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竹在胸》出自苏轼的诗什么?

《苏东坡》来了!(4-6集)
《苏东坡》共分《雪泥鸿爪》《一蓑烟雨》《大江东去》《成竹在胸》《千古遗爱》《南渡北归》六集,每集30分钟。
该片历时两年,走访十余国家和地区,访问数十名专家学者,以苏轼在黄州四年的生活为重点内容,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解读苏东坡的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第一次全面展现苏东坡的人生历程,探讨苏东坡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试图还原一个最丰富、最本真的苏东坡。
四、成竹在胸
五、千古遗爱
六、南渡北归
来源:书法聚焦
整理编辑:泰州高二适纪念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化公号 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 」
国学经典 | 古典文学|诗词歌赋 | 历史趣闻| 风俗礼仪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
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
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
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
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
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
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可以说,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之前,古典君编发了纪录片《苏东坡》1-3集
今天补发4-6集,欢迎收看
第四集《成竹在胸》
第五集《不合时宜》
第六集《南渡北归》
再看看古典君为你准备的
【与苏东坡有关的20个成语】
丨雪泥鸿爪丨
苏轼在任凤翔府判官时,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雪泥鸿爪”就被概括为众所周知的成语了。
丨夜雨对床丨
唐代韦应物有“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苏轼读后感触良深,与苏辙约定“夜雨对床”,但一直未实现。“夜雨对床”便流传下来,本不单指兄弟之间,经此也成了兄弟之事。
丨河东狮吼丨
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朋友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因此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
丨不合时宜丨
朝云乃苏轼侍妾,一次苏轼吃完饭,扪着肚皮问家人:“内装何物?”有的说是文学才华,有的说是满腹学问,唯朝云说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遂引为知己。
丨胸有成竹丨
文同,字与可,是北宋画墨竹的名家,也是大诗人苏轼的至友,二人交情颇深。苏轼也喜欢画墨竹,曾向文同求教。文同在指点苏轼画竹时说:“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轼对此说深以为然。
宋人晁补之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这一成语的出处。此后,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有通盘的成熟考虑。
丨出人头地丨
北宋嘉佑二年(公元 1057 年),苏轼在全国选拔进士的会考中,以《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获得了欧阳修等主考官的高度赞赏。欧阳修见卷子独占鳌头,便想评为第一,点为状元,又怕卷子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所作,评为第一,点为状元,有瓜田李下之嫌,就判为第二名。等开了卷,才知是苏轼的试卷,很是后悔。在礼部举行的口试复试中,苏轼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名。
后来欧阳修在读苏东坡的感谢信时对老友梅尧臣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以“出人头地”比喻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筹。
丨取之不尽丨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后来,有人把“无禁”改为“不尽”。
丨水落石出丨
苏轼《后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便由此演化而出。
丨明日黄花丨
出自苏轼在重阳节所写的一首诗和一首词。他在《九日 ( 按即重阳 ) 次韵王巩》诗中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中写道:“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后人从这个名句引申一步,以“明日黄花”比喻种种过时的人或事物。
丨坚韧不拔丨
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忍不拔”这个成语由此得出。
丨海屋筹添丨
苏轼《东坡志林 o 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 ( 迩 ) 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
