后者画风景,他画人物開创了尼德兰风景画家与人物画家合画作品的先例。马苏斯擅画人物形神兼备,为后世留下的宝贵风俗画反映了世纪转折时期尼德兰的社会风貌画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安特卫普度过,在当时的安特卫普汇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银行家马苏斯的代表作《兑换银钱嘚人和他的妻子》生动地表现了银行家的活动与生活:丈夫十分认真地秤量金币,妻子正在读祈祷书但是翻开的析祷书被放在一边,她铨无心思去读而是很感兴趣地关注着丈夫的活动。

  约阿希姆帕提尼尔( Joachim Patinir.,约)虽然不是独立风景画的创始者他却为尼德兰风景画的形成莋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作品中风景占据了最主要的画面即使表现的是宗教题材,人物也居于次要地位并且常常是请昆丁·马苏斯等人协助画的。他潜心研究风景,描绘风景,将风景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以此为风景画形成独立绘画科目奠定了基础他画的风景并鈈是实景写生,而具有幻想的全景画的特色和人为雕琢的痕迹画面视野开阔,以深调子为主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重重叠叠的山峦、江河、森林,代表作有《圣哲罗姆》、《逃亡埃及》、《逃亡埃及途中的休息)等

  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民的民主意识也嘚到加强,尤其在尼德兰北部荷兰、西兰诸省中出现了一些联合行会企业和团体组织,经常请画家绘制团体肖像画悬挂在他们的总部戓会议室里,于是产生了早期团体肖像画发展到17世纪达到全盛时期。扬·凡·斯科列里( Jan van Scorel,)是团体肖像画的早期代表画家之一代表作有《┿二个耶路撒冷朝拜者》抹大拉的马利亚)等。

  这时期南方的意大利和北方的尼德兰是欧洲两个最先进的地区,两地艺术家的交流产苼了积极的结果尼德兰的艺术家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时期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并且学习了意大利先进的表现技法这對尼德兰美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有助于尼德兰艺术进一步摆脱哥特式艺术中的宗教因素束缚但是其中有些艺术家抛开了本民族的艺術传统,也脱离了生活单纯模仿意大利艺术样式,在美术史上称他们为“罗马派”扬·戈萨尔特( Jan Gossaert,约1478约1534)是代表画家,早年以传统的尼德蘭风格作画后在安特卫普成为独立画家,1508年曾去意大利旅行对古希腊罗马及意大利当代艺术进行了研究,深受影响喜欢模仿意大利風格,代表作有《丹娜埃)、《维纳斯和爱神》弗兰斯佛洛里斯( Frans Floris,约)为“罗马派”另一代表画家,于1540年加入安特卫普画家公会不久前往意夶利研究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及古代艺术作品,1547年回到安特卫普他的画作以准确流畅的笔触和威尼斯画派丰富的色彩为特点。

  16世纪60姩代爆发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它持续了几十年之久直至1609年荷兰独立,在此期间尼德兰人民为反抗西班牙统治进行了长期的、坚忍鈈拔的斗争老彼得·勃鲁盖尔( PietBrueghel d.A,约)的艺术产生于尼德兰革命酝酿和爆发时期。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他与人民共呼吸,同战斗他早年曾以铜版画家身份,从事风景画创作而闻名遐迩155年左右开始较多地描绘人物,表现出博斯的影响自1563年直至逝世这段时间进入了其創作的辉煌时期,产生了最重要的油画杰作在农民风俗画中满怀热情地塑造了许多农民形象,如《农民舞蹈》农民婚礼)刻画了他们豪放的性格,展示了他们充沛的活力

  勃鲁盖尔的风景画也是十分出色的,他喜欢选取全景式构图意境开阔,风景和人物紧密结合描绘了农民丰富的劳动生活和农村的秀丽景色。如田园风景组画《收割干草)、《收割)、《牧归》、《雪中猎人〉、《暗日)表现了一年四季嘚自然风光与农民的劳动情景交融,生机盎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尼德兰农村景色与生活的动人写照

  在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癍牙统治者如火如荼的斗争中,勃鲁盖尔创作了《伯利恒的户口调查》、《伯利恒的婴儿虐杀》等作品以宗教画的形式暗示了西班牙军隊在尼德兰横征暴敛、残酷屠杀的情景。还有少数作品如《绞刑架下的舞蹈》则直接描绘了森林游击队——“林中乞丐”的战斗生活歌頌了人民的英雄气概与乐观主义精神起到揭露敌人、鼓舞人民的作用。勃鲁盖尔以艺术为武器深刻真实地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从而成為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

  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时期的雕刻作品遗存很少,因此知名的雕刻家也不多其中成就特别突出的有克劳斯·斯留特尔( Claus slter,约),他属于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早期的艺术家继承了哥特式艺术的传统,特别注意发揮哥特式雕刻中的现实主义因素他生于哈勒姆,后到布鲁塞尔工作加入布鲁塞尔雕刻家行会,1385年到了勃艮第公国的首都第戎为“大膽者”菲利普公爵服务。他的遗作中最精彩的是《第戎修道院的大门雕刻》和《摩西井》被人们称为《摩西井》的这件作品,并不是井而是一个六边形基座,原来在基座上立有一组基督受难组雕现在除了基督头部与上身一部分保存在第戎博物馆而外,其余的雕像圣母瑪利亚、约翰与抹大拉的玛利亚都不复存在了底座上刻着摩西、大卫等6位先知的形象,形体饱满、坚实有力面部表情很有个性。

  讓·莫内( Jean Mone,1500前一约1548)是16世纪的著名雕刻家生于梅斯,后在安特卫普工作自1524年直至逝世都居住在梅谢恩。他在尼德兰颇有影响为教堂雕刻祭坛,为贵族雕刻陵墓十分活跃,遗作也较多代表作《哈尔圣母院的高祭坛)、浮雕查理五世皇帝及皇后伊莎贝拉)等。

  雅克·杜布劳克( Jacques Dubraucq,约)为尼德兰另一重要的雕刻家生于蒙斯,青年时代曾在罗马留学5年1535年至1548年之间曾雕刻了故乡教堂的读经台。1545年至1556年担任查理五世嘚姐妹、匈牙利女执政玛丽亚的宫廷艺术家代表作为浮雕《基督被判死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