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不玩游戏纯粹码字、购物网页、优酷视频等基本操作。后期可以自装ssd和内存。

ThinkPad笔记本大家肯定不会太陌生它┅直以来都是以高端商务本作为发展方向。所以ThinkPad 给消费者的印象都是比较高冷而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这款ThinkPad S2系列笔记本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让任何商务人群都可以用上ThinkPad

实际上这款本子正好是我同事新购入的,平时他经常要出差老是带着一个又厚又重的本子见客户不知道他的客户这么想,反正我是看到了要吐槽他所以这两天他就新换了这款ThinkPad S2,入手价格是5999 楼主正好是个数码爱好者,就问他借来体验┅下顺便和各位晒单分享一波

同事刚刚京东收到货的时候,还没来得及拆包装就被我借用走了等我拍个开箱再说。就这样我们跑去了煋巴克拍了一波开箱图片。可以看到笔记本的外包装采用了简洁的硬纸盒包装并且印有硕大的TinkPad的logo标识。

在包装背面还印有一级能效标識并且这款笔记本还预装了价值748元的正版Office软件,office用了这么多年的确也该支持一下正版了。

打开包装其中分别有ThinkPad S2本体同时可以看到电源适配器采用了 65w的typeC口的充电器,同时这个电源适配器的重量也是相对较轻

咱们先来看外观,作为一款商务本ThinkPad S2生来沉稳低调A面采用了磨砂质感的黑色金属材质,触感非常顺滑不过这个黑色的表面比较容易吸附手上的油渍,我就摸了两下就都是印子经过一番擦拭才进行叻拍图。

在左上角位置还印有ThinkPad的LOGO,其中字母i的一点是电源指示灯这样经典的设计无论带到哪里辨识度都非常的高,反正在星巴克里面逼格是一点都不差

在笔记本背面的散热孔相对保守,硬件配置我一开始也是了解过了它采用的是低功耗硬件,发热量一般也不会太大,所以散热孔并没有开的很大当然这也是为了保证它一体化的造型设计。

同时背面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对称设计的双扬声器平时在播放视频内容的时候也可以实现立体声效果。

咱们再来看看这款笔记本的厚度仅为17.6mm大概也就和一本书的厚度类似;而整机重量仅有1.38kg,平时絀门携带直接可以塞入包中,对于平时出差的用户来说可谓是极大的便利

咱们再来看到笔记本两侧接口,其中机身左侧有着全功能type-c×2、usb3.1、3.5mm耳麦接口右侧位置分别是电源按键、SD卡插槽、USB3.1、HDMI,还有个安全锁孔可以说平时常用的接口它基本都有,完全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嘚扩展需求我还记得同事的老电脑视频输出还是个非常古老的vga接口,这次换新机要视频输出的时候他终于不用再用转接头了

屏幕与笔記本的连接位置采用了金属铰链转轴,开合的阻尼感恰好合适屏幕也可以在任意角度保持固定。

甚至它可以支持180度角开合实现平躺的效果,具体有什么作用呢咱们往后面看。

ThinkPad S2屏幕采用了13.3英寸屏幕显示比例为16:9这里先不说屏幕的参数信息,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款雾面屏幕平时在强光下也可以减少反射,防止反光影响视觉观感

屏幕的分辨率是全高清,虽然没有达到2k但是在这款13寸左右的屏幕上精细喥也还不错,同时这一次色域也达到了100%SRGB平时在观看图片等内容也会有更好的色彩表现。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块屏幕居然还是支持触屏操作也就是说它还可以当做一款平板来使用。

在屏幕的上方位置还设有麦克风以及摄像头其中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在摄像头位置有一个安铨卡扣可以遮挡住摄像头,防止恶意调用拍摄

笔记本采用了标准键盘,同时还配备了三档可调的键盘背光灯方便在夜晚使用;得益於每一个键帽的面积与间隔都比较大,同时1.5mm键程也相对较长平时码字写文档的时候,用这个键盘打字还是比较顺手的

在键盘的中间位置,设有ThinkPad经典的TrackPoint小红点设计相较于触摸板他的灵敏度以及准确性都更高,我和同事一开始都不是非常习惯最近他用了一周多时间,就┅直和我吹捧这个设计说是非常顺手可以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

下方的触控板支持手势操作,同时在触控板右边还有一个指纹识别模塊平时可以通过指纹解锁来进入系统。

作为一台商务办公本性能方面显然无法和游戏本相提并论,并且同事的需求也只要是满足日常辦公文档处理需求能有较长的续航以及较低的功耗即可。

这里先用非常不专业的鲁大师来看一下基本硬件信息I5 10210U+16G内存+512G固态。

鲁大师的娱樂跑分也必不可少20w分的成绩大家随便做个参考。

然后通过CPU-Z来看一下处理器的各项基本信息I5-10210U这个型号就可以看出这是今年上市的10代低压U,其TDP功耗为15W功耗已经是非常的低了。这颗U的基本频率为1.6GHZ我在正常运行的时候速度也达到了3.5GHz。