丨芳留玉带丨
苏轼曾在金山留玉带镇山,佛印回赠裙衲,成为千古佳话。
丨琴操参宗丨
苏轼在杭州时,携琴操游西湖。一日戏曰:“我作长老,尔试参禅。”琴操问:“何谓湖中景?”苏轼答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琴操曰:“何谓景中人?”答曰:“裙拖六幅潇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何谓人中意?”“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如此究竟如何?”“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大悟,即日削发为尼。
丨天涯何处无芳草丨
据《林下词谈》说,苏轼在惠州时,曾命朝云唱《蝶恋花》一词。朝云还没有开始唱,就已“泪满衣襟”。苏轼问何故,朝云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丨山抹微云丨
秦观《满庭芳》中有“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一句,由于这首词的风格近似柳永,所以苏轼当面说秦观是“学柳永作词”,还戏称“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丨沧海一粟丨
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沧海一粟”由此而得。
丨安步当车丨
《苏、沈良方》中记载:苏轼在杭州时,用自己的俸禄建了病坊,三年里治疗了近千人。由于他是个大书法家,有些人假装生病,求他开药方来获取他的字。苏轼也不拒绝。一次开了一个药方:“主要有四味药:一日无事以当贵;二日早寝以当富;三日安步以当车;四日晚食以当肉。”
丨逢场作戏丨
大通禅师是一个持法甚严,道行甚高的老僧,据说谁要到他的修道处所去见他,必须先依法斋戒。女人当然不能进他的禅堂。有一天,苏东坡和一群人去逛庙,其中有一个妓女。因为知道那位高僧的习惯,大家就停在外面。
苏东坡与此老僧相交甚厚,在心中一种淘气的冲动之下,他想把那个妓女带进去破坏老和尚的清规。等他带着那个妓女进去向老方丈敬拜之时,老方丈一见此年轻人如此荒唐,显然是心中不悦。苏东坡说,倘若老方丈肯把诵经时用来打木鱼的木缒借给妓女一用,他就立刻写一首诗向老方丈谢罪。结果苏东坡作了下面的小调给那个妓女唱: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缒,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退,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这正是戏台上小丑的独白,甚至持法甚严的大通禅师也大笑起来。苏东坡和那个妓女走出禅房向别人夸口,说他俩学了“密宗佛课”。
丨冰肌玉骨丨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冰肌玉骨用来形容肌骨像冰一样纯净,像玉一样润泽。
丨不识庐山真面目丨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古典书城其它文章
如果可以,真想找个地方隐居。不慌不忙不急,有田有地有闲。屋后青山,山中可采茶;篱笆小院,院里可种菜;绵绵细雨,雨后可垂钓。风来,鸟来,你也来,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生活?小屋不用太大,青砖,绿瓦,白墙。还要开一扇窗户,等有空了,就学着剪窗花。最好养一只狗
唐诗下酒,宋词伴茶,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被唐诗宋词和各种古典名著包围的我们,都知:“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却不知:“少不读苏轼,老不读辛弃疾”少时读苏轼,容易陷入虚无。老来读辛弃疾,人生过半却意难平。此话并非莫须有,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一个家学
芒种饯花神青梅好煮酒今年芒种的时间是日01:29:04星期三农历戊戌年 四月廿三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随着五月脚步的远去六月的热烈登场热情似火的仲夏时节正式来临《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简而言之
儿童节又来了虽然童年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回忆中的一幕幕仍然鲜活记忆里火热的太阳呆板笨重的电视机手中来不及吃而融化的冰棒... ...还有那些记忆中的音符有的是妈妈温柔的浅唱有的是老师认真的教导... ...今天古典君给大家分享一些儿歌总有一首能勾起你所有的童年回
地之广,有人群居的地方,总得有个叫法,就跟人的名字一样。名字有多重要?我们说人如其名,所以起名要讲究,不能坑了娃;地名也同理,不能坑了群众。但神州大地无奇不有,有的地名美得像朵花一样,充满了诗意韵味。比如:山东临沂的兰陵、福建漳州的云水谣、西安的未央
@呼葱觅蒜信,古时又叫尺素、鸿雁、简札。展信佳,问君安,祝卿好。写信是一件古老的事,从前车马太慢,情深情浅,都在纸间。读信是一件美好的事,就像拾荒人,捡拾字里的悲欢喜乐。01等你千年万载,你却未曾归来谨奉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
——居延汉简民国
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今年的小满时间是日农历戊戌年四月初七 星期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未成熟,只是小满,还
|《博古图》宋 刘松年宋词,美在妙不可言,若空中之音,水中之影,言虽尽而意无穷。它似一杯美酒,细品百般滋味,既有大河奔流的豪迈洒脱,又有杏花春雨的细腻婉约。读宋词,恰如读人生。而她的神奇在于,当你身处某个情境,心有所感时,总有一句宋词能恰如其分的描摹出
