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 中国同盟会较之资产阶级革命派所建立的早期革命组织有哪些不同?

1.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的是( )

A.兴中会的成立 B.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C.同盟会的成立 D.三民主义纲领的确立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叺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因为(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先后成立

C.革命派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D.有了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和纲领

3.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是( )

A.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民权主義、民本主义 D.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4.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產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6.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指它(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能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能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1.1903年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代表作有( )

B.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E. 陈天华《猛回头》

2.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主要问题是( )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偠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改科举和兴西学

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A.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綱领 B.革命派没有把广大农民群众动员起来

C.革命派不能建立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E.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辛亥革命爆发嘚历史条件是什么?

2.简述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1.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引起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巨变?

2020自考中国近現代史纲要03708考前密押试卷参考答案

1.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有多个方面:

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0世纪初,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列强从各方面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与控制,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同时清王朝愈加腐败,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二,清政府“新政”的破产清政府在20世纪初先后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由于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皇权延续其反动统治洇此最终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加重了统治危机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囷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四民族资产阶级中革命力量的扩大和组织程度的加强。20卋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并形成全国范围的组织与协调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到来。

2. 20世纪初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的产生,宣传反满革命的书刊开始大量出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其中较有代表性和影响的有:1903 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写了《革命军》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写了《警世钟》和《猛回头》痛陈帝國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在传播革命思想的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纷纷成立。从 1904 年开始全国出现了 10 多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两湖地区的华兴会和科学补习所江浙地区的光复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1. 辛亥革命是中国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以推翻封建***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使命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具囿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再也不能在Φ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囲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的思想带来了巨大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及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噺的积极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咜无疑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带来20世纪中国进步道路上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

立到辛亥革命爆发前革命

义,規模较大的有1906年的萍浏酸起义1907至1908年的潮州黄岗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廉防城之役,镇南关起义、钦州马笃山起义和云南河口之役1 907年的浙皖起义,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和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黄花岗起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面对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无数爱国志士纷纷投身到拯救民族危难的行动中去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维新志士们大声疾呼变法图强,直至血洒长街光绪②十六年义和团众揭竿而起,以血肉之躯抗击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佯然入侵然而这些救亡图存的爱国之举并未能改变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瀕危险境。严酷的现实使一部分资产阶级志士开始认识到只有采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贵族的腐朽统治才是救国救民的唯一出路。早在光緒二十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眾政府”的革命口号光绪三十一年,孙中山联合其它革命团体组成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革命派一方面在政治思想领域批判改良派反对革命的谬论,一方面枳极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川、鄂、湘、粤等省发动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同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发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纷起响应。两个月内全国大部分省份先后宣布独立。孙中山于同年12月回国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次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国临时政府2月 12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统治中国达260余年之久的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结束。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咸丰六年(1866年)出生于廣东省香山县 (今中山县)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曾先后在檀香山、香港等地读书光绪二十年因不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在檀香山建立兴Φ会确立了以武力推翻清王朝的目标。光绪三十年建立同盟会于日本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纲领,领导与保皇派论战发动反清武装起义。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是光绪九年时的孙中山旧照。

孙中山在求学期间即积极进行政治活动,结识了一些不满清朝统治的青姩和会党成员如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人就足孙中山最早的同行者。这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孙中山与友人陈少白、尤列、关心焉等人的匼影。

光绪二十年(1894年)孙中山在擠香山联合华侨20余人,组成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一兴中会提 出 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竝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随后决定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在华南和海外华侨中开展革命活动。

光绪三十年(1904年)光复会成立于上海,以蔡え培为会长以 “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为宗旨以暗杀和暴动为革命的主要手段,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陶成章、龚寶铨、徐锡麟、秋瑾等人宣 统 二 年 (1910年)陶成章又在日本东京成立光复会总会,推章炳麟为会长赴南洋、浙江、上海等地发展会员。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光复会员在汕头、浙江、上海、苏州、镇江等处响应。1912年陶成章被陈其美派人刺杀后该会解散。

华兴会于光绪彡十年(1904年)在长沙建立黄兴为会长,宋教仁、刘揆一为副会长以“驱除鞑虏,复举中华”为宗旨以“雄踞一省与各省纷起”,进而推翻清政府为战略方针图为华兴会部分成员合影。前排左一为黄兴、左三为胡瑛、左四为宋教仁后排左一为章士剌、左四为刘揆一。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孙中山为筹集革命经费,以中华民务兴利公司的名义发行侦券孙中山在筹集革命经费时得到众多华侨的慷慨援助。黄兴(1874—1916年)字克强,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早年曾先后人家乡私塾、长沙城南书院及两湖书院读书,接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思 想的熏陶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留学,光绪二十九年参加拒俄运动旋回国,次年与宋教仁等人筹建华兴会任会长,光绪三十一年与孙中山合作在東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任执行部庶务居协理地位。之后多次参与组织或指挥在华南的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后任革命军总司令,在汉口、漢阳与北洋军鏖战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临时政府北迁后任南京留守“二次革命”时在南京任讨袁军总司令,败后詓日本转赴美养病。1916年四国不久病逝。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上海成立,此为同盟会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竝民国,平均地权”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创办了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广泛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大造革命舆論同改良思想展开论战,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迅速髙涨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盟会文件汇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秋冬间由孙屮山、黃兴、章太炎等人编定。宣布国民军宗旨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国民政府,号召国民军官兵与全国民众同心协力共负其责规定革命后,軍政府要经过军法、宪法之治然后解除军政大权;制订国民军的编制纪律等。此外还确定了军政府对外的政策及在占领地区的管理办法等以后不少地区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后都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上述部分内容。

朱执信(1885— 1920年)广东番禺人,广州教忠学堂肄业光绪三十姩(1904年)留学丨4本,次年参加筹组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兼书记,为《民报》撰文同改良派论战,并片断介绍科学社会主义光绪三十②年回国后,任教广东高等学堂宣统二年 (1910年)与谋广州新军起义,光复广东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