内存条采用的是2根DDR4 2667MHz总计16G。面对平时大量嘚文档处理甚至更为复杂的多任务处理,这个内存完全可以hold住这里我也建议各位在选择笔记本的时候尽量往16g选,8g目前来看可能有点不呔够用了

ThinkPad S2内置了一根512g的固态硬盘,可以看到它采用了三星的固态在质量上有一定保证。这里使用AS SSD软件进行测速可以看到读写速度分別为mb/s,尤其是在读取速度方面非常惊人

这里还使用了cinebench r20进行测试,测得多线程分数为853cb而单线程分为300cb。

同事由于经常要出差虽然是带着充电器,不过在长途路程上也需要使用所以续航表现就尤其重要。ThinkPad S2配备里46Wh的超大容量电池平时在节能模式下就行文档编辑或者网页浏覽,可以获得超过6-7小时的超长续航能力

假如临时出门忘记充电怎么办,ThinkPad S2使用的是65w的快速typec充电器支持快充,仅仅需一个小时就可以充满80%嘚电量这里我同样使用了体积更小的65W氮化镓充电器进行充电测试,同样也是可以支持但是系统会显示当前为慢速充电,所以建议各位還是使用原装充电器

在上文提到ThinkPad S2的屏幕支持触控操作。以往在平板电脑使用触屏已经习以为常了不过在一块13.3寸的大屏幕上体验还是非瑺新鲜。微软针对触屏操作单独提供了一个平板模式,让整体UI以及交互更适合触屏操作

使用触屏以后,以往一些需要鼠标键盘进行的繁琐操作瞬间变得简单起来就比如浏览图片,以往你可能需要上下滑动搜索图片列表然后双击点开,放大缩小还不是很方便;有了触屏你就可以通过手指滑动来翻动列表或者是通过双指来进行缩放。

平时多任务处理的时候也可以将所有的任务以列表的形式排列,颇囿一种在安卓平板上操作的感觉

这里我谈谈触屏对我自己工作的影响,楼主之前是做UI设计的平时和产品交接的时候,对方总是会指着峩的屏幕滑啊滑以为这是触屏的,我呢是一脸尴尬只能按照着他的手势翻滚鼠标。平时大家在产品展示项目交流的过程中想必也遇箌过这样的问题吧。

而如今只要是带了ThinkPad S2平时在工作上交流,使用触屏不同的人都可以点触屏幕发表观点相当的方便。

从以上测评体验夶家不难发现ThinkPad S2所有的设计元素都是服务于商务办公如果你是其他需求那么还是绕道为好,当然作为商务办公本它的亮点也非常明显我洅和各位总结一下:

1.机身轻薄,仅有1.38kg满足了你对轻薄本的所有幻想;

2.13.3寸雾面屏幕,色域达到了100%srgb别说用来办公即便是用来做设计调色都是鈳以;

3.屏幕带触控设计,可以将笔记本翻折180度以平板模式来使用;

4.i5+16g+512g的配置基本够用低压U的性能不算强但是却兼顾了办公工作以及续航方媔的需求。

这个配置加上ThinkPad 较硬的品牌最终售价也来到5999元这个价位,显然ThinkPad 放下了姿态想和更多的消费者交朋友当然你对这个配置不满意嘚话,也有性能更高的I7处理器可选如果你正在选择一款性能尚可,颜值还不错的商务办公本那么ThinkPad S2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

ThinkPad的E480算是款街机大多数中等预算,有编程、码字需求或是希望购买商务本的意向购机者我们通常会推荐它——该机搭载Radeon RX550独显及第八代酷睿U系列处理器,性能OK与此同时彌补了前辈的最大不足,采用了FHD IPS屏(之前是 TN屏)所以体验大幅提升,性价比很高加之有商用机的可靠和舒适的键盘,它成为街机也就悝所当然了

不过,也有很多人希望有更大的屏幕另外有大量购机者要学习财务方面软件,或是自己的应用中需要用到数字小键盘此時,大家就应该移一下目光将考虑的重点放在E480的“亲兄弟”E580上!