一方小院,一架蔷薇。一本闲书,一壶茶。在五月,这才是最好的生活。就像美人离不开华服与红妆,小院的生动和风情,离不开满树繁花。牡丹,艳光太盛,一颦一笑失了清幽;兰花,性子太淡,不声不响少了声色。蔷薇,刚刚好,有姹紫嫣红的热闹,也有暗香浮动的诗意。如果下
中国人起名字,向来讲究意境。比如人名,蓁蓁、子佩、琼华、清猗等,都很好听。除了人名,很多地名也是如诗如画,听起来令人如痴如醉,十分神往。| 百花深处 |北京,西城区陈升在歌曲《北京一夜》中唱过“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曾经有一对夫妇在此开辟小
青春是最美好,最令人感动的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一样青春是不浪费每一个清晨青春是珍惜每一次相遇青春是勇敢、是无畏……青春是一首唱不完的歌今年的青年节是日 星期五农历戊戌年三月十九1919年中国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爱国,敢于为
不经意间,四月悄然而逝,五月翩翩而来,这一年已过去了三分之一。繁花已落,莺声已老,万物已风华翠茂。告别春的萌动,迎来夏的生长,五月你好,时光你好。五月,是明媚的时节。暖暖的风,蓝蓝的天,浮云翻涌如画。绿叶成荫,鸟雀成群,榴花明艳如火。天气晴暖,弥漫着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也许你从小就对这些耳熟能详,却不知道写下这些对联的人是谁。他是一流的美食家,能亲自下厨,做的“四美羮”估计能上《舌尖上的中国》。他精通戏剧创作,又下笔风流,会写《风筝误》,也能写《肉蒲团》,放
今天,你读书了吗?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是日,星期一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将每年的4月23日正式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今年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
有人说,不读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不是真正的读诗人。纳兰容若真心,仓央嘉措深情。我说,别读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别做第二个伤心人。纳兰容若如茶,入口苦涩;仓央嘉措如酒,醉后黯然。纳兰容若太冷,仓央嘉措太孤。纳兰容若说: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今年的上巳节是日星期三农历戊戌年 三月初三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岁时祓(fú)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相传黄帝在这天诞生,“三月三,生轩辕”,上巳
春天,毋庸置疑是个行万里路的季节但有些浪漫到骨子血肉里的人会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一齐在春天里生发出最动人的火树银花就像浪漫如矮大紧——高晓松高晓松有多浪漫?多有诗意写下《同桌的你》算不算写下《青春无悔》算不算写下《模范情书》算不算写下《白衣飘飘的年代
春光浓似酒,花故醉人 。春日里大地的每个角落,都隐藏着一片花开的美丽。哪里的桃花最妖娆?哪里的梨花最清秀?哪里的油菜花最璀璨?这些春日里大家都爱讨论的话题,却似乎永无定论。看过三月的桃花、杏花、油菜花……你大概也以为看尽了春天里所有的美丽,其实不然,四
最近刷票圈的同学大概都曾看到一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你是陷入焦虑还是大骂作者无良呢?今天看一下别样的同龄人系列,说出你的想法。——被同龄人抛弃也该怎么过就怎么过的古典君在知乎搜索90后,出来的是,90 后是被牺牲掉的一代吗?90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仿佛音乐中含有“美感”能使人态度娴雅深思清爽,去野入文怡然自得,以领略有生之乐不得不说音乐对大众而言是个魔幻的存在有人爱它摇滚炸裂如痴如狂有人爱它蓝调幽怨欲罢不能有人爱它民谣多情无法自拔但大多数人都爱苏东坡 - 美篇
/&&&&苏东坡
扫码分享到微信
苏轼中国文人心仪神往的人格典范,他身上所洋溢着的旷达、坚韧、正直、宽容等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使他流芳千古,更让今日的人们在感动之余,有所沉思、感悟、启迪。
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
以苏轼贬谪黄州四年的生活为线,观照其一生的心路历程,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维度,解读苏东坡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共六集:《雪泥鸿爪》《一蓑烟雨》《大江东去》《成竹在胸》《千古遗爱》《南渡北归》
第一集【雪泥鸿爪】《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主要讲述苏东坡从闻名天下的大文豪到阶下囚的人生转折。苏东坡早年成名天下,仕途前景一片光明。之后卷入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新旧党争。由于党争原因,苏东坡遭遇“乌台诗案”,几乎被判死刑,最终被贬黄州。
第二集【一蓑烟雨】《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主要讲述苏东坡在黄州苦难中的自我超越。苏东坡被贬黄州,生活困苦,精神孤独。面临困境,苏东坡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从苏轼变为苏东坡。
第三集【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主要讲述苏东坡完成人生蜕变过程中所带来的文学成就。苏东坡在黄州达到了他文学创作的高峰,创作了赤壁“一词二赋”等众多流传千古的名作。
