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蓝鲸死亡游戏是什么游戏?

《蓝鲸死亡游戏》(BlueWhale)是发源于俄罗斯的一种自杀式死亡游戏,游戏鼓励玩家在 50 天内完成各种残忍伤害自己的任务。很多青少年受其蛊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邪恶的游戏名叫“蓝鲸”,在西方网络上臭名昭著,很快遭到了封杀。但在最近,本已销声匿迹的“蓝鲸”,竟然又复活了……


 “蓝鲸”死亡游戏,其实是一伙年轻人赌命的游戏。

游戏的管理者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将自杀浪漫化。当然,你也许会说,有人想退出怎么办?因为进群的时候,对方会要求你发送个人隐私信息,因此,一旦你提出想要退出,便会收到恐吓威胁。

他们为什么不身先士卒,他们为什么不成为榜样?包括那些邪教头目,他们劝诱人们为所谓的“信仰”放弃生命,那么他们自己的“信仰”在哪里?

死亡的悖论就在于此:有人劝你去死,那他自己为什么不去死?

如果你不按照我说的做,你就会有危险。”


事实果真如此吗?加入就不能退出了吗?

有记者进群之后,由于发送的是一张ps的自残图,而被踢出了群。

死亡游戏的管理者,恰巧利用的是人的心魔。“既然退出有门槛,那我还是缴械投降,继续游戏好了。”很奇怪但是很真实,加入这个游戏之后,这个游戏大概也成为了游戏参与者的“comforablezone”,让人顺从的走向死亡。

 蓝鲸玩家多为青少年,处于三观还未健全,最容易被外界引导的阶段。此时的蓝鲸就如同邪教一般,给孩子们传递扭曲的价值观,让他们觉得生命一点儿也不可贵,自杀是个多么浪漫的事儿。


}

广州公安提醒:千万留意孩子

    “蓝鲸游戏”是兴起于俄罗斯一社交平台上的“死亡”游戏。游戏内容涉嫌通过“做任务”的形式诱导参与者自杀。有国内媒体报道称,这款死亡游戏已传入国内社交媒体。记者随机在Q Q群页面检索“蓝鲸”等关键词,发现了“420叫醒我画蓝鲸”、“4点20叫醒我”、“蓝鲸:死亡4 .20”等聊天群组,而百度贴吧上,则出现以“蓝鲸游戏”命名的贴吧。对此,广州公安昨日紧急预警:千万留意孩子。 详情见微信公号咩事(nandugz)

}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唐铁瑜 刘水

玩游戏,做任务,这些词语一点都不陌生。但是,如果任务是自残、自伤,游戏的终点是结束生命?——这就是“蓝鲸”游戏,据报道已经在俄罗斯导致超过100名青少年自杀。目前,江苏常熟、湖南邵阳、云南昭通等多地,都报告发现有青少年卷入“蓝鲸”自杀游戏。

“恭喜你完成任务”,“恭喜你离死亡又近了一步”,这些句子来自小姚的聊天记录。   

今年四月份,17岁的小姚因为和家人闹矛盾,情绪低落。他加入了几个和自杀相关的QQ群。   

很快,网友“请叫我54”向他发信息要求私聊,邀请他加入游戏。这个游戏就是“蓝鲸”,所谓的任务就是自残,用刀割自己的身体,此外还包括听恐怖音乐、看恐怖电影。

小姚按照对方的指令开始做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是用刀划左手手背”。小姚用美工刀,划了自己手背一下,划了2厘米左右,出了血,还按照要求拍照片给对方验证。这是“蓝鲸”游戏的惯例,不仅要自残,还要发送证据证明自己完成了任务。为了防止有人从网上找来图片做替代,有的时候任务指派者还会要求拍摄动态视频。

在小姚完成了10多个自残任务后,“请叫我54”问他愿不愿意做终极任务:用绳子在身上绑着石头跳河自杀。

小姚并非不怕死,他曾经一度害怕想要退出,但对方问小姚:“如果你和你弟弟之间必须要死一个,你会选择谁?”暗示小姚在亲人和自己之间,只能牺牲自己。“不完成任务他就会威胁我,我怕他带人找到我家,杀我全家。开始游戏的时候我告诉过我的信息,他肯定能找到我。”小姚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

5月24日上午,公安机关及时得到小姚想自杀的线索,警员找到小姚,阻止了情况进一步恶化。

初中毕业之后,小姚就一直辍学在家,平时没有什么朋友,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待在家里上网看电视。另外,小姚的父母很早就已经离婚,小姚由父亲抚养;但父亲忙于工作,很少和他说话。长期以来,小姚的情感得不到宣泄的出口。此前,据其他媒体报道,“蓝鲸”游戏的上线在给下级布置任务时,会提醒他们选择边缘人群,这样的人心理孤独,更容易执行任务。

“蓝鲸”的踪迹在国内多个省份出现,因为这个游戏依靠网络社交平台传播,隐蔽而又难以追查。警方和犯罪心理研究专家提醒家长们,一旦孩子出现连续早起、身上有莫名伤痕,要立刻引起重视,和孩子好好交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唐铁瑜 刘水 编辑:陈佳雯)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鸡是什么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