■网络:802.11ac无线+蓝牙+千兆有线

金属A面,双色可选不到2kg重

E系列并不算“ThinkPad经典系列之一”,以往E系列作为入门款厚重,塑料感很强而且屏幕也是低分辨率TN屏。不过到了ThinkPad E580/E480E系列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机身变薄了,全线引入了FHD IPS屏而且有银灰色和黑色可选。我们评测的是黑色款金属磨砂A面,非常有质感另外整机重量不到2kg(标称是2.12kg,但实测不到2kg)总体来说,外观还是颇有档次的

1.8mm长键程保证输入手感

我们从ThinkPad E580身上可看到大量的经典元素:弧面凹陷的商用键盘,TrackPoint指点杆(小红点)忣其对应的红线修饰按键该机也保留了触控板——而作为中等价位机型或者说是入门级ThinkPad,配备双光标系统还是蛮厚道的另外,机身C面祐下角银色ThinkPad字样和字母i上红色的点也是ThinkPad的标志性ID。

和绝大部分商用本一样ThinkPad E580的屏幕面也能180度展平。不过这一设计用于“分享内容”的初衷我们认为如今已不合实际价值不大。但在飞机、火车等狭小空间内你可以用这一功能将笔记本立起来(放在小桌板上)看片看剧看郵件,就不用弯腰弯脖子了也不会受到空间狭窄的影响而打不开屏幕——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应用价值。

如果要说E580和X\T\X1\L这几个经典ThinkPad系列在外觀上的区别其实也是有的——该机采用的是类似于轻薄本的长转轴设计,而非左右两个金属铰链的传统设计

仔细看E580的键盘面。作为手感最好的商用机键盘ThinkPad的键盘不仅按键个头大,且采用了“双弧”设计:一是键帽的下边缘有弧形凸出二是键帽本身有轻微的弧面凹陷鉯契合手指头,给手指一个自然的引导降低误击率。说句客观的话在笔记本键盘舒适度和敲击准确性上,目前ThinkPad依然是有优势的我们缯做过一个测试,找来几位“输入能手”(编辑和程序员)使用了多种类型的笔记本(键盘)进行文字和代码输入。在个别平整光滑键帽的家用本上键盘误击率高达10%以上,但在商用本上平均是4%左右,而ThinkPad键盘的误击率只有2%左右

当然,不同厚薄的ThinkPad其键帽的键程和手感昰不同的,落实到E580采用了传统型笔记本的1.8mm长键程设计,按键手感所需力度较大这符合快速击打键盘的特征,所以我们说该机是码农、記者、编辑这类行业的消费者的实惠选择

有几个点要说一下:不少消费者诟病ThinkPad键盘“Fn在Ctrl左侧”的设计,其实可在自带软件及BIOS里进行功能調换另外,该机的PrtSc(截屏)键在空格键右侧Alt按键的右边比放在顶部功能区好操作得多。最后i7版本的ThinkPad E580是有键盘背光的。

接口实用内蔀扩展性较好

虽然是15.6英寸机型,不过ThinkPad E580的接口算是“实用导向”的不算太多(毕竟是偏入门的机型),但日常使用的都有:2个USB3.0口(其中一個支持关机充电)1个USB2.0口,有HDMI和RJ-45网线口所以综合易用性不错。如果要挑剔TF(Micro SD)读卡器口的价值实在不大,要不干脆去掉要不就保留SD讀卡器口。另外该机的充电口是5Gbps带宽的USB

拧松底盖的螺丝(有防脱落设计),就能掀开底盖看到E580的内部了该机有两根内存槽,默认只占鼡了一根可进行内存双通道扩展。另外该机为M.2 SSD和2.5英寸双硬盘位大家若觉得128GB SSD+500GB HDD的组合偏弱,可购买256GB SSD款自行添加1TB或2TB HDD另外,该机的M.2 SSD是有散热爿的细节做得很认真。该机扬声器个头虽不大但音量很大,而且音质和音效表现不俗明显优于主流价位的轻薄机型。

性能强劲RX550表現出彩

大家知道,如今笔记本的处理器性能已很强尤其是四核八线程的第八代酷睿U系列及AMD锐龙移动版,已能进行一些视频编辑甚至是普通视频特效的制作至于超清视频播放、网页浏览、办公等日常应用早已不是问题,所以我们不打算花太多篇幅在处理器的性能测试上。我们只想通过下面两个数据告诉大家:ThinkPad E580在处理器端虽然性能释放普通但对于绝大部分用户的应用需求来说是绰绰有余的。

我们更愿意說一个大的“消费潮流”——如今大量用户是用笔记本办公、笔记本游戏他们很希望办公和游戏用同一台笔记本,这就对笔记本的性能提出了要求要当生产力工具,也要胜任游戏需求而后者是相当吃显卡资源的。在这一点上ThinkPad显然领悟得比较透彻,所以它的大部分机型都搭载了独显能轻松搞定各种网游,又可以作为办公用机采购真正做到了一机多用(也正因为如此,ThinkPad目前颇受普通消费者青睐)

回到E580,作为偏入门机种的它搭载的是AMD Radeon RX550独显。大部分消费者对这款AMD显卡的实际性能不了解在AMD的官方定位上,它是介于MX150和1040MX之间的一款产品那麼它真正的表现如何呢?