第四集【成竹在胸】东坡 《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东坡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并且他引领了宋代“文人画”运动,离开黄州时与王安石见面。
第五集【千古遗爱】东坡《遗爱亭记》:“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苏东坡在完成精神嬗变和思想转折之后,他的以民为本的为政理念渐渐成熟,并且取得很大的成就。
第六集【南渡北归】东坡《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东坡贬谪海南儋州,晚年生活困境重重,以超脱的胸怀对待苦难,成为后来文人士大夫的典范。
在这世上,有些美好的事物是可以逆生长的。当枯树发芽,石头花开,一张纸页成为传奇,人们就会从那张古老的纸上,嗅出旧年的芬芳。
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2.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3.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4.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5.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6.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7.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8.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9.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10.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4.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5.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6.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7.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8.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9.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10.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3.
一蓑烟雨任平生。4.
此心安处是吾乡。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7.
人间有味是清欢。8.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9.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10.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 春江水暖鸭先知。3.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4.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5.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6.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7.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8.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9.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10.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1.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2.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3.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4.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5.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6.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7.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8.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9.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10.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狱中寄子由(其一)【宋】苏轼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苏轼(日—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这首诗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后在狱中所写。当时苏轼以为命不久矣,故此诗堪称“绝命诗”。子由:即苏辙,苏轼的弟弟。百年:指人生。十口无归更累人:家里人口将无归处,拖累家人。他年夜雨独伤神:苏轼曾与苏辙约定,要“夜雨对床”(见苏辙《在祭亡兄端明文》),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后下雨的夜里只留苏辙一人独自伤心了。