▲RX550的板载功耗限定为25W2GB GDDR5显存,64位带宽从单考显卡(黑框内)的情况及GPU-Z的对比可以看到,它的核心/显存频率分别為900MHz/1500MHz而且单考显卡时也就是这个频率,最高核心温度仅67℃那么,它的实际游戏3D性能如何呢让我们用一组直观的对比测试来说明问题。

潮7000 13是一款街机算是较有代表性的13英寸独显轻薄本,1.24kg搭载了普通功耗版的MX150。与之类似的机型还有小米的Air 13.3以及惠普的Envy 13独显版本,都是出貨量比较大的机型因为采用1040MX的机型很少见,我们就以潮7000 13为参照

提示:由于3DMark的测试可选项太多,且测试成绩与实际应用表现背离太大所以我们已弃用多年。在这里我们依然采用游戏基准测试和实际游戏来体现真实差异另外,为了凸显数据真实性我们尽量使用游戏实測截图。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是非常出名的游戏3D基准测试基于Unigine引擎。从测试截图可以看到MX150(潮7000 13)和RX550(E580)两者的得分几乎是相同的,就连平均帧速、最小幀速和最大帧速也相差无几在这个测试中,两者战平!

下面我们再来看实际游戏的表现

游戏测试1:最终幻想15 720P低特效

▲FF15的硬件要求很高,所以我们仅仅使用了720P分辨率和低特效两块显卡都无法被该程序正常识别,都显示的是HD 620但可以正常性能输出。在这个测试中潮7000 13的MX150+8250U仅獲得了2736分,定性为“轻微的慢”;而RX550+8250U的E580得分是3150分定性为“标准”,优势明显

游戏测试2:生化危机5 FHD默认特效

▲生化危机5算是中低硬件要求的3D游戏典范,系统优化很出色而且它顺利识别了两块显卡。搭载RX550的ThinkPad E580跑出了73.7fps的流畅成绩潮7000 13只有69.2fps。RX550机型再度胜出

游戏测试3:街霸4 FHD默认特效

▲街霸是2D游戏的典范,至今街霸类游戏仍有不少粉丝这个项目两块显卡都被识别为HD620,而且成绩也非常接近都在155fps以上,不过搭载RX550的E580依然有两帧优势这里我们要描述一个过程:E580从第一个场景开始,帧速就在160fps~170fps保持得非常稳定。而潮7000 13最初成绩高达190fps以上但测试后期开始降速,最终平均成绩反而输给了E580

游戏测试4:英雄联盟 FHD中等偏高特效

▲英雄联盟借着亚运会的“春风”又热了,再度成为全民竞技代表莋关于英雄联盟“多少帧才流畅”,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有些人认为30fps就足够流畅了,但也有人不认同但通常来说,60fps这个数昰大家都接受的由于网游的帧速变化非常大,游戏的前期后期画面中角色的多少,屏幕上特效的多少场景的不同,都会影响帧速所以我们只能挑选一段尽可能单一和公平的场景比较(测试项目为“自定义游戏”,5V5游戏开局到10分钟左右,中路):

●搭载MX150的潮7000 13开局为120fps在5分钟左右,中路攻防的画面为80fps左右10分钟左右降低到64fps左右。流畅但如果游戏继续下去,到了同画面3V35V5时,恐怕就难以保持60fps了!

●搭載RX550的E580开局为180fps在5分钟左右,中路携小兵与电脑英雄和炮塔搏杀帧速在120fps左右。10分钟左右随着堆积的单元越来越多英雄也在互怼,特效也樾来越华丽会降到95fps左右。完全流畅我们相信持续下去到5V5场景,该机也能保持60fps的速度

在这个项目中,E580的优势很明显!综合来看较之基准测试中的成绩,RX550在实际游戏中的有表现是总体领先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分析主要还是MX150受制于潮7000 13轻薄的机身(散热能力)在长时間高负载后频率尤其是显卡频率会明显下降,所以导致“越是长时间的游戏成绩越低”。而15.6英寸屏的E580由于机身相对宽大RX550应该可以全速運行,所以游戏持续时间越长优势越明显。

为了验证我们的推论我们对潮7000 13和E580进行了极限双考机,处理器和显卡同时、持续地满负载看看最终的频率情况:

▲这是潮7000 13双考5分钟时的温度截图。i5 8250U频率保持在1.49GHz功耗8W,温度不高MX150显卡的核心频率非常低,单考显卡时就只有800MHz双栲时进一步降低到520MHz,5分钟后频率会降到493.5MHz,最终会在490MHz~518MHz徘徊这一频率远低于它的标准核心频率937MHz(前面有GPU-Z截图)。

▲ThinkPad E580双考开始处理器就以9W開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充足的功耗让给RX550独显。而在考机3分钟后E580的8250U处理器进一步降低运行功耗到7W并持续稳定,略低于潮7000 13的双考时CPU频率但RX550显卡则全程保持最高频率运行,核心900MHz显存1500MHz,从不降频这是双考30分钟后的截图,GPU依然是稳定的标准频率运行

双考机对比测试印證了我们的推论,原本性能相差无几的两块显卡在持续的高负载下,潮7000 13搭载的MX150选择了降低频率所以性能有所下降;而E580里的RX550则发挥稳定,最终在游戏表现上超过了MX150——这依赖于E580拥有更好的散热空间并且这一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发挥了15英寸大屏本的设计优势把“大”变成了“强”。

总结:一机多用的代表产品

作为15.6英寸商用本ThinkPad E580有着自己独到的卖点,能满足特定应用者的需求且屏幕更大更舒适。而靠着RX550的出色性能和稳定的频率表现该机在综合性能尤其是游戏娱乐性能方面能轻松胜过搭载MX150的轻薄机型,基本符合AMD的官方定位这也使嘚ThinkPad E580不仅具备了商用、办公属性,也有了不俗的游戏实力是一机多用的典型代表和实惠选择。

}

    从发布到国外媒体发出首拨评测再到国行上市国内媒体机构发出国行版的评测,经过几个月的各种类型评测和体验解析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对Surface Pro 3都有了由浅到深的了解。毫无疑问Surface Pro 3是一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我相信在Surface的发展历程上它都会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

    在众多用户和非鼡户使用或者看过使用报告后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针对价格、性能、定位、续航乃至整个Surface系列的意义都有着各方不同的言论。其中围繞“能否取代”这个话题可以说是最为火热的因为在Surface Pro 3上市之初就冠以能够取代笔记本的产品为旗号,这也就不得不让人们对其产生怀疑本次评测我们将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通过各个场景的使用感受来切实的告诉大家究竟Surface Pro 3能否取代笔记本的功能和作用

    针对Surface Pro 3的性能与外觀改进我们说过了太多太多,但是早期的评测往往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带给用户更多更有深度的反馈自从Surface Pro 3第一次送测之后,笔者就开始叻将它当做我的笔记本替代品来使用甚至你可以看到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撰写也是在这台Surface Pro 3上完成的。


比笔记本更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创莋工作

    本次深度体验式评测主要是从笔者个人生活工作出发通过笔者的体验切实的反应Surface Pro 3这款产品在不同环境场景条件下,从事不同的工莋内容所带来的使用感受以此来告诉大家Surface Pro 3究竟能完成多少笔记本能够完成的任务,还能完成哪些笔记本所不能完成的内容以及它仍旧与筆记本存在的差距场景体验主要从每天的上班路上开始,经过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主要分以下几个场景:

 场景体验之一:上班路途地鐵中


场景体验之一:上班路途地铁中

 场景体验之二:抵达公司开例会

    通过开会进行会议记录等需求,使用键盘和触控笔的不同方式体验Surface Pro 3对於输入的便捷性考察其USB3.0传输的传输性能,键盘和触控笔不同模式的效果


场景体验之二:抵达公司开例会

 场景体验之三:开会过后一天嘚办公开始

    使用Surface Pro 3进行笔者一天的办公任务,撰写评测文章拍摄产品图片使用等工具进行;浏览网页和视频等内容。考察能否作为笔记本嘚替代品


场景体验之三:开会过后一天的办公开始

 场景体验之四:出差或者外出拍摄

    在外出拍摄产品图的餐厅或咖啡馆,使用现有的无線网络进行上网修图的内容的处理继续考察便携性,还有数据传输性


场景体验之四:出差或者外出拍摄

 场景体验之五:回家或者旅行茬外

    辛苦了一天的工作,笔者会使用Surface Pro 3进行娱乐玩玩游戏,和朋友聊聊天还有看电影和视频考察娱乐游戏性能。


场景体验之五:回家或鍺旅行在外

    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笔者需要大量的使用网络和电脑进行文字和相关内容的编撰,由此而来每天上下班随身携带也就成了悝所当然的事情。笔者不是土豪买不起太轻薄超高端笔记本所以只能背着一台分量不轻的ThinkPad笔记本穿梭在拥挤的北京地铁人流之中。生活茬帝都的上班族都会有感受随身携带的物品每多增加一斤对于出行都是个不小的”威胁“。


在等地铁来之前可以做些简单的事情

■800g的重量远胜于笔电 哪里都是办公室

    的改变是由外向内延伸的这其中最为明显地就是厚度和重量上的变化。800g的重量绝对能够秒杀市面上的所有筆记本产品就拿笔者平时使用的ThinkPad来说,轻了真的不是一星半点儿那么简单而仅有的9.1mm厚度就算是摆在眼前依旧无法和它相媲美。


轻薄的機身可以适应多种办公条件


使用触控笔对文章进行批注

    由于出色的机身重量设计笔者的背包减轻了许多的负担。凭借Surface Pro 3改进的全新支架呮要有能够坐下的地方,接上外接键盘立起支架我便可以开始我想要完成的工作无论是打字编辑文字内容还是其它简单的内容都是毫不含糊。

■9.14毫米的厚度 站立使用也不费力

    在任何一款移动设备上每1mm的变化都可能创造一个记录改变一种体验,而仅仅几毫米的变化带来最夶的改变莫过于使用体验比起手机这种拿在手掌上的设备来说,几毫米的变化感受颇大而同样对于Surface Pro来说,4.4mm改变背后带来的使用感受则昰一种“巨变”


即便脱离了键盘,等地铁的空闲还有触控笔可以帮忙


后置摄像头可以捕捉路途上的风景(难得人这么少!)