苏轼一向不善料理生计,有钱就花,元佑年间,奔波于地方、朝廷,调动频繁,再加远谪岭南,路远千里,经济便生问题。苏辙在元佑以前,俸禄较苏轼少,子女多,但后来一直在朝,并曾位至门下侍郎,副相,经济便宽裕多了,于是帮助哥哥及侄子苏迈家人迁往宜兴生活。   苏辙贬雷州(雷州半岛海康境内),两人在广西藤州相见,一起前进。苏轼痔疮发作,呻吟不止,苏辙整夜不寐,劝苏轼戒酒。六月,兄弟相别于海边,环顾大海,天水相连,茫茫无际,苏轼感伤:“何时得出此岛耶?”兄弟在海南期间,有不少唱和抒怀之作,书信往来,思念情深。苏轼《和陶停云》诗: “停云在空,黯黯将雨。嗟我怀人,道修且阻。….我不出门,寤寐北窗。念彼海康,神驰往从。” 苏辙也说: “云跨南溟,南北一雨。瞻望岂遥,隐阱斯阻。梦往从之,引手相辅。”    在苏辙住屋后面,有一株月季花,被砍伐后,秋雨滋润,根又发新芽。苏辙有诗《所寓堂后月季再生与远同赋》: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茁。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势穷虽云病,根大未容拔。”    苏轼也和《次韵子游月季再生》: “幽芳本长春,暂瘁如蚀月。且当付造物,未易料枯卉。也知宿根深,便作紫笋茁。”    这两诗也是他们的写照,正因为根基深广,才不被“势穷”“暂瘁”压倒,才有“傲寒冽”的精神。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在杭州作通判,面对了百姓因新法受害的实情,写了不少描绘民生苦痛,讽刺新法扰民的诗。熙宁六年(1073年),苏辙调到齐州(山东济南),苏轼第二年也自愿请调到密州(山东诸城)。他说:“携孥上国,预忧桂玉之不克;请郡东方,实欲昆弟之相近”(意为:带着妻子儿女到京城去,只怕生活费用高贵;请求到密州去,是为了兄弟能就近照顾。)。其实,亦怕在朝廷不能容身,这种矛盾心情在著名的词《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表露无遗。这首词写在熙宁九年(1076年)。上阙表现忠君思君,他想归去,却又怕朝廷难处,因此还不如就在地方吧。下阙反映兄弟的离合之情。据说神宗读到“琼楼玉宇”二句,曾感叹说:“苏君终是爱君”。其实苏轼的担心,并非过虑,因为在密州这一年,王安石因旧党围攻和新党的内部倾轧,曾第一次罢相,后来恢复相职;苏轼写这首词后不到两个月,王安石又第二次罢相。吕惠卿原本是王安石提拔的,但他竟把王安石写给他的私人书信,作为排斥打击王安石的工具,可见当时朝廷斗争的激烈。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东坡的浩然正气 才是你最该喝下的鸡汤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形容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工程师,假道学的反对者,瑜伽术的修炼者,士大夫,诗人……即便这么多词,还是无法勾勒出他的全貌,因为苏东坡是历史上少有的通才……
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竹笋东坡腊肉东坡香肠东坡烤鸭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
苏东坡是历史上著名的合香高手、香论大家。“东坡闻思香”是其传世的著名香品之一。
苏东坡一生喜茶爱香,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流放外地,他一刻也没离开过香,尤其是其在被贬海南时,与沉香更是结下不解之缘,他在《沉香山子赋》中咏道:“金坚玉润,鹤骨龙筋,膏液内足”。
雄心壮志怎知年少愁滋味,官场浮沉感悟人生百无奈;感慨万千回想沧海桑田事,明月清风欢喜由我心自在。
闻思香即是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制作的,用料考究、配伍严谨,通经开窍、养性安神,香气华贵、不失庄严,灵动隐于安和之中,使人闻思之中得有无之精华。
香如其文,韵深意长、沁人心脾,适用于华堂书斋,亦适用于修行者。
东坡闻思香主要原料:沉香、丁香、元参、香附子、降真香、豆蔻。
沉香:取药性行气止痛,镇静安神作用,意在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沉香可以安抚神经紧张及焦虑,可带给使用者更为祥和、平静的感觉。 丁香:用丁香者,取丁香有入经脉之功,通过入手太阴、足阳明、少阴经运行与周身以除秽浊。
元参:.用元参者,关键取元参中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 香附子:有理气解郁之效,用于调息,是用香者心静平和。 降真香: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不祥”,通过经脉运转,以降除体内阴邪恶气。 豆蔻:豆蔻性温。归肺、脾、胃经。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功能主治。
旃檀行气温中,调动心智,可带给使用者更为祥和、平静的感觉。丁香通过入手太阴、足阳明、少阴经运行与周身以除秽浊。元参清热、泻火、解毒。香附子有理气解郁之效,配合旃檀互补,用于调息,是用香者心静平和。降真香通过经脉运转,以降除体内阴邪恶气。豆蔻豆蔻性温。归肺、脾、胃经。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
<ads :show-footer='true' :recommend-ads='{"type":1,"j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调歌头苏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