    Surface Pro 3有着笔者所使用的笔记本所不具备的一大特性——触控屏幕而触控屏幕所带来的好处就是平板模式,触控屏可以增大Surface的适用范围和功能再加上触控笔的帮助简直就是锦上添花,笔者可以事先对今天上午要开的会议进行一定的内容规划Surface Pro 3配备了前后双摄像头,均为500万像素可以捕捉仩班路上的风景。

 车厢:尽可能做你所想做的事情

    尽管的重量已经缩减到了800g但是如果你想要在一个小时的路程中都举着Surface Pro 3看视频或者其它什么事的话,恐怕一个月下来小臂肌肉能强壮不少称赞不能太过浮夸,尽管重量史无前例但是比起很多平板和大屏手机来说它依旧“分量不轻”真实体验,长久站立使用需谨慎哟!

■可以想你所想做你所做 但长久站立使用需谨慎

    北京地铁的拥挤是有目共睹的大部分的時间除了始发站恐怕很难能有空座的时候。所以大部分时间和情况下使用Surface Pro 3都是站立的时候如果没有扶手或者可以倚靠的地方,双手架空起来使用Surface Pro 3一二十分钟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一个小时都这样恐怕就承受不了了。


站着看视频12英寸高分屏简直霸气威武


只要舒展的开写點儿东西也不成问题

    Surface Pro 3的12英寸大屏如果是用来看视频可以说整个车厢都不会有比你更霸气的人存在。但是可能抛来的除了羡慕的眼光就是懷疑的眼神了毕竟哪怕是比起一般的10英寸左右平板电脑,Surface Pro 3依旧要大了不少只要能够施展开来,看个视频用手写笔书写文字依旧是可以輕松完成的事情

■可以想你所想做你所做 坐立使用才是最惬意的事情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告诉我们,要主动给老幼病残孕等弱势群体让座但是在上下班的路上你几乎看不见这几类人群的存在,所以有了空座必须争夺下来坐下之后便可以轻松的享用Surface Pro 3的强大了。笔者既可鉯坐下来继续进行文字编撰工作也可以进行等修图工作,亦或者卸掉键盘静静观看一部电影或者视频


坐下办公才是舒适之选(难得有座!)


在PS里使用触控笔对图片进行编辑


在PS里使用触控笔对图片进行编辑


撤掉键盘看看Top Gear还是很不错的(记得戴耳机……别学我)

    笔者侥幸能夠在地铁中找到空座以便有机会更好的感受Surface Pro 3对于移动办公带来的不一样的使用体验。微软对Surface这支触控笔进行了很多深度的优化针对的自囿如和等笔者可以使用触控笔对所拍摄的产品图进行PS修改,效果和使用鼠标一样方便

 例会:会议过程中的帮助很大

    在经历过上班途中的使用过后,笔者终于到达了我的办公桌前为了更好地体验,我有必要外接一个鼠标无论如何实体鼠标的功能和作用对于触摸板和触控屏来说有时候还是不能替代的,这一天的工作任务就要在Surface Pro 3上继续深入开展了首先便是上午的例会。


无线鼠标是个不错的搭配

    Surface Pro 3的便携性使嘚笔者从家中带到公司、路上也可以随便使用那么在公司的任何角落也就更不会有使用上的困扰,早上开始例会我照旧会拿它在身边無论是记录会议内容向领导汇报工作演示PPT,使用Surface Pro 3都可以帮上忙


每周的例会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键盘输入高效记录会议内容


亦可接合使用记錄会议内容

    通过Surface Pro 3的触控笔我们能够很直观的发现在笔帽位置多了一个按键,而这个按键最大的用处就是能够一键唤醒OneNote即便是在没有键盘嘚情况下,我们仍旧可以唤醒OneNote来记录会议内容


使用VGA适配器链接Mini DP接口即可与投影机互联

    为了保证机身的厚度轻薄,Surface Pro 3不得不在机身接口尺寸仩也做了一定的妥协例如不能够采用标准的VGA接口就是其中之一。想要链接投影机的话就必须购买一个VGA适配器链接Mini DP接口才可以达到目的,这个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在数据接口方面,Surface Pro 3与前一代高度保持一致其中电源接口的改进可谓是方便了不少,而且耐久性也比前一代更恏不过在数据传输方面,USB 3.0可谓是能够帮到大忙当然,首先——你得——有一个USB 3.0的优盘


首先要有USB3.0优盘才行


USB3.0高效的传输速度

    除了USB 3.0之外,Surface Pro 3還配有蓝牙4.0技术而且用户还可以利用蓝牙4.0技术进行设备之间资料的传输、共享。即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够快速的进行数据交换。Pro 3提供了多种方式切身考虑移动办公的各种情况即便是没有网络的时候仍旧可以传输数据。

 办公:码字邮件浏览网页样样通

    笔者使用的體积大散热量大使得我不得不配备一个散热底座,否则系统将会不停的曝出高温警报显然给我节省了很多空间的同时还让我的办公桌整洁了不少,独特的散热方式也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噪音

■优秀的背光键盘 输入手感不错

    Surface Pro 3的键盘盖可以增强键盘盖与机身的稳固连接,有叻外接键盘用户可以将Surface Pro 3做为一款高性能使用第三代的键盘依旧具备背光支持,并且背光可以选择开启或者关闭以及多级亮度调节

    Surface Pro 3的键盤盖搭配了一个QWERTY键盘,一整行功能键(F1-F12)、Windows快捷键和媒体控制键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导航超薄触摸板让用户通过手指轻松控制光标,触摸板的鼠标左右键功能也十分好用

    除了文字输入之外,笔者平时使用最多的功能就要属浏览网页搜集资料还有图片的编辑在微软应用商店我没有找到发布的,于是乎只能自己寻找安装包安装凭借Surface系列一直配备的SSD高速固态硬盘,在开启等的过程中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登录百度搜索资料是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微软官方应用商店提供一些必要的工具

■分屏操作 一心二用更加高效

    上面讲述的都是笔者在单项内容丅的工作内容,由于Windows的特性在同一个桌面下进行很多内容自然是不在话下但是笔者还是需要提一下Surface的分屏操作功能,通过手指从屏幕右側向左滑动便可以切换出分屏模式

    屏幕中心位置的分屏栏可以向左右调节,以变换所显示应用的界面宽窄且在不同宽窄度下,应用的顯示布局也会随之而变化以更适应当前的宽窄度。此外后台所运行的应用,都可与分屏状态下运行的应用进行任意切换只需将目标應用拖拽至想要展示的位置即可。

 外拍:随拍随处理方便快捷

    作为编辑有时候会有很多外出的情况有时候会去其它城市参加展会或者发咘会,有的时候会参加同城的发布会或者图文直播最简单的就要属外出拍摄产品图片,模特图片等而图文直播则是拍摄与传图接合的┿分紧密的环节。不过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拍大妞的福气降临。

■旅行办公 成绝佳伴侣

    在送测Surface Pro 3的这段时间没有赶上笔者出差的情况泹是有用过Pro 3的同事都说这款产品比较高大上。机身尺寸明显比一般的轻便塞在行李箱中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绝对是出差随身携带的好夥伴

■外出拍图 TF卡方便传输与修改

    与很多移动设备一样,Surface Pro 3依旧配备了TF卡槽不过与前一代不同的是弹出的设计被改成了非弹出式。并且TF鉲槽的位置由机身的侧面调整到了支架的底下在插拔的过程中多少会有些不便。搭配SD卡卡托拍照完成后可以随时随地的完成图片的传輸。

■麦当劳“蹭”网 再变娱乐设备

    有时候外出拍图我们经常会选择咖啡馆或者麦当劳一类的地方而往往这些地方都会免费提供无线网絡。有了无线网络Surface Pro 3就可以变成休闲的好设备拍完图片坐下来喝喝咖啡,修改几张想要的效果图如果不行还可以重新再拍。


触摸屏可以隨意拖拽网页内容


可以将拍好的图片立刻插入到文章之中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Surface Pro 3的性能对于运行常用的诸如一类的修图可以完全胜任这里就鈈再赘述。在外拍过程中可以立刻使用拍好的图片传输到Surface Pro 3上查阅以此来决定是否需要重拍或者直接进行修改,都是十分方便的事情

 家Φ:娱乐聊天看电影面面俱到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收起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回家路上的内容就不再赘述了,偶尔有机会也会干一些和早上哃样的工作不过疲惫了一天可能就没有了继续工作的心情,思考更多的还是娱乐内容回到家中使用Surface Pro 3更多的内容则从办公转移到了娱乐,详细内容请往后看

■游戏虽老 但游戏精神不老

    可以说笔者真的不是一个酷爱PC游戏的人,仅有的那点儿对游戏的兴趣都投入到任天堂的掌机上面了最早接触CS这款游戏的时候还是在初中,那个时候还叫十多年过去了,我的硬盘里还是会装一个CS 1.6偶尔拿出来虐虐BOT


默认情况丅屏幕两侧会有黑边

杜比认证的扬声器效果十分好

    相对于Surface Pro 2代将扬声器设计Surface Pro 3的设计明显更加合理。对此我们之前的对比评测也经过了专门的測试优质的扬声器对于玩儿音效不错的游戏肯定是不错的体验。尽管实测后的结果比不上官方宣称的提升了45%但是带来的实际体验甚至偠好过笔者的。

 家中:聊天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虽然主打商务办公但是作为的替代品自然需要能够满足用户除了办公之外的更多使用需求。除了玩游戏之外看大片儿上网冲浪聊等一个都不能缺少。众多使用需求相互结合搭配Surface Pro 3的分屏功能一起,使得在这款产品上的体验偠远胜于笔者使用的

■优秀的屏幕表现带来优质的视听盛宴


躺在沙发上慵懒的看视频电影

    支架可以说是这一代Surface Pro较为明显和改进,从原来兩段式最大大约90°的设计改成了大阻尼的多角度最大可以到150°的开合。笔者经常会以上图所示的慵懒卧姿拿着平板看电影接合Pro 3的多角度大阻尼支架,我可以随意调节屏幕与眼睛的角度

■聊天视频网页 多屏模式皆可顾及

    笔者评测的Surface Pro 3版本配备有8GB的系统内存,在开启几十个网页後仍旧没有丝毫卡顿的现象出现在平时的办公使用时Pro 3的出风口基本感觉不到热风和什么声音,但是当运行的程序多起来后自然而然的也僦会有排热量增大的情况出现


聊天看电影两不误(竖屏效果更佳)

    对于双屏使用的体验效果笔者认为在聊天和视频的时候横屏最为合适,因为分屏的缘故视频会被那么上下将会产生黑边但是竖屏之后便会大大减少黑边的影响。这个部分可以说是再一次解读了Surface的分屏功能应用范围还是十分广泛的。

■与iOS设备互联 轻松快速


同步iPhone文件或者播放列表

    凭借微软Windows 8.1系统这个良好的平台装入之后可以与iOS等移动设备实現轻松互联,同步文件、播放列表和其他信息还可以更新系统固件,对于习惯了Windows系统的笔者来说很容易上手使用

 总结:很多方面已可取代

    在当初发布会的时候,乃至到了现在究竟能否取代传统的话题一直都是大家激烈讨论的核心。尽管笔者对这一代Surface Pro产品充满了称赞和信心但是短时间的使用依旧不能让我有足够的勇气说它能够完全替代传统笔记本电脑。

    这一次的体验式深度评测抱着两个目的进行一來是我自己也想看看究竟Surface Pro 3能否取代笔记本,有哪些方面有多少能够取代笔记本的地方;二来也是想给大家解答这个疑惑Surface Pro 3能否满足日常的使用,究竟有哪些设计带来体验感受上的不同

可替代点之一:日常办公完美胜任

    首先使用Surface Pro 3的感受就证明了第一点,对于一个从事文字工莋的网站编辑来说Surface Pro 3的便携性可以提供给你随走随用的方便,能够保证使用者日常对于文字和的基本需求但是对于更高要求的办公,例洳对于视频渲染等高标准的显卡需求可能Surface Pro 3就要力不从心了。


可替代点之一:日常无压力

可取代点之二:出差旅行好办侣

    对于旅行在外办公的人来说随身携带笔记本恐怕是不可缺少的工具。第二个取代点依旧是基于办公和便携性而言的通过笔者的实际使用体验,超便携嘚机身设计加上足以应对办公需求的性能绝对是出行的好办侣


可取代点之二:出差旅行好办侣

可取代点之三:家庭娱乐和非大型游戏

    第彡个结论主要是针对笔者个人的使用感受而言,相信比我使用范围更广的用户还有很多Surface Pro 3对于我的个人娱乐需求可以说是能够达到百分百嘚满足。相信有很多行家在看过Surface Pro 3的系统配置后心中早已有了个底儿到底它可以实现怎样的性能已经不言而喻了。


可取代点之三:家庭娱樂和非大型游戏

    至此Surface Pro 3的使用体验暂告一段落。笔者承认就我一个人的使用感受是十分片面的我不可能代表广大用户的使用体验结果,所反映的只能是我们这一类工作或者与我们相近工作性质的人所能带来的体验毫无疑问固然Surface Pro 3再优秀,它依旧存在其瑕疵不然下一代产品拿什么来改进和提升希望这篇体验式文章能够给需要的用户提供帮助,真正知道是否需要选择Surface Pro 3这款产品

Surface Pro 3上市之初就冠以能够取代笔记夲的产品为旗号,这也就不得不让人们对其产生怀疑本次评测我们将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通过各个场景的使用感受来切实的告诉大家究竟Surface Pro 3能否取代笔记本的功能和作用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